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2 04:38:32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篇1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他的这一理论是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因为推行平民教育未取得成果而产生的。他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要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是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打破鸟笼式的小学校,建立森林式的大学校,把鸟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 "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

                                                         关于 "生活教育"的思想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 "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 "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陶行知论生活教育:

 

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

《教学合一》《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1 页

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的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 557页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教学合一》《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26页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0页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0页

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

《答朱端琰之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19页

我们可以说: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在假教育、假学校、假书本里自骗骗人的人,是假人 ——先生是假先生,学生是假学生。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2页

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晓得了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然后才晓得如何去训练那教他的先生。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91页

“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2页

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1页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谈生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28页

依照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说来: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的生活。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59页

生活教育的目标,分析开来,在乡村小学里,应当包含五种:一、康健的体魄;二、农人的身手;三、科学的头脑;四、艺术的兴趣;五、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主张以国术(即武术)培养康健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以生物学来培养科学的头脑,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的精神。

《这一年》《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444页

“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

“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个鸟关在笼子里的。

“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答操震球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04~505页

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

《教育的新生》《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593~594页

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真正的生活教育必以生活工具为出发点。没有工具则精神不能发挥,生活无由表现。观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合乎实际生活,只须看他有无生活工具;倘使有了,再进一步看他是否充分运用所有的生活工具。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16页

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智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开。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60页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0页

生活教育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今天不是完成的东西,明天也不是完成的东西,它会永远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全集》第11卷 第717页

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

《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60页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247页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教育的新生》《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594页

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94页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

《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29页

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答朱端琰之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19页

我以为世界上最有贡献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头脑能指挥手指行动的人。

《手脑相长》《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519页

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

《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28~129页

“做”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做”,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火的故事》《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31页

手脑联盟,则污秽的垃圾可以用来点灯烧饭,窒人的氮气可以用做养人的肥田粉,煤黑油里可以取出几千种的颜料,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几百粒谷,无饭大家饿的穷国可以变成有饭大家吃的富社会。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62页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页

今日之学校是行以求知的地方,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篇2

一、践行“六大解放”理论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教育》文章中,具体阐述了创造教育理论的精华―“六大解放”。他认为,儿童具有创造力,只有将这种创造力解放出来,才能使创造力不致被埋没、被浪费。因此,他提出了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六大方法。即“要解放儿童的眼睛、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要解放儿童的嘴、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要解放儿童的时间。”劳动与技术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动手的重要性是劳技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手脑并用是创造活动的基本条件。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我们的新课程更应该倡导并落实。

二、践行“劳动教育”理论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要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陶行知认为手的解放本身是人类进化的关键环节:“人类自从腰骨竖起,前脚变成一双可以自由活动的手,进步便一天千里,超越一切动物。自从这个划时代的解放以后,人类乃能创造工具、武器、文字,并用以从事于更高之创造。”如果手没有解放,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人类的这些进化就无从谈起。在劳技课上的木工和塑料工学习中,我带领学生先从模仿制作再到自己设计制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都放在我们学校劳技作品展览室,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橘皮、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了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传统教育对手的解放之重要意义却毫无认识,它只要学生“规规矩矩”、不准学生“乱说乱动”,把手束缚了起来。陶行知为此呼吁解放学生的手,“使他能干”、“劳力上劳心”使手脑平衡发展,身心平衡发展,增强体质,体现“劳动是最伟大的美” ,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三、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核心理念应该是:教育应该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现实中磨砺健康的人格,培养美好的人性。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主张冲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会乃至大自然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对于学生学习劳技来说,他们的生活实际应是他们首要学习的内容。必须注意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我们开展了“我当一天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父母一天工作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把劳技课堂上学会的简单家政常识、烹饪技术用到家庭生活中。引导学生把家庭服务作为“岗位”,扮演一天爸爸、妈妈的角色,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体验父母的辛苦和紧张,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我们还组织学生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生活贫困家庭帮困助残,体验他们生活的艰辛,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只有我们不断践行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学习,幸福地成长。

四、践行“教学做合一”理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之一。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要在做上学,做便是教,做便是学,做是中心,包涵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这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多实践。其次是要了解学情,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做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才能真正实现做上教、做上学。再次是营造教学做的氛围和环境。比如我在教学小学《劳动与技术》(苏科版)四年级下册的泥工课时,带领学生到我们的劳技教学基地―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御窑砖瓦厂,让学生去观摩御窑“金砖”、“花边滴水”的制作过程,有很多学生都掌握了花边滴水瓦的制作本领,其中有三名学生现场制作的“花边滴水”瓦在 “红领巾水乡风情节”系列活动之“民间工艺品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特色成果“铭古坊”,在2007年5月18日苏州市第五次少代会―劳技操作展示场上亮相,随风飘展的古式旗帜,委婉的古典音乐,同学们熟练的技术,成为技能展示场上的亮点,吸引了原市委书记王荣、市长阎立等市领导驻足观看,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2011年10月29日晚8点50分苏州生活资讯―《今日相城》栏目对我校开展的挖掘社区资源、引领传统工艺融入劳技课程体系,开展特色动手体验教育活动进行了精彩报道。把传统教育以书本为教学的中心,转移到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以做为中心,使学生从“手脑并用”的实践经验中,获得“真知”,获得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创造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尚品质,使得我们家乡的传统工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思想精髓是科学的、不受时代局限的、不分国界的。陶行知对中国现代教育功不可没。因此,学陶师陶之路是光明大道,挖掘这宝贵的人文资源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人人从我做起,以陶为师,不断去追求和创造幸福的教育。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篇3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内涵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经过了不断发展和丰富完善的过程,使得其内涵更寓意深远。其中它的内涵主要包括教的方法、学的方法、做的方法三个方面,但是教和学的方法都要以做的方法为依据,其中“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含有行动、思想、新价值产生三方面的特征。教学做合一是教育法更是生活法,其若被分解来看,其间的教育碎片处处蕴藏着教育规律,时时折射出教育的真理。

