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08-28 10:50:40

审计理论基础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

4.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内容。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对审计初始性理论起点的考察与分析,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哲学基础。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为如此,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中,在考察哲学性探索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本质。而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2.管理学基础。在学科的划分上,会计学本身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审计学又是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审计学也同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某些思想和理论理应构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出现,它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为一体,在现今的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而管理审计学科的诞生及制度基础审计理论的提出,无不体现了管理学对审计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3.法学基础。法学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正如迈克尔·查菲尔德所说:“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此外,各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经济学基础。作为,门古老的科学,经济学在经历了几次划时代的变革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学中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会计学基础。审计学最初包含在会计学之中,后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是这种血缘关系,使审计与会计互相渗透,会计学理论必然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查账(即会计检查)这一传统审计概念沿用至今,它仍是中外审计概念中内容的主干部分。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等在不断变化,审计的概念也在逐渐丰富,但时至今日审计仍是以会计资料为主要对象。而会计资料是在会计学理论指导下生成的,因此,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学理论的指导。

6.侦查逻辑学基础。审计理论经历了三次飞跃,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不论审计目标如何被丰富,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查错防弊这一目标,这也体现了现代审计对传统审计的继承。对错弊的审计是遵循发现疑点、收集证据、证实结论等类似于侦查逻辑学的程序来进行的。此外,无论形成何种审计结论,都需要审计证据的支持,审计人员通过检查、监督、查询及分析性复核等手段取得审计证据,需要大量借鉴侦察学中的类似方法;在对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和选择时,需运用逻辑判断来分析,使选取的证据充分且适当。因此,审计理论基础中包含有侦查逻辑学理论。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一、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多元网络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IT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加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以及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共同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多元性的审计理论基础网络组织。而构成审计理论基础的各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则是这张网上的各个结点。审计理论基础的不断扩张、膨胀,意味着审计理论获得了更充足的理论养分,得到了更充分、更完善的发展。

(二)动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完善,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充分汲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掘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IT环境下的陈乏的、过时的理论。并且,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同时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也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三)质量性

IT环境下,质量非常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质量是IT的生命。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尤为重要。其质量性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品质性。尽管是审计理论基础在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期间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另外,作为根基、支撑点,其安全性、品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安全的、缺乏品质性的根基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大厦的能力。

(四)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学科、领域,而这些学科、领域的理论并非简单的叠加构成审计理论基础,它们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则进行有效的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IT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各学科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借用、感染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服务于审计理论。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并不象有型的建筑物建造时挖地基所形成的有型的根基,它是从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在IT环境下,这一特性更加明显,虚拟的审计理论基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三个特性。

二、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标准

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尤其是IT环境下,高科技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审计领域,加速了审计理论基础的更新换代,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了较大的扩张,笔者认为,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标准为:

(一)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必须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即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服务,审计理论基础决定着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趋势,审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审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当审计理论的发展适合于审计理论基础的客观要求时,则加强和巩固审计理论基础,反之则削弱审计理论基础。因此,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是否与审计理论呈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必须与审计环境互动性

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IT环境下,IT应用于审计理论中即审计电算化或网络审计。IT一方面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将先进的IT理论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IT技术应用于审计测试工作中,加速了审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序上刺激审计环境进一步完善,使得审计理论基础更好的为审计理论服务。二者的关系呈互动性。

(三)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它必须是沟通审计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桥梁

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在此领域内,各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为审计理论服务。因而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科学体系的研究内容,但它本身并不是审计理论,它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区。

三、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一)信息技术理论

信息技术理论是IT理论的核心,其在审计理论中具体应用,也是审计电算化充分发展的标志之一。当代信息技术理论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这些理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测试效率、审计监督质量,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不断地扩张。

(二)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是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可供选择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它将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观点引入审计理论中,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审计理论的发展,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途径,革新审计测试手段的策略,如:西方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学说、信息博弈论等等,都大大地加深了审计理论知识,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营养,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求审计理论的内涵、外延,深化了审计理论知识,为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交易费用、进行理性审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审计证据的获得需要审计人员运用大量的司法刑侦手段、方法去检查、判断、排除伪证,以取得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另一方面,面对审计诉讼爆炸的时代,审计人员如何进行合法审计、避免审计诉讼,也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将司法诉讼学注入审计理论基础,可以提高审计人员守法、学法意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有效的审计,同时掌握各国间法律的差异,审计豁免的范围、程度,为开展跨国审计作好准备。

(四)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用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提高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它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对于开发审计人员思维、激发审计人员开展有效审计的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意义。管理心理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既满足了管理审计的客观要求,也为审计人员进行有效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五)会计、统计理论

