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范文

时间:2023-11-19 17:21:07

编辑出版学篇1

关键词 编辑出版学 学科体系 分支学科 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n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China

LiJianwe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Abstract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is urgen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f all is to value and study the four main points of this construction, which are, namel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ubject stablishment,sub-disciplines and related subjects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Key wordsediting and publishingprofessional educationsub-disciplinessubjectestablishment

编辑出版学是由许多个知识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4年,胡乔木同志致信教育部,倡议在高等学校设立编辑学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已初具规模,据调查,截至2007年7月,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的高校有68个以上,硕士研究生办学点38个,博士点5个,教育水平和办学层次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问题成为编辑出版学教育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虽然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硕士和博士办学点多挂靠在别的学科之下,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还需更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迫在眉睫,本文将从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学科、分支学科、学科设置、专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科学的编辑出版学科体系加以思考。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编辑出版学与其相关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编辑出版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按其联系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编辑出版学的基础学科,即为编辑出版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的学科。在众多的此类学科中,与编辑出版学在研究内容上联系紧密的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文化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二是编辑出版学的交叉学科,即与编辑出版学在研究内容上有某些交叉或具有某些相通性的学科。与编辑出版学有此类型联系的学科主要有新闻学、版本学、目录学、图书馆学、市场营销学等。

二、对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的理性认识

所谓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是指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某一层次上探讨出版物商品供求矛盾的发展变化规律,其成果能构成对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的学科。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是构成其学科体系的基本成分。

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的构成,应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形成由众多的知识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某类单一的零散的知识的简单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分支学科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内容;知识体系是相对独立的,即与其他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排斥性和不兼容性,这就意味着这些知识不能被包容在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范畴之内,也意味着这些知识独立存在很有必要。其次,其研究对象应与编辑出版学研究对象紧紧相关,不应该脱离编辑出版学这个大的主干学科而单打独斗。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编辑出版的理论、应用和历史的相关内容,这样,从理论上讲,凡与编辑出版的理论、应用和历史相关的各项内容,都可能成为编辑出版学某一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再次,作为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应该能构成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即对编辑出版学这个主干学科有贡献性共识性的认识。

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形成的具体标志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在我国编辑出版界有着一定影响的、关于某一专门主题的学术专著或一系列研究论文的出现,是衡量某门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已初步形成的具体标志。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出版学基础、出版史学、出版文化学、出版资源学、读者学、出版人才学、出版法学、书刊校对学、期刊出版学、电子与网络出版学、出版计算机应用学、出版物营销学、物流组织学、出版物发行学、出版经济学、出版信息学、版权贸易学、出版对外贸易学、出版物印制与管理、出版业宏观管理学、企业经营学等分支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对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设置的具体构想

王振铎在1999年第4期的《编辑之友》上谈到,“新修订的本科高校各专业学科目录中, 增设了一个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下设五个二级学科: 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图书发行学。这里我们可以将编辑出版学理解为编辑学与出版学, 编辑学研究各种出版物或各种传播媒介中的编辑活动, 出版学则主要研究出版社与报刊社的出版经营活动。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 就不如干脆把二者分别列为编辑学与出版学。”

笔者认为,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学与出版学紧密结合的学科,既不能脱离编辑学谈出版学,也不能撇开出版学单论编辑学,它们不是相互对抗或者是包含的关系,而应该是对等的平衡发展的关系。基于此,若想设置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根据对全国编辑出版学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来看,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的划分应按照以下构想:

1.按照编辑出版产品的类型来划分分支学科。就是先按编辑出版产品类型划分为若干类分支学科,然后再在每类分支下按基础理论、编辑、生产制作、流通组织、读者、技术等来设置各个分支学科,由此可以组构如此的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图1):

2.按编辑出版活动的不同性质层面划分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据此,我们可以将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划分为(图2):

3.从编辑出版活动的形成条件角度来划分分支学科。

首先是探讨编辑出版学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的学科,如编辑学概论、编辑史学、编辑美学、编辑文化学和出版学概论、出版史学、出版美学、出版经济学、出版文化学等(图3)。

其次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学科,如图书商品学、出版企业管理学、出版信息学、出版资源学、读者学等(图4)。

再次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过程的学科,如校对学、出版发行学、出版策划学、物流组织学、印刷学等(图5)。

第四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环境的学科,如编辑法学、编辑管理学、编辑社会学和出版法学、出版宏观管理学、出版社会学等(图6)。

第五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的组织技术与方法的学科,如编辑应用写作学、现代编辑技术学和出版会计学、出版统计学、计算机应用学、现代出版技术学等(图7)。

4.按照研究内容的性质来划分支学科

首先是编辑出版学理论,着重研究编辑出版学原理,从整体上把握各种编辑出版活动性质特征与规律的学科。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

其次是编辑出版学应用,即研究局部的具体的出版活动规律的分支学科。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

再次是编辑出版学历史,即研究与编辑出版活动有关的历史的分支学科,有利于借鉴历史经验。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图8)。

编辑学与出版学也是不可分离的,以上四种构建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分支学科设置模式,是环环相扣的。同时,编辑出版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看待编辑学或者是出版学问题,而应该将其放在社会发展这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这就离不开对编辑出版学业务与教育的研究考察。

1998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将编辑学、图书发行学整合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我国编辑出版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的初步调查,我国编辑出版学初步形成了一个多专业、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专业教育体系,但在以下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结果显示:

1.教师――队伍建设高标准、严要求

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着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将一些有影响的编辑出版单位作为教师的实习单位,派专业教师去实习锻炼,了解编辑出版环节和操作的情况,解决教师在业内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其次要聘请业内人士做兼职教授;还要引进业界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在引进师资方面,要优先考虑有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

2.课程――设置科学化、规范化

由于编辑出版学最初是挂靠在其他学科和专业之下,因此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多依托原挂靠专业课程,设置比较随意,缺乏科学和规范,编辑出版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文理结合,要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规范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比例, 标准必修课与选修课包含的内容等。编辑出版学教育迫切要求进一步充实教育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媒介传播产业对新型编辑出版人才的需要。

