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沦丧范文

时间:2023-11-11 14:29:37

道德沦丧

道德沦丧篇1

古往今来,描绘妓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但惟独《茶花女》获得了世界声誉,成为小仲马最后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小说,《茶花女》先后被编成话剧、歌剧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毫无疑问,《茶花女》是部爱情小说,它从生活中来,但经过了作者的提炼,所以比生活来得更高。

《茶花女》真实逼真地写了主人公玛格丽特被侮辱、被损害的一生。玛格丽特原来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农家姑娘,后来被迫沦落为娼妓。他容貌漂亮、聪慧绝顶、温柔多情,倾倒了巴黎众多的贵族富豪,整日受到他们的包围。玛格丽特经常是同时应付三四个情人,过着极为奢华和淫荡的生活。但是这种卖笑生涯,使玛格丽特万分痛苦,因为她的灵魂是纯洁的,他无法忍受每天和她见面的人对她的侮辱。就在这时,玛格丽特偶然结实了正直、纯真的阿尔芒·迪瓦尔。阿尔芒赤诚的爱,激发起她对爱情的向往,于是他们双双坠入爱河。

在作者笔下,男女主人公都拥有真挚的爱情,一个甘于牺牲自己向往的豪华生活,处处替情人着想,不愿多花情人一分钱,也不愿情人为自己去借债,甚至在面对自己的幸福时,仍在为情人的前途着想,为情人妹妹的婚事考虑,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而另一个则一见钟情,听不进任何人的劝阻,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又暗中将母亲给他的遗产赠送给情人,此外,他强烈的嫉妒心也是他的爱情的深切表现,直至情人死后埋入地下,他依然没法将她挖掘出来,见上一面。可见他的爱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这时,阿尔芒的父亲却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正人君子”。认为他的儿子同一个妓女相爱会毁了阿尔芒的“前程”和阿尔芒妹妹的“门当户对”的婚事,于是使用各种手段阻饶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结合,阿尔芒的父亲显然不是什么庸碌无能之辈,这从他谋得了C城总税务长的职务就可以看出。他比儿子老练得多,在严词开导儿子未成功之后,他改变了策略。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单独跟玛格丽特交谈晓之以利害。是玛格丽特无法坚持己见,而为阿尔芒表现出了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忍痛含泪地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的父亲是虚伪道德的化身,是他一手造成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茶花女》通过玛格丽特悲惨的一生,充分暴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无耻、残忍和道德沦丧。《茶花女》中所描写的巴黎上流社会,是对统治阶级糜烂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靠巧取豪夺而发财至富的贵族资产阶级整日沉溺于吃喝嫖赌。用钱收买玛格丽特做他们的“女儿”、“相好”、“情人”。在这种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中,毫无爱情可言,有的只是对女性的玩弄和对女性尊严的践踏。玛格丽特曾对阿尔芒愤愤地说:“你爱我是为了我,而别人爱我从来都只是为了他们自己。”“我们不在属于自己,我们不在是人,而是物。他们要做场面时,我们所处的是第一位,但说到尊严,我们就要处在末位了。”玛格丽特在丑恶的社会环境中,无力自拔,肉体遭到蹂躏,灵魂受到摧残,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思想的死东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玛格丽特过寻欢作乐的生活是不打算治好她的肺病,以便快些舍弃人生。

小说作者小仲马以极大的热情赞颂了玛格丽特这个风尘女子的纯洁爱情和高尚情操。

然而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风尚下,等待玛格丽特的必然是一个弱者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

道德沦丧篇2

这一窃听丑闻还波及英国政坛,包括首相卡梅伦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官卷入其中。伦敦警察局局长保罗・斯蒂文森和副局长耶茨均被迫辞职,卡梅伦也被指与新闻集团高层关系密切,需要“承担责任”,反对党更要求其“引咎辞职”。

“令人发指和罪恶的”

4年前,英国《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就开始调查《世界新闻报》的非法窃听行径。

2005年,《世界新闻报》刊登一则消息:威廉王子遭受膝伤。王室成员认定,这家小报只有窃听才可能知道威廉王子的伤情,遂要求警方调查。调查结果证实窃听事实,报社的两名工作人员于2007年入狱。这一事件的影响虽然渐渐淡去,但戴维斯依然没有停止调查,他怀疑,窃听绝非个案。今年7月5日,《卫报》又刊发戴维斯的报道,揭露《世界新闻报》2002年雇人窃听13岁失踪少女米莉・道勒的手机,甚至删除手机内部分信息,干扰警方调查。

2002年3月,米莉在放学回家路上失踪,接到报案后,引发了当时警方最大规模的搜索行动。当米莉的家人和朋友的留言占满了语音信箱后,当时受雇于《世界新闻报》的侦探删除了部分已经窃听过的留言,以便使新的留言能顺利进入语音信箱。这给米莉家人“假象”,以为是米莉自己在清除语音信箱,因此相信他们的女儿还活在世上。实际上,米莉已经被杀害,弃尸树林。

