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范文

时间:2023-11-26 04:56:52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篇1

破产百万富婆明天在哪里?

今年48岁的何镜如,原是四川省成都市制锁厂的一名普通销售人员,丈夫李金生在一家公司搞管理,生活过得殷实而幸福。1994年,夫妻俩辞职办起了一家化工厂,生产洗衣粉、空气清新剂等日化产品。像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创业的初期十分艰难,为了打开产品销路,何镜如每天早出晚归,带着销售人员用三轮车载着洗衣粉沿街叫卖。凭着这股吃苦耐劳的劲,产品渐渐打开了销路。

1998年,看着日益红火的生意,何镜如夫妻俩决定扩大再生产。他们拿出这几年的积蓄,再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成立了成都市金生化工有限公司,厂址也搬迁到成都市高新区工业园内,并申请了“奥利强”商标。在工作上,夫妻俩也做了分工,丈夫李金生负责公司的外部事宜,何镜如则负责厂里的生产和销售,手下数百号人全凭她调遣。在夫妻的齐心协力下,产品很快畅销全国,仅一年多工夫,企业就积累了六百多万的资产。

赚钱后,一家人搬进了成都市繁华的玉林高档住宅小区;又把刚刚高中毕业的大儿子送到新加坡去深造。那时候,生活向他们展现的全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然而,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999年12月21日上午8多钟,何镜如正在公司指挥生产,电话铃突然急骤响起。电话是成都市火车南站派出所打来的,派出所的民警在电话中告诉她,他们公司的一辆面包车出事了,造成了7死1伤的惨剧。听着这个可怕的消息,何镜如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她急忙给丈夫打电话,让他立即赶往现场。原来,司机开着公司的面包车到成都双流机场接人时,因为抢道,被迎面开来的火车给撞飞了。除司机重伤外,车上其他7名人员当场死亡,现场血肉横飞,十分惨烈!

镇定下来后,何镜如和丈夫便开始着手处理善后事宜。他们一边跑铁路,接待死伤者家属;一边跑保险、律师事务所,商谈赔偿事宜。最终公司还是赔偿了近百万巨款,才将各方安抚下来。公司刚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就突然遭此重创,何镜如痛苦极了,但她并没有泄气,反而比以前更加卖命了,希望凭着自己的努力重新振作起来。

然而,祸不单行。2000年2月14日,灾难再次降临到他们身上。那天,丈夫陪客户去乐至县办事,由于山陡路滑,车子开到乐至县境内时,不幸连车带人翻下山崖,幸好乐至县交警及时出手相救,丈夫才捡回了一条性命。为了给丈夫治病,何镜如不得不又把公司仅有的一点资金都抽了出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脾脏破裂的丈夫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接连的打击令何镜如痛不欲生。但回头看看躺在病床上的丈夫,想想远在新加坡读书的儿子,倔强的她又重新回到了工厂,一个人苦苦支撑着,希望能令公司起死回生。

那段日子,何镜如既要管理企业,又要去医院照顾丈夫,整个人忙得像陀螺一样团团转。可还没等何镜如喘过气来,银行贷款又到期了,何镜如在苦苦哀求无用后,不得不压缩生产偿还了这笔贷款。企业资金本来就紧张,如今一下子被抽空这么多,所以任凭何镜如怎么苦苦挣扎,还是回天乏术。2001年,新春的喜气还未散尽,她就不得不含泪关闭了和丈夫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江山。

公司倒了,一些债权人担心去晚了什么也拿不到,便天天找何镜如催还借款。为了偿还债务,何镜如又只得低价变卖了全家居住的房子,在偏远的芳草西街的老式宿舍楼里租了套房子。想想过去自己居住的高档小区,如今一家人却蜷缩在这间又吵又破旧的小房子里,伤心的泪水禁不住奔涌而出。那一夜,何镜如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无法入眠。

搬家只是推倒多诺米骨牌的开始,每个家庭成员的命运都在发生着巨变,最让何镜如心痛的是,大儿子不得不暂停在新加坡的学业回到成都。2001年12月5日,成都的气温并不是很低,但何镜如却感到一股彻骨的寒冷。那天,见到刚从双流机场走出来的大儿子,何镜如第一句话就是说:“孩子,妈妈对不起你!”便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所幸大儿子已显出男子汉的坚强,抚着何镜如的肩膀说:“妈妈,不要难过,只要我努力,在哪里读书不是一样呢?”果然,经过半年的学习,大儿子顺利地考入了成都某高校,令何镜如夫妻俩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然而,何镜如还没来得及高兴,两个孩子的学费却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看看破败的家,何镜如自己也不知道,一家人的明天在哪里?

夫妻夜话百万富婆自毁遗书迎新生

工厂破产了,原本豪华的家也不复存在,何镜如感觉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似的,整日无精打采地窝在家里不肯出门。丈夫担心妻子长时间封闭自己,会闷出病来,就劝她出去走走。为了不让丈夫担心,何镜如只好上街四处闲逛,但她每次都习惯性地往厂里跑,走到厂门口才猛然惊觉:工厂早已关门了!破产的切肤之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

见何镜如全家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善良的邻居便劝她重新找份工作。是啊,如果自己还不站起来撑起这个家,病床上的丈夫怎么办?两个儿子的将来怎么办?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后,何镜如终于悲壮地出征了。然而,那时的她一心只想应聘厂长、经理之类的管理工作,因为文化程度又不高,何镜如在跑了很多家单位后,竟没有一家肯聘用她。接连的打击将何镜如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勇气彻底摧毁了,她也觉得自己年纪已大,又没有什么技能,谁也不会要自己了,还不如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何镜如家里的生活每况愈下,居委会的负责人见了,也非常同情,便按规定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手续。这位昔日的百万富婆,竟成了靠每月180元钱低保金过日子的贫困户。

对于还有一个病人的四口之家来说,每月180元的生活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每一分钱何镜如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用。一家人吃差点没关系,但两个孩子的学费却是怎么也凑不够。为了孩子的前途,何镜如只好又厚着脸皮去向亲朋好友们借。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亲友救济一两次还很热情,但这种情况多了,对方的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所以尽管何镜如陪尽笑脸,但常常还是空手而归。

绝望之际,何镜如想到了死。那段时间,她整天想的都是怎么悄悄地死去?怎样的死法才能减少对孩子的打击?死后把孩子托付给谁最合适等乱七八糟的问题。在经过仔细考虑后,何镜如终于狠心地写下了一封遗书,表示希望自己死后,能把小儿子托付给自己的一位好朋友抚养。安排好这一切后,何镜如有种如释重担的解脱,准备选个好日子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打破她的计划。

