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13 10:26:12

编辑出版学专业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1篇

模拟演练

上大学时,为了完成编辑实务课的课程作业――出一本书,我曾经与两位同学组队合作,体验了一番编辑的工作。

策划选题面面观

制作一本书要有一个完整的策划。首先是确定选题,也就是要确定出什么类型的书、具体是什么内容。这是编辑基于对图书行情的分析与市场调查后,以充足的数据与信息为支撑作出的决策。在正式的出版流程中,书的选题要报出版社通过,还要向省一级的新闻出版部门报批。

我们的课程作业同样要求阐述确定选题的理由以及可行性。调查了近些年流行图书榜上的作品后,我们将目光在《窗边的小豆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等治愈系文学作品上。这些图书的主人公多是少男少女、儿童或小动物,多描写简单、温馨的日常生活,写作视角细腻入微,无论是孩子还是生活压力大的成年人都喜欢阅读。正因如此,治愈系文学类图书有着较为稳定的销量,我们看好它的市场,于是确定以此为选题。

文编美编“左右开弓”

确定了选题就要开始组织稿件了。正式出版过程中,编辑除了提出选题,也要负责组织稿件。无论是整合现有作品,或是向作者约新稿件,都要与相应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约定作品的使用范围、年限、支付的报酬等。因为完成作业的时间有限,我们只是整合现有的文章来用。

稿件组织齐全后,文字编辑要进行稿件编辑、稿件送审、文字校对工作,美术编辑进行图书装帧设计,如内文版式设计、封面封底设计,等等。由于我们的作业采用的是现成的文章,文字编辑的工作就简化为文字校对。文编和美编这两项工作我们三人都有分担,我以校对为主,排查稿件在标点符号、字词运用、语言文字逻辑、常识或知识等方面的错误。校对工作往往要反复进行三四次,最后才正式印制、装订。

做好“图书经纪人”

编辑实务这门课重在考查内容编辑的能力,我们上交印制好的图书,课程作业就算完成了。但出版社的书还要走进大众的视线,走向图书市场,这时候就需要营销编辑进行营销发行活动了。营销活动是宣传推广书,让更多读者知道这本书,激发读者的购买欲。发行则为读者提供了购买途径。通常出版社将图书交由发行商销售,由他们分配发送到各零售书店。也可以直接与书店签订协议,或是参加大规模的图书展览会寻找客户。

营销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线上可邀请书评家书评、在各大网络平台新书预告、更新豆瓣和百度百科等页面的介绍,线下可组织作者到零售书店举办讲座、签名售书……选择进行哪些活动,如何安排时间,怎样让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就看编辑的能耐了。

至此,一本书的编辑出版才基本走完了流程。你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各类编辑的工作各不相同,每一项工作需要的能力也各有侧重。

报纸、杂志的出版流程和图书的大体相似,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又很不相同。比如,报纸的节奏要紧张得多,日报一天就要走完整个流程;杂志相对慢点,月刊是一个月出一期;图书则更慢,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同样是选题,报纸更注重时效性、新闻性、话题性,实时跟进热点事件和人物;杂志看重事件和人物背后值得深入挖掘、探讨的东西;图书的专题性、综合性更强,内容更全面。

入门教程

目前,大多数编辑出版学专业是以培养图书编辑的模式来设计课程的,我的母校华师大也不例外。

当年,在书刊编辑学这一门课中,老师分别介绍了图书编辑、杂志编辑和报纸编辑工作,现在这门课拆分成了书籍编辑学、期刊编辑学和报纸编辑学三门课,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详细、更深入地理解不同的编辑工作,更好地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吧。

“有的放矢”学课程

无论你有意往哪个方向发展,你都要先通过编辑学概论、出版发行学、著作权法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等一系列课程,掌握编辑出版的基础理论,了解编辑出版的发展历程,吸取前人的经验。

不同的编辑需要不同的能力,在本科杂而广的课程中都有对应。

文字编辑需要良好的文字功底,因此既有古代现代汉语、中外文学经典课程,也有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多方面培养对文字的鉴赏与驾驭能力。

美术编辑需要懂得排版与设计,书刊装帧与设计、出版美学、影视编辑等课程教你设计理念以及Indesign、Photoshop、After Effects等图文、影音编辑软件的操作,影视编辑课中还会教授如何使用摄影摄像器材。

与营销编辑有关的课程是出版发行学、出版经营管理、书业营销学等。

编辑在提出选题、把握稿件时要有多方面考量,所以除了在书业营销学等课程中培养对图书市场的全局观,还要学习如传媒文化研究、西方文化通论等通识文化课程。

近年来网络快速发展,新媒体编辑人才需求增长,所以编辑出版专业往往也设置了网络出版导论、网站运作与编辑等课程。有的高校因此调整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定位,如浙江工商大学就重在培养网络编辑,开设的相关课程有网络编辑、网络出版与书业电子商务、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数字资源检索、电脑图文设计、新媒体艺术等。

进阶指南

广博地学习之后是有方向地深入钻研。有志于出版行业的话,最好能在编辑出版学以外辅修某一门学科,或专精某一个领域。例如,当文学编辑的有文学专长,本身就是文学界的一员,对工作开展将十分有利;财经期刊或报纸财经版的编辑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否则很难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选题,也无法保证稿件内容的正确性与质量。