戴维斯的报道刊出后,米莉家人的律师立即发表声明说,米莉的父母遭受的痛苦和创伤“无法形容”。窃听行为如果得到证实,是“令人发指和罪恶的”。

这一窃听丑闻,不仅使当事人愤怒,也使英国整个社会震怒。

前首相布朗也站出来,指责新闻集团旗下小报《太阳报》透露其儿子患有囊性纤维变性疾病的消息。

英国的一些议员披露,根据警方扩大范围的调查,有“1.28万人可能受到影响”,但只有170人被告知相关信息。

这一数字确实令人吃惊。而且,伴随着窃听丑闻调查的不断深入,黑色内幕更令人瞠目结舌。

7月21日,路透社报道称,这次窃听丑闻的关键人物之一、《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安迪・库尔森,一直否认自己知晓报社经由非法渠道获取信息。然而,媒体曝光了他与这家报纸前王室新闻报道员克莱夫・古德曼的邮件,证实后者一度向前者要钱向一名警官支付线人费。消息人士说,伦敦警察局已获得一份财务记录,能够佐证媒体的报道。

财务记录显示,在古德曼向库尔森要钱的当天或者前后几天确有一笔钱款汇出,收钱人使用了笔名。另一些财务记录更显示,《世界新闻报》先后共计汇出大约12万英镑给多名使用笔名的收款人。

库尔森的否认不攻自破。

与此同时,新闻集团前员工也曝出内幕,称默多克给员工施加高压,有的媒体甚至设有专搞窃听的“黑色行动部”。

在美国纽约,福克斯新闻频道前高管丹・库珀7月19日更爆称,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新闻频道在纽约总部,设有一个专门的情报部门,负责对其职员和竞争对手进行监控。他说:“大多数人都认为,该部门可能只是福克斯新闻频道的一个简单的研究部门。实际上,它是一个情报机构和主管‘黑色’行动的部门,获取电话记录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库珀还透露,他曾帮助建立这个高度保密的机构。这一机构由15名“研究员”组成,门口甚至有一名警卫守卫。在那里工作的人,“纪律严明”,互相之间不允许交谈。

《太阳报》前记者迈克尔・塔格特则描述,在英国国际新闻公司内部,员工被鼓励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员工丝毫不敢对上司说一个“不”字。

就在窃听丑闻被曝当口,蹊跷之事又发生。

7月18日,曾揭发《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该报前记者肖恩・霍尔被发现死于家中。47岁的霍尔曾向美国《纽约时报》表示,其所知的窃听行为比《世界新闻报》在警察初步调查时所承认的要严重得多。他还曾向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窃听行为在《世界新闻报》中“泛滥”。他说,《世界新闻报》不仅有窃听的“潜规则”,记者还用金钱买通警察,以获取警方技术追踪定位窃听对象。该报当时的总编库尔森当初雇用了霍尔。这就从侧面印证了古德曼的邮件的真实性。

这名记者在生前最后时光深居简出,总害怕有人来找他。他的朋友说:“霍尔说,政府里的人会来找他。他确实……提到一些有关阴谋的东西。”

“对这一事件造成的一切感到遗憾”

伦敦警方也被媒体和公众指控。

因这次窃听丑闻,伦敦警方被质疑对自2005年就浮出水面的窃听事件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还被怀疑以提供信息和情报为条件,换取收受新闻集团旗下报纸的金钱贿赂。

在7月19日的英国议会质询中,伦敦警察局前局长史蒂文森和前副局长耶茨也接受了问讯。史蒂文森向议员表示,他没有理由怀疑早些时候对《世界新闻报》窃听的调查是不全面的。

虽然史蒂文森极力为警方辩护,但自己仍逃不过黯然辞职的下场,7月17日,他不得不宣布辞职。因为舆论强烈批评他曾聘请《世界新闻报》前副总编辑沃利斯作为警方顾问,更有媒体披露称,史蒂文森曾在沃利斯担任公关顾问的豪华温泉浴场享受,花费高达1.2万英镑,这才是他辞职的直接诱因。

对此,史蒂文森也为自己辩护。他称自己聘请的沃利斯,跟卡梅伦聘用的库尔森为个人公关顾问不同,“沃利斯并非因窃听丑闻被迫引退”,暗示卡梅伦更为不当。

确实,卡梅伦首相也已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焦头烂额。他除了被指雇用了库尔森为自己的新闻官,甚至还被指怂恿非法窃听。舆论称,这是卡梅伦入驻唐宁街10号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危机。

对此,卡梅伦自然不敢掉以轻心。窃听丑闻曝光之际,卡梅伦正在南非访问。为此,他希望英国议会推迟休会,以便他回国后就窃听案作出进一步说明。7月18日,卡梅伦发表讲话并尽力与伦敦警察局划清界限。他说,尽管伦敦警察局和英国政府都一度雇用《世界新闻报》前主要人员,但两者在“规模和形式”上没有任何共同点。

尽管卡梅伦极力“撇清干系”,但还是无法消除媒体和反对党对他及其领导的联合政府的指责。更何况,反对党正欲利用这一机会“迎头痛击”。

不得已,卡梅伦提前两天结束访问,匆匆赶回国内。

7月20日,卡梅伦回国后立即出席英国议会下院紧急会议,就窃听丑闻回应质疑,并再次为雇用库尔森为自己的新闻官感到后悔,他说:“就我雇用他的决定而言……这是我的决定……当然,我后悔,对这一事件造成的一切感到遗憾。”他说,如果能预见到这些负面影响,“我不会向他提供这份工作,不过,你不能事后诸葛亮,你只能现在作决定,生活下去,从中学到些什么。相信我,我学到了。”

