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9:21:14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教学风格

(一)美国设计类教学“市场派”与“创意派”倾向

1.受美国式实用主义文化的影响,美国高校的设计类教学也带有强烈的实用色彩。学生的作品注重细节、实用性与商业性。2.设计教学强调创意的独特性,注重设计师个人独立的精神与追求。在美国高校的教学评估中,学生作品的最终效果对他们来说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设计师的独立创作精神和设计思考的过程更受重视。3.由于美国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自由的生活气息,学生无论在课程选择还是设计方法选择上都体现出很大的自由性。学生的设计方式更加自由和多样化。从总体上看,美国高校的设计教育提倡创意、实用性能与美观性的结合,强调高新科技对设计的支撑作用与跨学科的创新思维。

(二)国内设计类教学“学院派”倾向

相对而言,国内高校设计教学则较多偏重于造型、美学形式与整体艺术效果。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设计学科的专业教师往往有美术学习背景,强调设计作品的美感和艺术形式。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的作品也更具概念性与艺术性。但“学院派”设计离市场需求和受众较远,学生在走出校园后通常会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与市场化设计鸿沟较大。

教学设备

(一)美国教学设备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由于美国的科技和材料工业都比较发达,美国设计类院校的教学设备也十分先进和人性化。多数高校都覆盖有无线网络,学生可随时随地上网,通过网络搜索资料和素材。除此之外,免费扫描仪、自动投币的复印机、打印机等自助服务设备在教学楼处处可见,为学生提供了很大便利。美国设计类院校比较注重实验教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相当齐全。诸如喷绘、染织、金工、木工、金属铸造、玻璃陶瓷等实验室,多数实验室都配备先进的设施器材和专门的指导人员,学生一般只要经过登记注册和教导就能使用,没有专业限制。设计类学生在进行专业创作时可以利用便捷的资源和设备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跨专业的实验空间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界思考能力和创意思维,给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也充分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此外,很多设计类院校还针对部分学生的专业需求提供独立工作室。尤其是在研究生教学这一块,多数院校都给研究生安排了独立的设计工作室。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私人工作室里自由安排空间,进行专业创作。

(二)国内设计类教学设备仍需改进

国内大部分设计类院校学生的工作空间仍然是以教室、寝室为主。虽然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环境已逐渐完善,但学生在使用时仍存在很多障碍。很多院校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只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期间开放,学生在课外使用需要严格的申请和审批。此外,部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在开放时还存在专业限制,实验室资源共享不足,给学生的使用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如何优化实验教学条件,完善实验设备管理是值得国内设计教学人员思考的问题。

校企合作

(一)美国校企合作更具稳定性与永续性

美国非常注重设计教育的校企合作,企业无论从资金还是实践环境上都给予高校大力支持,而且这种支持往往是长期、稳定、公益性的。由于紧密的校企合作和学习,美国学生的设计也往往比较商业化、市场化,更接近企业需求。如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大学(COLUMBUSCOLLEGEOFART&DESIGN)与维多利亚的秘密公司(VICTORIA''''SSECRET)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维多利亚的秘密公司每年为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大学提供丰厚的资金赞助和最新设计材料的供应。此外,公司还常年在学校设置“维多利亚秘密设计大奖”等多个比赛和奖项,获奖的产品设计能得到在维多利亚秘密品牌店进行销售的机会。

(二)国内校企合作仍需深入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业挑战度;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NSSE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质疑,有学者提出,那是由于用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大众化高等教育,从而产生了数量增加、质量下降的困惑。既然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我们就不应该坚持用原先的“培养精英”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本科教育质量,而应采用多元的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那么,学业质量和学业标准是否真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区分?

对此,本研究引进了目前美国较有影响的一套大学学习过程性指标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中的“学业挑战度”部分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测量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拟回答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985工程”高校的学业挑战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水平?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业挑战度与美国同类大学相比,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有差异,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相关概念和工具

“全美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以下简称NSSE)是一个针对美国全国范围内四年制本科院校学生投入高层次学习活动和发展程度的年度调查。它提出以学生学习投入作为对院校评估的核心指标,并试图通过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项有教育意义的、有助于学生学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各项教育经验和活动的投入程度,来体现大学的教学质量[1]。NSSE的测量工具为“大学生报告”(College Student Report),问卷主体部分包含五个方面的指标:学业挑战度;主动与合作学习;生师互动;丰富的教育经验;支持性的校园环境。印第安纳大学联合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NSSE-China信效度良好,运用该工具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其在五个可比指标上的比较,无论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还是和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皆具有效性[2]。

学业挑战度(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作为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援引自NSSE测量工具的五个维度之一。NSSE认为: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业任务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学业成就而言至关重要[3]。学校要通过强调严格的学业标准与为学生表现设定高标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水平。“学业挑战度”的考察包含了学生个体和院校组织两个层面的含义——既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及其在学业上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程度,又要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自我报告来间接对高校的学业要求、学业标准和对学业的支持程度等进行评价,以体现高校的教育质量(具体题项参见研究结果部分)。

三、研究方法

1. 抽样与样本统计

NSSE的调查结果以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标准来呈现,为便于比较,本研究选取了国内两所“985工程”高校(基本符合卡内基分类中的Ⅰ类博士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A大和B大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在选定目标高校之后,研究者在高校内部以分层目的抽样与方便取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问卷调查。由于中美高校在学生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均选取普通本科全日制在校生作为样本;在进行研究结果的比较时,也只选取美国普通学龄的全日制在校生的数据作为对照标准。

研究者在A大总计发放问卷370份,回收312份,回收率为84.3%,其中有效问卷308份;在B大总计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33份,回收率为87.6%,其中有效问卷329份。两校样本总数大致相当,各校内部大一和大四两个年级学生样本比例接近1:1。

2. 数据收集与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所有问卷的填答均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要求被试者一次性完成,当场收回。两校问卷回收后,逐一检查筛选,再分开编码统一录入,并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研究者对由学业挑战度相关11个题项组成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得到该量表Cronbach α=0.656(n=637),其中,由低年级数据得出的Cronbach α=0.656(n=317),高年级Cronbach α=0.653(n=320)。虽然Alpha系数均不是很高,但是与清华大学提供的数据(见表1)比较,考虑到本研究在抽样实施以及问卷填答条件等方面与NSSE官方和清华大学存在的巨大差异,研究者认为,本研究在学业挑战度指标上的信度值处于可接受范围。经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证明问卷的结构与研究问卷设计时设想的内容维度的划分达到非常高的吻合度,问卷的内部结构效度良好。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学业挑战度总分

研究者在将各题项按照NSSE的计分方式进行转换后,分别得出各被试者的学业挑战度的平均分(严格意义上的平均分需要对性别、院校规模等因素进行权重)。如研究方法中所强调的,本研究所抽取的两所样本学校均为国内“985工程”高校,均是国内顶尖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参照标准则是选取NSSE官方公布的美国按照卡内基分类中的Ⅰ类博士研究型大学的数据。

此处所使用的检验方法为平均数的t检验,但考虑到本研究与美国调查的样本量差异太大,因此在t检验的基础上,研究者又做了效应大小检验(effect size,ES),前者说明的是二者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后者说明的是该差异在实际中的意义。NSSE官方提供的在进行指标比较时的Effect size值的解释为:0.1表示差异较小;0.3表示差异中等;0.5表示差异较大;0.7表示差异非常大[5]。研究者结合这两方面的检验,综合判断两组均值的差异是否真正具有意义。具体数据及检验见表2。

通过表2可以明显看出,不论是t检验,还是效应大小检验,A大和B大两个年级的学业挑战度均与美国博士研究型大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两个学校各年级的学业挑战度平均分均小于美国同类大学,而且差距非常大。

2. 分题项分析

(1)课程能力要求

NSSE问卷中关于课程目标的题项建构在布鲁姆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之上,并将其整合为“记忆、分析、综合、判断和运用”五个方面,创新作为一个教育目标,根据大学课程的实际情况被分解在“综合”与“运用”两个目标中[6]。虽然“记忆”被排除在NSSE学业挑战度计分之外,但为求能全面反映课程对各种能力层级的覆盖情况,本部分在数据分析时也将“记忆”同其他能力的数据同时呈现。详情请见表3。

在将两校的数据与美国博士研究型大学进行比较后,研究者发现:与外界一直诟病的我国大学课程只是一味强调“死记硬背”恰恰相反,至少由两校学生的评价状况反映出美国高校对记忆能力的强调程度远远高于国内两所高校,其中美国高校大一大四两个年级的学生表示所学课程“非常强调”记忆能力的分别达到29%和26%,而国内两所院校分别只有6%和4%,10%和16%。但是不强调记忆能力的考察并不一定意味着重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由表3可见,在分析、综合、判断和运用等高级能力方面,国内两所高校的强调程度均与美国同类高校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点在大四年级数据的比较上更是非常明显。一门好的课程应该覆盖并促进学生在所有层级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者认为,大学课程单纯强调记忆能力的考核绝对是不可取的,但是记忆是认知能力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忽视对记忆能力的强调,有可能会导致学业标准和要求的下降;同时,不强调记忆能力的考核并不必然会引起对其他高级能力的重视。就表3所反映的一个情况来看,目前国内院校的课程可能不仅是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和强调力度跟不上,而连基础能力的培养也放松了。因此课程在对各个层次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方面,全面与美国同类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学业任务量——阅读量与写作量

学业任务的数量要求是构成学业挑战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调查中,学业任务的数量主要包括被调查学生平均一学年的阅读量和写作量两个方面。在问卷中,两部分各有三道题,均分为“0、1~4、5~10、11~20、20以上”5点计量,并分别依次被赋予1~5五种分值。阅读量的统计分三类:指定的课本或书籍(本);专业期刊(本:以20篇论文约合一本计);非指定的书籍(本:拓宽知识面或休闲)。写作量包括:长篇论文/报告(5000字以上/篇);中篇论文/报告(2000~5000字左右/篇);短篇论文/报告(2000字以下/篇)。其中,除专业期刊和非指定书籍的阅读量外,其他四个题项均是考察学业挑战度的重要指标。

