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3 13:53:14

教学与管理

教学与管理篇1

(一)学风建设

学风问题不仅是大学教学环境的体现,而且是学校管理方式和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要想使学校树立起良好的学风,做好学风建设工作,大学一般都会将学风建设工作交由学工部门和教务处共同进行管理。但从大学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校由于没有明确学风建设的相关责任,导致教务部门忽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将这些工作都推由学工部门负责,而自身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工部门由于不能把握学风建设的全局,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来搞好学风建设,就很容易导致学风建设方面出现问题。当出现实际的学风建设问题时,学校的教务处不会去考虑自身的问题,而是会将责任全部归结到学工部,认为本应该搞好学风建设的辅导员没有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学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在这种错误认识下,学工部门不能妥善解决问题,教务部门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学校的教务处会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来开展管理工作,在检查上课问题时,教务处通常只关注教师的上课情况,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教师方面,而很少重视学生的纪律问题,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范围和内容,进而造成教学管理的片面性。

(二)教学运行管理

从三个方面说一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不协调性。分别是考务方面、教学运行方面、和教务方面。虽然说教育管理部分应该完成考试组织工作、毕业论文、考评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定数量的教务、考务和教学运行问题都由学工部门完成。有些本属于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交由辅导员来完成,在执行的过程中,辅导员很可能由于不熟悉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从而造成重要通知延迟、消息不准确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了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大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管理

学校组织社团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并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这些社团活动一般都由学工部门负责,但由于学工部门没有深入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宗旨,导致许多活动都没有起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务部门没有提起重视,很多课外活动都与上课时间发生冲突,认为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任务,这种想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协调的措施

通过对部分大学的调查可以了解到,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都存在不协调性,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学校内部的某些活动不能顺利开展和完成,同时也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针对以上几点管理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有效协调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的联系

对于学校中需要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共同管理的工作来说,教务部门需要做好带头作用,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工作中的不足,做好和学工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及时了解学工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阻碍,并积极配合学工部门来处理学校的管理工作。针对大学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协调问题,学校一定要重视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的联系,让两个部门能够针对共同的工作进行密切配合,尽量减少由于两者之间的不协调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校领导需要起到引领作用,对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在全面审视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同时,了解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好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努力实现两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分管领导应该认识到两个部门配合的重要性,并做好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工作。根据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教务和学工部要拿出统一的方案。当遇到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共同管理的工作时,负责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教务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和分析工作,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正确对待管理工作,并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案,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要想保证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能够实现管理的协调性,学校可以组织这些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换学习,让这些人员能够了解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通过这种交换学习的方式,学校的管理人员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而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到自身的职责,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进而保证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圆满落实。

(二)将教风和学风相结合

在学校中,教风和学风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学校在重视学风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风的管理,教务处和学生处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将教风和学风结合在一起,使教风和学风形成互相促进的统一体。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保障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还应该针对辅导员和科任教师的职责来建立相关的制度,例如制定互动交流制度、管理合作制度等。在课堂的考勤方面,教师应该将班级上课的具体情况告知辅导员,方便辅导员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能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管理中应该包括教学情况的汇报制度,并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上课纪律以及生活情况,并在总结以后告知家长,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辅导员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会得到改进,最终完成自身的蜕变。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在学校内可以定期设定校领导的接待日,并制定领导听课制度,让校领导能够从学生的周围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更加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真正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和青年专职教师的作用

青年专职教师一般只负责教学,辅导员则只负责学生管理,要想真正发挥两者的作用,就必须让负责教学管理和负责学生管理的相关人员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并深入了解和负责对方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协调互助的作用。因此,学校可以让负责教学管理的青年专职教师担任兼职管理班级的班主任;而辅导员也可以在时间宽裕的条件下任课,让辅导员了解到教学管理的重难点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青年专职教师和辅导员更加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的,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在这种方式下开展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总结

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都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教学部门和学工部门必须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并将学生的发展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真正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实现管理的最终目的。