实践中点亮技能

实践能磨炼你的“精专”。课余和假期时间的实习,不仅是逐渐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同样是点亮新的技能、发展全新知识网络和人脉的过程。

学院院刊的编辑工作有学长学姐们指导,是不错的练手机会。出版社实习或许开始是做校对的基础活,但干好本职,多向前辈老师们请教,主动积极学会有其他收获。报社杂志社的实习可能是从记者做起,采写好每一篇稿件,以后做编辑时,积累的经验就能转化为可行的策划。

纸媒之外,电视台与新兴网络媒体的实习同样是不错的选择:拍摄采访片子、剪辑制作影像、策划专题、运营维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若一时没有合适的锻炼平台,就沉下心来,向身边的老师前辈请教,向网络中的高人学习。未来的编辑行业,必然会有更多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应用其中,学校学习未必能时时跟进,多多自学、提升,也是为长远的发展做准备。

博学多能多选择

本科的实习,我当过学院院刊的编辑,跟着展会主管策划过动漫展会,也当过报社的实习记者,最后明确了自己的兴趣与擅长方向还是文字,于是求职时向各类文字工作岗位投递简历,如今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做影视文案,主要工作是撰写影视方面的脚本、宣传语等等。文案写作不是单纯坐在电脑桌前空想创作,而是要对负责的作品有充分了解,结合客户的需求与时下市场流行的风格,做到各方面的综合统一。在这过程中,以往习得的文字能力和沟通技巧都能助我更好地完成工作。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2篇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②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间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

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③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④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出版业界对编辑出版人才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无可厚非,编辑加工专业稿件、策划专业性较强的出版项目,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毕业生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是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短板。但是,编辑出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业界认为具备了一定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通过师徒传承,掌握了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编辑,进而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有失偏颇。特别是将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范畴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既然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掌握编辑出版技能,为什么不能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呢?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是统一业界和学界在编辑出版人才成长逻辑上分歧的最好办法。

根据这一思路,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出版创意教学,进一步充实内容编辑学课程,强化专业特性,另一方面应当拓展一般人文社科类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领域,尤其要注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一般原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内容,努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通学科壁垒,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建设;逻辑误区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1-0148-04

收稿日期:2011-07:10

作者简介:王勇安(1962-),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课程体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它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及时间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与学科专业知识及时间环节一样,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也是决定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学者在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等课程领域探讨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比如,林有祥的《对教育学学科逻辑结构的思考》(《求索》2006年第2期),郑开玲的《管理学应该从何处开始――对管理学学科逻辑起点的寻证》(《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张建华、芦平生的《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等,它们对探求高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厘清课程建设思路、明确课程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编辑出版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课程承载的专业知识内容质量和学时分配比例等问题上,对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严重不足。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至少存在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体系逻辑、违背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和忽视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等逻辑误区。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造成学科争议、门类芜杂、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检讨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寻求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问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

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可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编辑。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出版业界对编辑出版人才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无可厚非,编辑加工专业稿件、策划专业性较强的出版项目,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毕业生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是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短板。但是,编辑出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业界认为具备了一定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通过师徒传承,掌握了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编辑,进而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有失偏颇。特别是将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范畴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既然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掌握编辑出版技能,为什么不能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呢?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是统一业界和学界在编辑出版人才成长逻辑上分歧的最好办法。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 出版教育 课程体系 数字化演进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出版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版业数字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将带来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践新一轮的调整和改革。

目前,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数字出版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其出版物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由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构成。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既能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又懂得设计艺术,既有扎实的出版理论素养,又要具备数字出版实践操作技能。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应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的要求下,以“大出版”、“大传播”为目标培养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传播多元化趋势,拥有策划创意、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数字出版领域从事网络出版、创意策划、新媒体出版技术与管理、数字装帧设计、媒体运营、数字版权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因此,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应积极适应出版业现代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做出相应调整。

一、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数字化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媒介融合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当前出版产业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成为核心;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广泛应用,出版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个环节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能有了更高要求[2]。对此,一些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应对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带来的变革(见表1)。

从表1可以大致看出:一是与其他学源背景相比,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具有图书情报学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体系数字化更加明显;二是脱胎于印刷专业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的技术色彩更加浓厚;三是与大陆相比,港台地区更为重视数字出版技能的传授。

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都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因此课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向更为明显。相比较之下,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较多沿袭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则不仅新设了更多有针对性的数字出版课程,如数字出版导论、网络编辑、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并从2008年开始实行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2011年,教育部公布年度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同意武汉大学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武汉大学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原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之外独立招收数字出版专业本科生,以适应转型升级后的出版行业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级专门出版人才的需求。这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高等教育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变化并不大,但是它于2008年新增了传播学(数字出版)专业,其课程以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内容加工与传播类课程为主,而以传统编辑出版学课程为辅。大陆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往往只是增开“网络与电子出版”“电子出版技术”等较少量的数字出版课程,似乎尚未形成出版学课程体系数字化。此外,台湾世新大学的出版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今设在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下的数位出版学专业也脱胎于原来的印刷专业,因此其课程设置特点与北京印刷学院非常相似,其中网络信息媒体相关课程与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比例不相上下。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代表性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媒介融合以及出版数字化的冲击下,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大多对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数字化调整,但是仍需加强和拓展。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中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我国数字出版教育和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字出版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亟需更新。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包含传统出版产业发展与新兴媒体产业发展两种驱动力,因此必然需要融合两种不同的思维以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体系。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高校尚未能或未及开设独立的数字出版本科专业及相关课程并形成体系。囿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其往往在原来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补充、嫁接一些数字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也仍以纸质载体和传统出版流程相关理论为主导。显然,想用“旧瓶装新酒”或者小修小补的方式来革新编辑出版学专业,并以此来满足一个年产值已经超千亿的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是不现实的,我国必须建立起符合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理念和专业课程体系。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6+1”协同创新;编辑出版学;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作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高校,我校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用”合作办学之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媒体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建成了与地方媒体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省内唯一省级特色专业。

