中美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07 23:30:20

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篇1

关键词: 《欲望都市》 《好想好想谈恋爱》 中美文化差异 文化载体

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在意识形态上几乎是完全对立的国家,分别代表了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早已是美式快餐文化的代名词,而富贵大气的唐装也成为华人最佳的身份象征。然而,中美文化的碰撞远不止如此表面化,在中美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误读和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到中美两国更进一步的接触与合作。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焦点

1.饮食文化

中国人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中国有享誉世界的菜系,各色小吃更是不胜枚举,煎炒烹炸的中国菜似乎都带着几分浓浓的人情味;美国人不太讲究吃,热狗、汉堡等家常食品都是非常简单随意的,烟火味更是很少见,即使是在感恩节的家庭盛宴上,全家人也仅仅是围着一只皮糙肉厚的火鸡而已。

2.婚丧文化

中国人的传统婚礼一定要穿大红喜服,一定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传统丧礼则从头到脚的白,哀戚声与唢呐声无不道出失去亲者的痛楚。美国的婚礼穿白色的婚纱,以示纯洁与高贵;丧礼一定要穿黑色来体现庄严与肃穆,安静是两者不可或缺的。尽管现代的年轻人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婚庆仪式,但那宾客盈门的热闹排场还是显示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

3.家庭观念

中国人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崇尚集体主义。在中国,任何一个人都注定被放在家庭的中间,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同时父母也是孩子永久的庇护神。美国人则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由解放,美国文化的主线是人本位,人从一开始就是独立的,家长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独立是对子女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实质上代表着各自的历史积淀,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生活,铸就了中国人中庸的处世之道,在人际交往中,鲜少表现出过多的个人欲望,即使面对纠纷也会为对方留出三分余地,正应了一句老话:“买卖不成情义在。”而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特征和高度流动性使得他们个人表现欲望强烈,注重任务的完成而不是人情关系的建立,他们的法制意识更坚定,更信任白纸黑字的书面规则。

二、《欲望都市》与《好想好想谈恋爱》的比较

“文化”一词来源已久,主要包括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如空气一般看不见摸不到,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视剧一向是表现各国文化最直接的窗口,琐碎的家庭生活和口语化的人物交谈,无不打着深深的文化烙印。《欲望都市》是一部典型的肥皂剧,它讲述了在纽约这个欲望都市中发生的欲望故事,而贯穿始终的则是女主角凯莉与比格长达六年的感情。无独有偶,克隆的中国版《欲望都市》也火热开播了,是山寨还是创新,这部名为《好想好想谈恋爱》的电视剧不得不面对被比较的命运。

《欲望都市》(Sexandthe City)是美国HBO有线电视网播放的喜剧类剧集,获得艾美奖和金球奖的诸多奖项。专栏作家凯莉、公关经理萨曼莎、律师米兰达、理想主义者夏洛特是生活在纽约曼哈顿中的四位时尚女性,她们之间的友情比金坚,有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她们周旋在各式男人身边,寻找和自己的真爱。

《好想好想谈恋爱》是一部都市爱情片,谭艾琳、黎明郎、毛纳、陶春四个单身贵族亲密无间,都有不菲的收入,都对爱情半信半疑,都对男人诸多挑剔。该剧2004年11月4日在国内电视台正式登台亮相,因为打着“中国版《欲望都市》”的噱头,再加上有“歌坛大姐大”那英担纲女主角,所以未播先热,但在播出一段时间后,无厘头的剧情和夸张的表演就引来观众的一片吁声。

单从内容编排上来看,这两部电视剧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主角都是四个都市大龄单身女人,都有着不错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都是在爱情和婚姻中寻找、徘徊和迷惘。不同的是:《欲望都市》是幽默地谈性,而《好想好想谈恋爱》强调工作和生活状态,更注重精神层面对情感需求的刻画。《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导演刘心刚坦承是翻版的《欲望都市》,并表示制作团队已经很用心挖掘原剧的精髓,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无论是故事还是语言都已经中国化了。

三、《欲望都市》与《好想好想谈恋爱》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好想好想谈恋爱》在人物设置、叙述方式上几乎都照搬了美国剧集《欲望都市》。后者大火的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它毫无顾忌地大谈“性”话题,是一部符合美国国情的片子。顾及中国民风保守的国情,这一点在《好想好想谈恋爱》里就必须隐晦地展现,剧情的重点已由谈“性”转到了谈“情”上。如果说,全球大热的迪斯尼动画《花木兰》与《功夫熊猫》是美国人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在这种深层解读中不难看出带有明显的美国文化痕迹,那么,中国版的《欲望都市》在跨文化语境下,借了美国文化的壳,渲染的则是中国文化的色彩。

尽管有“山寨”美剧之嫌,《好想好想谈恋爱》新颖的剧情架构,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再加上聚焦了繁华都市中孤单女人这一特殊群体,还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欲望都市》的巨大成功更不必说了,在世界各地的都市人中掀起了一股“欲望潮”,引领了一轮新的流行时尚和衍生了很多周边产品,在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中引起了共鸣。二者在各自文化国度里所取得的深刻反响都不是偶然的,都与各自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都有着两国文化理念的无形支持,因而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1.爱情观

中国人的情感表达一贯是含蓄而内敛的,这与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不无关联,而且门当户对的择偶观念鲜明地体现出中国人的爱情是物质多于精神的,而美国人的爱情是神圣而浪漫的,更多的是考虑个人的感受。徐良火光的著作《美国人和中国人》中有一段话:“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一旦坠入情网,可以不顾一切,而中国人必须将爱情与其他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比如对父母未尽的义务……”充分体现出中美文化中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巨大差异。

