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07:05:20

教学研讨论文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1篇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迫切需要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参与者、”“引导者、”“顾问”等多种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

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上课铃响了,我匆匆忙忙地赶往教室,猛然发现自己只带了刚批好的作业本,而忘带了教课书、备课笔记和教学参考,心里不由一阵慌乱。回办公室去拿,岂不是要耽误时间?可现在两手空空,又恐怕要误人子弟。

师生问候完毕,学生在静静地等候我的下文,面对三十多双期待的眼睛,我一边暗暗庆幸备课时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心中有一些底,一边脑子急速转动,想着对策。英语新课程标准不是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吗?我何不“偷”一回“懒”,让学生给我上一堂课。于是,我向学生坦白了我的尴尬处境,并与学生商量:“老师什么也没带,这节课你们来教我吧。”学生一阵惊愕,一片哗然,继而跃跃欲试。一堂师生角色互换、别具一格的英语课拉开了帷幕:

Teacher(故作疑惑):Whatwewilllearntoday?

Thestudentsansweredtogetherandloudly,Unit1<MyNewTeachers>PartALet’stalk.一学生上黑板写题目,一笔一画,极为认真,颇有老师的架势。

Teacher:WhocanhelpmereviewthewordsinPartALet’slearn?

学生们跃跃欲试,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他们也许为能帮助老师而自豪,也许为自己学有用武之地而快乐。我请了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只见他迅速地拿着自己的学生卡片来到讲台前,模仿着我平时的样子。先让同学们齐读一遍,然后将卡片的顺序打乱让其他同学猜下一张是什么?台下的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很多同学还自然而然地将单词和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如MyChineseteacherisstrongandkind.Wealllikeher.

师(迫不及待):Who’syourEnglishteacher?What’sshelike?Whocantellme?

Ss:MissBaoisourEnglishteacher.She’syoungandtall.She’sfunnyandkind.(异口同声)

Teacher:Whataboutyourotherteachers?TalkaboutyourMath/Science/…teacherswithyourfriends.

学生积极讨论,有的准备用对话的形式;有的准备用介绍的形式;有的准备用表演的形式,花样还挺多。

接下来的汇报让我一阵阵惊喜,也让我一次次震惊,我发现了许多原本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东西……

他竟然是位朗读高手。开学半个多月,他从未发过言,上课小动作还不断,我曾搞过突然袭击,可他总是一言不发。今天,他破天荒地举了手,我有些狐疑地叫他试试,没想到他不仅讲得正确、流利,而且还不时地模仿老师平时地动作、神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动之余,我不由一阵汗颜。教师不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堂,应给每位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是表演的天才。

Let’stalk.课文下面准备地几幅图片都非常生动有趣。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排演成了课本剧,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赋,他们把课文中地对话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将新知和旧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演得惟妙惟肖,他们不仅依托课本运用了课本中的语言结构,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反思

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科德(Corder,1981)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作为外语教师,我们知道,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而这种结合和转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没想到,我无意中空手上的一堂课,却成了我与学生最快乐、最轻松也最满意的一堂课。原来,没有了教本、教案、教参,就没有了束缚。教师就不必随着教本亦步亦趋,学生也就不必随着教师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没有了束缚,就拥有了自由,师生就能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教师无所牵挂,心中只有学生,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随机调控,灵感跌出。学生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空手进课堂的感觉真好,不过,这无疑对教师是个挑战,教师必须对课本烂熟于心,必须对教材钻研深刻,必须预先猜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可能”,必须有灵活的应对能力。空手进课堂,决非容易,功夫还在课外。

参考目录: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2篇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备课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标,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准备齐“三棱锥、正方体、长方体、六棱柱、球、圆柱、圆锥、圆台等等”,课上让学生从实物去理解,胜过用语言去抽象说明这些立体图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新授知识具突破性

一般说来,初中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知识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课前自主练: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对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可先复习自然数加法法则;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先复习正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课中针对练: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重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可先通过分步单项运算,后综合运算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学于实践中,即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通过学生用自制的正方体剪切开,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展开图,或者将一些平面展开图,通过剪、拼,看是否能折叠还原成正方体等操作手段来达到掌握展开与折叠立方体图形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用分析法或排除法讲解过后,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一种方法的思想,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可能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巩固知识具强化性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分化,一般的有:

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驾驭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学习“角的比较”时,可以通过寻找这些角的共同点及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一昧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学习教育储蓄问题时,可以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除了掌握所教的几种常见几何体的截面图形,还要启发学生发现剩余几何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其他特殊立体图形的截面图形,把普通的,特殊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课堂小结具反馈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或评价,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

五、课后作业具系统性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必须将新授知识全面的体现出来,作业难易结合,循序渐进,随时从作业中发现课上的不足或缺漏,反馈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时补充加深,及时讲评纠正,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知识,牢固掌握知识。

第二个规律性:学生认知的规律性

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这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一是注重启发的策略。不要搞那么一些不大不小、不深不浅的问题不断地问学生,没有任何思考价值。我主张策略,你就有意地设置一些知识陷阱,设置一些知识墙,对学生进行激疑,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带动整个的一堂课。二是要遵循思维的规律。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埋怨学生启而不发,不配合,实际上这些老师是忽视了思维的规律。第一,打好思维的基础。第二,建立思维的层次。第三,是教给思维的方法。第四,要体现思维的发散。第五,要建立思维的结构。

第三个规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一,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摸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倾向,并极大地给予满足。第二个,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譬如说课堂教学的流畅,课堂教学中语言有魅力,整个课堂教学中驾驭活而不乱,等等。艺术能够引起对人的心灵的震撼,一堂课学生上了以后久久不能忘怀,除了你那堂的科学性以外,不可或缺的是你那堂课有很高的艺术性。

第四个规律:大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大班级怎样驾驭好课堂?我给大家提个建议,驾驭课堂是分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微观就是老师自己的教学,组织教学的能力,等等。宏观是指课堂教学的结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的效益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心理活动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数学(七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薛金星高效训练方案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8月

[3]任志鸿高中数学优秀教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摘要:怎样上好数学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科学化的程度。课堂教学科学化的程度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归纳起来,一定要符合四个规律:第一个规律,是学科体系的规律性。第二个规律,是学生认知的规律性。第三个规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第四个规律,是大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3篇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结束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6.2.

[2]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3]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袁英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汇2008.7

[6]余伟民历史教育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精神教育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4篇

什么是情感体验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金胜华教授认为“可以把情感体验概括为个体对外界某种事物引起的特定情感的主观感受。可分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消极的情感体验”。并举例说“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痴迷状态就可以说该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是相当积极的;另一个学生提起学校就感到害怕,不愿意去学校,表明该学生对学校的情感体验是比较消极的”。笔者也就是基于上述对“情感体验”的阐释来理解其内涵。

二、情感体验的意义

(一)情感体验是知识获得的动力之源

情感体验是动机系统的基本成分,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闸门,在缺乏必须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人的理智处于昏迷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情感体验健康与否,对其学业影响很大。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有效的强化记忆过程,提高无意识记的效果,增加有意识记的效果,能够激发儿童对过去知识的再认和再现,把对过去知识的追忆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还能提高活动效率,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推动儿童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情感体验是知识获得的动力之源。

(二)情感体验是德育有效性的桥梁,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

一切道德教育,都需要在学生的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实现道德知识的内化,从而与个体的价值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导个体的行为。要使德育的内容与形式真正融入生活,情感体验是基本的桥梁和纽带,德育只有在个体的心理过程中产生共鸣,成为个体的价值判断和自我引导的依赖时,它才是有效的。

重视人的发展,强调教育以学生人格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为核心已是世界各国比较公认的原则。而健全的人格必须依托于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缺失的青少年大多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验自己和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不能有效地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甚至与同学、老师、父母、长辈发生冲突,很难发展起健全的人格。

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而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上课和学习,因而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少年儿童人格的形成必然产生深远影响。而小学语文课程既是主课,又是基础课,占的时间最长,学的内容最多,而它本身就有很多的人文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应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形成的有机结合。

三、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孩子一个情感课堂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让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心,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就会不断努力而获得成功。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可见,一位没有情感的老师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点热情,少点冷漠;多点鼓励,少点责备,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你富有“激情”,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陪伴学生走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学生的智慧、思维、习惯、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作用,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向着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真人”迈进。

