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

时间:2023-10-12 11:04:37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 陶行知 求真

“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课改10年来,这个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基础不牢固;阅读能力不强;习作内容空洞,表达模式化、程式化、表面化;口语交际能力很差。这是应引起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

笔者带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众多疑惑多遍潜心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试图用大师的思想烛照当下的问题。细细品读后发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至理名言,“真”是其思想的核心,囊括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共77篇文章30万字,涵盖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主张。而这“真”理念,正是解决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症结的去根之药。

疑惑之一:展示性课堂。当下的课堂,教师是激情的演绎者,而学生的学只是为了配合教师。这样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课堂建的是外表鲜亮的“豆腐渣工程”。课堂不应成为教师为主角的表演。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教学合一》旗帜鲜明地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第三种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第三种先生被陶行知称为好先生,而当下课堂中的教师无疑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先生。

课堂应成为“真”课堂。在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时,陶行知明确定论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对于学生的才能兴趣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弊端。如果让教的法子适合学的法子,就会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就能够乐学。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疑惑之二:应试性习作。当下的学生作文处在“无我”状态。为了迎合考试,急功近利地采用拼、凑、压、挤、抄等方式“合作”成文。所谓精美的语言、新奇的立意建的是恍如仙境的海市蜃楼。

对于写作,陶行知先生虽然没有直接进行精辟的论述,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他身体力行的笔记中找到端倪。透过《陶行知教育名篇》中鲜活的材料,丰富的文体,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的文章很杂、很率性、很真实,他用最直接、最质朴的语言,即最“真”的方式在不断地诠释、深化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真”。他不讲究名词术语、旁征博引、结构严谨,喜欢通俗的打比方,深奥的理论、高深的思想在“真”语言中显出了他的“真”价值。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多地重视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于挖掘、训练学生最本质的作文,让他们最真实地反映生活的状态,显然已经偏离了许多。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人,记“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疑惑之三:机械性练习。当下的学生练习机械、粗糙、繁琐,繁重低效的课业重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练习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对于“知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伪知识”阶级(上)》用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告诉我们: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便是伪知识。对于如何掌握知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行是知之始》借鉴王阳明的“知行”学说,提出“行是知之始”的新见解。陶行知认为,亲知、闻知、说知等三种知识中,“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而“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在《教育的新生》中他还以比喻的方式强调“行动”的首要意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陶行知教育名言篇2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计算,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要合一的观点,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新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简而言之,就是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我仔细阅读,细细品味,联系我的教学,我感觉陶公所提出的“教学合一”的观点很有道理。“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

陶行知教育名言篇3

关键词:陶行知师德观新时期师德建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68-03

陶行知是20世纪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爱国者,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陶行知十分重视师德修养,对师德建设有着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学习陶行知师德观以及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典范,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忠诚教育事业,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感情、职业行为的基础和职业道德的前提。陶行知先生把这种献身精神称为“教育的命脉”。他说:“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

陶行知的献身精神首先源于他的崇高理想和抱负。他所生活的年代,人们生活困苦不堪,广大民众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为此少年时代的陶行知就立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志,留学归国后更是坚定地立下使全国民众都受到教育的宏愿,他把教育事业看成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强弱的大事,认为“教育是人民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的武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益于世的”。陶行知正是身体力行,怀着“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出路”,“为整个民族的利益造就人才”的雄心壮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上。

其次,陶行知的献身精神源于他高度的责任心。他认准教育事业是可以救国救民,实现理想社会的大事,他先后拒绝高师校长、教育厅长职务,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倡和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为人民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充分体现了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德。

2.“人民第一”,“爱满天下”的爱心精神

陶行知一生奉行的格言是“爱满天下”。他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之爱化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将自己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人民。针对当时中国少数统治者垄断教育,人们无权利无机会接受教育的不合理现实,陶行知提出教育的途径应是广开门路,面向广大劳苦大众,让全社会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正因如此,他一生最大愿望就是“知识化成甘霖,使大地处处受到润泽;知识化成太阳,使所有民众都得到照耀”。

