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03 14:36:24

课程教育教学

课程教育教学篇1

1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市场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由于用户的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出来后就能派上用场,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成为企业首选。

(2)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从一线起步,经过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很快晋升到高职学生的目标岗位,具备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等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应用知识和走上职业岗位后可持续发展能力。

2高职课程的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这里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专业能力和专业之外的能力。其中,专业之外的能力又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它包括:①数字应用(applicationofnumber),②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③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④自我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⑤革新创新(innovation),⑥外语应用。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①外语应用(applicationofforeignlanguage),②与人交流(communication),③与人合作(workingwithothers)。根据培养目标去设立高职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能力目标又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目标包括:道德素养、职业意识、职业核心能力。道德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来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往往是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或环境中养成的,是有意识地通过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社会实践,或者专门的训练提高的。

3目前的现状与期望

目前现有的课程(包括内容、方法、模式)和课程体系很难培养出企业首选的人才。我们遇到的课堂问题是:学生学到的东西感觉无用、无趣、无实际成果,造成上课发呆、睡觉、玩手机,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无知、无能、工作不胜任,这样的结果大家都不满意。也很无奈。作为教师,我们期望的课堂教学效果:要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有趣、有实际成果可以看得到的,这样学生才会自觉、自信、自愿的去学习,只有这样,将来的学生才是有能力、有知识、有创新和能做事、会做人的,这样的结果才是师生满意的。

4学校如何推动整体教学改革

①领导层面,要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经验规划,设计学院的整体教改;学院要制定职教育人模式,包括落实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②系部、专业层面,要开展专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条件、师资队伍,进行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体教学改革。③教师层面,要对一门课、一次课,对传统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特别要把教师的观念、能力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转变教学观念。知识本位课程教学观念是:只讲不练、有知识就有能力;只巩固知识,不训练能力;先学后做、先讲后练。能力本位课程教学观念是:边做边学、边做边练;重视能力是练出来的,出错是能力训练的必然,是“教学资源”,从低到高,反复做、学、练。

5如何设计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

首先,课程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主导一定是教师。其次,课程目标必须包括能力、知识、素质3个方面;突出能力和素质目标。最后,课程内容的载体需要有项目和任务。教师对课程要做好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1)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高职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什么是课程的一个单元?就是在时间上紧密相连的一次课,叫做一单元。教师的备课都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客观上也被分成这样的单元进行。举例,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可以先提出课堂目标,然后让学生应用仿真软件仿真2个功能完全一样但是电路不一样的逻辑电路,说明如何设计一个可靠、简洁的功能电路;第三步,让学生对比分析、讨论,通过逆向思维方法总结出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第四步,布置新的设计任务,可以以团队形式完成。要求2人一组完成任务实施,制作任务书,总结遇到问题和处理方法,并写出心得体会。单元教学的设计要点:①结构完整。将课程内容按照实施时间划分为单元。②目标明确。确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③实践、知识准备充分。包括,设计能力的训练过程,确定演示、实训、实习、实验的内容;确定所需的知识,不是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而是构建系统的应用知识;知识理论与实践要一体化。④教学过程设计。设计课程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按照认知规律、行动导向、做中学的原则。⑤符合传统标准。做好板书、语言、教态、演示、展示、示范操作设计和实物准备。

(2)以能力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的高职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要求基于高职培养目标,站在一门课的高度,运用现代职教先进理念,对课程的内容、方法、模式进行整体优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要点:①设计课程的整体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包括: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对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按照规范操作能力;按照安全要求操作能力;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合作能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找到观察点)。表述方法应该是:学完本课程后,“学生会做……”、“学生能用……做……”或“学生按照……做……”。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包括案例、项目、任务等源自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课程的内容和程序要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注意:工作过程是在工作场地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人”的活动过程,不是“生产(工作)流程”。③项目载体,项目具有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单项项目和综合项目相结合。④课程考核设计,总体要求:全面考核、多样考核、综合评价、多元评价。正确处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的关系。⑤课程进度表设计。⑥第一堂课设计,精心设计,让学生对课程整体有个鲜明的第一印象,对课程充满兴趣和期待。

6结语

总之,对于学校教学而言,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要教“课”,不要教“书”;要应用,不要单纯知识;要能力,不要单纯理论;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应付。这样,我们的高职教育就一定会培养出企业满意的人才。

课程教育教学篇2

关键词:新教材;特色;课堂教学

从2002年春天起,笔者参加了由江苏、湖北、安徽、广西等四省区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任主编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编写组。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理念,力求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忠实体现课程标准内容。我们到学校与教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调研和试教,了解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问题,把课程标准与儿童生活实际进行对接,着力架构桥梁,完成了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的再创作,编写出了起始年级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目前已进入实验区实验。

一、新教材的特色

新教材以现代人学观为理论依据,编写目的是为适龄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开辟一条通向生活的通道,提供一个可资对话的文本,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本着密切关注儿童生活,忠实反映课程标准和时代要求的原则,力求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一)选材源于儿童“生活事件”,体现综合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道德的形成何以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道德教育为什么必须以生活为基础?这是由生活和道德的特殊性决定的。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身的活动而生成的。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因此教材选取的大多是普通人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是日常的生活,并以正在进行中的今天的生活为主。

教材从儿童生活出发,不以知识体系为纲,而是以综合化生活中儿童的视野展开,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也不是德目排列的序列逻辑。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作为一个个生活事件,它的内容必然是综合的,其中有道德内容,有非道德内容,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把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进行统整,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的特色。

