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范文

时间:2023-03-18 13:29:37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范文第1篇

《儿童文学》杂志是一本专注于儿童读物的文学刊物,致力于推广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为儿童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阅读平台。杂志内容涵盖了儿童文学作品的介绍、评析、推荐、批评等方面,旨在引导儿童正确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杂志会定期介绍当代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每本作品,杂志都会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作者的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分析,这样的介绍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杂志还会对一些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评析和批评,这些评析和批评旨在深入挖掘作品中的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同时,杂志也会对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于读者来说,这可以是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阅读体验。

杂志还会推荐一些值得关注的新作品和新人作家,这些作品可能是最新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可能是备受忽视的优秀作品,通过这种推荐,杂志希望读者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儿童文学动态,并且发掘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杂志还会刊登一些与儿童文学相关的文章和评论,这些文章可能是关于儿童阅读教育的探讨,也可能是对儿童文学界的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通过这些文章和评论,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儿童文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相关议题。

《儿童文学》杂志作为一本专注于儿童读物的文学刊物,旨在推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引导孩子正确阅读,并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时,杂志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机会,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儿童文学范文第2篇

一、需要“发现”的“儿童”

首先需要意识到,有两个儿童存在: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成人意识形态中的儿童。前者是客观存在,后者是主观意识;前者是个性化的实存,后者是普遍的假设。为了区别,可以称前者为儿童,称后者为“儿童”,“儿童”就是本文所说的儿童观。

在中国的古代,成人对待儿童的观念与今天截然不同。比如《搜神记》中有《郭巨》一文――

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唐代小说中的名篇《杜子春》,也写到父弑子的情形。杜子春接受老者考验,能于妻子被处以凌迟之时“竟不顾之”,未发一声,于是被将军所斩。杜子春转生后为王家一哑女,嫁给进士卢,并生一男儿。及男儿两岁时,王氏仍无语。卢抱儿与之言,不应,多方引之,终无辞。卢大怒曰:“昔贾大夫之妻鄙其夫,才不笑,然观其射雉,尚释其憾。今吾陋不及贾,而文艺非徒射雉也。而竟不言。大丈夫为妻所鄙,安用其子?”乃持两足,以头扑于石上,应声而碎,血溅数步。郭巨之儿被埋,毕竟还因其“妨事亲”,使老人“减馔”,可叹卢生之子何“过”之有,竟成了父亲大人对妻子发怒时的牺牲品。如果说到宋代传奇小说《开河记》中为隋炀帝开掘卞渠的麻叔谋,以重金使陶郎儿兄弟盗他人孩儿三四岁者,然后蒸而食之的故事,则更令人心惊,无言以对。

我读《郭巨》,特别留意“于是名振天下”一语。原来活埋自己的儿子(当然郭巨没有埋成儿子,不过设若其埋成了,或许可得黄金两釜,更加“名振天下”也未可知),不仅可以发大财,而且还可以“名振天下”,可见父亲对儿子执掌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已为当时社会所普遍接受,成为了一种“公理”。尤其像郭巨这样,“埋儿”是为了敬老,还可以被奉为“美德”。

不仅在肉体方面,在精神生活方面,古代社会形态中的儿童的愿望和要求也是不得满足的。甚至到了近代,这种情形也未改观。鲁迅的《五猖会》就写到成人对儿童的打击。在七岁儿童“笑着跳着”盼望去看五猖会的当口,父亲却要他去背“一个字也不懂”的《鉴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经这样的折腾,先前盼望的一切“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文章的最后,鲁迅重重地写下一笔:“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父亲漠视儿童心理所造成的阴影,时过三十多年还不能消弭。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立规矩曰:“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凡喧闹斗争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诸如、笼养、打、踢、放风筝等。”鲁迅《野草》中有《风筝》一篇,写少年“我”曾经信奉上述朱熹蒙训式的教育理念,将弟弟的风筝践踏而毁,中年的“我”回忆此事,深为“少年老成”的自己的“糊涂”而忏悔和自责。

可见,儿童自古以来就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关于儿童的自觉观念却整整沉睡了两千多年。“儿童”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道风景,需要被一双特殊的“眼睛”来发现。

二、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文学的“发现”

儿童与成人完全不同,儿童的身上具有独自特有的心理、感觉和情感,对此,成年人必须给予理解和尊重――这种对于儿童的观念,在今天几乎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常识(实际行为是否一致则另当别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这样的儿童观萌生于两百多年前,而真正在成人社会占据普遍的支配地位,恐怕才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人类进化出这样一双“发现”“儿童”的智慧的眼睛,用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约翰・洛克于1693年出版的《教育漫话》一书,大大推进了人们对童年概念的认识。洛克把儿童看做珍贵的人的资源,这一观点显然是对清教主义的带有原罪色彩的儿童观的修整。洛克虽然以独到的目光看到了《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这种文学的教育价值,但是,他所主张的教育仍然是偏重理性的教育:“在我看来,显而易见,一切德行与优越的原则就在于能够克制理性所不允许的欲望的满足。”[1]在欧洲,18世纪的儿童书籍是压抑想象力、幻想力的教训主义文学,洛克的偏重理性教育的儿童观对这种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到了卢梭那里,才真正引起了“发现”儿童的革命。他在《爱弥尔》中提出了两个革命性的观点:儿童是与成人全然不同的独自存在;对儿童,要进行自然人的教育。卢梭的“人是生而自由的”“返回自然”等思想口号对儿童文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果说,清教徒的原罪儿童观促使教训儿童的书籍得以产生,重视理性教育的儿童观助长了教训主义儿童文学,那么,18世纪末以来,英国浪漫派诗人们尊崇儿童所具有的人性根本价值,把儿童作为生命和成长的象征这一儿童观,则促使儿童文学从教育、教训儿童质变到了娱乐、解放儿童。“经常有人宣称,浪漫主义对儿童形象的勾勒,乃是19世纪初期以来,儿童文学发端的主要参照。……塑型自浪漫主义的审美眼光、作者与儿童读者之间的理想关系,替往后以英语行文的儿童读物提供了一个范式。”[2]

在人类思想史上,对儿童概念的发现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最伟大的进步之一。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现了儿童,而儿童的发现又反过来促进了人类对自身认识的现代化进程。儿童文学的发生,有赖于诸多的社会条件,比如现代学校制度的设立、中产阶级的勃兴、核心家庭的出现,等等,但是最为根本的催生力是来自于成人社会应对儿童的观念。没有思想启蒙运动以来对儿童的渐次“发现”,儿童文学这种崭新的、独特的文学样式将不会出现和发展。

三、儿童观:无形而有力的手

儿童观是一种哲学观念,它是成年人对儿童心灵、儿童世界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出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持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决定着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姿态。

英国学者Deborah Cogan Thacker和Jean Webb在《儿童文学导论――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指出:“强行役使的知识和自由发掘无限世界的可能性,这两个对立的论点落在儿童文学发展的核心。”[3]“在整个儿童文学史上,控制与自由之间的紧张气氛,依然不停地在两端拉扯着。”[4]

儿童文学上的“两个对立的论点”或“控制与自由之间的紧张气氛”的出现,根本上是受两种儿童观思想潮流的冲击和影响。一个是以约翰•洛克为中心的立于经验主义之上的儿童观,另一个则是对卢梭儿童观中的一些思想产生共鸣的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浪漫主义诗人的儿童观。前者关于认识产生于经验的观点,面向儿童时,便演化为教育和教训;后者关于儿童具有与神相似的创造力和内宇宙,而随着长大,这种能力会逐渐丧失的观点,面向儿童时,便表现为对儿童心性的解放。

在这两种儿童观的影响下,从教育性到娱乐性,从教训性到解放性,成为西方儿童文学从18世纪到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走向。

19世纪里,浪漫主义的儿童观就对儿童文学发生着深远的影响。海明威曾说,美国的全部现代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此之前现代文学几乎是空白。这部伟大的著作,不仅是儿童冒险小说的经典之作,而且还是表现浪漫主义观点的典型作品。马克•吐温抨击儿童是未成熟的大人的儿童观,嘲讽那种认为儿童的性情是因为成人社会的价值标准而向善的看法。少年哈克与生俱有的正义感和自尊感,他的聪明机智和心理力量,他对生活的健康态度,都给浪漫主义关于儿童时代的观点以有力的支持。马克•吐温创造的挣脱时代的制约,听凭自然、健康的本能而行动的少年哈克,成了“永远的儿童”,穿过19世纪、20世纪,还会走向未来。

20世纪里的儿童文学经典,从巴内特的《秘密花园》、巴里的《彼得•潘》、米尔恩的《小熊温尼•菩》到特拉弗斯的《玛丽•波平斯》系列、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怀特的《夏洛的网》,无一不是以浪漫主义为精神底蕴的文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英国儿童小说作家为代表的儿童文学创作,不满于浪漫主义儿童观对儿童的观念化处理和对儿童身处的“现实”的暧昧态度这些局限,直面儿童的真实生活,创作出了具有现实主义力量的儿童小说。

在中国,西方意义上的浪漫主义思想并没有在现代文学中生根开花,更没有像在西方那样,深刻、有力地影响着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因此,中国儿童文学自清末民初产生以来,就存在着娱乐、解放儿童的思想与教训主义之间的苦苦斗争。在这条斗争的脉流中,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奠基人的周作人处于令人注目的位置。他的儿童文学的思想中最重要也最切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现代性,便是对儿童文学中的教训主义的深恶痛绝和彻底批判。

不讲教训,这是周作人始终坚持的儿童文学观。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各省童谣集》第一集,这本童谣集典型地表现出“教育家”在儿童文学上“牵强的加上一层做作”的教训行为。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叫奶奶,抱下来。”对这首儿歌,编者注云:“将老鼠作比,意思要儆戒小儿不可爬得过高。”又如,“,骑马到底塘。底塘一头撞。直落到花龙。花龙一条堰,转过天医殿。”这首儿歌注云:“鼓励小儿骑马,有尚武精神。”再如,“泥水匠,烂肚肠,前讨老婆后讨娘,还要烧汤洗爷爷。”编者又注曰:“这首歌谣都是颠倒话,实在要教小儿知道尊卑的辈分。”周作人认为,这样的读解,“如不是太神妙便是太滑稽的”,并将其与旧教育联系起来批判:“中国家庭旧教育的弊病在于不能理解儿童,以为他们是矮小的成人,同成人一样的教练,其结果是一大班的‘少年老成’――早熟半僵的果子,只适于做遗少的材料。到了现代,改了学校了,那些‘少年老成’主义也就侵入里面去。在那里依法炮制,便是一首歌谣也还不让好好的唱……”[5]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一直拖着教训主义的尾巴。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创作逐渐呈现出了娱乐和解放儿童的态势。我相信,“解放儿童的文学”将是今后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走向。

总之,儿童观是儿童文学的原点。我们只要考察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就会清晰地看到,儿童观总是在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儿童文学的方向。整个一部儿童文学史就是在这只无形而有力的手的操纵下发生着演变。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207,30.

