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道德范文

时间:2023-11-02 19:55:52

商业道德

商业道德篇1

这场依然在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但让华尔街那些名校毕业的MBA精英们充分暴露出人性中的贪婪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让商学院教育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

面对前所未有的道德拷问,全球各地的商学院都对MBA教育忽视对学生商业伦理道德培养缺位的状况进行深刻反思,并纷纷加强对MBA学生的商业价值观、社会责任的教育。

商学院面对“道德拷问”

“金融危机都是商学院惹的祸”,这是很多人对商学院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扮演了怎样角色的看法。

北京大学研究员、威雅仕管理教育机构总经理李懿恒认为,对于造成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美国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的无限制发展、政府对金融创新缺乏系统监督以及美国消费者的过度需求等造成的,但也反映出人性的贪婪和行为不自律的恶果。而在华尔街投资银行中掌握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正是接受过良好训练、熟练地掌握现代金融知识的顶尖商学院的MBA精英们。正是那些在导致全球经济海啸的美国次贷危机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具有MBA教育背景的华尔街高管们,让整个社会对商学院的教育产生了怀疑。

顶着耀眼光环的商学院,正在面临着一轮前所未有的道德拷问。

即使是商学院的院长们,也不得不开始正视这种压力并进行深刻地反思。例如,哈佛大学认为次贷危机的爆发的原因除了有华尔街受到的利益驱动、监管缺失,其中商学院也难辞其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顶尖商学院都注重为华尔街培养所谓的“YoungSmart(年轻且精明)”的投行人才,“结果是那些涉世不深、又急于快速致富的人将世界推入深渊”。

“目前的危机提供了很多证据,表明培养学生的贪婪,并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好想法,也许我们以前有很多目标,是和公共利益甚至企业利益相错位的。”菲律宾亚洲管理学院院长埃斯特拉达教授在中国举行的一次商学院院长论坛上这样表示。在他看来,正是由于人们过分关注短期的利润和回报,才使金融危机不断加剧,即便是那些风险评估机构,也被用来引诱鼓励大家做高风险投资。

而在国内,从“三聚氰氨事件”到波及中国经济甚为深远的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热点引发的人们对商学院的批评,也在促使着商学院对MBA教育中商业伦理道德、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教育的缺失进行深刻的反思。例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吴立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很多商学院教授用“商场如战场”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把市场上的其他人看成敌人,于是到了商场上学生便会采取各种方法甚至不正当的手段来赢取利益。这种教育方式,显然“会让学生放弃了应有的道德标准”。

商学院要加强商业伦理道德教育

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商学院不但在对MBA教育进行着深刻的反思,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改变,纷纷加强对了MBA学生的商业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目前,哈佛大学商学院已经开始在毕业生中推行宣誓制度,旨在昭示世人对于学生职业伦理的重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学院则认为,商学院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要教授专业的知识,还应加强学生领导力特别是责任感的培养,对学生的短期行为和长期效应进行指导。

在中国内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已经把商业道德课程列为必修课,并且不断尝试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避免学生过分地追求利润和金钱并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智慧投入到社会、咨询服务、非营利组织中,并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念。

目前,国内很多商学院都在加强对MBA学生商业伦理道德的教育,希望通过这种努力来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有关专家表示,商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寻求有效的途径影响学生对成功的评判标准,一些专家甚至建议通过宣誓仪式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形成正确的商业信仰。

国际商学院联合会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菲尔南德斯表示,对于商学院来说,“现在更加认识到需要培养的这些企业领导者,他们必须关注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并且要强调企业对于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据称,该组织和《联合国全球契约》有一个合作,提出了负责任的管理教育原则,目前全球已经有214个商学院加入这一倡议,“决心要为未来培养具有可持续企业发展思维的企业领导”。

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赵纯钧教授认为,商学院在培养学生时“应着重商业伦理道德教育、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同时也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商业伦理作为一种真正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他指出,商业价值观“它不应该仅仅是一两门课程,它应该是融合在商学院的每一个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真正接受的价值观,将社会责任、环保意识、商业伦理融入到他的商业信仰里。”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所言,“商学院的院长、教授和学生的身上,也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商业道德篇2

(一)相关概念阐述

道德是人们生活中较为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道德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一个问题。在我国古代,道德不仅指处理人际关系之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以及规范要求,还兼指个人的行为品质以及修养境界。在现今,道德涉及的范围非常大,是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等高的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的领域,是一般道德在社会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它的形成与商品经济之进展有着随同关系,成为商品经济活动中一种全新的道德观。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了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成为权衡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的优劣的尺度。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计职业活动的范畴愈来愈普遍,职业活动的内容愈来愈丰富,现在商业银行会计行业就是其中一例。商业银行会计职业关系的变化也促进了商业银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道德在商业银行会计职业行为以及商业银行会计职业活动的具体体现。现今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则以及坚持准则,提高工作技能,参与管理,加强,服务这八个基本的要点,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保持公正;通晓业务,能力足以担任会计工作;对银行企业加以保密,绝对不以非道德手段获得别人秘密;提供客观的信息,并予以充分揭示。

二、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培训的意义

商业银行会计的服务对象涉及到多个方面,供给的管帐信息无疑属于公共产品,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之发展,此外,商业银行会计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与我国的法律法规搭档,调整工作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倘若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劣,那么严重影响到我国大众的切身利益。大部分商业银行不乏职业道德素质颇高的会计人员。然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的确确仍然发生还是一少部分违背职业道德,乃至犯的不耻作为。因此,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的意义非常重大。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是非常必要的。究其原因,无非是会计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行为的必要保障;会计职业道德能够激发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自我涵养的主动性。强化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能够建立全新的商业银行会计行业作风,培育会计人员的杰出工作德行,培育品学兼优之会计人才,维护会计行业之威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一)积极的一面

1.热爱自己的岗位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敬重会计这个职业。现在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一方面出于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另一方面出于当下激烈的工作岗位竞争,大部分的会计人员都热爱着自己的岗位。

2.服务意识逐步提高

当下的大多数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对于服务对象的服务意识是不断加强的,他们对服务主体非常忠实,心里面自始至终都是以服务对象的经济利益为主。与之同时,他们树立起强烈的服务意识,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谨记把为所有者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是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此外,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得失,以谦虚文明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这样的文明服务促使他们的服务达到了高质量的效果。

3.守法合规意识不断增强

当下大多数商业银行会计人员都可以准确对会计职业权利与会计职业义务的关系对做出一定的安排并解,加强抵抗行业不正之风的本领,积极培养良好的遵纪守法之习惯,积极遵守企业组织纪律,并且积极履行维护财经纪律的责任,勇于与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不断增强守法合规意识使得所有者的权益得到了保护,国民经济得到了良好地运转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职业道德观念较为淡薄

