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年终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1 20:20:17

编辑年终总结

编辑年终总结篇1

转眼间,****年挥手向我们告别了,在这新年来临之际,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半年来的学习,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本人主要负责网站的设计和日常管理,以下是我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

通过各位同事的指导下完成了江东区块FLASH及PPT制作;网站方面:临安房产信息网页面制作,浙江樱花集团页面制作,下沙新城网页面制作以及公司网站的页面设计。俗话说:只有经历才能成长。世界没有完美的事情,每个人都有缺点,一旦遇到工作比较多的时候,容易急噪、粗心。我在平时遇到设计上的问题及时与同事沟通,向他们请教,与他们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跟客户沟通时积极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不断根据客户的要求修改自己的设计作品。

经过时间的洗礼,我的专业技能和发展会得到提升,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弥补这些不足,努力提高我的技能,完善我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经过四年网络专业学习及两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我对网站的策划有一定了解,以下是我对网站规划提出的建议:

(1)建好一个网站不是给自己人看的,而是用来宣传企业,传播企业文化或者来盈利的,所以网站的走向应该是围绕客户的需求来实施的。首先要确定网站的终端客户群,以终端的需求来定位网站的方向!

(2)网站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确定以后的路途的,也不能一味的模仿其他网站运营模式,这样会丧失网站自身的优势与特色,要切合实际的根据目前的状况来规划,慢慢的摸索,尝试在尝试,从而才能把小路铺成大道。

(3)好的网站经营能够促使网站的客户不断的聚集、交流,逐步建立以网站性质为核心文化;但网站文化的建立却能够带动网站从量变至质变的转换,这就要从网站的内容来吸引客户群体,让别人认同您的网站上的资源能给他们带来享受和欲望,从而才能达到转换。最后,感谢我的上级对我的言传身教的悉心指导,我一定会以积极主动,充满激情的心态去工作。

以上总结如有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编辑年终总结篇2

审讀是出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出版质量的重要保障。总编辑是出版单位内对内容把关的重要岗位,对审讀工作负有重要职责。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是提高总编辑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审讀是按照出版要求和有关规定,对作者提出的选题或者写出的稿件进行通讀审查,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写作的质量,对稿件的取合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讀活动贯穿于编辑出版工作的始终,是保证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加强和改进总编辑的审讀工作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是保证正确出版方向的重要手段

出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出版审讀工作是要通过对书稿或成书的审核、阅讀,来检验书稿或出版物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当今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出版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是,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社会现象怎样纷纭复杂,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是第一位的。所以,对总编辑来说,审讀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重要保障

有针对性地对出版物进行重点检查、专题检查、定期检查、抽样检查等,是对出版物内容质量审查和评判的工作,是保证内容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一些出版单位由于出书范围扩大、选题急骤增多、工作超负荷运转,造成了图书质量大滑坡的现象。其中根源之一就是审讀工作流于形式。初审不看稿,简单地在审稿单上写上“内容没有问题,建议发稿”;复审只看一下初审意见就写上“同意初审意见”;终审就签上“同意发稿”。还有的出版单位“三审”制度不健全,编辑人员草率审稿,或干脆不看稿,等到工厂排版送来校样,直接就交由校对代替编辑审稿。正是以上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即审讀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现今一些出版单位的图书质量严重下降。

3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是做好总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总编辑在出版社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下,负责出版导向,落实出版制度、保证出版物内容质量、培养编辑队伍等工作,在业务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具有重要作用。审讀工作有助于总编辑从总体上了解出版物的内容,掌握出版动态,分析研究出版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出版工作的监督和宏观指导。同时,审讀工作还可帮助出版单位总结经验,提高出版物质量,扶持、推广好经验、好方法,对提高出版单位的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着重把握三个环节

书稿审讀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其中每一环节又涉及很多问题。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总编辑的审讀工作通常包括“形式上核对资料”“内容上审查把关”“总体上提出审讀意见”三个环节,需要着重把握。

1 形式上核对资料

这是总编辑开展审讀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全部审讀工作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低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

核对资料就是核对书稿中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和期刊论文等是否准确,特别是要核对参考文献和引文资料是否全面,防止抄袭、剽窃现象。

核对资料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有:(1)是否存在经典著作的引用。若存在,核查时必须根据最可靠的和最新的版本核对。(2)参考文献和引文格式是否规范。这要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严格把关,使参考文献准确无误。(3)资料文献是否陈旧或信息不新。参考文献提倡著录权威的、高水平的、前沿性的和最新的文献。(4)书稿内容是否系统、一致。一章一节的结构,从该章该节来看是合理的,但在更广的范围内以至全稿来看,却未必完全合理。总编辑尤其需要加以审查。(5)文字修辞是否准确。适宜的句子结构要根据书稿的不同性质,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比如,中级以上的讀物可以适当包含一些较长的句子,初级讀物应以较短的句型为宜。(6)分段是否适宜。总编辑要从整章整节的内容、从上下文来考虑分段,力求每个层次段落内涵的“厚度”大体相当。

2 内容上审查把关

一般来说,总编辑在审讀内容时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政治立场问题。不管是人文社科类图书还是科技类图书都会出现政治性问题,必须慎重。这项工作不是简单地看其是否引用或引用多少马克思主义著作或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的语句,而应当看其叙述的内容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是民族宗教问题。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宗教问题也比较突出。在我们的出版物中,决不允许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和宣扬“”的内容。审讀时要特别注意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和风俗习惯的描述,一句话、一幅图都不能放过,以免伤害民族感情,产生民族纠纷,影响民族团结。

三是国家安全与保密问题。任何图书不能涉及有危害国家安全和泄露国家机密的内容,应该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新疆有着漫长的陆地边防线,周边与十几个国家接壤。因此总编辑在审讀中要特别注意,凡涉及领土权属、历史遗留问题,要格外谨慎、严格把关,不能授人以柄。

四是出版格调品位问题。图书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应对人的精神健康负责。不能涉及有格调低下、宣传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的内容,以及其他一些腐朽的、颓废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等内容。

3 总体上提出审讀意见

只有在认真审讀、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书稿做出全面的评价,撰写出客观翔实的审讀报告。撰写审讀报告要努力做到客观、科学、公正、公平,避免要么一律肯定、大唱赞歌,要么抓住书稿一点缺点大做文章,全盘否定,更不能随便以审讀者个人的观点、个人好恶为标准来作定论。这都不是客观的态度。审讀报告不能流于形式,要避免使用“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材料翔实”之类的空洞而没有任何针对性的评语。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需要健全保障体系

审讀工作程序的规范,是出版社审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出版单位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编辑有责任依据审讀工作的相关规定,结合出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审讀工作的保障体系。