然而,反对党工党议员并不就此“买账”,继续施压,要求他道歉。

事实上,卡梅伦如今坚不道歉的“理由”确实已不成立,他当初回应说,库尔森一直称不知晓与窃听丑闻相关的信息,如果有证据证明库尔森说谎,自己就会道歉。“我持有一种老式观点,那就是被证有罪前,他是清白的。如果最后证明他向我撒谎,那时,我会深刻地道歉。如果那种情况发生,我可以告诉你,我不会退缩。”他并说如果库尔森的确说了谎,这是政府的“耻辱”。

如今,库尔森已被证实说了谎。如是,到底是卡梅伦的“耻辱”,还是英国政府的“耻辱”?

当然,反对党的施压,更主要由于卡梅伦被曝与新闻集团“过从甚密”,从而指控其怂恿非法窃听。

媒体称,新闻集团高层在2010年5月至今年7月间,与卡梅伦会面超过20次。之所以窃听丑闻在数年前已浮出水面,相关调查却不了了之,是卡梅伦手下的官员授意英国伦敦警察局要求不要重新调查。

对此,卡梅伦当然坚决否认:“有关唐宁街10号经由某种方式向警方一项敏感调查施加影响的说法完全错误。”

否认充其量自然只是消极应对,为了尽快摆脱被动,卡梅伦认定自己的最大责任是“收拾残局”。他说,已指派6人协助知名法官布赖恩・莱韦森调查窃听丑闻,并评估新闻界的文化、行为方式和伦理状况。他并承诺,由法官领导的调查小组将在12个月内公布调查报告。

尽管卡梅伦已经展开行动,但是,对他来说,糟糕并未消除,围绕这次窃听丑闻,英国国内还是首次出现要求卡梅伦引咎辞职的呼声,反对党工党仍然希望在卡梅伦与新闻集团的关系上大做文章。

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对卡梅伦进行猛烈抨击,并把窃听丑闻与近年来的一系列危机都联系到一起。

确实,要求卡梅伦“承担责任”,也并非反对党的“小题大做”。2007年时,库尔森就曾因《世界新闻报》涉嫌窃听王室成员电话而辞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随即被招至时任保守党主席的卡梅伦的新闻办公室任主任,主要负责竞选策划包装和媒体联络――因其职位重要而被称为“首席抬轿人”。在去年的大选中,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得到了新闻集团旗下媒体的全力支持。卡梅伦当选首相后,投桃报李,库尔森又担任了首相办公室首席发言人,直到今年1月才因窃听丑闻压力增大而辞职。7月8日,库尔森又因怀疑贿赂警察、窃听电话被捕。

此外,还有消息称,布鲁克斯去年10月也曾是卡梅伦44岁生日庆典上的嘉宾,而英国政府起初对外隐瞒了这一事实。

后来,卡梅伦不得不承认,在其执政的近15个月内,他与卡尔森、布鲁克斯等人一个月至少见面两次。

道德沦丧篇3

关键词:拉斯普京 生态文学 “父”与“子”

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文学家迫切关注的问题。生态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出现在世界文坛,并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俄罗斯生态文学是世界生态文学重要一支,众多俄罗斯作家热情讴歌自然并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生态文学著作。文学家拉斯普京的生态文学创作更具有代表性,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忧患意识,并呼吁人们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更要重视传统美德和道德伦理。

一、拉斯普京作品中的“父”与“子”

“父”与“子”是拉斯普京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父辈与子辈在对待自然生态,故土家园,道德传统等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态度体现在拉斯普京的许多作品之中。拉斯普京作为西伯利亚农民的儿子,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70年代以后的作品,大多以西伯利亚农村为背景,塑造了许多具有传统美德的劳动者的形象。他们大多是老年妇女的形象,土生土长,一生扎根在农村中的普通农民。她们终日在土地上劳作,乐于奉献,不求索取,本分朴实,心灵充实。她们热爱脚下的土地,热爱大自然,痛恨一切破坏自然生态,破坏家园的行为。《最后的期限》中的老太太安娜,《告别马焦拉》中的达丽娅都是典型的代表。

拉斯普京在塑造美好的老年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一批脱离自然,脱离土地,感情淡漠,道德沦丧的子辈形象。比如《为玛丽亚借钱》中的阿列克赛,《最后的期限》中的柳夏,《告别马焦拉》中的安德烈、彼特鲁哈、克拉芙卡以及《火灾》中趁火打劫的“无赖”等。通过对形象各异的子辈形象的刻画,作家向我们揭示了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导致的道德沦陷与灵魂堕落,并且指出当今世界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人们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关键课题。

