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理论范文

时间:2023-09-08 11:07:10

审计基础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1篇

(一)哲学起点论 1961年莫茨、夏拉夫教授第一次以哲学的角度,科学地、系统地阐述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提出:审计理论是以抽象科学为核心,包含哲学、假设、概念、规则和实际应用要素的结构模式,即“哲学基础公设概念规则实际应用”。审计理论发展初期,这种观点受到尊崇,指导人们从哲学角度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弥补了早期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的空白,但随着审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观点的范围过于宽泛,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哲学与审计理论其他部分的关系模糊不清。

(二)审计假设起点论 1978年尚德尔教授认为审计理论应以审计假设为核心,由审计原则、审计标准、审计结构和审计定理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假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假设是在长期审计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不是审计实务的一般归纳总结,而是由定理、判断和推理构成的逻辑关系的高度抽象。它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审计理其他理论要素连接的纽带,也是建立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审计假设即使在审计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并不能推断出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等其他理论部分,而且审计假设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这种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观点也是不合适的。

(三)审计对象起点论 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建立审计理论,首先应明确审计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对象,才能区分审计与其他学科,进而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他理论问题。因此,他们主张将审计对象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但是对于审计对象本身,不同的学者可能有着不同的观点,即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此外,审计对象还受到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的限定,有鉴于此,将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不恰当的。

(四)审计目标起点论 蒙哥马利提出以审计目标为核心,由审计准则、审计公设、审计概念和审计技术构成的审计理论体系结构模式,具体为:“目标准则或标准公设概念技术”。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审查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以审计目标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虽然日前运用比较普遍,可以将理论与实务结合起来,但审计目标强调的更多是实务,不能揭示审计本质。所以说,审计目标是从审计实务出发的,若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可能导致审计理论结构不够完整,也会将具体审计工作起点与审计理论结构起点相混淆。

(五)审计本质起点论 20世纪80年代,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提出审计本质与目标、审计概念和审计标准的审计理论结构;戴维・弗林特在《审计哲学与原理》中提出了审计本质与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准则的审计理论结构。两种框架都以审计本质为起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框架体系。1991年蔡春教授在《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提出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的结构模式,并将审计理论结构分为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信息、审计规范、审计控制六大要素,即“本质公设目标规范信息控制”。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符合客观规律,并且审计本质是审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是审计实务的客观体现,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能把握住审计实务所体现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更加科学的结构体系。但是审计本质是抽象化的概念,需具体涵义作为理论支撑。

(六)审计环境起点论 1997年刘明辉教授提出“环境与报告使用者目标公设基本概念原则准则程序方法报告”的结构模式。审计环境指影响审计的环境的总和,包括内环境与外环境。如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审计环境制约着审计的发展,因此,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可以体现审计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但是审计环境复杂多变,单纯以此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显得过于笼统。

综上所述,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基础理论体系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纵深研究,偏重研究各范畴的内涵,甚至孤立地进行探索、研究,对各范畴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透彻,影响了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前后一贯。

二、审计两大基本职能论

(一)认证职能 不仅包括社会审计的鉴证职能,也包括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评价职能;不仅包括财务审计职能,也包括绩效审计职能。有的学者认为审核、验证、评价才是审计职能,但是作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应当是比较抽象的,太过具体就很难概括审计的基础职能。因而,认证职能可以作为审计的基础职能。

(二)免疫职能 联系实际可分为三种含义:一是,防护、保健、预警;二是,服务、建设、促进、咨询;三是,监督、制衡。审计活动不能仅仅体现在监督、制衡上,更应在强化认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审计防护、保健、预警职能,及时发现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做好防御准备,以此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若强调认证职能,而忽略免疫职能,就会影响经济建设充分发挥作用,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良好发展;若只强调免疫职能,而忽略认证职能,理论上看,不仅会影响审计基础理论的建设,不利于形成全面的指导思想,也不利于指导审计工作。

综上所述,认证和免疫是审计的基本职能。认证是基础和前提,为免疫服务,是免疫的手段;免疫是认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于主导地位。两基本职能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因此以审计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是科学、可行的观点。

三、以审计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一)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审计基础理论包括:动因、公社、对象、起点、职能、目标、结构等范畴,社会环境对这些范畴都有重大影响。审计基础理论是概念系统,包括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范畴。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基础理论体系诸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纵深研究,大都偏重于孤立地研究各范畴的内涵,对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未能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以审计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起点应是事物内在矛盾的外部表现,是一把钥匙,通过它,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的内在矛盾,发现事物的本质。具体基础理论结构体系如图1:

(二)审计基本职能与审计体系的关系 由图1可以得出:审计理论体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它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且审计基本职能与理论体系的其他范畴有着密切联系,试述如下:(1)基本职能与社会环境。系统学阐述:功能指系统在特定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和能力,是系统外在表现,连接系统与外在的环境。审计职能也是如此,它连接审计系统与社会环境,体现审计主体、委托方、被审计者和其他有关方面对审计的要求,以及审计系统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是要求与可能的结合。通过审计的基本职能,不仅可以了解社会环境对审计系统一些需求,还可判断审计系统适应社会需求的可能性。 (2)基本职能与审计本质。通过职能研究本质是系统论的一般方法。基本职能是审计本质的体现。通过认证职能,体现审计认证会计信息系统、评价管理风险和经济效益的本质;通过免疫职能,发现审计的经济免疫系统本质。应将两者科学的结合起来,用以全面地反映审计本质。因而,提出“审计是以认证为基础的免疫系统”,既克服不能全面反映审计本质的缺点,又体现两种基本职能基础与主导的相互关系,可提高审计基础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3)基本职能与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是审计职能的内容。审计系统通过审计职能,认证和免疫审计对象,从而与审计对象有着密切的联系。(4)透过基本职能研究审计动因。审计动因是社会环境与事物本质、职能的有机结合。审计基本职能能够体现审计本质,如果要研究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动因,先要明确审计活动最初的职能是什么。审计认证职能来源于审计检查,因而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审计检查与监督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发展。因此要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就必须联系审计的基本职能。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要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就要把审计理论的各组成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就要从每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中渐渐地揭示出其内在的本质联系,从而发现各组成部分的矛盾,以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参考文献:

[1]李孝林等:《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一贯的理论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年版。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没有大量的审计实践,就不可能有审计理论的抽象,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形成的。审计理论具有指导作用,它将揭示关于审计实践的本质和规律,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纳入审计理论体系的各种审计理论,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

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其结论不下数十种,仅1995年成都会议上提出的有一定影响的观点就有七八种之多。1

新近出版的由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两书提出,审计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是: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的定义和受托责任等基本概念,审计主体理论——导出独立性等概念,审计客体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审计主客关系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等概念,审计运行理论——导出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等概念。2

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基本框架结构为:

一、审计基础理论

何为审计基础理论,理论界的表述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就是统帅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反映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解决高层次审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一种理论在一定时空应具有相对永恒性,且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身的内涵);审计的基础理论的主要问题有:审计职能、审计性质、审计对象和审计定义。3

也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之常理,重点解决的审计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为谁审计、凭什么审计、审计谁、为什么审计、审计什么、审计的起点和归宿何在、什么时间审计、什么条件下审计、怎么审计以及审计完了怎么办。4

至于如何建立审计基础理论,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的建立应以会计理论为参考,借鉴会计理论的体系,设计审计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目前审计实践仍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要内容的背景下就更为如此,5此观点在理论界颇具影响,由此审计理论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如会计理论以会计环境为研究起点,审计理论则以审计环境为研究起点;有的甚至认为,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乃不谋而合。6

还有的同志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应是立体的,融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技巧为一体,它是审计实践的沉淀和理论成果的迭加,是一个动态完善的体系;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我国审计实践,并指导审计实践,理论的形成应重于总结和归纳审计实践经验,而不是照搬西方现成的理论模式,重于实证的结果,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演绎。7

笔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审计实践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运用审计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的一般活动过程;审计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审计研究人员发挥自觉能动性,正确反映审计实践的一般主观手段,审计认识或研究方法不仅作为认识的工具或手段,而且还作为审计基础理论的认知对象。

第二,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前者是“怎样认识”的问题,后者是“认识什么”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第三,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例如,“受托经济责任审计论”这一审计基础理论观点的提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加快审计理论建设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应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允许多种意见并存和发展,并不急于对某些理论观点作出终结评价,或者说不急于下定论。许多问题越争才能越明,只有争论才能发展、提高和完善。

审计实践是实践的主体按照一定的实践目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的活动。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是由七个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是审计实践的环境、审计实践的动因与本质、审计实践的目标、审计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审计实践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实践的规范和审计实践的管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

审计环境理论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

审计目标理论

审计主客体理论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

审计规范理论

审计管理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审计环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审计概念和本质,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目标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审计总目标、审计基本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主客体理论主要研究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审计人员资格和素质条件,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教育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审计对象的若干理论问题。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程序和方式手段,审计三要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报告)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假定,审计准则,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目标责任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基础管理和审计内部行政管理等有关理论问题。

二、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应用研究与建设上的反映,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审计实践或特殊的过程,而不是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例如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实践过程。

第二、审计应用理论研究任务或目的的针对性,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具体的审计工作如何做的问题,或者基础理论如何具体运用的问题,是从理论上研究一些具体实践的程序和方法等。

第三、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第四、审计应用理论在研究上应博采众长,体现理论成熟过程的渐进性特点。

审计应用理论按照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如: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所要进行的财政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理论问题。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审计基本理论,以及社会审计组织所要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等若干理论问题。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以及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要进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政财务审计基本理论,以及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金融机构、事业组织、企业、国家建设项目、基金资金、国外援款贷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微观(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经法纪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进行专案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三、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审计产生的历史,立足当今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审计未来的创新性审计理论。审计发展理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发展理论的过程性、连续性;

