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03 14:45:38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篇1

【关键词】亲子关系;青少年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亲子关系具有极强的情感亲密性,它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并将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得出了许多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亲子关系的不同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唐洪等人认为,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个性、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质量、孩子性别和家庭结构等。研究者张青方在“关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从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氛围等角度分析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因素。研究表明,家庭的物质、心理环境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关系,其中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父母教养子女方式的最重要因素①。

(一)父母意识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国外在亲子关系领域的研究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关注亲子关系中的父性意识和母性意识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意识主要是指父亲、母亲对于亲子关系的态度,对为人父母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以及成为父母后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及情感体验等。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父母意识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趋向,进而影响他们的教养模式及对孩子的态度。父母意识概念的提出,超越了以往儿童个性发展研究中只关注父母教养方式等外显因素影响的局限,开始探究父母对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内在的、本质的影响。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

这是亲子关系领域中研究的最早、最多也最富有成果的一个方面。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都肯定了父母管教态度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 P.M. Symonds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而逆反;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进攻性②。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学者 D. B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个性特点关系的研究、A.L.Baldwin 等人进行的青少年个性发展与母亲养育态度的研究等也都得出类似的结论③。那些既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性,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的民主型父母,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自信、知足、独立、爱探索、自我控制、自我肯定、喜欢交往的性格特点。

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新的特点

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大量独生子女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结构模式。这些变化使亲子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研究指出,亲子关系不断展现出3大特点: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亲子互动与之前大不一样;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导致亲子关系日渐淡漠;孩子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亲子之间更加需要平等交流。

当代社会中,独生子女青少年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城市青少年中尤其如此。这一代是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亲子关系也会出现新的特征。一些独生子女研究者已开始研究独生子女亲子关系。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具有教、养过程过分爱护、方式无意识倾斜、赡养成为家庭和社会突出矛盾等特点。

(二)亲子关系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影响

大量研究和理论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亲子间容易产生冲突,我们称之为“亲子关系危险区”。因此,如何建立好亲子关系是研究者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种种迹象表明:亲子关系改善的主动权掌握在家长手中,家长们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应把握主要原则,尊重和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只要家长们认识到孩子们心理变化的特点并做出调整,和谐的亲子关系仍然会伴随着每一个家庭④。

亲子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亲子双方的共同努力。在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过程中,有效沟通是解除亲子冲突的重要途径。作为家长应重视与子女沟通,尊重青少年人格,建立平等的亲子沟通关系;作为子女应学会“换位思考”,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恩;

参考文献:

[1]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

[2]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

[3]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

[4]闻素霞.如何调适青春期的亲子关系[J].北京成人教育.

注释:

①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

②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

③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篇2

关键词:客体关系理论;心理健康教育;0~3岁儿童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26-02

一、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客体关系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克莱因(MelanieKlein)、费尔贝恩(W.R.D.Fairbairn)、温尼科特(D.W.Winnicott)、雅克布森(EdithJacobson)、玛勒(MargaretS.Mahler)和克恩伯格(OttoKernberg)等。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要是儿童的人格发展),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objectseeking)”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1]。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客体是原欲驱动的目标。客体不一定非要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件艺术品——只要拥有释放能量的潜力”[2]。而客体关系理论则认为:“客体指人类,即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它们的本质都是基于与他人的互动。”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世界,而这个内在世界的基础是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母子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的先驱者克莱因指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分为两个基本的状态:一是“偏执——分裂状态(paranoidposition)”,始于从出生至三、四个月。婴儿出生的痛苦以及子宫内安全感的消失使其觉得被迫害、被攻击,此阶段婴儿与母亲的、头发和手等部分客体互动中,其需求不能总获得满足,比如奶水时而充足时而不足,因此,婴儿从心里把感到害怕的、受挫的映像和感到舒服的、良好的映像分离,这种分裂是不可逆转的,这种早期分裂代表了婴儿调节内在冲动的原始方式。二是“抑郁状态(depressiveposition)”,始于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并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开始。此阶段婴儿从与母亲的部分互动变成与整个母亲互动,将母亲做为一个完整的客体接受,把母亲的好与坏进行整合,对于前一阶段自己带给母亲的痛苦感到内疚,发展了共情的能力,以内疚感替代破坏性的冲动,这是儿童宽容的最初来源。

儿童的人际关系分裂经历四个阶段:母性分裂、想像分裂、自体分裂和认同分裂。前三个阶段描绘了从对“外在”母亲的体验转变到对自体的体验的好与坏的分裂;第四个阶段则显示了分裂是如何被嵌入成人自体的不同认同之中的。个体心理的发展从最初的母子共生、分裂到好与坏分裂的整合与平衡。如果好与坏分裂的整合不完全,“儿童以及若干年之后的成人,对他的人际环境中的人的反应要么是严厉的、拒绝的,要么是给予不切实际的满足。这两种状态皆起源于早期客体关系,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导致了成人客体关系的破裂,并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2]。

二、客体关系理论对加强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客体关系理论对于家庭中如何加强0~3岁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其一生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很多方面的启示。