二、父辈对自然,家园的热爱与忧虑

拉斯普京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文学除了完全彻底地为养育它的土地服务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另一种选择。”作家凭借一系列农村题材的作品,热情讴歌了俄罗斯农村传统美德与俄罗斯精神的载体、保护者与传承者―根植于农村的父辈。《最后的期限》描述的是一位名叫安娜的俄罗斯农村妇女在生命垂危之际的心理状态以及子女们的表现。作为父辈代表的安娜是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土地上的老人。这位含辛茹苦、饱经风霜的女人,把一生的快乐和美丽的希望都寄托在大自然身上。作品中安娜母亲在生命垂危之际以平静坦然的心态回顾了自己在土地上辛勤劳动的一生,她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善良、驯服和温顺的”。而她这种坚韧不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美德根植于土地,根植于大自然。《告别马焦拉》中的父辈代表达丽娅也是一位根植于土地的善良老人。面对即将消失的马焦拉岛,以达丽娅为代表的老一辈人内心惶恐不安。在他们心中土地是永恒的,他们有责任守护好祖先保留在来的土地。因此,在大水即将淹没这片土地时,达丽娅老人感到痛心疾首,为自己没能够保护如“母亲”一样生养几代人的马焦拉岛而感到愧对祖先,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命家园即将遭到毁灭而忧虑。拉斯普京作品中的父辈形象无疑是俄罗斯传统精神的象征,他们坚守自己的土地,为保护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三、子辈的道德沦丧警示生态危机

拉斯普京的作品情节冲突常常发生在老一辈与年轻一代的主人公身上。他们对待自然家园的态度以及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安娜和她的女儿柳夏(《最后的期限》),老太太达丽娅和她的孙子安德烈(《告别马焦拉》)等。与父辈表现出的亲近自然的态度不同的是,脱离了农村生活的子辈,如柳夏和安德烈等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与故土和大自然之间的精神性联系已化为乌有。安娜的儿女们在母亲生命垂危时表现的冷漠与无情反应了子辈背弃土地、背弃自然导致的道德沦丧。最后,所有人不顾及母亲的再三请求离开垂死的母亲扬长而去。他们离开了土地,离开的家乡,变得麻木不仁,感情淡漠。在《告别马焦拉》中以安德烈为代表的子辈对眼前发生的变迁感到高兴,而当大水即将淹没马焦拉时,彼特鲁哈等人不仅不表示同情叹息,反而感到幸灾乐祸。彼特鲁哈为了早日得到房产折旧费甚至放火烧掉了自己的老屋。正是子辈的道德沦丧才导致家园的毁灭,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在拉斯普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与父辈对自然家园的热爱之情,对生态危机的深深忧虑之情相对立的是脱离自然的子辈对待家园毁灭表现出的冷漠无情的态度。两代人的生活态度的差异反应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对人的心灵产生的巨大的影响。脱离自然,脱离土地的必然结果就是人情淡漠和道德沦丧。

参考文献:

[1]杨素梅,闫吉青.俄罗斯生态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孙玉华,王丽丹,刘宏.拉斯普京创作研究.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周湘鲁.俄罗斯生态文学.学林出版社,2009.

道德沦丧篇4

上海的7.25大火烧毁了据说价值上亿元的艺术作品,然后8G艺术家们紧跟着在拍卖会上就拍出了天价,这还真有点像祭祀;在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用一亿买条人命或许都不太难。很多人怨恨大卖的新明星们,用最坏的可能去揣测,这绝不是因为嫉妒,而是因为艺术家献祭的不是自己的身体,他们钱多到不会为那点材料费而感到痛;如果这价值一个亿的作品是故意烧毁,那么下次他们为了再拍出天价而花一个亿烧死个把人也没什么了不起。行为艺术家烧自己还可以想象,一群做装置的,烧的自然是他人,都是现成品嘛;活人看到上海的火光,仔细想想都能感到恐惧至极,事情已经变成了你死我活的问题。

任何非亲历者都无法用知识去证明烧作品与拍天价毫无关系,当事人每一个举动都如此可疑。一个搞私募基金的美术馆馆长,会有多少手段?看看商战小说、郎咸平讲座、奇案,细思恐极(仔细想想,恐怖至极)!一个把喜马拉雅山顶锯下来、现在又大张旗鼓把资本主义正当化的艺术家,疯狂起来会干出什么?细思恐极!一个给他材料费就能买到真坦克与马某某的骨灰、还要民族罪人的艺术家,拿了天价材料费会干出什么?细思恐极!一个以恐怖袭击式行为被欧洲警方抓捕的艺术家,为了博得眼球会搞出什么?细思恐极!一个与极左分子侃侃而谈、之后又利用资本主义卖高价作品的艺术家,内心人格有多么分裂?细思恐极!一个利用希特勒最爱的瓦格纳的理念搞艺术的哲学爱好者,为了其神秘莫测的哲思会搞出些什么?细思恐极!