第二、审计发展理论的先进性、前瞻性;

第三、审计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

第四、审计发展理论的国际化、一体化。

审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审计发展史理论和审计创新理论。

审计发展史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

审计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管理创新等若干理论问题。

迈入新世纪,面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事业的发展已经立于一个新平台,欲再图新的发展,创新就必不可少;再者,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旧的传统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化、电子化。人们常常用如此言语描绘越来越临近的知识经济:经济运行全球化、社会发展持续化、信息传递高速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资源资本化、管理手段细密化、人员素质复合化……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标志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巨变,如果人们自身不变,固步自封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将被历史无情抛弃,“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最后,创新不仅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外在压力,更是人们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无一不在创新和发展,甚至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在迅猛赶超,如果我们不创新和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被不断拉大,一些不发达国家也会赶上和超过我们,如果这样,我们将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创新”,将创新融入我们各项工作之中。8

审计创新的目标是改革和更新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需要、阻碍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环节,解决困扰审计工作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审计制度,将审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层次。审计创新内容广泛、涉及领域众多,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主要应集中精力、有计划地在以下若干领域推行审计创新,力争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效,迅速实现审计工作的转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1、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环境包括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拓展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影响,特别是强化高层次审计监督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加强审计在反腐倡廉和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改善审计的政治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快审计准则的制订和颁布,同时加快与电算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法规的制订,完善审计的法律环境;通过审计主体素质的优化以及审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塑造审计机关的新形象,提高审计的知名度,改善审计的社会环境;通过采用最新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技术含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监督,改善审计的技术环境等。

2、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创新中获得源泉、得到发展,同时审计理论的创新反过来又指导审计实践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主要是:对传统的审计理论不断检验和鉴定,以较高的频率更新审计理论内容;在加强对审计应用理论、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是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如对审计的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等的重新认证。通过理论研究适时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从而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观念创新主要是要摒弃传统的“查账”意识和“游击”意识,将我们的审计观念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并逐步建立接轨观念、超前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以新视角、新层面、新观念来审视审计工作,发现、分析并解决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3、审计体制创新。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现行审计领导体制,对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和双重领导体制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评价,并借鉴国外审计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在现有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在对审计事业发展不产生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对现行审计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主要着力点是改政府自律为他律,提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进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和报告关系,赋予审计机关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权力和手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

4、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的素质将从财会型向复合型转变,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审计工作不再完全依靠人员的数量,而更重要的要依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审计人员的培养模式也将随之转型,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自我更新型的培养目标将逐步确立;审计人员要求具有技术专长与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能力素养,审计教育也以此为基准进行改革和调整;审计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态势。

5、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对象从有形转向无形,从会计资料的检查转向对经济活动运行的监督;从对会计核算结果的检查转向其核算过程或信息生成的监控;审计的重点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对知识和信息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力资源审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无形资产的审计、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评价、信息系统功能和程序的合理性分析等将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6、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手段的创新是审计环境和审计内容创新的必然产物。审计方法手段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手工审计将逐步转向计算机审计;就地审计转向媒体网络审计;事后审计将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向适时审计方向发展;审计模式将由帐目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直至未来的风险导向审计,等等。

7、审计管理的创新。以系统的观念规划、配置审计资源,以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的空间设定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原有的分工概念将打破,审计人员业务的专一性将被适应性和灵活性取代;领导人员的管理决策作用将被强化;审计程序中的实施阶段,由于审计手段的更新,其时间大为压缩,而准备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时间将明显增加;审计风险将成为审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审计创新在时间上是继起的,空间上是并存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新,只有更新——应当成为审计人员的信条。9

注释:

1、《审计研究》编辑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审计研究》1995年第3期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年8月

3、周伟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甘肃审计》1989年第2期

4、孙宝厚:“国家审计基本理论问题思考提纲”《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第5期

5、袁盛奇:“会计理论研究影响审计理论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6、冯巧根:《现代会计发展对审计理论研究的影响》《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0期

7、尹平:“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发展十年评述”《审计与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第4期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家审计;审计理论体系;政治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审计工作内容更新性日益提升,而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是国家审计职能发挥的基础性保障,在其环境下,必然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支撑,而从我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现状来看,其仍存在形式化、条框化、重复化特征,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所以,必须构建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

一、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1、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理论一般停留于上世纪基础性的审计理论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职能的扩展,原来的审计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两者发展的要求,而现阶段专门研究政府审计理论框架的著作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国家审计理论缺乏充足的力量支持,而造成国家理论体系框架的空洞性;“没有建立完善的、公认的政府审计理论框架”,这就现代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描述,现代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往往是制度性的规定,具有整体性的综述,如一般审计概念,国家审计理论综述、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等,但是并没有深入到各个理论分支中,使得国家理论体系成为只有树干没有分支的“光头司令”,这就造成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大而不全,进而影响了具体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

2、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作用性

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是审计工作开展的理论参照标准,就其体系结构来说,其包括国家、政府以及地方的基本性审计条例与分支,具有高度的基础性和总括性,是下层审计进行理论制定与参照的基本载体,具有理论指导性作用,所以,要强化审计作用,必须进行构建完善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

国家审计理论不同于一般审计理论。一般审计理论是对“什么是审计的概念”的总结,其中包括审计定义,审计过程的观念、理论等,而这些影响审计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所用相关性理论都可成为一般审计理论。而一般认为受托责任理论是一般审计理论的上升性理论,其可以用来解释任何类型审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审计理论也应当将受托责任理论引入国建审计理论体系建设中;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应当服从于国家意志和国家权力,社会审计具有一定的服务性,内部审计具有内部控制性,这就说明我们要以不同的审计理论标准和审计关系进行多种形式的理论概括,同时,要求国家审计理论,要在理解一般审计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国家审计的特殊性,确保国家审计理论的有效性。

二、构建结构性、层次性国家审计理论体系

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不仅要具有结构性,而且要形成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不仅要体现上下层次的关系,还要将国家审计理论的地位体现出来。

其一,建立国家审计概念。审计概念是各种基础性审计理论的总结,而各种审计理论是指导审计工作进行的原则性保证,在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中起到基本性的保证作用,其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特征,其通过揭示国家审计发展规律和本质,进行问题分析与解决、反映审计环境的影响作用等方式,作用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其二,国家审计理论体系要具有结构性。国家审计理论有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组成。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以此方式进行分层,从基础性理论支持、审计实施基本性理论参照和实际应用理论三方面对国家审计工作的进行给予理论性定位,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1、理论基础

国家审计理论基础要以政治学为主体。其一,从本质上来说,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具有政治性,正如现代所说的“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国家审计问题”,而国家治理便是政治学问题,由此看来,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应当以政治学为主体,而审计理论的综合性要求各种理论的支持,而“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所以,国家审计理基础必须要以政治学为主体。其二,政治学以国家审计体制层面的选择和变化为主要说明对象,其具有稳定性、总结性和间接性,这就将审计环境与国家审计间的关系做出描述,而且将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与一般审计区别开来,这是一般审计理论无法解释的,所以,基于审计制度的变迁与发展的客观性因素分析,只能运用政治学理论进行分析。其三,“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这就将审计的监督本质体现出来。

2、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主要是将专业学科中呈现出的一般规律和为应用研究提供指导性作用的共同理论基础的理论,即为将原先的经验总结进行理论提升而得到的理论,是理论再生。我国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基本问题,这就要求在一般国家审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现代化审计理论的研究。

3、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是对审计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如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等,这是基础理论的延伸,也就是说将基础理论进行操作性转换而产生的,如平常我们所说的“理论指导实践”,“怎么做”或者说像数学公式那样指导人们解决问题。在其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理论的丰富,展开相应理论的研究,如审计总则理论、审计管理理论,还要进行实践性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如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决算审计、环境审计等方面研究,以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应用理论的深化。

总结:

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作为审计管理的至高体系层,对我国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成为必然,然而由于受制约审计基础理论的影响,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仍处于“理论阶段”,为此,进行相关层面的思考,如政治学理论基础、基础理论研究等,可成为创建国家审计理论的入手点。(作者单位:濮阳市华龙区审计局)

参考文献:

[1] 冯均科,陈淑芳,张丽达.基于受托责任构建政府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3)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4篇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审计实践活动就等同于审计理论基础呢?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基础理论之间又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尤其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过与其相关事物的比较,在差异中寻找本质的区别,就更能体现该事物质的规定性。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

4.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内容。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对审计初始性理论起点的考察与分析,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哲学基础。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为如此,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中,在考察哲学性探索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本质。而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2.管理学基础。在学科的划分上,会计学本身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审计学又是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审计学也同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某些思想和理论理应构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出现,它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为一体,在现今的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而管理审计学科的诞生及制度基础审计理论的提出,无不体现了管理学对审计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3.法学基础。法学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正如迈克尔·查菲尔德所说:“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此外,各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经济学基础。作为,门古老的科学,经济学在经历了几次划时代的变革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学中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会计学基础。审计学最初包含在会计学之中,后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是这种血缘关系,使审计与会计互相渗透,会计学理论必然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查账(即会计检查)这一传统审计概念沿用至今,它仍是中外审计概念中内容的主干部分。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等在不断变化,审计的概念也在逐渐丰富,但时至今日审计仍是以会计资料为主要对象。而会计资料是在会计学理论指导下生成的,因此,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学理论的指导。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5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

,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 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 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 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6篇

一、审计理论和实证理论的相关性分析

审计理论是来源于审计实践,并在审计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两个层次: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二者各自具有不同特点。