(二)教材的主角是儿童,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

以往的德育教材基本是单向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是写满道德条文的“美德袋”,是编者的独白文本。新教材主人公是与学习者年龄相仿的儿童,是一个个的“伙伴”。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伙伴”交往、对话、共鸣;“伙伴”不断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教室中的儿童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伙伴”不断提出问题,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反思、议论、交流;“伙伴”不断地发出倡议,引导活动,激起教室中的儿童去观察、访问、探索、实践……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儿童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相互作用中使认识不断地融合,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

(三)教材呈现的文化是儿童的文化

手捧新教材,封面上一群快乐健康、聪颖活泼的孩子正激情澎湃奔向我们,奔向未来。每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看了,脸上都会情不自禁地绽开会心的微笑,愿意和这些阳光灿烂的孩子们相识、相知。打开新教材,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照、清新的儿童的话语体系,富有童心、童真、童趣,使教材面貌耳目一新。教材不再是板着面孔的“传道士”,而是孩子们的家园、伙伴、朋友,它引领着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用自己的言语交流表达。

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并为儿童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材编写过程对儿童现实生活进行流理、反思与拓展,呈现的每个生活场景都经过精心锤炼。儿童渴求知识、渴望发展,儿童发展并不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的法制、国情、历史、地理环境等知识也通过儿童喜爱的方式作了巧妙安排。

(四)教材是儿童的成长记录册

教材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激发学生自我建构的文本。新教材中大量的对话。留白,给儿童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儿童及时贴上了本阶段活动时的照片,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片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思考、自己的喜怒哀乐。教材也就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孩子真情投入,留下的是串串成长的足迹。当一册教材学完,家长、孩子都会信加珍惜,不忍丢弃,因为教材已成了孩子的创作手册,成了孩子自己的影集、画册、心灵档案,成了孩子珍贵的成长记录册。

二、新课堂教学

当课程改革由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来表达。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都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合理的表达才有新课程。因此新时期的教师教学理念要清新,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实践要具体。

(一)应树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观问题,不可能回避教育目的问题,教师的价值观念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找出教学行为、教学言语背后深藏而实存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才能使教师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

1.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当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

3.德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指导。《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不是行为规范、历史、地理等知识的简单相加,不是一个知识“拼盘”,而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因此品德教学不只是“颈部以上的事情”,而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躯体“全部沉浸”的过程,是生命整体投入的过程。

4.教材价值取向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学生品德、社会性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倡导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生态观”:人与人仿佛生物链中的生物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谁也离不开谁;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换位思考现”:引导人们凡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共赢观”:化解过度竞争带来的紧张、自私、唯利是图,倡导真正的集体主义,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以多元化社会为背景的“多元现”;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对话观”、“分享观”:人与人需要商谈、沟通、谅解,助人为乐、消除误解和隔阂,共同前进,共谋发展。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借助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在推销自己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必将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国的道德教育,既要博采众长,又要超越、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二)如何实现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教学史上,教师主体观与学生主体观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教学主体是历史的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主体,随教学情境尤其是教学人员扮演的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谁在教学中证明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那么他就是教学的主体,这完全取决于他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主体观的真谛就是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人员的主体性由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等组成,这些属性通常是彼此作用的,尤其是前三者(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受后者(自我调节性)制约,以便保持一定的度。

主体性的发挥不以消解和压抑他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主体间性是指特定人员发挥主体性与其他人员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由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组成。在本质上主体间性由不同主体的主体性外化而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特定个体主体的主体性。但它一旦为特定主体接受并纳入价值观系统,又对特定主体的主体性进行调节。德育课程中要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统一起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蹲下来看孩子。德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儿童自然是德育课程的主体。编写教材的人必须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勇于创新,努力建构儿童喜爱的新教材。处于相互作用中的教育者也应当蹲下来,平视每一个儿童,和儿童进行平等的对话,任何一个参与论证者都是通过讨论、回答提出的论点,或者反驳其他人的主张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不受其地位的影响,施教者与受教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也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2.设身处地为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人员在确保自己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学生。在解读教材时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应当适当降低自己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使自己的发表自由建立在压制或削弱别人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3.师生共谋发展。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以儿童的生活为主体,以儿童自己的探索、认知、体验来建构完成;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使这个过程成为儿童有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尺度。然而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是不成熟的社会成员,有接受引导的必要。教师既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能像西方的道德教育那样,价值中立,崇尚道德相对主义,而要在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既负有对儿童引导的责任,又有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重构的责任。教师会不断地在师生交互的理解中重新认识学生、认识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自己的教育道德素养也在提升,也得到了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三)如何使用教科书

“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因此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材的再创作。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的流程中,课程标准是依据,教材根据儿童生活选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的生活,因此是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如何使用教科书中的图例?新教科书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新展现内容。图片撷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定格,但不是静态的。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不同问题。首先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就图说图,就事论事。要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其次,教材中的图片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不要求教师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让儿童自己来叙述他自己的生活。甚至一册教材中课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调整。

2.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科书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者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编者编写教材时虽然十分注意兼顾农村和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学中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发展状况有所侧重。不过,教学要面对现实,但决不屈从于现实,教学应当是一种超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引导。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对农村的孩子怎么展开?一方面,农村公用电话、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路灯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除了水渠、桥梁、河堤等公用设施外,更多的是树林、山丘、河道等公共资源,应引导孩子关注,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3.如何处理教材的留白?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的拐棍和园地,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留白使教材成了和儿童对话的文本: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处有的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激励探究学习方法,有的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已有经验的唤起,有的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有的是对行动结果的再分析、再展示;有的侧重于认知,有的侧重于体验,有的侧重于实践;有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有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的是全班“公约”……对于留白,有的可以让学生书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实践活动时的照片、查找到的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剪贴。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自己的生活。