一、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编辑出版学属于文学学科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应具有应用性与复合型特征。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47所高校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其中,8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39所为地方高校。通过走访调研、查询教育部阳光招生网[1],对比分析这47所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定位与目标,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不同特点。

研究型大学强调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以武汉大学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要求,具备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和市场意识,掌握系统的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广博的科学与文化知识,能适应出版业市场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则重在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如中国传媒大学,主要培养目光敏锐、创意新颖的数字时代的新媒体编辑、记者以及新闻从业者,为转型中的中国媒体产业输送具有新时代新技术特点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教学型大学则以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培养应用型的编辑与出版发行等人才。如北京印刷学院,主要培养掌握编辑出版、语言文化、经济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书刊编辑策划、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出版单位、发行部门、新闻机构等从事编辑策划、出版管理、发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教学型高校,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紧紧围绕地方新闻出版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联系地方行业媒体协同办学,着力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理论基础全面、专业技能突出、职业品格优良,能在报刊、书籍出版、新闻宣传等部门,从事一线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近年来,突出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比重。

二、“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即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协同运行模式(如图1)。这一模式与新闻出版行业采、编、印、发运行模式紧密结合,高校与其他协同主体间可以进行调整,相互融合,以满足高校专业教学和企业用人需求。打破关门办学的瓶颈,与新闻出版产业、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以确保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与省内9家报社、2家期刊社、3家出版社以及2家民营出版公司、3家网站、4个印刷厂、6家新华书店等29家媒体、企业签署了实践教学合作协议,聘请这些媒体、企业的老总和技术管理专家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与兼职教授,逐步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图1 “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

一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集中体现了“产、学、研、用”思想的精髓。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6个协同主体紧密合作,突破高校人才培养关门办学局面。通过引入行业技术、人才、市场优势,整合资源,形成了编辑学、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计算机、艺术学等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多单位协同的立体辐射式合作专业建设模式。

二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实现了高校与协同主体间的深度融合。各协同主体可以结合行业、企业优势与特色,针对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与高校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合作,为培养新时期多媒体数字化行业发展急需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有利于高校与协同主体间协调发展。一方面,根据协同主体提供的市场变化、行业发展、技术更新、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把行业人才市场的短期性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又可以满足行业企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与咨询服务的要求,促进行业企业与高校专业建设双向健康发展。

三、“6+1”协同创新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实践

1.“6+1”协同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教室与岗位协同、教师与导师协同、学生与员工协同、作业与作品协同”的双岗位、双教师、双身份、双成果的“四双”机制,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灌输式向开放式、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室与岗位协同是指在教室里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专业技能的训练、岗位实习则在校内外产业基地群现场完成。

教师与导师协同是指实行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协同承担教学实训任务。通过建立媒体专家资源库,选择企业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形成了校企互派,双向兼职;校企互动,共育“双师型”骨干教师的机制。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编辑出版学 本科教育 专业定位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各门类图书编辑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外文、医疗、科技、建筑、美术等专业图书,文史哲等普通文科本科毕业生难以胜任,缺乏专业知识的编辑出版学尤其如此。图书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要载体,信息传播体系中,知识的生产、加工与传播是难度最高的,让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担任,显然不合适。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

(2)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纸质图书将逐渐成为高端、小众化读物,畅销书毕竟只是少数。包括纸质和数字在内的图书编辑需求量将会逐渐减少。

(3)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大量供应,图书编辑在整个文化产业链上作为相对高端的岗位,更青睐研究生层面,编辑出版学本科毕业生做图书编辑的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4)目前就业情况已经证明了该目标设置的不合理,每年能够进入编辑行业的比例很低,而且大多在小报小刊和网站,无法胜任一般图书的编辑工作。该专业就业去向的设置一般是“书报刊出版单位和文化传播单位”,但实际情况与目标相去甚远。

2 着眼于大传播、大出版,将专业方向定位于“信息加工与传播”,突出文字编辑能力的培养

(1)正确认识传媒环境,理解编辑出版学在其中的位置,将核心能力定位于“信息加工与传播”。每个专业还是应当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不可取代的特质所在,否则该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编辑出版学的特长是“信息加工与传播”,特别是文字信息。在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中,该专业最擅长的应该是文字信息的传播,其能力就是文字信息的编辑、加工、复制、传播等。图像、声音都不是我们擅长的,以普通文科为基础来招生和教育的专业,既没有美术功底,更不能以发展计算机技术为目标,不能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在全新的传媒环境中,应当突出一种技能,兼顾其他技能,以文字信息传播为主,图像和声音为辅。

