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28 10:50:38

商业模式教学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70-02

高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如何开展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是摆在多数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从而证明了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能力体系是可以被构建的。

一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主要以及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和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1]。社会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的作用, 它认为个体知识的建构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 知识建构是个体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2]。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来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 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超越外部信息本身; 另一方面, 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 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3]。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相反, 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得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 而是由认识主体主动建构的, 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被传授, 但传授的知识只有在它被重新构建之后,即得到了解释并且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才在各种情况下变得可用。建构主义教学论和学元论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二元论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只是主体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认识并了解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第一,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历时的经验基础上的;第二,认知功能的适应性在于对经验世界进行组织,而不在于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存在。建构主义观念认为:主体不是要发现客观现实的必然性,而是以某种概念化可生成的未来方式参与现实世界,然后以某种与可生成性认知相一致的方式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

二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融创业理论、创业实践、企业家精神培育于一体的全新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旨在启蒙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增进其对创业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4]本课程的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课题组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问题出发,提出了任务驱动、团队学习、项目引导、实践运作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中探究事件、解决问题,并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如著名的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就鲜明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不是认为“告诉”学生知识就使学生获得了知识, 而是将其作为能够体现“在我们经验世界里能够做什么、处理物质对象的成功方式以及思考抽象概念的成功方式” 的东西[5]。

约翰・斯图尔特・ 密尔在《自由论》中说到: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 了解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看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创新创业教学中,首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每位同学都肩负任务的主体,有任务驱动学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要组建学习团队,团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创业者访谈、项目调研等方式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出问题,给出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宏观背景,然后开始基于项目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每个团队的负责人总结讨论结果,汇报讨论成果。

在此,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阐述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在“商业模式是什么”一章的学习中;教学目标主要是:(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2)如何构建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

在教学中不是首先给出商业模式的定义,而是列举一些成功商业模式的案例:如“蒙牛的抓两头放中间的杠铃模式”、“深发展的产业链金融模式”等;然后抛出问题:让同学们经过讨论,认真分析构建商业模式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按照已经分好的团队(团队保持在6~10人左右)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后各小组选派发言人代表本组阐述观点,当所有小组观点阐述完毕,教师总结点评,同时提出商业模式构建的4个视角和9个关键要素,为同学们介绍商业模式分析的工具:商业模式画布。

在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o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每个团队结合本团队的创业项目,讨论分析出最适合项目发展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商业模式画布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自身项目的讨论中,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商业模式调研等形式认真制定项目的商业模式。该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努力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构建新的能力与知识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掌控课堂让讨论有效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学习的效果,因此它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是寓于过程之中的。对于创业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答辩方式进行,各小组通过答辩,展示本小组的知识构建成果和意义,同时获得相应评价。

三 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效果检验就是有效性。要判断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应确定评判的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不关联的技能和片段性的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完整地了解知识结构,发展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可以分析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效果,创业基础教学根本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去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种构建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不断有机叠加,通过情景的设置、问题的提出、自主或者协同进行问题的解决、再到能够用流利的语言和良好的台风通过上台答辩展示给大家,同时能力相应提高。创业基础教育要纠正两个方面的认识误区:第一,创业教育不是让学生去成立自己的公司,注册自己的企业,而是培养学生事业心和开拓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创业是优秀学生行为,而不是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的无奈之举;第二,创业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不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意识到培养,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观,使学生在创业选择上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和环境,不至于盲目地做出选择。从课程的出发点来看,本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就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知识的构建基础之上,而不能通过知识二元论采取“刺激―反映”原理机械进行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基础进行构建,形不成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观,创业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的创新是必须的。

四 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视角下创业教学的有效性在理论上已得到了证明,教学方法要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还需要具备其它的前提条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所要求的条件更苛刻,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高级伙伴,深刻理解并掌握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考验,对于创业基础教育来说,是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的很好的尝试,创业基础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知识不具有专业性、但是要求知识的广泛性;教学过程没有教材,但要准备参考书;资料的查阅主要通过互联网,这些特点已经让创业教育具备了教学基础;任课教师只有广泛了解当前的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创业的实践体验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成为真正义以上的创业导师。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需要开放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研 、创业者访谈等形式开展教学,只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创业价值观。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强化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本文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深刻挖掘学生认知的普遍规律,从建构主义学习论出发,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采取情景再现、项目贯穿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在体验过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沈映珊.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2).

[2]张玉平.关于建构主义的几个问题[J]. 现代教育科学, 2004(6).

[3]文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7).

