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控制范文

时间:2023-11-04 18:07:29

审计风险控制

审计风险控制篇1

关键词:审计,风险,控制

 

1.审计风险表述

1.1 审计风险的概念结合实务的发展,认为审计风险本身有更广泛的含义,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说明:

第一层次是: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而发表了一个不适当的意见的风险。

第二层次是:审计风险可以理解为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除了第一层外,虽然审计人员为某一客户提供的审计报告正确无误,但审计人员(或承担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却由于一种客户关系而受到伤害的风险。

第三层次是:审计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由CPA不恰当的审计行为引起、并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来源是不恰当的审计行为,但是,对“不恰当的审计行为”的认定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1.2 审计风险的成因现将其成因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1.2.1 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是指审计活动所处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环境的变化、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报告的影响、期望差距的存在。

1.2.2 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审计人员能力的有限性;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等等。

2.审计风险模型

2.1 审计风险要素

审计风险的要素是什么,有关专业文献中对风险要素的概念很多,其中亚当斯(RogerAdams)对风险要素的定义就有代表性:

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是指没有内部控制时,偏离实体和环境的特性的可能性;控制风险(Control Risk)是指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检查出重大差错的风险;检查风险(DetectionRisk)是指审计人员的实质性程序和财务报表的检查未能察觉重大差错的风险。

三个风险要素对审计风险总体的影响是:只有三者同时发生时才构成审计风险,即只有那些既存在固有风险,又未予有效控制,在审计过程中又未予发现的项目才最终形成审计风险。

2.2审计风险模型的总结

(1)A定义下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理论界将“审计风险”与这三种风险要素的关系表述为如下模型: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2)B定义下审计风险要素及模。式中的审计风险实际上是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概率,我们将修改为:

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概率=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3)C定义下审计风险要素及模型。。由于C定义全面考虑了引起审计风险的原因,审计风险模型B也已不再适应C定义,必须增加新的风险要素。为此我们将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审计风险要素定义为环境风险(经营风险),它是指在特定的法律文化和人文背景下,审计主体由于自身的审计行为而产生的意外损失。我们将B定义下的审计风险定义为意见风险,因此,CPA最终承担的审计风险为意见风险与环境风险之和,即:

审计风险= 意见风险+环境风险(丙)

在这里,因为“环境风险”对“意见风险”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它们之间只能表现为“和”的关系而不可能是“积”的关系。

3.审计风险评估在审计实务中,可以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对其进行评估。通常,首先确定一个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其次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确定检查风险的高低,以便使审计风险保持在既定的可接受水平上。

3.1 固有风险的评估

评估财务报表的固有风险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1)客户经营结果受经济环境影响的敏感程度;

(2)客户的获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3)客户的持续经营问题;

固有风险测试时,则应将控制风险估计为100%。

3.2 控制风险的评估

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时,应当执行以下步骤:

(1)了解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坏境、会计制度、管理制度等;

(2)初步评估控制风险水平;

(3)针对每个业务循环进行控制测试,以评价每个控制环节是否有效;

(4)确定内部控制风险水平,内部控制结构越有效,控制风险水平越低,反之则高。

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至关重要。

3.3 检查风险的评估

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同,检查风险是根据审计风险模型推导和计算得出的,检查风险的计算公式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4.审计风险的控制随着我国加入WTO,大量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国内审计市场,中国会计师行业体会出:在面临如此窘迫的情况下,维护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仍责无旁贷。同时社会投资大众也对会计师行业仍寄予厚望。

4.1 审计风险的宏观控制

合理降低CPA的审计风险不是单个或几个CPA或事务所就能够办到的,而是需要整个职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4.1.1落实新审计准则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对审计风险模型和相应的审计程序进行了修订和调整。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解决当前问题应该加强后期培训工作,真正落实,为财会人员排忧解难,及时出台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指导文件,认真做好新旧审计准则的接轨。

1.2.2 更加有效地培训报表读者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很好执行新审计准则,尤其是风险导向。而且新准则引入了管理学的思想,这是新准则的一大飞跃。这些都要求更加有效的培训报表读者,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1.2.3 设立商业保险会计公司可通过投保商业保险来降低审计风险。即在对审计风险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会计公司可投保审计风险商业保险,通过支付保费的形式,将会计公司的审计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将社会转移到会计公司和CPA的风险再度转移到社会。

5. 审计风险的微观控制

5.1财务报告虚饰现状根据美国Treadway Commission对财务报告虚饰所做的研究结果,揭示这些虚骄报告的最常用的技巧包括:不适当的收益认列方法(47%),蓄意地溢列资产(38%),及不适当地将当期费用加以递延(16%);在45%控告会计师的案件中,证监会发现由于公司内部控制失灵而导致有舞弊存在。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必须慎之又慎。

5.2评估管理当局诚信度

评估管理当局的诚正,有三种方法可行:对于现有客户可设立记分卡,对管理当局过去的言行加以记录;对于新客户可以通过银行、律师或征信调查机构获得有关管理当局的信用资料:最直接的方法是与公司管理当局的平时直接接触。

5.3衡量内部控制结构

注册会计师除了对个别控制制度加以评估外,对于客户整体的控制环境因素,诸如公司组织结构、信息与沟通、政策及程序的监督、内部稽核活动等,也应加以讨论,以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的的达成。

5.4评估客户经济情况

了解客户内外在的因素有助于审计人员评估客户财务报表有无遭受重大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判断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程度。

6.结论

在对上述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在构成审计总风险的三个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检查风险,其次是控制风险,再次是固有风险。这一结论可以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实践中界定审计项目的哪些方面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可以少花点时间和精力,这对会计师事务所降低审计成本,控制并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是有重要意义的。最后文章立足于宏观、微观,提出了一些理论、实践方面的观点,希望对我国的审计风险研究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韩艳华.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7,(1):69-70.

[2]马晓娟,王彦国.审计风险的控制研究 [J].北方经贸.2003,(5):99-100.