尽管我国根据国际惯例以及体制改革的需要制定了相关的会计职业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的金融行业业务活动有法可依,然而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当下有少量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念比较淡漠,诚信意识不够,再加上他们的上司不乏一些法纪观念不正之辈,廉洁自律意志力不坚定,因此造成底层商业银行会计人员难以遵守和维护职业道德,丧失掉自己的职业责任感,致使他们无法提供准确的会计资料,随意更改核算办法,会计核算混乱,财政体系丧失平衡,胡乱造假账,严重致使商业银行出现诚信风险。

2.保护客户信息的行为存在偏差

商业银行客户的信息具有很大的保密性,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是可以掌握大量的商业、工作以及客户信息。如果这些信息非特殊情况下是万万不能泄露的,倘若这些信息严重泄露,对于社会经济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3.缺乏钻研专业技能的精神

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技能很强的职业,当下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由于忙于处理繁琐的业务,难以抽空学习,再加之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不高,认为会计专业无非就是一些数据处理的简单问题,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致使他们的会计专业知识量跟不上时代的信息更新节奏,导致商业行会计专业工作效率的下降。如果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不具备高质量的技能水平,会计信息是一种空谈。

4.违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原则

会计人员在处理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之时,其务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者鉴于岗位的局限以及上司的影响,出现了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与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违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原则有关。倘若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者难以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贵伐,那么管帐信息大有可能会不真实,社会经济效益将大会损失。会计信息的本质要求为真实客观,倘若会计信息失却这个特质,势必导致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引起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局面之产生。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整体信用环境较差

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用环境较差,整体表现为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用质地,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现时银行交易中出现诸多的信用缺失事件,这与整个整体信用环境较差息息相关,使得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受到冲击,商业银行也不例外。

2.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

当下中国从事商业银行会计职业人数逐步增多,构成的会计步队异常巨大,然而我国的会计队伍总体素质较低,懂核算、懂管理的员工不多。之所以会出现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面与职业水平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会计的要求的局面,是因为我国的会计道德教育边缘化,很多时候我国的会计,教学都呈现出我国教育的弊端——注重专业素质教育但是却忽略职业道德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工作人员难成大器,造成违法行为时常发生,漠视法纪,银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纪律等执行得不严格,轻忽会计危机防备以及银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造,导致会计政策水平以及营业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3.内控制度和考核晋升机制不科学

防止管理疏漏需要依靠一个科学的内控制度,然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的科学性令人担忧。某些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内控岗位制约的管理制度,商业银行会计岗位的设置难以互相约束和监督,而管理则是较为松懈和脱节,即使某些银行拥有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制度,然而却缺乏一个健全的运行保障机制,如此势必助长个别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违法行为的形成。当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考核晋升机制也是不科学的。商业银行中的会计人员中的热爱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者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奖励,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得到的奖励是微不足道的,这样导致那些职业道德良好的商业银行中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挫伤,同时也滋生了某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滑坡。这种不好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考核晋升机制不科学,重业绩而轻行为。

4.经济利益驱动,个人职业道德滑坡

前面提及,尽管我国根据国际惯例以及体制改革的需要制定了相关的会计职业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的金融行业业务活动有法可依,可是现在有些商业银行会计相关人员尤其是领导层,职业道德观念较为淡薄,容易受经济利益驱动,利用手中的权力,个人职业道德滑坡,进行商业银行的会计违规和做假账行为产生。因此,会计信息失真和恶性经济犯罪频繁发生,会计职能弱化。

四、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一)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当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持续完善,政府应当支持鼓励社会公众中有着良好信用的人士以及企业,对他们的信用道德给予一定的奖励,运用大众媒体来宣传诚信的好风气。其次,当局务须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信用档案制度,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监督体系。

(二)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职业道德良好氛围

银行企业应当坚持“以德治企”的理念来塑造企业形象,用职业道德来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银行企业应当积极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企业精神,注重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把企业道德与企业的理念、行为、经营方向、发展战略、服务特色等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与策划,强调企业和会计员工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于风险,贡献社会,把“让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作为价值观念,营造出一个职业道德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对提升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培育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建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大有裨益。在对在校学生进行基本的会计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商业银行在职会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为了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应当适当对其进行培训,采取适应性学习,扩展性学习和系统性学习等多种于培训形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采用讲授、讨论和研讨等培训方法,这种灵活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还能减缓其工作与进修研习的冲突。此外,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职业道德自我教育,养成自觉抵制不良行风影响,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促使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更加健全,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促使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之间有章可循,形成相互监督约束的良好氛围。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更是为了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者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并且根据其结果进行相应之表彰和惩罚,建立起商业银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倘若缺乏科学合理之奖惩机制,那么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检查就会只顾着形式,却难以施展其应有的鼓励以及震慑功用。因此,为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政府部门应当对会计职业道德实施必要的行政监督;会计职业道德应当纳入被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验证制度;会计职业道德应为商业银行会计技术资格的重要条件;商业银行企业应当完善银行业内部激励机制,对银行会计人员检查中呈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给予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同时通过公开刊物等大众媒体予以广泛的宣传,这样众多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者从这些道德楷模中得到鼓动的力量,营造抑恶扬善的企业环境。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银行企业的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优良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展现企业特色,得到社会公众的了解、认同与偏爱,提高银行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以及竞争力,推进企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商业道德篇3

市场经济对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必然经历从“紊乱”到有序的过程。在紊乱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传统的伦理思想与文化受到挑战,而新的伦理与文化还未形成。商业企业的伦理道德混乱,甚至出现缺位,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企业加强营销道德建设是竞争需要,也是竞争的结果。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追求利益并最大可能地获得利益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但是,如果不能高瞻远瞩,宁肯牺牲暂时的利益就无法去换取健康的未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味的只知有利,不知有义;只求收获,不去播种,必然失去利益。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是以某种道德为依托的行为。看重经济利益,忽视道德力量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中国商业企业要在全球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道德与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全球化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球化离不开我国,我国必须融入全球化。我国的商业道德与文化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全球化的支撑。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商业的分工与交换还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二是自愿交换的原则。商业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以这两个基本原则为核心的。我国商业企业要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求生存促发展,必须以“自利与利他”的互利主义为道德基础,建立诚实守信、权利平等、自由竞争、公平交易、遵纪守法的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作为道德经济有其内在性,即市场经济的确立与运行,市场主体的价值观与行为是解决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中道德与法制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两大准则。道德是更为根本的,它是商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的核心力量;法制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从外部规范商业企业的行为。商业企业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是指“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商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与商业企业利益紧密相关者,主要包括商业企业的股东、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等。第二层是与商业企业有一定的利益或利害关系,如广大的消费者、媒体、竞争者、社会团体、社会公众和工商、税务、法院、消费者维权机构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伦理基础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制于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我国商业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消费者要树立维权意识,包括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表达意见权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另一方面商业企业树立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维护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商业企业的责任主要包括:经销到达安全标准的商品,拒绝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不使用欺诈手段,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购买和消费;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倾听消费者的抱怨和投诉,并积极做出改进;经销达到环保标准的商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等。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的供应商包括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的商、供货渠道中的上游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商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合作与共赢的原则,包括: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长期合作和共存共荣;二是处理好企业间的相对独立与相互依赖的关系,保障供应渠道的畅通,防止供应链断裂。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所有者、管理者、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因企业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管理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正确处理企业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权利与责任,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伦理秩序和利益机制,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中最基本的因素,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企业兴衰直接影响员工的利益,员工也决定企业的兴衰。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商业竞争规则以自律为基础,以道德和法律约束为基本手段。坚持平等原则,促进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从对立到合作,避免两败俱伤;三是坚持互利互惠,实现企业之间的双赢。

