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21 21:33:56

画龙点睛的故事

画龙点睛的故事篇1

1、这盆花摆在这里,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把整个客厅的气氛衬托得非常得好。

2、你在他们的婚宴上,掛上一张他们儿时玩在一起的照片,真是有画龙点睛之妙。

3、只见老师提起笔在小华所画的马加了几笔,顿时整匹马显得精神奕奕,真是画龙点睛啊!

4、好对联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画龙点睛之妙。

5、他在演讲时常会引用几个小笔事,真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6、这幅画在主题旁边添了一朵荷花,不但没有画龙点睛的妙处,更觉画蛇添足了。

7、你引了《中山狼传》来作为谈感恩的反例,颇收画龙点睛之效。

8、没有你画龙点睛的一笔,这幅画还真没什么看头。

9、他在这幅春樱图,题上“一片花飞,风飘万点”,适景适情,画龙点睛!

10、苏洵《六国》结尾“苟以天下大,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画龙点睛似的点明全文主旨。

11、徐志摩用“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作结,真是画龙点睛的道出了全诗的精神。

12、这篇佳作配上如此佳题,有如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的故事篇2

作者:毛文静

星期天早上,我来到补习班上课。这里的同学都很活泼,都很可爱。

上课后,老师先给同学们发奖品。领到奖品的人各个都是眉开眼笑。有的同学领到的奖品很多,有的同学领到的奖品很少,虽然奖品不多,但是这都是同学们努力学习得到的,也不错啊。我暗暗下定决心,也要努力写好作文,争取也领到奖品。

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让我们组词。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组词好的同学还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画。

接着,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个画龙点睛的故事。一听到要讲故事,同学们个个都很高兴。老师还告诉我们画龙点睛的意思,用来比喻什么,还让我们用画龙点睛造句。这下可难住我们了。最后,还是老师给我们举例怎么造句。之后老师从包里找出来印有龙的两张纸贴在黑板上,那两条龙栩栩如生,可仔细一看,两条龙都没有眼睛。老师让一个白马王子和一个白雪公主给龙点上眼睛。

起初,我们都以为这很简单,但是我们都想错了,老师是要蒙上眼睛去画。这下原来举手的同学都把手放下了,后来老师叫了毛伟超和汪博熙,这两个同学可真是聪明,上去就用手指量量。眼睛捂上了,啦啦队在下面欢呼着,最后他们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画上眼睛的两条龙真得像要飞起来似的。我们每个同学都得到了一个小贴画,高兴极了。

这真是一节快乐的作文课。以后我要努力写作文,得到更多的奖品。

画龙点睛的故事篇3

一部京剧,全场两个半小时,每隔四五分钟就赢得台下的笑声和掌声;

一部新编历史剧,题材取自于史书和话本,30年里演出了74场,常演常新;

…… 《画龙点睛》中朱强(中)饰李世民

这部有着厚重历史积淀和深刻现实意义的戏,开始还被不了解内情的人误以为是为了配合当下反腐败的大好形势而新排的。殊不知,北京京剧院早在30年前就已经创作出了这部名为《画龙点睛》的新编历史剧。

为了传承,为了借鉴

北京京剧院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的题材源自《新唐书・马周传》和《三言二拍》,剧中,秀才马周怀才不遇,路遇武将常何,被骗写下治国之策。识破常何伎俩后,马周画下无眼之龙,讽刺皇帝。李世民洞悉真相,微服私访,希望寻得马周相助,治理江山。马周流落民间,卖画为生,智斗贪官,并与失散多年的师妹张四娘重逢。县令赵元楷闻知马周被皇帝垂青后,想招他为婿,威逼利诱,力图拆散马周与张四娘。大殿上,赵元楷面圣,发现龙椅上的李世民竟然是自己欺辱过的一介平民,惊死过去。惨受重刑的张四娘用自己的血为龙画上眼睛……

北京京剧院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初排于1987年,1990年重排,1991年获得首届文华大奖,如今已经成了北京京剧院的保留剧目。

今年5月,《画龙点睛》在长安大戏院再度上演。

为什么要再次上演《画龙点睛》?

笔者带着好奇走进了剧场。如不了解这出戏的创作历程,会完全以为这是一部“新戏”。这出戏的确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该剧表现李世民为了江山永固,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饬吏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整治干部队伍,解决官场腐败问题。由此看来,腐败问题是古今中外的一个顽症。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智慧从哪儿来?从人民群众中来,所以李世民要微服私访,从中发现百姓疾苦,找准整饬吏治腐败的重要关节。与此同时,他还要访贤求才,发现德才兼备的干部苗子,充实到执政队伍中来。在当今反腐斗争全面展开的大好形势下,《画龙点睛》无疑有着很好的历史借鉴作用。新形势下,我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从党的方针政策中来,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来,也要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来。京剧是国粹,集中了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东西,通过不断挖掘和创新,我们能从优秀剧目中发现非常出彩的地方,并通过这种潜移默化,使大家的境界有一个大的提升。

