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2 22:09:34

教学计划论文

教学计划论文篇1

1.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宄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宄、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宄、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宄”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宄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宄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宄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宄的选题有无价值,研宄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宄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宄(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宄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宄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宄、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2.4 加强考生管理和毕业论文的学风建设,杜绝抄袭行为

某些自考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混文凭思想严重,不仅不认真撰写毕业论文,马虎应付,而且希望在答辩中蒙混过关。针对这种情形,学院应加强考生管理和毕业论文的学风建设,建立考生个人承诺书制度,让考生对毕业论文的真实性进行承诺: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是否抄袭别人的成果,能否对文章负责等,并在承诺书上签下个人姓名,附于毕业论文后面。学校严格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一旦发现抄袭行为,取消其答辩资格并予以严肃处理。

教学计划论文篇2

【关键词】模块教学应用写作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53-01

模块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正悄然兴起,本文所探索的是这一模式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模块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事务文书、财经文书、传播文稿等文书分类方式,重组了教学序列,分析文种间的相关性和相似性,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使用方式与频率,将原有相关教学内容整合成新的教学单元,形成模块,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入理解所学习的文种。

一、以“计划与总结模块”为例对模块教学特色的分析

计划与总结是相关文种,在教学中将这两个文种设计在一个模块中,会清晰地比对出二者的相关性。首先,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总结可以检验计划的优劣得失,计划可以依据总结得出的经验制定得更科学、合理。计划与总结既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又是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关系。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如此周而复始,循环无穷,不断提高,这就是计划与总结最本质最有价值的联系。其次,二者在关联中又有区别。计划是在工作之前制定的,总结则是在工作到一定阶段或计划完成后进行。计划的内容是为完成一定任务所设想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措施,重在叙述说明;总结则是对一定阶段的工作或计划执行的情况做出总分析、总评价,重在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做出理论概括。计划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总结要回答的问题则是“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有何工作规律”。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常会把计划写成议论文和抒情文,是对未来的展望和畅想;而把总结写成记叙文或说明文,是情况的汇总和罗列。这都是混淆二者的文体特征而造成的。计划是说明文,而总结是议论文,在模块教学的比较中,学生就会更确切地把握二者的文体特征,在写作中就不会再混淆二者的文体和表达方式了。

除此之外,还可能在模块教学中帮学生体悟出文种中含蓄而蕴藉的意味,这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拓展。还是拿计划和总结来说,一件工作的开始,我们写计划;这件工作结束了,我们写总结。新工作开始了,我们以上一阶段的总结为基础写新计划,工作结束了,我们再写总结。在计划与总结周而复始的轮回中,个人得到成长,工作得到推动,社会得到发展――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一件事!不单如此,计划与总结不仅是应用文体,它们还是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计划是一种朝气蓬勃的展望,一份计划应该是有激情的,同时也是有理性的;它也是你现在的人生姿态,当展望未来时,作为年轻人,激情是容易有的,理性就说不定了。现在你学了计划这个文体,你看是否能重新审视你的“人生规划”?总结是一种沉静的回首。爱做计划,不爱做总结,这是年轻人的特点。但是不做总结,就没有成长。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把总结做到家了,每天都在做。用计划与总结写作的思维方式面对你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爱计划,重总结,成为一个有条理有理性的职业人,成为一个既有雄心又很深沉的人。这样,你会发现工作是美丽的。

二、模块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越性

1.突出了文种教学,弱化了理论色彩。

当代应用写作由理论教学向文种教学倾斜已是大势所趋,理论知识遵循“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进行调整。但那种实实在在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以文种为核心的教学理想事实上还没有完全走出旧的思路。而我们所设计出的模块教学,将写作理论浓缩在“学习准备模块”,其他的教学模块全都以文种作为核心。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文种教学,弱化了理论所占的比例。

2.提高了教学效率,挖掘了学习深度。

在具体的文种教学方法上,讲一个文种,练一个文种,还是传统的普遍的作法。其优势就是教学流程清晰流畅,但效率不高,文种之间的联系与比较没有体现出来,学完的文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模块教学将两三个具有可比性的文种放在一起,概括共性,区分个性,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突现了文种特征,让学生在比对中,清晰地认识与掌握写作原理。

3.融通了其他学科,增强了职教色彩。

教学计划论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构建

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培养创新能力是本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尝试构建以“团队设计项目”为导向的培养制度,从而实践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为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1国家政策导向出现理解偏颇

近些年,很多高校总把承担项目、科研经费、SCI文章、获奖引以为荣,教学被边缘化已成为无法避免的无奈现实。教师只能“没有时间上课”,即使有时间上课也不会全身心投入教学,何况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亦不能悉心指导了,论文质量自然出现下降[1]。

1.2教师重视程度、师资不足及本身能力欠缺

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本身对自己职责责任不明,认识程度不到位,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缺乏热情。对毕业论文(设计)投入精力不足,对学生论文设计及撰写检查审核不严等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同时高校连续扩招导致师资不足难免顾此失彼。另外指导教师业务本身能力欠缺,造成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陈旧,内容简单,学术水平低下也是造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2-4]。

