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3 21:46:12

养生方法

养生方法篇1

中老年人中医养生的方法

1、调节饮食。人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五脏六腑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衰弱现象,如果有时不注意就会出现伤害脾胃的情况。所以中老年人的饮食尽量要以软易消化为主,平时的时候也可以多煮一些滋补的中药粥。

2、生活起居。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在秋季的时候温差特别的大,老年人应该要注意保暖。因为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就特别的差,因此就很容易感冒,这样就会患上一些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心衰等疾病出现,所以在换季的时候要注意防寒保暖。

3、调养精神。经过许多的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刺激就会让人的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也会引起一些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紊乱的现象,从而就会有疾病发生。因此,老年人应该要注意精神保健,每天应该要尽量的多出去运动与人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愉悦心情,还能够强身健体。

以上的这些内容就是针对中老年人中医养生的详细介绍,同时大家也知道应该要注意这些问题。中老年人的健康是每个子女都十分关心的事情,所以平时的时候应该要尽量的多关心一下中老年人的健康。

中年人养生有助于长寿的方法

1、“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增寿两年

曾有研究显示,和住在只有一堵墙可看的病房里的病人相比,住在可以欣赏窗外美景的病房里,康复效率会大大提高,出院也更早。美景同样也能帮助人们改善情绪、消除抑郁、变得乐观。如果你的窗外的确难称“美景”,就用自己喜欢的图片和照片装点一下房间吧。

2、杂务缠身 折寿一年

无论是财富太多需要打理,还是陷入巨额债务被人追债,繁杂的事务都会让大多数人感觉焦虑抑郁,这样的后果自然就是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同时产生的压力荷尔蒙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喂养宠物 增寿1年

养宠物的人看病的次数要比常人少得多,而且也不容易受到抑郁症的侵扰。养个宠物陪在身边,人的心率和血压都会有所降低。美国一项高血压研究显示,性别不同的股票经纪人接受压力测试时,养宠物者的心率和血压明显比其他测试者稳定。

4、高质量的性生活 增寿4年

经常能享受性高潮(至少一周两次)的男性早亡的机会要比常人少一半,特别是心脏病带来的死亡。较高的射精频率也可减少前列腺癌的风险。而因伴侣早泄、阳痿未能享受性快感的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更高。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知识

2.秋冬季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3.老人养生保健怎么进行

4.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5.老年人保健养生小常识

6.老年人有什么养生保健知识

7.老年人有哪些养生保健常识

养生方法篇2

老王说,传统保健的方法汗牛充栋,学也学不完,但真正长寿的毕竟是少数,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掌握个体的内在因素。人体的精气能安守于内,就能抵抗外邪,不易生病;身体内的阴阳能取得平衡便是健康,这些都是重视内在的因素。不要轻易损伤内在的体力(中医称元气),体力一伤,就像大树的根受了损害,欲使叶枝健康,则是很难的。人类的寿命,根据科学的推论,大约可活到100―150岁。但由于在儿童时期失于护养,青壮之年,又不知保养,本来可以避免的疾病,也不断发生,种种原因积累起来,就减短了应该活到的年岁。人有男女老少之别,生活习惯的差异,只有从个体出发,自定出合适于自身的保健方法,才能立竿见影。

老王说,因人而异的关键有两条,一条是你的这些行为习惯是否科学、合理、实用;另一条是要适合自己。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老王幼年时,体弱多病,多有厌食,长期营养不良。弱冠以后,依然体瘦如柴,弱不禁风,幸遇名师学医,才知保健方法。老王针对自己的体质归纳有异于别人的约有三项,即阳卫不足,脾胃虚弱,体质欠佳。当时的老王已是青壮年,但无壮貌,不能天天依赖服药,只有注意摄养,以求强壮,针对阳卫不足,比别人怕冷,就非常注意气候冷暖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无论走到哪里,宁可多带一件衣服,热则脱下,冷者穿上,虽然事小,做起来亦很麻烦,但从来不怕,经过这样的防护,几十年下来,只偶尔感冒一二次。不要以为感冒是小事,感冒少了,人就逐渐强壮起来。