1.做个足够敏感的母亲

“一个真实的母亲对婴儿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够敏感”(温尼科特)[3]。婴儿哭闹的时候,许多母亲只是以为孩子饿了,习惯用来缓解孩子的哭闹。更有甚者,把孩子放到婴儿床上,任其哭闹,只是在他哭闹很严重的时候才偶尔抱一下,认为抱多了,孩子被抱上瘾,以后要经常抱着孩子,会很累。实际上婴儿除了有吃饱穿暖的生理需要,还需要母亲的抚触。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哈洛博士(Dr.HarryF.Harlow)对于恒河猴的研究也证明,猴子喜欢母亲抱,在铅丝妈妈和绒布妈妈共存的环境中,恐惧出现时,小猴子会抱紧绒布妈妈寻求安慰。婴儿多次哭泣都得不到母亲的回应时,就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一个严厉的超我,其关键的信念是:“如果我足够好,别人就会爱我,如果别人不爱我,那就是我还不够好”[4]。

对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关注与个人是否有可取之处的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对被抛弃的恐惧也确实根植于真实的被抛弃[2]。不够敏感的母亲,在婴儿有需要时如果经常不出现,儿童就会产生自己不够好的感觉,产生被抛弃感。虽然这种感受发生在儿童还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时期,但对儿童形成自我价值感产生重要的影响。

1岁前是自我价值感形成的关键期。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力作《克服焦虑》中对婴儿出生的头半年获得爱和关注与其建立自我价值观提出精辟的论述:“对6个月内的婴儿就必须表现出感情移入和兴趣,这样婴儿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因太少受到关注而不安吵闹的时候,亲近对象总是不能适当地给以抚慰,那么就会消弱孩子的最初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正是形成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一般认为,在最初的这6个月中,如果对孩子没有必要的感情移入,如果不向孩子表明他是一个值得爱的个体,那么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就会形成不稳定的基本状态”[4]。

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与某种重要冲突有关的人格危机,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婴儿期(0~1.5岁)面临着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即时出现满足孩子的需求,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5]。没有建立起信任感的儿童会形成胆小惧怕的性格。

个体从出生后,对好与坏的关注从未消失。分裂是正常的,但当儿童对“坏母亲”的体验尤为令人沮丧,或这些体验近乎整体拒绝时,异常分裂便会发生。儿童发现这些体验如此令人痛苦,因此他们把这些体验排斥到意识之外,人际关系的病理种子便被种下了[2]。如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对婴儿足够敏感,给婴儿足够好的养育,婴儿会从“偏执——分裂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发展出基本的宽容和信任,为以后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否则,他就会一直在极端的“好”和极端的“坏”之间挣扎。

2.父母切勿用体罚教育儿童

“我们通过并入重要他人,并从心理上将他们转化成自体,我们就成了我们的他人”[2],因此,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我”,他们组成了我们特定的内在关系模式,它主要是一个孩子6岁前与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关系模式,这个模式最终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所谓“内在的父母”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内化,而“内在的小孩”,则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内化。这种关系模式是儿童以后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6]。如果儿童自出生就被父母等人虐待,那么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是分裂的,为了化解冲突,儿童把二者分离开来,或以“内在受虐的小孩”自居,而把“内在暴虐的父母”投射出来,允许他人虐待自己或表现出自残行为;也可能把“内在受虐的小孩”投射给弱者,以暴虐的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弱者。

内在关系分裂的儿童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人建立关系,都表现出异常心理问题,不能建立有效的、积极的人际关系,深层次的原因是婴儿期爱的缺少和自卑。

许多青少年的行为异常都能在早期客体关系形成中找到原因,而且大部分与父母的虐待、忽视及恐吓等有关。

3.父母亲要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状态

0~3岁的儿童,积极情绪的建立与其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父母情绪喜怒无常,在与儿童互动中成了费尔贝恩(W.R.D.Fairbairn)所说的令人不能满足的或坏的客体,即“令人兴奋的客体(excitingobject)”和“拒绝性的客体(rejectingobject)”。前者是以逗弄、和其他方式引诱儿童,使儿童逐渐感到沮丧和空虚;后者是儿童与带有敌意、退缩的母性人物之间的互动,感到自己不被人爱,且不受欢迎,并逐渐对此感到愤怒[2]。这两种客体都会产生自我分裂。“‘令人兴奋的客体’会导致‘婴儿式原欲自我’的产生,也就是心理上一直感到饥渴但从未被满足的那一部分,被这种自我状态控制的儿童会永久地感到受挫和被剥夺。‘拒绝性的客体’会产生‘反原欲自我’,这是自我中充满了憎恨和报复心的那部分,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满怀憎恨的”[2]。母亲令人舒服的和有回报的方面则是“完美客体”,它会产生“中心自我”,使儿童适应环境。“只有‘中心自我’有助于儿童在真实世界里与真实的人物互动,另两种状态因为会引发痛苦被潜抑,这使儿童的内在世界变得支离破碎,且使自体的大部分被隔离于意识层面之外,为精神疾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

一些离异家庭,比如说孩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父亲充满敌意,在带孩子时,经常抱怨父亲的过错和不负责任,想让孩子和她一样憎恨父亲,而且剥夺父亲看孩子的权利,这样会无形中导致孩子内心世界的分裂。因为孩子不会理解母亲的言语抱怨,反而会本能地认同父亲;但为了获得母亲的爱,孩子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对父亲的忠诚而表现出心理问题。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孩子都本能地想向父母认同,这种认同中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我承认,我是你的孩子”[7]。因此,聪明的父母,不要把自己的问题带给孩子,虽然离异了,还是让孩子感受到另一方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完整的,而且会形成乐观性格。在这一点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母亲的教子经验值得学习。奥巴马的母亲经常向他说父亲的优点,让他以自己是黑人骄傲,使他没有因为家庭的残缺导致心理的不健全。“亲近对象的快乐也能引起孩子的快乐,发展心理学家马拉泰斯塔提到,稳定的关系能力——也包括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主要取决于在1岁之内是否交换快乐的感受”[4]。

对于留守儿童的母亲来说,要在孩子满1岁后再去打工。如果急于出去,也最好在孩子满6个月后再把孩子托给其他人照顾。因为,生命最初的半年,孩子能否得到足够的母爱与其一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对前恋母时期的儿童进行了研究,把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弗洛伊德的6岁定终身缩短至前恋母时期,把0~3岁期间婴儿与抚养者的互动如何被孩子内化为人生体验、进而影响其成人后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作了深入分析,对于初为人母者如何成为称职的抚养者、对于如何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并为其一生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十分有启示的。

参考文献:

[1]刘亚飞.关于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的思考——父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探讨[J].网络财富,2008(8).