作为一位教育学家,陶行知不仅爱国爱民,而且对儿童充满了慈父般的爱。他认为儿童是人类的精华,未来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人类历史也将由他们继续创造和发展。所以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如同园丁爱护花木一样,依其特性,适当地给予肥料、水分、阳光,清除害虫,使其健康成长。他常说:“在我的世界,小孩和青年最大。”而他在行动上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晓庄,在育才,在社会大学,处处显示出这种“爱满天下”的可贵精神。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一生追求真理,也教育人们去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学校工作时,他要求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实际上也是他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陶行知所倡导的“真人”主要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追求真理,讲真话,为真理而献身;第二,做来自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的“人中人”,而不是做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或精神贵族;第三,做有理想、有责任心、有信仰心的人;第四,做立志改革,敢于开辟、试验和创造的人;第五,做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健康卫生、劳动美育和谐发展的人。陶行知还强调“真人”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生活,也有赖于真教师的培养。他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对真正的好教师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与民众学习、跟小孩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情操。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同甘共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要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别是教学上。真正的好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并依据学的方法去教,使学生乐意学,而且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现的新理”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在他的《创造宣言》、《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创造的儿子》等教育论著中提出“创造教育”的思想。在他看来,“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这是生活教育全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可以说,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根本特色。陶行知既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也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在批判旧教育的同时,他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并发出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吁。

如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学问。培养创造力的途径是进行手脑并用的教育。为此,他强调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成创造的精神和能力。在著名的《三代》诗中,他写道:“实践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形象说明了实践、知识与创造三者的相互关系,即一切创造离不开实践和知识。由于他身体力行,所以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富于创造性,绝大多数人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

“以教人者教己”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而且,做先生的最大快乐,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学习崇拜的学生,说准确点,就是先生在创造学生的同时也为学生所创造。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思想,正是陶行知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的广阔胸怀和深远目光的体现,也是他热爱学生、为国育才的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

5.“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和谐精神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陶行知对当时社会上“文人相轻”的旧传统和嫉妒型的人际关系深忍痛绝。陶行知强调教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同心协力。在他看来,一个学校的教师之间只有团结协作,“共学、共事、共修养”,才能培养出真善美的真人。他又十分重视师生之间的共班合作,要求做到“谦逊豁达,协作合群”。他说:“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合,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如此,才能形成师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和谐气氛,而师生间“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6.“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的好学精神

陶行知经常用于自勉的格言是“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他针对当时教育界的通病(教师将自己从前所学的知识照搬贩卖给学生)明确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因为好的学生往往在学问和修养上愿意和教师进行赛跑,后生可畏,它迫使教师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而是要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的前头,这也是师道可敬之处。同时勤奋好学的教师也能给学生以表率模范作用。他谆谆告诫教师:“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还强调教师不但要勤奋好学,而且要拜人民为师,要向学生、儿童学习,为此他专门写了一首诗:“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师。”这就给教师指明了学习的途径与方向。

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律精神

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人者,必须教己”,“要人敬的必先自敬”。他要求教师要能自律,要“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身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并进而要求:“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陶行知这种“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直观性、模仿性原则。陶行知从教的一生,就是“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一生,因而其一生不愧为“万世师表”的楷模。

总之,“万世师表”的陶行知,以自己大量的精深理论与身体力行的榜样,体现了其鲜明的师德观。这样崇高的师德观,正是他崇高的人生观、道德观的集中表现。陶行知的师德观,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对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陶行知师德观引领新时期师德建设