主要参考资料:

1.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课程教育教学篇3

1.1课程设置适应性较弱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落伍较为严重,缺乏创新性。很久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科”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新意不足,强调整体性,而忽视个体差异性,在批量生产模式下,对学生的个性压抑较为严重,对学生专长发挥和喜好不利,扼杀学生个性与创新性,这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爱好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之一。

1.2教学内容随意性大

传统教学内容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由教师决定,而教师决定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从简到易,不能依据学生对体育需求情况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导致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脱节,对学生上课积极性有较大的打击,对学生身心发展不利。因此,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将教学目标建立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3课程管理过于单一

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管理过于单一化,课程管理大部分以单项教学目标为管理单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校或老师制定和设计的教学内容,不能在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实施等方面与学校或老师交流和沟通。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管理和约束学生,而轻视培养学生能力,重视重复机械操作,对学生指导不足,不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任务和目标。

1.4课程考核评价单调

体育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课成绩对大学生奖学金评定和推研等有较大影响,因此,学生对体育成绩的关注度较高。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具体项目的成绩评定学生学习体育情况的现象很普遍,体育教学以体育达标为指挥棒,这样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技术进行评价,而轻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评价的激励作用大为减弱。体育教学变成灌输体育技能和技术,技术达标和取得好成绩的单一活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突出强调外在效果,而轻视对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如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教育等。

2.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措施

2.1创新教学思想

大学体育教学应建立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贯彻实行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重新认识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和功能,打破把考试作为教学终极目标的思维,积极构建面向新时期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在实行过程中强调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使大学体育教学思想与学生健康建设联系紧密,使健康教育拓展到终身体育思想与空间中,明确体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服务作用。

2.2开发大学体育课程的综合功能

大学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重视大学体育课程综合功能的开发,即将运动参与、体育技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五方面的潜力发掘出来,并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予以认真落实,将体育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修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使大学体育课程摆脱单纯性健身和体育技能学习思想,充分体现社会特征和人文素养。

2.3多样化设置大学体育课程

多样化设置大学体育课程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多样化?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师资力量水平和器材、场地等条件,在此基础上,首先应建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使学生有更多和更自由的选择机率;其次,体育课程的设置还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基础等结合起来考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质健康水平。

2.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课程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评价学生时不应只依据体育单项成绩进行评定,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考核方法,从学生情感意志、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增强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我国未来发展需要。

3.结论

首先,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创新教学思想的基础,重视开发大学体育课程的综合功能,体现时代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学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其次,应重视大学体育课程的多样化建设,加强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和管理,完善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大学体育教育目的和任务,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实际,全面推进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课程教育教学篇4

【摘 要】面对当今社会日益突显的诚信问题,加强诚信教育势在必行。诚信教育在我国高校极少作为独立课堂教学活动,本文在深入调研大学生诚信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课程设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 诚信教育;课堂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25-02

当前社会诚信问题日益突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推进整体社会诚信具有重要作用。推进高校诚信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诚信知识,提高分析辨识能力,同时也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从设计原则、课程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设计一套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案。

一、课程设计原则

诚信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不同,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在诚信教育的课程设计上要注重以下原则:

1.要与日常生活相契合。把相对枯燥的诚信理论和学生熟悉的日常事例相结合,使其变得浅显、明白、生动、活泼。现今所倡导的诚信理论大多是前人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很多理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生活智慧,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比如,“锋火戏诸侯”、“商鞅立木取信”等历史典故都是诚信教育的生动案例。可见,诚信课程有着天然的条件与实际相结合,使这些理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在大学生心灵中播下诚信的种子。

2.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诚信实践的主体。诚信课程只有符合教育对象的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接受认同,才能奏效。笔者经调查发现97%的在校大学生都有诚信价值取向,只是受具体情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象。可见每个学生心中都埋着诚信的种子。因此,在诚信道德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思考,自我教育,把外在的教育目标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从而深化诚信课堂教育的实际效果。

3.要结合法律教育。诚信与法律相结合是现代诚信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38.5%的在校大学生把诚信划入道德范畴,并未认识它的法律内涵;59.9%的在校大学生不了解基础法律知识,这暴露出高等教育中法律教育的不足和学生法律意识不强的缺陷。因此,将诚信理论教育与法律教育相合,可以在大学生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

4.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缺失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是人格失衡的表现。大学生虽然能够掌握诚信理论知识,但面对具体情境时,尚不稳定的诚信价值观容易受到冲击,使心理的天平向诚信的对立面倾斜,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可能导致诚信价值观的动摇和分裂。对诚信价值的心理体验是形成诚信人格的必经环节,只有将诚信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稳定的诚信心理品格,才能巩固他们对诚信价值的认同和信仰。

5.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读书,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其中做人是第一步。诚信理论教育看似与专业课不相关,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诚信理论教育同时,适度引用一些专业课理论,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诚信原则无处不在的道理,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诚信原则来指导实践。比如,市场营销学中所讲市场交换最基本的润滑剂是诚信;法律课中很多现行法律法规,如《合同法》、《民法》对公民诚实守信都有论述,诚信是一个国家政策法律良性运行的保证;经济学中诚信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诚信是市场经济下的理性选择;在会计学中,诚信原则更是一切技术操作的基础。

二、课程章节及教学目标设计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独立开设诚信教育课的条件,因此最符合实际的作法是在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中单独设置诚信理论教育的章节。章节设计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将诚信知识、诚信理念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从而达成即定教学目标,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和升华。

