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02-22 12:42:55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 核心含义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其中包括“生活既教育”,“社会既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的生活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健康生活便受健康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伴随个人生活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既是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陶行知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抱着要使全国人民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创立了争取大众解放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其中,他特别重视德育的重要性,他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就愈大。可以看出,陶行知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其实,生活中处处都需要道德,比如社会公德便是最基本的道德,一个人只有遵守最基本的生活道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有序,人与社会才能协调发展。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主要是针对中国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他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既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也就是说教育是人的生活需要,是为了向前向上的需要。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说:“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他指出,我讲的是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可见,陶行知不仅坚决反对旧教育,而且把德育看成教育之首。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升到理论,才能使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发达。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是在批判以往的唯心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中国的教育实践的沃土里成长起来的。这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力未曾有过,也是近百年来中国近代史所没有出现过的。陶行知在其道德教育理论中不仅从新估价了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而且非常重视儿童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还肯定了活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陶行知重视在“生活教育”中道德的获得,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陶行知还指出,“教员的天职是变化。”它经常说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充分肯定教育在道德获得中的作用。陶行知反对传统的旧教育,认为传统的教育忽视行为主体,不尊重行为主体。陶行知指出:“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拔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我们必须沿这条路线前进,才能使儿童脱离苦海进入乐园。重视儿童在生活教育中道德成长的地位,了解儿童的能力需要。不仅如此,陶行知还提倡教育者要走进小孩的队伍里去体验后才能为小孩除苦造福,才能为儿童谋福利。他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的,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高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陶行知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他从王阳明的知行学说中领悟55到行动对教育活动强化生活能力的作用。他说 :“我们道德上的发展,全靠着遇到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己解(下转第30页)(上接第12页)决得愈多则经验愈丰富。哪里遇着困难,当然是在活动中。活动越多,遇到困难的机会越多,解决困难的机会就越多,所以,陶行知明确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式。”

作为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教育大师,陶行知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在历史的地位和贡献是不可估量的,陶行知在旧中国所做的教育探索是有贡献的,特别是对道德教育地位的重视。但是,他在探索生活与教育的意义时,忽略了教育与生活的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生活是根据教育的能力作用向前面发展。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普及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界多年来研究的重要素材,陶行知的生平活动、教育理念以及人格魅力都对我国教育界有着深刻影响,成为广大教师实践教育价值、彰显教师人格魅力的典范。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的意义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历程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位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倾力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建设中,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陶行知的一生中,他提出了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教育教学新理论、新理念以及新方法,特别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更为世人所知,被现今教育工作者所广泛借鉴。与此同时,生活教育理论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不仅如此,陶行知还一位意志坚定的民主革命战士,他将人民教育事业建设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相结合,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不但在国内的国统区和解放区普及,而且跨洋影响到了国外。陶行知一生的成就受到世人的赞扬,评价他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更是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研究及探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国人能够真正意识到国内基本状况,以国情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的事业。

二、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则是生活教育理论。起初,生活教育理论是运用于平民、乡村教育中,后来陶行知将其发展成系统化的教育理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逐渐融入了新元素,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重要教学理论。针对传统教育中老师死讲,学生死学的现状,他倡导老师教学方式的确立应该依据学生学习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要联系老师的教学方式,要高效化的将“教法、学法以及做法”结合起来。譬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一件事时,学生应该依据怎样做好这件事的方法就做到怎样的学习,老师需要根据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就做到如何教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教和学作为主体,这一事例清晰说明了教和学、学和做、教和做两两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老师制定教学方法的前提与基础。与此同时,陶行知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需要依据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联系,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性格特点展开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三、普及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毕生愿望就是将中国教育普及化,实现全民教育。他认为只有通过全民化的教育学习,才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在陶行知的教育事业生涯中,他起初发展的平民教育,接着又投身于乡村教育建设中,后来则着重发展大众教育,也许或有人对此不理解,为何他不执著于一种教育发展,总是花样百出的发展各式教育,但是事实上,这正是陶行知所追求的,因为他想普及教育思想,实现全民化学习,从而民族教育得到发展。他不畏艰难险阻,将自己一生默默奉献给了中国的普及教育事业。从1931年至1935年,历时五年间,陶行知开始了普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提倡要将文化思想和科学知识全面普及给人民大众,要确保每一位公民都能有所学识。对于普及教育的教学方式,陶行知提倡到首先要在城市和农村同步执行,儿童教育要与成人教育相衔接;其次需联系劳苦大众的实际生活,设立乡村教学点,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也能学到知识;再次要建立起相关教育类的法律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普及教育,对于阻碍他人学习的组织或个人,需根据法律规章严格处理;与此同时,还需加强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三者之间的联系,确保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最后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给予中国教育发展的资金保障,并且要加强对人口的控制,推动普及教育的发展。

教育发展是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制也随之不断更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存有许多有益性、主张性以及价值性的思想理念和见解,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和知识指导的基础。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极具缺陷性,学校教育一味的重视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偏离,尤其是脱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与此同时,学校教育还注重科学发展而忽略人学发展,严重缺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意识,所以改变这一现状刻不容缓,国内要加强现代教育体制改革,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重要的理论指导,联系实际情况,健全并完善我国的现代教育体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开煌,周志平.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陈霞.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甘肃科.2009(03)

[3]翁冰心.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J].福建陶研.2008(03)

【作者简介】

王工利(1981.06-),女,安徽省宿州市人,工作单位:宿州逸夫师范学校;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历:大学本科;职称:讲师。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3篇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语录中提到“生活即教育,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1]

生活即教育”是说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便不是教育。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生活和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

曾读过题为《一个小女孩的智慧》的一篇小短文: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一个小女孩一看那跌倒的小家伙,愣了一愣,接着跑过去,装着一下子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边,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眼泪,又玩了起来。文中的小女孩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别人,没有刻意的雕琢,行为自然,充满灵性,仿佛生命与生命之间本该如此。

