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59

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种植篇1

很多朋友们计划中药材种植,除了种什么、怎么种,更担心销路问题。

其实,药材种植品种的选择首先考虑的就是销路问题才对,没有销路,种出来没人要,浪费时间钱财。中药材的销路在哪里?在市场。现在一切以市场为基准,除了有关制药厂直接在产区收购,药材种植最大的销路还是中药材市场,如河北安国药市,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北方的中药材集贸中心,你想买的药材这里都可找到。现在各地的制药厂、中药店、中医院等基本上靠全国各地中药材大市场提供货源。中药材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地方,有数十万人在经营共同运转,中药材品种成百上千数万,有专营有多营,本地人外地人,还有产地市场直销,以河北安国药都为例,每天货物吞吐量数百吨。只要是药材,在药材市场就有交易,就可以买卖。

中药材市场全国有多个,比较大的有河北安国、安徽亳州,还有山东鄄城的禹王城、河南的禹州、江西的樟树、成都荷花池、兰州董河、湖北的蕲春、哈尔滨三棵树、湖南的廉桥、湖南的岳阳市花板桥、昆明的园、广西的玉林、广州市清平、广东的普宁市、重庆中药材专业市场等一共17个地方。想种植发展中药材,可先到市场看看,多了解一些信息,眼见为实。一些地方性的收购站,还有在产地四处上货的药商,这就是药材行业里或许你不知道的地方。如果找不到收购商,也可直接托运到市场,随时可以出手。

怎样了解中药材市场价格呢?现在信息发达,全国各地都差不多的,扣除运费差价,有的时候产地价格比市场还高。中药材种植出来的成品药材,需要经过市场加工成饮片,然后才进入制药厂、中医院。加工饮片这个环节,种植者不用管,只管种就行,因为你的刀法不够好。

中药材的价格受供需变化而有所变化,也有价格曲线,一般有几年的时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销售价格即按市场价格走,具体价格需要看货,以质论价,一般就是个大色好、均匀、无变质为好。药材的价格一般春天时候较高,因为这个时候走货量大求货者多。药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压货,等待行情上涨后再出手,赚取差价,只有药材市场高手才可以操作,但有获利丰厚的,也有白忙的。如果你对当时的价格不满意,也可以过段时间等等行情再出售。现在不少药材价格就是从产区开始涨价的,原因除了货少就是药农也惜售,大家的智慧都是一样的。

中药材种植篇2

1.在区域选择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在高山种药 高山种药,一是气候条件适宜。高山春季气温回升慢,夏季温差大,秋季降温快,冬季封冻早,气候冷凉湿润,年有效积温偏低,不适宜种植喜温喜光的高产农作物。但这种气候条件,恰恰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特别是一些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的中药材,如党参、当归、黄连等。二是土壤条件适宜。高山多为棕壤、黄棕壤或灰包土,一些缓坡地土层深厚,土质微酸性,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基本无沙砾碎石,非常适合一些根茎类药材生长。三是比较效益高。高山受积温限制,只能种植玉米、土豆、大豆等作物,亩产值一般在千元以下。高山种植中药材,一般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高者甚至达到3000~4000元。四是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高山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有传统的种植习惯,有经验丰富的药农,因此发展中药材只要虚心学习、善于总结,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2.在种类选择上,要坚持当地常年栽培的道地药材为主,科学合理搭配种植 发展中药材,很多初入行者最关心的是市场行情与药材价格。在药材种类选择上,不少人认为只要种植眼下行情好、价格高的药材就能赚钱,因此什么药材涨价凶、价钱贵就种什么,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

首先中药材价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经常波动。中药材从种到收少则数月,多则2~3年甚至4~5年,待到药材收获时,价格可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其次,中药材对种植环境要求较严。多数情况下,易种、高产的药材价格都不高,价格高的名贵药材对环境要求都非常严,而且种植难度较大,需要生长时间较长,产量较低。

因此紧跟市场、盯住价格种药,理论上可行,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风险更大。正确的做法是,在种植前深入当地药材主产区,寻找种植、购销大户,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坚持种植当地药农常年栽培的“地道药材”。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药效稳定可靠,能够确保销售顺利;二是经过药农长期选择,优势突出、价格稳定、效益较好。此外,要突出主导品种,科学合理搭配。主导品种可选择2~3个当地种植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大、产量稳定、品质上乘、优势突出、前景看好的品种,搭配种植3~4个辅助品种,此外还应注意将高秆药材与矮秆药材搭配、当年生药材与多年生药材搭配、草本药材与木本药材搭配,必要时还须将中药材与农作物搭配,尽量做到科学间套、长短结合、主次分明、优势互补,即使药材价格经常波动,从长远看仍能获得理想效益。

