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07 10:45:40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篇1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

一、生活即教育

教师应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寻找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经历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知识要素,在生活中获取教材以外的知识。比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小故事,并让学生说出故事中总结出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生活。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在户外的拓展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亲近自然,从而更好地感受生活的乐趣。春游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记录下春游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听、所闻。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春游中,帮助学生记忆有关春天的诗词,让学生在美好的大字让中,更深刻地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加强重点知识教育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应让学生先从感性认知方面掌握基本知识,再从理性认知方面进一步掌握高层次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教学进度而忽略教学内容,而是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张弛有度,将侧重点放在知识的难点和重点上。为使学生充分掌握重难点知识,教师应重复多次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由浅至深地巩固语文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语文课文中有很多难写难读的字,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成语等,教师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多写。比如,风尘仆仆的“仆”不要写成“扑”,变本加厉的“厉”不要写成“利”,迫不及待的“及”不要写成“急”。再比如,有些名言警句和经典段落应要求学生背诵,从而加强记忆。

三、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比喻因材施教:教师应园丁培养花朵一样培养学生。园丁应在认识花朵习性的基础上给予适宜的水分和养料,并及时为花朵除害,从而帮助花朵快速成长,不至于枯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后,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另外,陶行知先生也强调说,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先生,虚心地向学生请教,因此才能更好地知道学生的能力和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教导学生。事实上,话语中也渗透着教学规律,就是身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才让学生听从自己的教学内容,如果无法得知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就难以发挥学生的长处,也不能弥补学生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及能力,找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四、教学合一

教学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另外,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实际上,教学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把教师的指导地位提到一定境界的充分表现。因此,教师的知识水平高,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另外,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学的根本,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设定,应围绕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低而进行。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身份互换,把课堂教学工作交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也能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不易。而对教师来说,扮演学生的角色也可以让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便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五、解放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学生解放大脑的目的,帮助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听从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相互交流中发表观点,在课后作业中独立思考。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高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解放思想,更好地锻炼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也能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放散思维。再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学习潜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绕口令中提高反应能力,提高语言的认知能力。

总而言之,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另外,如何将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效贯彻到语文教学中,还需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研究,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掌握和巩固语言知识,保证小学生从小奠定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阮兰妮.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09).

[2]吴周泽.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篇2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陶行知是我国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在后来的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办学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对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仍然不乏现实指导意义。如何利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推进当下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笔者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认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树立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他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教学做合一”的中心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炉而行之。在他看来,学的方法就是生活的方法,生活需要做,学习同样如此。“事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2006.82)。“教学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语文教材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注重突出交际性。因此,当前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这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生学是息息相通的。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把对语文的教学方法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放在同一层次上,把语文教学当成一种知识培训,而不是当成技巧培训,从而培养了很多小“书呆子”。

陶行知反对只以课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极力推荐把理论放到实际当中去,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扩大教育的内涵,使得学生体验到学习的真谛和趣味。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追求一种“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境界,他的实践路径就是“六大解放”,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四是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曾经幽默地说道:“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然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

那么,如何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呢?关于这一点,陶行知先生认为“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在班级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的范围,要注意结合中学生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经常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以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结合现实生活,提高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陶行知认为“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教育也必须相应地变化。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大众的生活相适应。因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陶行知先生便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与此相关的,“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不止一次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有多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增添语文教学中的生活气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善于创设教学场景。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其次,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他们深切认识到语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培养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最终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创造性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总之,让语文的运用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久而久之,学生语文水平肯定会有飞跃和突破。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只有把语文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教、来学,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用生活的理念构建语文教学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活的语文,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流程化的现象,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教学。一般的教学流程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本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课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的教学流程更像是一个固定程序,学生在固定的模式中,限制了思维的发展,不利于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对于教师来说,每天重复上述步骤和流程,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枯燥,进而影响实际教学效果。虽然有固定的流程能够降低教师的工作负担,但长此以往,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在意自己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没有考虑到本课教学设计是否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是旁观者,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和发挥,学习效率自然不会太高[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对于创造来说,它并不需要特定的场所和时间,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造,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能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进而使他们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学生的未来是光明的、未知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不能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发展力,要使用陶行知教育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创造,鼓励学生创新。除此之外,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使用,从而促进自己教学的进步[2]。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能对学生起教育作用,因此,学生在生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生活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作用,应该充分利用来自生活和社会的素材,指导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更多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社会、感知生活。语文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学生在和生活的接触中获得知识,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体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入的思想[3]。