1.教的方法: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就是太迷信书本,认为读好书、识好字就完成了教育。至于教学过程中三大主题之一的教师到底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陶先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1]依此他还将教师分为三类:教书本的教师、教学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师;其中只有第三类教师才能把教和学联系起来,成功地担负起教学中的责任:教师负指导的责任,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其中陶行知还指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边教边学,这样才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教学而言教师主要承担两方面的职责:一是指导学生学习,二是完善自己学习。如若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备一桶水甚至要成为“活水源头”。至于教师怎么教和怎么学,那就要从做中教和学,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案,在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陶行知以其敏锐而独特的洞察力发现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每一次的教育活动都以环环相扣和层层递进的方式前进,从晓庄师范学校到社会大学,教学活动的使者教师无一不以蜡烛精神来成全其“教育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陶行知用教学做中“教”诠释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真谛。

2.学的方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人说每个孩子有可能成为天才抑或变成蠢材,唯看教育是否得法。而陶行知却将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其不懈奋斗的目标。他认为,“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不仅肯定了教师的作用,而且强调了学生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陶行知极力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样三类传统学生,认为这种教育徒有其表而缺乏教育实质,为了获得思想和行动并举的教育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主张在身体上解放儿童的双手、大脑和嘴巴,在环境上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自由。至于学生怎么创造和学习,那就是从做中学和做中创造,从生活中发现真知、在细节中觅出灼见,久而久之这种创造的力量便似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正如当晓庄学校被迫停办后,在师资奇缺的情况下,学生们便自发组织起来,自己教、自己学、自己办,将学生主体和创造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此,陶行知写诗恭贺道:“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之后陶行知在看到这种破天荒的中国式创造后便坚定不移地推行“小先生制”。因为这一制度不仅充分肯定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符合当时教育的实际情况,所以,陶行知用教学做中的“学”演绎出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精彩。

3.做的方法:注重学生动手的能力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对此陶行知更是津津乐道:“古今中外所发现的第一流真知灼见,就我所知,无一不是从做中得来。”[2]所以,在教学中他对教师高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3]抱着这样的信念,陶先生在教育教学中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双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中陶行知“拯救中国爱迪生”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一个小孩子拆坏了家里新买的金表,遭到家长暴打,陶先生得知后,便耐心开导家长,并提出让孩子观察钟表师傅修理金表的过程。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陶行知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做的价值,并且紧紧抓住行动、思想、新价值产生这三个“做”的特质将教和学展开,以作为支点,以教为杠杆,撬起学的重力,获得教学做“三点一线”的平衡,最终产生教学的最大合力,实现教育“劳力上劳心”的最佳效果。所以,陶行知用教学做中的“做”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最高境界。

二、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今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基础教育改革正日益深化,因而作为改革主力股的教学改革便成为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部分试点也收获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教改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应承担起为国家培育创新人才的责任。不幸的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土壤上布满了桎梏创新的‘坚冰’——应试教育[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化掉应试教育这块坚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齐心协力。所以,当中小学教改撞上这冰山一角的时候,许多教育愿景便黯然失色,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也被“打折扣”。虽然当今素质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和功利性思想正侵袭着校园这块最后的净土,且看铺天盖地的培训机构、沸沸扬扬的“择校热”现象就可以知道“分数”、“升学”依然是中小学教育的主题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很多家长的心声,因此,学前儿童便被迫过早地接受五花八门的学前入门指导,同样学龄儿童的假期便被形形的培优补弱瓜分,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应接不暇。试想这些学生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时间和精力被学习任务消耗殆尽,至于学习以外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被一再编排在外靠后,这样的学生如何进行全面发展又何以和谐发展?

