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1:00:14

养生哲学论文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老子养生与休闲思想产生的社会因缘

从社会根源上看,春秋后期,社会矛盾扩大,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度已趋向没落,社会处于巨大的困境之中。统治者的贪婪无度,使民众流离失所,痛苦不堪,所以老子就论定当时的社会为“天下无道”。首先是战争不断;其次各国内部频繁而残酷的斗争造成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再次是君主专制政体,执政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所以老子以史官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这一切,他就想用道德说教去补救,但为了自保,老子提出:“贵以身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13章)意为只有保全自己,才可以爱托天下。老子看到了种种矛盾的对立是灾祸的根源,所以说想要解决矛盾,就要消除对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19章)这就是他消解对立的原则。

(二)文化背景及史官经历对老子养生与休闲思想的影响

老子把“道”作为自己的最高哲学理念。在老子那里,“道”的权威远远超过了上帝,这与中原文化的“天道观”有很大关系。因为从远古时代,人们就注意到了天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一直延续到周。而老子作为史官,任务就是观察天象,所以他吸取了“天道”思想来作为自己的思想,认为应做到“天人合一”才能长寿。老子也承认其思想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因为养生之道古已有之,如彭祖的养生之道;此外,老子还继承和改造发展《易》、《诗》、《书》等原典的养生思想。《庄子•天下》说老子的学术思想是:“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庄子称“古之道术”是老子思想的直接来源[1]。

二、休闲与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休闲观

1.“自然无为”的休闲原则老子哲学是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为其理论的一种具有自然主义思想的哲学,其哲学中心就是“道”。在道家休闲文化里,以求道作为最高宗旨,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天地之大美。“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它展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51章)。“道”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无为,天地万物都任其自然,从不违背它们的本性,天地无心于为而物自生,无意于成而事自成。人生于天地之中也应该效仿天地自然无为,把自然看成自己的最高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落实到人自身,“自然”就是人本真的存在状态,也就是人的本性没被歪曲,能做到为而不争,这就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快乐之境界[2]。

2.“知足常乐”的休闲境界

人们都知道名利富贵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而利益富贵可以给人带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和方便。在老子看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9章)追求财富不一定能得到,得到不一定能守得住,物质财富是永难满足的。所以人的思想要纯净,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只要能维持自己生活的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非分之想,要“去甚、去奢、去泰”,要“知足、知止”。老子认为“知足者富”,不单指物质上感到丰富,更指精神上富有。老子说:“祸莫过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因此,知道满足的富足,是永远的富足。总之,老子告诫人们,对一切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做到“知足、知止”才能“常乐”,人才能自在安宁的生活,心平气和,达到休闲的崇高境界。

3.“回归自然”的休闲归宿

休闲的最高境界无疑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事物的本真状态或事物本来的样子。“道”就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但“道”能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51章),对万物不去占有它们,不居功自傲,不做它们的主宰,只是遵循它们本来的生长规律,任其自由发展,少加干涉,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正是“道”的无私无畏,“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51章),所以把“尊道贵德”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生命的原本状态。

(二)养生观

养生观的宗旨是“体道养性”。“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它具有永恒性。在老子看来,不具有永恒性的事物,只有从事于“道”才能获得永恒性。他说:“故从事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老子》23章)如此才能达到“根深蒂固,长生久视”的境地。所以老子毕生追求“道”,用“道”来滋养自身,接受“道”的庇护。因此,老子提出了“随化自然、少思寡欲、守致虚静”的养生法则。

1.随化自然老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的现象,用拒斥死来追求生是无用的。老子把死的原因归于“生生之厚”,即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过重,反而会危及生命。所以,老子强调“不自生”,就是不自益其生,即“随化自然”、“忘身”,以达到“和其锐,同其尘”(《老子》56章)。

2.少私寡欲。老子认为仅从形体方面养生是不够的,还必须从精神和上修养,这就需要少私寡欲。他对社会的奢靡之风进行抨击,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53章)同样,老子把对社会的理论用于个体养生上,认为对生命的危害极大,他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3](《老子》12章)所以人不能落入感官混乱状态和享乐状态,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少私心,寡思念,只要满足就可以了。老子多次指出“知足之足,常足矣”,并认为“知足者福”,若不知足,则“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9章)。

3.致虚守静。老子要人们保持心灵纯真,在养生上则是“虚静”、“恬淡修养”。他主张以静制动,提出“清静为天下正”、“静为躁君”(《老子》26、45章),指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老子》16章)。他把静看作事物运动的常态和趋势,认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16章)。只有这样,才能有婴儿般的快乐。

(三)休闲与养生的关系

老子说:“益生曰祥。”我们知道,休闲是养生的重要方式,是必要的前提。只重养生而轻休闲,养生是很难如愿的。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看似是养生的结果,其实与精神方面的修养即休闲不无关系。一个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的人,即使天天养尊处优,保健有道,也难以长寿;一个经常自省、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的人,自然会少招疾患[4]。老子提倡的自然无为,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应回到自然中才能找到自我,才能过一种优雅恬淡的生活,这也是人的终极目标。所以选择正确的休闲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道贵德,人自然就会延年益寿。道家的自然自由的休闲观为人类构建的是一个有意义的精神世界,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并通过它特有的方式来安慰人疲惫的身躯,提升人的生活品味,净化人的心灵,用休闲哲学把人类拉到健康的知性上来[2],因此,老子的“回归自然、少私寡欲”等观点是相辅相成的,是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才能获得休闲的美好生活,健康的长寿。

三、休闲与养生对当代的启示

21世纪是机遇与竞争并存、希望与痛苦并存、光荣与苦难并存的时代。人类将迎接来自许多方面的挑战。就人类自身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心理危机,紧张、焦虑、恐慌———这些心理亚健康因素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疾病增多,自杀率提高,这种现象已被高度重视。现代人休闲的要求是人们要尽量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避开尔虞我诈,心平气和,宠辱不惊,人才能真正回归到自我。总之,老子注重个体生命的保全,也注重道德与修养。老子推崇人养生应合乎“自然”,当然要求人与自然环境融洽相处。老子的休闲大智慧至今仍具有很大的价值。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养生”首先是老子提出的,他的《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1]”“摄生”即是“养生”。老子认为“养生”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此后的庄子专门写了有一篇文章《养生主》来论述养生,庄子认为人“可以尽年”,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才能“得养生焉”,并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2]”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养生”一词是由哲学家而非医学家首先提出。最早的“养生”思想是哲学范畴而非具体的单纯的医学方法,更非今天的预防医学体系所涵盖的知识范围。许多养生思想的发展、创新绝大多数由哲学家提出,如上古的彭祖,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东汉的王充,东晋的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孟诜,北宋的坡等。

2养生的哲学思想特点

养生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探索和实践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有显著的文化基因烙印[3]。内容博大精深,方法丰富多彩,其哲学特点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取象比类”的自然观、“变化发展”的辩证观

2.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黄帝内经•邪客》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4]”就是这个道理。基于这样的认识,古人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发现并总结了人体与自然相适应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具体适应自然变化的养生法则;指出四时变化如情志、气血、脏腑、经络与人体的关系;昼夜、晨昏变化与人体的关系,日月星辰变化与人体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变化与人体的关系等[5]。同时指出人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听从自然变化而束手无策,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或调整自己如养生应该做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或积极地改造自然环境,如天热或天冷用空调改变我们的室内环境以保证人体不因极端环境变化而对机体造成伤害。正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1]”。现代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都证明以上观点的正确性。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现代预防医学认为预防疾病的发生一定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极热或极冷的时候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也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尊重自然变化规律,不遵循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规律,就不可能预防疾病的发生,甚至会使疾病加速发展。