由表4两所样本学校与美国博士研究型大学的比较情况看,在指定书籍和材料的阅读上,阅读量达到20本以上的美国高校大一和大四年级均能超过10%,而国内只有B大大四年级的学生达到13%,其余均不足10%;在长篇论文的写作量上,两所国内高校基本大于美国高校;中美在中篇论文写作量上的差距不大;但在短篇论文的写作量上,美国高校的写作量大于中国高校。数据显示,与国内的高校相反,美国高校似乎不热衷于要求学生写长篇论文/报告,但是对短篇论文/报告的写作数量要求较高。从数量上的差异去反思教学过程,研究者认为,长篇论文/报告更多的体现的是学期末的考核方式,即是一种结果性评估;而短篇论文/报告的要求则可能是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一种过程性评估的方式。试想,一种是平时没什么作业,只需在期末交一篇长篇论文或报告,一种是虽然期末没要求交大论文,但平时小作业要求很多,这两种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再结合其相应的反馈机制,哪种的教学质量更有保障?答案显而易见。那么,从这方面去解释不同的高校在三种长度的论文/报告写作数量的差异,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不同的高校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的差异,进而可以反映出不同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方式上的差异。

(3)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的考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的课下学习时间;二是学校是否强调学生要在学习上投入大量的时间。

必要的学习时间是获得学业成就的重要保障。在本调查中,研究者对两所学校的学生平均每周除上课外的课下学习(如自习、读相关文献或专业期刊、做作业/实验等,不包括上课)时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与美国研究型高校相比,A大大一年级课下学习时间相对较少,有一半以上学生每周学习时间不超过10小时,而其大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美国高校表现相当;而B大不论是大一年级还是大四年级,整体学习时间均多于美国同类高校,两个年级报告每周学习时间超过10小时的学生均超过80%,其中超过20小时的分别有36%和37%,而美国同类高校仅为26%和24%。详情请见表5。

对“要在学业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的强调程度是衡量学业挑战度的一个重要题项。如表6所示,两个学校两个年级表示“不强调”的学生分别为8%和18%,12%和9%,而美国同类高校分别均只有2%;国内高校表示“比较强调”和“很强调”的学生只有50%左右,而美国同类高校则达到80%!尤其是在“很强调”方面,A大两个年级分别只有12%和10%,B大分别是23%和9%,而美国同类高校则分别高达38%和35%。学习时间是保证学业成就的一个最基础的指标,只有一定的时间的投入,学习活动的开展才有可能,学习质量才有保障。学生个体是否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反映的是学生个体学习行为表现的差异,然而,高校是否强调学生要在学业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强调程度,则反映了大学教育者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由学生评价所反映出的中美高校在这方面的差异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国内高校的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的反省与思考。

(4)“必须超乎以往地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或期望”

“必须超乎以往地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或期望”作为学业挑战度的又一重要题项,由表7可见,国内两个高校两个年级的表现大致相当,均只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经常或是很经常才需如此,而美国同类高校均超过50%。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难道是美国的学生比较“笨”或是美国老师的要求太高了?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77.2%的中国学生表示“从未”或者只是“有时”才需要“超乎以往地努力学习以达到老师的要求或期望”,这可能表明我国大学教师提出的学业要求并未给学生的能力带来一定的挑战,以至于大部分情况下学生无须十分努力就能达到教师的要求,学生的潜力没有充分被挖掘,又或者教师本身并没有适当地向学生传递其期望水平,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望。结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反思这个问题,我们的大学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五、结论与反思

1. 研究结论

通过样本高校与美国卡内基博士研究型大学数据的对比,研究者得出:两所中国的985工程高校——A大与B大的学业挑战度均与美国同类高校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两个学校大一和大四各年级的学业挑战度均低于美国同类大学,而且差距非常大。

国内两所大学的课程在对各个层次的认知能力——记忆、分析、综合、判断、运用——的培养方面,全面与美国同类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美国博士研究型高校大部分学生在指定书籍和资料的阅读量上大于国内两所高校的学生平均水平。在长篇论文的写作量上,两所国内高校的学生基本大于美国同类高校;中美在中篇论文写作量上的差距不大;但在短篇论文的写作量上,美国高校的写作量远大于中国高校。与美国博士研究型高校相比,A大大一年级学生课下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而其大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美国高校表现相当;而B大不论是大一年级还是大四年级,整体学习时间均多于美国同类高校。国内两所大学在对“要在学业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这方面的强调程度不及美国博士研究型大学。美国博士研究型高校两个年级均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经常”或是“很经常”“必须超乎以往地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或期望”,而国内两个高校两个年级均只有20%左右。

2. 反思

我国大学比美国大学到底差在哪儿?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我国大学与美国大学比到底差在哪儿?答案却莫衷一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都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校也一再强调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何而来?我们似乎眼光一直向上,试图去寻找我国与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培养学生高级能力方面存在差距的原因。而我们却忽视了,学习投入时间和学业标准等作为教育质量最基础的保障,我们在这方面,在最底层的起点和标准上似乎就已经与美国大学拉开了差距。如果没有最基础的投入与保障,所谓各种高级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空谈。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什么?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黑箱”,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进行判断,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未有确定和满意的结论。尽管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但是在可以用若干指标间接地反映和逼近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涵上,学界还是有普遍共识的。研究者赞同既然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我们应采用多元的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来对质量进行评判,我们也不应该无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但是基于本调查,研究者想提出的是:学生的学习投入时间、学校设定的学业标准和要求等作为教育质量最基础的保障,是否有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区分?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用在学习的时间就应该少于精英化阶段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大学为学生制订的学业标准和要求就应该要低于发达国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何提高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实现质量保障和评估方式的转变,由片面地对投入性要素的关注转移到对过程性指标和结果的全面关注上来,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效。

具体到人才培养过程,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例。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一种重要的衡量指标,创新人才的培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一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尽管几乎所有教师都声称,自己最重视的事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他们进行课程改革时,却花大量时间讨论应该开设哪些选修课和哪些必修课。相反,研究者们却发现,课程设置本身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甚微,重要的是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7]。

因此,研究者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还必须着手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投入等指标的改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理顺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核心要素,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Kuh, G. D. et al.. NSSE Technical and Norms Report [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 and Planning,2001.

[2][4]罗燕,海蒂·罗斯,岑逾豪. 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测量——NSSE-China工具的开发:文化适应与信度、效度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09(5):12-18.

[3]NSSE. Benchmarks of Effective Educational Practice [R]. Bloomington: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 School of Educ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2007.

[5]NSSE. Contextualizing NSSE Effect Size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Benchmark Comparisons[EB/OL]. http://nsse.iub. edu/html/effect_size_guide.cfm.

[6]罗燕,史静寰,涂冬波.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1-13.

[7]德雷克·博克. 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5.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 高等教育 中外 对比

中国的档案教育是世界上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为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档案教育迅速发展,整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是,在生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就业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比国外先进的经验,分析我国档案教育存在的差距,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我国档案专业教育的健康、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档案教育的关注度较高,文献关注的热点是档案专业培养体系、目标、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金波等在《新世纪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中回顾了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析了其现状、成绩、档案学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改革等,同时对新世纪档案学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杨安莲(2002)在《美国档案高等教育大纲及其借鉴意义》[2]中介绍了《大纲》制定的背景、制定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档案教育的启示:(1)发展多层次的档案教育结构;(2)巩固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3)确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吴品才的《中美档案高等教学计划比较研究》[3]从中美档案高等教学计划的最新内容入手,分析了二者的共同点和差异,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杨道玲在《中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之比较》[4]中比较了中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教育模式、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四个方面,并提出了对我国未来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黄霄羽的《中英档案教育比较》[5]分析了中英在档案教育发展速度与教育规模、教学内容、教师构成方面的不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邓君在《中英档案教育比较》[6]中比较了中英两国在档案教育的历史、结构、课程设置上的不同之处。这些文献均从中美或者中英两国档案高等教育的不同入手,分析差异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内的文献中进行中美比较的文献较多,进行中英比较的较少,并且,比较的广度与深度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其他关于中外档案教育比较的文献有:张关雄的《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7]、李财富的《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8]、湘蓉的《中外高等院校开办档案专业教育概述》[9]、王宇晖的《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10]、冯立华的《浅谈各国档案学校教育》[11]、杜娟的《中美档案教育比较》[12]、黄宵羽的《透视典型:中美档案高等教育比较及其启示》[13]等。这些文献对中美英三国档案教育的比较提供了一定的文献支持,但是,对中美英三国档案教育的系统全面比较的文献较少。

二、情况

笔者以“档案教育”为关键词,“中美、中英、中外对比”为主题,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统计与本项目相关论文及文献的研究数目。

表1 研究论文检索情况

备注:1.单位为“篇” 2.检索日期为2012年10月5日

从图表中不难看出,从1994年至2011年这18中,档案教育中的中外对比的论文,在数量上有了飞速的增加,每年的增长量也平稳的上升。国内学者在这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开展的世纪之交,以介绍国外优秀经验为手段,以改善我国国内档案教育体系为目的,在国内外档案教育研究对比中,丰富了我国档案教育的理论体系。

档案教育是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本国的档案教育事业。美国的档案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1934年,美国国家档案馆成立后,档案工作者的系统培训问题开始被认真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1936年美国档案工作协会成立后的第一项活动即设立档案教育委员会,大大推动了档案教育工作的正式开展。英国的档案教育最早开始于伦敦大学。1919年伦敦大学创建了图书馆档案情报学研究生院,但当时只是图书馆学院,1947年,在詹金逊的积极努力下,学院设立了档案学专业,英国最早的档案学教育机构至此诞生。我国具近代意义的档案教育则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美、英三国的档案教育都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不同的社会因素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如,中外的档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都有信息化的色彩,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并都注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中外档案教学中的师资队伍、办学主体,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重视角度都不尽相同。中国档案学可以而且应该借鉴外国档案学研究中成熟的理论和档案工作中先进的经验,但这种借鉴是基于对我国档案学形成特殊的历史背景的深刻认识的借鉴,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是强求中外档案学研究的整齐划一,当然更不是趋向同一。

参考文献

[1] 金波.丁华东等.新世纪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6

[2] 杨安莲.美国档案高等教育大纲及其借鉴意义[J].档案与建设,2001(11)

[3] 吴品才.中美档案高等教学计划比较研究[J].载档案学通讯,2003(3)

[4] 杨道玲.中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之比较[J].档案与建设,2003(10)

[5] 黄霄羽.中英档案教育比较[J].兰台世界,1994(7)

[6] 邓君.中英档案教育比较[J].兰台世界,2001(6)