锻炼也要因人而异。老王因体质欠佳,常感精神疲倦,就加强身体锻炼,但不能照搬书本上的方法,他根据个人体力和爱好,选择慢步行走,每天不拘何时,每天慢走一小时。冬日走后浑身发暖,夏日走后身有微汗,这样便感精神清爽,体健身轻,体力增加。

当然,养生也有普遍规律,如“七分饱”对任何人都适应。人人都应该不挑食、偏食,饭不过量,不暴饮暴食。吃饭总掌握“七分饱”,但有时因考虑食量太少,会导致营养不良,就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点心。其中一件最为重要的,即忌冷饮和生冷瓜果。冷食进入胃中总是耗伤脾胃阳气对脾胃虚寒者,尤为不宜。

人体衰老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如能及早防范,总比老态龙钟时才急求长寿之术,要好得多。防病宜先的道理人所共知,但做起来就很不容易,防衰宜早,防病宜先,阳秘阴平,则享天年。

养生方法篇3

1养殖场地的选择

1.1养殖地址的选择

生态养殖场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较好的竹林,蔬林,荒坡,茶园,果园等背风向阳、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且距离主要交通线或河流500m以上。

1.2鸡舍建设

根据需要及经济状况,可建设永久性鸡舍,也可建简易式鸡舍。在放牧场地,应建乘凉、避雨、躲避天敌的场所。养鸡场地谢绝参观,养殖用具不准带出饲养区。注意场地卫生,养殖场地做倒定期(10~15d)或不定期消毒。水和料槽(桶)夏秋季节3d、冬春5~7d彻底消毒1次。

2雪鸡的孵化

2.1人工孵化

将经过选择、消毒的种蛋放入孵化器(或火炕)内,温度在37~39℃,相对湿度65%。孵到第5天,第1次验蛋,检出无精、死精蛋;第11天,第2次照蛋,检出死胎及第1次检漏的无精蛋;第19天落盘,转入出雏机。温度控制在38~36.5℃、相对湿度70%。第21天,小鸡破壳而出,待羽毛干后(24h内)接种马立克疫苗,淘汰残弱雏,正常雏鸡转入育雏室。

2.2自然孵化

利用母鸡的抱窝性,让母鸡自已孵化。母鸡每抱种蛋16~20枚。自然孵化方法简单,但繁殖数量小,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及集约化养殖,只适用家庭少量饲养。自然孵化的雏鸡可以人工饲养,也可以母鸡保温饲养。

3雪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定期驱虫,按时饲喂保健药物。

3.1育雏

育雏的方式有平面与立体多层育雏两种。育雏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以后养鸡的经济收益。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在育雏期间,要根据免疫程序搞好防疫工作,为下一步的养殖打好基础。

3.2脱温鸡苗的饲养管理

刚脱温的小鸡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较差。从育雏室转移到新的养殖场地,首先必须注意保持一定的温度(略低于育雏室1℃)。室内饲养30只/m2,全天分3次供给饲料及充足饮水。

3.3育成鸡的饲养菅理

用育成鸡料与谷物类饲料混合后饲喂50日龄后的育成鸡,这一阶段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在野外放牧饲养的育成鸡,必须放牧与补饲相结合。每667m2放养雪鸡150~300只。这一阶段平均只日耗料75g,供给充足的饮水,以满足雪鸡的生长需要。

3.4成鸡的饲养管理

养生方法篇4

这个概念源于西方,英文词是“Key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其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高中的生物学教学中,要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课题——减数分裂,来谈谈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由具体现象,推导抽象原理

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可以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从而把学习当作一种内在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

在减数分裂这节中,笔者是这样开课的:

首先通过“问题探讨”中的果蝇体细胞及配子细胞的图,引导学生比较体细胞与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差异,从而找出规律。