2.2“取象比类”的自然观

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方法是在“天人合一”整体观指导下的“象”思维方法,与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的思维方法不同,实证主义科学体系对研究对象主要回答“是什么”,并用一套严密的逻辑推理、演绎、归纳和实验方法来印证。而中国古代没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分,研究问题是从整体上观察研究对象与某种自然之“象”的关系,对研究对象回答的是“与什么象”即“象什么”。“是什么”和“象什么”,一字之差揭示哲学意义大不相同。“象什么”,更接近真理,有无穷的魅力和奥妙。正如太极图告诉我们的三大哲学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那样[6],其实就是“象什么”的绝妙表达。因为“象什么”是写意的,且每个人看到的“象”和对“象”的理解有差异,故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就是“流派”。“流派”文化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变化无无穷。其实中医文化就是“取象比类“的典型。例如中医的基本理论五行学说,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即春象木,取木的生发之象(不能理解为春是木),故“养生”是春宜纳万物生机、夏象火,取火的炎热之象(不能理解为夏是火,依此类推),故“养生”宜持清净心性,长夏象土,取土的吸湿之象、秋象金,取金的肃杀之象,故“养生”宜进补益之法、冬象水,取水的冰寒之象,故“养生”宜藏真元之气[7]。象”思维是中国养生古代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在学科分科体系下形成,而是以一种大包容、大自然、大范围、大学科为基本思维得到的,简言之就是“大道至简”。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国古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理解自然等方面包括在养生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也十分科学,如组成生命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的功能、分子式、化学结构都十分清楚,但并非20种氨基酸的组合就是生命本身;人体是个巨体系,因此,借鉴中国“象”思维方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2.3变化发展的辩证观

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组成是“变化发展”的辩证观,在养生的哲学思想上其显著的哲学特征可归纳为“根本是‘象’,核心是‘变’。所谓“象”是指象自然界那样,因为“养生”的基础是遵循、效法和学习自然。而遵循自然法则的核心是“和”,“和”是指人、自然、社会、身体本身的大平衡与大和谐,所有的方法和手段只有达到“和”的状态,才达到“养生”的境界,因为自然是世界上最和谐的状态[3]。《道德经》二十五章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因此,“象”思维的核心是取自然之象,自然之象的精妙是在“变”,“变”是自然的基本属性和规律,例如一年四季的变化会导致养生方法的变,不同年龄的“变”会导致手段的“变”,四季的“变”会使补益的方式“变”,不同的疾病会使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变”,一天之内不同的时辰养生也在“变”[8]。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工作背景、休闲娱乐方式与古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多数中国人是营养过剩,而非营养不足,上班族压力大,紧张度高,因此,养生方法要“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例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4]”。如果今天的人们遵循“与鸡俱兴”的作息时间,那么就会与社会脱节,显然必须“变”。其实“变”就是发展,因此,“养生”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

3养生的积极意义

养生文化渊源于中国古人,但与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有惊人的一致。首先,养生保健活动都是围绕健康长寿”进行的。其次,养生的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防微杜渐治未病,在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的指导下去把握生命和健康。第三,养生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把人类,社会和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正确地认识人类的生命活动和积极地预防疾病,达到强身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养生是古为今用的典范。进入21世纪,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多,人们对“未病先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中国的养生文化特别注重社会心理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着眼于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黄帝内经》就指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4]”(《素问•著至教论劝》),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国养生文化的主张不谋而合,养生重视社会、心理对人的影响,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处于更加协调的状态,因此,“养生”对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养生文化提出的“形神共养,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协调阴阳,节欲保精,畅通经络,协调脏腑,饮食调养,谨慎起居,益气调息,和于术数,动静适宜[9]”基本原则已被现代医学科学证明。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1.4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时将增长到2.8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0%。老年人是否能够幸福健康地安度晚年,是一大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养生保健对老年幸福的生活有极大的意义。养生对中年人也十分有价值,中年人肩负着生活和工作两副担子,其中潜在着加快的危险。中医认为盛极则衰,“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素问•上古天真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中年人应注重中年养生,特别是随着中年人社会负担的加重,如何采用适宜的养生保健方法,提高其体质,延缓衰老已是十分紧迫的问题。青年人懂得养生,就会从现在做起,避免致病的危险因素,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生活更加幸福和美好。可以说养生知识的普及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而且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人的生老病死尽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如何适应环境,抵抗疾病,求得健康与长寿,25.0是古往今来的美好愿望,也是养生保健的目的所在。故养生文化的普及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养生文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今世界,中国文化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尊重与推崇,现代中国人既有现代科学手段,又有中国传统的科技,综合其优势,这对我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剖析事物和应用事物会带来质的飞跃。因此,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正确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灿烂,继承我国丰富的文化精神与内涵,使这一宝贵遗产造福世界人民。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认识晁胜杰是今年5月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南京市健身气功教练张银珠告诉我,小晁是南师大文学院的在读博士生,专攻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古代养生。目前正随她练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和其他健身气功功法。

晁胜杰中等个,瘦瘦的,挺精神又利索,一看就像个有武术功底的人。果然,几次接触后知道,他1982年出生,5岁随山东老家的乡间拳师习武,练过洪拳、少林棍、太极拳等。但他对健身气功情有独钟,2006年在重庆读书第一次接触,即爱上了这个运动项目。他的师姐、健身气功最早一批国家队运动员唐玲是他学习健身气功的蒙师。一个志于文学的人怎么就爱上了健身气功呢?小晁说,我自小练武术,对气功有所耳闻,师姐的健身气功练得大气优雅,的确是集中国气功精髓的新功法,我一看就明白其中的文化蕴涵和养生意义,所以就央求师姐传授。得力于武术功底,几次练下来不仅会了,还迷上了呢!小晁很开心地笑了。他不久就在重庆市首届健身气功比赛中获得易筋经普通功法和竞赛功法两个冠军,2009年被选拔为健身气功国家队运动员,参加了“第三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大会”比赛并获得易筋经团体金奖。同年参加第三届全国健身气功比赛,获得了易筋经竞赛功法的个人第五名。

2007年到2009年,晁胜杰受聘于西南大学海外学院给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讲授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深受留学生好评。考学到南京后,他积极参加了南京市的健身气功活动,广场教学、站点活动他都去。东南大学海外学院、南京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听说他会讲授健身气功,又请他给留学生开设了健身气功・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书法等课程。繁重的教学任务,也使他的功法水平不断提高。他今年报名参加第三届江苏省健身气功交流比赛,获一金一银;参加江苏省健身气功国家一级裁判的考试也顺利通过。而早在2009年小晁就已经是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10年还参加了全国健身气功援外教练员培训班。

参加这么多的健身气功活动对古典文学专业的学习有影响吗?小晁认为,“练功时‘身心统一’的感觉应用在生活中,让自己感觉做事情很开心很轻松。”通过练习和研究健身气功,促进了他在文学专业领域学问的深化,思绪更旺盛,学业更精进。自从练上健身气功几年来他考上了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国际汉语教师资格,学习了书法、国画,以及古琴、笛箫等传统乐器,协助导师在西南大学、南师大开设课程,并担任“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等课程的讲解,8篇、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立项项目《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研究》等两项课题研究,在国际会议报告论文两篇。这么繁重的工作,有赖于健身气功的支撑。小晁还很看重他这期间获得的“重庆市高校优秀毕业生”、“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及西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等荣誉。他认为“身心兼修”,必须道德与文才并重。