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往往无视学生具有的无限发展可能的潜在状态,在教学中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始终保持习以为常的高高在上者角色,殊不知学生有自己天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在教学中,我们要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共同去学习,去解决生活问题。因为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智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开。[2]

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也都应向生活教育理论方向靠近。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我担任的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有关父爱母爱的话题,我曾经给学生留过一个作业,就是回到家后亲自给父母洗一次脚,并写出心得。在课堂上我列举了众多生活中父爱母爱的真实感人故事,学生们听得很受感动,都决心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当时我希望学生的感动不仅仅停留在课堂短暂的一个多小时内,我希望我的学生可以走进生活中,真切感受生活,把对父母的爱生活化,就留下了回家给父母亲自洗脚的这个作业。学生把作业上交后,我看到了学生内心的变化,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谈当时的感受,很多学生谈着谈着就流泪了,我想他们的心真的受到触动了。通过这件事我更加确定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性。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3]因为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4]

“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国家重点中专,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以外,更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从学生未来发展角度出发,学校给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不同的实际操作课程,学校提供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实际操作课程中就可以走入超市,进行实际的市场调研,写出调查报告,以备进一步分析总结;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某公司实际情况做帐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这样便把书本上生硬的知识生活化、社会化了。学生也对开设这样的课程普遍欢迎,因为这种学知识的方式更加灵活,同时对每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都大有好处。

“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3]

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6]

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陶行知形象地比喻:“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7]

不仅个人如此,中国的教育也如此,中国的教育也必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为完成。

“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下容易造成“劳力者”和“劳心者”两个极端,所以应该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使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本学期参加了几次数学教研活动,发现我们的数学老师都非常强调数学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为了生活,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是去研究,分析,即陶先生所说的“做”,在这样的“做”中学习数学,在教学比赛开课中,一位老师的课其课题就是“生活中的百分数”。

最近,我们开展教研活动,有位老师上了一堂课,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大自然各种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创设了一个研究声音的情景,而后让学生自行动手动动身边的东西,使之发出声音,初步感受怎样才能让物体发出声音,其后又通过打鼓及观察音叉发音时发入水中产生的水纹,学生亲历这样的实践即“做”的过程,获得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学生获得的科学概念即“知识”也许学生也会忘掉,但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那种像“游泳”的“默会”知识却是终生受益。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与学是统一的,教师不仅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学,学会学习,学会自己去获得经验和知识的自学能力。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这样学生就会“乐学”而“自动”、“自得”;“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就是说“做”是教学的中心,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它们是统一的”:而教学的中心是“做”,是在“劳力上的劳心”,也是在“劳心”指导下的“劳力”,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这样即可把传统教育以书本为教学的中心,转移到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以做为中心,使学生从“手脑并用”的实践经验中,获得“真知”,获得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能力、创造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它又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观念的改变方面颇有建树,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于启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十分可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并认真研究汲取。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我们的信条[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88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560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创造的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617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633-634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教学做合一[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126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557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德;对象;内容;方法;价值

师范教育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毕生所思考、实践的事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更需要知识自我的更新,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继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形势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外语能力等迫切需要提高。面临新形势,要正确地分析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各方面吸取优秀的教育思想、理念,调整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路,准确定位,明确主攻方向。

一、教师教育的价值

陶行知先生曾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民族素质的高低。他曾在《介绍一件大事》中从小学教师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小而言之”,小学教员教出的学生之好坏,关系到“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关系到“国运”,“民运”。他不仅仅注意到师范教育对发展教育事业本身的作用,而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师范教育放到挽救贫穷落后的民族,改造旧的社会,创立新的国家的高度上去认识,把师范教育同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二、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根本

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指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这是陶行知在推行平民教育、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工作者在师德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他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被宋庆龄称之为“万世师表”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以其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教育工作头绪多,形式多样,不仅教学任务繁重,且不少工作难以量化,无法在经济上得到体现,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否具有无私奉献意识、是否有较强的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搞好教育必须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业务水平的师资队伍。

三、师范教育的对象。

(一)行政管理人员

陶行知指出: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可分四种:一是教育行政人员,二是各种指导员,三是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四是各种教员。他说“吾国自办师范教育以来,无论高等师范、初等师范只顾到第四项,只是以造就教员为目的;对于教育行政人员、指导员、校长和职员的训练都没有相当的注意”,以致“大家都以为这种种职务可以不学而能,人人会干,无须特别的训练更无须科学的研究”,“中国学务不发达的原因固多,但是教育行政办学指导人员之不得相当培养也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广义师范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教育界需要的人才都应受相当的培养”。

(二)一线教师

陶行知在《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师范教育的三原则:一是教育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二是教育界的人才要什么,就该教他什么,要多少时候教得了,就教他多少时候;三是谁在那里教就教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补充,组织学历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开展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培训、领导上岗、竞岗培训、提高培训等干训工作,提高教育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是毋庸置疑的。

四、教师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其职能的发挥以改造社会。他认为师范教育建设也应根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以训练有生活力的教师,通过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有生活力的新一代,使他们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陶行知主张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即“有什么,学什么”,“要什么,学什么”,以大社会、大自然作为教材和课堂。他认为以文字为中心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书呆子。“那种文字之外无教育”和以“讲书、听书、读书”为正统的教育程序必须打破,只有这样才能使师范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创造出富于“生活力”的社会改革者。

陶行知认为:“乡村师范学校负有训练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使命”,“我们要想每个乡村师范毕业生将来能负起改造一个乡村之责任”,“不能训练学生培养改造眼前的乡村生活绝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由此可见,陶行知认为师范毕业生必须具有改造社会的精神和能力,这说明陶行知办师范的目的绝不是培养只能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具有建设新中国伟大理想,成为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改革家的人才。

五、教师教育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即以作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

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教育也应以学校课堂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中心,以探索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为主要任务。在教师培训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不断改进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在教师培训过程中,要逐步改变以往的灌输式、讲授式和下压式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交流讨论现场观摩相结合、专业引领与实践反思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因需培训、务实培训,把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引入教师培训之中。

参考文献:

[1]董良宝. 陶行知教育学说[M]. 武汉:湖

北大学出版社.1993.

