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8:04:26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下论文涉及到文学、文化、翻译、语言学、广告、法律、教育、教学法、经贸、商务等方向,内容绝对原创论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别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IdiomsDIY运动的兴起及其对西方青少年的影响TheRiseandInfluenceofDIYinWesternYouth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TheStudyontheManagementofOlympicVolunteers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ACulturalInsightintotheTranslationofIdioms从服饰文化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ReflectionsonDifferencesofSino-USCultureinthePerspectiveofCostume中外人名的对比研究TheComparativeStudybetweenChineseandEnglishPeople''''sName中英姓名文化对比CulturalComparisonbetweenEnglishandChineseNames中美青年价值观对比分析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andAmericanYoungGenerations’Values在华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TheEnterpriseCulturesofUs-basedMNCsInvestinginChina-TheCombinationofChineseandWesternElements浅谈非语言交际中身体语言的特点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APreliminaryApproachtoBodyLanguageonNonverbalCommunication浅谈中西方非语言交际中身体语言的特点对比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AContrastiveStudyofBodyLanguageinChineseandWesternCountriesonNonverbalCommunication西方思想意识对中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TheNegativeInfluenceofWesternEthosuponChineseYouthanditsCountermeasures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习语中的体现CulturalConnotationsofColorWordsandTheirReflectionsinEnglishIdioms从不同文化角度对身势语的应用对比研究AContrastiveStudyofBodyLanguageCommunicationfromDifferentCulturalPerspectives笑话何以产生幽默WhatMakesaJokeFunny?论动物在英汉词语中的文化差异OntheCulturalDifferenceof“Animal”inEnglishandChineseExpression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sinEnglish-ChineseCommunication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的应用HowtoAchieveEffectiveDevelopmentofHumanResourceOutsourcing&LeaseinChina论美语词汇中的民族中心主义AmericanEthnocentrismandEnglish浅谈中英委婉语的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sinChineseandEnglishEuphemisms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aandAmericainFoodCulture从中西习俗看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sSeenfromtheChineseandWesternCustoms浅谈文化与广告翻译AnalysisontheCultureandAdvertisementTranslation论网络交际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AStudyofInternetCommunicationEnglishFeaturesandTranslation中式英文在中国流行的分析TheAnalysisofChiEnglishbeingPopularinChina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ThesisontheDifferencesandMergenceofWendingCustomsbetweenChinaandtheWesternCountries浅谈文化与语言的关系ThesisonCultureandLanguage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ThesisontheCulturalConnotationofEnglishandChineseNamesandItsTranslationMethods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StudyonInfluenceofCulturalContextonTranslation浅谈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TentativeReflectionsonBusines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ndEtiquette透过春节与圣诞节的比较来看中西文化差异ABriefComparisonofSpringFestival&ChristmasDay体态语在对外商务谈判中的作用OnBodyLanguageinForeignBusinessNegotiation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Games浅谈中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性Onthe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inTermsofSymbolicColors论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OnCultureTeaching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中国香港和法国学生对接受自愿安乐死立法观点的比较AComparisonofHongKongChineseStudents’andFrenchStudents’AttitudestoandAcceptanceofVoluntaryEuthanasiaLegislation浅谈美国快餐文化TheAmericanstyle-Fastfood文化差异及其对习语形成的影响CulturalDifferencesandItsInfluencesontheFormationofIdioms1,中国香港和法国学生对接受自愿安乐死立法观点的比较AComparisonofHongKongChineseStudents’andFrenchStudents’AttitudestoandAcceptanceofVoluntaryEuthanasiaLegislation2,论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StudyontheProtectionoftheCreditorofOne-ManCompany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中国死刑存废4,论我国居住权立法的必要性5,试谈中国法官的独立浅析英语双关ReflectiononEnglishPun浅析英语委婉语AnalysisofEnglishEuphemism英语称谓词的性别含义TheSexConnotationinEnglishAddresses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StudyontheImportanceofContextinTranslation中英文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AContrastiveStudybetweenSomeFrequentlyUsedFiguresofSpeechinEnglishandChinese浅谈二语习得中的社会因素ThesisontheSocialFactor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论英语写作中的措辞用语OntheDictionoftheEnglishWriting浅谈中西委婉语对比AComparisonbetweenChineseandWesternEuphemisms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TheLinguisticCharacteristicsofAdvertisingEnglish谈商务英语及其翻译中的委婉表达方式EuphemisticExpressionsinBusinessEnglishandTheirTranslation浅谈中英委婉语的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sinChineseandEnglishEuphemisms笑话何以产生幽默WhatMakesaJokeFunny?试论因特网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辅助作用TheAssistingFunctionofInterne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系统ValueSystem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论动物在英汉词语中的文化差异OntheCulturalDifferenceof“Animal”inEnglishandChineseExpression论美语词汇中的民族中心主义AmericanEthnocentrismandEnglish场依赖性和场独立性对英语学习者听力的影响TheEffectofFieldDependenceandFieldIndependenceonEnglishLearners’ListeningAbility论英汉翻译中汉语方言的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ofChineseDialecton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语言的歧义性:究竟是福还是祸?LanguageAmbiguity:ACurseandaBlessing论英汉影视翻译中不同文化意象的处理OntheDispositionofDifferentCulturalImagesinFilmTranslation商务语境下表述语言的性别差异AnalysisofSexDifferencesinExpressivesinBusinessContext英语商业广告的词法特点分析AnAnalysisofMorphologicalFeaturesofEnglishCommercialAdvertisements英语广告的词法特点分析AnAnalysisofMorphologicalFeaturesofEnglishAdvertisements从句法角度对官方语言的初步探究APreliminaryStudyofOfficialLanguagefromtheSyntaxPerspective中式英文在中国流行的分析TheAnalysisofChiEnglishbeingPopularinChina外贸英语句子的特点对翻译的影响InfluenceofFeaturesofTradeEnglishSentenceonTranslation浅谈文化与语言的关系ThesisonCultureandLanguage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StudyonInfluenceofCulturalContextonTranslation对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的认识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简明性表达方法ApproachestoAchieveConcisenessinAcademicPaperWriting浅谈英语修辞的用法TheUsageofEnglishRhetorical双关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TheUseofPuninEnglishAdvertisements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及女性主义SexualDiscriminationinEnglishWords英语报刊标题的特色与文体风格大纲StudyonFeaturesandStylesofEnglishNewspaperNews’Titles从皮尔士的符号学研究符号学的意义AStudyofMeaningsofSignsfromthePerspectiveofPeirce''''sSemiotics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玩偶之家〉AnalysisofADoll’sHousefromthe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英汉复合词的对比分析TheContrastbetweenEnglishCompoundsandChineseCompounds从哈姆雷特性格分析看他悲剧的必然性ACharacterAnalysisofShakespeare''''s“Hamlet”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分析TheReasonAnalysisofHamletTragedy论哈姆雷特的悲剧CommentsontheTragedyofHamlet论约翰济慈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美”TheBeautyintheWorksofJohnKeats浅谈阿甘正传中所折射出的女权主义TheFeminismReflectedintheNovelForrestGump圣地亚哥:伟大而非完美的老人-对《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性格分析TheOldManandTheSea-Santiago-AGreatOldManNotPerfect依莎贝尔阿彻的婚姻悲剧-对淑女的画像的主题研究OntheMarriageTragedyofIsabelArcher-AThematicStudyofthePortraitofaLady论淘姆索亚的性格特征ThesisontheCharacteristicsofTomSawyer美国社会文化的缩影-浅谈淘姆索亚历险记中淘姆索亚的人物性格特征TheMirrorofAmericanSocialCulture-RemarksontheCharacteristicsofTomSawyerinTheAdventureofTomSawyer论飘中的人物魅力OntheCharmofCharactersinGonewiththeWind论飘中的女性生存意识ThesisonFemaleSurvivalisminGonewiththeWind分析飘中斯嘉丽的个人魅力AnalyzeScarlett’sPersonalFascinationinGonewiththewind浅谈《乱世佳人》中的创业精神RemarksontheBusinessSpiritinGoneWiththeWind对玛格丽特•米切尔《飘》中四个人物的性格分析CharacterAnalysisontheFourCharactersinMagrettMitcell’sGonewiththeWind斯佳丽的性格分析PersonageAnalysisofScarlett从希斯克里夫的性格演变过程看他的艺术价值AnalysisonHeathcliff''''sArtisticValuethroughtheEvolutionProcessofHisCharacter从白鲸看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ionshipbetweenMankindandNature-fromAnalysisofMobyDick简评夏洛特.勃朗蒂的《简爱》OnCharlotteBrontё’sJaneEyre浅谈美国文化在小说阿甘正传中的反映TentativeReflectionsofAmericanCultureintheNovelForrestGump保尔·莫瑞尔永不消逝的恋母情结—对儿子与情人中男主人公的心理研究TheNon-passingofPaulMorel’sOedipusComplex—AStudyoftheHero’sPsychologyinSonsandLovers浅析玻璃动物园中劳拉的玻璃心AnanalysisonLaura''''sGlasslikeHeartintheGlassMenagerie论《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人物性格特点CharacterAnalysisofDarcyinPrideandPrejudice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分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自私自恋性格的分析AnalysisofSelfishnessandNarcissisminHeathcliff’sCharacters-OntheThemeofWutheringHeights浅谈简爱中的女权运动FeminisminJaneEyre回到小屋-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象征意义及其特点BacktotheCabin-analysisofsymbolsandcharactersinUncleTom''''sCabin《双城记》中西德尼伯尔顿的人物性格分析ABriefAnalysisofCharacterSydneyCarton“ATaleofTwoCities”普拉斯诗中的死亡意象TheDeathImageinSylviaPlath’sPoems对永别了武器中男主人公亨利的性格分析OntheCharacterofFredericHenryinAFarewelltoArms心路历程-论雪莱的自由之路TheHeart''''sProgress---AboutShelley''''sFreedomRoad浅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TheSymbolismintheGreatGatsby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TheSymbolisminTheOldManandtheSea双城记中的仁爱主题ThesisontheKind-heartednessthemein“ATaleofTwoCities”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对种族主义的误解OnMisperceptionofRacismin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论《傲慢与偏见》与《德伯家的苔丝》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AnalysisonLoveofProtagonistsinPrideandPrejudiceandTessofthed’Urbervilles简爱中女主角的性格分析AnAnalysisoftheCharacteroftheHeroineinJaneEyre对永别了武器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发展的分析AnAnalysisoftheDevelopmentoftheHero’sCharacterinAFarewelltoArms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看《宠儿》中的弑婴母题OntheMotifofInfanticideinBelovedfromaBlackFeministPerspective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伍美琴的吃中餐中的母女关系ReflectionsontheMother-DaughterRelationshipintheEatingChineseFoodNaked“神性”与“人性”冲突引发的爱情悲剧德伯家的苔丝悲惨生活的根源TessoftheD’Urbervilles―ACommentontheSourcesofTess’TragicLife海明威,“失落的一代”的代言人ErnestHemingway,theSpokesmanofthe“LostGeneration”试析《还乡》命运驱使下的人物性格OnCharactersundertheInfluenceofFatalisminTheReturnofNative《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LoveandHateinWutheringHeights夏洛特和简爱性格对比研究TheComparativeStudyofCharacteristicsbetweenCharlloteBronteandJaneEyre苔丝的悲剧原因分析OnCausesofTess’Tragedy论呼啸山庄中人性的复苏TheRevivingofHumanityin“WutheringHeights”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对待婚姻的态度JaneAusten''''sAttitudetowardMarriageinPrideandPrejudice浅谈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性格特征OntheCharacterofShylockinTheMerchantofVenice浅谈飘中斯嘉丽的人物形象TheFiguralAnalysisofScarlettinGonewiththeWind浅谈艾玛的自知之明Self-KnowledgeofEmma论简爱的独立性格TheIndependenceofJaneEyre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玩偶之家>AnalysisofADoll’sHousefromthe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共生;地方文化;文化互敬;民族性格

