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30 21:02:45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1

1.1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不够合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题,将重点仍然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教师侧重于让学生掌握经验,学会模仿;而不是采取探索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案例中归纳到理论层面;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2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不够科学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对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的讲解,不同知识点的方法、公式多,又比较相似,让学生容易记混淆。不同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相互割裂,不容易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1.3使用的教学方法陈旧、老套

《成本会计》目前的教学方法仍然采取填鸭式讲授法教学,教师满足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学会编制和计算成本表格,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记录和流转程序以及数据之间的来龙去脉,表间的结转关系无法有一个直观了解,对实际中的成本核算流程缺乏感性认识。

1.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成本会计的实训课程,但由于实训课程是在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而且主要是以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为主,让学生通过成本会计核算软件来进行实训,学生很难区分生产工序和生产步骤,也不容易理解生产中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和在产品转移方式,从而影响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步法等的计算。成本会计实训课时较少,学生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大量的成本会计仿真实训。面对不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多个料、工、费项目,需要通过不同的成本核算表格以及不同的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程序,学生只能望洋兴叹,满足于能按时对照实训答案完成实训,导致学生的账证意识模糊,不能很好地将费用分配结果与记账凭证对应;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成本计算单和相关成本账簿之间的结转对应关系;更无法对实际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形成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对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等职能的训练更是缺失。综上,笔者试图通过《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尝试重组课程内容,将按照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与步骤展开的课堂理论知识串联起来,使缺乏实践经验的高职生在仿真实训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能力。

2《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改革的思路

2.1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依据成本会计岗位及其工作过程的特点,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具体要求,将《成本会计》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合理创设六大学习情境: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规律,按照从单项到综合的方式排列六大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层层递进。再将学习情境根据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项目,并根据每项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案例和单元实训。积极注意调查学生的反馈,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进。

2.2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项目,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学条件,机动灵活地运用比如模拟仿真教学法、边讲边练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技能竞赛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务有机结合。比如,在讲授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时,鉴于学生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已学习过有关内容,笔者在课堂上采用模拟仿真教学法,先给学生用挂图展示职工薪酬核算的业务处理流程,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成本核算项目小组,直接给出仿真模拟企业的职工工资凭条、职工薪酬汇总表、计提五险一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汇总表等原始凭证,要求学生自己为企业编制企业职工薪酬分配表。学生根据下达的工作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是教材),按照岗位进行核算,完成相关成本单的计算,同时完成相关账务处理。

2.3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适当增加实训课程的教学时间,并在教学实施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变学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大量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边讲边练教学法,模仿企业的会计核算环境,给学生分配相应的成本会计核算角色,布置成本核算任务,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相互讨论,进而完成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成本会计属于内部会计,设计企业的商业机密较多,学生很难找到在企业实习的机会,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只能以校内实训为主。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参照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三个层面的实训。

(1)“单项手工实训”。

根据成本会计不同的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核算任务,设计单元实训任务,分发记账凭证和成本费用账页,教师在讲授完理论教学内容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随堂进行单项实训。

(2)“综合手工实训”。

将三个基本的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和两个辅助成本核算方法———分类法、定额法重组在一起进行实践教学。按“建账—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成本会计报表”的成本核算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使学生对整个成本核算流程和账证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3)“企业模拟仿真实训”。

“企业模拟仿真实训”通过成本会计教学实训软件来进行成本核算电算化实训。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成本会计岗位职责将学生分成组,分阶段规定实训任务,对学生进行轮岗实训,并分阶段检查学生的实训效果,解答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开发高水平的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研发教学课件时要突出各成本核算流程的整体性,对成本核算流程可设计一些动画,以增强趣味性;并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Excel软件设计成本核算计算模板;利用班级QQ群以及微信等现代通信设施与学生在课下保持联系,增进师生互动。

3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效果

笔者在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2011级、2012级学生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实施了接近2年的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堂实践效果的反馈,笔者重新构建了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设计了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撰写了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标准;制作了精美的PPT教学课件;并对所有成本会计学习情境编制了Excel成本核算模板;编写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成本会计实务教材与习题册,该教材在使用中获得了学生的好评。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也提高了教师的执教水平和学生的技能。2013年和2014年,笔者连续两年担任指导教师,带领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2011级和2012级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各四名学生参加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在2013年,生科代表队在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并荣获成本岗位二等奖;在2014年,生科代表队在大赛中荣获总分第二,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笔者也在该次大赛中荣获优秀教师指导奖。