1 各负其责,把书稿“三审制度”落到实处

审讀书稿由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初审,副总编复审,总编辑终审,同时要加强印前审定。例如,新疆音像电子出版社和新疆美术出版社先后三次组织起草《关于规范选题申报材料和出版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严格贯彻实施,确保了出版物质量,真正做到“不以数量求繁荣,要以质量促发展”,确保了出版业务流程各环节畅通有序。

2 制定计划,实行年度审讀工作计划制度

总编辑可于年初制定并公布审讀工作计划;月末汇总质检结果,分析审讀质量状况与图书质量状况,找出存在的主要审讀质量问题与图书质量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审讀工作须注意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布置下月度审讀工作;年终提交并公布年度审讀工作报告,盘点全年审讀工作,检查落实年度审讀工作计划的情况,发现图书质检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表彰先进,批评后进,为制定下一年度质检工作计划的全面安排,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定期通报,查找审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编辑可在社内实行公示通报制度,包括平时的质检通报与审讀工作通报。在社内办公系统通报严重或重大的审讀问题,或公布一个时期的审讀书目及审讀结果,介绍整体质量状况,指出主要质量问题。对少数质量问题突出的图书,专项审讀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其存在的错误。凡认定不合格的图书或发现的严重质量问题须报主管领导,并通知责任编辑、责任部门。

总编辑可实行年度图书质量考评制度,对编辑人员、编辑部门进行年终图书质量考评,依据图书质量检查的等级评定结果,确定应予奖惩的责任人员、责任部门,经社务会议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将年度图书质量考评工作纳入员工年终考核工作,并与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挂钩。对图书质量不合格的编辑人员,年终考核评选先进和当年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均实行一票否决。图书质量考评还应与年终绩效奖励挂钩,实行以质量考核为中心的综合考核制度和绩效奖励办法,将质量考核指标置于各项考核指标中的首位且占较大的权重,并确定相应的奖惩标准。

总编辑还应注重全社编辑的组织培养工作。一是坚持定期集体学习制度,落实学习任务,对审讀工作规范以及图书编校规范、相关政策法规、各种技术标准进行严格、系统的学习。加强编校质量方面的业务培训,每年举行一至两次全社编校人员的测试活动,每年对新员工进行一次培训,经常性地提供测试材料、学习资料进行日常培训。总编辑还可带领编辑总结审讀实践经验,探究质量管理规律,开展审讀工作规范、质量管理规范、图书质量规范、图书编校规范、编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注重对优秀编辑的培养。现在出版社出版的品种不断增加,出版周期不断缩短,仅仅靠社长、总编在三审时把关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总编辑要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编辑,不断提高他们的把关意识和把关能力。只有每一个编辑在不同的出版环节把好关,各尽其能,各负其责,才能确保出版产品的质量。