(2)本专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人文社科通识+编辑能力+传媒人才素养。如前所述,缺乏“专业知识”是该专业的软肋。笔者认为,软肋可以变为优势,那就是通识教育,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要有所涉猎;传播学、社会学、传媒管理、营销学等社科知识要有基础;具备编辑能力即信息加工与传播能力;具备传媒人才的基本素养。这样,作为传媒工作者,其优势就是某个专门学科所不具备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既有别于文史哲,也有别于一般社会科学,这也就是核心优势。

(3)就业去向不局限于出版行业,而是着眼于大传播,面向整个传媒业。随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书、报、刊、广播、影视以及网站等各个行业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的合并也传达出这一信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定位也不再是狭隘的“为出版行业培养人才”,而应着眼于整个传媒行业,以及非传媒行业中的各类文化传播工作。无论何种媒体,编辑的原理是共通的,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也是共通的,在培养目标上应当围绕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课程。学生应当掌握普遍的原理与基本的文字技能和编辑加工技能,再通过实践对不同媒体加以了解。应当强调从事某个工种的能力,而不是强调为哪个行业、哪种媒体服务的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重新设计课程体系

3.1调整以纸质图书出版为主导的课程模式,增设通识课程、能力培养课程

目前核心课程依然围绕图书出版而设置。所谓“出版无学”,出版学本身并不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问、没有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需要深入学习,更多的是实践理论和应用知识,所以一旦把其拆开,方方面面都开设一门课程,其结果便是内容重复、单调,花费时间而并没有学到丰富的知识。应该将该类课程取其精华进行压缩、合并,减少课时,同时增设通识课程,在已有的传播学、营销学、统计学等基础上,增设文学、历史、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课程目前是薄弱环节,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除了现有的杂志编辑实践、图书营销、毕业设计,还应当增设写作训练、报纸编辑、网站编辑等实践模块,而且不应当只体现为一门课程,而是将其作为贯穿四年的能力培训项目。在能力培养中,以文字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使学生能够阅读、写作、表达、编辑、加工、宣传、营销,从而胜任信息传播的工作。

总而言之,应改变以“传授理论”为主的模式,不是讲授“技能型知识”,而是着重知识学习,加强能力培养,提供技能实训的机会。

3.2时间安排上,一二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大三开设专业方向

以传播学为主要学科背景,着重培养语言文字能力,以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电脑技术为基础知识,这应是每个方向的学生都具备的。大三可以开设几个方向:编辑学、出版学、数字出版等,每个方向开设两三门专业课程即可。编辑学侧重图文信息编辑,出版学侧重出版管理、出版商务,数字出版侧重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意,诸如各类数字内容的生产,也可以适当参与动漫、游戏制作,比如剧本的加工编辑等等。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反思;历史;学理;现实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养成在教育,编辑出版人才的养成在于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出版产业的转型,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同样面临着发展与转型的问题,唯如此,才能最终养成既具有理论高度、又适应社会需要的出版人才。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一些传统学科的视野中,编辑出版学依然处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外向延伸,尤其是在几个学科分类系统中还常常被列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其他学科”,说明编辑出版学还远未获得其学科独立性。除了“中图法”之外,在其他分类法中,“出版学”之下几近没有分支学科,说明与其他同类学科相比,存在被忽略的倾向,学科定位与地位亟待提升与破局。同时,编辑出版学科受市场经济体制和出版业转型的影响,教育体系偏重功利主义,损伤了编辑出版学科的独立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说,理论与实践本应并行不悖,令编辑出版学界尴尬的是,编辑出版学科在此二者都面临窘境。出版理论研究与出版实践尚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出版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现象一直被业内人士所诟病,并最终影响到了人才养成效果。

编辑出版学科在学科发展、人才养成方面所面临的困惑,证明学科反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种反思是一种自觉的反思。在接下来的时间跨度中,继续提升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建构,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合作机制,评估学科的教育价值,完善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成为编辑出版学科必须面对并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

1 历史的反思

走向历史就是走向事实,面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及其历史有所言说,才可使编辑出版学科体系从依靠逻辑的话语建构成为一种面对事实的阐释行为。历史的反思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现象的语境化,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过程;另一种是学科史视野,在学科史流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编辑出版学科需要对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有明确的了解和把握,并对学科未来进行理性分析,从而明确自己的学科定位。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发展有几个关键节点。第一个节点是1984年胡乔木同志建议创办编辑学专业,1985年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首先建立编辑学专业,开始招生,成为编辑出版学学科自觉的发轫。值得反思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办编辑学专业几年之后就停办了,究其原因,“与其花大力气新建一两个实用型专业,不如退而举全系之力办好已有的三个专业,排除干扰,齐心协力守住根本,发展学术,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足见当时学界对编辑学一种“有术无学”的认知偏见。但无论如何,其后的十多年问,开办同类专业的院校由几所增加到了十几所。同时与编辑学并存的还有出版、印刷、发行等专业,几个专业的学科体系建构既有交叉也有冲突。第二个节点是教育部在1998年调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把编辑学专业和图书发行专业合并为编辑出版学,列在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之下,编辑出版学的学科身份得以明确。此举整合的味道甚浓,有效地避免了学科地位的纷争。自此,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初具雏形,至少是消弭了之前以“图书发行”为代表的“出版学”和“编辑学”的学术分野,两个学科终于统一为一个学科,两个学科的学者专家也终于能够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探讨同一个问题,为同一个方向努力。第三个节点是2010年教育部增设了出版学硕士专业学位,把出版学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下提升了出来,与之并列,开启了学科发展的新时代。这个节点之重要不言自明,专家学者们有机会重新思考本学科与其上位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关系,以及本学科下位延伸和下位学科类别的问题。由是,历史的反思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路径,而理性地分析学科历史有助于学科发展路径的辨析、选择与确认。