(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1.用情去感知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文中的亮点,把自己融入到文章的内容中去,用情去体会、去理解、去学习,这样就会迸射出情感之花。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要求学生用真情去读,用情去感受神奇而美丽的山水,当学生的情融入山水之中,还可要求学生用真情写出自己对桂林山水的美及向往,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桂林山水的景色美,甚至可引导学生仿写一篇《草海风光》,也展示一下贵州高原明珠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再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要求学生带着真情去阅读,当读到小女孩悲惨死去的过程时若学生情到由衷,则会流下悲伤的眼泪。而《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被刘老师身残志坚的精神感动得流出热泪,使情在泪中现。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体验,本文对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的意义、途径等进行阐述,力求对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健康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情感体验

课程在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课程目标。然而,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体验教育观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教育开始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缺失带来的后果也日益引发教育者的探索。实际上情感体验的教育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知识获得的动力基础;德育有效性的前提;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本文拟对如何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作了点粗浅的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情感体验的定义

什么是情感体验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金胜华教授认为“可以把情感体验概括为个体对外界某种事物引起的特定情感的主观感受。可分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消极的情感体验”。并举例说“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痴迷状态就可以说该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是相当积极的;另一个学生提起学校就感到害怕,不愿意去学校,表明该学生对学校的情感体验是比较消极的”。笔者也就是基于上述对“情感体验”的阐释来理解其内涵。

二、情感体验的意义

(一)情感体验是知识获得的动力之源

情感体验是动机系统的基本成分,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闸门,在缺乏必须的“丰富激情”的情况下,人的理智处于昏迷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情感体验健康与否,对其学业影响很大。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有效的强化记忆过程,提高无意识记的效果,增加有意识记的效果,能够激发儿童对过去知识的再认和再现,把对过去知识的追忆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还能提高活动效率,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推动儿童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情感体验是知识获得的动力之源。

(二)情感体验是德育有效性的桥梁,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

一切道德教育,都需要在学生的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实现道德知识的内化,从而与个体的价值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导个体的行为。要使德育的内容与形式真正融入生活,情感体验是基本的桥梁和纽带,德育只有在个体的心理过程中产生共鸣,成为个体的价值判断和自我引导的依赖时,它才是有效的。

重视人的发展,强调教育以学生人格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为核心已是世界各国比较公认的原则。而健全的人格必须依托于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缺失的青少年大多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验自己和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不能有效地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甚至与同学、老师、父母、长辈发生冲突,很难发展起健全的人格。

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而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上课和学习,因而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少年儿童人格的形成必然产生深远影响。而小学语文课程既是主课,又是基础课,占的时间最长,学的内容最多,而它本身就有很多的人文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应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形成的有机结合。

三、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孩子一个情感课堂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让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心,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就会不断努力而获得成功。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可见,一位没有情感的老师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点热情,少点冷漠;多点鼓励,少点责备,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你富有“激情”,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陪伴学生走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学生的智慧、思维、习惯、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作用,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向着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真人”迈进。

(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1.用情去感知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文中的亮点,把自己融入到文章的内容中去,用情去体会、去理解、去学习,这样就会迸射出情感之花。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要求学生用真情去读,用情去感受神奇而美丽的山水,当学生的情融入山水之中,还可要求学生用真情写出自己对桂林山水的美及向往,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桂林山水的景色美,甚至可引导学生仿写一篇《草海风光》,也展示一下贵州高原明珠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再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要求学生带着真情去阅读,当读到小女孩悲惨死去的过程时若学生情到由衷,则会流下悲伤的眼泪。而《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被刘老师身残志坚的精神感动得流出热泪,使情在泪中现。

.用心去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中,有好多文章都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学了以后小学生的心灵容易被感化,这必须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在体验中让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真正落到实处。例如《穷人》这篇课文就有一种人情美,渔夫一家有五口人,生活是靠渔夫一人打鱼维持生活,非常贫困和艰难。但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发现邻居的寡妇死后留下两个幼小的孩子时,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终于把两个孩子抱到了自己家。教师上课时就应该抓住这一种人间最珍贵的人情美去分析,启迪孩子们的心灵,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用情去悟理

语文教学要化理为情,融理入情,学生情感的培养应基于对“义理”的理解,情理是一体的,教师在教学时要紧紧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文理合一这一特点。如教学《桃花新木》一文时要抓住植树和育人是同一道理,让当今的“小皇帝”、“小公主”们知道过多的溺爱反而害了自己,应该尽量自食其力。再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红军在长征途中吃草根、树皮的情景,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尝一尝草根、树皮的味道怎么样?在教学《丰碑》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在严寒的风雪中,穿着破旧单薄的衣裳,挨冻的滋味。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全是掌声和鲜花,同样会有荆棘丛生的曲折道路,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才能走出困境。