学生活动得知: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配子细胞中的两倍,而且配子中成对的相同性状的染色体没有了。

教师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

构思猜想的思维过程是:假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是体细胞中的一半,那么生物每繁殖一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增加一倍。由此推出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生殖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即减数分裂。此环节学生由具体现象,进行大胆猜想,分析讨论,进而推导抽象的原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

二、引旧推新,建构模型

精子形成过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为此,可将第二小节的“模型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利用“模型建构”的活动来突破本节的重难点。首先将学生分组,每组利用红、黄橡皮泥及白纸进行模型构建活动。教师先辅导学生构建一个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引导学生边讨论边利用模型完成自己猜想的配子形成过程。期待学生经过思考和实践理解只有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如题图所示的配子。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果蝇的配子染色体组成特点,然后请学生利用模型说明如何能形成如图所示的配子细胞。请学生尝试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与特点。此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型建构,使抽象的结构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感性认识;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充分发挥资源,帮助学生形成对感性知识的理性概括

对照构建的模型,教师充分发挥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解或者教师利用多媒体逐步展示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染色体变化,并与自己构建的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据图解讲述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如: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的复制,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及其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等相关概念。

最后在教师引导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利用模型,边模拟边用生物学术语讲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此过程要求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眼、口、手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议”,既能促进大脑的积极思维,又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面对全体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

四、指导学生阅读,获取信息

分析完精子的形成过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减数分裂的概念,从中找出减数分裂發生范围、发生时期、特点、结果四个要点,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减数分裂的内涵。

同时要求学生观察“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解,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引导学生比较精子形成过程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此环节能较好的提升学生的观察、获取信息以及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总之,为促进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路线的设计者,选择时机、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探究,为学生铺设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思维轨道。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从中感受主动获得知识的快乐和骄傲。

养生方法篇5

1、睡前泡脚20分钟 每天用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血管机能得到改善。泡脚还能使血液循环加快,缓解疲劳,促进睡眠。年轻人每天泡15-20分钟,老年人可延长至20-30分钟,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

2、午晚餐吃够30分钟 用“短平快”形容现代人吃饭的节奏一点也不过分。但是,一再压缩吃饭时间,也是在压缩我们的寿命。专家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30分钟左右,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

3、手机响5秒再接 只要短短的5秒,就可以大大降低得脑癌的风险。手机在拨出号码和刚接通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因此,接听电话最好等上5秒钟,再将手机贴近耳边,会减少很多辐射。

4、想发火忍耐10秒 高压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控制自己”。面对压力、矛盾想发火时,请在反应之前给自己10秒的缓冲,使自己慢慢冷静下来。以生气应对压力的男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会比不爱生气的人高3倍。

5、蹲1分钟马步 不管你每天在椅子上坐多久,都请每隔1小时坐1分钟“看不见的椅子”―――蹲马步。马步主要是为了调节“精、气、神”。在蹲马步的时候,要求凝神静气、呼吸自然,蹲得深、平、稳,以练习喉、胸、肾等器官,并使腹部、腿部肌肉绷紧,以达到全身性锻炼的目的。

6、醒后躺2分钟再起床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中风。在中风和猝死的病例中,25%左右都是在清晨起床的一刹那发病。因此,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身,应在床上静卧2―3分钟再坐起来,坐2―3分钟后再站立起身。“闪电式”地从卧位变为坐位,甚至下床活动,很可能会因为血压迅速变化引起脑部急性缺氧缺血而跌倒。

7、炒完菜油烟机再开4分钟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通风系统差、燃烧效能极低的炊具上做饭,对健康造成的损害相当于每天吸两包烟。因此,炒完菜后还要让油烟机再开四五分钟,以便完全吸走有害物质。

8、傻笑让血液循环增速21%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那些看喜剧时由衷发笑的人,血液循环速度会增加21%,并且效果可以持续24小时之久。而当他们看严肃的记录片时,血液循环速度会下降18%。“所以,尽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笑点’吧!”