[2]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5.

[3]赵惜群. 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J]. 郑州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5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系完备,博大精深。首先,他改造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权威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既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几千年封建教育的羁绊,又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陶行知从他当时所处的中国国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为现代中国教育开辟出的一条光明之路。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拿陶先生自己的话说,“生活是教育的本原”。在陶先生看来,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是劳动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科学的生活便是科学的教育。这种坚持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教育观,至今都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有人曾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实”、“活”、“真”、“创”、“爱”、“新”、“行”、“人”等八字箴言,这就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更加具体化了。所谓“实”,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所谓“活”,就是反对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拿他的话说:“教育应该是动态的,接受熏陶的。”所谓“真”,就是要教育学生崇尚真善美,反对假丑恶。陶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谓“创”,就是在从实际出发,在实施“活”的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所谓“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陶先生主张,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所谓“新”,陶先生提出自新、常新、全新。就是说根据中国国情,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和人民大众要求的、新的、“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并且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在教育思想、理念、制度、方法、手段、内容等诸方面始终保持全新面貌。所谓“行”,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念,从实践中产生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所谓“人”,就是以人为本,即主张教育的根本就是育人。陶先生主张,我们培育的人才,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不做人下人,而要做人中人,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之人。

仔细分析陶行知的“八字”教育箴言,我们不难看出,它几乎涵盖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就能提出如此全面、如此先进、如此缜密的教育理论,令人不能不为之感叹!在素质教育广泛宣传、积极推进的当今,重温陶先生这些看似遥远,实则深含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新中国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直至新世纪的教育,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沿着陶先生的教育之路在前行,都在不断发展和光大陶先生的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素质,就是要让我们的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最终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优良学业、强健体魄、善于审美、具有劳动观念和技能的全新的人才。

如果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还会清楚地看到,目前我们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有许多地方还没有达到当年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理论境界。就拿陶先生最主要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来说。陶先生在这里强调的“生活即教育”,其实就是要教育者把纷繁的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广阔背景,“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都作为学生丰富的学习内容,“教学做合一”,实则是强调以作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联系到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离陶先生这一主张相差很远。首先是我们的教育者,他们轻视或者是忽视生活本身蕴藏着的教育因素,因此也就不会把生活中这些教育因素利用起来教育学生。他们的教育只是取材于教科书,或者一些政治口号。在“社会即学校”方面,我们的学校做得也很不够,虽然我们的学校一直都在强调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然而,我们却看到,我们的教育者还是很少地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当中。从校门到家门,从家门到校门,还是当今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和形式。因此,当今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接触、了解、认识都极为有限。在“教学做合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一直在不断强调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还是远没有达到陶先生所向往的凡事必先做,在做中学的理想境界。当然,我们的素质教育在大力推行之时,是受着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的,它的落实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必须创造条件,使我们的教师真正能在生活中实施教育,使我们的学校真正能与社会融成一体,真正把教学做统一起来。说到底,是让学生真正提高各方面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陶行知先生以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深邃的教育理论,经过亲身实践,不懈努力,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中国里,为我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他的教育思想,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他的教育理想远没有真正实现。然而,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今天,时代变化了,我们的国家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奔向现代化,我们的教育日益被重视,已经得到空前发展;而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正是秉承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推进,取得巨大成果。如今,深入学习、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并拿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它必将会把祖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陶行知 公平教育 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 徐禄春,江苏省无锡市金星中学校长。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11-0022-02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无不折射出公平教育的光芒。作为省市两级的陶行知教育研究基地,无锡市金星中学的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在这场社会转型、教育变革面前肩头所负的责任:落实教育公平,让在校的每一个孩子幸福、健康成长。无论是建设校园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科研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还是提升师生素养,我们选择了一条“文化兴校、文化育人、文化为公”的办学之路,确保每个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接受高品质教育。

一、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1. 民主办学思路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以现代科学理念为支撑,坚持“教好一个学生,振兴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贯彻“欣赏师生进步,促进师生发展,让师生都能获得成功感”的办学理念,确立“办一所有较高质量和一定特色,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学区百姓满意的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采用“开放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策略,坚定地走在“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弘陶”的星光大道上,形成了“学陶师陶研陶全员化,中华美德教育经常化,民工子女教育优质化,无锡方言培训兴趣化,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化”的办学特色。

2. 人文校园环境

多功能阶梯教室、三机一幕教室、学生电脑房、温馨心理聊吧、校园安全智能化监控系统、广播电视立体式演播系统、电子化图书管理系统、教师信息化数字平台和自主性学习平台等现代化设施为师生创建了信息化学习环境。美德墙、求真楼、爱心石、行知屋、承美廊、和谐苑都力求以景传情。学生们亲手绘画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学生们丰富的艺术作品,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箴言,陶行知青少年时期求学立志的连环故事,师生们撰写名言警句、品读经典的感悟,使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景点都育人,彰显了“弘扬美德、传承精神、学陶师陶、发展个性”的校园文化特色。

3. 公平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实行目标达成与过程管理同步、岗位与绩效并重管理模式,将质量意识贯穿于管理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变“问题管理”为“预防管理”,变“教师育人”为“学生自育”。倡导“六个一”班级管理模式,即突出一个重点,抓住一个侧面,解决一个问题,形成一个系列,养成一种习惯,锻炼一支队伍。完善“双效”学生评价制度,即长效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同伴、师长、社会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原则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评价他人”,评价的核心是“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4. 多元研训措施