今年夏天,小晁将完成博士学业,目前他正在准备毕业论文。他以《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研究》为题,纵贯古今,潜心求索。尽管准备博士论文紧张艰苦,但他每天还是在南师大随园运动场练功两小时,带动很多学友同道一起练健身气功,照样跟着张银珠教练练功练气,体会庄子所说“真人之息至踵”的感觉,努力纳天地人三才之气于身心。据悉,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晃胜杰已经在南京找了工作单位,因为这里有古典文学和健身气功研究的条件和氛围。他说:“练健身气功大家身体越来越好,都很开心,我也开心。”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被誉为“超人”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嘉诚不但

>> 王林VS邹勇:萍乡两大富豪的“战争” 富豪的平民养生法 关于新《保险法》第49条两大争议问题的探讨 关于电力系统中两大谐波检测法的比较分析 带给香港的两大关注 两大引擎的接力 炒房的两大误区 “写具体”的两大秘诀 腹部减肥的两大误区 疼痛认识的两大误区 “精武会”的两大谜团 两大祥的旧时PK 国企特权的两大危害 中国哲学的两大特点 APP营销的两大模式 时间的两大嗜好 人体中的两大“药剂” 潜艇家族的两大怪客 虫草含片的两大忽悠 赫鲁晓夫的两大“政治笑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香港两大富豪的养生法 香港两大富豪的养生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李嘉诚(88岁):闭目养生

被誉为“超人”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嘉诚不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其健康状态也让人称羡不已:每每在公开场合露面,李嘉诚总是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

李嘉诚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曾自信地表示,随便在街上挑出十个人进行体检,自己的各项指标都会是其中的“优等生”―――“我是该低的低(胆固醇等)、该高的高(有益的微量元素等)”,连他的儿子李泽钜也表示,父亲的胆固醇比自己的还低。

那么,李嘉诚保持健康的养生秘诀又是什么呢?李嘉诚对“健康”有着自己的见解:“人的健康如堤坝保养,当最初发觉有渗漏时,只需很少力量便可堵塞漏洞;但倘若不加理会,至崩堤时才进行补救,纵使花费更多人力物力,亦未必能够挽回。” 何鸿觯95岁):喜欢运动

“澳门赌王”何鸿鲆簧开朗豁达,思维敏捷,时常妙语连珠,让听者捧腹。何鸿鲈笑着说:“好多我这个年纪的人都走了,我就不肯走。”谈到自己的养生秘笈时,何鸿稣庋说:“我始终认为讲什么补品什么药,全部都不需要,最要紧一个够运动。”

热衷体育的赌王大学时就获得香港大学桌球比赛冠军,后来又迷上游泳和打猎,游泳后来则成为他的健身必修课,每天都要在家中的游泳池游上半个小时。在业余网球界,何鸿鲆彩且豢盆璨之星:每周固定打两次网球的他每年都要和搭档组队参加中华游乐会举行的“150岁元老组网球公开赛”,并蝉联三届冠军。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体育健身;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8-0069-03

Inspi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itness-oriented Sport on Fitness Exercises

LI Xiao-lan, TIAN Hai-yan, JIA Jun-Jie

(1. P.E.Dep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Henan China;

2. P.E.Dept., Shenyang Engineering College, Shenyang110131, Liaoning China)

Abstract:As an essen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physical culture,the traditional fitnessoriented sport has its characteristic connotation, expression form and principles. Its essence, non-harm,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nhanc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tness-oriented sport,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awareness of health, promoting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moral quality, spreading national spirit, increasing fun in life and forming cultural awareness for mass sports. Its role in the culture is irreplaceabl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fitness-oriented sport; health-keepingexercise; inspiration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编号:102400430088)。

作者简介:李小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生活和居住的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破坏,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如心血管病、肿瘤,还有各种不可知的如非典,猪流感等,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这种风险下,如何养生和保持健康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养生预防显然要比治疗更明智,更便宜,养生保健越来越受重视。基于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保健应该从机构帮助(医疗单位的帮助)向自助(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转变[1]。早在1986年,时任中国卫生部长的崔月犁就在日内瓦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的发言上指出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民自我保健能力”。据调查,我国平均每10万人拥有50.82个体育场馆,场馆不但数量少,而且开放率低[2]。说明现有体育设施条件制约了人们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因此,找到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适合大众健身的方法和手段显得尤其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推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具有重大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1 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

根据《吕氏春秋・节丧》中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3]”。所谓“养”就是扶正祛邪,所谓“生”,就是指生命、身体,合而为一,“养生”就是指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护平衡和适应,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关于养生的最早记载应当首推甲骨文,现存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调理生活、预防疾病等方面的论述。也有人认为养生始见于道家的《道德经》或《庄子・内篇》[4]。《庄子・盗拓》[5]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古人夜宿于树木之上不仅可避禽兽的侵扰,而且在纺织未兴的古代亦可避免夜间地面的寒湿之气对身体的侵害。《庄子・齐物论》曰:“民湿寝则腰疾偏死。”认为气候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暮栖木上”可以看作是古人最原始的养生防病法萌芽。

而传统体育养生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在那时中华先民就已经开始了漫长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化之旅;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已具雏形,而其核心――中国古代哲学也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意象思维模式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已经形成,并且影响着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日后的历史走向。而这些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也成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现在有学者把传统体育养生定义为: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生命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以人体自身的调形、调气、调神为修身养性的基本手段,能够改善性命协调程度、增强生命健康水平、延长生命长度、诱发生命内在潜能的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式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简而言之,是近代之前就已产生发展,并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传承或影响至现代甚至未来、内蕴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式的性命修炼方式[6]。

2 传统体育养生的形式

传统体育养生主要包括服气、行气、呼吸吐纳、导引、按摩、按跷、桩功、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十二段锦、太极拳等。本文以易筋经为例阐述。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是我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导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养生家健身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庄子・刻意篇》中记载:“吹吁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汉书艺文志》中也载有《黄帝歧伯按摩》等有关导引的内容,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导引术》中有四十多幅各种姿势的导引动作,分解这些姿势可以发现,现今流传的易筋经基本动作都能徒中找到原型。

易筋经除具有动功功法的基本特点外,在健脾强肾,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方面更有其独特之处。《易筋经・总论》[7]曰:“易者变也,筋者劲也,原夫人身骨髓,以外皮肉,以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用非筋,无动非筋,联络周身,通行气血,助冀梢神,提挚动用,试观筋弛则痪,筋缨则痪,筋靡则疾,筋弱则懈,筋绝则亡,再观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令以人功,变弱为强,变挛为长,变柔为刚,变衰为康,易之力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可见易筋经锻炼具有健脾强肾、增强体质的功效,可使机体发生本质性变化。

3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

3.1 注重预防,强调整体,神形俱养 我国传统养生主张未雨绸缪:“消未起之患,治未福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抱朴子外传・地真》)这种防患于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做法突出了养生体育中预防的观点。除了强调预防之外,还强调整体。前人的阴阳五行学说就表明了人应该做到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心身统一,简而言之即形神同一。由于“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类经》),所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养生论》。所以,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达到神形具养,实现性命双修,从而达到天人和谐。