1.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如果教师能理解教育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及加强师德修养对完成工作的意义作用,则能增加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将加强师德修养变成自己内心需要的自觉性,并通过实践培植起坚定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锻炼师德意志,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①教师要热爱祖国,对祖国要有强烈的爱和深厚的情,对祖国的命运与前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②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③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感,“爱满天下”,对学生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④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丰富的学识内涵;⑤教师要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示范楷模。只有这种良好的形象,才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铸就教书育人的真功夫。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增长的速度十分惊人,“十年寒窗,终身受用”的观念将被完全摒弃,教师要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精深的教育专业知识。①勤于学习。21世纪要求人人都要学会学习,而“闻道在先”的教师尤其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勤学习,会自学,从而不断获取和更新知识是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科学知识激增的需要。②善于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一环,反思的能力和水平终将决定一个人本质意义上的素质层次。教师要把学习理论和自身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把学习的理论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在“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使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教育智慧随之不断增长。③勇于创造。21世纪的教师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懂得创造方法,善于捕捉创造机遇,勇于投入创造实践。因此,成为“百科全书”的教师是铸就教书育人的真功夫。

3.不断进行实践体验,在开拓创新中前行。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①教师要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师德规范与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道德和谐统一起来,形成高尚的人格。②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求进步,主动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实现“知行合一”,格守高尚的师德。③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际和公益活动,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与活动的氛围里,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咬得住真理,管得住小节”,成为一个“第一流的教育家”。

4.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师德的培养,要依赖良好的制度。陶行知先生在《每日四问》中,就提出“人格防”,要我们教师“建筑人格长城”。而要做到“人格防”,还要依靠一些外在的约束。只有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建立制度与规范,才能养成良好的师德。①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奖优罚劣制度,把一些最重要的师德要求,直接纳入到制度规范中,对不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形成一种外在的刚性约束。②对师德好的教师,要给予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面对一些师德差的教师,则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其批评曝光,以至严肃处理,绳之以法。③还要把遵守师德同遵守其他领域的道德结合起来,同遵纪守法结合起来,使教师既是师德模范,又是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真正达到陶行知所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从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5.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其次,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始终要将思考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再次,要有宽容的心理,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和进行心理锻炼,必须做到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做到胸怀宽广,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意志坚强;做到不畏激烈竞争,不怕艰难险阻,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压倒,从而达到心理素质和心理知识的统一,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6.不断树立师德楷模,明确前进的方向。要发挥师德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让教师在师德方面,“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做出了示范。陶先生在进行师德教育时,经常“以史为鉴”,灵活运用历史上在道德方面的光辉榜样,古为今用,取之精华,来教育和影响教师。除了以史为鉴、树古人为师德榜样外,还应树立现实生活中师德的榜样。要通过各级的推荐、评选,发现一批师德标兵,并通过各种形式,在教师中大力宣传表彰,让崇高的师德,犹如人类进步的火炬,光辉四方,传给后人,并给人以启迪,供人效法,引人求索。

陶行知教育名言篇4

论文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新疆班;教育实践

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虽然已经60多年,但他的伟大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我们学校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10年来的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用陶先生的求真思想引导新疆班学生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的这种求真思想对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之所以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国经济发达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主要目的就是要借助内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一大批思想健康、求真务实的真人。

不容讳言,由于诸多功利的目的,当今教育中有不少教育行为不是教人求真而是教人作假。比如,上级领导要来检查工作了,事先发一个通知,下面就忙着准备开了,检查过了,又是依然故我;又如,一些老师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不得已撰写科研论文,可是他们的论文往往不是自己“写”的,而是到网络上“拉”的;还有,有的老师出于竞争的需要,在发放自己准备的讲义资料时,往往会“不经意”地让班级里的学生不要把资料透露给其他班级的学生。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治学态度,与“教人求真”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很难引导学生学做真人。

所以,在当今教育环境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负重要责任的新疆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切实、深入地学习并且真切地领悟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教育名言里所蕴涵的求真思想,以先生的名言为指导,规正我们的教育行为。自己首先做一个无愧天地、无愧良心、无愧党的教育事业的“真人”,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也才有资格去教人求真,最后也才能达到引导学生学做真人的目的。陶先生这句教育真言,对我们今天教育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它鞭策我们教育者自身必须说真话,办真事,备真课,传真经,授真艺,当真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当好表率,做好模范,引导学生做真人,而不要做虚伪的人、欺骗的人、表里不一的人、人前人后相悖的人。