(二)解放儿童的思想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强调,要解放儿童的创造能力。他认为,儿童的头脑、双眼、嘴巴、空间、时间等都应该进行全面解放,要充分发挥创造教育的最大作用。第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创造过程中,儿童可能会被迷信、曲解、幻想等束缚,要把他们从以上现象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和课本挑战,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第二,教师应该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总是要求学生静坐、静写,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双手被束缚,甚至创造力也被束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秋天捡校园内的落叶,然后做成树叶贴画,培养学生的审美内涵;也可以让学生描摹字帖,感受文字的魅力。第三,要解放儿童的眼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教学时代已经过去,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周围事物的美好,如在清晨、傍晚欣赏周围的美丽景色等。第四,解放学生的嘴巴,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语言是创造的根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例如,在问题回答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积极思考、大胆回答,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从而实现学生的言论自由,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发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不能扼杀学生提问的需求。第五,教师应该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课程繁重、作业太多、考试频繁,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压力,有的家长还为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这样,学生很少有娱乐、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因此,教师必须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4]。

(三)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拓宽学习的空间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陶行知先生认为,以前的学校更像是一个鸟笼,在鸟笼似的学校束缚下,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满足不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扩大他们的眼界,发掘他们内在的创造力。事实上,并不是只有课外兴趣班才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更好的课堂在社会和自然中,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近自然,切身感受社会文化、自然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的眼界得以开阔,学习空间得以拓展,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很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指导,能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范围更广、学习内容更丰富,同时使教学手段和方式更灵活,进而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进行全面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入门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117-01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勇于开拓、崇尚创造的教育家,根据多年开展的教育实验,陶行知研究总结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他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仍对当前学生的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对小学英语入门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教、学、做”合一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音、词汇、语感都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得,在教学中有机地将教、学、做结合起来,收效很大。

在小学英语教育起始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比较好动、贪玩,通过教、学、做,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动起来。如课本的每一单元都有情景对话,如何将对话中的知识要点转化为技能,就要看教师能否做到在做中教,让学生在做中学。可设置与课文内容有联系且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可掌握的场景,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投入学习,一些不良习惯就会因兴趣而随之消失,厌学就会转为乐学。

二 构建“生活大课堂”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体现英语学习性质,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用英语,把英语学习的范围扩大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着力建构生活化英语课堂,或把生活引入课堂,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并运用英语。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真实有趣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置身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英语学习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

三 让课堂充满“爱”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爱满天下。”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年级的学生们尤其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一句简单的表扬与鼓励,都会让孩子们兴奋许久。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理论体现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用爱心换取学生信心”和“用爱好激发学习兴趣”。

用爱心换取学生信心。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感化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主动接近和加入后进生游戏的行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适他们不平衡的心理。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开始增强,学习风气也有所好转,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用爱好激发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后进生也是如此。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并不失时机地去鼓励和帮助他们,就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上进的“内动力”。

四 引入“创造教育”

陶行知认为,小学生的创造力既是一种遗传素质,更是需要经过后天的精心培养才能充分发展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使之得以充分发挥。但在旧教育体制下,小学生的创造力不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被成见所蒙蔽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追求的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境界,他的实践路径图就是“六大解放”,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1)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2)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5)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6)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五 总结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过去和现在的教育都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并且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爱心教育”为前提,以“生活教育”为方法,以“创造教育”为目标,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融入小学英语实际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篇5