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即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其主要特点:1、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2、研究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3、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审计应用理论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密切,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其主要特点:1、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2、研究目的的针对性;3、研究性质是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随着实证研究方法的传播和发展,中外审计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随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实证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审计理论研究中,并在审计理论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证理论是19世纪30年代由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它所奉行的实证主义只承认存在的事实,一切关于事实的概念都要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实证理论的特点:1、实证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从现象与事实中发现和揭示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对造成这种规律的因素进行检验,进而对现象与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预测;2、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的选择重视其可证实性,要求其转化为具体可检验的假设;3、强调价值中立;4、实证研究是一个从经验向理论推演的逻辑实证过程。

实证理论概念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在会计文献中,在此之前绝大部分会计文献都属于规范性的,强调的是如何限定会计,而不重视以实证的方式去验证这些限定所依赖的重要假设。但是,实证理论并没有及时在审计理论中得到发展,尽管其时首倡审计理论研究的莫茨和夏拉夫认为,“数学法并不适用于审计学,除最简单的模型以外,在审计发展的现阶段,建立适应于审计学的数学模型是不可能的”。但审计本身毕竟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而且时过境迁,审计理论研究必须引入以数学法为主的实证理论。

二、规范性研究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局限性

规范性研究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形式,它在解释国家有关审计政策和制度、制定审计规范,以及规范审计实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审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然而,规范研究如果仅用一些抽象的范畴去演绎未知,就不可能得到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理论原则和操作原则,其可靠性就受到质疑。规范性研究的局限性:1、以规范性的演绎法排斥实证性的归纳法,使审计理论研究从理论走向理论;2、以哲学抽象代替辩证分析,导致了经济业务活动中大量存在的具体问题难以在现有审计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使审计理论缺乏解释能力和现实意义;3、审计理论的研究跟不上我国审计实践飞速发展的步伐,我国当前审计基础理论相对薄弱,滞后于审计实务,而导致改革缺乏坚实的理论,步履维艰,难以整体规划;4、审计理论研究成果与审计实践需要有脱节现象。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理论体系,提高审计理论的科学性,应对不断运行的审计过程进行多层次实证研究,力求在复杂的环境下探索新的审计体系。

规范研究所形成的理论,由于受观察角度与范围的限制,其要素之间往往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甚至发生矛盾。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在对审计理论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应该采用实证法进行研究。这是因为:(1)规范性审计研究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为前提,进而进行演绎推理,得出衡量审计体系的行为标准。对审计理论采用实证性研究,它没有削弱规范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反,在某些方面可弥补其规范性研究的不足。它可将审计体系构建于实际观察结果的基础之上,而并非个人的知识、经验或判断,它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分析数据,在研究手段上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而且其他人也可用同样的程序和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因而,它得出的理论解释和建立的模型更具有可信性。(2)有利于解决审计体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经验式研究、名词之争的问题,使审计理论源于实践又直接用于实践,尽快形成统一实用的审计理论,改变人们对审计的看法,促使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审计研究的理论成果,从而更好地推进审计的发展。(3)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审计理论面向审计实践,进行现实问题的研究。按照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所提出的要求,要使理论具有说服力,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关于现实世界的前提,应该以可观察的现象一致为依据。(2)各种理论说明的相互关系,应该就其合理的一贯性予以检验;(3)如果任何一个前提是以价值判断或无说服力的经验检验为依据的,其理论结论或经过检验的假设应受到独立的经验检验。”

三、实证理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看到实证研究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已经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可以说,实证研究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审计理论工作者对审计的基本问题采用规范性的描述法。规范研究者主张,在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应坚持特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即立足于对现有审计环境、审计惯例的分析,从中抽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作为构建审计理论的前提。而实证审计理论工作者则认为,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事实与价值、手段与目的是分离的。正如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所言:“理论只是提供一种限定所必需的两个因素中的一个:特定行为对各种变量的影响;使用者提供了另一要素:目标以及反映变量对目标影响的函数”。他们坚持客观的经验调查,排斥非理性的、功利性的价值判断,主张像自然学那样,以仔细、客观地观察一个实验或一定时期所发生的事实而获取的经验为依据,来构建科学性的审计理论。

审计本身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采用一定审计程序所搜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报告的出具是否真实、合法。从审计的全过程来看,实证理论应该作为审计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中对实证应用很少,导致了审计结果不准确、审计理论滞后。缺乏对实证理论的重视,主要是对于实证理论的可行性缺乏信心,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而且实证研究会加大审计理论研究的成本。但是,实证理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应用是完全必须的。下面从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和审计规范三方面论述其必要性。

1、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它对其他要素起决定和制约作用。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实际具体目标。实证理论在审计目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实证研究确定审计目标。审计总目标是适应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不断发展的,可以通过对于各时期的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确定总目标,这需要社会整体范围的实证研究,包括对政府、中介、客户、企业等各方面的实证分析;审计具体目标则是根据总目标制定的,而具体要怎样确定也可以通过实证方法进行适当确定。

2、审计假设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建立的前提条件。审计假设是指面对多变的审计环境的影响,从实现审计目标出发,对审计实施的一些前提所做出的合理设定。由于审计的内容多样性和审计分类的不同,各个不同性质的审计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审计假设,没有使用于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审计假设,所以要提出正确的审计假设即必须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进行实证分析。

3、审计规范是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于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重要作用。审计规范主要包括:审计法规、审计准则以及相关的制度要求。实证理论正是在制定这些规范以及进行制度测试的必须,因为实证理论可以保证制定的审计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7篇

理论是一套用以解释或说明某类事物或现象的观念或命题,它是以对某一结构的接受为依据的。任何学科均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起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审计也如此。蔡春指出,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缺乏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很多问题都源于此。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不能没有一个结构,忽视对其的构建不仅影响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使审计实践不尽人意;不仅影响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培养,也障碍审计实务水平整体提升。如何构建审计理论结构,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公认的观点。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的逻辑起点,即基本动因――维护产权出发,研究审计理论结构。

二、审计理论结构的演进

(一)审计理论的内涵 对于何为理论解释较多。《韦氏新国际辞典》认为:理论是指某一探究领域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理的整体,构成了所要探索领域的可供探索的一般框架。著名会计学家莫斯特教授认为:“理论是对描述或规定一系列现象的规则和原则的系统表述,它可视为有助于组织概念、解释现象和预测行为的框架。”《辞海》中认为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那何为审计?何为审计理论?1972年美国会计学会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中对审计的定义是:“审计是为了查明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表现与所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序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价有关证据,并将其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日本著名审计学者三泽一教授在《审计基础理论》中认为:“审计是具有公正不伪立场的第三者就一定的对象的必须查明的事项进行批评性的调查行为,还包含报告调查结果”。英国著名审计学家弗林特教授认为:“审计理论旨在提供一套有关审计活动的首尾一贯的命题以解释审计的社会目的与目标,进而为将审计实务和程序同审计目的与目标联系起来提供合理基础与依据。这套命题还可以解释审计在各种社会机构以及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中的活动空间。”蔡春认为:“审计理论是一套用以解释、指导(或预测)审计行为活动(即审计实践)的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命题。”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一串精准的文字所能概括解释的,而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是一个评价、指引、改善审计实务的首尾相连、前后一贯的理论框架。

(二)审计理论的历史演进 审计理论框架的空白,以及体系前后不连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前后矛盾,必将严重影响其科学性、阻碍学科的发展。相对于审计实践的蓬勃发展,审计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审计历史被“审计无理论观”占据,严重阻碍人们对审计理论的研究。1961年美国的罗伯特・莫茨(Robert K. Martz)和埃及的侯赛因・夏拉夫(Hussein A. Sharaf)教授第一次以哲学为起点,全面、系统、科学的构建以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实际运用等五个要素有机结合,层层相扣的理论体系,彻底打破了审计无理论观的“童话”,拉开了审计研究的帷幕,为后续审计理论研究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都可归属于哲学,审计也不例外。故,将哲学作为审计的逻辑起点似有不妥。那么有无具有该学科特色的理论起点?谁具备担此重任的“能力”?被后人誉为审计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尚德尔教授的专著《审计理论的评价、调查与判断》,从信息传播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假设为导向,包含定理、结构、原则和标准等要素所构成的审计理论体系,深化和拓展了莫、夏观点、思想,为审计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加拿大著名审计学家安德森教授在其《外部审计学》中提出以目标为基点,包含准则、概念、假定、技术方法和过程等要素所构成的理论体系,虽然该体系从基础理论延伸至审计实务即“审计过程”,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审计研究领域,但笔者认为,理论应是纲领性、指导性、原则性的,否则不能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特别是面临不断涌现的新兴事物。随着审计研究的不断推进,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新的动向,英国著名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其《公司审计学》中提出以本质和目标为起点,包含假设和概念等要素构成的理论框架。而戴维・弗林特教授在其《审计哲学与原理导论》中也提出以本质和目标为起点,包含假设、概念、标准等要素所构成的框架体系。可见,无论莫氏模式,还是尚氏、安氏、李氏以及弗氏模式都将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作为逻辑起点,值得探讨。

近四十年的审计发展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为审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牵引和推动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前进步伐,迄今为止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在上述架构内进行,但都未形成较为公认的审计理论结构。笔者认为,理论框架是一个大系统,应用系统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进行辨证分析,即不仅应包括基础理论体系,还应包括应用理论体系,如此才能形成前后一贯,首尾相连的审计理论框架,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倾向于一个层面或是一个点。