会计理论是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基础,也是审计人员查错防弊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它与审计学理论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审计人员接受被审单位委托后,必须大量的分析和评价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检查被审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而所有这一些必须是在一定的财务理论和会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统计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可以将有关经济计量模型应用于具体审计实践中,对审计结果、审计证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测试各变量间的拟合度,大大地提高了审计测试手段的先进性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将一些审计问题定量化,也有助于审计人员作出准确的决策判断,并相应的化解日益复杂的审计风险。

(六)哲学理论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应该与其他学科一起蓬勃发展,该文分析了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和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审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理论知识是一种社会战略资源,科学研究在世界各国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前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审计理论日益完善,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的审计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学科理论大厦的根基,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才能蓬勃发展。本文对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研究审计理论基础,必须弄清楚审计与其理论基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区别。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形象讲就是事物从哪里开始产生与成长,“基础”中蕴涵着事物最初萌芽与发展所需的相关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源头”。那么审计理论基础运用基础的语言学定义,可以理解为:审计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其产生与成长的源头,审计学只是科学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位于科学母体中的生长点,即与其他科学共同的关节点处。

2.审计理论基础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与审计学有联系的学科都可以成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1)作为审计学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基础是理论产生与成长的源头,作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2)从审计学包括其理论基础的意义上看,理论基础应当构成整个审计体系的自然的逻辑起点,是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审计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构成整个的科学体系,孤立的理论是不能成为审计的理论基础的。3)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要早于审计理论体系产生的时间。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左右,所以,作为基础的理论必须早于1930年,这样才能符合时间序列顺序,这样才能对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

3.1哲学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对从实验科学、合理学问、普遍经验或其他事物中获得的所有知识的批判吸收、系统化和组织化,它构成某一学问的基础原则体系和实务规范体系,因而哲学可作为所有学科理论的基础,将哲学的方法、观念运用于审计理论,就是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审计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3.2法学基础

法是阶级社会中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法国著名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法是由事物性质所产生的必然关系,因而一切事物都和法有一定的关系。法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审计过程本身就是执法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审计表现为间接控制,以对经济活动的监视为宏观经济协调输送信息;以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宏观控制。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3.3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的精髓也可以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审计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学说,是我们认识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本质、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关概念和范畴、总结有关经济规律的重要依据,它应该是审计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4管理科学理论基础

管理科学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制度基础审计是以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其次,管理审计近几十年来的悄然兴起,说明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重要,管理审计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管理科学理论中分权管理的思想为国家审计实行分级管理、审计机关独立设置、建立机构内部的责任制、进行部门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职能约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5数学理论基础

数学中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是先于审计理论而单独存在的两种理论,具体而言,概率论为抽样审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数理统计为它提供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方法论基础。审计中的统计抽样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从被审单位资料中抽出一部分进行审查,以推断全部被审资料的审计结论的方法。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法,审计工作所面对的是繁杂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从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我们可以视其为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利用大数定律,我们可以抽取样本资料进行审计,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纳总结得出的结果会使这些个别资料的影响相互抵消,能够显现出被审对象的总体特征。所以概率论也是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一。

3.6伦理学基础

一般伦理学指的是规范伦理学,其目的是要建立人行为的标准、确定人的做人之道,并且以人的理智作为依据。审计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审核,也应该符合伦理学的基本精神,在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单纯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而忽视了尊重人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所以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注意人性化原理的运用,使内部控制和公司员工都能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审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应该运用伦理学的知识,所以伦理学也应该是审计理论的基础之一。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平衡计分卡 公平性 效益性 模式优化

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观的发展,现代社会对政府完成公共受托责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府绩效审计的方式和方法,不仅能督促政府“善政”,还能更好地保证其完成受托责任。

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一)公共受托责任观与政府绩效审计

公共受托责任是现代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制度性特征,政府权力的行使因公共受托责任的要求而合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公共受托责任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杨时展开创了我国受托责任理论研究的先河,精辟地提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的论断。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受托责任思想是推动政府审计发展的根本力量。历史地看,公共受托责任的演进,历经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和受托社会责任三种不同形态。与之相对应,政府审计也经历以财务审计为主,发展到以管理绩效审计为主,并向综合绩效审计发展的过程。多种公共受托责任形态并存,使政府审计的发展呈现一个连续、渐进、相互依存和连贯的过程。