我们教育新疆班学生学做真人,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学生从数千公里外的天山脚下来到太湖之滨的姑苏古城,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学生一下火车,就看到我们学校打出的欢迎横幅,迎接学生的老师不顾天气炎热,帮助学生把行李从火车上搬下来,装上接站客车,使学生感到苏州的老师对他们的真情;新疆班的学生生病了,班主任老师整夜地陪同在学生身边,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真爱;老师向学生介绍苏州的经济发展情况,介绍山水人文景观,介绍苏州的风土人情,然后带学生参观、验证,使学生感到对他们说的是真话;学校组织新疆班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让他们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真感;进行军训,请部队官兵到学校严格培训,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真要求;无论是摸底考查,还是平时的考试,学校都要求学生不弄虚作假,反映学习的真成绩;同学之间有矛盾了,老师不回避,不袒护,让学生打开窗户说亮话,表达自己的真想法……

十年来,我们已经培养了几届新疆班学生,这些学生遍布祖国各大著名高校。虽然不能说他们是完美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培养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不作假的“真人”,他们的想法、行动、感情、成绩等等都是真实的。

二、用陶先生的创造思想锻造新疆班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先生的这句教育名言,非常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行动、知识与创造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获得知识;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够顺利地从事创造。反过来说,要想创造,就必须具备应有的知识;而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有行动。

国家开办新疆班,绝不是要培养一群书呆子,而是要培养将来能够承担建设新疆、服务新疆、保卫新疆的合格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在许多文件中都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创新教育,倡导建立创新型国家。然而,创新要有一定条件,不是任何人想创新就能够创新的。那么,怎样才能创新呢?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得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做坚强后盾。试想,像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卓越的科学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武装,就算他们对祖国再怎么忠诚,就算他们再怎么想为国家的导弹事业做贡献,也是没有办法搞出导弹来的;又比如,从事载人航天事业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也是没有办法创造出我国的航天奇迹的。

所以,要想创新,就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

那么,知识又如何获得呢?按照陶先生的主张,就是要行动。我想,陶先生所说的“行动”,其内涵应该是非常深刻的。

首先是关注生活。因为,陶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关注生活就是行动,关注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学会生活,也就会获得知识。在陶先生看来,具体的、有形的、有围墙的学校是学校,整个社会也是一个大的学校。在社会中行动,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在社会中成长,这些都是行动。为了培养新疆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学校充分利用苏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除了正常的上课学习之外,我们还经常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新技术的巨大生产力,激发学生的巨大学习潜能与创造才能。

其次是学习。所谓“教学做合一”,自然不能把学习排除在外。不学习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知识。就学校学习而言,行动又是多方面的。比如,在上课之前的预习是行动,课堂上的听课、思考、发言、讨论、记笔记、勾画要点是行动,课后的复习消化、巩固提高、模拟演练、研究总结、比较分析是行动,向老师请教、与同学磋商、跟父母探讨也是行动。在这些行动中,在不知不觉之间,学生的文化知识渐渐积累,学问功底渐渐加深,思维能力渐渐增强,才思智慧渐渐融通。

再次是做事。所谓做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实验。确实,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讲来讲去,学生理解起来仍然觉得费劲。而在实践和实验中,学生几乎马上就明白了,往往会会心地一笑:“哦,原来是这样的呀!”就创新而言,有时候,也许实践和实验所得到的思想启迪与智慧碰撞,比单纯的知识传授的作用还要更大。我们学校的新疆班学生,在实践、实验、创造方面的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多次在世界机器人比赛、国际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冠军。