将一些有影响的编辑出版单位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并使其制度化。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实习实践量化标准,明确教育单位和编辑出版单位在学生和教师在学生实习和实践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从制度层面解决实践难的问题,平衡全国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实践资源。

3.产学研相结合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与教学不可分离,而教学与研究也优势互补,我们不应该将其孤立开来。对在岗的编辑出版从业人员,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实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引入编辑出版队伍竞争上岗冗员分流的办法,从而提高效率。对于编辑出版学的教育单位来说,应该从校内外编辑出版部门借聘有一定编辑实践经验的编辑作为专业教师, 鼓励教师联系编辑出版业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教育要面向产业,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把握出版业的现状,提出发展对策,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编辑出版学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根据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不同特点,编辑出版学教育有必要控制本科发展规模,将本科教育重点放在网络编辑、电子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方向上;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提高理论深度和专业研究水准。

希望编辑出版教育界和业界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加强沟通,产业、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促进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科学化、规范化,使编辑出版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振铎,刘娟.我国编辑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J].编辑之友.1999(4).

[2]罗紫初.论出版学的学科体系[J].出版发行研究.2004(7).

[3]共商课程设置,同谋学科发展――出版学学科体系与教材建设研讨会纪要[J].出版发行研究.2006(10).

[4]孙文科.关注产业发展,推进学科建设――在“出版学学科体系与教材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J]. 出版发行研究.2006(10).

编辑出版学篇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出版事业在中国兴起以后,编辑活动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在出版机构中设立了编辑部,出现了专职的编辑工作人员。编辑学是从编辑工作实践中总结、抽象、概括出来的,它的研究对象决定于编辑工作的对象和编辑过程的性质。对编辑学的研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需要,并且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

人类社会的科技发达、文明进步,必然不断加速着编辑活动的社会化进程,并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从手写到铅字印刷到电脑传真,出版手段的更新换代,使人类编辑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职能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相应的机构越来越健全。研究编辑学对象,可以深入揭示编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推动编辑学学科的发展;可以通过分析和认识编辑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搞好编辑工作;可以更好地探讨书刊出版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馈读者意见,促进文化精神产品的生产。

2 研究出版编辑学对象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编辑活动及其发展的规律

纵观编辑史,不难发现,出版并非与编辑现象同生俱来,而仅仅是在编辑活动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中历史地产生的。离开“编辑”,任何“出版”都不可能实现。可见,社会化的编辑活动是一个大系统、全过程,通常所说的“编辑”“出版”都只是编辑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编辑全过程中的一个分过程。

当今社会编辑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是随着出版手段和事业的进步而提高的。近年来,国际出版事业出现了新的特点,从而编辑活动也添加了新的内容。(1)出版的管理科学化,对编辑人员的配置、职责、素质以及成本核算等提出严格、规范化的要求;(2)出版经营多元化,即出版与多学科结合,与各种社会活动结合,等等,使编辑活动深入到更广阔的领域,接触到更复杂的课题;(3)流通商业化,迫使编辑活动更新观念、变换策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研究“信息消费”规律;(4)新技术从硬件上把编辑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例如,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出现,使得编辑活动逐渐在摆脱传统模式,迅速现代化。由此可见,编辑学应当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大学科;编辑也应当是博学多识能干的“杂家式”的学者。

出版编辑学对象的研究活动及其规律包括以下三个基本阶段:(1)编辑工作前期,这一阶段包括信息收集、选题策划、组稿等工作程序;(2)编辑工作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如编辑加工、版式编排、装帧设计、校对等工作程序;(3)编辑工作后期,这一阶段包括印刷出版、营销发行等工作程序。

编辑学研究当然不能脱离编辑工作的实际。但是,“编辑学又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地研究实际问题”。毫无疑问,每一门科学学科的开拓,都是既要立足于实践, 要高于实践,升华得到自成体系的理论概括。

我认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社会信息。编辑系统所处理的论文和论著,都是人们探索自然、研究社会的劳动结晶,是从自然、社会中获取的信息。编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控制功能”。

(2)与出版编辑活动相关的人。可以按职能分为作者、读者和编辑。编辑应重视发现作者和培养作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认识和培养作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好的作品,把作者举荐给社会是编辑的社会责任。

对于构成出版化的编辑活动,读者同样也必不可少。读者往往以消费反馈的方式对编辑系统实施一定程度的控制。编辑出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服务,研究读者及其阅读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出版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编辑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中介。编辑除了要做好信息调研和积累、制定选题计划、组稿、审稿等之外,还要完成出版后的一系列工作流程。由于编辑工作的复杂性和广博性,因此编辑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3)出版工作。编辑活动所涉及的物的因素非常广泛。其中最为直接的莫过于信息的物质载体。文字信息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油墨、印色; 音像信息的物质载体有磁带、胶片、软盘,等等。我们可以从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中认识这些物质载体的重要性。

图书的外在形式常不局限于内容,在内容较好的情况下,印刷质量、装订工艺、纸张材料也起到吸引读者的媒介作用,这是美学在印刷上的功能。在评价一种图书质量高低时,以上各项均为评价的标准。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覆盖,出版业出现了网络出版、光盘出版、缩微出版等,如何跟上时展的潮流, 使之与传统的印刷出版有机地联系起来,是出版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4)领导机构。出版部门的领导机构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包括:l)质量管理: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2)组织管理:有计划地健全机构建制、配备办公设备及工作场所、加强人员管理及业务培训、制定和执行各种工作计划等。3)现代化管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科学的方法指导编辑工作,以提高编辑工作者的工作效率。4)宏观调整管理:通过社会的整体需求和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做好出版社和期刊的调整与规划。