1.3学生主客观因素的存在

当今中国,在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下,供求矛盾俨然成为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5]。而现在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都是把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学期,正逢就业招聘的高峰期,毕业论文只得为找工作、就业签约让路。同时有的单位还需要学生先实习后就业模式,毕业论文(设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大量减少,自然会造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此外还有其它原因如: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忙于复习考研、出国等等也是主要原因[6]。1.4其他因素除上述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因素外,在教学单位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欠缺,如毕业论文(设计)经费投入问题,论文质量与指导教师奖惩问题等也都制约着毕业论文(设计)水平提高。

2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团队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构建

2.1教师团队建设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教师团队的构建

以各自的科研项目为基础,研究方向相似或相近的组成教师团队。实施时总的项目被分解成若干的小项目,每个项目有专人负责,对子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以学生团队的形式参与其中,利用教师团队及学生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目标。

2.2学生团队的构建

学生团队的组建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申报课题大多源自于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的子项目,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亲自进行科研设计,经指导教师指导后撰写申报书进行申报。学生团队的组建方法可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选择、以优势互补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效能。每个子项目的成员一般以2~3名学生为宜。在各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各团队成员的配合情况及具体操作需要可以做适当微调,以达到组建最佳实施团队的目的。团队与团队之间可经常性的互动,形成团队信息及合作网络,提高完成效率和知识技能交叉互补[7]。

2.3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的互动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会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申报书的书写指导;文献资料的收集;中外文文献的阅读整理;课题设计;综述、开题报告、论文的撰写;每周固定时间的例会、研讨会的交流;办公软件、实验分析软件的应用;与科研项目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指导等等,学生可以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积累科研教学经验,有助于教学相长积极氛围的形成。

2.4整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毕业设计

创新性实验计划完成后,结合创新计划项目,教师团队可为学生团队成员安排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由于这些同学已经历了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锻炼,毕业设计又是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延续和深入,因此会省去适应期,快速进入状态,为毕业设计的顺利高质量完成提供了保障。

2.5发挥导师制在项目团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导师制是近年来实施的一种新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是关于本科生教育的一项创新性实践[8]。我校本科生导师制始于2012年,从大学的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和教师通过互选,每位学生都能选定的一名教师作为导师,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指导学生学习、选课、考研、撰写毕业论文或开展毕业设计,关注学生业余时间学习生活,兼顾指导学生进行未来人生规划等工作。针对目前预防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时间短、经费有限的客观事实,导师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提前指导学生进入科研角色,无疑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尝试将导师制应用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并且效果明显[9-10]。我教研室近几年利用导师导学的机会适时地介绍科室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一般是大三的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成师生科研项目团队协同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的时间和经费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科研创新积极性方面获得良好效果。

3项目团队建设利于本科毕业设计水平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教研室在实行导师制的4年来,总计承担部级大学生创新项目7项,省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2项,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6人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3人次。学生团队的成员大多数都选择了继续深造,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从一些研究生导师的反馈来看,我们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有的学生在研二就争取到了直接升博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身努力息息相关,同时也表明经过科研团队近两年的磨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团队意识、协调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信力等方面都得以提高,这些综合素质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乃至人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项目团队中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可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这样能极大地提高教与学两主体的积极性。在团队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各专业教师掌握的知识、每个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在团队中得到传递拓展、交叉融合,并可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这种方式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计划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研究了水工专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排,提出了关于将两门课程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建议。

引言

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是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简称水工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它除直接分析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指标(如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等)和效益指标(如保证出力、发电量等)、工程安全和造价外,还要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正确合理的基本设计数据。据此不难看出,本课程在水工专业培养目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它是水工专业必修课之一。

但从我院教学实践来看,水工专业的学生似乎并不看重该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水工专业的学生,只对相关的力学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感兴趣,而对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则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一般都是等到学习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时才认识到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重要性,结果因基础不牢而捉襟见肘。再深人一层分析,造成这种教学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固然有学生认识上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课程自身存在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其教材编排等问题。

因此,本文试从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及其编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树立本课程的“规划”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的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问题

1.1课程的合并

在高等学校水工专业的课程中,1981年以前本课程原名称为“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与其相应的第一轮高校统编教材是(工程水文学)(上册)和(水利水电规划)(下册)。1982年12月,原水电部在南京召开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副主任扩大会议,会议在审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时,一致同意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分开设课,并将后者改称为(水利水能规划)。同时,会上讨论(1983一1987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即第二轮统编教材出版规划)时,同意将第一轮教材下册修订再版,作为水工专业(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统编教材(该教材1986年11月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在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课程中,本课程1992年以前合称为“工程水文学”,第一版(工程水文学)教材是1979年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12月出版的第二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并增加了水库调度一章。从1992年开始,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也相应地将其分为(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两门课,并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出版了第三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和由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朱伯俊主编的(水利水电规划》教材。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高等学校还是在中等专业学校,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都经历了由合到分的变革。根据新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笔者认为,以课程合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的课程设置改革,必将在中、高等学校全面展开,因此,本课程的合并也势在必行。事实上,关于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课程的再次合并,早在1995年实行“五天工作制”时已经开始,只不过它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合并,虽然达到了压缩本课程教学时数的目的,但就我院水工专业近几年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实质性的合并、重组。