2002年8月的一天,丈夫在清理衣服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封遗书,他顿时大吃一惊,急忙把亲朋好友请来一起做何镜如的工作。可令丈夫没想到的是,面对焦急不已的亲友,何境如却反而有种释然的感觉,干脆当着大家的面道出了心中的夙愿。年幼的儿子听说母亲竟想要死,顿时嚎啕大哭起来,扑在母亲怀里怎么也不肯松手,生怕一松手,母亲就会离去一样。看着这一幕,朋友也毫不留情地责备道:“告诉你,就是你死了,我们也不会帮你照顾孩子的!”说完便拂袖而去。想到自己死后,儿子可能会落得个没人照顾的地步,与生俱来的母爱让何镜如打了一个冷颤,她只得暂时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但还是终日呆在家里发呆。

2002年10月的一天,成都市总工会的同志来到何镜如所在的社区,做再就业报告。闲着无事,何镜如也来到了现场。看着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听着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何镜如死灰般的心突然有了种渴望新生的感慨:是啊,自己的企业早已破产了,现在只是一个靠政府每月发放180元生活费的低保户,为什么就不肯面对现实呢?而且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再就业的途径越来越少,如果还这样下去,就只能呆在家里受穷、等死。她终于明白,为了自己,为了这个家,自己迟早有一天要面对现实。那晚,她和丈夫一夜未眠,两个人坐在床上促膝长谈,最终决定自己先出去试试。

第二天一早,何镜如忐忑不安来到了市总工会,吞吞吐吐地向他们表达了自己想来做清洁工的意愿。没想到市总工会的同志非常热情,立即安排何镜如到成都市职工大学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还为她介绍了一家客户,让她挣钱以解家庭的燃眉之急。

这是一户生意人家庭,由于常年在外,家里异常脏乱,但已经放下面子的何镜如二话没说就忙开了。为了去除脏物,何镜如跪在地上,用刀片一点一点地刮。整整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将卫生彻底搞干净了,何镜如也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何镜如的眼泪竟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想想自己以前洗碗都要请人,如今这一切怎叫她不感怀呢?然而伤感归伤感,能够重新工作,何镜如还是感到特别高兴。就这样辛辛苦苦地干了一个月,何镜如终于拿到了她破产后的第一笔工资――350元钱。

重塑人生从前和现在我都是创造者

何镜如在办厂子时,也请人搞过卫生,但那时候的她绝对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去“伺候人”,可自从干了这份工作后,她才发现帮别人打扫卫生,并不比当年指挥上百号人创业简单。那是两个月后的一天,何镜如在拖地板时,不小心将脏物弄到了白墙上,顾主见了,对她的工作不是很满意,言语间不免流露出一种轻蔑的态度。要是换作以前,心高气傲的何镜如一定会和他理论,但如今,她却没有做半点分辩,而是一个劲地道歉。那些天里,何镜如一回到家,就不停地在家里练习,结果硬是凭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对方的理解和尊重。

其实,客户不理解,对何镜如来说并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亲人的不理解。丈夫虽然支持她去做家政,但每到给儿子交学费时,他就会唉声叹气,一个大男人还要靠女人养活;70高龄的父亲一直不赞成女儿去做清洁工,见到一次就要劝一次;更令何镜如难受的是,来自儿子的不理解。

2003年春节前的一天,刚领到工资的何镜如想到马上就是春节了,便高兴地给两个儿子各买了双运动鞋。谁知一回家,迎接她的竟是儿子们地苦苦追问:“妈,你怎么突然有这么多钱呀?”并表示,如果何镜如不说出这钱是怎么来的,他们就不穿这双鞋。无奈,何镜如只好如实说出了自己在做清洁工的真相。没想到这一说就炸开了锅,儿子们惊呼道:“什么,你在给人家当保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曾经指挥数百人的漂亮妈妈,如今竟会和令人瞧不起的清洁工联系在一起,当即就武断地要母亲放弃这份工作。何镜如理解儿子的心情,开导说:“可能我不去做清洁工,你们心里会平衡些,但我们全家的生活怎么办?我是凭自己的劳动吃饭,比起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来说,又有什么丢人的呢?”然而,说理归说理,但孩子并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结果整个春节,他们竟赌气没有和母亲说一句话。

从这以后,何镜如每天回家后又多了一件事,不停地开导两个儿子,告诉他们家政工作也是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并没有什么丢人现眼的。直到半年多后,两个儿子见妈妈自从有了工作后,又恢复了过去的自信和快乐,他们才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

渐渐的,心态平和的何镜如越来越感受到这份工作带来的乐趣。她和客户们成了好朋友,同时也用自己的踏实苦干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2005年3月8日,她被评选为“成都市优秀家政服务员”。与此同时,一些商家了解到她的经历后,都想高薪聘请她,甚至有人表示愿意跟她合作,重新把她以前的厂子办起来。莫非人生的又一次转机来临了?但经历了人生磨砺,何镜如已学会了宠辱不惊,不再奢望人生突发奇迹。她知道凭自己以前那一套根本无法再胜任这些工作后,便毅然放弃这些机会,继续做她的清洁工。朋友得知此事后,纷纷埋怨她,摆着高收入不要,简直傻到顶了!然而,何镜如却有自己的想法:虽然现在的收入确实少,但拿得踏实,而那些收入高的岗位,自己未必能够干得长久。而且通过三年多的接触,她已经了解到,其实家政行业还是很有市场的,她踌躇满志地准备等时机成熟了,再大干一场!

2005年11月,何镜如被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评为全国家庭服务业优秀服务员,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家政服务员。面对顾主的信任,社会的评价,何镜如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决定将家政服务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12月1日,何镜如家政服务部终于在成都高新区芳草街2号江南苑挂牌成立。如今,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何镜如的家政服务部已拥有200多位员工,她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再次实现百万富婆的梦想!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篇2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表明,欲望之于人生,少之则为美,过之则为恶。过度的欲望满足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种自我放纵,是走向深渊的。制欲戒贪,历来都是为官者修身做人的第一要则。儒家强调“见利思义”、“克己复礼”,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立碑:“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的“无求”,就是指没有私欲、没有非分之想。

现实生活中有点儿“想法”和不满足,本身不是坏事,但重要的是绝不能过分。客观物质条件总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控制,就很有可能会无限膨胀。“罪莫大于多欲,欲不除,如蛾扑火,粉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因此,该舍弃的就要舍弃,不该留恋的不要留恋,不该得到的不要企求得到。要有知识上的不满足,能力上的不满足,政绩上的不满足,贡献上的不满足,为人民服务上的不满足,而绝不能是权力上的不满足,私利上的不满足。

然而,常有一些人在工作、生活中不守本分,不太安分,总有非分之想。不是想着如何尽好自己的职责,而是琢磨着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务;不是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而是琢磨着如何走后门、拉关系;不是想着如何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是琢磨着如何多给自己解决问题;不是想着如何多奉献,而是琢磨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待遇;等等。人有“非分之想”,必有“非分之行”,为了达到某种“非分”的目的,不免作出违背道德甚至违纪、违犯国法的事。