在《欲望都市》中,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四个单身女人,每一集都聚在一起谈论感情和性生活,在她们看来,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她们也渴望真正的爱情和归宿,却又纠缠在之中不可自拔,显然,她们更多的是跟男人在谈性。而在《好想好想谈恋爱》中,四个落寞的女人也经常聚在谭艾琳的书吧里谈论男人,在爱情的漩涡里不能自拔,但是她们更渴望得到精神共鸣的幸福,显然,她们更多的是跟男人谈情。

在展示爱情观的手法上,人物设置模式都是四个单身大龄女人,在这两个女性是绝对主角的电视剧中,走马观花般的男性角色有很多对比,而最微妙的对比还是情节的对比,在经历过与各色男人打交道之后,关于对男人秉性的感悟,在《好想好想谈恋爱》中,四位中国叛逆女性的最终判断是:“你可以改变一个男人的发型,却不能改变他们的秉性。”在《欲望都市》中,四位美国摩登女郎的无奈结论是:“你可以让一个男人为你做包皮手术,却改变不了他们的秉性。”可谓异曲同工,都够辛辣。

2.女权主义

无论是在《欲望都市》还是在《好想好想谈恋爱》中,四个单身女人对男人都抱持“鸡肋”的看法,既喜欢男人又随时抛弃男人,男人仿佛成了随时有危机感的弱者,分明就是女权主义的一种表现。《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导演刘心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非在倡导女权主义,只是想通过影视的形式,把表面上特立独行的女人的另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希望观众看过以后,能够深入思考一下,不能一味地把情感失败的责任全推给男人。

表面上看来,这两部剧的男性角色都是以“自私”的整体形象出现的,他们都有自己坚持的所谓原则,对女性要求顺从、改变,而男人是不可改变的,同四个女主角的交往,从相互欣赏开始,到相互熟悉结束。其实,这两部剧都只是披着女权主义狼皮的羊而已,四个女主角并非高唱女性解放的绝对女权主义者,她们骨子里都是比女人还女人的,她们害怕婚姻,却又渴望婚姻,她们也有放下女强人的面具,表现软弱的一面。《好想好想谈恋爱》是符合国情的《欲望都市》,可以说,美国女人通过性解放来建立女权主义的胜利,中国的女人要的不多,她们只要一个真心爱她的男人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是文化的重新解读还是相互交融,两部电视剧建立在国家的文化背景下,体现着国家的文化差异。《欲望都市》中的四个女人,最后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凯莉和比格纠缠了十年的爱情最终走进坟墓;当萨曼莎放开史密斯的手时,多少人扼腕叹息;米兰达嫁给了史蒂夫,那是属于她自己的幸福;追寻多年后,得到的尽管是失败的婚姻,夏洛特追寻真爱的热情不灭。《好想好想谈恋爱》在毛纳留给3位女友的一封信中结束了,故事的中心似乎就是谭艾琳说的那句话:“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的是爱情,漫骂的也是爱情,如果你爱得起你就要输得起,爱不起就不要去爱。”多么残忍而决绝的至理名言。

四、结语

《欲望都市》和《好想好想谈恋爱》都在各自的文化形态下,展示了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感悟,文化的差异让我们从中了解到美国人自由开放的一面,以及中国人内敛保守的一面。作为文化的载体,《欲望都市》以系列剧的形式,肆无忌惮地揭示了大都市里单身女人的隐私生活,穿梭于喧闹的聚会和迷离的男人堆里,换男人如换衣服般狂热;同样的剧情和格调,《好想好想谈恋爱》就相对含蓄得多,尽管也出现了很多男人,但是女主角都是抱着结婚的态度跟对方在交往,如果说,四个美国女人在选男人时更注重个人感受的话,四个中国女人显然更在意朋友和家人的看法。

中西文化是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前者崇尚以集体意识来规范个体行为,而后者则信奉个人主义,强烈突出自我,之所以说《好想好想谈恋爱》是中国版的《欲望都市》,就是因为这个美国的酒瓶装的已经是中国的新酒了,不再是大量激烈的感情场面,更多的是细腻委婉的表情场景而已。这两部剧在各自的文化土壤里,汲取了各自的核心价值文化,就像不同根系所滋养的树苗一般,尽管都是枝繁叶茂,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绿色风情。中美文化差异缘于各自的历史背景,没有强势和弱势之分。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研究谁在抄袭或是模仿谁,不妨看作是在跨文化语境下,《好想好想谈恋爱》叙述着一个中国式的《欲望都市》。

参考文献:

[1]刘剑.从跨文化视野看迪斯尼《花木兰》[J].南昌高专学报,2009,(5):57-59.

[2]华静.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J].兰州学刊,2010,(1):217-220.

[3]刘璐璐,高文渊.解读《武林外传》和《老友记》映射的中美文化差异[J].消费导刊,2009,(9):242.

[4]朱丽.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看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40):49-51.

[5]徐火良光著.徐隆德译.中国人与美国人[M].台湾:南天书局,2008.

[6]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3.

[7]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266.

[8]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42.

中美文化差异篇2

【关键词】中国 美国 饮食文化 差异

一、中美饮食文化特点

1.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饮食文化由于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它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首先,它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体系。最著名的是中国的菜系―鲁、川、粤、闽、苏、浙、徽。其次,它有着季节性。此外,它还具有药食结合的特点。中国人常常通过食疗的方法去预防和治疗疾病。最后中国的饮食还强调了审美的要求,例如用胡萝卜等雕刻出花朵、鸟等各种造型去修饰装点饭菜。总之,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

2.美国饮食文化特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通过来自不同移民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宗教的碰撞形成了自己特别的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相比,美国饮食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更多地注重营养的搭配,而并不注重味觉的享受。例如美人为了避免对食物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他们宁愿吃生食或者半熟食,而不愿意吃被加工过的食物。

