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0 14:57:03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篇1

[关键词]:陶行知 健身思想 高中 体育教学 启示

一、陶行知体育健身思想特点

在同一时期,不同知识分子对体育思想的见解也是不同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受到广泛推崇,并且在后世也被认可。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体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健身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提倡健身对象的范围更加广泛。在陶行知的健身思想中,主张主体终身体育、终身健身的思想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身体锻炼应当是贯穿与一个主体生存发展全过程的重要行为,也就是陶先生说的“与生同来,与死同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陶先生的价值理念中,体育健身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人,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条件,一个人只有健全的体魄才能证明其是一个完整健康的人。

第二,体育健身的可操作性。陶行知健身思想是创造条件、因陋就简、量力而行。健身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但必须从实际出发,他主张健身应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因陋就简,提倡学生选择一些不一定花很多钱,实用性强的健身项目,如游泳、爬竹竿、跳远、游戏等,甚至“走来走去练习脚步也于康健有益”,这就根本不用花钱也能健身了。陶先生的健身思想,是一种朴实的教育思想。他不盲目追求外在的形式与花样,而是从健身的基本规律出发,讲究在健身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并根据规律来制定适合每一个个体的锻炼方法与健身目标。

第三,健身是一种应当被重视的基础行为。陶行知的健身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好最基础的预防和保护工作,从基础做起,认为一个个体应当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为个体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进而才能有一个相对健康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是培养高尚情操的基础,也是各种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

三、陶行知健身思想对高中体育的启示

上文我们分析了陶行知体育健身思想的背景以及主要特点,这一思想的产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是这一思想的价值,并不因为这一时代的远去而被众人忘记,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理念除了展现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还渗透了教育理念的基本价值规律,能够被后世继续沿用。从当代高中教育的角度来看,陶行知的健身思想仍然能够指导当前的高中体育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将体育与生活紧密结合。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正在经历不断的调整与完善,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指导思想、指导理念的转变。在当前的高中体育中,应该摒除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例如各种比赛名次、奖金等,真正意识到体育教学应该为学生的身体健康考虑,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健康体魄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将体育锻炼培养成一个生活习惯。

第二,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健身价值。从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看,除了完成必要的体育训练项目外,对普通学生的健身价值并没有凸显。特别是随着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一些普通高中也开始注重校内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将体育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一些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这其实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误区,过于重视竞技体育的价值,忽视了体育对普通学生而言的真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高中的体育教学应该回归正轨,从普通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体育的健身价值。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并且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体育教学,实现方式和手段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校可以从现实情况出发,对之前采用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重新领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健身思想,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安排,打破原有的格局,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的锻炼身体,并受用终身。

第三,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要将陶行知健身思想切实的应用到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就必须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既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也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合理、有趣、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而且能够在心灵上有所感知,有一种体育健身所带来的充实满足感。教学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合理展现自己的特长,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探求最适合自己的锻炼健身方式,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教师要创设师生互动、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讲解、听课、训练、交往、欣赏、观察等各种教学方法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教师还要把现代化教学技术纳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体育运动技术要领、练习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四,改革体育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方式。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考核方式虽然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处于尾声的一项教学工作,但是对前期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却能产生重要影响。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最终的考核结果还是看重的。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必然要求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在考核过程中,要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虽然长期以来我们摒弃主观评价带来的随意性,但是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能力有着很大差异,如果仅仅采用客观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以硬性的标准为唯一评价尺度,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未必就是公平。所以,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减少学生与教师对考核结果的心理压力,能够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阮巧玲.从人文视野审视陶行知的体育观[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1)

[2]李宗堂 陶行知体育思想对成人体育改革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31(3)

[3]兰亚强 新世纪学校体育功能和目标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5(4)

[4]朱晓春. 陶行知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新取向[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3(2)

[5]李林. 陶行知的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3)

作者简介:

丁继德(1981——),男,四川江油,本科学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体育高考训练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篇2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行为导向理论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76-02

如果要问:20世纪初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诞生的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乃至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似乎都有较大差异的两种教育思想有关系吗?笔者的回答是:有关系,而且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共同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揭示了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可以用陶行知先生的话简单地概括,即“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对这句话的意思,陶行知先生自己的解释是:“行动产生理论,行动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着要指导行动。理论要通过行动才能发生它的力量,丰富它的内容。”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思想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观点是:(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得到了与陶行知先生关于理论(知识)与实践关系相同的结论。毋庸置疑,知识的获取必须从实践开始,真理的形成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实践在人类知识真理的建立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深知实践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因而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他提出“教学做合一”:“就是会者教,不会者学;如何做,则如何教,亦如何学。光学而不做,或是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彻底的教育。”他提倡在彻底的教学中“教学做”应该是一体的,不能够分离。陶先生又说到:“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还说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从陶行知先生以上的言论中我们可以了解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实际上陶行知先生还有很多这样的言论,这里不再赘述。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如何做,则如何教,亦如何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些主要思想的描述都离不开“做”。提出“做”是“学”的中心,是“教”的中心,显然说明了陶行知先生充分了解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视和强调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这些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是我们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引,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是“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是德国教育研究者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原比较研究部负责人劳尔·恩斯特(Laur Ernst)指出“行动即学习”原则是对行动导向的简单概括。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实质是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交往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交往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产生一种行动理论的假设。行动导向是个体的学习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就是“为了行动来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是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也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因而也提出这样的说法——做中学,做中教。

