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学,乃是教学生“学”

时间:2022-10-18 12:09:52

教学,教学,乃是教学生“学”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的语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追寻的应该是也只能是在保证学生对语文有足够的重视,并有一定语文基础与写作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传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大有裨益的教学内容和写作训练方法。以此为基点,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有别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

一、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如只注重40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每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

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热衷于进行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的“基础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加强“双基”的知识训练,实际效果是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造成部分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分不清,这样,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都有明显影响。

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就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使用民族语言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及口语交际能力。这就明确地指明高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但我认为,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前提。

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了语文知识的传授,始终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地接受,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完全处于一种肤浅的状态,有时是在思想上有所认识,但一到实践中,就缩手缩脚,担心打破原来的定势模式,引起课堂混乱,不可收拾。这样学生根本无法体现自己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两三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两三个学生针对同学的演讲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使学生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另外,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充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

上一篇:小小班“爱心+智慧”班级管理策略谈 下一篇:分析故事 导读故事 演绎故事 体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