[2][3][4] Deborah cogan thacker,Jean webb.儿童文学导论――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 2005:26,42,35.

[5]周作人. 谈龙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儿童文学范文第3篇

摘 要:儿童文学是文学大家庭中最基础、最古老、最快乐的文学版块,是文学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儿童文学的发展将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在此背景下,分析中西儿童文学不同的发生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借鉴西方儿童文学的长处,来促进我国儿童文学稳步发展。

关键词:中西儿童文学;差异;原因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1]儿童文学是最大众化的文学,门槛低、容量大,拥有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催生了儿童文学,反之,儿童文学又以爱的传播滋养着人类,并通过对真善美的颂扬担负起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责任。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西儿童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来揭示中西儿童文学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和美学风貌。

细究人类文学的发展史,儿童文学是历史发展的晚期产物。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衣食尚且堪忧,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尚未产生,更别提儿童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求生压力的减轻,人类开始寻求精神方面的粮食。精神活动的扩展又使文学艺术的诞生成为可能。但文学出现之后,它本身的性质分化却非常迟缓,即是说,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通常意义的文学之中是不包含儿童文学的。这意味着,文学也还没有把儿童作为一个可以独立享有文学的社会实体对象来看待。只有儿童有了社会地位以后,才可能出现为满足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需要的文学,儿童文学才会应运而生。因此无论中西,儿童文学的兴起都是比较晚的。但是我们发现,文化相对更为开放、社会解放的程序较深的民族,其儿童文学的发生也较早。

如果说其他文学是文学之树开出的花,那儿童文学就是文学的根,没有哪一种文学比儿童文学更接近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学形态。通观中西方的第一批儿童文学作品,皆取自民间传说或上古神话,带有原始艺术母体的痕迹,最接近自然状态人生,保留了本民族文化中最基本的要素。中西儿童文学的历史演进历程完全不同。在西方,十六世纪以前,欧洲各国还没有“儿童”这个观念,“儿童”是一个历史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建构起来的概念。古希腊戏剧中虽有孩子,但是他们不过是戏剧家需要用来点缀作品的道具,而并非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推论:儿童不是早期文学作家重要的描写对象,早期文学史上的作家也无意在儿童身上汲取创作灵感,把他们变成创作素材。“教育之父”夸美纽斯(1592―1670)使十七世纪成为转折点,他率先提出“普及教育”的观念,认为儿童不管贫富与性别都应该全部进入学校学习。他提倡教育应适应自然规律,所有强迫儿童学习的行为都是违反自然。1658年,夸美纽斯发表了《世界图解》,这是一本用国语编写、图文并茂的专门针对幼儿的看图学话读本,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带有插图的儿童教育读物。这本图画教科书开启了人们深刻认识儿童的第一窗,使人们意识到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既不是缩小的成人,更不是成人的预备。《世界图解》的发表标志着人类对儿童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转折,儿童开始被当作一个独立人生阶段来认识。十八世纪,因与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洛克(1632-1704)在儿童与青年的教育问题上含有分歧,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一1778)创作了教育学名著《爱弥儿》(1762),这本书被誉为继《理想国》之后最有价值的教育瑰宝与新时代的教育。卢梭从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出发,要求教育适应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育,要适应其年龄特征、个体差异与性别差异。这部书影响深远,先是推动了德国普鲁士教育的发展,后又波及到欧美各国,而人们对于儿童的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展开而日益广泛和深入。自此,欧洲产生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经典。

从19世纪到20世纪,安徒生、科洛迪、马克・吐温、林格伦这四位儿童文学巨匠的作品使儿童文学开始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作品流传深广、深入人心。安徒生的《豌豆上的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林格伦的《小飞人三部曲》、《长袜子皮皮》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作品使儿童文学在文学史上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长袜子皮皮》于1945年出版,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小姑娘,她力大无穷,全世界没有一个警察比得上她,她一个人住在一栋小房子里,富得像一位财神,只要她高兴,她可以随时举起一匹马。皮皮经常买一大堆糖果,分发给孩子们。她所做的一切符合孩子们的天马神空的想象,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与崇拜。这个完全颠覆大人眼中好孩子形象的“皮皮”之所以风靡世界并不是因为教会了孩子们如何不守规矩,而是她不可思议的想像力和纯真自然的童心,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为很多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1世纪的今天,英国女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用她的作品告诉我们:人们确实能从文学中得到一些东西,但可能只是开怀大笑,而并非每次都能像打你一个耳光一样让你吸取教训。儿童读物不等同于教科书,这并不是文学的特性。《哈利・波特》这一故事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其天马行空的想像力,那种超越平凡生活的神奇想像不仅俘虏了孩子,也吸引了许多成年人。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几乎可与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相媲美。王泉根教授曾表示,《哈利・波特》最大的特色是站在儿童本位替儿童说话,争取儿童的符号权利。

中国的儿童文学起步较晚,但由于借鉴了西方的进步的儿童文学理论,其理论起点较高。鸦片战争后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洋务派三十年的经营却因甲午一役而破产,此后中国又经历了“”等等,虽然一一失败,但晚清改革的步伐却从未停止。晚清时期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思想和体制转变惊人,其中教育改革的成绩最大,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是“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开启民智、培养人才,晚清新式学校逐渐大批兴起,科举考试终致废除。[2]晚清时期为我国“三大翻译高潮”时期之一,其中西学译作层出不穷,译家辈出,这直接催生了现代儿童观的出现。

晚清时期,留兴起,这些学成归国的学子们不但带回了新潮的生活方式,也带回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他们翻译成中文,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冲击着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启蒙了国人对于儿童的认识。自此,成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儿童的审美需求,也开始了对西方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对于中国民间童话、故事的整理。晚清儿童文学意识因此萌生。1908年《童话》丛书的诞生和第一编《无猫国》的问世则宣告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正式出现。晚清时期,翻译与儿童文学有关的作品数量最多者首推林纾。林译小说的出现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学)产生了震撼性影响。[3]众多现代作家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郑振铎、冰心、钱钟书等在相关文章中都曾谈及自己幼年、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读林译小说的印象与深切感触。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青少年儿童正是通过“林译小说”和其它译作而逐渐开始接触域外文学,从而迈入了一个陌生而新奇的儿童文学世界。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了一股强劲的“儿童热”和“儿童文学运动”,1920年周作人儿童理论专著《儿童的文学》的出版,从儿童文学理论的角度宣告了儿童文学的价值,确认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对于当时人们的儿童文学观影响最大,自此,“儿童的文学”的名称正式得以提出并最后确立。1924年,“儿童文学“专栏在《小说月报》首次登陆,专门发表儿童文学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大多都是译作和介绍,但也有国人的创作掺杂其中。比如高君蔑的《熊与鹿》、《白雪女郎》、叶绍钧的《牧羊儿》等等。这一专栏的开设,标志着中国文坛又确立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儿童文学。

在中国的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叶圣陶、张天翼、严文升以及郑渊洁被公认为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儿童文学作品被公认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如叶圣陶童话的代表作《稻草人》算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童话的最初尝试,“为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先生如是说。但作品的主人公稻草人是黑暗社会的反映者,它的身上没有一丝孩子气,充满了成人的悲哀与无奈,几乎就是个成人形象。叶圣陶本人谈到这部作品的时候表示:“……写的都是实际的社会生活,越来越不像童话了,那么凄凄惨惨的,离开美丽的童话境界太遥远了。[4]十年后,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出版,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童话成熟的标志,因为其较好地克服了初期左翼儿童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观念化和成人化的欠缺。虽然以我们今日的价值取向来看,两个主人公的形象相对单薄,不够丰满,比如大林完全没有优点,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而小林却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完美无瑕。1957年,严文井的《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中塑造的人物则更加进步,唐小西身上集中了一个十岁左右男孩的种种特点:淘气、贪玩、乐于助人等。作品主旨非常明确,就是想通过实践告诉孩子们时间的重要性。八十年代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曾说:“孩子喜欢看想象力丰富、幻想奇特的童话。一篇想象力贫乏的童话,孩子一定不爱看。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我准备写一些‘天花乱坠’的童话。我的目的是: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解除一天学习的疲劳;让他们笑,让他们高兴。”[5]他的代表作《皮皮鲁外传》中的主人公皮皮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顽皮小男孩,他坐着“二踢脚”飞上天空,拨动控制地球转速大钟的指针,导致地球上的一切都乱了套。但是,作品不仅仅塑造了一个小顽童的形象,还通过这个小顽童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比如皮皮鲁到了人人都多长了一只势利眼的三眼国,还碰到了开会成瘾、不开会就难受的一二三四五总统等,这样的构思无疑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与厚度,使作品变得更加有意义。

中西儿童文学各自的发生发展跟中西方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与教育都是分不开的。西方儿童文学具有城邦经济色彩,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人的需要与成就,中国儿童文学带有农业经济成分,崇尚集体主义,重视家庭与国家。西方儿童文学崇尚自然、歌颂生命、重视人生欢愉,这种审美个性的自由发挥,造就了西方儿童文学富于幻想、感情奔放、异彩纷呈的美学风貌。中国儿童文学强调表达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情感、避免流入神秘主义和的宣泄,重视想象的现实基础和符合“逻辑”规范,因而造就了中国儿童文学端庄平实、温柔敦厚的美学风貌。随着历史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中西方文学会越来越逼近。(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2] [3]张建青.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译介学视野下的晚清儿童文学研究.23.35.