三、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一)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 逻辑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确立了一门学科的正确定义,也就确定了它的知识体系,从而只需借助于通常的哲学分析方法就能确立起该学科的理论。”(尚德尔,1978)可见,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切入口;是审计理论体系产生、存在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那么,谁可担任逻辑起点的重任呢?受托责任论者指出,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美国学者查特菲尔德认为:“会计和审计都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自从出现私有制,奴隶主为了坐享其成,往往将自有的财产委托精明能干的人进行管理,同时委派亲信审查人是否忠诚。文硕在《世界审计史》中指出:“11世纪左右的寺院审计、城市审计、行会审计和庄园审计等都是通过会计账目的审查了解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杨时展教授指出:“中外审计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因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能否将起点归结于受托责任呢?笔者认为应从“为什么委托”、“为什么受托”、“为什么监督”出发,挖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二)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应该揭示审计理论框架的内在矛盾,至少应具备根本性、简单性与历史起点的一致性等三个特征。郭道扬在《中国会计史稿》中指出:无论是结绳记事、简单刻记,还是原始公社制末出现的‘书契’的萌芽,……从家族私有部分讲,主要是核算私有财产的数量,以求保护和不断扩大其私有财产。在委托方和被委托方都存在这种需求的情况下,既具有独立身份,又具有专业技能的审计人员就产生了。问题在于:受托责任乃是审计的对象,并没有触及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受托责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委托者和管理者为什么花不菲的资金去委托第三者审计经营管理者的责任? 这种存在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为了维护产权,只不过具体内容不同罢了。所有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所有权,而经营者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经营权。在所有权和经管权成功分离后,如何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保证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所有者面临的一道难题。在古代权利系统中,国王将其所拥有的财富委托给其控制的官吏进行管理,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及效益,常委派一些兼职或专职的人员代替国王进行检查。在民间,所有者委托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管理。管理人员拥有资源的部分使用权和处置权,直接对所有者负责。这时候的资源所有者就需要有人对管理者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而管理人员也需要超然的监督人员证明管理绩效,这样,具有独立身份的审计人员就成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理解:两权分离是前提和基础,受托责任是条件和内容,维护产权是根本和动因。基于此,笔者提出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维护产权。

(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还没有私有观念,财产占有权和管理权尚未分离,受托责任也不存在,审计的产生更无从谈起。原始社会后期,随着交换和商品的产生与发展,出现了动产,私有制才逐渐产生并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部分人拥有私有财产,规模不断扩大。当财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多方面的局限,财产所有者自己无法管理大量资产,只得将财产交与他人管理。为防止管理者的行为背离所有者的意愿,需要委托专人对管理者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为了检查受托管理者是否忠实地履行了经济责任,独立的第三方检查便应运而生。这样便形成了早期的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对管理者进行监督检查的专职,成为审计的鼻祖。产权权能的分解是审计产生的基础,而满足产权权能分解的条件需要一个过程,在原始社会末期,少数人利用权利逐步拥有一定数量的私有产品,但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私有财产的数量不会太多,这部分人可以自行管理财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这些人所拥有的私有财产数量越来越大,这时自行管理已经行不通了。基于产权权能的分解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受托责任关系的出现。

早在西周时代,由于疆域扩大,中央机构急剧膨胀,财政收支迅速增长,周王没有精力亲自审理一切财政事务,便指派宰夫行使财计稽察之权。可以说周王朝是我国国家审计的雏形。美国学者查特菲尔德在其《会计思想史》中指出:“在周王朝时代官厅会计发展到最高峰……在内部控制、预算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周代在古代世界是无与伦比的。”归根到底,国家审计产生的内在原因还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对整个国家财产的所有权,而对财产管理者――各级官吏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监督。当皇帝不能亲自检查这种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时,代皇帝行使这些监督的审计人员和机构的出现便成为必然。

在西方国家,审计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早在古罗马、古埃及时代,已有官厅审计机构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查,监督国家的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不断完善,审计的功效与日聚增。从18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企业生产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着企业对资金要求的增长,股份制企业应运而生。但由于当时股份制企业刚刚诞生,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助长了经营舞弊行为。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适应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迫切需要独立专业人员监督管理者的日常管理行为。加之一些企业推行的不切实际的经营计划招致失败,造成大量企业倒闭,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条件促使在国家审计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审计。1845年英国政府修订《公司法》时规定,企业可聘请职业会计师协助审查公司账务。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随后,民间审计队伍迅速扩散、壮大。如,1877年美国会计师公众会成立以及后续的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相续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本国企业向海外拓展,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企业迈进综合化、集团化管理体系。在这种大型企业中,组织结构庞大、复杂、仅仅靠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很难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高层管理人员为了维护自身的职业前景与声誉,需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以控制和解决,实现整个集团效率的提升和价值的最大化。内部审计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代需求而发展壮大。通过在企业内部设置相对独立的人员,调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指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公司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对比分析,以此为依据奖罚各级管理人员,甚至会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实现公司整体效率的提升;通过对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以及经营政策的监控,防止各利益相关部门及单位与公司总体发展规划相背离,确保并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的经济”,“节约劳动时间规律是各个社会的首要经济规律”(马克思)。正是由于维护产权,从而加速了审计的发展,强化了经济管理,实现了劳动时间的节约,维护了所有者的权益。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一)审计理论框架 在理清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之后,如何构建审计理论结构?该结构应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又如何体现?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审计理论诸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纵深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研究成果大都侧重研究各范畴的内涵,甚至孤立地进行,对诸范畴间相互关系研究不足,特别是应用理论体系,从而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性、完整性、前后一贯性。《蒙氏审计学》指出:确认某种活动为一个职业的五个特征的第一个就是具有“专门的知识体系,通常通过正规教育途径获得”。《现代汉语词典》指出:“体系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万物皆系统,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也应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从整体出发,层层分解,即研究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排列层次,从联系中发现矛盾,从矛盾中找出结合点。著名审计学家安德森教授指出:“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笔者提出图1所示的审计理论结构:

(二)审计理论结构解析 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以及各组成要素的合理分类是构建一个完整体系的核心。笔者从“指导”、“升华”两条线出发,将审计理论结构分为基础理论体系和应用理论体系两部分。这样分类的依据如下:首先,基础理论体系解决了审计开展的前提,回答了为何需要审计?揭示了审计的本质、基本原理、概念等,展现了该体系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审计理论结构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审计概念群落按其内部逻辑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应用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与依托。其次,应用理论体系是基础理论体系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化,既对基础理论体系进行检验、充实和完善,又是指引审计实务的理论基础。可见,应用理论体系不应排除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之外,也不可将应用理论体系归属于基础理论体系之中,对于两者的研究均不可有失偏颇,更不宜以排序“第一位”或“第二位”将两者截然分开,否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审计基本准则按其功效分设独立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后两者还设序言。为增强基本准则的理论概括和指导作用,需建立审计基本准则概念(理论)框架。审计基本准则概念(理论)框架属于应用理论体系范畴,它由主体理论、客体理论、依据理论、证据理论、程序和方法理论以及报告理论等诸要素构成,用以指导和评价审计基本准则及其序言的制定,指引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基本准则及序言的中介。因此,在应用理论体系中将其分为两部分:审计基本准则理论、审计基本准则及序。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现象不断出现,审计人员可根据基本准则的精神进行处理,而审计具体准则或审计规范(标准)、审计工作等则属于审计实务,是审计理论框架指导和评价的具体对象,故笔者认为不应纳入审计理论框架。同样作为审计工作的产品“审计报告”,也不属于审计理论框架。

五、结论

任何职业都必须以某一特定的理论结构为依托,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考虑,否则会影响整体效果,形不达意。审计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结构作为支撑,就会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行为,影响审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一套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框架是进行该学科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基石,也因此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客观事物,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推动该学科体系的发展。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无疑会有助于改革和更新审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理论与实务相困惑的难题;有利于加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提高我国审计理论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采用二大类三部分的分类法,展示了彼此间密切的联系:审计基本理论对审计应用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奠基与指导作用;审计基本准则及序则是审计基本准则理论在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或延伸,二者都归属于应用理论体系。此三部分理论“指标”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合理、结构完整的审计理论“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上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陈今池:《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4]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文硕:《世界审计史》,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版。

[6]刘静、李保刚:《以审计动因为逻辑起点构建、完善我国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研究》2005年第6期。

[7][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版。

[8]Mautz,V.M.O.,Montgomery’s Auditing,John wiley & Sons,1990.

[9]Schandl,C. W. Theory of auditing :Evaluation,Investigation and Judgment,Scholars Book Co.,1978.

[10]Flint,D.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Auditing:An Introducti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8.

[11]Ricchuite,D.N.,Auditing Concepts and Standards,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1982.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会计信息化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已经确立,其对传统会计理论及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也越发明显。会计信息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在会计信息化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反映出的研究导向,是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风向标”,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水平和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简要回顾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历史演变可划分为三大阶段,见表1。

第一阶段的主要研究热点,从研究内容上聚类,基本上可归集为传统手工会计业务如何进行电子化数据处理问题上。第二阶段的研究热点,大体可归集为会计信息系统如何与所在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融合问题上。第三阶段的研究的热点,涉及网络财务报告和XBRL语言的相关研究较多,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计算机网络特性。值得注意的是,从1979年至今,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一直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已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传统命题。三个阶段研究热点的演变,反映出较为明显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由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向外部渗透的趋势。

根据有关文献披露的历史过程,笔者认为第一阶段主要研究热点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第二及第三阶段的研究热点,除了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持续推动影响外,信息化产品市场及国际信息化环境对研究热点的影响似乎已成为主要驱动力。

二、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学术影响

某一特定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唯我”特色及其理论深度,是决定该学科在相关理论界的学术影响及被认可程度的关键因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两大部级科研基金,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相关学科的最高研究水平。这两大项目非常注重选题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创新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申报项目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是能否获得立项的“瓶颈性”指标。

根据学科的隶属关系,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项目可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申请立项。笔者以上述两大部级科研基金为主要参照,简要分析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学术影响。

(一)会计信息化相关项目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简况

能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获得立项,应该熟谙其一贯提倡的“顶天立地”理念。所谓“顶天”,即是把握科学发展的国际前沿、规范研究方法,推进成果的国际化;所谓“立地”即是要尽可能从中国管理实践中提炼出可能产生理论创新的科学问题,通过研究完成理论升华,并尽可能地运用这些理论创新指导解决中国的实际管理问题。按照这种理念,被批准立项的项目应在理论价值和意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

