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15 02:41:00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范文第1篇

《文学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自创刊以来,所收录的学术论文,追求学术深度与广度,力求推进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研究,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学研究范文第2篇

《唐代文学研究》是一本研究唐代文学的学术论文集。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流动的范畴;转化

中图分类号:I0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23-02

文学研究通常分为:作品研究、创作过程研究、文学批评、作家研究。这就如一种狭义的研究,而我们现在普遍混合了文学研究中非文本的、文化的元素。诚如钱谷融所说,“文学是人学”,研究人的共通本质,文学研究必然会和社会性、自然性的因素相结合,因而又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文化人类学意义。于是文学和其他知识门类的种种关联可表述为和“文化”的联系。文化也是一个有共识性的私人化概念。在此,我认为有必要区分“共识独立”和“个体独立”,或曰“日常化的独立”和“先锋独立”,后者总是包括在前者之中,以流动的范畴和流动的形式与前者互相碰撞并转化的,亦即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行为是包融在日常生活的具有共通意识的独立性之中的,但前者的创造性与破坏性,不失为对日常化的生活的突破与反击,从而产生由弱及强的影响——当此影响达致一定程度后,“日常化的独立”就会波及更多层次的人群,从而又反过来影响着“个体独立”——而复杂的过程中还包含了相互融合与分离的可能。我所说的“以流动的范畴和形式相互碰撞与转化”,可用来解释文学和文化的转化关系,亦可描述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即二者总在进行着以各自所统摄的内容为基础的相互碰撞,由此产生着概念、意识、言语表达结构及更多认知层面的转化。这与传统的对二者关系的看法有所不同。

文化研究的对象,乃是一切可以称之为文化的现象和具体事物(在泛文化层面),将之付诸学术规范和深层次的系统性的探究,就可以获得某种自成体系的结论。起初,是先产生文化性的东西,也就是值得保留的技艺类东西,之后,人们需要在闲暇之余表达日益深化的感情,于是才有了文学。文学首先并不是应用性的,而是抒情性的,因为应用性的文字绝不会表达关系感情的意思。原始的诗词中如“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就是一种劳动号子似的,但这种表达着对力量的崇拜的词语,难以想象具有多少文学性。随着时间推移,文化的力量开始显现,人可以经由抒情性语言,或是稍作抒情性修饰的语言不断表达内心和外界变化对于自己的感受,于是文学渐渐上升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人文研究的中心。这在西方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魏晋时期,当出现“文学是自觉的”时代到来的时候更加明显。

文化的多元化,是伴随着物质的丰富,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变化的。这就导致文学研究的传统发生变革,在某些方面,渐渐与文化研究相媾和,将之式微的姿态重新摆正。文学研究中涉及文化的,文本的文学性又很强,或说很优美又有深度的,像是被重新注入了活力,一些弱势的文字,则被判处了死刑,被纳入了文化研究。

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社会急剧转型期,出现了关于怎么看待文化研究的问题。文化研究是否包含庸俗社会学,或说是否包含社会学、政治学批评,都是显见的不应成立的——按陶东风的说法,“文学研究是建立在对庸俗社会学的批评上的”。文学研究在英国的雷蒙·威廉斯的叙述中,就有对其时经济批评的不相一致的看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对文化研究益发影响大,愈益偏离对文化本质的追问,更私人化的元素、更多的个人体验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一些范畴和研究的方式方法的不同点很大。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造成了冲击是显见的,二者不是简单的对立。追溯文化研究的源头,在现代性发生以后,就包括了符号学、语言学、形式主义等内容。如语言学、叙事学的发展,就告诉了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在语言的无力和粗糙终于走到尽头之后,开始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回归原文本的研究,一是混合文化文学的界限,并模糊之。二者都有各自的原因,不应该继续调和现在的研究方式和内容。文化研究走出了文学的审美性这一被认为是本质的内容,与政治,与社会学,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是也应看到,文化的审美特性也是很多的,且其更多的还是被限制在了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研究上。文学研究则更多地保持着自律——对主体纯洁性的保护。

90年代大众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兴起以后,一味坚持审美的文学自律论的论调已不受激赏,这二者固然可以认为是当前的市民文化心理的表现,文学创作也就部分地变得切近甚至迎合它们,而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正是社会矛盾的软化剂。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另一侧面——语言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新的本文分析方法,而这方法对文学和文化的研究意义是不同的——文化研究更多地在追问作品的结构或曰构造,认为文学作品是有各种权力和作家行动的影响的。这些结构的视界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文化因素导致了这样结构的作品。它把文本分析,意识形态分析和政治分析等都打通了。文化研究有很多时候故意逃避着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并未直接跻身于对文化生产的服务中去,而文学研究虽在象牙塔里,却以一种文化发言人的身份,想更多地告诉别人自己的成果。布迪厄说,“文化和文化研究的功利性,是超功利的功利性”,我认为其潜意识里对功利的诉求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才导致文化经济与其他商业经济的不同。有观点认为,“后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差异的消失”,依据此说,差异性的消失使得一些人在接受这一变化时产生困难,这也是文化研究和产业脱节的原因之一。

可以想象,原初的评论或说批评,是文化研究的初源。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批评,是指文学批评和从文化视角切入文学与社会关系及文学与文化研究关系的文学研究。文学研究在第一次的以形式主义批评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冲击后,如今正受着文化研究的冲击。文学既包括纯文学,也包括其他文学,这种不对等的二分使得在文化研究里表现出对“其他文学”的探讨的一种专业化倾向,而对纯文学的文化方式的研究则趋向于理论层面。

综上,文化研究始于文学研究的观点虽不够全面,但是部分成立的。二者的关系可用“流动的范畴”来解释,是互相不对等地转化的。独特的个人化的文化批评作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中介,解决了在这二者之间国人的失语问题——我们过分应用西方话语,致使无法回归自己的母语优势。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不仅具有差异,也具有不少共同点。

对于纯文学以外的其他文学,要侧重外部研究,对纯文学,可以侧重内部研究。这种基于文学层面的文化研究,就可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社会、文本及其内在的文学性,并发现文学之外的文化范畴中未曾涉及的领域。

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其时的文化研究密不可分,在侧重由宏大叙事向个体化的微观叙事演变的同时,以客观的尊重历史的态度来对史料加以互证和考据,当是研究中重要一环。研究中国现代的文学与文化,也离不开对西方的理论知识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程朝翔.“人文”与“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J].国外文学,2000,(2).

[2]陶东风,刘张杨.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陶东风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7,(7)

[3]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J].文学批评,2000,(3).

[4]石恢.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J].理论月刊,1999,(8).