2.教学内容:偏离日常实际生活

生活是个大课堂,这里蕴藏着无尽的学问,但当前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偏离了实际的日常生活,如今的中小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比比皆是,网上曾爆料出中学生田间春游时竟错把小麦当成蒜苗。我们在唏嘘叹息之余应该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及时的反思,中小学教材的选取在本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远大志向宗旨的同时还应该适当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对真实的生活和社会有个正确的认知,这种原汁原味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对生活有个深刻的感知。学校虽然是所谓的象牙塔,但毕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与其隔离,学生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片净土里,他们终究要接受社会风雨的洗礼,所以,把真实的生活以适当的形式搬到课堂是必要的,这样不仅加强了学校与生活的联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现在的学校教育将过滤的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也许会给学生以误导。如今有很多中学生在跨出校门之后屡屡发生上当受骗的事情,虽然有社会复杂的因素在其中,但学生接受净化过的课本知识助长了其单纯的认知也是预料之中的。所以,当前的教学内容改革应该从实际日常生活出发。

3.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能力发展

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是教学目标,但这一目标在遇上应试教育的阴影之后便晦涩难言。因此,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虽已生根,但是“根”不够深。在教育改革设计中,要避免统得过死,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条件。这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这差距就在于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失衡,其中调节平衡的支撑点就是教学方法的合理高效运用。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学方法主要着眼于知识积累与考试技能训练,偏偏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便是学生纸上功夫了得,但实际操作能力却不敢让人恭维,从而导致许多中学生离家住校后自理能力极差,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自我否定情绪滋长,从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中小学教改的启示

陶行知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为此,陶行知便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病”有效,而且对当前的中小学教改也有效,要想对症下药就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一个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今年两会教育热点“教育梦”绽放在每个人的心灵,而中小学的“教改梦”便是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强音,更是“一代师表”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心声。这里的“真”不仅仅是知识丰富,更是能力完善,当今中小学“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这不禁引发我们对教育目标的深思。“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2]这一目标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的观点不谋而合,陶行知曾说:“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2]现如今学生真正做到“劳力上劳心”的却是凤毛麟角,部分学生几乎沦为学习的工具,结果便成为知识的巨人,做人的矮子。这种教育误区的纠正仅靠区区一两次的夏令营活动是无能为力的,要达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平衡,就须在教改中咬定“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不放,但同时也要抓住两个基本点不松。

2.基本点一:实际生活是教育的立足点

纵然我们有着一个“教育梦”,但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就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找准教育的立足点,在这一点上为“教改梦”不懈奋斗。对此,陶行知也指出:“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说的明白些便是日常生活,积日为年,积年为终身,实际生活便是人生的一切。”[2]正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陶行知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若教育从生活出发那必定是生动活泼的,因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均可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这样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陶冶了孩子的情操,进而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对于大自然的日西月落、四季交替等神秘现象,鼓励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跟在教室里教授深奥晦涩的公转定理相比,这两种教育意义迥然不同。如果中小学教改把实际生活作为立足点,学生课本材料来自日常的、本土的、鲜活的生活,那种带着生活气息的课本定能焕发出学生的灵感与创造力,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为日后踏上社会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基本点二:灵活的教学方法是质量保障

找到了中小学“教改梦”的脚下之路,接下来就是要走好这条路。至于如何走稳这条路就要充分发挥灵活的教学方法这一有力武器保证教学质量。对此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但怎样把书由死、假、静读变成活、真、动用就要看教师“八仙过海”的本领。教学方法是联络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桥梁,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其中陶行知提倡的“清水沙盘”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无意中陶行知发现沙可以堆成各种形状,随后用水冲刷一切如初,于是便利用这一教具让我国的山川河流在沙盘中尽情演绎,这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的想象力。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活动,若要达到真正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单一满堂灌是不行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是实现“教改梦”的最佳途径。

陶行知以一位草根智者的身份向我们传递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精粹,我们在欣赏他智慧之光的同时更要采撷其教育思想的结晶,使得中小学教改扬长避短,让我们的“教育梦”早日成真。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陶行知.答朱端琰之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 陶行知.师范生第二变——变个小孩子.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 宋乃庆,等.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育的障碍与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12(10).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篇4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56-0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生活教育”是陶行知针对近代中国“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弊端,并在合理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的内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极为丰富,他曾概括表述何谓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提出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内容、资源、方法等。

1、生活即教育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此命题蕴含多重意义:首先,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包含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其次,生活的内容和教育的内容一致,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教育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再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围绕生活来进行,要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困难,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最后,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教育可改变生活,生活会因为教育而发生变化。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即教育 ,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他提倡的“社会即学校”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以社会为学校。以人民大众广阔的生活环境为教育场所,把教育从封闭的围墙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与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亲近,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其次,学校为社会服务。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让学校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论和方法论。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确处理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可以加速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教学做合一”作为一种方法论,保证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有效施行。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蕴含了对生活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的课程回归生活 具有指导作用。

1、使幼儿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在他看来,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要以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素材。

2、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认为:在施行生活教育时,教育者处处要使儿童亲自去经历一番,无论使用的是体力还是脑力,使用的是我的智识还是别人的经验,经过一番经历后,本来是模糊的迹象,一定能成为亲知灼见了。在他看来,教育要注重个体的体验与实践,通过个体“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的做,才能获得实践经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陶先生说:“真正的生活教育,自古以来一直 存在到今天,即发展到今天,而且还要一直存在下去,发展下去而达到最高的生活即最高的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 “生活教育”理论,为改变当前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实践的现状指明了方向。在幼儿教育 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应努力挖掘“生活教育”的功能,不断落实陶行知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其理论的精髓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胡晓风 金成林 张行可 吴琴南编《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 张 勇,张园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探析《福建党史》月刊,2008.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篇5