而到目前为止,当事人给出的回应也非常分裂。在沈其斌馆长就此事的短文中,展现了对西方美术馆现状的彻底羡慕与对中国从公德到民意的全盘否定,仿佛学习公知以偏概全地诬蔑一下中国,自己就能置身事外获得解脱(还真有一群小清新在其微博下面安慰他!)。而徐震与原弓则上传了听到着火消息后一脸笑容的照片,表现出“说什么都没用”、“就是这么设计的”之类的信息,显露出与馆长悲情文完全不同的玩世不恭。

“这也就是这个国度到了深重危机的时候:一切诚信系统的毁坏、价值观的极度扭曲、道德谱系的彻底沦丧颠覆、我们吃的食品让人不放心、呼吸的空气也浑浊不干净、连地下水都严重污染……”(《浴火重生》沈其斌)

如果这一连串的无关堆砌对于一个试图澄清问题的责任人已经够莫名其妙,那么更莫名其妙的是这句“道德谱系的彻底沦丧颠覆”—尼采写《道德谱系》正是为了反道德,福柯继承了这一工作方法而对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主流价值做出了彻底的颠覆,谱系学视角下道德是不可能的,只有统治权谋是历史不变的主题。道德沦丧就道德沦丧,加个哲学口音的“谱系”就更炫酷了吗?这个修辞是暗示这次大火本身就是另一个价值虚无中的统治权谋吗?

我这么说,肯定会得罪沈馆长,对于8G也不是什么利好消息,所以下一个被烧的很可能就是我。但是我还是相信我在“道德谱系的彻底沦丧颠覆”的中国死不了,因为我几年前在西安见过沈馆长,那时我所在的小组还没什么成熟的作品,只是做了些周边衍生品,沈馆长来参观时买了我们的印有作品方案和小组LOGO的T恤,并说他回去以后会常穿。我记得很清楚,虽然掌控着对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的资金与体量巨大的美术馆,但沈馆长对我们几个本科生的语气和神情显出恳切和平等,看我们的眼神就像看着传说中的希望一样。

沈馆长的悲情文章在事实辩论不清的情况下,把希望寄托于自己无怨劳动可能带来的改变,但换来的除了小清新网友温暖人心的安慰,还有更小清新的网友劝受尽伤害的馆长移民国外。今天时代已经不同了,普通民众出国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将国外浪漫化、国内地狱化的描述肯定市场越来越小,我认识数百个在西方时间超过沈馆长的人,他们从不会把西方捧上天、把中国踩在地;沈馆长的文章不站在自己土地上的人民一边,不体察大火为艺术关注者造成困扰的事实,潜意识里还是一套西方中心论,在此事中的整套语言都与已经自作自受而沦为贬义的“公知”们看齐,却仍在有足够钱的情况下待在“令人窒息”的地狱埋头做无用功而不移民,这会让小清新网友们困扰的!

“8G”的人为策划显得与上个时代的艺术市场明星“F4”针锋相对,尽管没有任何就艺术思想上的策划与提炼,但还是有两点与F4不同,一是以装置代替油画,二是以国内金融资本代替国际艺术买家。这两个新动向足以让幼稚、简单、年轻的人们对下个时代展开幻想:中国更多实验性的、难以收藏的创作能够得到资金支持;比画大头画更复杂、更有意思的艺术家可能成为新的文化明星;中国艺术被西方资本与价值观操纵选择的地位将改变;中国自己创造的艺术价值将在民族资本的支持下更整全地发育与传播。

但很多艺术策划者自然流露的潜意识却令这些幻想变得飘渺,新时代的艺术权力领袖是对自己土地陷入无根据绝望的人,是仍然以西方艺术系统为最高范本的朝圣者,是掌握着巨资却有着强烈移民倾向的人。上个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依赖外资,戳一个策展人脊梁骨就说是“买办”就行了,但今天既然已经有条件逐渐不做洋行买办了,为什么头脑里还是不能站直了思考?

相比之下,徐震和原弓的笑或许才是更好的危机公关,这坏笑证明他们仍然是这块土地上的喜剧明星。都是自己人,根本不用解释什么,放没放火都是一肚子坏水;他们最重要的观众始终是这片土地上的我们,而不是古根海姆门口的长队。

道德沦丧篇5

人性异化论

“人性异化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哲学家弗洛姆提出的。弗洛姆关于人性问题的理论并不是任意提出的,而是在吸取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一系列哲学家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多层次的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性理论,这个理论的产生有助于观察和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

弗洛姆认为,“异化”就是“一种体验方式”。人作为同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易感地体验世界和自己。在异化的状态下,人类不把自己看作是体验生活的积极承担者,而是依赖于自己之外的力量。于是人不再感到自己是自己行动的主宰,而是被自己的行动所主宰和支配,因此也无法感觉到自己与自己以及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达到了空间的程度。异化问题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是精神领域。异化人的具体思维特征表现为理智发达而理性退化。所谓理智是生物为了生存需要进行的思想,而理性则是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而当一个人发生人性异化时,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甚至会沦为一部自动机器,不考虑事物的本质问题,丧失了发展爱和理性的生命原则,听不到良心的呼唤,只是一味顺从自身的欲望,缺乏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利己主义支配了人与他人的相处,每个人都被看作是一件商品,人们都视其价值大小而决定人际关系。人的目标便只是在市场上成功地出卖自己,人成了具有一定职能的抽象物,与其真实的本性相异化。而这种异化会使人失去尊严感和所有自我意识,最终丧失自我而沦为物。嘉莉的人生经历则正好符合人性异化这一过程。