文学研究范文第4篇

今天的文学研究者,特别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文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及文学教授尽管掌握了大量的文学理论,懂得无数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但是仍然害怕面对具体的文本,无法满足于自己的圆滑却空洞的诠释性文章,甚至会怀疑自己到底读不读得懂一首诗、一则小散文或者一篇小小说。因为自己并没有被作品的情感思想和语言技巧“打动”,貌似科学,实为教条的机械的文学教育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文学研究已经使文学研究从事人员失去了童心、激情、热情,失去了文学的直觉和对文学的敏感,情感麻木、思想僵化、语言智能退化、艺术感觉迟钝。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事文学研究的时间越长,文学洞察力可以越来越好,文学感悟能力却可能越来越差。

德·桑克蒂斯(1817-1883,意大利)区分出批评活动的三个阶段:首先是服从性活动,即耽于最初的印象,其次是再创造,最后是评判。所以他说,批评不可‘歪曲或破坏我情感上的纯真。’‘正如诗人取代不了天才,批评同样取代不了趣味,趣味便是批评家的天才。正如人们所言诗人是天生的,批评家同样是天生的:批评家身上也有几分天才必然是自然的禀赋。’”①对“最初的印象”与“情感上的纯真”的重视即是对批评者的感悟能力的重视。我们既不重视“最初的印象”,更没有“情感上的纯真”。

文学鉴赏活动包括文学阅读及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及文学研究,在这些文学鉴赏活动中,都需要文学感悟,文学感悟是文学鉴赏活动的基础。诗人对情感、自然、语言的感受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读者的文学感受力也可能是天生的,是在潜意识中客观存在的,文学感悟行为更多是一种本能性的下意识行为,是自发的热情或激情,甚至是一种一触即发的冲动。文学感悟的天然性质还体现在读者对文学语言的直感中,无论是诗人,还是普通读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天赋和诗歌天赋,如诗歌的韵律节奏与自然节奏和生命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处,普通读者不经过特殊的诗歌教育和诗歌训练,也能够直接感受到。即人对语言文字,特别是“诗家语”具有先天的敏感性。“在诗人身上,我们极清晰地看到了语言的核心操作能力在起着作用。诗人有对文字的敏感性,一位个体正是凭着这种敏感性才能看出‘有意识地’、‘故意地’或‘有目的地’打泼墨水这三种表达之间的微小差异。诗人有对文字排列的敏感性——有遵循语法规则,而在精心选择的场合下则又有打破这种语法规则的能力。从某种较高感觉层次上(对声音、节奏、回折及文字节拍的敏感性)说,诗人又具有那种能使诗歌即便在翻译成外文之后也仍然优美动听的能力。他还有对语言的不同功能(其便于朗诵的特征、其说服力、激发力、传达信息或使人愉快的力量)的敏感性。但我们多数人并不是诗人,甚至连业余诗人都称不上,然而我们却具备着很高程度的这类敏感性……对诗人的研究便是我们研究语言智能的恰当的绪论。”②

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语言技巧上,诗比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文体更重视直觉与体验。这决定了包括诗歌阅读、欣赏、批评和研究的诗歌鉴赏更需要重视直观感受,重视偏重直觉与体验的诗歌感悟。这是因为诗既是情感()的艺术,更是语言(技巧)的艺术,人对情感和语言都有较强的自然感受力。

文学批评是高层次的文学鉴赏活动,也需要文学感悟。哈曼认为:“一切美学的花招都不可能代替直感。”③诗歌评论家,更需要诗人那种天赋般的诗歌敏感——对情感的善感性和对语言的善感性,即无论是来自天赋还是来自后天教育,诗歌评论家都应该如同诗人,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热情和温情、更多的语言智能和语言天赋,即比一般人有更多的“诗歌感悟”。刘勰的《文学雕龙·明诗》认为:“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④诗歌创作要“感物吟志”,诗歌解读、诗歌阐释的有效办法也如同“感物”,这里的“物”可以替换成“文本”,只有通过“感受文本”,对诗作的直观感受来获得和美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价值评判。如同奥·威·施莱格尔所言:“最理想的是,一个批评家应当能够随意地自我调节,即随时都能对任何心智作品唤起最纯洁最生动的感受性。”⑤如果一个批评家能够随时从作品中获得最纯洁最生动的感受性,他就不但能够热情投入作品的阐释及鉴赏活动中,并从中获得乐趣,还能够使阐释更准确、鉴赏更完美、批评更科学。在人类诗歌批评史上,诗人型批评家都十分重视感悟能力,他们的诗歌批评,特别是对具体作品的阐释往往比学者型批评家的更准确。如波德莱尔格外渴望“既有趣又有诗意的批评”,希望艺术批评家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既有智力又有感受力。“我真诚地相信,最好的批评是那种既有趣又有诗意的批评,而不是那种冷冷的、代数式的批评,以解释一切为名,既没有恨,也没有爱,故意把所有的感情的流露都剥夺净尽。一幅好的画是通过某一艺术家所反映的自然,因此,最好的批评就是一个富于智力和敏于感觉的心灵所反映出来的这幅画。因此,对于一幅画的评述不妨是一首十四行诗或一首哀歌……批评家就有了一个确定的标准,取诸自然的标准,他应该满腔热情地完成他的任务,因为批评家也还是人,而热情会使类似的性情接近,将理性提到新的高度。”⑥

在文学研究历史上,印象式、感悟式批评经久不衰,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学批评的正统方法,“诗话”、“点评(评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的“批评文体”,特别是高度重视文学感悟的“点评”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批评文体,出现了毛宗岗、金圣叹等评点大师。即使堪称中国古代文论中理论体系最完备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我国最有科学条理的文论家刘勰”⑦,也具有极强的文学感悟能力。和西方的一些理论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黑格尔的《美学》相比,《文心雕龙》在理论的系统性、逻辑性,特别是思维之严密、组织之繁复上,都是小巫见大巫。《文心雕龙》处处显示出刘勰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功夫,他擅长的不是逻辑推理、理论概括,而是形象思维、感性描述。特别是在语言的表述方式上,采用的更多是比喻性的文学语言,甚至是意象性的“诗家语”,文体更接近诗赋,语言富有文采,不像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西方理论家的著作,使用的是写实性、更准确的科学语言,采用的文体完全是散文化的论说文体。“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其规模、识见,到二十世纪的今天,仍然可说罕见其匹……刘勰本人‘积学储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是个博观的批评家,因此他能观作品的‘通变’,看到《楚辞》的‘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他的这些说法,使现代读者不禁想起艾略特影响深远的《传统与个人才能》(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一文,而认为刘勰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批评家。”⑧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几乎都是作家诗人出身,他们的文学感悟能力可以在创作中得到培养。即使是那些相对专业的理论家,如刘勰,也是“博观的批评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几乎是“从业的基本条件”。“操千曲,观千剑”不但可以保护人天生的文学感受力,更有助于培养与提高这种能力。