一、故事梗概

《孙子从美国来》(另一中文名为《当孙悟空遇上蜘蛛侠》,英文名A Grandson from America),反映了中国老年人与美国小男孩之间的跨国代沟、具有浓郁中国地方文化特色。电影演绎着陕西华县皮影戏老艺人杨树德和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布鲁克斯之间“中国地方文化遇见美国强势文化的耐人寻味的文化沟通处理”,老杨头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鲁克斯则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是美国文化的代表者。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在生活习惯、语言形式、心理文化、思维方式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相互排斥,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磨合、接纳以及人性美好的升华,最终老杨头和布鲁克斯成为老少朋友,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合璧;布鲁克斯在老杨头的熏陶下,也喜欢中国华县的皮影戏和皮影雕刻,老杨头在布鲁克斯将要返回美国的时候,还特意为布鲁克斯精心雕刻了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作为礼品赠送。一个孤僻的美国孩子和一个脾气乖戾的中国陕西老爷爷,两个人都为对方而改变,还有对各自国家文化的坚持,体现着文化互敬。

人物对话生活化、演员把握角色心理活动到位、观影有极强新鲜感,小电影带给观影者大感动,简约而不简单。文化内涵丰富,内容新颖、一部出色的小成本国产电影。皮影蜘蛛侠也算中西文化结合的完美体现,昭示着东方遇见西方跨文化交际过程:对立、了解、接纳、包容、换位思考、尊重、和而不同,最后走向文化互敬共生。投资80万的一部小成本电影,没有大牌演员和大制作,没有刻意的说政治,没有宏伟的背景烘托,跨文化冲突解决的精彩体现.