学校坚持做好“铸师魂、修师德、强业务”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鼓励教师朝着“十个一”目标努力。即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练好一流基本功,精通一科教材大纲,掌握一套教学理论,具备一项特长,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创出一流的好成绩,总结一套好经验,熟练地使用一套电教设备,收获一流的教改成绩。省陶研“十五”课题《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中陶会“十二五”课题《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引领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让教师找到了发展的方向。

5. 和谐师生观念

围绕“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发展”的目标,学校的教科研聚焦课堂,从研究“教”转变为研究“学”,探索以生为本的主动参与式有效课堂、有效教研、有效管理的方法,教、研、培统筹规划、按需施训,优化评估激励机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陶行知先生说:“我们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去牺牲那一个人。”学校实践“五多五少法”课堂教学模式,即多一份练习、少一份讲解,多一份自主活动、少一份硬性规定,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指责,多一份欢乐、少一份严肃,多一份创新、少一份限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反馈,努力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上都能有所收获。

二、追求高效教育品质,促进学生平等发展

1. 创新管理机制,营造平等成长环境

学校从2002年起接纳流动人口子女,目前占在校学生数55%以上。在全面贯彻“三同”理念(即对流动人口子女同管理、同教育、同享受教育资源)的同时,学校落实四“优先”机制(班主任家访流动人口子女优先、班委会组建流动人口子女优先、各奖项评比流动人口子女优先、困难补助流动人口子女优先),从五条路径(语言沟通――培养交际能力,相知在无锡;法纪教育――增强法纪观念,平安在无锡;文明教化――培养良好习惯,文明在无锡;心理辅导――消除心里障碍,快乐在无锡;机制创新――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平等在无锡)入手,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共同进步。

2. 开设校本课程,架起平等交流的心桥

学校方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流动人口子女接触无锡文化开设了窗口,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升自信心拓宽了渠道,为他们更快融入学校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打好了基础。学校方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为保留乡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有效德育的研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家校间、校区间的人文和谐,提供了点、面实例和经验。

3. 做好培优补差,撬起平等质效的杠杆

陶行知先生指出:“改进之意即在使坏者变好,好者变为更好。社会是动的,教育亦要动。吾人须使之继续不断的改,继续不断的进。”学校针对生源质量不平衡、学生流动性大的现状,发挥班级、学科优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认真抓好培优补差。正视学生基础、个性、心理等差异,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按照“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原则,找出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缩小分化差距。

4. 开展扶贫助困,播撒平等关爱的种子

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资助体系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学校“关爱学生,播洒阳光”工程诠释了“爱满天下”的最崇高师德情怀。2003年起学校教职工自发捐款成立“行知爱心助学基金”,学校组织开展“希望工程”、“励志助学”、“关爱流动女童工程”等形式多样的助困助学活动。在经济资助的同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结对家访,重点到“单亲”、“流动学生”及下岗职工的子女家中访问,义务送教、助贫帮困的各种举措得到家长高度赞扬。

5.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绽放素质教育之花

学校成立“学生发展中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学社、音乐队、球社、科技社、画室、电脑设计室等社团百家争鸣,小绣花师、小厨师、小武术家、小绘画家、小古筝演奏家、小歌手、小发明家、小设计员、小泥塑家百花齐放。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得到符合需求的发展,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舞台展现自己的自信与风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重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可见,以发展求公平才是对教育公平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 方明.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 朱经农.教育大辞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墨家思想 对比分析 渊源关系

谈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大家往往会想起孔子、王阳明、杜威等人对他的影响。其实,陶行知在他的著作中,还多次提到墨子,并且十分推崇“墨辩”。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墨家思想的痕迹。因此,我们推断墨家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源流之一。本文对墨家思想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旨在说明两者的渊源关系。

一、“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与儒家并立的显学。他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反对儒家靡费民财,讲求繁琐的礼,就背弃了孔子所宗的“周道”而用“夏政”。墨家弟子分布广泛,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当时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平时一律短衣草鞋,“以自苦为极”。他们平时从事生产劳动与发明,战时作战十分勇敢,“赴火蹈刃,亡不旋踵”。孟子虽然反对他的思想,但不得不承认他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精神,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典范。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就刻苦兴学的精神而言,他与墨子是一脉相承的。在晓庄师范艰苦创业时期,陶行知为乡村教师题写下一副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副对联既阐明了乡村教师对人民负有的光荣责任,又歌颂了乡村教师在低劣的环境里,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和不求索取的崇高品质。陶行知本人说到做到,躬行实践。他脱下西装,穿上布衣,头戴瓜皮帽,不怕风吹雨淋,和师生一起耕田种菜,一起建设学校,虽然与“牛大哥同铺”,却“一闻牛粪诗百篇”。为了表示与农民同甘共苦的决心,他把老母、夫人和孩子也接来农村,盖了几间茅屋,取名“五柳村”。陶行知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辛劳与苦楚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以难为乐,以贫为乐,以苦为乐,百折不挠地去战胜它。这种献身精神贯穿陶行知的一生,也渗透在他的全部教育思想中。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唯有从这一高度来学习才能得其精髓。

二、“爱满天下”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学说。儒家主张“爱有等差,施由亲始”,而墨子提出“兼爱”,主张没有差别地爱。墨子同情庶民因战争而遭受的损失和痛苦,提出反对侵略战争的“非攻”主张。他认为战争皆起源于不相爱的缘故,要彻底消灭战争,只有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兼以易别”。但是在阶段社会里,“兼爱”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思想根源于墨子的“兼爱”学说,但又高于墨子的思想,两者不完全相同。墨子的兼爱学说,是在承认人们有贫富贵贱等级差别的前提下提出来,并不试图消灭这些差别。而陶行知的博爱精神则充满了阶级性和斗争性。他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陶行知甘愿抛弃高官厚禄和城市的舒适生活,立志到农村去与农民同甘共苦。对于反动派则是憎恨无比,就连夫妇亲临晓庄参观也不屑一顾。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遭到反动派的恐吓、利诱、通缉以至暗杀的威胁,最后是在随时准备“迎接第三枪”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志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三、以教人为己任