两种思想的思辨

显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虽然一个是东方的教育经典,一个是西方的教学创新,然而他们的思想却惊人地相似。或是说陶行知先生早就看到了教育的真理,而行动导向教学给出了进一步的论证和实践。前几年,不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而刚接触到行为导向理论还以为这一思想是“舶来品”,了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后才知道行为导向理论的思想之根在中国。一个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一个要“做中学、做中教”,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做”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它的作用,人们在这时才能体会掌握知识的意义,才真正会产生追求知识的动力。因此,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激发学习动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不易和满足感。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新知识,这是只知道照本宣科的教学无法得到的教学效果。

重视学生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通常表现为人在创造性思维指导下,开展一定的创造,获取一定创造成果的过程。人在进行创造的时候不仅要想(思维),而且还要干(行为)。因此,创造教育把引导受教育者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才干作为创造力开发的重要途径。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真谛。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应该说也是在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职业教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教育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有能力从事某种岗位和技术工作,因此,行动导向教学以行动为目的并以行动为教学方法是必然的。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行动导向教学则创造了一整套教学体系,或者说行动纲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纲领。在职业教育中落实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实际上也是在贯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无论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还是行动导向教学理论,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践。陶先生认为,让学生实践与教学过程是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更是以行动作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在行动中完成教学过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行动导向理论共同揭示了我们的教育过程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只有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启琛.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催化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3]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J].职教通讯,2003(1).

作者简介: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篇3

【关键词】生活教育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38-02

实施教育课程改革,观念是先导,关键是教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的今天,借鉴陶行知思想,融入新课程改革,我们既倍感亲切,又更觉珍贵。

1.“生活教育”思想中的新课改理念

1.1 “生活教育”思想对课程的诠释

纵观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结合当前中学教育的现实,对目前的中学教学课程有必要进行改革,教育与生活必须相联系这便是其一。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大力主张学校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学生实际。“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于课程资源的全新思考。陶先生以生活为源头活水的课程资源观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领域里的灵活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是其课程资源观的理论基石。什么是生活教育?陶先生对它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三句话不仅明白无疑地阐述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揭示了生活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样,也说明了课程源于生活、从属生活和服务生活的道理。

1.2 “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是此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这一重要理念借鉴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从他生活教育的思想宝库中汲取了非常丰富的营养。

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指南针,是教育的中心。这就是说,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教育,生活是第一性的,生活是教育的主语,“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火热的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材当作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作课程、教材。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向生活学习,包含着向生活中的人们学习。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说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地生活。”课程改革除了在“事实”层面上走进生活外,更要在“意义”层面上联系生活。为了改造生活,必须有工具。陶行知说:“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应怎么办?要发现、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

与生活相联系,是为了摆脱书本的束缚。陶行知认为,“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课改实践已充分证明,只要走进生活,教育就将变枯竭为鲜活,变苍白为丰富,变无力为充满活力和魅力。

2.“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中的新课改理念

2.1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课程的诠释

教学做是陶行知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贯穿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始终,尤其体现在教学上。“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青年陶行知回国看到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校置国家危亡于度外,只顾读死书的落后状况而提出来的。他说“日本人打进来了,我们只会喊口号。可是我们干了几十年,到现在所用的电灯,所坐的汽车,都是外国人做的。我们自己不会造出来,这是什么缘故?这因为书呆子不去干科学事业,因为不用手去试验,不用手去创造。”陶先生反对“教而不做,学而不做”,指出:“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由于社会制度的局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这一教学观点在当时并没有系统化、课程化。但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

从教授法到“教学做合一”是理念的转变,是方法的飞跃,它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学校教师要从三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尤其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同志在北师大百年庆典上说: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二要锤炼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其职务也是一种工艺,应当手到心到躬亲实行者。彼惟高谈阔论,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者,岂能当二十世纪教师之名?”陶先生倡导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倘若教师没有动手动脑“做中教”的本领,是不可能指导学生“做中学”的。要让学生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教师就先要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要教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向前进、向上进不可。