观剧之后,与剧院党委副书记王桂生交流这出戏的一些幕后故事,她认为,一部新编剧目能那么受欢迎,连演七十几场而经久不衰,成了我们北京京剧院值得自豪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当中一定有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加以总结。我们这些后人只是通过录像才看到当时那些老艺术家的风采,这些都是舞台上发生的事情。一部好戏从开始酝酿到最后推上舞台,大量的故事都发生在幕后、台下,趁当事人还健在,将这些可借鉴的东西记录下来。从几位老艺术家的谈话中得知,当年支持排练这部戏的有张君秋先生,组织排练的团长李元春先生,还有著名的老导演王雁先生,以及主演李世民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老师都已经不在了。同时,这些艺术家的传人说起来还年轻,但也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将他们当时从大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好好总结,变为我们进一步传承发扬、培养新人的艺术财富。

从《画龙点睛》的长演不衰中也看到了京剧与市场之间的关联。一部成功的戏,首先是遵循了艺术创作的规律。《画龙点睛》的创作,凝聚了以张学津为代表的,陈志清、温如华、岳惠玲、阎桂祥、王文祉、罗长德、黄德华等这些艺术家的智慧与心血,他们艺术上相互研究切磋,精益求精,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著名老导演王雁先生和中年导演宋捷也是数载磨砺,前后接力,在故事的叙事强度、情节的戏剧张力、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方面下了功夫,进一步提升了《画龙点睛》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直至今天的马派传人朱强,以及陈俊杰、黄柏雪、黄彦忠、张馨月等当代艺术中坚的倾心传承,让这出戏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几代艺术家的力同心,打造了这部京剧艺术精品,赢得了各年龄层观众的真心喜爱。《画龙点睛》的成功,给我们北京京剧院在传承京剧传统艺术、开拓京剧表演市场方面,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范样板,值得我们好好去总结。

一部戏中见传承、见创新

宋捷,重排《画龙点睛》的导演,虽然已经退休并在上海定居,但对《画龙点睛》有着很深的感情。

“说起《画龙点睛》这部戏,就要提到张学津了。1989年在天津举办全国新编戏汇演,那次的大奖给了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北京京剧院没拿什么奖,感觉是很没面子的。在这之前的1987年,剧院为了备战新编戏汇演,都在琢磨着拿什么剧目来排演。那时我跟张学津住在同一个楼的同一层里,没事他就经常过来串门儿。张学津聊天时说:‘咱们也得排新戏。宋捷,你那里有什么剧本吗?’我当时拿了三个剧本出来,其中一个是《竹林七贤》,一个就是《画龙点睛》了。他看了后说,还是《画龙点睛》好。这样,”揪脱《了。”

一个好本子出炉殊不容易。最初的本子,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的学生孙月霞在1987年之前写的,她是个山东人,剧本写完后就给山东排成了山东梆子。作为编剧她乐意自己的剧本有更多的院团在舞台上演出。那时候宋捷在中央戏剧学院学导演,孙月霞问宋捷能不能把这个戏排成京剧,立在北京的舞台上。所以张学津一问,宋捷就把这个剧本拿给了他。张学津很慎重,把本子拿给他父亲看,张君秋先生看了后说:你不适合演那个马周,你是老生,演李世民比较合适,你演起来有气质、有气势。京剧又称国剧,是大戏,所谓大戏,就是生旦净丑行当搭配,这些行当排列下来,老生是第一位的。别的剧种,比如越剧,可以把别的行当排前面的,比如用小生、小旦排第一。所以,越剧显得阴柔,而京剧就比较阳刚了。

张学津把他父亲的想法告诉宋捷后,宋捷说:“可以啊,您要是演,咱们可以对这部戏做些加工调整。后来剧院准备排这部戏,因为我还在上学,也没更多的时间参加导演工作,就请了老导演王雁先生来执导。”王雁先生是北京京剧院的著名导演,给张君秋先生导演了《望江亭》等。1987年开始排这部戏,1989年参加北京市新剧目汇演。演过以后这个事情就过去了,宋捷也从中戏毕业回到了北京京剧院。到了1990年,北京京剧院搞改革,准备排一些有影响的剧目,院领导问到宋捷,宋捷提出还是排《画龙点睛》。领导有些奇怪:这个戏不是上演过的吗?为什么还要重新排呢?宋捷说,戏是个好戏,就是平淡了点,矛盾冲突不够,进行加工修改会更好看。领导听后一拍板,宋捷就成了《画龙点睛》的重排导演。同时,他也实际上做起了这出戏改编的编剧之一。 皇上遇人才