[4]王长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2篇

建构主义主要以及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和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1]。社会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的作用,它认为个体知识的建构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建构是个体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3]。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得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识主体主动建构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被传授,但传授的知识只有在它被重新构建之后,即得到了解释并且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才在各种情况下变得可用。建构主义教学论和学元论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二元论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只是主体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认识并了解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第一,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历时的经验基础上的;第二,认知功能的适应性在于对经验世界进行组织,而不在于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存在。建构主义观念认为:主体不是要发现客观现实的必然性,而是以某种概念化可生成的未来方式参与现实世界,然后以某种与可生成性认知相一致的方式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融创业理论、创业实践、企业家精神培育于一体的全新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旨在启蒙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增进其对创业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4]本课程的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课题组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问题出发,提出了任务驱动、团队学习、项目引导、实践运作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中探究事件、解决问题,并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如著名的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就鲜明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不是认为“告诉”学生知识就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是将其作为能够体现“在我们经验世界里能够做什么、处理物质对象的成功方式以及思考抽象概念的成功方式”的东西[5]。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自由论》中说到: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看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创新创业教学中,首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每位同学都肩负任务的主体,有任务驱动学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要组建学习团队,团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创业者访谈、项目调研等方式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出问题,给出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宏观背景,然后开始基于项目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每个团队的负责人总结讨论结果,汇报讨论成果。在此,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阐述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在“商业模式是什么”一章的学习中;教学目标主要是:(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2)如何构建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在教学中不是首先给出商业模式的定义,而是列举一些成功商业模式的案例:如“蒙牛的抓两头放中间的杠铃模式”、“深发展的产业链金融模式”等;然后抛出问题:让同学们经过讨论,认真分析构建商业模式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按照已经分好的团队(团队保持在6~10人左右)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后各小组选派发言人代表本组阐述观点,当所有小组观点阐述完毕,教师总结点评,同时提出商业模式构建的4个视角和9个关键要素,为同学们介绍商业模式分析的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在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每个团队结合本团队的创业项目,讨论分析出最适合项目发展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商业模式画布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自身项目的讨论中,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商业模式调研等形式认真制定项目的商业模式。该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努力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构建新的能力与知识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掌控课堂让讨论有效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学习的效果,因此它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是寓于过程之中的。对于创业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答辩方式进行,各小组通过答辩,展示本小组的知识构建成果和意义,同时获得相应评价。

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效果检验就是有效性。要判断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应确定评判的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不关联的技能和片段性的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完整地了解知识结构,发展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可以分析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效果,创业基础教学根本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去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种构建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不断有机叠加,通过情景的设置、问题的提出、自主或者协同进行问题的解决、再到能够用流利的语言和良好的台风通过上台答辩展示给大家,同时能力相应提高。创业基础教育要纠正两个方面的认识误区:第一,创业教育不是让学生去成立自己的公司,注册自己的企业,而是培养学生事业心和开拓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创业是优秀学生行为,而不是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的无奈之举;第二,创业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不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意识到培养,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观,使学生在创业选择上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和环境,不至于盲目地做出选择。从课程的出发点来看,本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就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知识的构建基础之上,而不能通过知识二元论采取“刺激—反映”原理机械进行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基础进行构建,形不成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观,创业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的创新是必须的。

四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视角下创业教学的有效性在理论上已得到了证明,教学方法要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还需要具备其它的前提条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所要求的条件更苛刻,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高级伙伴,深刻理解并掌握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考验,对于创业基础教育来说,是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的很好的尝试,创业基础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知识不具有专业性、但是要求知识的广泛性;教学过程没有教材,但要准备参考书;资料的查阅主要通过互联网,这些特点已经让创业教育具备了教学基础;任课教师只有广泛了解当前的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创业的实践体验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成为真正义以上的创业导师。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需要开放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创业者访谈等形式开展教学,只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创业价值观。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强化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本文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深刻挖掘学生认知的普遍规律,从建构主义学习论出发,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采取情景再现、项目贯穿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在体验过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者:刘灿德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沈映珊.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

[2]张玉平.关于建构主义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3]文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7).

[4]王长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3篇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运用新型通讯工具和新兴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就业创业。在课堂上开展在微信等社交工具上开设微店的班级竞赛,随着学生利用微信开展代购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教师可顺应该趋势鼓励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O2O商业模式并在服务营销领域具体应用。代购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高服务意识并利用技术创新,鼓励学生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创立中小微创新企业。在完成线上平台的建设后,可鼓励学生寻找风险投资开发出同步的手机APP应用,如果其商业计划真的能获得风险投资青睐,还可进一步布局线下实体店实现盈利。通过把创业大赛的理念引入日常课堂,一方面可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把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接轨,方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O2O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电商模式,它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成交可以在线结算。世界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竞争呈现出高速度、全方位的特点。掌握最新技术和管理方法乃至生活理念,对于革新高等职业学院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东莞作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城市,就业结构性矛盾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日益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且这种现象越来越趋于常态化。同时,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就业影响加大,许多地方都出现“招工求职两头空”的现象。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寻找新市场需求,创造新式行业,是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2.教学方法不拘一格,颠覆传统课堂

2.1组建项目团队,成立模拟公司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改革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广泛吸收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应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改革传统的落后、低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依托东莞本土特色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操作穿行,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案例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演示教学法,教学设计采取案例教学法、课业驱动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影像资料、现代技术的应用等具体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引入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扩展教学空间。针对以上模块,教师可采用双向式和启发式教学法,即由老师提出某一关键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讲解或演示,再由老师组织学生对演示结果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教师还可充当引导员角色,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创设基于虚拟企业与实际企业相结合的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以某企业为总体项目贯穿始终,以小组为单位,组建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模拟成立公司,完成成立该公司的服务营销总体方案。项目团队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训练项目;每个团队组建的模拟公司,在公司“总经理”的主持下,共同策划,共同实施,紧密协作,相互配合;以团队合作、自我控制为基本教学管理方式,教师逐步由知识传授者和教学监督者变为学习指导者和协调者。