三要有独出心裁的创新精神。陶先生认为:“倘使不照书本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地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陶先生企盼老师们成为创造的教育家、开辟的教育家,创造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教育辉煌灿烂的明天。

3.“创造教育”思想中的新课改理念

3.1 “创造教育”思想对课程的诠释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出“创造教育”理论的人,他超前并非常有效地解决了“研究性”学习所面临的核心课题。陶行知先生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把行与知、手与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掌握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课堂教学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只是关键在于它们能否被点燃起来。教师教学的作用就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点燃学生头脑里的创新火花,开辟施展和显示的领域,让那些创造潜能得以释放。

3.2 “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创新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教育理论的创新、教育目标的创新、办学形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在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历史进行横向比较和对中外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对目前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弊端的深刻反思后做出的正确选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各学科的国际竞赛中屡屡夺冠,但在走向社会后,不仅没有人拿到诺贝尔奖,而且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呼唤着教育的改革,呼唤着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创新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昌盛的千年大计!陶行知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教师还必须精通把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化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强烈动机和科学方法,才能真正肩负起教育改革的重任。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吃透新课标、新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组成,随时注意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体报道。对学生来说,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这也正合乎了陶行知教育理论思想。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敏感地考察、梳理了西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框架、对策及走向,从中吸纳了一些有益的东西,这是我们的一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决不能忽视和丢弃我国的优秀教育传统,不能忘掉陶行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一些理念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包括他的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示,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也发展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第三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第四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陶行知全集.第八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6]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教育研究,2002(6)

[7]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8]徐继存.教学论导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9]罗明.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作者简介:

王道阳(1980-),男,安徽省宣城市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篇4

【关键词】陶行知 政治哲学 国民自治

陶行知是民国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教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深入了解陶行知教育理论凝练与实践探索的过程,就必须了解其思想体系背后的政治学背景。陶行知也有政治哲学思想,可以说,政治上的诉求是建构陶行知理想教育世界的前提条件,陶行知政治哲学思想以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为理想,以民主化教育为路径,以国民的民国生活和共同自治来实现。

政治哲学的核心诉求—民主共和的社会理想

陶行知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愿景,是其充分吸收古今中外民主思想的结果,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的濡养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影响,一方面受到西方各种政治学说以及民主共和观念的影响。

简言之,陶行知的政治诉求就是民主共和的社会理想。早在1914年的《共和精义》中,陶行知已经表达了民主的诉求,之后在《我的学历及终生志愿》中指出:“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发展和保持一真正民主民国,因此乃惟一能够实现的正义与自由的理想之国”①,这说明陶行知心中的理想社会是民主社会、民主国家。

所谓共和,即“惟共则固,共而能和则固。故共和也者,国民全体同心同德,戮力以襄国事,以固国本,以宁国情,使进化于无穷之主义也”。共和主义的目的是“共和主义责之全体国民,群策群力,群运群智,群负群责,以求群之进化福利”②。共和重视个人价值和个人责任,给予个人平等之机会。共和政治图谋全体国民之福利,重视共和目的和责任,能得最良之领袖。所谓民主,它好比是政治的盘尼西林,真正的民主有如下内涵:“一是政治民主,即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二是经济民主,即民生主义;三是文化民主,即教育为公;四是社会民主,即社会关系上发动的改革;五是国际民主,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③

政治哲学的基本内涵—平等自由的共和精义

陶行知在《共和精义》中将其民主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展开,即自由、平等和民胞“三大信条”,其中自由和平等概括了民主共和的主要价值,即政治价值;而民胞体现的是个人价值。陶行知的自由平等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他认为,“法律之内有自由,道德之内有自由”,“自由有正负”之分,负自由是假自由,而正自由才是真自由,即“真自由贵自克、贵自制、贵个人鞠躬尽瘁,以谋社会之进化。”

所谓平等,即“在政治上、生计上、教育上、立平等之机会,俾各人得以自然发展其能力而为群用”④。此后,对于平等自由的涵义,陶行知又有所发展,在《平等与自由》中,陶行知首先指出:“世界上有真平等、假平等、不平等。”而陶行知认同的真平等是“大家的立脚点平等”、“大家在政治上要站得一样平,经济上也要站得一样平”,这才是真平等。然后陶行知用一副对联“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像有学者阐释的那样,“这个新见解试图从发展性的角度将自由和平等统一起来,将这两种价值置于发展性上去权衡,而这两种发展价值的关系就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即自由有价值,因为个体的人需要个性发展,平等有价值,是因为社会的人需要共同发展”⑤。基于此,则“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实共和主义之两元也”。

民胞思想在陶行知看来,就是博爱,是共和的根基,亦是平等、自由的前提,正所谓“共和制大本则在民胞焉,民胞之义昌,而后有共同目的、责任和义务”,“苟无民胞主义以植共和之基,则希望共和,犹之水中捞月耳!”⑥