[2]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M].鲁小华,等,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高军.从客体关系理论看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瑞士]维雷娜?卡斯特.克服焦虑[M].陈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

[5](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杭州教育出版社,1998.

[6]武志红,赵承熙.最邪恶只因最自卑[N].广州日报,2007-04-21.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篇3

【关键词】儿童依恋行为;特点;亲子关系

一、依恋及亲子关系

1.依恋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依恋即是婴幼儿与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与纽带。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使亲子关系和谐及个体发展终身受益。当前的理论研究认为,一个婴儿在与周围人与物不断复杂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工作模型”。儿童根据依恋对象对自己的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不同的情景反应模式。

自20世纪60年代Bowlby开始精细研究,当前研究者一般将依恋关系划分为A、B、C、D四种类型。A:回避不安全型;B:安全依恋型;C:焦虑不安型;D:混乱不安型。其中A、C、D三种类型都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表现为不能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人交往、多疑、冷漠、焦虑等特征。安全依恋型的婴幼儿对父母有强烈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安全型依恋的建立是婴幼儿进行有效交往的必要准备,并对个体当前及以后的交际产生影响。与人交往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社会品质,因为有效依恋关系构建了孩子终身适应的特点及与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性。

2.儿童依恋行为的特征表现

从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中可看出,依恋是安全的需要和归属与爱的需要的表现。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出现安全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依恋行为产生于婴幼儿阶段(0~3岁),父母是他们重要的依恋对象,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一般都会表现出痛苦和不安,甚至哭泣。这时他们渴望父母的怀抱、亲吻和呵护。低龄儿童(3~6岁)学会了行走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和任务。因此,充分尊重和满足儿童安全及情感的需要营造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有助于个体安全型依恋及社会性的建构。

3.亲子关系的涵义

亲子关系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亲子关系作为家庭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一般是由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法定血缘关系,具有生物和社会的两种属性。通过婚姻中的夫妻结合而带来的亲子关系,有着天然的无可选择的生物血缘关系,这两种亲子关系都会赋予家庭中每个人特有的地位、权利和责任义务,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

亲子关系具有以下特征:①普遍性。亲子关系是最普遍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人身上都普遍存在着。②天然性。血缘的亲子关系是天然的,不可选择和改变的。③亲和性。由于血缘关系和长期抚养与被抚养。父母为子女无私的奉献和寄予希望,子女对父母怀有强烈的依恋心和信赖感。

亲子关系是孩子来到人世间最早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出现裂痕或缺陷,孩子以后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就可能出现诸多的不适应。因此,亲子关系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依恋行为与亲子关系的内在联系

依恋类型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婴幼儿性格的形成、个性品质的发展及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毋庸置疑,良好依恋行为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与情感需要父母的培养,只有在孩子拥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前提下对亲子关系的建立才更为有利。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父母应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来融洽与子女的关系。努力培养孩子的信任感与家庭归属感。父母应引导和利用孩子有效的依恋模式,加强与孩子的亲子交流。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构建安全型依恋关系

儿童的情感很容易表现出来,容易受具体事物及情景的支配。低年级儿童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情感破裂但又很快恢复。观察表明学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在对重大事件往往表现出激情。表明他们的稳定性较差,所以作为教师、父母应努力提高照料质量与儿童和谐相处正确理解儿童的需要。

2.婴幼儿(0~3岁)依恋关系建立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婴幼儿不能自我养活及保护自己,而他们的依恋对象保证了其生存和发展,这为正常亲子关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在此过程中父母不仅需要遵循必要的育儿原则而且应充分有效地借助孩子的依恋性。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有效的亲子关系。

(1)重视最佳时期搞好亲子关系。在婴幼儿期以母子关系为主。婴儿的依赖性很大,需要母亲哺乳、换衣、洗澡等照顾。他们能通过哭、笑或发声的强弱甚至能有区别的表现出痛苦和快乐来表达其感受引起父母的重视。

(2)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亲密性及幼儿信赖感的培养。作为父母不仅要尽量接受孩子的亲近行为而且还应经常与孩子表现出亲近性。特别是母亲应尽量用母乳喂养而且提倡与孩子同房同住增强与孩子的亲密性。

(3)低龄儿童(3~6岁)依恋行为与亲子关系的建立。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建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作为父母应与孩子共同成长。在亲子关系构建中父母可以多组织、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创造亲子间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爱好,以共同游戏的形式来调节与孩子的关系。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做民主型家长,以身作则、言出必行,行出必果。

参考文献: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篇4

据悉,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由知名婴童企业贝因美发起,前三届已分别在北京、杭州、香港成功举办。两岸四地知名专家汇聚一堂,奥运冠军田亮现身说法,内地澳门的亲子家庭交流互动,精彩演绎了一场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融合、碰撞的“交响曲”!