(二)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现状

以受托责任和政府审计为研究的经典著作,是James Cutt于1988年出版的《加拿大综合审计:理论和实践》。该书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一是把受托责任分为程序性受托责任和结果性受托责任两类,受托责任范围的逻辑性扩展,使审计目标扩展到遵循性和绩效审计领域。二是认为效果性可以透过与支持性目标和主要目标的关系加以理解,支持性目标强调的是组织内部的效果性,虽不向组织外部提出,但却是向外部提出的前提条件。三是认为绩效审计通过评价和报告配置目标、再分配目标、社会稳定性目标的实现程度,服务于社会整体价值实现。

(三)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现状

杨肃昌教授(2004)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水平持有类似的看法,认为绩效审计总体上尚未在我国审计机关“真正”开展起来,目前那种在专项资金审计中以揭露和查处损失浪费促使人们提高资金效益的审计,严格说仍然是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性质的,仍是财务审计要解决的问题,是财务审计职能作用的延伸。吕培俭和罗进新(2005)认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比较肤浅,在目标范围的确定、计划的制订以及程序、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绩效审计的模式,基本上还是比照着熟悉的财务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去做。

政府绩效审计系统的外部环境

影响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称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外部环境。对于尚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来说,只有在较清楚准确地把握好了环境,才能在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预测实施审计的可行性以及预测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一)社会需求环境

由于普遍意识不足,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立法机关,都在短期内不可能向审计部门提供建议。而政府部门作为被审计对象,受其狭隘的部门保护意识的影响和对审计机关的偏见,不可能主动要求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再从审计机关自身着眼,其对社会需求的回应也有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因此,面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薄弱的原动力,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来主动激发对审计的社会需求,而不能刻板地套用西方的需求理论。

(二)经济制度环境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整个市场中不仅拥有庞大的政府机构,还有受各级政府部门管辖的企事业单位和非政府组织;还存在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经济很不发达地区相并存的情况;在很多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还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将在我国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三)政治体制环境

在影响政府审计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政治体制环境是最重要的。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重要时期,在行政管理当中急需加强下级对上级、外部对内部以及民众对党内的监督和约束力,这就使得政府审计成为建设民主体制的客观现实选择。所以,在我国,政府审计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政治管理的迫切需求。因此,对于西方的经验不能一字不动地照搬,而应该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的方法。

(四)法制建设环境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还处在法制不健全的时期,无法完全依靠立法来解决问题。在这个人治向法治转型的时期,也不能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片面追求效率和效果,而放弃对法律、规章遵循情况的检查。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优化

平衡计分卡是在企业管理中产生的,由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诺顿于1990年在研究“未来组织绩效计量方法”之后提出。其核心观点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内部流程、顾客和学习成长这四个维度的计量来综合性地反映企业内部绩效。平衡计分卡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综合性,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内外部指标、长短期指标囊括到总体的框架性体系。

从公共受托责任的视角出发,借鉴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原理,可以从使命、顾客、内部流程以及学习和成长等四个维度,来更加综合和全面地评价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情况。通过这四个维度的评判,可以使得政府有足够动力在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达到平衡。因此,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新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具体而言,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

(一)使命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简易审计程序;审计公正;审计效率

当前,我国审计机关面临着人员少和任务重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基层审计机关,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更由于审计经费难以得到保障,使得审计工作的有效展开面临更大的困难。于是,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了法定审计程序顺序执行不严格,审计程序执行不规范的问题。现行的审计程序法细致地考虑了如何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使得现有审计程序周密、严谨,这对于审计机关审计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审计项目无疑是重要的,但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同样执行一套相同的审计程序,势必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因此从普遍性和特殊性方面考虑,根据基层审计机关面对的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简易审计程序是基层审计工作的迫切要求。

任何程序机制的产生、存在与发展都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作支撑,对某一程序机制的具体程序规则的确立都必须以其相应的理论基础为指导,简易审计程序确立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

一、矛盾特殊性理论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原则。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①。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就是要分析各种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防止“一般化”、“一刀切”的弊病。每一门科学的任务,也就在于揭示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定过程、一定领域的特殊的矛盾运动规律。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特殊方法。矛盾普遍性原理给我们指出了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总方向。无论认识和处理什么问题,我们都要从分析矛盾着手,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最根本的方法。

具体到审计中,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各异,经济活动面有宽有窄,财政财务收支内容有繁有简,审计项目的轻重缓急等方面又存在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将近似的被审单位及审计项目加以归类,对不同种类被审单位及项目应当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因此,不能只套用一种程序模式而忽视被审单位及项目之间的差异性,而应采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问题。程序的类型化正好符合这一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程序去解决问题,它是符合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科学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体现,是防止形而上学的重要方法。