政治哲学的基本路径—教育造国的模式选择

坚定的教育造国路。有一定的社会愿景,才会有一定教育模式的选择。教育救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涌现出来的一种思潮,陶行知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今人皆云教育能救国,但救国一语,似乎国家已经破坏,从而补救,不如改为造国……若云教育造国,则精神中自有趣味生焉,盖教育为乐观的而非悲观的也。”⑦陶行知怀揣的就是这种达观、积极的教育造国梦,并最终选择了教育成为自己的终身志愿。

早在《共和精义》中,陶行知就指出,“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之国不可建,即建亦必终归于劣败。”陶行知还指出,“教育为改良社会而设,为教育社会人才而设”,之所以选择“教育”模式实现民主共和社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育能养成共和制要素”,以及“教育能巩固共和制基础”,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民主,所以陶行知坚定地选择了教育造国这条路。

民主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说,陶行知的教育就是一种民主教育,这种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办的教育,为人民自己的幸福而办的教育”。陶行知的民主教育包含着天下为公、文化为公、教育为公的含义,他期望通过“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他呼吁“教育机会均等,无论性别、阶级、信仰,无论远近、城乡都应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之权利”⑧。

而他的民主教育的起点,则开始于平民教育,诚如有学者所言,“政治上信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上奉行平民主义,是陶行知政治思想的历史本原”⑨。其平民教育主要有三个核心观点,一是关于个人,使完成其人之所以为人;二是关于国家,使中华四万万同胞,都成为“民国的国民”,九万里河山,都成为国民的民国;三是关于世界,可以使国际战争减少,促进永久和平。因此,陶行知的平民教育就是一种民主教育。

传统教育鼓吹人上人及教育的不平等,而陶行知提倡的是人中人的教育梦想,他同情民众,热爱民众,悲天悯人的情怀伴随他的一生。基于这样的观念,陶行知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扫除教育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开启民智,促进民众意识的觉醒,一直为人民大众的教育普及和平民教育的推广而努力践行。

政治哲学的践行原则—民主生活与国民自治

关于陶行知政治哲学思想体系,还有一个践行原则的问题。陶行知试图通过国民的共同自治、共和治理和引导国民过上好生活、民主生活为旨归,来践行其政治哲学思想。

民主生活。民主生活旨向民主政治,陶行知试图培养国民过民主生活来改造国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进而最终实现民主社会的理想。所谓民主生活,就是康健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生活,民主生活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的生活。陶行知认为,“中国的老百姓能立法、守法,能在这种民主的生活中,学做中华民国的主人。”即“在民主生活中学、在争取民主的生活中学习争取民主”,这也再次佐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就是一种民主教育。

对于如何过民主生活,陶行知制定方针:一是“自立与互助”,每个人要自立,还要清楚自己是一个人中人,因此要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二是“平等与责任”,大家一律平等,共同守法和立法,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责任;三是“自由与纪律”,国民要正确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四是“大同与大不同”,使大不同的国民“各得其所”、“及时发荣滋长”,最后共臻和谐的大同之效。

国民自治。依据陶行知的意思,自治即是自己管理自己,大家共同立法、守法,共同治理。“国民自治”一方面要求国民的个人自治,一方面又是国民的共同自治。陶行知指出,“共和国所需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而“共和国民最需要的操练,就是自治”。在此基础上,国民要养成如下习惯:一是“对于公共幸福,可以养成主动的兴味”,关注大家共同的福祉和幸福观;二是“对于公共事业,可以养成担负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国民责任和使命感;三是“对于公共是非,可以养成明了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判断。简言之,自治可以养成国民“于公共事情上的愿力、智力和才力”⑩。

回顾陶行知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人们给予的“民主之魂,教育之光”的称谓,其实短短八个字基本可以表达陶行知政治哲学思想的全部内涵。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课题“现代化视野中的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D880081)

【注释】

①《陶行知全集》(第6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56页。

②④⑥⑦⑩《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第182~183页,第183页,第219页,第24~25页。

③⑧《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2页,第543页。

⑤江峰:“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篇5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职业教育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79-02

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安徽歙县人,原名陶文睿,后改名为陶知行、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平民教育运动的先驱,乡村教育运动的开创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学习教育,回国后投身于教育改革之中。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沉疴与积弊,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老师杜威先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教育理论体系,完整地表达了他的三大教育主张,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构成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从本质上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是一种实践教育学说,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则。他强调生活要与教育相通,知识要与实践相统一。他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他要求的教育效果是以生活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在当今的中国教育界,他的观点和思想对普通基础教育而言,对于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中的职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基本观点,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教育的观点,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决定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离不开教育”。同时,由于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教育也将随着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从这个层面看,生活教育理论又是一种终身教育理念,包含丰富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中可以看出,他的教育主张是教育要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要按照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实施教育。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充分强调了教育与生产、生活的结合。因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我国职业教育的目的及本质根本一致,这些教育思想也充分体现出当代职业教育对实践的要求,从中也能看到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先进性。