4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中,也遇到了一系列还需要在未来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如何将学生运用Excel编制成本计算表和成本报表的技能与成本会计课程常态教学相融合?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于成本会计案例的编写水平;减少理论教学实践不等于降低理论教学质量,如何做到在课时不变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调整到最优?如何更好地对学生的成本会计模拟仿真实训进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这些都是笔者在未来的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做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 针对当今高职教学普遍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新理念。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尝试将理论融于实践、课堂融于实践的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高职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就是学习落实教育部关于“若干意见”的精神,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要探讨与实施理论与实践有机相互融合,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在真实环境里,教师讲述理论的同时,讲解实践操作、工艺和技巧等。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动手操作及亲身体验,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彻底改变教与学分离的现象。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集中讲授,分别指导。教学中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锻炼,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

高职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就是要开发制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标准;组织开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材;探索建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场地和资源;加强建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师资队伍等。围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发性和职业性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1、开发制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标准。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组织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材。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3、探索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场地。要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建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4、加强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要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的专职课程教师和兼职教师。要注重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试验过程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电气系按照高职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标准,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学团队教师自行开发设计制作实验、实训装置200多台(件),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学团队教师结合专业需要与特点,编写实践教材和讲义,将最新的材料、工艺和技术及时编入教材中,供学生学习与参考;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学习,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省级、部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奖;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学生在生产一线真实环境下得到锻炼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宏.谈高职教学创新职教论坛2003.(10)

[2] 都本伟.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丽能. 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4] 訾贵昌.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 各界2007.8

[5] 訾贵昌. 自行研制教学实训装置的探索与实践 辽宁高职学报 2008.3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3

关键:电工基础 教学与实践一体化

资料表明,新分配上岗的大、中专毕业生,尤其大专毕业生,基础理论水平较高,但工作综合能力欠缺,尤其是独立工作的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而作为四大板块教育之一的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技能型劳动者,它肩负着传授技能、发展技能的重任,把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放在同能重要的地位,尤其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突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越来越凸显出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

一、一体化是电工基础课程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上课模式是先上理论课,再上实验课验证。但目前中专职业教育遇到的难题是显而易见的,近几年来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综合素质逐年下降,文化基础更是差得一塌糊涂,如果按标准教材、教学计划、大纲组织教学,专业理论课大概只有20~30%才能跟上进度,甚至还不达这个比例。学生上课时听讲,即使很很认真,但下课后很快又遗忘了一部分,等按照课程表和实验室排出的实验课时间,再去做实验,很多学生本来就不甚明白的知识忘掉了大部分。有时实验室又安排另一个实验老师来做专门指导实验,这样容易使教与学在理论和实验环节上产生一个不协调的接口,甚至脱节。而一体化就是在一体化教室内,讲知识技能和课堂实验、学生动手想结合,边学习理论边做验证。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出来的结论和理论结合,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这样印象深刻,也较不易遗忘。

二、一体化在电工基础的具体应用

(1)将理论教室与实验室合二为一,改为一体化教室,该教室集科学、图片、实物、多媒体教学于一室,把理论和实践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克服了传统课堂枯燥无味、以师为主的弊端。在电工一体化教室中布置演示版、电子元件、测量仪器、焊接工作台等,当然这些实物不一定长期固定在教室内,可根据课堂内容适当调整;更不是所有仪器设备都堆于一室,比如电动机要用到三相电,必然要用专线,不可能移至教室内;再如,一台配电柜体积庞大,也没有必要移入教室内。总之,一体化教室酌情而定,根据不同知识布置相应实验,使教师上课理论对照实验教学,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实践、能讨论、会应用,不再有乏味、听不懂繁杂的理论知识、无所事事的感觉,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传授中应用一体化教学