对外来引进品种,一定要持谨慎态度,在经过2~3年试种,确信疗效确切、质量可靠、产量稳定、效益较高后才能扩大种植,切忌盲目大面积推广。

3.在种植技术上,要总结前人成功经验,坚持改革创新 近年来,农作物种植技术试验研究较多、推广步伐较快,很多技术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山区中药材种植技术因所处位置偏远,从事研究、推广人员较少等多种因素影响,多年没有大的变化。

目前,中药材种植形势较过去已有很大不同,一是要求各药材产区建设标准化基地,进行标准化种植,确保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部分消费者对药材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是随着高山人口流出外迁,撂荒地增多、药农数量锐减,药材已由小户分散种植逐步转为大户专业化种植;四是各药材基地虽然交通、信息条件较差,但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五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材料、新模式、新成果不断涌现。

面对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在种植技术上,既要吸取已有的种植经验,更要坚持与时俱进。首先,要按照市场和企业对原料需求,实施标准化种植,保证药材的品质。其次,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各项生产技术要求,减少农药施用次数与数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药材质量安全;有条件的还可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生产有机药材以满足高端消费需求。其三,要提高药材种植、加工的机械化程度,减少对劳力的依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控制生产成本。其四,要大胆尝试、运用新科技,并在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积极示范推广,用现代科学改造传统药材种植业。

4.在发展步伐上,要坚持长线布局、稳中求进、持续发展 与种粮相比,种植中药材成本相对较高、生长期偏长、见收相对较慢,栽培管理技术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初入此行者,不能过分追求短、平、快,更不要受虚假广告蒙蔽,指望通过种药“一夜暴富”,一定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认真做好长远规划,扎实、稳步发展。

前期要以小面积试种为主,目的是摸索、积累经验。与此同时抓好种苗繁育工作,通过自繁自育保证种苗质量、减少调苗费用、降低种植成本,为后期发展夯实基础,然后再逐步扩大面积。种药只要脚踏实地、稳中求进,着眼未来、长期坚持,就能够尽量避免失误、减少失败,最终获得理想效益。

如果在经验不足、基础不牢情况下急躁冒进,盲目大面积种植,很容易因成本过高、管理失误,导致效益偏低、难以坚持,最终一败涂地。

5.在经营方式上,要坚持规模适度,走专业化、合作化道路 首先,种植面积要“适度”。如果种植面积过小,既不便于管理,也不利于销售,更难获得效益;如果种植面积过大,超出了投入能力与管理水平,容易出现草荒、生长不良、产量低下、质量下降等问题,同样难以获得理想效益。因此,种植中药材既不能谨小慎微,更不能贪大求全,必须“量力而行”,根据种植经验、投入能力、管理水平、劳力状况等,确定力所能及的种植面积。其次,要把药材当做“主业”。只有一心一意、全身心地投入到种药上,当药材种植的“专业户”,才能逐步由“外行”变成“内行”,才能把药材种好、种出效益。其三,要有“合作共赢”理念。种植药材最忌单打独斗,必须通过示范、带动在一个区域形成规模。如果当地有收购、加工企业,最好依托企业解决种苗、服务、销售、加工等问题,也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原料统购、产品统销、机械统用、病虫统防、技术同步、信息共享,依靠“合作”扩大影响、壮大规模、促进销售、共谋发展,通过“抱团发展”降低成本、化解风险、提高效益、实现共赢。

中药材种植篇3

在距离德顺乡政府驻地25公里处的张鲁村,笔者不时看到路边的灵芝种植大棚。一位村干部告诉笔者,前些年张鲁村主要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结构单一,收益也不好,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近年来,该村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由村干部带领村民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项目为支撑,自主创业,积极从外地引进效益高、见效快的灵芝大棚椴木栽培技术和百合种植技术。2014年全村灵芝发展到二十多万袋,百合两百余亩,两项产业产值达一千余万元,纯收入72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3950元。