再者,针对性强和实践能力强是职业技术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根据我院起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由过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三段式变为公共课和专门课两块式;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性教学时数之比为1:078(要求1:1),本课程教学时数仅有70学时。因此,不可能再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分开设置为两门课,即使从教学计划角度来看也有合并的必要。

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合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可以从它们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来分析。工程水文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水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水文观测的一般方法,并能搜集有关水文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即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水文计算能力,为确定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和施工及运行管理规程提供所需的水文数据能力。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任务则是在掌握河流水文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利用要求,分析确定水库的兴利库容和供水效益,确定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指标和反映水库水电站规模的主要参数—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和装机容量等,以及通过防洪调节分析确定水库的防洪特征水位和库容、溢洪道尺寸等。总之,使学生在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水利水能计算和规划的方法,为其毕业后从事水利工作打下基础。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工程水文学知识是进行水利水能规划的基础,将两者合并是切实可行的。

1.2合并后的课程名称

关于合并后的课程名称,笔者认为可将其称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这可以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两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从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参照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专业课,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水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的名称是合适的。再说,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主要是水库及水电站基本参数的选择,它关系到工程的规模和效益的大小、工程的安全和造价等问题,而且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水电规划知识。因此,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合并重组后的课程教材名称是恰当的。

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学内容的界定

2.1界定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原则上应该包含(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需要国民经济各方面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影响面广,系统性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规划有关的各个阶段对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江河流域规划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提。它是在勘测和调查所得的流域社会经济情况、地形资料、河流水文资料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江河上特定河段以及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规划,并经过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确定总体规划布局及河流梯级开发方案,提出实施程序及近期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是在经过审查批准的江河流域规划基础上,对推荐的建设工程项目,从技术、经济和建设条件等方面论证研究其可行性,以保证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能用较小投资获得较大效益。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设计工作可以粗略一些,但对工程规模、经济效益、开发的迫切性以及技术力量的落实等问题,必须论证清楚。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工程规划对工程进行总体布置,选定主要建筑物型式和控制性尺寸,如选定合理的坝址、坝线和坝型,通过比较,选定最优的枢纽布置方案、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和库容,选择电站的装机容量、机组型号。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阶段的任务是随时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情况,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安全;有计划地蓄水、泄水以及合理调度用水,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通过养护和修理使工程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程进行改建或扩建,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不仅是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

2.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

从上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江河流域规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河流与流域、水利枢纽与梯级开发、水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库规划—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水量损失及淤积、淹没、浸没等问题,用水特性与用水资料,设计保证率与设计标准,设计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设计洪水分析推求,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的计算,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和防洪特征水位的选择确定;水电站水能规划—水能利用原理与开发方式,水能计算,电力系统负荷图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及运行方式确定;施工导流规划—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与施工水文预报;水库调度规划—水库防洪调度图、灌溉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编制等等。

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问题

3.1《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教材体系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应紧密结合专业要求,打破(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材体系,通过删节、补充和调整,建立新的教材体系。为此,首先要了解清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内容编排情况。(工程水文学》教材是以水循环及径流形成过程、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推求、降雨径流分析、水文预报等为主要内容;同时扼要讲述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河流泥沙等方面的知识。高等学校教材是按以学时编写的,全书共十二章,依次为绪论、水循环及径流形成、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年径流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分析、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河流泥沙计算、水文预报。中等专业学校教材除无水文预报一章外,其它内容与高等学校教材基本一样,只是将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降雨径流分析分别并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和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两章中,因而全书只有九章。

(水利水能规划)是按42学时编写的,全书包括绪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兴利调节、洪水调节、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水利水能经济计算、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水库调度等八章。(水利水电规划)则是按54学时编写的,全书分为绪论、水利水电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库防洪调节计算、水能计算、电力系统中的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水库调度等六章。

3.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建议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其教材的编排既要有利于教学,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的认知。据此,笔者试提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教材的编排建议如下:

3.2.1绪论含我国的水资源及利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成就与展望,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程序,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3.2.2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含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水利事业,河流与流域,与江河流域规划。

3.2.3河流水文含水文学与水文测站,降水的观测与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蒸发与下渗,径流的形成及表示方法,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江河水位、流量、泥沙观测及资料整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来源。

3.2.4(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含径流调节,水库兴利调节分类,水库调洪作用,设计保证率与用水资料,防洪设计标准分类、选择,泄流方式及泄洪资料,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的淤积淹没和浸没等。

3.2.5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含统计分析的任务和方法,现行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相关分析方法。

3.2.6设计年径流推求含年径流及其变化特性,具有长期、短期和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推求方法。

3.2.7设计洪水推求含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可能最大洪水推求简介。

3.2.8水库兴利规划含兴利计算原理,死水位的确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和调节流量的计算,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 的计算简介。

3.2.9水库防洪规划含调洪计算原理,无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简化三角形法),有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3.2.10水电站水能规划含水能计算的内容和方法,无调节、日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保证电能计算,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

3.2.11水库及水电站主要参数的选择含电力系统的负荷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以发电为主的水库特征水位的选择。

3.2.12施工导流规划含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推求,施工水文预报。

3.2.13水库调度规划含水库调度的意义,水库的兴利调度图、防洪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的编制方法,水库的优化调度简介。

参考文献

①吴明远、磨道江、叶守泽合编.工程水文学.水利电为出版社,1986.