“社会即学校”中的职业教育思想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他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自然、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自然、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从根本上反对把教育与生活、社会相脱节、相隔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时,也充分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这一本质特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推进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统一性。

“教学做合一”中的职业教育思想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这是陶行知先生在进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丰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沉疴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他认为:“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即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这种观点充分体现了“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及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观点不谋而合,反映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一条主线,其中“做”是中心,是在“劳力上劳心”。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他始终认为应该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为此,他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先后成立了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做中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一点与现代职业教育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致的。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其极强的实践性,“做”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做”,学生才能获得各种实践技能。通过做,教师和学生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进而达到改造社会、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难看出,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对当代职业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与当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统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启示之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树立了教育应该“服务大众、服务就业”的宗旨 这一宗旨与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是一致的。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陶行知先生给予了回答:“在于生利”,即教给学生生利的本领,是谓“生利主义”。陶行知先生认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生利有两种:一是生“有利之物”,比如制造产品;一是生“有利之事”,比如商贸流通等。生利的目的在于“以利乐群”(即有利于公众和群体)。给予学生生利的本领,应该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他通俗地揭示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那就是学生首先必须掌握必要的生产生活技能。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生利首先包括以生存为目的,追求获取衣食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生利主义”又以此为基础,进而以“以利乐群”为精神追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对学生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精神成长,不能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技能训练,更不能片面地把技能训练当作职业教育的全部。即便是在当前一部分职业学校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不能降低职业教育的标准,不能把技能及生存训练当作职业教育的全部目的。既要教给学生生利的本领,即学技能,又要在此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的道德成长及精神追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启示之二: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基础,博采中西方教育思想的优秀成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陶行知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这就给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以深刻启示,即职业教育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而不能与社会生产和生活脱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综观当代不少职业学校的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学与生产分离,学生要学习掌握的很多生产技能,被学校里、书本上的“技能知识”所代替。近年来,中职学校出现“滑坡”现象,不能不说这也是原因之一。学生经过2~3年的学习,往往书本上的“技能知识”有了,但到了生产岗位上,好像又变成了什么都不会的瞎子。学生的技能是一种实践能力,技能不能等同于技能知识,仅具有技能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实践能力的获得则无论如何是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生产生活的。有鉴于此,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更充分地与广阔的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必须办成开放的教育。要让社会生产和生活成为学生真正的实习、实训、生产的场所,这样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成为有源之水,职业教育才能办好、办活。

启示之三:“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其中“做”是中心,是实践,他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 对当代职业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那就是职业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做”这一特点,重点关注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这即是“劳力”。同时,在教学中,应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即是“劳心”。要通过“劳力”与“劳心”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因此,对职业学校而言,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将技能等同于技能知识的做法,在教学中做到既注重技能知识的教学,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实际技能的掌握与形成。这样的职业教育才是受学生、家长和社会欢迎的职业教育,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陆家骏.学陶师陶,开辟素质教育之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篇6

1依据与原则

1.1依据

根据陶瓷艺术设计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深入进行企业岗位调研,与企业专家一起,深入进行企业岗位调研,认真分析课程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企业专家共同继续深化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课程改革,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岗位针对性和技术应用性的要求,逐步加强陶瓷装饰相关课程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类课程的设置。树立国际视野,开拓创新思想,将前沿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1.2原则

1)差异性与适应性原则。美国弗兰克•H•T•罗德斯在《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所说:“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课程体系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在构建陶瓷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时就要考虑区域行业特征与其它陶瓷产区的不同,将这些差异性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来,并构建适应区域、学校、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2)实践性与拓展性原则。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目标指向更不只是学习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更强调专业领域的实践应用性。但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因延续与承载历史和文化更多,与绘画、化学、机械等学科交叉更多,融合古今中外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更多,因此,必然要求其课程体系构建的拓展性更强。

3)反思性与发展性原则。反思也是批判性回顾,任何课程体系的构建都不可能脱离历史。相反,它是从历史的课程体系中延伸、发展、改革出来的。正是由于不断地发展和改革,才使得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反思既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继承、改革、甚至重构。

2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2.1课程体系构建的层面

课程架构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问题,而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的第二层面,课程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则属于第三层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既需要根据人才素质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来构建,也需要据此来选择适应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内容,从而形成结构合理、体系优化和内容现代的基于职业教育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2.2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架构