叶圣陶教育思想中反复强调语言是思维工具的理念,这一理念对当前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现阶段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依然难以具备日常交流的能力。究其本质而言,这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片面重视卷面分数有关。其一,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重视学生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忽视英语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能体现语言作为思想交流的核心作用。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中将语言和思维合为一体,提倡语言与思维同步训练,并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硬性要求母语为中文、周围语言环境也全部为中文的学生一直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并不现实。但教师可在课堂上反复地运用某些单词、句型,并配合一定场景下的运用练习,学生便会对这些单词和句型形成深刻的记忆,并自然而然地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下自发地应用,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其二,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仍担任课堂控制者的角色,没有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意识。叶圣陶教育思想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对当前英语教育仍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因此教育者应及时提高自身的思维素质,逐步改变已形成的思维定式和落后的教学模式,将创新改革思想始终贯穿在英语教学工作之中。

二、叶圣陶教育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以人文本

“学校教育要重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养,使学生终生受益其中”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与本质。现实中,受到教育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影响,教育功利化的态势日益严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实。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看清功利化的教育手段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的个人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教育者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二)能力为重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能力的重视放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重视实践。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真正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中强化能力培养。第二,自主学习。英语学习强调知识的积累,只有在平日不断学习中将一点一滴获取的知识技能积累起来才能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单凭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资源意识

叶圣陶教育思想认为教材是获取知识的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生活中的素材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一种超前的课程资源意识恰恰符合当前英语教学生活化的要求。现代英语教学的课程资源早已突破教材的限制,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和元素构建课堂教学,将教材中的文字与语法生成为真实的意义,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结语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教育仍具有积极的作用,思想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思路相一致。因此,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叶圣陶教育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当代价值,将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资源意识落实到实践工作之中。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82-01

一、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作者深厚感情的产物。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引起感晴共鸣。通过心灵的共振,情感的认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审美水平的目的。

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也可以是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是背景材料,作者生平的适当介绍,也可以是教师饱含激情的讲解分析。总之,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文易法,恰当选择,灵活运用。一旦学生进入情境,思想教育的渗透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教《海上日出》、《可爱的草塘》等文情并茂的课文,如先向学生展示有关的风景图片,再播放配乐的课文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陶醉在祖国山河的雄奇、优美、壮丽的景色之中,体验到自豪、激动、奋发向上的情感,热爱祖国的炽热,真挚感情油然而生,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水融。

二、感悟体验,激感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有人说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一句话,要激活经验,“以读求物,读中见悟”。只有感悟才会使思考有深度,感悟是情智交融的,感悟重于综合,感悟主要是同化,感悟的主体是参与者,感悟是全线相联,感悟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亲身感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对课文塑造的生活原型有设身处地的真切感受,催化自己的情感,与作者心心相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情的熏陶、理的启迪。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共鸣。才能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把全体学生看作感悟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2营造情感氛围,提供感悟契机;3架设一座沟通学生“主观存在”与教材“客观存在”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进入感悟境界。这种内在的感悟,是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其中的重要表现。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暗示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语文德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最易激励学生模仿,教师应以知传知、以情传情、以行导行,取得育德的高效。比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第一,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在快乐、舒适的气氛中感受个人非常强烈的肯定体验。第二,精读1—4自然段,让学生真切体味到叶圣陶先生给“我”改作文的情绪,联想自己的习作主动进行追忆的体验,通过想象记忆,把自己值得珍视的这段学习生活情感经验重新提取出来,联系课文进一步强化、巩固、整理、挖掘其价值和意义。第三,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品读5—10自然段,接受庇护性体验,感受到在叶圣陶先生家做客的那种温馨与快乐,接受“与空间完全融合,非常宽松,得到庇护,得到喜爱”的体验。第四、深读第11自然段,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接受新体验中把课文蕴含的精神财富和语言知识传承给学生,通过情感的陶冶,使它们得以接受,最后,通过创造性体验,让学生把从课文总结受到的综合信息重新组织、调整、创造,与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最终内化为个人的人格特征。

三、挖掘教材,熏陶品德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篇7

【关键词】陶行知 孔子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50-01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教学做合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上的创见。这不仅仅是陶行知教学实践的总结,也不仅仅是学习西方教育理论的产物,更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延伸,甚至可以说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在几千年前的孔子那里,因材施教并未形成方法论意义上的教育理念,但孔子在教育中实践了“因材施教”却是事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孔子的因材施教都是在社会实践——即孔子及其弟子为政行仁的过程中进行的,也就是面对具体情况提出的具体思路、具体方法。