②周之豪、沈甘源、施熙灿、李惕先.水利水能规划.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③广西水电学校丁炳冲主编.工程水文学.(第三版).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④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朱伯俊主编.水利水电规划.水利电力出版社,l992.

教学计划论文篇5

[关键词]课程;变更;教学计划;质量;评估;监控

引言

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各项活动的行动指南,是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依据[1]。教学计划质量是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内容完整、系统地实施及教学质量的前提。而评估教学计划质量是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控的重要工作。目前有关教学计划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论文几乎未见到。教学计划的组成,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教学环节(含讲课、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考核等)安排、要求等内容。它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同时,它要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所以,它的内容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还有隐含因素和模糊性。因而,评估教学计划质量是一项复杂而且难度较大的工作。尤其它的一些因素带有模糊性,用一般的定性评估或传统的定量评分法难于做到准确和全面[2]。

对于有模糊概念而又可以量化的领域,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田晓娜(主编)在《中国学校评估工作实用全书》中对教学计划的评估即是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称为“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四级多层次指标体系方案[2]。其主要步骤如下:

1、选好评估指标体系(即因素集)和评语等级(即评语信);

2、确定末级指标评估向量,形成评判矩阵G;

3、确定权重系数A;

4、对末级指标评估向量形成的评判矩阵按最大最小运算法则,作模糊变换B=A・G;再归一化得到上一级指标评估向量。类推,得到最后问题综合评判结果。

采用“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评估教学计划质量,需要各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入,且其中对权重系数的确定,矩阵运算,多次归一化运算得到上一级指标评估向量等问题,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工作量也比较大。

为简化教学计划质量评估,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本文尝试以专题性评价(或评估)、或形成性评价、或诊断性评价教学计划[3]。专题性评价是指对教育活动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门的价值判断。它的作用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专题性评价只针对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评价,不要求对教育活动进行全面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也称为进行性评价。其特点是通过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以促进工作的改进。形成性评价一般以反馈调控和改进完善为主要目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往往是通过诊断教学方案、计划、过程、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改进、调控、矫正,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重视形成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诊断性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诊断性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改进手段。

教学计划是以课程为单元组成的。从计划制定到执行,其设置的课程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达不到设计要求而需要调整(变更),我们将实际执行时调整(变更)的课程门次数与计划制定时的课程门次数之比称为课程变更率。本文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为专题进行研究,用课程变更率指标评估院(系)教学计划质量。每个院(系)只须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参入,可快速完成本单位教学计划中调整(变更)课程门次数与计划课程门次数的统计工作,并形成全校数据汇总。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诊断各院(系)及各类课程变更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监控全校教学计划运行状态,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3]给院(系),以便院(系)及时改进、调控、矫正[3]。同时将评估结果纳入到年度院(系)目标考核管理指标中,促使院(系)、专业教研室重视教学计划制定,确保教学计划质量和教学秩序以及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

一、调查方法

教学计划中理论课比实践课、必修课比选修课门数都要多很多,理论必修课门数占到75%~80%以上,且必修课的重要程度和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以及在教学计划中所具有的代表性、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文选择理论必修课为研究对象,对其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调查评估。选取我校2008~200年78个本科专业4个年级教学计划中理论必修课为研究样本,采取专项调查(普查)方式[4],用课程变更率指标进行观测(统计、分析)教学计划执行情况[5]。

本文中课程变更率是指教学计划理论必修课中(相应课程类型或总的)课程变更门数与(相应课程类型或总的)计划课程门数之比,分为(总)课程变更率和各类课程变更率等。其中理论必修课按“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课”(A类课程)、“专业基础课”(B类课程)、“专业课”(C类课程)3类。课程变更类型分为“学期变更”、“学时变更”、“名称变更”。每类课程中都可能存在3种变更类型。一门课程如出现1种或多种变更,均属发生了变更。

通过对院(系)和学校两级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完成报表数据统计和汇总工作。经过院(系)和学校两级审核,工作误差接近于零。

表1、表2为设计的统计报表(见下表)。

①以专业为单位进行统计。对于几个专业合班上课的情况,按专业分别进行统计。

②表1中 “课程名称”为《教学计划》中规定开出的课程。“学期变更”,指《教学计划》规定开课学期和实际开出学期是否一致;“学时变更”,指《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与《学期教学任务》实际执行的学时是否一致;“名称变更”,指《教学计划》课程名称与实际开课名称是否一致。