正确处理商业企业与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社会进步的关系,必须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的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商业道德篇4

关键词:商业主体 道德行为 行为动机 伦理和谐

商业道德的思维路径

(一)自利的思维路径:人性决定论

亚当・斯密的商业道德思维路径是基于人性决定论的。基于人性自利假设,斯密利用经济学原理推出市场就是实现个人私利相互交换以达到自利最大化,从而使双方互利以致于惠及于整个社会。因此,可以看出斯密是站在人性基础上来谈经济与道德关系的,他的这种“人性决定论”把“人”的外在性关系归结为由人的“内在性”所外化的产物。也就是说,人自身以外的社会经济关系、道德关系等均是由人性决定的,经济活动是自利手段,道德则是理性自利的客观自然产物。因此,在斯密的人性决定理论观点下,商业道德并不具有独立的价值,它仅是人性外化的产物,是自利的调节工具以确保自利最大化而不伤及自身。商业道德行为的动机只能是自利的经济动机。

(二)非理性的思维路径:历史个性的行为决定论

马克斯・韦伯对商业道德的认识是建立在他的历史个性的行为决定论上的。他认为经济与道德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第一性问题,也不具有一种规律性的历史共性。人的创造在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推动了历史发展,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第一位的。与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待人类行为相反,他认为人类行为具有历史个性的决定性意义并不存在贯穿历史始终的客观共性。无论什么行为动机支配人类行为都取决于特定历史时期诸多行为因素的综合变动。这种具有历史个性特征的偶然性结果构成了经济或道德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个性决定意义。由此可以看出,韦伯并不认为经济与道德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普遍必然性原则。他认为历史事实所反映的关系现象仅仅是各种历史个性实在的偶然性表达。这样一来,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就只是属于一种社会实在意义上的历史叙事。按照韦伯的这种“历史个性的行为决定论”,商业道德对经济是具有反作用的,但商业主体的道德行为仅具有个性意义,缺乏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动机。因此,商业道德行为的动机是无普遍规律的个性化的偶然的,具有非理性化特征。

(三)相对理性的思维路径:历史共性的经济决定论

马克思的商业道德思想基础是历史共性的经济决定论。他认为道德的历史活动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并受其支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具有历史共性的规律性关系。他主张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之中来看待道德,否定超历史的永恒的道德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道:“在考察历史进程时,如果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如果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而硬说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些或那些思想,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那就可以这样说:例如,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由此可知,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经济与道德存在第一性问题。他认为经济决定道德,但这种经济决定性是具有历史共性的。因此,在马克思的历史共性的经济决定论下,商业道德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经济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历史共性的规律,这就意味着商业主体必须遵循历史规律来调整行为动机,不能任意而为,强调对高尚道德动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历史责任。

总之,行为动机的价值根源于社会关系与人类行为的互动关系中。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应是商业主体的行为的本质规定性,抽象的人性不足以科学地解释商业主体的行为。因为人性假设问题应视为一种行为动机的结构关系问题,基于人性表达出来的行为动机仅仅是商业主体的总体行为动机的某种向度,不能以偏概全。商业主体的道德行为是出于对多种动机的综合考虑而作出的,受到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规律制约,商业主体只能在历史共性规律条件下自由依据各种动机而行为。由此,从斯密的人性决定论到韦伯的历史个决定论再到马克思的历史共性的经济决定论为人们展现了一个由内向外:动机―人的行为―社会关系结构的递进过程,揭示出了正确地分析道德行为动机的科学路径(王小锡,2001)。

商业道德行为的动机

(一)商业道德行为的经济动机

经济动机是商业主体做出道德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传统的道德观念一般是否认或忽视自利的经济动机在道德行为中的存在与作用的,认为出于自利动机的行为不可能具有正面的道德性质。然而,商业主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内在的行为动机中包含自利因素是无可厚非的。商业主体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逐利者,赢利是其经营目标,自利动机往往是其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直接动力,在其商业行为中,自利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承认商业道德的自利动机,那么道德与经济就难以结合,商业道德就与一般的社会道德义务并无不同。自利行为本身并无道德与否的问题,关键在于自利的行为方式必须是无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若是如此,自利行为就不应受到谴责。即便内心动机并非是出于道德,但是行为结果是道德的、无害的,就应该值得尊重。商业道德是对毫无限制地追求商业利益的节制与预防。在道德界限之内谋取自己的利益是完全可以的,在商业经济领域,甚至是大加鼓励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道德只是调节利益的一种准则。

1.道德行为的商业化。道德行为的商业化也即塑造商业道德形象是经济动机表现之一。通过恪守道德准则而有益于商誉的塑造及长远的无形资产投资的增进,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动机。商业主体以赢利为目的,其道德行为的适度商业化是必要的,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如果商业主体不赢利,它就会丧失生存基础,从伦理道德上讲也是不负责任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主体为了赢得和保持一个长期的战略优势、提高信誉、强化行为能力、降低风险及社会成本就必须遵守商业道德规则,主动地实现道德自律。商业道德就要求各个商业主体具有一种强烈的自律的道德意识。

自律的道德意识要求在商业决策中应该考虑到别人的福祉,这样为社会增加福祉的长远考量才能形成经济行为内在的商业精神。但是,过度的道德行为商业化会有违公众的道德情感,最终会伤及自身形象,遭受谴责。因此,道德行为的商业化要考虑到公众的道德情感,适可为之。商业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动机与道德准则的和谐一致。

2.功利性的道德选择。功利性的道德选择即契约道德思想也是经济动机的表现之一。契约道德理论认为“经济人”行为的动机是自利,把对他人的考量纳入行为决策之中是为了避免自己受损,为此订立道德契约,相互自觉地约束自己行为,这样自然会使自利行为呈现出适度内敛的合作特点。由此可以看出,“经济人”的道德行为并非是对自利的理性限制而是经济理性的本身要求。“经济人”的这种功利性的道德动机是符合利益对等均衡的市场经济社会的人际关系原则的。契约道德认识到了商业经济主体的自利性和社会性,但是这里的社会性仅仅是指为了最大自利而作出的妥协,是一种理性的“趋利避害”行为,因此,可以说契约道德体现了一种理性自利主义的精神。