二、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差异。中国人秉承着“泛食主义”,即他们认为吃不仅是为了保持健康也是为了追求美好的味觉享受。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人喜欢把许多事情与吃联系起来。例如见面打招呼常常问:“吃了吗”?结婚、晋升、搬家、过都会请吃饭。在中国人看来“吃”是表达喜怒哀乐最好的方法。而食物加工的五种主要方式,超过十种以上的刀工都体现了中国人追求美的饮食观。除了以上两种饮食观,在中国,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中,例如一盘菜上桌后,中国人会集体分享它。用餐结束后也会争抢着去付钱。

美国人认为吃只是为了维持生命。因此他们有着理性的饮食观,即营养才是衡量饮食的标准,而不是饭菜是否美观。因此他们的很多菜不论怎么搭配,都基本只有一种加工方法,例如牛肉。这虽然死板,但是考虑到了营养和健康的食物搭配,它也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此外,个人主义是美国的主要价值观,它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在饭桌上,每个都会有自己的一份食物,而不是集体分一盘菜。餐后也常常采用AA制的方法付钱。

2.饮食内容差异。中国人主要以素食为主,因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是中国人生活的主要部分。米饭和面食是他们主要的食物,蔬菜是常见的食物,肉食一般只有在庆祝节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才会出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饮食结构也在慢慢地变化。除了素食外,中国人也喜欢熟食和热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食物比生食和冷食更加可口。对于一日三餐,中国人认为午饭最重要,因此午饭在一日三餐中最为丰盛。而对于晚饭他们则认为吃不吃都好。

在美国人看来,素食仅仅可以填饱肚子,而真正有营养价值的是肉类。因此饮食结构以肉为主,许多菜的食材都来源于牛、羊、鸡、鱼等。几乎每年吃牛肉、喝牛奶,因此饮食内容十分单一。但是他们不喜欢吃动物的某些部分,例如皮、头、脚、肝脏等。

3.赴宴礼仪差异。

(1)赴宴时间。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宴请,中国人习惯于在晚于邀请时间的半小时内到达。主人并不视这为不礼貌,他们早有心理准备。因此这段时间内,他们会安排一些活动去消遣时间,增进感情。例如玩牌、喝茶、聊天。

而在美国,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必须准时到达。迟到被视为极其不礼貌的行为。特别是正式的宴会。客人应该准时或者不超过规定时间的十分钟内到达。如果不能到,要提前表示抱歉并说明原因。

(2)座位安排。中国人喜欢用圆桌进餐。年长和尊贵的客人要坐上座,另一些客人依次而坐。主人应该面朝门并且挨着上座的人。然而,曾经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因此在过去的传统的中,进餐时妇女不可以上桌,尽管有位置她们也必须坐在最不显眼的地方。但现在社会开放了,女人们的地位大大提升,她们不仅要出席而且会优先上座。

在美国,男主人和男客人依次坐在餐桌的两边,女主人和女客人依次坐在男主人和男客人右边。当没有贵客时候,女人和老人优先。就餐前,男人应该主动为女人拉出椅子。但是大型的宴会上,客人们可以随意在地上走动、碰杯,座位也可以随意选择便于更好的交流。

(3)餐具。在中国典型的餐具是筷子,它与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相一致。在使用筷子时需要注意不能将它插在米饭或者面食中,因为这类似于古代祭祀祖先。除了筷子外,碗、盘子、牙签也是常见的餐具。碗用来盛放主食。盘子的大小不一,其用法也不一。大盘子是用来放主菜,每个人还会有个小碟子,可以用来让人们放从大盘子中夹来的菜。

然而,美国人常用的餐具是刀和叉。这与他们肉食性的饮食结构有关。在开饭前,刀叉应该按照左叉右刀的顺序摆放在盘子两侧。进餐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如果在进餐过程中想要停下来,应该刀叉交叉摆放,刀尖朝向自己。用餐完,叉子的背面朝上。此外,汤匙和甜匙还有各种各样的酒杯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饮食,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根基。通过分析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可以发现问题并取长补短。现在,中国的饮食越来越强调食物的营养搭配和烹调的合理。而美国的饮食也越来越注重对色香味的追求。随着中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两国的饮文化将产生新的特点并出现新的改变。但是每个人始终都应该有着辩证的观点去理解文化、吸收精华,使两国的饮食文化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参考文献:

中美文化差异篇3

关键词:新闻导语 对比分析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55-02

一、理论背景

新闻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想要研究新闻文化就必须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广义的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方式,是人们所习得的行为方式、态度和物质的集合。狭义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成就和贡献的总称,包括艺术、音乐、文学、科学、技术等。语言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定义到它是声音、文字和形式等用于人类交流思想和感受的系统。语言来源于文化,也是文化的反映。从广义上理解“语言是一个民族象征性的代表,它构成了人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代表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经验也不同。所以我们说语言影响和反映不同的思维和思维模式、价值和其他文化特点。

1.Kaplan的思维模式理论。Kaplan曾提到美国人的思维是线性的,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的、非直接的。美国式导语常以话题句开头,简单介绍新闻内容,然后其他部分按照逻辑顺序发展。由此美国人是偏理性主义者。中国人不会直入主题,往往要讨论些事件。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中美两国思维模式的不同。

另一个区别是,美国人比较客观,中国人比较主观。就像前面提到的美国文化强调理性,中国文化强调理解。理性主义要求人在判断事物时要没有偏见,这种世界观在美国人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在中国,人们喜欢挖掘事物本身的内在,找出其核心,而过程中往往加入自己的感情。

2.Hofstede的文化四种对比。在1967年到1978年间,Hofstede做了很多研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对答案进行分析。如表1。

数据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权力介入度,权力介入度大的文化与权力机构、社会地位、经验、年龄有更大关联,介入度小则相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中国则是集体主义。男子主义和女权主义,突出男子主义的文化更强调成就、力量和财富,突出女权主义的文化强调价值关系、抚育和生活质量。