3.2 注重实践,强调内倾,刚柔结合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强调动静结合,所谓动即指实践。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并非一般性地理论上解析人体系统,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解决人的现实问题而展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换言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体育健身来养生。所谓静即指“内倾”。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宗旨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除了上述的“动以养形”之外,还须静以养神。静以养神即内倾是通过内求达到自身的完美,例如儒家强调内省。因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要求人的形体运动应该保持适量,同时注重人体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现代运动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5 min的身体练习是机体取得变化的最低限度,强度越小,所需时间越长;而60 min是坚持正常运动的人最大的时间限度,因此专家赞成每次练习在20~60 min以内。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提倡的运动以负荷不大的导引、功法、拳术等套路为主,这些项目都是刚柔结合。如孙思邈所言:“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正因如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符合人类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符合现代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

4 传统体育养生对现代人保持健康的启示

4.1 传统体育养生中“不伤不损”的价值取向对保持身体健康的启示 宋代曾糙编辑的《道枢・颐生篇》中的养生名句“养生者以不损为本,进道者以无病为先。少思寡欲,则声色自无矣。虚心弱志,则神气永宁矣[8]”,道出了传统体育养生“以人为本、不伤不损”的价值取向。

人们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生命健康与长寿的过程中,就必须遵循自然、心理、饮食、劳逸、起居等方面的合理科学行为,尽可能地防止生命受到伤害而影响健康长寿。梁朝的陶弘景在其编辑的《养性延命录》说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9]”;葛洪《抱朴子・极言》中以“养生以不伤为本”要言,引出一系列伤生之事:“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沈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积伤至尽则早亡,早亡非道也[10]”这些相关养生的论述都明确指出,进行传统体育养生必须遵循以不伤不损为生命健康长寿之本的价值取向。

4.2 传统体育养生的“形神具养”对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启示 早在先秦时期的《管子・内业》中就提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形神论。《黄帝内经》提出“能形与神俱,尽终天年,度百岁而去”的形神统一观点[11]。《吕氏春秋・尽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的生命是精神同肉体的统一:“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斥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精神同肉体不能分离,二者是合二为一的辨证统一关系。

1984年中国体育报载:通过对11省市20所大专院校与科学院的调查,二万名知识分子死亡的平均年龄为58.2岁,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寿命70岁。1995年中国青年报载:死亡的知识分子平均年龄降至55.34岁。知识分子的过劳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少锻炼。而一项持续3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不锻炼的人比经常锻炼的人早逝的可能性为31%[12]。因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的动养之道、静养之道、食养之道、居养之道,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形神具养、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保持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值得大力提倡与推广。

4.3 “治未病”思想对现代人健康的启示 “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传统养生观的重要思想,分为五个层面:1)治其未生,即针对健康人的养生防病、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2)治其未发,即针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先病服药,治在症先之意;3)治其未盛,即选择正确的治疗时机,在疾病病势不是十分强盛时进行治疗;4)治其未传,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既病防变,指己病慎治防变、防传、防盛、防逆,先安未受邪之地。二是既病之后,通过治疗未病脏腑来达到治疗己病脏腑的目的;5)治其未复,瘦后防复亦是治未病,防止死灰复燃,杜绝病根[13]。

在现代社会,人们要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就要预防为上,防患于未然。而体育手段则是预防的灵丹妙药。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 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养生体育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养生体育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14]。传统体育养生能够对一些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已经被医学研究所证明,特别是一些慢性病、久治不愈病症能够通过传统体育养生术的锻炼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是一些药物和仪器达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传统体育养生对亚健康、慢性病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总之,在传统体育养生理论观念的指导下,长期适时、适度运动能使人强健身体、延年益寿,调其心志;能使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端正人生态度、积极努力工作、认真做人、淡泊名利、笑对人生的成败得失;使人逐步具备宽厚、仁慈、博大的胸怀,具备抵御因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压力的能力,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能有效的回避和克服现代社会在人类健康上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麻仲学.中国医学预防法大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

[2] 赵军,王小美.弘扬传统养生文化,促进小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3(8):80-82.

[3] 胡晓飞.享受传统体育养生练习过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556-1557.

[4] 杨建华.道家健康养生文化以及对休闲体育的现实意义[J].体育与科学,2010(1):61-65.

[5] 时代文艺出版社编.老子・庄子(下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55.

[6]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10:33.

[7] [明]宗衡道人著,〔清〕李鸿江校译.白话少林易筋经[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4:108-109.

[8] 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 霍桂桓.文化哲学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1] 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4.

[12] 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678.

[13] 陈家旭.《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论文,2004:225.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庖丁解牛》中,庄子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庖丁的形象。他宰牛时那娴熟的动作、优美的声音还有高雅的意境竟然让见多识广的一国之君文惠君叹为观止。当然,文中说“用了十九年的刀还像是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不免有些夸张,却足以说明庖丁的技术确实远远的超过了“族庖”和“良庖”。

庖丁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诸如要了解规律,掌握规律或顺其自然不强求等等。所以褚斌杰老师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将庖丁解牛寓意归纳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初做到熟练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并真正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以后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甚至完全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但对这个典故的解读如果只看到其中“熟能生巧”的含义,就算不得透彻了!

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若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是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既然要顾及全篇,那么我们知道《庖丁解牛》在《养生主》中为第二节。而《养生主》是一篇论证养生之道的文章,主旨在提出养生总论。指明养生的关键是“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的中虚之道,并把它作为顺应自然变化的常法。因而《庖丁解牛》仅是庄子为阐明总论所设的一个比喻。而且文章结尾写道“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也可以从文章本身说明“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为了说明养生的。然而这里的养生之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结合“解牛之道”我们可以推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人以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庖丁解牛不是为了告诉我们如何熟练操作某件事,而是为了指明一个道理――人在社会中就跟刀一样,而对牛骨――那些社会上的是非、容易害人陷阱,就要极力回避。

既然要回避,很多人就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也被当作了消极的唯心主义者。真是这样的吗?还是另有隐情呢?我们还是要按鲁迅先生的话做,分析庄子其人、所持的社会观及其所处的社会状况。

庄子虽博学纵览,但出身卑微,一生过着贫困的生活。他的生卒年大体和孟子同时或偏早,当时周王朝已名存实亡,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大诸侯国竞相争霸,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复杂,人民生活甚为困苦。庄子对时政极度不满,其作品中充满了愤世嫉俗的言辞。《人间世》说:“当今之时仅免刑焉”;《在宥》说:“今世之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戳者相望也”。

然而虽是这样,儒家的救世之心,却是为庄子所不取的。从孔子的周游列国到孟子的徘徊于齐梁之间,可以看出儒者总是希望介入国家的政治生活,借助于辅佐君主来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然而孔子和孟子的失败是显然的。据此,庄子做出了对世相的深刻洞察:一个专制社会,社会状况很大程度上由君主决定,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君主,凶暴独断,不会接受任何人的劝谏,因而在他们的暴政下,民众的生命贱如草芥。所以庄子对其所处的社会有一种寒彻骨髓的悲观与绝望。庄子认定,在一个无道的社会,一切的介入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最终他自觉地远离公共的政治舞台,而经世治国的话题也彻底地退出了庄子的心灵。

所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和“无用”。他们关心的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庄子对世事险恶的拒绝,不是叫人做鸵鸟自欺欺人,而是告诉人们要灵活地跟身边的艰险玩游戏,要学会适当的躲避,并能恰如其分地攻击“敌人”。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

古人说:“以儒治世以道治身”,我想还是有道理的。在我们身处顺境,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时候,可以学习儒家的做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身处逆境时,没有办法改变外界,甚至连独善其身的机会也没有而走投无路时,也可学学道家的做法,给自己留条后路。真正理解《庖丁解牛》能教我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甚至可以抚慰因生活苦难而造成的心灵创伤。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能够真正不被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原因。