美国梦的扭曲

对于美国梦,可以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广义上,“美国梦”就是一种国家信念,一种作为“民主、平等、自由”的过节理想及价值理念。而狭义上,“美国梦”指的是任何人只要努力奋斗,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在美国这个充满希望的国家发财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个人理想。

然而,在当时美国贫富悬殊的社会背景下,穷人想通过自己勤奋和踏实的劳动去实现美国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在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罢工车间寻找工作的工人:“里面有很多生手,这帮人一个个面带饥色,神情怪异,那样子,仿佛只要能活下去,不管什么活都肯干了。他们企图打起精神好表现积极一点,可这地方弥漫的确实胆怯羞愧的氛围,让人抬不起头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想实现自己发财致富的梦想,连机会都是那么渺茫和遥不可及。这样一种生活困境,导致很多人都渴望能有一条捷径引领他们走向成功。嘉莉出身贫民窟,杜洛埃对芝加哥的描述点燃了她对城市的向往和对物质的欲望。她本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获得成功,但刚到芝加哥,看到姐姐拮据的生活状况,她的梦想就一点点破碎了。看着那些大人物锦衣玉食、风光无限,她开始厌烦自己这辛苦的工作,渴望能有人主动拉她一把,把她拉入上流社会。  

她的梦想最初还很单纯,就是希望生活不再艰辛,过上漂亮风光的生活。但随着欲望不断的膨胀,她的梦想开始变得扭曲,尽管已经有了华丽的服装,精美的食物,她却渴望更多,希望自己能够往上爬得更高,要彻底摆脱她下等人的生活和身份。所以,当她遇到比杜洛埃更富裕更光彩照人的赫斯沃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跟赫斯沃一起私奔,而当赫斯沃无法再满足她的物质欲望时,她又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她,寻求下一个目标来满足她的“美国梦”,在不断追逐的过程中,嘉莉的思想已然扭曲不堪,忘了最初的本心,沦为被欲望驱使的奴隶。这种被肆意扭曲和夸大的美国梦摧残了千千万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和农民,而嘉莉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消费文化的腐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文化开始兴起。在内战之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强大,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开始呈现两极分化,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商品极大丰富,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于是以生产为主的意识形态渐渐被消费意识形态所替代。在消费文化的腐蚀下,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物质财富占有的越多,则意味着这个人的生存技能越强,随之而来的个人名望和社会地位也就越高。人们不再崇尚勤俭和节约,而开始大肆炫耀财富,尽情消费和享受。商品已不完全受纯粹的日常生活需要支配,而变成了一种符号,象征着消费者的社会地位。消费过程变成了一个主体的就位过程,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美国的整体意识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开始变得扭曲。

德莱塞创作《嘉莉妹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消费文化的影响。在小说中,我们随处可见消费理念的影子。在那个时期,妇女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妇道和道德观念,开始追求享乐和社会地位。小说的女主人公嘉莉,不甘于过平庸贫穷的生活,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和社 会地位的需求,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来换取金钱和享乐。可见,物质对于当时的女性有着致命的诱惑,嘉莉把金钱和名利看得高于一切,不择手段地追逐成功,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当她成了大红大紫的明星之后,生活也越来越体面,但她并未因此而减轻对金钱的欲望。伴随着她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她在无形中也已经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而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己事实上也成为了别人的消费品,犹如风中的一叶扁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空虚而无奈。

利己主义的催化

利己主义是一种极其狭隘的思想,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的利益甚至集体的利益。利己主义者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去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名利、地位和享受历来是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

嘉莉正是利己主义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满足自己对物质和享受的追求,嘉莉先后与杜洛埃、酒店老板等人同居。但是很显然,她对这些人并没有爱,和他们同居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人无非就是嘉莉妹妹迈向自己渴望的成功目标的垫脚石,被利用完之后又被无情地踩压和抛弃。在嘉莉看来,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作出何种牺牲,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在欺骗和利用别人感情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自责和愧疚感,所看到的只有自己。这些人物是嘉莉利己主义思想的完美影射,也反应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残酷现实。

在利己主义的腐蚀之下,嘉莉渐渐丧失自己最初的淳朴和天真稚气,变得世俗庸怠,周旋于不同的男人之间。她的灵魂和肉体已经剥离,虽然活着但已然是一具行尸走肉,机械地追求着自己的富贵梦,用尽一切手段向上爬,但最终也落得了一个凄凉的下场。

道德良知的泯灭

嘉莉是否具有道德良知,这是小说中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但是纵观全书,我们就会发现,嘉莉原本是一个具有传统道德观的女孩,善良单纯热情不谙世事。而她道德观的转变是从遇到杜洛埃以后开始的。杜洛埃体面的生活和她姐姐拮据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嘉莉后来不顾道德的谴责和内心的煎熬成为杜洛埃的情人,很大程度上是经过对比作为传统道德观代表的姐姐一家人的贫穷境况和杜洛埃体面的生活而作出的艰难决定。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婚外同居的行为是为人类高尚的道德观所不齿的,而嘉莉内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和挣扎之后毅然融入了那样的生活。