二、中美新闻导语文化差异分析

本文在Bell的结构理论指导下,根据新闻导语结构六要素特点,通过分析收集的资料,从中美导语的分布、类型、社会功能和选择偏好进行对比。根据思维模式的不同,还将讨论不同的价值观对新闻导语的影响。分析结果反映出很多方面的差异,本文只选取四方面进行讨论。

1.分析所需资料来源及理论构架。我们分别选取了最新的中美新闻报道各50条。主要来自《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和The New York Times、 Los Angeles Times、 USA Today。所有的新闻都是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等硬新闻。

2.研究方法。

(1)位置定位。通常我们认为,如果事件在文章前1/3处,我们说它在开头。如果出现在中间的1/3处,那就是在中间。如果出现在后1/3处,它就在最后。然而有些材料很短,如新闻导语。那我们规定如果事件出现在前1/2处,它在开头,反之则是结尾。

(2)时间标志。我们把重心事件发生的时间标为Time0,把中心事件之前的时间标为Time-1、Time-2等,之后的时间定为Time+1、Time+2等。

(3)研究问题和限制条件。本文对新闻导语结构的研究集中在其结构六要素上:事件、人物、场景(时间和地点)、背景、评论和后续。根据下列问题对以上要素在分布、类型、社会功能和选择偏好上进行分析。

3.结果。

(1)新闻事件的不同。美国新闻导语中所有50个事件中的80%(40)在开头,20%(10)在结尾。中国新闻导语中36%(18)在开头,64%(32)在结尾。所以我们从表2中可见更多的美国导语将事件放于开头,他们更倾向将事件早些告知。

(2)新闻人物的不同。

(3)新闻人物的位置不同。

由表3可见更多的美国新闻导语将人物放于开头。

(4)新闻场景不同。新闻场景包含时间和地点。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在某一时段里某一事件发生的地点。因此要对比新闻场景先要讨论一下时间和地点。

(5)时间结构不同。

(6)新闻背景、评论和后续的不同。

(7)新闻背景不同。背景早于新闻事件本身,我们称很久远的背景为“历史”。如表5所示,75%中国新闻导语将背景放于开头,而美国只有43%,相反他们有57%的背景(历史)放于最后。

新闻背景在新闻导语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美导语都反映着相同的社会功能。它们分别是:起到呼吁作用、给出产生影响的原因、提供相关知识。

(8)新闻评论不同。新闻评论常与记者和当事人所见有关联。它包含了个人的观点和对事件发展的展望。首先,中美新闻导语评论在导语中出现的位置不同。82%的美国导语评论出现在开头,中国只有45%。

其次,中美新闻导语评论有不同种类:主观(记者和当事人的观察)和客观(评估和展望)。从表7可见,82%的美国新闻导语评论是客观类型,73%的中国新闻导语评论是主观类型。

第三,中美新闻导语评论都可以产生以下影响:起到呼吁作用和提供深刻见解。但是,有一些社会功能只体现在中国新闻导语中。如:倡导和谐社会和体现社会进步等。

(9)事件结构不同。根据Bell的新闻导语结构样板,导语包含以下几个元素:事件、人物、场景、背景、评论和后续。事实上,在导语结构中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要同时出现。表8是导语各要素出现情况。

从表8我们可见最基本的人物和事件都出现在导语中。时间和地点的多次出现证明了场景(包括时间和地点)在导语中同样重要。中国导语中新闻背景和新闻后续出现的次数要比美国的多,而美国导语有更多的评论内容。

三、总结

根据前面的几章的内容总结,在新闻导语的事件、人物、场景、背景、评论、后续和事件结构中主要有七点不同:第一,美国人喜欢将新闻中心事件放于开头,中国人相反,美国人是线性思维,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第二,美国新闻主体往往是个体,中国更多以政府和机构出现。第三,美国新闻导语注重将来,中国新闻导语注重历史。第四,中国新闻导语中常出现新闻背景,且将其放于开始,背景起到一定呼吁作用,而美国导语却不这样安排。第五,美国新闻导语评论表达较客观的观点和见解,中国式导语主观评论较多。第六,中国式导语有更多的后续,而美国很少。二者均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第七,美国新闻导语结构是多变的,内容更丰富。中国新闻导语结构比较稳定,信息量小。

虽然本文经过了细心的写作过程,但难免有疏漏之处。材料选自主要的几家中美报刊,并且都是硬新闻,所以不能说此文具有绝对的代表性。此文还须在将来进行更系统的整理分析,所及更全面的新闻材料。除了较有权威性的几份大型报刊外,还应考虑到一些地方性报刊。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体育、娱乐、休闲等多方位选材。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提高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英语新闻故事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马建国.英文报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中美文化差异篇4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2.美国文化

而相对历时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众多移民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清教主义思想居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土宗教萌发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要素。美国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其国民热切希望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亦即“美国梦”的文化特性也非常显著。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辈分与地位,一律以平等的“你好”(hello)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的作用,注重互相帮助,相互依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需要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国君(家长),恪守本分,谨守礼数,平安相处,以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儒家伦理历来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希腊、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注重自立和独立;重视突出个人,追求个体差异。美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而人权观念正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产物。人权最早见于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人权”并使其理论化。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则用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人权,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改变,但可以相互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进入西方社会,开拓西方市场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以求知己知彼。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往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大环境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这样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需要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池振航.英美习俗与社交礼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中美文化差异篇5

在之后留学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很多件难忘的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像是一扇窗子,让我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那一件件小事折射出了一个个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以及中美两国人对待同样事物的不同态度。