亲子文化交响曲之“专业篇”――专家支招:多给孩子鼓励、多进行亲子阅读

两岸四地专家围绕“和谐亲子关系”主题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各抒己见、激情碰撞。

浙江大学贝因美亲子文化研究中心理事蒋风冰博士,依托多年来对内地家庭的研究成果带来亲子文化的深度思考。回顾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融合西方强调独立性和个人责任感的亲子文化,蒋博士认为,最好的亲子关系是贝因美提出的“爱道”,具体而言应该是良师益友式的、开放的、有权威的民主亲子关系。

来自香港大学的著名幼儿教育专家李辉教授抛出“虎妈和羊妈;狼爸对熊猫爸”的热点话题,建议家长给孩子多一些鼓励,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听话与否要看时空、场合,孩子在创意和想象的空间是不需要听话的。”澳门中华教育会副理事长陈虹认为,澳门经济蓬勃发展已经对亲子教育产生了令人担忧的影响,应构建更适合澳门的亲子文化。(澳门)中华教育会副会长刘羡冰针对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国际接轨发表见解。台湾师范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李俊仁结合自己在“阅读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阐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他建议多进行亲子共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亲子文化交响曲之“明星篇”――奥运冠军田亮:经常扮演“熊猫爸”内心其实是“虎爸”

奥运冠军、已升级为人父的“跳水王子”田亮现身说法讲述冠军家庭的亲子教育,让大家看到他走下冠军领奖台、走出明星光环、充满真性情的另一面。

论坛上,田亮爆料自己的“熊猫爸育儿经”,分享养育女儿的幸福点滴。他坦承自己内心深处其实是一个“虎爸”,但在平时与孩子相处中却扮演着“熊猫爸”的角色,比如“当太太批评孩子时,我就在旁边数l、2、3……等侍合适机会出场”,喜欢给孩子讲道理,不愿做太严厉的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孩子的父亲,田亮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希望自己与孩子能共同拥有更多美好时光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作为一个社会名人,田亮也呼吁更多的父母要重视亲子关系,关注亲子文化,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

亲子文化交响曲之“家庭篇”――亲子家庭:从论坛中收获育儿之道从交流中感受文化融合

从“贝因美2012冠军宝贝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八组亲子家庭也受邀赴澳门,他们代表广大的内地家长走进论坛,与两岸四地知名专家和明星嘉宾面对面,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亲子关系方面的困惑,零距离接受专家权威的育儿指导,聆听分享奥运冠军的育儿心得。内地与澳门的亲子家庭还结成交流互动小组,讨论育儿经验,共同探索如何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并在澳门幼稚园体验当地特色的亲子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两地的亲子文化得以深入交融。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篇5

关键词:育儿观 品质 亲子关系 陪伴

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给孩子适宜的爱。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以及忽视幼儿自身发展需求等现象。那么家长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几乎所有的中国家长都耳熟能详,甚至被各种与儿童有关的商品拿去当成了广告语。羊城晚报记者查证发现,这句话最早的原型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在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时提出的。但如今,这句口号的提出者表示,人们误读了他的本意。时隔多年之后,韦钰不得不站出来解释自己的初衷。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世纪之交,由于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许多国家都紧急调整了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强调‘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必须重视早期教育,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更不是把小学的课程提前教给幼儿,这绝对是个误区。”他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思是,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要把孩子的发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起点要高。

现在为了让孩子进名牌幼儿园,家长通宵排队、交高额赞助费、找各种关系批条子走后门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人们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名牌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有专家提出,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功能,就要做到家长和保教人员持有一致的学前教育观念和方法,形成和谐统一的学前教育文化。羊城晚报记者查阅《指南》发现,直到6岁入学前,儿童各项学习与发展指标都不包含对任何书面知识的掌握,比如家长最热衷的认字、背诗、算数、学英语等,在《指南》中只字未提。

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二、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注重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

《指南》是教育部组织国内知名学前教育专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学前教育保教规律编制的,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对孩子各项发展指标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家长和教师都提出了科学的教育建议。

《指南》强调要重视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所谓“学习品质”,主要指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忽视或轻视学习品质的培养,认为“只有学业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学业学习是唯一有价值的学习”等观点,在今天的家庭教育观念中仍然占较大的比重。家长往往更关注幼儿认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而对学习品质,由于其看不见、摸不着,家长对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指南》明确提出:“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质量。

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爱学、会学、主动、坚持、专注以及负责任的态度、活跃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品质,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信心、对他人的信赖、对自然和社会的亲近,为孩子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炼,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0~2岁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孩子小的时候最好由父母自己带孩子,特别是两岁之前,如果孩子两岁的时候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大部分父母认为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或者即使意识到关注儿童心理的重要性,却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其实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键是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儿童看作一个独立、发展、有个性且同时需要人照顾的个体。父母要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长大,在孩子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心中有数,这样才不至于在面对孩子的新变化时束手无策。

四、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她的作品《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两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对于家长来说,陪伴孩子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以为有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把孩子彻底交给社会辅导结构,交由别人代尽父母责任;有的家长以为学习就是一切,从不和孩子交流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把父子、母子关系弄成了师生关系;有的家长自己在家吃喝闲聊,搓麻将玩游戏,却让孩子埋头写作业……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在心智、情感、学习和爱好等方面肯定会存在问题的。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篇6

由于本人在海峡两岸长期任教于早教机构、小学、初高中,担任幼儿、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工作,接触太多早恋、挑食、上网成瘾、缺乏自信心、严重逆反、考试焦虑、亲子沟通障碍、子女无情伤害父母,甚至伤害自己身体,造成自杀案例逐年提升等等相关情绪障碍而严重影响学习的案例。身为这些孩子的父母和班主任除了焦虑担心,无法持续工作以外,还能提供什么协助呢?父母和班主任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孩子情绪障碍的发生呢?