契约道德是十分片面的,仅是一种有限度的道德。契约道德误把道德反作用的成效,如降低商业成本,增强社会效益等,归功于“经济人”的道德契约。虽然极端自利会导致经济受损,甚至造成社会灾难,从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来看,交易双方都会选择理性合作。但是,契约道德的合作前提是必须具有做出道德行为的具体对象,而且要充分明确无误地知晓他人也与自己一样做出合理规避的行为方式,这样才能达成道德上的合意,按契约道德的约定行为方式行事。契约道德的理论根基是自利,也就意味着“经济人”在没有明确合作对象的情况下是不会表达出无条件的合作态度的,否则就违背了自利本性。因此,契约道德是片面的有限度的道德,在自利的经济动机之外必然还有非利己的动机。

(二)商业道德行为的道德动机

公益性的道德选择是道德动机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时代,商业主体出于经济动机而作出道德行为是十分正常的,但由于会受到团体、环境和社会共同体的各种影响,诸如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等其他因素也会对商业主体的行为动机发挥作用。因此,商业主体是不可能作为独立的追逐着最大利润的经济动物而存在。在特定的条件下,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因素会引导商业主体进行公益性的道德选择。这就表现出了商业道德行为的道德动机,当涉及到社会责任时,积极配合甚至是让渡或牺牲自己的商业利益。道德的行为应该是有益于整个社会福祉的。由于公益性的道德动机没有具体的行为对象,完全靠自觉意识,对商业主体的道德意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主体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提高商业成本,甚至牺牲商业利益,与此同时,其他商业主体可能并不去履行社会责任而因此收益颇丰诱惑其道德意志力。因此,公益性的道德动机需要商业主体具备高尚的商业道德精神。这是每个商业主体所必需的。如果每个商业主体都逃避社会责任会造成整个商业道德环境的沦丧,最终严重阻碍商业经济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了预防这种社会无法承受的风险,杜绝商业主体的侥幸心理,公益性的道德动机是必须坚持的。

(三)商业道德行为的非理性动机

经济动机、道德动机均是基于个体利益或社会利益的理性考量而产生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但人并非时时刻刻都会服从理性。在特定条件下,理性甚至会服从非理性。商业主体作为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虽能削弱非理性的干扰,但仍不能完全杜绝。非理性因素如激情、意志、情绪、潜意识、本能等都是人性的固有成分,是人的本质中的一部分。相对于经济理性、道德理性来说,非理性的动机对商业主体的道德行为影响较小。作为职业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业主体来说,往往力求理性的完美,运用自身能力,追求最优。但是,商业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非理性动机也是不可或缺的。

全智全能的理性的商业主体是不存在的,非理性动机可以对极致理性带来的弊端,起到强有力的弥补。商业主体的行为都具有双重性,它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努力去追求最大化,而它的选择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尤其是对小商业主体来说更是如此明显。任何商业主体内部都有非理性现象,它不是一部纯粹高效理性的利润转换器。

非理性动机具有动力和协调作用。商业主体一定的非理性动机是合理的、完全必要的,如果没有商业激情和意志力等影响,难以想象商业道德行为的本能发生和发展。非理性动机是理性动机的调和器,发挥着协调作用。当“经济人”、“道德人”被吹嘘得无所不能、“道德圣人”和个人主义笼罩人类灵魂、经济理性万能的时候,商业主体的精神家园被掏空,演变为单向度的“经济人”、“道德人”。商业主体是多重属性的集合,需要非理性寻回在纯粹理性下丧失的商业人性。

商业道德行为动机的协调

(一)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冲突与协调

1.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冲突及其影响。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都是理性动机,但二者的运行方式和行为原则不同,使其存在内在的冲突。经济动机是按照形式逻辑自然地把握、预测行为的后果,着眼于自然的经济秩序,很少考虑到主观动机、价值判断、行为规范等。商业主体在经济动机的驱动下只会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最优行为规则行事,而道德动机是基于对“人为秩序”的构建,关涉各种社会关系的价值取向。道德动机要求能自觉地践行自律,行为符合德性要求,无条件地遵守道德原则,履行道德义务(郝云,2005)。另外,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行为原则也是对立的。经济动机是为了趋乐避苦、谋求自利最大化,自利行为是经济动机的首要原则。而道德动机是以利他为行为原则的,采取利他行为模式来解决矛盾,以利他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良好的品德。由此可见,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并且二者的冲突已经带来了现实的不良影响。首先,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冲突导致了商业主体的行为动机混乱,造成了其认知模糊和行为选择的盲目。其次,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动机更易凌驾于道德动机之上,商业主体有脱离道德约束的风险。最后,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对立使得商业主体难以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又好又快地发展充满挑战。

2.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困境反思。首先,二者都是有所局限的。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商业主体,会受到自身的非理性动机和社会价值观念、习俗、伦理规范等的不同程度约束,以及自身理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都会导致经济动机和道德动机的结果偏离预期。其次,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之间存在交汇点,二者并非天然对立。经济动机中包含有对道德的考量。经济动机的哲学基础源于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功利主义的最高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具有社会公利的德性。另外,在成熟的市场上,受市场制度的引导,经济动机的行为后果也可能转化为利他的道德结果。道德动机是在经济基础上相对独立的,包含有对经济的考量。商业道德也就必须在一定利益基础之上运行。最后,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是可以结合的。经济动机基于经济理性,强调的是个体理性,趋向于个体利益。道德动机基于道德理性,强调社会集体理性,是趋向于社会集体利益的。这样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结合就涉及到个体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融合。

3.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协调一致。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统一需要在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并加以利益调节和制度的规范才能实现。

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可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对于经济动机来说,道德动机的培育可以帮助解决商业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不道德问题。商业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动机容易滋生机会主义倾向,引发道德风险,而道德动机的培育可以增强商业主体的道德素质,克服机会主义行为,促进商业主体不再机械地按利润的得失计算来行事。商业主体的经济动机是道德动机培育的起点。在面对商业道德冲突时,可以采用“利益最大化”与“损失最小化”的经济动机原则来维护商业道德之间的伦理和谐。在商业主体的伦理决策之中,也可以引入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来作为决策依据。这样运用经济动机的手段方法实现了道德困境的突围,为商业主体在面临道德两难的境地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科学途径。

商业个体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是可以融合的。商业道德的经济动机折射出商业个体利益,而道德动机反映出了社会集体利益。只有把商业个体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按一定的原则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商业主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商业人应该秉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体与集体利益的结合原则,即在坚持社会集体利益的首要原则下,让商业主体自由地谋求合乎道义的个体商业利益,兼顾商业个体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相互发展,当二者根本对立时应服从社会集体利益(涂秋生,1980)。商业主体应从内心根本上认同社会主义的利益结合原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德动机与经济动机冲突的问题,实现二者的良性发展。