 

审计风险控制篇2

关键词:审计,风险,控制

 

1.审计风险表述

1.1 审计风险的概念结合实务的发展,认为审计风险本身有更广泛的含义,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说明:

第一层次是: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而发表了一个不适当的意见的风险。

第二层次是:审计风险可以理解为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除了第一层外,虽然审计人员为某一客户提供的审计报告正确无误,但审计人员(或承担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却由于一种客户关系而受到伤害的风险。

第三层次是:审计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由CPA不恰当的审计行为引起、并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来源是不恰当的审计行为,但是,对“不恰当的审计行为”的认定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1.2 审计风险的成因现将其成因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1.2.1 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是指审计活动所处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环境的变化、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报告的影响、期望差距的存在。

1.2.2 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审计人员能力的有限性;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等等。

2.审计风险模型

2.1 审计风险要素

审计风险的要素是什么,有关专业文献中对风险要素的概念很多,其中亚当斯(RogerAdams)对风险要素的定义就有代表性:

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是指没有内部控制时,偏离实体和环境的特性的可能性;控制风险(Control Risk)是指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检查出重大差错的风险;检查风险(DetectionRisk)是指审计人员的实质性程序和财务报表的检查未能察觉重大差错的风险。

三个风险要素对审计风险总体的影响是:只有三者同时发生时才构成审计风险,即只有那些既存在固有风险,又未予有效控制,在审计过程中又未予发现的项目才最终形成审计风险。

2.2审计风险模型的总结

(1)A定义下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理论界将“审计风险”与这三种风险要素的关系表述为如下模型: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2)B定义下审计风险要素及模。式中的审计风险实际上是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概率,我们将修改为:

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概率=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3)C定义下审计风险要素及模型。。由于C定义全面考虑了引起审计风险的原因,审计风险模型B也已不再适应C定义,必须增加新的风险要素。为此我们将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审计风险要素定义为环境风险(经营风险),它是指在特定的法律文化和人文背景下,审计主体由于自身的审计行为而产生的意外损失。我们将B定义下的审计风险定义为意见风险,因此,CPA最终承担的审计风险为意见风险与环境风险之和,即:

审计风险= 意见风险+环境风险(丙)

在这里,因为“环境风险”对“意见风险”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它们之间只能表现为“和”的关系而不可能是“积”的关系。

3.审计风险评估在审计实务中,可以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对其进行评估。通常,首先确定一个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其次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确定检查风险的高低,以便使审计风险保持在既定的可接受水平上。

3.1 固有风险的评估

评估财务报表的固有风险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1)客户经营结果受经济环境影响的敏感程度;

(2)客户的获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3)客户的持续经营问题;

固有风险测试时,则应将控制风险估计为100%。

3.2 控制风险的评估

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时,应当执行以下步骤:

(1)了解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坏境、会计制度、管理制度等;

(2)初步评估控制风险水平;

(3)针对每个业务循环进行控制测试,以评价每个控制环节是否有效;

(4)确定内部控制风险水平,内部控制结构越有效,控制风险水平越低,反之则高。

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至关重要。

3.3 检查风险的评估

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同,检查风险是根据审计风险模型推导和计算得出的,检查风险的计算公式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4.审计风险的控制随着我国加入WTO,大量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国内审计市场,中国会计师行业体会出:在面临如此窘迫的情况下,维护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仍责无旁贷。同时社会投资大众也对会计师行业仍寄予厚望。

4.1 审计风险的宏观控制

合理降低CPA的审计风险不是单个或几个CPA或事务所就能够办到的,而是需要整个职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4.1.1落实新审计准则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对审计风险模型和相应的审计程序进行了修订和调整。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解决当前问题应该加强后期培训工作,真正落实,为财会人员排忧解难,及时出台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指导文件,认真做好新旧审计准则的接轨。

1.2.2 更加有效地培训报表读者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很好执行新审计准则,尤其是风险导向。而且新准则引入了管理学的思想,这是新准则的一大飞跃。这些都要求更加有效的培训报表读者,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1.2.3 设立商业保险会计公司可通过投保商业保险来降低审计风险。即在对审计风险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会计公司可投保审计风险商业保险,通过支付保费的形式,将会计公司的审计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将社会转移到会计公司和CPA的风险再度转移到社会。

5. 审计风险的微观控制

5.1财务报告虚饰现状根据美国Treadway Commission对财务报告虚饰所做的研究结果,揭示这些虚骄报告的最常用的技巧包括:不适当的收益认列方法(47%),蓄意地溢列资产(38%),及不适当地将当期费用加以递延(16%);在45%控告会计师的案件中,证监会发现由于公司内部控制失灵而导致有舞弊存在。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必须慎之又慎。

5.2评估管理当局诚信度

评估管理当局的诚正,有三种方法可行:对于现有客户可设立记分卡,对管理当局过去的言行加以记录;对于新客户可以通过银行、律师或征信调查机构获得有关管理当局的信用资料:最直接的方法是与公司管理当局的平时直接接触。

5.3衡量内部控制结构

注册会计师除了对个别控制制度加以评估外,对于客户整体的控制环境因素,诸如公司组织结构、信息与沟通、政策及程序的监督、内部稽核活动等,也应加以讨论,以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的的达成。

5.4评估客户经济情况

了解客户内外在的因素有助于审计人员评估客户财务报表有无遭受重大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判断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程度。

6.结论

在对上述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在构成审计总风险的三个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检查风险,其次是控制风险,再次是固有风险。这一结论可以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实践中界定审计项目的哪些方面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可以少花点时间和精力,这对会计师事务所降低审计成本,控制并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是有重要意义的。最后文章立足于宏观、微观,提出了一些理论、实践方面的观点,希望对我国的审计风险研究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韩艳华.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7,(1):69-70.

[2]马晓娟,王彦国.审计风险的控制研究 [J].北方经贸.2003,(5):99-100.

 

审计风险控制篇3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一种评价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监督和评价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大多是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建立起来的,具有强制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内部审计机构是在企业内部设立的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就内部审计的实质而言,充其量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只是服从于本单位管理当局的工具,是管理当局主观意志的体现,很难站在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当内部审计机构面临本单位负责人或法人违纪时,往往无能为力,如果一直听之任之,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

审计风险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议论较多、诉讼案件较多、社会关注亦较多的审计风险往往局限于社会审计,对于内部审计的风险还重视得不够,在部分人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无险”论。认为审计是查别人的,自己不存在差错(风险)。而且,内部审计开展的审计项目一般都不大,涉及的范围不广,而且审计人员自以为平时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比较了解,加上内部审计的时间相对比较充分,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也比较多,认为审计结果偏离实际的概率较小。没有什么风险;二是“不用承担风险”论。内部审计在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一不收费,二不出本单位范围,三有领导批准文件,手持“尚方宝剑”,根本不用承担风险;三是“风险难免”论。认为审计不可能面面俱到,想通过一次审计把所有问题都查清楚是办不到的,出现一点疏漏也无可非议,属于正常范畴,自己原谅自己;四是法制意识淡薄。内审多数是“上审下”,即使审计结论不正确或者数据有出入,与被审计单位说明一下,打个招呼就行了,不从法律方面考究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改善企业的经营,这是由内部审计的性质和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并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因为内部审计的目的与企业的价值相一致,这不仅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一心一意地开展工作,为企业增加价值,而且可以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真正有用的活动,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本文就目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初步探讨了一些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推动着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但是,任何新生事物与其所带来的风险都是同在的。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审计风险,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性,使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使企业的经营得到改善,增加企业的价值,达到内部审计的目的。