2 学理的反思

学理的反思是真正的、深度的、逻辑角度的反思。所谓学理的反思,主要是观念上的反思。观念上存在误区,所以需要进行学理上的反思,需要在出版理论层面上小心求证,仔细厘清。编辑出版学的学理界定、构建及创新是其作为一门学科必须面对并回答的命题。

如果深切把握一些关键要素的内外关系,会看到编辑出版学学理构建存在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编辑出版与编辑出版学的关系,即编辑出版业务与编辑出版学术之间的关系问题,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是基本的立场,但仍旧有人认为编辑出版学没有学术,不是一门科学,更多停留在一种业务的探讨。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解读,是因为从理论层面看,编辑出版学理论尚未形成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独立性,尚不能支撑起编辑出版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体系建构,更不能从理论高度上指导实践,甚至与实践脱节。同时,编辑出版学的研究范式也尚未成型,我国编辑出版学科处于一个范式虚无、范式转移和范式杂乱同时存在的时期,这种多重判断是建立在编辑出版学研究之关注议题和分析层次分解基础上的。研究范式的不足对学科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由此来看,科学理论的建构尚需加大多维投人,否则编辑出版学科将行之不远。

编辑出版学科的建构者们不仅需要在学理上反思自身的独特研究领域和独特定位,更需要在学理上廓清出版学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最终通过自身建构的理论框架,揭示真相,揭示隐含在出版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与关联、权利与文化之问的逻辑关系,并在出版历史与理论阐释中表达价值判断,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使出版学理论成为人类自我理解、自我提升的一个独特维度。

3 现实的反思

现实的反思即与现实的实践相关,此现实既指出版的现实,也指学科的现实。现实的反思应当超越现实,同时又能完全涵盖和把握现实。编辑出版学的现实意义和终极目标是人才养成,从本质上说,教育体系和人才养成是任何一个学科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一个学科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必定是人才养成。学理的提升与编辑出版的实践教育并不矛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科发展既要强调学理性,又要强调实用性,二者并行不悖,各有其因。学科的学理于学科发展,学科的实用于人才教育与养成,学科的发展既离不开学理性的提升,也离不开最终的人才养成目标。说到底,学科的发展是为人才养成服务的,编辑出版学是应用学科,理应服务于出版业的现实。

编辑出版学学科的建构与发展最终要落在编辑出版的人才养成上。出版业改企转制、多元化经营的现实导致出版业功利色彩日趋浓重,当利润和资产成了出版业的刚性指标之后,出版业的文化理性和出版精神日益流失。作为充满理性色彩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逐步确立与出版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更应该高扬文化理想的旗帜,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培育学生的出版精神。出版的精神内涵很丰富,包括文化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商业精神、学习精神、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文化理想、文化精神、社会责任,是出版精神的主干。出版精神的培育应当成为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基础,然后才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出版精神确立之后,是否适应行业需求则成为衡量编辑出版学教育体系科学与否的标准。为了适应行业的需求,案例教学和跨专业教育成为可选择的人才养成路径。首先是案例教学体系的建构。编辑出版学科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完全可以借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方式,集系统的知识体系、理论框架和案例于一身,通过案例教学服务于学科实践层面的体系建构。让人担心的是,学界专家忙于科研,远离实践,其案例教学恐离现实稍远。令人兴奋的是,当今出版产业的领军人物和专家大多乐于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产学研结合和教学活动,无疑能为案例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坚实的佐证。案例教学强调实践性,但并非片面强调实践性,同样需要理论和理念的导引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否则将耽于实操而失去学理。其次是跨专业的教育体系建构。出版社之所以不欢迎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正是因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只知技巧,却无专业,只知编辑,却无深度。只懂得编辑学概论和出版理论是进入不了专业书稿内容的,所以,编辑出版学的教育体系应该提倡跨专业的人才养成模式,但跨专业是有限度的跨专业,否则容易陷入博而不精之窠臼,博以精为首,才能学以致用,适应出版现实的需要。此外,完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出版实践、数字技术及国际视野等皆为当下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诉求。

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学科,其架构是一个绵延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从自在到自为到自觉的过程,其学科建设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学科的历史定位清楚了,学科体系的建构完整了,学科的繁荣当会蓬勃而至,作为终极目标的人才养成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博士生)