③表2中计划课程数据为本专业4个年级2008~200年两个学期教学计划设计开出的3类必修课课程。

④表2中变更课程数据由表1按“授课年级”和“课程类型”对应汇总到表2相应栏目中。

⑤表2中计划课程统计和变更课程统计的单位均为门次数。

二、统计结果

根据各专业表1和表2的统计汇总后,再汇总出全校各院(系)所有本科专业各类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见表3、表4。表中各种变更率(下同)说明:A类课程变更率为公共基础课变更门数与其计划课程门数之比。以此类推B类课程变更率和C类课程变更率等。专业变更率是指有课程变更的专业个数与专业总数之比。

三、课程变更情况及原因分析

1、各类课程变更及构成分布

由表3汇总得出表5和表6可见,在全校各类课程中,C类课程变更率均最大,其次是B类课程,A类课程变更率均最小。说明专业课调整变化较大,可能是随着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教学计划须随着相应调整,也可能与计划制定者的水平有关或制定计划时调研论证不够。若是后一种情况就值得注意了。因此总体上说各院(系)对专业课的设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论证。

从各院(系)来看,C学院B类课程和C类课程变更率分别为22.5%和25.9%(见表3),L学院C类课程变更率达28.6%,如此高的课程变更率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这两个院(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要很好地研究和论证。

2、课程变更类型构成分布

由表1样表填报汇总得到表7和表8可见,在64门变更课程和有课程变更的24个专业中,学期变更占比均最大,说明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把握不准,课程衔接关系不明。而学时变更占比均列第二位,说明在教学内容设计把握不准。名称变更占比均最小。关于名称变更,有的院(系)不同专业同一门课程或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同一门课程名称不统一,说明在教学计划论证时没有统筹兼顾,规范性不够,课程建设管理还不到位。

另外,在必修课中还有增加课程和取消课程的情况(增加和取消课程均未统计学期、学时、名称变更),说明对专业整体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完整。

3、院(系)和专业课程变更情况及构成分布

表9是由表3汇总得出以院(系)为对象进行统计的课程变更情况。由表可见,全校有三分之二的院(系)其课程有变更。其中C学院课程变更率最高,达18%(见表3),下属2个专业都有课程变更;L学院其次,达9%,也是下属2个专业都有课程变更;Q学院课程变更率并不高,但5个专业中有3个专业其课程有变更(见表4)。

表10是由表3汇总得出以专业为对象进行统计的课程变更情况。由表可见,全校有近三分之一的专业其课程有变更。其中变更率较高的专业有(见表4):C1专业课程变更率达22.7%,其B类和C类课程变更率分别达25.0%和38.5%;L2专业课程变更率达15.8%,其C类课程变更率更是高达60.0%;F5专业课程变更率达13.6%,其A类和B类课程变更率分别达18.2%和11.8%;C2专业课程变更率达13.3%,其B类课程变更率达20.0%;S2专业课程变更率达11.8%,其B类和C类课程变更率分别达18.8%和33.3%;J1专业B类课程变更率达42.9%;M1专业C类课程变更率达33.3%;I1专业C类课程变更率达25.0%;Q1专业C类课程变更率达25.0%;B2专业C类课程变更率达21.4%;Q2专业C类课程变更率达20.0%;O5专业C类课程变更率达18.2%。

如此多的院(系)和专业存在课程变更,需要这些单位给予重视,分析原因,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4、变更课程的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及分布情况

从24个有课程变更的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来看,在我校10个学科门类中(无哲学),除了经济学和历史学外,其他门类都有专业存在课程的变更(见表11),其中工学类专业占比最大,理学类次之,文学类列第3。从办学历史来看(见表4),有老专业,也有新办专业,还不能说明老专业就成熟了,没有计划课程的调整,也不能说明新专业就不成熟,经常调整计划,关键是看院(系)对制定计划的重视程度。

四、总结

1、教学计划中课程发生变更,必定是原课程设置不能达到计划设计的要求,或违反了教育教学规律。从课程变更率这个角度看,其变化大小也能从某一个方面反映教学计划质量的好坏。

2、根据上述以理论必修课为对象,采用课程变更率指标检测、诊断、分析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评判教学计划质量,从某一个视角方面对教学计划质量进行评估,并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方法为专题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属于准评价范畴。采用此法可以不需要各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入论证,只由少量教学管理人员就能随时组织检测和诊断,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快速、灵活、简单、操作方便,可及时将评估信息反馈给各院(系)和专业教研室,便于相关部门改进工作。

3、可以选择一个学年(或者一个学期)作为周期评估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情况,以此监控教学计划质量,并可将评估结果纳入到院(系)目标考核管理指标中,促使院(系)、专业教研室重视教学计划制定,确保教学计划质量和教学秩序以及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4、全面掌握全校教学计划制定的总体质量情况,容易在哪些方面出现问题,以便即时调整、改进。

5、本文采用3种课程变更类型指标对理论必修课的执行及变更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来评估教学计划质量的。虽然理论必修课在教学计划中占主导地位且具有代表性,但在教学计划实际执行中还存在其它情形的课程变更,如:必修变选修、总学时内理论课与实验课及上机实习的变更、增补课程、取消课程、拆分课程、开课单位变更,以及选修课变更、实践课变更等情况,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对教学计划的质量评估,因此还需要将这些情形的课程变更作为观测指标考虑在内,以使评估更加准确和全面,笔者将在他文中作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田晓娜主编.中国学校教务工作实用全书(第2版) [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87-90.