一、内部审计的风险及其构成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内部审计同审计机关一样,当一种新生事物引起社会各界乃至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对其运用所带来的风险也是同在的。正如审计理论界所研究的关于审计风险的理论体系问题,同样适用于内部审计。那么,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是什么呢?《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是这样表述的:“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漏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由于采用了没有意识到的错误的或不恰当的审计方法,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形成的审计风险。”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内部审计风险同审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同的地方,在组成要素上借鉴新颁布的审计准则,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由原来的固定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修改为现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可以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有时无法单独进行评估,审计准则通常不单独提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而只是将这两者合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这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不可以单独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相反,内部审计人员既可以对两者进行单独评估,也可以对两者进行合并评估,具体方法由内部审计人员偏好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及实务上的考虑来决定。

内部审计人员为了把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分析,确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然后恰当地安排审计程序和方法,以实现内部审计的目的。为了把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审计风险二要素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审计风险×检查风险。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内部审计人员不对绝无错误承担责任,应当合理地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地执行内部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

1 内部审计风险与外部审计风险的共有特征

(1)客观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无法控制到零的程度。也就是说。审计风险的发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审计人员不能完全消除工作中的风险,但通过充分的审前准备和审时严谨的工作,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是可以实现的。

(2)普遍性。审计风险存在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出现偏差,形成审计风险。

(3)潜在性。审计风险无法通过数学公式计算精确得出,只能依赖于职业判断。同时,审计风险的发生是以审计责任的存在为前提,假设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没有任何约束,也不须对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的背离负任何责任,那么就不会出现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决定了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潜在性。因此,审计风险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是一个显化的过程,只有当审计人员被追究失误责任并承担风险损失时,才表现为实在性。

(4)可控性。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贯穿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发生将给审计组织和人员以及被审单位造成有形和无形的经济及名誉损失,但是这并

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面前无能为力,审计风险是可以被控制的。只要审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就可以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2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具有独特的特征,导致内部审计风险也具有独特的特征

(1)风险一致性。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与企业相一致的目标。作为企业组织的构成之一,内部审计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紧密相联,可谓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因而,内部审计风险与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一致性。

(2)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扩大化。社会审计接受委托,其风险仅限于约定审计项目涉及的内容。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根据管理的需要,其监督与评价的范围不仅仅限于财务方面的问题,凡属企业的经营行为,都可以成为审计对象。因而,从违反财经法规到经营活动失误。如果内部审计部门未能予以揭示或判断不当,都会产生审计风险。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交的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中已充分、客观地揭示了所存在的问题,而企业管理当局未能予以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由此而造成的损失不是内部审计的责任。

(3)内部审计风险系数增加。首先内部审计环境的局限性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的系数。内部审计在性质上属于企业自我约束的管理控制行为,当审计事项涉及外单位时,往往难以进行调查取证。而且内部审计人员与本单位员工长期共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和感情联系。当审计中涉及具体人和事时。难以遵循审计回避制度,影响了审计的客观、公正性,最终使内部审计人员承担了较大的审计风险。其次是内部审计对审计事项不具有选择性增加内部审计风险的系数。社会审计在接受审计委托之前,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对审计风险做出评估。当预计审计风险水平高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时,可以拒绝接受审计委托。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一种职能,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在审计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之下展开日常工作,不可能对风险水平不同的审计项目做出选择。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1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下建立起来的,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而非企业基于加强管理的内在需要建立起来的。这就形成了“行政规定式”的内审机构。20世纪90年代之后,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管理的需要,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隶属领导层次上,一种模式是受董事会或者监事会领导;另一种模式是受总经理领导,从而增强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机构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的领导下,内部审计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受董事会或监事会之托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监督,造成经营者对内部审计的误解,认为内部审计是专门对经营者挑毛病、找麻烦,从而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审计风险;内部审计机构置于总经理领导下,内部审计作为总经理的参谋和助手,会涉足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从而引发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就内部审计的实质而言。充其量,内部审计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只是服务干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是管理当局主观意志的体现。鉴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审部门,如若服从于长官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不能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听之任之,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

2 内部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不佳

内部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我国内部审计的依据只有几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等,出现明显的滞后性。

(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内部审计事项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往往增加审计难度,使审计人员对事实真相难以作出准确判断。由于内部审计事项一般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联系比较密切,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一些敏感事项涉及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部审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从而面临审计风险。

(3)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较差,会计信息失真使得内部审计风险人为增大。

3 内部审计程序缺乏规范性

审计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实证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要经过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每一个阶段包括不同的内容和步骤。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严格依据规范化审计程序开展业务。具体表现为:

(1)指令性计划太多,积极参与方案太少。可审可不审的不安排审计,必须审计的,有的对审计工作中的问题视而不见,有的不深入进行审计,审计取证随意性大,所取证据证明力不足。这些都说明,内部审计工作程序缺乏规范性,会引发内部审计风险。

(2)选用内部审计方法的影响。绝大多数审计人员偏好用经验判断法和详查法,而较少用到统计抽样法。当前审计人员对于审计抽样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一是认为审计抽样没有详细审计来的可靠,不管审计的业务量多大,都一味地采取详细审计,排斥审计抽样;二是将审计抽样等同干审计抽查,用审计抽查的结果判断审计总体;三是过多地采用经验抽样法进行审计抽样,结果由于审计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审计误差较大。

(二)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

1 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局限性

我国内审人员普遍具有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与审计工作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主要原因是一些单位领导不重视内审工作,不重视内审人员队伍建设,将一些“老弱病闲”、工作能力差、缺乏责任心的人员安排到审计岗位上,导致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审计知识,判断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较差。

2 内部审计的方法存在弊端

目前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法的弊端日浙突出,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因为它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本身就蕴藏着巨大风险。

(1)我国内部审计方法模式滞后的影响。我国内部审计方法模式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主要审计目的是“查

错防弊”,内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更谈不上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2)抽样审计误差影响。内部审计中抽样技术虽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内审人员在运用这一技术时,基本上全凭审计人员的主观标准和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这种判断抽样极易遗漏重要事项,形成审计风险。

(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影响。为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内审组织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是,部分审计机构至今仍缺少事前的审计计划、事中的审计程序和报告期的审计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一般仅记录审计问题事项,而未记录内部审计人员认为正确的审计事项,使得审计复核、审计质量控制无从下手;审计报告以协调关系为出发点,以肯定工作成绩为基调,问题定性模棱两可。以上状况的存在,使得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防范风险。