二、程序正义理论

作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制度对正义性的追求不容置疑。当今社会,审计公正成为国家审计的根本价值追求,其直接目的是追求实体正义,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使用、揭露权力运行中的违法乱纪活动、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现代法治原则强调国家审计监督权要规范行使,程序正义开始受到关注,把公正的程序保障也作为国家审计目标或者价值判断的标准,而把实体正义作为在程序正义制约下力图最大限度予以实现的价值。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程序正义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审计观念。之所以要坚持程序正义,一是因为程序公正能够促进审计监督的真正实现;二是因为程序公正可确保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及相关利益者对整个审计制度产生信任。

依照程序正义理念,任何程序都应当具有公正价值。程序的简化并不意味着程序的虚无。简易审计程序是一种审计程序,具有正当程序的一般要件。简易程序虽然舍弃了某些程序要件,如省略审前调查、不再编写审计底稿、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报告上直接签字替代审计意见征求书等,但它对程序理性原则、被审计单位参与原则、审计人员中立原则所要求的一般要件的坚持,表明简易程序并不等于随意简单的程序,也并非不遵守任何程序,简易程序实际上是在不损害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再充分考虑到程序的经济性。简易程序虽然抛弃了正当程序的部分内容与标准,但其简化的环节与程序是其适用审计项目中必要与合理的省略,这些省略与简化都不至于损害程序的正义,仍然符合正当程序理念的根本所在,能够保障程序的正义。

三、效率理论

国家审计是一项耗费国家经济资源的活动,国家为了保证和支持审计监督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着审计投入的增加,相应的审计成果也会增加,但其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一定程度后会产生负效益,亦即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如果要为每一个审计项目提供充分、谨慎的程序保障,那么便有许多其他的被审计单位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国家对审计活动所投入的审计资源也是有限制的,不可以无限地增加,企图通过增加国家对审计机关的审计资源的投入来解决审计任务繁重的问题,实现审计效率的最大化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通过成本结构的优化配置达到效益最大化,即由国家来设计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必然要求审计程序走向效益。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需在法律的引导下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种审计程序越是有利于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高效率,那么这种程序的效益就越高,简易程序正是为了回应时代的要求,围绕效益问题使资源分配达到效益最大化,使之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管亚梅.审计效率的制约因素剖析及策略选择[J].事业财会,2007,(5).

[2] 齐玉梅.基于程序公平的审计独立性解读[J].审计月刊,2006,(8).

[3] 刘英来.审计法制建设理事论坛综述[J].审计研究,2004,(1).

[4] 陈汉文.安然事件、审计独立性与程序公平[J].审计与理财,2003,(10).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6篇

一、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多元网络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IT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加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以及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共同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多元性的审计理论基础网络组织。而构成审计理论基础的各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则是这张网上的各个结点。审计理论基础的不断扩张、膨胀,意味着审计理论获得了更充足的理论养分,得到了更充分、更完善的发展。

(二)动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完善,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充分汲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掘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IT环境下的陈乏的、过时的理论。并且,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同时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也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三)质量性

IT环境下,质量非常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质量是IT的生命。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尤为重要。其质量性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品质性。尽管是审计理论基础在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期间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另外,作为根基、支撑点,其安全性、品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安全的、缺乏品质性的根基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大厦的能力。

(四)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学科、领域,而这些学科、领域的理论并非简单的叠加构成审计理论基础,它们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则进行有效的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IT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各学科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借用、感染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服务于审计理论。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并不象有型的建筑物建造时挖地基所形成的有型的根基,它是从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在IT环境下,这一特性更加明显,虚拟的审计理论基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三个特性。

二、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标准

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尤其是IT环境下,高科技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审计领域,加速了审计理论基础的更新换代,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了较大的扩张,笔者认为,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标准为:

(一)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必须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即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服务,审计理论基础决定着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趋势,审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审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当审计理论的发展适合于审计理论基础的客观要求时,则加强和巩固审计理论基础,反之则削弱审计理论基础。因此,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是否与审计理论呈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必须与审计环境互动性

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IT环境下,IT应用于审计理论中即审计电算化或网络审计。IT一方面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将先进的IT理论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IT技术应用于审计测试工作中,加速了审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序上刺激审计环境进一步完善,使得审计理论基础更好的为审计理论服务。二者的关系呈互动性。

(三)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它必须是沟通审计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桥梁

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在此领域内,各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为审计理论服务。因而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科学体系的研究内容,但它本身并不是审计理论,它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区。

三、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一)信息技术理论

信息技术理论是IT理论的核心,其在审计理论中具体应用,也是审计电算化充分发展的标志之一。当代信息技术理论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这些理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测试效率、审计监督质量,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不断地扩张。

