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0-27 21:19:53

创业史读后感

创业史读后感篇1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课程教学中存在模式化、刻板化、程式化倾向。笔者结合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对如何突破固有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一、对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再认识 古代文学史课程有何特点,通行教学模式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什么,教师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传道授业解惑?由于受教学习惯束缚,连一些资深教师对此也含混不清,或者有意无意地不做深究。其实,厘清这些问题既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现实需要,也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的前提条件。 与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相比,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历史跨度长,从远古神话到晚清文学创作,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步;二是涉及文学人物与文学作品数量庞大;三是“文史哲”不分家,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创作都与时代政治、经济、思想等等发展状况绞缠在一起。与此对应,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工作应当解决的问题是:一是为学生厘清文学历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头脑中有一条明晰的历史线索;二是引导学生循着文学历史发展的主线,探索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创作情况;三是为让学生明白“文史哲”三者之间的关系。 古代文学史课程的这三个特点,是广大文学史专业教师所熟知的,因此,日常教学工作通常就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教师的工作也日趋程式化和模式化:一节课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简单交待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概况,接着介绍创作流派,然后是具体讲述某一派或者某一位作家的创作,讲述的内容包括作者简介、风格简介以及作品鉴赏等。而学生专注于黑板,不放过教师笔下或者投影幕布上的的每一个字,记述完毕,一节课也就到了尾声。这样一节课,是标准的,也是合格的。对于这样一节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方和学生不会有意见,争议最多是课堂气氛活跃与否或者内容生动与否,对于教学流程不会有疑议。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就是以这种模式进行,这是传统的、常规的、通行的教学模式,影响深远而广泛,各方都已习惯。习惯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被习惯左右着的教学各方,罕有创见,即使有,也难以冲出惯性的重围。王安石曾说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1](97)语义与此相类。在“习于苟且”的环境力量下,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工作被局限于教室,局限于书本,局限于教学大纲,局限于标准化的教学条框中,鲜有创新。 笔者认为文学史课程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某一作者的创作概况,总体风格或者某一部作品的艺术魅力,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审美品位,提升文化素养,进而塑造人格,培养性情。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2](76-87) 其中,学会生存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的,而前三者则是学会生存的前提条件。前三者综合在一起,正是我们的古代儒者所称的“修身”一门。“修身”是儒者立于社会治理社会的前提。《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485)古代文学史内容丰富而源远流长,涵盖了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内容,对学生而言,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面重要窗口。同时,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者的生平、思想,探讨特定阶段的文学现象和历史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依存感与归属感,塑造人格,培养性情,从而提升个人素质,既与先哲的“修身”说遥相对应,又与当代教育专家的“认知”“做事”“共处”等观点本质上相通。 可见,不论是古代儒家学者还是当代国外教育专家,对于教育目的的看法一致,表达方式迥然相异,实则殊途同归,都将教育的终极目的归结于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将来踏入社会生存做准备。所以,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单是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培养性情。 二、对创新教学方式的新思考 古代文学史教学面临着学生需求多样化、趣味化、信息量大且传递迅速等新形势,迫切需要突破刻板、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兴趣,加强师生交流,强化教学效果。明袁宏道在《叙小修诗》里首倡诗文创作应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187)引发文坛震动,引导复古、拟古的文坛转变风向,从追求形式转而追求真情,引起了明代晚期诗文创作的变革。而今看来,这种“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观点也适用于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是可以古为今用的一笔丰厚历史遗产,值得深入总结、大力推广。 1.“不拘格套”的授课方式 正统授课方式包括几大要素:讲授者,接受者,教材、教案,固定的空间——教室,固定的工具——黑板以及相关附属物。教授的方式是在固定的空间内通过口授、文字表述等手段向接受者传授教材以及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容特点与教学目的决定了这种正统的授课方式并不是最合理的。所谓“不拘格套”是谓打破固定空间的约束,打破教材与黑板的制约,以灵活的方式授课。 方式1:走出教室,走入自然。 #p#分页标题#e# 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领学生欣赏、品鉴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采用何种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到古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境界中去,是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诗歌与散文。诗文创作的一个重要起因是作者为自然之景所感,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5](527)讲述的正是作者为自然之景所触动时的感受。这种“悲”“喜”“懔懔”“眇眇”的情感变化,是诗人进行创作前的必经阶段。因此,要理解古人的情感变化,深刻领悟古代经典诗文的境界,最适宜的方式便是将欣赏的空间由室内移到室外。在春和景明之时,感悟春的美好,体味“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勃发生机,在万物萧飒,落叶纷飞的季节,领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感伤与怅惘。还可将课堂拉到旷野,让学生体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总之,不局限于有限的教室空间,将课堂延伸至室外,对于学生品读、深入理解古代诗文有着重要意义。 方式2:专题讲座,深入探讨。 按照教材或者以教材为纲的通行做法,将教师的精力,学生的关注点局限于书本,造成一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效果,但无法就某一论题深入展开、层层剖析。专题讲座可以弥补此缺憾,教师利用专业优势,借助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学术热点、前沿问题等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并且安排互动环节,引发学生对专题的关注与探讨。这种做法对于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学术思维,提升学术水准大有裨益。专题的选择可以两种方向主导,一是学生主导,一是教师主导。学生主导就是调查学生的关注热点,对于学生希望了解的古代文化、文学人物、古代政治、甚至社会风俗等某一方面给与关注,形成论题,以小型学术讲座的形式为学生“答疑”。教师主导就是选择教师的学术专长或者研究成果中的某一项加以整理形成论题,以剖析的方式面向学生讲解,展示学术研究的路径,训练学生的学术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采用何种专题讲座,都是深入探讨的有效路径,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 2.“独抒性灵”的引导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高峰迭起、瑰丽璀璨。 诗词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内容,最讲究一个“情”字,历朝历代的诗文大家谈及创作,无一不围绕情感进行阐述,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5](528)白居易说诗歌“根情”。[6](2790) 诗歌的创作以情为主,以情动人,讲真情而非矫揉造作之态。欣赏古代经典诗文也当从“情”字着眼,倡导“独抒性灵”的诠释方式,引导学生自由思考、独立分析,不拘泥于权威解释,避免机械化、模式化的政治解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方式1:品读经典,怡情悦性。 历史发展,时代演变,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社会潮流变化万端,万变之中唯一不变者乃是人类的基本情感。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思春而意兴勃发,睹秋而悲从心起,自古皆然。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更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或升华,因此,以“情”为突破口,深入了解古人心态,理解古人创作动机,避免机械化、模式化的政治解读,乃是解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怡情悦性的不二法门。例如引导学生欣赏《长恨歌》,首先应摒除“政治主题”说,而从人之常情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白居易为何笔不由己,将“欲惩尤物”的讽刺主题渐变成“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颂歌。其次,带领学生走进“长恨”的情感世界,抛开李隆基的帝王身份,引入一个人到暮年的男性视角,理解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恋,乃是一种对于生命之春的眷恋,是以杨玉环青春肉体的活泼魅力抵消暮色沉沉的悲哀。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既能增加学生品读、鉴赏经典能力,也能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 方式2:区分个体,不立标准。 孔子的“因材施教”说,三千年来,历久弥新,遗憾的是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囿于学生人数、教材与大纲,区别个体、因材施教的做法难以施行。对此,可以在古代文学史课程中大量增加自由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敢于偏离“正道”,提出自己的看法。因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欣赏,非一家之言可以囊括。越是经典作品,留下的阅读空白越多,诠释、探讨的空间也越大。而读者由于个体的教育背景、情感经历、家庭环境的不同也造成对文学作品诠解上的差异。因此,区分学生的秉赋与气质,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鼓励、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走入”作品,以最真实的态度和感受体悟作品,独立思考。例如,对于情感世界丰富而又细腻的学生而言,以言情取胜的婉约词最易引发他们的感慨,柳永《雨霖铃》带来的思索比东坡《大江东去》带来的感悟更多。而对于视野开阔,性情较为爽朗的学生而言,东坡的词比柳永的词显然更胜一筹。因此,在古代文学史课程的经典阅读环节,需注意的一点就是打破权威、摒弃标准,区分个体差异,设置对应论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训练自主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除了要对常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改变教学的惯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是一个应当重视的问题。从事古代文学史教学以来,笔者发现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经典阅读不足,对于一些古代文化知识的贫乏令人吃惊。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68)而现实情况是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阅读量小,对于一些经典作品茫茫然不了解,无法“愤”,无从“悱”。因此,教师也就无法做到“启”与“发”,迫切要做的是为学生补课,及时补充古代文化知识。因此,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亟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增加学生的经典阅读量,增强经典作品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p#分页标题#e#