三、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区别与企业其他审计部门的重要标志,要使内部审计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必须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无论内部审计机构是由董事长领导,还是由总经理领导,都存在弊端,在董事长下设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是企业最好的选择。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独立性、权威性、高效性的原则上看,这种模式也是最为科学、有效的。理由如下: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现在企业制度强调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陛,而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就越强。反之就越弱。二是符合国际惯例。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该准则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而内部审计所要协助的本组织的“管理成员”,是“包括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两方面的成员。三是有利于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传统的审计理论多强调和偏重于内部审计的职能,忽视了内部审计的评价和服务职能。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来看其重心已经转移到评价和建设的发挥,这同样也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四是能帮助审计委员会有效履行公司治理职责。审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并不是每个成员都具备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也无法经常参加审计业务。一方面,审计委员会要有效履行全面监管的职能,就需要依靠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并经常与之保持信息的沟通;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的技能和资源优势,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可以对审计委员会实施有效的帮助。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审计是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第二是要坚持岗位分离的原则;第三是要严格遵守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度;第四是审计部门领导要巡视,最后要建立上项目质量考核制度。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的获取条件

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建立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的做法,在我国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门槛。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2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内部审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造成的。职业道德水平低就可能使内审人员不关注审计工作质量,造成审计工作质量降低,这无疑会造成审计风险。规范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要使内审人员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就是要创造和保持一种以崇尚正直和威信为中心的经营文化和组织精神,就是要将职业关注和风险意识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从思想上、心理上防范审计风险。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内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风险及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同时也反映着内审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弱。因此。强化内审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必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首先,应配备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使内部审计队伍的构成从单纯的财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结构转换。其次,应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内审人员掌握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法规动态,把握新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再次,应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人员聘用机制,并对新聘用者进行适当的培训和监督指导,培养其风险管理意识和职业谨慎态度,从进人关上为防范审计风险打好基础。

4严格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严格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是圆满完成审计工作任务、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从审计任务下达、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到实施审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整个工作流程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在准备阶段应该建立审计计划制度;在实施阶段应该建立审计取证管理制度;在终结阶段应该建立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和审计报告制度。审计报告结束后应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并且还要重视后续审计。对在审计报告中要求本单位纠正、整改的问题是否落实,提出的建设性的建议是否被采纳,验证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是否符合实际进行检验,这样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5改进内部审计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是将被审计对象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审计的风险水平,并把风险意识贯穿到审计的全过程。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预备调查、分析性检查、了解、评估等方法确认重要的审计领域,目的是评估固有风险,它一般在审计计划开始时进行。

第二阶段,了解和评估重要的资料来源,考虑何处可能出错,确认与评估相关的控制,目的是寻找并确定控制弱点,一般在期中审计时进行。

第三阶段,执行初步风险评估(即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联合)。首先考虑固有风险,再对控制风险做出初步评估,通过对管理意识、控制程序、职责分工等状况的判断,对控制有效或无效做出判断。如果有效,对其可依赖程度如何、发生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不同的风险程度。针对不同的审计风险,选择可靠的、有效益的、有效果的审计查核程序。

第四阶段,拟定与执行审计计划,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第五阶段。执行全面评估,将审计结论形成书面文件,即做出审计报告。

由此可见。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评估为起点,注重从宏观层面上了解组织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内部审计风险,并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审计程序相联系,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并通过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内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

6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实现内部审计的目的

(1)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核心。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并把这套制度推行到每一个内部审计部门、每一个内部审计人员和每一项内部审计业务,促使内审人员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执业。在审计的每一环节上,识别风险因素。消除或减少内部审计风险,保证内部审计质量。通过全面、综合地考核与评价,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达到防范与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

(2)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要使内部审计创造价值,单位和组织就必须彻底转变观念,促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由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逐步将审计内容扩展到企业发展战略及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生产工艺审计、产品销售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后勤服务审计、环境审计等方面,使内部审计有更多的机会为组织创造价值。内部审计人员也应当注重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用新思维、新视角审视内部审计,将工作重点转向利用内部审计创造价值、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当好管理者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广博的知识与技能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影响,取得组织各级人员的信赖和支持。

审计风险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关注较多的是社会审计,对内部审计的重视还不够。内部审机风险的存在及成因的多样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应努力加强内部审计风险的管理,以求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控制篇4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近年来,社会对审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既有国家审计署高质量的审计成果在社会上形成的“审计风暴”,也有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财务丑闻曝露,安达信等世界著名的会计公司由于失去诚信,给社会审计机构带来严重的信任危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全社会法律法制意识不断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各部门、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对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也日益复杂,一些敏感事项涉及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从而面临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内容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经济责任审计、经营管理审计、绩效审计、投资审计等,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结论的难度也就越大,审计风险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

1.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1.1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其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记录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后,对存在的重大错报、漏报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且发表了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或结论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或人员对具有重要影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1.2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

1.2.1不可避免性

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审计风险绝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虽然审计风险不一定都会产生灾难性后果,或对审计人员构成实质性的损失,但导致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审计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是可以实现的。

1.2.2广泛性

审计风险存在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出现偏差,形成审计风险。

1.2.3隐蔽性

审计风险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审计人员可能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只要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风险尚停留在潜在阶段,还不能称之为实在意义上的风险。因此,它存在一个显化的过程,只有当审计人员被追究失误责任并承担风险损失时,才表现为实在性。

1.2.4可测可控性

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贯穿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发生将给审计组织和人员造成有形和无形的名誉及经济损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面前无能为力,它是可以被测试和控制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内控制度强弱的测试,运用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并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方法,将风险降至低点。

2.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2.1.1法律制度不健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却显得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之后相继出台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使得许多问题有据可依,但是其力度仍然不够,仍然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职业判断毕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难免会产生审计风险。

2.1.2审计环境复杂

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不断扩张,日常处理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事务也日益复杂,使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更加复杂,审计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发生率。

2.1.3审计程序和方法滞后

现代审计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适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形成审计风险。一是抽样审计以“个别”推断“整体”,必然出现期望误差,使审计结论产生偏差;二是由于现代审计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人员可能会选择认为对审计结论影响较大、成本较小的审计程序,而这可能导致一些影响审计意见正确的程序被放弃,使审计结论出错,引起审计风险;三是目前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法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本身就蕴藏着较大风险。

2.1.4审计难度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使得内审对象逐步扩展,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也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内部审计的业务也已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而是更多地向管理领域渗透,从财务责任扩展到经营责任、管理责任、风险管理,审计职能从经济监督转变为以监督为基础的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内审业务的拓展,使得审计人员承担的责任更多,责任加大导致风险的拓展。

2.2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

2.2.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在本企业领导者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以加强管理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目的。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始终难以避免内部的利益控制。在机构设置上,有些单位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财务部门中,有些单位则把它与监督部门设置在一起,有的单位由总会计师既分管企业的财务管理,又分管审计工作,有的单位由财务人员兼任审计岗位,所以,这样的内部审计部门很难以独立的角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评价的职责。