[2]田晓娜主编.中国学校评估工作实用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243-248.

[3]陶西平主编.教育评价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5-57,74,81,97-99.

[4]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13-238.

[5]周璐主编.社会研究方法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72-281,302-315.

[作者简介] 陈建明(1963~),男,湖南人,本科,长江大学教务处教材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教学计划论文篇6

环境工程是培养具有扎实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基本理论;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控制技术;具备环境工程基本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环保项目施工与管理及一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环境保护一线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管理和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专业。莆田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是莆田学院第一批开设的本科专业,办学历史已有13年,先后为社会输送了近千名优秀的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现为福建省环境工程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环境工程专业成为莆田学院“卓越计划”培养试点,期望通过计划实施,促进环境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为莆田学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卓越计划”建设中,毕业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仍然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理论和实践机会。因此,毕业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素质和其步入社会后能力的发挥,是反映“卓越计划”成功与否的标志。本文就莆田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环节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调整毕业环节进度

对于普通毕业生,毕业环节教学是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环节时间在10周左右,扣除写论文、答辩等时间,学生真正进行毕业环节实践的时间非常短,而且目前就业越来越困难,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要还去应聘、面试、找工作,还有部分考研的学生,他们的考研面试也在这段时间进行,这些事务占用了大量时间,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产生了强大冲击。为此,莆田学院在制定“卓越计划”培养计划中,毕业环节工作大大提前,其中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在第六学期期末完成,第三学年暑假就进入“卓越计划”合作基地,开始边实践边做毕业论文/设计,整个毕业环节时间跨度超过40周,这样既能保障毕业环节的时间,也可以解决与找工作、考研的时间冲突问题。

二、加强指导教师综合能力培养

“卓越计划”要求毕业环节的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莆田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学校,办学历史积淀较浅,校内教师虽然都具有高学历,但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实践经验缺乏,为了保障实施“卓越计划”的优秀师资资源,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指导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一)加强指导教师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在原有教师考核系统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教师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忽略对自身实践经验的培养,逐渐脱离了实际应用,工程实践经验缺乏,使得许多教师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实践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结合学校出台的制度和政策,学院要求所有中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教师的实践锻炼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期间,连续进行或间断式开展实践。由教师自行联系到企事业单位实践研习、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活动、参加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办的研习班或实训班。第二,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全职在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和深度服务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不少教师被企业聘请为技术顾问或客座研究员,这既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了教师科学视野,也为教师指导毕业实践环节提供了很多素材。(二)推进指导教师的学术交流学习学院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福建省重点学科和“生态环境与信息图谱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平台,设立交流基金,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中青年骨干前往国内外科研院所进修深造。在此政策激励下,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先后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等进行进修访学。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为他们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思想提供更多机会。通过这些交流,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保证了环境工程“卓越计划”的毕业环节的指导质量。

三、建立高质量的“卓越计划”合作基地

学院“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分为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阶段,实行“3+1”模式,第4学年在合作基地培养,他们的毕业论文/设计基本都在合作基地内完成。因此,合理选择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卓越计划”合作基地,是保证毕业环节的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学院从常年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中遴选出一批优秀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卓越计划”合作基地,比如,莆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普罗达克森(莆田)水处理有限公司、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厦门中迅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碧水蓝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这些合作基地都具有较强的从事环境专业的研究和工作的基础,有技术骨干力量作为合作导师,且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改的项目,可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课题。通过与这些企事业单位合作,有力促进了“卓越计划”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的提高。

四、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指导

普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环节通常是在单一的校内教师指导下完成,大部分课题来自教师的科研前沿课题,本科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且易使培养的学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卓越计划”的毕业环节中,实行“双导师”培养体制。“双导师”中校外导师由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学术背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组成,他们长期工作在环境工程设计和解决环境实际问题一线,与他们合作可以加强学生在毕业环节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在毕业环节实施过程中由校外导师提供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任务书,并提交到学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具体毕业环节的技术指导,按照课题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毕业环节过程管理、毕业论文的理论提升、资料整理,并将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作为不断改进的依据,不断更新校内教学内容,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在实行“双导师制”后,所有选题都直接来自校外导师单位的实际工作,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双导师制”的实施还使学生提前融入社会。一些合作单位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可以在毕业前对实习学生进行考察,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实习学生就业的机率相应得到提高,用人单位由此缩短了试用期限,节约了培养成本。