灵芝、百合都是名贵的中药材,有的药典名著将灵芝称为“仙草”。灵芝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和抗癌等作用,对人的血糖、血压和免疫力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百合被人们誉为食中珍品,医药典籍上记载其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理脾健胃、补中益气、利大小便、解无名肿毒及止血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百合对人体细胞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抑制癌细胞生长及急性痛风等均有明显疗效,是集食品、药品于一体的绿色保健食品。

“灵芝当年种植当年有收成,且种1次可收3年,每年能采收3茬,每袋投入成本8元,每袋年均产干灵芝约0.18千克,很有赚头。”张鲁村灵芝种植大户杨通林介绍说。2014年他种植灵芝2万袋,创收三十多万元。他还说,灵芝不但按斤卖,直径60厘米以上的还按朵卖,每朵价值高的可达三千多元。去年他按朵卖的灵芝就有三十多朵,最大的1朵直径达到120厘米。在“第五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旅游商品展销会上,张鲁村的灵芝特别引人注目,现场被客商以每朵1500~3000元不等的价格抢购一空。该村的灵芝、百合每年都有外地收购商上门收购,主要销往湖南靖县、隆回等县的中药材公司。

在德顺乡,茯苓种植同样十分红火。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功效非常广泛,将茯苓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著名的龟苓膏、茯苓饼就是以茯苓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茯苓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德顺乡种植的 “黎平茯苓”,是2014年获取地理标志的保护产品。

“茯苓种植看似简单,其实挺有讲究,需要技术支撑。比如选择在什么地方种植就有很大学问。最好是选择坡度20~60°、向阳背风、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的地块,而且下种前三天还要仔细检查有无白蚁……”在德顺村,茯苓种植大户何玉刚一开口就跟笔者念起了茯苓种植经。用他的话说,茯苓虽然像“土疙瘩”似的很难看,但种好了就能变成“金饽饽”。他不仅种植茯苓6万袋,且年制茯苓菌种60万袋,主要销往省内各县和附近各乡镇,每年靠茯苓产业收入达三十多万元。目前,他家盖了洋房、买了汽车,还开办了宾馆,正准备新建一栋占地面积三百多平方米的楼房,扩大茯苓种植。

在德顺乡,像杨通林、何玉刚这样的中药材种植大户有二十多个,例如种植黎平茯苓5万袋、龙明坤种植百合十多亩、杨光林种植灵芝2万袋、潘仕月种植玉竹十多亩、张忠祥种植罗汉果20亩……据了解,德顺全乡有三百多户种植茯苓50万窝,产值可达300万元;百合种植户125个,种植面积415亩,产值可达1000万元;金银花种植户一百多个,面积370亩,产值可达两百多万元;灵芝种植户五十多个,种植23万袋,总产值500万元;玉竹、太子参、天麻及本地野生中药材种植的也不少,年产值约200万元。全乡中药材种植年产值总计可达2200万元。

“明年,我们将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民种植中药材,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的科技含量。”德顺乡领导表示。这位领导还说,他们将出台更积极的政策措施,并在产前、产中、产后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产业。

中药材种植篇4

[关键词] 中药材 种植产业 优势与现状 问题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11-02

一、基本情况

宁蒗彝族自治县幅员面积602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8.4%。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000米。据2012年宁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县户籍人口26.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4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1万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3亿元,财政总收入为4.24亿元,财政支出为22.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700元。粮食总产量为8.2万吨,粮食单产为169.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05.3公斤。全县拥有劳动力13.9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2620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6万人。

宁蒗县是个山区农业县,当前在农业生产上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江边河谷区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一年两熟;坝区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山区和二半山区种植洋芋、荞麦、玉米为主,大多一年一熟。目前,宁蒗县贫困人口还有18.14万人,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历史发展等诸多客观因素制约,传统产业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无法在短期内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只有进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亩产值,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而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可以覆盖全县不同区域,而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最快实现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二、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中药材栽培的区域广

宁蒗县属暖温带季风气侯,具有山地气候的特点:一是干湿季分明;二是四季不明,冬夏温差不大;三是立体气候明显 。日照为:全年太阳总辐射值为132.2千卡/平方厘米,日照为2297.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年平均气温为12.7℃,≥10℃的积温为3755℃,≥15℃的积温为2461℃,最低气温为-10.3℃,最高气温为31.4℃。年降水量为910.5毫米,年蒸发量为1043.2毫米,年相对湿度雨季为74-83%,干季为50-67%,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是适宜中药材种植的区域。全县总土地面积903.75万亩,其中山区面积占98.4%,坝区及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2.4%。耕地面积50.9万亩,林地面积637.8万亩,荒山荒地191.35万亩,河流及水域12.5万亩,其它用地11.2万亩。土地详查可耕地面积为106.75万亩,人均拥有耕地1.5亩。适宜中药材种植规划面积100万亩。