[7] 张关雄.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J].档案时空,1997(2)

[8] 李财富.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J].档案,1997(3)

[9] 湘蓉.中外高等院校开办档案专业教育概述[J].档案,2000(2)

[10] 王宇晖.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档案,2000(7)

[11] 冯立华.浅谈各国档案学校教育.档案学研究,2002(5)

[12] 杜娟.中美档案教育比较.兰台世界,2003(10)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入学教育 研究 个别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已出现对高校入学教育的研究,多数是概要式的研究。各大高校编写的新生手册,实用较强,通过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和各项资源,了解学校规章制度、校史校情和专业设置,介绍该校典型的优秀学生事迹和违纪学生处分案例,促进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根据自身特点规划人生,应对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引导新生走向成功的彼岸。也有研究高校入学教育的学术性专著,多从入学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大多泛泛而谈,不能就入学教育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展开研究。除了这些概要式的研究外,也有对入学教育个别问题的较深入研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对我国高校入学教育目标的研究

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指引教育的方向,决定教育的内容,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也是评价教育活动的依据。教育目标的确立尤为重要,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专门就我国大学入学教育目标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能看到的有孙慧哲、方芳和王玲的《读书育人,抓好大学生的入学教育》,文中指出大学应抓好入学教育的育人目标;王凯的《全面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指出高校入学教育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但这两篇论文提出的入学教育目标都是笼统的,在现有研究的成果中还没找到对大学入学教育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的研究。

二、对我国高校入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多数从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情与校规校纪教育、生活教育、适应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思想与学习方法、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设计、角色转换与环境适应、心理健康与安全防范等方面论述入学教育的内容。如杜国明的《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体系探讨》,徐坤鹏和张凯斌的《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竹青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浅析》、王红霞和刘小平的《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等。龙雪鸣的《浅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和内容》指出加强与改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明确入学教育目标,规范入学教育内容。孙彦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构建与教育模式探讨》提出以做“八种人”为内容的入学教育体系。也有特别强调部分入学教育内容的研究,例如武际荣和王建平的论文《浅析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健康教育在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产兵华的论文《人生目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人生目标教育应该成为大学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吴文龙和陈小娟的论文《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对我国高校入学教育方法的研究

研究者从不同学科视野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入学教育的不同途径和模式。如刘昕和王振的《学分制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途径的探索》、刘锴栋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王建成的《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思考》、吴文龙的《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等论文,提出通过考试、成功人士专题讲座、校长讲话、各种仪式、体验式教育等途径开展入学教育。也有研究者提出较新颖的入学教育模式,宋玲在《积极开展朋辈教育构建新生入学立体教育模式》一文中指出入学教育应大力加强朋辈教育,能增强入学教育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标杆示范作用,增强入学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应通过在新生中开展“听学长讲,看我们做”系列活动,为新生班级配备导航员,成立朋辈教育社团等途径建立有效的朋辈教育体系,实施新生入学立体教育模式。[1]朱晨花在《高校“交互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初探》一文提出“交互式”的入学教育模式,彭列汉在《高校新生“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探讨》一文中提出“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黄祥源在《要倡导互动式的入学教育模式》一文中提出互动式的入学教育模式。

四、我国高校入学教育效果的研究

对我国大学入学教育效果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实效性的研究。如王强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研究》、谢志远的《略论高校新生存在问题及其教育对策》、欧阳钟井的《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刘钧艳的《浅议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等论文,归纳总结出目前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主要存在对入学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形成健全的入学教育工作机制、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性不够、实效性不高、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

刘妍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刘建文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实效性调查与分析》、孙传辉的《高校新生入学之校规校纪教育实效研究》、刘鑫的《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姜宇和曲云进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等论文专门就入学教育的实效性进行研究,普遍指出目前大学入学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目前对大学入学教育效果的研究基本没有涉及构建大学入学教育有效评价体系的问题。

五、对我国高校入学教育的客体(大学新生)的研究

对我国大学入学教育客体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如孙从远的《大学新生“失重”心理及其诱导》、郑晓明《大学新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教育》、李幼辉的《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状况调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马俊的硕士论文《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训练研究》等,都指出新生进校后存在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

也有对新生思想行为特征的研究,普遍认为大学新生具有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活问题、自我意识问题等。如宋广文和王志华的《谈大学新生的特点与管理》、陈利江和沈晓华的《大学新生群体特征初探》、杨青的《大学新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王明贵的《浅议大学新生思想行为的特征》等。赵惠敏、喻萍的《浅谈大学新生的特点及教育方法》一文指出大学新生具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造成的焦虑与不安、不适应新环境的孤独与无助、贫困生的自卑感、优秀生的失落感、学习方面的挫折与承受能力较弱、强烈的表现意识与成就意识等特点。[2]有研究者特别关注了“90后”大学新生的思想行为特征,高涛的论文《“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指出“90后”大学新生具有创新意识强,协作能力差,时代感强,价值观功利化,心理防线脆弱及抗挫折能力差,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维权意识的特点,决定了90后大学生入学教育不但要讲形式,更要讲求效果。[3]

六、对美国大学入学教育的研究

21世纪初,学者的眼光开始投向世界,出现对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FYE计划的研究。苏州大学蔡伟仁2004年硕士论文《大学新生经验的新取向: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实践共同体》是较早的一篇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研究。后出现较多对美国新生教育研究的论文,如高飞的《美国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活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屈林岩和王向红的《美国大学FYE及其启示》、崔蜜蜜的《美国高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与启示》、庆承松和张勇的《美国高校新生教育发展及启示》、张红霞的《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等,大多是对美国大学FYE计划相关内容或个别大学FYE计划的客观介绍,尤以美国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介绍居多,所提及的启示大多泛泛而谈,停留在较简单的层面。韩映雄和林倩仪的专著《创造有意义的大学新生经历》前九章是对美国大学新生体验计划(FYE)的兴起、发展、具体活动、评估等内容的客观介绍,只有第十章讲到我国大学入学教育的概况、主要内容、实施情况、问题和对策,作者的研究重点是对美国大学FYE计划的客观介绍。[41]

2011年国内出现中国入学教育和美国大学FYE计划的比较研究。研究成果有江声皖和廖结林的《电大入学教育和美国大学FYE的比较研究》、马桂兰的《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胡媛和彭欣的《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身份认同教育》和罗俊艳的《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比较研究》。这四篇论文有就中美高校新生教育某一方面内容的具体比较,也有纲要式的比较,然而中美高校新生教育比较研究远非一篇几千字的论文能分析清楚。真正对中国新生入学教育和美国新生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的是中国计量学院吴雨涵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中美大学新生教育比较研究》,对中美新生教育的比较集中在发展历程和差异性两方面。差异性比较粗略,概要式列举了历史沿革、新生教育目标、新生教育内容、运行机制、新生教育主体五个方面的差异,只占整篇硕士论文的三页,未对两国在新生教育中开展的具体活动进行比较。[5]

总之,以上研究大多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的研究成果,由于工作权限限制,大多是小范围研究,缺少影响力,无国家层面的研究和高水平的理论成果。对国内大学入学教育的内容、方法、实效性、客体的研究较丰富,对目标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还相对欠缺,目标研究没有细化和量化,没能构建出一个系统的入学教育评价体系,对大学入学教育主体的研究则几乎空白。这一研究还未形成基本观念与目标,缺少系统的理论,有待深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宋玲.积极开展朋辈教育构建新生入学立体教育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9(5):58.

[2]赵惠敏,喻萍.浅谈大学新生的特点及教育方法[J].昆明大学学报,2004(02):62-63.

[3]高涛.“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16):6.

[4]韩映雄,林倩仪.创造有意义的大学新生经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吴雨涵.中美大学新生教育比较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料库;大学简介;对比研究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越来越多的高校致力于通过增设英文界面的网站来加强对外宣传,吸引国际留学生,提升自身办学的国家化水平。各高校的英文简介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但以往的研究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大学英文简介的对比关注相对较少,且分析不够全面。因此,本文采用语料库的分析方法,希望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大学的中英文简介,及中美大学英文简介在词汇密度、词频、主题词等方面的差异,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今后各大学网站简介英译提供一些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通过量化分析10所中国大学的中英文简介及10所美国大学的英文简介,回答以下问题:1、与中文原文相比,中国大学的英文简介有何不同?2、中美大学英文简介在词汇密度、词频、主题词等方面有何差异?3、这些差异进一步反映了两国大学办学理念有何异同?

(二)语料库建设

本研究参考相关大学排名文章《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及《2015美国大学排名TOP100》,从中抽取中、美大学各10所,通过查看各大学的主页搜集有关“学校简介”或“About the University”的文本构建了三个语料库:语料库A包含10篇中国大学的中文简介;语料库B包含10篇中国大学英译的英文简介;语料库C中包含10篇美国大学的英文简介。

二、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中国大学汉英简介文本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平行语料库中的子库A中国大学中文简介(字数:18475,句数:279,段落:89)和子库B中国大学英译简介(字数:7106,句数:236,段落:55),发现中国大学中文简介汉译英后,字数、句子、段落的数量都有大幅减少,句长也有明显的缩减,说明各大学在英文简介中,注意到汉英的表达习惯的差异,将内容精简融合。

(二)中美大学英文简介文本对比分析

1、总体文本特征对比分析

首先,对可比语料库中的子库B中国大学英译简介(形符:7106,句数:236,段落:55)与子库C美国大学英文简介(形符:1656,句数:75,段落:40)作对比,通过计算得知,中国大学英译简介文本平均字数为710词,美国大学英文简介文本平均字数为165词,前者是后者的4倍之多。可见,尽管中国大学简介英译后篇幅字数有所减少,但和美国大学的英文简介相比,篇幅仍旧过长。

其次,词汇密度常用类符/形符比来衡量,主要用来分析文本用词是否丰富。但由于不同容量的语料库类符/形符比不具可比性,故一般使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来测量以确保准确度。据分析,子库B的形符数远多于其可比文本子库C,但标准类符/形符比却明显低于可比文本。说明与美国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英文简介文本的用词较单一,重复率高;因此中国大学要提升词汇密度,采用更丰富更灵活的语言。