现在,书籍和期刊出版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国际化知识经济的挑战。网络化提高了信息物化的传播速度,又缩短了出版周期。出版业如何更新观念,投入资金,重视对出版编辑人才的培养,在开放的环境中推动精品书籍和期刊的出版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出版编辑工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既具体又抽象的劳动,应从出版编辑学研究的对象入手,探讨研究出版编辑现象及其规律,发展出版编辑学理论,使之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阂道隆,徐百荣,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第2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喻建章.编辑工作与编辑学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编辑出版学篇3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事物越来越多,而且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每个学科承担的研究内容越来越专一,为了应对新兴事物出现所带来的对新型学科的需求以及减轻旧学科的压力,编辑心理出版学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介绍编辑出版信息学以及其特点,高校老师教授编辑心理学所采取的方式,以及编辑出版心理学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编辑出版心理学

编辑心理出版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既结合了编辑学的特点,又涉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又和这两门学科不同。编辑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主要应用于现代出版事业。主要研究不同书籍,画册,报纸等出版物品以及其选题,写作,审稿,美工,出版等。既属于理论性学科又属于应用型学科,编辑出版心理学继承包含了它这两个特点[1]。心理学大方向属于理论性的学科,但近几年也被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例如心理医生。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人格,行为,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情绪,认知等多个领域。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丰富快速沟通,使人们的认知越来越深化,同时伴随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因此,人们已经更多地开始关注心理学,并在很多领域已经投入运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致来说,编辑心理出版学承接了编辑学的研究内容,但却是以心理学为研究手段和途径,研究对象也变为编辑以及和编辑相关人员的心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描述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预测心理趋势,调适心理导向等。网络的兴起对传统的编辑行业提出了挑战,人们为了方便更倾向于接受电子化的咨询,如刷微博,看电子书等,当然还包括其他的视屏阅读视听阅读等途径。在这些新型方式发的压力下,传统编辑的焦虑感;作者写作动机的改变,题材和表现方式的改变;以及读者的兴趣变化,还有一些其他的编辑人员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编辑心理出版学所研究的领域,和编辑学一样,也是一门同属于理论型和应用型的学科。

二.编辑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一)交叉性

编辑心理学由于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具有交叉性。编辑学主要研究编辑的工作原理,工作规律,并指导编辑进行实践。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等。由于人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存在,所以编辑学和心理学在客观层面来说具有必然的联系,编辑心理学算是心理学在现代编辑学里的发展,可以归属于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二)独特性

编辑心理学虽然是对编辑学和心理学的继承,但是这种交叉却不是简单物理方面的重合,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编辑学相比,编辑心理学主要强调的是和编辑有关的心理活动问题,比如编辑的智力问题[2]。而编辑学则更加突出编辑的能力问题,如知识基础,政治素养等。其次和心理学相比,编辑心理学主要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和编辑有关的心理问题做出研究,并预测其在以后的应用和发展问题。如揭示编辑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指导,使编辑事业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创造性

人都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存在,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就都具有再创造的能力。编辑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客体是编辑和与编辑有关的人员,以及受众,都是和人有关的活动,因此,编辑心理学在理论层面具有再创造的特点。实际应用中,编辑心理学对编辑在工作中的创造能力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探索性

编辑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刚刚兴起,尚且还很稚嫩,理论体系,实践经验都还不完善,也没有宝贵的历史经验流传下来供以继承,因此需要现在的人们不断地进行摸索。可以借鉴其母体――编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参考国外的编辑心理学的研究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遗余力,不辞辛苦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来使的编辑心理学这门学科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完善。

三.编辑出版心理学的教学技巧

(一)列框架,突出重点

编辑心理学大部分还是属于理论型的学科,知识点广泛,所以教学时如果没有章法的进行,会很容易漏讲或是重复讲解。因此,列框架的方式可以完整的讲知识点总结在一块,教学的时候按照所列的框架,不仅可以解决漏讲的情况,还是得条理清晰,学生更容易记笔记,这从侧面来说,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列框架不是让老师在讲解的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完全讲解的时候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对困难的部分也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二)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也就是说要理论联系实际。编辑心理学在教学上虽然理论性偏强,但在实际实践中,有很好的应用性。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清楚,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0多研讨交流

编辑心理学的新兴特性要求老师们紧跟学科的发展,经由人们的不懈研究,学科的发展进步可能会日新月异,因此老师要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量,多进行沟通和研讨,紧跟学科发展的脚步。

结语

编辑出版学篇4

新时期以来,我国以《世界文学》《译林》《外国文艺》为代表的外国文学译入刊物,以《中国文学》(ChineseLiterature)、《译丛》(Renditions)、《当代台湾文学选译》(TheChinesePen)为主的民族文学译出刊物,均秉承其各自特色,在中外文学文化交流中功不可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翻译期刊在文化传播中以各具特色的理念和风格建构出不同的文学图景,而编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在编辑与出版中展现其权力话语。除了沿袭一脉相承的编选传统,编者在借助“编者的话”、“编后记”等显性方式提供个人认同的背景和诠释时,还可通过隐性的方式将编选倾向和理念物化于栏目设置等环节。本文将主要以《译林》和《译丛》为例,探讨文学翻译期刊出版中编辑的权力话语方式。