(二)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是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可供选择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它将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观点引入审计理论中,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审计理论的发展,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途径,革新审计测试手段的策略,如:西方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学说、信息博弈论等等,都大大地加深了审计理论知识,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营养,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求审计理论的内涵、外延,深化了审计理论知识,为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交易费用、进行理性审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审计证据的获得需要审计人员运用大量的司法刑侦手段、方法去检查、判断、排除伪证,以取得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另一方面,面对审计诉讼爆炸的时代,审计人员如何进行合法审计、避免审计诉讼,也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将司法诉讼学注入审计理论基础,可以提高审计人员守法、学法意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有效的审计,同时掌握各国间法律的差异,审计豁免的范围、程度,为开展跨国审计作好准备。

(四)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用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提高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它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对于开发审计人员思维、激发审计人员开展有效审计的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意义。管理心理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既 满足了管理审计的客观要求,也为审计人员进行有效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五)会计、统计理论

会计理论是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基础,也是审计人员查错防弊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它与审计学理论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审计人员接受被审单位委托后,必须大量的分析和评价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检查被审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而所有这一些必须是在一定的财务理论和会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统计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可以将有关经济计量模型应用于具体审计实践中,对审计结果、审计证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测试各变量间的拟合度,大大地提高了审计测试手段的先进性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将一些审计问题定量化,也有助于审计人员作出准确的决策判断,并相应的化解日益复杂的审计风险。

(六)哲学理论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7篇

【关键词】增值型内部审计;受托责任理论;内部控制理论;价值链理论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提出

1、国际上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提出

回顾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职能的不断变化。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定义内部审计时,其审计对象还仅仅是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审计职能为检查、提出建议以帮助管理者最有效地管理本单位的业务活动。1981年定义内部审计时审计对象已经拓展到内部控制系统以及既定职责的履行,其审计职能为向组织提供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和信息等服务。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最新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又对内部审计进行了重新定义,2005年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其最新定义的中文翻译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定义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变为“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004年9月,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在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提到,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审查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过程,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分散战略提供建议,从而为组织增值。可见,增值型内部审计已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2、国内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提出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3年国家审计署正式成立,此时的内部审计只是作为国家审计在企业内部的一种延伸或补充。从1985年至1989年国务院和审计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例、施行细则和规定,才基本确立了由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共同构成的我国审计职业规范体系。1987年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成立,并且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协会,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开始与国际相接轨。二十多年来,我国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完善。

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在我国理论界也引发了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探讨。王光远认为,传统上内部审计具有消极的防弊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内部审计更具有积极的兴利功能;在新经济时代,内部审计发生了更为重大的变革,它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增加组织价值[1]。时现认为内部审计在实现价值增值时,可以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以创造直接价值,也可以通过“威胁”创造间接价值。其他学者也分别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实现的途径、保证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1、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责任是由委托关系的建立而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一般涉及两个当事人,一个是委托人,另一个是受托人。受托人在接受了委托人授予的经济资源的经营管理权后,应当承担就其对所受托经济资源实施影响的过程向委托人做出说明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受托责任。作为受托人,一方面应该严格地按照委托人的意志,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完成委托人所托付的任务;另一方面,只要委托人无法亲自了解所托经济资源的使用情况,就需要受托人作出解释、说明和报告。为了判断受托人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就产生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英国著名审计学家戴维・费林特在《审计学与原理导论》中指出:“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存在审计的地方,一定存在一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

2、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为内部牵制阶段,其核心思想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第二阶段为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其核心思想是内部控制应该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第三阶段为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其核心思想是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第四阶段为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其核心思想是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并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五项要素组成。第五阶段为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其核心思想是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同时将风险管理框架扩展为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3、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竞争优势》一书中最先提出的。在书中,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也就是说,企业所发生的每一项活动都是用来创造价值的,在价值链上的每一项活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多少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按照这些活动在创造价值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增值活动两大部分。基于这些价值活动,波特教授建立了企业内部价值链。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应该将其置于企业内部价值链中以分析其价值增值过程。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现实需求

1、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需求

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存在着两层受托关系,第一层是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受托关系,即治理层级的受托关系;第二层是企业管理层与企业下属管理人员以及一般员工之间的受托关系,即管理层级的受托关系。传统的内部审计只涉及了第二层受托关系,而没有考虑到第一层受托关系。由于世界各国财务丑闻的层出不穷,导致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进行了重新定义,2002年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使得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一方面通过对治理层级的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提供合理保证,以防范风险和发现舞弊行为,减少经营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对管理层级提供经营风险、战略风险等咨询服务,以改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除此之外,内部审计的设立,使得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时刻处于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检查的状态中,无形之中起到了一种“威慑”的作用,促使了企业的每一个层次的人员在规定的范围内沿着正常的轨道健康运行,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客观上也导致了企业价值的增加。