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架构分为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五部分。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与定位,具体执行中要理清三个关系:一是,基础与专业的关系。这里的基础包括通视文化知识、陶瓷基础理论知识及陶瓷基础技术三个层次,它们在承担为专业服务的同时,还支撑着学生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和增强学生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二是,一般专业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关系。一般专业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组成和过度,对专业核心课程起到辅助和推进作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进行专业教学的时候,不能因为核心课程的重要而忽略一般专业课程。核心课程一般在3~6门,但这些课程对学生最终的职业选择也并非同等重要。三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开设规定数量的必修课同时,也需要安排相适应的选修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不同个性特长、发展方向与发展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挖掘。

2.3课程设置

通识类课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大学语文》《英语》《应用文写作》《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等。将专业核心课程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组建成造型基础、色彩基础、装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图案设计、图像处理、设计概论等。根据职业岗位和专业技术要求,结合企业调研,本专业设置10门专业课程,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全面的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与素质拓展为辅助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创新性设计能力,满足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上的多元选择。分别为:⑴《中国陶瓷》,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宋元明清制瓷的辉煌历史,重点介绍各类窑口以及景德镇瓷器的发展演变过程。⑵《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主要讲授日用陶瓷的分类及特点、日用陶瓷造型设计图纸的绘制方法及设计中的若干问题。⑶《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photoshop》,主要讲授该软件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技巧及图像图像处理技术。⑷《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主要讲授现代陶瓷产品的装饰方法和特殊技巧、古典图式的再运用学习、各类油料性及颜料的配制以及烧制的技巧。⑸《釉上彩绘画》,主要讲授传统新、粉彩的绘画与技巧,古典绘画的学习,各类油料性及颜料的配制以及烧制的技巧。⑹《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Illustrator》,讲授利用该矢量软件徒手绘制轻工类产品的矢量纹样及图案等,运用在陶瓷花纸设计中,同时讲授企业标志创意,高级排版,海报制作技巧实例及各种印刷品制作技巧。⑺《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CAD》,主要讲授CAD基本绘图与编辑命令,利用该软件将设计草图做成工作图(三视图)的方法程序。⑻《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max》,主要讲授陶瓷造型的三维建模、车削、渲染、材质赋予、贴图使用和灯光创建以及动画的基本制作。⑼《陶瓷工艺》,主要使学生明确陶瓷与艺术、工艺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掌握陶瓷在设备、制作工具、泥料、色料、坯体的干燥与收缩、作品的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制作陶瓷之前对陶瓷工艺流程有一个整体认知。⑽《现代陶艺》,主要讲授公共现、当代陶瓷艺术在环境设施中的本土化形成与发展,东西方公共现、当代陶瓷艺术环境设施的差异以及类型与特征。根据本专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经过企业专业论证,结合毕业生追踪调查,将《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釉上彩绘画》《现代陶艺》《计算机辅助设计Illustrator》《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max》等5门专业课程定位核心课程。在以企业需要为核心的基础上,向满足学生专长培养、个人职业发展和兴趣爱好的方向上倾斜,使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更加人性化。开设心理健康、中华传统文化、美学欣赏等相关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传统艺术修养教育,达到提升学生抵抗风险压力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发展方向和道德准则,使学生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

2.4理实一体的项目化课程内容

陶瓷艺术设计课程项目化的核心任务是要在设计基础知识、陶瓷工艺基本知识与陶瓷产品设计任务之间建立联系,以陶瓷设计与生产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引导本专业学生在完成典型产品设计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按照典型产品的生产要求形成一门综合的项目课程。典型产品选取既要充分考虑其典型性,达到让学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要充分考虑唐山地区陶瓷产品的生产与需求现状。如在《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复制花鸟装饰瓷盘,釉下瓷瓶装饰,咖啡具(花纸)装饰设计等几个项目进行,在这些具体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师生把操作经验、操作诀窍都融入进去。在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务必让学生认真观察把握各个项目实施的细小环节,因为在陶瓷工艺领域,细节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职业能力的形成。在内容组织方面,打破传统陶瓷造型与装饰等的思维模式,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将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渗透各项目中。要求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比如在进行《日用陶瓷造型》,先以“单一日用瓷器皿的设计及注浆成型”为项目着手,避免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困难。同时我们注意到每个项目应该有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并将最核心的专业技能,比如陶瓷釉上彩装饰技法在不同的项目中多次出现,用以提升并巩固职业能力。

3课程实施

3.1体现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唐山地区陶瓷产业优势,紧密围绕校企合作内涵,逐步深化“产学一体、内外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产业升级需要以及行业企业对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用人需求,以培养适于行业企业需求的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内实习工厂、校外引进企业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在与校内外企业深度融合、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性与综合性学习项目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践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优化课程体系,使之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3.2“1+1+0.5+0.5”的实施要点