为了改好这个剧本,宋捷专程到济南,住在济南市吕剧团对面的一家小旅馆里。白天他跟原作者一起观看吕剧团演出的录像,商量如何修改;晚上回到旅馆七八个人合住的屋子里,一字一句地修改本子。吕剧的形式跟京剧有所不同,经常是一个人唱两句,又换一个人唱了;京剧不同,往往是一个人一大段唱腔,这一来就涉及人物之间、情节之间的衔接问题了。所以,宋捷不仅仅是要修改唱词,还要对每场戏的人物关系、情节设计上做了很多修改。宋捷认为,这些虽然工作量不小,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立意方面的改动。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宋捷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这部《画龙点睛》是人、鬼、神的交响曲。普通百姓就是人,马周在当官前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地位;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就是鬼,比如戏里的县官赵元楷;而在那个时代,帝王就是神。李世民微服私访,就成了人,就能了解民间疾苦了。在李世民走下神坛变作人时,也受到了鬼的欺压,这就为他以后重用马周等人开展整饬吏治做了很好的铺垫。李渊当政时期,官场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李世民登基后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整饬吏治,为开启盛唐社会打好了基础。《画龙点睛》有了这样一个立意,就有了浓厚的历史积淀,也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剧本有了,接下来就是由谁主演了。宋捷认为,这个戏的主角非张学津莫属。他说:张学津是马派传人,是他们这一代里最杰出的老生艺术家,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来演李世民,这个戏就算是立住了。张学津一看加工修改重排的剧本,猛一击节赞道:好,咱们好好搏一把!因为很多唱词修改过了,唱腔就得重新设计。张学津一头扎入了戏里,到了半夜了还沉浸在创作当中,边哼着唱词边拍着自己的肚子,为不妨碍媳妇睡觉,就跑卫生间里,边拍着马桶盖边哼哼起来。编出了自己很满意的唱腔来,张学津一大早就跑去找宋捷,说:这是我昨晚编得的腔,你听听……尽管已经过去快30年了,说起张学津对创作的投入、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如痴如醉,宋捷依然满是钦佩。

《画龙点睛》重排后连着演了两场,观众反应强烈,演出过程中笑声、掌声不断。当戏台上马周和四娘情到深处,观众也跟着落泪。宋捷说,花脸在戏里谈恋爱,这在以前的京剧里是没有的。演到第三场,领导也来看戏,一看演出现场观众的反响,领导也被感动了,对北京市的领导说这是部好戏。1991年,《画龙点睛》获文化部首届文华大奖,以后此剧成了北京京剧院的常年演出剧目,至今已经演出了七十多场。宋捷还记得,该戏在云南演出时的盛况,当时连剧场的过道里都坐满了观众。

一部好戏,必然有艺术传承在里头

罗长德,北京京剧院的花脸艺术家,在1987版《画龙点睛》剧中饰常何。谈起当年和张学津一起排演《画龙点睛》的情景,也是感叹不已。

那一年,北京京剧院搞改革,实现招标制,为了实现自己发展京剧艺术的抱负,张学津也参加了一个团的招标,结果没中标。尽管如此,张学津的情绪没受到任何影响,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创排新戏《画龙点睛》中了。“我佩服张学津就佩服在这一点上,”罗长德说,“他家离单位很远,但每次排戏都是第一个到,把场地归置利落了,然后就跟大家说:‘大家伙都出主意啊,看怎么把戏排好了。’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戏20天就排得了。作为一个中年演员,张学津明白自己正处在承上启下这样一个位置上,除了把京剧艺术传承发展好,多排戏,排好戏,多让观众来看戏,他根本就不想其他事情。”

对王雁的导演艺术,罗长德也是赞不绝口。“那可真是位老导演了,他不光会导,还会写,编剧的功夫也是了得。”他回想起当年一起创作、磨合《画龙点睛》的场面,依然很兴奋:“你要是说哪句词唱着别扭,他现场就能给你改了。这样的和谐,没有多年的艺术功底,没有长期跟名家、名角儿的磨合,没有经年累月的舞台实践,那是做不到的。”他最津津乐道的是王雁对原作的重大改动――由最早剧本中秀才发牢骚,增加了李世民微服私访、惩治贪官、整饬吏治,同时访贤求才这样一条主线,整部戏一下就变得丰满了。

黄德华,北京京剧院丑角艺术家,在《画龙点睛》中饰赵元楷。他说,“我知道朱强他们为什么会再演《画龙点睛》,他们是在用这部戏来纪念老师张学津。”对于当年张学津先生为什么会去参加院里的招标会,黄德华是这样理解的:他是为了聚集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把京剧事业推向前进。“但凡艺术上有成就的大师们,对权力这东西看得很淡。他们看重的不是管人,而是管戏。比如说在梅剧团里,排练全本的《宇宙锋》,梅先生来都不用来,专T有一位在管着,等排差不多了,梅先生一来,一合戏,严丝合缝,这就得了。我们在一起,不论谁是一号,谁是二号,不分这个,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有意见就提,气氛那是非常融洽的。”

对于老导演王雁,黄德华感觉跟他一起排戏是非常轻的。“跟王雁导演合作的时候,他允许演员自己发挥。演员个人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他会认真地听。演员说这句不合适,他就说:‘那你写一个。’等演员写完了,他再琢磨一下,整合到戏里去了。问题解决了,排戏的速度也就上去了。大家互相之间也不争戏、抢戏。跟学津一起的戏,我们都有很多的唱腔,混到一起有点乱,我们就说,‘你唱,我们改念白得了。’绿叶与红花的精神,我们是知道的。到了台上,大家都是按行归路,各负其责,把戏演好。这个戏是新戏,台上每个角色的表演也是新的,没有可以模仿的。”