9、刷牙使头颈肿瘤发病率减少 爱护自己的牙齿不仅带给你更美的外表,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长期牙病导致的头颈部肿瘤占其总发病率的80%。

10、泡壶茶减少中风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每天喝三杯以上茶的人,比喝茶少于一杯的人中风风险低20%。不论红茶绿茶,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都可以为血管和动脉提供更好的保护。

11、握握爱人手压力少一半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一个拥抱,紧握爱人的手都是最好的减压良方。尤其在紧张时,握住那双你熟悉的手,可以减小血压、心跳的升幅,让你更加放松、释然。

12、练练瑜伽背痛少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对于有轻度或中度背痛的人,每次90分钟、每周两次的瑜伽可以让背痛减少56%,还能让抑郁指数降低60%。如果没有条件练瑜伽,平躺放松、让身体的每个部位尽量都贴着床面,也可以缓解背痛。

养生方法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辐射 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57-01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为此,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现就自己的一些体验抛砖引玉,浅显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发展、张扬个性,燃烧起创新的火花。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转变角色。“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在课堂上做到亲切、温和,课下多与学生谈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学生就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再者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我在教学中,不但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不讽刺、挖苦学生。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有批判才有创新,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不断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犯了错误,同学们敢于指出,而我也虚心向同学们承认错误,并以此来引导学生要敢于批判,敢于承认,敢于改正。

二、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上许多倍。我们可以以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当《那天》课文中出现,爸爸中了梦寐以求的时,全家人却忧心忡忡,这跟我们生活中的情景貌似是有反差的,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问题一抛出,就会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同学自己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去探求答案。另外,我们也可以以生活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仍以《那天》为例。当作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激动地说:“可库伯是有钱人,而我们家穷呀。”这一情景中的“激动”,很多同学都体验过。我就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生活,通过学生的体验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了解“激动”是什么意思?再问作者的激动情绪表现在哪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快发现作者由于“激动”,话说得不完整。此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把作者的话补充完整。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作者的情感体现出来。结果,学生个个投入读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高,也使学生的阅读习惯、想象能力得以提高。

三、丰富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丰富语文课外活动,也是新课标多次强调的。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说到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而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丰富语文课外活动,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外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如:

读课外书与读报来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爱看书、爱读报的好习惯,这是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这方面我采取了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由孩子们独立完成,制作剪报和编抄报;采取了小组活动的方式,大家一起来读,再一起议论;还采取了集体活动的形式,开读书报告会,把书报的内容排练成小节目演出。

看电视与看电影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家长们都将电视视为孩子们的敌人,认为孩子看电视、看电影影响了学习,小学生如果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过长,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可以由老师和家长一同协助孩子看电视,有目标、有节制的看电视、电影将对孩子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帮助。我多次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看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之后针对所看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互相讨论。我发现这样确实能够从多角度扩大知识面,培养起学生对现代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

开展说话、讨论、朗读、讲演等课外活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一定要给孩子们提供说话和讨论的机会。口头表达对于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小学普遍班容量过大,语文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小学生发言机会少的不足。多开展这类课外活动,可以使孩子从小得到语言表达方面的锻炼。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作为教师,应该让他们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充分释放思维的火花;教师是主导,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然后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

[2]李晓静. 谈提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博览,2011.9

养生方法篇7

1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的方法

1.1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即引导学生先阅读图名、图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然后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内涵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学生掌握了读图的基本程序,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就为地图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例如,学习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在阅读“中国降水分布图”时,可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得出结论。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名,明确阅读主题。

1.2引导学生阅读图例,理解图例内容后,通过从图中读出年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变化幅度;观察每一条年等降水量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延伸方向,对其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各条年降水量线,大致都是东北――西南走向,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各条年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也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说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受海陆分布和季风的影响显著,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状况及规律的理解,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等概念,而且在阅读地图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记忆地图得出结论,使学生能熟悉读图步骤,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习惯,形成地图思维。