2、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需求

著名内部审计学家Andrew Chambers指出,内部审计的理论构建应以内部控制概念为中心[2]。从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来看,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身份,是对内部控制构成要素进行再控制的控制。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责在不断的扩展。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框架阶段,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过程又细分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使得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几乎融为一体,内部审计完全呈现出风险导向型审计的趋势,进而强化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使得内部审计能够通过评价和改善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价值增值[3]。

3、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需求

基于价值链理论,企业活动的根本目的为追求企业价值增值,也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要求企业所发生的活动应该是能够创造价值或为其提供支持,尽量消除那些不具有价值增值能力的活动。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项控制活动也必须适应这种要求,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值。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机构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享有特殊地位,它可以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个层面,通过对企业价值链上的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损失。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所发现的不具有价值增值能力的活动,向企业提出可供参考的改进建议,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4]。

四、结论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内部审计阶段,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基于这些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现实需求。因此,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审计理论和技术,解决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已成为我国内部审计不可扭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J].财会月刊,2005.

[2]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9-37.

[3]孙伟龙.增值型内部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6(5):59-61.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8篇

(一)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涵义及关系 (1)国家治理的涵义。对于国家治理的内涵,学术界虽无一致的界定,但可以概括地将其看作为在一个既定范围内维系秩序运转的所有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组织形态和治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过程。国家治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以管理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全面、均衡发展,从而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一般认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政府在国家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要的功能;国家治理契约包括一系列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以及非正式的制度或安排。因此,在以政府为治理主体的情况下,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可见,国家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就是国家治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国家理论要解决的都是公共权力是如何产生以及公共权力对于私权的干涉范围和程度的问题。权力如果不进行约束,权力就会被滥用。人民授予政府的公共权力就会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难以发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功能,国家的善治目标也就难以达成。因此,必须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而国家审计就是一种特殊的权力监控机制,国家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保证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在我国,宪法赋予了国家审计的监督功能,因此,国家审计可以通过对公共权力监督和控制以发挥其国家治理的功能。

(2)政府治理的涵义。在对国家治理的概念予以界定的同时,需要明确政府治理的涵义,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一定的探讨。所谓政府治理,就是按照公众的意愿建立一整套用于指导政府官员决策的制衡与控制制度,用于规范政府活动的方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以及提高行政活动绩效等。崔光胜和江明生(2009)认为,政府治理是政府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及凭借其特殊的强制力和权威,通过命令和颁布法律监督其政策的执行,以实现对政府自身和社会的控制与协调,并促使各方面利益得到合理调整。可见,政府治理的核心是政府的职能及其限度、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的关系、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及其自主组织的关系。政府治理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使政府的职责范围必须受到限制,二是要使政府的权力必须得以分散;按照现代政府治理理论,实现“不能欺民、不忍欺民、不敢欺民”的政府治理目标,要建立三种具体机制:政治保障机制、法律约束机制和道德自律机制。其中,政治保障机制包括:问责机制、参与机制、公开机制、监督机制和沟通机制,国家审计是监督机制中的一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和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可见,政府治理与国家治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治理更加强调政府对自身以及其他组织的管理、控制、协调,其治理机制的设计和安排是以政府为中心的,在这一机制中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而国家治理强调的是共同治理,通过协调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以管理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二者在理念上存在“独治”与“共治”的区别。政府治理与国家治理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共权力的配置、运行及约束问题,只有合理有效地运用公共权力才能达到政府治理和国家治理的目标。

(二)双重委托关系与国家审计双重角色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工具,是完善国家政治体制、强化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国家审计从本质上来讲,是解释或解除社会民众对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质询的工具(陈太辉,2008)。审计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现阶段就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而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刘家义,2009)。可见,国家审计因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因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从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来看,国家审计是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基本工具,通过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

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公民与政府之间便存在着这样一种委托关系,公民将与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公共资财相关的公共权力授予政府行使,并且对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恰当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在这一委托关系中,公民是委托人,其拥有最后的监督、评价等权利,通过对政府公共权力运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价,以决定是否继续授予政府相应的权力;政府是人,根据契约依法、合理地使用其被授予的公共权力,并且依据特定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报告其公共权力的使用情况,承担相应的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蔡春等,2011)。