2、词表对比分析

词表即高频词列表,通过统计语料中的高频词汇来分析其传达的信息。为了便于分析中美大学英文简介,通过停用词表,得到一个只含有实词的词频排列表。从表中的高频实义词看,中美大学简介文本中均出现了university、students、research、academy、world等与招生、科研等主题相关的信息。此外,中国大学英文简介中,更多地出现了science、discipline、key、level、及first,说明国内大学注重与时俱进,发掘学科优势,实现教育科学发展,且强调自身在国内院校中的级别及与政府各级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以此彰显自己的实力与地位。美国大学简介中多次提到college、program、undergraduate、faculty、community、arts、graduate、campus、knowledge及independent,说明中国与美国办学的不同,美国更强调独立办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运用,重视介绍教学和校园建筑特色及配套服务,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注重全面发展。

3、主题词对比分析

统计主题词主要是为了语篇层面词语的分布与文本主题的关系以及词语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美国大学英文简介库作为观察语料,以中国大学简介库作为参照语料,利用AntConc主题词功能,得出正负关键词表。限于篇幅,本研究仅对主题性值keyness大于10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探讨。

以主题词检索方式就子库B和C对比发现,美国大学简介中community一次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中国简介中national、key及level使用频繁。通过进一步搜集这些主题词两边的语境,发现美国大学不仅注重教学和科研,同时兼顾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在其简介中就明确强调了大学与社会、社区之间的紧密关系,并通过简介向读者突出介绍大学在社会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提供相关的信息。这方面信息在中国大学简介中却较为少见。通过观察上下文,笔者还发现,在中国大学的英文简介中,key主要和university、national、disciplines、laboratories、subjects等词搭配,说明国内大学都重视排名和评级,旨在强调大学以及具体机构的官方认可和级别,以此彰显实力,提升本大学在读者心中的位置。此外,美国大学的简介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our和we,这样拉近了大学与读者的心理距离,突显了其注重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翻译启示

大学简介除了提供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宣传并推销自己。中美大学在网页简介中措辞的差异也反映了其在办学理念上有不同的倾向性,因此建议国内大学在翻译简介时尽量压缩篇幅,适当丰富文本词汇、增添信息内容,借鉴美国大学简介的文本样式及规范,提升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且要注意中美文化的差异,切实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尽可能为读者提供更贴切的译本。

四、结论

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更进一步突出了大学简介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本论文通过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中美大学简介中措辞及所反映的办学理念的差异,希望提出一些可供国内高校借鉴的简介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程张根,何琼.基于语料库的高校网页英文简介对比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6(4):87-91.

[2]范勇.中国高校英文网页存在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7-29.

[3]付海燕,夏慧言,陈建生.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英文简介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2):89-92.

[4]何佩祝.中英大学英文简介中的代词使用研究及英译启示[J].海外英语,2015,(7):66-67.

[5]林庆杨,石春让.基于语料库的企业简介文体分析及英译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07-111.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招生方式;教学模式;科研培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05-03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不仅是大学生教育,早在100多年前,美国就已经开展了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集研究生招生、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培养体系,每年吸引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同时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也为世界各国所效仿,对很多国家高层次教育体系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长足

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连年增加,但由此也带来了研究生选材和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如何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试以美国普渡大学和我国同济大学为例,从研究生招生、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比较,旨在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一、中美研究生培养比较

(一)招生

招生工作是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第一部分,然而中美两国的研究生招生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差异。

首先,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美国以其发达的经济、闻名的高校和雄厚的师资,每年在全世界招募大量的青年才俊前去接受研究生教育。以普渡大学岩土工程系为例,2015年在读的2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只有一名美国学生,其余学生均来自东亚、印度、中东、南美等地区。虽然这种情况有其特殊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高校研究生招生的国际化。此外,从受教育成本方面,普渡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每年学费高达30 000美元且无任何奖学金资助,但世界范围内的学生仍然趋之若鹜。相比之下,中国的

研究生招生范围基本局限于本国。虽然中国政府有针对国外学生的经济资助(如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和免除学费的优惠政策,但申请在中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外国学生数量较少。而且,这些学生主要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并不是因为受到中国学术水平和学术氛围的吸引。

其次,在招生方法上的差别。美国研究生的招生方式基本完全由各高校自主进行,没有统一的全国考试,而且教授在招生过程中有很大的选择和决定权[1]。具体的招生方法虽然各学校并不相同,但选拔方式非常灵活,而且学生可同时向多个学校提交申请。一般情况下,申请者需提交大学(或硕士)学习成绩单、GRE成绩、至少两名教授的推荐信和个人申请书,申请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可能还会被要求提交硕士阶段研究成果、博士阶段的研究计划等材料。针对非英语母语的国际学生,一般还要求托福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学校通过对申请者提交材料的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录取。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也有多种方法,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也不相同,但基本都以考试为主要选拔手段。对于硕士研究生招生,本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申请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获得免试入学资格,而其他学生需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高层次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划定录取分数标准,其他学校根据所处地区的不同由国家统一划定不同录取分数线。超过分数线的考生按报考学校要求进行复试,根据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由各高校自主开展,部分优秀的本科生可通过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取得入学资格,在读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而其他人员可以参加各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内容由各高校自主拟定,录取方式与硕士研究生录取相似。虽然以考试为主,难免出现遗珠之憾,但近年来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数量均在150万以上,在体量如此巨大的招生工作面前,考试仍然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二)教学

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课程设置是研究生教学的基本载体。美国研究生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而又系统的课程学习。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在两年学制内需要完成10门课程的学习,而博士研究生则需要完成18门课程。美国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比较科学,每个高校都有自己成熟的课程体系,开设的课程都具有明确的授课目标和教学计划。美国研究生教育都重视基础教学,研究生课程多为学科领域内通用的专业基础课。美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别注重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交叉[2]。高校不仅开设大量的跨学科课程供研究生选择,而且授课教师很多也都有跨专业背景。在普渡大学,有很多工程专业的教师能读懂经济学公式,体现了多学科素养。而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偏重于本领域的专业课程,课程设计的结构较为单一,对于交叉学科的重视度较小。学生选课主要由指导教师指定,一般贴近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确保研究生课程的选择不偏离本专业。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对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但课程之间的交叉和相关性等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授课方式与中国类似。除了传统的教师主讲外,还有科学实践方面的内容。一般是教师针对性地选择某一学术领域,要求学生个人或以小组的方式研究该领域的具体案例。此外,相对于中国的教学方式,美国教师更重视研究生专题研讨会。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

中美两国在研究生教学的重视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美国高校对研究生的授课非常重视,课程安排一般每周两次。每次授课后教师都会留大量的作业,而作业的完成情况在最终考试成绩上占有很大权重。一般情况下完成每次作业需要花费至少6个小时,很多学生都会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教材、解决问题。下次上课之前必须提交作业,否则在平时成绩这一项无法得分。此外,每门课程在每个月均有考试,考试成绩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最终的课程成绩。总之,授课方式与中国的高中教育类似,研究生通过高强度的课程学习在专业课程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中国的授课方式相对宽松,教师在讲授课程之后一般不会留太多的作业,且以期末考试或课程报告来考核最终的课程成绩。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对教师和研究生的考核内容不同。美国研究生如果两门课程成绩在B以下(即80分以下),将会受到学校警告。如再次不达标,将被劝退。因此,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历。但在科研方面,除毕业论文外,无论博士研究生还是硕士研究生均无考核指标。与美国不同,中国对高校研究生的主要考核内容是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利等,是研究生毕业的必备条件。研究生一般将课程学习安排在入学第一年全部完成,其余时间完全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三)科研

在美国的研究生培养中,导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高校认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能使学生迅速接近科学发展的前沿,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保障。因此,美国高校提供各种经济、科研方面的优越条件,在世界范围内吸引各领域优秀的专家和学者[3]。与中国类似,美国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是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定期检查学生的科研进展,修正研究生的科研方向,评估研究生的科研成果。除导师外,每位研究生都有一个指定的论文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一般由3~4名有不同学术专长和学术观点的教授组成,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接受不同观点的熏陶。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一般实行导师负责制,学生主要围绕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工作,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沟通主要取决于所参与的科研项目[4]。

美国高校一般不要求研究生在公开的期刊或会议。以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研究生除做好自己的毕业论文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的研究内容。而中国高校对研究生一般都有这一要求。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一般对工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都要求在SCI收录的期刊,因此,中国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压力更大。除此之外,中国研究生还有机会接触到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横向课题,能从中学习到与实际相关的知识。这是相对于美国研究生的优势,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国目前在建及规划的基础设施工程远超美国,对中国研究生今后在工程界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二、启示

从招生、教学、科研三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有很多明显的差异。借鉴美国研究生培养的有益经验,得出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几点启示。

(1) 在完善考试主导的招生模式基础上,适度增加研究生入学的灵活性。对于硕士研究生招生,在统一考试科目和时间的基础上,适当放开申请时间,让学生完成入学考试后,根据自己的成绩同时同等条件选择多个学校和专业方向。强化复试,真正实现双向选择,确保更多的优秀学生被录取。

(2)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交叉学科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例。在完善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避免本专业学科分割过细、知识零散的弊端,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学生选修课程的渠道和领域,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领域选课。同时,增加学生到校外实习或在校内实训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就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3)放宽学科限制,建立科学的导师和专业的选择制度。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适当放宽导师和专业的选择,将给研究生提供更多跨学科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学科选择,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

(4)完善导师负责制,科学组建教授培养小组。培养小组应体现学科的交叉,鼓励导师跨学科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明航. 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 江苏高教, 1998 (5): 84-86.

[2]王永盛. 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0 (3): 30-33.