编辑年终总结篇3

张恨水是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他在中国现代报刊史,尤其是副刊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纵观张恨水先生的一生,他首先是报人,其次才是作家,他的报刊编辑工作对他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既然如此,研究张恨水就不能只着眼于他的作家角色和身份,也应该着眼于他的报人角色和身份。[1]本文拟从目前对报人张恨水研究的状况,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思路及意义等方面作一探讨。 一、报人张恨水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有关张恨水研究多是从文学角度对其小说创作进行的研究,如对其小说性质的研究、对其小说文学价值的研究、对其小说具体文本的研究,等等,而从报人视角对张恨水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最早注意到张恨水报人角色的是与他有过密切交往的同时期的报人———张友鸾,如张友鸾的《老大哥张恨水》、《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等,都涉及了一些关于张恨水报刊编辑活动的片断回忆,这些回忆无疑均是记载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惜的是,张友鸾先生所关注的是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小说创作的影响,其落脚点是对张恨水小说创作的研究,而并没有将对报人张恨水的认识生发、整合成一种系统的理论表述。1993年汪青松先生发表文章,对其办报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读者至上意识和爱国精神进行了论述;1998年张涛甫先生发表文章对张恨水的报人角色给予了关注;1999年胡正强先生撰文从报刊编辑角度对张恨水的编辑活动及其思想进行了论述;2006年余望、袁丰雪对张恨水报纸副刊编辑方面的艺术和特色进行了总结和归纳。2006年刘少文的《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论张恨水的报人生活与报纸化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试图从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小说创作影响的角度来研究张恨水的小说文本,但全书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对张恨水小说文本的研究。近年又有刘琼、宋玮等年轻作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上研究均为今后报人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尚缺乏系统和完整,体现不出张恨水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的整体性。如,缺乏对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活动的梳理,缺乏对张恨水报刊编辑思想精神实质的挖掘和系统阐述,等等,这是很可惜的。而恰恰是这种可惜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与阐释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报人张恨水研究的内容 (一)对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活动的梳理和探索 张恨水自1918年到安徽芜湖《皖江日报》做编辑,正式步入报人生涯开始,先后从事报刊工作30余年,直到1948年才辞去北平《新民报》所有职务,与报刊工作彻底告别。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前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通讯员、记者、编辑、特约撰稿人、总编辑、主笔、经理和社长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在所有的编辑工作中,他干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他编过的副刊有北京《世界晚报》之“夜光”,《世界日报》之“明珠”,上海《立报》之“花果山”,《南京人报》之“南华经”,重庆《新民报》之“战鼓”,北平《新民报》之“北海”。[2]由此可见,张恨水的报人生涯之长久正像他的小说创作生涯之长久,张恨水编辑的副刊之繁多正像他创作的小说之繁多。基于以上情况,研究报人张恨水首先需要对其报人生活的轨迹进行梳理和探寻,最好是将张恨水的报人生涯分作不同时期进行研究。比如,通过对张恨水报人生活轨迹的梳理和探寻,将其报人生涯分作以下几个时期进行研究:(1)1918年1月至1919年秋——初涉报界(《皖江日报》)时期;(2)1919年秋至1930年2月——最繁忙的新闻苦力时期;(3)1935年9月至1937年12月——上海报界和创办《南京人报》时期;(4)1938年1月至1948年秋——《新民报》时期。 (二)对张恨水报刊编辑思想的分析和发掘 张恨水编辑生涯30余年,所编报纸无数,所编副刊更是突出,他采、编、写、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是个全能报人。在30余年的编辑实践中,他不仅积累了不少的办报经验,而且还形成了独到的编辑风格和深刻的编辑思想。这些不仅体现在他所编辑的副刊中,也散见在他发表的杂文和散文中,因此,研究其编辑思想及理念不仅要研究他编辑过的报纸,更要研究他的杂文和散文,还要研究他的家人和朋友写的有关他的回忆性资料。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其编辑思想和理念进行探析:一是他的读者至上意识,二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是他的办报从平民出发、为平民代言,而且客观公正、不说谎的宗旨,四是他的编辑素质观。这几点应是对张恨水新闻、副刊编辑思想研究的核心。其中读者至上意识、爱国主义精神、为民代言是张恨水从事新闻和副刊编辑工作30多年始终坚持的准则,而最后一点是张恨水从事报业工作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对未来青年编辑的希望。 (三)从张恨水编辑实践、编辑思想、编辑精神中得到的启示 研究张恨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习张恨水,所以从张恨水其人、其事,发掘其思想、其情怀、其精神,并从中得到启发、感悟,为今后报刊编辑工作汲取力量和营养,是对报人张恨水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报人张恨水研究的思路 张恨水一生编辑生涯漫长,编辑副刊无数,然而,除了在《写作生涯回忆》中提到过片段的新闻工作与报纸副刊工作之外,他从没有对自己的新闻工作以及副刊编辑工作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和阐述。可以说,他的编辑思想和理念点点滴滴地渗透在他所编辑的报纸副刊和他的散文、随笔之中;而他的编辑风格和艺术则具体体现在那些他亲手编辑过的饱经风霜而又饱汗水和心血的报纸上。因此,研究报人张恨水没有现成的资料,更没有来自于他本人的关于报人生活方面的现成材料可资参考,只能是从他本人、家人、朋友的回忆性材料还有他编辑过的报纸中去寻找“蛛丝马迹”。为此,笔者以为,研究张恨水应遵循以下理路:#p#分页标题#e# (一)通过阅读、分析有关的原始文献来获取第一手资料 所谓原始文献首先就是指那些张恨水编辑过的或与其生活发生过密切联系的老报纸,如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世界日报》、30年代的上海《新闻报》、40年代的北平《新民报》等满载历史沧桑的老报纸,从中可以了解张恨水当年的办报情况和新闻工作。也许,打开那些尘封的旧报纸,我们会一下子豁然开朗;也许,用今天的眼光去反观那些陈年的报纸,我们会从中窥见一些当年张恨水办报的“秘诀”;也许,从那些旧报纸上,我们还能够一睹张恨水所编副刊的风采,领略其所编报纸的风格与魅力。其次就是那些张恨水本人和其家人、朋友撰写的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回忆资料,如《写作生涯回忆》(张恨水)、《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张明明)、《我的父亲张恨水》(张伍),《张恨水家谱》等。阅读、分析、发掘这些张恨水本人和家人、朋友写的回忆性文章能够让我们从中探寻报人张恨水的生活足迹。 (二)通过阅读、欣赏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来看其创作与编辑工作的相互影响 毕竟张恨水兼具报人和作家的双重身份,研究报人张恨水不能忘记作家张恨水,更不能忘记张恨水是以小说出名的作家,其新闻工作和副刊编辑工作与其小说创作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因此,研究报人张恨水离不开研究作家张恨水。读其小说,是为了从中关照其创作生活所受到的新闻和副刊编辑工作的影响,也是为了关照其新闻和副刊编辑工作又是怎样借助于小说来提高影响的。 (三)查阅当下有关前人研究张恨水副刊编辑与新闻工作方面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以便从中获取对报人张恨水研究的第二手材料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参照,报人张恨水研究也不例外。尽管报人张恨水研究较之作家张恨水研究起步晚、成果少,但毕竟由于张恨水的名气和其对我国报纸副刊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及其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并没有忘记对他在报刊编辑方面的关注,如他的友人张友鸾、左笑鸿等,如汪青松、张涛甫等,再如胡正强、余望等,都对其编辑工作进行过探寻和研究。无论如何,对前人做过的研究我们都不能忽视,今后的研究必须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 (四)由对大量原始文献和间接资料的爬疏、归纳、整理,到对其编辑思想和编辑理念的深刻发掘、探讨、升华,完成对报人张恨水的理性阐述 在对大量原始文献和间接资料阅读、分析、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探寻出报人张恨水的生活轨迹及其副刊编辑工作的足迹,并在进一步探析、解读、发掘、总结张恨水的办报经验和编辑理念的基础上系统、理性地阐述他的编辑思想,最终让一个有血有肉、有编辑实践和编辑理论、有编辑理念和编辑风格的报人张恨水站在读者面前。 四、报人张恨水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从报人视角下探析、研究张恨水其人其事和其思想及情怀,能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他那高尚的编辑道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学习他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形成的卓越的编辑思想。这些对于今天的报刊编辑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析、研究、挖掘这笔精神财富不仅能够充实编辑学理论,而且也能为研究中国现代编辑史上其他众多编辑人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实际应用价值 从报刊编辑视角下探析、研究张恨水30余年的编辑实践活动,不仅能够给今天的报刊编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办报经验,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如何既提高报刊的社会效益又提高报刊的经济效益有所启发,而且能够为作家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开辟新视角、拓展新空间,从而进一步推进张恨水研究的总体发展。 五、报人张恨水研究的发展趋势 目前来讲,相对于张恨水的文学研究而言,张恨水报人角色和身份及其报刊编辑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却冷清许多;相对于张恨水文学研究资料的汗牛充栋,张恨水报刊编辑方面的研究资料却少得可怜;相对于张恨水文学研究的人数众多,张恨水报刊编辑方面研究的人数却寥寥无几。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有关报人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都有待于加强和深入。而随着文化产业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综合研究、跨学科研究、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报人视角出发关注张恨水、解读张恨水、研究张恨水将是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而且从报人视角研究张恨水还有可能会找到一把正确合理解读张恨水小说文本的钥匙,即从报人视角研究张恨水能够为作家视角的张恨水研究开辟新视角、拓展新空间。为此,预计有关报人张恨水的研究将会有较好的前景,而且预计近几年会取得一定进展,在这种研究趋势和境况之下,报人张恨水研究专著的出现更是读者的期待。

编辑年终总结篇4

新媒介在传播领域上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加速了媒介融合的步伐。媒介融合于传统媒介而言并不意味着只是盲目追求技术上的革新,而要将传统媒介的优势与新媒介的优势相互结合,以此打造出适合在各种平台上进行传播的新闻产品。报纸编辑部作为内容生产的核心部门,其转型与重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报纸编辑部为研究视角,从媒介融合的演进趋势、报纸编辑部的整合以及媒介融合对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这三方面入手,分析媒介融合与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报纸编辑部的进一步转型厘清思路。