中国现代的文学研究者,更是把文学感悟能力视为从事文学工作的“看家本领”,很多理论家都有创作经历,如闻一多、梁实秋、宗白华、林语堂、周作人等,有的还是优秀的作家诗人。有的理论家的创作较少,但是对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高度重视,如朱光潜、李健吾、李长之等,他们的很多理论文章都是直接评点具体作品的“文学评论”,有的甚至是“文学欣赏”。他们的文学感悟能力在这些不成体系的小文章中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让后世不敢轻视。朱光潜在现代文论史上堪称最有“学问”的学者,他最受西方的科学性文艺理论影响,他的文学理论最系统化,文学理论家的职业角色也最清楚。冰心听到他逝世的消息时赞叹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⑨他是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十分强调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他也是“学院派”批评的代表,坚持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的“纯正”。他主张“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重视的是“杰作”。他甚至结论说:“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⑩“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寓有欣赏……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11}但是他也重视通过欣赏来研究文学,重视文学感悟。他在《“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一文中反对把“研究文学”与“整理国故”合为一体。“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只就欣赏来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的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注意到这些问题,就是离开形象本身。”{12}他喜欢重视作品和读者的主观感受的“印象派”批评:“印象派的批评可以说是‘欣赏的批评’。就我个人说,我是倾向这一派,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印象派批评往往把误认为美感……总而言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从前老先生们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现在一般青年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13}朱光潜对“欣赏”的高度重视是因为他认为文学有助于提高人的感悟能力。“文学的要义在‘见得到,说得出’,这‘见’字很要紧,如今我们已逐渐学得西方文学家,‘见’人生世相的法门了,这就无异于说,我们扩充了眼界,磨锐了敏感,加强了想象与同情。”{14}文学活动(文学阅读、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应该磨锐而不是麻木人的敏感,加强而不是减弱人的想象力与同情心。朱光潜也强调文学欣赏的主动性和文学感悟的重要性。他在《研究诗歌的方法》一文中说:“真正的欣赏都必寓有创造,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诗都以有限寓无限,我们须从语文所直示的有限见出语文所暗示的无限。这种‘见’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建立一个整个的境界出来。最重要的是视觉想象,无论读哪一首诗,‘心眼’须大明普照,把它的情景事态看成一个完整境界,如一幕戏或一幅画……诗主要由感官透入心灵,读诗时我们也不妨随时分析,看哪些意象该用哪种感官去了解。”{15}重视实际的审美体验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重要特色,他对审美体验的重视正是对艺术感受及文学感悟的重视。

社会时尚、教育体制、学术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文学活动重视感悟的中国传统消失。特别是学术体制及学术评价的影响,如大学的科研工作量考核重视理论文章,轻视评论文章,甚至在整个学术界都认为研究作品的评论文章缺乏“学术性”。大约在1995年左右,很多评论家隐身于大学,当起了钻故纸堆的文学教授,成为专门的理论家,如南帆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所言:文学评论家抛弃文学作品享清福去了。文学理论家不需要文学评论家那样强的文学感悟力,评论家的集体改行是近年文学研究界的文学感悟能力严重下滑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受学术规范的限制,在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和社科院系统的文学研究者比大学文学教授更重视作品,特别是在作家协会工作的研究者在创作一线,与作家作品交流的机会更大。现在作协理论家所剩无几,如广东作协的谢有顺去了中山大学、张柠去了北京师范大学,浙江作协的洪治纲去了杭州师范大学。多位社科院系统的理论家也去了大学,如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陈晓明去了北京大学、孟繁华去了沈阳师范大学。

目前中国的文学研究者主要分为理论家和评论家两大部分,两者的文学感悟能力都出现严重下滑,特别是文学理论家谈起理论头头是道,解读作品却束手无策。文坛流行“诗歌理论家读不懂诗”、“小说理论家读不懂小说”的说法并非极端。原因是文学研究太重理论轻作品,现在很少有文学理论家像刘勰那样“积学储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学研究者都愿意广泛吸收中外理论,甚至与文学关系不大的政治学、社会学理论,宁愿当掉书袋的知识型理论家,也不愿做细读文学作品的批评家。福柯、詹姆逊、巴赫金、萨特、尼采、弗罗伊德、朱光潜、宗白华等理论家成为文学研究者的“口头禅”,很多人却不愿意甚至也不知道马尔克斯、海明威、博尔赫斯等作家,特别是对当代中国作家和诗人的作品相当陌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研究界出现过短暂的感悟式研究热,很多文学研究者热衷解读具体作品,如《名作欣赏》的撰稿者都是一流的文学教授。不仅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流行,很多文学刊物都开辟“评论”专栏,还出现了文学教授编作品鉴赏辞典热。如吕进教授集结了一群新诗研究生和新诗学者编了《外国名诗鉴赏辞典》、吴奔星教授集结了几十位诗评家编了《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在大学工作量考核中,鉴赏性文章一般不被视为学术论文,现在已经没有教授编鉴赏辞典。

由于文学感悟受到轻视,文学研究界对具体作品的研究能力越来越弱。以与文学作品离得较近的现代文学研究为例,最缺乏的正是通过“文学感悟”对具体的,特别是单个的文学作品进行准确解读阐释的论文。魏建在《目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现状——以2003年的研究论文为例》一文中认为2003年中国现代文学有五大研究热点:一、说不完的“现代性”,二、文学的传播方式,三、文化视野,四、文学体式的研究,五、文学思潮·社团流派·文学批评。作品解读根本不是研究热点。8年过去了,在文学研究界,重视理论轻视作品的不良现象并没有多大改变。原因是受到学术体制控制的大学文学教育严重忽视文学感悟。近年学术规范越来越森严,大学文学教育,特别是硕士、博士的研究生教育越来越重知识轻视才气,大学真的成了把石头磨亮却让钻石失去了光泽的地方,“掉书袋”式的“学位论文写作”让很多青年学子成了“学贯中西”的“学问家”,却是“江郎才尽”的“评论家”。

如果是培养学者,博士教育把“江湖激情型诗评家”培养成“学院沉思型诗论家”,完全是成功的,是不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极端重视“谨严”,培养出的是麻木不仁的“钻故纸堆的书虫”,“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就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学界及文坛的悲剧。

目前国内有数百家刊登文学论文的学术期刊,直接关注当代文坛,刊发作品评论的只有《小说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艺争鸣》等几家。中国学术期刊的主力军大学学报一般不发评论文章,研究具体作品的细读性论文更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

令人欣慰的是少数刊物意识到评论的重要性,如《理论与创作》改名为《创作与评论》,有意识地淡化“理论”,重视“创作”。仍然坚持了过去的“学术性”,保持了“厚重的理论品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较成功地完成了创作与理论,特别是创作与评论的有效“嫁接”和作家与评论家的有机“结合”。

《诗探索》是国内最优秀、权威的新诗研究刊物,过去解读具体作品的文章所占比例极小,如2003年第2期共16篇,只有一篇作品解读,题目是《北岛诗二首解读》。近年也重视作品研究,将刊物分为理论卷与作品卷,在作品卷中开设了《专题论诗》、《回顾与重读》等研究具体诗作专栏。新诗理论研究界也开始重视作品细读。

尽管一些刊物和研究领域开始重视文学评论和作品细读,但是由于长期忽视文学感悟,当前仍然缺少优秀评论家和评论文章,学术界的作品细读研讨会也很难收到解读具体作品的论文,在创作界的作品研讨会上理论家通常一面对作品便“环顾左右而言他”,很多大学文学院都意识到培养未来的文学从业者和教育者需要开设“作品导读”一类的课程,却严重缺乏师资。

良好的文学生态需要作家、评论家和读者共同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评论及评论家不但受到了作家诗人的尊重,还受到了社会公众的重视。如果1980年代没有评论家对作家的保驾护航,大力开展对作品的评论研究,就没有文学创作的繁荣。朦胧诗如此,先锋小说更如此。文学研究界只有高度重视文学感悟在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响亮地提出“文学学者作家化”和“文学学者读者化”口号,才能重振文学研究,特别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雄风,理论界才能获得创作界的尊重。

注释:

①⑤[美] 雷纳·威勒克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第69页。

②[美]H·加登纳著,兰金仁译:《智能的结构》,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87-88页。