一则小小的寓言故事,人生的阅历不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审视的角度不同,读出的道理也不同。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7篇

儒道释易:研究焦点的原生态分布。中国哲学形成了儒释道三家鼎立的格局,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相比较而言,儒学(约占33%)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点,这与儒家文化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事实是相一致的。对道学(约占13%)的研究由于长期受忽视,起步较晚,发展的空间较大。而随着“人间佛教”观念的宣扬,佛学(约占4.6%)的发展会有较大的后劲。同时,易学(约占3.7%)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突破巫术的观念束缚,“人文易”、“科学易”逐渐成为研究的主流,其研究有了很好的基础,相信会有更大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对法家、墨家等其它诸子(仅2篇)研究还有待加强。

出土简帛:研究热点的持续凸显。学术创新无非分为三大类,其一是学术观点的创新;其二是引用资料的创新;其三是新观点与新资料的统一,主要是新资料产生新观点。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主要表现为对文本的不断解读,因此新资料意味着可以与经典文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开一些悬而未决的学术公案。比如,随着1998年郭店楚简的整理公布,简帛的研究一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不但简帛学自身就是一门新兴的学问,而且简帛思想研究对于复原思想的真实、推动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入无疑也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因此,简帛研究理所当然成为研究热点,五年间共发表简帛论文46篇。

问题意识:中国哲学研究的创生动力。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提出问题,它所张扬的开拓精神与挑战意识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意识”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考察:其一,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内部问题,即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命题(含概念)及其思想。对这种问题的研究形成研究的主流。五年间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占全年的比重分别是55%、42%、70%、43%、50%。其二,是中国哲学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即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称之为“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五年间主要关注焦点分别是“儒家思想与普遍伦理”(2篇);“中国哲学世纪回眸”(5篇);“中国哲学与诠释学、儒家与宗教及生态关系”(16篇);“儒家与生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17篇);“中西哲学会通、中国哲学与生态”(8篇)。显然对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研究依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但对中国哲学的现代价值的研究力度正在加强,表现出日益增强的世界胸怀与民族气象。

方法自觉:中国哲学研究的增长点。方法往往是新思想、新观点的助产婆。新方法对于打破思维定势、转换角度具有重要意义。五年来《中国哲学史》对方法的探讨与运用情况,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考察。其一是中国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大多数论文没有明显的方法自觉,只关注论题自身自圆其说,论述过程擅长引经据典,或者天马行空地旁征博引,表现出深厚的学术修养,可以说是一种不讲究方法的方法。我们这里姑且称之为“经典法”,约占总数的79%。其二,是中国哲学的方法论研究,积极探讨中国哲学内在方法以及研究中国哲学合理、可行的方法,简称为“哲学方法论”,约占3.2%。其三,对西方哲学新方法的借鉴,这方面表现出多元的倾向,比如有诠释学(13篇)、谱系学(1篇)、叙事学(1篇)、释义学(1篇)。由此看来中国哲学创新,尤其是方法创新任重道远。

发展方向

新世纪再次兴起探讨“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运动已经成为振兴中国哲学、复兴中国哲学的世纪新声,它将展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继承性。中国哲学将会表现出观照生活、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强烈意向,复归它“明哲保身”的旨趣。这里的“身”不仅指个体,还指集体(包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从而彰显中国传统哲学以“身国共治”为特征的生命有机体的思想特质。总之,中国哲学的特殊价值和智慧资源将会更受关注;中国哲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也必将多元化,西方的解释学、现象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各种理论与思潮将会更充分、更自如地融入研究。当然关键是要阐发中国传统哲学中承载的中华古老文明的核心价值,使这种核心价值为人们回答困扰人类的一些永恒问题和理解人类当代的困境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融合性。中西哲学对话交流必将更加频繁。汤一介先生在国际中国哲学第十二届大会的发言中,极力倡导中国哲学应实施“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中国哲学要在新世纪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争取自己在世界哲学中的话语权,必将增强学习外国的思想和方法,以促进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努力向世界提供有中国气派的思想资源。

创新性。中国哲学自身的理论创新会愈加强劲。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加强。张立文认为中国哲学学科形成具有后发性优势,提出了“和合”概念,力图建构“和合学”。另一方面表现在中国哲学样态的创新。总的来说,中国哲学将会在经典诠释学、中国精神哲学、中国生态哲学、中国养生哲学等方面形成具有中国气度与世界视野的哲学新形态。中国哲学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而日益成为世界哲学不可替代的哲学类型。

背景介绍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养生;治未病;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庸;生与死;境界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80-04

生命本是奇迹,自人之为人始,人文与天文,形影相随、不弃不离,同赞生生之厚;在人类文明的初期,科学、医学、哲学,艺术……尚未细化,是粗线条的,然其核心是不易的、无条件的,“生生之谓易”;活着,就活的更好,更健康,更和谐。医易宜,养生,生命之养,就有着人类的早期质朴思考,是医学的亦是社会的,中国传统儒释道及欧美传统,给出不尽相同,但相通的解!本文将以中医养生触发,结合东西方传统,拟作一较深入探讨!

1 治未病、养生与亚健康

“未病”一词由来已久,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论》,经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思想;《素问・五常政大论》有言:“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未病”,乃既病之外,含健康(well-being)与亚健康(sub-health),“未病”还有理解为“病”,此病,非一般的病证,而是产生疾病的环境,病,拆解开,疒、丙,而丙,火的代称,五行中“丙”、“丁”属“火”,“火”,即过火、过头;治,整治、治理。治未病,涵义大致有【sup】[1a]【/sup】:未病先防(未发),即病防变(未传未变),已病早治―控制病情(未重)、尽早康复(未复未慢性化)、以平为期(未衰)。在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人人渴望的平和体质,它不只是一种体质,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份对健康的美好愿望,一个和谐生命的范本【sup】[2]【/sup】。

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突发重病,有时甚至难以回生,这绝不是偶然的,潜伏在体内的变化,往往被人们忽视了。这种状况在我们的亲朋好友中间常有发生,惊讶之余深思一下,这实质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适逢2010世界杯,网上有句广为传颂的话:“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想通,没事也要找乐,有理也要让人,有权也要低调,不累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锻炼”,何尝不是极富创造力的治未病忠告!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人参两间,惟生而已,生而不有,他何计焉?故圣人体天地好生之心,阐明斯道,诚仁孝之大端,养生之首务,而达人之必不可废者”(《类经图翼・自序》)。当然,狭义而言,中医养生有其特殊人群【sup】[3]【/sup】:第一大类,是得慢性病的病人。中医讲久病必虚,病久了肯定损伤人体的真气,人虚弱了以后要补;第二大类是亚健康者,这类人中以白领精英居多。这些人总是感到不舒服,没有力气,睡眠不好,情绪差等,西医检查,都挺好的。第三是中老年的朋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人到中年后,在身体透支的情况下,肯定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身体容易疲劳这些症状,老年人就更不必说了。?第四种类型是中青年女性,中医有一句话叫“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女性有月经、怀孕、分娩这些特殊性,所以女同志和血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二,跟男同志相比,女性朋友更爱美,讲究自己的容颜、皮肤;这里唯独没有讲儿童,因为中国传统认为,人之初性本真,儿童是健康的、质朴的。

2 养生大道―中庸

读《黄帝内经》养生,南师开示【sup】[4]【/sup】:《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黄帝内经》真正的宗旨要点,多处散见于各篇的内涵中,或一二句,或多句,其中更重要的,即在《举痛论篇》中所说的三要义:“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这里,验,应验。厌,合也。亦即,《内经》全书的中心,它是“医(寿)世,医(寿)人,医(寿)国,医(寿)社会”为中心,不过是先从如何养生寿人来切入而已。