五、强化过程管理和监控

“卓越计划”的毕业环节大部分在合作基地完成,其质量监控难度较大。学院据此制定了毕业环节管理和监控的计划,除了校内导师实时跟踪监控指导外,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环境工程系都定期到合作基地检查,包括学生出勤、实验记录本、毕业论文/设计进度等,基本做到周周有检查,月月有汇总。在毕业环节期间,“卓越计划”的学生回校三次,以组会的形式向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汇报他们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卓越计划”下的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学院邀请校外专家、校外导师和部分用人单位参与论文答辩,避免了毕业论文成为“走过场”的形式,同时现场气氛明显活跃,学生认真程度也明显提高,倒逼着“卓越计划”毕业环节的教学质量提高。

六、结束语

毕业环节对于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技术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卓越人才”,更好满足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牵涉的因素非常多,仍是各高校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结合近几年的探索实践,从调整毕业环节进度、建立高质量的合作基地、加强指导教师综合能力培养、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毕业实践环节指导和强化过程管理和监控等方面入手提高“卓越计划”毕业环节质量,成效显著。入选“卓越计划”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以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这些成绩表明毕业环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良好。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为更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情况的改变而适时调整,为培养高质量的“卓越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计划论文篇7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计划评估 DRI模型

教师教育计划,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提升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教学发展予以促进或协助的计划。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文献的研究重点仍然放在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等问题上,却很少有对教师教育计划评估的研究。但事实上,对教师教育计划进行评估,研究其应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实践的贡献和影响,无论对教师教育者,还是对教师本身都应当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计划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师教育计划和对计划的系统评估还处于一种相互分离的状态,以致教师教育计划不能很好地证实其有效性。

1.教师教育计划评估模型的相对缺乏

目前,大量的计划评估模型都是为普遍性的评估工作所设立的,而专门针对教师教育计划的评估模型却相对匮乏,教师教育者很难将现有的模型应用到对教师教育计划的评估当中去。Galluzzo和Craig(1990)认为存在三个原因:(1)难以设定标准变量,即难以解决怎样定义和测量知识和技术的问题;(2)难以设定独立变量,即难以在众多变量中界定那些可以分离的、相对独立的评估变量;(3)难以设计评估方法,即很难以一种既有效,又可靠的方式去收集和分析评估数据。

2.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间的相互分割

教师教育者往往不能将教学、教师教育和计划评估三方面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大量对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的研究并没有将学校教师的学校教学和教师的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教育者也无法在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计划之间找到方法上或实证上的联系。因此,教师教育者很难获得有效而真实的评估数据对教师教育计划加以评估,也很难制定一套既有助于设计教育计划,又有利于进行教师教育和指导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案。

3.教师教育计划评估需求的相互矛盾

教师教育计划评估中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教师教育者不知道为谁或为什么做计划评估,导致教师教育计划评估失去作用甚至起误导作用。Galluzzo和Craig(1990)划分出五大类教师教育计划评估的相关人群,分别是实施教师教育的行政人员、职前教师和实习教师、认证机构、计划评估人员和公众,他们的意见对教师教育计划的制定、修正和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五类人群对教师教育计划的需求和偏好往往不相同甚至还会相互矛盾,致使教师教育者无法制定出既满足所有特性,又满足所有需求的教师教育计划评估方案。

4.评估数据的质量未达到研究数据的标准

教师教育领域的工作者都必须在在这种新标准下设计客观的、可实施的评估计划。如果教师教育者不能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评估数据,其研究就不能在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获得同行的认可。因此,将评估数据的质量升级为研究数据的质量,成为教师教育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教师教育计划评估模型――DRI模型

针对教师教育计划评估中存在的问题,Metzler和Tjeerdsma(1998)设计了一个发展(Development)、研究(Research)、改进(Improvement)分析模型,即DRI模型。

DRI模型的特征包括:(1)DRI模型是一个教师教育计划评估的概念模型,它沿用了传统的过程─目的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即通过表述评估计划的两个主要过程─发展和研究,来实现计划评估的最终目的─改进;(2)DRI在具备很强的理论指导性的同时,又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计划评估方案进行修改和创新;(3)DRI模型可以为教师教育计划的评估和决策产生系列研究数据;(4)DRI模型是一个包括连续、可循环操作步骤的模型。

DRI模型分成三个阶段:发展、研究和改进。

1.发展阶段。DRI模型发展阶段的目的在于向教师教育者提供计划评估各因素的描述,包括计划的设计和结构、教师的经验和专业、相关的目标和标准(比如NCATE制定的标准)、计划的资源支持、计划的知识基础、计划安排的教育学课程和学习活动及相关的政策等。分析这些因素所需要的数据可以从几个来源获得:(1)受教育教师的个人情况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等);(2)受教育教师的学术记录(教师资格考试分数、曾进修课程分数等);(3)教师教育计划的教学大纲和教育任务;(4)与计划相关的行政和课程政策记录。

2.研究阶段。DRI模型的研究阶段会提供一系列有关计划结构和结果的评估数据,为下一阶段计划组成部分的改进做好准备。这些数据还可以让教师教育者获知受教育教师达到目标(标准)的程度。一般来说,研究阶段的分析数据来自于:(1)教师标准化考试分数;(2)学术数据(教育学课程分数等);(3)课程文件(教师学习过程中完成的项目,写作样本等);(4)教师讲课或作自我分析的录影样本;(5)教师教学经验和专业经验的测试;(6)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束时,对教师感受的调查。完成数据收集后,就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于不同来源的数据要应用不同的分析工具:比如,对教师经验的测试数据就要用定性的方法加以分析,而对一些课程分数和考试分数则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