创业史读后感篇2

1 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

1.1 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

书写反映学生最基本的一种学习行为习惯,似乎不值一提,虽然计算机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应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完全代替人的认读和手写,所以要强调规范书写汉字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追求书写的效果如何,重点应放在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上。

针对有些学生平时写字比较随便的情况,教师应展开有序的指导训练,不妨要求学生在第一堂语文课后用方格稿写一张自己最满意的钢笔字,然后采取面对面的批改方式,对写字基本功比较好的学生,鼓励其朝美观、章法等较高层次发展;而对书写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求从基本笔画开始,做到书写端正、清楚,并且在作业中加以督促,在考试中加以体现。同时结合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

1.2 养成爱用工具书的习惯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心理上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往往不愿、不善利用工具书来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疑惑。教师应该重视他们善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让工具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尤其是自学过程中的好帮手。对于传统的各种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诗词鉴赏》《新华字典》等,要求学生人手至少一本,常备常查。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现代各式各样的电子词典及网络等媒介工具,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学习资料,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学会搜索、下载,以发挥现代工具的信息资源优势,而不至于使学生只停留、沉溺在聊天、游戏等最肤浅的层面。

1.3 养成广泛阅读、积累语文材料的习惯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是学生积累知识、增长学问、提高修养的有效途径。中职学生在初中已接触过各类课外书刊,但大多良莠不齐,有些甚至“中毒不浅”。所以进校后就应有意识地灌输一种“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理念,重要的是告诉他们哪些该读,哪些不该读,哪些适当读。教给一些阅读方法,如粗读、精读、跳读、囫囵吞枣读……可以同时给他们开一些书单,推荐优秀报纸杂志。每个学期可以安排几节经典作品欣赏课,以激发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的欲望,介绍《中国青年报》《读者》《中国青年》等有益身心的读物,并定期到阅览室看书读报。

2 创设欣赏文学作品的适当情境

真正学习应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这种轻松的氛围的创造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即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得教学内容的仿真情况在课堂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文学作品是生活情境的反映,欣赏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创设适当情境来感受作品中反映出的情境。为达到这一目的,可结合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浅显易懂的诗歌和散文,可采用朗读法和记诵法,使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欣赏作品中反映出的意境美、语言美乃至技巧美等。对较含蓄难懂的诗歌和散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理解诗意和文意,共同体味诗歌和散文的含蓄美、艺术美。

3 诵读古典诗歌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

《过秦论》作者贾谊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手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的过失即“仁义不施”,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是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鸿门宴》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 000年间的历史。此书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设喻,讽谏齐王要广开言路,纳谏除弊,修明政治,以使齐国强盛起来。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的这些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宕起伏。作者以饮酒放歌为名,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通过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创业史读后感篇3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写在建党90周年之际来源范文大全,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写在建党90周年之际介绍历史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相关的知识,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写在建党90周年之际来源于互联网,感谢本文作者佚名,内容简介: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 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的领路人。近代以来,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范文大全网站内可以搜索到更多关于历史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读后感的内容

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 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的领路人。近代以来,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 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光明道路。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中国共产党 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打败了以美 国为首的17国联军,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事业。中国人民正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惊天动地伟业中深 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人类社会是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法则前进的。人民之所以信任和拥护我们党,历史之所以选择我们党,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我们党在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始终能 够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时代的前列,依靠并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改革开 放、与时俱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经济社会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社会 生产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党长期执政,既是人民的意愿,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创业史读后感篇4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课程目标”之“发现·创新”)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课程目标”之“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第8条)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课程目标”之“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第2条)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教学建议”之“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第一模块·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评价建议”之必修课“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以上五处,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到课程评价,除了第四条用不同词语表达相似意思外,其余四处都用了“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可见语文课标对此的重视程度。那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是“历史眼光”?什么是“现代观念”?“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关系又是什么?