2.2课程项目及任务设置灵活化,设置微店及O2O课堂任务每堂课的开始部分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回顾,按照项目驱动教学法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指定的任务。在宣布任务之前,每一组必须推选出一名项目负责人。课堂记录学生完成任务全过程中的表现,由教师作为引导员进行评估。任务结束后,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听取教师的反馈并展开讨论。在课程项目上开设技巧训练营,每个技巧都与前一个技巧相关联,并在前一个技巧的基础上有所扩展,这个渐进的过程构成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全脑服务营销项目。这一套工具包括服务营销智能矩阵、信息交换、思维导图等。具体的课程内容可以按照以下项目内容设置:一、为某社区服务提供商设计一节健身服务课程;二、为某汽车公司设计一条售后服务类广告;三、为东莞市某社区老人们做家政类售后服务培训;四、为某金融服务提供商设计一条广告语;五、为东莞市新开餐饮连锁店设计一辆宣传花车和配套广告语;六、模拟演练销售某服务产品;七、为东莞市某五星级酒店进行新的VI设计;八、为某服务公司设计推广活动;九、为某服务企业组织一场慈善活动;十、在微信上设立微店并进行O2O模式商业计划书编撰。这些课程内容可以穿插入教学模块中,以上文提到的创设基于虚拟企业与实际企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3.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结合O2O趋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在课堂外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公共就业、创业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等,完善促进就业体系。同时,在服务营销课程内容设置上鼓励学生结合O2O电商模式将服务营销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日后创业就业中,投身到服务营销领域,在一定层面上可促进解决东莞民生的需要。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4篇

1.1企业管理教学内容的变化

大数据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使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战略决策等发生巨大的变化。

(1)大数据变革企业决策。传统的企业管理流程是出现问题、逻辑分析、找出因果关系、提出解决方案,而大数据战略流程则是收集数据、量化分析、找出相互关系、提出优化方案。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角色将开始转变,管理者不再仅仅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而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做出更可靠的预见和更明智的决策。因而企业管理教学内容也必将随之变化。

(2)大数据变革小微企业。大企业有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快速地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企业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小微企业资金实力相对有限,所以小微企业的管理者需要用数据思维去理解大数据的价值,借助成本低廉的云计算技术从数据中获取更大价值。此外,大数据也将促进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思维等的变革。

1.2企业管理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挑战

(1)大数据提供新的教育平台。著名的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已经和普林斯顿、香港理工等全世界30多所大学达成协议,通过其平台免费开放课程,如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不仅可以在同一时间听取同一位老师的授课,而且和在校生一样,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这种智能学习平台必然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免费获取国内外最好的课程资源,那么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2)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即在固定的场所,利用简单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空间、时间及心理因素的限制。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趋于多样化,学生追求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因此,企业管理学的教师也面临更大的教学压力。

2.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教学改进策略

2.1更新企业管理教学内容

大数据背景下,市场瞬息万变,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不断变化,而现有的各种企业管理教材,在内容设置上难以与时俱进。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应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一方面,时刻跟踪国际国内企业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关注企业管理研究的前沿;另一方面,参与教学研讨会,结合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及时总结、更新企业管理教学内容体系,并将最新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

2.2改进企业管理教学方式

(1)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种信息媒介,在网络的大背景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大数据背景下,针对企业管理的学科特点,构建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协作学习方式的形成。

(2)Seminar教学法。大数据背景下必须首先从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入手改革教学方法。Seminar教学法是学生和教师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学生就某一问题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讨论中,教师只起促进、引导的作用,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商业革命;流通经济;商业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3302

1信息化与全球化引致的“新商业革命”

近代史上的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引发一场新的商业革命,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商业形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流通技术等发生根本性变革,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技术发展的重点已经从信息处理逐步过渡到了信息服务,凭借着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全面精准分析挖掘及呈现共享等技术优势,在诸多领域,“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正在引致颠覆性创新,这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而未来,商业领域的竞争,主要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

2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贸易经济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在全国仅有三十几所高校设置。在计划经济时期,贸易经济专业培养了许多宏观经济方面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部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通晓市场流通理论,掌握贸易理论和实务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该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及变革:

(1)信息化及全球化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它已经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

(2)流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流通领域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商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从实践上来说,流通产业正处于一个成长、变化、开放的时期,急骤的变化需要贸易经济学科与之相适应。

(3)由于市场环境/技术条件变化,企业运营模式及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理念/技术手段发生根本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向/导向/定位及课程设置方面作出调整,以顺应潮流,适应变化。

3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思路

为应对变化,专业发展定位需要调整,课程结构需要优化,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是:立足首都流通产业,着眼国内贸易市场,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实现“五流”融合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院认为该专业应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以内贸、营销为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改革与设计的思路上,应遵循:人才培养应与市场接轨,打造基于工作的或以就业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该专业社会需求即与贸易经济专业相关的岗位技能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培养(技能MKSA),而不是根据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等毕业了(成品),基于所掌握的技能找工作。社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双向反馈互动,两者是相互适应的闭合回路,是一个逐步改进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就业环境在动态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更高。

基于上述思考,做好因社会需求而设专业――招生,因社会需求变动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人才,以及就业指导各环节无缝对接,这样就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适应性强的,可以后续发展的。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4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我院贸经专业自2002年招生,至2010年共招生9届,应该说经纪人这一方向还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在社会上也受到好评。自2011级以来,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就基于上述思考,并立足我院实际,本着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接轨,以工作为导向的思想,吸收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管理/营销/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新元素,与此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对此概括为两点:

(1)目标明确,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类型、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服务于哪个地区或行业的问题,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就是培养服务于重庆及周边地区的从事商贸物流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一定位符合商业形态变化/贸经领域发展趋势,适应社会需要,也切合我院实际。

(2)课程设置多元一体,有机融合的特色逐步显现。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经过3年来的大胆创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课程体系较系统,比较协调,一些课程比较有含金量,比如我们侧重了流通技术创新教学模块;增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与国际商务、消费经济与服务经济/服务贸易等模块;遵循物流与贸经的一体的思想,强化了商务谈判及房地产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模块,以及新形势下的经纪人模块教学等,更加强调课程间的融合。