二、副文本:编者的话语平台

拿到一部文学作品或一本期刊,读者通常会从其封面、标题、作者、译者、序、题记等副文本形式入手,形成对该作品或刊物的初步印象,从中探察作品主旨及其编选倾向,从而决定买与不买、读或不读。法国著名叙述学家、文论家热拉尔•热奈特(GerardGenette)在1978年发表的《隐迹稿本》一文中首次提出“副文本”这一概念,其中包括“标题、副标题、互联型标题;前言、跋、告读者、前边的话等;插图;请予刊登类插页、磁带、护封以及其他许多附属标志”[1]。这些要素因在著作出版中普遍存在而被视作理所当然,但仔细考察便会发现,从标题、封面、作者署名到序言、跋语无一不透射出社会、历史、时代背景的关怀、期刊的编选主旨以及编者的权力话语。首先,任何文学翻译期刊都应有整体的编选原则。面对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的本国或外国文学作品,既要尽量全面展现文学传统,又要确保选本的典型性,因此,清晰的编选理念至关重要。大多数期刊都通过“发刊辞”“致读者”或“刊物简介”等方式将一以贯之的编选观呈现给读者。以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刊物《译林》为例,该刊主要译介各国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色是可读性”[2],并据此筛选外国作家作品和中国学者所写文章。该刊多处都流露出编者扩大选材以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的意图和努力。如为了实现“可读性”的目标,“那些属于现代派作品当中晦涩难懂的,冗长的心理描写和平淡无奇的,还有完全商业化的”[3]都被排除在选材之外。因此,“发刊辞”“致读者”等副文本,作为编者的话语平台,首先可向读者呈现总体的办刊方向,以及编者所贯彻执行的选稿标准。其次,在呈现编选意图的同时,“编者的话”也在读者中发挥了“导读”功效,犹如读者踏入作品的一道门槛,直接影响并干预文本的解读。大多数读者都带着“前见”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如“内容提要”“本期导读”等副文本对作者风格、主人公形象、作品主题等的描述,都会令读者形成初略印象,并产生一定程度的预设。如《译林》2010年第2期“编者的话”中对长篇小说《东非鸟类指南》的评价,“觉得只能用‘另类’来形容”,并指出“它似乎是一部爱情小说,但又更像一部博物学、鸟类学的著作”,但细读后“又好像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4]。其他如“值得一读”“重点推荐”等措辞亦频繁出现。因此,编者在介绍作品、作家时常进行主观评价,并试图做出概括提炼和定性判断,而读者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编者话语影响。又如2011年第3期“编者的话”在介绍所刊长篇译作时,首先就指出所选长篇的作者“弗莉•巴顿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作品屡次登上《出版商周刊》等权威报刊的畅销书排行榜”[5],借以奠定作者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和形象。此类例证比比皆是。《译林》近年几乎每期都刊载了“编者的话”,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作为与读者沟通交流的话语平台“,编者的话”“编后记”“告读者”“编辑寄语”“本刊启事”等副文本亦可抒发编者的编选动机、对特定文类的推介,或者对读者困惑的解答。一方面,这类副文本作为编辑的言论平台,简明扼要,鞭辟入里地论说刊物主旨或作品主题,为读者提供有效信息。而另一方面,由于谙熟策划选题的初衷,了解目标读者及其需求,编者也常通过介绍作品内容、渲染作者声望、提升主题意义等多种途径掌握销售契机。这看似应由营销人员完成的工作,其实饱含编辑的话语。例如,介绍原著作品作者的情况、描述作品在国外出版后的市场反应以及引用专家学者的评价等都是编辑在文学翻译期刊营销推广中的重要策略。如大多数期刊都充分利用封面、封底评介推出部分作品,或节选作品中精彩片段,展示读者意欲了解的信息。与此同时,专家学者的声音也是文学翻译期刊的绝佳代言,如《译林》在创刊之初所载《祝贺〈译林〉的诞生》(范存忠)、《读点外国文学很有好处》(陈嘉)等文都从不同角度为编者提供话语支撑,并在读者群产生一定反响。不难看出,文学翻译期刊封面、封底、“编者的话”“告读者”等看似模式化、常规化的副文本,在编者的手中可用可控,是其施行权力话语的重要平台。

三、编选倾向:若隐若现的身影

与上述“听得见的声音”不同,编选倾向有时并非直接呈现,而是若隐若现于栏目设置、具体选材等物化形态中。由于编者的身影藏而不显,历时的梳理和微观考察便尤为重要,即在追踪刊物衍变痕迹之时,探察编者如何通过栏目设置的增减、具体选材的确定等方式影响刊物的基本面貌及其在读者群体中的接受程度。一方面,栏目设置不仅反映期刊整体特色,彰显其办刊导向,同时还隐含着编辑的编选思路和匠心。与“编者的话”直陈编选动机不同,栏目设置是编辑行使权力话语的物化方式。编者正是通过栏目设置、作品甄选等编辑行为来决定刊物的基本面貌,并借此表达自身对文学传统的理解和诉求。从栏目总体设计、选题、组稿审稿到刊头设计等编辑行为无一不是编者的创造性劳动。通过设置固定栏目,编者有章可循,使期刊保持相对稳定的面貌。如文学翻译期刊的栏目设置大多都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类别分设专栏。由于受篇幅所限,小说的译介又主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除此而外,对外国文学形式、文学理论的评论和介绍也是诸多文学翻译期刊中的重要一栏。如《译林》始终一贯的《外国文学评介》《外国作家介绍》《外国畅销书介绍》《中外文学之间》《外国文学大奖点击》等栏目与创刊号中编辑部“打开窗口了解世界”的初衷遥相呼应。相对固定的文学专栏长期设立,既有助于保持稳定的读者群体,还能吸引译者、学者为专栏撰稿。另外,在整体编选宗旨的指引下,编者亦可根据目标读者群体对文学翻译期刊的需求,调整栏目设置、内容层次、篇幅比例等。如在固定栏目下,编者选取既有文学价值,又有社会、时代意义的稿件,如《译林》2011年第3期结合之前发生的日本宫城县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事故,介绍了1945年核爆炸对日本几代人的影响的短篇小说——《遥远的夏日》。同时,编辑也可在体现期刊宗旨和特色的基础上,根据来稿情况和读者的阅读需求,临时增设栏目。如2011年《译林》第4期和第5期以举办中法文学论坛为契机,为“加深中国读者对法国文学的了解”[6],特设两期专刊。由此可见,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栏目设置是编者展现其权力话语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编者自身的学识背景和文学倾向总是潜移默化地发挥效应,这一内化的感知常被外化至具体的编选行为中。最典型的例证便是因编辑更替而引起刊物面貌的微妙变化。以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创办的《译丛》为例,历任主编都秉承一以贯之的编撰传统:始终不渝的文化传播使命、灵活多样的文学体裁、新老译者的同台争鸣、兼而收之的原文译文选本,但主编却从不同视角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璀璨。首位主编、美籍华裔学者高克毅在选材中处处注重多元的制衡:古典与现代兼收并蓄,各题材均匀分布,新老译者同台争鸣。他将文学翻译视作文化诠释、艺术表演,认为特定文本在译入语中的再现方式应不拘一格。继高克毅之后,主编宋淇在关照多样性、广博性的同时,立意和视角愈加清晰成熟。如任职主编期间,在并举各种文学体裁的同时,多次设立诗歌专栏,甚至专刊,足可见主编个人对诗歌的偏爱。而孔慧怡自1987年接任主编便致力于将读者群扩大至中国文化研究外的更多学科的学者,于是重磅推出专刊和专栏,其模式极大程度地接近于文学选集的编撰。在她看来,文学选集的编者既利用选材来投射自身文学视野,同时又控制文学传统的建构。她根据时代、地域、文体、主题等不同角度精选佳作,出现了数个专刊,并多次设立专栏,以此为平台实现边缘主流化的诉求,从性别、体裁、区域等不同角度切入,在主流的边缘构建另一个自我自足的中心,与主流文学抗衡竞争并逐步进入主流的话语系统。比如女性主题的设立,主编自身的女性身份强化了她书写女性文学史的意识,在编选时也有意将聚光灯打向长期被边缘化的女性作家群体,同时接应了当时已有广泛影响的女性研究。另外,书信题材,与对女性专题的厚爱一样,均折射出主编孔慧怡博士常常“被非主流、非正统的东西吸引”的编选观。通过对《译丛》编者的考察,清晰可见历任主编在秉承整体编选观的前提下,如何在具体的选材中实现各自特有的权力话语。无论是物化的栏目设置,抑或含蓄的编选倾向,都是编者权力话语的表现形式。但由于藏而未宣,便常被作品所掩盖,为读者所忽略。对其予以关注并进行线性梳理,无疑有助于考察期刊作品选择和作者群落建立时的倾向性,令读者意识到作品编选中编者的引导和左右。