[3]曹静, 黄正泉. 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 理工高教研究, 2005, 24(4): 34-36.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7篇

1.PBL的产生

关于PBL的起源暂无权威定论,但从西方国家能找到一些雏形与根源。其最早的历史脉络可以上溯至16世纪,以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为代表的从业者认为他们和传统的工匠不同,他们的工作是有“艺术性”的,需要将科学知识和艺术素养相结合,并经过长期训练才能习得技能,而不仅仅是通过口耳相传或师徒间传授技能。所有有志于进入这一行业的学徒都要接受设计的挑战,其创作的作品被称为“project”,即今天PBL的原型。这种项目思维在西方的美术高校招生考试中体现得非常集中:在英美等国家的“美术高考”中,“答卷”主要以项目主题的作品实物、作品集等形式呈现,与中国绘画考卷形式形成明显差异。还有一些学者认为:“PBL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以卢梭、佩西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者。他们指出:传统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发展、教育和生活的影响和关联。1918年,美国学者克伯屈在吸收了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之后,首先应用了项目学习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行动程度密切相关,这为PBL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近半个世纪以来,PBL作为重要的教学理论得到广泛重视,成为一种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并不断获得深化和发展。与克伯屈相比,当前国际主流的PBL更强调对设计思路和核心概念的理解,在项目中理解概念,形成专家思维,可以引发关键能力的跨情境迁移。

2.PBL的概念

美国PBL研究学者苏西博斯和约翰拉尔默将PBL定义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选择、计划、提出项目构思,通过展示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强化学习效果[2]。真正的PBL要满足五大标准,即今天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的八大“黄金准则”。学界目前对PBL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对PBL主要有以下几个称谓:“项目化学习”“项目式学习”“项目式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并对其有所发展。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念一直被认为是项目式学习的理论起源,他提出的“以经验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三中心论”,体现了他重视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尊重学生的自然发展,坚决反对教师的权威性。而戴维库伯在汲取杜威的经验主义和皮亚杰的发现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完整的“体验式学习圈”是体验学习模型的代表。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PBL中都得到了体现。

二、国内基础教育阶段美术PBL相关文献分析

1.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作为主要研究数据来源进行文献分析

笔者以主题检索的方式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由于目前PBL的中文译名并未统一,故分别以“项目式/化学习”“项目式/化教学”“PBL+美术”作为关键词进行组合搜索。通过精确匹配检索获得的三种搜索结果大致相当,其中“项目式学习+美术”的结果最多,为103篇,这符合目前大部分研究者的语言使用习惯。笔者以“项目(空格)学习+美术”为关键词兼容以上几种表述差异,搜索到202篇文章,涵盖了目标文献的收录。经过仔细甄别搜索结果,笔者筛选出真正关联的文献79篇,相关数据分析如下。(1)PBL文献研究趋势分析2013年以前相关文献年发表量在2篇以下,2013至2019年在10篇以下,2018年后呈陡坡式上涨。笔者认为,增长原因或与20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3](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有关。在《意见》颁布后,从国家到地方各层面都开始加强对PBL的实践。笔者以“语、数、英等其他学科+PBL”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其他学科的搜索结果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说明《意见》的颁布对PBL研究的兴起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2)文献研究主题和分布相关文献研究主题主要为“项目式教学”“教学应用”“教学设计”,以及结合具体专业如“工艺美术”“陶艺”等开展的实践案例研究。(3)文献的引用和转载量指标下载量排名前十五的相关文献时间段分布在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数据与文献发表趋势相吻合。截至2022年6月1日,下载数量超过500次的为11篇,其中7篇为硕士学位论文。仅有上海师范大学沈朱佳的硕士学位论文《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画说校园”与“疫情防护服”项目为例》下载量超过2000次。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师范高校的学术敏感度。在引用频率上,暂无文章被引用数量超过50次。基础教育阶段的文章引用次数大都在10次以下。文献引用数与下载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研究的质量层次和质量。(4)文献资源类型、研究人员结构和地域分布在文献资源类型上,相关文献以总结性论文、案例式论文为主要形式,暂无综述、调查报告等其他类型文献。在文献来源上,以《美术教育研究》期刊收录最多,共有8篇文献,占比10.12%;在研究机构上,以上海师范大学最多,共发文5篇,占比5.55%。从研究人员结构看,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引用和下载量最多的是硕士学位论文。发文作者地域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中小学、师范大学,但并未形成显著的成果聚集地域特征。(5)在科研课题项目方面美术PBL获基金项目共7项,其中部级1项,省级5项,上海市1项。其中上海市顾超发表课题成果2项,其余发表成果数量均为1项,无论是基金数量、成果质量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该注意的是,由于2019年国内开始美术PBL的相关研究,PBL的实际课题基金立项远不止7项,如,广东省就有其他立项。考虑到立项程序的滞后性,因此2021到2022年新立项的课题仍未在中国知网中体现。总体而言,美术PBL研究的数量与质量仍处于比较初始的水平。(6)研究学段分布相关研究学段以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为主,小学段文献为24篇,占30.39%;初中段12篇,占比15.18%;高中段6篇,占比7.59%;其余为中职、跨学段文献。高中学段PBL文献中,3篇为美术鉴赏主题研究;万方数据的9篇文献中有5篇与鉴赏模块相关,其余为核心素养、创意思维、教法等主题的研究。可见,高中美术教育群体数量不在少数,但相关PBL研究数量较少。

2.其他数据库搜索结果概况分析

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库中以同样的关键词进行搜索,仅得到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顾超的论文1篇,可见国内还比较缺乏高质量的高中美术PBL文献。在万方数据库中以同样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589项数据,其中学术论文562篇,收录篇数为中国知网的2.5倍。从文献发表数量趋势看,相关主题发文峰值出现在2019年,共97篇,占比17.17%。虽然万方数据库关于高中美术PBL相关文献的收录数与中国知网不同,但是整体趋势相似。在文献来源上,同样是以《美术教育研究》为最,收录共85篇,占比15.04%,其余均在7篇以下。在发文机构上,以中国美术学院的16篇最多,占2.86%;上海师范大学9篇,排在第5位,可见上海师范大学文献质量更优。另外,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虽然在资源类型、学科结构、研究人员、学段分布上与中国知网的数量不同,但是在比例和发表数量趋势上与其类似。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章更多,但是下载大多在100次以内,引用率也要远低于中国知网。

3.数据分析小结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国内高中美术PBL整体研究现状:美术PBL的整体研究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没有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集群和较显著的地域特征,仍没有突出的研究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美术学科对教研的重视程度、科研力量不如文化学科。部分美术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与技法训练,教科研意识比较单薄,相关教研有一定的滞后性。PBL在文化课中尚未取得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在美术学科中的实践不足亦是情理之中。其次,未形成实施美术PBL的大环境。如果学校与教师层级难以达成统一形式的美术PBL实施环境,“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与“以学为中心的PBL”就难以进行有效转化,容易产生教学观、学习观的矛盾,使PBL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PBL作为一种高投入的项目,缺乏师生的全身心投入、课时等基础保障,难免流于形式,成果也无从谈起。再次,高中美术学科开展PBL的指导不足,未形成规范。目前,在国内能购买到的PBL相关书籍多为外国译著,如苏西博斯、约翰拉尔默的《项目式教学》、阿卡西娅M.沃伦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等。而夏雪梅主编的《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可以说是目前推广最普遍的指导读本,但其中《重新定义学习:项目化学习15例》并没有关于高中美术类PBL的案例。第一部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第二部分“多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章节中虽融合了美术学科素养,但是篇幅较短,影响并不大。张丰等主编的《项目化学习慕课研修手册》中,《交通工具狂想曲——基于有效合作的项目化学习》案例在拼图任务与汽车外观设计中融合了美术跨学科素养[4],但是案例仍不是集中讨论高中美术PBL。目前美术PBL指导多从其他学科的成熟项目中借鉴学习,缺乏一定的深度与有效性。学会灵活从其他学科和学段中汲取经验,将成为高中美术教师开展PBL应具备的重要教研能力。最后,PBL实施的激励机制并未形成,部分教师缺乏从原有模式转化到PBL的动力,往往停留在观赏他人课堂的层面,缺乏自我实施的动力。

三、高中美术PBL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一线教师已经意识到PBL研究的重要价值,PBL是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绝佳教学载体。目前国内高中美术PBL的研究大多处于对其他学科单节课或单元课的模仿阶段,未从大概念视角、结合育人目标等更大的框架进行实践研究。在小学、初中阶段,美术PBL研究方向多为“+劳动教育”“+非遗”“+传统文化”“+双减”“+作业设计”等。对于高中而言,在模块课和艺考教学主题的学情下,高中美术PBL将围绕此凸显以下发展的趋势。第一,PBL或将成为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佳助力之一。虽然早期PBL应用并非从美术学科开始,但其他学科PBL教学对高中美术教学来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如,在艺考培训中通过实施PBL,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项目式学习,通过项目推进,提升学生解决绘画问题的能力,融合学科单元知识,达到深度学习迁移的目的。PBL将成为美术课堂改革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第二,跨学段、跨学科的高中美术PBL将成为热点之一。尹少淳在解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时强调:“新课标为什么从‘美术课标’改为‘艺术’,这是新时代学科融合、世界交流的需要,是从‘知识学习’到‘素养习得’的转化。”在知识量急剧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工具使知识的获取空前便捷,同时对人才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的知识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如,在涉及中国古典绘画的鉴赏中,已经越来越强调融合文史甚至戏剧音乐知识进行赏析,这是时展使然。第三,高中学段PBL意识觉醒,将形成高中特有的形式和特点。高中美术教学与小学、初中、高校等有明显差异,难以生搬硬套其他学段的教学模式。高中生在项目实施中主动搜索、处理材料、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更强,随着项目落地和研究的深入,高中美术PBL研究将凸显鲜明的学段特点。第四,鉴赏主题的PBL案例实践研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研究的主旋律,其他主题的高中美术PBL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美术模块课虽多,但推行多年以来,由于硬件、师资、课时等的限制,一直由鉴赏模块承担着重担。从发表数据可知,高中PBL关于鉴赏的研究就占半壁江山。目前的高中美术教研活动也是以此为主。另外,“学科素养”“艺考”“传统文化(非遗)”“作业设计”等主题的美术PBL研究与应用也会得到关注。据笔者观察,2021—2022年间,广州市、深圳市就举办过多次以PBL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如2022年3月18日,深圳市初中美术省级教研基地举办的深圳市2022年中小学美术改革线上交流研讨活动,其中“CEAP”项目式学习美术作业改革案例虽是初中课例,但吸引了很多高中的教师观摩,相信很快会引出一批高中美术PBL相关项目。第五,促进美术PBL实施的措施将更多元化和常态化。首先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教师提升自身教研水平的内驱力,是促进高中美术PBL实施的第一动力。其次是教学改革的实施,是促进高中美术PBL实施主要的外部因素。再次,近年来相关部门对美术PBL实施的激励措施将不断加强,如,大力开展关于PBL的主题教研、培训活动,在各级规划课题中增加PBL专项或将PBL作为选题指南的重要部分,广泛的教育研究将促进PBL的推进。最后,随着其他学科PBL研究结出硕果,其成功经验的推广将不断辐射到美术学科,进一步推动高中美术PBL的实践。当下是美术教育蓬勃发展的年代,在学科融合与核心素养的语境下,PBL对当下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广大教育者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走出舒适区,借PBL开拓美育新思路,在教学中直面学生遇到的真实问题,通过PBL的方式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美术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唐婧.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设计应用——以《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为例[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9:2.