5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突出特色

北京工商大学在保留一些传统课程商业/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的基础上,开设了期货期权、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商业经营与策划,许多传统课程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造,成为贸易经济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骨干课程、特色课题。我院则:

(1)将“贸易经济专业”更名为“商业经济学专业”,内涵外延更广,突出了“学”。贸易经济的内涵及外延较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被内涵及外延更为宽泛的商业经济或流通经济取代。

(2)核心课程调整。《贸易经济学》与《流通产业经济学》应被《商业经济学》或《商品流通经济学》取代,或取消《贸易经济学》保留《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因为《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商品流通经济学》五者为同一事物或很接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流通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

(3)关于专业方向的设计。贸易经济专业选修课,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商业地产方向,开设的课程有《房地产经营管理》、《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商业地产设计与开放》、《商业地产投融资管理》、《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等课程。二是网络贸易方向,开设的课程有《企业信息化工程》(或《企业ERP》)、《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采购》、《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等。

(4)突出流通领域的创新,突出新商业模式教学模块以及《创业学》,这是趋势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也是落实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一环;将《客户关系管理》、《现代金融业务》增设为专业必修课,或将某选修课替换掉;实践实训方面增加《模拟公司运作》模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加强与重庆商社集团、新世纪、永辉超市等公司的合作等。努力在实践教学及实验实训等各方面突出特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6总结

尽管当前贸经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但也面对更多的机遇,长期趋势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提高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方面,总的感觉是一定要变革,比如: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该院贸经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但2014年又要做进一步调整;上海商学院将原财经学院拆分为财会学院与“流通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将贸经专业改为“商业经济学专业”;还有湖南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都在变革,与时俱进――打造特色。尽管上述几个高校与我们学院在人才培养类型层次方面及服务对象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方向及思想是可以借鉴的。总之,我院的人才培养立足我院实际,立足重庆实际,在专业定位及课程开设特色方面要顺应发展趋势,符合发展规律,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从而提升起贸经专业核心竞争力,赢得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参考文献

[1]司增绰,黄景章,洪涛.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时代,2013,(10).

[2]任广见.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3,(20).

[3]齐严.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4]王晓东.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0).

[5]宋瑛,陈淑祥.刍议我国高校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J].商业时代,2008,(26).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2013sjjd052);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特色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011158);院级科研项目: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研究――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2012KYR03),该项目由作者李瑾主持。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体验式;模式;主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50-02

创业教育旨在解决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适应性,培养和造就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教育部2014年底印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因此,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浙江海洋大学在对现有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重点在于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质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方法应注重实践性、参与性与互动性,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创业精神与培育创业理念,是一门重实效性的课程。而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能将原来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学习的时空从课堂向课外不断拓展与延伸,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在创业教育课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体验式教学符合创业教育授课对象的特点

高校创业教育的授课对象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学习喜欢自我导向而非以讲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对学习有自己的见解,能将自身的经历与所学的新知识相结合,喜欢反馈学习心得和与人交流,授课群体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更具功利性,追求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功效。体验式教学是让授课对象通过主动介入教学环节的授课方式,帮助授课对象通过接触一些在创业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来进行学习。因此体验式教学符合创业教育授课对象的特点,是适应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式。

(二)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学习观提倡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发挥能动性、主体性和独立性。体验式教学以互动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愉悦的体验式教学环境,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和愉快的心情,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热情,实现“在学中乐和在乐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一)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原则

浙江海洋大学在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环节设计中遵循了“四化”原则。一是目标明确化,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创业环境,认识创业活动,同时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实践与管理水平。二是内容真实化,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通过接触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掌握创业过程中项目选择、商业模式、市场分析、营销策略、企业构建、日常管理等相关知识。三是角色互换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验不同领域、不同环境、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的角色互换体验。四是教学方式活动化,体验式教学方式要突破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授课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参与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

(二)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设计

浙江海洋大学根据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以KAB和SYB创业教育为基础,在教学环节中采用了视觉教具、案例分析、头脑风暴、讨论、角色扮演、游戏、项目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视觉教具法

好的视觉教具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重点。视觉教具可以是现存或者学生能直接看到的任何物体,只要能帮助授课教师有效传递授课知识即可,一般可以包括:多媒体等现代教学用具、移动白板、彩色卡片纸或活动挂纸、各类实物或模型、视频与音频。比如在讲授4P销售理论时,讲师一般直接用随时携带的手机或者钱包等实物进行讨论分析,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一般用来向学生分析如何解决在创业(创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诊断。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将小组讨论与头脑风暴法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阐述观点、据理力争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分析法将原本单向的教学变成多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想法,思想碰撞的机会,找出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的办法。

3.游戏法

在创业课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商业模拟游戏,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经营一家企业的“实际”经验,让学生做出各种决定和应对这些决定带来的后果,增加了学生对创业的体验感。浙江海洋大学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了“沙漠掘金”游戏。透过这一体验式游戏,学生发现团队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发现资源使用不当将给公司带来的极大影响甚至破坏,同时教师也告诉学生作为领导者做好公司的管理、销售及团队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这些原本单调的知识点通过游戏让学生得到切身的体会。

4.项目实践法

项目实践法就是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增加实践能力。浙江海洋大学在KAB和SYB创业课程中,增加了外出参观考察活动,要求撰写与分享调研报告;增加销售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根据4P销售理论制订营销方案,进行销售实践,撰写与分享销售实践体验。通过这些项目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并与同学、社会人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