笔者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批准立项的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和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进行了统计,为便于对比分析,将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和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分开统计,统计数据中的这两类项目无相互隶属关系。统计的时间跨度自1991年至2009年(19个计划年度),统计范围包括面上项目、地区项目、青年项目、应急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六类项目,统计结果见表2。

另外,笔者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部网站披露的历年批准立项项目资料进行了检索,没有发现属于与会计信息系统交叉研究的立项项目。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立项项目相对集中,在19年时间里,每年均获得批准立项,累计下来共计约500项,占管理科学部全部立项项目总项的8.79%;尤其是在2000年,获批项目达38项,占比为17.5%。

2.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立项项目相对较少,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相比,差距较大,19年时间里,只获得批准立项10项,占比约为2‰,平均每年不足1项,共计14个年度出现空缺,2009年立项最多,也仅为4项,其中有3项隶属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研究范围。详见表3。

(二)会计信息化相关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简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没有单独的管理学项目类别,涉及管理信息系统及会计信息系统的项目主要分布在经济理论、应用经济及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项目类别中,因此笔者对这三类项目中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立项项目进行了统计,同样,为便于对比分析,将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和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分开统计,统计数据中的这两类项目无相互隶属关系。统计的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09年,共17个计划年度。统计范围包括重大项目及委托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

1993年至2009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类立项项目471项,其中属于信息化的项目共207项,占比达44%,属于与会计信息系统交叉研究的项目空缺。

1993年至2009年,经济理论类项目获得批准立项1 323项,其中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共7项,占总经济理论项目获得批准立项总数的0.53%,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项目空缺。

1993年至2009年,应用经济类项目获得批准立项2 388项,其中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共60项,占应用经济类项目获得批准立项总数的2.51%;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共5项,同口径占比为0.21%。详见表4与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到,5个项目中有4项涉及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内容,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倾向趋同。

(三)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学术影响相对较弱

从上述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获批比例相对较高,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获批比例相对较低,而且与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相比,差距较大,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已达到“百分比级”,而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只达到“千分比级”(由于未能检索到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申报项目数量,尚无法对是否存在因申报项目少导致获批项目少的情况作出判断)。

获批项目中属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问题研究的课题数量较多,说明上述两大部级科研基金管理方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这一研究热点的认同程度较高,总体上看,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在重大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反映出来的学术影响力相对较弱。

三、启示与思考

(一)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领域和内容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

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是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领域和内容的焦点。笔者检索了针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领域和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论文类文献,发现为数较少,除会计信息化有关会议综述类文章外,只检索到如下几篇:《会计信息系统国际研究回眸与思考》(张瑞君、孙,2007)、《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庄明来,2009)、《我国会计电算化研究的历史分期及学术倾向》(庄明来,2002)。广泛深入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也许有助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地”理念的实现,促进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升华。

(二)继续强化深入开展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学术倾向

上述统计数据反映出一个现象,即非单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这两大部级科研基金较高程度的认同,而偏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项目却未能获得相应的认可度。这自然会使人们产生疑问,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之一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什么其相关研究问题未能获得相应的认可程度呢?上述现象是否反映了这种情况,即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相关理论业已十分成熟,不需要再做深入研究,从而形成了会计信息系统项目获批项目较少的局面?很显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业已成熟,这种说法可能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同。

事实上,三十年以来,我国众多专家和学者非常重视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研究方面仍然明显不足。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有欠缺,就难以有力地支撑会计信息化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而从整体上弱化会计信息化研究的理论性。这可能是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项目未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较高认可度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继续强化深入开展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学术倾向,坚持以提升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价值和扩大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学术影响为目标,鼓励和支持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研究。

(三)应充分关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审计阶段研究成果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的影响

从上述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获批项目中属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问题研究的课题数量最多。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对这类研究项目理论研究深度的认同,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理论和方法的较强需求。随着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对这类项目的认可和批准立项,可能会引致其他各级纵向和横向科研基金支持和赞助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研究活动,我们期待着该类研究的丰硕成果能够早日面世。

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审计与会计信息化实务有着内生的、无法割裂的必然联系,早在1998年,邱寒就深入探讨了会计软件如何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从理论层面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审计理论与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的关系也应是内生关系,二者会相互影响和渗透。因此,应充分关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审计阶段研究成果的进展情况,深入分析其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的深刻影响,可以考虑以会计信息化审计与内控理论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需求为研究起点,“驱动”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的深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2010项目指南[M].

[2]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辉煌历程―中国会计信息化30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44.

[3] 邱寒.会计软件如何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J].会计研究,1998(4).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理论框架; 基本动因; 基本职能; 本质; 基本目标; 系统观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辞海》)。系统化的特点是前后一贯。《韦氏新国际辞典》对理论的解释为:“某一探究领域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公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理的整体,构成了所要探索领域的可供探索的一般框架。”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R.J.Anderson)、英国审计学家弗林特(D.Flint,1988)在其著作中分别强调,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美国会计学会《基本会计理论》和E·S.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第一页都引用韦氏辞典对会计理论进行了类似的解释。首尾相应与前后一贯同义。前后一贯的反义词是自相矛盾,任何理论如不能前后一贯,必将严重影响其科学性,甚至难以成立。

国家审计理论框架,是国家审计理论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严密组合,用以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其主要元素包括基本动因、基本职能、本质、基本目标。

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审计理论诸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纵深研究,偏重研究各范畴的内涵,甚至孤立地进行研究,对诸范畴相互关系研究不够,影响审计理论体系前后一贯。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是个整体,要把其组成部分的诸范畴联系起来进行横向研究,弄清其相互关系,从联系中发现矛盾。

一、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原因,最为流行的观点是两权分离观和受托责任观,各有其论据,但仍欠周密和严谨。两权分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两权分离,审计不可能产生;受托责任是审计的内容和对象,审计什么,审查体现受托责任的经济活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既不是为了两权分离,也不是为了受托责任,两者都未能回答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原因。由于经济的发展,分离的“两权”都要求具有独立性的第三者对约定的维护产权的责任进行审计监督。为了什么?维护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分别是维护自己的所有权或经营权。受托责任乃是维护产权的责任。如果不是为了维护产权,所有者或管理者为什么会愿意花费巨额费用去聘请审计人员?防弊正误也罢,(人)也罢,受托责任也罢,……归根结蒂,都是为了维护产权。所以,维护产权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和动因。在产权经济学指导下,可以将两权分离观、受托责任观和维护产权观统一起来。

既然审计产生于监督受托责任的需要,受谁之托?产权持有者之托。什么责任?维护产权。换言之,产权持有者为了维护其产权,委托第三者进行审计,从而促成审计的产生。最早产生的审计是国家审计。随着国家的产生,“为了国家治理的需要,国王委派专人,‘以考政事、以逆会计’,本着‘明法审数’的原则,考核百官的受托责任,国家审计由是产生。国家治理需要建立国家审计,用以保护国家(国王)的产权”。①维护产权不仅促进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还促进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因而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应当具体表述为: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适应维护产权的需要,受产权持有者之托,由第三者进行的监督受托责任,用以维护产权的活动。

二、国家审计基本职能

国家审计是适应国家治理的需求、用以维护国家产权而产生和发展的,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这些需要结合国家审计系统的运行,形成国家审计的职能。职能连接审计系统和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已经拓展到广阔的范围。通过国家审计的多种职能,尤其是基本职能,可以了解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经常的、主要的一般需求。基本职能涵盖范围广,具有代表性,支撑理论框架的前后一贯,本文着重探讨基本职能。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通过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发挥揭示、抵御、改进和预防等‘免疫’功能,在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落实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改善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②

免疫,本是医学概念,具有防御、自稳、监视等基本功能,用它来形象概括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医学上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似乎无“揭示”之涵义,我们将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划分为揭示职能和免疫职能。

(一)揭示职能

1.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的需要决定其应具备揭示功能。保护国家利益的基础是国家的安全,国家审计需要关注的政府责任核心是国家利益的保护。国家审计通过对被审计者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确认,包含审核、鉴定、评价(含风险评估)、报告,充分揭示体现受托责任的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状况及其风险,从而保证经济信息合规、提高经济活动效益。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环境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生态等方面风险层出不穷,这些风险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审计应该关注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各种风险,并及时揭示。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社会公众对审计效果的要求更高了。公众希望审计机关要敢于揭露违规事实,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及时揭示和查处侵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

2.“揭示”的对象是体现受托责任的活动,包括各种风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揭示国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历来是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审计通过及时揭示、纠正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针对识别的风险,提出合理审计建议,提供解除风险的思路和办法,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腐败是国家治理中最严重的威胁,通过揭示,不仅能够惩治等违法违纪行为,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法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还能通过总结规律,找出违法违纪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针对性地完善各项监管机制,预防问题再次发生。

3.揭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书面形式的,也可以是非书面形式的;既可以是财务性质的,也可以是非财务性质的。揭示职能不仅包括鉴证职能,也包括确认和评价职能;不仅包括财务审计职能,也包括绩效审计职能。任何审计首先都必须通过揭示进行再确认。因而,揭示可以涵盖国家审计的基础职能。

4.揭示是国家审计发挥免疫职能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国家审计通过查错纠弊、揭示问题,及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行为进行监督、制约,抵御各种对国家治理过程的侵害,改进国家治理。其次,揭示是制衡权力的需要。将不符合法规的权力、责任与权力不匹配的事实运行揭示出来,国家审计能帮助国家将各种权力约束在其规定的范围之内。最后,揭示是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及时揭示在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国家治理者才有机会深入思考国家审计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对其作出指导。