在和杜洛埃同居的时候,嘉莉对外声称是他的妻子,而在杜洛埃出差在外期间,她又和赫斯沃同居在了一起,此时她的道德意识已经渐渐淡薄。最后和赫斯沃私奔到纽约之后她要求赫斯沃娶她为妻,而此时赫斯沃是有妻子和孩子的,在这个时刻嘉莉的道德良知已经泯灭殆尽。所以当赫斯沃穷困潦倒的时候,嘉莉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愧疚。而当赫斯沃在寒冷的冬夜自杀时,她却正在豪华宾馆温暖舒适的房间里惬意地活着……

嘉莉妹妹道德良知的沦丧是一步步的,她并非生来没有良知,而对物欲和名利的追求渐渐盖过了她内心的质朴和单纯。从她离开姐姐家里的时候只留下一张字条,而没有告诉姐姐她要去哪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她人性的自私已经初露端倪,而后她的良知一点点被吞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嘉莉人性异化的警示意义

作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德莱塞的小说中充满了对“金钱至上”的世界观的痛斥,在美国的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嘉莉妹妹》中展现了众多小人物“美国梦”破灭的悲剧,揭示了人性异化的社会背景和根源,对当今社会仍具有警示意义。

事实上,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性异化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呈现,只是程度不同、表现形式各异罢了。对于被异化了的人而言,真实的自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已经被社会淹没,需要保护和拯救自我。同时,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去应对新的生存状态,保护好自己真实的人性,不要轻易被诱惑被腐蚀,否则,人性异化的悲剧在所难免。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贫富不均,很多人鼓吹金钱万能。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之下,许多人渐渐迷失自我,沦为金钱的奴隶。在丧失信念、丧失高尚人生目标的情况下,人性的扭曲、变异甚至堕落难以完全避免。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提升自我道德价值,加强道德建设,建立共同的信仰,以免出现新的人性异化悲剧。

参考文献:  

[1] 冯慧. 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行程中的地位[J]. 安徽文学,2007(10).

[2] 苏海燕. 美国的悲剧中主人公的人性异化[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

道德沦丧篇6

正方:“杨不管”事件折射师德沦丧

和绝大多数师生冲突的新闻一样,“杨不管”事件经媒体披露之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认为,无论从法理上讲,还是就道德来说,杨老师都有责任在学生发生纠纷以致拳脚相向时,予以及时的劝导和疏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事态引向好的方面。这些工作决非“闲事”,与知识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更需要教师花费心血。因为此类教学之外的指导,往往蕴含了如何为人处世的道德问题,尤其要求教师要循循善诱,用心教导。而杨老师恰恰在这些应该倍加费心的地方,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无疑是对责任的抛弃。更为可悲的是,他对责任的背弃甚至到了对生命麻木不仁的程度――当学生出现危急症状时,他竟仍然上课。所以就“责任”而言,杨老师是极不称职的。而由“杨不管”身上,可以看到中国道德现状的一个缩影――怯懦,自私,虚伪,道德沦丧已成为整个中国现代社会的通病,而这一通病在大庭广众之下却得以畅行。事实上,“杨不管”成为了现实社会道德阴暗面的代表,成为某些道德沦丧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开脱的佐证。

对此,法律界的人士则指出,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担当,就要体现社会公认的职业道德。我国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和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全体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当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老师无动于衷充当冷漠的“看客”,这样的学校如何能让学生有安全感,这样的老师,又如何能让家长放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良好的师德,是公众永远的诉求。教育部日前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众对于提升师德的呼吁。然而“杨不管”对于学生生命的冷漠,甚至还谈不上道德范畴,连最基本的法律责任都未履行。

而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教育,是使受教育的对象社会化。当一个人接受了教师的职责,他就接受了超越普通公民的德性去寻求高尚的责任。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塑造。如果一个教师连学生的生命都漠视,那么,“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正是因为“杨不管”的冷静,一个14岁的孩子在课堂上走完了人生终点,不管怎么说,杨老师都要为他的冷静负责,同时这种“冷静”也将是对每一个老师的警示。

辩方:“杨不管”的“不管”实属无奈

尽管教育界和法律界人士对“杨不管”进行了口诛笔伐,但教师群体中的多数人依然认为,“杨不管”并非真的不管,“杨不管”的不管实属无奈。

首先,他们认为,说“杨不管”没有“加以制止”是不符事实、不负责任的。据报道:“杨不管”在学生打架过程中说了一句“你们有劲的话,下课后到操场上打”,实际上,也就是进行了口头制止。况且,学生也并非由打架直接致死。据长丰县公安局透露,通过尸体解剖,死者杨同学并无外伤,其死因是由潜在性疾病导致,他们分析,陈同学与杨同学打闹只是起到了诱因的作用,杨同学可能因为情绪激动而引发潜在性疾病,最终导致死亡。这说明学生打架与死亡没有必然联系的。死亡也是教师无法预料的。

其次,“杨不管”的“不管”超乎人们的预料,也是因为别有隐情,那就是不敢管。一个老师上课,不用说学生打架,就是学生在下面不听课讲话,都是对老师的污辱。是什么让老师能够忍受此辱?