中医养生大道,具体一点的总纲领,张师总结为【sup】[5]【/sup】:“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谈及道,《系辞上》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历史上解释“一阴一阳”的说法很多,庞师推崇朱夫子的理解【sup】[6a]【/sup】,朱夫子说“阴阳非道也,一阴又一阳、循环不已乃道也。”简言之,“阴阳”只是“气”而非“道”,“阴阳”之所以为“阴阳”的那个东西才是“道”,“一阴一阳、循环不已”才是“道”,“阴阳”的变化和变化之理才是“道”。“一阴一阳”,不是“一点论”,亦不只是“两点论”,两点论虽面面俱到,但它依旧是平面的,静态的。在中国,那些被称为“阴阳家”的,只停留在对自然现象和行为义理的阴阳诠释上;而在宇宙图式和世界观这个层面上的“阴阳”研究,恰恰不如儒家,更不如道家、医家。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以造化万物;人之生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类经附翼・医易》)

“和”为古字,见于金文和简文。在古汉语中,“和”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如《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帮”(这里强调的是“万帮”,而不是融为“一帮”,“一帮”为“同”),和,更强调不同,和而不同。古“和”字还有“顺其道而行之”,不过分,得其中道、中庸的意思。《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表现形式,庞师归纳为四种形式【sup】[6b]【/sup】:①“A而B”,如“子温而厉”、“ 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②“A而不A’”,如“威而不猛”、“和而不同”,这里,“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和”的作用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之间如何共处,此思想也鲜明地体现在“五行学说”里;③“不A不B”,如“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及佛家的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④“亦A亦B”,如“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一张一弛”、“能文能武”等。

在这里,中庸,不是庸俗一流,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折中。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中庸是“善的极峰”,而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sup】[7]【/sup】。乡愿(亦乡原)是中庸在尘世的妖化【sup】[6c]【/sup】,《论语・阳货》有言:“乡原,德之贼也”,儒家看重中庸,然现实生活中,中庸更多表现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夫子本人就是如此做的,“爱恨两重天”,有所为有所不为【sup】[8]【/sup】。孟夫子进一步正义曰:“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孟子・尽心下》),并借子曰“恶似而非者:…恶乡原,恐其乱德也。”立论―“君子批(反)经而已矣”(《孟子・尽心下》)。该立论,朱熹集注:“反,也;经,常也,万世不易之常道也。”清・钱谦益・《娄江十字》诗序:“非有反经之君子,循其本而救之,则终於胥溺而已矣。”

术数,汉典的解释,无外:方术,方法,门径,手段,权术与谋略。内经的术数,主要指方术,《汉书・艺文志》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中医术数:指炼形、导引、吐纳、针灸、药饵等专门的养生技术或技巧,沈师总结出五条治未病法则【sup】[1b]【/sup】:调气,固精,养神,食疗,补虚。

《黄帝内经》真正涉及到内服的治疗方剂则数之寥寥,可是在针砭外治方面,预防养生方面却占有很大的篇章,尤其是提出的清积、和中、养元三原则更是精辟:(1)“清积”,中医有个概念叫“积聚”。积聚分为:气积、血积、食积、酒积、痰积、肉积、水积、乳积…这些积滞犯于经络则经络湮瘀,犯于血脉则血脉阻塞,犯于五脏则五脏受累,犯于筋骨则筋骨获殃。其因,无外是在外、内病因作用下,造成机体阴阳代谢失衡、有毒物质和惰性物质不能及时排泄而滞留体内;时下,有一挺“后现代”的广告词“排毒加养颜奋斗为容颜”,即言此。(2)“和中”,《内经・五常政大论》指出,无疾者求其藏,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己。《内经・经脉别论篇》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入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由此可见,脾胃不但吸收水谷精华,分布人体所需营养,而且还有统调脏腑阴阳,经络血脉的关键作用,中医所说的“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上面看,调理脾胃、和其中外的养生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3)“养元”,元气是人们安身立命,健康长寿的总宰。是人体精、气、神统摄的总汇。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这样描述说:“元气者,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其成形之时,已有定数”。并说:“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皆赖此也”。这就是说,元气是人的生命之本,生命之源。虽然它是视之不见,求之不得,但它却是实际存在的,并且对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寿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还把元气对于生命比喻为薪柴与火的关系:“譬如置薪于火,始燃尚微,渐久则烈,薪力即尽,而火熄矣。其有久暂之殊者,则薪之坚脆异质也”。大意是:生命的长短,取决于元气的盛衰,就像火燃的久暂,取决于薪质的坚脆是一个原理。

3 生与死的量子与传统解释

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1961)在1935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量子力学的现状(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quantum mechanics)》,在论文的第5节,薛定谔描述了那个常被视为恶梦的薛定谔猫(Schr?dinger's cat)实验:哥本哈根派说,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才会随机的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薛定谔的猫,它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α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猫必死无疑。这个残忍的装置由薛定谔所设计,所以此倒霉猫便叫做薛定谔猫。

一只猫同时又是死的又是活的?它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态?这未免和常识太过冲突,同时在生物学角度来讲也是奇谈怪论。如果打开箱子出来一只活猫,那么要是它能说话,它会不会描述那种死/活叠加的奇异感受?恐怕不太可能。换言之,薛定谔猫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带来的祖母悖论,即平行宇宙之说。

不能不承认,这听起来很有强烈的主观唯心论的味道,虽然它其实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哲学理论有一定区别。不过讲到这里,许多人大概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主教的那句名言【sup】[9a]【/sup】:“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这句话要是稍微改一改讲成“存在就是被测量”,那就和哥本哈根派的意思差不离了。

在中国传统,对于生死的理解,庄子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齐物论》);佛曰:生死,呼吸之间!比贝克莱略早的中国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如果王阳明懂量子论,他多半会说:“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测量即是理,测量外无理。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局,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它的阴影下。科学不论怎样发达,只能延缓死亡,不能克服死亡。因而,仅仅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死亡肯定是不够的。死亡问题首先和最终都是一个“灵魂”问题,人类永远需要对这一问题求得一个精神的解决。

当医学对于绝症末期患者在救治上确实已经无能为力之时,如何使患者获得临终的尊严。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要不要让病人知道真相?他的结论是:病人有权知道与自己的生命有关的重要信息,以便决定怎样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另一是要不要尽一切努力来延长病人的生命?他的结论是:当死亡仍有可能抵御之时,医生和患者自己当然应该与死亡搏斗,而当死亡已经明显地不可抵御之时,就应该停止这个搏斗,共同来面对死亡。在这种情形下,患者自己的任务是怎样以尊严的方式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医生的任务是为此创造条件,包括肉体上的解除疼痛和心理上的克服恐惧,这就是临终关怀的要义。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曾言,凡是声称不怕死的人都是在撒谎。怕死是一切生命体的本能,可是,我们谁也躲不掉这一时刻。病痛让我们更多联想到死亡,然,对死亡惧怕,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视生命的当下状态与意义。孟子有言:“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生与死的选择,成就养生的更高境界:“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所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此舍生取义、杀生成仁,成为史上多少仁人志士的选择,此死亦养生,赞生生之厚!

对生命的关爱,在佛学,有生与死的禅法;在古埃及,有《埃及亡灵书》,讲述了人的灵魂在生死之间的演化历程;在西方,有上帝受难与复活。“损而又损”其神秘外衣后,可抽象继承的是:宗教生死观的精髓,在帮助生者更好地生,不得已将死者,更坦然的面对死亡,特殊时期,以实现生命的超越!