2.2.2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尚不能满足工作要求

内部审计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专业活动,要求内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法律、技术经济、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计算机信息化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目前的内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审计技能,内审部门不乏一些安置型的人员。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薄,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

3.1恪守独立性

独立性可以使内部审计师进行客观、公正的专业判断,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恰当开展必不可少。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内涵要表现为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两方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强调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根据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机构形式,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当做到:一是机构的独立性;二是保证独立的领导体制,即内部审计机构必须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的力度,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地、有权威地开展工作,消除审计工作中的阻碍。

3.2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内审人员要冲破传统审计思路和方法的束缚,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克服“内部审计不存在审计风险,即使产生审计风险也不负法律责任”的想法,充分认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及产生审计风险的危害。

3.3改进审计工作方法

改进内部审计方法:一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化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目前,ERP系统在各类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给企业各项经营及管理流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影响,内部控制的一些原则和措施,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复核和监督等,在ERP系统都能得到体现和实施。内部审计应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要求,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二是推进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规避潜在风险。在审计方法上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其重点是全面识别和评估被审计主体的风险状况,在审计准备阶段就开始考虑审计风险,并将审计风险与整个审计过程密切联系起来,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综合各种审计证据,来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

3.4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方案

内部审计在审计前必须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方案。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财务以及以往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通常经营规模大、经济关系复杂、内部控制不强、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经营管理问题较多、经营效益起伏大、审计次数少的单位产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大,要确定主审人选、投入审计人员力、审计时间安排、审计重点等方面要给以充分考虑,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5建立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核心。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促使内审人员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执业。在审计的每一环节上,识别风险因素,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消除或减少内部审计风险。通过全面、综合地考核与评价,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3.6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一是应加强对内审人员政治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高尚品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引导审计人员通过工作实践,及时总结内审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审计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局面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春丽,尹庆伟.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35-37.

[2]罗斌元.经济学视角下的审计质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9,1:70-72.

[3]郝北平.内部审计风险探析[J].现代商业.2008,27.

[4]赵菁.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霍跃娟.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5:26-28.

[6]刘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J].商业会计.2008,20-22.

[7]段琳.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抓手[J].中国石油企业.2007,7:45-46.

[8]赵菁.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5:33-36.

[9]范太艳,王彬彬.浅议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J].网络财富.2008,6.

[10]董树生.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及其策略[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6:25-26.

[11]中国注册会计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2]吴玉琴.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J].中国内部审计.2006,6:54.

审计风险控制篇5

一、金融机构内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违规操作风险,即没有遵守上级行的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实施审计活动而引起的所谓上诉风险。形成原因部分属于制度体制层面,部分属于内审技术层面。目前阶段,银行系统均就内审方面制定了若干规定,大多是以“制度”、“操作规程”、“办法”等形式存在,这些规章制度是内审部门行使职责时必须要遵守的,但实际工作中受诸多情况的影响,存在不自觉的实际偏差,这些偏差使内审部门“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如在现场审计活动中,应该就查出的问题征求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意见,但有些内审人员却忽视了这点,由此带来了被审计单位最后并不认可这种问题的存在,或上级行虽然下发内审结论,但被审计单位又提出复议要求等。

2.取证不当风险,即所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充分或者是不恰当而形成的风险。这是在现场审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审风险,一般都是属于技术层面的原因造成的。按照现行内审操作一般规定,对查出的问题必须要有证据予以证明,即内审不仅仅是查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证据证明这是个问题,即查证问题。对查出的问题如果不取得足够的证据予以说明,容易引起这样两个后果,一是没证据下结论,不符合内审的一般操作规定,从而转化为违规操作风险;二是没证据就下结论使内审结论没有说服力。同时也不利于各级领导进一步思考这一违规问题。同时,由于没在现场及时取得相关证据,为少部分人篡改证据留下隐患。

3.查证不实风险,即对重要的审计事项查证不实、揭露不力而形成的风险。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中央银行,内审风险在查证不实方面具有明显的银行业特点。银行内审主要是审计检查银行的业务,尤其是侧重检查潜在风险程度高的业务,由于银行业务的行业特征,若干业务的风险识别具有较高的难度。如联行业务,随着近几年银行联行资金被盗或挪用案件的不断发生,有关各方对内审监督的力度和作用提出了质疑,并且认为内审部门应该在联行资金安全方面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公平而论,就目前银行内审部门来说,单纯从事后检查的角度要确保银行联行资金的安全,确实是勉为其难。但是,无论是本行管理层,还是一般员工,对本行内部发生的案件,尤其是业务方面的案件,总是要问内审部门查没查过确是不争的事实。

4.定性不准风险,即引用法律规定、业务规章不当或者是定性措辞不尽规范而导致的风险。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审风险,也是制约内审工作整体水平发挥的主要风险形式。定性不准包括三种可能:一是定性错误,内审人员对查出问题的判断完全是错误的,如在对贷款进行分类时,没有依据借款人的主营业务收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是依据贷款的担保对象或抵押物的保证程度来判断其被归还的可能,将本来应该划分为次级的贷款,划分为正常,就属于定性错误;二是夸大错误的程度,如对主管会计行长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从有关各方得到的信息是主管行长第三季度进行了检查,有检查书面材料,但在相关登记簿上没有行长的签名,定性为登记簿记录不全比较准确,而定性为主管行长没有认真执行定期检查制度,就属于夸大错误事实;三是缩小错误程度,检查发现某支行将贷款利息收入部分退还原借款人,应该定性为截留利润而定性为低于国家规定利率发放贷款,就属于缩小了错误的程度。

二、防范内审风险的措施

1.加强内控建设,降低控制风险。由于控制风险的存在,加大了内审风险的总体水平。因此,首先从降低控制风险入手就成为防范内审风险的首要选择。控制风险的存在形式决定必须从加强内控建设开始防范控制风险。

一是要弄清楚内审部门在本行内控建设中的地位或作用,银行的内控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内审是重要组成部分,专门的监督职责使内审部门在整个单位的内控建设中处于较为特殊的地位,内审部门既是全行内控的一环,同时又较其他业务部门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从内审可以行使“管理咨询职能”的角度,内审部门在整个内控建设中可以发挥规划、咨询、协调、督促的作用。二是银行的内控建设一定要突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特点,银行属于高风险行业,风险对银行来说是最大的威胁,因此银行内控建设涉及到的所有内控要素,都要从这个方面考虑,只有在充分控制好可能的风险的前提下,银行才能够考虑盈利和发展。内审部门在内控建设方面的作用也要强调这点。三是内审部门要加大对内控要素的监督评价力度,不但要在一般性的业务活动中突出对内控要素的监督,而且要制定专门的内控要素监督评价办法,把对内控要素的监督评价纳入内控建设的整体框架之内,以通过科学有力的内控监督活动,促进全行内控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达到降低控制风险的目的。