[2](美)苏西博斯,(美)约翰拉尔默.项目式教学[M].周华杰,陆颖,唐玥,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6-23)[2023-02-01].

[4]张丰,管光海.项目化学习慕课研修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8篇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术成果呈现与交流的平台,其所刊载的学术文章反映了该学科当时的研究状况。严谨的学术期刊理应在选题策划和稿件审核方面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和流程,特别是选题策划方面,期刊编辑秉持的原则中,首要的是选题要反映当前研究与实践的面貌。因而,选择一份严谨的学术期刊,考察其中所刊载学术文章的主题分布,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在某个时期中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变化。同时,对教育教学具体领域的研究也是研究者对目前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和总结。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学术期刊在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方面的关注热点,充分发掘学术期刊在预测学术研究发展态势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为我国远程教育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等方面提供有益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我国的远程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和提供一些启示。近年来,关于学术期刊 (特别是远程教育学术期刊)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所刊载学术文章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作者情况、引文情况、影响因子等方面的分析,或是对不同期刊在这些方面的比较研究。而本项研究主要根据较长一段时间内学术期刊所载学术文章的内容、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来剖析中美两国远程教育研究发展过程、当前热点及趋势。

一、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 相关文献研究

本研究主要从 CNKI、Google Scholar、ECO、PROQUEST 等数据库,以“期刊”、“学术期刊”、“科技期刊”、“学术研究”、“比较研究”,以及“Comparative Analysis”、“Academic Journal”、“Scientific Journal”、“Comparative Research”为关键词,获取中英文文献。在关于跨文化、跨语种的学术期刊与所属学科的学术研究的相关研究中,有徐庆宁[1]、郝晋萍等[2]、毛一波[3]、张玉华等[4]、张玉平[5]、陈光宇等[6]、王英辉[7]、邹文华[8]分别研究了我国和外国某类学术期刊在文献类型、报道时差、学科结构、出版周期、被检索机构收录等方面的差异。Mendler- Johnson 和Luis e[9]、Soteriou[10]、Hon Fun Poon 和 Chris Row-ley[11]分别研究了不同国家的某类期刊的文章。这些研究所涉及的期刊刊期都较短。涉及较长时期学术期刊的研究有:Craig W Trumbo[12](涉及八份传播类期刊的 2,649 篇文章)、Leona M English 等[13](涉及英国和北美宗教教育杂志 10 年的文章)、Bon-court 和 Thib aud[14](涉及三份政治科学杂志从 1973到 2002 年的文章)、袁会[15](涉及两份杂志近十年的选题) 等的研究。关于单一语种或文化下的学术期刊的专门研究亦有不少,如:Wadhwa、Suresh K[16]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 / 塑料方面的学术期刊;Blank和 Rebecca M.[17]比较了 《美国经济评论杂志》 学术文章的双盲或单盲同行评审;Cote 等[18]采用引文分析方法研究了消费者研究杂志对社会科学文献的影响;Gentry 等[19]研究了 1986- 1991 年期间运输和物流期刊中作者的从属关系,并与之前三个时期的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张新平等[20]比较了中国期刊方阵与中文核心期刊;而孙景峰[21]、杨阳和王瑄[22]、凤元杰等[23]、李树民和许静[24]、余韬[25]、王昆欣和高飞[26]分别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科学、物理、管理学、医药学、电影类、旅游类学术期刊。归结起来,现有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结构、出版周期、被检索机构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发行方式、出版介质等方面,期刊的订户、被阅读频率、被引用频率、出版格式、主题、评审方式、作者、研究方法等也受到了较多关注。国内针对远程教育学术期刊的研究也不少,例如,张伟远[27]就如何提高研究质量的问题,选取了中、英、美三国的五份远程教育杂志 1997 和 1998年两年内刊载的学术文章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还有很多研究者针对特定中文期刊从不同角度对中英文的远程教育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28][29][30][31][32],大多关注学术研究的规范性、文章数量、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研究主题、 论文撰写、文献题录信息等,但所采集的期刊信息跨越年份较短,多为两三年间的情况,很难反映较长时期内的研究趋势上的变化。

2. 关于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分类

为了更清晰和确切地对比研究中美两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章内容上的异同,我们需要一个较为科学和适用的远程教育研究领域分类标准。科学性当然是首要的标志,但“适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远程教育研究内容的分类,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如徐辉富[33]、黄盼和何仁生[34]、李爽[35]等在各自研究中提出的远程教育研究领域 (内容) 分类,但大多都是服务于某项具体课题研究(如:为了研究远程教育专业人员分类,等等),或为远程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而做的分类,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缺乏系统性或不够全面的问题,并不适合本项研究对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分类。丁兴富[36]将远程教育学科内容分为十五个细目,基本涵盖了远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各个重要内容,但此分类过于“细致”,且混合了远程教育内容(如教学设计、学习支助服务、比较研究等)和层次(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培训等)。张伟远[37]在论述远程教育研究的时候特别指出:远程教育的研究和远程教育学科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还讨论了远程教育可以着重研究的重点内容,为我们制定研究内容分类维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归结和借鉴现有文献中对于我国远程教育研究内容的诸多分类,我们以为,远程教育研究内容可以从六个维度来剖析:

宏观政策与理论的研究

包括:远程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研究;重要领导的相关讲话、政策法令;远程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与分类;远程教育学科理论基础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远程教育心理学 (及相应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远程教育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

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

包括:远程教育的质量及质量保证;远程教育系统的管理、政策制定与立法;测量与评估;成本效益研究;远程教育心理学、远程教育经济学等交叉理论的应用研究。

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

包括: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远程学习交互;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入学动机等研究;远程学习评价。

教师与支持者的研究

包括:国内外远程教学人员的培养和专业发展。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包括:远程教学过程和模式研究;课程设计与开发和使用;各专业学科的远程教学;各层次的课程和教育项目的建设与评价。

资源与技术的研究

包括:远程教育的关键技术的开发、教学应用和效果评价;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应用及相关研究;资源、技术与平台的标准和共享机制的建设。

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样本数据

本研究选择了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综合版)》 (后文简称“DEC”)和 《美国远程教育杂志 (the American journal ofd is tance ed ucation)》 (后文简称“AJ DE”) 两份期刊。前者为中国创刊最早、历史最久的远程教育学术期刊,为教育部主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主要关注中国远程教育的进展,也关注国外远程教育动态。 《美国远程教育杂志》 是远程教育界的着名学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的 Michael G. Moore 博士主编,该杂志主要关注美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但同样不排除来自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远程教育研究成果。两份期刊的受众均为:高校中远程教育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远程教育及相关领域 (包括E- learning 、在线学习、成人教育,等等) 和相关机构 (包括远程教育院校、公司、军队,等等) 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所分别关注的远程教育研究内容,从期刊编辑的视角,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者进而以远程教育学术期刊为窗口,剖析并对比2000 年至 2010 年中美两国远程教育研究在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方面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并试图通过发现两国远程教育在研究领域上的关注焦点的差异,从而为中国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和期刊编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借助 CNKI和两刊各自的网站,并在两刊主编支持下,采集到了 DEC 和 AJDE 从 2000 年到2010 年的全部出版物中所包含的学术论文,剔除了新闻 / 动态报道、访谈、书评等文章。这里所说的“学术论文 / 学术文章”,是指格式规范且结构上包含了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的学术类主题的文章。据统计,在 2000 年到 2010 年的 DEC 上总共收集到学术论文共 2,011 篇,而同时期的 AJDE 上总共收集到学术论文 130 篇。两刊各年度论文数量分布参见下表 1。

三、2000- 2010 年 AJDE 与 DEC学术论文的数据比较与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之前,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国情、刊期、每期容量不同等客观原因,两份期刊在 2000 年至 2010 年期间刊登的文章数量有很大的差别 (DEC 共 2,011 篇、AJDE 共 130篇),难于就文章数量来做比较。因此,我们在逐类分析和对比分析时,将数据做了简单换算,以“当年某类文章数量占当年全部文章数量的百分比”,来替代“当年某类文章的数量”。

1. 2000- 2010 年期间 AJDE 与 DEC 学术论文整体情况分析

《中国远程教育》 各年度文章统计见表 2。由表2 可以看出,这十一年间,DEC 中“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资源与技术的研究”领域的文章数占到了各年度文章数量的大部分 (最高百分比达到了61%,最低亦有 41%),十一年中这两类文章合计占到全部文章总数的 51%。而“教师与支持者的研究”类文章在各年所占比例始终偏低,最高未超过 9.68%(2010 年),十一年中该类文章仅占全部文章总数的3.93%,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他几个类别下的学术论文数量每年都比较稳定,累计占当年全部文章总数的 38%到 50%。AJ DE 各年度文章统计见表 3,由于该杂志刊载的学术论文数量较少,2000 至 2001 年每年仅出版三期,2002 年 (含) 之后每年仅有四期,因此十一年中收集到的学术论文共 130 篇,且每年每类别下的研究文章亦不超过 9 篇,某些类别在某些年度的文章数为 0。由表 3 可知:AJDE 中“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类文章数占到了各年度文章总数的重头 (最高百分比达到了 75%,最低亦有 16%)。其中,“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类的文章数量较稳定,除 2000 年外,其他各年份该类文章占当年度文章总数的百分比均高于 20% ,年均51.59% ,十一年来该类文章占全部文章总数的51.5%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类文章每年均有出现,各年份该类文章占当年度文章总数的 16%以上,各年度平均在 22%左右,十一年来该类文章占全部文章总数的 22.3%。其他四类文章所占比例较小,其中“教师与支持者的研究”仅在 2002 年和 2007 年出现,分别占当年文章总数的 8.3%和 10%。图 1 显示了两份期刊 11 年各类文章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更清晰地体现了两期刊十一年来六个研究领域的文章的相对数量关系。在两份期刊中,“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和“资源与技术的研究”很明显是强势领域,而“教师与支持者的研究”是受到较少关注的弱势领域。