③[美]雷纳·威勒克著,杨岂深、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④刘勰:《文学雕龙·明诗》,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页。

⑥[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5-216页。

⑦朱光潜:《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谈美书简》,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⑧黄维樑:《中国古代文论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⑨李醒尘:《语重心长的美学诤言》,《谈美书简》,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⑩{11}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第93页。

{12}{13}朱光潜:《“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朱光潜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第41页。

{14}朱光潜:《现代中国文学》,《朱光潜全集》(第九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30页。

{15}朱光潜:《研究诗歌的方法》, 《朱光潜全集》(第九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08页。

文学研究范文第5篇

戏曲文学在国际国内都因戏曲艺术的独特表演形式而备受关注,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阐释,形成了相对厚实的学术积淀,成为我们提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学理基础,并对我们开展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西方,戏曲文学起源早,影响深,并且对西方哲学、文学、绘画以及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可,特别是随着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使得文化全球化及其应对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像斯坦利?霍夫曼的《全球化的冲突》、约翰?汤姆林森的《全球化与文化》等论着,让我们联想到从本土文化艺术研究可以获得应对外来文化入侵的应对策略。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邓启耀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鸠山弘一教授和柳生次郎教授、韩国李夏成博士等更是在较早些时期便对云南戏曲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后到昆明、大理、楚雄等地进行考察,对云南戏曲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本尼迪克特的《与月》、马丁?艾斯林的《戏剧剖析》、莱辛的《汉堡剧评》、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乌格里诺维奇的《艺术与宗教》等对我们关注和讨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相关问题提供了全球化的这一全新的视角和间接材料。

在我国,戏曲与诗歌、散文、小说一起并列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东方化的审美取向和综合众多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自20世纪初期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开启了古代戏曲文学的研究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几代学人的努力,《中国戏剧史》《元曲家考略》《南戏拾遗》《古剧说汇》等着作,无论是在剧目整理、作家考辨、戏曲史等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文化学、艺术发生学等深层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戏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戏曲志?云南卷》对云南的戏曲历史以历史性观点作了梳理,列举了云南戏曲史上的重要事件,流行剧种等,是一部较为翔实的对戏曲艺术进行整理的着作;《云南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系列丛书按剧种、剧目、音乐、艺人等系统,分别对云南地方戏曲中24个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史况以及音乐特色等作了详略得当的介绍;李安志、徐志强等主编的《西南文化史》把云南戏曲史作为其文化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元代昆明水浒戏、明代关索戏、少数民族杂剧作家作品,但该书并未以云南戏曲为主要研究对象;王胜华的《云南民族戏剧论》,从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此外,尚有对某些具体的剧种,如白剧、傣剧等戏曲作品、流派群体的研究着作、论文等,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我们深入研究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显然我们从以上对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戏曲,从其剧种、剧本、表演及传承等方面有所研究,但忽视了从文学样式的角度探讨其文本文化、文本创作、文本发展历程及其与地方、民族的关联。

讨论分析

从目前来看,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中,研究范围狭窄和文献资料不足这两大问题严重困扰云南戏曲文学研究的深入。尽管我们在整个戏曲研究层面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云南地处边陲,相对于发达的中原文化而言,云南的文化则显得封闭和落后,广大研究者在云南戏曲文学研究中很难找到切实可靠的研究资料,缺乏可以示范的研究方法和案例,导致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研究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故而关于云南戏曲文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亟待提高。所以从长远看,选取云南戏曲文学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为视点,有利于从内涵方面和外延两方面促进云南戏曲文学在云南经济文化建设中趋向能力发展的均衡、公平,促进云南戏曲文学在云南文化建设及教学科研中的实效性。开展“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重在对云南古代戏曲孕育、形成、发展的系列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文化和比较的方法,针对云南戏曲文学研究中的缺漏与不足以及云南地处边陲、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等现实,结合西部大开发及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施,选取文学研究中地域与民族文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系统研究,解剖各个时期、不同民族的作品,分析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生的一般现象、基本条件、规律与特点,着重阐释云南戏曲文学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探索云南戏曲文学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反映云南本土文化的发掘与构建、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普遍需求、困境与出路,为云南戏曲文学的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为地方文化教材开发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应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传统的重建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是非常细致的事情,短时间内不容易见成效。”[2]111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展中,从公元前3世纪楚人庄蹻率兵入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开始,直到魏晋南北朝,云南的戏曲艺术活动见诸典籍多是“征巫鬼,好祖盟”的巫术礼仪活动。公元738年,唐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唐赐南诏胡部、龟兹音声各一部,794年南诏遣使到长安演奏《夷中歌曲》和《南诏奉圣乐》以及1116年大理国随使艺人到宋朝表演“五花爨弄”,是云南与中原进行戏曲表演艺术活动交流及云南早期戏曲活动的痕迹。此后,在中原戏曲发展的繁盛时期,历史文献中却没有关于云南戏曲活动的记载,只有一些诗句中提到了傩舞和梁王府蓄养的优伶,即便在后期云南戏曲逐渐繁盛并奠定了“滇剧”的地位,但作为文献研究的云南古代戏曲仍然显得十分单薄。因而,作为戏曲文学研究的根本性内容的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通过对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的梳理,我们才能进一步厘清戏曲文学发展线索,重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体系。具体来说要重视对云南戏曲文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变化分析,重视对云南古代戏曲作家梳理与分析,重视云南古代戏曲作品与同时期中原文化的渊源及比对,重视对云南古代戏曲不同剧种作品的归纳与整理及其深入分析。

二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中区域文化产业只有以本民族的、本土的 、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的东西才能吸引世界注意并且推向全球。”[3]33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到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后,军队及大量移民进入云南,加之在云南大规模开矿后带来的经济繁荣,各种戏曲声腔也纷纷传入。清初,一方面省外各种声腔、戏班继续进入云南;另一方面,云南的戏班和艺人刘二官等也出外演出,出现了着名的祥泰班,雷家班等,他们熔合石牌、楚腔、秦腔等声腔表演艺术并使之地方化,形成了滇剧三大声腔中襄阳、二簧两种,至此之后云南戏曲文学得到逐步丰富,为“滇剧”的形成繁荣奠定基础。可以说,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是植根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都具有地方性特征。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外来戏曲艺术的接受也有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因而,研究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就不能忽视对其植根的地域文化特征的研究。具体来说要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分类的调查与分析、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性特征分析、关注云南古代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关注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的地区、时间差异、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性特征的现代启示的研究。