教育是一个大课题,而决定教育的关键因素就是担当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从陶行知的晓庄师范学校中我们看到了当今的师范学校所存在的一些利弊,陶行知是怎样做的,而我们现在又应该怎样做,结合实际,联系理论,使中国师范教育制度得到更好的改革。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陶行知的师范教育理念。

一、在教育制度上,师范教育要从实际出发,要体现时代性

知识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而且要能与国家相适应,陶行知对传统教育所培养的教师大力抨击,只会读死书,究死理。老师尚且如此,所教导出来的学生会高明到哪里去呢?他在《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中所提到的师范教育的三条原则就充分地要求在教育制度上从实际出发,体现时代性。

一是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陶行知将教育界的人才分为四种:一是教育行政人员;二是各种指导员;三是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四是各种教员。很多时候我们会错认为师范学院培养的只是教员,对于另外的三种人才的训练都没有相应的提及,虽然在师范教育中会涉及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法等相关课程,但是都没有专门的学习和深究,对于另外的三种人才觉得是一种容易的职业,没有直接地接触到学生和教育事件是对学校没什么影响的。但是对一个学校而言,教师并不是唯一的职业,存在必定是重要的,如果在管理方面不得当,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所以对于师范教育就应该做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界需要什么人才就应该培养什么人才。

二是教育界各种人才要什么,就该教给他什么;是多少时候教得了,就该教他多少时候。陶行知表示我们昀需要这种分析手段,但不能马上做到,我姑且提出来作为继续共同研究的起点中国师范教育发展至今,一直向着这方面在研究,课程的设计是越来越科学,但是仍有不少的学院会脱离教育本身,而倾向技能技巧的研究,这是需要时时警醒的,大学是学习做学问的地方,如果师范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出现偏颇,对师范生的影响是重大的,当今时代的人才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教给他们什么。

三是谁在哪里就谁教。这条原则很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色彩,陶行知依据当时中国落后的教育状况,师资匮乏且师资的质量很低,有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的教师,对于落后的先生和没能力没知识的教师应该怎么处理的问题,陶行知认识到虽然这些教师质量差,但是他们是有变好的可能的,每个在职教师都应该得到培训,并且这种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每个地区的教育情况来实施应有的培训。教育的绝对公平是理想的,但可以尽量做到相对的教育公平,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不断促使他们发展来提升教育质量。

以上的三条原则体现了陶行知对广泛师范教育的主张。以这三条原则为基点,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的思想是前卫的,是具有时代性的。国家要进步,教育肯定要走在第一位,人才的培养才是国家的希望,所以究竟教育界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就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不是一个固定答案的问题,这是我们一直需要研究的问题,现在的中国已经能做到普及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我们仍发现我们的教育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在高考的重担下,德智体美劳这五个目标开始出现严重的偏颇,这个时候的中国对陶行知这三个原则又该做出怎样的回答呢?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才能与时俱进,我们现在的师范教育又应该怎样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师范教育呢?

二、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师范性

陶行知提出师范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的培养上是相同的,这是大学教育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但在师范性上是与其他的高等学院不同的,这是师范学院所特有的,是培养目标上的特殊性。因此,陶行知指出,师范学院在培养目标上首先要全面发展,做一位合格的大学生,其次是要培养师范性,做一名优秀的师范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一位将师范性明确且独立提出来的教育家,由此可见陶行知对于师范教育的研究之深。

我们不难发现师范生之所以为师范生,恰恰就是这一种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很重要的师范性。这种师范性在我们现今窄义地理解就相当于通俗所讲的师德与教师技能。决定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渊博的知识是其一,师范性就是其二了,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应该有怎样的师范性呢?陶行知反复强调:一是首先要有专业的师范精神。陶行知在师范生应有之观念的讲演中指出师范生应该树立的六条基本信念:教育乃是昀有效力之事业;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各种教育之职业皆视为平等;教育之为儿童需要之事业;教育为制造社会之需要事业;教育为师范生终生之事业这六条信念就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性。二是要有教师之道德。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掌握的知识和本领越大,为非作恶就越大。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常常发现往往昀能影响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这种师范性。老师从古至今都是知识渊博的代名词,学校不缺有知识的老师,冷冰冰的渊博的老师就像是行走的教科书,试问当学生面对这样的教科书他们能提起对学校的热情吗?古有科举制度,没有学校教育;今有高考制度,没有学校教育。没有师范性的教师是不完整的,知识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储备,师范性才是一种教师的重要素养。陶行知不仅仅向当时的晓庄师范提出了师范性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我们当代的一个警醒,现在的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和保护师范学校的师范性。

三、在教育模式上融合实践性与理论性

陶行知这样解释艺友制:学做教师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师;二是访友。跟朋友操练比从师来得格外自然,格外有效力。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古代教育中,教师是一种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职业,尊师重道是一种近乎严苛的死板的规定,陶行知将这种模式称为艺徒制,是一种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的模式。艺友制无论对当时还是如今的师范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师范学院在学校里的师范生都是以学生的姿态来学习师范之道,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往往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应该怎样让师范生更好地接触教师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陶行知指出应该让正在教学的老师亲自来与师范生交朋友,分享经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来传授知识经验,这样会让师范生更好地了解生动的教育事件以及真实的教育现状,这样的师范生才能跟得上教育的步伐,实时掌握教育动态。