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可以由制度统一协调。经济动机主要受资本、价格等因素约束,而道德动机主要靠商业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商业素养等约束。对于商业主体来说,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都需要受到约束,不可偏执。这除了商业主体自觉合理权衡外,还需要外在的制度来保障商业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做到最基本的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的和谐。通过对市场经济制度的严格规范,在充分保证商业主体的自由经济活动的前提下,商业主体基本会做到兼顾经济自利与遵守制度。显然受到制度的约束,以破坏法律、规范为代价来谋取自利是不理性的,这就会改变其原始的自利经济动机,长此以往使经济动机逐渐转化为一定的道德动机,把制度要求内化为道德自觉。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商业主体的道德行为并非均是内心自发的,他们并不一定会按照商业道德规则处理经济关系,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制度规范来确保这一点。另外,商业制度本身必须是良性的。因为不良的制度环境会吞噬商业主体的善良意志,使其得不到公正对待甚至迫使其为了生存而放弃高尚的商业道德精神。因此,科学合理的商业制度才能保障商业主体自觉的协调意识,使得经济动机与道德动机和谐发展。

(二)理性动机与非理性动机的辩证统一

1.理性动机与非理性动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非理性动机是以人的本能意识为基础的是产生理性动机的前提。商业主体作为人的组合体也是存在本能意识的。商业主体成员的非理性动机容易通过商业主体的组织形式被放大,尤其是商业主体的领导成员的非理性动机甚至在关键时刻会决定商业主体的存亡。由于非理性动机是最为原始的动机,具有恣意偶发的特征,往往出现在理性动机之前。非理性动机的存在为商业主体的选择增添了不确定性。例如,商业主体完全可以自主地选择决策程序的松紧与科学程度,而并非一定要严格地执行逐利决策程序,这主要是受到商业主体内部领导成员的非理性动机影响。商业主体内部成员的非理性动机制约着商业利润的转化。因为商业主体并非是一部按理性原则机械运转的利润转换器,在其内部成员间的关系和传统因素都会影响商业主体行为利益最大化的偏离。

2.理性动机与非理性动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非理性动机对理性动机有动力和调和作用。商业主体成员的非理性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能驱动理性动机的形成和发展的。尤其是商业主体领导成员的激情、欲望等,往往能驱使整个商业团队的意志力,进而取得一番商业成就。非理性动机对理性动机具有调和作用。商业主体内部成员之间并非是纯粹的理性的关系,需要情感、激励等非理性因素的慰藉。当理性动机贯穿于商业主体运转的始终时,有陷入工具理性的风险,进而使商业主体内部成员单向度化,一味地为了经济而经济。因而非理性动机的满足有时也会实现对商业理性的补充,对理性动机具有调和作用。

理性动机对非理性动机具有整合和制约作用。非理性动机是混沌、杂乱无章的,具有零散、不稳定的特点,若不经理性动机的整合而任其发展会使商业主体运行紊乱。市场经济是一种规则经济,商业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应该理性地遵守市场规则,参与市场良性竞争,理性动机才应是其主要方面。理性动机应制约非理性动机的随意冲动性、本能性,只有在可控的前提下,非理性动机才有益于商业主体的整体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小锡.论经济与道德之关系的思维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7(3)

2.郝云.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困境与反思[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

商业道德篇5

关键词:商业道德 缺失 重构

一、商业道德的界定

商业道德,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家及其成员从事经营时,完善其素质和协调商业内外部利益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以及在行为上应遵循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本文所谈的商业道德问题,由企业人对某些商业道德规则的违背谈起,同时涉及到企业人对企业的管理与经济制度的道德性问题。

商业道德虽然涉及到商家及其成员对商业规范和经济法规的遵守问题,商业道德并不等同于商业规范和经济法规,后两者带有浓厚的强制性、他律性特点,而商业道德则属于道德范畴,有着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简单讲,商业道德对市场经济领域的商家及其成员的要求,包括诚实经营、平等交易、公平竞争、合法谋利、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树立商业道德的目的是通过保护市场经济中商家的平等竞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借以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同时通过培养个体的商业道德完善个体的道德人格。

二、商业道德缺失的危害性分析

1.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市场营销的本质在于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的财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但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漫天要价,乱“宰”顾客;利用虚假广告进行欺诈,骗买骗卖等,对广大消费者而言,不仅造成了他们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者会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这里,消费者的权益被破坏殆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难以实现。

2.破坏了公正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

公正性是市场竞争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正常的市场背景下,每一个企业都是平等的,人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并通过正当的手段赢得竞争和优势,由此获得的利益也才是正当的、合法的。然而,有些企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则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他们的商业秘密;用贿赂的方式推销商品;在广告或宣传中诋毁、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产品声誉;用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等,所有这些行为的出现,无不有损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原则,使市场竞争秩序受到破坏,严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使之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其正当利益遭受损害。

3.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市场营销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并遵守社会公德。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增进社会的福利和健康发展做贡献。但打量假冒伪劣产品对名优产品的冲击,不仅使名牌企业利润减少,造成国家利税下降,而且国家为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还得支付巨额资金,损失巨大。同时,某些不法分子为了使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合法化,不惜重金贿赂政府官员,或在销售过程中拉关系、走后门,加剧社会风气的败坏,妨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严重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

无论是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还是用虚假广告进行骗买骗卖,以及采用其它不正当营销手段,从短期看,企业由于欺骗消费者,引诱消费者上钩而获取了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其违法活动一旦被揭露、曝光,必然危及本身的声誉和信誉,遭受社会舆论的谴责,受到消费者的唾弃,最终失去顾客,失去市场。

三、商业道德重构的对策

1.重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营造道德氛围

首先,作为消费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既能唾弃、遏制不道德行为,使违反商业道德者没有市场;又能文明、诚实、守信,给商家良好商业道德行为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消费者要学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遏制不道德行为蔓延。对违反商业道德行为不予投诉,就是助纣为虐,推波助澜。其次,作为商家要恪守商业道德,文明经商,礼貌待客。特别是企业经营者,要把商业道德当作无形资产,不断强化商誉意识和经济信用意识,真正认识到讲商业道德可为自己创造更多商机。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商业道德意识深深植根于全体职工心中,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坚决不搞只顾自身眼前利益的狭隘满足,而失去商业道德,失去市场和失去未来的短期的“自杀”性行为。

2.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强调依法治市。而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因此需要加快立法和修订,健全法律法规。一要积极健全合同监督管理法规,加强打击合同欺诈工作的可操作性;二要完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以杜绝企业违反商业道德行为发生;三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立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四要加快建立信用制度,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信用经济;五要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使所有从业人员都有法定的“从业资格证”,便于执法机关检查、控制,同时也能有效遏制不法行为发生。

3.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改革传统的地方和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方式,即除了经济总量指标以外,还应注重考察其市场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一个地方的市场开放程度和环保水平也能够反映出其领导人的水平与能力。为追求经济增长指标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不惜以牺牲一个地区的环境为代价,这样的“政绩”又怎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清除地方保护主义这个信用和道德建设中的最大障碍,其关键在于改革对地方领导人考核的单纯数量指标,这样才有利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4.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遏制短期行为