3.改进阶段。结束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后,就进入了DRI模型的改进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研究阶段的数据对教师教育计划进行改进,其改进的方式有4种:维护、调整、修改和重塑。Metzler和Tjeerdsma(2000)指出对计划的维护包括:计划的主题不能改变;行政和课程政策保持一致;研究的对象教师为同一群人;要准备充分的课程活动空间;要有足够的课程材料、教育资源和通讯设备配备给教师使用。对计划的调整包括:调整教学方法介绍课程的时间序列,将之与教育学课程安排在一起,以增强教师教学的效力等。对计划的修改包括:修改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时间,让教师们在正式教学前就有规律地接触学生,使教师们学到的教学方法不至于变得陌生,同时增强教师教学的自信心。对计划的重塑包括:整个行政工作的改善;充分协调计划实施过程中整体教职员的意见;获取新的教学资源或重新分配现有的教学资源。

三、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DRI模型对教师教育计划评估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完善教师教育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理论方面看,DRI模型提出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模型中变量的设定、分析的阶段以及对数据的要求都达到了研究用的标准,教师教育者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计划将有价值的信息加入到模型中去,以丰富教师教育计划评估的知识基础。从实践方面看,DRI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教育者更有效地制定教育计划或者对现有的教育计划加以改进,而且可以帮助受教育教师去深入理解和参与教育计划,促进他们的学习过程。再者,应用DRI模型对教师教育计划评估进行研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师教育体系中教学、教师教育和计划评估相互分割的局面,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为教师教育者进行计划评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助于受教育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Galluzzo, G. R., & Craig, J. R. Evaluation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1990.599616.

教学计划论文篇8

【关键词】“硕师计划”;体育教师;培养策略

1.选题背景

2004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 该计划是一项鼓励应届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初高中任教,以解决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师资队伍匮乏的一项政策。河南省自2004实施“硕师计划”以来,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五所培养院校先后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1500多名,毕业生在我省44个贫困县进行教学,为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骨干师资力量。提高了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程度、综合素质,改善了农村教育总体水平、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匮乏的窘境,创新了我省大学生多向的就业道路,弥补了我省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的不足。因此,强化体育学科农村师资的培养已经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对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有效研究更好的推动“硕师计划”政策可持续良性发展。

2.“硕师计划”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困局解读

2.1招生困境:我省“硕师计划”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生源不足,学生报考资格不合理,门槛过高。“硕师计划”在河南省的推广也没有像“国培计划”和“特岗计划”那样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追捧,这项多赢的政策在河南省的推广出现困境。作为“硕师计划”中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师资培养上同样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

2.2 选拔困境:选拔标准宽泛简单,学生参与动机失真。查阅文献发现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出现不公的现象,有的学校从内部宣传组织,学生“自我推荐”,学校把条件符合的学生确定为农村教育硕士生,一些学校把该项政策作为一种荣誉甚至福利分配某些学生,这也就造成学校招生人数不足,或者计划招生和实际招生基本持平的原因。

2.3 任教困境:教非所学所选,动机失真“硕师计划”政策执行涉及部门、人员较多,协调监管力度较大。根据“硕师计划”政策规定,硕师生在任教三年同时聘为特岗教师。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硕师计划”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当地教育部门对该政策选择性执行或者曲解执行把资金用于其他空缺。特别是体育硕师生在学校中处于学科方面的劣势,其待遇明显低于其他学科硕师生,这是有悖于公平的。造成体育硕师生对这一政策的初衷表示怀疑,打消了毕业后留在本地任教的念头。体育硕师生普遍存在着把基层从教当做一种权宜之策的心态。

2.4 培养困境: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理论实践相脱节,培养环节衔接不畅,缺乏监管。“硕师计划”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包括从三年远程教育平台课程学习、寒暑假集中培训和任教教学实践到脱产学习一年中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硕师计划”一定程度提高当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程度,助推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改善农村体育教育总体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5 培养困境:人才流失率比较高,与“硕师计划”预期的效益相差较大。其困境表现在体育硕师生的就职去向、回归单位的原因、体育硕师生离职原因等方面。

3.结论与建议

通过相关文献参考,对相关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提出以下建议:

3.1强化“硕师计划”的宣传力度。注重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思想品德教育,发扬其投身农村教育建功立业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热情。

3.2严格程序,真实选材,各级地方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相关职责,详细制定该政策的监控计划并有效执行。

3.3设立相关政策,激励体育教学开展。强化优惠政策的落实保障制度,加大对“硕师计划”体育学科专项资金的投入,切实保障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切身利益。

3.4开设凸显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特色的课程;加强对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管理,学位论文的管理,落实双导师培养机制。

3.5以留住人才为宗旨的政策导向,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真正切实做到政策引人、待遇吸人、情感染人、事业留人。

上一篇:教学目标范文 下一篇:支架式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