2.劳动力资源充足

全县户籍人口26.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49万人,总劳动力13.89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2620人,仅十分之一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发展中药材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

3.种植历史悠久

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种植中药材,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农民根据自家的信息渠道,自发种植、自产自销中药材,种植品种有续断、云木香、滇重楼、云当归、附子、云茯苓、秦艽等20余种,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收益逐渐显现,农民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4.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覆盖面广

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质地貌,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宁蒗境内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有153种之多,其中红豆杉、虫草、滇重楼、续断、岩砣等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年销售中药材量达1000多吨(包括人工种植)。宁蒗县立体气候显著,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独特的地质地貌,囊括了寒、凉、温、热等气候因素,适应不同品种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可以在不同的海拔、不同区域种植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发展中药材产业可覆盖全县各乡镇,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亩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是受益面最广的一项产业。

5.组织机构健全

有强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广泛的种植基础。拥有各类科技人才5742人,科普示范乡镇10个,科普示范村33个,科普示范小组4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4个,科技示范户3198户;拥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协会31个,会员达5400人。建立了农技推广体系,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科协群团网络体系,县内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职业高中、农函大,部分村有科普文化活动室;初中实行3+x教育,即:三年初中学习完毕,另加一年学习农业实用技术。有专职教师123人。均可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培训阵地和师资力量,并与云南省农科院高山植物研究所、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政策环境好

200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决定》,并提出要像打造“云烟”一样打造“云药”,把云南打造成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原料基地,建成世界上有特色的、我国重要的、联接东南亚的天然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地的目标。2007年5月,云南基地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正式授牌。2008年中药现代化产业(云南)基地作为六大重点产业创新工程之一被纳入“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2010年中药材产业工作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建设特色产业的重点工作计划安排。宁蒗县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工程、林权制度改革等政策,以及县委、政府领导对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高度重视为契机,为宁蒗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利条件。

7.市场前景好

世界各国普遍认为,从化合物中提取新药难度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投入越来越大,并且对人体有副作用,所以人们把开发新药的目标转移到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新药。同时,随着中药走出国门,得到世界的认可和接受,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加之,宁蒗县生态环境良好,生产出的中药材产品深受厂商青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中药材的市场价格也在逐年上涨,种植中药材市场前景日益广阔,为加快宁蒗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以重楼为例,重楼是常用中药材,在治疗炎症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80年代以来除配方用药外,重楼被开发利用作为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如云南白药、百宝丹等,重楼社会用量不断增加。

8.周期短见效快

多数中药材品种种植周期仅为2-3年,市场价格比较平稳,投入和产出比例大,销售收入比种植其它农作物可观,是一项“短、平、快”的产业。在高寒山区种植木香、续断、重楼,种植周期分别为2、2、8年,每亩产量分别为800、700、800公斤,现行市场价格每公斤分别为8-10、8-10、240元,亩产值分别为6400-8000、3000、160000元,年平均亩产值分别为3000-4000元、3000、20000;而种植传统农作物以玉米和洋芋为例,每亩产值仅在1000-2000元左右。

三、种植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乡镇种植户已达3000余户,种植面积为21882亩,主要种植品种有续断、滇重楼、云当归、云木香、天麻、白术、黄苓等20余种。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中药材有续断12542亩、滇重楼493亩、云当归566亩、云木香5470亩、杜仲1138亩。宁蒗县境内登记在册经营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有2家,专业合作社有5家,协会2家,收入超过万元的中药材种植农户20户。

四、存在问题

1.盲目种植、管理粗放、种植规模小

由于缺乏政府引导和受小市场环境的影响,多数药农(中药材种植农民的简称,以下相同)在中药材种植中各吹各打,没有统一的计划和规划,栽培品种混杂,产量低质量差。无市场观念,盲目种植。把中药材种植当成常规粮食作物种植,未进行精栽细管,管理粗放。每家每户在房前屋后小面积种植,种植规模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资金和人工投入不足