书言书语

生活这么重,而阅读,使我们轻盈——朱天文

你要承诺、在至尊的上帝面前庄严宣誓:每当你进入大学图书馆时,你要专心一意、谦恭而静默地读书,爱惜图书和家具,并使其尽可能长久使用。你不要偷窃、偷换、擦损、扭曲、撕毁、割损、涂抹、损坏任何书籍,在书中写字、画线,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图书收到虐待、破坏或损毁,你也不要容许其他任何人做同类的事情。你要尽可能制止其他任何违规者,在获知他们恶劣行为后的三天之内向大学副校长或其他人报告。请把手放在监督的福音书上,愿上帝保佑你。——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章程,1610年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

2009年3月26日,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并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做出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科研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版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单位对高层次出版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应用型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长期以来,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与业界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矛盾,编辑出版学毕业生得不到出版单位的认可,其中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差是主要原因。对于怎样加强编辑出版学本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编辑出版学界和业界的学者研究颇多,成果丰硕,而对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就必须先对实践教学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编辑出版学研究生以同等学力学生居多,专业基础薄弱

编辑作为“杂家”,往往要求具有多学科的广博知识,因此学界和业界都提倡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跨专业攻读编辑出版学专业。在现实中,这部分学生在编辑出版学研究生中确实占有很大比重。他们拥有其他学科的专业背景,经过考研的洗礼也具备了一定的编辑出版理论基础,但相对缺少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而对于这些同等学力考取编辑出版学的硕士研究生,学校往往只要求他们补修两到三门本科生专业课程,这对于一个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来说,往往是不够的。

2.研究生课程设置以理论研究为主,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没有材。有的高校没有研究生教材,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编讲义授课,大多是以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方面,各院校围绕所开设的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设置课程。①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媒大学和河南大学的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均存在理论研究课程过多,专业实践性课程较少的问题。

3.专业实习时间较充足,但缺乏导师指导,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生的实习时间,多为半年或一年,时间较为充足,为研究生能够系统学习和实践专业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但是由于时间较长,很多研究生一旦走出校门,很少再与导师联系,实习处于分散和无序的状态,缺乏导师的指导,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二、加强我国编辑出版学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编辑出版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点在编辑出版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编辑出版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学科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同时,对编辑出版学进行研究,也要求研究者牢固掌握编辑出版学基础知识,对国内外出版业发展现状和前景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而现在很多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薄弱,甚至不知道“码洋”为何物,对编辑出版实务一问三不知,不了解国内外出版业发展的态势,就理论谈理论,很难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2.我国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招收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有35所,共38个办学点。②很多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招生培养学生数量都很大,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也从传统的书报刊编辑研究拓展到网络等新媒体编辑研究上。可以说,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大规模。从世界范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为促进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更好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从就业形势来看,2006年以前,由于高等院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对教师的需求量较大,编辑出版学硕士毕业生多选择到高校就业,就业形势良好。③随着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生层次的提高,高等院校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就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而很多出版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搞科研是强项,专业技能方面没有本科生能力强,不愿吸收编辑出版学硕士毕业生,所以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长此以往,这将严重影响到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

3. 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要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高科技信息革命,世界科技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正在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出版业更是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出版的网络化和多媒体化需要大量懂得现代出版技术的人才;出版的国际化需要懂得版权贸易和对外交流的人才;出版的产业化需要懂得管理和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出版物的品牌化需要大量的策划创新人才。而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瓶颈,出版业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出版业的人才竞争更加剧烈,人才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三、加强我国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措施

1.转变师生观念,重视专业实践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科研型的人才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编辑出版学的导师和硕士研究生都要转变观念,重视编辑出版专业实践。从导师这一方面来讲,不要认为研究生就是要搞科研,只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一味地要求研究生多出科研成果,不支持学生参加实践。导师应该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机会,将科研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做专业调查和专业实践。导师要因材施教,对于同等学力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从硕士研究生这一方面讲,也要放下身段,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将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同等学力的学生,还要全面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的基础知识。

2.修改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要实现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从学术性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和质量,对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修改,把培养出版业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用实践性课程代替一些落后于出版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课程,对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专业实习的指导,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深厚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3.学校建立开放的研究生编辑出版实验室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更多技术因子注入到了编辑工作中。多媒体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高新技术出版方式不断涌现,对编辑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编辑也告别了“剪刀加糨糊”的时代,文字编辑工作只是编辑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目前很多出版单位,懂文字编辑和新技术编辑的复合型人才很少。甚至有的电子音像出版社,二十多个在编人员中没有一个学习电子编辑专业出身的编辑。由此可见出版业对复合型编辑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高等院校从出版业的需求出发,与时俱进,专业研究方向增加了网络编辑、电子出版编辑、出版经营管理等研究方向,以满足我国出版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可建立编辑出版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多媒体出版技术的培训。从教学实践上看,很多院校教学资源紧张,虽然有设备先进的编辑出版实验室,但只能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共用,且不在课外开放。除了课堂时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申请使用实验室,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因此高等院校应设立开放的研究生编辑出版实验室,保证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课余时间申请使用。

4.出版业界要以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为己任,为硕士研究生实践提供机会

在我国出版发展史上,有许多编辑出版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如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始终认为“要办事,先储才”。人才问题之所以会成为出版业发展的瓶颈,就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业急需的图书选题策划、出版物发行、出版经营管理、版权管理、国际版权贸易等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专门的通道。④这些出版业急需的人才,单靠高等院校的努力,是很难培养出来的。需要出版业和高等院校共同合作,才能建成供给这类人才的专门通道。