[4] 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5.

儿童文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特点;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儿童的教育及其发展。儿童文学的出现是为了让儿童能够欣赏和接受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培养儿童全面发展。本文选取部分文章进行翻译,重点研究了在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儿童文学翻译

(一)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的特点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在拥有文学的特性的同时还具有属于自身的特点。通常来说,儿童文学具有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故事性及知识性等特点。儿童文学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便是它的教育性和知识性。此外,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和它的形象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也有密切关系。对年少的孩童而言,他们更容易、更愿意接受形象生动和趣味十足的事物。

儿童文学翻译对于文学翻译而言也是特别的。它既要遵循文学翻译的规律,也要兼顾自身的文体特征。因此,译者既要注重保持译文语言的童趣又要将原文中的文化特色传递给另一文化的儿童读者。译者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运用一些符合儿童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的词语和语气。语言上要流畅,通俗易懂。语体上要富有童趣。

(二)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

儿童文学在文学中的特殊性决定了译者在做翻译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难题。首先,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是儿童,而作者却是成人。因此译者在做翻译时需要在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将其用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次,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权衡。在一些选词上,译者要尽量选择简单、易懂且具有吸引力的词语,以引起读者的情趣。在构句上,要尽可能使用简单句、短句。而在语体上,儿童文学翻译较适宜采用偏口语化的形式,使译文能够朗朗上口,增加读者的可读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原文。

三、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

(一)翻译策略概述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译者在翻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时会考虑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即异化与归化。异化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向原文作者靠拢,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保留异国风味。而归化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向译文接受者靠拢,尽可能地使用目的语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语言、文学、文化特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文学和文化规范。

综合来看,这两种翻译策略为译者的翻译工作指明了翻译方向,译者可以根据需要来选用这两种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是译者在做翻译时选择的一种倾向性,他可能会因为译文的充分性而选择项原文作者靠拢,也可能因为译文更好的可接受性选择项译文读者靠拢。并且译者在译作中会因不同需求而交织运用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

(二)具体翻译方法及分析

上述两大翻译策略各自包含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如直译、音译、意译及改译等等。此次翻译实践,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两种翻译策略均有所涉及,且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选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1.直译

直译是异化策略的一种,它是指译者在翻译中保留原文内容和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如:

例1原文:I was the last in the room just before the bell rang.

译文:马上要打铃了,我是最后进入教室的人。

例1属于直译的用法,但是译文并没有完全不动地翻译原文。因为两种语言形式的差异,尽管是直译也允许适当的变化或转换,尤指语序的转换,这样能够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句法规范,使译文流畅易懂。原文是典型的英文句式,“just before”表示“就在……之前”,表示时间的状语放在句尾。而在汉语中,时间状语一般会放在句首。因此译者调整了译文的语序:时间在前,内容在后。

2.意译

意译是归化策略的一种,它是指译者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在词汇意义及修辞的处理上采用转义的手法,使译文较为流畅地道地还原原文本意。如:

例3原文:If joining a ninja clan will help you get on your feet,then by golly,that’s what I’ll do.

译文:如果加入忍者部落能够帮你站稳脚跟,那么确实,这就是我要做的。

例4原文:Many of the ninjas were pulling their masks back over their faces.Their eyes looked angry.

译文:许多忍者将面具从他们的脸上拿下来。他们的眼睛里满是怒火。

在例3中,根据上下文可知原文中“get on your feet”是指加入忍者部落能够帮蔡斯站起来的意思。这里的“站起来”很显然不是字面的站起来的意思。它是指加入部落这件事能够帮蔡斯在学校能够拥有立足之地。由此译者将其翻译成“站稳脚跟”,清楚准确得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也使得译文较为地道,易于读者理解。

例4的原文划线句子想要表达的是那些忍者很生气的意思,但原作者并没有直白地说,而是用眼睛的愤怒来表达。生动形象地将读者代入了情景,展现了忍者的愤怒。然而若直接将其译成“他们的眼睛看着很生气”就完全破坏了原文的美感,且让人觉得语言生硬干涩。因此在理解了原作的用意和意义的基础上,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其译成“他们的眼睛里满是怒火。”既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也保证了译文的生动形象。

综上分析可知,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意图。为了保留原文的异域风味,译者会选择异化策略,采用直译的方法。为了确保译文的流畅性与可接受性,译者会选择归化策略,采用意译的方法。无论选择何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原则上都要遵循儿童文学的翻译规范。

四、结语

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是孩子,这样特殊的读者使得儿童文学的翻译看似简单,实非易事。译者在做翻译时要尽可能地再现原文,还要注重译文的语言、语体及文化上的诸多问题。这对译者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本文仅以Diary of a 6th Grade Ninja的部分译文为例,分析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特点,探索儿童文学翻译的实践与理论分析,希望能够为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出一份力,促进儿童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晶.谈儿童文学文本特点及翻译策略[D].山西大学,2013.

[2]邓红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2):36-41

[3]董文静.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

[4]王娟.儿童文学翻译的异化与归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徐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中国翻译,2004(06):33-36

儿童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 阅读

一.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培养,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所接触到的东西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而其中阅读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因此,儿童的阅读应该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充分重视,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轻松而又有内涵的书籍。儿童文学正是专为儿童写成的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儿童文学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优质、优美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感悟到文学之美,母语之美。

首先,儿童文学阅读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海德格尔说,文学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文学就好像一盏灯,照耀着人们的心房。而儿童文学则给孩子们带来了审美的愉悦,更让儿童在童年学会了“做梦”,这种“梦”使他们的童年生趣盎然、熠熠生辉、可爱至极。童年这种“梦”的存在将成为孩子们今后人生的重要乐趣和创造的源泉。阅读儿童文学也在不知不觉中维护着儿童的天真,让孩子们享受着一个美好的金色童年。

其次,儿童文学阅读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文学的世界里,更多的是纯真、美和幻想。小时候让孩子深深感动过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使他们终身难忘,一生受益。文学阅读不同于知识书、图画书、教科书的阅读,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儿童文学将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如爱、责任、信念、勇气等传递到孩子的心灵中,为儿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光明的精神底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极为深远。

二.教师带领孩子走进儿童文学

(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是教师了解儿童,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主要途径。一方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性格、心理、兴趣、志向等,理解作品中典型的、个性的儿童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并学会去发现、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孩子。另一方面,儿童文学可以唤回教师消逝的童心,促使教师走进纯真美好的童心世界,唤醒他们童年时代善良、纯真、自然、充满幻想和创造欲望的天性,留住热情、朝气的动感节律,从而更加喜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真正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

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可以理解为一种真正理解并热爱儿童,且主要以言语形象的方式获得存在的生命状态。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讲解得来的,而主要地浸润、生长于主体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生活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练就“童话嘴巴”,它是语言的趣味,它是童话阅读内化后的外化,它将使教师与孩子之间有亲近感。彼此找到了共同的话语,成为乐意分享的共同体。

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儿童文学素养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首先,要加强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树立新的儿童文学教育理念。其次,在教学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了解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学会分析儿童文学作品,体会其中的美。

(二)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儿童文学世界

仅仅阅读课文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不够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的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教师可以由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延伸出去,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地儿童文学作品,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卡罗纳》,它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老师可以再讲述一些书中的故事,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地去阅读这本书。这样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将有助于孩子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其次,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儿童文学作品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作品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再次,儿童文学阅读与形式活动相结合。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如“校园童话节”、“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引导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教师要讲求方法:

第一,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文学的众多体裁中,学生的口味不同,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儿童小说,有的喜欢阅读科学文艺作品,有的则喜欢阅读童话,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儿童文学作品。

第二,向学生推荐和介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作品种类繁多,浩如烟海,小学生要学习其他多门课程,他们的精力有限,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一些优秀的、有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时机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实际,为不同层次、不同阅读爱好的学生列出可选择的书目,以便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

第三,组织学生对选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讨论评析。这不仅能及时地了解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四,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读书心得、续写故事、改编童话,还可以模仿所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初步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五,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一是组织儿童文学阅读兴趣小组。二是建设班级儿童文学图书角。由教师组织,投入一部分班费及班级的每一个同学捐一两册儿童文学书籍,建设班级图书角。既可以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阅读氛围,有能够解决同学们无书可读的困难。三是开展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竞赛活动。四是举行各种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表演会。如举行儿童诗歌朗诵会、童话故事演讲会、儿童戏剧表演会等,既受到学生的欢迎,又开发了原本封闭的课堂。五是开展儿童文学的阅读,创作征文活动。由读到写,把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向深入。