教学与管理篇2

一、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特点

(一)整体性。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主要分成教学计划管理和教学运行管理以及教学基本设施管理等多个方面,所有方面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教学管理的主要效益,并非从单个要点中所展现出来,是在所有方面有效协调与综合应用的结果,唯有在各个方面科学协调与配合之下,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才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动态性。教学管理过程主要指管理人员和教师以及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过程,其贯穿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所有过程,同时不断改变相关要素在创新能力培养时的发挥的作用[3]。同时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是许多功能的融合,其中人物和时间以及信息等全是动态变化的,创新能力是个体多种能力的集中展示,会在个体不但发展下而发生变化,并且受到外界许多要素所影响。对此,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对象发生的变化一定要进行及时、有效调整,从而确保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服务性。在进行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活动时,教师与学生不仅是管理对象,还是服务对象,同时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要管理目的及时创建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在某个角度方面而言,教学管理的主要含义就是服务,并且是主动服务,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管理目标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在进行管理时一定要深入理解教师与学生的相关需求,尽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也就是为教学与人才培养所工作。

二、教学管理和学工管理互动平台分析

高等院校教育和教学活动基本是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的,对此在某个角度上而言,高等院校的教学创新主要由高等院校的管理创新所决定。高等院校的管理根本目的,主要是实现资源制约形势下的最优选择,为一种“类企业行为”。创建的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和学工管理的良心互动平台,是把教学管理和学工管理进行合理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应该充分应用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了解班级和学生的具体状况,有效促进教和学的互动,可以将学工管理当作教学核心,充分担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帮助教师完成相关教学活动,并且科学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善于学习和爱学习。教学管理与学工管理的良性互动平台可以从课堂的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两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入手,其中学生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关键教育对象,而课堂是相互评价的主要发生场所,学生是互动体系的最终受益者。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班主任组主要班级管理目标为相辅相成的,且两个评价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限制和相互推动作用。另外,建立教学办和学工办例会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创建专业课程主管和辅导员的相应业绩考核体制,能够有效加强与增大互动体系作用。在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影响下,班主任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班主任应该扮演评价者的角色。对此,班主任一定要深入课堂,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学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另外,在班风评价过程中,应该让任课教师发挥评价者的作用,因此任课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与班级。在此种相互制约和相互推动体制下,教师与班主任虽然是受益者,但是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教学管理与学工管理互动平台如图1所示。结束语教学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与技术性相对比较强的工作,以往的教学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目前高等院校教学需求。因此,要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与改进。文章通过对高等院校教学现状与教学管理特点分析,创建了教学管理和学工管理良性互动平台,其可以有效对教学工作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作者:彭黎明 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教学与管理篇3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联动机制

作者简介:代晓明(1978-),女,辽宁法库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徐晓敏(1964-),女,山西太原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YB3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40-03

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各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教师数量也在不断扩充以适应扩招后的需要。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迅速壮大,如何处理好这两支队伍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是高等教育管理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管理大都是垂直管理结构,有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支队伍。教学管理主要围绕教学计划实施、专业建设、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情况等展开工作;学生管理主要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展开工作。学校一级负责教学管理的部门是教务处,负责学生管理的部门是学生处。相应地,在学院一级负责教学管理的部门是教学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管理的部门是学生工作办公室。学校一级的教务处与学生处联系较少,而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学院教学办公室与学生办公室,必须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共同解决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沟通。如果各司各职、互不干涉,学生工作游离于教学管理工作展开,就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特有的作用与潜能,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德育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教学工作脱离开学生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借助学生管理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优势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易进行专业教育与学业指导。[1]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集体的行为违纪率低于5%,违反教学管理的比率则上升平缓;而在行为违纪率达到5%~9.5%之间时,违反教学管理的比率则有一个徒然上升的趋势;行为违纪率在9.5% ~18%之间,违反教学管理的比率稳定在上一个上升趋势的最大值阶段;行为违纪率超过18%,则违反教学管理的比率就越来越大了。这说明,当一个集体的违纪率超过一定比例后,教学管理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引导与服务功能。因此,学生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另外,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满意率看,学生管理满意率在20%以下、40%~65%之间、70%~80%之间,教学管理的满意率呈现弱增长,而在其他区域教学管理的满意率呈现急剧上升状态。这表明,学生管理取得一定成效后,教学管理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学生管理的成效只有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教学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因此,教学管理是学生管理的正面延伸。[2]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管理的本质是实现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最优组合。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培养合格大学毕业生的两个并行分支体系,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只有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有机统一,建立两者之间的融合与联动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作用。

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建立

“联动”这一概念是指若干个相关联事物,一个事物运动或变化时其他事物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即联合行动。引申到教育管理领域,联动就是按照系统论原理,相互关联的组织、资源和人员为实现同一目标而进行调整和互补。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内涵是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作为有机联系的子系统,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作为系统的有机因子,通过机制和制度将两者融合、优化,形成有效管理体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下面将从联动机制的建立方式、工作原理、各项制度三个方面对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进行阐述。