比如,子路和冉有在从政的过程中都遇到了意志与行动的关系的困惑: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论语?先进》)。[1]

面对同一个困惑,孔子的解决方法迥然相异。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爸爸哥哥活着,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对冉有的回答是很干脆的:听到就要干起来。当另一个弟子公西华就这个矛盾的现象询问老师的时候,孔子回答: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1]

因为子路平日胆量太大,易莽撞行事,所以要压压他;因为冉有平日做事爱思前想后,易退缩,所以要鼓励他。应当说,这一做法不是哲学研究上的恰当方法,却是教育上的恰当方法。

当然,孔子的这种情况有那个时代的贵族教育遗风的因素影响,而到了二十世纪,陶行知作为一位具有现代眼光的教育家,将这一思路总结成“生活教育”。这是对传统因材施教思路的发展,也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方法的基础。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2]

对这一教育观念,陶行知特别强调:“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2]这就把孔子针对弟子扬长避短的因材施教方法扩展了,全面化了。而且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2]

所以,生活教育又是教学做合一的基础。

二、教育的目的性不同

孔子在因材施教的教育思路上,有着明显的目的指向。正如朱维铮先生所言,“他的目的在于造就君子”。[3]孔子的学校有四科:德行、政事、言语、文学(见《论语?先进》)。德行、文学,指可做贵族教师的人才;政事、言语,指可做诸侯臣僚的人才,朱维铮先生总结称:“这种分科教育法,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化”。[3]

所以,孔子在向仲弓释仁的时候称要: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1]

这是叮嘱仲弓为人行事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从仲弓平日考虑事情周到的个性看(可参看《论语?公冶长》《论语?雍也》相关条目),孔子是希望发展其长处。而对同样“问仁”的司马牛,孔子却答称:

仁者,其言也訒(《论语?颜渊》)。[1]

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言,这是专门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缺点而说,所以孔子是希望规避他的短处。

对于“仁”这一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这种解释从哲学上看无论如何都是含糊不清的,却都符合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自汉以后中国的儒家教育培养的大都为附庸权势的官僚文人。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在这一层次上却相反,是要摆脱掉这几千年来的恶劣传统。为此,他提出了“活的教育”。“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比如教育儿童:“普通儿童之特性,大多都富于好奇心。当他还不知道说话和走路的时候,他时常手舞足蹈的,跃跃欲有所试的样儿,忙个不歇。这可就是他的好奇心了”(《活的教育》)。[4]

教育中满足好奇心,就是对创造性的培养。这在陶行知解说“教学做合一”的论述中更清楚明了:

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有行动,有思想,有新价值之产生……这是做,这是教学做合一之做(《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2]

因此,“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2]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重点培养的不是什么政治人才,甚至专业人才,而是创造性的人才;但反过来这又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这作为中国教育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一大飞跃、一大创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7、123~124

2 《陶行知全集》第2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8~290、633

3 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316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篇8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萌芽与形成