传统电工教学时,通常将理论和实验分开进行,有时还是两个老师分别授课,理论老师讲课只注重理论,实验老师上课只注重接线等实验内容,一般实验老师会把实验内容又重复讲一遍,为自己的实验课铺垫,其实有时这是严重的浪费,因为理论老师已经讲过一遍了,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理论教师只管讲课,疏于技能钻研,实验教师只管做实验,忽视新理论的补充。结果导致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带出的学生自然更难以成为企业中的适应型人才。而在一体化教室上课则可以很好地克服以上不足,它融理论、实践为一体,师生面对面,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动手,教师指导,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了就做,强化了技能教学,突出了技能培养,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教师也理论、实践两手准备,全面发展,这样师生共同进步,自然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知识技能强调的是“知”,操作技能强调的是“做”。“知”必须通过“做”来实施,“做”又可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进一步巩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可相互转化。在操作技能训练时,教师需针对学生克服弱点,迅速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使整个班级教学进度一致,要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放任自流,对于学习成绩好、自觉性高的学生,可适当少放花精力指导;对于大部分中间学生,要多留意,尤其强电实验时,更要时时留心安全用电问题;对于少部分不学习的学生,要从简讲解,指导他们动手观察实验结果,让他们增强信心。以此往复,螺旋上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各自的层次区域不同水平的提高。

如单向正弦交流电中向量的加法,很多学生开始都难以理解,总是习惯将向量的有效值直接加法,通过做实验,学生就可以轻易得出结论:直接加有效值肯定是不对的。那要具体怎样计算呢?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讲解、画图和演示,学生印象深刻很多,比单纯讲理论,再单纯做实验效果要好的多。

三、实现一体化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一体化教学需要特殊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理论与实践并举,因此教师不仅能在七尺讲台侃侃而谈,更能在技能操作中率先垂范,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理论讲得好的很多女教师,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多去动手,多做实验,多钻研操作技能;而实验教师也要适时熟悉和补充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一体化课堂的教学。

(2)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新型教材

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和教材的模式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及其满足需求的方式和程度。目前的中职教材,相当一部分是由大、中专教材删编而成,理论部分过多过深,不适合理论基础如此差的中专生,更不适合操作技能的指导,因此要开发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是关键所在。一体化教材应本着“按需施教”的原则,着重解决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的问题。教材应切合实际,文字简练、图文并茂、易学易懂,克服传统教材理论深奥,枯燥古板,学生不易接受的弊端,处理好知识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关系,做到理论知识为操作技能服务。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4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管路拆卸 实施 考核

中图分类号:G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83-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领域目前最急需的是综合素质高、职业理论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在与: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高操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要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树立职业意识,并培养其职业能力。为了提高我学院的办学质量,响应国家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的[2006]16号《教育部关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我学院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积极学习并有计划开展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中《管路的拆卸与安装》实训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性地位,取得显著教学成果。本人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一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过程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及特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结合起来,主张的是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要求以“做”为中心,一切教学都应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即打破传统的理论、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塑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能力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坚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坚持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学以致用,调动学习兴趣,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教学环境企业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学场所一般选在实习工厂、实训室和一体化教室中进行,这些教学场所的环境具有明显的企业特征,为学生进入企业做好有效的铺垫,可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

4.需要“双师型+学习型教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会讲理论和原理,而且要会实际操作,否则教师就不能指导学生的“学”和“做”,教师只有主动下企业实践,主动去了解企业的动态及发展前景、行业标准和用人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适应一体化教学。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管路的拆卸与安装》中的实施

《管路的拆卸与安装》课程,目的在与实践学习后,使学生能够识别化工管路装置的组成部分,掌握各部分的用途;能够对流体装置中泵进行正确、规范的开、停车操作;能按行业标准、规范进行化工管路的拆卸与安装,并掌握管路水压试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对化工管路进行正常的维护;能够对管路中截止阀、闸板阀等进行填料的更换;能够熟悉化工工艺岗位制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体化教学在《管路的拆卸与安装》中的具体实施如下:

1、以情景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针对本课程的内容及学习目标,调研开发出与企业实践中相似的六个工作情景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接受任务书,并完成任务。

2、模拟企业工作现场,进行角色的转换

模拟化工企业工作现场,进行实训室与工艺操作车间,学生与工人的角色转换。在学习过程中,某些环节完全可执行企业标准模式,如:分小组合作,班前会制度,安全教育学习等。

3、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为幕后“导演”,学生为主要“演员”,教师除必要的理论讲解与操作演示外,均由学生独立或团队完成相应的情景任务。如:工艺管路的巡检,阀门填料的更换及阀门垫片的手工制作等为独立完成任务,而化工管路的拆卸,化工管路的安装及管路的试压为团队合作任务。

4、合理、有效、公正的考核

为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素养及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兴趣,制定合理、有效、公正的考核方式。综合成绩应该由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构成,并要突出实践学习过程在教学考核中的地位,因此过程考核成绩占70%,理论结业成绩占30%。