本研究设计的诚信理论教育方案,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课中的独立章节讲授,共计三大章节、10~12课时。第一章从认知开始,定名为“认知诚信”。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学生认同诚信观念,但被问及诚信概念时却很少能准确作答。本章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诚信思想的起源,真正认知诚信二字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新时代诚信的要求,从而建立关于诚信的整体概念。第二章在认识的基础上进入理解与感悟环节,定名为“领悟诚信”,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诚信的美好,分析诚信的困惑,澄清自身的诚信价值取向,从而坚定诚信信念,做出正确的诚信抉择。第三章进入实践环节,定名为“践行诚信”,教学目标是讲述信用社会基本的信用规则和信用常识,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拟体验诚信原则,辨识诚信对象,掌握理性诚信。

三、课程内容设计

结合课程章节和教学目标,笔者将具体课程内容设计如下:

1.第一章认知诚信分为三节,分别是中国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新时代的诚信。中国传统诚信系统地总结从古至今我国诚信思想的发展以及这一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的诚信主要介绍诚信在西方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轨迹,以及西方国家诚信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三节新时代的诚信就是结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诚信的丰富内涵、诚信对于人们的重大意义,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原则、诚信制度、诚信管理、诚信体系,以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总体要求等。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和新时代的诚信各有侧重、密不可分。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是新时代诚信的基础,新时代的诚信在此基础之上得以构建和发展,其内容紧密连接前两者又密切联系时代特征与需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诚信课堂教学中,对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要突出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对新时代的诚信则要突出继承和发展,体现时代特色。

2.第二章领悟诚信包括诚信“美德袋”、诚信困惑及解析、诚信价值澄清三节。每一节都以富于内涵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第一节诚信“美德袋”以“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引入,从中外历史和当近社会中精选出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或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加入“美德袋”,每一个故事都要各有侧重,与相应理论和思想挂钩。并以此唤起学生关于诚信的温馨记忆,课堂中专门安排一个时间段,让学生来讲述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分析和领悟,一次次的循环加深,最终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诚信导向。第二节诚信困惑及解析,以“康德买菜记”为引子,设置关于诚信原则和行为的两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和情境进行讨论,在学生的积极思考中培养他们的诚信判断力和推理力,从而达到提高诚信意识的目的。第三节诚信价值澄清首先通过价值观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减少价值混乱和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这一节最重点的部分是老师帮助学生剖析诚信困惑的根源,指导学生处理价值冲突和选择的技巧,使学生澄清自己的诚信价值观和诚信抉择能力。

3.第三章践行诚信章节内容可分为信用社会、诚信情境模拟、诚信对象辨识和理性诚信。第一节信用社会,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诚信内涵和辨识了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信用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信用既是一种资格又是一种权利,同时还是一种财产,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实例讲授信用的存在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社会信用知识,比如信用卡消费、汽车住房信用消费、信用评估、征信体系等。第二节诚信情景模拟,是在即定规则下,以分组对抗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某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人人冲突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我们设计了“囚徒困境”、“红黑博弈”、“诚信缺失”等一系列模拟场景,让学生们可以充分体验。或可引入沙盘模拟,诚信原则在沙盘模拟课程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可用于让相关专业的学生真实体会诚信的重要性。第三节诚信对象辨识和理性诚信。我们认为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大学生已具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步入社会的实际生活能力。因此,在这一节我们要系统分析目前社会上种种失信现象,如学术领域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论文剽窃”,经济领域的“经济大省不做诚信矮子”,生活领域的“三鹿奶粉事件”等,不回避社会阴暗面,帮助学生认识诚信缺失的危害,增强辨识诚信对象的能力。让学生拥有理性的诚信,在坚定诚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白如何行使诚信的权力。在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为巩固教学成果,要让学生们自己反思日常行为和学习心理,发表诚信感言。感言旨在了解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检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适用教学方法

全部三章九节分别侧重“知、情、意、行”,因此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1.认知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知”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为:灌输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案例教学法、典型事例教学法等。在本章节的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灌输教育法,可以综合使用理论讲解、事例分析、数据论证、古训论事等方法,方可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2.领悟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情”和“意”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为:形象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情境教育法、感染教育法、对比教育法、讨论教育法、冲突缓解法、心理咨询法等。在本章的教学活动更多的表现为多种

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情境教育法和讨论教育法的运用会给课堂增加更多的色彩,但同时也对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信念、广博的知识、敏锐的判断力和较强的说服力,方能自圆其说,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3.践行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行”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是灌输教育法、管理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引导教育法、讨论教育法、预防教育法、激励教育法等方法。本章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践教育和引导教育法,因为要注重诚信的“行”的引导,唯有让学生亲身体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章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倡导学生自主诚信意识的觉醒和巩固,以达到诚信理论教育的目标。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每一种教育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蕴涵众多具体教育方法的运用。诚信课堂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很难精确分开进行,这就更加要求教学过程中要秉承统一的教育理念,注意多种方法的交叉综合运用,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连贯和衔接,在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恰当交替和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2]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3,(1).

[3]管宪平.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宋廷敏.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几个环节[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3).

[5]林群,赵伟.诚信传统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课程教育教学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这里采用的是北师大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数学下册》中的第五章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是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基础上的一次升华,是函数知识的重点部分,是以后学次函数的基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知识点

① 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② 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互相转换.对函数进行认知上的整合。

③ 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能力训练要求

①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列表、描点、连线,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② 通过观察图象,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有关性质,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①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教学重点:

① 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② 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探索并研究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教学的难点:

① 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② 掌握并能运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学生已经历过观察、分析图象的特征,抽象、概括函数性质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体验和认知,也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归纳能力。对研究函数性质所用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类比,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究性质,学生知道怎么做,但由于反比例函数图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故对性质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法、发现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分析: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运用观察、操作、归纳的方式进行学习,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挖掘学习潜能,培养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什么叫反比例函数吗?