一、媒介融合及其演进趋势

媒介融合的演进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媒介竞合、媒介整合以及媒介融合。

媒介竞合是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广播的诞生便是媒介竞合的起源。广播就报纸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它具备纸媒所不具备的优势:广播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依靠“纸”这种载体进行传播、其伴随性和时效性都远远超过了报纸等。纵然广播有诸多优势,但其自身的劣势也较为明显:传播内容的深度远不及报纸、传播内容不易保存、一部分受众的阅读习惯导致不太适应广播的传播方式等。正因如此,广播仍就未能动摇报纸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电视的诞生,对报纸和广播的冲击更加强烈。但随后电视的发展和广播出现了相同的状况,虽然有自身的优势,但其缺陷也逐渐暴露。至此,报纸、广播和电视形成了“各司其职,各安其政”的局面。[1]这就是媒介的竞合观,是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无论是业务层面还是战略层面,不同媒介形态之间还是泾渭分明的。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带领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网络媒介是一种颠覆性的媒介形态,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兼容性等特点。在网络媒介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几个现象尤为突出:第一,许多网络媒介从传统媒介中衍生,并逐渐演进成为支柱产业;第二,传统媒介从新闻获取、采编、整合等环节中,都从单一的介质转向了网络化和多媒介化;第三,新旧媒介在信号传输、接受终端等处理模式上的界限日益模糊;第四,网络媒介的兴起颠覆了传统媒介的定义,大众传播媒介不再是一个传播信息的专业化机构和载体。[2]这就是媒介整合的阶段,与前一阶段的区别在于新旧媒介在所有权、组织结构等层面逐渐融为一体;在信息采集等业务层面上相互渗透;在传播终端等技术层面上走向共享。[3]

现今,媒介融合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层次,并从以下方面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变化:第一,新旧媒介之间的差异逐渐模糊并消失,媒介的内容生产成为核心;第二,逐步实现媒介融合的全能型终端,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第三,受众的信息自由度大幅度提高;第四,媒介所有权、组织结构、新闻生产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实现全面融合。媒介融合并不是媒介演变的终点,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并不是所有传播技术向着同一个媒介集中,而是一个媒介可以包含多种传播技术。透过媒介融合,使不同类型的介质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产品,实现资源增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媒介融合将进入“大媒体时代”。有学者提出,未来的传媒格局将会朝着报纸边缘化、电视娱乐化、传播渠道多终端化的方向发展。且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未来“大媒体”格局中将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未来的主流媒体。

在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报业一直走在前列。西方报纸编辑部在重构探索的路径上大致相同:第一,办公室及办公资源的整合。编辑部的重构首先从办公室的结构变化开始,大部分编辑部将原有框架式的办公室结构打破,设计成开放式的空间结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中央辐射型”办公室。处于“圆心”位置的桌子是各部门核心领导的工作区,各部门工作人员呈辐射状依次排开。纵向直线为一个编辑部门,同一弧线上的工作人员分管内容、设计和生产。“中央辐射型”办公室结构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使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更加畅通,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业务流程的整合。编辑部打破过去金字塔式的发稿程序,扩大记者、编辑的发稿权力,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金融时报》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新闻滚动成稿”的工作方式。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其上传至网络,随时随地跟进事件,不断传送和补充新的信息。这样的业务流程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提高了纸媒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能力。第三,新闻产品的整合。甘乃特集团最早提出了“编辑部融合”的理念,2006年,集团旗下的报纸新闻编辑室更名为“信息中心”。致力于优先打造本地的新闻产品,形成7天24小时全时段新闻操作,加强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4]第四,人力资源的整合。2009年,《华盛顿邮报》宣布其进行机构重组,设计内容生产和编辑制作两个方面。在内容生产方面设置了国内部和本地部两个部门;在编辑制作方面将报纸编辑部、网络编辑部以及各子部门全部集中在同一的平台上进行编辑制作。整合后大大提高了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平台的协同能力,促进了报纸与网络业务上的整合。[5]

我国报纸编辑部的整合改造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不错的成效。我国报纸编辑部的整合大致呈现出四种模式。第一,报网互动。这是我国报纸编辑部在整合初期最早呈现的模式,随着报业转型的不断推进,报网互动的模式也从简单走向复杂,大致经历了技术应用型、内容复制型、联动报道型、版块合作型以及战略合作型这几种模式。第二,报网一体。报网互动后,相互独立的报纸编辑部和网络编辑部开始合为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报网一体的模式打破了报纸和网络之间的界限,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载体进一步分离,载体的使用完全服务于内容。第三,滚动新闻报道中心。2007年,《广州日报》成立滚动新闻部,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新闻报道。滚动新闻部借助集团所属的大洋网共同实现新闻的滚动播报。滚动新闻报道中心的模式成功推进了报业数字化的进程。第四,全媒体平台的搭建。2008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这个新闻中心由总编室、采访部和数据信息部组成,除此以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虚拟的机构――“YMG特别工场”。这个虚拟机构主要针对各种突发或重大的新闻事件,从各部门临时抽调工作人员到YMG特别工场进行工作,事毕即散。

报纸编辑部的整合与媒介融合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媒介融合对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从以下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流程,融合媒介编辑部应运而生。记者编辑再获取相关新闻信息或线索后,采编中心集中各部门召开会议并分配具体任务。随后,记者将新闻素材透过不同的媒介平台进行加工、制作,生产出适合不同平台传播的新闻产品。融合新闻生产流程中生产出的新闻产品经过反复地添加、转换、变形,继续生成新的新闻产品进行二次传播甚至是多次传播,这些新闻产品还能够储存起来作为资源不断整合。[6]融合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使报纸编辑部从传统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新型的融合媒介编辑部。融合媒介编辑部集合了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不同的介质,将各种介质的优势充分地发挥,生产出适合不同终端平台传播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融合媒介编辑部为了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必须具备新的功能:第一,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和筛选;第二,根据相关信息制定报道策略;第三,在进行新闻采访和报道时保证各项媒介资源灵活运用;第四,不同介质的平台相互协作;第五,编辑能够将新闻素材进一步加工制作,生成适合不同终端传播的新闻产品向受众推送。[7]

其次,媒介融合促使新闻从业者的能力发生变化,一大批全能型记者编辑诞生。媒介融合催生出融合新闻,融合新闻在个体层面是通过全能型记者编辑体现出来的。在传统媒介单打独斗的年代里,记者、编辑只需要掌握一项专属技能即可。媒介融合诞生后,新闻从业者迅速转变为集采、编、拍、摄、录、导等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培养“一专多能”的记者、编辑与融合新闻生产、融合新闻编辑部对于从业者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由于媒介技能掌握的单一,很多从业者对待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培养全能型记者、编辑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这样的状况。随着这种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往往过去要2-3个人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一个人就必须全部完成,这无形中增加了从业者的工作压力。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下,一些不堪重负,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更有一部分记者、编辑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无视职业道德和操守,制作假新闻等情况屡见不鲜。

最后,媒介融合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报纸编辑部的组织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作用于报纸编辑部,主要影响有二:

第一,信息技术在报纸编辑部中的运用,有助于编辑部内部信息的畅通,导致产生较少的层级组织。比如在报纸编辑部内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其范围涵盖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图形图像、语言信箱、视像会议等多种功能。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大幅度减少编辑部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减少组织层级。层级减少并不会影响工作进度和效率,相反工作效率和质量还会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编辑部内部的信息沟通更加快捷、畅通。

第二,信息技术在报纸编辑部中的运用,有助于报纸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柔性化和无边界化。(1)在传统的报纸编辑部中,从高层传达的信息要想到达基层员工需要经过逐级的层级。这样的组织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不利于编辑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恰好改变了这一现状,无论来自高层的决策、还是来自基层的声音,都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给彼此。信息技术的推动促使报纸编辑部内部高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机制趋于透明和畅通。处于管理层与员工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报纸编辑部的组织结构逐渐趋于扁平化。(2)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编辑部协同工作的能力,原有职能部门之间的交互式和顺序式的依赖关系被打破。报纸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趋于柔性化和无边界化,也大幅度降低了运营成本。[8]

注释:

[1][2][3]杨溟:《媒介融合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邓建国:《“信息中心”:未来报纸的新闻编辑室?――美国甘奈特集团的“激进”报业变革》,《新闻记者》2007年第1期

[5]王春枝:《整合与改造:欧美报纸编辑部的融合路径》,《中国记者》2009年第8期

[6][7]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8]楼园、韩福荣:《企业组织结构进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编辑年终总结篇5

关键词 编辑学理论 传媒融合 编辑概念

蔡克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编审。

2013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批准国务院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不再保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后改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统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负责著作权管理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合并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实践上客观而直接地佐证了传媒融合是一种趋势,而从另一层意义上,这种融合也反映了寄托其间编辑活动的共性得到承认和关注,进而也昭示编辑学理论研究或将迎来一次新的深入发展机遇。

编辑活动从来就不只限于传统的书报刊画纸质出版,音像影视乃至网络、广播等等形式的出版活动,都以其间的编辑活动为主要核心而属于同一社会实践领域。笔者曾提出:“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生产手段的改进,编辑活动所依赖的选材物化形式和扩散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编辑活动由最初只涉及图书出版这种单一形式,发展到了涉及报刊、广播、音像、影视、磁卡等多个领域……”[1]后来的议论中也经常及此,如笔者提出:“编辑活动可以利用书报刊画、音像影视、网络广播等等多种具体形式。”[2]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客观地、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问题,各个历史时期的编辑活动都是尽可能地利用当时社会科学技术所能提供的、最有效的载体(如简册、帛书、纸质图书以及音像影视乃至近年出现的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来完成其文化传播,实现其选择性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用的,其间,尽管编辑活动的表现形式由此而有一定的差异,可其在意识形态领域作用的本质特征是不会随之改变的。

笔者主张,编辑学理论研究必须从一开始就拓宽眼界,明确其学科领域绝非仅仅限于传统出版的纸质媒介。早年在参加各类全国性编辑学理论研讨活动时,笔者就曾多次向有关学会领导和相关编辑学期刊的领导建议过,应该主动邀请音像影视及广播电台的编辑参与年会,首先可以邀请有关单位的编辑作为观察员参会,从而促进互相沟通和协作,而期刊则应当主动上门约稿,就此建立彼此联系,并可组织专题研讨、拓宽编辑学研究领域。这种建议甚至也早已见诸笔者的论文,即编辑学学科理论研究所要建立的,应当是一门能够指导编辑实践在各个领域展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研究范畴必然要涉及编辑活动的各个领域,即不应当只看到当下、满足于对“编辑术”的探讨或经验交流,也不能仅仅拘泥、局限于对图书出版这项编辑活动中某个历史阶段占主流地位的单一形式进行研究,而应当拓宽眼界,从一开始就展目于书、报、刊、画、音、像、影、视各个领域,一开始就学会以发展的眼光历史地看问题、学会将所有领域中的编辑活动集中起来加以研究。[3]

同时,笔者认为,每年一度的编辑或出版科学研究交流,应当吸收图书编辑以外那些有志于编辑理论研究的人员参加,因为这将极大地拓宽彼此的眼界,从而使编辑学理论研究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实践基础。[4]

毫无疑问,直到今天,编辑学理论都并非成熟的科学,其基本概念、学科范畴、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现实意义都未得到透彻的阐述、一致的认识。在日益浸润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在举国出版社改制的形势下,编辑学理论研究早已成为明日黄花,无人问津。放眼看去,十多家国内知名的编辑学专业期刊中,几乎已见不到议论编辑学的文章,连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编辑学理论研讨会都已不再举办,较之十多年前的那番热闹景象,真让人不胜欷。

这次,国家管理体制变革合并了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从而我们可以鲜明地感觉到,这一举措标志着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领域社会实践的共性得到了国家行政层面的认定。事实上,所有这些领域都有编辑活动存在,并起着关键作用,因而管理体制的改变本质属于返璞归真,不同的是,这一次,实践走到了前面。

主张把编辑学理论研究建立在广泛的编辑社会实践基础上,为的是便于总结归纳出不同领域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应该认识到,编辑实践的具体形式始终是在发展变化着的,编辑活动必须要借用的传播手段也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人为地依据编辑活动具体形式的不同而把不同领域编辑活动割裂开来的理论研究是不明智的。

在此,简单地介绍笔者对编辑学所要研究的“编辑”概念的认识:

(1)编辑只针对他人作品展开社会实践,这种“他人作品”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音、像、影、视等多种形式,其本质反映的是一种意识形态;

(2)编辑在其社会实践中职业地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即在其传播扩散的作品中编辑自己并不写作什么,也不改变原作(他人作品)的本意和观点;

(3)编辑通过对他人作品的有意识(或者下意识)选择(包括按照一定的目的组织作者编写)和以“春秋笔法”对原作所做的删修加工,使作品最终在客观上表达了编辑自己的世界观;

(4)编辑活动借助于对他人作品的扩散或传播而达到目的,其间,无论盈利与否,编辑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作用都将产生;

(5)以现代的观点或认识来看,编辑对其选择和加工的作品最终不具有版权。

笔者认为,从概念上讲,编辑学理论所要研究的编辑活动应当同时具备上述5个特征。换句话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5个特征的社会活动才是编辑学所要研究的编辑活动。上述“编辑活动”概念或可简述为:“在一定的(编辑自己的或某一社会团体的)世界观影响下,对他人作品进行选择(或选择作者按照要求写作)并将其加工和扩散,最终在客观上使这种意识形态得到扩散的社会活动。”[5-8]

这里的“一定的意识形态”,在当下就分明表现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出版方针或政策规定。毫无疑问,其间,编辑们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或好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反映。