毫无疑问,陶先生所打的“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比方,对于我们今天的新疆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以之规正自己的教育实践,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求知,以知识为依托学会创造,如此,庶几不负陶先生的谆谆教诲。

三、用陶先生的“四问”要求考评新疆班学生

陶先生提出,一个人,每天都要问自己四个问题: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时至今天,先生这四问,对于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工作,依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生首先关注的是身体,这充分体现了先生的人本思想。今天有句很通俗的话,叫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的,如果身体不行了,什么也谈不上。所以,先生首先让我们自问身体进步没有。身体怎么进步?当然靠锻炼。综观古今中外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是相当重视身体锻炼的。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与风华正茂的朋友们到中流击水,进行爬山锻炼;陶先生本人也是进行锻炼的典范,他还巧妙地将锻炼与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样的锻炼中,他们的身体也就进步了。其实,当年能够走完长征的先辈,基本上都是具备强健体魄的。

新疆班学生来苏州之前,都是进行了基本选拔的。他们的身体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苏州这个地方的气候、环境与新疆毕竟还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有的学生还是有些不适应。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让新疆班学生开展长跑、爬山、游泳、打球、摔交等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并且在身体素质方面进行有标尺的考评。慢慢地,学生的体魄进一步强壮了,对苏州也逐渐适应了。

先生的第二问是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作为学生,总要争取自己的学问能够每天有所进步。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齐白石先生有个规矩是“不教一日闲过”。这些,与先生这一问的意思是极其吻合的。只有学问每天有进步,知识的积累才能逐渐厚重起来,也才能担当起为国家做贡献的重任。而这种每天自问,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鼓励,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人只有不断促进,不断追求,才能使自己得到提高。

新疆班学生与本地学生相比,是带有一种使命感来的。他们如果学习不能进步,如果与同学拉下太大的差距,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会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有些人有一种误解,以为新疆班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好像完全是靠政策照顾的。其实,新疆班学生是要放到全国范围内去做比较的,只有在全国新疆班的所有学生中都名列前茅的学生才能够进入一流的名校学习。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拥有健壮的身体,学好文化知识,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为国家工作。能不能做好工作,工作能不能进步,有个态度问题。有的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则是“小车不倒只管推”。先生这一问,其实就是

转贴于 希望人们有一种进取精神,要争取一天好似一天,而不能混日子,不能马马乎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地忽悠人。

新疆班学生参加的社会性工作比内地生要明显多一些。我们学校新疆班学生社团有20多个,很多新疆班学生在社团里都承担一定的任务,这些社团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是很关键的一点。人之与普通动物有区别,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是有道德心的。一个人,如果道德没有进步,即使其他方面都不错,也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强调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新疆班学生来说,党和国家对他们要求更高的就是政治思想素质。只有道德进步了,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偏离党指引的航向,这样的学生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在道德方面,我们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考评机制。

陶先生的四问,涉及人的身体、学业、工作、道德等四个重要方面。这四问,实际上也就是对自己的反思、自省。

由这“四问”,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论语》中的“三省”。《论语》原文是这样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成白话就是:“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我们如果能把陶先生“四问”与《论语》“三省”结合起来,规正我们的教育实践,在修己与对人方面加强对自己的反省,不断锻炼自己的身体,净化自己的灵魂,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促进自己的学习,优化自己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用陶先生的“解放”思想激发新疆班学生

陶先生主张,要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实行“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新疆班学生来到内地学习、生活,就是要接受到比较先进的教育。如果给他们太多的捆绑与束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在新疆班教育实践中,我们秉承陶先生的主张,实施六大解放,使新疆班学生真正得到良好的发展。