四、结语

编辑出版学篇5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素质问题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77-02

数字化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编辑和数字化制作,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多人同时在线,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传播行为。数字化出版主要包括多媒体、混合以及简单出版三种,其中多媒体出版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如音像读物和动漫游戏等;混合出版是将几种出版方式相结合而成,例如聊天记录与游戏服务等;简单出版是通过图片或文字形式出版,如文学作品以及文章等,具有搜索简单和阅读方便等特点。而出版业想要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占据重要地位,应及时解决各种不利影响,重点在于人人的问题,因此学报要将提升自身素质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一、对数字化出版下学报工作进行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中更是带来了很大影响,购物、打车、获取有关信心,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对于知识的获取来讲,人们同样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快速、准确地得到相关知识。新闻出版总署期刊负责人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学报编辑人员积极努力,对自身素质进行全面提升,以实现数字化出版发展要求。数字出版具有文化多元化性、可传输性、快捷等特点,促使传播形式不断进行优化,因此加强出版业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各行业所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出版业已经将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进行有效整合,而数字出版更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其发展速度明显比传统出版较理想。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不仅要拥有较强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譬如:信息使用能力、创新能力;能够通过相关途径,及时与外界相沟通,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都和数字化出版密切相关,学报编辑要适应时代需要,就要深入学习数字技术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管理技术,正确掌握文件格式的相互转换模式、学报排版等。正是由于上述因素,学报编辑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确保学报在短时间迈向数字化出版时代。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新闻出版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数字出版方向,使其资金项目充分发挥促进作用,对传统出版进行有效完善。可是数字化出版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以下几方面挑战:首先,虽然在内容和种类等方面,数字出版占据相对优势,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其次,各出版公司一直将内容生产作为工作重点,缺少对技术的投资,相关研发力度不高。再次,数字出版编辑人才严重缺少,导致转型工作很不顺利,导致业界发展、出版教育、出版产业发生发生偏离。最后,版权人不具备相应的维权意识,而一些网民也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极易造成盗版事件的出现,所以网络侵权频频发生。

二、数字化出版时代背景下学报编辑素质

在数字出版的模式下,需要学报编辑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技术完成自身编辑工作任务,也就是编辑人员掌握与网络有关的技能。在对信息进行应用时,学报编辑人员自身要拥有以下信息应用能力:一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对引文进行核对的能力,以确保引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编辑在对论文进行仔细阅读之后,应借助因特网来完成核实工作,保证论文真实合法,科学合理,无任何错误,避免出现侵犯他人版权的情况。二是通过网络交流软件,对稿件和资料进行传递。虽然学报编辑工作保持细心、安静,但是也不能和实际生活相脱节,应及时了解学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同时还需准确掌握各项技术,进而跟上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发展步伐。另外学报编辑可以通过Email和微信等工具和x者以及作者进行沟通,进而提高学报编辑整体工作质量。

在对刊物进行传播时,选择不同的宣传手段会带来来不同的宣传效果。通过网络将刊物(电子版)传递给读者,进而被受众关注并接纳,将会极大提高学报的知名度。在众多宣传手段中,网络宣传属于最理想的宣传形式,原因在于:网络宣传具有方便和快捷的特点,这也是学报编辑在宣传过程中普遍选择网络进行宣传的原因之一。另一个优势就是宣传面广,因为中国网民已经超过6亿,这就意味着网络宣传能够获得海量受众。在科技快速发展形势下,数字化出版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学报编辑只有正确应用相关网络工具,并对宣传方法进行优化,才能准确发现刊物和文章的亮点,以微博和网站等形式发表,获取人们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学报编辑也可以通过专业学术相关会议丰富自身能力,以此来提升学报整体知名度,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