在实施大类招生的前提下,我们将本专业分成四个学习阶段,对应三个学年六个学期,形成“1+1+0.5+0.5”的教学实施模式。其中,第一个“1”代表第一年的大类基础课学习,实践课为走岗认识实习;第二个“1”代表专业基础课阶段,本阶段安排陶瓷专业基础课程,及少部分专业课程,实践课对应贴岗实习;两个“0.5”分别对应第5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第6学期的综合实践学习,实践课对应顶岗实习。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为走岗实习阶段。学生在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还要在校内专业实习工厂熟悉生产环境,实行校内集中授课与走岗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入学教育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期间,由专任教师带领,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认识车间设备;认识原料、成型、注浆、磨具、装饰、烧成、彩烤等工序的工艺及管理;了解陶瓷工艺流程,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根据专业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大学语文》《英语》《应用文写作》等。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专业核心课程所共同需要的基础知识技能而设定,开设《设计概论》《设计色彩》《图案设计》《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图像处理》等课程。努力探索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基于大类招生情况下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侧重及教学方法,发挥专业工作室融兴趣培养、知识传授、项目开发、专业实践于一体的独特作用,为学生基础技能培养创设灵活性、开放性的良好条件。开设艺术鉴赏、传统文化、创新实践相等关选修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开展专业学术讲座,拓宽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加强心理辅导并贯穿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过程,着力打造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创业人”的基本素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将原来学科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构,从简单到复杂,形成项目化专业课程,开展贴岗实习。第三学期开设《中国陶瓷》《釉上彩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Illustrator》《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等专业课程,以认识陶瓷造型及装饰、造型设计制作、陶瓷工艺流程为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的美学特征及发展概略,手绘陶瓷造型创意,并能利用造型计技能以及相关的陶瓷工艺知识,进行创意表达。第四学期开设的《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CAD》《日用陶瓷造型设计》《陶瓷工艺学》《陶瓷模具制作》《雕塑》,主要以陶瓷造型设计以及电脑辅助造型设计为专业教学方向,融设计理念、设计技术、陶瓷工艺于一体的专业课程,逐步形成设计制作能力、表现能力和拓展能力。同时,开设专业和专业相关的拓展课程,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作条件。充分利用实习工厂陶瓷艺术大师的带动作用,开辟第二课堂,组成职业小组如:模具制作小组、装饰绘画小组、烧成小组等,弥补课堂教学及计算机操作教学的不足。采取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场授课的形式,学生进行贴岗实践,针对《日用陶瓷造型设计》《陶瓷工艺学》《陶瓷模具制作》《雕塑》等课程,培养学生通用专业技能。把校内实习工厂美术瓷厂与学校合作企业金方圆公司的实际生产项目引入课堂,在实训艺术大师的指导下,由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负责授课,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的同时完成贴岗实习项目内容。贴岗实习项目包括:艺术瓷釉上彩绘装饰、日用瓷花纸设计、日用瓷造型设计、日用瓷贴花工艺、骨质瓷注浆成型及翻模工艺等。第五学期,发挥部级精品课程《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的带动引领作用,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max》,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当加强本专业陶瓷装饰实训设计的课程比例,在实训环节聘请美术瓷厂陶瓷艺术大师、金方圆公司设计师任教,将《陶瓷装饰工》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与课程内容相融汇,在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中体现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在艺术瓷产品绘制过程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选实践类选修课程,加大网络课程建设力度,使学生能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灵活学习,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并逐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逐步朝着岗位人靠近。紧扣当前人们对高标准居住环境以及高层次生活质量的需求,开设倾向性专业核心课程。把《现代陶艺》课程辐射的艺术瓷设计与室内陈设装饰设计结合起来,拓展至陶瓷壁画设计、公共展示设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利用金方圆骨质瓷有限公司注浆车间、亚洲时代陶瓷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室和专业实习工厂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篇7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关于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在目睹了学生埋头读书的教育情形后,对此类教育进行批判与否定。经过思考,为了摆脱学生枯燥单一的学习状态,陶行知先生创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的生活教育思想。先生认为,教育必须为生活服务,脱离生活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有三方面构成,这三个方面体现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法。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内容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成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教育。”这可以理解为,想成为真正的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激发力量。先生的这一教育理论弥补了现在教育事业的缺陷,呼吁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血液。

第二,“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我们的教育应该放到大自然中,大自然处处是教育,孩子们能学习到更多、更广。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社会空间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凡是社会空间所有的一切有用的物质条件,都可以成为资源。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将它们合理有效地放入学生的教材中,使他们体验真正的生活教育。带领教育走出学校,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优质教育。

第三,“教?W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正确的教学现象,能对别人产生好的影响的行为即是“教”,“学”即是自己有长进的地方便是学,“做”即是将行动与思想相结合。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生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二、陶行知教育与生活的区别和联系