果汁续杯

我是碳酸饮料的爱好者,但凡在外吃饭,都会先选好饮品,到美国后也是如此。在国内,饮料大多是一次易,也就是说花一杯的钱,买的就是一杯饮料,喝完不能续杯。但在美国,饮料是可以无限续杯的。比如你花五美元买了一杯中杯可乐,就能无限续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喝到吐都可以。因为可以无限续杯,所以我每次吃饭都会买最小杯的饮料,喝光后再去续。但我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美国人都不这么做,他们似乎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大杯饮料,也很少续杯。起初,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既然可以续杯,为什么要多花那几美元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曾跟美国的朋友们讨论过,结果他们把问题反抛给我:“既然能喝大杯的量,那为什么非要买小杯,然后通过续杯的方式给自己找麻烦呢?直接买一个大杯,安心地坐那喝不是更好?”这个抛回来的问题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也让我最终意识到,这种差异主要源自中美两国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通常,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小杯,是觉得没必要多花那几美元。而美国人认为,既然可以喝掉大杯的量,那就直接买大杯,省得来回续杯折腾自己。这体现出美国人看待问题或者解决问题都习惯从“人”本身出发,以人为本,认为不麻烦、不折腾自己最重要。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会有很多人为了休息而不工作,甚至宁可丢掉工作再重新找。相对而言,我们看问题更习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宁可不休息也要工作。

有人可能觉得中国人都以利益为驱动,太现实。但仔细想想,我们看重利益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平心而论,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是无法规避的现实,我们的生存压力也确实高于美国人。资源不足自然会引发竞争,时刻身处竞争中的我们也自然会更关注利益。也许,再过20年,当我们的发展程度赶上美国,当我们的人均可用资源不再那么紧张,生存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时,我们就不会再纠结于无限续杯的饮料买大杯还是买小杯了。

与小朋友合影

有一天,阳光正好,驱散了连日来阴雨的寒气。于是我换上一身运动装,打开谷歌地图,向北边一处离我最近的公园走去。我当时边走边听歌,边听歌边观察着周围的点点滴滴。我在美国最初感受到的温暖来自陌生人之间松懈的防备,迎面碰到的那些陌生面孔都会投来善意的笑容。公园里零星地点缀着几个人,有老人带着宠物散步,也有家长带着小孩子玩耍。

在美国,“小正太”可谓遍地都是,他们蓝色的瞳孔总是散发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能让你感受到一个人在经历世俗打磨前最纯真的本色。突然有这么萌的小孩出现在身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合影,于是我故意和小孩的妈妈搭话,然后表达了自己想跟她儿子合影的意愿。那位妈妈的回答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她说:“I am good with that if he has no problem.” (他如果同意的话,我没有问题的。)听到这个回答,我的反应是:那么小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去征询他的意见吗?回想我小时候,爸妈想让我做什么,好像都是以一种命令的口吻讲话,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而在此时,对于是否要和一位外国叔叔合影,这位美国小朋友就得到了他该有的尊重。

起初,这位小帅哥有点羞涩,他拽着爸爸的衣角,看着我,有些扭捏。他的爸爸也像妈妈那样试探性地询问他是否愿意,并向他解释要对人友好,要乐于去帮助他人。小男孩想了想,然后带上头盔,骑着脚踏车来到我身边,于是就有了上面那张合影。

孩子虽小,但该有的尊重却一点也不应少。尊重别人是一种品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我们如果以一己之意硬要对方按照自己的套路行事,强人所难,不仅会显得过于强势,也不够尊重他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总会碰到看不顺眼的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对方,因为我们不喜欢一个人只能说明对方不适合自己,并不能说明对方就一定不好,或者对方是错的。如此重要的品质,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不妨设想,一个小孩如果从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他/她很可能也不会去尊重别人,等他/她长大后面对不同的人、事、物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去接纳,而是排斥和诋毁。

如今有很多父母都喜欢强行介入孩子的决定,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以此来弥补自己年少时的缺失和遗憾。这令我不禁怀疑,有些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很可能就是缺乏尊重所带来的直接后果。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日渐觉醒,他们会在心中抗拒父母的这种“不尊重”,由此引发种种逆反现象。孩子再小,也是拥有独立生命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并非是父母生活的延续,所以能够得到尊重大概也是孩子学会生活的前提之一。在这一点上,美国父母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学习。

我有,你没有

第三件让我产生思想碰撞的小事来自与我同在一个实验室的美国朋友Matt。

有一段时间,我在课业、科研和找工作方面的压力剧增,于是我化身长舌妇,整天把抱怨挂在嘴边。有一天,Matt主动坐到我旁边,关切地问我有什么难处。听完我的话,Matt会心地笑了笑,随后意味深长地讲起了他的现状。

Matt的爸爸是一名按秒收费的律师,在美国属于高收入人群。可以想见,Matt家的经济水平绝对是高于美国民众的平均水平的。但让我惊讶的是,Matt居然在连打三份工来给自己挣学费,同时还在申请学校的奖学金。他和我在同一个实验室,课业、科研压力相差无几,我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有精力打工,而且是三份。我一脸不明所以,问他为何不向父母要钱,偏要自己打工挣学费。他说,美国的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父母的经济支持一般只持续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从上大学开始,学生不再是小孩,而是具备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所以要学着独立,学着挣钱养活自己。因此,申请学校奖学金、银行贷款或是打零工成了美国学生最常见的获取资金的途径。也有一些人会向自己的父母借无息贷款,但在工作之后会如数归还。

Matt的叙述让我突然想起了网上曾经流行过的一段对话。中美两国的富二代都向父母问了“我们很有钱吗?”这同样一个问题,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回答。中国父母说:“是的,我们很有钱,我的将来就是你的。”美国父母却说:“是的,我很有钱,但你没有。”

无论是Matt的经历还是这段对话,都体现出了中美两国人对于父母与子女间“界限感”的理解差异。在美国,父母和子女间的经济关系是分明的,“界限感”很清楚。相比而言,中国父母与子女在这方面的“界限感”则比较模糊。直到和Matt有这次对话之前,我并不觉得自己花着父母的钱吃喝有什么问题,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没有将来要还的念头。但现在想想,正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使得“啃老”现象在中国越来越多。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向父母伸手要钱。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习惯就会延续到我们毕业、工作甚至成家之后,使我们变成“啃老一族”。