[生]……

[师]那我们再来回忆一个以前学过的知识:你们还记得一次函数吗?它的图象呢?

[生]……

[师]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利用函数图像来研究它的性质的吗?

[生]……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为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好铺垫。

[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到底是直线呢?还是曲线呢?这就需要我们动手去做一做,才能得出结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齐来实践吧。

Ⅱ.新课讲解

1、画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

[师]下面大家试着作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画图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

⑴这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⑵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生]思考.完成学案中的思考问题。

[师]列表要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取一些值,并计算相应的函数值。

[生]列表: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

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结各点,即可得到函数y=的图象(如下图).

[师]在画图过程中收集学生因为不同错误原因画出的图象并展示,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生]……

2、议一议

[师]通过刚才的作图,你认为作反比例函数图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与同伴进行交流。

[生]……

[师]小结:在列表时,自变量的值可以任意选,但如果选取绝对值相等的数值,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便于描点;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在连线时还要注意用“光滑的曲线”,不能用折线。

【设计意图】图象是直观地描述和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通过经历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可以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3、做一做

[师]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作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

(让学生自己作图,然后出示正确的图象让学生参考)

[生]列表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

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得到函数y=的图象,如下图.

[师]很好,大家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巩固前面已获得的作图经验,提高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的能力。

4、想一想

观察y= 和y=- 的图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上面是函数y= 和y=- 的图象,请大家对比着探索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生]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这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师生] 小结

相同点:

(1)形状:图象都是由两支曲线组成;它们都不与坐标轴相交且都不过原点;

(2)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不同点:

它们所在的象限不同。

y= 的两支曲线在第一和第三象限;y=- 的两支曲线在第二和第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两支双曲线,它们要么在第一、三象限,要么在第二、四象限,究竟什么时候在一、三象限,什么时候在二、四象限,大家能肯定吗?

[生]……

[师]通过大家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k>0时,图象的两支曲线在第一、三象限内;当k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Ⅲ.课堂练习

1、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与 的图象大致是( )。

3.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使得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该函数可以是 ;若点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则点的坐标可以是 。(分别写出一个即可)

4、若双曲线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 。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可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Ⅳ.课时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

[师]小结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支双曲线组成的,因此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双曲线;

2、当k>0时,图象的两支曲线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

当k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一个较为整体、全面认识,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Ⅴ.课后作业 习题5.2

第一题(全体同学做)第二题(A、B组同学做)

Ⅵ.板书设计

5.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

当k

课程教育教学篇6

(一)设置幸福教育学课程的理论依据

编制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经过有系统、有计划的学习,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学科课程作为当今世界各国课程编制的重要方式,其优势在于:教材是按照学科科学结构组织起来的,能深刻把握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系统性较强;学生按逻辑地组织起来的内容进行学习,有利于形成对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学习效率较高;此外,由于学科课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较易于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等。设置一门幸福教育学学科课程,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此。通过建立一门完整的幸福教育学课程体系,将幸福教育的相关知识按照学科要求组织起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和接受人类所获得的知识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实施课程评价等,无疑对实施幸福教育有着最直接性和有效性。其次,按照“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理论,课程编制是课程的实验、研究、编辑和审定过程的统称,包括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学用书和音像教材等的全过程。编制任何一种课程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教育应该达到哪些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所提出的这四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根据当代幸福教育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说编制一门幸福教育学课程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课程内容、宏观和微观的目标体系、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比较全面的实施策略等,初步实现了泰勒关于课程编制的四项基本原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可能性。

(二)设置幸福教育学课程的现实依据

按照教育学学者的看法,制约课程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社会的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社会的需求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生产力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需求等方面;科学知识是课程的重要源泉,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对学校开设的课程科目的类型、水平和性质有着很大的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完整的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对课程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4]对设置一门幸福教育学课程而言,这三个方面对课程的编制、发展和完善,包括课程的方向、内容、结构、目标和形式等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幸福教育学课程的设置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组织上,都要适应社会的需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体现教育学在人类精神研究上的进步和发展。一句话,这三种因素是奠定幸福教育学课程的强有力的现实基础,离开了它们,幸福教育学也就失去了产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从世界各国的教育走向来看,现代教育已经开始对社会、科技和学习者的这些需求产生了回应。伴随着当代精神危机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便试图通过设置人文课程实现人文精神的复兴。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就主张,大学教育不仅应该赋予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为此,大学要重视对“人文”学问的传授,除主修像化学、经济学、政治学或是天文学等一个专业外,还要跨越不同学科,从道德、哲学、伦理学到数学逻辑,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历史到其他文化研究广泛涉猎。[5]国际上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的这种发展趋势表明,设置一门幸福教育学课程,有其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依据。当今功利主义教学观作为一种在实践中指导人们行动的教育思潮,在社会各领域已经造成了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动机与效果、物质追求与精神享受的冲突和矛盾,影响了人类精神的幸福与心灵的平静,因而产生了教育要复归人性本原的理想,即“在接受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使世人有更多的相互了解、更有责任感和更加团结……使教育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和他人,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超越自我”。克服人性的黑暗,追求自我的正确认识,追求精神的幸福安宁,这正是幸福教育的本质之所在。