三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云南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也是云南这一区域范围内最为传统、最为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展历程中,正如民间的社火观灯活动渐趋与云南民族民间原有的“祭土主”“祭本主”风俗融合而成为祭祀性的花灯歌舞活动并演出《瞎子观灯》《包二回门》等剧目一样,地方原生性的民族民间传统祭祀仪式、节日礼仪、民族歌舞等在一定程度上与云南古代戏曲走向了融合。特别是在康熙道光年间,出现了一批“民家曲以民家语为之”、“静夜华灯演苗戏”的白剧、苗剧等少数民族戏曲表演样式;以“哎咿呀”腔流传的壮剧;把《封神演义》译成傣语演出的傣剧;从语言到音乐等都彝族化的彝剧花灯《打花鼓》等,标志着白剧、苗戏等少数民族戏曲的出现。到咸丰同治年间,更有张铭斋等在杜文秀帅府演出了《二进宫》《绝缨会》《取高平》,这三部剧在滇剧中分属“胡琴”“襄阳”“丝弦”三个声腔的剧目,这既说明滇剧声腔的成熟,也说明云南民族文化与戏曲文学发展的结盟。我们始终坚信“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深受民族文化的浸染,作为一种符号它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要了解每个民族的艺术,首先就要了解它的文化。”[4]13故而,探索云南戏曲文学发展与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旅游文化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普遍需求、困境与出路,必须深入挖掘置身民族文化海洋的云南戏曲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特别是要加强对云南古代少数民族戏曲文学作品的分类与梳理、少数民族戏曲文学对主流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戏曲文学作家的身份认同及创作研究、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分析、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民族性特征现代启示的讨论。

四是关注少数民族特色剧种剧目的研究。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汉、彝、白、拉祜、哈尼、壮、傣、纳西、傈僳、佤、回、瑶、苗、藏等2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滇剧、傣剧、白剧、彝剧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剧种,它们和川剧、评剧、京剧等外来剧种共同构成了云南的戏曲系统。但各民族剧种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造成这种不均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地域、文化、民族特性外,长期以来我们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学术界重视和研究程度不够。另外,从现有剧目资料来看,不管是彝剧、云南壮剧,还是白剧、傣剧等都和中原戏曲剧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我们缺少细致的分析和整理,对其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不甚了了。再次,我们在讨论戏曲文学民族性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不够,导致在翻译中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舛误。尤其是古代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的翻译整理工作,几乎没有突破和进展。

结语

文学研究范文第6篇

《外国文学研究》(CN:42-1060/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外国文学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界最早创办的学术性期刊,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反映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和创作的新动向,刊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新领域,扩展我国文艺界的视野。

文学研究范文第7篇

古代文人的狡黠:对戒杀与好味矛盾的解决 丁全,张松辉

"庞眉"考辨 杨敏

李商隐诗的隐喻距离 胡菁娜

论皮陆诗派的形成 尹楚彬

苏轼咏物词浅议 江灏

一项不应淡忘的红学研究成果--谈20世纪初侠人对《红楼梦》的评论 章继光

二十世纪抗战文学为什么没有经典作品 林凌

论金钱在《啼笑姻缘》中的叙事意义 佘小杰

在阿波罗与缪斯之间徘徊--丁玲双重人格的建构与交融 谭云明

《饥饿的郭素娥》:疯狂与艺术的张力 金彦河

文学的人类性、世界性及其与民族性、时代性的关系 胡良桂

暗夜里的蹈冰者--余华小说的女性形象解读 林华瑜

王国维的小说研究 傅惠生

论马致远的个体生命意识 郑劭荣

《儒林外史》《红楼梦》与魏晋风度 桂琳

论赵海洲笔下的人、情、悟 罗新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王福湘

李白的潇湘之情探微 郁贤皓

"20世纪湖湘女性文学"文化创造特征 万莲子

荀子与两汉《诗》学 刘立志

彭城刘氏诗群在齐梁诗坛之创作与影响 周唯一

孔颖达《五经正义》与唐代文论 王海英

论秦观的政治态度和湖湘贬谪诗词 罗敏中

论李孝光的诗歌创作及其在诗坛地位的变迁 黄仁生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策略 吕周聚

郁达夫与英国感伤主义文学 刘久明

不应被文学史家遗忘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奴隶王国的来客》 陆耀东

当代女欲书写的历史演变及其审美特征 赵树勤

从《拂尘岁月》看第三代政治抒情诗 李峻

"感情的批评主义"--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 江守义

文章分得凤凰毛--黄维梁文论文评的个性与文采 李元洛

陈寅恪的陶渊明研究述论 贝京,王攸欣

张承志小说研究述评 卢国华

区域文学--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周晓风

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品格个性 李阳春

生命意识:闻一多诗歌与荆楚文化内在精神的契合与同构 罗昌智

沙田派简论--兼答刘登翰先生 喻大翔

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 周建忠

《离骚》求女失败意象辨析 芮宁生

论乐府诗对楚声楚辞的接受 郭建勋

隐士宗教与文学 李生龙

"七言排律"不盛行的原因--从对偶表现的本质说起 松浦友久,黄仁生

李清照词中所展现的自我形象 阳利平

江湖游民的奴才梦--论"水浒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其生存意识 何锡章,高建青

现代文学中的侠文化--现代文人的文化改造思路 凌云岚

勇敢地"进城",尴尬地"突围"--五四婚恋小说景观新议 金炫垌

《马桥词典》:话语与存在的沉思 文贵良

清新自然的神秘与清朴自然的神秘 冯济平

从附会求意到审美把握--常州派词学的理论升华历程 李旭

王国维文论的现代转型及其当代意义--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的必然选择 董馨

茅盾早期现实主义文论的结构与主流文学观念的范型 黄开发

新时期以来"象征"研究述评 丛桂芹

中国商业文学发展历史初论 潘沅汶,陈书良

张竹坡《金瓶梅》批评的心理解析 钟锡南

论王国维先生的古雅说 王定

诗的语法 刘晓南

简论农业文化与古代文学的民族特征 邓乔彬

也论古代文学研究与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建设 明见

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原型及演变 郑瑞侠

钟嵘《诗品》(晋弘农太守郭璞)辨析 王今晖

论宫体诗的新变 李文

论元曲家笔下的苏轼形象 赵义山,田欣欣

元杂剧"折"的结构功能及其艺术渊源 李日星

《花王阁剩稿》对研究纪昀及《阅微草堂笔记》的文献价值 吴波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丁伊莎

略论薛涛诗风"男性化"的成因及其表现 黄芸珠

性与性别: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说叙事 卢建红

英雄之血与女人之血--从电影《魔鬼女大兵》想到的话题 常彬

论王富仁的"九十年代" 李怡

田汉传记研究 孟丹青

论《白鹿原》的崇拜意识 赵善华

论《长恨歌》的怀旧情结 周明鹃

徐志摩的人生哲学观与英国文化之关系 黄宇

论元代广告散曲 伍光辉

《吟风阁杂剧》的价值取向与叙事操作 贾佳

比较诗学:局限与可能 王向远

泛化与回归--当代文学理论整合范式试论 柏定国,苏晓芳

论经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 刘再华

文学创作的历史惯性与文学批评的历史惰性 张家恕

晁补之的辞赋学论略 郭建勋,杨赛

论李白乐府诗的戏剧因素 张海沙,马茂军

齐己诗论尚"清"说初探 谢资娅

传神写照: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 吴子林

可怜一片无暇玉--关于杜十娘悲剧根源的再检讨 吴艳玲

清初明遗民别集所见佚失曲目七种略证 潘承玉

论《红楼梦》的矛盾冲突 王志武

"新文体"与"新小说"之思 吴康

"革命的罗曼蒂克":从情的飞扬到观念论的魔床 范伟

张中一《屈原作品破译》出版 岳章

论巴金的道德人学思想 吕周聚

三十年代茅盾都市小说的现代性及其影响 舒欣

论沈从文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吴正锋

沈从文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李永东

论王绩诗歌的生命主题 秦秋咀

笔谈:"文学感受"的当今意义

文学研究中的感受:从"惑"开始 李今,Li Jin

布以尺度,米用斗量--文学感受与文学体验的意义 汤哲声,Tang Zhe-sheng

文学感受中的情性与智性 韩云波,HAN Yun-bo

文学感受视野中的理性问题 王平,Wang Ping

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心灵契同--中国现代诗论的一种取向 颜同林,Yan Tong-lin