三.引导儿童文学阅读的精彩案例分析

下面将以周益民老师在小学六年级组织的《小王子》班级读书会为例,分析儿童文学阅读的具体指导方法。

首先,周老师的这场读书会选材精到又独具匠心。《小王子》是以纯净打动无数人的哲理性童话,书中深邃的内涵和情感值得孩子们细细去品味。周老师选择了书中“驯养”这一部分来重点解读,抓住了书中人类个体与个体间归属性的感情联系这一层精神内涵来展开讨论,是符合小学六年级儿童的精神成长需求和接受可能的。周老师在选材上表现出的智慧,来自他深厚的儿童文学素养。

这节课主要有读书印象――聚焦“驯养”――――穿越生活――移情想象――后续阅读五部分内容。首先,引导学生体会阅读这本书跟读其他书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强调了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以及学生的阅读感受。其次,周老师从学生感受最深的段落入手,深入地引导孩子们走进书中最精彩动人的部分,最后聚焦于“驯养”展开讨论,深入地分析驯养的涵义、在书中的意义、延伸开来的更深的韵味。在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驯养的不同意味,深深地理解了驯养需要耐心,需要仪式,需要爱,需要承受痛苦,需要深刻地了解对方,孩子们走进了《小王子》的核心,并触摸到了这本书的精髓。接着,周老师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这个问题,在思考中、交流中,孩子们理解了驯养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小王子和狐狸。之后,周老师启发学生想象狐狸和小王子在分别之后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用自己的笔写出来,通过这种移情想象,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这本书的内涵,而且锻炼了写作能力。最后,整理书中富有深意的句子,让学生在课后的阅读中去细细体会。

从周老师的《小王子》班级读书会来看,教师要为学生选好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在自己的深入阅读基础上,抓住书中的核心内容,选择一个片段来重点解读,由一点而牵起全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自己主动去阅读,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由此以阅读带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儿童文学阅读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才能引导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展开美好的阅读历程,使儿童文学发挥出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美青.儿童文学的阅读与导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23-25.

[2]王昆建.儿童的文学阅读需要点灯人[J].昆明学院学报,2008,30(3):10-14.

[3]徐西亮.语文学课外阅读指导[J].文学教育,2010,(6):58-59.

[4]周益民.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4).

儿童文学范文第6篇

寻找自我:

原创儿童文学的参照坐标

“全媒体小说”、“分级阅读”、大规模译介域外作品和整理回顾本土经典……这些值得人关注的现象都显示出2009年儿童文学处于一种“四处张望”的姿态,试图在不同的参照坐标系下确立自我的原点,看准发展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动能。

1.“向下看”――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的眼睛是朝下看的,他们努力想认清和把握自己立足的这个时代,渴望把根须深深扎进自己脚下的这片坚实的土地。电子传媒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全媒体”小说的出现就是对电子传媒阅读时代的一个积极的未雨绸缪的回应。今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推出了金曾豪的全媒体动物小说《义犬》,这部作品以图书、网络、手机同步发行的形式成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首部全媒体小说,它的面世或许标志着少儿图书出版新潮流的涌动。

2.“向外看”――“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原创儿童文学的异常活跃而译介作品相对居于历史配角地位的状况相比,今天的儿童文学译介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更为重要的时代角色。”(方卫平《近年来的外国儿童文学译介》)2009年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引进不外乎经典和畅销书两大类,比起前些年更全、更新,范围更广。如新蕾出版社推出的“国际获奖小说系列”和湖南少儿社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里面大部分作品都属首次引进。畅销书进入中国读者手中的速度几乎与国外出版同步,引进美国畅销小说《暮光之城》(斯蒂芬妮・梅尔著)的接力出版社这样宣称:“让你与全球流行的阅读前沿无限接近。”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今年还首次(自1949年之后)系统译介了国外研究成果《当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丛》(方卫平主编)和《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译丛》(王泉根主编)。通过最新的经典性的西方儿童文学作品来把握世界儿童文学走向,并从中获得精神资源和艺术滋养,从而提升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艺术品格,寻找新的艺术生长点,并最终能够在世界儿童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当下儿童文学界迫切的愿望。

3.“向后看”――200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因此,对60年间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回顾与庆典成为重要一景。比较重要的如中少社推出的《共和国儿童文学金奖文库》和《幼儿文学60年典藏》、外研社的《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晨光社的《盛世辉煌――中国儿童文学大奖最精品书系》等等。对于本土经典作品大规模的回顾与整理是这几年儿童文学出版界乐此不疲的事情,它反映出在令人眩晕的多元的创作态势下,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想抓住一种经过时间和读者检验过的形成共识的艺术原则和价值标准,频频的回望其实是为了看清和坚定未来的路。

4.“向内看”――最近几年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把相当的精力用在研究儿童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期待上,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是他们比较看好的一种形式。一些出版社和阅读推广人开始尝试“分级阅读”。分级阅读起源于发达国家,在香港、台湾地区发展了十几年。少年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这预示着儿童文学作家们在今后的创作中会更加细致,为“儿童”这个宽泛概念下的每一个亚群体,提供更为到位的有针对性的作品。

深耕细作: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特征

2009年原创儿童文学最突出的特征是“细化”,是对“深度”的追求。同往年比较流行“校园”题材相比,今年更偏重于“动物小说”和“冒险小说”,艺术格调也就从校园题材的幽默、轻松、滑稽、搞笑转向了硬朗、阳刚、深沉和惊险。

1.更加贴近当下孩子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心灵成长。曹文轩一贯把目光盯向辽远的过去和遥远的乡村,今年却把目光收了回来,在长篇小说《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中以轻快、诙谐的语言写出了一个都市男孩的成长历程。张之路的中篇小说《弯弯》写的也是个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邻家小女孩。秦文君的长篇小说《云裳》、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小英雄和芭蕾公主》都关注了汶川地震中的孩子们。徐玲的长篇小说《流动的花朵》和陆梅的长篇小说《当着落叶纷飞》则描绘了农民工子弟的生存状态。此类小说回到了日常生活的现场,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2.艺术主题和风格日趋丰富、深化。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不为商业化所左右,专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共同组成了绚丽多姿的艺术格局。图画书本是舶来品,在中国引起关注本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可谓处于草创期,但成果却非常丰硕。熊亮今年出版的《一园青菜成了精》以及他前几年推出的“中国情韵系列”确是具有经典品格的作品,他勇敢并成功地传达了中国情怀,留下深刻鲜明的民族印记。湖北少儿社推出的高洪波的童谣儿歌集《会写字的梧桐叶》具有童真的稚拙美;董宏猷的长篇小说《“好大胆”与“好小胆”》幽默、诙谐;张秋生的幼儿童话集《有肉汁味的雨点》小巧、精致、诗意浓郁;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雪豹也有后爸》让我们再次领略了他作为“动物小说大王”的魅力;王宜振的诗集《21世纪校园先锋诗》则把“超现实主义”的诗歌技巧引入了儿童诗的创作中。薛涛的长篇小说《满山打鬼子》和殷健灵的《1937少年夏之秋》以新的视角回望了抗日战争和战争中的儿童;三三的长篇小说《我童年的秘密》对童年进行了不动声色的深度挖掘;安武林的幼儿童话《核桃鼠和他的伙伴们》稚态可掬;汤素兰的长篇童话《奇迹花园》想象力丰富;金波的中篇童话《蓝雪花》温馨、优美;吕丽娜的短篇童话《未完成的世界》试图在单纯的文字和故事里去思考深邃的人生问题;俞愉的短篇幻想小说《伊莎贝拉跟我走》构思巧妙……儿童诗的收获则有明天出版社推出的最美的童诗――萧萍的《狂欢节,女王一岁了》、张晓楠的《和田鼠一起回家》、王立春的《写给老菜园子的信》。此外,还有白冰、葛冰、徐鲁、程玮、彭懿、李国伟、谢倩霓、李志伟、伍美珍、郁雨君、萧袤、李姗、郝东军、彭绪洛、汤萍、余雷、毛芦芦、张怀存、西篱……都有新作面世,这是个看似没有结尾而又挂一漏万的名单,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汇入了这个和而不同的艺术的大合唱之中。

3.人物形象硬朗阳刚,再现英雄情结。和前几年比较流行的“搞笑鬼”、“淘气包”的比较“软性”的儿童形象不同,2009年的原创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往往比较硬朗、阳刚,这些小说多以“成长”为主题,如翌平的长篇小说《少年摔跤王》和曾小春的短篇小说《哑树》,张扬了一种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而动物小说的题材本身就决定了它的艺术格调的粗犷和野性。牧铃的动物小说《荒野之王》和《丛林守护神》等充满阳刚之美。

4.儿童文学理论的新收获。2009年也是儿童文学理论获得丰收的一年。今年出版的儿童文学理论评论著作有束沛德的《为儿童文学鼓与呼》、王泉根的《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观察》、谭旭东的《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李学斌的《沉潜的水滴》等等。另外,湖北少儿社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60年(1949-2009)》全方位、多维度地梳理和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间的儿童文学。王泉根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对儿童文学的分类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革新与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分类法常常出现重叠和含混的缺陷,这本教材中关于儿童文学的分类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更能充分呈现新世纪儿童文学文体的丰富性与交叉性。

泥沙俱下: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隐忧

2009年的儿童文学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但这并不是说它可以高枕无忧,儿童文学依旧需要理性的沉思和艺术的沉淀。长篇小说出版数量众多,但高品质的作品依然稀缺。无论是在思想和形式的探索方面长篇小说都不及短篇小说,当下的一些长篇小说既不能贡献思想,也不能贡献技巧和生活,有长篇之名而无长篇之实,和上世纪90年代相比长篇小说创作呈现丘陵状态,缺乏高峰。

儿童文学范文第7篇

我以为,东风要压倒西风,不是依赖式的数字,而应该依赖于作品的质量。同样是幻想文学,试问当前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哪一部可以和《哈利・波特》严密的故事结构、宏大的叙事、幻想世界的完整性和严肃的人文内涵、神话传统相媲美呢?儿童小说,又有多少作品能和《亮晶晶》《芒果街的小屋》比肩多元文化的内涵呢?多少作品能和《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比肩在儿童教育理念上的前瞻性呢?从童话来说,哪一本童话能像《夏洛的网》那样打动人心?哪一个人物能像木偶匹诺曹、长袜子皮皮那样长久留传呢?