结合“古代作品”看“历史眼光”,可作如下理解:一是从历史进程角度看作品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从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思想内涵,知人论世,不拔高不苛求。前者更具专业研究性质,后者较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现代观念”则可被界定为:一是指涉及政治、经济、道德、认知甚至娱乐、休闲诸方面的一般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思想、意识;二是进入阅读领域并参与意义建构的体验。前者具有综合性,有较明显的功利、实用倾向,后者则应追求审美倾向,中学语文阅读欣赏中的“审视”与“评价”更应侧重于此。

至于“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关系,似乎谁也不会否认其统一性,但从当今语文教学实际看,却往往存在严重的二元对立的状况。这也是本文讨论的意义所在,即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评价”古代作品方面的较大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为阐述方便,我们先予以分说。在“历史眼光”方面,语文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表面上截然相反本质上相似的两个偏向。

一是“历史”缺席。作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道德,乃至籍贯家世、日常交往,还有创作才能、个性气质、审美情趣等,都深刻地影响其创作;而作品产生的特定社会,诸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的兴衰、文化学术的嬗变、制度风俗的变迁,也制约着作品的内容与风格。

学习古代作品时,不少教师强调翻译,认为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就可以照现代文的分析方法来教了,这自然缺乏“历史视角”,这就不能如鲁迅先生要求的“顾及全篇”之外,“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出现困难,或者“近乎说梦”。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很长一段时间中被读成是消极的,练习中教师往往让学生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显出的局限性。如果顾及全篇及全人,情况就不一样:苏轼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屡遭贬斥,在乌台诗案中,险遭杀身之祸,被贬黄州。虽然苦闷自悲之至,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这首词从人生之短暂、江月之永恒中,积极追问生命的价值,探索人生乃至宇宙的问题。仅从“人生如梦”词面独立地看,不免消极,然而从“历史眼光”并结合全词,同时联系其《赤壁赋》看,所谓“人生如梦”实际上是他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之词,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酹江月”是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是寄托对古人事业的倾慕。我们从中读出的是诗人的坦诚、直率和旷达。

二是“历史”泛滥。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习惯介绍“时代背景”。这一点固然不错,问题在于脱离文本作理性的“历史背景”介绍,“历史”似乎是有了,却没有“眼光”,换言之,教学中不能切实地引导学生在“历史语境”中感悟文本以培育“眼光”,不能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中发现“历史”以拓展视野,作出自己的评判。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历史”与文本两张皮,表面上是“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往往因为教师的介绍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而使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失去自我,缺乏独立评判。他们的看法与“定论”何其相似,是标准的“专家眼光”,却没有自己的“眼光”;有“知人论世”之名,却没有了“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之实。

“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它指明了理解、把握作品的两个视角,即使在今天西方接受美学等思想被广泛引介的形势下,“知人论世”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我们必须明白,“知人论世”往往侧重的是对作品外部的研究。“知人”是研究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是考察作品与产生它的时代的关系。这样的外部研究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提供一定的“人”“世”信息,但它绝对不能代替内部的研究,即对作品本身的细读,而细读体验对于学习中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学白的《蜀道难》,有的教师这样介绍“历史”:元代有一个人叫萧士赟的曾写文章,认为李白是听说安禄山作乱、皇帝要到蜀地,李白写此诗的深意是“太白深知幸蜀之非计,欲言则不在其位,不言则爱君忧国之情不能自已,故作诗以达意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这样,学生听得如坠云雾之中,还不如多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风格,对于诗人的创作意图,因所涉历史背景复杂,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教师根本不必强求学生“知人论世”。

在“现代观念”方面,学生往往以自己有限的一己体验来解读古代文本,教师如果引导不当,“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然也会出现问题。

诚然,作为阅读者的我们必然具有当代的主体特征,这就决定了古代作品阅读是一种当代性的阅读,当代读者不可能脱离现实背景,必然会把阅读纳入到当代视野中进行,而且学习古代作品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对古代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感悟,来认识当代的社会生活,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但是,古代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不是抽象的说教,不是纯思辨的哲学,即使如《论语》《孟子》《庄子》等言论性质的作品,也往往以优美的文辞、独特的形象来传达作者丰厚的人生体验。换言之,我们理解、评论古代作品,不是单纯地筛选有用的信息为我所用,不是以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眼光来观照鲜活的形象,更不能把古代作品仅仅当作附载某种观念的东西作纯理性的现代解剖。一言以蔽之,我们的“现代观念”何其丰富,却不能脱离“历史眼光”,更不能以“现代的实用观念”遮蔽了“审美视野”。

即使在现代小说阅读中,学生的审美也常常受实用影响。如,教学《祝福》,有些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与电影祥林嫂砍门槛的情节进行比较并讨论,就有学生发表这样的意见:祥林嫂本不应该去捐门槛,鲁四老爷家不让她端福礼,她更省心,更轻松,她也不至于身体不行,不至于被鲁家解雇!

古代作品在体裁、创作方法上的特殊性,在题材风格上的多样性,更会使读者在理解与体验文本时产生困难。如,《桃花扇》,作者“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今天的学生读来往往只见“儿女”难感“兴亡”了。再如,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描写,有的学生觉得节奏太慢,有的学生崇拜王熙凤,认为她是个能人。

还有一些学生用现实的、功利的眼光来看古代文本,有时还评得头头是道。在一些展示课中,我们经常看到貌似“很有水平”的高论,但细而思之,这些观点只有“实用”而没有“审美”。“现代观念”不等于实用观念,不能被庸俗化。

作为一个社会人,适当地从实用、功利的观念看作品,也无可厚非,如,《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战争韬略的,军事家往往当兵书来读,而现在一些企业家也从中获得竞争的谋略。但作为学习中的主体来说,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同时,更要把作品适当地摆在现实生活的一定距离之外,这样才能产生审美境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不能强硬地让学生接受既有的观念,而是要放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真实的理解与体验,加以引导。可怕的不是因知识、能力不足的一时误解,可怕的是欠缺情感参与与身心投入的体验,可怕的是对古代作品缺乏修正、突破、创造的应有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只是一种意识,只有在更多的对古代作品的学习中,才能形成态度与素质,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课程角度看,仅靠现成的教材所选篇目被动地“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去解读这些作品还不够,因为这也只是学教材,教师还须重组与补充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与体验,才能培养眼光,真正做到“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课文的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与审美能力。如,送别诗学习系列、史论学习系列、某一作者作品系列等。试以笔者正在进行的市规划课题“高中语文开设《史记》作品选修的研究”简言之。当代西方有位汉学家说过,《史记》是可以与古希腊《伊利亚特》《奥德赛》相媲美的中国古代的伟大史诗。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有一些评论家认为,我国古代的写人艺术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史记》,一个是《红楼梦》。《史记》所塑造的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确实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司马迁最可贵的是,他写出了真正的人,复杂的人,有个性的人,完整的人。司马迁的“直书”与“实录”,不给读者强加观点,不仅让人看到他本人的深入调查研究、正视历史、独立思考、不盲从、不媚俗等秉性,也更能使读者在阅读其作品时充分思考,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获得更多的收获。