二、文化理论梳理

Antonio Gramsic 提出文化霸权理论,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思想文化价值观存在强加行为,体现着文化强权和文化殖民;Fredric Jameson提出后殖民主义理论,指出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将自身占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看作世界性价值,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意识和价值观编码在文化机器中,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后者文化则只能被动接受,使其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意识形态受到不断渗透和改型,致使文化处于边缘地位;Edward W.Said 提出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世界话语权力结构中,宗主国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与边缘国政治、文化明显二元对立,一种面对文化霸权的自我贬损,Francis Fukuyama 指出文化趋同论:西方文化改变非西方文化,强势文化欺凌弱势文化,以西方为中心推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Mike Featherstone 提出文化融合论,强调文化的地方化,主张文化在相遇之后可以相互借鉴;Edward W.Said 文化异质论文化相遇后的冲突与对抗,主要表现为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冲突[1]。

三、电影特色推介

(一)电影人物平民化关照

这部电影具有强烈平民关照意识,体现着导演和剧作者创作观。当下中国电影业商业驱使下比拼电影票房,电影在和平年代需发挥草根阶层生存关怀和文化引领作用,文化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关照生活、引领生活。朴实的中国民间平凡的面孔,是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形象最美的诠释者。韩日等国由于欣然接受现代草根文化的发展,从而增加了自身对全球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过度强调精英文化,违背了美国受众的审美心理文化,过度粉饰反而起到“反面映衬”的不良后果,缺少人文关怀和平民关照[2]。

(二)陕西文化符号勾起观影者浓烈的乡情

祖国传统文化和浓郁地域文化渐渐淡出了中国青年人的视野,祖国传统文化和浓郁地域文化是灵魂、是血液。中华民族繁衍不息,是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分不开的。传统文化正面临传承的危机。由于传统文化缺少传承,中国人已逐渐找不到“根”。浮躁的社会已难以找到中国五千年沉淀的

沉稳[3]。电影《孙子从美国来》呈现出关中人听着秦腔、过着闲适的生活,展现了陕西人的面食文化情结,这一饮食习惯造就了陕西关中地区人民鲜明的地域人格精神和性格品质:人质朴、倔强、直爽、憨厚。实关中文学作品也彰显着陕西农耕文化的深厚积淀,关中人生存的诉求为“成家、生子、置地、盖房”,关中人保守,走不出,缺乏创新精神[4];这部电影凸显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中国人文化心理符号,如中国年文化、孙悟空等,也植入若干陕西地域文化符号,如陕西生活习俗、厕所文化、服饰文化、水井文化、民俗文化等。方言精彩对白也为电影增色不少,如“中国人从来都不是被吓大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一句dog sun陕西风味英语很出彩,对白富有哲理、令观影者忍俊不禁,影射了中国陕西乡土民众对地域文化自信、自娱、自爱的一面,也显示了东方适应西方的生涩。本片编剧保持着一种朴素的平民意识,保持着与农村、草根的联系,显示着强烈的平民关照,具有民间化立场和拍摄视野,扑捉到草根百姓的淳朴、憨厚、平实,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传统已经融入中国老人生命里,浓烈的乡情,在岁月的沧桑中显得愈久弥香。整部电影洋溢着浓重的黄土文化气息。陕西人由于受传统农业生活方式影响,喜静不喜动,重亲情和乡情。陕西有十分深厚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类型极为丰富,有些文化资源是别人无法重复和模仿的。陕西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就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可以说,文化产业是陕西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加速发展陕西的文化产业,对陕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增长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5]。家乡文化具有人文养育性:生活在home culture,个体才会有幸福感;文化不能强加接纳,一定地域人们表现出家乡文化自信、文化自爱、文化自享。传承地方文化需组建团队,形成集体保护与参与。

(三)中美跨文化交际趣味实例

起初东方接纳西方的吃力、西方接纳东方的尴尬,历冲突、尊重、共生、和而不同,异质文化交流需经历接触、对峙、理解、共享、融合。文化不可能被异质文化取代,费孝通提出的“美美与共”,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它民族的文明,地球上不同文化、种族、国家之间就会达成一种持久、稳定的、和而不同的和谐[6]。西方接纳东方需要时间,布斯接纳陕西厕所文化、饮食文化、方言文化、陕西人格精神。电影也通过沟通和理解,表达了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兼济包容。传统的中国地方皮影戏和西方文化的交融,尤其是爷爷熬夜为布鲁克斯做蜘蛛侠的皮影的时候,着实让人觉得文化无国界,从一开始的语言、行为、思想观念的不同,到相处之后的包容。剧本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 美国汉堡饮食文化与陕西面食文化比照、西方卫生间文化与陕西地域厕所文化、孙悟空与蜘蛛侠的比照、中美择偶标观念、美国志愿者文化与地方野生动物保护、黑头发与黄头发、姓名文化比照等。布斯是美国文化的符号,布斯妈妈取名为爱华,体现着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杨树德与杨栋梁父子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集体主义、重家国文化的集中体现。爱华与杨栋梁的结合说明了西方与东方文化的互相接纳,不由得赞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爷孙的感情深厚。这部电影也体现着中国群体文化意识,群体的价值就是个体价值,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个人的人格只能依附于群体的共同人格,爱华体现着个体文化意识,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每个人的幸福都要考自己争取[7]。中国和美国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相对比较鲜明,国际影响力巨大,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家族为核心、乡村文化为(农业文化)为特征的集体主义文化。中国人以家为依托,个体在家中寻求、获取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家国的意义重大,弱化了个体的意义与价值[8];美国文化倡导的个体主义探求个体价值和竞争,自主、独立、奋斗。

(四)人性善良的美好主题

中国乡村空巢老人孤寂的生活因为美国孩子布斯的加入有了色彩,照顾孩子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生活的给予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真爱无国界,大爱无国界,真爱和大爱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国家文化心理差异,实现异质文化和谐共处。电影也展现了人活着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支撑他人和给予他人关爱的担当。老杨头对小布鲁布克斯的爱,更是对儿子的一种深深责任。

结语

文化交际会出现文化殖民、文化霸权、文化自我贬损、文化对立与冲突,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相互需要、和而不同,美美共生,各民族文化只有保持民族本色,不断创新,在全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亮出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景才会促成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文化全球化是一个逐渐尊重文化差异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吉国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相遇―趋同、冲突与融合[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3-96.