4.用心实践去丰富体验

学习了课本知识就应该付诸行动,这是当今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如学习《养花》一文后,使学生从老舍养花的过程中体验到不但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还能得到更多的乐趣。曾记得我在读小学时,老师安排劳动课每人在校园里种一棵树,自己负责挖坑、浇水、护理等,看着自己栽的树活了,发芽了,茂盛了,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类似这种绿化、美化校园的实践活动值得推广。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启迪心智,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去下功夫,开发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活动设计,以及能够激发强烈的情感体验的图片、影片、增加学生反思、想象的作业等。

总之,忽视情感体验的教育不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落实到教育工作中,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健康发展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体验,本文对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的意义、途径等进行阐述,力求对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健康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情感体验

课程在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课程目标。然而,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体验教育观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教育开始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缺失带来的后果也日益引发教育者的探索。实际上情感体验的教育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知识获得的动力基础;德育有效性的前提;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本文拟对如何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作了点粗浅的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宋振绍、金盛华.情感体验:教育价值及其促进途径.《教育科学研究》2009,1.

[2]岳修龙、徐秀华.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亮点.《教育交流》2009,1.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5篇

由于自己并没有经历新课程改革后高一、高二的教学过程,而是半路接神,直接从事高三教学复习,所以难免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认识不够,对新课程的要求把握的还不够准确。我仅通过上次暑期的讲座培训及对相关资料的学习,谈谈自己对教材的一些粗浅认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要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发展的平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同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今天的教材(课改后)已完全改变过去对数学知识呈现的方式,在不失学科知识本体逻辑的基础上,扩大了知识的广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注重了教学内容的生活性、现实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预留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指向,明确在达标过程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反思

1.进步的数学教学观与陈旧教学方法的矛盾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对数学教学所持有的基本观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数学知识的获得,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题;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接受、模仿与理解记忆”,并进行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

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我对教学所持的观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主动、探究、合作。”现代教育应是开放性教育,师生互动的教育,探索发现的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

可是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平时我在教学过程中迫于升学的压力,课堂任务完不成的担心,总是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尝试,畏首畏尾,放不开,走不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的多,学生被动的听、记、练,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少,这种形式单一的教法大大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成绩无法大幅提高。今后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想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机会、板演机会,创造条件,使得学生总想在老师面前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让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学生之间聪明才智的相互交流。

2.忽视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差异视而不见

我所教的两个文科班级,每个班级都是60多名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平时我在授课时基本一视同仁,也不过分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致使学习困难的同学“吃不了”,越落越远。根据这种情况,我的教学内容应瞄准大部分学生,教法设计要关注全体学生,课堂问题的设计不能只关注部分优生,要让大部分学生,甚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发言的机会,容忍不同意见,容忍学生犯错误,甚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教学,听不到不同声音的课堂是不正常的课堂,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不要怕耽误时间,影响进度,因为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这样才能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成长。

3.重视教法设计,淡化了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式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我在教学过程中多半只重视教法的设计,而淡化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所以经常听到学生有这样的困惑:“平时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可就是自己做题一做就不会”,或是“我平时也没少做数学题,怎么一考试就完”,我想这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对那些只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打的较牢,但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较弱,解题时碰到能力型试题就不会迁移,难于完成。针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最好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鼓励他们多动手进行探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那些上课自主性较强,思维较活跃,解题运算不细,好马虎,推理不严谨,形成一看就会,一动手就失分的学生,课堂上可为他们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进行巩固性训练,提高运算能力,减少失误丢分。

4.师生情感交流欠缺,学生潜能难以激发

有句话说“爱,要先了解”,是啊,有了解才能有爱。由于任教时间短,我并不十分了解我的学生,现在还有部分同学的名字叫不上来,师生之间难于进行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于是总是居高临下的看问题,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敬而远之,我们之间有距离感,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数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潜能得不到激发。

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蹲下来看学生”,放下架子,主动到学生中间去,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多用鼓励的眼神去看待学生,多用启发的语言去开导学生,对学生每一点进步(哪怕是一句富有创建性的语言或一个不很成熟的想法)都要予以肯定,并及时表扬。坚持这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要尽可能多的创设师生互动的机会,这样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才能逐渐自然消失,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这样才能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总之,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学生、教学的设计要围绕学生、教师的成功要靠学生的成功来实现,只有关心和爱护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才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潜能,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从教高三文数两个多月以来的反思,我想,教学无止境,总要教教想想,多反思、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教学是门艺术,永不可能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孙庆宏.我的数学教学观.中学数学研究,2008,9.