(二)免疫职能

在充分揭示的基础上,国家审计发挥监督、制约,保护、清除、修补和预警等“免疫”功能。免疫,本来是医学概念,它具有防御、自稳、监视等基本功能。③当人体受到侵害时,免疫系统迅速作出反应,预防、抵制、清除病害。社会经济运行,同样需要免疫系统来形象地概括审计的基本职能,具有防护、预警、保健、服务、建设、促进、监督、制衡等含义。联系国家审计实际,免疫职能可以概括为三种涵义:1.防护、保健、预警;2.服务、建设、促进、咨询;3.监督、制约。

1.防护、保健、预警

保健功能是在发挥揭示功能的基础上发挥作用。首先是风险评估,立足于对潜在或现实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发挥保健作用,提出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方案,防范风险演变成现实的危机。其次,如果风险没有完全规避,危机成为现实情况之后,发挥揭示功能,寻找危机发生的诱因所在,发挥保健职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防止其扩大为系统性的大面积危机事件;同时,重新评价原有的风险与威胁评估机制与系统,找出其没有有效防范风险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2.监督、制约

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国家审计发挥的免疫职能是监督、制约。国家审计监督指以既定的标准为依据,对财务收支状况和其他经济活动开展检查、评价,得出结论。认定财务资料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判断这些财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收支活动和其他财务活动是否合乎财务规定,是否合理、有效,同时也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履行了其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是否有违法乱纪等行为进行评价,从而作为追究或解除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依据,以监督被审计单位遵守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状况,使经济效益能有所提高。

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功能,保障国家治理的有序、规范,是国家审计基本职能的要求。对严重侵害国家利益的问题,重大铺张浪费、国有资产损失、资源毁损和环境破坏问题,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等进行严肃、有力的监督,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社会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的监督,及时揭示和反映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肃查处不规范、不合法行为,确保国家治理决策落实到位。加强对重大民生热点问题的监督,突出对公共财政、服务、管理、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审计监督,突出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监督,切实维护民生。加大对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情况的关注力度,促进行政权力法制化、规范化。

国家审计的制约主要是对财权的制约。财权主要指掌握、控制、支配国家预算资金、国有企业经营资金、国家专项资金等公共资金的权力。对财权的制约,主要是对有关公共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的决策权、执行权的制约。国家审计通过揭示、处罚等制约手段,制止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因素,促进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服务、建设、促进、咨询

国家审计不能仅仅停留在监督、制约方面。应当在强化揭示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防护、保健、预警职能,及时发现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缺陷,发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潜力,在建设、促进、咨询等方面,搞好服务,维护委托人和受托人的产权。人们常说的审计创造价值论,其原因正在于此。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改变组织机构、改变人员配备或在指挥和领导方法上作出重大的改变等。对于整个国家治理系统而言,往往意味着打破原定的平衡,并在新的水平上达成新的平衡,实现新的稳定。面对快速变革和改革开放的客观环境,国家审计机关以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不断促进完善法律、改革体制、改善机制和优化政策的过程,是国家审计通过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典型表现。

揭示职能从审计基础工作的角度进行概括,免疫职能从审计作用的角度进行概括。两者为指导审计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有的论著只强调审计的认证职能,忽视免疫职能,实质上丢掉了指导思想,影响审计服务经济建设作用的充分发挥,无助于审计工作登上新高地。有的论著只强调审计免疫职能,在当前,突出审计职能、本质的新概括,很有必要,但是忽视揭示职能,不利于树立全面的指导思想。从理论上看,会影响审计理论建设,不利于准确地指导审计活动。

(三)审计职能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揭示和免疫,都体现国家审计的基本动因,适应维护产权的需要。二者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在指导国家审计活动过程中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没有揭示,就不可能进行免疫,揭示为免疫服务,是免疫的手段,是其基础和前提,因而揭示是基本职能;从进行免疫的要求出发决定如何进行揭示,免疫是揭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免疫职能处于主导地位。两种职能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国家审计工作从事审核、检查,属于免疫,查明被审计事项的真相,然后对照一定的标准,得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规、可靠和有效的结论。从检查到评价,直到作出决定以及督促决定的执行,无不体现了国家审计的免疫职能。“建立适当的认证监督体系(保障公司或目标企业安全的体系)便能够达到审计的职能——揭示和免疫:1.财务审计:财务报告可靠性;2.商务审计:内部合规性;3.法律审核:外部合规性。具体操作:1.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性;2.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3.资产与权益的保障程度;4.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有效性,经营决策的合理性。”④因而,揭示是基础职能,免疫是主导职能。

基本职能是长期、广泛的审计实践的概括和抽象,受制于客观存在的国家审计的社会环境、基本动因和本质,因而具有客观性。基本职能存在于事物的始终,但又随着事物的发展而有所发展。国家审计基本职能揭示与免疫都体现基本动因国家治理的要求,适应维护产权的需要。

揭示与免疫是国家审计活动的基本职能,审计学的基本职能是研究。

作为基本职能的免疫,要通过相关方式才能实现,如检查、鉴证、评价、报告、促进……,这些可谓具体职能。它是根据庞大的审计实践进行理论概括而提炼出来的。各种审计都有其具体职能。基本职能贯穿于具体职能中,归根结蒂,各具体职能最终都实现基本职能。

审计职能是事物内在矛盾的外部表现,构成研究起点。它是一把钥匙,通过它,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的本质,深入研究动因、本质、目标等范畴。

三、从基本职能研究国家审计本质

通过外在的基本职能,研究深藏于内的审计结构与本质,是为系统科学和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提供的捷径。审计、会计、统计,环境相同而职能不同,就是因为本质不同。

通过职能尤其是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也为会计、审计理论研究所证明。娄尔行主编的《审计学概论》指出:“审计的职能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是不受人们主观意志支配的。”⑤葛家澍、余绪缨指出:“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⑥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说明会计、审计职能与结构、本质、目标具有对应性。⑦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审计基本职能表现审计本质。

关于国家审计的本质与定位,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国家审计属于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子系统;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或手段),是国家治理权力制衡的重要环节;国家审计是保障各方关系人利益的基石,是国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手段,是国家用权力制衡权力的有力武器;国家审计既是国家治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治理“战略”的监督、促成和实现力量。

理论界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大都局限在记录经济活动过程的事中和事后行为及这些活动与既定标准之间的差异实施监督,提出监督意见,这样的审计工作属于被动防范,并且这种方式容易使审计工作人员陷入一种尴尬的思维怪圈,认为通过审计,能够发现越多违法违规的问题就越好,发现的问题越多,表明审计的质量就越高,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随着我国经济领域范围的扩展,审计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审计的功能也随之不断拓宽,这种发展要求在理论上要加强对审计本质的研究,使审计本质的理论不断得到更新。笔者认为,从国家审计基本职能——揭示与免疫角度来看,国家审计本质是以揭示被审计者体现受托责任的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免疫系统。

四、国家审计职能具体化为目标

(一)审计基本职能与基本目标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功能表达系统结构的目的性”。⑧谢荣教授说:“审计目标是社会需求与审计能力的有机统一。”⑨葛家澍、余绪缨教授在论述职能与目标的关系时明确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把会计职能具体化。会计的职能是相对稳定的,而目标则随着会计所赖以存在的外在环境(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更。提出(设定)会计目标,既能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设定运行的导向和应达到的预期目的,同时也赋予会计职能以环境的影响和时代的特征。”⑩两位教授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审计。会计、统计、审计,社会环境相同而目标不同,就是因为三者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不同。直接制约审计目标的是审计职能,没有该项职能,难以具有相应的目标。职能具有根本性,目标具有现实性。所以公认的审计基本职能,应当作为制定审计基本目标的基础。

(二)审计目标与目的辨析

“审计目标有三类”:一是真实性;二是合法性;三是效益性。{11}“审计目的就是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有关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公允性,并出具审计报告。”{12}像这样,大体相同的内容,有的提审计目标,有的提审计目的,只能说明概念不清,提法混乱。为什么?

对于审计目标和目的的异同,有三类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类是相同论,如:“审计目标(Audit Objectives)即审计目的。”{13}“审计目标(Auditing Objective)在一定意义上与审计目的是同义词。”{14}第二类是不严格区别论,如:“目的与目标是有区别的。……然而,在会计审计理论研究上,目的与目标的运用往往并不要求作如此严格的区分。”{15}第三类是不同论,这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目标具体化论,如:审计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目的一般具有全面性与长期性,而目标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16}另一种是目的具体化论,如:审计目标是“审计运行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审计目的服从于审计目标,是对审计目标在各种不同的审计项目中的具体分解”。{17}为什么这样说,根据何在,都没有解释。

目标(Objective)和目的(Purpose或Goal)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同义词。《现代汉语词典》把目标、目的均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辞源》把目标释为①目的,②标的。《汉语大词典》把目的释为“所追求的目标”。查英语《简明同义词典》(张志毅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凯氏现代英汉同义词、近义词词典》(林德金,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新编英汉四用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和《英汉同义词辨析大词典》(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对两词的辨析,在肯定其同义后,指出其略有差异,仅在于后者“指心的活动”,“着重指行为的意图”,“表示明确的决心或更坚决”。笔者认为理论范畴应当准确明晰,不宜用同义词或近似词作为不同的范畴,以免难解、误解,造成混乱。从前述对审计目标与审计目的关系截然相反的解释看,已经严重混乱。

具体地说,目标、职能、本质等范畴,已为审计、会计理论界广泛使用,它们产生的客观依据应当是“动因”。维护产权观既反映社会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客观需求,又说明审计工作评价受托责任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可能。制约审计本质、职能、目标的动因应属客观的经济必然性,不应当是主观性更强的范畴——目的。