除此之外,不清晰的“界限感”也会带来其他很多问题,小到家庭内部的不愉快,大到人生不幸。而清晰的“界限感”所能带来的最大好处莫过于培养一个人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越早学会依靠自己,越能用自己的肩膀来支撑自己的成长。这种“界限感”和独立意识的养成,将会使一个年轻人在未来遇到困难时不那么轻易放弃,同时学会勇敢地面对和承担。这或许也是大多数美国学生总是那么独立、自信的原因。

中美文化差异篇6

一、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不同的风俗文化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社会活动之中渐渐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在当今的世界上民族非常多,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些各不相同的文化使得在有关文学作品的翻译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困难。比如,“红”这个字在汉语当中代表着颜色,并且含有幸福美好以及吉祥喜庆等方面的意义,但是在一些西方文化之中,“红”仅仅就是一种颜色,并不包含其他的含义。再如,“老”这个字在汉语当中代表着年迈、时间悠久、陈旧等,但是在英文之中“老”只是说明落后而已。所以,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语言以及文字并不能完全进行直译,进而给中西文化作品在实际的翻译工作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相关的翻译人员如果对文学作品之中的词汇进行单纯的翻译,那么很有可能会使文章产生歧义,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翻译水平。

(二)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有关体现主要是在精神、行为以及物质等几个方面,是所有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表现依据。中西方人们思维上存在的差异是中西文化之间有着巨大差距的一个根本原因。在整个文化领域之中,相关的思维方式能够引起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在思维方面的细微差异很有可能会导致两种文化之间产生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思维方式对于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视。西方文化普遍重视逻辑思维,更重视对于事物的研究以及分析,进而总结出一定的结论,并且反复进行验证强调。但是中华文化却更侧重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我国文化之中的中庸之道,提倡世间万物无论贵贱皆有其可取之处,这属于一种具有中性的完善共性优化决策之中的方法论,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我们的文化都早已深深地刻进了民族的骨子里,对于当代乃至后代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使其文学作品都带有浓烈的民族情怀。所以思维方式对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乃至文化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导致中西文学作品具有巨大差距的一个根本要素。

(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能够代表个人对于某一种事物以及该事物具有特点的相关认知,并在心里做出一定的评价。中国和诸多西方国家不仅仅是在风俗文化以及思维方式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价值观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风俗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也使得人们的价值观相去甚远。与此同时,中西方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也是导致价值观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西方文化之中十分崇拜个人英雄主义,这种观念认为个人主义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是充分体现个人奋斗的一种重要依据。而在我国文化传统之中,个人主义主要是代表不顾大局、自私自利以及唯我主义,所以受到了人们的排斥以及摒弃。这种情况是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中国文化之中推崇团结意识、大局意识,认为只有团结一致才是取得成功的有效方法,崇拜集体主义精神。所以由于中西文化对于个人主义的观念不同,其褒贬的寓意也大不相同。从这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价值观具有较大差异的国家之中,一个相同的词语所代表的含义有着全然不同的意义,这使得中西文化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之中有着非常大的障碍,造成相关的文学翻译出现较大的歧义。因此,在实际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之前,应该对文学作品具体的创作背景以及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高效地还原出相关作品的意境,提高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进步发展。

二、西方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相关传说内容丰富多彩,其包含着浓浓的文化特色,或是展现了人们对于一些美好事物的憧憬,或是证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有着非常深奥的内涵。由于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之中对于这些神话故事都有所应用,充分展现出了西方传统之中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让相关的文学作品蕴涵了更深的情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让读者拥有更高的审美兴趣。例如在翻译“ShynessisherAchilles'heel”时,如果相关的翻译人员不知道与其有关的一段希腊神话故事,那么就很难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在希腊神话之中Achilles是一个备受人民尊重的英雄人物,他的母亲为了使他长大后变得强大,就在他出生之后攥着他的脚踝使他在冥河之中完成浸洗,果然A-chilles长大之后变得无比强大,他的身体能够禁得住刀劈斧砍,唯有当时被母亲攥住的没有受过浸洗的部分非常脆弱,后来敌人知道这个弱点后用箭射在了那里,最后使他失去了生命。因此“Achilles'heel”指的就是人们的弱点,假如对这个神话故事不够了解,那么就无法正确地解释作者在此句之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ShynessisherAchilles'heel”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害羞是他的弱点”。如果想要正确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正确地了解西方文化所具有的内涵,那么就一定要对其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详细的了解。

(二)《圣经》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圣经》对于西方人自身的道德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西方文化的进步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整个基督教的巨著。其相关内容包含了经济、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等诸多方面,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感彩。其中有诗歌以及戏曲等不同种类的题材,充分表达了人们内心的虔诚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是西方人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诸多文学作者都曾在《圣经》之中取材,从而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想要抒发的情感,使相关的作品拥有更加丰富的语言,内容更具张力,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审美兴趣。

三、在中西文化差异之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整个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英美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英美文学的相关作品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对于整个西方文化领域都起到了代表作用。正确地翻译英美文学作品,能够强化中西文化之间的传递以及交流。在实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地还原出原著中想要表达的内涵尤为重要,这样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到作者投入到文字之中的感情,让读者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受。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相关的翻译人员不能充分地了解到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内在含义,对于西方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特色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实际进行翻译时无法选择一些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出作品原本的含义。在相关的翻译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只是对于单个词语或者是词组进行直白的翻译,而没有切实理解原句所蕴涵的意境并对其进行转化的情况,从而导致文章内容死板,语句生涩难懂,扭曲了原著之中所蕴涵的感彩,使得读者无法感受到作者实际表达的内容,这严重降低了作品原本的文学价值,使作品缺少了应有的文学气息,同时也使得文化之间的传递产生阻碍。