[2]刘丹.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D].2011,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6-28.

[3][6]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432-439.

[4]郭萌,赵学勇.试论陕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2):37-41.

[5]杨学义.市场化与创新: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理论导刊,2005(7):55-56.

[7]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432-439.

[8]田学军.交际镜像中的语言、文化、语用[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25-32.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旅游是一种使目的地文化向客源地传播的有效途径。与其它形式相比较,这种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旅游传播文化符合旅游者旅游的目的,而且旅游者愉悦的心理有利于在旅途中接受异域文化。同时,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使更广泛的人群在更广泛的领域更真实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客源地,在国际旅游中这种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值得我们重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旅游者在旅游中与当地人交流,通过旅游,旅游者将信息带回本国,传播给其他人群。“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引起的目的地文化传播是通过旅游者亲临目的地,接受该国或该地文化信息,并将其扩散开来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国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与一般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地传播文化。

一、文化传播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一大趋势。许多旅游本身就是把了解目的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休闲消遣旅游者即使不是专门为了了解文化而旅游,对目的地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路途遥远、费用较高,并非随意的选择。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必然或多或少的有兴趣,他们至少对目的地文化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情调,或者希望通过旅游了解一种文化,甚至有的是专家学者的考察。无论怎样,国际游客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了解这种异域的文化。根据调查,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占前三位的是:山水风光53.4%,文物古迹47.1%,民俗风情27.6%后二者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中国的山水风光也很少有纯自然的景观,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如泰山、峨眉山、华山、捞山等,虽然自然风光优美,却更以人文景观闻名。同经济、政治、传媒等方式相比,旅游这种交流方式更体现了接受者的自愿性。事实上,经济政治领域的许多交流活动也是属于旅游的范畴,比如外交访问、商务差旅等。我们这里指的是休闲或观光意义上的旅游。由于交流过程的自愿性,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者的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出现后,接受者的主动性越强,消除误解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如果对交流方的文化没有兴趣,只是出于其它利益目的进行交际,甚至双方本来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可能使双方的误解增大,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

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是带着先人之见,带着他人对有关国家的普遍评价和观念到国外旅游的;他们虽然能获得很多新的感受,但却在其先人之见的影响下来评价解释这些感受,而很少愿意改变以前所形成的观念。旅游者诚然在去目的地之前有“先人之见”,但是,既然旅游者愿意亲自作一次旅行、他们必然希望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是否如自己所知。他们不可能是为了证明目的地确实如自己的想象才来旅行,尤其是不可能因为试图验证目的地文化在头脑中的偏见才去做一次旅行。换句话说,由于已形成的印象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旅游者愿意用这些“先人之见”来评价旅途中的感受,而他们的评判也确实是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作为评价的,但这不可能决定他的感受。真实感受与心理印象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旅客的注意,更改印象。毕竟“眼见为实”,更易让人信服。如果旅游者不能从旅游中获取新的信息,那旅游还有何意义呢,人们只需要读书、通过他人或大众传媒来了解异域文化,而无需长距离地旅游。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吸引了异域的游客来旅游,往往不是“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旅游改变了他们的成见。如《美国教授: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写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代表团的四名教授来华访问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长诺尔塔先生对记者说:“我们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中国,也喜欢北京!”在来华以前的一些担心都证明是不必要的。缺乏交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想象或是道听途说有时与现实相去甚远,旅游正是用亲身经历来改变观念的途径。游客是用实践检验观念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观念映证实践。旅游者更多地是以一种平和、主动的心态面对文化交流,接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信息。

二、旅游能更有效地传播目的地文化

旅游过程中人们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主动接受文化。文化的传播有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手段。前者是接受文化群体主动性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传播者通过战争等方式强制性传播。当今世界,大部分父化交流的形式都是和平的,但具体文化接受者的主动程度有差别。

旅游是人类的休闲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松休息,或是增长见识等。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它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对知觉、记忆、思维都有影响。相对于其它传播方式,如通常的讲座、书籍等形式,旅游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接受。虽然如前所述,由于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旅游者本身具有交流的意识使传播的阻碍减少,加之旅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使他们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旅游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如培训外国留学生)。这是因为.现代旅游是现代人用以调整、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手段。因此,现代旅游是一种兼具度假、休闲和娱乐特点的消费。这种轻松愉快气氛下的文化传播必然比严肃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旅游对广大人群更具有现实性

旅游的时间长度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更有现实性。长时间的接触无疑能促进彼此深刻的了解,时间越长,交流就越深人,如长期旅居国外,移民等。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这些都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可行性不强。相比较而言,旅游在西方社会已经普及,在中国社会也开始走进百姓家。作一次长途旅行对许多人来说是可能的。旅游团时间相对长而可以进行较深较广的文化交流,胜于一般的文化交流。以美国游客为例,在华旅游抽样调查中显示停留时间在8~14天的和15天以上的最多,分别占37.2%和26.7%这个时间长度足以使文化传播过程中游客有机会反馈.如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让传播更顺畅。

大众旅游的兴起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文化交流,而许多专门的文化交流活动只限于少数专业人员。旅游比起许多文化交流形式而言,更具普及性、大众性。从机会上看,旅游不会遇到年龄、性别、职业、地位等多种参与其它文化交流可能遇到的多种障碍。大部分人都可通过旅游这种民间交流方式得以参与文化交流。

四、旅游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的接触往往是全面的接触,旅游客体是文化的载体,包含了一种文化的多个方面。旅游者在游览中不会只接触一类资源,旅游地往往向游客传递着各方面的信息。旅游者欣赏到的不只是一种景观,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从物质层面到思想层面的文化,同时,在与导游、饭店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等形形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无疑丰富了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识。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满足于仅仅认识旅游国的旅馆、浴场、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街和风景名胜,而很少愿意并且也很少有机会与旅游地的人们进行真正的接触没有机会来体会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旅游者在目的地与当地人总会有一定的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为人所重视的今天,旅游者不仅停留在观赏了解民俗层面上.更有体验一些百姓生活的趋势,一些特定的旅游团还会参观校园、敬老院。如《我们喜欢中国》一文中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夏洛特工学校艺术团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尽管时间不长,但他们评价道“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到北京……看到了北京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亲眼看到了中国功夫表演。……我们了解到中国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来说,与当地人打交道就更不可少了,他们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帮助,交流会更多一些。这种相对不太正式、系统的交流,使旅游者更可能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全面地获取另一种文化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直接性是旅游作为文化交流方式的另一优势