【摘要】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分别从教材反思与教法反思等角度,结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阐释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与旧式教学课堂的冲突与矛盾,针对现有的教学需求提出了自己教学的新观点,并对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教法进行了反思。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6篇

阳光体育运动从舆论宣传入手,致力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它掀起学习、普及身体健康知识、体育运动知识、体育欣赏知识、运动营养知识等的高潮,广泛传播了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掀起了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

2、突出学生个性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很多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都注重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突出个性,展现特色。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定了适合本校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并与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紧密结合,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在体育特点项目活动上大做文章,通过特点活动的开展不但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培养每个学生的体育特长。通过学校活动项目的多样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

3、着重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开展多样体育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同时,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进而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真正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的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所有班级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法定课外锻炼时间,安排体育教师组织辅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辅导等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并负责到人,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指导、有监督、有目标、落到实处。

4、“阳光体育运动”刺激体育教师教师转变观念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坚持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角度出发。依照这样的理念,运用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营养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这势必打破了传统的身体健康老思想。同时,阳光体育运动激发从运动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教育。这些都会完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坚持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角度出发。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7篇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的目的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教育功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上。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所要求的能力,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而是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来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得到发展。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要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章、节的教学目标之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主要经过如下阶段: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实施创新行为形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个性。为此,教师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力求做到“稚化”自身。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有一些在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保证学生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对于个别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否定,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探究其过程,推出结论,以辨正误。这样做一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让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三能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为基本的科学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同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使探究活动顺利展开。活动开始时由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字的,如用电器的说明书,也可以是实物的。它们是引起和形成学生探究发现经历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发现,因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探究方式,能够表现出学生的不同创造能力和带有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因而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努力促进多方发现,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行为,并向全体学生展示。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现、创新。学生完成探究发现任务后,教师还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加工,使探究活动能推动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在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地训练和发展。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教师最终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上。凡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个性品质,都是创新需要的,这些个性品质称之为创新个性。创新个性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

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物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如华裔物理学家屡获诺贝尔奖、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等,这类内容极易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能转化成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动力。物理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渐进提高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创新的气息,以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唐安国.中学物理课程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1999.

[2]雷洪.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优化教学目标,更好推动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教师最终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上。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创新的气息,以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物理教学;教师

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教师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为科学性指导提供可能。只有教育者的智力、创造力的开发,才能引导和带动学生智力、创造力的开发。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教师若不思进取,不及时地汲取营养,那就会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出的学生又怎能有创新精神呢?更何况高科技时代的今天,物理应用非常普遍。若教师们不继续学习,那学生的创造性也将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只有教师的脑筋开化、发展了,才能给学生以科学性指导,带动学生进入创新的学习环境中。

教师无论再怎么学习,知识和能力也是有限的。若借助教育网络或参考一些课外资料,则可突破这个局限性。信息资源的利用,可以使科技教育内容迅速地传递给学生;使科技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空间相接近;科技教育本身发展很快,开拓网络可以让学生无限下载并在第一时间把前沿的科技教育内容告诉学生,使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大。新课程在章节后面都注明了网址,也就是说新课程体系已经构建了让学生上网的有利条件,从中也充分体现了它的必要性。完善的科技教育网络可激活学生的科技潜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动手和研究的可能;激活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特长的潜能。

当前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社会要与学校相互沟通、积极配合,才能使学生得以全面协调的发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发展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一致才能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促进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论证并加以创新;另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物理学正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统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实验室和工厂,走向实践的各种平台。