三、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体会

1、改变传统教材模式,调研企业工况及用人现状及企业发展前景,以情景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载体,使知R模块化,既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融合,形成完美知识链;又能加以巩固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快速成长,以满足企业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2、教师作为“导演”,要做大量的幕后工作。如:调研后工作情景的设定,知识点的排序,工作页、工作任务及考核标准的制定,教学环节的组织、教案的编写、课件和微课的制作等,使“教”“学”“做”顺利有序进行,以达到相应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是教学实施的准则之一,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灵活多变,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4、制定合理、公平、有效的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行之有效奖惩制度,既有信服度,又有利于增强团队间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公平、合理、有效的考核标准,既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觉,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奖惩制度的制定要基于校规校纪的范畴,有助于课堂环节的实施,而对于过程性考核,要遵循行业标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5、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更好的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双师型”教师不仅是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而且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成才。教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有机会和条件对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使理论和实习两种教学能力在有机结合中取得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师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种能力共同提升、齐头并进,提供了最佳途径。二是“双师型”教师对培养“双学型”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双师型”教师可以在培养“双学型”学生中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成为“双学型”人才。

6、需要社会及学院的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前景的分析,企业工况及用人现状的调研,绝非某一教师一己之力完成,它需要专业人士、企业专家及校方等的多方合作。一体化教学硬、软件设施的完善,则需要学院的统筹规划。教师的企业实践学习、沟通交流学习,需要校方与企业、校方与校方的沟通与联系。

结束语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管路的拆卸与安装》实训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也巩固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了良好职业素养,为后继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及学院给予的各种学习资源,不断学习,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5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课程改革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或工作页。

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它创新了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理实一体化”,解决的是专业理论课程和生产技能实习“两张皮”的问题。目前,我院采取一体化教学形式主要是“任务驱动”的模式,它解决了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任务驱动”具体实施起来可分为“七步”,即“提出任务――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每门课程都从典型工作任务入手,采用工作页(或任务单)的方式,将“七步法”贯穿其中,强化了“学与做相融合,学习和考核相同步”的教学思路,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融合在七步中,最终形成了“教中有学、学中有做、做中有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外,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水平。

我院采取的方法比较可行:

1.将现有教师队伍合理组合,相互取长补短,通常由两位教师共同担任某一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即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2.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目标努力。

3.以老带新,即让具有一体化教学资历和经验的教师与年轻教师搭班子,在实际教学中迅速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4.聘请企业中的工程师、技师、行家来校担任客座教师,并特邀他们参与课题设计开发和教材的编写。

下面谈谈我是在《维修电工》教学中如何通过“七步法”来实现一体化教学的。

一、提出任务

1.讲授

通过语言描述,分析课程的理论基础,提出目标和技能标准,使学生熟悉课程的内在联系。如能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环境描述,再采用启发或提问的方法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会更好。此部分内容不要讲的过多过细,而应在后面的实训中,让学生自己体会。

2.演示

以教师制作的模板作为案例,让学生熟悉实训流程和操作要点

3.提出任务

在讲授和演示的基础上,提出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具体实施要求。任务的提出,也可以采用引导文的形式。引导文是一种教学文件,一般包括:任务描述、引导问题、学习目的、工作计划、专业信息等。引导文教学法特别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经验。

二、完成“资讯、决策与计划”

1.任务驱动

以“任务单或工作页”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收集与任务有关的信息。

2.分组研讨

对上述收集到得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更好的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可就某一任务先自由发表意见,然后再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发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分组讨论中,要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工协作精神,并把小组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相结合。

3.案例分析

针对已有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以思考、讨论的方式将规律找出。对案例进行有效分析,可促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的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

4.做出计划

在小组研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典型任务制订出具体实施计划。然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阐述本组的实施计划。要求层次清晰,目标明确,以此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任务实施

维修电工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特性,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整个实训过程,并完成相应任务和项目。此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整个实训流程、工艺,还要求掌握工具、量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安全文明生产的理念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检查与评价

1.对典型任务的检查与评价

每一个不同的工作任务,都有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案。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引用职业和行业标准,对照任务目标进行检查与反馈,避免随意性和一般化。注意调动学生自查的积极性及互查的踊跃性,确保评价的公正性、针对性和广泛性,最终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2.阶段性考核

根据工作任务和容量,一般每讲授完10-20学时内容时,进行一次阶段考试或竞赛活动。由任课老师结合课程进度进行考核,阶段考核形式不限(理论考试、技能竞赛、总结、作业等),评分也可采用学生互评方式,按一定比例将成绩纳入期末成绩中。通过阶段性考试,将考试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做到边学习变吸收,使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3、结业考核