所谓解放眼睛,就是要给学生观察的机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所谓解放双手,就是要让学生从事手工活动,培养和增强动手的能力;所谓解放头脑,就是要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综合、比较、鉴别、理解、赏析、筛选、探究等;所谓解放嘴,就是要让学生说话,充分发表意见,增强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所谓解放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足够大的学习空间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不要把学生死死地束缚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所谓解放时间,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我们学校的新疆班学生是幸福的,他们在苏州四年(有一年预科),基本上游遍了江苏、浙江、江西、上海、安徽等附近省市的名山大川,领略了祖国山河的雄浑与秀美,他们看到了许多新疆当地学生无法想象的先进企业的生产过程;他们的双手得到最大化的解放,参加社会实践,动手做模型,做机器人,进行各种实验,动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他们思维活跃,头脑灵活,很少受到过分的限制;他们有比内地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的交际能力特别强,在模拟训练与实际交流中都有上佳的表现。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运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来指导、规正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实践,使我们从中受益非浅。在今后,我们仍然会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相信在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平台,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陶行知教育名言篇5

这本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虽然他的教育观念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但它对于今天的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仍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尤其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这种作用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

我时常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当一名好教师呢?当我读到《陶行知教育名篇》时,我找到了答案,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他的爱满天下。人们总喜欢用"桃李满天下"来赞誉教师,但我更喜欢陶行知的一句名言:“爱满天下”。“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是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

一、爱需要尊敬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心。爱学生就必须要尊重学生,如果不能爱自己的学生,那他必然也就不会爱教育事业,也必将会被这个光荣的职业淘汰。

大家都知道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先生这么尊重学生。可见“爱”是大家团结友爱的根本。

文圣孔子也说过:仁者爱人,仁义的人必须有一颗爱心。这就体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在现实中仍然出现了很多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一些不好的现象。差生往往因表现落伍而缺乏自信心,在教师心目中印象不佳,在优生面前觉得“低人一等”而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教师是对学生的爱理应是无私的,而这种纯洁的爱,客观上必然是会赢得学生爱的回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新课程背景下也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热爱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还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二、爱需要激励

“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神圣的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因此,学习较差而又不努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因为这种鼓励和赞赏是“师爱”的真挚表现,也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鼓励之词。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反之,许多学习落后或者逃学、厌学的孩子,都源于自信心的丧失。只有自认为已经没有指望的事,人们才会放弃,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学下去了,他才会逃学、厌学。实际上,即使那些学习很差的孩子,只要我们能重新燃起他们内心自信的火种,他们都是万全可以赶上去的。因此,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用鼓励的方法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平时我在教学中能以欣赏的目光对待学生,多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自觉地弥补自己的过错。并且要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把它放大,再放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要使孩子学习好,不能一味责备、批评,而应该采取鼓励地教育方式。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成为乐学、肯学的好孩子。如: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存在差异。有些同学的接受能力快一些,有些同学相对就慢半拍。对此,要鼓励接受慢的同学才行。虽然他的字写得不好看,但是我却说:“你有进步了,值得表扬。”学生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字写得果然越来越好。对这些人,要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用我们的爱与机智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快乐健康的学习。常言道:种花种草别种刺,教师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手足一样,千万不要说到优生笑,差生跳。学习较差而又不努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因为这种鼓励和赞赏是“师爱”的真挚表现,也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鼓励之词。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让教师的关爱给学生带来了一缕阳光,让他们自由地、健康地成长吧!

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激励教育法是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所有的学生都需要鼓励,但基础差的学生更需要鼓励。学习跟不上,纪律差的学生,对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适应不了,往往均不能按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去做。纪律和学习都相对“差”的学生往往表扬得不到,批评少不了,这种特定条件使这些学生产生了特殊的心理,而对自己自暴自弃,既自卑又不服气。鼓励也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基本的精神需求。学生得到教师鼓励的同时,便也学会去欣赏别人和认同别人,包括为师者。教师作为鼓励者,是对学生的一种给予,一缕馨香,一种沟通和理解,一份信赖和祝福。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欣赏学生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故,在采用鼓励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只有这样才合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才合乎鼓励教育构成的初衷。

陶行知教育名言篇6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要做“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的人。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二、要有爱心。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加强师生情感,用爱心培养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矗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高自身素质:

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陶行知教育名言篇7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思想 真 善 美 爱 行

一、“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教育者的职责是“教人求真”,受教育者的职责是“学做真人”。

首先,“真”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陶行知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教人求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担负起自己的神圣使命,帮助、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完美和谐的道德规范、行为品质、情感意志等。

其次,“真”也就是真知、真理。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实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能只做教书匠,单纯从书本走向书本,把学生培养成“书呆子”。而是把“行”排在第一位,把“知”排在第二位,引导学生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在实际中成为真人。

第三,“真”也包含“信”。信,首先,表现为自信;其次,就是信用。陶行知在《怎样做大众的教师》中说:“教师只能说真话,说假话便是骗子。”互信是人与人之间、团队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兑现承诺,永不欺诈与背信的人,方为真人。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学生美德的培养和造就放在第一位,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善”:教育平民化

尊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颂陶行知为“万世师表”。陶行知重视平民教育这一伟大善行,对我们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教育界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存在争议,有人把办学与商品经济等同,也搞市场竞争,对学生分片招生就近入学存有异议,看起来好象也有道理,但这些做法没有考虑到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校舍设备、师资队伍、国民居住环境等造成的生源差别,这怎么能达成竞争公正平等的先决条件?怎么能实现教育平民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即使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努力做到冷静。理智,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一定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阳光的普照不分名花与野草,雨露的滋润不分土地的贫瘠与富饶。教师对学生的爱就该像这阳光和雨露一般,暧其心田、滋其干渴,用开阔的心胸包容他们的一切。

教师应把批评、惩罚转化为亲和、宽容,使学生在人生航程里不断调正方向,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扬帆远航。

三、“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所谓美,就是美德。求德就是要“明民德”,有道德,“公德和私德,都不可缺”,力避自私和冷漠;要“具有优美和乐之情”,创造美术精神,追求质朴,远离奢华庸俗与低级趣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探求中国的教育之路,为了民族的复兴和祖国的强盛付诸毕生心血的完美品德的真实写照。

教师打造自身完美品德,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淡泊利益,成就事业

事业是要讲责任讲奉献的,一个教师,他的责任感有多强,他的地位就有多显赫,他的心胸有多宽广,他的事业就有多伟大!教师应该像陶先生那样,将教书育人当作“人生为一大事”,一日为师,终身从教,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一生只为“做一大事去”,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2.忠于职守,兢兢业业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优秀教师的工作就是高品质的行动,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陶行知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这要求我们要具有奉献精神,以奉献精神作为造就教师美德的前提。

3.民主平等,以情动人

陶行知认为,最能发挥创造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观念,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虚心平等地与学生交往,交流互动,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教学互进共长。

4.勇于探索,实践创新

时代要求每一位教师以陶行知“终身学习”的理念来鞭策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奋发进取、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断完善自我,真正成为具有品德高尚、博学多才、胸怀宽广的21世纪新型教师,在无私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成就太阳底下最灿烂的事业。

四、“爱”:爱满天下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爱满天下。“爱”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集中表现。他以一颗伟大的爱心。乐育英才,爱生胜子,爱才如命,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全体学生身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新世纪教师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爱会激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开发学生的智慧,鼓起学生的信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只有怀着对学生真挚的爱,才能去发现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成长氛围,在师生间架起坚固的爱的桥梁,以自己博大而无私的爱赢得学生的爱戴。

五、“行”:教学做合一,培养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为达到“教、学、做”三者合一,陶行知还提出六大解放:“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将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从头脑里肃清;解放双手,有动手的机会;解放嘴,得到言论自由;解放空间,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扩大认识眼界;解放时间,从容消化所学,从容思考所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设置上述“六大解放”的空间,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从而成为富有创造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给少年儿童写东西.

[2]陶行知.怎样做大众的教师.

[3]陶行知.民主教育.

[4]陶行知.创造宣言.