在教学态度上,墨子认为“不强说人,人莫知之”。他反对儒家所主张的“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认为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本着“为义”的精神进行“劝教”、“说教”而不能“怠倦”,不独要有问必答,并须“不叩必鸣”。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墨子则进一步主张对来学的人固然要教,对不来学的人还可自己去教,送教上门。

陶行知继承了墨子这种以教人为己任的积极态度,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的“大事”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把教育作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制定了普及教育,改造中国的伟大计划。他说:“我们已经下定决心来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要把乡村学校办成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使乡村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使乡村的农民都受到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成为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的新生活的主人。陶行知在他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都在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伟大计划而呕心沥血、顽强奋斗。

四、关于知识的来源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他把知识构成的来源,分为三种类型。他在《经上》中说:“知:闻、说、亲。”闻知是别人传授进来的;说知是自己推想出来的;亲知是自己经验出来的。又说:“名实合,为。”是说名实相合而成为行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墨子不同意孔子“述而不作”的保守思想,主张“述”而且“作”。

陶行知在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时,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观点。他完全赞同墨子关于知识分类的主张,说:“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的来源,并不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和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他把直接知识的间接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生动地比喻为“接知”如“接枝”,一切间接知识(闻知)与理性知识(说知)都是扎根于亲知中。陶行知反对单纯劳心,认为它不能算作“做”。只有“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陶行知十分重视这一发现,他认为“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是一切发明之母”。这样,陶行知就赋予“做”以新的涵义,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

五、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

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他整理加工过的“诗、书、礼、易、春秋”,他轻视体力劳动,不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传授,斥骂询问学种田、学种菜的樊迟为“小人”。而墨子则是劳动实践家,他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初步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是要对“农与工肆之人”授以实用的知识技能,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各从事其所能”,培养成“为义的兼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子为了实现“为义”的理想,对弟子所用的教材,很重视与生产有关的实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墨子试图通过“上说下教”的方法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使墨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具光彩。

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也明显具有墨家这方面的特色。一九二七年三月,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举行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之一是开荒。劳动完毕,陶行知兴奋地对他们说:“今天的考试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你们的劳动成绩很好,足足可以打上一百分。”后来,他把自己动手建成的圆形大礼堂命名为“犁宫”,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向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他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中,把文牍、会计、庶务、烹饪、缮写、招待和洒扫整理列为分任院务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从乡村生活内容的实际出发的,所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就能够成为农村需要的比较全面的教师。陶行知是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以极大魄力将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使得直接经验进入学校课程,获得正式地位,与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分庭抗礼。在陶行知的实验学校中,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开创和形成了教育史上能够与传统的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科课程相对立、相抗衡的活动课程体系。在今天世界范围的课程实践中,各种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已经成为现代课程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现代课程的主流。

六、从创造实践到创造理论

墨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明创造。他与当时很负盛名的公输班(鲁班)齐名,擅长制造生产工具和守城器械(据《鲁问》记载,公输班在楚国九设攻城机械,墨子九次挫败他的进攻,公输班技穷智竭,投械认负)。墨子设计的滑轮系统与英国的“阿特伍德机”极其相似;在军事器械设计上,他发明了木鸢、赣车、连弩车、籍车、听瓮、云梯、悬门等攻守器械;尤其难得的是,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倒影的原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至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取得了使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初成果。《墨经》中具有比较丰富的科技知识内容,涉及力学、光学、几何学、军事学、逻辑学等方面,被誉为中国的《几何原本》(古希腊欧几里得著),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

陶行知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创造性,并逐步把创造实践上升为创造理论,成为我国创造教育的开辟者。他说:“今日教育家必须具备两种要素:一是‘敢控未发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他认为:“生活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向创造之路迈进的人,“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发一条生路”。他在批判了那些视创造为畏途的观点之后大声疾呼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还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同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面对庞杂的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独立分析和决策,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是完全一致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其中的墨学因素,是他对墨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今天,我们遵循同志关于“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的指示,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墨家渊源,就是要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科学体系来,更好地为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主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3][清]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