二、幸福教育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难点分析

(一)当今大学课程繁多,设置新的课程需要谨慎从事

当今大学,具体课程之繁多,难以数计,世界上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一年的课程总量可以超过7000门。我国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一年的课程总量也有2000门左右。早在斯宾塞的“知识范围论”就指出,从人类的经验得以形成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这一角度看,一般人类所需了解的知识范围包括四个方面:1)关于经验世界中客观存在的知识———发现自然及其法则的自然科学知识;2)关于作为经验主体的社会存在的知识———研究作为历史的、社会的存在以及人类的社会行为法则的社会科学知识;3)关于把握经验现象之法则时起作用的研究法本身的语言学、逻辑学、数学等的领域;4)关于经验活动本身的知识———洞察人生真谛的哲学、艺术、宗教等的领域。这就是说,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涵盖了上述四个领域。199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国立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举行的“学校课程比较研究国际会议”中,各国专家学者对涉及上述知识领域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分类研究,从参会的18个国家提交的研究报告中发现,各国所设置的课程大致包括工具类、社会研究类、科学技术类、人文社科类等八个一级学科,下设30余个二级学科,每种学科门类下的分支学科更是数不胜数。学科门类如此之多,具体的课程数量更是难以想象。而且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分化和综合,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学科的不断出现,导致课程不断地产生和更新,学科分化的趋势也日益突出。例如古老的地学分化出海洋学,而海洋学又繁衍出130多门分支学科;经济学在近30年来就派生出100多门分支学科。同时,随着科学的综合化向分化发展再向整体综合的发展趋势,课程设置也出现从综合到分化再到不断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课程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初单一的学科课程如学科基础课、学科主干课、学科核心课等发展到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跨学科等课程。在学生有限的学习年限内,如此众多的课程门类已经让他们应接不暇,难以抉择,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在考虑设置新的学科课程时,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学科课程,都还需谨慎从事。

(二)确定幸福教育学课程的合理内容和目标体系还存在一定难度

课程编制是制订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一种课程编制方法是目标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分析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此制定学校教育的目标,将学校教育目标分解成课程目标,并以此作为课程编制的依据。利用目标分析法确定课程目标时,要求注意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第一,目标之间以及目标与其他积极的非预期效应的相容性。即各门课程的目标之间不能互相冲突。第二,要正确地分配目标的权重。目标的权重由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决定,指明我们要做的工作有哪些,重点应放在哪里,目标的优先顺序是怎样的。第三,要充分考虑教育活动对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性。第四,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充分注意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与连续性。幸福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体系涉及广泛,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到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再到健全学生的精神生活、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等,幸福教育的目标体系是分层次进行的。一方面,幸福教育的这些教育目的与学校中已有的课程,如心理学、医学、哲学等学科课程的目标存在重复混杂的现象;另一方面,各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实现幸福教育的整体目标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要衡量目标的重要程度、正确地确定目标的权重、决定目标的优先顺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从大的范围来看,各门具体课程,无论是人文学科课程,还是理工类学科课程,都具有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因素在内,要把幸福教育与所有具体学科教学区分开来,更是一件浩大复杂的工程。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在幸福教育学这门具体课程中要兼顾幸福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类型,实现所有知识的兼顾和融合,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门类之复杂,并不是设置一门学科就能胜任的。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幸福教育的具体目标,产生较为可观的效果,但是由于不同课程的具体特点不同,把涉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不同特色的课程目标融入同一门学科中,对课程编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程编制者在编制幸福教育学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合的课程编制模式和编制方法,对幸福教育学的目标和内容、程序和结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价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探讨后,才能最终把幸福教育学设置成一门科学合理、逻辑性强的学科。

(三)其他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幸福教育学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课程,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幸福教育学教师不仅要拥有较好的教学技巧,具备丰富的幸福教育的相关知识,而且要具有教书育人的深刻情感和教学方法,能自觉、灵活地把抽象的幸福教育寓于具体的知识教学之中。然而,由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限制,目前具备比较完备的幸福教育学学科知识的师资力量相当缺乏,更毋宁说对教师进行幸福教育所需的、相对专业教育而言独特的教学技巧的培养和训练,这都是目前实施幸福教育不可忽视的难点所在。

三、想法和建议

设置一门幸福教育学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幸福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策略。但鉴于当前课程数量繁多、幸福教育与已有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存在重复、冲突现象,靠增加一门学科课程来达到幸福教育的目的显然有点力不从心。笔者认为,要使课程兼顾多方面的教育,更多地必须求助于开发新的课程类型,即将幸福教育学设置成一门综合课程。所谓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息观念,并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将这一定义进行分解可以看出,综合课程的目标体系涉及知识与方法、态度与情感、行为与习惯、能力四个维度,将幸福教育学设置成一门综合课程,有助于解决分科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第一,将幸福教育学与相关学科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编制成一门综合课程,有利于减少相邻学科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使学生在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还获得体验性知识,并形成自己完整的经验体系。第二,综合化的幸福教育学能让学生在了解自我、把握自我,展示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前提下,珍视和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最终促进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完善。第三,将幸福教育学设置成综合课程,对学生养成端正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个人修养,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多方面的能力等,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单纯的学科课程所难以做到的。将幸福教育学设计成一门综合性课程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课程编制的过程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照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编制任何一门课程,都要依据“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一过程进行,但综合化的幸福教育学要求在遵循课程编制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更显其独特性和创新性。首先,幸福教育学的教育目标要综合化,要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情意、心理、个性品质等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综合课程设计及实施的前提条件。其次,幸福教育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必须适应学生、学科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如何依据幸福教育学的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幸福教育学的具体内容,是开设综合课程的关键问题。第三,对综合化的幸福教育学的评价也是课程编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幸福教育学的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及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有利于更加完善和加强幸福教育学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将幸福教育学设置成综合课程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在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除了上述在教育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性的难题,如教科书的编写、师资的培养、综合课程的开发等,都是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总之,关于幸福教育学的综合课程就是一种人类对整个课程设置的重新认识,它强调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内容,从课程组织形态到课程实施方式、实施结果的综合化变革和综合化发展。在当前要编制这样一门较为完善的幸福教育学综合课程是一项既充满困难又富有挑战的课题,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课程教育教学篇7