由于我国出版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的市场环境中,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业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而对编辑出版教育相当不重视。尽管高等院校采用多种方式,如建立实习基地,聘请资深编辑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加强和业界的合作,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但这些在实际运作中收效甚微。如资深编辑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很多编辑很珍视这样的机会,尽自己所能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如苏州大学出版社社长吴培华编审,将自己的研究生在实践环节上的要求总结为“五个一”,称之为“五个一工程”,即要求学生在研期间,初校一百万字,三校一百万字,责编一本书,参加一次订货会,下一次印刷厂。⑤但也有的编辑虽然同意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并没有真正承担起“导师”的责任。应该说出版业界没有把培养编辑出版人才当作自己的责任,这是造成现在出版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危机的重要原因。要提高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出版单位的配合是一个重要因素。出版单位能够为硕士研究生提供课堂教学所不能提供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为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和锻炼提供机会。这些硕士研究生的加入,也会为出版单位输入新的血液,创造新的价值。同时,这也是出版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07JA860015)及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传媒人才培养战略研究”(2008BXW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②③李建伟,张锦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N].河南大学学报,2007(2).

④ 李宏葵. 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的三点建议[N]. 河南大学学报,2007(3).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9篇

编辑出版学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30余年,始终存在着学生就业对口难的问题,很多出版企业认为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而不愿意聘任,出版产业对编辑出版学学科认同度低,甚至很多人对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提出了质疑。而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影响力也逐渐减弱。[1]因此,怎样进行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使之适应出版业界对出版人才的需求,提高编辑出版学学科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是目前困扰编辑出版学教育界的重要问题。

(一)数字出版的繁荣需要大量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正式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数字出版总产值要达到新闻出版总产值25%的奋斗目标。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互联网期刊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上升了5.8个百分点。

这表明,数字出版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广阔。并且随着移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阅读方式,未来的数字出版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一个产业的兴起,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中产品形态单一、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研发相对落后、产品创意创新不足等发展问题。[2]解决这些问题,人才是关键。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繁荣,出版业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编辑出版学教育是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主力。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出版业现有人才的转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数字出版人才问题,还需要高等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来培养。

近年来,很多传统出版企业由于数字化转型的需要,逐渐开始招聘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那些熟练掌握电子书刊编辑技术,能够整合信息进行数字化编辑的毕业生受到出版企业的青睐。由此可见,培养既有较强文字编辑能力,又能够胜任数字出版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编辑出版学教育能够做到的。因此,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是编辑出版学教育发展的机遇。编辑出版学教育应该积极根据出版业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这有助于编辑出版学专业摆脱学生就业不对口的困境,并促进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目标从传统书刊编辑向数字编辑转变。由于我国很多编辑出版学专业最初是挂靠中文专业进行招生,是以培养传统的书刊编辑为目标,注重学生的文字功底和文字编辑能力。而从近年来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来看,大部分都到网络媒体担任编辑,到传统出版业从事编辑工作的占少数。

顺应市场需求的转变,高等院校在编辑出版学专业增设了新媒体课程,但是要把培养目标从以传统书刊编辑为主,转变为培养适应传统纸媒与数字出版编辑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以适应数字出版的要求,仅在课程设置上微调是不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实现培养目标的全面转变,围绕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课程设置上要发挥优势,整合新媒体。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核心技术研发不足、数字产品创新创意不够,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素质的数字出版人才。

因此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新媒体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编辑技术。相比传统出版业如图书等较为复杂的制作工艺,电子书刊的制作软件对于学生来说更便于学习和实践,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这是新媒体的优势。同时,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软件更新快,技术操作越来越简单,使得更多人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因此在数字出版人才未来的竞争中,技术竞争只是低层次的竞争,核心竞争力在于数字出版产品的创新和创意。而创新和创意能力,仅靠学习新媒体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区别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因此,编辑出版学教育向数字出版转变,并不是要完全放弃编辑出版学教育30多年形成的优势,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保持编辑出版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淘汰一些不适合社会需求、落后于时代的课程,增加能够反映新媒体、新技术的课程,同时要保留编辑出版学学科的核心课程,保持编辑出版学学科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整合新媒体课程。避免出现顾此失彼,只重视新媒体而忽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基础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仍要坚持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字运用能力,这是创新和创意的基础与源泉。同时,这些人才要在深刻理解并掌握传统出版流程的基础上,学习新媒体的编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目前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需要。这需要新媒体课程和传统书刊编辑课程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将传统编辑出版的优势和数字出版编辑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数字出版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能否成功,教师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数字出版的发展,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而数字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软硬件的更新。如何传授给学生不落后于时代的新媒体编辑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具备使用各种社交媒体的能力,便于了解行业动态,利用各种方式和学生交流沟通。

数字出版技术的掌握,除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外,还需要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和实训。因此教师要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将学生组成实践小组,大量时间用于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制作,使学生能够从海量信息中选择、加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媒介进行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课下大量的时间要用在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这对教师的指导水平、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方式聘请业内人士给学生授课。同时,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一些数字出版的工作体验机会,提高师资水平,这是保证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一环。