[4]谭家健注译.墨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8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健身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崇高的人民教育事业,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努力探寻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之路,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自励励人,胸怀“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愫,以“甘当骆驼”的奉献精神,致力改革旧教育,大胆创建新教育,积极探索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理论。陶行知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批判分析,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新教育思想观点,创建了意蕴深刻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并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贯穿到生活教育实践中去,为近现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呕心沥血,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高度称赞。陶行知先生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历史贡献,不仅创建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并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提炼出了内涵深厚的健身教育思想,他的健身教育思想既体现了科学的理性精神,又充满了创新教育的生命活力。他的健身教育思想与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水融,他的健身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发展起到过应有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仍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首重健康”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生活教育的开拓者,他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严重脱离生活的弊端,批判地吸收了现代西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活教育思想。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60为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强调学校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来展开活动,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2]104陶行知对“沿袭陈法”的传统教育和“仪型他国”的洋化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明确提出了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这种新教育就是他的生活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首重健康”,陶行知在其《育才二周岁前夜》一文中说:“创造健康之堡垒:我们的集体生活首重健康。”[3]258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首重健康的教育,有健康的生活便有健康之教育,健康、生活和教育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正如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一文中所指出:“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4]202陶行知对“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这一观点深信不疑,并深入阐发了生活、教育和健康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诚如他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强调说:“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4]355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与教育紧密相连,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是生活决定教育,而不是教育决定生活,教育寓于生活之中,生活与教育水融。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指导青年一代为理想生活而奋斗。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首重健康,强调健康既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由此可见,健康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首要任务。二、“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基于“首重健康”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健康身体是学校教育的第一位教育目标,他曾用一系列与健身相关的概念来表述他的健身教育观,诸如健康、康健、厚生、体健等。这些意义相近的词语足显陶行知先生对健身教育的重视和用心良苦,这在我国近现代其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是不多见的。1923年秋,陶行知所创办的南京安徽公学就把“身体宜健实”作为学校的教育宗旨。他在《学问之要素———答程仲沂先生的信》一文中说:“先生所说做学问有三要素:一体健,二天才,三财力。很有见地。知行认为体健是人生的一个最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最要目的。”[1]382在此,陶行知和友人就体健和做学问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致赞同体健在人生和学问中最为重要。陶行知把儿童健康视为中国幼儿教育头等大事,呼吁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儿童健康的保护神,这体现了陶行知对我国儿童健康的高度重视。在《每天四问》一文中,陶行知强调说:“首先,我们每天应该要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5]502。1945年陶行知在一篇日记中写到:“我要注意身体,健康第一,我决心不为争第一而伤身体。”[1]288陶行知先生“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对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远见卓识,无论是在健身教育思想的论述中,还是在演讲报告中,抑或是在写给亲朋好友的书信中,他都始终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从人生、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全面阐释了“健康第一”的重要价值。陶行知在其充满睿智的健身教育思想理论中反复强调“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号召“大家都应成为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的重要成员之一,健将之一,共同来保证‘健康第一’的胜利”[1]38。显而易见,陶行知不仅善于用通俗浅显的词语来诠释他的“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而且还灵活地运用了诸多意义近似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健身观。

三、陶行知健身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首重“健康”,陶行知的健身教育思想强调“健康第一”,显然,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健身教育思想都把“健康”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在生活教育思想中,陶行知把健康、生活、教育三者融为一体。在健身教育思想中,陶行知自始至终强调“健康第一”,他主张个人生活要健康第一,学生学习要健康第一,农民劳动要健康第一,工人生产要健康第一,休闲娱乐要健康第一。一言以蔽之,陶行知先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育中,都始终把“健康”置于首位,他的“首重健康”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两者都把“健康之体魄”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5]209的现代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健身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均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当代我国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毋庸置疑要把“健康素质”作为学生的首要素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健康素质不仅包括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包括健康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人格素质。我国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首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健康素质,使之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接受一个健康的教育,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生活。陶行知的健康生活观、健康教育观和健身观,不仅对近现代我国学校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我国教育界正在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夯实足球发展根基,振兴我国足球事业,实现体育强国梦;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全国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校园足球让青少年学生走向绿茵场地,感受足球氛围,体验足球乐趣,欣赏足球魅力。校园足球旨在育人,重在健康,校园足球既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生活,也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教育,更是青少年学生的健身教育。显然,发展校园足球与陶行知的健康观是一脉相承的。

四、结语

陶行知在我国社会革命风起云涌的艰难时代,以“敢探未发明新理”的创造精神和“敢入未开化边疆”的开辟精神,对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西方教育进行合理的批判和借鉴,创造性地形成了他的充满生活旨趣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具有生命活力的健身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和健身教育思想都把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的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开启了我国近现代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新篇章。陶行知站在全面发展教育的新高度,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阐释了健康与生活和教育的内在关系,确立了“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健身教育思想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智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健身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健康生活教育”理念与当代我国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全吻合,深刻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健身教育思想的科学预见性和正确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在“教育面向世界,教育面向未来,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思想指引下,从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走向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性的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显著成就,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已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热潮,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推进,我国体育事业正在努力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体育事业领域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就我国学校体育来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政策,突出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一些人在主观上肯定了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在客观现实中,有的人却有意忽视学校体育,有的人轻视或漠视学校体育,更有甚者竟然歧视学校体育,以致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导致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弱化的主要根源在于青少年学生缺乏有效的健身运动,种种迹象着实令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深感忧虑。鉴于此,我们应重温陶行知先生意蕴深刻的教育思想,研究他的“首重健康”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从中得到深刻的价值启示,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健康在生活和教育中的价值所系,而且有利于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健康生活观和健康教育观,这无论是对我们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加快发展校园足球,还是对我们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王世杰.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4]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9篇

关键词: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解读

中图分类号:G40-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06-03

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在晓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并亲自设计校旗。“旗之中心有一个小圆圈,里面有一个‘活’字,代表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圈外有个等边三角形,代表教学做合一;三角上面有一个‘心’字放在当中,表示关心农民甘苦之意;左边有一支笔,右边有一把锄头;三角之外有一大圆圈放射光芒,好比是太阳光;四面有一百个金色星布满全旗,代表要创建一百万个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使个个乡村都得到光明。

从校旗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陶行知旗帜鲜明地主张“活”的教育,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这里的“活”代表生命力,代表光明,代表希望,代表生活,代表实际,代表对生命个体的尊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围绕一个“活”字,“活”是其思想的灵魂。

一、指导思想——活力

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仍然被我们所颂扬和学习,说明其教育思想符合我国社会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和现实价值。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我国的教育由进行了部分变革后,便开始废八股兴学堂。“五四”前后又进行了改革,其结果是丢弃了“老八股”,但取而代之的却是效仿德、日、美的“洋八股”。陶先生指出,中国的新学办了30年,只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他大声疾呼:“中外情形有同者,有不同者,适于外者未必适于中,沿袭陈法、率任己意、仪型他国,何能求其进步?”可见,他主张对国外教育思想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照抄照搬。在他的教育基本理论中也可以看出,尽管师从杜威,但是他将杜威教育思想创造性地颠倒过来。在其教育生涯中,他一直大力普及平民教育,以改变当时中国腐朽的教育现状,用实际行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以达到教育兴国之目的。