创业史读后感篇5

这是一个被网络神化了的人物。新浪网曾经这样描述评价他:写历史的时间比易中天要早;出版历史书的数量比易中天、阎崇年二人之和要多;在网络上的粉丝比易中天、阎崇年、于丹三人之和要多。“赫连勃勃大王”,这个昔日匈奴暴君的名字在普通人读起来有些拗口,但在网络上,却是一个受到众多网友追捧的名人。生活中,他的真名叫梅毅。

从2004年起,赫连勃勃大王在网上发飙,开始了有关中国历史的创作。他陆续在内地和香港出版了《隐蔽的历史》、《历史的人性》、《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小怜玉体横陈夜》、《帝国如风》、《历史长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等十几部历史图书。逾500万字的历史作品,不仅在国内诸多大型网站受到成千上万读者的热捧,著名作家李国文、雷达、蒋子龙、梁晓声、肖复兴、舒婷、叶延滨、林希等人对其作品亦大加推崇,可称得上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受主流文学界承认而又被大众读者认可的网络历史作家。

作家起了个暴君的网名

梅毅是天津人,长得文质彬彬,讲话写文章走的却是野性率直派的路子,他的笔名干脆很张扬地叫做“赫连勃勃大王”。这个人怎么看都是矛盾的―英文专业出身从事金融行业,做的是金融工作却专心写小说,爱好小说但以历史书成名,已经因历史写作成名了却改写金融自传了……

梅毅从小就是个有点怪的孩子,上小学就读了不少古书,功课看起来不错,但偏科严重。考大学时,数学成绩特别差,喜欢中文写作,却最终选择了英文专业,虽然不肯好好学功课,但也一路从大学上到研究生,拿了硕士学位。

毕业后,梅毅选择到一家商业银行国际部工作,正式成为物质城市深圳的一名金融白领,而此时的他却因为想到了文学理想而不安心。“当时的条件确实艰苦,我和一个年轻同事范岳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9楼房屋里面,夏日酷热如蒸,冬天冷风彻骨,晚上连电灯都没有。唯一的消遣就是两个人共嚼一包咸干花生穷聊天,观看南方肥大的蟑螂在半明半暗的墙壁上倏然飞走。但是,彼时的心情是那么恬淡、安逸。”

选择写作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用他的话说是“生活在文化沙漠里的自我挣扎”。自此,梅毅开始在工作之余创作文学作品,并陆续在《中篇小说选刊》等知名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一些中篇小说。梅毅最早是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发表过《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等多部中篇小说,出版过系列长篇小说“伪青春三部曲”―《南方的日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梅毅甚至还翻译出版过社会学教材《人类行为》。2000年,广东省首次作家体制改革中,梅毅以业余作家身份战胜许多专业作家,成为全省23名首批签约作家中的一员。

“如果学了中文,从事了与中文相关的职业,那么也许我现在会是一个顶级金融发烧友。没办法,我就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别人是干一行爱一行,我是干一行不爱一行。干一行想进入新的一行。”

小说出了两三本后,梅毅跑到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版去侃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是非。两晋南北朝属于最混乱难写的历史阶段之一,梅毅做金融年薪几十万,也完全不必依靠写历史作品谋生。这件事不过是他这个专业“见异思迁”人的一次新迁而已。

2003年末,梅毅学会了上网,开始“泡论坛”―天涯论坛、新浪的大话春秋论坛、还有猫扑的文史论坛。看得多了,梅毅一时技痒,也试着发了些历史散文的帖子,并且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赫连勃勃大王”。“我开始写历史是在2003年底、2004年初。那时候在网上写历史的,一个是我,一个是潇水,还有一个是火焰塔,我们三个是中国互联网上进行趣味历史写作的鼻祖。我最早是写两晋南北朝,火焰塔侧重五胡十六国,潇水写的是春秋时代,我们当时的历史写作,完全与功利二字无关。”

为什么取这样一个笔名?梅毅的回答也简单:“纯粹好玩,一般武夫假装好文,文士则喜欢佩剑。”也有好事的网民请专家从“潜意识”的角度给梅毅来了个心理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梅毅最早对历史的兴趣,可能正是从西晋崩溃后那个“华丽的血腥时代”各个蛮族的争斗仇杀中开始的。这导致他日后对另类历史写作一发而不可收。

梅毅的同事里有不少国外名牌大学金融专业的“海龟”,他们看了这些历史文章后叫好,但同时下定论,说梅毅最多不过写几篇就罢了,肯定坚持不下去的。梅毅不服,当即和朋友们打赌,誓要完成历史系列。后来,北京的一个出版商找梅毅出历史书,梅毅觉得写这个还会有稿费,何乐而不为呢?

三年多过去了,“赫连勃勃大王”已经完成了11本历史书,获得“历史写作狂人”的雅号。

成为当下如日中天的“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自己也没有想到,在网络论坛上写写历史,纯粹属于兴趣爱好,根本没有预计到现在的名利双收。当然,随着历史写作的深入,梅毅本人的世界观也在发生变化。“我对国家也会变得忧心忡忡起来。”2006年“五一”期间,梅毅去了在一个小村子里的文天祥墓地。那天下着大雨,但站在文天祥的墓前,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历史打动了”。

还原一个欲望膨胀的时代

因为自己从事金融工作,梅毅这些年来只是周末写作。但也正是梅毅一直游离在文学和历史这两个学科之外,他的历史写作反而不受束缚和羁绊,眼光也与职业学者和教授截然不同。“我笔下的历史之所以好看,主要是我把历史人物当人,无论凶残还是软弱,英雄还是狗熊,人性的复杂多变被呈现出来后,历史也就变得好看起来。”

“赫连勃勃大王”的名字打响了,他的文字成为出版商的抢手货。每次梅毅写一个朝代,刚刚在网上贴出一章,许多出版商就争先去“抢购”,价码也不断提升,仅《大明朝的另类史》就获得预付稿酬60万元。

有媒体评论这本书是为了赶这波“明史热”仓促而成的“急就章”。对此,梅毅予以澄清:“我的这本书可不是冲着这股热而出的,是早列入写作计划的,之前出了《元朝的另类历史》,现在赶巧出了这本书。”