非分之想,表面上看是心态问题,实际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事关党员领导干部人生的根本。党员领导干部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按照的要求、岗位的责任、道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党的纪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做到思想防线一刻不放松,精神阵地一寸不能丢。管住自己,管住思想,管住欲望,淡泊名利。

常戒非分之想,就是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需求观和比较观,自觉地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丰润自己,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用远大的目标志向激励自己,用铁的纪律规范自己,坚守精神家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常戒非分之想,就是要淡化名利观念,在工作生活中正确处理好愿望和现实的关系,做到一事当前自觉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克己奉公,乐于奉献,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常戒非分之想,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心态不失衡,头脑不糊涂,情感不放纵,权力不谋私。做到对组织、对他人、对家庭、对个人高度负责。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篇3

通过学习《没有任何借口》,让我对"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把握。教会了我无论接到什么样的工作任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去完成,而不是遇到难题就退缩和推委,不但要迎难而上,而且为了完成任务还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它使我学会了如何适应压力,并把压力变成动力,而不是去为完不成任务而寻找借口。它让我在一次次想办法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一次次的体会到了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后的成就感。这些工作的经历和过程,使我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不但激发了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潜能,而且还使得这种价值和潜能在不断的得到锻炼和提升。

正如书中所述:"优秀的员工从不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超出客户的预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他们总是出色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替上级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尽全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要求,从不找任何借口推诿或延迟。"这本书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不禁问自己,在所处的环境和团队中,我是如何去对待我的工作?在对我的上司问话时,我的答案是不是还有四种以外的答案?找借口是不是已经也成为了习惯?也正是读过了这本书,才让我们能够静下来正视和思考,自己平时的行为准则和理念是什么?从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到具体的工作内容,我想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既是一次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纠正错误的机会。

作为联通的一员,我们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种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一种顽强拼博的毅力,发扬邮差弗雷德精神,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从思想中形成动力,把工作变成一种艺术,为联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600字(二)

"没有任何借口"所体现出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西点军校之所以能够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就在于它将"没有任何借口"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使西点军校的学生在任何一个团体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团体精神和合作能力。由于它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自信、诚实、主动、敬业,从而成为可信赖和承担责任的人。

读过《没有任何借口》后,对自己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不禁问自己,在所处的环境和团队中,我是如何去对待我的工作?也正是读过了这本书,才让我能够静下来正视和思考,自己平时的行为准则和理念是什么?从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到具体的工作内容,我想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既是一次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个难得的纠正错误的机会。借口的危害是无比巨大的,它会在不经意间慢慢的蚕食掉我们的诚实和自信、我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们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从内部击溃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对待"借口"我们的态度应当是坚决的摒弃。"有效执行"是一种包含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是用于指导我们能够实现各项工作战略和目标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而要确立"有效执行",必须用这种文化作为一种引导,并把这种理念深深植根于集体中的每一名成员心中,通过长期的努力去实现。

"不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告诉我们,"诚实"是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品质。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任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这一过程,既是一种个体执行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同时也是一个领导者对具体目标执行者执行能力大小的评估和了解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勇敢的接受任务,不能尽一切努力去完成,而去寻找借口,势必影响到领导者对具体目标执行者执行能力大小的判断,从而影响到"有效执行"的整体运行过程和"有效执行"最终目标的实现。

《没有任何借口》教会了我无论接到什么样的工作任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去完成,而不是遇到难题就退缩和推诿,不但要迎难而上,而且为了完成任务还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它使我学会了如何适应压力,并把压力变成动力,而不是去为完不成任务而寻找借口。它我在一次次想办法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一次次的体会到了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后的成就感。这些工作的经历和过程,使我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不但激发了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潜能,而且还使得这种价值和潜能不断的得到锻炼和提升。

其实谁也没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人活着就不应该悲观,只要有勇气面对,人生便没有过不去的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身处绝境也千万不要说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的,最终才能超越自己。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600字(三)

这是我第三遍读这篇文章,说实话,我真正做到没有借口时候不是很多,虽然有时候我嘴上不说,但内心也会给自己找个理由来寻求平衡,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安慰。

有时候感觉这样的自我安慰很好,因为常常使我有看得开的心境,不会让我烦恼郁闷。但现在想想,这种感觉不要也罢,因为这只是心理上的安慰,而对于事情的成果是一无所获的,人都说,做事情必有果。要不,完成或没完成,没有差不多、没有可能。

这篇文章就恰恰的诠释了这些,迟到了一分钟,那也是迟到,不能说因为堵车、电梯人多没赶上而把迟到的这一分钟剪掉。皮鞋有一点点脏,那也是没擦干净,不能说因为别人不小心踩到没来得及擦。人有很多的抱怨,如果没有人制止任其发展的话,必然会造成这个人的执行力下降,慢慢的你会发现,以后这个人做什么都会有理由,久而久之,他会对生活、工作乃至这个社会产生抱怨。

没有借口,是一个人执行力与责任心的体现。领导把 事情交给一个人去做,只有两种结果等着他,当然完美完成任务是每一个领导最想看到的,即使没有完成,领导也不想看到因为完不成,接受任务的人还找一些看似合情合理却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这是一个人责任心体现的时候,是谁的责任就不可推卸,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会显现的无与伦比。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篇4

HR们都梦寐以求成为HRD,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才向来属于职业经理人的范畴,更是一个政府、组织或企业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他们参与公司重要会议,制定核心战略战术问题。HRD见证着企业的发展,而对于自身而言似乎已经到达了人力资源的“终极”地位,该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抑或人生成为一个重大的难题,很多HRD陷入了困顿和迷茫的境地里。

人力资源类工作本身的可延展性不太强,所以道路也就固定的几条——要么去一个更大的公司做HRD,要么进入所在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做CHO甚至副总裁、总裁,抑或重新选择职业和创业。一些HRD们会选择转型加入管理咨询公司、猎头公司做管理顾问师或自己创办咨询公司。日前,本刊记者就采访到了这一类人力高管中的佼佼者——零导力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人何辉女士,她将分享自身的职业经历,并为同行业的HRD朋友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建议。

18年的HRD生涯

记者一见到何辉女士,她便是一幅精神焕发的模样,时刻面带笑容,侃侃而谈。说起自己的HRD经历,何辉女士总结了她人力资源生涯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中、美、日三国合资的工业企业PPG任职,那是她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的开始。那是一个单一的业务线、却拥有完整的从制造到市场的业务结构。在PPG公司,何辉女士体验到了HRD的基础工作建设,学会了如何处理跨文化企业中的各种人力资源难题,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工作价值观,这为她以后的职业之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何辉女士职业生涯的第二个时期是在Baxter中国公司完成的,在其问她负责管理集团层面的人力资源,集团旗下设立了许多业务分支机构,她的工作更加偏重于战略层面,涉及组织的变革、转型等。在Baxter建设公司文化的过程中,何辉女士不仅是在添砖加瓦,还需要帮助协调各个集团组织机构的人。如何将文化大厦建立起来,确保领导梯队后继有人,这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领导力是个巨大的挑战。何辉女士战胜了挑战,成功完成了人力资源生涯的第二阶段。