黄德华认为,总结一部戏,其中的内容要远远超出这部戏本身。京剧传承,都是通过戏,教戏育人。后来张学津病了,躺在床上,还用手机在看《画龙点睛》。黄德华问他这是在干吗呢?张学津说:“我在琢磨,怎么把这部戏改得更好,然后传下去。”

关于传承,黄德华觉着必须要抓紧了。“就连朱强,也都已经56了,应该考虑往下怎么传承了。立戏传人,这是咱们的责任啊。朱强无论在唱功方面,还是在扮相方面,都有张学津当年的那些东西在。所以,无论是从张学津的艺术传承角度来说,或者是为北京京剧院创立艺术品牌剧目,院里也应该提供条件,把这个事情做好。”

师徒力,传承接力

朱强,北京京剧院当代京剧名家,张学津的弟子,著名马派传人,重排《画龙点睛》中饰李世民。对这部戏,他是感触颇深。“我最早接触这部戏,还是个学生,《画龙点睛》是第一版,王雁老师导演,师父跟罗老师和黄老师几个一块儿排的。当时的戏刚搭起架子来,不太成熟。后来再看宋捷导演的那一版,戏的面貌就完全发生变化了,焕然一新。马周也换人演了,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这个戏后来能得文华大奖,那是有原因的。我师父他们这拨人在艺术创作方面,是完全按京剧艺术的规律去创作的,这个戏是演员们集体创作出来的,导演起到什么作用呢?他是起到整合的作用,把表演、舞美、灯光等等都捏到了一起。”

朱强说,今天为什么很多戏都留不下来?“找一个话剧导演,灯光什么的热闹半天,就是表演没人管,表演没人排。青年演员都不知道怎么创作,怎么表演,就等着,您让我站着我就站着,要演什么东西不知道。这样的戏出来就不好看,卖的是灯光布景。没有戏。《画龙点睛》遵循的是什么规律?遵循了传统戏创作的规律。就像马连良先生创作《赵氏孤儿》,像张君秋先生创作《状元媒》,这些艺术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作能力,使剧本在舞台上立了起来。《画龙点睛》那天演的时候装置上虽出了很大的问题,缺了好几道布景,但不影响看戏,这个戏,有桌子有椅子就能演。为什么?戏好。这个戏的完整性,演员表现的功力,能够充分在舞台上体现。这是我们京剧院最宝贵的财富。”

朱强在很多场合都这样说:一个戏要创作好,一定要发挥演员的能动作用。“现在的演员缺乏这个能力了,导演让我怎么演就怎么演。这个曲子是作曲写的,怎么写我怎么唱,不能改,还有台词、唱词,有的作者强调一个字都不能动。艺术创作也用行政命令,能出来好东西吗?我师父最早成名的那出《箭杆河边》,在创作期间不停地在动,唱腔上在不断地改,所以后来“劝癞子”那段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名段。包括《画龙点睛》,都是师父自己设计、创作的唱腔、服装扮相。所以,师父在创作上和马连良先生一脉相承,按照京剧艺术的规律,用自己数十年的积累,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来完成一部作品。”

自从张学津病了后,《龙点睛》就再没怎么演了。后来剧院新任的李恩杰院长去看他,问他有什么要求。张学津说,我个人没什么要求,我就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把《画龙点睛》这出戏再搬到舞台上。这是部好戏,就这么丢了太可惜了。只有不断地演,才能让这出戏越改越好。李院长说:行。2011年,这个戏又开始启动了。朱强说:“在排练期间,师父和所有当年一起参与创作的人员每天都到场指导,主要演员是一对一的说戏。2011年8月26日这出戏终于重现舞台,师父看着演出,乐得不行。师父感觉就跟马连良先生的《赵氏孤儿》一样,《画龙点睛》是自己一个艺术集大成的作品,自己病了没能再演,这个戏是他心中的一个痛。现在又开始演了,他从心底里高兴。” 朱强饰李世民

朱强说,“我非常愿意演《画龙点睛》这样的戏,演员演得过瘾,观众看着舒服。这个戏,意义非常深远,30年前受欢迎,现在受欢迎,30年后依然受欢迎。就像我们的传统戏一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这样的东西什么时候都不过时。还有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永远都不过时。这是传统戏的创作思路,是京剧的发展规律。这就体现了那些艺术家的眼界和艺术功力。”

见证

笔者生时也晚,未能一观当年梅兰芳、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等京剧艺术大师创作惊世名作时的情景,但从仅存的影像资料上,依然能一窥大师们在一招一式、一词一腔间凝聚的血汗与智慧。

要感谢张学津、罗长德、黄德华这些老艺术家们,以及朱强这样的京剧艺术传人,还有王雁、宋捷等著名导演,他们辛勤劳作,勇于创新,精心移植,悉心磨合,打造出了一部《画龙点睛》,让我们得以在前后30年里见证一出名作的诞生。