做完澄清,梅毅才安下心来谈书。《大明朝的另类史》描述了大明王朝近30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梅毅一扫传统历史图书的沉闷和枯燥,力图给读者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该书出版后,文史兼精的老作家李国文发表了很高的评价,说梅毅的写作不同凡响,“有书卷味,无方巾气;有清新感,无腐儒气;有认真的学问,无肤浅的戏说;有深沉的思考,无庸俗的功利”。

梅毅说,他写明朝,主要想写的是一个“欲望膨胀的时代”。在他心目中,明朝的灭亡,是过度的结果。梅毅喜欢写李自成和张献忠,正是因为他对这些人物有了新的认识。李自成的兵败,他觉得主要还是人性在欲望困扰下的结果。当他做这些分析时,感觉特别酣畅淋漓。

友人曾这样评价过梅毅:“梅毅的存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一个异类,一个‘当代自欺者中的聪明人’,一个商品时代不合时宜的舞文弄墨者,一个一面享受当代纸醉金迷生活又一面沉浸于历史幽暗时光中的无害的‘好人’。所以,‘偶像的黄昏’,这一不无笑谑意味的名称,就是我以及周围的好友送给他最恰当不过的称呼。但是,从梅毅的嘴里、笔下,我们都从来没有听说、看见任何一种‘充满怀疑、充满忧伤、充满对生命厌倦的声调和态度’。”

似乎为了应验这种“梅毅印象”,就在“赫连勃勃大王”如日中天的时候,梅毅却回头写起了文学自传。他以自己10多年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一部披露金融界内幕的长篇小说《南方・爱》,将矛头直接对准金融界的喧嚣与躁动。而该书首印10万册的成绩,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写历史要为读者负责

写完明朝,梅毅下一个目标是写汉朝,之后还会写秦汉史。梅毅本来还打算再接着写春秋史,写东周列国,但这个计划现在看来恐怕会暂时搁置一下。因为最近梅毅发觉网上有两个写战国史特别厉害的人,他觉得自己写恐怕不能超过他们。梅毅觉得,这是对读者的一种负责。

“我出生成长于天津,这种中国北方‘官话语系’的环境和市井气息对我的写作有很大帮助。另外我对诗词尤其是咏史诗格外熟悉,使用起来信手拈来,这也许也使得我文字的张力与众不同吧。”

能写出那么精彩的历史书,梅毅认为基础就是自己有出色的古汉语阅读能力,他读“古书”的速度和阅读现代文一样。这种能力不是源于“训练”,而是源于“兴趣”。“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句话在梅毅身上得以体现。从周一到周五,只要有空余时间,梅毅就会读读古书。“别人晚上看电视的时间,我用来读史书;还有出差坐飞机,3个小时,看看书,一抬头就到了。”工作日读的资料,梅毅利用周末来转化成文字。梅毅一个周末就能写2万字。

梅毅写什么朝代的历史,就要先读这个朝代的正史。“写历史还是要下苦工夫,比如宋史,500万字的资料不敢说细看,大概翻一遍。我写李自成1.83米的个子,瞎了一只眼,别人说你怎么知道他长这样?这个东西就得至少看五本当时明史的笔记,你才能得出这个结论。”

梅毅引用了诗人北岛的话来诠释自己的历史创作:历史就像废旧汽车堆积如山的场地,写历史的人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你可以弄出劳斯莱斯,也可能装出一辆自行车。

学了7年的英语专业,又有10年时间到世界各地做西方市场研究,到头来,梅毅却成了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因为专业原因,我本来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对西方国家也有好感。最初出国的时候是很有新鲜感的,但出去多了以后就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其他国家,回过头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国家。而且,写历史作品时间越久,我的民族忧患意识就越深。”

创业史读后感篇6

随着新年钟声的鸣响,我们送走了充满着辉煌与荣耀的2009,迎来了更加美好的2010。在这送旧迎新之际,我们编辑部的全体编采人员向始终伴随我们前行,与我们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广大读者、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级、各部门领导,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编辑部的全体编采人员和作者们,殚精竭虑,辛勤笔耕,为广大读者奉献出12期精美的杂志,如同一份份精美的礼品,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智慧,受到读者们的认同和肯定。其中,不乏产生重大影响的鸿篇巨制,以及精品佳作。比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专题,以及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专题中的《军威・国威――新中国国庆阅兵大盘点》《风雨兼程――人民政协六十年历史镜头大回放》《百色起义英雄故事》《韦拔群与广西红军的创建》《邓小平在广西的革命活动》等,比较集中地展示了几十年来中国革命和实践的历史进程,以及百色起义的深远影响,受到读者们的普遍好评。再如,本刊的王牌栏目“内幕秘闻”,这是一个受到海内外读者广泛关注的精品栏目,去年独家刊出的《“焦土抗战”焚毁长沙真相》《民国奇案:峨眉山三霄洞特大惨案》《收藏家张伯驹上海被绑记》等,揭秘了鲜为人知的历史旧案,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除此之外,本刊还精心策划了地方文史专题,有较大影响的文章有《明建文帝南逃与隐匿广西宝华山之谜》《宋代名窑广西藤县“中和窑”史毁窑亡之谜》等。这些文章是由本刊编辑部策划在先,并派出专业作家,经过深入实地采访了解,并参阅大量资料,精心撰写,数易其稿后方最终付梓,因而也理所当然地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赞扬,不少读者来电来信,赞誉有加,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精美文章。

平心而论,2009年本刊的各个看家栏目,均保持着一定的质量和水平,用作者佳作迭出,读者好评如潮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像“党史博览”“领袖剪影”“人物春秋”“警谍风云”“历史揭秘”“民国人物”“军事春秋”等栏目,虽然栏目的名称未变,但内容更加广泛,形式多有创新,因而才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展望2010,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领导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再创佳绩。我们打算:继续办好现有的栏目,同时,不断开办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新栏目;组织专业作者,围绕地方历史专题,加大策划力度,采写更多的由本刊编辑部运作的专题报道;加大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报道力度,宽正面、大深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介绍重要的历史人物;本刊还将尝试对清代以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有选择地反映,以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总之,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带来的希望和挑战,刊发更为精美的文史佳作,不辜负广大读者对我们的期待与厚爱,也希望你们与我们一道不断探索进一步办好文史类期刊的新路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业史读后感篇7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学科 创建百年 纪念文集 编后记