历史的时空存在与文学史叙述 南志刚,Nan Zhi-gang

西方象征主义:象征的诗学勃兴 何林军,邓云晖,HE Lin-jun,Deng Yun-hui

论互文解构与互文建构 范颖,Fan Ying

复调视野中的胡风文学理论 傅异星,FU Yi-xing

从贫困非病到不以病为病--先秦道家文学中的疾病事象 李炳海,LI Bing-hai

从游戏到颂赞--"汉赋源于隐语"说之文体考察 郗文倩,Xi Wen-qian

玄学与禅宗生态审美观 邓绍秋,DENG Shao-qiu

清代词学中的破体、辨体与推尊词体 曹明升,CAO Ming-sheng

魏源山水诗与佛教美学 詹志和,Zhan Zhi-he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流向的文学解读 周柳燕,Zhou Liu-yan

李白理想图式管窥 谢资娅,Xie Zi-ya

个人化写作与艺术发生学 谢南斗

唯美的艺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主流 姜玉琴

当下诗歌的消费文化倾向及其存续命运 邓晓成

论章学诚"以立诚为本"的文章观 蒋振华

"新月"理论家们的"硬译"--论新月派诗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 陈伟华

负载生命本真的形式--论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转型 田红

"屈原困境"与中国士人的精神难题 程世和

王逸的楚辞文本阐释 王则远

由失意赋看道家思想对汉代士人精神的补充 白崇

"《石壕吏》,老妇之应役"辨 阳建雄

黄庭坚诗论札记 熊志庭

元散曲与元剧曲之文学功用比较 王婧之

试述明代前期八股文对文学的影响 龚笃清

论《红楼梦》的后现代美学价值 周芷汀

"五四"时代的校园叙事及其现代想象 郑坚,ZHENG jian

洋场文人的租界感觉:新感觉派小说与上海租界 李永东,LI Yong-dong

解构、隐喻与焦虑——论20世纪后期中国家族题材小说的主题样式 尹季,YIN Ji

百年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演变研究 刘舸,LIU ge

《秋夜》:《野草》的"序" 汪卫东,WANG Wei-dong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叙述特质 曹胜高,CAO Sheng-gao

论"和"对《诗经》音律理想化的影响 李荀华,LI Xun-hua

赋即散文诗辩——由欧美学者译赋为"poetical essay"等谈起 孙晶,SUN Jing

士行尘杂与侧艳之词——晚唐社会结构的演变与温庭筠的艺术追求 成松柳,CHENG Song-liu

庾信创作中的道家文化取向 周悦,ZHOU Yue

论晚明世情小说创作的多元理论形态与叙事操作 邓百意,DENG Bai-yi

《四六金针》非陈维崧撰辨 吕双伟,LV Shuang-wei

论林四娘故事主题的多元形态 伏漫戈,FU Man-ge

《廿一史弹词》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 曾绍皇,吴波,ZENG Shao-huang,WU Bo

从角色化人物设置看李渔短篇小说的戏剧思维 范艳萍,吴建国,FAN Yan-ping,WU Jian-guo

悖论与制衡:重现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读《孔范今自选集》 谢锡文,XIE Xi-wen

中国寻根文学研究述评 邓楠,DENG Nan

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命名的规范化 冯济平,FENG Ji-ping

文学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谷崎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38-02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唯美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跨越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谷崎文学以丰富的内容、流畅的叙述、熟练的表达技巧,以及对官能美和日本古典美的思考和描写,获得了“大谷崎”“谷崎朝时代”等盛赞。1937年谷崎润一郎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1949年以《细雪》荣获朝日文化奖。1963年《疯癫老人日记》获得每日艺术大奖,1964年被选为全美艺术院・美国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1960年和川端康成一起获得了日本最初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其五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具备了“恶魔主义”与“古典回归”的文学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就这样,谷崎文学成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存在,研究谷崎文学对更好的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谷崎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题思想研究

国内对谷崎润一郎的主题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其“女性崇拜”思想。比如:蔡榕滨的《娜奥密:娜拉般的勇气、子君般的宿命――析〈痴人之爱〉中的“女性崇拜”思想》和《谷崎润一郎“女性崇拜”辨析》、蔡二勤的《谷崎润一郎的“女性崇拜”思想与〈春琴抄〉》张能泉的《谷崎润一郎女性人物刻画的几个特点》等。另外,还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论述其主题思想的论文。如:陈嫣玲的《永井和风与谷崎润一郎的女性观之比较》和张锐的《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和中国人的女性崇拜》等。

2.美学理念研究

谷崎润一郎作为唯美派的代表作家,构筑了自己独特的美的世界。关于其美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唯美理念的形成和阴翳美学两个方面。首先,关于其唯美理念的形成,主要集中在和王尔德唯美理念的比较以及对其独特的唯美世界的分析上。比如:吴学平的《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张韵韬的《简论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小说的唯美特色》等,论述了谷崎和王尔德唯美理念的异同。此外,张能泉的《论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曾真的《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文学论》、王丽君的《试论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唯美主义》、齐的《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等,明确分析了谷崎的唯美主义文学创作理念。其次,在阴翳美学的研究方面,大都是以其作品《阴翳礼赞》的美学思想为理论依据,对其他作品进行解读。比如:任方圆的《谷崎文学的阴翳美学―以〈少将滋干的母亲〉为中心》、丁敏华的《谷崎润一郎小说〈春琴抄〉的阴翳之美》、谭爽、赵薇的《阴翳之恋―解读谷崎润一郎及其唯美意识》、纪录的《浅析阴翳美的形成与日本国民性的关系――以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为例》等。

3.关于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

关于谷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谷崎润一郎的中国之旅以及将其和中国留日作家的比较两个方面。首先,关于其中国之旅的研究有戚江虹的《谷崎润一郎“东洋回归”之路》、孟庆枢的《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李雁南的《谷崎润一郎笔下的中国江南》、崔玮玮的《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文洁若的《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兼议〈细雪〉》、张能泉的《论谷崎润一郎首次中国之行后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形象》等。

目前,日本方面关于谷崎润一郎的研究也甚嚣尘上。成立了谷崎文学研究会,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发表。日本国内关于谷崎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创作思想研究

关于谷崎创作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女性崇拜”思想的解读以及从精神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其创作。关于“女性崇拜”的研究有:高头麻子的『女Zりの造D谷崎一郎における性装、西f保的『谷崎一郎「痴人の邸工刃陇筏づ、谷藤叶月的『られた妖D――『痴人の邸护摔撙牍绕一郎の女性Q、半藤一利的『恋文行ったり来たり谷崎一郎の「神としての女性、金子明雄的『金のかかる女たちと金をかける男たちD谷崎一郎と女性等。从精神心理角度对其创作进行分析的作品有:细江光的『谷崎一郎深婴违欹去辚氓,千叶俊二的『狐とマゾヒズム、罗胜会的『谷崎一郎――背反精神への欲望、三好昭子的『谷崎一郎の否定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xkについての分析、河野多惠子的『谷崎文学と肯定の欲望和『谷崎文学の愉しみ等。