还要感谢北京京剧院,将这样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再三搬上舞台,以飨广大观众。一个剧院的实力,不在于你有多少高楼,有多少人马,而是体现在你诞生了多少大师,推出了多少名作。

画龙点睛的故事篇4

【关键词】情景交融;古典诗歌;意境

一、浓情字词点图景

刻画“情景交融”的意境要跨越三难:绘景难“历历在目”、有情难“情真意切”、融情难“合于无形”。不妨把这创造过程比为画龙,要准确刻划龙的外形一般,准确抓住人生活中最有代表的景物的突出特点进行精彩细致描写,让人如在目前;“有情”似画龙时“胸中有睛”,“画家”必有真情(主旨)在胸,有睛在胸,画家想通过“画龙”表达的东西才会滔滔从胸中流向笔端;“融情”,把胸中之情融入其中,化于无形,把睛点在龙身上。“点情”就正是运用把胸中之“睛”点在龙上,把胸中之“情”融入景中的手段。画龙时,通篇都画龙形(写景),不刻意苛求“睛”在龙上,写景时也不应刻意苛求“情”在景中。然后在合适之处(如文尾)用传神的感彩浓郁的字、词、句,点明全文所含之情,使全篇染上灵动的色彩、深挚的痴情,从而使前面所绘之景都笼罩在这浓浓的情中。如《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由天、地、风等大自然景观写到雁,描写一幅“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的清秋景色。作者如椽之笔,抓住秋天中最突出之景,“天”“花”“地…风”“雁”的最突出特点——“清萧瑟”,由天到地,从风到雁,一一写来,绘出“送别”的背景。从字面看,这几句话句句写景,哪里写情?细看来却发现情在末尾两句,它用设问点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泪”字点其情,使全篇闪耀着离人的泪光,所写的“天、花、地、风、雁”都成了饱含离情之物,而景中人正在流出“离人泪”,这恰好给前面所写之景蒙上了离情别绪的浓郁情感,使全文成了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字字言情”的情景交融的佳作。

二、意象字词情化景

在写景中选用感彩浓的字、词来化情于景。这样的作品很多。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把“了”“又”“应”等字,“往事”“不堪”等词融入写景中,写出了一个伤心忆旧之人孤独站在小楼上面对故国吹来的东风,不由感慨花月已不知不觉逝去,痛惜繁华富丽的家园已不再属于自己而归属他人!“了”,结束、完毕之意,是描写“我”眼见得春花谢、秋月落、时光逝,心中奔涌无穷惋惜,无限的浩叹;“又”,暗示人站在楼上遥望故园深思、痛惜、伤心不忍已是多少次了,这都是实景描写,但其间更有作者难以排遣的故园深情,人生遗恨;“应”,“应该、大概、可能”之意,是作者登楼远望,缅怀故园,遥望今日故园之状,想往日属我的繁荣华丽已成过去,不由悲从中来,深沉的抒发了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情思!“不堪”,不能忍受之意,二字写出那种痛彻入骨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思乡之魂、无依之愁。“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可以多方面理解: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我不能忍受遥遥望故国之椎心之痛;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回首故国我不能忍受“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回首明月下依旧繁华的故都,情何以堪,如何受得住这思、这愁、这痛。这种运用恰当的感彩浓的字于描写之中“化情”的手法应用很广,例子很多;如“潮打空城寂寞回”“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不可一一列举。“化情”正是这样把浓缩作者极浓郁的情而又具一定描写实景功能的字、词(少数是句)有机融化进写景的文字中去。

三、巧用“藏隐”似“无情”

1、似可不写而写:在无写处着笔写,在别人觉得不该写无写处之处下笔写,将作者心中似无实浓之情藏在字里行间淡淡点出。

如杜甫《客至》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交代时间、地点,写舍前舍后清幽僻静之景,状单调寂寞的恬适心情,颔联“花往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写庭院不扫,向不延客,今为君开,更见交情深厚;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欢饮待客,抱歉无佳肴好酒,更见情意。这三联从正面已经写足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已表现出了宾主双方亲切随意之中诚挚真率的友情。写“客至”至此已无可再写,也无处再下笔。

2、该写而不写:看似必写之处,却不写,以收“言未尽意无穷”的境界,让读者幻想、想象、体味其中的韵味。这种情形在文学中也是很多的。

如王之涣《登鹳鹊楼》仅仅二十四字却含无穷韵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非常通俗朴素的语言,把日暮时楼上见到的大自然雄浑辽阔的境界写出来了。一轮白日、万千山峰为眼前所见,黄河入海则是想像所见。浩翰大海有黄河流入,浩浩白日有群山点缀,共同织成壮美的山河图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进一层,前二句写壮阔美景是未登此楼最高层所见;此二句则写若要得更美之景,须得更上层楼,甚至超越楼的限制。这就不仅写了更美更壮阔的景(作者未言,靠读者自想),更体现了向上进取的精神意趣一要开辟新境界,看到新天地就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更美更新的事物在加倍努力之后才会出现。看了前两句景物描写,令人觉得该顺着这写景的笔意着笔写景,作者却不写而写理。再上层楼是什么景象?诗人却不写了,而留给读者想,看似平淡,实具无穷之意,有“该写而不写”神韵。