其次,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符合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观与传统的教育观截然不同。传统教育奉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教育思想,把教育看做是升官、发财的途径。陶行知旗帜鲜明地指出培养“人上人”的教育“就成了少爷小姐政客书呆子的专有品”。历史证明,这种“人上人”的教育最后要被历史所淘汰、所抛弃。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使人民大众受教育。他说,教育不应是玩具,也不应是装饰品,更不应是升官发财的媒介;教育不是“因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可以为读书而读书”的“小众”教育,“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陶先生指出,“民众教育是民众的教育,民众自己办的教育,为民众的最高利益而办的教育”。

再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现实价值。当前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陶行知提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六大目标是“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追求真理”和“人社会化”的发展。这些可以概括为德、智、体、美、劳、群,它与我们今天教育要培养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吻合的。

二、培养目标——鲜活

物质世界的人,其本来面目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相协调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有鲜活生命的和独特性的个体。陶行知的培养目标就是想要恢复人之本性,培养人之“真”性,真正体现鲜活生命个体之特性。

首先,陶行知的培养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传统庸俗的教育思想影响下,人变得虚伪和庸俗,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生活。陶行知的“真人”是指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追求真理的“真人”,是“真善美的活人”。《庄子》中的“真人”指的是“不为名利所奴役的人”。陶行知借鉴了《庄子》主张的“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的主张。他认为,教人求真的教师必须具备两种素质:“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求真的教师必会培养出“求真”的“真人”。的确如此,能够真实面对自己,不为名利所动,认清真实的社会现实,才会有不变的真理孕育。

陶行知的“真人”除了追求真理之外,还要在人格上达到“真、善、美”。“真”是指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得到客观的真理,得到人对客观社会的科学认识,就必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善”是指人与人的关系,使之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完美和和谐的关系。要做人中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大公无私的容量。”“美”的价值在于真与善的统一。这样的“真人”,应该是讲究诚信、待人公平及与人为善的“真人”,这样“真人”能体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达到人格上的完整统一,实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一致。

其次,陶行知培养的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相协调的人。陶行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过有组织的生活,便是受有组织的教育;过一盘散沙的生活,便是受一盘散沙的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因此,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来自生活。

再次,陶行知培养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人。陶行知尖锐地指出,中国旧教育是“奴性”太多,它只能培养听命旧制度的奴才,而要担当起改造中国巨任的新一代,必须是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

培养具有能动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一应尊重个体人格,尊重个体差异。在陶行知的世界里,儿童和青年最大,比什么伟人还要大。“小朋友”、“小先生”、“小小研究生”等等称呼都是陶行知对儿童的尊称。陶行知儿童观的第一条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每个孩子的生存权和生命价值,这是实施民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其二是理解儿童的心灵。教育者首先要懂孩子,善于理解千姿百态复杂而丰富的儿童世界,理解差异;其三是要耐心和宽容,给孩子成长提出一个广阔的宽松的心理空间;其四是要真诚提醒;其五是要热情激励孩子的一切成功之处。这些都说明,陶行知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即尊重他的独特性,培养儿童的主动性。

陶行知提倡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的儿童观提倡信任儿童,相信孩子的潜能。陶行知说:“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50万年与环境适应作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和精华。”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发沉睡在学生身上的潜能。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他提倡制定能体现具有创造力的考试制度。陶行知反对国民政府的会考制度,他指出这是一种“毁灭中华民族生活力”的“自杀杀人的制度”。为此,他大声疾呼,“我们现在要求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明那培养创造生活力之考试”。

三、课程资源——活泼

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他“活”的课程资源上。因生活丰富多彩,所以来源于生活的课程资源必然生动活泼。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内涵在空间上的扩展,是生活教育的组织形式。它至少包括以下几重含义:一是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它是借助学校教育这个形式,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的整体教育,是“活”的教育。对此,陶行知指出,要使以“死书本”来施行“死教育”的“死学校”得到根本的改造,就必须“开笼放雀”,将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这就需要彻底地拆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那道高墙。“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的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得到的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可见,在这“伟大无比的森林”中,我们必然看到一切“活”物,学习的内容是“活书”,它是活的知识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便都是活的书”。一言以蔽之,活的生活就是活的书,活的书就是活的生活。

四、教学方法——活用

在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基础上,他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陶行知认为,旧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主要表现是教学领域中存在“重教太过”、“教学分离”等主观主义痼疾,这种主观主义的特征是教学过程被演化成简单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教师只知道自己做自己的教授,不管学生能否接受,他只知道反复一味地灌输和强化作业。人们也习惯于把教师所干的事称为“教书”,把教师教书的法子称为“教授法”,似乎教员只是专门教书本知识的。学生在校内也似乎除受教外,无别的功课可学,于是乎出现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来却又像教校”。他尖锐地指出,这是教与学的分离,并呼吁“教学二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两者分离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其弊端最终表现为“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由此,他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认为,“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的中心。所以,教和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做”。换句话说,“做”就是实践,就是应用,就是归宿。教和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活教,学生活学,最终达到活用的目的。正如《手脑相长歌》一诗中所写: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所以,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是“课程消费者”的做法,使自己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开发者,并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五、教师选用——灵活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社会中处处是学校,那么,生活中则处处有老师。根据生活之需要,学习之需要,人人都可以成为老师。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吾师。”因此,陶行知拜人民为师。