在此基础之上我辩称,在我看来,新闻学与编辑学不仅有许多本质相同之处,不仅新闻活动离不开随后或同时的编辑活动,而且记者们采访的“采”,其实质也是对他人或至少是众人观点的记录或对客观事实的还原,记者们不过是记录了他人的说法而已,自己并不能生造或煽动什么。而在实际上,记者们的选择性报道和偏颇性的还原,同样分明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时下人们司空见惯的出版方针或政策规定,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编辑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或好恶。由此观之,新闻学与编辑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相反,它们都属于意识形态,都需要通过媒体的传播而发挥作用,何况就社会分工的变迁而言,编辑活动范围更广,并且应该早于新闻活动出现――最早的专业出版活动要么是皇家为说教垂范的“大典”编撰,要么是市井为满足人们文化赏析的诗词歌赋传播,想来不会是出现不过两三百年的新闻报道,因而,编辑学说不定还是新闻学的上级学科,包含了新闻学呢!试想,按照新闻学原理,记者们本不能超出现实制造新闻,可实际上正是他们借口客观报道,往往以自己的世界观制造出了事实真相。这即使在号称新闻自由的西方都是司空见惯的,因而此举完全符合编辑活动的本质规律。

而要联想到音像影视、网络传播等不同领域,目前仍然与书报刊画传统出版毫无往来,也就难怪编辑学理论研究行之难远了。

这次大部制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个大的框架下,不同领域的编辑们有可能走到一起来展开编辑学理论研究,我以为,编辑学理论具有分明的实用价值,不论在出版改革的推进还是年轻编辑的培养造就上,都应该奋起了。

参考文献:

[1] 在《试论编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编辑学会首届年会论文选》。天津教育出版社,1994.

[2] 《怎样培养出合格的编辑》2006(8).

[3] 《编辑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索》《1991年江苏省出版科研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10.

[4] 在1991年发表的《编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索》.

编辑年终总结篇6

关键词 时效性 基本建设 政策 制度建设

时效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媒体的一条生命线。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新华社由一个国内通讯社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其对外报道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旅程中,经历了由讲求时机向追求时效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对时效性这一新闻价值的执着追求。

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观念长期以来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而较少从新闻传播的特点考虑形成的,强调新闻的时机,而不是时效。这种观念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设时期。毛泽东1957年3月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中,将这方面的经验高度概括为“新闻,旧闻。无闻”六个字。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原则上提倡“压新闻”,等到确有把握再;反对“抢新闻”。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新闻作风,必须反对。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还曾长期受到外交工作的影响。“对外传播与外交”紧密联系,外交部门和涉外事务部门常常强调重视外交工作的要求,忽略新华社作为新闻媒体的特性、职能和工作方式,严格地规定约束了对外传播实践。这反映在具体实践中就是,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一直受到“新闻与外交”关系的困扰,新闻时效性难以保证。直到90年代中后期以后,人们才逐渐科学认识到对外传播是总体外交的一部分,是有别于传统外交的现代公共外交方式,它有自身独特的新闻传播规律。外交工作的约束减少了,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增多了,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观念逐渐转变。

由于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新华社对外报道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其时效性直到80年代中期仍然很差。当时,新华社在采访、编辑和发稿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比较缺乏时效·观念。有一段时间还有人专搞“抗压式”的新闻,压一两个月还能发。不少稿件中,“最近”、“不久前”还相当多。一件事发生了,很少有及时发新闻,然后再连续报道的,总要等事情快处理完了,有了结果才报。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改革的深化,以及对外传播现实挑战的加剧,新华社对外报道日益强调时效性,将其提到前所未所的高度,“抢新闻”逐渐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和自觉实践。应该说,促成这种转变的因素既有来自中央领导层的支持,又有来自学界对新闻规律的积极追求,更有来自对外传播业界的大胆摸索实践。

一、加强建设: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物质基础

新华社80至90年代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时效性的物质技术保障,这尤其对提高新闻采访与环节的时效性至关重要。80年代,新华社以发展为主导,大力夯实基本建设,包括:其一、国际新闻信息采集网大建设。建立了4个海外总分社、3个欧美编辑部和10个国外分社;其二、新闻用户事业大发展。具体落实“一手抓新闻报道,一手抓新闻落地”的决策,发展供稿和用户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其三、第一次技术飞跃。实现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的质的转变。90年代,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表现为:其一、建成比较完整的世界新闻信息采集网。截至2001年底,建成驻国(境)外分支机构104个,国内分社31个,支社16个,记者站35个;其二、建成比较完整的新闻信息体系。到2001年,新华社每天用7种语种播发180多万字和约290底新闻图片;其三、建成覆盖全世界的新闻信息供稿体系。到2001年6月底,新华社已经在世界五大洲的133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135个供稿点,新闻信息用户达到13295家,其中海外新闻信息用户4015家。其四、建成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实现了第二次技术飞跃,在整体通信技术水平上达到或接近西方大通讯社。

二、制定政策: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根本依据

1978年以后,中国新闻界开展以业务改革为重点的第一轮新闻改革,包括新华杜改进对外报道时效性的许多实践探索得到了中央的政策支持。1981年11月,在庆祝新华社建社50周年茶话会上。习仲勋代表中央书记处讲话,对新闻业务改革提出五点希望“真、短、快、活、强”。其中,“快”就是新闻报道要快发,讲求时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全国新闻界掀起多写新闻,快些新闻,写好新闻的热潮。新华社在这一热潮中起到带头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将提高新闻时效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去。社长穆青在新华社1983年国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之一就是提出必须改革国内新闻报道,讲究时效。要求记者在事件发生后两小时内把消息发到总社。编辑编急稿时,要注明收到的时间和编好的时间。记者迟发或编辑耽误者要追究责任。1987年7月1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通讯社联合发出经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的《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必须改革我国新闻机构关于国内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经常比外电“慢三拍”,“出口转内销”的情况。并且提出改进新闻时效的具体意见,主要有:1,中央的重大决策、决定和措施,中央领导同志同外宾的重要谈话。以及各条战线的重大成就,需要公开发表的,都要及时地向国内外作报道,力争发在外电、外台之前。2,凡有外国记者在场或涉及外国人的重大事件,都应及时报道,并力争发在外国记者前面。3,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外国、港澳地区或海外华侨、华人新闻从业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报道一般不应晚于对方。4,突发事件凡外电可能报道或可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应及时作公开连续报道,并力争赶在外电、外台之前。5,重大自然灾害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作报道。6,涉外事件中凡在国内影响不大,而在国际上可能产生影响的,对国内可不作或少作报道;对外则需及时作连续报道,说明事实真相,以正视听。《意见》肯定了新闻业界在业务改革方面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表现出中央改革国内重大新闻对外报道时效性差的极大决心和开放态度,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199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国内突发事迹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国内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信誉”,总的对外报道原则是“先发制人”,要求提高时效性。