画龙点睛的故事篇5

我校自1947年创办以来,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为当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我校地处偏僻地区,是本地唯一一所国办普通高中,学生数量多,生源基础差。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课堂教学方式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主宰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学生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课程改革指出要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以往我们教师教学的精彩、得意之处往往是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地讲解,巧妙地点拨,高屋建瓴地总结等等,结果是老师得意,学生失落,光支着耳朵跟,费劲无趣。这样的课堂,何谈高效?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要课前、课上、课后三者并重,尤其是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巩固尤为重要。

大家都知道画龙点睛的故事:南朝梁国名画家张僧繇,他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去游览,他兴趣来了,就在金陵安乐寺庙的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睛是龙的精髓,只要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了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立刻乌云滚滚而来,突然电闪雷鸣,两条蛟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 打个比方,课上老师的点拨为点睛,那么课前的充分预习则为画龙,点睛固然重要,不画龙,何来点睛?

为此,我们要做到:

课前要有效指导学生预习。教师有目标,有层次地编写预习提纲,或者留出明确的可操作的预习作业,辅导课督促学生小组有效预习,或者调动小组长,让他行使监督职责,敦促同学完成书面预习作业。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自己探究得来的知识会持久不忘,我们要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因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付出辛苦,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语文的预习,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有关语文知识或文章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而不能泛泛地要求学生读课文。比如我讲《劝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学习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课前就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对应好本体和喻体,说说利用这些比喻有什么效果。任务明确了,学生操作起来就有的放矢。学生课前知道了荀子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在听课过程中就能侧重体会比喻的运用做到了形象鲜活,手法多变。言近旨远,使文章充满机智,灵活的色彩。

课上小组展示预习成果,教师点拨。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过程,老师们不要着急,不要包办,一定要给够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教师适时引领、启发,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发现不了问题,课堂上没有争议,是很可怕的。所以教师的做法一定要改变,课堂上,你的角色是配角,你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你是学生学习的同伴,关键时刻你才能出场,一定要把握好火候。

课后作业要适量、适度。作业要能巩固当堂所学内容,有梯度,分层次,留出选做题,学生可选做,这样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小检测要跟上,做到课课清 。

画龙点睛的故事篇6

灵感来自经验和想象

艺术经验可以互通。画家感受到的美,可以移到诗人的纸上;小说家书中所写的人情世故,可以移到导演的镜头前面。假设一个作家可以这样互通,那他灵感的来源就会增加很多。

大家都知道,坡有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一些人就跟他抬杠,为什么“鸭先知”,为什么不是“鹅”先知呢?坡对鹅有偏见吗?其实坡讲得很清楚,这是他的间接经验,不是他的直接经验,因为这个画面是惠崇的直接经验,是坡的间接经验,坡是看画看来的。

所以我说艺术经验可以互通。很多艺术,舞蹈、雕塑、绘画、音乐,与建筑、文学、戏剧都可以互通。假设一个作家可以这样互通,那他灵感的来源就会增加很多。

再举个例子。《马太福音》第14章里面有六七节的文字,写耶稣在逾越节的那一天,跟他的门徒在一起吃晚餐。耶稣说:“你们之中有一个人会把我出卖。”他的门徒很惊慌,就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好。耶稣进一步说:“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就坐在我旁边。”这件事成为西洋绘画里经常碰到的题材。但是这样的题材,后人要写的话根本没有多少的知识,更不可能有所经验,因此要靠想象力,要靠合情合理的推论。我们知道最有名的绘画《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所作,在他前后,有不少画家都曾对这个题材有所涉猎,但画得都不一样。原因是画家笔下有完全不同的想象和不同的处理,风格不同,情绪也不一样。

我再拿《圣乔治屠龙》这幅画来比较一下,这个也是不能写实之佳例。圣乔治是基督教的守护神,欧洲很多国家、省市都以他为守护神。相传有一个少女受到了骚扰,圣乔治就披着盔甲、骑着白马、提着长矛来救少女。我们看拉斐尔的《圣乔治屠龙》:地下一条龙畏缩不堪,背后是那位不幸的少女,穿着红衣服好像在祷告,可是她的眼睛并没有看到人龙之斗。大敌当前,这匹马反而回看着主人,好像不是很认真的样子,而且背后阳光明媚,风景优美。所以我觉得看上去更像是野餐的好日子,而不是圣乔治与龙争斗的战场。

这是16世纪文艺复兴之初古典主义的画法。19世纪初法国浪漫派的一个大画家――德拉库瓦,他演绎的“圣乔治屠龙”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位武士的盔上有一只老鹰,青袍变成了红色的围巾。胯下的马不是白马,而是红鬃烈马,这匹马惊得前蹄腾空。马的眼睛,圣乔治的眼睛,那位受难少女的眼睛,龙的眼睛,都聚焦于龙头跟矛尖快要接触的那一刹那。而那边的绝壁风云变幻,果然是决战的战场。所以这个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艺术灵感的传达就很不一样,感情的呈现也各有差别。