(四)实践教学要突出媒介融合,利用网络平台培养数字出版的综合能力。传统的编辑出版学教育,按照媒介的不同开设课程,如期刊编辑学、图书编辑学、网络编辑学等,这些课程都需要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为了适应数字出版多媒介融合的特点,有必要对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整合,打破媒介和课程之间的界限,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外在线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数字出版知识掌握的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熟练掌握电子书刊的多媒体编辑技术。学生的专业实践顺应媒介融合的趋势,有利于学生树立全媒体的概念,提高其综合运用多种媒介的能力,培养其数字出版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本科生在学习图书编辑学课程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制作模拟图书,因为纸质图书成本较高,以往这些图书仅限内部交流。而数字出版成本低、平台多,很多网站提供E-book制作软件,因此现在可以要求学生在制作纸质图书的同时,动手将纸质图书的内容数字化,制作成电子书。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进行图书的策划、营销等,借助各种数字工具和信息资源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并针对不同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辅导。构建网络课堂进行辅助实验教学,通过多种社交媒体和学生在线交流等,打破不同课程媒介之间的界限,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媒介的能力,体现出媒介融合的特色。

编辑出版学专业要响应我国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业的号召,以此为契机,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艺术基本素养,掌握数字出版编辑加工基本技术,具备数字媒体编辑出版传播技能,了解数字出版产业运作规律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这将是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的目标。

(本文为河南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项目“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学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建伟.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出版,2013(3).

[2]孙寿山.数字出版产业的新业绩、新挑战、新举措[J].现代出版,2012(5).

(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第10篇

>> 反思编辑出版学:历史、学理与现实 编辑出版学:“辑”各家之长 编辑创新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协同创新 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宏观编辑出版 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构建 探究编辑出版创新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关系 编辑出版学:高级的文字“搬运工” 编辑出版学专业:博杂多能 兼备专长 马列文献信息编辑出版60年 新媒介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创新 2003―2011年我国编辑出版学相关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改革发展探索 宏观编辑出版(1) 编辑出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服务意识与鲁迅的编辑出版实践 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学的教育改革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编辑出版类刊物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和编辑出版的数字化发展 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邵益文.编辑学研究评述[J].出版科学,2002(S1):12-17.

[4]李建伟,董彦君,李天姣.社会化媒体编辑力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J].中国编辑,2012(3):30-34.

[5]和.全媒体时代的出版“编辑力”探析[J].中国编辑,2012(3):24-29.

[6]郑爽,刘逸.“编辑力”——从中国近现代出版人的理念和实践谈起[J].现代出版,2012(1):48-51.

[7]沈瑞.也谈“编辑力”[J].编辑学刊,2012(6):102-104.

[8]张静影.说说编辑力[J].编辑学刊,2012(4):88-89.

[9]王振铎,高峻.编辑创新:出版传播的核心竞争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22-128.

[10]范军.大学出版与学术创新[J].现代出版,2012(1):11-15.

[11]姬建敏.当今编辑规范的建设与创新刍议[J].中国出版,2012(14):63-65.

[12]陈小平,徐晶.现代编辑与创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5):161-162.

[13]李林容.浅析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44-46.

[14]徐明霞.期刊编辑应加强的五个职业素养[J].编辑之友,2012(5):78-79.

[15]王承志.做一个虔诚的编辑——论杂志人的综合素养[J].编辑学刊,2012(2):53-56.

[16]周家华.论党史编辑的基本素质[J].编辑之友,2012(7):81-82.

[17]张苗,李晓洵.融媒时代报纸编辑工作呈现的新特点及应对策略[J].东南传播,2012(7):98-100.

[18]张诚,张睛睛.浅谈语音识别技术对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的作用[J].中国编辑,2012(5):39-42.

[19]彭晓玲.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J].今日科苑,2012(10):89-90.

[20]辛督强.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三点建议[J].编辑之友,2012(3):78-79.

[21]杨栓保.学术编辑工作动力及其强化[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3):90-94.

[22]巢乃鹏.浅谈不同出版业态中的编辑主体、客体及其关系[J].中国编辑,2012(4):21-23,42.

[23]兰桂杰.论编辑主体的现代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4):84-86.

[24]王振铎.中国特色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读刘杲同志的四部文集[J].出版科学,2012(1):5-11.

[25]钱俊龙,丁玉薇.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探讨——从纯网期刊的构建模式研究引出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556-560.

[26]林新华.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出版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2-66.

[27]丁锋,米玛扎西.新形势下编辑出版教育再探讨[J].中国出版,2012(12):48-50.

[28]王鹏飞.媒介意识:编辑出版教育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2(4):11-13.

[29]宋艳丽.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讨[J].编辑之友,2012(11):76-77.

[30]宋艳丽.数字时代地方院校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6):62-65.

[31]周国庆.刘杲编辑思想论要[J].中国编辑,2012(1):32-41.

[32]贺圣遂.为出版灵魂的闪光奉献智慧——简论刘杲先生的编辑出版观[J].中国编辑,2012(1):29-31.

[33]于翠玲.刘杲编辑史研究思想述评[J].中国编辑,2012(1):42-46.

[34]郭德征.刘杲关于编辑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编辑最高追求的论述与研究[J].中国出版,2012(5):51-53.

(李建伟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研究员;杜彬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生)

上一篇:非线性编辑系统范文 下一篇:公式编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