大众传播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如书籍、报纸、电视广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与这些相比,旅游者不仅有机会了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如历史文化、经济成就等,还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文化的各面旅游者有机会亲自观察大众的生活,与普通百姓交流,看到更真实的文化,不象其它形式只限于代表性的精品或是本国政府有意识的片面宣传。

这种直接性在于信息完全真实。旅游经济有个重要特点在于消费者是在目的地消费,不象别的商品需要输出,有贸易壁垒等影响。与此类似,一般文化输出都是传播国输人到接受国。由于政治因素等原因,接受国在批准、审核这些信息的时候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筛选。而输出国也要考虑对外的形象以及输人国人们的喜好,信息传递会有损耗,这些都不可避免。还有许多客观因素使接受国人民难以感受完全真实的文化,比如饮食文化中的一些菜肴,由于原料、配料、气氛的细微差异,哪怕是同样的厨师离开本国的环境也难做出同样原真的菜。又如一些手工艺品不易携带,工艺在国外也难看到,非到本国欣赏不可。旅游将游客带到这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直观感受,零距离接触异域文化,虽然可能因为时间有限、路线制约等原因不能全面地了解目的国文化,却获得了相对真实的信息,亲自经历能留下深刻印象。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小姐,人生不是莲紫色的烟圈,而是那燃烧着的烟草。”

“我不懂你的话。”

“人生是骆驼牌,骆驼是静默、忍耐、顽强的动物,你永远看不见骆驼的眼泪,骆驼永远不会疲倦……。”

“先生,我没法子懂你的话。”

“你不懂吗?我告诉你,我们要做人,我们就抽骆驼牌。”

李欧梵先生在1994年的上海之行看到巨大的“万宝路・西部牛仔”路牌广告时想到了穆时英小说中的这段文字。他觉得,这非但是一场精彩的对话,而且可以做“骆驼牌”香烟的广告挑战“万宝路”。他以夷制夷,设计了一场对话:

万宝路:“你好,骆驼!你走得太慢,中国市场已为我捷足先登。”

骆驼:“牛童,你错了,我告诉你,人生是骆驼牌,骆驼永远不会疲倦,我迟早会赢的!”

万宝路:“先生――不,畜牲,我没法子懂你的话。”

骆驼:“你不懂吗?我告诉你,我们到社会主义国家做人,我们就抽骆驼牌。”

李欧梵先生虽修行于哈佛,却仍不免为社会主义特色的祖国担忧:“难道这不是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苏修已亡,美帝犹猖,奈何?”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看来,在“媒介帝国主义”乃至“文化帝国主义”的背后,跨国资本全球化或资本主义现代性全球胜利这一点,恰好是不证自明的公理。那么,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品牌在“第三世界”的广告叙事便首当其冲,以理想的生活型态文本对“殖民地人民”文而化之。而相应的也出现了“可口可乐化”或“麦当劳化”等术语,其所指即是新的社会文化建制与“身份认同”的问题。

1985年8月3日,台湾前现代诗人罗门在《中国时报》发表了名作《“麦当劳”午餐时间》,从文化断层和文化殖民的双重角度来考察麦当劳对台湾消费形态的冲击。此诗第一节营造了一个明快的画面:“一群年轻人/带着风/冲进来/被最亮的位子/拉过去/同整座城/坐在一起/窗内一盘餐饮/窗外一盘街景”,在这里,麦当劳代表一种流行的生活样式,已非单纯的餐饮需求。这个属于都市时代青年的饮食空间、这个标准化的气息和消费景象让第二节诗里的中年人显得格格不入,在此强调的是一种必然的文化冲突――这两三位被迫调适固有的饮食习惯而感到疲惫的中年人,不由自主地将“手里的刀叉/慢慢张成筷子的双脚”,潜意识里的惯性仍然驾驭着用餐的形式。第三节“一个老年人/坐在角落里/穿着不太合身的/成衣西装/吃完不太合胃的/汉堡包”,尽管他已全力抵御新时代对老人的淘汰,但仍然没有摆脱一个东方老人被西方衣着和饮食文化和殖民的命运。

“麦当劳”和“刀叉/筷子”是架构起此诗文化议题的两大意象。前者是文化的殖民主,后者则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首要交锋据点。但也正是“刀叉/筷子”的意象,是罗门在描述麦当劳所划分的速食文化时所犯下的一个细节上的错误――用“刀叉”进餐,那是西餐里讲究用餐礼仪的精致餐饮文化!罗门用刀叉来描述进餐乃是一大败笔,更暴露了一个问题――前现代诗人罗门已被麦当劳的新型消费形态所淘汰了。(在此想到沈宏非在《中产阶级的化学纤维》一文中提及时尚文化批评者的“错乱想象”,讥笑他们开错了白领们偏好的购物场所的单子,并且错把化学纤维当成中产阶级的主流布料。沈宏非在发现这些“错误”后得意地“哈哈哈笑死我了”,并且教训道:“在批评时尚杂志及其读者对于名牌的盲目崇拜,批评者最好先行对别人崇拜的名牌以及自己崇拜的名词认真地做做功课。”)

后殖民文化理论控诉,在跨国资本“霸道”的扩散过程中,文化同质化的威胁扮演了核心角色。大多数人都认为,经济可以全球化,甚至货币也可以一体化,但文化则要鼓励多元化。对文化同质化的恐惧,不仅引起了第三世界的忧虑,连欧洲的发达国家也不例外。法国官方就认为,可口可乐、麦当劳和迪斯尼乐园,三位一体构成了美国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喊出了“反对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口号。而广告叙事必然被视为文化殖民的帮凶,在客体之外为主体立法,把全球各地具有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公民”塑造为被消费意识形态划一化的“消费者”。吊诡的是,广告的“全球化”/“本土化”叙事看似对立,实质上却是殊途同归,被消费意识形态建制收编。其致命策略就是:

“广告全球化”是父权的、使用暴力的手段;而“广告本土化”则是母性的,利用恩赏来控制整合。两者在市场意识形态上的合谋超越了知识分子对此的文化殖民批判。这也启发我们:如果缺乏对广告与市场营销现象的透视,纯粹从话语到话语对广告进行后殖民文化批评的操作是没有力度的。

“全球化”一词源于英美语系,从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概念、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布热津斯基的“网络外交”直到管理学革命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全球购买中心”。“广告全球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理论支点是:国际品牌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进行广告表现及传播时,其广告策略、表现方式、品牌个性形象甚至品牌名称的界定,都采用统一化战略。“本土化”则与民族文化的认同相关联,“广告本土化”的理论支点是:各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国际品牌在进入一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广告表现和传播时,其广告策略、表现方式、品牌个性形象等要迎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特性和审美口味而采取差别化策略。

在“全球化”的广告叙事中,西部牛仔、自由女神、骆驼等符号意象构建的异国情调为人们提供了羡慕、希望、冲动的对象,但同时,自我身份确认的问题也凸现出来。文化同化的恐惧和文化认同的希望构成一个冲突的力场。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芭芭的话来说,在自我身份确认的过程中,“作为认同原则,他者给予某种程度的客观性,但它的再现――无论是法律的社会程序还是俄狄浦斯的心理过程――都是矛盾的,暴露一种缺乏……这是一个替代和交换的过程,为主体镌刻一个标准,规范化的地点。但是,那种向身份的隐喻的接近恰恰又是禁止和压抑的地点,恰恰是一个冲突的权威”。他者与自我的界线在这里泾渭分明。

而实施广告“本土化”的跨国品牌必须费心确认他们各国目标市场的文化特征,因此,其营销策略的结果,可能成为现成知识部分地建构了“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感”。美国宝洁公司为本土化策略的佼佼者,其“飘柔”洗发水,在美国名称为Pert-Plus,在亚洲地区就改名为Rejoice,中文名为飘柔,以迎合华人市场,广告手法也是十足的中国化。如果关注一下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分销尤其是广告战略,其中国本土化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1927年,可口可乐在上海落户,随后在天津、青岛相继建立了瓶装厂。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美间的特殊关系,其发展受到影响。中美建交后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以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个性来打动中国消费者。十几年来广告宣传基本上采用配上中文解说的美国电视广告版本,这种全球标准化策略一直沿用到1998年。从1999年开始,可口可乐根据中国的风土人情对其传统的广告策略进行了调整,中国的当红明星、传统图腾与吉祥物出现在屏幕上。1999年的《风车篇》、2000年的《舞龙篇》、2001年的《泥娃娃阿福篇》等贺岁广告片,逐步完成了可口可乐塑造良好的中国公民形象的本土化改造。另外,可口可乐的本土化公关也颇有成绩,从体育、教育、文娱、环保到促进中国企业改革等,只要有利于扩大自己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活动,它都积极去做。当听到洪灾过后的农村孩子对记者说:“是叔叔和可口可乐救了我们”时,当你看到孩子们平生第一次喝可口可乐那种兴奋劲儿,当你得知中国内地除新疆、宁夏外都有可口可乐捐建的希望小学,并且可口可乐助教助困行动已经包括了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时,你认为,可口可乐想的到底是什么?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197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为了将其Holden车卖到澳洲,推出了一句显然是“澳洲本色”的诉求:“足球、肉饼、袋鼠,再来就是Holden车。南方星子照耀之下,他们身手相连并行。”这句口号是通用公司在美国营销时,推出的“权宜转用”口号:“棒球、热狗、苹果派与雪佛兰。在美好的美国大地,他们身手相连并行。”对于这个现象,辛克莱的评论是:“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观众根本无从知道广告的详情。乍看之下,似乎是以他们本国色彩的修辞向他们诉求的广告,实际上只是全球同一广告运动的版本;我们也从中知道,全球营销策略,远比世界品牌这个明幌的做法还要来得阴柔而暗地潜行。”

如果这体现了一种文化的殖民,那么,其策略,可以称之为“全球化思考,本土化执行”。在这个交汇处,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会心握手,这个过程深深烙上了“跨国资本”四个大字。在这里,真正的教益或许更加激进:跨国资本以及消费革命,为了维持它们自身的存在,需要“异质性”的存在或生产,然而这种异质性的东西却是“肤浅”和“象征性”的。

最近,印度教教徒在印度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以抗议麦当劳公司的所作所为。他们发现,麦当劳公司用取自牛脂肪的油料炸马铃薯片,然后冷冻起来。麦当劳公司承认这一点,同时保证,从此以后,凡在印度出售的马铃薯片一律用植物油炸,于是满意而归的印度教徒开始重新大嚼薯片。这次针对麦当劳的抗议活动不仅没有瓦解全球化的进程,反而迅速发出一个信号――印度教徒已经完全融入到多样化的全球秩序之中。

麦当劳公司对印度人表现出的慷慨尊敬,被一再恩赐般地表演着,其态度俨然我们对待小孩子的态度。尽管我们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但我们尊敬他们无伤大雅的风俗习惯,不去打碎他们编织的梦幻世界。一个游客来到一个偏僻村落,而这个偏僻村落又有其自身的风俗习惯,他笨手笨脚地想证明自己是何等地“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并且证明自己能够入乡随俗。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具种族主义色彩?如此行为岂不是已经证明,它与大人对小孩采取的恩赐态度如出一辙?这样的大人总是千方百计地适应孩子,模仿他们的姿态和他们说话的方式。本土文化之所以被跨国资本所宽容,是因为它不会损及任何人的利益。在跨国品牌广告传播从“全球化”到“本土化”的转向中,资本利用了民族文化的意识本身并使其增殖。这一观点的实践意义通过世界性商品在中国社会与文化空间里本土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可以得到具体的说明。

1996年夏,一本名为《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的政治通俗读物的畅销,似乎在中国引动了一股久违的民族主义热情。一长串畅销书名单印证了这一民族主义潮汐的涌动:《中国何以说不――猛醒的睡狮》、《中国为什么说不――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误区》、《亚洲大趋势》、《中美较量大写真》、《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二十一世纪中国战略大趋势》、《中国大趋势》等等。类似流行迅速惊动了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重要报纸纷纷在头版或重要版面上刊登书评,似乎整个西方世界都在不无忧虑地注视着这场突然涌起的中国民族主义潮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大放光彩。