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应该知道怎样活着,知道怎样成为人的过程。最早阶段是父母亲告诉我们的,但是很可惜我们大部分的父母和班主任从来就没接触过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的课程,更不知道如何成为有效能的父母亲和班主任,只知道要如何养活孩子,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却不知道如何掌握孩子童年时期(0~18岁)的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英国夏山学校做了一项针对孩童时期的情商研究,结果发现人格养成有助于知识的吸收,小孩的情绪在解脱压力与束缚之后,心智才会变得更加灵敏而专注在学习上。

但是生命教育到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是应该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延伸到中学,这一阶段都是重要阶段,因为中、小学阶段是实施情感教育最适当的阶段,而学校的功能不只是学习写字、读书、考试而已,还有指导学生如何跟自己相处以及跟他人达成互助合作的精神,反过来检视我们目前的教育却只在强调学习上的分数,完全疏忽“全人教育”中的情感表达与关心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造成社会上为了快速达成某些目的而不择手段、彼此伤害的问题。台湾也曾经经历过孩童自杀、父母高离婚率、校园暴力等事件发生,于是在2001年台湾因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将生命教育列入正式课程,目的是为了有效改善不幸事件发生,以达成“全人教育”。

本人在长期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辅导过程中,发现幼儿阶段更是发展自我概念的好时机,如果父母知道要鼓励和赞美孩子,孩子在发展自我概念过程中会是更加有自信心;反之如果父母亲操之过急或是喜欢比较其他孩子的表现,容易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和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假如在上学阶段父母亲或是班主任不站在孩子的立场聆听孩子的想法,我们的孩子会因为不被理解而产生逆反、焦虑、担心,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甚至厌学、不喜欢与他人接触等而成为敏感的孩子,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有一些父母或是班主任更是抱怨孩子是个大麻烦甚至还在孩子身上贴标签,其实孩子的情绪只是希望你能懂、温暖和关怀而已。

如何预防敏感或是怎样教育情绪障碍的孩子呢?首先,父母亲必须先了解各年龄层的幼童心理发展状况。

0~1岁属于口腔期,如果错过口腔期的正常发展,会造成孩子的不信任和焦虑。如孩子过于害怕陌生人、老是喜欢黏人或是咬手指头等现象,这都是因为孩子担心与外界接触而造成分离焦虑感。然而0~1岁的孩子正在建立安全感和依附感的重要阶段,如果一开始孩子就因为家长不了解而造成的不自信以及担心,将会影响将来的人际关系。

1~3岁属于期,孩子正在学习处理大小便训练时期,如果父母操之过急,会给带来孩子过度敏感、小气、吝啬、爱哭、神经质。因此敏感性的孩子将会因为家长无法理解甚至误以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而造成孩子进入幼儿园时,无法专心学习或是与他人互动时显得没自信、不容易参与学习活动,脾气逆反、暴躁、爱哭等个性。家长如果还只是认为我们的孩子按照原来的照顾方式不也是长大了吗?家长再不重视父母心理课程成长和生命教育的训练,孩子将会在初、高中的专注力及情绪受到影响,也会造成亲子沟通困难等问题。

3~6岁属于性蕾期,孩子正在发展两性关系的认识,处理不当将可能影响到中小学生入学人际关系处理、自信心的发展以及未来婚姻的幸福。例如:早恋、上网成瘾症、人际关系不好、被嫉妒或是嫉妒他人等情绪发展,皆是因为性蕾期家长缺乏生命教育的两性关系认识或是没有协助孩子和异性相处、认识身体结构等。所以,父母更要把握住0~6岁幼童人格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善用生命教育故事绘本。选择适宜的故事绘本,协助各年龄层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生命教育故事绘本不只是讲故事给孩子听而已,而是借助绘本故事,引导父母正确认识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特质的重要性,建立儿童自信心,掌握有效专注力训练,借由认知图像的大脑记忆训练,并且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也借助生命故事教育绘本故事将情绪释放出来,且在生动有趣活泼的故事中,透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增进亲子关系并引导其正确人格发展。

而6~12岁的儿童正在发展勤勉、认真负责的态度,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小学1~2年级孩子因为新生刚入学阶段产生分离焦虑,造成孩子不愿意上学整天哭闹发脾气,问题出在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在家庭没有养成做家务事的习惯或是尚未建立生活常规,让孩子成长过程中生活在过于舒服的环境,因此无法忍受教室的拥挤、写作业、还要跟同龄人产生团队精神、面对考试压力等。于是学习这一件事情让孩子一开始就产生不好印象也缺乏自信心,接下来也影响到3~4年级的学习状况或是人际关系的和谐。然而3~4年级的孩子正在发展两性关系的认识以及身体第二性征发展前的准备。例如:月经或是梦遗来前的身心理准备或是身体对于第二性征结构的认识,如果这些班主任或是家长在生命教育两性发展课题中能给予适当指导,孩子在课业中不但能安心学习也能做好认识自己的概念,以强化孩子自信心发展,建立勤奋概念和善于与他人分享。5~6年级高年级孩子是小学生压力最大的阶段,也是为了顺利升上初中基础课程做好准备,这一阶段如果家长能好好学习聆听孩子说一说心里话,便很快就能释放压力,同时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生活挑战,按部就班列下读书计划表,逐步跟进学习步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利于适应初中阶段的任何考试压力。否则高年级孩子容易寻找他人的支持以及产生逆反、缺乏自信、发生早恋、亲子沟通障碍、人际关系不好等问题。因此家长如果了解这一些心理状态,则必须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说出心理的压力,也才能走近孩子心里并且做到陪伴孩子度过小学生高年级的课业压力,之外也可锻炼出勤奋独立学习的好孩子。