三、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保障

(一)优化教学条件,健全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的制度保障

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创业体验,从而对授课场地、人数提出了一定的标准,要求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根据SYB创业课程的要求,场地至少为6米×8米规格,能容纳U字形的桌椅摆放且桌椅可以移动,同时需准备一定数量的视觉教具和教辅材料。但在现有财政制度与体制下,学校的经费支持、场地支持相对有限,需要高校在管理体制、财务制度上给予全力保障,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进行场地、设备、人员之间的协调,设置专项经费,在日常运行、师资培训、创业培训、课程开发、教材编写、项目实践、对外交流等方面增加投入度,为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后勤保障。

(二)提升师资队伍,充实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的智力保障

教师善于创业教育的计划制订,教材编写,课程开发,政策分析,善于创业理论灌输,为大学生创业打好理论基础,却缺乏真正实践的引领。而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不在抽象的理论阐述,而是要根据创业实际情况设计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充实的创业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创业实践技能,还要求教师必须与企业保持高度的联系,甚至自身就有一定的创业经历。同时,要大力的引进优秀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充实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力量,为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提供智力保障。

(三)拓展校区合作,搭建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的实践保障

创业教育必须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企业有项目,有实践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拓展校企合作,不仅能充实体验式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更能为有意愿创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供场地支持、项目支持和管理经验支持等,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和创业行为中学习与成长。近年来,我校与舟山、宁波、杭州的创业园和新兴企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每学期选派明确创业计划的学生参与创业实习与实践。这些学生回到学校后,就像一批创业与创新的种子,经过优化之后,把各地最新的创业文化、技术、商业模式以及梦想带回学校,形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创新部落,期间不断有新的思想碰撞,相互激发,有一部分人很快就进入学校的创业孵化园进行创业实践,并不断发展壮大。

[ 参 考 文 献 ]

[1] 郑本军,楼伟琳.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2]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http:///xinwen/2014-12/10/.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异步式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时至今日,以Internet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获得大众青睐之余,更是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无尽的商机。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以及市场的需求,很多的大专院校相继为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而《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更是成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将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内容合二为一,涵盖内容广泛,集合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又涉及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新兴学科,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发现《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难点,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纷纷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在总结学习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对《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要深刻认识把握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特点,坚持以能力为导向,推行“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异步式”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且将系统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前沿性知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一、《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1.异步式教学法简介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立了异步式教学法,在他看来,异步式教学法要以学情为根据,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问题化教学、课题化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教学过程中,紧密整合学生的个体学习和教师的的异步指导,核心在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异步式教学法是由教师的五步指导法:“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与学生的六步学习法:“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组合而成。

2.国内同行研究现状概述

国内很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认真反思《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上的不足,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课程内容设计方面

童红斌(2013)提出通过借鉴教学工厂办学理念以及POPBL教学模式,结合其自身教学改革经历,推行TF-POPBL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工厂”的环境下实施POPBL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进行“企业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余娟、李明、李平(2012)认为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从课程定位、进度安排、校企结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入手。

(2)教学方法方面

常娟(2012)认为可以结合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并研究了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唐吉(2007)则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岗位要求,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了“角色-模块”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何洋(2012)研究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全部四个阶段提出了明确的教学建议。

(3)实践教学方面

在实践教学方面,许多学者都提出要从实验室、机房走出去,进行真实的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操作。姜凌(2013)提出从实验教学手段立体化、实验教学内容立体化以及实验考核方式立体化三个方面入手,建立立体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刘鹤颖(2012)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张实施创业型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为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以及基于网站。

二、《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现有的关于《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的经验很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1.课程内容设置方面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首先,重理论轻实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能力培养目标模糊,没有将学生能力的培养细化到每一章节中;再次,课程内容跨度广,知识点繁杂,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技术、商业模式的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在线支付、物流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知识点面面俱到,但是存在部分知识点前后重复,再加上课时有限,知识点大多浅尝辄止,不能深入讲解,所以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来建立一个逻辑脉络清晰、详略安排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现在很多大专院校都专门购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软件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该种软件大多只是对于交易过程的简单仿真模拟,学生只能按照设定好的操作步骤进行,很难营造真实的电子商业环境,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模拟软件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之间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学生只能机械的按照提示完成相应实验步骤,并不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形成紧密对接,对于学生的实战能力的培养没有太大帮助。

3.指导教师本身的不足

指导教师本身“实战”经验缺乏,大部分的教师没有企业实际管理的经验,也没有在电子商务领域经营的经历,而且在知识结构方面,要么侧重技术要么侧重商务,很难将两者融会贯通。

4.教材选择难度大

教材选择难度不小,前文说明过《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课程特性,是将两门原本独立的课程合并而成。如果选择以电子商务内容为主的教材,往往对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知识过多阐述,学生相关知识储备不够,理解及操作的难度较大;如果选择偏重网络营销的教材,学生又会感觉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似曾相识,提不起兴趣,而网络营销实际操作方面又无从下手;再者,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商业理念层出不穷,因为教材的滞后性,不能提供学生最前沿的知识。

5.考核方式不合理

考核环节仍然以笔试为主,绝大多数学生采取的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应试策略,即使是实践环节的综合测试中,学生也是生硬的将死板的实验步骤再次演示,就算考试过关,其本身的相关能力素养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三、《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深刻反省应该深入分析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后,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应推行“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异步式”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构建《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课程模块群