20世纪初,我国教育多采用移植自日本的赫尔巴特五段教育法,其简单易学但失之于机械,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更多地将学生视作加工的对象,而教师就是一个加工者。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之下,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无法建立在主动性之上。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教育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西方,此后更多地建立了儿童视角,并且提出了以活动为本位的教育主张,但这一思路与当下课程改革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弱点一样,忽视了具体国情的特征,显得水土不服。陶行知先生对此提出的批评是“教育自教育,生活自生活,渺不相关”。彼时,教与学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将“做”引入了教育,于是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事实上当时陶行知先生只是提出了这一思想,真正的“教学做合一”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另一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的)。此后,陶行知先生一手创办了晓庄师范学院,并将该校的校训定为“教学做合一”。从此以后,“教学做合一”就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最流行的口号之一。纵观“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萌芽与形成的过程可以发现,一个教育思想既是思辨的产物,也是对一定情形下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研究的产物。那么,在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时,是不是也要注意理论上的思辨与实践中的考量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记得在教研《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有参与研究的教师提出,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前让学生先回家抱一下母亲,然后再进行课文的学习;也有教师提出,上课时可以请求学生母亲的配合,在课堂上让学生拥抱一下母亲。应当说,从课程改革的某些理念上来看,这样的建议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其至少可以创设学习的情境,可以为课堂营造一个小高潮。更何况这与“教学做合一”中的“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算是“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设计显得过于机械。所谓的创设情境,更多的是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走入文本的心境,《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我”是在母亲生病的情况下,通过抱母亲并回忆起母亲“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才发现自己在当时情境之下的愧疚,因此文中“我”的这一抱,才有了一种让人动容的力量。如果忽视了这种心境的营造,那么仅仅“做”抱母亲的动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这个角度讲,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正是将道理包含在“做中教”“做中学”的论述当中。也因此,如果要创设类似于上面情境的话,笔者以为最好的做法是在课文学习之前,让学生回忆一件母亲所做过的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事例,那种情形之下无论是在家的一抱,还是课堂上的一抱,就都具有了价值。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发展与争鸣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是不断丰富的。在陶行知先生自己的实践中,“做”被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他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重掌握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强调学生在自主生活中形成生活能力,强调要走出教室去对外(社会)进行各种活动,进一步强调“在做上学”“在做上教”。与今天教育领域的人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基本认同的态度不同,在当时,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思想是遇到过质疑甚至是批判的,尤其是有人认为这一思想在“新的形势”之下是不恰当的,还有人基于其中的“做”而认为其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物,不应当成为一种教学法,更不适宜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应当说,这样的批评对于厘清“教学做合一”思想是有好处的,也正是经过了这样的一个时期,才使得“教学做合一”作为植根于中国教育土壤的伟大思想,而成为今天教育不可多得的本土财富。纵观这样的历程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笔者想说的是,作为一线教师至少应当坚守两个底线:其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教育主张的理论并精研之;其二,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同时善意看待他人的观点与批评。无论是名师还是普通教师,都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并不奇怪,关键是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有没有底气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底气面对这些声音。在研究《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时,笔者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一个堪称尖锐的问题:我们在座的各位是什么时候抱过母亲的?当时有人自嘲,也有人反驳,反驳者理由无非是教者是传递课程意志与文章思想的,不需要这种亲身体验……而笔者的观点则很明确: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了帮学生完成工具性技能之外,就是帮学生建立人文理解。《第一次抱母亲》作为小学阶段为数不多的讲母子之情的文章,其描写的是成人世界的“我”与母亲,作为儿童往往是一种间接经验;而教师作为成人,缺少的恰恰是这种体验,因而讲授本文的时候难免失之于空,失之于实,只有在自己对母爱有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之后的那一抱,才能让语文教师有足够的底气站在学生的面前讲授此课。这样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也是来源于形成的语文教育必须有教师对人文的认识为基础的观点,这种观点是笔者在教学中一以贯之的坚持,谁都无法更改。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定位与运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对“教学做合一”的认识渐渐趋同,终于成为一代教育思想。当前,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都有运用,“陶研会”之类的研究机构也见证着包括“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内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巍巍功勋。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笔者以为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解与运用,出发点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一件事”,是“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落脚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教”与自身的“学”“做”合一的情形下获得的发展。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学做合一”非常适合于小学语文中学生的学习,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扣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在教《第一次抱母亲》的时候,自己跟学生一起分享了生活中“我”(包括学生与笔者自己)与母亲的生活片段,在朴素的语文描述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我”语言背后对母亲的感恩与爱,而这种感觉又反过来渲染了他们对母亲的感受,很多平常并没有被注意到的生活细节,突然发散出母爱与子孝的光辉,而在这种光辉中,你看到的是一张张虽稚嫩却又透露着些许懂事的脸庞。“教学做合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张万红,申国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3,(22).

[2]成桂明.“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生活教育,2015,(13).

上一篇:高中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