艺术和美感是互通的

文学、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比较慢的,一个文艺复兴就会弄上两三百年,一个运动就要过很久很久才有效果出来。

我曾经为一些艺术品写过诗,不妨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首写的是梵高的《星光夜》。梵高晚年(其实所谓的晚年就是三十几岁而已,梵高37岁就死了)去了巴黎,因为他想要追逐更多的阳光,追逐更生动的色彩,所以一路往南,一直走到地中海附近的阿尔勒古城。那里白天太热,风沙很大,他就晚上出门画画。看不见怎么办?他就戴一顶大草帽,在草帽上插上几个蜡烛,像祭坛一样。在那样的情况下,画了这一幅《星光夜》。梵高有恐高症,他看天上的星星好像都是在晕眩之中看到的,这样的人很苦,不过画在画面上倒是很有帮助。所以我写了一首诗:

当所有的眼睛,在天上,都张开

而所有的眼睛,在地上,都闭起

只剩下一双,你的,在守夜

守着地上的梦,天上的光

见证满天灿亮的奇迹

一盘盘,一圈圈

都转成热烈的漩涡

…… (《星光夜》)

一幅画,一首诗,这就是我所谓的美感经验的互通,或者是转化。

梵高是荷兰人,他的头发有一点黄、红,跟向日葵花盘的颜色差不多,而北欧画派色调太暗了,所以他一路就往南方走,寻找更多的阳光,更丰富的色彩。他因此画了那幅有名的《向日葵》。我也写过一首诗,其中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中国的“夸父追日”,另外一个是西洋的典故。讲的是古希腊时代,一个父亲被国王请去做机器,做好之后,国王把这父亲困在克里克岛上不放。于是,他就做了两副翅膀,父亲一副,儿子一副,用蜡粘在肩膀上,于是父子两个人就白日升天飞出岛去了。可是,这个儿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看到太阳这么明亮,心花怒放,一路往太阳直飞下去,当然蜡就化了,这个儿子一个倒栽就落到海里去了。其中有一节是这么写的:

你是再挣也不脱的夸父

欲飞而不起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

扭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

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

烈士的旗号,殉道者的徽章

从晨曦金黄到晚霞澄赤

那人在他的调色板上

调出了你的面容,也是他自己的画像

只因他从北国之阴到南方之晴

为了追光,光,壮丽的光

…… (《向日葵》)

梵高还画过一幅《荷兰吊桥》。这个吊桥也很特别。那时候日本平面绘画在巴黎展出,巴黎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的画家都受其影响很深。他们画画用的是纯粹的色彩,不在调色板上调,而是直接画到画布上去,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做调色板。《荷兰吊桥》的画风也受此影响。这幅画里,一辆马车在过吊桥,桥下面的河边,有很多人在洗衣服。我就在想象,梵高的一生,就好像经过这一座吊桥,从河的那一边到河的这一边来――

为何你举起的一把

不是画笔,是手枪?

那一响并没有惊醒世界

要等一百年才传来回声

于是五百万人都挤过桥去

去挤满旅馆,餐馆,美术馆

去蠕蠕的队伍里探头争看

看当初除了你弟弟,没有人肯跟你

过桥去看一眼的

向日葵

鸢尾花

星光夜

那整个耀眼的新世界

…… (《荷兰吊桥》)

可见,艺术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通融的。有的时候,就是因为你看别人的艺术作品,启发你自己这一行怎么用作品来表现那样的感情。

画龙点睛的故事篇7

一、看图画。“图画文学是一种特定的儿童读物形式,其表现的主体以图画为主,其画面有着很强的表述性。”(《儿童文学教程》方卫平主编)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天才。他们会发挥想象,将一页页断开的图画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的任务是把图画书中的重要信息呈现给他们。如图画书的封面不可不介绍,它包含了书名、作者等重要的信息。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猜猜将要发生什么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孩子们的“天才”还表现在他们不但可以发挥想象,将一页页断开的图画“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还会一眼发现画家藏在自己作品中的秘密。我在给学生讲《爷爷一定有办法》时,孩子们一眼就发现图画不仅讲述了约瑟一家的生活,在画的下面——地板下还有老鼠的一家。原来,约瑟丢弃的零碎布头,被老鼠用来装扮自己的家。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发现”。