如图1所示,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职业基本素质模块、专业理论知识模块、基础应用能力模块、业务操作能力模块。这四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成为一个整体,再通过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再现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2.创建异步式教学过程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异步式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是基于知识模块的基础上,按照课外―课堂―课外的方式展开。本文在黎世法教授异步式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创新,将教学步骤进行了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第一步,课外,在基础知识模块学习之前,教师通过课程教学网站或者其他的社交网络工具,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或者阅读案例资料,提出问题,使其了解章节主要知识点,提前预习并思考问题。这样一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也使学习过程更加具有主动性与针对性。

第二步,课堂,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进行相应模块的理论学习,并且告诉学生解决前期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并且布置相应的实践环节作业。

第三步,课外,教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以个人、小组或集体的形式,完成实践环节和自学内容,并随时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小组讨论以及小组社会实践等形式完成学生学习环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可通过网络测验的方式考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或者让学生上交自学报告,或者组织专题在线讨论会进行研究讨论。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学习环节进行强化小结,总结知识要点并点评学生表现。

图2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异步式教学过程图

3.加强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

从四个方面来加强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第一,升级现有模拟操作软件,改革现有实验模式,从让学生一味按照实验说明书完实验步骤,转为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加强团队意识并增强实验的趣味性;第二,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企业网站管理与推广工作中去;第三,依托校园网以及学校BBS,搭建校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学生一个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进行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活动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与认识,积累创业经验,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校内的二手物品交易;最后,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在知名电商交易平台中建立创业形式的网店,负责店铺运营的一切操作。可将网店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或者日后创业教育的基础。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四六开,即: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因为学校对于课程考核方式有严格要求,不能针对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进行变动,可以重点改革课程的平时考核方式。除了常规的考查出勤、课堂表现之外,还应该将课堂外的自学效果列入考核范畴,采取学生自我学习效果评价、教师评价与同学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组作业“吃大锅饭”现象,也能够充分保障考核方式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合理性。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是一门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能力导向的基础下,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教学网站或者其他社交工具的使用,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学习异步式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黎世法.新时期高等学校异步教学改革思路[J].湖北大学学报,1999(4):4.

[2]沈忠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异步式模块化教学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52-54.

[3]陈晴光.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63-165.

[4]童红斌.TF-POPBL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示范建设中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3):119-121.

[5]余娟、李明、李平.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2(14):155-156.

[6]常娟.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58.

[7]唐吉.“角色―模块”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7(10):13.

[8]何洋.论任务驱动法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2(8):125.132.

[9]姜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立体化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85-86.

[10]刘鹤颖.电子商务课程创业型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4):182-183.

[11]康辉,张峥嵘.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概论》模块化教学设计[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81-84.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移动商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21-04

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67万亿美元,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近3981亿元,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达到3.58亿,企业微信营销推广率达75.3%。调查显示,美国有超过50%的消费者希望能够“即时购物”。移动商务是指用户运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能够实时获得任何需要的信息服务、实施一切数据驱动的商务业务处理和价值的交换。移动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安全,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设备的选择、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

一、研究背景

通过对国内近10年的文献分析,对移动商务的研究问题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9.8%)、系统研究(9.9%)、技术与方法研究(22.2%)、安全研究(21.5%)、应用研究(36.6%)五个方面。[3]这种研究态势反映了移动商务源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终端用户将是移动商务首要关注的热点。移动商务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从事移动商务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它逐步成为所有从事和参与移动商务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培养既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掌握移动终端使用技术;既掌握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现代商务运作流程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时代赋予商科院校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但是,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者将移动商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目光停留在电子商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身上,很少有研究把移动商务创新能力作为商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培养,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商科人才缺乏这方面的通识教育,与移动商务市场的应用脱节,很难适应移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本文主要探讨商科院校如何培养移动商务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移动商务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图1所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移动商务的课程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关于移动商务的理论水平;2.创设移动商务的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关于移动商务的实践应用能力;3.以国家、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移动商务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

开设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移动商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翻转课堂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主题研讨、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向学生介绍移动商务发展的趋势与热点、企业信息移动化以及移动商务价值链、商业模式、商务整合及运营管理等相关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2011 年美国学者Gerstein最先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翻转课堂将课堂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体验学习阶段、概念探究阶段、意义建构阶段以及展示应用阶段。国内部分学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了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框架。

(一)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搭建翻转课堂教学框架

在移动商务课程中,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践仿真平台,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实施过程包括: 课前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课程教学主题,提供教学案例、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体验情境;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移动商务体验,分析案例,小组协作学习,寻找问题。在课堂中,首先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情况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学习,最后进行学结。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如图2所示。

(二)课前准备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完成以下课程的准备。

1. 采用主题教学法形式,教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5个主题

(1)移动商务基础和技术。

(2)移动商务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3)移动商务的应用和移动支付。

(4)移动商务资源的价值开发和移动商务的整合。

(5)移动商务安全和运营管理。

2. 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立教学案例

选取来自移动商务活动的真实情境或事件案例,有助于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课程围绕教学主题,设立6个教学案例。

(1)移动商务基础和技术教学案例:剖析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

(2)移动商务价值链和商业模式教学案例:解读Olay微信营销。

(3)移动商务的应用教学案例:移动办公-爱德曼思。

(4)移动支付教学案例:支付宝钱包充值校园一卡通。

(5)移动商务资源的价值开发和移动商务的整合案例:可口可乐公司“数据空港”。

(6)移动商务安全和运营管理教学案例:手机钱包带来的便利与担忧。

3. 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在我校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件、案例、教学视频、情境体验链接、习题等,主要采用微课程的形式。

4. 教师创设移动教学实践情境,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和移动商务体验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采用移动学习的方式,包括学习资源收集,移动商务实践,小组成员交互、协作学习等,培养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社会人际交往、处理商务活动的应用能力。