深受恩师杜威的影响,陶行知深切地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一直是陶行知所批判的,他将杜威的教学做合一明确地列为他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即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做法、学法是应当合一的。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在做中教,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传统教育思想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致使劳心者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地位,而劳力者就变为地位低下的劳动者。但陶行知深刻地意识到劳心与劳力是不可分割的,应该在劳力上劳心,这是陶行知对于做的一个理解,把实践与思考相联系,以做为核心,将三者合为一体,就是做中学合一的伟大内涵了。这种思想在当代也是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的,如何将学校教育更好地实践,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栋梁,以实际为根本,更好地借鉴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理论。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篇6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鼓励个人把现实组织到行动与思想中去,而不仅仅是描摹现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第144页。

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施良方《学习论》第409页。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第75页。

学生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况《荀子·儒效》

盖尝论之,何以谓之德?行焉而得之谓也。何以谓之善?处焉而宜之谓也。不行胡得?不处胡宜?——王夫之《思问录·内篇》

习者亦以外物为习也,习于外而生于内,故曰:“习与性成”。——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存学篇》卷一

德行是由常作正当的事情学来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178页。

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孔丘《论语·里仁》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杨雄《法言·学行》

学之之悖,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丘《论语·公冶长》

正是因为做了好事,人才变成了好人,我认为这一点最确实无疑的。——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第352页。

语言文学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第2-3页。

经验积累引起的行为倾向变化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然而,我们不能把所有行为变化都看作是学习的结果。——施良方《学习论》第3页。

所谓“教育过程”是指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发生在学校经验中并由学校经验,特别是我们叫做“课堂学习”的那类经验所造成的。——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第7页。

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第319页。

为学不限于读书……。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福译谕吉《劝学篇》第56页。

理论要变为实践,理论要由实践来鼓舞,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要知道“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列宁《列宁论国民教育》第276页。

光劳心不劳力,把心吊在半空中,光用脑不用手,瞧不起用手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行不通的;光劳力不劳心也会变成狭窄的经验主义者。所以劳心必须和劳力并进,手和脑应该并用。——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第277页。

我们现在讲修养,目标是在社会的善,方法是向社会实际活动,是靠团体的力量,靠做事的磨炼,来促进修养的功夫,衡量修养的成绩的。——杨贤江《杨贤江教育文集》第153~154页。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第77页。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篇7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小先生制 创造

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把“生活教育”的方法化为我们的具体行动,必将把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实施引向深入。通过我们的实践,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作者的体会。

一、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陶行知认为:

“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予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特点。生物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对于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我们的做法是:

(1)以身示范,严格操作,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验,就是要亲自“做”。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也要“做”。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师的“做”是示范,学生的“做”是学做、是模仿。教师既讲又做,学生的学就有了根据,做起来也就不会感到太困难。例如,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放、对光和观察三个环节,共有十几个具体步骤,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由于我们采取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进行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如“取放”这一步,就是由教师先示范讲解正确的取放方法,然后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置在实验桌的适当位置上),在分步骤练习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按“取放―对光―观察”的顺序完整地做一遍,以强化训练,加强记忆,从而在预定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坚持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劳力上劳心”,获得真知。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一文中说:“‘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实验、观察,就是行动,就是做。但仅仅是实验、观察还不够,还必须思考、分析,才能够“产生新价值”,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在指导学生实验和观察的同时,给学生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例如,在“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对教材中的第一个演示实验,教师不仅亲自做,还提前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在布置实验时,还给学生明确一些要求,如瓶子一定要清洁,两个瓶子中种子的数量要相等以及瓶口不能漏气等。课堂上,教师边演示实验,边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边问学生:为什么燃烧的火柴放进甲瓶中不会熄灭而放入乙瓶中会立刻熄灭呢?(学生答:因甲瓶中氧气充足,而乙瓶中缺乏氧气)乙瓶中的氧气都到哪里去了呢?(学生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由此可见,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学生答:说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要吸收空气中的氧)紧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回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空气的道理。坚持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劳力上劳心”,就使学生切实地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是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真理。学生通过:“劳力上劳心”获得了真知,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更高了,兴趣更浓了,主动性更强了。

(3)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进一步实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做去学去创造,去增长知识和才干。

二、实行“小先生制”,即知即传,互教互学

在教学中,我们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还注意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我们知道,传统教育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讲台为教师所独有,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当作“鸭儿填”,教师与学生处在相互对立而又不能互相取代的主客体关系上。陶行知对此做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方法上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以教人者教己”的主张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能教人,也应教己,而学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教人、觉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因此,对教师来说,“既当先生,也当学生”,对学生来说,“既当学生,也当先生”。这就是后来陶行知提出的“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受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的启发,我们在讲授某些内容时,试用“小先生”的方法,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上台讲课,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2)推行“小先生制”,在班上开展“一帮一”活动。我们根据陶行知“小孩可以教小孩”的教育思想,“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借用陶行知大力推行的“小先生制”,在班上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求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差生,并列出“结对子”的名单,还要求学生开展比赛,看谁的“对子”进步更快。通过这一活动,差生由于经常得到优生的帮助,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很大;优生向差生讲解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互教互学,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解决了我们生物教师因所教班次多、学生多而难以因材施教的困难。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篇8