二、讲故事。图画书不仅要教师讲故事,而且还应该结合图画来叙述。充分发挥图画的形象性、趣味性,使故事活起来。看图画讲故事是图画书教学的最基本手段和途径。当然并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尽可以发挥自己讲故事的特长,用煽情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我在讲《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时,对霸王龙的描述是这样的:“哇,那简直是巨无霸,有两层楼那么高,身体比两个教室还要长,这是谁呢?对了,是霸王龙,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最厉害、最可怕的恐龙。要是咱们小朋友被他吃了,可能刚够他塞牙齿缝。它的眼睛像一面铜锣,发着绿光,牙齿像切肉的刀一样锋利,脚上都有尖尖的爪子。”这是书上没有的,而教师的这种叙述,用夸张的语言,把霸王龙描述得多么的可怕,为后面的故事做好了情绪上的铺垫。这样就能使画面上的物体更贴近学生生活和接受水平,使学生感知到具体的可触及的形象。

三、说故事。学生不只是被动地听故事、看故事,更要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要注意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发挥想象,猜故事、接故事、编故事。对故事重新建构,对人物形象再创造。如:我在讲完《我有友情要出租》后,设计了一个接故事的环节:“走后,大猩猩有没有再找到朋友呢?”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大猩猩不会找到朋友,因为小动物们都很怕他;有的说,小老鼠会成为大猩猩的朋友,因为小老鼠每天和他在一起,一定愿意和大猩猩做好朋友。孩子们天真的话语,其实就是他们把自己融入到故事里,自己对人生的体认。

说故事还包括了对图画的叙述,对故事、人物的议论。通过“说”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触及学生内心的体验。如我在上《我是霸王龙》时,设计了一个说话的练习:“咣当”霸王龙受了重伤,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此刻,请你帮小翼龙做个选择,你该怎么办呢?我本以为孩子会选择留下来照顾霸王龙,可孩子们都选择了逃生的方法。这就是孩子们真正的童心。他们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对待故事中的霸王龙。这正是我们阅读的目的所在。

四、玩故事。要说低段学生的特点,不能不说玩是与大孩子重要的区别。低段孩子的阅读主要还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在玩中学”自然就是图画书教学的一个亮点。我在上《祝你生日快乐》时设计了一个数花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时候,一边数花瓣,一边默默地为小姐姐祝福。使一个原本严肃的话题,让学生们轻松地接受;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体悟人生的意义。其实我们的教科书上的文章也很有意思,为什么总让教师们上得那么严肃,纯知识性,纯理性。我们是可以从图画书教学中学到很多的。

图画书教学的时候应注意:

1.不要对画面做过多的解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成年人过多的引导反而使阅读成人化,失去了儿童个人的生命体验。

2.注意故事的连贯性。图画书具有绘画艺术的静态性、凝固性特征,但他是通过画面与画面的衔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形成内容连贯,情节完整的故事。如果把过多的时间停留在一幅画面,就容易使故事中断,诱导学生偏离故事的主题。有些教师在讲故事时喜欢插入提问,让学生猜故事。这种手法很适宜“三段论”式的童话故事,其他的没有规律可循的故事,不宜过多采用这种方法。

3.不要把图画书教学上成识字课。不要刻意追求识字效果,这样又会使图画书教学枯燥乏味。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书写方式,认识了生字新词,并熟悉了语法,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画龙点睛的故事篇8

《祝福》中对祥林嫂比较集中、典型的肖像描写共有四处,现摘录如下:

一、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二、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三、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四、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忆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妙处可言】

肖像描写是指通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如容貌、表情、声调、身材、服饰、姿态和风度等多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肖像描写对于交代人物身份、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作品主题有着重要作用。我们结合《祝福》介绍三种用肖像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工笔细描法

工笔细描法是指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以上四处人物肖像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变化的过程:祥林嫂的脸色由“青黄”“两颊却还是红的”变成“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直至临死前的“黄中带黑”;她的头发由“花白起来”变成“全白”;她的精神状态由初到鲁家时还有一点青春朝气变成后来的“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后又发展到“精神更不济了”“很胆怯”,最终“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这些细节变化揭示出祥林嫂被当时的社会一步步折磨成“非人”的经过,同时明晰而巧妙地暗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进程。

二、白描勾勒法

白描勾勒法,原指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即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文字朴实,不尚修饰,以叙述的语言进行描写。二是简练传神,无须很多描写,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文段二的:“头上扎着白头绳”,表明她新近死了丈夫;“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的素净装束,说明她是一个朴实的劳动妇女,“脸色青黄”,说明了她的生活状况是衣食堪忧,“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表明她还不失为一个年轻女人,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抱着一份希望的。这些描写突出了祥林嫂年轻、勤劳、朴实、新寡的特点。

三、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法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的一种肖像描写方法。鲁迅说:“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如《祝福》围绕人物的遭遇,四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上带些泪痕”,“眼珠间或一轮”,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再到临死前的“瞪”着眼,都有丰富的内涵。

【牛刀小试】

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头发后去洗,一捧水,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不容易才摸到了毛巾,把眼一擦,可视力还是模糊的,就又赶忙去找他的眼镜了。我幸灾乐祸还没够呢,没想到,哥哥的眼睛不算大,腿不算长,却能在我尚未反应时到达我的身边,用胖而有力的手掌给我一下“爱”的抚摸,让我无言而痛苦地明白,恶作剧是有后果的。

上一篇:中美文化差异范文 下一篇:中国的变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