(三)国家审计基本目标新论

系统论指出,系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审计目标是指导审计工作、评价审计准则的指南针,是审计系统应达到的境地。审计职能是审计系统能够做到的。由于审计职能内现本质和结构、外联社会环境,是基本需求与可能的统一,审计目标是审计职能的具体化,应当根据审计职能,建立审计的目标。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直接制约审计目标的是审计职能,没有该项职能,难以具有相应的目标。职能具有根本性,目标具有现实性。所以国家审计基本职能揭示与免疫,应当作为制定国家审计基本目标的基础。

在审计环境的影响下,职能是固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目标则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种变化只是外在的变化,其实质是相同的。如果说早期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则现代审计不仅要查明财务会计中的差错与弊端,而且要查明会计账目中反映的财务事项或经济活动是否准确可靠,是否符合和遵守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是否经济有效和达到预期效果。

现代审计的基本目标必须确定被审查对象与所建立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或不一致的地方等等。对于审计目标,学术界也有多种定义。例如:审计目标是“审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等等。笔者认为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人们在审计活动中基本需要的表现,反映人们在审计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与联系。

权威机构制定的国家审计规范大都首先明确审计基本目标。列示其主要者如表1。

一些论著和规范常把合法性、公允性并列为审计目标。其依据是我国于1996年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四条:“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何谓公允性?美国AICPA审计准则常务委员会1977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16号:“审计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在上年的基础上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发表意见。”国际审计准则AU8001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范围“02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就是要使审计人员对该项报表能作出评语;该项财务报表,系根据公认会计政策的规定范围编制。”可见,公允反映就是“根据公认会计政策的规定范围编制”财务报表。有的专著明确指出:“公允反映=符合GAAP”。{18}合法性即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会计法规。把合法性与公允反映并列,显然重复。我国近几年颁布的《审计法》、《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审计目标都只提合法性,没有提公允反映,已经意识到两者重复。笔者认为:用合法性比公允反映更清晰易懂。鉴于我国审计规范具有法规地位,而国际审计准则和西方国家的准则具有规范性但没有法律地位,放眼世界,提合规性、概括性更强些。

合规性是财务审计的基本目标,效益审计的基本目标应当是效益性。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概莫能外。这两种基本目标又是交叉的、相互渗透的。

假账、假报表、假信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祸害。真实性或如实反映是各国会计界公认的会计目标。会计机构、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经过审计认证的报表和效益,作为第三者的审计系统,只能保证其依据可靠。所以,可靠性应当是审计的目标。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揭示和免疫。通过实施揭示职能,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会计信息的合规性。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揭示,对某种确认符合既定标准的程度发表专业意见,既定标准包括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管理规划,要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符合法规,公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实施免疫职能,其基本目标是在可靠性和合规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因而,审计基本目标是审计基本职能的具体化。

五、前后一贯的系统观

传统的理论探索,注重各范畴的纵深研究,忽视诸范畴之间的横向联系。作为横断科学的系统论为我们提供科学的指引和最有用的钥匙。

我国审计界对审计基础理论体系诸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纵深研究,偏重研究各范畴的内涵,对诸范畴相互关系研究不够,影响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前后一贯。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审计基础理论体系是个整体,要把其组成部分的诸范畴联系起来进行横向研究,弄清其相互关系,从联系中发现矛盾。系统科学和审计基础理论研究都证明系统的结构、本质、职能、目标具有对应性,不仅密切联系、依次制约,而且是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指导审计实践的基础理论,应当在辩证唯物主义、系统科学和产权经济学的指导下,从审计实践出发,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哲学方法论认为:“本质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决定事物性质的必然联系,即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决定于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19}按照系统科学定义,本质是“结构的描述”,“系统的特性首先取决于它的结构。结构的不同可以使同一类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类要素统一组合的秩序和方式。”{20}木炭、石墨和金刚石的元素都是碳,只是由于结构不同,以致面貌、功能和性质完全不同。决定事物本质和职能的是结构,是事物的内在矛盾。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结构和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功能和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性质。这一性质可表述为: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21}所以,通过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也为会计、审计理论研究所证明。娄尔行主编的《审计学概论》说:“审计的职能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是不受人们主观意志支配的。”{22}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23}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说明了会计、审计职能与结构、本质、目标具有对应性。{24}诚如贝塔朗菲所说:“归根结蒂,结构(即部分的秩序)和功能(过程的秩序)完全是一回事。”{25}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审计基本职能表现审计本质的关系,如图1所示。

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还指出:结构是“部分的秩序”、“内容描述,本质是结构的描述”,功能是“过程的秩序”、“外部描述是功能描述”。“功能表现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外在表现,“系统功能表达系统结构的目的性”。对于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有指导作用。本文正是对作为审计基础理论系统组成部分的审计的本质、基本职能、基本目标进行分析探讨,各自以前者为基础,达到前后一贯。系统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系统的结构、本质、职能、目标具有对应性,不仅密切联系、依次制约,而且前后一贯。审计职能、本质、目标系统论,不仅能更全面地反映审计系统的面貌,强化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系统按照物质和精神的角度分类,审计理论属于观念系统中的中系统。该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本质、职能、目标)则属于小系统(个别知识,某一小门类的观点体系等),属于审计理论这一中系统的子系统。同样作为一个系统,这些小系统也应具有自己的核心、外延。通过对上述审计定义的比较总结得出:

国家审计基本职能是揭示和免疫;

国家审计本质是以揭示被审计者体现受托责任的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免疫系统;

国家审计基本目标是合规性、可靠性、效益性;

国家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者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者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揭示的免疫系统;

审计基础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知识审计;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7-0081-05

一、引言

经济转型升级,政策先行,自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思路后,供给侧改革已成政策高频词。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从供给侧出发,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生动力,这就需要提升创新能力,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主要在于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来源,知识资本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要素,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资本和潜在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包括无形技术在内的知识资产的竞争。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重视培育知识资本,不断增大研发投入成为很多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但数据统计显示,企业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仅维持在15%左右的低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发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水平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在知识管理战略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对知识审计的忽略。

知识审计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第一步[ 1 ]。企业应在清楚认知自己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研发战略,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行为,而知识审计则是对这一知识管理流程进行系统科学的考察、评估以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活动。实践的需求带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对知识审计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审计研究成果的梳理,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现状、阶段变化和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以期对实践有更好的指导。

二、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载文统计与描述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即CNKI总库)中,检索条件设定篇名中包含“知识审计”或“R&D审计”或“知识资本审计”或“智力资本审计”“知识管理审计”的专业文献,对2000―2016年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共获得样本总量47篇,对这47篇文献逐一进行手工删选,样本调整为44篇。检索方案选取原因如下:(1)CNKI是国内收入专业学术成果范围最广的数据库,借助此平台的检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成果的全面性。(2)为了排除不相关文献的干扰,保证知识审计研究成果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对文献手工整理时作了两方面的调整:部分不能获得全文资料的会议论文及和搜索主题关联性不强的文献3篇排除。(3)对于检索词的设定,笔者认为知识资本的形态各异,同时知识资本形成的不同阶段称谓也各异,鉴于对知识审计界定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故选取多种称谓来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基于此样本,笔者作了如下分析。

(一)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生命周期分析

文献计量学中科技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显示,学科研究成果的数量随其生命周期呈现出规律的变化,研究初期和理论成果完备之后的论文数量较少,而在研究进行中以及日趋成熟的过程中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后保持稳定,本研究借助此理论来判断知识审计的研究进程。将上述研究成果作时间序列分析后发现,2005年之前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2005年之后研究逐渐增多,并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数据统计不完整),按照文献计量学理论,笔者认为知识审计的研究正处在第二阶段,研究正在大力推进中(见图1)。

(二)基于知识图谱的载文分析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知识获取的途径越来越宽泛,海量信息蜂拥而至时,人们对于知识的分类整理以及脉络演变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图谱技术因其能够清晰、动态地对知识作多维度的分析处理,并利用图谱形象地展示知识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达到多学科融合目的,因而成为许多学者文献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知识图谱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44篇样本文献进行了高产作者和机构以及关键词分析。

1.高产作者和机构分布

利用CiteSpace软件,将网络节点设置为作者(Author),得到2000―2016年知识审计研究发文作者的知识图谱,如图2。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学者是知识审计研究的主力,同时也说明目前对知识审计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理论层面。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作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在知识审计领域的研究非常突出,肖久灵和汪建康两位作者独立或合作发文数量占研究样本很大部分,在对研究成果仔细研读后发现,其研究持续性强,很多研究成果为其他学者所引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图谱的分析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在图中还发现,对于知识审计的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目前知识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肖久灵和汪建康以及朱志红和薛大维组成的两大核心团队,但遗憾的是团队和团队之间基本没有合作关系。

2.关键词分析

P键词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研究的主旨,词频分析法是文献计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为齐普夫定律,根据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可以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根据样本文献的关键词,笔者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得出词频较高的关键词,之后手动整理,删除了如知识审计、智力资本审计等不能清晰反映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列示了十大高频关键词如表1,并绘制出2000―2016年知识审计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如图3。图谱中的节点表示不同的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频次,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圆圈对应的直径越大。根据图表显示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得出和文献计量分析相同的结论,即知识审计的研究仍然处于中早期,研究的主题较多和知识审计的基本要素及理论架构相关。

为了清晰地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前沿问题,对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得出近三年知识审计研究的关键词,并按照出现的时间逆序排列,得出十五项近三年出现的关键词,如表2。从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近三年的研究热点较前些年有所变化,研究的热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应用知识审计这一有力工具,如流程构建、核心要素的识别等,以及知识审计在哪些领域可以应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等。