2.强化内审自身建设,降低技术因素造成的检查风险。虽然内审部门可以通过督促全行的内控建设,达到降低控制风险,进而达到降低内审风险的目的,但结果如何不是内审部门可以控制的。内审部门能够控制的和对降低内审风险最有意义的还是在内审部门自身。

(1)加强内审部门自身的制度建设。各家银行总行内审部门应该认真考虑,把内审部门自身制度建设纳入全行内控建设整体框架中思考,按照内控制度的基本要素检查、规范和完善内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审专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把内审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分监督对象或专业制定内审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内审操作规程在内审检查活动中的重要性。

(2)尽快识别和界定内审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审监督活动既不是业务部门的即时复核,也不是事后监督。一般情况下,内审部门不可能对所有的监督领域和所有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监督,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对这些业务内容实施监督,尽管从审计种类上存在全面审计或跟踪审计,但这仅仅是相对的。因此,从节约内审资源、提高内审效率和效果的角度考虑,就是必须找出内审部门必须要监督的内容,即我们通常说的检点。这项工作应该由各家银行总行内审部门负责,分别不同类别的行处和业务种类,集中业务专家,按照业务流程逐项分析判断内审监督的关键点。

(3)树立项目管理理念,加强现场内审管理。从我们对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的检查分析来看,属于事故性项目的(体现出一定的内审风险特征)一般与现场操作有关。许多基于内审人员技术成分造成的检查风险,可以通过加强现场操作来予以防范。另外,从多家银行的内审操作规程分析,在银行内部已经开始把内审查处活动当作一个项目来对待。随之而来的就是按照项目操作要素组织实施内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科学计划项目安排,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审人员,确定现场实施的时间、具体检查的重点和抽样比例等;二是明确现场项目操作管理岗位责任制,组长、主审人、小组长和其他成员分别代表不同的岗位,每个岗位的责、权、利都要通过一定形式予以确立,现场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坚决落实这些规定;三是确立项目整体操作的概念,从发出内审通知书到进入现场、调阅资料、抽取样本、实施检查、记录底稿、起草事实确认书、撰写初步意见、形成内审报告等所有的内审行为,均是围绕一个整体,即高质量地完成本次内审任务,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或偏差都有可能加大检查风险。

(4)建立健全必要的内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银行内审作为本行内部的一项管理监督行为,必须坚持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即确立适合本行的内审行业标准,这对充分发挥内审的“管理咨询”作用是必要的。哪些内审项目需要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应该确立怎样的标准和指标,这些都是内审部门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行长离任审计(稽核)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一种监督形式,按要求需要对行长领导干部进行评价,如何进行评价就需要确定统一的标准和相应的指标;上面也分析到了对内控进行监督评价,从纵横比较的角度分析,也应该确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审计风险控制篇6

关键词:审计风险 形成原因 防范措施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以及漏报,引起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发表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计师作为社会公众的被委托人,肩负着重大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现代审计则是建立于对内控制制度的评审基础之上的,结合抽样审计理论以及方法,以解决审计实务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审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如何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避免造成审计的损失,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审计风险容易产生环节及成因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因素―审计人员素质影响

审计人员是审计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对审计风险的大小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由于目前我们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综合素质、识别风险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良萎不齐,而审计经验作为审计人员所必备的一种重要职能,它需要在实践中积累,而且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审计内容,审计经验准确度也有偏颇的时候。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审计准则、工作规范以及职业道德标准都有待加强,许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还缺乏必要的职业规范进行约束和指导,甚至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违法规、循私情、害怕打击报复,放弃在重大问题上进行的追查和揭露,报告出与事实并不相符的审计结果,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内审人员也普遍缺乏计算机的审计技能,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这些因素都给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信誉的保证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出现。

(二)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因素―审计人员对审计程序和方法选择的影响

目前,审计多采用的审计方法为制度基础审计,该审计方法存在的弊端日渐暴露,已难以顺应当今复杂经营环境发展。原因在于,它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测试的过度依赖,本体就是巨大风险存在的主体。因为被审单位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审计的目的多样,采用什么审计程序、选用那个审计方法最恰当却难以进行确认。若审计程序以及方法的选择不当,则会造成审计时长增加,成本上涨,甚至将一些重要审计内容遗漏,难以及时觉察出重大错弊行为,未收集到充分并且可靠的审计证据,导致审计结论与实际有偏差,产生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在进行实际审计过程中,若已经了解到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就需要有意识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审服务在管理中的职能

(三)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的日趋复杂化,使得现代审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经营的发展规模也日益壮大,会计核算时记录不当产生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而且这样的记录不仅极其容易被大量其他的信息所掩盖,并且在抽样审计中被忽视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此外,随着交易的日趋复杂化,进行恰当的记录也变得很困难,审计结论和实际情况之间发生偏差可能性也逐渐升高。

(四)社会对审计需求以及依赖程度增大

政府以及广大的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关注度大大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到已经审核的财务报表,对财务报表中所提供出的信息可靠性也开始日益重视,对审计意见依赖的人也越来越多,证监会等政府部门,以及投资人、债权人,甚至包括一些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都将目光放在审计上,并且聘请了专业的审计人员,提升信息的可靠性,以降低他们的投资风险。因此,审计时,不但需要克服客观存在结合主观努力时的审计风险,同时,也更加大了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负责提供准确的审计信息、并维护国家以及公众利益的责任。

(五)审计抽样和审计取证环节风险

会计师在审计时,正确运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获得可靠有效的审计证据,从而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因为会计师进行审计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对被审计单位所有的经济事项以及所涉及到的财务收支进行查实。会计师要不仅仅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方面进行回答,并且也需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这就对抽样的可靠性、有效性提出要求,即,抽样必须提高样本对总体的反映程度。否则,样本的总体反映情况差异一旦超出可容忍范围,导致会计师对抽样结果产生信赖过度,引起误差,审计公允性则丧失。审计证据存在片面性、不可靠性,导致重大误导作用,得出错误审计结论,导致审计风险。

(六)审计报告环节存在的风险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成果,是追究审计责任以及承担审计风险的具体判断依据。根据审计程序以及常规逻辑思维,审计报告是根据审计约定书中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审计抽样、取证所组成的工作底稿来得出的,审计风险似乎应在审计报告以前环节中存在。但现实中,撰写出审计报告的本身不仅仅存在风险,而且应作为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审计风险作为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若在审计报告中将风险客观性忽略,并将查证结果的真实性进行了绝对化的肯定,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进行忽视,一旦产生误差,则引起风险。如果审计报告中,审计时间和空间范围的表述不清,则可能引起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误解,风险形成。