1.联动机制的建立方式

教学管理工作由教务处以及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承担,涉及到学生层面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学生培养计划实施、课程安排、修课管理、考试安排、成绩管理、学业管理等。学生管理工作由学生处以及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承担,其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团体活动、心理辅导、日常生活咨询、就业指导等。我院目前有本科生1287人,教务员4人,辅导员4人,专任教师52人,学生与教务员或辅导员之比为322∶1,生师比为25∶1。在这种情况下,若由教务员负责所有学生的学业情况管理与咨询,由辅导员完全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势必造成粗放型管理。为对学生进行整体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化整为零,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中来,建立双导师制,即学业导师制与班主任制度。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中,学业导师由具有较高职称、资历较深教师担任,以便对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生涯的指导与规划;班主任一般由具有较高学历或较长任职时间的教师担任,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负责学生心理辅导和日常生活咨询。

2.联动机制的工作原理

从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示意图可以看出,该联动机制由教学管理主线、学生管理主线、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融合组成,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的最优学习发展策略服务。教学管理人员为学业导师和班主任提供教学管理中与学生相关的培养计划、学业规章制度、学生学业情况的咨询和讲解,学生管理人员为学业导师和班主任提供学生基本情况介绍、学生整体思想状况等。两位导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虽然各有侧重,但需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因此要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两位导师根据遇到的问题还要与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方向。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学生整体状况,制订更加合理的管理政策,并将整体情况反馈给各位导师。在实际工作中,与学生直接接触的两位导师将根据学生培养计划以及学校规章制度与学生探讨学业情况,交流思想,给学生及时答疑解惑。

通过交叉网络化的联动机制提高了全体教师对学生培养过程的参与度。各成员之间责任分工明确,联系密切,实现了学生培养全员参与、全过程服务、全方位监督的管理。

3.联动机制的实施

在联动机制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要对学业导师和班主任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确保两位导师在面对学生时所依照的规章制度和培养方向是一致的。由教学副院长、各系主任向全体教师传达学生培养计划制定精神,把握学生培养大方向;由教务员负责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讲解与咨询。由学生工作副书记向全体老师介绍学生基本情况;由辅导员负责学生管理条例的讲解与咨询。

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此时课程较少,学业问题比较集中,由系主任向全体学生介绍本专业总体情况和培养方向。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组织班级活动,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在此阶段打好基础,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将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起到正面延伸作用。三、四年级,学业导师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导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导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毕业后的去向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对于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导师会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并提供实习机会;对于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导师会指导他们合理安排修课进度以便预留出复习时间,并根据所考专业进行知识结构上的辅导;对于毕业后想出国深造的学生,导师会向他们介绍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并指导他们合理选课,以便最大程度地与国外课程衔接。

在高等教育阶段,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学习方法又是扩展更新知识的必要手段。[3]学业导师与班主任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大学生活,并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学生精通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领域学术研究方向,了解时展。

三、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实践

我院自实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以来,建立了众多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制度,包括学业预警制度、学科竞赛制度、联系家长制度、学生行为思想状况报告制度、学风报告制度、教务员—辅导员—学业导师—班主任沟通制度。

每学期开学,班主任要向学生明确该学期的学业标准,督促学生完成应修学分,并在学期末根据学生考试情况向学分未达标学生发出学业预警。班主任、学业导师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学分未达标的原因,进行相应辅导。通过实施学业预警制度,学生成绩大幅提高,没有发生因学分不够而留级或降级情况。

由导师带队的学科竞赛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竞赛,学生把书本知识变成现实,提高了学习兴趣、增进了师生友谊和了解。对于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竞赛项目,学生会跟着导师一直研究作为毕业设计内容,进而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如果学生有违纪或其他情况,班主任随时与辅导员沟通并告知家长;每学期末,教务员、辅导员协助班主任给每位学生家长邮寄成绩单。通过联系家长制度,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增进了家长与学校的了解,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学生行为思想状况报告制度、学风报告制度是依靠学生干部力量使班主任与学业导师掌握学生思想异动与上课出勤情况。通过教务员—辅导员—学业导师—班主任沟通制度,教务员、辅导员对班主任、学业导师进行及时的信息、规章制度的更新,导师把遇到的问题或心得与管理人员交流,使联动机制中的每个成员都对学生整体状况了如指掌。通过这些制度促进了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通过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实施,学院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我院学生就业率为95.25%,其中出国留学1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35%),研究生录取1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91%);2012年我院学生就业率为98.54%,其中出国留学1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54%),研究生录取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75%)。2012年研究生录取人数比2011年大幅下降,其原因为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选择了出国升学,有些学生虽然分数达到国家线但放弃了调剂。针对这种情况,学院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以及加大导师对学生的专业辅导力度,使2013 年研究生录取人数达到2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56%。