2. 2000- 2010 年期间 AJDE 与 DEC 各研究领域学术论文数据对比

在分别对两期刊 2000- 2010 年度的六个研究领域的文章数进行初步统计的基础上,参照表 2、表 3数据,绘制了图 2 到图 7 的分领域文章发表数量占当年发文总数百分比的对比折线图,后文将据此综合分析 DEC 与 AJDE 各年度、各类研究领域中的学术论文情况以及十一年来的总体趋势。图 2 至图 7 可以清晰地表示两期刊 11 年中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数量分布与对比情况。纵坐标代表某期刊的某类文章在某年度的数量占当年该期刊学术文章总数的百分比。由图 2 可知,“宏观政策与理论的研究”领域中,两刊各年该类文章所占比重都未超过 20%,并同时在 2004 年、2008 年出现两个波峰,而 2002、2003、2005、2009、2010 年,两刊都较少刊载这一类别的文章。2008 年之后,两刊对此类研究的关注度都有下降。关于“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文章 (图 3),两刊同时在 2001 年出现峰值,并同时在 2002、2004年出现波谷。其他年份中,两刊该类文章均有 起伏,但 DEC 此类文章一直在 25%上下波动,而 AJDE 此类文章在 5 个年份均未出现,其他年份该类文章所占百分比不稳定。

两刊对“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都较重视 (图4)。DEC 此类文章保持在 10%之上,并且可以明显看到,在略微的起伏中有逐年上升的趋势。AJDE 此类文章所占比例始终在 20%以上,且整个曲线都位于 DEC 对应曲线上方,显示了 AJDE 对此类研究的高度重视。图 5 显示,两刊对远程教育中的教师与学习支持者的研究的关注都有待提高。虽然两刊该类文章数量变化趋势差别较大,出现波峰、波谷的年份并不一致,但两刊十一年内该类文章所占比例都未超过10%。DEC 自 2007 年以后,该类文章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 DEC 已经开始意识到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习支持者的重要意义。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两刊该类文章所占百分比一直在 20%左右徘徊 (除 AJDE 在 2000 年有过一个高峰),可见对该类研究的关注非常稳定 (图6)。2009 年以后,两刊对该类文章的关注都在上升,2010 年 AJ DE 上该类文章超过了 30%。对于“资源与技术的研究”,两刊的关注度差异较大 (图 7)。2000 年,两刊刊载的此类文章都出现了高峰,DEC 此类文章超过了 35%。但此后,自2001 年到 2007 年,AJ DE 对此类文章的关注在逐步上升,从 2001 年的 0%上升到 2007 年的 20%,而同期 DEC 此类文章在逐步减少,从 2001 年 25.7%下降到 2007 年的 19.6%。2008 年起,DEC 此类文章保持在 20%左右,而 AJDE 此类文章数量起伏仍较大。两刊对此类研究的关注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程教育中的资源和技术的建设在两国远程教育实践和研究当中有不同的重要性。

四、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发展过程与热点分析

以上对 DEC 与 AJDE 两刊 2000- 2010 年期间刊发的学术论文在远程教育的六个研究领域中的基本情况做了比较和分析,下面将重点结合我国远程教育实践,对我国远程教育近十年来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特点以及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进行分析。

从前文图 2 可知,宏观政策与理论的研究在2000 年中国远程教育试点开展初期受到较多关注,之后略有下降,2004 年出现高峰后,在起伏中亦有所下降。可见,2000 年前及之后几年,我国远程教育处于一个新的起步阶段,相关实践 (如: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 刚刚开始,一边备鞍一边上马,很多问题刚刚出现,与之对应的理论亦不完备,中国远程教育在懵懂中前行。与之对应的是,在远程教育学术期刊上,出现了很多理论探索与政策分析的文章。2000 到 2004 年,该类别下的学术论文有很多至今仍保持着较高的被引频次。当然,理论的完备也不是一个无限期的过程。当关于理论的研讨达到高潮的时候,通常预示着其将告一段落。2004 年之后,此类文章有所减少,也说明对于远程教育宏观政策和理论的关注开始有降低的趋势,中国远程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们的眼睛在望向更具体、更基础的课题,比如2004 年以后较为多见的远程教育系统的搭建、学习者的学习、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应用,等等。这一变化,对我国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情。理论大框架固然重要,但,相对于宏大课题而言,远程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很多脚踏实地的“小”思考,而这,往往是我国学界人士不屑于涉足的。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 (见图 3) 总体上是受到重视的,该类论文数量在各年度都居于前列,相关文章在2001 年甚至达到了 73 篇。在前些年,该类下的论文主题也比较宏观,如: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管理与政策制定,以及立法,等等。近年来,特别是 2007年之后,此类宏观研究少了,更多见的是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及质量保证、测量与评估、成本效益研究、远程教育经济学等交叉理论的应用研究等。与之前的宏观选题相比,这些主题更贴近实践,研究成果也更有实践性的意义。该类别文章的前后变迁,特别是“去宏观化”,也体现了我国远程教育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向下延伸”,朝着更具体、更微观的方向延伸。从 2007 年开始,该类别的学术论文数量持续下降,稍有小起伏,这可能也在表明: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重心在向别的类别转移,对于系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但这类研究的数量并不会持续下跌,对于系统的研究是远程教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还是其他几类研究的基础。可以预见的是,此后该类研究还将继续向实践性、去宏观化的方向发展,相关文章的总体比例会继续调整,直到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 (见图 4) 在 2000 年还较少,随后开始了有起伏的增长,相关研究主题较多地聚焦在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上。特别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和探讨,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了大量的跟学习者与学习相关的学术论文。该类别下其他受到关注的研究主题还有:远程学习交互,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入学动机等研究,远程学习成效的评价,等等。近年来,这一类别下的文章较多集中在“学习支持”方面,也跟我国远程教育实践目前阶段的特点有关系:刚刚从关注课程和教学,转向关注学习支持服务,但还没有将焦点更多地放在学习者身上。从我国该类研究的成果数量来看,并参照美国同行期刊该类研究的特点可以预见,未来,该类别将逐渐出现更多关于学习者的文章,对学习者的研究是未来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文章数量上来看,相比其他各类研究,教师与支持者的研究一直是不被重视的一类,在中美两国均如此。在 DEC,2000 年到 2011 年的 11 年里,仅有3 个年份达到或者超过 10 篇。教师和其他支持者是远程学习中关键的“人”的要素,教师在远程学习当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应当受到重视。从图 5 看来,自 2007 年该类文章数量跌入谷底之后 (当年仅 3 篇、1.79%),从 2008 年起开始呈逐年上升态势,到 2010 年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可见,对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和其他支持者的研究已经开始受到关注,但总体来看,关注程度还急需提升。任何现代的、时髦的技术都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过去和现在的实践已经证明,未来的实践还将继续证明。课程与教学是远程教育中学习者最关心的部分之一。总体来看,这一类研究受到的关注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图 6),该类文章数量在 2000 年到2002 年持续上升、达到顶峰之后,一直保持在 30 篇上下。这也跟我国远程教育实践的特点有关系。在生师比极高的情况下,加强课程建设、关注教的过程,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比较便捷和省力的途径了。未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将保持较大比例。的确,即使生师比相对较低的国外远程教育,也依然是重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的,也依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与技术的研究类别的学术论文 (图 7),在2000 年即已达到顶峰 (64 篇),随后逐年持续下降,2007 年以后在 30 篇上下 (20% 左右) 徘徊。2000年适逢“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各远程教育机构完成了最初的基础建设并开始招生。此后几年,远程教育的资源和技术是实践者们关心的一大焦点,也是远程教育系统建设中最实际的问题。待基础建设渐入佳境,基本的资源建设已接近完成,技术框架已然搭建完毕,此类研究随之减少。但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深入,资源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建设并加强共享,技术也需要不断探索和更新,因而此类研究预计将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会持续下降。只是在选题上,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源与技术类的学术文章可能聚焦在更有实践意义、切实服务于实践的“微观选题”上,但这个“微观”并不是“技术化”的代名词,技术以前不应该、将来也不会是该类研究的核心,资源和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才应是恰如其分的核心。

五、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启示

1. 关于本研究所用的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分类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分析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特点 (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分类粗细得当),本研究将远程教育研究领域分为宏观政策与理论的研究、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教师与支持者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和资源与技术的研究六类。经过在本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这样的分类体系能比较全面地涵盖中美两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全部主题,并且所有主题在各个类别下的分布较为均匀和可信。此外,本研究所采用的这一分类体系突出了当下远程教育领域中热门的“学习”和“学习者”,将其单独分为一类,有利于更好地 分析、比对。而且,研究当中发现,中美两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在“教师与支持者的研究”下文章数量都较少,也说明该分类方式确实能发现当前研究文章在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一些遗憾。不足的是,文献研究中,外文文献、特别是非英语的外文文献采集较少。这可能会导致本研究在最终确定研究领域分类时借鉴不足,理论基础不够全面。

2. 中美两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 2000- 2010 年期间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本研究发现,中美两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在2000 年至 2010 年这十一年间,在六个研究领域所刊载的文章数量及变化趋势呈现出了一些一致性,差异也同时存在。如前所述 (并参见图 1),两刊在“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资源与技术的研究”领域均刊载了较多的文章,说明对此有共同的关注。“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文章在 AJDE 文章中总数排名第一,说明 AJDE 对此一直保持较高的关注度,此类文章在 DEC 排名第 4,但近年开始有所增长,也意味着此类研究将是未来两刊共同关注的热点,两刊“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类文章的数量年度间增减趋势有差异,整体趋势依然较接近。两刊在“宏观政策与理论的研究”、“教师与支持者的研究”领域的文章数量均较少,且变化较大,对这两个领域、特别是对教师的研究应当是未来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若某类文章在某年所占百分比超过该类文章 11年中各年度所占百分比的平均值,则可认为该类研究在某年成为热点研究领域。表 4 总结了两刊十一年间共同出现的热点领域 (AJDE 计算各类文章年度平均值时,剔除文章数为 0 的年份)。可知,这十一年间两刊的热点领域在不断变化,这当然也与期刊编辑关注点的变化有关,但也能反映当时远程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点的变化了。两刊在 7 个年份上有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也体现了中美两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所关注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内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也应该是近年来两国远程教育界人士学术交流的重要基础。远程教育学术期刊亦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多做文章,促进两国学术研究和实践的交流沟通。从表 4 也可以看出,宏观政策与理论的研究、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是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的领域,相关的学术文章数量还将继续保持在高位。但这不代表其他类别的研究不会受到关注。根据前文的分析,对教师和支持者的研究将是未来的一个亮点和焦点,关注教师和其他远程学习的支持者,研究如何提高教师和其他学习支持人员的工作效能,实际上也是对远程学习和学习者的帮助。当然,本研究对期刊的选择也可能影响上述结论的获得。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期刊选择范围,并且不局限于中国和美国。毕竟当前世界范围内远程教育相关期刊,数量已然不少了。扩大期刊选取范围,有助于得到关于研究趋势、研究热点的更大范围内、更准确的研究结论。