在做好了职业的基础奠基以及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后,何辉女士来到了著名的GE公司。GE是一个拥有着众多产业集团的庞大机构,如何在这样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体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何辉女士提到必须有一个打碎和重建的过程。在GE,何辉女士很快融入到新的文化里,不仅把过去总结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新工作的实际中去,同时也在GE的平台上完成了再创造。在GE,何辉女士的第一个角色是通用电气亚太区基础设施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后来负责亚太区领导人才开发的重要工作,后者是GE首次在亚洲设置的职位,在两个职位上的何辉女士发挥了她最大的长处——人才评鉴和人才培养,同亚太区同级别的其他HR同事共同协作,完成了很多艰巨的任务, 也让何辉女士在人才和组织发展这一专业领域奠定了一生的方向。

悟业道,再出发

何辉女士18年的HRD生涯让自己充满了关于人力资源的经历以及用不同方式来选拔和培养人才的体验。几乎已经站在职业顶峰的她一直在反思,到底在自己的职业之路中什么才是她的牵引力。她发现所有那些伟大的公司的一些显赫职位都只是一个推动力,真正牵引自己的应该是自己内在的驱动力——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过一个怎样的人生,希望自己的生活在哪些方面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何辉女士的第一份工作是大学教师,辞职后到了外企,每一个阶段她都在做决定做改变。她一直在探索自己想要什么,能贡献什么,所以她不因跌跌撞撞走得辛苦而放弃尝试,也不因平顺稳定而停滞不前。一直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何辉女士对于创业的理解并非在于实际开始去办公司这样的一个行为,而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态度。这种态度一直指引着她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自从何辉女士在GE做全职的人才培养领导人时,她就一直在寻找一种解决方案——如何让在中国环境下成长的人才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同时贡献给世界。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让她觉得一个很好的契机点到来了,她的人生似乎又到了一个打破和重建的阶段,重建后便很自然地进入创业了。“这是一个探索、顿悟,再去探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0年9月1日,何辉女士以创始人的身份成立了零导力管理咨询公司。“零”与“领”谐音,同时也反映了何辉女士结合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对领导力的独特诠释:有权力,不依赖权力来领导;无权力,不需要权力来领导。

目标导向的人生

在创业的起初,何辉女士遇到了两类让她每天兴奋的挑战。第一是原创产品的市场化,一个做产品研发的人,总是对产品魂牵梦萦的。怎么用目标人群认同和接受的方式走近客户,是她一直在探索的。

第二是在体制外工作。原来是在一个体制当中,自己的工作目标与上司和企业的目标一致,公司也提供相应的资源。而现在无论是资源、人员到产品,全部都要由自己制定。制定自己的战略、战术、产品和营销手段,帮客户解决无法解决的人的问题。“其实这样反而比从前开心,以前还可以抱怨公司,现在什么都不能抱怨了,做不好,都是自己的问题。”

何辉女士觉得人在所有的转型中,有一条主线是不能变的,其他的问题就只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了。她十分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因而在这条主线上,创业前和创业后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唯一改变的只是角色和角色的可持续性。

这样清晰的目标所带来的成果也是十分明显甚至是出乎意料的,零导力公司刚刚成立,何辉女士便接到了业务。至今为止,短短一年多已经有700多人通过内训或公开课的形式参加了零导力公司的3个核心课程,何辉女士的领导力公司也已经拥有了几十家企业客户。

战胜迷茫的要义

很多的HRD在到达顶峰之后人生便开始迷茫,突然感觉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将来的路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走下去,是继续,还是改变,继续又如何继续,改变又如何改变。

如果随着时间的流动而不断发展的职业生涯是横轴,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纵轴,那么很多HRD的职业成就越来越高,他们的人生函数却是平的,为什么呢?何辉女士分析道,他们的人生状态,是为了往前走,也是一直被推着往前走,而这种推动力无论是生活的压力也好,自己积极向上的本性也罢,但终究是一种推动力,而非发自内心的牵引力。职业永远都只是一个平台而已,如果一味地往前走的话,只是在加快横轴的速度,而纵轴的高度往往不尽如人意。无论是职业还是创业,都是为“人”提供增值服务的,它只是实现人生的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的手段。

困惑和迷茫的出发点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往前看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虽然“人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性的话题很难回答甚至无法触碰,但我们是可以通过方式方法衡量和评估自己人生的需求和想要的价值体现的。外在的称呼、权力和金钱是否是一切价值观的导向,如果是,当你站在这一切的顶峰又为何不快乐?困惑迷茫在于想要别的而又不知道想要的究竟是何物。此时,不如静下心来,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愿景和近况。

何辉女士认为解决迷茫最简单的问题就是问自己,今天离开了这个公司,能给这个世界、身边的人带来什么价值,就像一个长期立足的产品一定是给这个社会带来积极改变的,并能给别人生活提供帮助。不管做哪一行,都需要考虑自己最擅长什么,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做。何辉女士喜欢做一个提供原创内容,给他人带来积极变化的人,所以她不单独国外的产品。“有的人觉得‘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太虚了,其实一点都不,这才是做事情的根本,而且这种想要的东西,不能仅限于头衔、职位。为什么有些HRD会迷茫,可能就是他梦想了十几年想做到的位子,当做到这个位子时,又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

给创业者的建议

何辉女士认为HRD群体对于现在在企业中的工作机会应非常珍惜,成熟的企业和创业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HR管理者应更多地关注在目前阶段中的发展,好好做长期的人生规划。在目前的阶段,每一次都应该把所能做到的最大化,把自己的贡献和收获都最大化,成为一个智者,而不只是一个劳动者。智者是能够把做过的事情提炼总结,归纳出自己的思想,把过去的积累一点点整合成为个人的方法、思想等。不要过多抱怨,要知道很多东西终究是不属于自己的,而那些自己能给世界留下的,才是要认真考虑的。

对于创业来说,每天面对的事、面对的人都是全新的,这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创业者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不可妥协的。只要找到最想要的和最重要的,一切就会平衡且具有可持续性。创业需要智慧,因为有的人什么都想要,反而会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有些时候生命中的减法比加法更难做,更需要绝对的智慧。

最后,何辉女士对所有的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今天的你们不必像当年的我们一样没有前人带路,只能自己去摸索。其实我觉得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最后的时候都不坚持,所以你身边要是有你很信任的导师,在关键的时候他(她)会告诉你:你做的是对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有两句话说得很对,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没有人走的路才是真正的路。”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篇5