0~18岁的孩子,如果在缺乏爱,没有在正确引导下长大,等到青少年时期若发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再处理问题为时有点晚,甚至耽误了功课也会影响未来职业发展。因此,父母必须积极掌握孩子幼童时期,透过生命教育故事绘本,培养正确人格发展的下一代。增进亲子互动之余,学习如何认真聆听孩子心里的话,千万不能只是指责孩子或是任意批评孩子。当父母亲学会正确理解或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发展,这样的父母才能真正训练出优秀的好孩子以及健康的人格特质,也是给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和幸福,因为成功的伟人或是政治人物、企业家等都是情商比智商还高,才能掌握世界的经济地位和人脉的整合。

父母在孩子小学和初中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教养出健全人格特质和学习好的孩子:当孩子经过努力做好一件事情,要具体鼓励孩子行为以强化正向行为反应。

尽量养成孩子做好家务活,以锻炼生活意志力,同时也能理解父母亲的辛劳。

鼓励孩子养成写日记习惯,以进行自我反思能力。

父母上班也尽量能晚上陪伴孩子说说心里话。

鼓励孩子要多参与家庭和学校活动。例如:大家一起打扫卫生或是参加社区活动。

养成良好读书计划习惯,以利于学习上的调整。

小学阶段要进行生命教育活动,以利于身心健康,唯有进行生命教育才能发展出“全人教育”。

父母虽然工作忙碌也必须多参加父母心灵成长班,与孩子一起成长,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好孩子。

例如:

1.如何做有效能父母亲?

2.陪伴孩子学习以强化大脑记忆力。

3.如何跟孩子做好良性沟通增加亲子关系?

4.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亲应该怎么办?

5.父母亲如何认识自己孩子的天赋发展?

协助孩子做好“生涯规划”找出自己的能力和特色,以增加学习动机提升自信心。

父母应多利用假期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以调适身心。

父母亲应在孩子小的时候,若能多注意生命教育中的情商发展将来有助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以及养成良好专注力。

父母亲应在孩子中小学的时候,多训练儿童故事绘本做好生命教育能提升品德教育、两性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人文关怀等将来好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父母亲应多拥抱孩子,让他(她)学习爱的感受,将来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沟通。

生命教育实施于中小学阶段正是提供孩子自己来抉择愿不愿意分享,如何与自己和他人相处,学习如何温暖自己与他人的心,回归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以指导幼儿成为“全人教育”促进身心发展、以爱为出发点的教育。然而在中小学阶段应以建立儿童生活常规、培养孩子思考问题解决能力,人际关系养成、进而喜欢自己和他人、对于环境能感到好奇引发事件兴趣,在小团体中愿意自我表达且无论对或是错都能情绪表达不畏缩等。

生命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目标:

积极培养问题解决思考能力

专心投入游戏并愿意与人分享

训练孩子专心的投入在学习上

愿意自动自发帮助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能勇敢自然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和情绪

能做好情绪上的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情绪上的表达应该包括:

能轻松跟父母亲、班主任进行沟通

能主动跟他人表达心中的想法

对于生气的事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降低自我攻击和打人的机会

愿意在生活上协助他人

能专心在学习上以增强自信心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篇7

常规习惯 小班幼儿 教育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可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因此,幼儿园班级建立良好的常规,无论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的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和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办到的,要刚离开家庭的三岁的孩子去了解、懂得、遵守这些常规是不容易的。如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常规教育,寓“小班幼儿常规练习”于“乐”之中,把常规转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和活动习惯。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常规培养的前提

“亲其师而信其道”,如何让孩子“亲其师”,这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靠老师俯下身来真心的关爱。我是这样做的: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与幼儿多亲近,多观察幼儿,激发孩子的情感,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这一点在小班幼儿刚入园阶段尤为重要。刚从自己温暖舒适、随心所欲的小家,来到有组织、有秩序的幼儿园大家庭、从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刚开始是很难适应的。而建立充满爱意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能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分离所产生的不安心理,幼儿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得到成人的关爱。如我班嘉乐小朋友,刚入园时情绪低落,胆子很小,不愿参加任何活动,甚至连自己独立吃饭、喝水都不会。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去亲近他、摸摸他、抱抱他,给他喂饭、喂水,慢慢地他开始尝试着自己来做。渐渐的胆子也大了些,跟我更加亲近。一段时间后,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认真地完成,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很好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创设情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纲要》中提到:“3~4岁幼儿开始具有最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的认识,能做最直接、简单的道德评断。”“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利用富有童趣的情景,进行常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或是机械地重复练习会更有效果,幼儿会更乐于接受。如我在解决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简单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景,引导孩子们共同关注,首先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发现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一些孩子懂事的回答:“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在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这时一些扔玩具的小朋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这时我拿起几块放在积木筐中的插塑片问小朋友:“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是小朋友弄错了,把插塑片送到积木的家里去了。”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我紧接着问:“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商量在玩具架上和玩具筐上设计了对应标志,既方便了幼儿取放玩具的需要,又方便了玩具分类摆放,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进步。