权力运行是一个典型的委托关系,民众将一部分权力委托给政府(机构和官员),政府官员受民众委托拥有公共权力以实现公共利益,官员按照契约取得相应的报酬,如果这一机制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社会将实现全民福利最大化。然而,公共权力的这一委托机制并不总是能够得以有效运行,一方面这一委托机制十分复杂,存在双重委托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官员具有“经济人”的特性,他们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就有可能使公共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此外,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人处于垄断地位,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而委托人却处于信息劣势,难以获取有效的信息以监督政府。政府人还具有强制的特征,公民没有退出机制,或者说公民更换人的成本相当高,这就有可能使得人的问题较为严重,而公民的监督力度有限、监督成本却异常高昂、监督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的结果。

一方面公共权力有可能被滥用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却较为分散缺乏监督政府的意愿和能力,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一个公共部门来代表社会公众行使监督政府的职责。权力运用的主要方面是支配和管理财政财务收支,权力滥用则主要表现为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公共资财的损失和浪费方面。在我国,审计机关是唯一专门负责经济监督职能、并由宪法明确赋予经济监督权的机构,它处于一个较高层次,可以对其他权力监督机关实施再监督,由于当前公共权力的滥用较多地以的形式表现出来,审计手段的独特性使审计监督能够在经济案件的查处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从源头上防止权力的滥用。因此,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资金运用信息的审查评价,能够给予公共权力以适当的约束,并审查评价作为保护者实施的国家行为的适当性,以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然而,公共权力的委托机制十分复杂,存在着双重委托关系,这就导致了国家审计部门在发挥国家治理功能中扮演了双重角色。在一级委托关系中,即社会公众与政府(中央政府)的委托关系中,国家审计部门主要是代表了社会公众以实现对政府的监督,这时,国家审计部门充当着“公民审计师”或“国家审计师”的角色,代表了全体公民的利益。在二级委托关系中,即政府与其各职能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委托关系中,国家审计部门则主要是代表了政府(中央政府)的利益,站在中央政府的立场,以实现对政府各职能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监督,此时,国家审计部门充当着政府的“内部审计师”的角色。

二、国家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功能的现实困境

(一)国家审计模式与国家治理功能不匹配 国家审计从根本上说是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之一,其直接目的虽然是对政府行使经济权力的状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但其最终目的却是通过权力制约来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林海,2007)。人民将公共权力委托给政府行使,这就要求国家审计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确保政府的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履行。客观上就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对整个政府公共权力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履行好“公民审计师”的职责。然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行政性审计模式,最高国家审计组织隶属于国务院这一政府部门,归属于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从组织设置上来讲,最高国家审计组织即目前我国的审计署,更像是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关。从国家审计模式的设置上来讲,由于其行政权力受到了较大限制,其难以完全代表人民行使对整个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监督。客观上就需要重新定位最高审计机关的隶属模式,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在基本不改变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的条件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强对审计署审计业务的领导,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审计署对中央政府的预、决算和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审计署作为政府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行使政府内部审计职能(秦荣生,2008)。这样,审计委员会可以视作为我国的最高国家审计组织,其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从隶属关系上讲,更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对整个政府部门的监督。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我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的权力未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被虚化了。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利,我国应该制定人民监督法,使人民监督具有之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该有重大的创新,充分发挥其立法和监督两大功能,尤其是应该进一步提升其监督功能。人民具有了充分的监督政府的权力,隶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计委员会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政府的职责,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才能够更好地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国家审计独立性与国家治理功能不匹配 目前,我国的行政性审计模式实现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审计机关不但要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还要接受本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同时,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造成了我国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较差,审计机关难以发挥更大的功能。审计机关听命于地方政府,其经费由地方政府保障,不利于审计机关监督地方政府,这样审计机关作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师”的角色其实也难以发挥作用。此外,我国的审计机关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具有建议处罚权,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意见书只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得以执行,审计的权威性远远不够。由于,审计机关不是财经法律、法规、规章的执法主体,审计监督往往难以落实;没有对财经执法行为的法律监督权,审计的高层次、综合性监督也难以实现。

因此,为了更好地促使审计机关发挥更高层次的国家治理功能,必须增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首先,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审计机关一定的执法权,并且赋予审计机关与其执法权相匹配的直接处理处罚权。其次,理顺各地方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不能够再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可以把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资源和人员并入审计署,成为审计署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撤销现有的地方审计机关。另外,各级审计机关的经费应该由中央预算统一保障,减少其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从而增加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树立其权威性。

(三)审计人员素质与国家治理功能不匹配 审计机关要发挥更高层次的国家治理功能,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审计人员无论是在人员数量、思想素质,还是在业务能力及创新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该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和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不断完善干部的交流机制,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其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国家审计要广纳计算机、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物理、化工等各专业的人才,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最后,应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文化,不断提升广大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审计人员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刘家义:《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审计研究》2010年第5期。