今年适逢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创建100周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料丛书”(以下简称“史料丛书”)之一的《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创建百年纪念文集》(以下简称《纪念文集》)也即将付梓,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我自然也成了全书的第一读者,在一遍遍地通读原稿、校样(与作者沟通一些问题)时,我的眼睛经常是湿润的,总有一种写点什么的冲动,可惜笔头有些差,唯恐有表达不到位的地方,以下心得愿与各位共享。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北师大数科院)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经晚清(孕育期)、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时期,累计共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万余人。一部北师大数科院百年史见证了现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史,也见证了现代中国数学的发展史。

我于1985年在系里求学,此后几乎没有离开过北京师范大学,对后三十年的“表面历史”略知一二,尤其是近15年来,我策划并参与责编了“史料丛书”若干本(目前已正式出版了9本,这在国内高校中是罕见的、唯一的),很多历史上的人物我也逐渐熟悉起来,一个个名字在我眼里已不再是冰冷的铅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还有他们的音容笑貌(我从书上读到过的、听长辈们谈说的轶事,还有我的数学想象,等等)。《纪念文集》更让我接触到我所不太了解的前50年的历史,以及近50年的非“表面历史”。我作为责任编辑,也在艰难地取舍一些内容,既力求保留作者的原意,给读者以更大的信息量,又力争能够在出版“规矩”的大前提下快速、正式地出版。

本文言及诸项均可在《纪念文集》找到相应的位置,为行文方便,不一一指出相应页码。

一、《纪念文集》简述

北师大数科院举办了学科创建100周年征文,并结集出版了《纪念文集》,全书共408页,25.5个印张,63万字。收录了77篇文章,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总结与回忆(共63篇)、人物访谈(共10篇)、非纯数学学术论文(共4篇)。涉及百年发展史上的方方面面,也包括体育工作、学生活动组织工作等。题材上,既有一般记叙文,又有诗歌等。作者中,既有学富五车的耄耋老人,又有初出茅庐的小学弟;既有国内的数学界大家,又有从国外引进的学者。全书顺序上是按照作者的入学年级编排的。

通读全书,我们看到了北师大数学学科的百年积淀,如同一个百年老店,溢香芬芳;看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这个新生儿是如何在前辈的精心呵护下,含辛茹苦、举步维艰地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的;看到了前辈们以国为先,报国敬业,视国家的需要为第一需要,甚至可以因此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现在的某些教授形成了鲜明对照:现在有的学者刚评上教授,就不再给本科生上课了,更甭说让其为了国家的需要而改变研究方向);看到了前辈们如何应对人生逆境,应对社会大环境的巨大变迁,如何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

一些知名前辈,大学期间放下书本,投身革命。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当党需要他们拿起书本的时候,他们毅然重返课堂,转向学术,仍是大家。例:孙永生,等。王梓坤院士去苏联留学前没学过“概率论”,好不容易买到一本书,学了不到3个月就启程出国了,3年后,破解前沿问题,何也?用功!聪明!

十篇访谈,九个人的成长剪影,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学院百年史;读者可以从中汲取自己想得到的点滴体会与启发。

100年的实践,给后人的启发:盛世出发展,乱世百事衰、和谐局面来之不易。《纪念文集》是不同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的另一个角度的“史”。读史可以启迪、指导人生,“以史为鉴、以人为镜”,鼓励向善,涤荡心灵。从不同的角度,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的解读、思索、感悟、收获……

二、《纪念文集》的主线

主线之一:感恩

感恩新中国的建立,有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也让真正穷人的孩子上了北师大,还能顺利完成学业;感恩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伟大时代,科学的春天、知识分子的春天,更是中国数学的春天;感恩自己的母校、母系、师长,甚至是自己的同学。一位也已是古稀之人的大学者对另一位当年长辈的深切回忆:提携,甚至包括生活上的点滴照顾。当他将这些善举落实在纪念文字上时,也反映出古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大数学家、名人和普通数学人的感恩的心是一样的淳朴、率真。

主线之一:发现人才、提携人才,不拘一格且代代相传,呈现无私性

略举一二例:我系首任系主任冯祖荀等在1928年破格聘请仅30岁的傅种孙为教授,傅种孙于1948年将王世强从毕业生破格提拔为讲师。我系首届毕业生杨武之教授(杨振宁之父)1938年秋将28岁的华罗庚破格聘为教授,越了三级。他们后来的发展均证实了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及时性,使他们得以在人生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发挥。

主线之一:接济学生完成学业,大爱、真爱的火炬代代传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学者有大德、有大爱,心像海洋一样广阔。一直以来,师范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数学系的老师们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的故事不胜枚举。例:王世强、严士健两先生资助韩丽娟渡过难关,而韩丽娟留系任教后也一直不间断地做善事。据我所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系里某学生交学费,被师生所传诵。王梓坤院士在20世纪90年代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月将100元现钞放在自己的博士生的信箱里,这只是王先生善举的冰山一角,这才是真正的真、善、美。

主线之一:机遇

《纪念文集》中给我们展示了机遇的重要性:机遇成就人,机遇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机遇只会光顾有准备的人。人的一生,能遇到伯乐太重要了,伯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提携、指点研究方向等。人的机遇在伯乐那儿可能就是一个闪念、一个善念而已,仿佛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件事,但决定了被指点人的一辈子,甚至造就了一个数学家、一个国际、国内领先的数学方向。这种指点,实际上也是“因材指教”。

一个学生会影响一大片,一个名学生会为母校、母系带出一支强兵(好生源)。丁万鼎先生(1978年―198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时是严先生的学生)指导、影响安徽师大一批优秀学子,投考北师大数学系,形成北师大数科院一个靓丽的群体“安徽帮”。丁先生现在退休了,不在本科生教学一线了,加之现在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老师对学生这方面的影响减弱了,“听老师的话”“耳提面命”的时代基本过去了。北师大数科院的“安徽帮”也已风光不再了。

主线之一:数学人的真实人生

全书充满了许多数学的名人轶事,数学人的七情六欲,数学家的幽默、机智等,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数学和数学人不是人们想象的枯燥无味,书中也不乏数学人的诗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些数学名家、大家,也包括普通的数学人,小的时候数学成绩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就喜欢数学。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是遇上了好的中小学数学老师,好的启蒙人、好的引路人很重要,甚至包括数学杂志上的文章及数学杂志上的数学史介绍、新学科分支介绍、有一定参与性的栏目,如问题解答(征解)等。