2.创作风格研究

谷崎在其创作中先后形成了“恶魔主义”和“古典回归”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对其创作风格进行研究的著作及论文有:前田久德的『谷崎一郎物Zの生成、小田切秀雄的「『源氏物Zと谷崎一郎、长野尝一的『谷崎一郎と古典、永荣启伸的『谷崎一郎D付流する物Z、三岛佑一的『谷崎一郎と大阪等。

3.作家研究

昭和45年,伊藤整在中央公论社发表『谷崎一郎の文学一文,将谷崎润一郎评价为与西鹤、紫式部并肩的存在。这是战后对谷崎润一郎划时期的新评价。对于作家谷崎润一郎个人的研究还有以下著作及论文:小谷野敦的『谷崎一郎唬禾锰盲郡肴松、永荣启伸的『u还绕一郎、山口政幸的『谷崎一郎・人と文学、吉田精一的『文豪「谷崎一郎Du弧弧⑽哺咝抟驳摹呵嗄昶诠绕一郎和『壮年期谷崎一郎等。

4.关于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

日本国内关于谷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之旅以及和中国作品的比较两个方面。比如:西原大辅的『谷崎一郎と|方主xDD大正日本の中国幻想、阎瑜的『谷崎一郎の中国旅行と「支那趣味の涿病缓汀阂痪哦年代の日中文学者交流のル`ツを探るD田hと谷崎一郎の交流を中心に、崔海燕的『二人の南子:谷崎一郎「麒麟と林Z堂「子南子、柿木原组的『Elと谷崎一郎の周x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关于谷崎文学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主题思想、美意识、作家研究等方面。也有研究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论文和著作,但大都集中在谷崎润一郎的两次中国之旅以及将其和中国留日作家或作品的比较两个层面。研究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成因的文章还是凤毛麟角。谷崎润一郎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具有较高的汉诗造诣,两次中国之旅更是成为其从“恶魔主义”到“古典回归”的转折点。研究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成因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然而,令人高兴的是国内外学者在谷崎文学研究方面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以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丰富的经验。相信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对谷崎文学的研究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叶渭渠.谷崎润一郎传[M].新世纪出版社,2005.

〔2〕伊藤整.谷崎一郎全集[M].中央公社,1983.

〔3〕野口武彦.谷崎一郎.[M].中央公社,1981.

〔4〕江光.谷崎一郎DD深婴违欹氓去辚氓[M].和泉院,2004.

〔5〕孟庆枢.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J].日本学刊,1996,(3):136-145.

〔6〕李雁南.谷崎润一郎笔下的江南[J].外国语学院,2009,(2):113-117.

〔7〕蔡榕滨.谷崎润一郎“女性崇拜”辨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5,(02):93-95.

文学研究范文第9篇

文本研究与文化介入——浅议赛义德的叙述理论 肖薇,罗淑珍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视觉艺术形态 傅星寰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孤独意识与对话艺术 张竹筠

论契诃夫作品中的“厌倦”人物 李嘉宝

普希金的抒情诗与《圣经》 赵宁

论艾特玛托夫的地球忧患意识 韩捷进

独立 多元 整合——20世纪美国文学走向探微 曹山柯

论美国文学中的“荒野”意象 杨金才

犹太小说中的父亲形象 周南翼

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奥尼尔对人性的剖析 陈立华

论《琼斯皇》的象征手法 刘洊波

谈《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 韩德星

千年故事百年追踪——一个难得的比较文学研究实例 刘守华

温柔的人有福了——“好客得报”母题比较研究 陈建宪

T·S·艾略特与中国现代诗学 刘燕

“名著重印”与新时期人道主义 赵稀方

外国文学学科的今天与明天 马家骏

世界文学学科调整的是与非 胡书义

外国文学学科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郭秀媛

《穿裹尸衣的女人》的艺术解读 薛琳

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批评 姜飞,冯宪光

跨越边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突破 马睿

英美两国文化研究论争焦点评析 陆道夫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及糅合--劳伦斯叙事的二重性特征 熊沐清

论费勒斯中心主义在《狐》中的投影 张文奕

查太莱夫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葛伦鸿

弥尔顿两首早期诗歌的宗教解读 刘立辉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创新艺术--析《白丽尔小姐》 傅似逸

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 罗国祥

新小说:写作的历险 严泽胜

从《最后的莫希干人》看库柏小说的土著语言特色 刘守兰

戏剧舞台上的意识流形象--《推销员之死》的心理外化艺术及其他 姜岳斌

"巨人"的隐喻--试论斯坦贝克的小说《人鼠之间》 温洁霞

中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邓阿宁

论日本文化对周作人女性思想的影响 徐敏

荒诞中的真实现代人的困境--从卡夫卡的《变形记》到达里厄塞克的《母猪女郎》 何峰

关于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 潘世圣

生与死的终极畅想--海亚姆"鲁拜"诗生命主题论略 吴舜立

师专外国文学开放性全方位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杨荣

超越认知差异促进兼容发展 林广泽

西方文学个体自由精神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陈鹤鸣

狂欢化世界观、体裁、时空体和语言 梅兰

重看拉伯雷与民间 刘春荣

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 陆道夫

从结构主义管窥西方后现代小说 蹇昌槐

试析洛特曼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研究 康澄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的叙述学解读 韩辉

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与新小说的后现代特点 杨亦军

论黑人音乐与兰斯顿·休斯的诗歌艺术创新 罗良功

书写美国黑人女性的赫斯顿 杨金才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神关系 生安锋

《小城风光》的表现主义特征 申民,唐俭

论纳博科夫《梦锁危情》的叙事艺术 肖谊

像驾驭画笔那样驾驭文字:评斯泰因的《毕加索》 舒笑梅

论《简爱》中的性别意识形态 陈姝波

论梅瑞狄斯的“喜剧精神”与小说风格 刘文荣

哈下的工业革命与价值观的变迁 陈文娟

解读康拉德小说中殖民话语的矛盾 傅俊,毕凤珊

劳伦斯的男性身体崇拜 朱卫红

论《格列佛游记》的科学主题 孙绍先

论东西方诗歌中的“及时行乐”主题 吴笛

“意识流”流入中国现代文坛论 吴锡民

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 顾卫星

尼采和李贽美学思想比较 李社教

《三言》和《十日谈》中爱情婚姻故事的比较 黄永林

厨川白村与社会文明批评 王文宏

"跨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讨会" 闭幕词 聂珍钊

道教与密宗 --兼及印度文化和文学中的艳欲主义 石海军

泰戈尔诗学与西方文论 侯传文

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 杨莉馨

20世纪世界文学:从对抗到趋同 毛信德

论社会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姜秋霞,权晓辉,杨芳

《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新析 朱法荣

宫廷爱情诗传统与乔叟的《公爵夫人颂》 肖明翰

《鲁滨逊漂流记》与父权帝国 蹇昌槐

"乡村医生"的反讽艺术 杨建

叙事文本的"间离":陌生化与生活化之间 --析洛特曼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研究 张杰,康澄