二、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讨论

(一)维系良好的社会风气

维持良好的执业环境是维护会计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客观条件,有了良好的执业大环境,会计师才能在执业时,刚正不阿的坚守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进行保障审计的质量。但就最近几年出现的审计案例来看,大多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甚至在政府部门的压力下,不得不违规或违心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一旦问题出现,就将自己的位置置于非常被动状态下。因此,对会计师进行的审计,迫切的需要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随着最新《会计法》的颁布与实施,单位的负责人成为承担会计责任主体,加上其于相关辅助规定,遏制会计造假的力度加大了,从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环境在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有了条件。

(二)增强会计师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公众对审计真实性的要求与真实审计能力所达到程度之间存在一个期望差值。审计中,往往由于应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具有局限性,其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统一,都会影响,它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的达标,始终处于相当被动的位置,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必须要担起一定的风险。就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保证他们在能接受范围内,对审计人员素质需做出以下要求:

1.树立较强风险观念

维持良好的执业环境是维护会计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客观条件,有了良好的执业大环境,会计师才能在执业时刚正不阿的坚守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进行保障审计的质量。但就最近几年出现的审计案例来看,大多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师在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甚至在政府部门的压力下,不得不违规或违心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一旦问题出现,就将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状态下。因此,对会计师进行的审计,迫切的需要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随着最新《会计法》的颁布与实施,单位的负责人成为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加上其余相关辅助规定,遏制会计造假的力度加大了,会计师审计的社会环境有了改善。

2.增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公众对审计真实性的要求与真实审计能力所达到程度之间存在一个期望差值。审计中,往往由于应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具有局限性,其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统一,影响它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的达标,始终处于相当被动的位置,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必须要担起一定的风险。就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保证他们在能接受范围内,对审计人员素质需做出以下要求:

(1)树立较强风险观念。国内审计人员数量是非常大的,但层次偏低,即使已经获得会计师证的人,但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中存在长期的挂靠体制,养成了一定墨守陈规,引起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增强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将思想进行转变,积极的去适应市场经济对审计标准的要求,提高风险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正直人格和严谨工作态度的执行者。

(2)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是注册会计师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守则,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职业责任多方面,需达到一定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标准,并且在执业时严格的遵守,这样就有可能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避免在审计中发生过失,降低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损失机率

(3)提高执业水平。审计进行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可靠性表达审计的意见,这说明审计结果需要做出准确的判断。该判断能力则来自于审计人员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专业能力,判断一直存在于审计过程始终,因此,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执业所需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需具备实务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3.执行适当审计程序

将审计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制订科学的审计计划,收集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将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确保所有重大差错以及非法事项识别能力,最终根据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水平范围。可以说,防范审计风险的本质,就是质量控制问题。会计师事务也必须建立一套严密性强、科学性强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并对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保证审计人员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并将责任细化到个人。事务所尽量选择业务全面的客户,并且选用审计经验较丰富、综合素质高的会计师,将每一个重要的客户年度审计做出标准的审计工作底稿,以备给其余人员执业参照,这样既有利于有效地对准则进行理解,又提供实例参照,加强了作业的标准化,降低了执业的随意性。

4.加强自我保护,促进法规健全

(1)签订业务约定书。业务约定书应该明确委托方的会计责任以及受托方需承担的审计责任,并明确业务性质、范围、双方的权力以及义务,并作为法律效力的有效契约。这样才能在发生法律诉讼时,有可能将审计风险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提取风险基金或是购买责任保险。西方国家的投保中,充分的责任险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一项重要的保护措施。在国内《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中,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按规定组建职业风险基金,但很多保险公司并未开展责任险的业务,因此,行业协会要积极与保险公司进行磋商,促成该项业务成功。尽管这难以消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却防止或减少了诉讼失败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审计风险损失。

5.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

对机构、人员、工作、经费进行独立性保证,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领导的重视尤其关键,领导拥有一定权限,能对会计人员的违规操作以及会计舞弊行为产生一定的限制和规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透明度,让企业难以进行违规操纵利润。

三、结语

审计风险作为审计界的新课题,充满着诸多不明确因素,需要对其中某些特点进行一个全面把握,找出最优防范以及控制风险措施,就需要审计机构和外部相关部门联合合作。总之,审计机构需要主动提高风险防范以及控制能力,变被动作主动防范,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部机构协同作用,做到防范、控制审计风险最佳。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经济出版社, 2008

[2]郝新春.关于审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 2006.1

审计风险控制篇7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

1、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所形成的审计风险。

审计主要是通过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或者是用审计手段难以深入查证,必须由其他执法部门运用特殊手段才能查清,如受贿索贿、收受回扣等问题。由于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有些问题不可能查深查透,因而导致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所形成的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容很广,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得行政财务,又要懂得企业财务、投资基建的财务,如果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胜任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获取不到相关证据或审计证据收集不客观、不真实、不全面,审计处理引用法律条文不准确,定性不准,处理不当以及审计人员未能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就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3、任务重,人员少,疲于应付审计导致的审计风险。

目前地方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力量普遍偏少,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任务却越来越多,遇到领导班子换届的情况下,审计任务过于集中且时间紧,导致审计任务不均匀,审计人员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不堪重负,应审的经济事项没有审全审透,影响审计质量而造成审计风险。

4、经济责任的界定难度较大增加了审计风险。

领导的主管责任是指未直接决策或直接经管的经济行为;领导的直接经济责任是指领导认同或批准的决定、规定和制度,或直接经办、直接签署的意见、直接签字报销,或被明确告知又无反对意见的事项形成的经济责任。而实际工作中,两种责任很难区分,涉及到历史的与现实的、主观的与客观的、自主决策与集体决策以及环境等因素。使得领导干部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界定不准,审计风险加大。

5、评价失真产生审计风险。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被审计者的切身利益,不实或不当的评价,可能会引起审计行政诉讼。同时,假如存在个人索贿受贿等问题时,单位账面是反映不出来的,违法的事实在审计后被查出,就会影响审计部门的形象,这势必会产生审计评价风险。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对非评价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二是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三是对审计证据不足的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四是用词不妥、言过其实的审计评价。

6、审计对象任期时间长导致的审计风险。

从已审计的项目看,一般任职期限比较长,有的甚至达十年以上。这些单位形成的会计资料繁多,情况相当复杂,在确认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方面的审计工作量大,再加上这些单位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新的财务人员对过去发生的一些经济事实不了解、不清楚,给审计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潜在着审计风险。

7、地方制定的政策带来的审计风险。

为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为招商引资构筑良好的经济环境,各地政府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地方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甚至“撞车”的问题,这就给审计机关依法定性处理带来了难度。如果按地方政策办事,则存在明显的有法不依问题;如果不按地方政策办事,但作为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制定优惠的政策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如采用前者,无疑存在审计风险。