一些数学名家、大家,数学人,一旦喜欢上数学,对数学的爱始终不变。他们研究数学没有功利性,不唯自主招生、不唯奥数成绩、不唯SCI、不唯SCI文章的奖金……他们将业余时间用于研究数学,将一分一秒都用在了数学上,应验了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会有的。只要是你爱上了数学,总会挤出时间来琢磨的。除了喜欢数学、研究数学外,他们也或多或少地还有其他爱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主线之一:宽容与道歉

一个集体的形成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要有人甘当人梯。北师大数学系是出了名的君子系。一个系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进入其内的人也会立即被感染、被同化。前辈们总存宽容之心,鼓励、提携之心,总言及同事及晚辈做得好的方面。

一位已是老人的当年的学生对另一位也是老人的当年的老师的愧疚,那是“荒唐”岁月留下的心结。

三、主编的辛苦

本书主编李仲来教授为北师大数科院,为中国数学界、数学史界做了一件大好事,记录下历史也是很重要的,不能让这些史实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趁老先生们或其子女都健在的时候做一些抢救性工作,使这些史实得以保存下来。“史料丛书”相继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论文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生影集》《数学楼》《纪念文集》等共9部。

本书时间跨度长,由于战乱、政治运动、档案意识淡薄、记忆的模糊等原因,史实、史料欠缺,有时不一致,甚至有矛盾之处。核实史实,以免以讹传讹,主编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本着对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未来工作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给后来者留下参考、借鉴。

四、我的反思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一来应对新世纪全球化新战略,二来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但是师生的真实反映是什么?现在的学生还有真正的课余时间吗?比银行网点还多的民间补习机构成为各大、中城市的一景,值得教育行政部门深思。

《荀子・大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综合国力强盛了,公费(免费)师范生也成了一个词。现在为应对家庭经济窘境、找工作难等,优秀高中毕业生中的穷孩子(其中不乏热爱教育事业者)投考了免费师范生,大量的非公费师范生还在为自己的学业买单,还在为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焦虑。但20世纪80年代,国力还是相当弱的时候,只要是国家正式录取的师范生,都享有免学费并且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为什么国家强大了,反倒向师范教育的投入似乎相对更少了?不但不“输血”,好像还有“抽血”的嫌疑?读了史以后才知道,在中国师范教育的110多年的历史中,这后一种情况的历史才20年不到。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灵活的“破格”。现在虽然也有“破格”,但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保研或考研时,英语真的就那么重要吗?我做本科生级主任的时候,就耽误了一个数学天赋很好的学生,成为我心里永久的痛。当“数学天赋”与“英语成绩”发生冲突时,我们怎么办?能否不拘一格,“破格”录取?

创业史读后感篇8

缘起:陈伯吹先生的夙愿

这部书稿的缘起,要追溯到1995年的夏天。当时,因为我任职的地方离儿童文学泰斗陈伯吹先生在上海南昌路的住家很近,所以,我多次登门去拜访他。陈伯吹先生跟我谈起,他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有人能写一部上海儿童文学史,他说,上海向来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重镇,如果有一部这方面的专著,对于上海乃至全国儿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一位年届九旬、一生都孜孜不倦从事儿童文学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高瞻远瞩。我对陈伯吹先生说,因一直在做新闻和报刊出版工作,现在倒生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考虑先写一部上海少年儿童报刊史,借此也可以从一个方面梳理一下上海儿童文学的发展脉络。没想到,陈伯吹先生听后非常赞同,他说,中国儿童文学正是从上海发源的,而少年儿童报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直接的推动作用,没有少年儿童报刊的支撑,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像叶圣陶和他自己都曾亲自编过少儿刊物。陈伯吹先生问我,那你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做起来呢?他的问话与他的为人一样是温和的,但我一下子感到了千钧分量。我犹豫着说,自己才疏识浅,真的怕担不起如此的重任。陈伯吹先生还是很和蔼地说,不急,再想一想好了,但我觉得你又做过报纸又做过杂志,对儿童文学界也熟悉,应该可以做起来的。

仅仅过了两年,陈伯吹先生就去世了,每当想到他对我的信任和嘱托,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再想到陈伯吹先生的愿望要是落了空,对我而言会是挥之不去的内疚。在陈伯吹先生的纪念会上,同样年届九旬的儿童文学前辈作家、编辑家孙毅先生大声呼吁:“我们纪念陈伯老,要拿出实际的行动来,要真正有人站出来响应陈伯老的倡议,写出一部上海儿童文学史来。”孙毅先生说得慷慨激昂、情真意切,反衬出我们总是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仿佛来日方长,这让我感到羞愧。在相当长的资料和思考的准备之后,2008年10月,我终于感到我可以动笔写了,于是,从那时起,我每天再忙,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总是要坐到电脑前,让自己转换状态,从现实中抽身出来,穿越时空,回到历史中。神奇的是,我时常会产生在历史的隧道中疾行的感觉。

“小”报刊,大担当

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变得越来越感动,原来,为了孩子,为了少年儿童报刊事业,为了儿童文学事业,也为了祖国和人类的未来,一百多年来,有众多仁人志士在前仆后继地努力奋斗,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一百多年的上海少年儿童报刊史,这是一个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宋庆龄、黄炎培、史量才、陶行知、邹韬奋、李公朴、夏D尊、郑振铎、施蛰存、陈鹤琴、舒新城……这些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煌煌巨星,都曾在上海办过少年儿童报刊;鲁迅、胡适、郭沫若、沈从文、丁玲、巴金、茅盾、老舍、冰心、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赵景深、萧乾、艾青、臧克家、张天翼、严文井、柯灵……这些中国杰出的作家,无不在上海的少年儿童报刊上发表或译介过儿童文学作品;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少年出版社……这些近现代史上的出版业功臣,为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的出版、发行,为推进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散文家、编辑家陆圣泉(陆蠡)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1938年9月1日,文化生活出版社创办半月刊《少年读物》,陆圣泉出任主编。文化生活出版社系巴金、吴朗西等于1935年5月创办,抗战爆发后,巴金、吴朗西赴广州、重庆等地筹建分社,上海基地由陆圣泉负责。陆圣泉曾写过《海星》《竹刀》《囚绿记》等风格清丽的散文作品,由于他深厚的文学修养,使综合性知识杂志《少年读物》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陆圣泉在《少年读物》的《发刊词》中写道:“这里面没有艰深的学理,没有佶屈的术语,也没有呆板的说教。文字浅显明白,大家都看得懂。但是题材却是新颖的,观念都是明确的,思想也是前进的……内容方面侧重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文艺,但我们也没有忽略使少年们苦恼的种种问题。现在的少年,遭受国难家难重重痛苦,肩上却负着建设新国家新社会的非常责任。苦难愈深,责任愈大。让这小刊物成为苦痛时的慰藉,工作时的参考,休息时的消遣吧。”陆圣泉邀请巴金在创刊号上写了《做一个战士》,文中写道,“激荡在这绵绵不息的生活洪流之中”,在大片国土沦陷的危急关头,应该做一个战士,要像穿山甲一样,“一心穿掘自己的道路”。靳以仿照当年冰心的《寄小读者》,发表了《寄小朋友们》和《短简――寄弟弟》,抒发他对沦陷区故土故乡的眷恋。萧乾的《贵阳书简》、李健吾的《北平》、芦焚的《河》和《春之声》,都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鼓励少年朋友树立起抗战必胜的信念。巴金在第6期上发表了《最后的消息》,他在这篇通讯中说,广州市整天都在警报中,就在他写这篇文章时,敌人的飞机正在他头上飞。