在最初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承认我是有恐惧的还有迷茫的,因为我不知道我应该找个什么样子的工作,我不知道是什么工作是我能做的,我也不知道就我现在这样子的能力、经历,能够做什么。最初心里的恐惧感还有不安,让我焦虑不安,甚至夜夜失眠,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像我一样有这样的心理压力。很多人安慰我,说这只是个实践,没有那么重要的,只要找个地方实践两个月就好,可是,潜意识里,我是认为实践很重要的。从我开始找工作开始,我就没想着把自己当做一个初出茅庐的实践生,可能当你的潜意识里,把自己当做实践生看待的话,你就会认为,当你犯错的时候,当你做错工作的时候,你是有足够的理由去让别人原谅你的。可是在我的意识里,工作是很重要的,能力还有对工作的责任心是一个人拿着薪水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准备实践的时候,跟父母提前报备了,可能也是以前太过依赖自己的家长,于是,当说要实践的时候,心里面抱着期望,希望爸爸妈妈可以用他们的臂膀,给我一个安逸的天空,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介绍个什么工作。可是事实证明,我想错了,可能在学校的时候,没有生活费的时候她们会很心疼的怕自己的孩子饿肚子,会给生活费,可是当需要靠自己能力开始做事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再给我任何的依靠。一开始我是有些埋怨他们的,因为在狭隘的我看来,孩子该工作了。爸爸妈妈是需要给予一些帮助和支持的,所以我任性的生气,任性的吵闹,现在想想,真的是很不懂事的行为。至今依然深刻的记得在家的时候爸妈说的那些话,他们说:“你想让我们帮你做什么,找工作么?过人生么?等你以后真正的独立的时候,你对你的工作不满意的时候,你会怨恨谁,你会怨恨我们当初干预你的人生,干预你的事业,到时候那种怨恨会是深刻的。现在的你,可能你觉得你什么都不会,当你会的时候,就会自己给自己闯出一片天空。自己的人生,你要自己走,爸妈不能为你过一生,我们不干预你的工作,不干预你的感情,这些都是让你自己去慢慢的发现还有成长,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让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些话,听起来不是那么的伟大,不是那么的文艺,可是,我很感谢爸妈说的这番话,现在的孩子,有多少在埋怨着他们的父母干预着他们的人生,说父母为们安排上学,安排工作,安排婚姻,安排了这么多,却都不是他们想要的。而我,正恰恰相反,我拥有这一切自己做主的权利,为什么还想要扔掉?

当自己开始选择公司,投递简历的时候,内心是忐忑的,因为我不知道我喜欢的公司会不会愿意接纳我这个毫无经验可言,刚从学校出来的青涩学生。姑姑告诉我说,刚毕业的我,只要有公司愿意接收我,我就不用管薪水待遇什么的,因为现在的我,不能给别人的公司创造任何的价值还有利益,他们发着薪水还培训新人,那是不计成本的。姑姑教导我说,不能挑剔,不能眼高手低。秉着这个道理,投递简历的时候,我不在意薪资待遇,不在意加不加班,忐忑的等待着投递公司的那些面试电话,等待的焦急心情,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焦虑。当收到任何通知面试的电话,我都会很兴奋,都会准备的很充分的去应聘,我不知道哪个公司的人事经理会聘用我,也不知道哪个人事经理在看我第一眼的时候就会把我否定掉,我只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去争取任何一个渺茫的机会。面试了几回,我想我是足够幸运的,被现在的实践公司留了下来,我想我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会是最用心的,最珍惜实践机会的,任何一次的实践经历,于我都是一种考验,于我,也都是一次蜕变的机会,我会牢牢地抓住这样的机会,让自己尽快的变得强大,尽快的变得出众,尽快的让自己可以有机会去独当一面,尽快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事业目标,而那,是一个看起来很远的目标,也是一个实现起来很难得目标。而我,只会更加的坚定自己的意志,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努力。所以,任何一次的工作经验,有可能与我以后真正要从事的事情毫不相干,但是工作时候的累积的经验,累积的人脉,累积起来的工作能力,我想,都是以后我所需要东西。

犹记得小的时候我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愿意多说话,见着亲戚,也不愿意多开口叫个亲密的称呼,因为这个问题,我好像真的没有少被责骂。再加上,在任何一个家里,相同年龄段的孩子,总会被放在一起被比较,那时候的我,总是被放在和一个比我大两岁的表姐一起被比较,家长一批评,就说我这点不如她,那点也不如她,每次都这样被比较,时间久了,真的会很生气,也会无理的吵闹,无理的去辩解。到现在,当你在工作的时候,这些都不是应该有的态度,与同事相处的态度,对待领导上司的礼仪,这些都是一门大道理。而我,真的是一个青涩的学生,出来面对着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所要学的真的是很多。做错事情的时候,没有人会像家人一样去无条件的包容你、原谅你,有的只是铁面无私不留情面的批评,这样可能也是能够让新人最快速度成长的方式吧。对待同事,与对待同学好像又有些不同,同学之间,喜欢打闹,在一起的时候喜欢开玩笑互损,可是跟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工作的时候不可以有其他的不合适的行为出现,即使是在下班之后,也是各自道了再见,各自回家。社会可能就是这样子,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其余的好像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了。

还在校园里的时候,没感觉到生活的不容易,当你离开家里,离开校园,离开温暖舒适的港湾,你就会发现,这个社会给你的就是接连不断的挫折还有打击。学校里过着舒心的日子,除了上课好像就是同学们一起的玩耍,偶尔去去图书馆学学习,这也就是很充实的生活了。父母给着充足的生活费,足够我们在学校过着安逸的生活。有课的时候,我们去上课,甚至有些同学有课都可以选择不去上课,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劝导,老师们用他们的过来人的经历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的提升自己,可是我们这群玩心重的学生,总是让老师们不省心,不愿意全心全同意的学习,不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到丰富自己人生上。工作的时候,不说是随意不来,就算是因为堵车迟到,那都不是理由,你的迟到,不论是什么原因那就是迟到了,任何的理由都是借口,没有人愿意听你的解释,没有人愿意去原谅你这样子简单的事情,而这时,你能做的,也就是争取没有下一次,只能让自己起得更早,来得更早。

自己生活的时候,我想任何一个像我们这般年纪的学生都不会再好意思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养着自己,可能他们可以支持我们租个房子,可能他们最初会支持我们一部分的启动资金,可是那只是暂时,当我们自己开始工作的时候,除了能力上的独立,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上的独立吧。很多女生可能都看过这样子的文章,说的是,一个女人,当她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就要做到独立,这个独立的意思不仅仅包括能力上的独立,这是指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经济能力,更有自己的处事方式,这样当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至于什么都是依靠着别人,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人格或者权利。我一直相信这是对的,如果当我们需要买什么的时候,都去依赖着别人买单,那我们在什么事情上就会自然而言的失去一些主权,失去一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做到这些独立,需要从自身做起,需要从自己爸爸妈妈身边做起。当我们自己找好工作的时候,我们就算是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薪水养活自己,甚至要拿一部分送爸妈礼物,给爸妈纪念品,为家人送上自己的心意,从爸妈身边做到最开始的经济独立,能力独立,思想独立,这样才能在以后的长期发展中做到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依赖,对任何人都不能有亏欠,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没有任何的负担。