关键词: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课程特性

近年来,社会上暴力、吸毒等问题频频发生,生命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将生命教育的实施交由学校来承担无疑是一个再明智不过的选择了。然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及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开端,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必然肩负着实施生命教育的义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因此,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迫在眉睫。

1生命教育课程提出的背景

1.1生命教育课程提出的历史背景

生命教育最早是起源于在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死亡学,后来被发展成为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人詹姆斯•唐纳•华特士是最早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人,并在其1968年于美国加州创建的阿南达学校提出并实施了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及其生命教育理念。随后,他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其中主要探讨了将关注人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作为教育的真谛。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试图通过为学生指出通向成熟的道路,而并非是给出成熟,而是给予学生能够终身受用的思维的财富,使其可以不断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自身持续发展直至终老。[1]其最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知、情、行、意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成熟的个性特征,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1.2我国生命教育课程兴起的现实背景

首先,生命教育课程的出现是对社会需求的呼应。近年,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有人际关系日渐淡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盲目追求功利物欲及人性部分扭曲等等,进而导致滥用、暴力及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正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的“物质的过分扩张就会使人性匮乏及生存危机”,所以,必须找出一个办法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平衡起来,也就是需要人们真正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而实现这种平衡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生命教育。其次,生命教育课程的提出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目前,为我们所熟知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迎合社会和家长的需要和期望,将学生培养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而恰恰忽视了其如何对生死和自我的生命意义进行了解和诠释,这样极端化的学校教育目的严重忽视了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追根溯源,生命教育课程本应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只是在日趋物欲的年代里,变成了一个被大众所遗忘的盲点,所以,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生命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生命教育课程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是国家首次在教育改革文件中直接引用“生命教育”的内容,可见,“生命教育”作为一个舶来品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获取了国家直接颁布的通行证,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不仅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也为各级各类的学校实施生命教育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2]

2生命教育课程的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然而学者们见仁见智。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燕国材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生命活动以及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3]而南京师范大学的冯建军教授定义生命教育是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的熏陶、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4]也有研究者将生命教育定义为依据个体生命的特征,遵循个体生命的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特质为基础,通过选择最为契合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个体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学生成为充满活力充沛、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和极具生命创造力的人。生命教育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核心思想,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感悟生命和保护生命的能力和意识,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才智过人的青年。华特士将生命教育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结合,创设了“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宇宙”、“个人发展”、“自我表现和交流”、“理解人类”、“合作”及“完整性等六个自课程,其中包含了自我与万物的融合,自我身心的全面发展,创造力的培养,自我与他人的交流、合作等等内容,目的就是使个体的生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3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课程的特性

在近几年,生命教育课程话题一直是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当然,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关注,除了体现在理论上的研究,还表现于实际的工作中,我国辽宁、湖南等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已经颁布了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并在各地的中小学及大学进行大规模的实施。然而在学前教育这一领域生命教育课程确实极少提及的。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来说,学前儿童更需要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因为学前儿童正处于性格、思维、习惯等的发展关键期,其知识经验相对薄弱、自制力较差、情绪外显不稳定等等身心发展的水平,都决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必定有别于普通的课程。根据生命教育课程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的情况及学龄前儿童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总结出生命教育课程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几个特性。

3.1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针对性

生命教育课程的提出是针对社会中出现的生命异化现象,如对他人(他物)的肆意伤害,对自我生命的伤害甚至是自杀行为以及学校教育中存在着的漠视生命、“教育无人”等现象。也就是说把生命教育课程提出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说,生命教育课程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然而对于学前教育阶段来说这个针对性应更为显著,因为这个阶段是一个人多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到的知识、做过的事情、懂得的道理对其一生都有深远影响。所以,在学前阶段实施生命教育课程要着重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个性和价值判断力,进而形成端正的生命观,最终目标使其成为不仅拥有超群的能力、健康的人格还要兼具高尚道德的人才。

3.2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契合性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为了迎合社会以及大多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忽略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实效性和可行性。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教育必须依据儿童的心理才能行之得当,如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么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时,需要汲取以往的这些经验教训,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考虑学前儿童的这个阶段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其适应的学习方式,使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材料源于学前儿童的熟知的环境,使其易于进行自我理解和消化,进而真正实现课程设置的目的。学前儿童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只能通过观察、模仿或向成人问问题的方式来获得知识。由于年龄限制,他们接触的人、事、物还比较有限,相对来说知识经验比较薄弱,他们无法直接接受与其生活距离太遥远的事物。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柏拉图和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要素教育”理论,其主要包含直观和由近及远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其实就是强调课程内容的安排应从学前儿童身边最近的体验开始,再逐渐扩展到新的事物和更遥远的情境。[5]