NationalPhysicalEducationCommittee,Beijing100763)

摘要陶行知健身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倡扬健身的目的,是为了造成健全的公民和健康的民族。运动锻炼、养护、卫生预防、营养及休息是其健身的主要内容与手段。陶行知健身思想具有对象的普遍性、作用的基础性、实施的可行性、思想的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陶行知,健身思想,特征

TheStudyofTaoXingzhi''''sThinking

onPhysicalFitness

ZhouZhijun1)PanZhichen2)

AbstractTaoXingzhi''''sthinkingonphysicalfitnessisanorganicpartofhislife-educationtheory.Headvocatedthattheaimofphysicalfitnesswastofosterhealthycitizensandrobustnationalities.Physicalexercises,healthmaintenance,epidemicprevention,nutritionandrestarethe

maincontentsandmeansofhisthinkingonphysicalfitness.Tao''''sthinkingonphysicalfitnessis

characterizedbyitsuniversalityoftheobjects,functionalfundamentality,operationalfeasibilityandthinkingliberality.

KeywordsTaoXingzhi,thinkingonphysicalfitness,character

***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值此纪念陶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研究和探讨他的健身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是非常有益的。

1陶行知健身思想的基本内容

健身这一概念,陶行知早在40年代就已提出来了。健身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个人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辅之卫生与营养等,以追求身心健康并参与改造世界为目的的一项实践活动。

纵览陶行知献身教育的一生,他健身思想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他曾用一系列相近的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健身观,如健康、康健、厚生、体健、保健、健全、身心两健、健全之身躯、锻炼体魄、养生而不杀生、建立健康之堡垒、造成健全的民族,等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据此,我们在研究陶行知健身思想时,把它放到与生活教育理论、与运动锻炼、卫生营养等广泛的联系中加以分析,进而探讨和把握陶行知健身思想的实质。

1.1健身与生活教育陶行知的健身思想与他的生活教育关系极为密切,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7年以前,从批判传统的戕害身体的“残废教育”“杀人教育”中发现“活的教育”和“生活教育”阶段。陶行知自幼生性活泼,少年时常与小伙伴在一起作踢球游戏。据友人回忆,陶行知常常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休闲时间要多活动,锻炼体魄”。他目睹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针贬它是“吃人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他揭露中国旧教育是“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结果是“拼命读书,始有近视,继而驼背,始而吐血,以至于夭折。”陶行知不仅对传统教育予以无情的抨击,而且善于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提出他的“活的教育”、“生活教育”主张,后,在批判传统教育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逐步萌 发起来。1923年他在致程仲沂信中说:“体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目的。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是断断乎不可的。”后来他在给胡适的信中又写道:“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第二要事是康健,第三要事是康健,”并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揭示健康与人生、与学问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了陶行知的健身思想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先导,没有健身思想的形成,就不会有生活教育理论的问世。

第二阶段,1927年陶行知健身思想与生活教育理论交互作用,紧密结合和系统化阶段。1927年3月,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学校,这是他的健身思想与生活教育理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新阶段。从理论上看,这时的健身思想已经与生活教育理论密切结合、水融,成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首先表现在生活教育的目标上,即:1)康健的体力;2)劳动的身手;3)科学的头脑;4)艺术的兴趣;5)团结自治的精神。他还多次将康健和生活连起来说:“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他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而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新教科书,即以健康生活、劳动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改造社会生活为新教科书的内容。从实践看,晓庄学校始终把健身运动贯穿于教学实践全过程。每天早晨五时半至六时半全体学生练习“拳术”,根据各人体质和兴趣,分别学习刀、枪、剑、棍,进行跑步、徒手体操等活动。并经常举办学校以及联村运动会,进行跑山、举石担、玩石锁、跳远、跳绳、掷球、提水竞走、30m赛跑等各项运动。正象他在《萧?ぱ乓恢苣昙湍盍显硕岣琛分兴吹摹疤叩氖牵愧僮樱虻氖侨罚诺氖欠珞荩车氖歉罚?nbsp;的是粪桶,舞的是锄头,玩的是石担,攀的是山头”。这些健身活动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教育的精神。在这一阶段,陶行知的健身思想继续给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以深刻影响,在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在实践中他已将健身内容自觉地纳入了平民教育、普及教育运动之中。

第三阶段,1938年以后陶行知健身思想借助于生活教育实践进一步深化与发展阶段。一二九运动后,办学条件异常艰苦,陶行知仍大力宣扬“健康第一”的健身主张,在学校坚持开展跑步、跳高、跳远、投掷手榴弹、游泳、跳绳等体育健身活动。这一阶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发展到时间上几乎关涉到人类古今未来、个体之终身,空间上几乎覆盖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囊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同样地,他的健身思想也相应地大大拓展了。1942年7月,陶行知作了《每日四问》的重要讲话,号召全体师生每天都要问一问自己的身体、学问、工作、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他的这些可贵的思想主张和我们今天正在推崇的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是高度一致的。