我想以前上学的我真的不够好,没有远见,没有理财观念。上学的时候不如某些同学,知道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或者开始自己的小生意,来累积原始的资本,只知道自己银行卡里有多少现金,就花掉多少,买新衣服,买美妆,买数码产品,这些说来都是作为一个女孩子的天性,可是,现在想来,真的是些许后悔,也许自己花掉的那部分钱,都足够自己开始一项投资,来增加一些经验,幸运的话,或许还能够赚取自己的成本加收益。现在的市面上,有很多的书籍是关于理财的,但是无论是那一本书中,都会出现基本的某一条,理财要早,越早越好,基本就是需要20岁左右要开始自己的理财之路,而我,现在都过了这个20岁的年龄,才开始觉醒,才开始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虽然不是很晚,可是,却会追悔以前浪费到的那些时光,也许是现在觉得时光太重要的原因吧,愈来愈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在和朋友网上聊天的时候,很多的朋友都说我变了,而且变了好多,我想很有可能就是这两个月实践的成果吧。以前的自己,早上有点时间,就贪睡过去了,早上的宝贵时光也被浪费过去了,现在呢,每天我都能在六点半起床,晚上在十一点休息,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不再懒惰,不再浪费宝贵的时光,长时间的能够坚持保持这样的一个习惯,我想对于我自身的毅力,也是一个考验。朋友说我变得成熟了很多,以前的自己孩子气,不成熟,很多事情都是以一个狭隘的眼光去做,或者做事情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喜欢的就做,不喜欢的就不会去做,我想很多我们这样的同龄人应该都是这样子的吧。比如说在我实践初期,可能是因为我有很多的事情都不会,都不熟悉,做起来真的很费劲,包括经常性的加班,没有周末,如果自己在以前,可能我就会觉得,这样子太累,太辛苦,会受不了,可是我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坚持下来,我真的做到了。经常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很多同学或者朋友,包括家人都建议我辞掉这份工作,可是我没有,如果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工作我都坚持不下来,我不知道以后的我还能够做什么。说我辛苦,可是这个世界上,比我辛苦的多得多的人真的比比皆是,我真的还不算辛苦。一直说,作为一个新人,要吃的了苦,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做的还远远的不够。

象牙塔里,温室里呆久了,人真的会变得无知。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会做什么,以致予找工作的时候,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飞,到处乱撞,到最后撞得头破血流还没有找到方向,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像这样子,我承认,我是这样的。于是到这样的时候,自己开始反思,我的大学每天到底是在想什么,怎么就没有好好的想想未来的方向。大学课程中,是有就业指导还有生涯规划的,犹记得当初讲师在上课的时候,重复的强调上大学时候,要及早的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前为自己拟一份生涯规划,这样我们就能明确的在什么阶段做什么样子的事情。确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慢慢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有了一个整体的人生目标,犹如在茫茫大海中有个一灯塔,无论经过多少波折,无论经过什么样子的艰难区域,我们始终会努力的朝着那个方向迈进。我们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什么都是明确的,就不会在喊叫,谁的青春不迷茫。看自己的朋友买了这本书,我不知道是应该说好好看书,还是应该说,扔开书本,确立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不想给自己任何的理由,任何的理由都是借口,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我们不能把我们年少时候自己的不努力归结到因为青春,青春谁都有过,如果青春的代言词就是迷茫,那么又怎么会有趁着青春,好好的闯荡一番的说法呢?

至此,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我就算是彻底的走出校门了吧,可是对我而言,好像已经不是属于学校里的学生了。两个月的实践时间,真的把我改造的如同一个历练多年的工作人员,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很少有机会回到学校,即使回去,也仅仅是匆忙的待了一天就离开了,还没有好好的享受一下熟悉的味道就要离开。每当在外边感觉到难过、委屈。辛苦,真的很想回到学校宿舍那个狭小的空间里去,躺在自己的小小床上,那如我,就像是一个安全屋,在那儿,才能找到失去已久的安心。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回去参加我们的毕业典礼,有的时候不愿意相信,不愿意相信我就这样迅速的毕业了,三年的时间真的是弹指间,扎着马尾的姑娘如今依然蜕变成职业装的上班族,18岁也已经走的越来越远,或许人生就是有这样的一些无奈,无奈的长大,无奈成熟,无奈的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一切,无奈的开始面对自己需要掌舵的人生。即便有如此多的无奈,我们也只能在前行的路上踽踽独行。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篇6

关键词:学困生;思想教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1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75

一、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言行表现

今年秋学期我带上了新班。根据平时的观察,李、张、王、薛、杨五位学生都存在不关心集体,不爱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普遍比较懒散。李某、张某、杨某三位学生不爱和其他同学交往,不愿参加班级的任何活动,王某偶尔有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惯,薛某作为男孩子却比较腼腆,做事没有任何主见。有一天,我班进行了卫生大扫除,我特意把这五个学生安排到了一组。结果我发现,他们都有比较强的自尊心和严重的依赖性,对于别人和集体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几个都和家长闹过别扭,感觉自己长大了,懂事了,不需要大人操心了。了解到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我好替这些学生担心,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想法,我惊讶于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呢?我给他们讲了好多做人的道理,油然萌发了教育好他们的念头,对,就从情感教育开始!

二、班级管理中对学困生的教育

(一)用真心去爱护学生,把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我首先让李某、张某、王某、薛某、杨某五位学生把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表现详细地写给我,自己查找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同时也找自己的闪光点。结果这五位学生写得都很翔实,但对于自己的问题如何改正还不具体。我就利用课外活动、课间时间对他们几个逐一做了详细指导,指导他们如何醒悟,如何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告诉他们,作为中学生,要时刻检查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错了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不良影响,错了之后应该怎么改正等等,告诉他们要速查速觉,即迅速查找自己的错误、不足,迅速醒悟、明白道理,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正确。现在同学之间的琐碎小事,如果不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任其发展、蔓延下去,自己的思想只能滑向错误的深渊,有害无益!通过我的耐心引导教育,这五个学生都感到非常惭愧,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保证不会再懒惰,一定要关心集体,关心同学,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在教育之后的观察中,他们确实改掉了不少小毛病,全班同学也重新认可了他们,主动、友善地接纳了他们五个。他们五个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每天能够快快乐乐地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二)净化他们的心灵不受污染,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

我把“百善孝为先”作为教育孩子的主阵地,我问这五个学生:“你是怎么长大的?”结果他们说不上个所以然。我就教育他们,自从有了他们的生命之后,母亲十月怀胎,直到呱呱坠地,母亲为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爱,从小长了这么大,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每小时60分,每分60秒,父母亲无时无刻不在万般呵护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我让他们回想自己影响比较深刻的事情,结果这几个孩子把自己如何受到父母的爱和父母如何辛苦比较详细地说了出来。我趁热打铁,“可怜天下父母心”,又给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并把古圣贤孝敬父母的典范讲解给他们,他们几个听后热泪盈眶。我就让他们再找自己的问题,结果越来越彻底,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感染,找回了原本善良、纯洁的本性,懂得了孝敬自己的父母,爱教师,爱同学。