结业考核是指一个工作页完成后,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由学生、老师共同参与的综合考评。它取代了传统的理论考核方法,而是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提问考核理论为辅助、以团队合作为参考,根据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考核评价,最后得出综合分数并计入成绩。整个过程融洽而热烈,避免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指责,正确引导学生把争强好胜之心投入到下一个工作页的完成之中,促进了学风、考风和教风的转变。

结束语:

一体化教学是个新兴科学,还处于摸索阶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范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院校在形式上更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我院也是参考了兄弟院校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院特点而确定的流程,尚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不吝赐教,共同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人才,促进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6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双师型”教师 四步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直线下降,学生文化基础很差。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人们普遍认为上高中参加高考是孩子更好的出路,宁愿花大钱千军万马地去挤独木桥,也不愿把孩子送进中等职业学校,因为中等职业学校在他们眼中不是正规学校,学生毕业后没有好的出路。

二是学校教育效果问题。目前不少中等职业类学校,不能让学生学到应该学到的本领,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些学校三年制的学生在校读一年多,最多读二年就送出去进行所谓的顶岗实习,适应不了企业岗位的需求。而且在校学习期间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是照本宣科,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因此,培养学生的质量难以保障,学生和家长感觉在这样的学校上学学不到要学的知识。由此造成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招到好的生源更困难。

面对这样的群体,只有探索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人才的教学目标。

1.学生渴望学到一技之长

不少学生表示,“有些课教师讲的太空洞了,我们想学也学不下去,也学不好。我们想掌握一技之长,用于今后的成长和就业”。

2.教师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恰恰能适合这些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能学到“实用”的技能和“够用”的理论知识,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理想的理实一体化模式

1.基本要求

(1)对师资的要求。目前“双师型”教师,还没有一个相对权威的定义。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在学识水平上不仅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和扎实的技术实践能力,且能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融会贯通,能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还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

(2)对教学场所和设备的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是这样的:教室就是实习实训室,实习实训室就是教室。学生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是在同一个地方完成的。如德国模式的理实一体教室是这样的:实训实验设备摆在教室内的两旁或四周,中间是黑板、多媒体、幻灯机、讲台、课桌。他们是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15人。

(3)对教材的要求。理实一体化教材,是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技术教材。它并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为一体。通俗地讲,就是学生为了完成某一个项目中的工作任务,用到了哪些知识,就学哪些知识,用不到的暂时就不去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就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如果不学习,这项任务就难以完成。

(4)对课程安排形式上的要求。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教师在需要讲一些必要的理论的时候,就集中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间,用多媒体、挂图、实物边展示边讲解;需要示范的时候,教师就现场示范;需要实习实训时学生立刻就地实训,如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教师就集中讲解,展示或示范。教师在“教中做,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就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很多,比如引导文教学法、四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客户订单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等。

笔者就德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引导文教学法”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和探讨。

(1)引导文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的能力本位教学法,它属于行动导向法中的一种。所谓“关键能力”就是基本生存能力、基本发展能力,职业性和跨学科的能力,可归纳为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责任感、交往和合作能力、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等五个方面。欧盟委员认为每个关键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这几个因素。

这种教学法,就是借助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它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即关键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位咨询师,不主动干涉学生的学习活动。它是项目教学法在现代教学中的发展和完善。

(2)引导文教学法的六个步骤。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分为六个步骤,故又称为六级教学法。

第一步,收集信息。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文件,抓住材料提供的核心问题,明确项目任务的内容,及完成任务的相关要求,即明确了要“做什么”。明确了要“做什么”之后,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广泛地收集与任务相关的信息,为下一步做充分的准备。

比如:电子班的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个电风扇的自然风控制器。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市场已有各种自然风控制器资料。还要查阅单相交流电动机知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知识,计算机绘图知识。为下一步制订工作计划做准备。

第二步,制订计划。工作计划是工作前的思考。要考虑完成任务所有的相关工作步骤和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等物质条件。制订工作计划分这样几步。

①设计分析:根据设计要求找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②方案构思: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思考挖掘创造潜力,提出多种设想。