3. 本项研究对中国远程教育研究和学术期刊建设的启示

本研究重点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远程教育期刊在十一年间所刊载学术论文的数量变化,并通过数量的变化讨论了其所反映的远程教育学术研究领域内容的变化和趋势的变化。从对 DEC 所刊载学术文章的研究主题在十一年中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对于远程教育宏观政策和理论的关注有降低的趋势;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中,重点将由宏观课题转向与应用相关的实践课题;学习者与学习的研究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有必要鼓励和引导对远程教育中的教师与其他支持者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将作为研究重点之一而保持稳定状态;对资源与技术的研究的关注,将有相对下降的态势。而对比 DEC 和 AJDE 的情况可知,纵使在教育制度、教育对象、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诸多差异,但中美两国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关注点依然存在很多相通、相同之处。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9篇

1项目概况

该项目采取“4+0”培养模式,专业培养计划由双方大学共同审定,教学计划所涉及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均在中方完成,美方课程由美方派遣外籍教师来校任课。学生在修习完教学计划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在获得中方本科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的基础上,符合美方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向美方大学申请学士学位。该项目目前已实施3年,首届学生已完成在校的学习。

2中美护理教育的差异

2.1课程设置

美方护理课程方式多样,如按照生命周期、健康模式等进行课程综合,并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1],设有当前社会管理急需的护理课程及护患沟通技能所必需的相关人文素养课程,如《灾害护理》《应急护理》《西方艺术》《西方文化》等,且人文课程占美国护理本科全部课程的1/3,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增强其职业使命感和护理责任意识。而我国护理本科课程体系更多强调的是护理知识的系统性,课程设置中基础医学和护理专业课程占主导地位,人文科学课程偏少,课程目标侧重于对学科的研究,对社会和学生的研究不足[2]。同时,按照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标准,中医护理课程必须达到11学分~1分以上,且需根据我国国情开设相关通识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使我校全部课程门数和全部教学时数增多。

2.2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授课方面,美方灵活运用讨论汇报、案例分析、启发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中方采用讲授法为主,辅以提问、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在实践课授课方面,美方并不注重具体的护理操作步骤和操作程序,而是鼓励学生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寻求更为有效地护理操作方法,中方则更加注重按照护理操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

2.3学习评估

美方对学生的学习评估侧重过程评估及综合评估,尤其注重学生自主思维的考察,注重原创性,且评估方法多样。教师考核态度严谨,注重细节,强调学术道德,学生所写论文或者讨论稿一经核实非原创,则严格定为不及格;答题缺乏自主思考者,降级打分;缺课率达一定程度的,必须重修。中方教学评估偏重理论考试和终末评估,虽目前也强调实践考核,但大多数学校未将该项分数列入毕业考核总分之中。因此,其通过与否并不影响学生毕业。

2.4重修规定

美方要求学生必须重修不合格科目,且在未通过该门课程考试前,学生不得继续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某一科目未通过考核,则必须进入下一年级重修该科目,直至重修通过后方能进入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方则会给学生补考的机会,重修科目通过与否并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3思考与建议

3.1转变护理教育理念,充实人文课程设置

在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情形下,应借鉴美方的护理教育思想,转变护理教育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加大人文课程内容,培养护生的爱心与沟通能力。为此,我校成立中美教学计划开发小组,在保留国家规定课程、我校特色中医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增加《护理沟通》《西方文学》《西方历史与文化》等人文科学课程,培养护理学生的人文修养及主动关爱病人的自觉意识。

3.2开展护理教学改革,加强师资管理,引进教学方法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3]的要求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通过开展中美教师座谈会,加强双方交流,借鉴美方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在护理理论课中适当引入美方教师所采用的课堂讨论、论文交流、调查汇报等教学方式;在实践操作课教学中,不拘泥既定的护理程序、护理步骤,开展自主设计及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改进评价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评估制度

美方注重过程评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教学方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评估,建立并制订过程评估制度及形成性评价方案,除理论性考试外,还应采取调查、汇报、辩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思维、理论、实践、应变等多方面能力进行实时考核,不断以考促学。

3.4结合国情开展教学管理,教学制度商榷修订

按照美方的教学管理规定,学生如一门美方课程未通过考核,则须在下一年级学生开设该科目时进行重修,且在未完成重修科目前,学生不得继续学习其他美方课程,这实质上导致了该生不能正常跟进教学计划,学习进度较其他同学晚了至少1年,甚至有可能影响到该生的实习和毕业。为了避免给学生带来困扰,我方对相关的教学管理规定进行了商榷和修改,尽量避免中方课程和西方课程在学习进度、考试时间等方面的冲突,为学生留出充裕的复习时间,并灵活运用学生的寒暑假以及课余时间加强中方课程的学习,以保证学生在顺利通过美方课程考试的同时,也能符合中方课程的考试要求。护理合作办学项目,重点要融入美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手段,充实前沿的护理理论知识,导入护理专业的世界发展动态,从而在护理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中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美方的护理教育理念及许多做法值得肯定,但在办学实践中也应结合我国国情予以消化吸收,整合中外双方特色优势创新突破[4],将引入美方的教学优质资源不断加以本土化,对双方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方法进行充分商榷,以制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护理高级人才培养方案,从根本上避免引进的资源“水土不服”的情况,为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焦红霞,袁力.中美两国高等护理本科教育比较及启示[J].齐鲁护理学杂志,2011,17(3):44.

[2]焦红霞,袁力.中美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J].全科护理,2010,8(9A):2338-23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2015-03-0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001/200507/10295.html.

[4]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12.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中美差异;启示

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国情,决定着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较中美两国的教育方式,借鉴其先进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美国培养方式的突出特点是灵活有度,学少悟多,善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美国的课程设置灵活,更多的从社会需求和学生生存需要考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不断拓展和创新。

中国教育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容易重视学而忽视了悟,多出学习型人才。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和对学术权威的尊重。而且中国人容易重视文凭学历,使得社会过度强调考试的唯一性和重要性。

一、中美研究生教育差异

11培养方式不同。

美国的研究生入学没有统一的全国考试,大多数学校全年接受学生的申请,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春季或秋季入学。由学校经几方面成绩和情况的综合平衡,决定是否录取。不单纯以分取人。招生具有开放性、世界性。中国的硕士研究生须通过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也就是初试,还须参加所报考学校的自主复试。博士生的招生,采用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美国硕士生学制一般两年。开始学习期间不指定导师和研究方向,系里设一位研究生顾问对每个研究生的个人情况、课程的选择、学习期限、选定导师等提出建议。半年或一年后硕士生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导师与其他几名教师一起组成一个硕士生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硕士生的指导。我国研究生学制一般是两年半或三年,入学后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课程教学上分化细,课程设计比较专业化。培养方案上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课程多。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课程教学重视基础,面稍宽。中国则更专业化,面较窄。美国研究生在学习中逐渐明确方向,而中国学生学习初期就有了具体的方向。所以美国学生相对适应面更广些。另外,美国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我国则是课程多。这使我国研究生能系统的掌握知识和科研成果,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12教学内容不同

美国大学普遍重视研究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通常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纲挈领式地讲解,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认真阅读大量资料,归纳问题并课堂讨论。导师非常鼓励学生去研究那些目前尚未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的研究生的教育形式与风格依然停留在本科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本科教育的简单延续。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讲课的内容大多是已定论的东西。

另外,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 -1%,著名大学可达30% -40%。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研究生过分注重入学考试,轻视学习过程的考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入学前的考查,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实行双盲评审和导师回避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13教育目标不同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按学位层次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博士学位包括研究性博士和专业性博士两种,其中,研究性博士学位是一种学术性学位,重点培养研究生从事学术领域的工作。其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创造性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其自由地探索问题和发表意见,用批判的眼光评价专业领域,用恰当的原理和方法去认识评价说明科学前沿的争论点和问题,开发学生们在学科上做出有意义的贡献的能力。硕士学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性学位,这种类型的硕士生被看成是博士生阶段前的一段学术低级训练过程。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事学术活动或进行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拥有学术背景和训练,获得和掌握非应用型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为了实际应用来发展技能和技术。而职业型硕士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引向一个具体职业,它更多的指向知识的直接运用而不是独创研究。

我国研究生从学位层次上也分为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博士培养目标是“一般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兼顾其他行业的需要。培养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和通过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正处在“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辅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的转变过程中。但从目前的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还没有出现类似美国专业博士。在硕士学位层次上,仍是以强调学术型学位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

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研究生教育应该确立“以人为本,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育人目标上,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科学的人才价值观, 培养学生富有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才能。

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教学管理应实现制度性和灵活性与淘汰的统一。既要注重制度的规范性、严肃性和统一性,又要考虑对制度的合理性、人文性和灵活性。在学籍管理制度上应更富有弹性率,并且应注意保持一定的淘汰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倡导教学形式创新与多样性,鼓励个体创新。教学实践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既注重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广泛采用“自由讨论式”、“自主研究式”等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求异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总之,美国教育优势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重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既有很好的基础又有很高的创造力。中国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教学民主、注重启发教学和鼓励学生探究等措施,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总结:一国的教育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不同的教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我们既不用一味的追着国外的步子,同样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需要探索出既适应中国社会又融合了国外先进经验的教育模式,做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思静浅谈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2-43

[3]洪金水中美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比较分析及借鉴[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6:82-83

[4]薛燕华中美教育比较及我国教育发展之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6:130-131

[]刘少雪中美两国的研究生教育可以比较吗[J]复旦教育论坛,2011,9(2):43-47

[6]张永伟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目标现状特点的比较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32

[7]硕士学位论文:田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D]湖北省:中国地质大学,2008

上一篇:音乐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教师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