目前,很多企业产权不清,“婆婆”非常多。尤其是国有企业,国家是通过政府官员系统来实现所有者利益的,而政府官员是要换届选派的,从而导致经营者出现短期行为,往往置商业道德于不顾,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对此,要明晰产权,解除政府的约束,把企业转由企业家经营。因为企业家是以终生经营企业为职业的,关心企业长远利益和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故而能够恪守职业道德。

5.大力推动名优产品的促销活动,实施名牌战略,使重质量、守信用的良好商业道德蔚然成风

通过由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名牌对市场的挤占,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扩大市场销售,同时使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更为困难。现阶段名牌的形成和发展单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应对其予以必要的扶持。

6.加强执法力度,切实严惩违反商业道德行为,做到天天都有“3.15”

商业道德篇6

一、加强商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1.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商业道德体系,市场经济是趋利经济,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按最小成本和最大收益原则来进行经济交易,在交易过程中,要求人们遵守自愿让渡、平等互利的行为规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平等竞争、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求人们在复杂多样的经济交往中树立遵纪守信的道德意识,缺乏诚信的行为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2.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蓬勃的发展。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是,不少曾经风光一时的民营企业,时隔不久,就成为商海的匆匆过客,昙花一现。企业做不大、做不强、做不长的现象在民营企业中相当普遍。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经营战略失误,有管理失控,但更为深层的原因,正如《大败局》的作者吴晓波所指出的那样,其共同的“失败的基因”就是普遍缺乏道德感。营销上夸大其词,虚假包装,对消费者权益蔑视,对游戏规则漠然,对竞争对手冷酷无情。由于忽视道德环境的作用,使一部分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信用丧失,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因此,企业要实行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加强商业道德的建设。

3.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客观要求

维护消费者权益离不开商业道德体系的构建,商业道德滑坡的最终受害者都是广大消费者,商业不道德行为是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侵害。商业职业道德的本质,就是要尊重和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切实建设现代商业道德体系,才能使商品流通健康发展,才能真正维护和保障广大消费者权利和利益,才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二、商业道德的内涵

我国古籍中,“道”表示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或学说。“德”,即得,人们认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为“德”。“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商业是以买卖方式使新产品流通的经济活动,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因而商业道德是在商业这个特殊的行业中人们所遵循的原则规范,是调整人们在商业活动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商业道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诚信无欺。社会主义商业道德规范中最基本的原则是诚信。诚信是新商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商贸流通企业要树立以德经商、以信兴业、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尤其是出现新的商业交易方式后,仍要坚持诚信的原则。

2.公平。即坚持公平交易,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公平是企业经营的最基本要求,对消费者做到货真价实,杜绝价格欺诈和缺斤少两等不良行为;同行之间的竞争必须公正、透明;与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必须建立正常的交易关系。

3.敬业。爱岗敬业是每个劳动者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做到服务他人。大力倡导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4.义中取利,回报社会。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有一种主要由企业家本人的精神风貌和全体职工共同创造的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就是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和企业高度社会信誉的源泉。所以,企业家本人的重诺守信、勤劳刻苦、一丝不苟、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等“以身作则”行为,都会成为无言的力量。特别是企业家富了以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赞助社会公益事业,扶危济困,支教扶贫,从事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不仅使职工看到企业家“助人为乐”的高尚精神世界,更增强了每个职工自身的使命感,从而形成企业坚不可摧的凝聚力。

三、我国商业道德的现状

1.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重“利”轻“义”。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商业企业片面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运用一些不正当手段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一是掺杂使假,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经营者为了多赚钱,购进时,只看价格低的,不比较质量的好坏,经常低价购进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商品。二是以次充好,瞒骗顾客。甚至将超过保质期,霉烂变质的烟酒、食品、药品等更换包装,改头换面出售给消费者,经营含量不达标的化肥、失效农药,低劣电器等,造成不良后果。

2.更新观念慢,服务质量差。旧社会对商人的看法是“无商不奸”、“商人重利”,这些旧观念在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头脑里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致于把经商简化为一买一卖的钱物交换。钱货两清即认为经营活动终结。顾客买到手的商品出了问题,店家不负责,厂家不理睬,消费者只好自认倒霉。有的服务人员在顾客买商品前百般伺候,付了钱则态度转变,这样根本谈不上服务质量。

3.经营人员业务生疏,基本功不扎实。从事经营和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素质,熟悉自己经营的商品,对规格、用途、性质、保养知识等都要清楚明了,能够为顾客挑选商品提供具体的指导。实际上,不少一线的服务人员,从业时间短,岗前未培训,谈不上什么商业技能。工作中业务技术差,经营出现计量不准,个别员工开发票,盘点商品,填制标价等也做不好,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构建现代商业道德体系的对策建议

1.加强教育, 强化商业道德意识。一是抓道德认识,对从业人员进行商业道德原则、规范等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商业道德素养。二是抓商业道德情感教育,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权力感,事业心和成就感,提倡岗位立功、岗位成才,在岗位上实现人生的价值。三是抓职业道德培训,在从业人员上岗前搞好商业道德培训工作,对岗上从业人员进行轮训或业余教育,保证商业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2.抓紧制定行约行规,加强行业自律。流通行业协会是促进商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行业协会如何改革与发展,是当前行业协会面临的首要任务。实行行业自律是协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流通行业协会要结合本行业自身的特点,研究探索行业自律的新模式,积极参与商业职业道德建设,用行规行约来约束会员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流通行业协会要把制定行规行约和行业标准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配合政府部门抓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3.突出服务,优化商业道德风范。商业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消费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品的选择权,对购买的决定权均在消费者一方。商业企业对消费者有多大的吸引力,才能使消费者满意而来,满载而归呢?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该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目前,各地商业单位提出很多口号,目的就是发挥服务为主体的商业道德的作用,感召顾客,促进销售。特别是采用富有特色的服务,创立各自不同特征的商业道德典范,适应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变化。

4.加强执法的力度。目前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不严。一些地方出现坑蒙拐骗行为屡禁不止,是因为其违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对于少数商家的违法失德行为要严加惩处,增大其为恶的机会成本,让其血本无归,损失惨重,以警示业界。

5.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进行舆论监督,要敢于对那些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当事人,要进行大胆揭露,使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处藏身,最后从市场上销声匿迹。

商业道德篇7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商业道德;商业欺诈;道德风险

中图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3-0051-03

商业道德是人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在经济管理领域的体现,但目前商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道德的严重缺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在商业活动中,卖方首先是作为经济人满足其生存的需要,企业产品的销量只有超过盈亏平衡点,才能弥补其固定成本,才可能产生利润,维持其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因而企业必然会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同时,作为交易主体的企业也同个人一样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信息不对称从客观上给卖方提供了一种不正当牟利的机会,当利用这种机会为自身谋利所冒的风险很小,而自己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又达不到自律要求时,便会不顾公平交易、等价交换的原则,利用信息不对称,非法或违规操作获利,损害对方利益。本文据此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商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信息不对称现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受到美国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以及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关注和研究。他们分别就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保险及资本市场等领域,深入探讨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指出市场机制需要完善和设计,他们也因此于2001年共同获得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不对称原理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较信息贫乏的人,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交易双方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交易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信息不对称原理不仅说明了信息的重要性,更说明了市场中的人因获得信息渠道不同、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下商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形式