由于该刊注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抗战形势的介绍,富有强烈的战斗性,锋芒直指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府,所以同年11月出版第6期后在租界当局的压力下被迫停刊。《少年读物》终刊号充满了悲壮的气氛,陆圣泉在《编后》中写道:“我们怀念那高擎着火炬的八万同胞和巴金先生,遥祝他们的平安和胜利。”《少年读物》被禁后,1942年4月13日,陆圣泉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刑审数月,虐杀而死,年仅34岁。

我常常想,现在办报办刊的环境和条件,与陆圣泉编《少年读物》时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但是,现今有些少儿报刊却在进入市场化轨道之后,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问题,片面追求利润,不讲社会效益,无原则地迎合市场,造精神的缺失、内容和格调的低下。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出版者、编辑者缺乏厚重的担当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深广的事业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我们的儿童观是否在进步?

《略知一二》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于2007年1月创办的,这是上海迄今最后创刊的一份少儿期刊,由此往上追溯,上海最早的少年儿童期刊当属1875年5月5日迁至上海出版的《小孩月报》。我徜徉在百多年来数以千计的少儿报刊中,不仅清晰地、直观地看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脉络,同时也看到了儿童观在中国社会确立的漫长进程。

1903年4月6日,《童子世界》在上海创刊。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份少年儿童报纸,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报刊。该报所倡导的先进的儿童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创刊号上钱瑞香所撰《论童子世界》一文,充分肯定了儿童对于未来的重要价值和儿童教育的必要性:“中国之人,莫不曰国将亡矣。国将亡矣,不闻有一人能兴之也,吾谓此责任尽在吾童子……然兴中国者,非十余岁之童子所能为也,必先求学问,学问既成,然后为之,何忧乎。然则20世纪中国之存亡,实系于吾童子之手矣。则虽谓20世纪之世界为吾童子之世界亦宜。”将儿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具有独立的地位,这种新儿童观的传播,昭示了中国思想界的一种新动向,即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儿童的发现”的开始,并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就《童子世界》编辑工作而言,先进的儿童观使得办刊者强调“宜顺童子之性情”。该报于《改良告白》中申明:“今定报中除论说外,一律编成官话,务求浅近,盖合于童子之程度,由渐而进。”这充分表现出了对儿童读者的尊重。

1922年4月6日,在商务印书馆创办中国第一份儿童文学杂志《儿童世界》三个月后,中华书局推出了以儿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杂志《小朋友》。创办者黎锦晖也许不会想到,《小朋友》这本杂志一经站起,竟会走得那么遥远,一直走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成为中国报刊史上迄今发行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一本期刊。同样是本着先进的儿童观,黎锦晖提倡“要用儿童自己的语言来办《小朋友》杂志”,他在创刊号上亲自撰写的《〈小朋友〉宣言》可谓身体力行:“小弟弟,小妹妹,我愿意和你们要好,我就是你们的小朋友……我每星期五出来一次,你们要看我,我在中华书局等着你们……”《小朋友》最大的贡献莫过于黎锦晖创作的《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等儿童歌舞剧了,风靡海内外,使刚刚获得独立分支形态的“儿童文学”得以深入人心。这些儿童歌舞剧,以及《好朋友来了》《谁来和我玩》《可怜的秋香》等儿童歌曲,之所以能在当时的儿童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黎锦晖从儿童立场出发,使创作能合乎儿童心理特征中的活动性、模仿欲和好奇心。

我一直对《新少年报》予以特别的敬重。这份由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于1946年2月16日创办的报纸,可谓“心系儿童”的典范。根据让少年们“有一个健全的科学头脑”、“共同去探求新的知识”的办报宗旨,《新少年报》第一版设为要闻版,报道时事新闻;第二版为“大自然大社会”,介绍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第三版为“少年园地”,是与小读者交流的地方;第四版为“小故事小图画”,刊登文艺作品。难能可贵的是,《新少年报》十分尊重少年儿童的阅读特性和需求,即使是新闻报道,也充分运用儿童文学的形式和手段。从1947年10月第53期起,要闻版新辟“小孙七十二变――周游历国”专栏,蒋文焕、胡德华运用连载童话的样式,让小孙悟空携带望远镜、收音机,坐飞机周游列国,还让他翻筋斗、七十二变,到任何地方去采访,由此巧妙地冲破政府的新闻封锁。该报第二版介绍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也多采用文学样式,其中《地球的衣服》《不会跑路的生物》《雷电――空中的火箭和炮怒吼》等都可视作科学文艺小品。该报从第一期开始便给小读者讲社会发展史,运用文学的方式,连载历史故事《老祖宗的故事》《爸爸讲的故事》《老伯伯讲老话》等。《新少年报》还注重为小读者提供服务。“少年园地”中吴芸红主持的《信箱》,由“姐姐”热情细致地答复小读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使报纸与小读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该报还发起了“读书读报运动”、“小先生运动”、“模范少年运动”、“石榴花运动”等一系列吸引广大少年儿童参与的儿童运动。该报发行量达到一万多份,这在当时整个报刊界都是少有的,可见少年儿童对这份报纸的喜爱和欢迎。如果没有将先进的儿童观落到实处,是不会有如此成就的。

上一篇:议论文怎么写范文 下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