③方案呈现:在方案构思阶段,设想很可能在形象上是模糊的、零散的,所以还要对这些设想进行综合化、具体化,以呈现出多个具体的、完整的设计方案。

第三步,方案决策。小组成员共同对小组所做的工作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重新修订的过程。教师此时也要参与进来,起一个咨询师的作用。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电风扇的自然风控制器”这个课题,根据一定设计要求和一定的设计原则,小组讨论,对方案进行筛选,选出一个最佳方案。这就是方案决策。

第四步,方案实施。小组成员各自开始进行准备工作,然后按照决策的工作计划,付诸实施。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电风扇的自然风控制器”这个课题,根据决策的方案,先要绘制原理图,应用电路仿真软件在电脑上仿真,仿真成功再进行实物制作。

第五步,检查成果。引导文中一般都设计有检查表,学生能在上面了解到,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要付出什么努力,达到什么标准。这将使他们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和改善质量。

第六步,评估反馈。这是引导文教学的收尾阶段,评价形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对小组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参与态度,收集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议是否有新意。

(作者单位:王慎南,江苏工贸技师学院;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7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影像诊断也成为各类医学院的重点教育内容。《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基于图像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应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然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独立开来的,先完成了理论课程后再进行实践课程的操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极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医学人才的需求。为了迎合快速发展的医疗事业需求,必须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该文提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期为医学事业培养出影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优势

教学做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融合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部分,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得教学效果更佳显著。对于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在同一教学场所完成,既达到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巩固,又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或参观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1]。一般而言,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时,既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去医院参观学习,也可以在实验室里动手操作完成,达到真实的体验。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得以往死板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所应做出的努力

对影像技术专业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时还需要对其他教学环境进行相应的改革及调整,该文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介绍。2.1教学环境的一体化改革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必须辅以影片的分析及判断,课堂教学时通常会引入多媒体设备以及其他资源进行教学。而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配套的软硬件教学设施,保证足够的教学设备以及仿真的实训环境。为保证理实充分结合的教学,需要配备投影仪、数码摄像机、PACS系统、超声或核医学诊断影片、各系统教学用MRI、CT或X线影片等[2]。2.2配套教材的一体化改革在进行影像诊断学的一体化教学时还需要有匹配的教材。以往理实分开的教学模式在教材上多偏重理论知识,具有十分系统化的知识点,而缺乏实践课程的设计及安排,一体化课程无须过多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扩展更多的知识点。教材改革时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细化分类,例如超声诊断、放射线诊断以及其他影像学诊断的内容,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科学合理地开展技能训练项目[3]。同时,还可编写配套的电子教材,在其中分享大量的临床资料以及图片分析,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保证教学的实用性更强。2.3课程设计的一体化改革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对病患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进而作为病情诊断的依据。在教学时,需要依靠实际的临床需求进行课程设计。为保证理实一体化的深化改革,不仅需要借助多媒体资进行病例及图片的重点评析,还可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方式。模拟临床医师对病情诊断的过程,设计出病例分析的实践环节,通过教师的提问以及引导,激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对病情特征进行分析[4]。学会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具备综合分析能力。

3教学做一体化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实践探索

3.1研究对象该文对影像技术专业实施一体化实验教学的实验主要针对2014级影像专业2班与3班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实施对象进行对照研究,每个班级均有35名学生。3.2实践方法将教学内容《医学影像诊断学》作为该次研究的实践课程,对两个班级均进行X线诊断环节的学习,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任何疾病,总结归纳各种影像学特征,做出病情评估,并完成实验报告[5]。两个班级分别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训练,3班采取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2班采取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的模式,最终以调查问卷的模式评估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比较在两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两班学生认为所采取教学模式对临床指导是否存在意义的比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共安排40个课时完成,主要具有下述几项任务:(1)在明晰此次实验目的后对影像学检查进行模拟演练,进行检查申请单的填写;(2)分组完成影像学检查及拍摄;(3)完成影像学资料的后期暗室操作工作;(4)对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及分析,总结影像特点,并判断是否异常;(5)对影像资料进行报告的书写,做出正确的评估判断[6]。3.3实践结果此次实验完毕后对两个班级的实验完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从表1可知,3班学生学习成绩达标的占比71.4%,明显高于2班的34.3%,且未达标的占比0.0%,明显低于2班的2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使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实用性。从表2可知,3班学生有80.0%的人认为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未来的临床指导意义重大,而2班对课堂教学的临床指导意义仅有28.6%的学生认同,其中34.3%的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独立开来的教学模式无临床指导意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在学习效果上有较大的改善作用,还可保障教学的实际价值以及临床指导意义,与时俱进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隽.循证影像诊断学在影像实习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872-1873.