异化以及归化是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两种主要的翻译方式,其分别代表了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意译以及直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共同进步与发展。伴随着如今中西文化在融合程度上的不断提高,意译以及直译之间存在的联系也更加密切。相关的翻译人员应提高对于西方文化所具有特色的了解,并切实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不同之处,合理有效地应用意译与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进而不断提升、不断完善自身实际的翻译水平,尽最大的努力呈现出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所蕴涵的意义,使读者能够直观地通过译文对于作品的意境进行理解,真切地展现出作品之中的西方文化,有效地提升相关作品实际的文学价值。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才能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高质量的翻译,从而避免降低翻译过后作品的价值以及意义。

四、结语

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合理有效的翻译能够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大,相关的翻译工作者对于西方语言特色以及文化背景应该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在翻译时切实地理解作品之中的意境,只有相关的翻译人员体会到这种意境,才能将其妥善合理地进行转化翻译,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共同进步与交流。

中美文化差异篇7

    刮痧》就讲述了一个关于中美文化冲突的故事,中国人许大同为了追求美国梦来到了美国,经过多年奋斗,有了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他的妻子简宁,也是一个中国人。大同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多年,可小的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处处可见。影片主要围绕刮痧这一事件将中西文化冲突引向了高潮。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与冲突。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差异

    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在传统价值观念中反复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强调牺牲个人利益去保全集体利益。而美国文化是一个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认为个人的自由、利益不可侵犯,集体利益不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所以他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去牺牲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差异电影《刮痧》中有所表现。当大同的妻子简宁分娩时,大同因为开会而不在场。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种“开会比他孩子出生更重要,”的事情是不能理解的,他们不能接受这种事情,所以接生护士在听证会上情绪很激动,并且说这件事情会让她一辈子都记得。

    二、等级观、伦理观之差异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序。中国几千年来都是等级分明的皇权制度,不管是对于国家的统治,还是家庭的管理上面都强调等级和尊卑。所以在许大同,这个具有中国血统与文化的中国人身上,还是可以看出这种等级思想的影响,不管是对父亲的那种尊重还是对妻儿的管教上都能看出,同时认为“我管教自己的儿子天经地义”。他父亲那句“你当面教子背面教妻,”更是这一文化的反映。而美国文化中,他们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人人生而平等。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化从来都强调“忠”、“孝”、“礼”几字。认为对别人要尊重,礼数相待,对父母,讲究孝顺。在影片中,许大同为了父亲,隐瞒了事实,一再承认是自己对儿子进行的刮痧,并且一再制止妻子说出事实。在美国人眼里,为了孝而说谎是不可理解的。同时在解读中国经典英雄人物上面也能看出来,孙悟空偷吃仙桃、仙丹等行为在美国人眼里也不能理解,认为这不是道义,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所崇拜的道义与英雄行为。

    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差异

    中国是一个在乎长远利益的国家,要看长远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等思想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影片中,当妻子难产时,许大同选择了保大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后还可以生小孩。

    四、“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之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天人合一”和“阴阳”学说的基础之上,中医基于人体的理解是一个阴阳调和的过程。中医认为人体的结构可以用阴阳来形容,当阴阳失衡时,身体就会出毛病。而美国文化信仰的却是天人相分,认为人和自然是分开的,人可以支配自然界。

    影片中最大的冲突就是在刮痧上,这个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的治疗方法,在美国却被用来当做虐待儿童的证据。中西医学完全不同,在他们的思想中,这种方式与他们西医治疗方法完全相背离,所以不能理解刮痧这种中国传统治疗法。在影片中,当许大同竭尽全力去对刮痧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的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脉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而在场的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许大同在胡说八道,不知所云,于是迎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五、亲情与法律选择之差异

    在交往中,中国人注重情感。而美国人则信任法律,认为它适合于每一个人,人们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办事。中国人可以“法外开恩”,而美国人则信“法不容情”。

    在影片中,许大同送父亲回国,父亲因为牵挂自己的孙子,就问了起来,许大同看出了父亲的心思,就跑了出去,把小孩接了过来。这已经违法了,看他认为  他应该这么做。 六、朋友观之差异 中国人注重朋友情谊,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觉得朋友就该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站在自己的一边为自己说话,应该讲“义气”。中国人强调朋友对自己的忠实,容不得背叛。在美国朋友之不愿意承担过多的义务,交友处事的顺序是法律、道理、人

    情。

    在影片中,许大同在面对第一次听证会时请的律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昆兰这位知识产权法,仅仅因为昆兰是自己的朋友,信得过他。他认为昆兰肯定会站在自己这边说话,肯定会为自己“赴汤蹈火”。可当昆兰看到了孩子背上的“伤痕”后,感到很气愤,不再为许大同辩护了。在听证会上,昆兰出席证人,承认了许大同确实因为小孩打架而打孩子。许大同不能接受自己的朋友这样对待自己,于是感到很气愤,认为应该断绝一切关系,甚至辞职,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昆兰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不能完全理解大同的朋友观,于是感到很无奈。

    结论

    电影中的许大同,在解释得不到理解的时候,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行事,比如接小孩、爬窗户等。因为他的解释,在他眼里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不同文化的人眼里看来却是“胡说八道”。当不同的文化碰面的时候,冲突难免。但是在结局中,当对方的文化得到理解的时候,一切误会都化解开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文化的差异。一旦了解了对方的文化,也就能理解对方的行为,就像电影中最后的大团结。

    参考文献:

    [1] 李丽虹,王丹丹:浅析电影《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 电影文学,2011(4).

    [2] 马樱:从价值观角度解析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J]. 电影评介,2008(7).

    [3] 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 江西社会科学,2005(4).