我以为当前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在多元共生、作品众多、成绩突出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其一,数字的丰收和质量的贫弱形成鲜明对比。2004年我们出版原创儿童文学1881种,2838万册。2005年出版1960种,3165万册。今年新闻出版总署向未成年人推荐的百种好书中,专家们欣喜地发现,与前几年引进版童书独领不同,原创儿童文学占有了绝对优势。被出版界奉若神明的开卷每月排行更是表明我们的原创童书已经打败《哈利・波特》,跃居榜首了。然而这种数字的丰收掩盖不住的,是我们几乎都能看到的一个事实:原创儿童文学内容的雷同、风格的近似、思想的贫瘠和艺术上的粗糙。比如《哈利・波特》的成功,带来了一系列魔幻小说。我们只要站在书店里一看,就能看到数百种和《哈利・波特》装帧相似、内容疑似的跟风之作。这些跟风之作,只是对原著的粗糙复制。对读者来说,只是信息的叠加,没有任何信息的增殖。这种没有新的信息、不能升华读者思想的作品,正被以各种推荐、推介为名送到学生的手中,谋杀孩子们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阅读时间。

其二,大众化的快乐文学和童年小说主导文坛,其它风格和其它体裁被严重排挤。如果你不是像曹文轩和金波那样有名气,你至少也要像常新港那样有实力,否则你创作任何不幽默、不搞笑的作品,创作以描摹社会现实、挖掘人性内涵的丰富性为风格的作品,而不是写作以人们概念化的快乐童年为题材的作品,很难得到出版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作家开始放弃原来的写作风格和题材领域,也开始跻身“快乐的童年文学”了。《中国儿童文学》2007年第1期发表了彭学军的短篇小说《单单单》。我在这里撇开这篇小说艺术上的成功与否不谈,只谈她写这篇小说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彭学军是一个个人风格鲜明的作家,她的作品以优美抒情见长,主人公的气质大多都美丽而诗意。她以前的作品我们可以划归为“少年小说”。但现在的《单单单》就是一部以小学生为主人公、幽默搞笑的作品。可能彭学军的动机是想拓宽自己的题材领域,转变自己的写作风格,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佩服彭学军。但同时也可见出喧嚣的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现状,已经在影响作家们对原来文学信仰的坚守,许多作家在投降现实。因为现在童年小说好卖了,少年小说不畅销了。受整个出版大潮的影响,近几年来出版社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马小跳式”的快乐童年小说,不仅忽视了少年小说,对原来在童年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童话的关注也很少,很多童话作家不得不放下童话,开始投身于儿童小说创作的行列。海燕出版社推出的“小学生校园派”丛书,就是汤素兰、肖定丽等童话作家的集体出演,好在童话作家们转型写作儿童小说,具有许多天然的优势。有论者指出,童话作家的儿童小说创作,为儿童小说带来了“陌生化、趣味化和诗意化”,也算是歪打正着了。最成功的例子当然是杨红樱,她在写作儿童小说之前,一直是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

第三,快乐的童年文学主导当代儿童文学文坛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作品严重脱离现实,作家对当下问题关注不足,甚至没有关注当下的意识、勇气和决心。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们不仅在艺术上进行了尽可能多的探索,他们直面现实的决心和勇气也值得褒扬。《我要我的雕刻刀》《独船》《少女的红发卡》等等作品,都可以称为“问题小说”。在今天看来,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作品存在某种程度的概念化,艺术性不足,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当我们在述说中国的儿童文学发展历史时,我们不可能绕过这个话题。他们用作品记录了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孩子和成人的所思所想、教育方式、人生态度、社会现状。然而现在呢?我们每年有大量的作品出版,我们每个作家年纪轻轻就写了数十本书,但是,你写的是谁?写的是哪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从书中分辨出来。这种现象发生在童话中还说得过去,出现在当前的儿童小说中,值得我们深思。学者吴其南在《时间的失落:当代儿童文学的隐忧》一文中已经充分论述了这个问题(见2007年5月29日《文艺报》),在此笔者就不再赘述。当然,也有的作家认为,时间是不重要的,1997年失去母亲的孩子,和1897年失去母亲的孩子有着同样的悲伤。但是,1897年孩子的母亲死于肺结核,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盘尼西林;1997年孩子的母亲死于肺结核,可能是因为医疗费用昂贵。事件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是不同的。当然我们也能从当下的作品中找到明显的时代印记,那就是五光十色的流行符号,比如说书中的孩子喜欢周杰伦,那一定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如果说一个孩子的偶像是韩国巨星RAIN,毫无疑问,这孩子一定生活在当下。可是,社会生活的印记,应该远远比一个流行符号要深刻。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它带给我们每个人疼痛,带来价值观念的矛盾,带来信仰的危机。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作品中就很少反映。所有的作品,都是一个虚拟的现实,叙写的是虚拟的童年和虚拟的快乐生活。很多作家虽然写的是校园小说,但其实是在脱离学校、脱离社会生活“制作”作品,一堆流行的符号,加上几个搞笑的段子,就是一本小说。作品缺乏时间和细节,这样的作品其实是另一种“概念化”的东西,是虚拟的童年生活。既没有丰富的生活内涵,又没有审美的新鲜感,只是迎合了当下孩子们的手机短信、网络游戏、QQ聊天中的生活话题而已。然而现在正是这种虚拟童年生活的作品备受青睐。那些直面现实、关注现实生活和儿童精神生活的作品却不被重视。这些“概念化”的作品由于缺乏生动的细节,因而也就缺乏感染力。这些作品让人哈哈一乐就过去了,孩子们读过以后,留不下痕迹。

第四,作品缺乏精神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这是作品脱离现实之后的必然结果。当儿童文学过分娱乐化了的时候,它也就缺乏了对孩子们精神生活的引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儿童文学回归到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注重儿童性,让儿童文学作品脱离说教的面孔,变得亲切了。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把优良的传统失去了。中国文学原本是讲究“载道”的,儿童文学是我们人类给予儿童的文学,原本就包含着人类对儿童深刻的情感和祝愿,儿童文学要为儿童的人生“打底”。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就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是一个不可靠的定义,他认为“儿童文学应该是给孩子带来的文学,这里的包括喜剧,也包括悲剧――后者在有些时候甚至比前者更加重要”。过分娱乐化的儿童文学作品,迎合了享乐主义的风气,缺乏悲剧的精神,因而就无法提升读者的精神世界,无法让孩子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精神养料。其实,无论是通俗化的类型作品,还是纯文学作品,都必须有人文的关怀,有梦想,应该让读者有所获得。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缺乏思想的深度和视野的高度,只是一堆好玩的事情,所有的见解都是读者所知道的,这样的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可怀疑的。现在许多作品,孩子们看得哈哈直乐,成年人看上去索然寡味,“如果一部儿童读物不是对我们所有的人都够好,那么对孩子们来说就不够好”。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说,“一切艺术的源泉都是人类对以下各个方面最原始的、先于语言的需求:通过美与和谐来解决压抑与冲突,通过使用创造力来复活被日常事物搞得死气沉沉的生活,通过我们对真理的本能感知来寻求与现实的关联。就像音乐和舞蹈、绘画和雕塑、诗和乐曲一样,故事是审美情感的最初的、最后的和永恒的体验――思想和感情的相遇。”一个讲得好的故事能够向你提供你在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那一样东西: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它能唤起我们对真理的与生俱来的敏感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门前的一块巨石上,刻有巴金先生的一段话:“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一部文学作品,应该能给读者阅读的,同时还应该引发思考及反省。作品中应该要有理想,有精神的向往和追求,而不能只是搞笑好玩。我曾看过一部好莱坞的儿童片《少年特工》,粗糙的制作、类型化的表演虽然让我觉得索然,但是,每一个场景结束,中情局的官员对少年特工说“你的国家会为你骄傲”这句话,却让我心潮澎湃。我想,爱国主义就是这样被灌输到美国孩子的心中的,美国人的优越感就是这样自小就形成的。我们在写作中缺乏理想、缺乏崇高与敬畏,是因为我们作家自己理想的丧失,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现象。没有了精神力量的作品,就看不到人性的光辉,也无法让读者的思想得到升华,无法引领孩子的成长。

第五,英雄缺席和典型消失。在我们当前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看不到英雄了,看不到典型了,只看见一个概念化的孩子,或者一群模糊不清的孩子。当作家们离开现实的生活,选择了一种没有难度的写作的时候,他们笔下的人物也就不需要在压力之下作出选择,不需要在一连串真实的事件中突显性格。他们笔下的人物就只需要贴上各种标签和符号就够了。他们是“淘气包”、“捣蛋鬼”、“疯丫头”,是我们中外儿童文学人物长廊中“长袜子皮皮”、“淘气包艾米尔”、“疯丫头马迪琴”、“木偶匹诺曹”的拙劣模仿,在每年出版的堆积如山的童书中,很少有几个人物形象是立得住脚,能够长久留在孩子们心中的。像罗文应、王葆和男生贾里、女生贾梅那样性格鲜明的人物不见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贴了显眼标签的类型。小兵张嘎那样的英雄更是绝了踪迹。