1.2健身与运动锻炼陶行知早在1919年任南京高等师范教务主任时,曾在报告实施德、智、体的教育概况中认为“体育为德智二育基本”,应“以养成坚强之体魄,充实之精神为标准”。并提出“养护所以培养元气,锻炼所以操训筋骨,医治所以矫正体格”的健身方法。具体实施则实行分食、体操课、早操、课外运动、兵操、拳术、诊疗预防等。后来在育才学校还开展有田径、球类、国术、游泳、游戏、童军操、露营、远足等健身活动。专聘有武术和游泳教员,对学生进行运动指导。陶行知要求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须躬亲共做,他自己经常参加跑步、登山、徒手体操、游戏和武术等各种健身活动,有时还和师生一起参加集体游戏和跑山竞赛。

陶行知倡导运动健身,强调教学做合一,使之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重视追求健身的实际效果。如1932年5月,他在《申报》自由谈专栏撰文描述拳术说“鹤子门的拳用力在臂;蛇子门的拳用力在腰;豹子门的拳用力在胸;虎子门的拳用力在背;龙子门的拳用力在周身”。阐释不同拳法对锻炼身体的作用。他还针对教师毛杏秀落水被淹死的事,在《教育者的机会与责任》演讲中说“学校讲求体育,该问此种体育是否增加学生的体健,使他们不致有种不测之事发生?”强调健身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1.3健身与卫生、营养陶行知一贯主张“以提高卫生教育的效力来代替医生,保证健康”。他认为健身,除运动外,首推卫生。卫生者,“保卫生命”也。他在《每日四问》中阐释:“卫生的首要在预防疾病,卫生教育就在于教人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卫生教育做得好,虽不能说可以做到百分之百不生病的效果,但至少是可以减少百分之九十的病痛”。为了“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他提出要筑起“三道防线”,一是制造扑灭病菌绝除病菌及携带病毒者之工具,二是实施环境卫生,三是裸的靠着身体的力量与病菌肉搏。同时陶行知主张防重于治,认为“善战者不战而退敌之师,故一分预防胜于十个医生”。他把“卫生教育之普及”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制定了一套较全面的有关卫生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为达到健身的目的和效果,陶行知指出“营养要充足,环境要卫生”,二者皆不可忽视。因为:“用营养来防止疾病之加重,总比爆发后的医治要经济得多。”强调卫生营养对健身的重要作用。

陶行知一方面鼓励人们要积极参与运动实践,另一方面又提醒人们要注意休息、养护,他认为“适当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之一,万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生命开玩笑”。他还把劳逸结合的主张,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原则,诸如:从容工作、学习为原则,紧张突击为例外;拿休息来预防疲劳,重于拿休息来治疗疲劳;对于元气宜多储蓄,对于健康切勿透支;操劳不要超过体力之限度;病未愈工作不可太紧张;力所能及者,尽力为之,力所不能为者,修养以待之,等等。陶行知关于劳逸结合思想的深刻之处还在于充满着辩证法思想。他在《在晓庄》序中,希望书作者“恢复健康之后,要把一生的事,匀在三十年里从容的干,不要把一生的事挤在三年当中急急的干,有时,不干的干比干的干还重要的多”,他用通俗的语言深刻揭示出事业与健康、当前与长远、劳和逸之间深层的辩证关系,他对健身与卫生、营养、休息等相互关系的独到见解。对我们全面理解健身,建立科学的健身观具有启迪意义。

2陶行知健身思想的主要特征

通览陶行知的宏论十卷,纵览其整个教育生涯,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的健身思想具有以下4个主要特征:

2.1健身对象的普遍性

2.1.1健身主体具有终身性陶行知主张包括健身在内的生活教育,是“积日为年,积年为终身”的,是“与生同来,与死同去”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不是短命的教育”。陶行知所说的整个寿命的教育,也是对他健身主体终身性的恰当表述,因为生存和健身总是与人生始终的。他曾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的首要要素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而残废的——他的身体有了缺欠,他当然不能算是整个的人”。而健身的任务就是塑造“健全的人——既无疾病,又不残废”。这个任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为不仅不健全的人需要健身,而且由于人的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往往会造成人身体的不均衡发展,给本来健全的人带来某种意义上的不健全,必须要用长期的健身运动矫正之。陶行知认为,“矫正不规范动作的练习是通过体育进行的”。正如所说“善其身无过于体育”,因此,健身无疑将伴随人终生。

2.1.2健身的主体具有全员性陶行知强调应该“把儿童健康当做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同时不能“把教师的健康忽略了”,并提出全民性的健康健身要求,他说,“要保持每个分子生理与心理之健康”。做到“把国民的康健立一个稳固的基础,叫个个国民都有血钯,有生气,有精神,都能抵抗疾病,扫除障碍,战胜困难”。可见,陶行知所谈的健身主体,从幼稚园儿童到成人,从学校师生到社会上的每个分子,个个国民,具有大众性、全员性。