教师的思想境界包括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思想。要造就一批有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教师的观念一定要新,要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给学生留有自主思维的空间,唯我独尊是不可取的,否则只能给学生造成一个压抑的环境,让学生无形中形成一种恐惧心理,以至于不敢伸展、不敢求异,更何况创造性的学习和发挥呢?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课外的问题,我们要耐心地解答并予以表扬和鼓励,不要轻易地拒绝,从而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教师要多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意识。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教师通过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精神激励。如在讲电学时,把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使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在讲到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时候,介绍定律的来历以及不同国家对定律的不同称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等等。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物理知识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比如:平面镜成像、惯性定律、磁现象等,因此实验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敢于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由个人或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揭示初步的规律和实质。比如: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让学生先猜想或假设,学生可能会想到与电压、电流等有关,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实验,这样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还能通过探索去解决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通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解开。做好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去解开这些谜团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学生身边的现有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物理学中要实现自主性学习,实现自主发展,一方面要有教师的科学指导,另外还要有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家庭、社会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9篇

如《秋天》这首诗前的阅读提示有这样的描述:“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当我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关于课文的关键词时,他们立刻就能找到“乡村秋景图”,这不正是全篇诗文所展示的内容吗?

又如,文言文《伤仲永》的阅读提示更是直接概括了全文:“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我让学生分解这个句子,他们列出两点:一是“神童”方仲永变成常人,二是作者深感惋惜、发表议论。这既应了标题,又从表达方式上把课文划分为“叙述”和“议论”两部分。

2.巧摘背景,加深理解教科书中所选编的一些课文,其创作都有一定的社会与时代背景,这在文本中有的体现,有的却并不提及,这就给学生的预习、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个时候,阅读提示就成了“指示灯”,使学生一下子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而不是不解茫然。

小说《最后一课》的阅读提示用简明扼要的叙述--“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使学生立刻明白了文章的历史背景是“国土沦丧、文化侵略”。还有根据《土地的誓言》的阅读提示:“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我稍作引导,学生便自然联想到因为战火,他们变得无家可归;为了抵抗侵略,夺回每寸土地,他们吼出了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总之,“阅读提示”中涉及的背景介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扫清预习障碍,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巧顺原话,导入课文我们在平时上课时,若能巧顺阅读提示中的原话,便可以紧贴文本,通过提问直接切入课文。如《那树》的阅读提示这样写道:“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阴;那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阴、心神的安慰……”在学生读完后,我顺势提出问题:“说那棵树是‘强者’和‘朋友’,分别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简单而直接,立刻就使学生自觉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再如《我的信念》阅读提示中的最后一句话:“用你的心去贴近这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读完阅读提示,我就势导入课文:“水晶,是透明纯洁无瑕的,那么居里夫人具有哪些如水晶般的优秀品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寻。”

4.巧寻踪迹,梳理情节曾经,我的一大难题是不能很好地设计教学过渡语,不能够做到教学环节间的转换自然而不生硬,这曾经苦恼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发现,一些阅读提示中的语言直接可以拿来所用,巧寻踪迹,快速理清文章情节。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提示是这样:“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我提问,在文中找出与这四句话相对应的几件事情,学生立刻就能一一与文本对应,归纳出“百草园美景”、“雪地捕鸟”、“美女蛇故事”以及“三味书屋中的学习和玩耍”等几件事情,也就能在第一课时完成从宏观上把握全文架构的教学任务。还有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我要求学生从阅读提示里寻找关键词,他们分别找出“驻足观赏”、“浮想联翩”和“感悟”三个词语,“驻足观赏”其实就是“看花”,“浮想联翩”就是“忆花”,“感悟”正是“悟花”,这不正好组成了全篇的结构吗?有时,学生的概括能力受局限,他们不可能归纳出与教参中一模一样的内容,所以这个时候,不妨从“阅读提示”中觅出行文的踪迹,而不是让学生生硬地归纳出我们期望的标准答案。

5.巧挈文眼,提炼中心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简单易解,一篇文章,要么是展示一种观点,要么是展现人物的品质精神,或者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些关键的“点”,在阅读提示中都可以找到,紧扣这些“点”进行预习、讲解和复习,可使学生的体会更深刻,记忆更清晰。

如《最后一课》阅读提示中的“悲愤、沉痛”、《丑小鸭》阅读提示中的“不屈地奋斗”、《热爱生命》“阅读提示”中的“‘人’的伟大”等等。

教学研讨论文范文第10篇

(1)从当今世界的历史进程看,经济全球化浪潮正裹挟着人类进入一种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大异于过去的新生活,它不仅带来了无可置疑的物质利益,也使整个人类站在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面前。

(2)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看,过去2年,我们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坚持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世纪的交界线上展望未来,新的世纪,世界将是怎样的世界?中国将是怎样的中国?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新世界的挑战?这一切都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全球化浪潮,使我们身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世界;全球化时代,肩负祖国现代化重任的年轻一代,必须有世界性的视野和意识!