(一)教育与生活的区别

生活世界是个与人息息相关,给人生存的世界。生活世界中能够作为教育的素材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都能够作为素材。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教育素材,但绝不是任何学生的生活状态都是教育范畴,毕竟教育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所以教育生活化是一种新理念,它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能作为教育素材的知识,实施真正的生活教育。

(二)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教育,人在大世界中生活,因此教育与生活有着本然的联系。现代生活离不开教育,离开教育的人类会止步不前;现代教育也离不开生活,缺乏生活的教育,显得干涸无趣,学生思想与创造力得不到解放。所以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好的教育是解放学生的天性,将五彩的生活世界运用于教材之中,使得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实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三、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首先,从教育性质上,传统教育是被动学习的教育;而生活教育是民主教育,是自主学习的教育。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自主学习的教育,它是民主的教育即是好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第二,从教育内容上,传统教育是脱离社会实际的书本教育,认为教育就是书本与文字,试卷与分数是断定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途径。此种教育下的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灵活运用。而“生活教育”将生活中的资源运用至教学,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丰富多彩,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育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在课堂里,只许听教师讲,不许问。活动范围只限于教室,不许到大自然界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教师一味地灌输,层层考试束缚了学生,此类教育是不公平的,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而生活教育,使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它教育学生读活书、读好书、灵活地学习,生活教育给了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陶行知的论著中,多次指出:传统教育并不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得到的只是书本上狭隘的知识面,他们不懂得将所学运用至生活,也不懂生活和学习的必然联系,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而生活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包括健康,科学,艺术,劳动和民主几个方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所需要的好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只懂书本上的知识,而受生活教育的学生,创造力得到发展,天性得到解放。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思想;教学改革;启示

一、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幼儿教育相比于普通的中小学教育,它不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不需要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而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所以它更需要注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培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包含三个重要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一名现代化幼儿教师,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以下认识和理解:

1.生活即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生活就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小朋友在学校中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融入集体生活,这也是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打下基础,在原来的生活中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父母掌心的花朵,但是来到了学校,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学生,都是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即是合作,有些小朋友很聪明,什么事情都想要一个人完成,久而久之合作对于他来说已经渐渐不太可能,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小朋友团队合作的能力。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社会即学校”所要阐述的观点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各类社会现象都会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获取实时的各种社会热点,这些热点或好或坏,但是它们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样的,现在的小朋友很小就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iPad等高科技产品,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特别快,过去的教育更多的是源于书本,但是书本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应该要源于网络,源于社会。作为幼儿教师,如果我们不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于他们未来之路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如何让这三者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成为了一个教学难题,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只要注重“教”这一个重点,学和做也是推动教育进步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以学养教,以做育教,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教而不学,师之惰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得过且过,必须让学生真真正正学到所教之物,“做”是检验学的标准,对于幼儿教学,没有考试这种检验学习的手段,就更加需要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运用师之所教,己之所学。近年来,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老师布置的小作业,往往由孩子的父母代孩子完成,使孩子失去了锻炼自身的机会,久而久之教学由于缺少实践而失去了意义。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督促小朋友在做作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过多的依赖父母,这样才能使教学变得有意义。

二、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对于教育来说,行动是教育的根本,知识是教育的结果,创造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创造教育,就是要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幼儿教育处于教育过程的最初期,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正如陶先生的这句话所说,纵观古今中外各种发明家,无一不是通过不断动手实践,并加强思考最终取得成功的。

2.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儿童的创造力毋庸置疑,但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创造力往往由于传统教育的限制而被忽视,并渐渐消失,最后能保持这种创造力的孩子少之又少。作为现代化的教育,不仅应该更注重孩子创造力的保持,并且应该使孩子的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自动力,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探求。传统教育的模式决定了它必须遵从老师教,学生学的框架,但是仅仅依靠老师课堂上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作为现代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学习自动力的培养。

三、师德思想

作为现代化的教师,师德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师德的建设也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授知识,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做人的道理,师德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核心。

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众所周知,人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教师可谓是人类发展的明灯,二战后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并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成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就是因为他们大力推行教育。

2.爱满天下。

幼儿教育在需要我们给予知识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我们的爱,这是一个缺少爱的社会,人们经常对着周围的弱者视而不见,这种现象需要改变,只有让我们这最年轻的一代感受到爱,才能让他们学会如何爱人。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室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小家庭,而老师就相当于这个家庭里的家长,特别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个小家庭里的家长就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楷模,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小朋友模仿的对象。现代的教师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素养,所欠缺的就是如何把这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小朋友,让他们真正从学习生活中学习到这些优秀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间就是在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保持最好的姿态。新课改的理念是贯彻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课程观,我想这与陶行知思想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新课改也应该成为实践陶行知思想教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上一篇: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范文 下一篇: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