(三)让情感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我特意找了这五个学生的家长,把他们的基本情况如实反馈给了家长,给他们讲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家长也懂得了每个人本来心性是十分善良、纯洁的,但由于受到后天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好多人原本纯洁的心灵受到了污染,自私、贪心就像毒草一样植入了人的心灵。中学生如果不及时查找自己的问题,任其发展下去,自然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不尊敬师长,不懂得感恩,后果不堪设想。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我们教师和家长要时刻进行“修剪”,并帮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学会查找自己的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家长要与班主任教师多联系,与任课教师多沟通,及时发现问题,用最好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使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任何的污染,做善良、感恩、心理纯洁的好孩子。

(四)用爱心为学困生撑起一片天空

“要小心地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用在个别学困生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它真实地反映出对待学困生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教育好学困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而且还要做得很好,不能有任何的纰漏。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展现他们独特的风采。对于学困生的培养,他们有些微的进步,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所以班主任务必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去关心呵护他们,让学困生感受到温暖的阳光,看到希望的田野,同时给予他们应有的信心,鼓励他们怀揣远大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而不懈地奋斗。这样学生就自我反省,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从而刻苦奋斗,努力学习,沿着目标一路前行。

三、班级管理的点滴体会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有时候想宁可多代课也不带班,但是几年下来,在苦中也有些许的收获,一是班级的管理需要教师用心去管理,学生的教育需要教师用爱去交流,让他们的心灵更加纯洁无污染。二是班级建设的最优状态是努力让全体学生学会查找自己的问题,快速醒悟,懂得感恩,懂得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大家的责任。三是家庭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家校共育,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篇7

嘉宾:朱学东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董事

赵:朱老师,您好!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热情的工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很多优秀的新闻人都称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您理解的“新闻理想”是怎样的?

朱:每个新闻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新闻理想。因为不同的理想许多人走上了新闻这条路,但我相信许多青年人是因为新闻某种意义上能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进入这一行业的。但我对新闻理想的理解不仅仅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样充满激情。

新闻应该是报道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更多是事实判断,而“铁肩担道义”显然更多是一种价值判断,当这种价值判断主导新闻报导后,很多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裁判者的位置上。价值判断更多是感性而非理性的。

当然,很多现实的情况也使很多人无法实现像李普曼、约翰里德或邵飘萍、范长江那样的成就――但要知道,这样的人毕竟是没有几个。人无法超越现实的环境。所以,我所理解的新闻理想就是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去追求第一时间报道事实,去追求报道事实的权利,用自己的文本方式。通过这种追求来逐渐影响我们所能影响到的人或事,乃至社会环境。

赵: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距离的,周围的一些比较年轻的记者经常谈起,在选择媒体时,除了寻求更好的薪水和发展机会,大家还试图寻找“新闻理想”和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但是,往往在进入新闻业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现实离追求的理想越来越远,产生迷茫和失落感。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新闻理想的远离?

朱:这种迷茫和失落感不仅仅在新闻记者这一行业。我相信在许多行业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失落感。我也一样。这种迷茫和失落感来自于我们原本对于社会对于媒体对于新闻的理解更多是书本的,是象牙塔里的,是我们想象中的。而社会的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其实在泛政治泛商业的时代,有些事实并非不能去报道,而在于你报道的方式和角度;一些东西也并非了然无趣,而在于你的叙事方式。一点一滴的改变后再回望,我们会发现变化之巨大是我们原先所没有想象到的。这也是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情况。

新闻理想在许多人身上远离确实很令人惋惜。而没有新闻理想的新闻媒体是没有前途的――除非不是以报道新闻为主的媒体。一定要理解理想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寄托,是一种奢侈品,是精神上的皈依。非要把它与现实等同,也就不是理想了。

赵:2005年夏天,许知远及部分“比较谈得来”的同事因为感到所处的环境从“一个理想国蜕变成了一个中国式的宫廷” ,从《经济观察报》辞职,引起了新闻界的震动。在此之前,2003年,翟明磊等《南方周末》的同仁集体辞职,“我为新闻而来,为新闻而去”的宣言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他们坚称自己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新闻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这一点是任何人都不能动摇的。

对于这些举动,您怎么看待?

朱:我不清楚行业中这种变化的真实背景。但就我的理解(基于现有的资讯),并不全是出于新闻理想的差异导致许知远等人的出走,至少我们可以从许知远后来从事的职业看出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闻理想,也有自己的媒体理想。因此,有些人要建立“自己的宫廷”,也是一种追求。

至于后者,我能够理解一种无奈。然而,把新闻当成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不是无知也是过度的自恋――我想更多是后者。如果抱有这种过度精英的心态,视天下其他职业或岗位如草芥,那是非常可怕的。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半径和盲区。在我的理解中,记者就是一个职业,他是组成社会的一分子,他可以有理想,但他既不是士大夫清流,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裁判,更不是万能的。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可能犯错误的人。

赵:作为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普利策坚持报纸的社会责任理念并力图把新闻业引向专业化道路,但是,正像美国学者不莱耶和莫特所描述的那样――“半边脸是温文尔雅的学者,半边脸是肌肉抽搐的魔鬼”――普利策的新闻理想与实践充满了矛盾。最集中和最尖锐地体现在他的理想价值与现实利益的冲突上――为获取利润,大量刊登人情味新闻和煽情新闻乃至黄色新闻以吸引读者,他甚至因此被贬低者称为“黄色新闻之父”。您如何看待他这种在理想和现实矛盾中的摇摆?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吗?

朱:我前面已经说过,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有冲突,才显得理想的弥足珍贵和纯洁。

但理想不一定会带来面包。做媒体不仅仅是做公益事业,做记者也不全是理想,至少还是我们一些从业者赖以生存的岗位和职业。

在中国,媒体从业者坚持媒体的社会责任理念,追求新闻专业化,我想这是大多数媒体从业者的一个理想。但这种理想并不一定是媒体出版商和运营商的理想,也许,他们的理想更多是如何让媒体在商业社会中赢利。在商业化的大潮中,媒体也不能例外。这是现实的抉择。

当一个媒体无力在经济上保持独立,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时,媒体要么沦为工具,成为“乏走狗”,要么关闭。无论哪种情况出现,对新闻理想都是一种摧残。

赵:有网友对如何避免成为空谈新闻自由、新闻理想的人,提出了以下以下几个自查问题:1、自己从事新闻报道的原则是什么?是不是带着理性、建设性的态度;2、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见解以及采访(包括重大事件可能引起的各种后果)解答所要报道的问题;3、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什么,有多少人深入了解过。

您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成为空谈新闻自由、新闻理想的人?