然而正如威廉・福克纳所言,“人性是惟一不会过时的主题”。作为读者,我们对作品中的人物比对我们的朋友更了解,因为它虽然来自于现实,但也高于现实,是人性的比喻。一个人物就是一件艺术品,是读者观照自我的参照。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要从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寻找榜样的力量、友情的慰藉,或者引发他们内心的反省。可惜,我们在众多的原创儿童读物中,很难寻找到真正真实可感的人物。孩子们不只找到榜样,也很难找到像夏洛那样的好朋友,好老师、好家长也不多见。所以我们才特别看重《放牛班的春天》里那样的老师,《童年》里那样的外祖母。

第六,作家艺术创新精神缺失,类型化写作大受追捧。类型化的写作原本无可厚非,文学创作历来就有纯文学和大众的通俗文学的分野。尤其当某一个时期某种类型的作品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之后,必然催生一大批跟风之作。但是,由于我们的主流媒体对某些类型化的作品不顾艺术事实的吹捧,使得一大批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纷纷仿效,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选择了没有难度的写作。充斥市场的众多的系列作品就是一个例证。沿着已经有的人物故事,把同类型的故事反复写下去,三本,五本,十本。作家不再专注于艺术的创新。写作本身的乐趣、文体试验的乐趣、语言表达的乐趣,被金钱和成名的快乐取代。如果一代作家都放弃了艺术的探索,经典作品的出现是完全不可能的。当我们回头看看我们的文学史,那些经典的作品,无一例外地是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增添了某些东西的。一个严肃作家的职责应该是为社会创造精神价值,同时为艺术的无限可能性拓展空间,以自己的探索精神,去创造人类新的审美价值或者艺术的新的样式。因为文学是能帮助人梦想的,儿童文学尤其如此。

第七,作家队伍量高质低。目前,儿童文学大量涌现,新人新作层出不穷,从参与儿童读物写作的人数,儿童读物出版的数量,当前都是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当我们点数新世纪以来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依然是金波、曹文轩、张之路、高洪波、秦文君、黄蓓佳、郑春华等50年代甚至40年代出生的作家们的作品。并非因为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而是他们作品保持的艺术水准、对人性深度的开掘和艺术的纯熟,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这些作家阅历丰富,在艺术上孜孜以求,并且有自己的创作主张和明确的儿童文学观,他们的写作不跟风,不盲目,执著于自身所认同的艺术标准。相比之下,后续的作家虽然也开始步入中年,走向个人创作的黄金期,但好作品却不多。许多人还在面对喧嚣的文学现状摇摆不定,艺术上的探索不够,儿童文学的个性主张也鲜能听到。更年轻的一代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从创作伊始,便开始关注市场、印数、炒作,以能迎合当下的儿童阅读趣味为己任,无暇顾及艺术上的探索创新。

第八,媒体批评取代文学批评。现在,一部文学作品要引起重视或者轰动,已经跟作品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了,而是媒体和许多非文学力量的作用。大量的媒体、强势的声音告诉我们,流行的、赢利的、可复制的、大量生产的消费型的儿童文学,便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儿童文学。这种导向,无形中遮蔽了另外一些优秀作品的声音,从而扼杀了作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作活力。当前的儿童文学现状,不能不说和这种媒体批评有很大的关系。

儿童文学范文第8篇

在我国有民间口口相传的儿歌,外国小孩子也有他们口口相传的儿歌。儿歌也是儿童诗。所以最早的儿童文学也是口头文学。后来把口头相传的儿童故事记录下来才开始有了书面的儿童文学。

欧洲流传下来最早的一本童话,是法国贝洛编的《鹅妈妈的故事》,也称作《贝洛童话》,出版于1697年。这本书被列进了古典儿童文学的宝库。

把适合儿童阅读的民间故事记录下来,并对后来的儿童文学起到最大影响的,要数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了。德国格林兄弟也许根本没有想到过自己是儿童文学作家。他们两位原本是语言学者,深入山乡僻壤,忠实记录民间故事,后来为了研究日耳曼语,他们把讲给儿童听的故事编在一起(第一部分出版于1812年),这一大部书便是流行至今的儿童文学名著《格林童话》。稍后德国作家豪夫也根据民间故事写成他的《豪夫童话集》(1826),但他已不是单纯记录,而是用文学语言来写的。

当然,在《格林童话》发表近120年之前,英国中有两部小说已成了儿童爱听的故事,那就是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1719)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但从文字来说,这两本书成人读也有点费劲,所以给儿童阅读需要经过改写,因此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改写本,其时间自然要晚些。,在传统的儿童文学中,成人作品有因为内答极其适全儿童阅读而稳固地成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两部小说就是明显的例子。

再往后,儿童文学出现了自己的专门作家,如,丹麦的安徒生。他一生热爱儿童,为儿童写作,他的全部作品我们称作《安徒生童话》,最早的一本集子出版于1835年。

在安徒生以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儿童文学在各国有了更大的发展,儿童文学各种体裁都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在童话方面有:英国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吉卜林的《丛林之书》(1894)、格莱姆的《柳树间的风》(1908)、特拉弗斯的《玛丽・波平斯阿姨》(1934),意大利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1883),美国霍桑的《奇书》(1852)、哈里斯的《里马斯叔叔的故事》(1880)、洛夫汀的《杜利特尔医生》(1922)、瑞典拉耶洛芙的《骑鹅旅行记》(1906)、奥地得萨尔滕的《小鹿班比》(1923),等等。在儿童小说方面有:美国马克・吐温的《汤姆・莎耶》(1876)、《哈克里里・芬》(1884)、意大利阿米契斯的《爱的教育》(1886)、瑞士斯皮丽的《海弟》(1881)、德国克斯特纳的《埃米尔捕盗记》(1929)。在儿童诗方面有:俄国叶尔肖夫的《小驼马》以及英国斯蒂文生、米尔恩等人的作品。在儿童剧方面也有巴里的《彼得・潘》。此外还有青少年都爱看的法国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英国斯蒂文生的惊险小说、加拿大西顿的动物故事。

苏联的儿童文学

苏联儿童文学在世界儿童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在旧俄,许多大作家都很关心儿童文学,如列夫・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等还专门为儿童写过作品。普希金的童话诗、契诃夫描写儿童的一些小说。

十月革命后,高尔基一直关心并亲自指导苏联儿童文学工作,马雅可夫斯基主动为儿童写了十几首儿童诗,用有趣的诗歌语言对儿童讲革命道理,为苏联儿童诗开辟了道路:阿・托尔斯泰写了童话《金钥匙》,改变了《木偶奇遇记》的主题,写被压迫的木偶同木偶戏班班主的斗争,他还为儿童编写了《俄罗斯民间故事》。

在20-30年代,苏联已经形成了一支专门的儿童文学队伍,其中写儿童诗的有楚科夫斯基、马尔夏克、巴尔托、米哈尔科夫,写小说的有班台莱耶夫(他的《表》发表于1928年)、盖达尔(他的《学校》发表于1930年,40年代初又写出了《铁木儿和他的队伍》),写科学文艺的有伊林、瑞特科夫、比安基。

苏联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很多,我们从1941-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略知一些重要的作品。在儿童诗方面:马尔夏克、巴尔托的作品;在小主方面:卡塔耶夫的《团的儿子》、穆萨托夫的《北斗星村》、瓦西连科的《小星星》、卡西里等的《小儿子的街》、奥谢叶娃的《瓦肖克和他的同学们》、诺索夫的《维加,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别利亚耶夫的《古堡》;在儿童剧方面:马尔夏克的《十二个月》、柳比莫娃的《小雪花》、米哈尔科夫的《我要回家》。这个时期,苏联儿童文学作家在向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并满足儿童的艺术享受方面进行了探索,并作出了自己的成绩。

其后获得过列宁文学奖金的有马尔夏克、巴尔托和米哈尔科夫的儿童诗,获得过国家文学奖金的有杜波夫的《一个人的苦难》、特罗耶波尔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阿列克辛的中短篇儿童小说。

儿童文学中的国际大奖――安徒生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儿童文学有了空前的发展,国际交流也多了。1951年的瑞士成立了“国际少年儿童读物委员会”,有几十个国家参加,参加国分别设有支部。该委员会决定设立国际安徒生奖,从1956年开始,每两年发奖一次,表彰长期对儿童文学作出贡献的当代作家,1966年又增发画家奖。这个奖在国外被称为儿童文学中的“诺贝尔奖金”。除了大奖,还颁发数量较多的优秀作品奖。

下面介绍一下自1956-1980年间历届获奖作家,以帮助读者对当前国际上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个大概的了解。

1956年,英国法杰恩(1881-1965)。她在1916年就出版了第一部童话集《伦敦的街头摇篮曲》,1955年出版的童话集《小书房》获得过英国卡内基奖。

1958年,瑞典林格伦(1907-)。她是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女作家。在1945年出版第一部童话《穿长袜子的皮皮》,一举成名。由于童话中力大无穷的小姑娘皮皮十分胡闹,这部作品起先受到瑞典教育界非议,后来因为本作品在儿童中反应很好,教育界又改变对作品原有的看法,承认作品反映了儿童的那种受到大人压抑的幻想和他们的好动性格。林格伦随后写了几十种作品,有童话(如在著名的《小飞人》三部曲中创造了一个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新童话形象:背上有螺旋桨。一按肚子上的按钮就能飞的小胖子),有小说(包括没有曲折故事但富有儿童情趣的小说,写儿童侦探迷的惊险小说),还有图画故事。