8、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引发的审计风险。

目前,国家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审计范围和方法、经济责任的界定、责任追究和评价标准以及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行为准则和违反准则的处理处罚办法等方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得审计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确定的审计范围或大或小、评价责任的标准或高或低,作出的审计评价也五花八门,容易出现审计风险。

9、被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真实导致的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更注重量化指标,审计评价在很多情况下是靠数据说话的。会计资料的不全面,特别是被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阻挠、干扰审计工作,提供虚假、不真实、不全面的审计资料,审计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对应审项目的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揭露不了,反映不出事物本来的面目,从而造成审计认定不全面、不客观,出具了不真实的审计结论,留下了审计风险隐患。

二、防范与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把握的对策

1、积极开展任中审计。

在以往的审计实践中,先离任、后审计带来了种种弊端,如监督滞后,审计任务集中,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其结果是使审计流于形式,加大了审计风险。为此要积极开展任中审计,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前移,既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也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降低审计风险。

2、做好审前调查。

为了提升审计成果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审计项目都必须组织开展审前调查。审前调查一般需要了解组织结构;业务经营范围;生产、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财务报告编报环境;运用的法规;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相关的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的文件等内容。做好审前调查,可以使审计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3、制定审计方案。

结合审前调查的情况,在制定审计方案时,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控制措施。合理安排时间、审计组人员。充分注意在特定领域要避免审计组成员出现“外行审计内行”的情形。

4、进行审计公示。

实行“审计公示”制度,这项制度是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行这项制度可以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将审计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完善自我监督约束机制。群众可以自觉参与到监督中来,向审计组织反映一些账面难以了解的情况,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减少审计失误,降低审计风险。

5、实行审计双向承诺,明确法律责任。

审计主要是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但有些违法问题不一定会在有关资料中明显地记录和反映,因此,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负责人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书面承诺。同时,审计组长也应向审计机关作出书面承诺,对所提供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及执行廉政纪律情况负责,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实行双向承诺制度,可以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降低审计风险。

6、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审计工作质量,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灵活机动的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做到审计要透彻,结论要准确,评价要全面。为此,审计人员要利用业余时间随时充电,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才能保证审计质量水平,才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7、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要以财务收支为审计基础,但必须跳出财务收支审计的圈子,在审计方法上不但要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还要使用一些先进的辅助方法

,坚持账面审计和调查相结合,注意对非会计资料的审计。从各个渠道广泛收集领导干部主要业绩和问题的资料,以避免审计资源不足情况下所产生的审计风险。

8、把握审计评价的尺度。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是审计报告的重头戏。通过几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审计评价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二是主要对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切忌面面俱到。三是要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仅限于经济活动,评价内容也仅限于其经济活动中应负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审计评价要以审计查明的事实为依据,对现阶段经济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新事物、新问题,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审计评价更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切忌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事项,对证据不足、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进行评价。

9、建立被审计单位资料数据库。

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每个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方便利用审计成果,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还对审计对象逐个建立档案,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历次审计有关文书及其他材料等。审计对象档案的建立,充分满足了审计机关内部对审计资料的需求。

10、建立部门联系制度,及时沟通、互递信息。

审计风险控制篇8

【关键词】基层审计机关 审计风险 控制策略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基层审计机关在新形势下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审计风险不断增大,成为摆在审计机关面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利用传统的事中、事后防范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分析审计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方面,一是客观方面。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主、客观因素的分析,阐述了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发生的策略,以期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促进我国基层审计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一、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

基层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计风险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审计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基层审计机关中大多数的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严格审计训练,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引用法律法规不准确,定性不正确的现象;同时,固守传统行政审计的观念,对审计风险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审计执行过程中不能增强审计意识,普遍存在“走过场”的思想观念,不能很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风险。二是审计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状况。审计人员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不能在审计过程中加强自律,不能做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未严格根据审计法律法规行使审计职责。同时,更有个别审计人员不能很好地自律,时常出现接受被审计单位的馈赠或贿赂现象。

(二)客观因素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目前我国的行政型审计存在一些不可规避的不足。行政型的审计模式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地方保护主义。处于市、县一级政府和党委中基层审计机关无法招架泛滥的领导关和人情关。另外,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周期太长,审计抽查制度又不完善,实际执行又很难到位;二是经济结构和经济管理模式的变化提高了审计难度,大大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在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政府已经不再实行行政控制,而是采取规则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弱了政府对企业控制力度;同时,集体所有制经济结构、全民所有制也逐渐转变为股份制、国有和合资企业,审计对象更加多样化,更加复杂化,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和难度;三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很多法律法规建设较为滞后,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在入世之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审计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审计风险;另外,审计规则的准确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确认核实,审计规则也增加了隐性的审计风险。

二、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严格控制审计质量

严格控制审计质量需要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一是严格依法执行审计程序。为了从根源上减少审计风险,必须严格履行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必须严守的底线,是审计风险易发的源头,只有控制好源头,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审计风险的产生。因此,审计机关一定要严格根据《审计法》和《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不折不扣地认真行使职责,严格遵守审计人员的审计准则;二是严格控制审计实施环节的质量。要注重传统的事前审查,提前介入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案;审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审计的底稿、证据等在减少审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结束审计工作之后,要进行事后监督,同时进行审计总结,开展审计“回头看”活动。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结合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际锻炼和业务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审计人员克服实际困难的应变能力,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廉洁勤政素质;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二是推行审计风险负责制。审计风险负责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醒审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防止责任缺失。审计风险负责制也就是审计组长负首责,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另外,还要加强防腐倡廉工作,加强监督措施的落实,制约和监督各种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三)确保审计独立

可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一是加大对审计工作投入的力度,优化审计工作条件。只有增加对审计工作的投入,才能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办公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对审计工作投入的物力、人力、财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工作物质配备、人才精尖和技术高低的水平。所以,也可以说对审计工作投入越多,相应的审计风险就会越小;二是利用各种方式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要受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才能确保审计工作公正和严明。所以,要想尽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手段确保审计工作独立开展,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避免受到外来强势力和上层领导的干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审计在维护我国经济平稳运转中发挥了强大的免疫作用。国家审计工作最终目的就是要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审计工作的质量关乎审计机关履职能力的高低,关乎审计工作的未来和审计部门的地位,所以,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审计工作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在审计工作中,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审计风险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范审计风险,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指出了审计风险存在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策略,希望能对提高我国审计工作质量,发挥一定作用,推动我国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艳林.财政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

[2]王海英.构建区级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10).

[3]刘爱侠.P于做好新时期基层审计工作的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3(5).

上一篇:雷击风险评估范文 下一篇:保险公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