[2]彭华彰、刘誉泽:《论我国审计权的法律保障》,《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审计动因

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司的发展,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及其规范问题也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继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一)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以及用于保护资产安全的内部控制中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控制。主要包括的政策和程序有:保存充分、适当的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合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合理保证收入和支出的发生以及资产的取得、使用或处置经过适当授权;合理保证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未经授权的、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受托经济责任就是指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人)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同时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如公司章程和法规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其实质就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一种契约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受托的责任范围也相应在不断扩大,同时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不断发展又促使了审计业务种类的不断丰富。内部控制审计这项新业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二)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管理层公司所有者制订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制订公司的内部控制,并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公司所有者作为委托方只能通过管理层提供的内部控制报告间接获得相关信息,处于信息劣势。这样就使拥有内部控制信息的优势者(管理层)对信息的劣势者(公司所有者)有欺骗的机会,这也是许多公司出现管理层舞弊导致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一)努力整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五条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但在实务中,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关联性,注册会计师更适合于进行整合审计。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由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由同一项目小组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避免重复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

(二)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两种不同的责任,但两者的工作可以互相利用。一方面,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通过评估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可以判断是否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如果决定利用其工作,则可以相应减少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但无论是否利用企业的自我评价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均应对发表的审计意见承担全部责任。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从独立的第三方角度可能会发现企业自我评价没有发现的控制缺陷,提请企业予以整顿。此时,企业需要正确认识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正确对待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结果,认真审视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整改落实,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合理。

(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

在财务报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它是注册会计师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这种方法要求财务报告审计始于财务报表层次,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整体风险的了解开始。自上而下法能够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资源集中于风险最高的领域,通过对重要账户、重要认定、相关的控制等层层推进,有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缺陷。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由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非财务数据,更多表现为业务活动,对其进行鉴证并希望实现合理保证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如,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完成控制测试后,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意见类型。其中缺陷评估是内部控制审计最困难的方面之一。鉴于各个不同公司、不同缺陷具有自身的特征,评估缺陷的任何方法都需要依赖高度的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历史回顾[J].审计月刊,2008,(9).

[2]杨志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6).

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10篇

2、权力制衡理论。权力分立的思想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政体应包含议会(立法)、行政、审判(司法)三个要素;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于18世纪在著名的《论法的精神》中阐述了权力分立思想,他提出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和相互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这就是权利制衡理,是指让掌握和行使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公共权力而产生消极性后果的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行政或法律后果、遭受制裁或惩处从而达到权力平衡。权力制衡理论既适用于国家各权力系统之间,也适用各种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

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中坚力量。但在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为国家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对其进行权力监管、制约,就会容易导致腐败。近几年中石油、中移动、三峡集团出现的腐败窝案就是典型的少数国企领导人没有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职责有关。加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遏制领导干部个人权力的膨胀,是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发生、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这也是权力制衡理的体现。

3、受托审计理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基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一个人委托人履行某些服务,服务的目的是为委托人谋得利益,人可以通过提供服务获得相应的报酬。这种委托关系必然导致委托与受托这样一种经济责任的产生,对企业而言,这种受托经济责任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营状况的义务,其基本内容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两个方面,行为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保全性、合法(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社会性以及控制性等要求经管受托经济资源;而报告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公允性或可信性的要求编报财务报表等。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授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必要对受托人实行经济监督,以评价其经济责任,并进而确认其经济责任。这种由授权人委托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代行的经济监督活动,就是受托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4、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迈克尔・斯彭斯和乔治・阿克尔洛夫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那部分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另一部分人员,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不可能对交易标的物有对等的、充分的信息量。于是在交易过程中,就出现一方掌握较多的信息,而另一方掌握零散、片面的信息,在交易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如果是企业的商品买卖行为,则信息掌握少的一方利益得到损害。在政府行政行为中,掌握较多信息的政府则可能出现寻租等腐败恶。

5、免疫系统论。免疫系统论,是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简称。免疫系统论由审计署提出,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讲话中予以明确。刘家义指出:“经过25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我们逐步认识到,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看,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 “免疫系统”。权力是指人类社会中某种组织或者个人凭借某些特定的优势对于他人或者其它组织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控制力。权力控制的方式包括以道德制约权力或者以权力制约权力等。其中, 以权力制约权力是权力控制的核心手段。权力的运用在现实中表现为职权。如经济决策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政府采购权等。因此, 对权力的控制其实就是对职权的控制.审计为特定的掌控公共权力的人或集团、组织服务,能对其掌控的资金及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提供系统的、独立的控制活动,是权力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权力控制的工具。

上一篇:成本风险管理范文 下一篇:财务司法审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