4 仁(智)之辨

万事万物皆有仁,仁,中国哲学儒家的最核心的地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是道德的爬坡,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则言:“In the mountains of truth you never climb in vain.”“直、方、大”,“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坤・文言》),是仁之本;相比而言,律己的修身之道的礼:“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待人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甚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乃仁之末,方法、手段而已;本末的关系,用《大学》的话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或恰能道出仁本位时,仁与知的关系,或言仁的本末【sup】[10]【/sup】,然,冯师建议“仁”和“知”或许应该调换一下,不解其言;可能源于此吧,加之冯师的个性,特别人生阅历-在美国及毛时代的中国大陆,在牟师眼中,冯不是儒家【sup】[11a]【/sup】;牟师所言是学术的,是对的。然冯师,在《世说新语》随笔《论风流》一文,合理流转,美文魏晋名士的“真名士自风流”和“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在魏晋名士这里,深情,与儒家的仁心,有中国传统中“一以贯之”的道,深情,竹林七贤的王戎说:“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基于世俗的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在儒家名曰“君子”,玄家名曰“名士”,西方传统名曰“绅士gentleman”(Paul Franco・《knowledge and virtue》),其中同质、不变的是:为人之“不易”,美德的修持与仁智勇!

为人工智能走向科学奠基的,被视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的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Alan Turing,1912- 1954),作为最早之一提出,任何使用科学的形式语言的机器,皆具有缺陷与不足;哥德尔不完全定理(G?del’s Theorem)则进一步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因素,没有任何理由可免除此类不足与缺陷【sup】[9b]【/sup】。

仁,二人也;有人,就可能异化、生病。仁也不能例外,然,仁之病,非仁之病,而是源于人的局限性、虚妄,是人之病!鲁迅在《狂人日记》的声音,震人发聩:“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人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仁,在夫子,是与智勇,形成关系系统,大,而能自净:“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孟子,对仁进一步正义:“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贯通儒道、阴阳五行的春秋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出山时,面对汉武帝就天道、人世、治乱三方面问题的三次策问,从容作答,史称“天人三策”,为儒学变成显学、官学,铺平了道路,影响中国二千余年,这里董夫子提出了影响千载同时又是毁誉不一的著名哲学命题:“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及在新文化运动及其后屡遭批判的“三纲五常”。其实,董夫子理论的异化,症结的解,笔者认为,尽在其两张无言的“五行图”上,一张是“比相生而间相胜”的目前中医学最常用的生克制化五行图,这里五行是圆的,五行是平等的,处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体系中,更别说人了,生灵了;另一张是“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列为四时……”(《春秋・繁露》)以土本位的五行图!此五行图,反映了武帝代表“统治阶层”与董夫子代表的“智者”真正分歧所在,土乃坤,乃道德―既是道家的本位,亦是儒家的方向理性【sup】[11b]【/sup】,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8章》)。

5 养生及中医之病

在现代化、世界化日益深入的现代,祖国医学,抽象继承的同时,不能更好地,融入更多东西方哲学的思辨与智慧、科学元素,去伪存真,自会应了“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鲁迅先生《父亲的病》,其实不虚;绿豆只是一种豆,一种食品而已,其实所有的食物都有神奇作用,张悟本之流偏偏,将其鼓吹成仙丹,喝绿豆汤就可以祛病延年,以致引发市场绿豆涨价;鼓吹“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生老病死岂是吃出来、吃回去这般儿戏?殊不知,迷信偏方,治病不成反添病。

基于此,潘朝曦【sup】[12]【/sup】在健康报撰文《养生之乱,与理念之误》,提出中医养生的几个常识性误区:养生不可替代医疗,不是替代一切医疗行为的万应灵丹;养生忌浮躁急切刻意追求,寄望功毕一役;中医养生忌重术轻道、舍本逐末,不可违反事物的根本规律。

对东西方经典、科技如无真实的体味,就无资格言养生之道;然,在现代社会,加之科技多媒体渠道的畅通,长嘴就会言、能言,于是,百姓更需谨记孟子的告诫:“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上》);另一方面,要知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庄子・知北游》),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命本是奇迹,生活本不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参考文献

[1] 沈庆法,毛炜.治未病源流概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a 1-7b57-78.

[2] 王琦. 体质分九种养生各不同[N].健康报,北京:2010-6-30.

[3] 范永升.亚健康白领,冬吃膏方春打虎[N].杭州:浙江人文大讲堂,2009-12-13.

[4] 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M].东方出版社,2008:3.

[5] 张其成.黄帝内经养生大道[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

[6] 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a 38~ 41b126-31c132-133

[7]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07重印):236.

[8] 鲍鹏山.第十四讲・爱恨二重天.孔子是如何炼成的[DB/MT].北京: CCTV10,2010-2-28.

[9] Philip S. 100 essential thinkers[M].London: Arcturus Publishing Limited, 2007:a 95b197.

[10] 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289.

[11] 牟宗三.第七讲・道德实践是法坤(《坤・彖辞》).周易哲学演讲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a 37b 30.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于2012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首期“积极心理与学校文化建设高级研修班”,学员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希望多组织类似活动。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学员的需求,“积极心理与学校文化建设”研修班将开办第二期。

本期研修班拟于11月14日至16日在宁波外事学校举行。这是一所致力于回归育人本质,关注学生发展和教师幸福的学校;这是一场全程感受特色的体验式研修。本次研修将以积极心理导入学校文化建设为理论基础和目标追求,以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师生健康幸福为己任,以解决问题、开阔视野、拓展人脉、丰富资源为研修特色。欢迎广大新老读者朋友积极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承办单位:浙江宁波外事学校

二、研修内容

模块一:探索篇

积极心理学原理及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基于积极心理的学校文化建设新思路;

学校文化建设及其心理动力;

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引领师生幸福成长;

学校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及积极品质形成的影响……

模块二:体验篇

由宁波外事学校校长陪同参观教学楼、剧院、实训楼、图书馆、荣誉墙等,寻找这些典雅大气的建筑背后的理念和文化;

从饱含教育哲思的各类手稿中,感受一位校长对教育的信仰和激情;

在舒适的教工餐厅、咖啡馆用餐、休闲,体验外事学校教师如何幸福工作、品质生活;

与师生座谈、交流;观摩艺术教学,感受学生阳光自信、富有教养的精神风貌;

从校徽、校服、路标、文化杯、文化笔乃至纸巾盒等细节中感受其高雅的品位、对完美的追求以及国际化的品质……

三、授课专家

此次研修拟邀请学校文化和积极心理领域权威专家和一线知名校长,以及知名企业家,部分专家简介如下: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学部召集人。

林崇德教授长期致力于思维理论研究。在过去的30余年中,林崇德教授围绕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开展了大量有关中小学生智能促进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也促成了思维理论领域的重大突破。林崇德教授以这些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思维(认知)结构理论。

林崇德教授科研成果颇丰。先后主持了1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发表的文章被SCI和SSCI收录20余篇(既包括,也包括会议报告,这些会议报告被SSCI收录),被CSCI和CSSCI收录200余篇;先后出版专著共16部;曾组织全国400余名心理学家主编了630余万字的《心理学大辞典》;组织全国重点高校和中科院心理所等单位从事临床、医疗、教育、管理、工程等应用心理学研究的12个领域的专家耗时8年编写了12本应用心理学教材;组织国内知名发展心理学专家翻译800余万字的《儿童心理学手册》,在心理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郑杰