三、建立制度: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在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探索中,对外传播业界始终是最活跃的。早在80年代中期,新华社就开始尝试业务制度建设,以切实保障发稿与编辑工作环节的时效;到90年代中后期,新华社已经建成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它们作为行为规范引导追求时效成为对外报道业务的自觉实践。主要制度建设有:

其一。24小时发稿制度。借鉴路透社的经验,新华社国际部的西班牙文专线在1986年实现了每天24小时连续发稿 制。该年,新华社在海外的第三个总分社——拉美总分社成立。它开始发稿后,同总社进行了明确分工,北京时间早上8点至晚上8点,国际新闻西文发稿由总社负责,北京时间晚上8点至第二天清晨8点,由拉美总分社负责。1988年,新华社先后在纽约联合国分社,莫斯科和墨西哥城建立3个欧美编辑部。欧美编辑部刚建立时,主要职责是承担编发驻欧美的英语国家分社的英文稿件,到90年代后,逐渐扩大到包括整个北美地区和欧洲的绝大多数分社(包括英语和非英语国家)的英文稿件。从1993年起,欧美编辑部又增加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即,在总社编辑部不值班的时间段内,接替总社负责编发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英文稿件。也就是说欧美编辑部解决了总社从晚上11点半到次日上午8点之间因安排值班人员困难而导致各分社英文稿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难题。各地区欧美编辑部作为总社的派出机构拥有独立发稿权,确保新华社每天24小时不间断发稿,极大提高了新华社英文稿件的发稿时效。而在新华社的主体业务中,国际新闻英文报道是与西方大通讯社进行最全面和最直接竞争的部分。从2000年12月26日起,新华社国际部和体育部开始24小时值班发稿,即,新华社国际部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葡文和海外中文7种语种专线新闻信息体系至此全部实现了24小时发稿制度。2001年1月1日起,新华社正式全面实行24小时发稿制度。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体育部都实行24小时值班法规制度。

其二,终审发稿人制度。新华社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1989年基本上实行“三级发稿制度”,即总编辑室、编辑部、编辑室都拥有稿件的签发权。编辑室主任、副主任签发不涉及敏感问题的稿件;编辑部主任、副主任签发重要稿件;值班总编辑、副总编辑或社长签发涉及重大或特殊敏感问题的稿件。造成的问题是发稿权过于分散,且层级繁多,不便于高效运作。1990年,新华社把“三级发稿制度”改为“终审发稿人制度”,即,社级发稿和部级发稿体制。各编辑部下届的编辑室不再拥有稿件的签发权,各编辑部推荐定额的终审发稿人,终审发稿人由总社授权统一签发所有稿件。在国际新闻对外报道方面,国际部值班室是终审发稿人的具体工作岗位。负责国际报道的日常发稿。只有特别重大敏感的稿件才由社总编辑室确定。1992年国际部值班室改名为“国际部发稿中心”,由国际部正副主任和具有终审发稿权的人员组成,轮流值班,担负24小时发稿任务。这是借鉴世界上其他大通讯社的经验,精简发稿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部级发稿部门的指挥组织职能,朝着“指挥中心”、“作战中心”的方向迈进,极大提高了新闻的时间。

其三,采编译合一制度。首先是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取消了中文定稿的传统做法。1979年2月,新华社对外部调整组织机构和改变工作方法:设立政治、外事、经济、文教、特稿四个采编组,实行采编译(英文)合一,成立工作队,负责直接用英文处理当天报纸上需要抢发的社论、文章和消息。“文革’中实行的在对外报道中以中文定稿的做法在这次改革中被否定。采编译合一制度删除了中文编辑的环节,节约了编辑工作中的时间。其次是国际新闻对外报道的编辑环节也被精简。从1983年到1999年,新华社先后建立了亚太总分社中拉美地区总分社、非洲总分社、法语国家地区总分社4个海外总分社。海外总分社刚成立时发出的稿件,还要到新华社总社那里,经总社编辑部加工后才发送广播。1987年,总社与总分社约定:总分社向总社提供直接发送广播的稿件除了政策性特别强,内容较复杂的稿件由总社处理外,一般稿件总分社编辑后就直接发送广播。这一规定在该年试行仅3个月后,由总分社直接发送广播的稿件已占到总数的70-80%。这样海外总分社就能直接编发本地区的国际新闻稿件,增强了新闻时效。

其四、外文发稿制度。新华社推行驻外记者对外报道直接用外文发稿制度。过去驻外记者大多用中文发稿,由总社编辑部根据中文定稿编译成外文稿,导致稿件的准确性和时效都受到影响。1985年新华社确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后,从英文线路开始,逐步推行到其他文种线路,驻外记者的对外报道都直接用外文发稿。结果,既增加了稿件数量,提高了稿件质量和时效,又培养了一大批新型的具有国际报道竞争力的记者和编辑。这是新华社对外报道上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转变,对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具有长远意义。1995年1月,新华社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开始正式启用分层次、分类别发稿新格式,英文还同时采用大小写制。这使外文发稿进一步标准化,与国际通用方式接轨,对建立新闻落地、稿件处理和数据存储的快速发稿体系有重要意义。

除了保障时效的制度建设,新华社还善于不断学习世界性大通讯社的先进操作方法,及时灵活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有效地提高对外报道的时效。像滚动播出、口头报道、现场直播等现代报道方式在新华社对外报道中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如。2000年6月,朝鲜半岛南北方首脑在平壤会谈,举世瞩目。新华社国际新闻英文报道以时效快、独家信息多博得世界主流媒体的喝彩。这次报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华社敢于放弃多年不变的“写——编——发”的发稿顺序,大胆采用了世界性大通讯社的一些惯用操作方法,用灵活的报道模式保证了稿件快速播发。首先,发稿人直接编辑播发稿件,无需经过编辑加工。第二,发稿人直接写稿。记者只需打个电话,告诉发稿人事件的最新进展,或只发一两段素材即可,不必写成品稿件,甚至不用写稿,为记者节约了大量时间。第三,采用滚动式发稿。第四,发稿人根据电视直播,同步报道事件最新发展。在这次报道中,新华社的消息被其他世界性大通讯社纷纷引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评论,赞扬新华社连续抢发快讯,率先报道了许多独家信息。

编辑年终总结篇7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相关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和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政策。在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新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在教师应用的教学方式还是在其秉承的教学理念方面,都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如何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了相关教育人员的重点研究内容。