三、巧用儿歌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纲要》提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小班阶段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单凭呆板的说教,会使他们无所适从,只有采取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方法和措施,才会使他们情绪积极地在愉快的气氛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顺利达到目标。儿歌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也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之一。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比如,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念儿歌边洗:“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环节。另外,老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自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树立榜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尤其是小班幼儿。在生活中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是最易被孩子模仿的。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我首先必须做到。如早上来园要求幼儿主动向老师问好,我平日里见到幼儿和家长时都是微笑着主动打招呼;又如在幼儿倾听别人讲话的要求中,我对待每个幼儿的讲话时,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认真听完幼儿的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行为习惯和常规意识逐步的建立起来。教师只有做到言行一致,孩子们才会与教师拉近距离,并将教师作为榜样,不断的进步。

幼儿之间的榜样作用也是巨大的,当有小朋友做得好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这种教育契机,及时表扬和鼓励。我会说:“瞧,桐桐的小手洗得多干净”“看,佳佳把玩具放得多整齐”等。在老师表扬的暗示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常规的培养随机性是教育的关键,只要教师的嘴勤一些,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

五、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幼儿园是孩子生活、学习、游戏的场所,从一个整体的教育本身来看,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将使教育能量涣散、造成矛盾、抵消教育的作用。但是,幼儿有些能在幼儿园保持好的习惯,回到家中却不然,需要家园一致共同配合,才能收到并巩固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常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制定这些常规要求?其次,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同步要求,并做好榜样作用。如家长在家中也要求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再者,通过交流、讲座和研讨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心态上,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与孩子共同成长,以家长的榜样作用影响孩子。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篇8

当你在为当教师做准备时,你可能还没有仔细想过与你未来学生的父母建立联系的问题,你可能更重视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或班级管理的观念。实际上,与学生父母建立良好关系,对你自身、学生、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职前教师的你,该如何为正确处理好亲师关系做准备呢?

一、职前教师建构良好的亲师关系的时代意蕴

1.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提高

当今时代,家长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之中 [2],北京青年联合会委托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子女教育已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家长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将成为一个趋势。因而,对即将从事教师行业的准教师来说,与各式各样的家长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往,是一个人面对几十个家庭的学生家长,不仅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甚至每个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的意见也有分歧。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与所有的学生家长和谐相处呢?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作为职前教师,只有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今后处理亲师关系的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2.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教师一方面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行为、道德情操,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形形的家长,接受家长的监督。有许多教师注重教学方面的纵向提升,教学工作颇有成就,但由于忽略了与学生家长的横向联系,家长工作做得不到位,教师工作往往还是得不偿失。教育工作者很早就肯定了职前教师在处理家长关系方面做好准备的价值 [3],Mc Bride进一步肯定了职前教师做好与家长良好交往准备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很好地为“怎样更好地与家长处理好关系”做准备,那么他在家长工作中就会感到沮丧,并持有消极的态度,这种消极态度加重了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贬低了家长教育职能,更为严重的是不利于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看来,职前教师为构建和谐的亲师关系做准备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二、影响职前教师对亲师关系认知的因素

1.个体经历

相关研究发现,职前教师学生时代,他们父母与教师的关系会影响其对处理好亲师关系的职前认知。“我的父母过去定期接触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总是阅读有关学校的信息传单或时事通讯”“我的父母曾经几乎每天都问我关于学校发生的事”[4] ……这类“父母曾积极与学校、老师联系”的职前教师会对职后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充满自信——“我知道怎样恰当地与学生家长谈论学生的学业情况”“如果学生家长向我倾诉他们的困难的话,我会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为了更好地和学生相处,我会向学生家长咨询一些良好的意见”……反之,那些“学生时期其父母不曾关注学校、老师”的职前教师则对未来如何与家长打好交道持冷淡、消极的态度,在他们的眼中,教师与家长似乎是没有交集的两条线,或者“不要号召我们,我们来号召你们”是其将来对待学生家长的一贯态度。

2.个人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尽管教师和家长双方有着良好的交流意图,但双方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交流障碍。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能力是影响教师与家长很好合作的最重要因素 [5],在亲师交往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那些具备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准教师”,有主动积极地与家长交流的意识,“我会定期制订与家长的交流计划”“我懂得何时要去等待、沉默和倾听家长的语言”“我知道怎样解除家长与教师沟通中的紧张心理,从而保持开放的心”……而那些沟通能力欠佳的“准教师”,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甚至对其产生恐惧心理。

3.职前教师培训

职前教师培训是教师在正式步入职场之前的培训,主要的教育对象是即将走上讲台的在校学生。其在端正准教师教书育人的正确观念,提升准教师的整体修养,提高准教师的专业素养、改善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教师职前教育对提高准教师处理亲师关系有无作用呢?[6] Eddie通过对荷兰三家教师培训机构(他们已重视教师如何与家长相处的职前培训)的调查,发现有许多不认为自己在工作初期能够处理好与家长关系的职前教师,通过接受职前培训,他们对“亲师关系”的认知、情感、策略均有所改善,即认知上由之前否定与家长互动的价值到肯定与家长交流的益处,情感上从抵触与家长联系到愿意主动与家长打交道,策略上能够初步了解不同种类的家长并为之准备好不同的沟通技巧。总的来说,参加教师入职培训对改变准教师对“亲师关系”的认知,提高其处理亲师交流的能力起着显著的作用。

三、培养职前教师建构和谐亲师关系能力的路径

如何提高职前教师在入职后处理好与各种家长关系的能力呢?职前教师提高自身发展与教师培训机构、完善教师培训内容就是两个很好的途径,以下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1.职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方面