四、总结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是学校教学与学生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交互作用的有效机制,是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实现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岭梅,郑颖君.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良性互动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Z].

[2]杨邦翔.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6):68-69.

教学与管理篇4

关键词:素质;潜能;幼儿;习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发现孩子的潜能,注重发展孩子个性,关注孩子的未来,如何建立自己的幼儿教学特色,提高幼儿园竞争力,提升幼儿园的品质,在竞争中寻求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是每一个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机构负责人关心的内容。那么,如何让幼儿教学与管理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幼儿教学中的策略

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改革方针,提出了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而且要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有用人才为目的,开展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品格,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1.让孩子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其实,动手操作使人们认识事物、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学生也不例外,动手操作好处很大,获得的经验最直接,更具体,回避了抽象,给人的印象也格外深刻。教材上的一些栏目就很好,有着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比如那些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等,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积累了关键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是不可替代的,教师无论讲得如何的滔滔不绝,如何的绘声绘色,其效果还是要逊色于学生自己做和自己体验。有了动手操作,再抽象的知识也会去伪存真,给学生以清晰的表象,十分有助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2.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著名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真谛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在传授知识,而是多引导、多激励,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想,学会方法,最终终身受益。学生不是被知识填满的容器,而应当是被点燃的火把。

3.以传统游戏为主阵地。幼儿比较喜欢游戏活动等,因此,在教学中,我园将儿童传统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确立了“寓儿童传统游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思想,并通过素材征集、素材筛选、素材分类三步做好了素材的挖掘与整理工作,采取阶段项目与民间小游戏相结合、室内游戏与户外游戏相结合、随机游戏与集体游戏相结合、当地民间游戏与民族传统游戏相结合等“四个结合”的组织思路,将儿童传统游戏有序地融入幼儿生活。当然,一定要做到使传统的游戏适应现代的幼儿,比如我们从游戏的活动材料、场地布置、规则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与创新,使其更适合现代幼儿的发展需要。

比如幼儿们常玩的老鹰抓小鸡、踢毽子、跳绳等,在这些有趣有益的游戏中,使幼儿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也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

二、幼儿管理方面的措施

近年来,各地纷纷对幼儿教育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办园形式多样化,管理模式现代化,应该说幼儿教育呈现了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不可否认,在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发我们的思考,拿出必要的措施。

1.实现幼儿园行政管理智能化。在管理中,可利用计算机建立幼儿档案,包括学籍、个人档案、活动记录、学习记录、幼儿作品等,利用电子档案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且可以长时间保留。此外,还可将幼儿园教学、人事、卫生、财务等进行电子管理,按照行政管理、党群建设、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安全综治分类收集整理,并建立了电子案卷目录,将我园所有文本案卷档案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与编号,通过查看电子案卷目录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某份文件资料,使查找资料更快捷、方便,做到了电子与文本的一体化管理。加速了我园现代信息技术的进程,提高了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实效性和广泛性。

2.教师要摆正思想。这里所讲的思想包含三方面,即教师的思想、学生的思想以及家长的思想。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所以就采用错误的教学方法,导致错误的教学结果。

我们相信,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教学与管理都做到位了,才能让幼儿教育有质的提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两手抓,幼儿教育改制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幼儿教育事业才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教学与管理篇5