3.3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多元性

学前儿童通常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自控力,而且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他们并不适合传统的死板的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模式。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生命教育似乎更应该是生命化的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尊重、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6]出于对学前儿童好动、好奇、好模仿的身心发展呈现的特点,对其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就要至少包括游戏、观察、讨论、讲解、表演等等的环节,其中不仅要重视课程实施中,师生的交流互动,更要重视学前儿童的亲身参与,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曾用“我听见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见了,也就记得了;我做过了,也就理解了”这句话来阐释幼儿学习效率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身参与,亲自体验。那么,在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学生开放,使其身在其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设计包括渗透课程、单一课程两种,渗透课程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中,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来开展生命教育,如华特士的生命教育课程;而单一课程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专门的课程,例如:死亡教育课程及挫折教育课程等等。[7]而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多个学科中的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似乎对学前儿童是更开放的,也更有利于学前儿童体验到一个更完整的且更系统的生命教育理念,以便于其形成完整的正确的生命观。

3.4生命教育课程评价的内省性

最早生命教育课程的提出和实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遏制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资源枯竭、社会暴力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等不文明现象。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每个人自身的问题,简单来说,由于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导致了精神生活的匮乏,导致人性扭曲以及行为不当的后果。所以,生命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人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强调的是个人认识层面的发展变化,尤其对于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学前儿童来说,更应强调儿童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由此看来,在日常教学中,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并惯用的结果性评价并不适用于此。然而学前教育阶段生命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应以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为主,以便他们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并随时修正自我的生命观,进而使其更加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最终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J.DonaldWalters.SpiritualEducation[J].ClarityMagazine,1993:32-33.

[2]周长凤.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3]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J].中学教育,2003(8).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5]学前教育课程[M].黄瑾,裴小倩,柳倩,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6]张文质.生命教育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1.

[7]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3).

课程教育教学篇8

所谓“全实践”就是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这种“全实践”的课程理念重视实践统整境遇下的实践洞察与顿悟;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组重构;突显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1]一种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观念需先行,特别是在知识和方法的取舍上,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全实践”理念以既有课程为前提,作为新的课程群的整合基础,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实践”理念的关照下“,全实践”课程的整合变为可能。“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群落。因此,我们引入了课程群的概念。所谓课程群是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而以某门课程为基础,由3至6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子课程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2]“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群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期安排的见习实习、短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所有培养小学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全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3]全方位的融通和整合是“全实践”课程群建设的途径,也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发展的有利途径。

二“、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性质

实践证明,完善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育实习实效。鉴于当前存在的实习课程管理不足等问题,我们建议构建全程性、系统化、分阶段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

(一)全程性

全程性是建设实践课程群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在实践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具体的、不间断的实践科目,才能保证实践课程的连续性。复杂性科学中的融贯论告诉我们,要坚持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4]。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微观来考虑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应设置哪些,还要从宏观综合上考虑实践课程的全程性。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全程性实习课程应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实践课程安排,包括第一、二学期每学期至少两次教育见习或者教育活动;第三、四学期每个月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五、六学期每周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七学期开始教育实习,在校内实习一个月,即教育实习的准备阶段,在实习单位实习两个月,同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及研究工作。如玉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全程性的教育实习模式,成效显著。

(二)系统性

系统性是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性质,也是贯穿“全实践”理念课程始终的基本原则。系统论认为人们综观全局、立足整体,把整体与部分、系统整体与周围环境辩证地统一起来[5],从而为系统地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基于全程性,再将各种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进行系统安排,对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因此,在安排全程性教育见习实习工作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考虑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的系统性。除了安排师范生必修的公共课与必修课外,可适当开设如下课程来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例如,在第一、二学期安排如何听课评课的讲座或专门开设“课堂研究”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专门研究小学教材的小学教材解读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各科教学策略课程;第六学期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等等。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保证了教育实习全程性的有效实施。

(三)阶段性

全程性、系统化的实习课程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分阶段进行的。实习课程内容的实施是由简单到复杂,实习时间由短期到长期分阶段进行,只有在成功完成了上一阶段的实习课程与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实践课程群的系统性和全程性,更要注意课程实施的阶段性。首先,这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的。刚步入大一的的学生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完成角色的转换,直到大二或者大三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继续进行角色转换,以免造成学生的角色冲突,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其次,这是由实践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课程的开设意义并不大。而且实践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其基础阶段上的,没有前期的教育见习作为准备期,也就很难较好地实现良好的实习。

三“、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群模块

对基于“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可具体分为5个模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协同作用,达成小学教育专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培养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识实践课程模块

认识性实践课程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以及亲身体验获取对教育各种现象的认识的实践过程。认识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期更好地进行相应的高层次的实践训练;最重要的是认识性实践课程模块的设置遵循了认知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循序渐进发展的。因此,可以在第一、二、三学期进行认识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小学教师职业意识。如聘请优秀小学校长、优秀小学教师到校开讲座,或组织学生到小学去观察学校的各种活动,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二)管理实践课程模块

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管理实践课程模块的确立有其充分的存在价值。第三、四、五学期进行专业性实践,配合开设教学与课程论、小学德育原理、班级管理等课程。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小学当教师的助手,或是听课、指导小学生课外活动,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更深刻地体会教师职业。

(三)教学实践课程模块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师范生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甚至部分师范院校把教学实践作为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全部。教学实践固然是最重要的,也直接关乎师范生就业,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实践融入整个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群当中,保证教学实践的全程性、系统性和阶段性,那么教学实践课程模块则会在有序的实践课程群中实现,学生的教学技能也会随着整个实践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而得以保证。因此,除在第六、七学期继续第三、四、五学期的实践内容外,应配合学科教学法课,训练学生进行备课、评课教学实践,和微格教学训练。

(四)科研实践课程模块

上一篇: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范文 下一篇:商鞅变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