中美文化差异篇8

关键词:商务谈判;跨文化;心理差异

一、引言

美国谈判专家威恩巴特认为:“谈判是一种双方都致力于说服对方接受其要求时所运用的一种交换意见的技能,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达成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当前中美商务谈判的研究主要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比较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如从(杨伶俐2014)风俗习惯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时间观的差异、决策方式的差异、财富观的差异、解决争端方法的差异、法律观的差异等几个角度阐述。但,很少学者从心理学视角探析两国谈判的差异。笔者从两国群体心理差异视角分析这种跨文化差异的原因。

二、中美商务谈判的主要跨文化差异

1.语境理解差异。语境文化(context culture)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环境,社团的文化背景与社会距离。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将语境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亦译为强环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亦译为弱环境文化)。高语境文化是指预先编排的信息在接受者的接受背景中,只有有很小部分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明了其中的含义,但大部分的信息间接隐性地存在于高语境文化中。即高语境文化中的人际交际比较含蓄,喜欢委婉的表达自己的信息。而低语境文化的特点与高语境文化的特点相反,预先编排的大部分信息处在信息传递之中,接受者可以直接的从中提取信息,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微小部分的信息直接显性地存在于低语境文化中。即低语境文化的交际显得多言而冗余。

中国人受高语境文化的影响,中国谈判人员很少会在谈判过程中就直接拒绝对方的问题或建议。当他们对对方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他们会间接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他们可能会采取沉默或者其他方式拒接对方的观点。美方谈判人员因受低语境文化的影响,他们通常会直接的陈述自己的看法。当对某一条款有意见时,他们通常会当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直接拒绝中方的意见,会让中国人感觉很没有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当面否定自己的看法有伤面子。认为对方应该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但美国人不喜欢拐弯抹角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开门见山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非语言理解差异

非言语交际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表达、面部表情、头部动作、身体距离、身体动作、沉默等等。简单地说,非言语行为就是语言交流以外的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流。有调查表明,人际交往过程中中至少有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手段传递的(黄晋、姚书美,2010)。赞同在商务谈判中,我们也会运用许多非言语交流,如手势、面部表情、目光、声音的声调、头部动作以及其他可以传递信息的肢体动作。只能意会的非言语交流往往比语言交流更直观、更具体,因此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能否读懂这些信息,往往影响着谈判的成败。

在谈判中,中国人对某问题有看法,或者不同意某条款时,有时不直接说“NO”,而用其他方式代替,以此表示礼貌和尊重。而美国人认为讲话几乎是唯一的交际手段,认为只有通过言语表达才能更直接的明了彼此的意图。在道歉的表达方式上,美方与中方也不相同。美方人员在回答“I am sorry”时,耸耸肩,双手平摊,表示我不知道或者我对此无能为力。但中国人的习惯摇头或摆手等动作表示拒绝或者不清楚等含义。中国人在“对不起”时,可能会面带微笑表达自己歉意;美国人则可能认为对方的微笑很假,不够真诚。这样的非语言差异的例子很多。究其原因是谈判人员的国家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中方谈判人员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以及佛教思想的影响,认为凡事“以和为贵”。在美国的文化里,许多信息要被人所理解是需要通过明确的语言或文字表达的,而不是通过非语言理解。所以,美方谈判者推崇以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价值观取向差异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研究跨文化问题中,价值观是一个不可不谈的问题。它是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的范式,是社会群体中最深层的文化,是不同国家之间交际的核心。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的根本来源于社会群体各自的文化背景中的价值取向。中国是一个注重集体利益的国家。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只能在他对社会不断的贡献中实现。我们常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便是这个道理。美国人认为个人的利益高于集体,他们认为的个人目标优于集体目标,。因此美国人往往对 集体的情感比较淡漠。美国人普遍认为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的利益和自由是有自己的意愿决定的。所以他们喜欢不受外界的影响,做自己想做的的事情。他们重在享受个体自由所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他们的决策往往是集体讨论的结果,需要和许多部门和领导交换意见,尽可能的避免个人擅自做出决定。而商务谈判时,美方往往会指定某个人全权负责这项谈判,这个人拥有最终的决策权。他的决定可以代表公司集体的意愿。因此不同的价值观会对商务谈判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说会影响谈判人员的谈判能力的发挥等。

4.权力集中差异

权力差距型文化是指人和人之间由于阅历、文化水平、职位等方面的差距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高权力差距型文化是指人和人之间由于阅历、文化水平、职位等方面的不同所形成的一种上下型的纵向关系,是一种不平级的水平交流的关系。低权力差距型文化是指人和人之间由于阅历、文化水平、职位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平级型式的横向关系,是一种平级的水平交流的关系(杨伶俐、张焊,2012)。

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中国人很看重地位和声望的高低以及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这种上下型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行为表现。商务谈判中,中方谈判人员个人不能完全代表公司作出决策,只能决定自己权利范围内的事宜。当双方的争议范围超出中方谈判人员的权利范围时,中方人员就需要请示领导的意见,最后一般由未参加谈判的领导做出决定。而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谈判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他们和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平等的,当遇到有争议的问题,他们往往可以代表公司做出最后的决定。在商务谈判中,权力差距差距文化会对商务谈判者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对于中国谈判人员来说,不管是否超过自己的权利范围,都会先请示上级领导,在进行决策;对于美国谈判人员来说,只要不超过自己的权利范围,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行使权力即可。

三、结束语

影响中美商务谈判主要的因素来自于文化差异,表现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非言语行为、价值观的不同和高权力差距文化和低权力差距文化四个方面。由于中美文化的影响,中美双方的谈判风格也很不同。因此了解中美文化差异对谈判的成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中方谈判人员在谈判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正视中美文化差异,树立正确跨文化意识;在谈判过程中掌握好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学会理解对方处理问题的逻辑判断方式和思维方式,有时也要适度地文化移情,使自己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能被对方愉快地接受;谈判后谈判人员要针对文化差异做好后续交流。

参考文献:

[1]杨伶俐.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5):122-128.

[2]黄晋,姚书美.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对策[J].今日南国,2010(175):75-76.

[3]杨伶俐,张焊.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4):15-22.

上一篇:民间传说故事范文 下一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