(1)移动学习。学生围绕相关主题,练习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平台中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2)移动支付体验。要求学生独自使用移动支付宝钱包进行一次校园卡的充值,体验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

(3)利用移动设备获取和信息。要求学生使用校园即时通讯平台,进行成绩查询或查阅相关活动通知,一项与学习主题有关的调查问卷。

(4)尝试开发简单的APP应用服务软件。要求学生围绕与自身有关的信息需求,独立开发一套简单的APP应用服务软件。

5.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习

教学过程将学生每5人分为一组,每个组的成员前期独立完成上述资料和案例的探索工作后,进行成员间的分工协作。

(1)学习资料的整理。将成员各自从网上收集的每个主题的理论知识进行整理、综合汇总。

(2)案例的研讨。查阅案例的详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对案例进行剖析、讨论。

(3)体验国际商务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分成不同角色,参与接近实际的国际商务运营活动的情境和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移动商务的协作能力。

(4)交流实践过程体验。小组成员分享移动商务的实践体验,挑选好的实践活动进行整理。

(5)准备成果汇报材料。以组为单位,每个组将学习成果制成PPT,准备好要提的问题,确定好主发言人、提问人、应答人和总结陈述人员。

(三)课堂教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4个阶段组织教学。

1.小组呈现

每个小组由主发言人在讲台上向教师和同学们进行展示、汇报。汇报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本次课程的学习主题,对理论部分概念的阐述和理解;第二部分是结合理论部分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体会(允许学生发现寻找新的案例),以及情境体验中的经验分享;第三部分是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帮助和解答。

2.交流讨论

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在听完该小组发言人的汇报后,由提问人代表该组学生提出一些与主题学习相关的问题,由汇报小组的应答人作为代表回答,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合作探究

由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安排任务或提出相关问题,由小组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和学习伙伴讨论该问题,或者通过手机上网查找相关的解决办法,根据教师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

4.学结

首先由几个小组的陈述人代表小组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及已解决的疑难点,然后教师针对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对重点知识强调补充,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化。

(四)效果评价

教师从学生个人、各个小组以及整体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整体评价,重视评价的多元性和公平性。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50%)和论文(50%)组成。平时成绩的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课堂出勤×10%+独立探索×20%+小组协作及课堂表现×20%。

其中,独立探索的得分由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学习资源收集、实践操作和协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互评给出;小组协作及课堂表现的得分由小组之间根据成果汇报的情况互评给出。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感兴趣的某个主题,分别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案例剖析、论文小结4个部分进行写作,时间为两周。

全校共有15个专业(方向)的16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学生的出勤率近100%。每次课程学生都能按照教学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围绕教学的主题进行研讨。在实践中,学生自主开发了“微信订阅号服务平台”,该平台与我校教务系统、图书馆等系统对接,具有成绩查询、选课、课表查询、查空教室、预订图书馆座位、通知公告、学生活动等一系列功能,已经在学生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能力拓展训练

我们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立足于本专业,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利用近年来移动商务应用中的鲜活案例和成功经验,大胆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

1.明确选题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移动商务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商务模式、发展前景和风险规避的原则,注重与企业联系,熟悉移动商务资源开发和价值开发的思路及途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选题分类如表1所示。

2.项目调研要充分

要求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通过企业案例学习,能够从企业商业模式架构、商业模式设计方法开始,分析企业原有商业模式,探讨商业模式改进方案,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寻求企业最佳盈利模式,提升企业价值。

3.教师指导方法要科学、内容要全面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注重适时应用探究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

4.合理控制学生的项目实施进度

创新项目的研究团队能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目前,已经有12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有5个项目的设计方案被企业采用,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录用和发表研究论文12篇,高于学校其他专业的平均数3.5篇;有的创新项目还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申请成功率、项目结题率和项目的完成质量等多项指标表明,这些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移动商务创新能力,更能适应新的全球化商业活动。

四、总结与展望

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iPhone、iPad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为全球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移动商务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框架;同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实践仿真平台,从3个层次分别阐述了商科院校培养具备移动商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研究适时地弥补了商科院校学生在移动商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更加适应新的全球化商业活动。将来,要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寻求与更多的企业合作,丰富课程的教学案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 王汝林.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胡婧.基于文献计量的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49-51.

[4] Sun Kuh Noh. Design of application service of e-business card based on mobile device[C]. ComComAp,2012.

[5] 傅志辉.移动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42-144.

[6] 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2003(7):79-84.

[7]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Jackie Gerstein. The flipped classroom[EB/OL].http://www.scoop.it/t/the-flipped-classroom,2011.

[9] 钟晓流,宋述强.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1):58-64.

[10]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11] Norbayah M S, Norazah M S. Mobile phone usage for m-learning: comparing heavy and light mobile phone users.[J].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2007(5):355-365.

[12] 杨绪辉,沈书生.移动学习服务模式设计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4(6):90-95.