所谓获取能力主要是指学报编辑通过信息的感知,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更的多信息。信息获取能力作为学报编辑自身能力的一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接受能力。编辑人员要拥有一定信息知识基础,并且在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方面要相对较高。第二,搜集能力,包括熟悉信息检索方式,并能够对其熟练运用。第三,检索能力,通过多种渠道查阅信息资料,在众多信息中及时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获取原始文献之后,及时掌握信息来源,从而完成信息的获取。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是通过日常工作不断积累而成的,所以学报编辑在平时应该加强学习,尽最大努力掌握各项技术。学报编辑应该利用专业网站,或者和专业学者的沟通等方式,获取更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形成自己的见解,用于指导编辑实践。

刊物的出版,从学术定位、期刊策划,到板式、图片选择以及印刷等各个都离不开编辑人员的参与,因此,编辑的创新能力不可或缺。刊物样式的新颖离不开编辑的创新,期刊内容的新锐也需要编辑的创新思维,总之,没有创新,学报就很难获得跨越式发展。对于学报编辑而言,在时展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打造学报的特色,办出知名期刊。

(五)对作者版权著作权的维护能力

在学报编辑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他人著作权被窃取或盗用。湖南期刊侵权案的发生,让国内学术界对数字版权的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受到数学化出版的影响,著作侵权或盗版事件屡有发生,而国家法律法规在著作权维护等方面还存在欠缺。《著作权法》的颁布施行,为学报或著作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学报编辑要对《著作权法》深入研究,掌握相关法规和条款,并合理应用于各项工作实践中。若是学报编辑出现版权纠纷时,应和法律人士进行商讨,寻找最适合的方法,保护学报的合法权益。学报编辑应及时了解著作权方面的实际案例,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学报编辑也应学习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以便提高自身素质,最终提高维护版权、著作权的能力。

三、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出版时代分析发现,现阶段网络信息的发展呈现不断跃进趋势,人们想要获取知识的路径逐渐宽广,而学术刊物能否吸引读者,被读者所喜爱,关键在于编辑人员的素质。信息化时代对学报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人员只有跟上时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才能保证出版质量,才能打造品牌期刊,使学报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安娜.数字化出版背景下学报编辑综合素质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03-106.

〔2〕李强.论数字化出版时代学报编辑的素质问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687-689.

〔3〕练秀明.数字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转型之路[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6):93-96.

〔4〕蓉,张磊.试论古籍数字化背景下专业出版社的地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02):46-49.

〔5〕张晓娟.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报编辑意识创新[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0(05):57-59.

〔6〕王真真,蒋玉莲.数字化出版背景下公安学术期刊编辑的重塑[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03):118-122.

编辑出版学篇6

一、融媒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需求

1、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

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准的信息鉴别、筛选能力。信息爆炸时代,一方面是信息浩如烟海,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精准捕捉;另一方面却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泛滥,污染了信息生态环境,干扰了受众的有效信息获取。面对这种局面,编辑人员必须既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快速识别虚假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信息,又要“独具慧眼”,能在信息的海洋中挑选出最有价值、最为受众所需的信息内容。二是高质的信息分析、整合能力。不同媒介来源的信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编辑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媒介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有效地分析与整合,使其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适应媒介所需。

2、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

媒介的融合必然带来出版流程各环节具体工作的变革,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胜任多媒体资料的加工整理、多媒体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等工作。融媒时代的编辑业务操作大多是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因此,编辑出版人员必须具备此类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格式转换等。具体来说,相应的排版软件、版面设计软件、基础编程语言、网页制作软件、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网站技术、自运行光盘技术等都是现代编辑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

3、高效的跨媒介传播能力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内容产品的输出平台多样,纸媒、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无所不包;传播方式也五花八门,文字、图像、音视频、多媒体应有尽有。因此,作为编辑人员只熟悉单一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跨媒介传播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容产品,甚至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媒介之间内容和技术层面的相互转化。

媒介融合时代,任何只依靠单一媒介运作的内容产品,其盈利的机会都远远小于能够进行多媒体运作的产品。因此,各文化产品纷纷进军多媒体领域。2008年12月,《非诚勿扰》以传统纸质、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和电影5种方式同步出版和放映,取得了巨大成功。2010年,经由电影《孔子》剧本改编的小说,纸质图书由中华书局首发,数字图书则由中文在线、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汉王公司同步发行,同样受到了广泛欢迎。以上案例说明,融媒时代编辑出版人员的跨媒介策划能力尤为重要,在产品策划之初,就要根据受众需求、媒介特点、传播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有效地调整与控制。

4、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

媒介融合条件下,出版业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和深入,任何一个出版项目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编辑出版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掌握丰富的内容和人际资源,才能为出版项目的顺利运作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为出版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互动。比如合适的作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文化、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找到合适的作者和出版内容资源,顺利进行出版项目的运作。二是能够按照出版要求及时准确地找到最佳的社会合作单位,顺利开展合作,包括印刷单位、物流运输单位、产品承运单位、产品经销商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推出最合适的作品,从而取得最好的社会收益。

二、融媒时代我国编辑出版教育面临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视野落后

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田胜立在数字化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暨专业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题讲话中指出:“目前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定位、专业特点、培养目标都不清晰”。虽然教育部对编辑出版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求,但就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学校资源、办学规模、教育经费以及师资等诸多限制,大部分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仍然定位不够明晰,视野也较为落后。很多高校仍以培养传统的编辑和发行人员为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有的高校虽然在自己的培养目标里提出要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也开设了一些数字出版类的课程,但由于师资、经费、实验、实习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仍然是有名而无实。可以说,融媒时代,传统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上在新闻传播一级学科下面增设了两个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可以说这两个专业的增设适应了当前的数字环境和媒介融合趋势,是非常必要的。随后,武汉大学等5所高校率先正式开办了数字出版专业并开始招生。依托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等优势,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的成功开设可以说是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也为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建设指明了方向。