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结合在一起,以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形式来重新主张中国的民族主义,已经引起了对外国商品品牌态度的变化,这一点自1990年代中期就已见端倪。在对1999年5月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的抗议中,一条标语写道:“我宁愿渴死也不喝可口可乐,我宁愿饿死也不吃麦当劳。”这两个品牌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在平时是有吸引力的,一夜之间被当成是反美的靶子并不让人感到惊讶。商品的民族化和地方化可以被看作是意义重塑过程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民族的和地方的特征,当他们自身被商品化的时候,也就可以用来为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所有商品服务而进行操作。

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自1979年以来始终以展现全球化景观和现代(西方)理想人生范本的广告也改变了它的声音和面目。中国广告业开始改变策略,广告形象似乎悄然地开始了它的“民族化”过程。以怀旧包装和返归自然定位的“奥妮”,在其广告中突出了国产品牌“黑头发,中国货”,“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的呼声颇为铿锵;“中国人还是用中国人的彩电”的“厦华彩电,华夏精品”;连中式快餐店门面上的广告词也换成“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而曾经作为中国跻身于全球化过程的事实和形象的各类品牌,也开始凸现其“国产化程度”或者隐没其与跨国资本相联系的事实。如“美菱――阿里斯顿”、“琴岛――利勃海尔”等,此时均开始舍弃原有名称中的洋姓,而更名为“美菱”、“海尔”。广告诉求也变成“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与“海尔,中国造”。

民族主义热潮的高涨,也迫使跨国资本采取了低调或隐蔽的姿态,甚至开始选取中国民族化的表演。使中国传统品牌几乎消失殆尽的美国宝洁,其公司广告经历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变迁:“美国宝洁公司”――“宝洁公司(中美合资)”――“宝洁公司(广州)”――“中国宝洁公司”。曾经以特写镜头凸现,并伴以低沉男声的画外音读出的品牌名称,渐变成为瞬间闪过的无声画面。

跨国公司广告另一种“民族化”的表演策略,便是对中国式的血缘家庭的借重或挪用。始终定位于效率、标准化和青少年、上班族的“麦当劳”、“必胜客”也开始改变广告策略。如“必胜客”的一则广告:“公公喜欢那丰富材料带来的质感,婆婆喜欢那急不可待放进口里的兴奋,媳妇儿沉醉于吃过一口后的欲罢不能,你?”

民族主义往往来自一个民族的生存体验,国内众多企业的广告之所以热衷于打出“民族牌”,实际是他们敏锐地体验到一种生存危机后的自然反应。这种生存危机的压力更多地来自于国外品牌的大举入侵,这使得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实体不得不面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必须应付其他国家经济实体的挑战。在竞争中,双方的思考都提高到民族国家的层次。

表现在广告中,民族主义与文化认同成为双方共同的话语空间,成为一种实效性持久、成本小收益大的天然资源。但在国产品牌摇旗呐喊的同时,我们却不无尴尬地发现,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宝洁、麦当劳等外国品牌采取的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它们似乎更加地具有中国味道。国内众多品牌国货口号喊得越响,越让人觉得空洞;而洋品牌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却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润物细无声地赢得了国人的信任。特别是,在新的消费社会中长大的年轻一代实际上已经把像麦当劳这样的公司当成是本土的企业了。麦当劳对年轻世代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再结构,已经是1980年代的老故事了,历经十余年的形象经营,“M”早已渗透和滋养了广大的“麦当劳世代”,这个符号对都市年轻人生活面的统治无疑是成功的。吃着麦当劳长大的台湾年轻诗人潘宁馨在她的《速食店记实》(1997)一开始就道出“M”与麦当劳世代的脐带关系:“M到底是胜利的姿势/还是一对无辜/高耸的”,那“高张的图腾令你联想起母亲/永不止息的温柔和/口腔期的深层怀念”。接着潘宁馨站在不同于前辈诗人的角色位置来发声:“饥饿咀嚼时间/人装饰孤单/首都则迅速沦陷在/空心手势和黄色/尺寸一致的塑胶味笑容里。”

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的麦当劳,在中国却“慢”了下来。在中国麦当劳,顾客的就餐时间远远长于在美国麦当劳顾客平均就餐时间。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当作闲聊、会友、亲朋团聚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例如,北京麦当劳就把“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作为他们主要的广告词之一。总之,在消费者与麦当劳经营者的互动中,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对此种现象,阿里夫・德里克在《市场、文化、权力:中国第二次“文化革命”的形成》一文中分析说:“什么是外国的,什么是中国的,在目前情况下是非常成问题的。由于同样的理由,‘文化意义重塑’意义上的‘本土化’与通过诉诸民族主义感情在资本市场上寻求优势的经济的或消费的民族主义之间关系,也同样成问题。这一问题对同质化/异质化问题,‘杂交品种’或‘第三种文化’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从学理上阐明这种复杂性,我们有必要引入后殖民理论家萨依德和霍米・芭芭的有关论述。在《东方主义》一书中,萨依德已经注意到殖民活动内部的某些复杂现象,例如他指出存在着两种东方主义:“显在”的东方主义与“隐伏”的东方主义。前者包括各种正式发表的关于东方社会、语言、文学、历史的理论和见解,后者则潜伏在无意识的活动中。霍米・芭芭认为,令人遗憾的是,萨依德对这种复杂性并未深究。尽管萨依德也看到了东方主义话语内部存在的某些分歧,但他并不认为这种分歧足以造成殖民话语自身的分裂,甚至有意识地压制和掩盖这种分裂。因为在萨依德看来,无论是“显在”还是“隐伏”的东方主义,都为同一种殖民主义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所支配,二者并无根本的差异,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二元对抗关系。

而在霍米・芭芭看来,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对立,同时也存在着非常复杂非常紧密的心理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很难把它们判然划分为对立的二元,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芭芭将二者不加区分地统称为“殖民主体”(colonial subject)。芭芭认为,殖民主体的建构,自身就是一个矛盾的过程,这种矛盾性体现在:

1、正如拉康所说,任何主体的存在,都依赖于与他者的某种关系,因此“总是通过与他者地位的某种关系,殖民欲望才得以表达”。

2、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主体的身份通常是暧昧和矛盾的,芭芭经常引用法侬的话“黑人的灵魂是白人的人为制造”,他认为“这句话揭示了殖民关系本身在心理上的深刻不确定性”,揭示了主体的分裂。

3、文化身份是“可移置的”(displaceble),它始终处于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之中。