[5]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教育名言篇8

不带半根草,捧来一颗心。于兹四十载,犹绕哲人音。”

这是周毅、向明著《陶行知传》序言中的一首诗。陶先生是集政治家、教育家、诗人于一身的全面发展的哲人。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地位卑微,居无定所,不如老妈子,多次被通缉,但他被誉为“教育之光”“民主之魂”,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晶莹丰碑。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之为“万世师表”,称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郭沫若的题词是,“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陶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60多年了,今日捧读《陶行知传》,走进陶公,他“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大无畏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水晶般透明的高尚品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劳苦大众和他们的孩子办教育、求解放、谋幸福的忙碌身影,充满创造性、战斗性、哲理性的文章和讲话,依然浮现在眼前,响彻耳畔,激荡在胸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的是,做教师的卑微。但我们如何从陶行知先生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反省自我,学会站在卑微中仰视崇高,提升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一种博爱情怀:“为了苦孩子,甘为骆驼”,提升“求善”境界

“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陶行知《武训颂》

1939年抗战开始,国难当头,许多革命志士的遗孤和难童得不到培养的机会,陶先生怀揣“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的行动思想,创办了育才学校。在育才学校最困难的时候,一日两餐稀饭都难以维持,为了维持300多名师生的伙食,陶行知像武训似的到处“行乞”,整日奔波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四处募捐,陶先生还以疼爱的心写信回学校。信中说:“小孩子饿了要吃奶,但是母亲太瘦弱了,拧一个一滴两滴不再有,小孩子哭了,母亲的心更难受!”孩子们捧着信,仿佛捧着一颗温热的慈母心,都感动得哭了。他的学生有工友、农夫、和尚、老妈子、孤儿、穷孩子,甚至还有监狱里的犯人。他说:“不管他是麻子、癞痢头或者缺唇,我都要加以特殊培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个流浪的癞痢头的难童,有音乐天赋,后来在办育才学校时,经多方打听,派人翻山越岭寻找来,并请法国专家和当地名医治好病,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的知名音乐家陈贻鑫。陶行知那爱满天下的博怀,越在困难之中,越显得光芒四射,越发彰显人格的伟大。

试问:我们对待孩子要有怎样的教育情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陶公的“为了苦孩子,甘为骆驼”的博爱情怀不是一种若水的大善吗?要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你的学生”的观念,不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强化责任,敢于担当。在平日的教育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或者听到,这个学生不是我们班的,这是别班的学生。当你正批改作业,忽然听到“有个学生的头碰出血”时,你是下意识地想到是不是我们班级的,匆忙去看究竟,还是首先想到的是碰伤的严重性?当你看到别的班级的学生在追逐打闹时,你是制止还是视若不见?所以作为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走进班级,所有的孩子是你的学生,走出教室,全校的孩子都是你的学生,走出校园,校外的孩子也是你的学生,你都有责任去关怀他们,教育他们,以良好的师表言行去感染他们。要关怀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要知道,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学生的整个人生,他们如能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即使以后只是一名普通劳动者,也照样能品味到人生幸福。这不也是一种人生意义上的伟大吗?

一种哲学视角:“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提升“求真”境界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陶行知《教育的新生》

陶行知一生处于国家蒙受厄运、奋力挣脱的历史潮流中。各种思想、实践、理论掀起浪潮涌动,他用哲学的视野观察世界、认识中国,用一种拓荒者精神、探险家勇气摸索探寻中国走向自由、民主的现代化之国的道路。从信仰明代“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陶行知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逐渐发现了王阳明学说的内在痼疾,即脱离社会实际,疏远广大民众。他决心以哲学视野观察分析实势,解决中国问题,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改造为“生活即教育”。于是,在1927年,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当时他在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的教育工作中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陶公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学说,付诸实践,应成为当今教师成长的血液。

试想: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视角去思考教育,科学工作?

上一篇:创业教育范文 下一篇:陶行知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