2、培养模式——重“长”轻“短”、不够灵活

我国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大都实行4年制的专业教育,即从一入学便开设很多编辑出版学的专业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大”而“全”;从教学效果来看却是“杂”而“不精”。不仅如此,由于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太大,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自己更为感兴趣的内容。从学制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仍以长期教育为主,短期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匮乏。我国的人才培养较为注重系统性与理论性,为学员提供的多是本科、硕士,甚至博 士层面的学历教育,而这些长期教育往往不能更好地满足出版从业人员特别是一些出版界的新人在短期内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日本出版界的从业人员大多只有短期出版职业培训经历,而非专业科班出身,学习的机构也多为两年制的短期大学甚至数月的短期培训班。短期培训往往针对某一具体主题的知识或技能展开,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此类学校或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非常具体、明确,定位于实务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使学员迅速掌握操作技能并上岗展开工作。

3、课程设置——“理”多“术”少、实践不足

与国外相比,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我国,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完成的,基础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多,而国外则正好相反,如英国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经常组织各种研讨班和专题讨论会,还经常安排学生实地考察一线如印刷厂、出版社、零售书商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理”多“术”少、实践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师资限制。目前绝大多数从事编辑出版教育的教师仍然是来自各大高校的硕、博士毕业生,鲜有真正从事过编辑出版工作的,因此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二是实验条件限制。设施齐全的实验室、种类丰富的专业软件是保证实验类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而目前各高校由于经费等条件的制约,想开办起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编辑出版实验室还存在一定难度;三是实习条件限制。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身体力行的实习工作,纵观目前各高校的实习情况,绝大多数本科生的实习都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时间多为一到两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出版业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难的,因此实习的学生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稿件修改之类的初级工作,对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很不利的。除此之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足也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4、师资队伍——来源单一、经验欠缺

我国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脱胎于文、史院系,专业教师很多是此类专业转行过来的,往往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应用技能极其欠缺。此外,我国高校在引进教师时由于受学历、职称等因素限制,大多是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材生,这些人虽然有着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基础,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往往更为注重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却很难将实践跟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业界的从业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大部分没有高学历、高职称而又被排除在高校的门槛之外,难以引进。另外,由于受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经费等条件制约,目前高校还无法让更多的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到其他高校或是出版单位深造和锻炼,于是就出现了课程讲授时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很多实践类课程无法开设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以美国为例,美国各高校聘请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资深编辑。在课程建设上也多以实践类的课程为主,一些高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出版公司、印刷厂、书店、互联网络公司等出版部门考察甚至现场授课,进行直观教学。美国的大部分高校都有一个专业委员会,委员由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资深编辑、高层领导、著名作家等组成,定期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提供咨询和指导。

编辑出版学篇7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

2009年3月26日,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并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做出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科研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版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单位对高层次出版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应用型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长期以来,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与业界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矛盾,编辑出版学毕业生得不到出版单位的认可,其中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差是主要原因。对于怎样加强编辑出版学本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编辑出版学界和业界的学者研究颇多,成果丰硕,而对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就必须先对实践教学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编辑出版学研究生以同等学力学生居多,专业基础薄弱

编辑作为“杂家”,往往要求具有多学科的广博知识,因此学界和业界都提倡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跨专业攻读编辑出版学专业。在现实中,这部分学生在编辑出版学研究生中确实占有很大比重。他们拥有其他学科的专业背景,经过考研的洗礼也具备了一定的编辑出版理论基础,但相对缺少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而对于这些同等学力考取编辑出版学的硕士研究生,学校往往只要求他们补修两到三门本科生专业课程,这对于一个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来说,往往是不够的。

2.研究生课程设置以理论研究为主,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没有材。有的高校没有研究生教材,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编讲义授课,大多是以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方面,各院校围绕所开设的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设置课程。①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媒大学和河南大学的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均存在理论研究课程过多,专业实践性课程较少的问题。

3.专业实习时间较充足,但缺乏导师指导,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生的实习时间,多为半年或一年,时间较为充足,为研究生能够系统学习和实践专业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但是由于时间较长,很多研究生一旦走出校门,很少再与导师联系,实习处于分散和无序的状态,缺乏导师的指导,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二、加强我国编辑出版学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编辑出版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点在编辑出版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编辑出版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学科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同时,对编辑出版学进行研究,也要求研究者牢固掌握编辑出版学基础知识,对国内外出版业发展现状和前景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而现在很多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薄弱,甚至不知道“码洋”为何物,对编辑出版实务一问三不知,不了解国内外出版业发展的态势,就理论谈理论,很难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2.我国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招收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有35所,共38个办学点。②很多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招生培养学生数量都很大,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也从传统的书报刊编辑研究拓展到网络等新媒体编辑研究上。可以说,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大规模。从世界范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为促进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更好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从就业形势来看,2006年以前,由于高等院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对教师的需求量较大,编辑出版学硕士毕业生多选择到高校就业,就业形势良好。③随着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生层次的提高,高等院校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就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而很多出版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搞科研是强项,专业技能方面没有本科生能力强,不愿吸收编辑出版学硕士毕业生,所以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长此以往,这将严重影响到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

3. 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要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高科技信息革命,世界科技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正在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出版业更是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出版的网络化和多媒体化需要大量懂得现代出版技术的人才;出版的国际化需要懂得版权贸易和对外交流的人才;出版的产业化需要懂得管理和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出版物的品牌化需要大量的策划创新人才。而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瓶颈,出版业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出版业的人才竞争更加剧烈,人才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三、加强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措施

1.转变师生观念,重视专业实践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科研型的人才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编辑出版学的导师和硕士研究生都要转变观念,重视编辑出版专业实践。从导师这一方面来讲,不要认为研究生就是要搞科研,只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一味地要求研究生多出科研成果,不支持学生参加实践。导师应该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机会,将科研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做专业调查和专业实践。导师要因材施教,对于同等学力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从硕士研究生这一方面讲,也要放下身段,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将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同等学力的学生,还要全面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基础知识。