原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读书成材标兵。近年来,郑杰校长致力于学校重建,在北郊学校尝试建设现代学校文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他对社会转型期校长角色变迁、教师身份变化、学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师生的生命质量与人生幸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实践,因其观点新锐而独特,被称为“另类校长”。 曾因致力于学校重建,大胆尝试现代学校文化的改革,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著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没有办不好的学校》《给校长的建议》《学校的秘密》等。

任俊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国际极心理学会理事。任俊教授主要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近年来曾先后在国外SCI\SSCI、国内CSSCI等杂志多篇,其中大部分论文都和积极心理学相关。主要发表的杂志有《中国科学》(英文)、《科学通报》(英文)、《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新华文摘》、《心理科学进展》等,并出版个人专著、译著多部,与积极心理学有关的主要有《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专著)、《积极心理学》(专著)、《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译著)等。

2005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进步奖”,2011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马健

著名心理咨询师、知名心理专家、电视媒体公众人士。 1985年自河北名校正定中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学习化学、经济管理、教育共计8年,获取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历学位,于北师大工作10年后提出辞呈,正式签约银汉传媒、优扬传媒等媒体制作公司,以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多档电视节目的录制工作,担任心理嘉宾。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10篇

>> 来自后背的 后背上的城市 来自后背的感觉 后背的天空 后背上的快乐密码 不可忽略的后背细节 用后背跳舞的感受 再谈《故乡》的主人公 父亲的脊梁和儿子的后背 爱在你的后背安然入睡 不可小觑后背的吸引力 8招整顿遗忘的后背 多用途的617后背 浅析《祝福》主人公 成为主人公 民众才是主人公 角川=主人公? 论《北方的河》的主人公形象 《人生的枷锁》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对《墙》中主人公“固执”选择的剖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最美后背”的主人公何小萍 “最美后背”的主人公何小萍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人物简介何小萍,北京宫庭何氏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氏浩生(北京)国际中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企业家健康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届政协委员。

初见何小萍女士,只见她身材颀长,面如皎月,一袭绿色真丝旗袍衬托得她雍容、端庄,恍若画中人。

经过简单的介绍之后,她带领我们步入二楼一个散发着熏香味道的房间,品茗畅谈。考究的茶盘,古朴的装饰,袅袅的茶香,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文化积淀的地方,但最吸引我们的还是何小萍“最美后背”的称号。

“最美后背”的主人也是何氏养生的“小白鼠”

那是2009年,何小萍参加一个养生论坛,老师需要模特上台,露出后背来演示。台下很多人听到要将衣服脱了,觉得不好意思,都往后缩。反复问了几次,全场好几百人没有一个愿意上台的。此刻,何小萍站了起来,她脱了上衣趴在床上。一位女同学叫着:“哎呀!您的后背怎么是这样的啊?”她没有说话。当老师演示完毕的时候,对大家说:“我们一起来听听何小萍后背的故事吧。”

何小萍娓娓道来:“我们何氏养生馆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必须在我的后背进行考核,合格了才能上岗。因为这些东西是看不出来的,只能去实践。有时候一个月考核一百多人,由于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一样,有的学生在我后背轻松过关,有的以失败告终,所以后背就伤痕累累,我的角色也类似于医学上的‘小白鼠’。”

这就是“最美后背”的由来。

何小萍不仅对工作无私的付出,还有对学习不懈的坚持。1995年,她就读于燕京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在那里,晦涩难懂的医书她读起来废寝忘食,因为她明白,只有扎实稳固的地基才能支撑宏伟的高楼大厦,后来她又考取了中医师。1998年,何小萍在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就读现代经营管理专业,2000年读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MBA,2006年参加了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国际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可以说,一路走过来,为了提升自己,她从不曾停止学习。

“对话影响力人物,展示影响力企业”,这是中央电视台路一鸣主持的《影响力对话》栏目的宗旨,接受路一鸣采访时,何小萍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我认为,养生文化既然是中国的,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享受到它的奥秘之处。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以德为先 不做良相誓为良医

何小萍出生于世医之家,从宋朝何冉、何彦猷、何易宇弃官从医开始,直到现在,历经数十代,培养出360多位名医。到她这里已经是何氏世医的第二十九代传承人了。何氏家族在上下几百年的传承中,与中医文化一脉相承,始终坚守“不为良相为良医”的治病哲学。1988年,何小萍创建了北京宫庭何氏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何氏养生),传承并改良祖上遗传下的医术,结合现如今医学上的发展,开创了以下养生技术项目。

唐朝宫庭的何氏面部七窍通 通过观察七窍的异常情况,就能了解心、肝、脾、肺、肾可能存在的病变,然后对症施治,达到通经络、通气血、通淋巴的效果。

宋朝宫庭的何氏经脉通 是一种集养生、保健、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疗法。针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及十二条主要经络和任督二脉进行疏通与按摩,使人体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明朝宫庭的何氏三焦通 针对人体三焦脏器进行的通行元气、水谷、水液的治疗方法,可以强化脏器功能。

清朝宫庭的何氏正肌术 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在骨科理论中的具体体现,多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其中疏通、开穴、药敷等是常用的方法。

360度人体机能调理法 是全方位激发、调节、唤醒人体自己的自愈功能,利用了人体自身的抗病、修复功能以防治疾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体质、增进内脏器官的机能、加强抗病防御机能以及预防疾病。

这些技术在何氏养生中得以传承和推广,也是何氏养生馆的镇店之作,在何小萍经营何氏养生近三十年的岁月里,很多养生馆、保健馆纷纷开张又倒闭,何氏养生依然门庭若市,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在很多与同行交流的场合中,他们几乎都会问我同一个问题――经营何氏养生的秘诀是什么?我们的方法很简单:99%的德行+1%的技术。”何小萍如是说。正是她始终秉承德行养生,才使得何氏养生馆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

著书立说 只为将医术传承

何小萍的父亲曾是一线战斗英雄,身上有多处伤疤,小萍自幼便眼见疼痛对父亲的折磨。每逢刮风下雨,父亲便蜷缩在床上,甚至以头撞墙,或者用拐杖敲击墙壁,来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被病痛折磨的父亲瘦骨嶙峋,“哒哒”的拐杖声也深深地留在了她的记忆里,成为了何小萍前进的号角。她决定长大后要做一名医生,为父亲解除病痛。此外,由于她的祖上曾经从医,并创立独门医术,为她的囊铰返於了基础。

何小萍经常对员工们说:“我不希望你们的后背像我的一样伤痕累累,但你们的后背一定要有我们的技术和产品的痕迹。因为别人把健康交给我们,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负顾客的信任。”他们依靠口碑来吸引顾客,不把精力和金钱用于宣传上,而是投入技术的研发中。让人意外的是,很多顾客成了他们的主力销售团队。

何小萍在传承和发扬何氏中医养生核心技术的同时,四处拜访名医,博采众多国医大师之长,兼容并蓄,将何氏宫庭祖传养生技术、中华数千年传统医学秘笈及现代化医疗科技相结合,著有《德行养生馆》、《健康财富学》、《让生命之树常青》等书。

每一次写书,她都会想:会有多少读者能够从此书中受益?也许是一百个,也许是一千个,但无论有多少人,只要能从中受到启发,那么这本书就有了它的价值,她所做的努力也就有了意义。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德行为先,技能和其它附属物才能在德行之上愈行愈远。

结语:

上一篇:人才培训论文范文 下一篇:图书馆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