[2]唐曦,吴少平,黄丽,等.《医学影像诊断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0):1002-1006.

[3]李小虎,张国兵,余永强,等.PBL教学模式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0,31(6):563-565.

[4]曾燕,赵建农,谢微波,等.医学影像诊断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J].重庆医学,2006,35(16):1520,1526.

[5]孟晓明,贾宝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67-68.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规律

作者简介:欧阳建友(1973-),女,湖南邵阳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系,讲师。(湖南 长沙 41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资助课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XJK011QZJ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76-02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将企业职业活动渗透到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学、做结合,学生手脑并用,身体力行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实现和企业职位的对接,体现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特点。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强调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概念性和原理性,具有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和实验室一体化、学习主客体一体化、教学手段一体化等五个特点。真正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培养或拥有一批具有“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是各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转变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具备“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的高职教师。

二、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构成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一种心理特征。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教学的基础。它主要是指教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办学规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高职学生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准备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设计中。

2.“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

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是各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各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是指教师能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律,进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构建课程体系实现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间的转换,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设计学习情境,制订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思路,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项目的能力。教师既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排头兵,也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主要实施者,其“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体化”课程开发质量。

3.“一体化”教学实施能力

“一体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指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教学组织能力、实践指导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力等。它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依赖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

4.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核心,也是影响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和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它主要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一体化”教学全过程中对自己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具有反思性等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控制与调节、教学活动的反馈与评价、教学活动后的反省。

5.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境界”,主要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研究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具有创新意识,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变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用新的方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教师能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解决课题的求异性、新颖性。教师如果缺乏教学创新能力就不能成为与时俱进、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教师。高职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胜任高职教师岗位。

三、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规律

1.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时间规律

在一般意义上,年龄反映了一个人的生理成长、成熟和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加、教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渐增强,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上岗后一两年是工作适应期,三至五年是成长加速期。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就要紧紧抓住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有目的、分层次、计划性培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青年教师应主要以教师专业化有效培养为目标,实施“老带青”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青年教师企业职业经历培训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造,使青年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生产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胜任高职教师岗位;对中老年教师应主要以教师专业化成才培养为目标,中老年教师在多年的教学活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应多鼓励和支持他们到生产科研中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生产科研中创新,将理论知识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渐成长为“行业专家”。

2.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个人特质规律

教师个人特质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教师个人特质包括教师受教育的程度、教师工作经历、教师具备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态度、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通常教师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有企业工作经验,则教师个人的知识储备、研究水平就越高,对专业的认识和实践的操作能力就越强,相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就越强。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要针对教师个人特质开展针对性、定向性、自我性培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学历提升深造;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现场进修学习;针对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教师培训模块,统筹规划,因才设向。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个人优势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培训模块,充分调动教师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自觉找到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点,自觉进行教学、生产、科研一体化研究,实现教师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既保证教师个人成才又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3.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外部因素影响规律

教师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时代之中的社会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这些外部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制度无时无刻不对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师的个人发生着巨大影响。2006年11月16日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这就促使高职专业教师提高其“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适应高职教师“双师”结构队伍建设要求,将成为“双师型”教师作为现阶段自己追求的目标,符合高职教育要求。

各高职院校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学校环境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学校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保证和激励各高职院校教学教研活动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它既是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外壳”,也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裁体,是各高职院校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是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和提升的经济保障、支撑。学校制度文化是有形的制度与无形的价值的有机结合,包括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约定俗成的规范、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和传统等。它是各高职院校在制度产生和执行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是各高职院校维系正常教学活动秩序不可或缺的组织保障机制。学校观念文化是各高职院校的灵魂所在,是各高职院校办学思想、育人特色、价值追求、生活信念、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营造“比学赶优”的学习氛围,形成“科教互促”的学术气氛,激励教师岗位成才、自觉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急功近利。同时,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需要各方面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教师明确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必要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提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夏素荣.浅析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18).

[2]岳夕茜.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J].教育与职业,2011,(17).

[3]樊泽恒.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技术选择及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9,(8).

[4]陈珊.探讨“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5]欧阳丽.一体化课程:特征与要求[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6]颜学义,万忠保.职教专业课教师技能教学能力培训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7]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8]李娟,范保兴.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9]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10]张波.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7,(1).

上一篇:结构化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导学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