1960年,西德克斯特纳(1899-1974)。他1928年就因发表《埃米尔捕盗记》而享有盛誉,这小说写一群孩子帮助一个遭窃的外地小孩侦察、监视、追踪并智擒一个盗贼的故事。希特勒上台后作者遭到迫害,战后担任西德笔会主席,1949年又写了儿童小说《两个小洛特》,内容讲父母离婚后分别抚育的一对孪生姐妹如何使父母重新合好。

1962年,美国德・容(1906-)。他生在荷兰,8岁随父母定居美国。1938年写出第一本儿童小说《大鹅和小白鸭》。1954年写的小说《学校上面的车轮》获美国纽伯里奖。他除了写小说,还写童话。

1964年,法国吉约(1900-)。他曾长期在非洲教书,并在那里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50年回国,同时发表第一部动物小说《象王子萨马》,写象王子被捕,卖给马戏团。最后逃回森林。他写的大多数是动物小说。电影《白鬃野马》就是根据他的故事改编拍摄的。

1966年,芬兰扬松(1914-)。她是位作家、画家。1945年出版《小特罗尔和大洪水》。小特罗尔是斯堪的纳维亚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她的作品大都以它为主角,还自编自画了许多图画故事,根据这些童话拍摄的木偶片多达30多集。

1968年,西德克吕(1926-)。他的代表作是《曾祖父和我》,获1960年德国的儿童文学奖。本作品写一个孩子因妹妹出麻疹,暂住曾祖父家,听到的各种传说的故事。

1970年,意大利罗大里(1920-1980)。他是意共党员。用童话和儿童诗的方式给孩子讲各种革命道理。他的代表作《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和儿童诗集很受我国小读者的喜爱。

1972年,美国奥德尔(1903-)。他担任过电影摄影师、报馆编辑,原先写。以后从事创作儿童文学。1960年写出儿童小说《蓝色海豚岛》,获美国纽伯里奖。本作品讲一位印第安姑娘在孤岛上生活了18年的故事。

1974年,瑞典格里佩(1923-)。她在1957年开始发表儿童作品,主要是写一些少年自立谋生的生活小说。作者热情希望少年做有益于社会的人,同时规劝父母关心和了解子女,不要和他们对立起来。

1976年,丹麦伯德克尔(1927-)。他在创作上早有成就,为了响应为儿童写作的号召,在1967年写了《西拉斯和黑马》,获丹麦科学院儿童读物评比大奖。读者认为她的小说受卡夫卡影响,带有寓言性,称她为“儿童文学中的卡夫卡”。

1978年。美国福克斯(1923-)她1973年写的《奴隶舞者》获得过美国纽伯里奖。

1980年,捷克日哈(1907-)。他原是教育工作者,曾任布拉格儿童文学出版社社长,现任捷作协常务理事、《文学月报》编委。他写的很有成就,为儿童写作也已有40年历史,主要写童话和儿童小说。1954年写的小说《冈济克到农村》讲一个城里孩子到农村过暑假而受到深刻的教育。此书亦拍成电影。

儿童文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意义语言特点

一、前言

儿童文学因其特殊的语言特征、特殊的读者对象有别于普通的文学,因而儿童文学翻译自然具备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它既要遵循普通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规律,又要时刻在文体,文字上体现其特殊性。笔者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部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不同中译本着手,对如何把握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进行说明。要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翻译,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以及其特有的文体文学特点。

二、儿童文学及其特点

关于儿童文学,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解释,且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五四”前后,叶圣陶、茅盾等人侧重“儿童本位”,后有人认为儿童文学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儿童。儿童性和教育性显然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然而,还有这样一些问题有待回答,如:多大的孩子是儿童?儿童文学成年人看不看?教育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孰轻孰重?等等。

笔者认为儿童文学不应仅从它的读者群体,更应从其语言文体特点为出发点加以解释。它的主要读者是儿童(儿童又可依年龄高低分为幼儿、童年、少年,其中以小学阶段处在童年时代的孩子为儿童文学的核心读者),其文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直接与具体的形象、动作、声音、味道、颜色等联系,易让孩子发挥想象,产生相应的联想。它须符合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语言既要充满艺术之美感,又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超越其理解和欣赏能力;既要朗朗上口,符合儿童口语的特点,又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儿童文学的译者必须考虑儿童这一特殊读者群,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良苦,同时还要把小读者时刻放在心中,把自己想象成目的语读者。换句话说,译者须同时具备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三、关于翻译的意义

所谓翻译,翻译界各门各派众说纷纭。对翻译的定义,许钧在《翻译论》一书中给了我们很明确的说法: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钧,2003:75)。从中可看出,翻译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表达原作之意义,达到交流之目的。对于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译文对原作的忠实程度,进而影响到译文的最终质量及其目的:交流。那么意义又是什么呢?莫里斯提出了“意义三分法”,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颇有启发。将这三者和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结合,同时还需要凸显儿童文学的语言上的特点,这对于译者来说要求高、难度大。

1.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柯平,1993:23)。它区别于字面意义,柯平进一步指出:“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重合的,却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看的两个概念。指称意义是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字面意义则是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现象。”在此以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一句话的翻译为例:

Dog my cats ef I didn’t hear sumf’n.

译文1:怎么就没声了。

译文2:我要是没听见什么,那才叫活见鬼呢。

“Dog my cat”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a mild oath,or an expression of astonishment。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这一短语或许应该翻译为“跟踪我的猫”。但这样就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也反映不出该短语的指称意义:表达震惊的含义,另外还是一种轻度的诅咒。译文1完全没有译出这两层含义。而译文2不仅表达了两层含义,而且注意照顾到儿童语言的特点,借助助词“呢”,读起来也颇具童趣。

2.语用意义

柯平认为,语用意义“包括表征意义,表达意义(主要同发讯人有关)、社交意义(主要与沟通发讯人和收讯人的渠道有关)、祈使意义(主要与收讯人有关)和联想意义(同时与发讯人和收讯人有关)”(柯平,1993:27)。语用意义中存在一个动态系统,包括收讯人和发讯人,他们通过语言符号发生互动。把握了这个动态的语用意义,人物的形象甚至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贝利是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野孩子”,他的语言不规范,时有错误发生,也有一些黑人语言的特点。下面用一例说明:

例1:So then I didn’t care no more about him;because I don’t take no stock in dead people.(Mark Twain:50)

译文1:听到这儿,我可就再也不关心他了,因为我对死人根本没兴趣。(贾文浩、贾文渊:2)

译文2:于是我再也不管他的闲事了,因为我对死人根本不感兴趣。(张万里:2)

例2:She jis’stood de same way,kiner smilin’up.I was a-bilin’!I says:“I lay I make you mine!”(Mark Twain:219)

译文1:她还是那么站着不动,抬着头望着我,朝我微笑。我气得要命,说:“你敢不听我的话!”(贾文浩、贾文渊:140)

译文2:她还是照样地站着,仍旧笑眯眯地对着我。我可真是火了!我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话!”(张万里:194)

例1中典型的特点就是双重否定,但是在美国黑人英语中这并非意味着肯定。例2中的用语有很多的不规范之处,如音节的省略,主谓不一致,粗俗的表达。虽然两个译本都注意到这些现象,但是却似乎还少了一点“味”。原文特殊的结构正是表达了说话人的特殊身份,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用语十分口语化,较之标准英语非常不规范,也十分粗鲁。这也正是作者借此结构所要向读者传递的语用信息。然而如果译成中文却无奈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找不到一个地位和美国黑人英语地位相同的方言或是语种,无法将这一语用意义完整表达出来。同时如果要保留所有的源语特征,势必和儿童文学中语言要规范这一特点相冲突。因此只能从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反映源语特征,又要讲究语言的规范性。极其口语化的表达也许是出路之一。就例2来说,若能将两个译文重组,将得到较为理想的译文:

译文3:她还那么站着不动,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可真来火了,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

这种重组,口语化更强,比原译文的“味”更浓了一些,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用信息,同时也是小读者能接受的较为规范的语言。

3.言内意义

不同于语用意义,言内意义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并不涉及收讯人和发讯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而纯粹是通过语言本身的“游戏”来传达丰富的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例1:“Curiouser and curiouser!”cried Alice(she was so much surprised,that for the moment she quite forgot how to speak good English);(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译文1:“太希(奇)怪了,太希(奇)怪了!”艾丽丝惊叫起来。(因为她这会儿实在太诧异,连怎么说好英语也忘记了。)(朱洪国:14)

译文2:“真奇怪啊,太奇怪啦!”爱丽丝喊起来,她惊讶得一时简直连话也说不上来了。(贾文浩/贾文渊:10)

例1中的curiouser是作者杜撰的一个词,以此表达爱丽丝的惊讶程度:连怎么说好英语都忘了。若翻译的时候视而不见,如译文2的翻译,就无法向小读者传递前后一致的信息。译文1用“希(奇)怪”一词,和原文一样生造了一个词,其发音与“奇怪”相近(正如curiouser和curious相近一样)。为方便读者理解,译者还用括号注明了“希”与“奇”相通,以免读者造成意义的误读。这很好地与原文对应。但是笔者认为后半句的处理大可译成:“连怎么好好说话都不会了”。毕竟在译文中读者看不出爱丽丝讲的是英语。

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尤其是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充满童话色彩的作品时,言内意义有时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信息,若译不出来,将丢失大量信息,语言中的美与趣也就丧失殆尽。可以说译文2扼杀了原句的灵魂,不仅仅是小读者,即使是成年读者,也无法体味原文的乐趣。

4.意义与语言特点

鉴于儿童语言的特殊文体,翻译需将普遍意义上的意义论和儿童语言的特点有机结合。

例1:While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in the distance would take the place of the Mock Turtle’s heavy sobs.