(一)商业欺诈

近年来,商业欺诈的案例不绝于耳,从三鹿事件到达芬奇风波,从肯德基豆浆到味千拉面的骨汤,什么原因导致企业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消费者脆弱的心理底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商业环境中天然的信息不对称是最大的根源。商业交易的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同,即信息不对称。这主要是由于买方和卖方在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所接触的信息不同,即所谓“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作为商品卖方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对商品的性能、质量、成本、价格了解最多、最具体和最真实;作为厂商或贸易商,拥有专门做调研和分析的团队,对潜在市场的消费者有着较清晰的认知,判断他们的决策过程和行为。而作为商品买方的顾客,通过广告宣传和介绍对商品只能有一个初步、表面、粗浅的了解,并且往往这些了解与实际商品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导致了交易过程中顾客的信息劣势地位。

商业欺诈的存在有三个基本因素在起作用。一是客观的信息不对称;二是违规的成本很低;三是商业企业的自律性不强。这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是根本原因,违规成本是客观原因,自律性的提高是企业家素养原因。信息不对称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如果信息完全对称,则不管商家如何做,消费者都清晰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则不会发生欺诈行为。在客观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的前提下,有两个限制性原因最终导致了欺诈行为的发生,一个是外部原因,即违规成本过低,如果提高违规成本,则会很大程度上约束欺诈行为的发生;另一个是内部原因,即企业家道德水平,如果企业家道德水平提升,内部约束力就会起作用,从而降低欺诈行为的发生。当社会交易活动发生时,违规成本较低,企业家道德水平也较低,而客观又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很多企业就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对消费者欺诈,从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二)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现在已成为了经济体健康发展的毒瘤,而且屡禁不绝。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规则,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正常发挥作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使诚信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妨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其本源去分析,仍然在于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首先是采购方掌握着大量的需求信息,包括明示和暗示的两部分,而供货商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信息,然后去供应货物,这时候就存在各供货商之间所掌握的信息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购方和供应方掌握信息的不均衡;另一方面是供货商之间所掌握的信息不均衡。可是每个供应商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于是,有人采用了外部调研和分析的方式去获取信息,另一部分人则采用商业贿赂从内部攻破,直接获取企业采购信息。竞争的最后结果往往是实行商业贿赂的商家获得的信息最符合企业需求,从而中标,而花费了大量时间、人力、财力的商业经营者却得不到相应的收益,于是慢慢供应方就会适应市场的竞争状态,商业贿赂成为一种普遍行为。

在商业贿赂发生的过程中,还存在采购方企业和采购人掌握信息的不均衡。一般来说,采购人直接接触供货方并更临近需求一线,对需求和供给信息都了解得更充分,而企业的管理者则属于信息缺少方,于是在监督方面,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从而给商业贿赂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三)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发生在委托关系中。资本所有者受自身精力、时间、相关知识、管理能力的局限性的限制,不能完全独立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便将企业交给他人代为控制和经营,这就产生了委托一关系。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一般是所有者或股东)将企业资产委托给高层管理人员(总经理、CEO和总裁)经营,委托人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主要通过在董事会上听取公司经营报告、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方式掌握有关信息。而作为人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必然会接触和掌握大量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包括许多重要的关键的信息,从而形成方和委托方的信息不对称。

此外,委托―双方的关系也不对称,企业高层管理者(人)对于企业的中层管理和员工而言即是职务上的领导,又在工作上直接管辖,工作上接触多、交流多,并且直接掌管着各级人员的工作分配、绩效考核和职位升迁,可谓生杀大权集于一身。员工自然会更看中“县官不如现管”的企业实际管理人员。因此,人同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等员工的关系要比所有者同他们的关系密切得多。委托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关系不对称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关系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

加重了信息不对称,强化了方信息优势的地位。委托关系形成后,人接受委托,本应按照契约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维护和保障委托人的正当利益。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关系不对称,以及委托人和人之间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人有可能利用手中的剩余控制权追求更高的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从而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人的商业败德行为,轻则通过降低工作的努力程度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重则营私舞弊,损害企业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现代商业社会中很多传统企业在进一步转型聘用职业经理人时,都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不聘用是等死,聘用往往是找死。

三、以制度约束力矫正商业道德缺失行为

如何减少或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商业道德的缺失,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当前的商业道德缺失问题已经超越了通常所理解的道德范畴,因此,仅靠道德的软约束力量难以解决,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自身多方协调,齐抓共管,来综合治理商业败德行为的发生。

(一)政府要制定市场底线规则、畅通透明信用体系,实现公平交易

道德的底线是法律,因此从国家的角度说,要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来规范商业行为,最终达到弘扬商业道德的目的。前文描述的一系列道德缺失导致的社会事件,一方面是企业道德的滑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的不作为。食品安全标准更新不及时、相关监管法规不到位、执行力度差使食品安全问题泛滥的大潮失去了堤坝的约束,最终造成了灾难。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而国内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类似腾讯大战360这样的问题发生时,无法用法律去规范,最终受到伤害的只能是消费者。事实证明,前文所述案件之所以横行,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巨大的非法利益而言违法的成本太低,因此,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是约束商业道德缺失的最后一道堤坝。一定要增大企业为恶的成本,让每一个道德缺失的商家血本无归,才能达到震慑作用。

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及时充分地获取企业信息,政府应多渠道建立起高效透明的企业信用平台。首先,政府机关要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运营状态,如工商机关、税务机关、食品监管、质量监管机关等及时各种报告,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了解企业信息。建议在原有金融征信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中国企业信用制度,包括对信用记录的征集、调查、评估等,让每一位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这样的信息平台充分了解相关企业信息。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通过各种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对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企业要大胆进行曝光,使其为公众所知,最终被消费者所唾弃。

(二)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沟通作用,促进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它通过协助政府部门实施行业管理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具有多方参与、自治自律的特征和在交易中保持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的独特优势,它们大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监督和沟通的作用。

行业协会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可以构造为成员企业共享的信息平台,成员企业从中有选择地获取其他成员企业所提供的行业共享的信息,从而可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信息获取成本。此外,行业协会还能制定各行业从业标准;协调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沟通等;促进行业自律,加强信用培训,健全惩罚机制,确保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三)企业要加强自身信息披露,进行伦理资本经营

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消费者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信息披露,加大自己的宣传力度,将自身的良好公共形象广泛传播,使企业以信誉度为基础,将其知名度向美誉度转化;同时企业可通过自身的品牌建设,将产品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形象等信号传递给相关的消费群体,使之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产品。