朱:空谈误事。立足现实,认识社会,少谈主义多解决些问题,我想这是一个避免空谈的好的原则,尽管这也许也是一种套话空话。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需要面向更广大的社会去理解社会,去理解社会的变迁。借助科技发展,很多年轻记者的视野接触的信息量更多面更广,但他的实际生活半径和影响他价值观的还是非常小的范围。坦率地讲,现在媒体从业者的沙龙式传播价值观念的情况比比皆是,难免以讹传讹的。因此,不仅仅是坐在电脑面前,或者仅仅在咖啡馆茶馆、或者是会场(各式各样的会)跑新闻,写美文,多到大街小村上走走,多与自己不同阶层的人交流,努力尝试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防止事实上的一小撮的出现,这是我所理解的避免空谈新闻自由新闻理想的惟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赵:个人的新闻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往往具现在个人与某个媒体间的矛盾,从媒体管理者的角度看,应该如何避免为新闻理想出走的员工给媒体带来的损失?

朱:没有流动就没有创新。首先我们要理解,在一个开放的或者正在开放的社会中,自由选择职业是每个人的权利。因此,员工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另一个方面,我们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员工流动会不断给媒体提供新鲜的血液,新的思维和活力。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没有人生活在真空里。对于为新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出走的事件来说,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在于我们社会的复杂性,它使很多情况看起来充满悲剧色彩,当然,某些情况本身确实是悲剧。它逼使我们要去不断地调适自己适应社会,人不可能完全改变现状,更多是适应现状,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步改变。现状的变革是一次漫长的过程,你非要把未来才能实现的东西拿到现在来变现,这叫左倾冒进主义,也叫许褚的赤膊上阵,那是匹夫之勇,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战友同事和社会。至少我们还在发言,还有发言的平台,还在不断地影响各色人等。如果因为某种无法超越的原因,连发言的平台都不保,又如何去影响改变社会?那只能是躲在小圈子里奢谈理想,这又有何意义?不能把新闻理想简单地归结到针砭时弊揭露黑幕,其实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比如建设性。因此,一部分连这个现实都无法理解的人,他的离开对他所服务的媒体来讲也算是个好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一件简单的事。

因此,与员工的深入沟通交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可能的机会和空间,这是留住需要留住的人的可行之道。

赵:是的。设想,如果一个报社内部建立了较好的沟通、协调制度,比如,不上稿时编辑通过写个类似于说明单的东西列出原因,或者编辑、记者能心平气和地进行兄弟般的沟通交流,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寻求说服对方,这样产生的误会肯定会很少。记者也可以把自己写的稿子先和报纸定位进行比较,并把自己的观点、意见附在稿件后面,等等。

最后一个问题,朱老师,您作为一名资深媒介专家,虽然没有在新闻一线工作过,但是也一直从事传媒的研究工作。您的职业理想是怎样的?有一个演变过程吗?

朱:我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媒体,也就谈不上新闻理想。因此,上述说法仅仅是一家之言,权当妄言。

我自己有媒体的理想。这是在这个行业浸润多年后升华出来的一种特殊感情。我的媒体理想是通过做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传媒观察与评论类的媒体,探讨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如何成功,为推动媒体的市场化专业化尽一份绵薄之力。从2003年以来,我为之倾注了我几乎全部的精力。我想,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下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在努力防止自己出现左派幼稚病,防止自己出现许褚的赤膊上阵的情况。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篇8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感恩教育 责任教育

目前,青少年中自私冷漠、没有集体意识、缺乏责任感的人大有人在,这从逐年增高的青少年犯罪率可见一斑。这些现象直接反映了目前我国青少年存在感恩与责任意识的严重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可能来自家庭因素,也可能来自社会因素,作为教育主阵地,学校肩负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这种现实,应如何发挥初中政治课程本身突出的德育功能,关注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感恩、责任视角,对如何以初中政治思想课程为载体,对学生有效实施感恩、责任教育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以教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

教育,始终应该是连接学生生活与知识的最好媒介,这不但是教育的实质内容,更是新时期初中政治思想教学的重要理念。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空中楼阁”,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纸上谈兵”,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统一才能够正确对学生施以德育教育。因此,以教材为载体,从认知层面对学生展开感恩与责任培养,既是基础,又是基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知识中得到真实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获得成长与发展。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首先是从体会、领悟、了解中得来的,究竟何为“感恩”?什么是“责任”?如何“知恩图报”?如何“担当责任”?在初中政治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教师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的丰富素材,教师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有机整合,有效开展“感恩与责任”教学活动。如讲到“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时,教会学生给予,让学生了解到给予不但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境界,给予既是一种快乐又是一种义务。体会到这一点后,学生可以认真回想: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给予了你什么?朋友给予了你什么?学校给予了你什么?社会又给予了你什么?反之,你给予了父母、朋友、社会和学校什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很多人都体会到:家庭与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享受,我们却好像什么都没做……这样思考,学生对感恩与责任有了明确认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目标。

二、以生活经验为“线索”,对学生进行现实教育

在初中政治思想教材中,一些政治观点和思想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仅靠书本知识根本无法触动学生的“灵魂”。现实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培养学生的感恩和责任意识,要以现实生活为情感导向,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日常点滴做起,让学生的内心重新回归生活、回归现实,让他们将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带到日常生活中,变无形为有形,变思想为行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线索”,让他们认真感悟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发生的事件,学会在现实中提高认识,提炼精华,充实思想。因此,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师应注重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要积极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在讲“做理智的消费者”时,让他们先想一想,下列哪些不好的消费习惯自己也有?一味追求名牌;沉迷网络游戏;注重物质享受,等等。并对这些消费行为及时进行归类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良嗜好,是因为受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影响而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引入“父母拒买手机,中学生欲引爆液化气”的网络新闻,让学生思考从这条新闻上你们想到了什么?延伸到感恩与责任意识:“当你们进行消费时,想没想到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面对这种无私付出,你们有何感想?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了他们对自己的期望,意识到了自己应有所收获,也应该有所回报,不仅要回报父母,更要回报社会,努力成为有用的人。

三、以组织活动为途径,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

感恩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感受,而责任则是人们的具体行动。当学生从认知层面了解到感恩与责任的深刻涵义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实施,是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对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讲到“热爱集体融入社会”时,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与义务?如何让学生理解团队精神,了解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仅靠书本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具有实践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真实领会。如组织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感受融入社会中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组织他们进行“拔河比赛”,让他们思考在竞赛中要想赢得胜利在靠什么力量?带他们观看“乐队演奏”,想一想要想奏出和谐乐章重要的是什么?在每一次活动中,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他们充分意识到感恩与责任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应该是根植于心灵上、思想上的情感和义务。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家庭、学校、社会弱化了对学生进行“感恩与责任意识”的教育,以致感恩和责任没有成为中学生的一种自愿、自觉行为。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与推进,为中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教育平台。新时期,政治教师应以此为契机,以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为有效载体,加强对学生感恩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为祖国未来再育新人,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加法的结合律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新学期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