2.修改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要实现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从学术性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和质量,对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修改,把培养出版业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用实践性课程代替一些落后于出版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课程,对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专业实习的指导,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深厚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3.学校建立开放的研究生编辑出版实验室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更多技术因子注入到了编辑工作中。多媒体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高新技术出版方式不断涌现,对编辑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编辑也告别了“剪刀加糨糊”的时代,文字编辑工作只是编辑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目前很多出版单位,懂文字编辑和新技术编辑的复合型人才很少。甚至有的电子音像出版社,二十多个在编人员中没有一个学习电子编辑专业出身的编辑。由此可见出版业对复合型编辑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高等院校从出版业的需求出发,与时俱进,专业研究方向增加了网络编辑、电子出版编辑、出版经营管理等研究方向,以满足我国出版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可建立编辑出版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多媒体出版技术的培训。从教学实践上看,很多院校教学资源紧张,虽然有设备先进的编辑出版实验室,但只能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共用,且不在课外开放。除了课堂时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申请使用实验室,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因此高等院校应设立开放的研究生编辑出版实验室,保证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课余时间申请使用。

4.出版业界要以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为己任,为硕士研究生实践提供机会

在我国出版发展史上,有许多编辑出版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如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始终认为“要办事,先储才”。人才问题之所以会成为出版业发展的瓶颈,就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业急需的图书选题策划、出版物发行、出版经营管理、版权管理、国际版权贸易等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专门的通道。④这些出版业急需的人才,单靠高等院校的努力,是很难培养出来的。需要出版业和高等院校共同合作,才能建成供给这类人才的专门通道。

由于我国出版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的市场环境中,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业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而对编辑出版教育相当不重视。尽管高等院校采用多种方式,如建立实习基地,聘请资深编辑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加强和业界的合作,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但这些在实际运作中收效甚微。如资深编辑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很多编辑很珍视这样的机会,尽自己所能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如苏州大学出版社社长吴培华编审,将自己的研究生在实践环节上的要求总结为“五个一”,称之为“五个一工程”,即要求学生在研期间,初校一百万字,三校一百万字,责编一本书,参加一次订货会,下一次印刷厂。⑤但也有的编辑虽然同意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并没有真正承担起“导师”的责任。应该说出版业界没有把培养编辑出版人才当作自己的责任,这是造成现在出版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危机的重要原因。要提高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出版单位的配合是一个重要因素。出版单位能够为硕士研究生提供课堂教学所不能提供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为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和锻炼提供机会。这些硕士研究生的加入,也会为出版单位输入新的血液,创造新的价值。同时,这也是出版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07JA860015)及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传媒人才培养战略研究”(2008BXW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②③李建伟,张锦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N].河南大学学报,2007(2).

④ 李宏葵. 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的三点建议[N]. 河南大学学报,2007(3).

编辑出版学篇8

《现代商贸工业》:转企改制后的“减肥瘦身”

《现代商贸工业》是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会员单位。日前,在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龙源期刊网联合的2012中文期刊网络阅读排行TOP100(前100位)期刊榜上,该杂志国内网络阅读量名列武汉市期刊第一位,湖北省期刊前3位,全国第51位,较2011年上升35位。

体制改革完善运行制度

2012年3月,《现代商贸工业》作为湖北省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试点,整体划转至武汉出版集团并转企改制,集团为其制定了“打造优秀期刊,服务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杂志社抓住改制试点之机,完善了办刊运行机制。首先,完善了企业独立法人登记,杂志社真正成为独立承担法律和社会责任的民事主体;其次,改革人事制度,实现了人事管理社会化,对人员实行全员岗位聘用和目标管理,优化采编组织和队伍结构,并为所有员工办理了社会养老和其他社会保险解除后顾之忧;再次,改革分配制度,率先实行以“绩效、岗位、收入”为内容的管理和分配机制,本着“岗变薪变,优劳优得”的原则,从总体运行机制层面为“质量兴刊”提供了制度保证。

检测稿件建立甄别制度

2012年,杂志社构筑稿件检测系统平台,正式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建立稿件甄别制度。此前,因未启用检测系统,杂志上超标发表了一些复制比较高的文章。

此外,制定统一规范,完善稿件三审制度。该社制定了统一规范的稿件格式,优化了杂志的出版时间、流程安排,完善了编辑部主任初审、编委会专家二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办法。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编辑工作的科学性、有序性、规范性,明确了不同层级编辑的责权利,使编辑工作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有效对接、联袂互动,对提高刊物质量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自我解剖坚持质量兴刊

在端正方向、恪守宗旨、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基础上,《现代商贸工业》痛下决心、自我解剖,做了4项“手术”,迈上了“质量兴刊”的科学发展之路。

调整刊物容量,“减肥瘦身”。该刊2011年全年24期,每期298页,期发文章近200篇,在如此大的工作量面前难免出现稿件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2012年,该刊果断砍掉100个页码,期发文章约100篇,减少一半。

调整栏目设置,突出宗旨。为解决超范围刊发不符合办刊宗旨文章的问题,该刊调整了栏目设置。如将《教育与培训》栏目改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只刊发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文章。

加强选题策划,占领制高点。杂志针对物流业迅速发展的态势,加强专题文章的稿件组约。在“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统计的索引情况中,《现代商贸工业》刊发的物流方面的论文有8篇,占该刊当年39篇索引数的1/5强。

严格组稿源,自主投稿。杂志社通过公告,坚决清除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擅自以《现代商贸工业》名义向社会征稿、组稿给该刊声誉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严把稿件来源关,通过加强鉴别,对中介组稿来稿一律拒收和退稿,从源头上保证来稿的正当性和纯洁性。

此外,杂志社还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担任编委,建立外脑审读制度,以监督和管理杂志质量。这种编辑审稿和专家审读相结合的模式,保证了该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上一篇:编辑软件范文 下一篇:音频编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