2引导学生形成心理地图的方法

所谓心理地图就是包含着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它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现状、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空间演变和发展的清晰立体的反映。具体方法为:

2.1在教学中要图像开路,感知优先。心理地图的形成要靠反复多次地读图、用图,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地图形象的感知。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应在引入新课时绝不忽视用图和展示地图,每一节课的讲述都尽可能地结合地图,通过地图来获得知识。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凭借地图记忆知识,从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①引导学生看地形图,找出主要的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②凭借地图进行记忆,在空白地图上填出前面找到的地理名称(可自己设计图例),然后观察并找出这些事物的分布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③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江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④将整节知识回到地图上归纳、概括、浓缩,使几页书的知识变成一张地图。地图的反复运用,在脑海里积累了丰富的地图感性资料,为心理地图的形成和积累打下了基础。

2.2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贯穿始终。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的补绘、改绘等练习形式。贯穿始终则不仅指一堂课的始终,而且指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的贯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多种感官积极参与。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行政区,学生对这些区域的轮廓、海陆位置关系、海岸线状况,区域间的相对位置等就有了深刻的记忆。例如:绘制“长江、黄河”干支流形状示意图。注意形状特征、比例、穿过的地形类型、附近的城市等。根据学生绘图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逐步达到对中国、世界及部分地区的心理地图的清晰化。绘图是读图的提高和再创。教学中涉及的城市位置、交通干线及交通枢纽的分布等,都应落实到地图中。为了记忆图像中的重要信息,可默图,即不看书和图册,对地图进行默绘、默记、默填,从而构造心理地图。地理空间内容可以借助地图上的一些点、线进行串编学习。通过对学生长期有意识地心理地图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的学习。这无疑是一条通向地理学科学习捷径。

3加强图文转换训练

图文转换包括数据表格与图像之间以及地图与地理文字之间的相互转换。加强图文转换训练能够强化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联系,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1数据表格与图像的图文转换。学生通过分析表中地理事项的数据变化,并将数据绘制成图形,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通过学生动手绘图过程,体现了对学生时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饼状图、曲线图等与数据表格之间的变换过程,能够加强对地图的认识,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运用这些信息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建立联系,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2文字与地图的相互转换。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地图中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或通过阅读把文字表达的内容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是训练学生图文对照、以图释文、以图解文能力的基本方法。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这种图文转换,不仅能够降低难度,便于学生理解,而且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地图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观察地图中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这一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借助地图掌握分析和研究地理现象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变化和发展。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把文字表达的内容用地图联系起来,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和掌握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读图中,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是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更高要求。

养生方法篇8

1、养成教育是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础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自我意识不成熟,道德认识和评判情绪化。无论是认知方面还是情意、社会性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所以这个阶段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关键期,是一个黄金时期。西汉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贾谊就曾经认为,如果在儿童幼年时期施教的话,“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

2、养成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看,重智育,重分数,轻德育的现象一直存在,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国家富强从来就不只是经济上的崛起,公民道德素质、国家精神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而这些好的品质和道德必须从小培养。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养成教育是将道德理论细化为点滴生活习惯,从浅入深,从表面到本质,潜移默化提高小学生道德水平。

3、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素质教育与养成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成效可以通过人的文明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在内容上有广泛的相容性和相近性,养成教育根据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因材施教”,通过有效方法达到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实施养成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和关键所在。

二、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养成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与情感当前我国存在着把养成教育看作是知识的传授与规则的教化,将社会道德规范的知识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简单地套用知识教学的模式,把养成限制在认知之内,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无视小学生自身的情感与感受,忽视小学生自身的成长的需求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潜能,把小学生当做接受的机器,把“知道”视同“发展”,使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缺乏生动的生活体验,知行脱节,使得现实养成教育缺乏生命力。养成教育因此失去它的功效。