商业模式教学范文第9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等学校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知识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一般的创新创业知识,更重要的,它将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就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对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资源重组,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

二、当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高校已普遍开展创业教育,但是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创业能力不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0•4%,2007、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1•2%和1%。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文体娱乐等行业,创业活动多是自发形成,层次较低,缺乏明晰的、有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导致创业成功率低,反过来又增加了后续创业者的心理风险。第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创业项目竞赛、企业实习、模拟创业等,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单一、覆盖面窄、与专业教学脱节等问题,无法形成由专业到专长,由专长到创业的培养过程。第三,缺乏专业层面的实践教学与创业课程的整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不仅要把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到培养计划中,还应重视学科间的互补性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层面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现阶段强化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环节是推进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与创业阶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于1989年在曼谷会议上正式提出,创业型人才应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献身精神。Chen等认为,创业自我效能体现在五个维度上:市场、创新、管理、风险承受、财务控制。市场维度包括设定和达到市场份额目标、销售目标、利润目标,实施市场分析等;创新维度包括产生新创意、新产品、新服务及新的生产管理方法;管理维度包括降低风险和不确定,制定战略计划和开发信息系统,时间管理,定义组织目标、责任和政策;风险承受维度包括承受可预计的风险,在风险和不确定情况下制定决策等;财务控制维度包括财务绩效分析,制定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2]。唐靖和姜彦福在2008年提出创业能力是包含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的两阶六维度概念,即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可细分为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等两个二阶维度,运营管理能力可细分为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等四个二阶维度[3]。杨伦超提出创业能力有四个层面,一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二是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三是资源调度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四是机会辨别和洞察力,创业是创业者自身能力要素与社会创业环境要素整合的结果[4]。由此可见,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多维度特征,需要搭建一个完整的能力培养阶梯,建立与创业教育、创业能力相衔接的专业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强化实践环节,逐步完善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一般而言,创业能力培养可以分为创业知识学习、校内实践与模拟创业、商业化等三个阶段,在创业知识学习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创业的主要概念,熟悉创业的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技术与市场环境的能力,尤其是把握基本线索和发现问题关键要点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创意思维,学会从技术和营销视角进行思考和决策,进而提高创业愿望。在校内实践与模拟创业阶段,重点培育学生分析市场和发现创业机会的能力,根据创业目标确定资源需求,利用创业教育的主要收获,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整合专业知识,使其能够独立或协作设计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新产品开发,独立或协作完成创业规划与创业方案设计,编制完善的商业计划书,根据创业项目和资源需求,组建营销、财力、行政、生产、技术创业团队,实现能力优化组合。在商业化阶段,重点提高学生的决策、营销、内部控制、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使商业模式更具有市场可行性与核心竞争优势。

四、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

在专业层面上开展创业教育,首当其冲就是教学理念的创新。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广西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我们确立了面向社会需求的“工程型+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观,通过构建认知型课程、专业基础与实验课程、创业型课程、实践(实训)活动、校内模拟创业五位一体的“工程型+创业型”教学体系来开展创业教育。

(一)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必须结合社会经济环境、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创业者人格特质等要素剖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5]。一般说来,电子商务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分为认知性知识(专业技术)、体验性知识(经营管理)、意会性知识(商业关系)三种类型,创业能力包括人际技能、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不同知识要素和创业能力的形成机制是不一样的。认知性知识和技术技能可以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来培养,而适应性、竞争意识、自信、纪律、动力、诚实、组织、毅力、说服力、冒险、理解和视野等创业素质基本上属于意会性知识和概念技能,而这些知识或能力在主要是以传递、理解和掌握认知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是学不到的,因此不可能完全按照技术技能的培养机制来培养学生的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根据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机制与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我们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创业能力培养路径设计为“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工程技能决策技能创业技能”。通用技能是在企业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处理一般事务性工作的能力;专业技能是在特定业务领域解决专门问题的能力,如数据库开发、软件优化等;工程技能是系统集成和实施的能力,通过科学化和程序化的方法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应用;决策技能是通过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分析实现决策支持;创业技能是指创意设计和创业实践的能力,如商业机会识别、市场信息分析,团队沟通与管理、经营风险识别、领导决策等。

(二)构建“工程型+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实践体系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电子商务系统架构工程师、电子商务营销工程师等三个方向,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类、创业教育三条主线,通过构建认知型课程、专业基础与实验课程、创业型课程、实践(实训)活动、校内模拟创业五位一体的“工程型+创业型”教学体系来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环节,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师重点学习电子商务专门技术,能够独立解决网络数据库、中间件、文件存储系统等特定问题;电子商务系统架构工程师通过对企业运作机制、服务器操作系统、分布式框架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级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电子商务营销工程师重点学习网络消费者行为、数据挖掘等内容,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电子商务营销规划。在实践环节,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开发创业型课程

创业型课程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衔接环节,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模拟创业结合,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创业型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1)一般性创业课程,如创业营销、新产品开发、设计和领导创业组织、创业融资、商业计划书编撰等;(2)专业技术领域的课程,如数字化产品开发、网上零售、电子商务企业战略决策、商业智能等;(3)体验性创业课程,如模拟创业、企业实训,就是让学生分别扮演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工程师、营销工程师,组成团队,模拟运作一个电子商务企业或者与企业的管理团队一起工作,获得实际训练经验,体会如何开办和运行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创业型课程突破以往的单向式课堂授课形式,将创业知识融入到案例分析、企业实践中,学习方式更突出应用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成为发现、理解、评价和应用商业模式的主动参与者,鼓励学生大胆亲身实践、自主经营,锤炼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在课程教学中给学生发现和探索商业模式的机会,从而培养创业兴趣和创业实践能力。

(四)整合创业教育资源

创业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创业课程和师资、电子资源和出版物、创业指导中心、学生社团等四个部分。目前广西大学已积累了一定创业教育资源,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广西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同时学校通过校选课、创业基地、创业竞赛等途径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开展专业级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资源。在校级创业平台上建立专业级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充分利用校级创业平台的资源,使创业实践教学更贴近现实,使创业教育更具可操作性与经济性。

五、结束语

上一篇:工程验收审计范文 下一篇:航空航天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