    1对策

    1.1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课,为理论教学服务,作为辅助环节的实验实训,基本上没有独立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实验实训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联系,造成不少内容低水平重复,学生得不到系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临床护理专业发展需求,我们在近几年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打破课程界限,依靠学科建立分层次、多模块、分段式、科学系统的,与理论教学既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将传统的课程进行重组和优化,将中心分为基础医学实验区,基础护理实验区,临床护理实验区,模拟病区四个板块。并将基础医学实验区按照生命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形态学科、机能学科、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分为五大模块,构建“一体化、两阶段、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1.1.1一体化:一体化指对实验人员、设备、实验室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对课程进行统筹安排。中心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的体制,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壁垒、自成体系”的旧实验室管理模式,彻底扭转了从前各实验室各行其道、实验经费管理混乱、实验仪器封闭使用、实验技术人员调配困难的局面,实现人、财、物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和开展实验教学的整体改革及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统一调度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人员;统一管理、维护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经费统筹使用;统一安排实验内容和实验场地,组织实验室的开放。1.1.2二层次:各门实验课程均涵盖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训练。2.2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针对护理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三年制高职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平,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1)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病案式、启发式、互动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保证了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要。①病案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课中开设病案式教学,与在理论课上开设病例讨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高校连年扩招,一次理论课人数均达100人以上,而实验课人数则只有20~30人,可以保证所有学生均有发言机会,真正做到通过病例讨论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形成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实践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让学生进入一个模拟的临床实习的过程,初步了解病人的临床诊治过程。既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培养出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②启发式实验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中心在实验教学中形成了启发式教学模式。如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针对护理专业特点,在实验课的讲授过程中加大了应用解剖能力的培养。如加强注射、穿刺、插管等临床上最常用的10多项护理技术操作的讲解,这些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早期衔接。③互动式实验教学模式:中心为病理、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配备了互动显微镜教学系统,实行师生间“人—机”对话,实现现场监控、实时指导和图像远程传送。(2)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为主线,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加大了实验室开放的力度,使学生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中心模拟病房对全系师生全天开放;人体解剖学标本陈列室、机能学科实验室在为学生开放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外,现已成为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部分,平均每年接受各系部学生1500余人次,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3)大力发展数字化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建立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开发多媒体课件、专业资料库。(4)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①科技讲座:中心每学期初列出名人讲座计划,聘请临床一线专家进行科技讲座,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审批实施。②每学期由实验中心牵头举办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如生活急救知识竞赛、解剖知识竞赛等。③操作比武通过上述多种教学形式的实践训练,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的平台,使学生不仅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和技术,而且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开拓思路,提高其综合素质。

    2小结

    改变实验教学手段,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现代护理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发展和更新迅速,只有找到实验教学的问题,优化管理,才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教学与管理篇6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行政管理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中学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中学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中学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中学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中学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渐完善公关教师队伍,可以以院系的名义聘请一 些公关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公关活动的资深专家作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誉教授,每年给学生开课,由此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一些既有公关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公关人才,补充到中学公关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定期或者定期地举行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水平。要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教学与管理篇7

一、完善制度,以规促管

安全重于泰山,为了加强我校安全管理工作,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从而使全校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应认真贯彻关于“安全防范”的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我校实际,每学期开学初制订好有关工作计划,同时,还制订了一系列安全预案。为了使各项制度人人皆知,并能落实到位。我们把各项制度印发给每一位师生,做到上墙入室,深入人心。

二、家校联手,齐抓共管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为了使广大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讲授,并让家长与学校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只有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位老师、每位家长、每个孩子的心里,才能确实打赢校园安全保卫战。

三、加大宣传,注重实效

在安全工作诸多要素中,学生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要素,因此,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技能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利用周会、校园广播、安全教育周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个班级每天在放学前安排五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真正做到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法制教育讲座,聘请交警中队交警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聘请卫生院医生来校作常见病防治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等,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

四、优化活动,寓教于乐

为了让安全教育更具人文性和趣味性,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松原地区发生的地震,让我们师生感到地震就在身边,利用这个契机,尽快对学生进行防震安全教育,开展防震安全演练活动。通过观看火灾发生现场的影视资料,对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活动。播放一些反面非安全活动及导致的后果,让学生从反面案例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举办“安全伴我行”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各班出一期有关安全的海报并进行评比活动。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教学与管理篇8

学习活动 双重影响 学习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从陶行知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一、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的核心在于自律,即要求教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1.明确师爱的内涵,营造师爱的氛围

师爱是乎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如何在教育实际中营造师爱的氛围呢?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本位论,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明确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对学生的给予。其次,要注重营造好“大家”,做好“家长”民主管理。通过组织各种类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认识自我:再次,教师要细心、耐心的帮助每一位学生,从细小处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给予表扬或帮助改正,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注重教育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只有无私的去爱学生,对学生慈爱,才能激起学生感情上对教师的敬爱。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师信道,赢得教育。