2、重智育轻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对养成教育造成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爱劳动、尊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已经不能够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欣慰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能考取名牌大学,这是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智育成长,教育应着眼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教育是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肩负着关注人的自身发展,解读人生终极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

3、养成教育方式方法存在偏差,忽视了“以人为本”当前大部分学校的养成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和纪律约束的层面上,养成教育过分强调制度和他律的作用,忽视自律意识的培养,在教育内容、目标、方式方法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强制性。这种过分强调说教,扼杀了学生主体性和自我教育的发挥。甚至使他们出现心理疾病。近几年来出现的校园血案、未成年人自杀等惨痛教训,更是要我们认真汲取。错误的教育方式最终歪曲了养成教育的真实面貌和实质意义。

三、养成教育实施策略

1、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孟母择邻,得以让孟子博学多才;岳母刺字,得以让岳飞精忠报国。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不容勿视的。

①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是学校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学生日常的行为应该怎样做,做出具体、详细规定,使教学管理规范化,使学生行为规范有章可循。同时应职责明确,定期评比检查,落实到位。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A.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育人的阵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场所。如在校园的墙壁上贴上标语“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静我校园,不追逐打闹”等。

B.绿化、净化、美化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身心、熏陶学生行为的作用,增强校园的育人魅力。所以学校应注重绿化建设,多些花草树木,既可使校园空气清新,又能愉悦身心。

C.校园内的国旗、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领导题词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发奋读书。这些方方面面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②家庭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它是儿童掌握母语,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自然养成亲情之爱,从而奠定人格和个体社会化基础的最初场所。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家长的职业、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气氛都对儿童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社会形成文明的制度环境。社会是学生活动的广阔天地,形形的社会现象都是一部部逼真的活教材,这对幼稚天真的学生影响之大是难以形容的。学校应当与有关部门以及社区广泛联系,多方合作,清理文化市场中的污垢,净化社会空气,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育人场所”,使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始终处于良好的环境中。

2、发挥榜样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对儿童的教育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榜样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而不至于迷路,父母或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一定要切实肩负起教育孩子的作用,多学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崇尚高尚的精神情趣、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表现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布置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行为习惯熏陶教育孩子。

②班主任是孩子效仿的对象。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人,他认为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以身作则。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尤其成为低年级小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身教言传,“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意炼意、以性养性、以行导行”。

③亲近同龄孩子中的优秀者。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所以让孩子多与同龄孩子中的优秀者学习相处,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的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长时间的相处使孩子们不自觉地被优秀孩子的好习惯所影响,好品行所感染,久而久之,也被间接地塑造成优秀或者接近优秀的孩子。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教育目标来看,教育不仅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更要点化和润泽生命。学校层面的价值观引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学校教育不要一味地强调纪律和约束,一味地表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应运用及时鼓励,适时奖惩的方法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有形与无形的传递,会对学生的品格产生重大影响,塑造出不可磨灭的崇高的灵魂和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体现为高素质的国民。

4、渗透心理辅导,启发自律自省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为层面上,应该把心理辅导与行为养成有机结合。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积极进行心理辅导。在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状态后,教师注重因材施教,从心理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渲泄、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也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辅导讲座。通过心理辅导活动,有效地改善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之更具有人性魅力。

5、创设生活课堂,强化情景体验情感体验在内化行为规范中起着动力中介作用,因此,课堂上我们注重增加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学生从中产生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及行为。情感体验是借助小学生容易体验到的事件或场面,让学生体验,从而强化正确的需要,否定错误的要求的方法。此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情景性和感染性。例如: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通过看书、讲故事、看影片等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受教育,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震撼,这样的教育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要富有成效。总之,从外部激励向自我约束推进,然后由自我约束向自觉地行为习惯推进,再由行为习惯向道德素质的形成推进,这样一步步推进,教育不断地内化,层次不断地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才会真正的形成。

上一篇:结的组词范文 下一篇:你就是我的天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