2.1.3健身对象具有恒久性陶行知比马寅初早20多年提出少生、优生、优育的主张。无论是健身主体的终身性还是全员性,都是与个体生命共始终的,因而是暂的、有限的。而人种是对人生的超越,这就使健身问题与全人类联系起来了,使健身主体由有限进入无限,使健身对象具有了恒久性。

2.2健身实施的可行性

健身不仅在知,更在于行。陶行知健身思想的特点之一,正在于他自身具有知行统一性,即实施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

2.2.1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陶行知指出,“体健是人生的一个最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最要目的”,“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但他所主张的健身目的远不止只为个人健康,纵观他不同时期对健身的种种论述,陶行知健身主张具有更重要的社会目的。大体可归纳为:一是造成健康的民族。二是培养普遍的军事能力,保卫国家。三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可见陶行知倡扬健身,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健康,而且与整个民族的兴衰和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2.2.2创造条件,因陋就简,量力而行健身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但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陶行知曾在《败家子的体操》中写道:“进城考学堂,学会拍网球,洋人发大财,老子叹气卖老牛”。批评了不顾客观条件的做法。他主张健身应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因陋就简,他提倡学生选择一些不一定花很多钱,实用性强的健身项目,如游泳、爬竹竿、跳远、游戏等,甚至“走来走去练习脚步也于康健有益”,这就根本不用花钱也能健身了。

2.2.3掌握规律,讲究方法,订立标准健身运动也有规律可循,它是目标与方法的辩证统一。陶行知在实践中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别具特色的方法,诸如成立各种形式的体育组织,完善各项运动设施,选择形式多样的运动项目,“建立健康的堡垒”,推广卫生运动,施行“学校卫生计划”,制定“育才卫生教育二十九事”,引导师生“每日四问”,进餐实行分食制等。此外,他还总结介绍国内有关人体测定标准、身体检查标准及运动测量标准,以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健身实践。

2.3健身作用的基础性

2.3.1健身与生命质量健康与长寿是对人的生命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积极要求。健康是长寿的保证和必要条件,长寿是健康的发展结果和趋势,这两者统一的情况又与健身运动有着密切联系。陶行知主张要“锻炼自己之身体,使之强健”,同时他还认为,“从来人的死,多是由病的。考病之由来,不外两种,一是由人的操劳过度致伤身体而殒命;二是由人的卫生上没有讲求,以致出了毛病,终至因而送命”。所以,他要求对身体应“预防”“保护”,去谋永久的生活。陶行知对健身与生命的质和量关系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刻的。

2.3.2健身与全面发展首先,陶行知指出身心两健,缺一不可。他主张“以养成坚强之体魄,充实之精神为标准”。他认为,身体上的生活固然要紧,精神上的生活也是要紧的。健身从本质上说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健身的过程——运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所以,健身的效果也必定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其次,陶行知认为“体育为德智二育基本”。1923年他在《致程仲沂》的信中说:“先生所说做学问有三要素,一体健、二天才、三财力,很有见地。”说明他对程关于身体健康是做学问的首要条件的看法是赞许的。陶行知还把讲卫生求体健与培养人良好的生活习惯,陶治人们高尚的思想情操联系起来,把健身看成是德育的基础。并且指出,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对于健身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他关于健身与全面发展关系的认识充满了辩证法精神,是科学的。

2.4健身思想的开放性陶行知的健身思想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它向实践开放,向生活开放,向历史开放,向未来开放,向世界开放。

陶行知的健身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生活实践。例如,他提倡游泳运动,发起筹建“中华杏秀游泳社”,就是根源于生活中发生了一位女教师落水不能自救,同行多人也无人相救,眼睁睁看着她淹死的一次偶然事故。又如,他在30年代初对武术特感兴趣,也非偶然,而是与当时国难当头,需要强身自卫密切相关。

关于向历史和未来开放,两者是相互联系的。陶行知认为,我们虽然生活在今天,但今天是昨天的继续,我们既要拥有历史,又要“造就成健全之民族,以适应二十世纪的世界。”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逻辑上讲,继承过去与创造未来是统一的,任何一种真正向生活实践开放的思想理论,必定具有历史继承性、与时俱进性、自我超越性、科学预见性,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关于面向世界,可从陶行知与美国著名体育家麦克乐的交往和卓有成效的合作中略见一斑。陶行知在为出席世界教育会议而写的英文论著《民国十三年中国教育现状》书一笔,“在国立东南大学及中华教育改进社赞助下,由麦克乐教授指导的大量研究,或许是今年进行过最重要的研究,”这表明,陶行知虽然反对不切合中国国情的洋化教育,但并非反对汲取外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后者则是开放的。

3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陶行知的健身思想是丰富的。从渊源看,陶行知健身思想是伴随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并成为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倡扬健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目的。他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锻炼、卫生预防、营养、休息、养护等多种途径予以实施。锻炼、养护和医治结合是陶行知健身方法之精要。

陶行知健身思想有对象的普遍性、作用的基础性、实施的可行性和思想的开放性等基本特征。研究和借鉴他的健身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体育改革,坚持从国情出发,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1~10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周志俊.陶行知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4(4)

3胡小明.陶行知与体育.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9(4)

(收稿日期:1996—06—14)

字库未存字注释:

上一篇:银行发展阶段范文 下一篇:保险服务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