三、研究成果综述

面对知识经济的巨浪,国内外企业都意识到知识资本的重要性,知识审计因此应运而生,面对如此优秀的知识管理工具,国外学者的目光早于国内学者投向了这个新兴领域。在我国,知识审计的研究尽管相对滞后,但研究工作正在蓬勃进行,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定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和任何学科的研究一样,从2000年国内出现首篇知识审计研究的文献开始,学者们十分关注对知识审计基础理论的探讨。鉴于国内对知识审计的研究较为滞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与比较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郭群[ 2 ]首次提出了智力资本审计的概念,并对智力资本审计的目标、审计标准以及智力资本审计的对象进行了探讨,认为智力资本审计应包括对知识产权、人才资产、市场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的审计,并提出应该利用属性价值计算法揭示审计结果,利用审计结果建立智力资本知识库,以推进智力资本审计的开展,这是我国知识审计研究的开篇之作。冯静认为知识审计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首次对知识审计的含义以及实施知识审计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知识审计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彭璐[ 3 ]全面总结国内外知识资本审计的现状,首次辨析了知识审计、知识资本审计和智力资本审计的概念界定,对知识资本审计的基础理论如知识资本审计的概念、目标、职能、对象、原则以及知识资本审计的程序、方法和报告等进行了梳理。张瑞红[ 4 ]也认为知识审计是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并阐述了知识审计的概念、知识审计在我国的实施和应用现状。朱志红等[ 5 ]对知识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知识审计的概念、对象流程和报告进行了基本的介绍。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方面,肖久灵和汪建康作了很大的贡献。肖久灵等[ 6 ]分基于概念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基于过程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和基于策略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三类,对国外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构成、内容、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对知识管理审计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审计模型构建

在得到前期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后,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审计是一项应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研究领域,要将理论成果落地应用于实践,必须构建知识审计模型,并探讨了如何选择审计方法以及构建审计评价标准等实务中的瓶颈问题。对于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基础,学者意见并不统一。

1.基于审计基本理论的构建

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审计仍属于一种审计活动,应基于审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来探讨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代表性的观点有:奉继承、赵涛[ 7 ]按照审计理论构建了知识管理审计模型,该模型包括审计团队、审计方法与工具、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对象与内容等要素,并分别针对这些要素进行了解释。周国熠等[ 8 ]明确了知识审计的主体和审计的方法,指出应从企业的知识结构入手开展五项要素的审计,并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成熟度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

2.基于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

对知识审计较为一致的界定认为,知识审计是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审查与评价,因此,部分学者认为,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应建立在知识管理流程或知识管理模型的基础上。肖久灵等[ 6 ]深入分析了各种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特征及组件,并将其分为概念性架构、过程性架构和综合性架构三类对国内外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最后提出了知识管理审计准备、分析、实施和总结四个子过程的基于过程的知识管理审计架构,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朱志红等[ 5 ]提出知识审计不仅应关注显性知识还应关注隐性知识,并根据知识管理审计理论模型设计了知识审计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展示了一个识别隐性认知和阻碍管理计划实施的文化壁垒的主观研究过程。

3.借鉴其他学科和方法的构建

陈晓雨等[ 9 ]借鉴斯坎迪亚模型和平衡计分卡,在对知识资本从财务、人力资源、结构、顾客、创新五个方面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审计模型,并对这五个方面评价指标的遴选和权重分析进行了探讨。王昊等[ 10 ]利用单项核心能力价值与模糊权重进行加权确定知识资本的价值,基于此思路构建知识资本审计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应用。朱志红等[ 5 ]借鉴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构建了知识管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得出知识审计系统化的六步骤模型。夏西平[ 11 ]尝试构建了面对组织整个知识状况进行诊断和评价的新的知识审计模型,详细论述了根据构建的模型如何在企业中开展、实施知识审计,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三)知识审计的应用研究

在知识审计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推动下,将知识审计的方法应用于实务工作中的相关研究近年逐渐增多。

盛小平、刘泳洁[ 12 ]将知识审计应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了知识审计活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审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并从八个阶段对该模型的实施步骤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彭哲[ 13 ]利用各B历经的思想遍历企业业务层的知识管理流程,绘制了企业核心流程知识历程图,并基于此构建了知识管理审计的动态循环流程。王知津、黄莹莹[ 14 ]探讨了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引入知识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审计模型。萨如拉、谢芳[ 15 ]基于知识审计的视角构建了非遗知识审计模型,并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丹寨县古法造纸技艺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知识审计。晋美[ 16 ]提出了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概念,构建了面向项目层面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模型和面向企业层面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指标体系,并详细介绍了其应用。乔珊[ 17 ]构建了基于知识审计的国际货代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并以国际货代企业为案例进行了模型的验证。

(四)其他

知识审计属于边缘学科,部分学者从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视角对知识审计的其他方面进行了研究,如肖久灵等[ 6 ]将焦点放在横跨知识管理和审计学的交叉领域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上,对现有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从方法基线、审计范围和方法特征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清晰展示了各个模型的特征及应用思路。汪建康等[ 18 ]厘清了数据审计、信息审计和知识审计三者的关系,认为他们都遵循审计原理和方法等理论基础,审计的前提条件和审计步骤基本相似,但三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肖久灵、汪建康[ 19 ]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审计提出的各个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析了学者们较为认同的数个核心要素并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涵盖知识审计活动七个阶段的23个核心要素。

四、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

(一)知识审计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待夯实

首先,作为跨学科的新兴领域,知识审计的理论基础应涵盖知识管理和审计等多学科,但从上述来看,目前知识审计理论基础的探讨更多局限于传统的审计理论,多数学者的研究仍然基于传统的审计六要素来进行,而从知识管理和技术经济创新领域中汲取的营养严重不足,理论支撑匮乏。其次,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是一项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知识审计的概念界定,目前理论界并没有达成充分的共识,也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和理论,因此研究的侧重点各有偏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支撑的基础理论较为宽泛并且基础理论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不足,另一方面是知识审计作为新兴学科,产生时间较短,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相关理论的探讨有待加强。因此,笔者认为,在充分认识和强调知识审计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有必要借鉴和吸收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夯实知识审计的理论基础;同时,强调回到原点再出发,即充分厘清知识审计的概念和特征的界定。尽管对于知识审计的定义没有统一,但是理论界一致认为知识审计不是对显性的正式的知识资本进行的审查,也不是对企业的某一项知识管理行为进行的静态审查,而是对企业的一系列知识管理行为和所获得的隐性、显性知识成果及其利用情况进行的考察和评价,以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基于此,知识审计是流程的审计,是对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的审计,R&D活动是其中一项工作,智力资本、知识资本是其中的产品,知识审计应包括上述概念。

(二)模型的构建需要更强调系统性和应用性

在对知识审计研究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尽管已有研究中各种模型各具特色,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改进。

首先,已有的研究往往是基于某一特定的视角或着眼于知识审计的某一环节,因此,视角各异就会使得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部分研究成果关注于知识资产审计、知识管理绩效审计、智力资本审计。如上所述,知识资产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所构建的知识审计模型应基于整体的视角和架构,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能够指导全流程的审计业务。其次,纵观各位学者和机构所构建的知识审计模型和审计方法的介绍,引入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较多,基于我国政策环境和企业实务的本土化知识审计模型较少。毋庸置疑,政策环境对于企业自主开展知识管理行为和提升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大政策背景下,所出台的各项鼓励技术创新政策措施必将有效地刺激企业知识管理行为的开展,需要适合中国特色的知识审计模型和方法给予助力。再次,已有审计模型中涉及审计方法的开发和运用较多立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某一具体环节,如知识资产和智力资本的识别等,对知识管理环境的审计、知识管理战略审计等前馈性审计方法的研究明显不足,并且所采用的方法较多涉及定性方法,如访谈,调查问卷、焦点小组、定点观测等,较少涉及定量统计计量手段。最后,现有研究成果中所设立的指标体系中也存在指标设置有失偏颇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尽管知识的无形性、难以量化等特点决定了制定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难以实现,但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仍然存在定性指似多、定量指标偏少的问题。另外,知识审计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它应该能适用于组织业务流程的全过程。因此,指标体系设置应强调覆盖全面,才不会导致审计结果产生的误差阻碍知识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应注重其他学科成果的借鉴

知识审计是新兴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如果仅仅基于传统的审计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必然会导致研究结论的无效,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丰富知识审计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实践。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这意味着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审计借助云计算的“云化”方式建立的“审计云”模式或理念,也可以引入到知识审计的研究中,如何利用“云化”审计方式有效地识别企业潜在的知识资源等成为未来探讨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冯静.知识管理实施的第一步:知识审计[J].情报科学,2004(5):599-602.

[2] 郭群.试论智力资本审计[J].广东审计,2000(10):11-13.

[3] 彭璐.知识资本审计基础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4] 张瑞红.知识审计与知识管理的有效实现[J].情报杂志,2007(3):95-97.

[5] 朱志红,徐平,薛大维,等.识别隐性知识的知识审计:以知识管理审计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9):117-120.

[6] 肖久灵,汪建康,彭纪生.知识管理审计模型比较与借鉴[J].情报杂志,2010(5):1-5.

[7] 奉继承,赵涛.知识管理审计的概念:模型与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7):102-105.

[8] 周国熠,程娟,彭哲.基于知识管理成熟度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5):106-109.

[9] 陈晓雨,王甜,孙阿楠.知识资本审计模型:企业知识管理的新工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28-30.

[10] 王昊,戚啸艳,彭璐.知识资本审计模型及案例模拟[J].南京社会科学,2007(5):26-32 .

[11] 夏西平.知识审计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 盛小平,刘泳洁.知识审计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6):787-790.

[13] 彭哲.各态历经在企业业务层知识管理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4):91-101.

[14] 王知津,黄莹莹.基于知识审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9(3):23-224.

[15] 萨如拉,谢芳.知识审计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会计之友,2014(3):114-117.

[16] 晋美.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 乔珊.基于知识审计的国际货代业务流程建模与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8] 汪建康,肖久灵,李乾文.信息审计与知识审计的关系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6):107-111.

上一篇:证券交易市场范文 下一篇:财务核算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