译文1:远处的牛吼取代了那只仿龟沉重的啜泣。

译文2:而远方牛群的哞哞就会取代假海龟的呜咽了。

两个译文虽然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但是译文2显然在以下两个方面优于译文:第一,“哞哞”一词用得形象生动,一下子就能激发小读者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脑海中立即浮现牛的哞哞叫声,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第二,译文1中的“仿龟”实在是令读者摸不着头脑,虽然“仿”也有“假”之意,但是造成差异细微之处就在于“仿”字在人头脑的中的映像不像“假”那么清晰可见,不容易让人见字揣意。这对于一个成年读者来说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儿童读者了。此外,“仿”总有人造、人为之嫌,而在mock一词中,似乎并没有包含这层含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把握了意义之后,指称也罢,语用也罢,言内也罢,译者仍然要将自己置身于小读者的位置,体会更能让他们接受,更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语言。

例2:Lastly,she pictured to herself how this same little sister of hers would,in the after-time,be herself a grown woman;and how she would keep,through all her riper years,the simple and loving heart of her childhood.

译文1:最后,她想象着自己的小妹妹将来长大成人,却终身保持着纯真的爱心。(贾文浩/贾文渊:85)

译文2:最后,她想象出这样的情景:她这位小妹妹今后将会成为一个妇人。在成长中,她将毕生保持童年的单纯和善良。(朱洪国:138)

该例句的两种译文和上一个例句一样,都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了。但是孰优孰劣还是很清楚的。“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绝不能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方卫平、王昆建,2004:7)。儿童文学要给孩子带来美感,其中的语言就要美,充满动感,带有节奏音乐之美,且不能拖泥带水,要讲究简洁。译文1很好地表现了这些特点,小读者读起来想必也是一种享受。

五、结语

把握意义是翻译的难题之一,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特点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将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概念贯穿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全过程,是把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的第一步。译者在注意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音乐性的同时,把握原文中最突出的一个或几个意义,这样才能将精美的文学作品完好地呈现给广大的小读者。

参考文献:

[1]方.从功能对等角度浅谈儿童文学翻译[J].牡丹江: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2).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贾文浩,贾文渊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4]贾文浩,贾文渊.哈克贝利・芬利历险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5]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杨实诚.论儿童文学语言[J].中国文学研究,1999,(2).

[8]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0).

[9]张万里译.哈克贝利・芬历险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儿童文学范文第10篇

1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Aestheticsof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RobertJauss)在1967年提出的。尧斯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1969)和伊泽尔的《本文的号召结构》(1970)是接受美学实践的开山著作。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它打破了传统的把本文当作作者化身、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在于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过程中。作品在其被阐释的过程中也就成为了艺术品。接受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包括“读者角色”“、期待视野”、“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是姚斯在其论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使用的一个支撑其理论体系的“方法论顶梁柱”。主要指“由接受主体或主体间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文本及文本创造的预期结构。”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心理图式,就是期待视野。(邱蓓玲,陈桦,2003:10)“期待视野”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既往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野;二是指以往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历史人生的生活经验,这是一种比第一种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野,这两大视野相互交融,就构成具体的读者阅读的一种视野。尧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的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因此,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考虑所处时代作者的期待视野,考虑作品能否吸引读者,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视野相结合,作品才能被读者接受。

2《夏洛的网》及其两译本介绍

2.1《夏洛的网》介绍

《夏洛的网》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E·B·怀特(1899-1985)所著。故事叙述了小猪威伯与大灰蜘蛛夏洛真挚的友谊。威伯面临屠宰命运,聪明勇敢的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等字样,使得威伯在猪的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最终免于一死。但是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威伯怀着感激之情,保护了夏洛的孩子顺利诞生。这本书出版后,风行世界五十年,发行千万册。在“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评比中傲居榜首。在

1953年度美国儿童文学奖评选中名列第二。

2.2《夏洛的网》的译本介绍

《夏洛的网》目前在中国的译本共有4部,分别是康馨版,肖毛的网络版,中国大陆的任溶溶版以及台湾的一个9岁儿童翻译的版本。本文中,作者将选取康馨和任溶溶的版本。康馨是一位外交官的妻子,她的译文非常高雅,讲究韵律,在她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四字成语。任溶溶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很受读者喜爱。他翻译时注意使用儿童的语言,注重给小读者创设极富想象力的氛围。

3从期待视野角度比较《夏洛的网》两中译本

3.1词汇层面

1)可接受性

例:Thenthehaywouldbehoisted,sweetandwarm,intothebigloft,untilthewholebarnseemedlikeawonderfulbedoftimothyandclover.

随后又暖又香的干草都装上阁楼,直到整个仓房变成了长穗草和苜蓿的可爱草田。——康馨

接下来,这些香喷喷热烘烘的干草给吊到那大阁楼上,直到整个谷仓像是一张用猫尾草和红花草做的大草床。——任溶溶

“awonderfulbedoftimothyandclover.”被两位译者分别译成“长穗草和苜蓿的可爱草田”和“一张用猫尾草和红花草做的大草床”。对于儿童来说,在阅读故事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遇到自己不会的词语和晦涩的表达方式。要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就要选取简单易懂的词语和简短直接的句子。“长穗草”和“苜蓿”对于中国大部分儿童来讲,接触的可能性都比较小,把这两个词这样处理,显然是对儿童阅读的一种障碍,因此,采用任溶溶的翻译方式可能会相对好一些,不仅易懂,而且给儿童一个想象的空间,在儿童脑海中产生美好的联想!

2)音乐化

例:Averyoftenbroughtatrouthomeinhispocket,warmandstiffandreadytobefriedforsupper.

阿汶常常把鲟鱼装在衣袋里带回家。那鱼又暖又硬,正好煎了作晚饭。——康馨

艾弗里常常在他那衣袋里带条鲑鱼回家,它硬邦邦的,热热的,马上就好煎来在中饭时吃。——任溶溶

儿童文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ABB形”的形容词,这样的表达方式正是为了增添儿童文学的韵律美,也完全符合儿童在该年龄层段语言表达的一个特征。此例中,任溶溶采用了“硬邦邦的”,“热热的”的表达方式使儿童更容易理解故事。译者成功的从读者角色出发,将故事精髓传达给了儿童读者。

3)儿童的口吻

例:“IneverdothosethingsifIcanavoidthem,”repliedtherat,sourly.“Iprefertospendmytimeeating,gnawing,spying,andhiding.”

“只要能避免,这种事我从来不干,”老鼠尖刻地回答说,“我情愿把时间花在吃啊,啃啊,窥探啊,躲藏啊这些上头。——任溶溶

“要是能够避免,我绝对不作这种傻事,”老鼠没好气地说。“我情愿把时间花在吃、咬、巡逻、躲藏上。——康馨

“啊”作为语气词,在翻译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美感,而且也显示了目标读者的重要地位。任溶溶在翻译时,加入了“啊”,考虑到了语气词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在大人给儿童讲故事中。康馨的版本没有采用这一语气词,使翻译显得生硬,就像成人之间在传达工作事项一样。正因为她没有把目标读者群考虑在内,使得在其版本中,读者角色没有被很好的体现。

3.2句法层面

1)简单句的翻译

例:Wilburheardthewordsofpraise.Hefeltthewarmmilkinsidehisstomach.Hefeltthepleasantrubbingofthestickalonghisitchyback.

听着赞许的字眼,腹中有了热奶,背上痒处被木棒搔得舒舒服服,威伯感到心平气和、快乐、瞌睡。——康馨

威尔伯听到了这两句夸它的话。它感觉到了肚子里的热牛奶。它感觉到棍子舒服地在挠它痒痒的背。它感觉到安宁、快乐和睡意。——任溶溶

本例中,康馨的译文的受众更倾向于成年读者,在她的那个年代,甚至应该是受过多年教育的成年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她的读者群的期待视野显得较为狭窄。任溶溶的译文读起来就简单上口,符合儿童生活化的语言模式。

2)复杂句的翻译

例:You’llgetsomeextragoodhamandbacon,Homer,whenitcomestimetokillthatpig.

荷马,杀了这只猪,你会有特别可口的咸肉和火腿。”——康馨到杀这猪的时候,你就有特别好的火腿和熏咸肉了,霍默。”——任溶溶

如果联系上下文,我们会知道这是人类在谈论威尔伯的命运。等到冬天来到的时候,威尔伯将会被杀死,成为桌上美食。此例中,康馨的译文没有把握好时间上的节奏。给人感觉是“此刻,现在”杀了这只猪,就可以得到美食。似乎结局已定,没法让读者再往下产生联想。任溶溶的“到”字的运用,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3修辞层面

例:Wilburtookasteptowardthepail.“No-no-no!”saidthegoose.“It''''stheoldpailtrick,Wilbur.Don''''tfallforit,don''''tfallforit.

威伯向桶迈进一步。“别、别、别去!”母鹅说。“那是食桶鬼把戏!威伯,别上当!别上当!”——康馨威尔伯朝桶子上前一步。“不不不!”母鹅说,“这是桶子老把戏了。威尔伯。别上当,别上当,别上当!”——任溶溶

此例中,康馨将母鹅的形象刻画地惟妙惟肖,采用结巴的表达方式不仅做到了反复的修辞效果,而且还让儿童读者瞬间在脑海中产生相似影像,惹人发笑。任溶溶的译文就少了点这样的韵味,不太符合儿童文学的特点,从这一点上来说,没有认真的去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进而忽略了在儿童文学的翻译中读者角色的重要地位。另外,任溶溶的译文比康馨的多了一个“别上当”,似乎刻意和“No-no-no”保持数上的一致,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意。

4结束语

上一篇:天文学范文 下一篇:伤痕文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