易卜生戏剧中的悲喜剧内涵 孙建

服饰、自我与社会变革 --论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女性自我形塑 杨金才

性别解放文本《蓝调石墙T》解读 夏茵英

多棱镜下的辛格宗教思想 黄凌

论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的利用 胡勇

《唐老亚》中的"隐性叙事"与华裔美国人历史的重建 管建明

试论伊藤整的现代文艺批评观 吴光辉

从新感觉派到新心理主义 王艳凤

"原型"概念新释 杨丽娟

诺斯若普·弗莱的文化批评观探幽 江玉琴

论欧洲中世纪文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关系 李晓卫

庞德的"地铁车站":意象主义的终点--兼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比较 白劲鹏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 高奋

西方文学中的疾病与恐惧 王予霞

克兰·卡尔森荣获2003年度"向前奖"

再论艾略特的传统观与非个性化理论 余莉

试析《特隆,乌克巴尔,奥尔比斯·特蒂乌斯》 李若薇

愤怒的写实--评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 李征戎

《堂吉诃德》与"虚拟殖民" 蹇昌槐

欧洲近代小说另类人物形象分析 李倩

跨越真实与虚构的边界:论后现代自传体小说 尚晓进

"东方文学比较研究"研讨会在太原召开

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互文性解读 李玉平

《致富之路》中富兰克林清教思想初探 姬东,吴释冰

"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建构 陈爱敏

解读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 王丽莉

犹太《圣经》的世界性及与现代文明的联结 刘洪一

浅议圣经叙事中的重复艺术 梁工

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悲喜剧性及民族意识 杨建

批评游戏:评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 徐岱

从词语开始--中国90年代的诗歌写作和拉美新小说 唐蓉

乔伊斯:反思与超越 郭军

《为芬尼根守灵》的诗歌特征 冯建明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乔伊斯 袁德成

论19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书写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嵇敏

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 朱新福

论索尔·贝娄长篇小说中隐喻的"父与子"主题 刘兮颖

试析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戚咏梅

《女勇士》:从花木兰的"报仇"到蔡琰的歌唱 杨春

雪莱和拜伦的审美先锋主义思想初探 张旭春

走出"愤怒"的困扰--从情感的角度看伍尔夫的妇女写作观 吕洪灵

亨利·詹姆斯《专使》的圆周文体效应 王玲

夹缝中求生存:谈《月照不幸人》里的乔茜 沈建青

《奇异的插曲》的男性视角评析 邹惠玲

川端康成论继承民族文学传统与吸收外来文学营养的关系 何乃英

从姓名谈小说人物生存范式的变迁--解读安部公房和村上春树 谢志宇

形式派的"陌生化"与《文心雕龙》的"隐"和"奇" 汪洪章

存在之思--《红楼梦》与《生活在别处》的比较 饶道庆

论中西文学中女性婚恋模式及其成因 褚蓓娟

文学研究范文第10篇

一、文学研究·文化研究

(1)文学 文学研究

文学究竟是什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众所周知,现在我们所指的“文学”一词对应的是西方的literature,意指在某一特定的研究领域内所出版的书籍和文章。也可翻译为“著述”,即“二十五个世纪以来人们撰写的著作。而literature的现代含义:文学,才不过二百年。1800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1]此处的文学指普遍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文学,而尤指我们当今所说的经典文学作品。顾名思义,文学研究指的便是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

(2)文化 文化研究

关于文化的定义却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西方学者的解释中,尤以泰罗尔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智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其他的一切的能力与习惯”[2]为代表。

乔纳森·卡勒更加认为因为文化研究是“理论”的实践,由于理论本身的难以界定性,这显然也不是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乔纳森·卡勒进一步解释,文学研究是包罗万象的:莎士比亚和打击乐、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关于过去的文化和关于当今的文化这都是属于文化的范围,有学者指出:“文化研究是一种跨越学科界限的研究趋势,而不是一门学科本身”,所以它“拒绝界定,坚持差异,维持传统的系别资格”。[3]同时,在人文学科的多种理论中,如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理论以及酷儿等理论中,也分布有文化研究的身影。

由上得知:首先,文化研究拒绝成为一门确定的学科,没有明显的学科界限;其次,文化研究关注的是边缘性问题,具体到文学研究中,文化研究关注的就是在文本自身以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后,文化研究把打击乐、低俗文化等非经典文化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所以说文学研究尤其是经典文学研究,只是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被文化研究所涵盖。

二、文化研究何以在文学研究中出现

就文化研究本身来说,它的发展源自于传统的英国文学,二十世纪初,英国的文学研究界被“利维斯主义”统领,这一学派主张文化指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学和艺术。至五十年代,由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和雷蒙·威廉斯(r.williams)对工人阶级生活的关注,提出了:“‘文化研究’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有着直接的反学科动机:一方面要与过去以细读文学文本为衷心地旧文学学科决裂,另一方面还要与坚持经济化约论的庸俗马克思主义学说决裂。”[4]文化研究在九十年代迅速进入学术前沿,引领文学研究的风潮,随着大众文化地位的日益提升,原有的学科界线被打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界线也愈见模糊。

英国的“伯明翰学派”被公认为当代文化研究的起点,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理论起点就在于它的文学研究,另外,伯明翰学派的著名学者在进行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排斥文学研究,反而有利于扩大文学研究的范围,所以,从另一个方面上“文化研究的一些理论是方法完全可以引进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从传统的诗学研究走向开放的文化研究也是可行的,其前景应该是广阔的。”[5]由此可知,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相互依顿,相互促进。

三、文化研究会导致经典文学的毁灭?

由于文化研究是随着当代的各种新兴的大众文化而兴起的,面向的研究对象也多是精英文化、经典文学范围之外的边缘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伴随着人们成长的已经不仅是书本读物,更为广泛的是电视、电影、网络。我们不禁扼腕,难道时代必然要使文化研究将经典文学逐出研究范围么?

首先,文化研究脱胎于经典文学研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化研究便伴随着利维斯主义的产生而出现,作为一个跨越多种学科、文化、艺术门类的研究领域,“文化研究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开列一个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名单,试图以经典文学来向读者大众进行启蒙,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6]由此得知,文化研究兴起的初衷是为了普及经典文化,促进经典文化在大众中的发展进程。

其次,文学研究(包括经典文学研究)只是现在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关于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卡勒说“文化研究包括并涵盖了文学研究,它把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实践去考察。”[7]在关于是何种类型的包括中,卡勒又进行了分析,我们这里暂且不论。由以上两点我们得知,文化研究脱胎于文学研究,从文学研究中生成,后来又由于文化研究自身疆界的不断扩大从而使文学研究只是属于自身的一个方面,所以二者之间不存在完全的对立,反而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对于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造成的冲击极具毁灭性这一点来说是不成立的。

再次,文化研究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范围,为文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文化是理论的实践,又由于文化研究本身不是一个可以界定的学科,所以,当今中国的文化研究大致包含有“后现代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大众文化研究、消费文化研究等等。”[8]正因为文化研究涵盖了众多的学术领域,有着多种理论的支持,当应用到文学研究中时,便可以有多样的视角和维度。

上一篇:文学哲学范文 下一篇:民族文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