案例一: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将其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和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案例二: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案例三:姚文采是陶行知的同乡,陶行知请他到晓庄学校教生物课。第一次上课,陶行知就让他先把书本摆到一边,要求“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姚老师教了十多年生物课,从来没有不带书本去上课的时候,他弄不懂陶行知是什么意思。傍晚,他看见陶先生与两个叫花子在亲热地交谈。陶先生和那两个人谈完话,就叫学生领他们去洗澡,然后告诉姚文采:“这是我从南京夫子庙请来的两位老师,来教大家捉蛇。晓庄附近有许多蛇,经常咬伤人,让叫花子来教大家捉蛇,你看怎么样?”姚文采没说话。叫花子开始为晓庄师生上生物课了,课堂就在山里。几天以后,最胆小的女孩子也敢捉蛇了。她们说:“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呀!”大家还懂得了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快、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以及蛇是老鼠的克星等知识。姚老师终于理解了陶先生的用心,他带领学生采集标本,把挖草药的老农请来教认草药,请种花木的花匠来教种植花木的方法,请中国科学社的专家来教他们怎样辨别生物科别及定学名。晓庄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起了学名牌,生物课从此上得生动活泼。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真人;自由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04-02

陶行知,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研究,经过对中外文化和教育差异的探索,再加上自身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陶行知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具有中外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对国家、对广大贫苦人民的爱,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紧围绕着“人民”,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教育思想,也指导着中国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和变革。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典范。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起源――中外人民生活差异

陶行知生于1891年,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过着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他亲眼目睹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占有中国人口80%的农民过着贫穷、愚昧、落后、受欺侮的悲惨生活,这让他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充满着同情,也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同时,作为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陶行知曾留学美国,也曾流亡日本,这些经历让他有机会见到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东西,也让他见识了这些国家的人民与中国人民所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国内和国外人民生活状况的巨大差异,促使了陶行知“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教育要救国首先就是要“救人”,要让广大劳动人民接受教育,让所有人都能有机会从教育中寻找到作为“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生活和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让他们认识到如何作为“人”而存活。后来,陶行知所从事的一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因为他认为人民文化、意识的提升会从根本上改造整个中国社会,挽救中华民族。抱着这样的思想,陶行知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并且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教育事业。

二、陶行知教育实践的对象――人民

在陶行知的所有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是他的理论核心。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对其导师杜威的教育理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结果。这一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陶行知联系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所改造出来的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理论。“生活教育所指的生活就是人类全部生活实践,既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又包括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所指的教育,是指不限于学校范围的,而是社会全体成员都有机会接受到的教育。”陶行知在1939年12月致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向上的生活需要而教育。”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所以说是用“生活来教育”。从生活教育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有生活就有教育的存在,有教育的地方也必定是人生活的地方。所以,有生命的个体都有而且也应该拥有教育。这些思想决定了陶行知所实践的教育对象是全中国所有的人民大众,不分阶级差别、不分地位悬殊,只要是中国人民,皆是教育的对象。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归国的时候曾豪迈地说过“我要使全体中国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就充分说明了他的全民皆是教育对象的观念。陶行知关注乡村教育问题、倡导平民教育、宣传生活教育、推进示范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教育理念,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毕生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中,用一生的时间为人民大众争民主、争自由。因此,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极其符合他为人民所做的伟大贡献。

三、陶行知教育的培养目标――“做人”

陶行知认为一切教育问题的实质是培养人,任何教育理论的最终指向都是人的塑造。“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真善美的新人”,这是陶行知的经典名言,也是他用一生所践行的教育诺言。“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是近代教育家所共同倡导的。但这里的“做人”跟传统教育所谓“做人”是不同的:它不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对人性的禁锢,而是人性的解放,解放了的人民不但是“真人”,同时也是个“自由人”。

1.培养“真人”。在陶行知所生活的年代里,中国社会千疮百孔,虽然整个社会文明在不断地发展前进,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依然控制着人们的整个心灵。“伪知识”和“伪君子”充斥在整个的教育世界里,甚至是整个中国社会中。那些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知识,不是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是为生活服务,而只是为了麻木人民的精神,使他们相信所谓的命运而甘愿继续过着被剥削被压迫的生活;而那些“伪君子”则是统治阶级的“俘虏”,他们的思想被腐蚀,没有个人意志,没有“真人”的精神,而沦落为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伪知识”和“伪君子”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产物,在陶行知看来,要改变这种误国误民的现象,必须要对异化了的教育进行变革,培养“真人”。陶行知在1946年写的《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对学生发展的目标有过清楚阐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人”即“知情意统一”、“真善美统一”、“智仁勇统一”的人。这些“真人”拥有“真知识”和“真品格”,他们追求真理,为国家、为社会服务。他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以生活而非书本为本位,以社会而非学校为本位”,目的就是让学生回归自我、回归真实生活,做一个“真人”。

2.培养“自由人”。“欲做真人,先做主人。”陶行知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失掉自由便不能成人。所以,在他的教育理念中要想做真人,必然要先做自由人。“他们自主而不放纵,自尊而不自大,自决而不专断;他们不卑不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守身如玉,穷且弥坚,富而愈俭。”这就是陶行知所要培养的自由人应该具有的品格。“自由人”主要是有自由的人格,他们不愿意做奴隶,也不要别人做他的奴隶。陶行知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这句话就表明了他的人人生而平等又能自由发展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晚年所探究出来的“六大解放”说,就为培养“自由人”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放思想作为他的解放说的重点,表明他希望通过现代教育把人民从传统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从而成长为有自由意志的“自由人”。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人的价值是核心价值和终极价值。他要求培养“自由人”进而培养出“真人”,使所有的中国人都学会“做人”,最终成为“人中人”。他说:“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教人识字、读书,而是通过培养人、改造人来改造生活!”陶行知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将毕生精力都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影响了当时教育的改革,也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他提出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丰厚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娄月红.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J].科教纵横,2010,(4).

[2]陈敏.陶行知:把人写上现代化的旗帜[J].中国改革,2002,(5).

[3]柳国梁,程艳.陶行知与杨贤江学生发展观教育思想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1).

[4]王洁.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成功(教育),2010,(5).

[5]杜琴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成功(教育),2013,(8).

上一篇:智慧教育平台范文 下一篇:老年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