1 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的基本特征

Premiere视频编辑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背景下产生的一门全新的 教学科目。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主要涵盖了电子信息数字视频基础概论、Premiere Pro软件相关知识内容以及应用技巧的介绍、Premiere编辑项目的创建以及编辑素材资源合理化应用、视频与音频基本编辑操作步骤、转场效果的添加和应用、后期字幕制作以及音频视频后期配音和音效的处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相比各大院校当中其他理论性专业知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具有教学知识综合性更强、创作理论性更为严谨以及对学生在视频和音频编辑制造方面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等较为显著的特点[1]。

2 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2.1 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一般情况下严格遵循“以就业作为教学导向、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作为终极教学目标”的教学宗旨。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力求能够让学生在全面理解和掌握Premiere视频编辑相关理论知识内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设计创新、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方面的技能应用水平。在目前各大院校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比如,在开设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期,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先进教学手段,将与Premiere视频编辑类似“分类管理素材项目制作、影视片头与片尾的剪辑与合成、MTV歌词字母制作效果”的实际制作案例以更加立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展现给班级内的同学,让学生能够从制作案例当中学习到更多的Premiere视频编辑制作技巧[2]。

2.2 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最后的考核一直以来都是Premiere视频编辑教学课堂之上较为主要和关键性的教学环节。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在职教师在为教学课程设定考核方式时,要将考核内容最大限度的结合本院校内在读学生的个人成长特征以及其实际的学习进展情况。在必要时,Premiere视频编辑考核内容的设定还要充分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进程当中同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一般情况下,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方式可以在期末专业理论知识测验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本学期日常的学习状况以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例如,Premiere视频编辑专业的在职教师在为班级内的学生设定考核内容时,就可以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理念,在期末向学生布置自主拟定主题通过利用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制作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进行学期综合测评。将作品中对于主体的展现、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程度以及学生对于片头和片尾的剪辑水平等,作为考核的评定内容。将学生在本学期学习过程当中的日常表现分数占考核总分数三十个百分点的比值,期末终极考核测评的分数则占据整体考核分数数值的七十个百分?c。通过促进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期末视频制作的综合考核评定任务,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在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相关知识内容方面自主学习的潜力、提升学习兴趣,最终实现Premiere视频编辑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显著提

升[3]。

3 结语

编辑年终总结篇8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受众新潮喜剧撞对年轻人胃口

和每天晚上死守在电视机前的“黄金档”中老年妇女大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视频更加年轻化更加活跃的受众群体。他们对社会热点话题更加敏感,对网络上传播的各种段子更加感同身受,更乐于和朋友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从而散发出旺盛的传播力和生命力。而这部定义为“新潮喜剧”的《新编辑部故事》恰巧对上了这些年轻人的胃口。由此看来,这种话题剧相对电视台而言,恐怕更有可能在网络视频上实现高收视。

对于《新编辑部故事》的网络版权方乐视网来说,这部剧的热播,不仅再次印证了自己选剧的眼光,更是一笔成功的生意。乐视网高级副总裁高飞坦言,《新编辑部故事》通过版权分销和广告售卖,不单收回了版权成本,更顺利实现了盈利目标。

结合另一条新闻,我们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视频网站迟迟无法盈利的坚冰,已经伴随着2013年春天到来而出现了明显的裂缝―4月下旬,乐视网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一季度广告收入1.48亿,同比增长142%,占公司总收入的45%,首次超过其他业务。

视频网站怎么盈利?这个问题和问电商怎么盈利一样,曾经一度令人十分尴尬。同样是一部电视剧,广告主愿意为电视台付的钱,至今仍远远高于视频网站,但它们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因为现在,无论是广告主、商还是媒体,他们灵敏的嗅觉都指向一个现实:那个“传说中”的“大数据时代”正实实在在地向我们一步步走来。超越了以往对人群类型的粗糙定向划分,建立在开放性大数据平台上的广告将精确到“某一个人”。举个例子,你的鼠标最近扫过哪些畅销书,点开过哪些视频,看了多长时间,暂停了几次,喜欢哪些明星,甚至于上网购买了哪个牌子的内衣,都逃不过大数据的鹰眼。单凭这一点,就足够把呆头呆脑不解人意的电视机遥控器甩出几条街去。 传播观众和广告主都买了单

有了广告收入的大幅攀升,视频网站的腰杆显然硬了不少。虽然自知还无法在短时间内与电视台分庭抗礼,但聪明如乐视,该网站除了拥有90000集电视剧、5000部电影,延续自身“中国最大影视版权库”的内容优势之外,还将生存发展的疆域不断延展,保证自己多元化的竞争实力。“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乐视构建的乐视生态覆盖了上游内容生产、内容平台式集纳、CDN传输,以及终端设备覆盖和外部应用输入等整个制作输出产业链。正如乐视网董事长兼CEO贾跃亭所说,内容是基础,应用为增值服务,智能电视终端则是为了保证用户有着良好体验,最终建成云视频开放平台的完整生态。以技术和内容两轮驱动公司发展,以科技和娱乐双重基因树立独特品牌。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视频网站永远不可能摆脱“内容为王”的主旨。即使火爆如Netflix的《纸牌屋》,也是基于庞大用户收看习惯和偏好数据挖掘上用原创内容一举成名。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新编辑部故事》上。作为一部珠玉在前万人空巷电视剧的续集,《新编辑部故事》想要在创新和口碑上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确实困难重重。但令人欣慰的是,乐视在《新编》一剧上的播放佳绩和业务收益,大大鼓舞了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的信心。制片方、电视台、广告主等等各方人马惊讶于视频网站在受众覆盖度、观众影响力、话题引导力和社会传播度上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强大作用。而对于像乐视这样的视频网站来说,能够吸引到有足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成熟广告主来买单,也是一笔非常划算的好买卖。几方各取所需良性发展,最后得益的,是怎么看还是不花一分钱就能欣赏精彩好剧的观众们。 方向“内容为王”再次浮上台面

同样是郑晓龙的作品,现在外界有种声音,将《新编辑部故事》和2012年剧王《甄传》拿来作比。但两部截然不同题材和拍摄手法的电视剧,真的具有可比性吗?坦白说,《新编辑部故事》能否获得《甄传》那样的播出效果,现在还无法定论。乐视网高级副总裁高飞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回应此事:“我们不能预测黑马,我们只能尽可能保证我们挑的都是白马。”但当我们审视各大视频网站列出的2013重点项目时,不难发现他们的购买行为,实际上和现在大多数卫视购片部门的思路是一致的:明星阵容,名牌导演,制作至少要看起来不错;或者,干脆就像高飞承认的那样,要“跟着一线卫视”。然而即使是一线卫视,原有的评价体系现如今正在遭到严重的挑战,例如,目前收视率最高的《那金花和她的女婿》,既没明星也没大牌,而且,家庭成员按照排列组合吵来吵去的情节,其实也是大同小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句话,对目前绝大多数电视剧来说,惊人地适用。

上一篇:质量年终总结范文 下一篇:品管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