(1)肯定良好亲师关系的价值,树立现代教师—家长关系观。良好的亲师关系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对家长和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对于家长来说,提升了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提高教育水平、获得教育知识经验的学习机会,同时提高了家长对教师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选择合适的子女教育方式,并做到与家长在教育上达成一致,这样,教师在了解和指导家长的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师自身的教育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教师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此,准教师要想处理好亲师关系,必须肯定良好亲师关系的价值,抛弃旧的教师—家长观,即家长是学校、教师工作的无条件的支持者,树立新的教师—家长关系观,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师与家长关系——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这就要求准教师做到以下几点:① 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即教师必须先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与他人的关系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的交流立场。② 同理心,就是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和情感,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分析处理问题。③ 特别的尊重,即对家长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和文化的尊重,寻找适合家长个别需要的教育方式,平等地对待每位家长。

(2)努力提高专业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家长眼中的好老师”的调查发现 [7],家长认为“好老师”在知识方面的特征是又专又博,具体表现为应该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宽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家长喜欢的教师的个性心理素质有开朗、自信、幽默、宽容、热情、坚韧、积极进取等。另外,教师业务素质是家长心目中“好老师”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尤其是教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领悟、知识讲解透彻明白、善于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效地管理课堂、有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素质特点。

如果能够达到家长的“如上需要”,成为家长眼中的好老师,那么建立良好的亲师关系就轻而易举了。作为一个准教师应该怎样为此努力呢?首先应该掌握好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从事一个行业所必须具备的,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帮助,而且更能够体现出一个教师的魅力,成为令学生佩服、家长欢迎的教师。同时,实践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作为一个职前教师并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但充分利用每一次实践机会也是十分重要的,师范院校为师范生提供的见习,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另外,职前教师也应该积极地为自己争取实践机会,比如大学期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学生教室,多见、多听、多问、多思,积累经验。总之,在教师的职前准备阶段,专业知识的掌握、实践机会的锻炼,能够为准教师入职后顺利地进行教育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家长最为关心的焦点,家长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容易向良性方向发展。

2.职前培训机构方面

虽然亲师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早就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但信念与实践之间总存在着一条鸿沟,怎样与家长搞好关系在教师培训机构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和真正的落实,而研究证明其在“如何指导职前教师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 那么教师培训机构应从哪几个方面对职前教师加以指导呢?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加以阐述。

(1)设置相关课程,帮助职前教师了解家长知识,掌握沟通技巧。有学者称学生知识为学生在兴趣、身心发展特征、认知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点 [9],那么相应的家长知识就是指有关家长在性格特征、文化水平、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培训机构需要设置相关的课程,帮助职前教师掌握家长知识,了解不同的家长,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沟通技巧。

同时,培训机构需要改变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尽管倾听和教师培训项目所强调的演讲一样重要,但倾听不仅在教师资格认证中不被要求,而且在国内任何一所学院和大学里几乎没有开设过这种训练课程。换句话说,尽管人们都重视家校交流,但在教师培训中,教师被教的是说话而不是倾听学生和他们父母的话。[10] 因此培训者需要积极关注家长对教师有怎样的需求,并参考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和需求,自下而上地制定培训内容,这不仅能够使培训内容来源于“需求”、服务于“现实”,也能够为指引教师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唤起教师自我成长的愿望,使得教师在不断的自我更新、不断的交流学习活动过程、不断的反思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的目的。

(2)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培养、提高职前教师的沟通能力。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发展是不能脱离其教育实践来实现的,因此,从逻辑上讲,教师的教育实践是其实现发展的最为基本的途径。”[11] 也就是说,职前教师处理好与各式家长之间关系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提升。鉴于职前教师只是“准教师”,并没有“教师”那么多的实践机会的特点,培训者应为职前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模拟实践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即在一定的情境中让职前教师分别扮演教师和家长的角色,模拟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性质的亲师关系,或和谐或冲突,那么怎样运用适当的策略去维持和谐的关系或协调他们之间的冲突,这就需要职前教师从角色的扮演中体现和领悟。对模拟实践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应肯定扮演角色所采取的正确措施,同时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

如果能够从真实情境中让职前教师与家长互动,那么这对于提高职前教师处理亲师关系的能力来讲,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机构可以帮助职前教师安排教学实习(当然职前教师自己也要积极争取实习机会),这样他们与学生家长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了。实习时间最好能在3~6个月之间,这时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应该能够有较充分的了解,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措施。班主任是与家长互动最多的人,职前教师可以在实习过程中担任班主任的角色,这就提供了与形形的家长打交道的机会,更能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真实的互动情境,职前教师不仅能够切实体会到与家长交往的必要性和复杂性,而且能够为正确处理好亲师关系积累经验,也能为避免不必要的亲师冲突提供指导。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214100)

参考文献:

[1]张平.社会变迁背景下幼儿园亲师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5]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Angela C,Baum,Paula McMurray-Schwarz.Preser- vice Teachers?蒺 Beliefs about Family Involvement:Implications for Teacher[J].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4.

[4][6][8]Eddie Denessen,Joep Bakker.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Preservice Teacher Competences and Attitudes during Teacher Training in the Netherlan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about Parents in Education,2009.

[7]李影.“好教师”:基于家长视角的调查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

[9]黄清.论教师知识的内涵、类型及其建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

[10][美]Lynda Fielstein,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精彩广告语范文 下一篇:金汉绿港幼儿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