2.“人的潜力的实现”。

“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全的未完成性”。⑤这就意味着人是带着巨大的潜能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年学生的“未完成性”体现得非常充分。高中学生的潜能能否得到开掘他们的潜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到发挥,主要取决于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而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绝然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需要的。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已成为举国共识。了解外部世界,接触其他民族,已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世界意识”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学科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之间接轨的一种尝试。它以祖国和世界的发展需要为方向,以学生的心智渴求为起点,结合教师自身的优长,力图使学生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对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人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世界意识”教育的载体之一是高中历史教学。本文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从广义上讲的,它包括教学视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本文仅对“教学内容”作一简论。

(一)历史的“全球化”进程教育。

“全球化”的概念表明的是这样一种历史进程:人类从以血缘和种族关系为基础的信息封闭的世界向信息开放和社会化的世界转变;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向市场化的社会转变。这个进程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被表述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我国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则称之为“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⑥

现行人教版高中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基本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这个特点。通过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活剧的讲述与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五百年来,过去数千年间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隔绝状态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诚然,历史的“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披荆斩棘,也可能伤及我们自身。历史赋予我们一项重任,就是以全球的眼光和胸襟与世界人民一道去确立一种符合历史“全球化”趋势要求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套公正的国际规则,争取世界光明的未来。

(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同一性教育。

1.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的载体是语言、宗教、习俗、价值观念等,世界近代史以前那种相对独立、封闭的“地区”历史和社会生活是产生文化多样性的决定性因素。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出现的全球化趋势,极大地密切了各国、各民族的联系;但是,由于历史的不可截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往数千年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差异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相反,这种文化差异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时不时地显示出它的独特力量。

进行人类文化多样性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人类社会的不同文化是平等的。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差异;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同。主席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⑦不如此,我们就容易陷入“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吉卜林)和“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泥潭中。

2、人类文化的同一性。

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所共有的。经济领域的工厂制、市场经济;政治思想领域的“以法治国”、“政治平等”;道德价值观领域的人道主义;文学艺术领域诸多大家巨匠的不朽作品……

认同这些人类共同财富,学习和继承这笔遗产,不强行对它贴上阶级或主义的标签,无疑会有助于青年学生明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学习、吸收、弘扬人类文化成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中国与世界关系教育

1.中国现代化运动百年轨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纵观中国现代化进程百余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型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过程,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过程”。⑧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在经历了百年的艰难曲折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这20年,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中国现代化运动和世界发展潮流紧密相联的史实,可以使高中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先进的人类文明活动,只有在继承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社会生产力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在新的层次上进行新的实践创造,才能较为顺利地巩固和发展。离开了人类的整个文明发展道路来谈论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是一种空想。

2.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的“世界视野”。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先进的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扩大和深化的历史。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再到陈独秀,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由“器物”上升到“制度”再上升到“文化”层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赢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一宏伟的历史进程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把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视野上升到科学理性的高度──把源于西方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历史文化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紧紧抓住世界历史的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终使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中国令世人刮目相看。

通过对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世界视野”扩大和深化的分析,可以使高中学生明确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振兴中华,努力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文明成果,并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今天,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人民,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开放局面”。⑨

3.近现代中国与世界格局。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国际地位降到了最低点。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破天荒地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一定提高。

1949年,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当今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许多重大问题,离开了中国的积极参与,是难以解决的。

从“近现代中国与世界格局”的视角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大致可以使高中学生理解:(1)外来势力对中国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国的强弱状态。对于中国这样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传统,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国家来说,外来势力左右中国局势的企图最终是要失败的。(2)中国是通过变革和振兴自己来影响世界的。抗战时期,中国正是靠自己的英勇抵抗和不俗战绩,才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改革开放20年,靠着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我国成为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和一些多边外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

注释:

①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②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l997年,第413页。

③④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6、第l、第196页。

⑥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⑦⑨:“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光明日报》,l997年11月2日。

上一篇:教学讨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历史课堂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