2.把握师爱的教育性,注重引导

师爱如同和煦的春风,无声的拂过学生的心灵。她要求教育方法的改变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物无声指的是在进行感化时无刻意教育的痕迹,朴素自然(科学),了无声息,但效果极佳。教育学生无不出自爱的目的,但惟有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获得润物无声的效果。

班上有个调皮的学生,恣意妄为,我行我素,学习成绩不理想,不遵守校纪校规,多次与同学打架,很难管住他。在一次学校的队列队形韵律操比赛中,班级未能获得名次,他很难受。通过这一点,我发现他具有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抓住这个机会,我给他写了一张卡片,委婉的提出了他身上的优缺点。接到卡片后,我发现他对待他人不再那么蛮横,态度改变了许多。后来我又了解到,他由于父母事情忙,缺少管教,之前老师因为他的成绩差,又不太在意他,久而久之养成了这个不良习惯。经过几次私下交流,他慢慢的改变了:开始听老师的话,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自信心也重新树立起来凸他重新获得了同学的认可,融入了充满爱的集体当中。

3.爱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

(1)要用爱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

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教师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最直接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他们的自觉性与坚韧性,离不开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克缀困难是意志品质的一个特点。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知难而进、积极克服困难,这对意志的锻炼大有裨益。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要热情地去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进取,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决定付诸于行动,用下一次的成功证明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要经常用先进人物、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教育学生,使他们受到好的熏陶和启迪。

(2)要用充满友爱之心关注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

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还是孩子,应该多管教,不顾及他们的想法。其实爱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的想法和意愿,使学生能够自信地成长。在学校、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告诉学生提出意见和不同见解是他们的权利,让学生明白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真正地赏识学生,就能看到学生洞开的心灵,就能听到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此外,教师通过倾听,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抚平他们的苦痛,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爱学生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多年以来,学生的创新能力被传统的教育锁闭起来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爱学生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新奇的、富有创新的想象要给予支持,允许“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中发现问题,提出见解,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奇谈怪论”,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管理

1.学生心理表现及教育管理对策

学生成长的这一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激动而又混乱的时期,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出于这一特殊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方面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深思。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入,也有正常入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饬、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2.“信任和尊重”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群淘气而可爱的孩子,然而学生活泼好奇、善动而又淘气,往往会做出令人生气丽.又烦恼的事。学生做错了事,心里一定很难受。这时,如果教师再一味地加以批评或责怪,无疑是在给人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让人更加痛苦。这样,不但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对抗心理,把事情越搞越砸。反过来,如果我们教师能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因势利导展开教育,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教育效果。总的一句话,只有信任,教育才能获得成功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尊重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更需要理解和尊重。

如果一个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受到教师的无端伤害,便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愤怒和反抗,造成师生感情对立,使教育教学工作难以产生良好影响。学校曾发生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一位坐在教室后门口的男生连续三天在—上政治课的时候,把后门关得紧紧的,并上了锁。理由是天气太冷,风吹进采他会得感冒。而事实上,那是九月份的天气。原来起因是这样的,几天前上政治课的时候,教室里的一个镇流器烧起来,冒着白烟,发出难闻的气味,这时任课的政治老师叫他把后门打开透气,他就是不打开。教师只好亲自过去把后门打开,他紧接着把门关上,不让教师开门。这个学生是班上最会闹事的学生之一,课后,他还在班上鼓动一部分同学说,以后上政治课时就是要把门关上。这句话居然还得到小部分学生的无形中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由此产生了学生故意刁难教师的这个行为。这是一个反面教训,由此可见,教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多么的重要。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可以避免学生自暴自弃和对教师的对立情绪,可以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3.宽容也是一种教育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主题性,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品质,这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对待一个优秀的学生,教师认识到该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每个教师都能做到。但对待一个“后进生”,每个教师却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疾“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后进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同样,宽容也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性格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乖巧的孩子总是受到老师和社会的普遍赞赏。学校和老师所要求的好学生大多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形象,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纪律和老师的要求往往是对“孩子气”的否定和化的肯定,在清除“孩子气”中,学生的个性连同“孩子气”一同抹杀了。我们教师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认识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特征,认可他们这一时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宽容的态度,不是处处以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他们,而是用理解和宽容来认可学生的少年天性,再引导和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三、结语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会计核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