芭芭指出,文化认同的问题绝不是对一种先在的身份的确认,也绝不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总是一种身份形象的生产,和在接受这一形象中主体的改造。顺着这一逻辑,我们是否可以推断:无论是安德森提出的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还是哈贝马斯提出“互为主观”是突破封闭体系发展前进的前提,都是对全球化/本土化及由此展开的文化同质化/异质化冲突中绝对二元界线的拆解,这与霍米・芭芭反对把殖民主体的关系一刀截断或把其中文化差异绝对化的论点都可以归于“有机的杂交”。

霍米・芭芭后殖民理论的核心话语是“杂交”(hybridity)。他认为,杂交既是“殖民话语生产的符号”,同时又构成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他这样阐述杂交的意义:“殖民杂交不是一个发生学问题,也不是两个不同文化之间身份的问题,后者可作为一个文化相对主义的问题重新加以解决,杂交是一个殖民再现和个体化的问题。它颠倒了殖民主义者否定的后果,使他者‘被否定’的知识进入支配话语,并离间了它的权威的基础――它肯定的法则。”任何杂交都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这就带来了殖民主义一种深刻的内在矛盾,即一方面需要驯服、改造他者,另一方面又需要他者永远保持着自己固定的身份和地位,这使得殖民者一方面恐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怂恿和支持各种性质的杂交,尤其是思想和文化方面的杂交。殖民者希望通过这种“思想的混杂”实施其殖民教育,培养出一批芭芭所谓的“模拟人”(mimic man)。“模拟人”反映了殖民者用自身文化来改造和同化被殖民者的企图,它采用的方式就是使后者无条件地、直接地“复制”和“模拟”前者。芭芭指出,这种行之有效的殖民策略自身仍然包含着矛盾:

“模拟”的前提是,承认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弥合的差距,如果这种差距不存在,“模拟”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但“模拟”同时还有另一个前提,就是预期通过殖民者的教化,被殖民者可以逐渐改善自身,逐渐将自身提升到与殖民者相同的水平,而这两种前提恰好是矛盾的。……前者肯定了差异,后者则拒斥这种差异。

芭芭认为,“模拟”的要义,便是在二者之间造成一种“反讽似的妥协”。有了这样的理论架构,可以认为:如果说跨国资本必须研究中国市场、文化、消费者生活方式去开拓市场,并且这个过程似乎不是被动或主动、消极或积极的心态所能简单框定的;那么同样,本土受众、消费者的文化杂交化与意义重塑也不是东方/西方、中国/外国等话语所能简单定位的。如果非要按文化殖民的逻辑给出一个质性,我想,在相互“妥协”的内里是一个由“合理化悖论”所构成的“场”――阴谋(殖民者)与合谋(被殖民者)的力场。“模拟人”的出现固然是“妥协”的结果,但也由此构成“第三种文化”的诞生――不归于殖民主体任何一方的文化。用英国殖民地官员麦考莱的话来说就是,越来越多的“模拟人”构成一个“传译者阶层”。这个阶层有着本土的血统和肤色,同时在趣味、观念、道德和思想上又是杂交化的。

在前卫艺术家徐冰《移情案例研究》(又名《文化动物》)这一作品中,处于期的一公一母两头猪被圈在猪栏里,一些书籍散放在其中。公猪身上印满了无法看懂的英文单词,母猪身上印着荒诞的方块字。经过一段时间的亲热,两头猪在展区众目睽睽之下。这一作品原名为《还是通奸》,但后来还是放弃此题。徐冰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即对后殖民语境下中国与西方关系本质的思考,以洞察各种“文化移情”中涉及的暴力与同谋关系的模式。

在处理各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时,十九世纪的基本模式是扩散论与进化论,这种模式把东西方文化的遭遇看作是西方文化的扩张和东方文化的消亡,而在今天的文化批评中占支配的理论模式虽应强调各种文化的独立性与自治性,但更应该注重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融合的运动机制,以及这种交流给“各自”文化带来的改变。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迅猛的全球化进程,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巨大的刺激与推动,使文化杂交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

如果说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剪掉小辫子是新文化的表征符号,那么,在二十世纪末期,从少女革命、辣妹风潮到小资情调(当然离不开广告对欲望的开发),这中间是否也包含了由物质、身体而精神的“民主化”过程?当小资们闲着没事儿泡在“星巴克”,或者媚俗一点的女小资对男小资说:“爱我就请我吃哈根达斯”(“哈根达斯”广告语)时,我想到的是――“作为‘消费者’比作为‘公民’幸福”(“中兴百货”广告语)!

外国商品的“本土化”在盛行的后殖民文化理论框架下越来越复杂,但是,在政治上武装起来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广告或营销策略的民族主义似乎并不是一回事儿,至少不完全是一码事。阿里夫・德里克认为,广告人和市场营销人员比学者更了解文化和意识形态话语冲突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他说:“相比之下,目前全球广告商和营销人员,正在通过对流行习惯和趣味、阶级、生活方式上性别和年龄的差异、都市与农村及不同地域间文化上的变化,甚至储蓄(包括大多数人并不丰富的储蓄)等的监视,获得整体上对这个国家的一个不平行的监督和微观水平上对中国社会的透视。很可能他们对中国社会的监视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变化比大多数中国理论专家、中外大学教师具有更为宽阔和更为准确的理解。”

卫慧《上海宝贝》中的女主角与老外,特意交代她褪下的是CK牌内裤;石康《支离破碎》的女主角陈小露讽刺男主人公的“品位可真差劲”,因为他连也买不好,居然买了个日本牌子,她认真地告诉他:“要买就买DUREX”。前文提到穆时英的小说《骆驼、尼采主义者与女人》,抽骆驼牌香烟的男士,以为自己的尼采式哲理已经战胜了女士的芳心,却不料在二人同吃晚饭的时候,“她教了他三百七十种烟的牌子,二十八种咖啡的名目,五千种混合酒的成分配列方式”,……对于这样一些文本,我更倾向于把其作为广告学意义上的消费者生活型态分析去读解。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当美国老百姓购买“海尔”、英国消费者购买“格兰仕”,他们或许也会为文化殖民化而忐忑不安。

哈耶克曾说,贸易比国家更为古老,“对经济史的了解越多,就会发现,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国家的建立构成了早期文明发展的顶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想说的是,今天弥漫全球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及资本扩张更像是一个有机成长的过程。市场经济按其本质来说是与区域和国家的疆界相冲突的,它要求超越国界的世界市场。而文化的进化本身就是由一系列“合理的悖论”推动的,后殖民理论当然可以把市场制度与广告经营变成一个内在紧张的文化概念,但这并不妨碍我尊崇大卫・休谟的发现――市场可以让人们“为别人提供服务,这无需他怀有真诚的善意”。

上一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洛阳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