此外,企业还应该重视伦理资本建设,并将其视为重要资产来经营,在正确经营伦理观念的指导下,将道德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该不断审视自身在伦理道德资本方面的欠缺、不足,理清思路,明确问题,提出对策,开展“道德改革运动”,树立企业商业伦理经营观念;自觉提高企业经营的伦理道德水平,制定企业道德规范;明确道德责任和部门,加强企业的内部道德监察工作。只有如此,一个道德状况良好的企业才会在总体上减少交易磨擦,大量节约交易成本,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率。

(四)消费者要积极搜集产品信息,形成品牌忠诚

消费者为了改变交易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劣势地位,应积极搜集产品信息,进而减少购买风险。比如利用比价网站的搜索功能,可以同时获取不同商家对同一型号产品的不同价格。同时网站的站内搜索功使消费者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寻找相关的文章,实现快速、便捷直观地搜索到在线商品相关资讯。当单个消费者由于时间、精力、能力的限制,信息搜寻成本较高或效果不佳时,具有相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可以建立联盟,提高信息搜寻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与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

此外,对于易耗的、经常使用的、必要的生活用品,重复购买会大大降低购买产品的不确定性,形成品牌忠诚也能简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程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这样消费者的权益更容易得到法律的保护;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也可通过媒体批露,以使消费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黄梁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投资者利益保护[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马骋,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J],中国外资,2010,(14)

[3]宋暖,B2C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2008,(5)

[4]李必强,信息不对称与人的经济行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商业道德篇8

以往,媒体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过程中,虽然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生存问题,在经营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在市场竞争中伴生的一系列经营伦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媒体的发展。

当下,随着非时政类报刊、经营性出版单位和部分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的推进,媒体的商业道德问题受到关注。未来,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媒体能否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遵守商业道德、摆脱伦理困扰?如何保证媒体产品的质量,做到诚信无欺、公平竞争?大众媒体怎样坚守社会责任?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是社会公众所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媒体不得不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对媒体商业道德的培育路径进行探寻。

笔者认为,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主要可从观念和实践两大路径对媒体的商业道德进行重点培育和提升。在观念上,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树立一种底线伦理的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实践中,既要倡导建立媒体评议会,也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对媒体机构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本文以下即立足于建构性的视域,对此予以详细探讨。

观念路径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树立媒体必须遵守商业道德的基本观念,才能使其成为媒体的业务和行为指导。大众媒体特别是商业媒体,实质上都是在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借助媒体产品进行广告和内容的双重销售。这种生产和销售活动,当然应该和其他市场活动一样,遵守最基本的商业道德,这是对媒体起码的观念要求。在此意义上,大众媒体和其他企业承担的伦理责任基本一致。

学者何怀宏提出的底线伦理为媒体商业道德的培育指明了这种观念路径。所谓底线伦理,是指现代社会中“要作为一个社会的合格成员、一个人所必须承担的基本义务”,主要表现为一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禁令。它是人们必须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或最基本的行为伦理规范、公共生活准则或最低限制的伦理共识。①对于大众媒体而言,该伦理观念完全称得上是一条黄金法则。它既为媒体的商业道德划定了最后边界,又能为传媒界所理解和接受。

对于媒体机构而言,树立底线伦理的商业道德观念就是要在媒体生产和销售活动中保证媒体产品的质量,做到诚信无欺和用户至上。保证产品质量,就是不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不一味迎合部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提供低俗、有毒或不合格的信息产品;诚信无欺就是指媒体遵守法律法规和各类合同与协议,保证报道内容和广告内容真实可信,以维护单位和产品的信誉;用户至上就是将媒体消费者的利益置于首位,要有人文关怀,服务社会。从伦理学上来说,这是相对于较高的伦理标准而言的。

科特·拜尔(Kurt Baier)在《道德观点》一书中曾提出两级道德标准。他认为,道德规则有两个层级,第一级是起码的道德规则,也就是那些禁止或命令某类行为的规则,例如“你不应该杀人”,“你不应偷盗”,“你邻居需要你的帮助时,你应帮他”,诸如此类。第二级是承担了额外义务的道德规则,即义务和正义。②底线伦理观念则正是第一级道德标准。它是一种基础性的东西,具有一种逻辑的优先性。“万丈高楼平地起”,意即盖一栋房子,必须先从基础开始。

媒体所称的商业道德底线主要是指真实报道、公平竞争、不侵犯他人权利、不寻租和危害社会秩序等,是相对于媒体理想、促进公平正义和宏伟价值目标而言的,媒体必须先确保这一底线,然后才能去追求自己的媒体理想和目标。换言之,道德并不是媒体的全部,一家媒体可以在不违反基本道德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利润、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只要它的这种追求不损害其他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合理追求即可。

如果媒体违背这种底线伦理,则很容易触发道德红线。我国的情感类电视节目就因此而备受困扰。2011年4月,贵州卫视王牌栏目《人生》,因单纯追求收视率,不顾及当事人的心情和处境,请演员来扮演当事人,放大个人隐私和社会的阴暗面,被广电总局永久性停播。同年9月,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情感密码》栏目同样违背了起码的商业道德,播出了雇人扮演的《我给儿子当孙子》等多期类似节目。在《我给儿子当孙子》的节目中,电视台甚至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儿子对老人不敬、不孝,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伦理道德观,误导观众。正因如此,该台受到了公众的强烈谴责和广电总局停播30天的处罚。③

对于媒体从业者而言,树立底线伦理的商业道德观念就是要在媒体生产与销售活动中,明确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必须承担的道德义务。在中国,一般称之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外,普遍称之为“只按你的意愿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一准则行动”,是一条道德上的“绝对律令”(康德语)。④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底线伦理观念就是一种普遍主义上的道德要求,它面向社会上的所有人,是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提出要求,而不是仅仅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人——不像传统等级社会那样仅仅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人,或最有教养的少数人,或某个特殊行业的人,也不像历史上某些特殊的过渡时期、异化阶段那样仅仅要求除一个人或少数人之外的大多数人。对于广大媒体从业者来说,这种底线伦理所坚持的道德规范和伦理义务也具有普遍性,它坚持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道德上的连续性,对立于各种道德相对主义以及虚无主义,不再仅仅是一种具有“唯一真理”形态的价值体系,它希望得到各种合理的价值体系的合力支持,而不仅仅是一种价值体系的独力支持。

在现代社会,底线伦理的观念既可以说是社会,也可以说是媒体人道德的基准线、水平线。根据何怀宏的论点,这种“普遍主义的道德要行之有效是需要建立在人们的共识基础上的,现代平等多元化的社会则使人们趋向于形成一个最小的共识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谈论乃至赞同今天道德规范的内容几乎就接近于法律,遵守法律几乎就等同于遵守道德”。⑤

实践路径

上一篇:道德两难范文 下一篇:道德沦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