同样是发生在吴店中学,也就是在半年多前,一名学生用菜刀砍断了班主任4个手指头,而原因竟然是因为迟到后被批评。老师最后被鉴定为轻伤害,手指虽被植上,但部分功能已丧失;而该学生15岁,没有承担刑事责任。据说该老师因为教育孩子的事情之前也被学生家长打过――既然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公然打起来,也就是没把老师放在眼里,而“杨不管”既“动口”制止无效,又能怎么办?“动手”吗?那挨打甚至意外死亡的当然也可能会是“杨不管”。在教师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要教师去保障学生安全即是缺乏人性,也是缺乏理性。

以前我们想象中的,光靠老师威严可以解决学生中任何问题的情形早不复存在了。而由 “杨不管”的“不敢管”可以看到,绝不只是中国教育自身出了问题,也不只是今时今日才出的问题。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不管”的“不敢管”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变化,而由“杨不管”发展到“杨不敢”则是一个积重难返的结果。

反思:谁来保护教师的权益?

事实上,“杨不管”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引发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争论背景――教师的权利。有多大责任便有多大的权利。但现阶段的教师职业确实存在权利无法有效维护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理论上的强者――现实中,教师群体的福利待遇常被剥夺,健康权与休息权容易被侵犯,而且常常成为教育腐败与教育高收费的替罪羊。离开了权利谈责任、谈师德是奢侈的,如果连自身权益都不能捍卫,又如何能让教师真正发出人性的光辉呢?这告诉我们,师德的树立,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

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固然是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但一旦将其绝对化未免带上了“教育万能”的唯心主义色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不正常的高度时,教育成了谁都可以指手画脚的行业。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稍有过格之举,很可能频遭非议,沦为舆论与媒体关注的焦点。如果果真像一些人宣扬的那样“把批评视作教师无能表现”,试问教师除了“不管闲事”般地迁就与奉承,还能有多大的作为?

道德沦丧篇7

一个人,身边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这些人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你的高雅与低俗、辽远与浅狭、明媚与卑琐。一句话,他人的质量,就是你的世界的质量。

在自然的山水里,无论走多远,最后还要回到这群人当中。也就是说,你最终要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来。远足,是心灵的沐洗,是换一种方式让精神突围,是以自然的视觉,看清人的世界。临溪流以静对,访草木以素心,登高极目知天地之大,置己苍茫知寸身之微。在与山水的相处里,懂得了如何跟自我所在的世界相处。

自然示阔旷于万物,只是想告诉每一个生命,走出自我的狭窄,不必为一人一事一物所拘泥,心无宕动,世界自风烟俱静。他人是你的魔障,倒不如说,你是自己的魔障。每个人跟外部世界斗,说到底,是跟自己斗。跟谁过不去,最后,都是跟自己过不去。身边的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总有你厌弃的事,这些必然要来到生命中,它们来到,只是为揭示生活的真相,告诉你生活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人的强大,就是能与不堪的人和事周旋,最终,战胜懦弱卑怯的自己。你救不起道德沦丧,但在一大片道德沦丧里,你可以选择自己巍然挺立。

诸事放下,一切皆胜。放不下,自挣不脱。一个人,能释怀,才能释然,能在内心修篱种菊,自不必避车马喧嚣。走千里万里,逃不出自我的喧嚣,就逃不开尘世的喧闹。也就是说,你安静下来了,这个尘世也就安静下来了。

不会每一个人都不合你的胃口。如果你总是讨厌别人,那么先讨厌了这个爱讨厌别人的自己。先打倒狭隘的自己,才能接纳宽广的世界。

人往高处走,不是物质上追慕富贵,而是在精神层面上,与那些品高境阔的人交往。相看两不厌,是因趣味近;相嬉两不忘,是因志向合。然后,山高水阔,相约走天涯。道不同不相与谋,其实说的就是不在一个世界的人,自难在一个语言系统。人生,有时候会有一些小悲剧。譬如,你流落到了不喜欢的世界,已经够悲哀了,却还要悲怆地强颜欢笑,跟不喜欢的人,把貌合神离表演成情投意合,把厌恶表演成亲昵,把痛苦表演为快乐。生活,不是在逼良为娼,而是以此考验你的通过性和忍耐力。

你明白就是了。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嘈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你不去苟且,世界就没有暧昧。你没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会为你半黑半白。

有些底线是必须要坚守的。在原则那里,你失守的越多,人生就沦陷得越多。

道德沦丧篇8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公众对会计从业人员行为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3)廉洁自律。(4)客观公正。(5)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摆正位置,文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一、 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1)会计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2)会计执业纪律松弛。在会计职业界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现象严重。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更有一些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这些失范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假账大量盛行。(3)职业道德沦丧。在市场经济下,有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追求私利,监守自盗现象严重。一些会计人员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它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体现。重塑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行为不仅要靠法律制度作保证,还要靠职业道德来实现。会计法律制度建设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它在制度无法弥补缺陷时起到修正作用,是会计法治的人文基础;会计法律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制度保障作用,是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

1.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奖惩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建立起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结合会计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2.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3.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是指为了促使会计人员在从业活动中履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而对其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持续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高洪科.用制度重塑会计诚信[J].中国石油企业,2007,4:20-22.

上一篇:商业道德范文 下一篇:道德困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