由于药农对中药材种植发展前景认识及中药材产品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导致药农对品种、种苗、肥料、农药、人力等投入少,粗放管理,任其自然生长。加之,中药材种植前期资金投入大,成本高,所需肥料、劳动力多,种子价格高,种植年限长,药农资金有限,投入少。

3.产业结构调整不科学

宁蒗县属高海拔地区,由于受气候、土壤、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而且投入成本大,产出产值小,因此适当压缩低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展种植高效中药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规模种植

一是改变过去重栽植,轻管理;重短期,轻长远;重产出,轻投入的现象,要从认识上、思想上、行动上彻底转变药农的观念。二是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主导产业来抓。三是要加强宣传和科技培训工作。要把宣传和科技培训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抓好抓实,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录像、文字材料等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种植中药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即将中药材按商品发展,从中获取最大值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推广新技术和经验,充分调动药农的积极性。四是加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县级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组建办公室,负责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审查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争取项目列项并下达项目资金,指导和督促项目的实施。乡镇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和农、林、水工作站站长为副组长,相关站所科技人员为成员,全面加强对药材产业发展的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 ,并加强检查验收工作,制定奖惩制度。六是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提供种植方案,扩大种植规模,推进中药材种植做大做强。

2.选育新品种,科学种植,提高中药材产量、品质和效益

对现有中药材品种进行全面的普查和鉴定,从中筛选出适宜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并加大中药材良种的推广力度。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海抜、土壤、水源、水质和劳动力等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有计划,分季节种植。一般春季种植安排在立春至春分之间完成,夏季种植安排在雨水来临之后,秋季种植安排立秋节令前后。特别对新发展种植的,要做到统一规划,相对集中,规范建园,科学管理,确保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统一标准,规范种植,即:严格执行“六个一、三定”标准,“六个一”为:一粒好种,一块好地,一个规格,一担肥,一桶水,一块塑料地膜;“三定”为:定期除草松土,定期浇水施肥,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为确保100万亩中药材种植能顺利实施,一是要提高科技人员和药农的科技技术和管理水平。选送一批科技人员到高等院校或专业技术学校学习,掌握中药材种植新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组织乡村一把手领导和技术骨干人员到优先发展中药材的地区进行实地学习和参观考察,学习他们的先进种植管理经验,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带头示范种植并担任实践技术指导教师。鼓励科技人员承包土地种植中药材,并给以创业贷款和扶贫政策,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以表彰和奖励,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果农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药农培训。采取发放技术资料、播放光碟、现场培训等方式,每户培养一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技术员。

4.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发展中药材产业

县委政府要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中药材基地建设、“云药之乡”及GAP认证和技术培训推广;通过财政种苗补贴或贴息的办法,激发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用于扶持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建设;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生态农业发展项目有机结合,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根据省市县发展中药材等文件精神,县委、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有关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中药材种植户,统一规划种植,统一品种和技术方案。建议幼苗期,每亩/年给予1000-2000元补助和提供低息或无息创业贷款的政策扶持,鼓励农民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地方生物产业品牌。

5.建立和完善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社功能建设,专业合作社一边联系着种植户,一边联系着市场,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培植专业合作社。二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采取有力措施扶持龙头企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把分散生产经营大户和功能齐全的专业合作社有效连接起来,形成联合体,实现中药材生产、加工、经营从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着力抓好地方优质中药材产品开发,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打造地方中药材品牌。

6.做好招商引资和有序营销和工作,提高中药材产品深精加工技术

积极向外招商引资,吸引外商到我县投资建厂,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互惠共赢,提高中药材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

中药材种植篇5

    1资本市场建设是推动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

    由专业化利益及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决定的规模经济规律在包括中药材种植业在内的几乎所有生产领域都适用,而资本经营机制则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如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严重的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后遗症,以及种植业的弱质性影响,使初级产品的比较效益甚至是绝对效益都十分低下,不可能依靠原始积累方式实现产业扩张。通过资本经营机制的作用来提高其自身的增值能力,利用“有效资本”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促进中药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多元化开发,拉长产业链,可以裂变出更多更大的资本扩张型龙头企业,使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由单一的产品经营模式转变为以产品经营为基础的资本经营模式,改善其资本结构,进行优质资产的重组,提高资产的经营效率,加速龙头企业的规模扩张,最终实现陕南中药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的扩张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能引入资本经营机制,实施兼并重组,减少生产经营活动的交易费用。在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领域,中药材生产中较强的地理区位专用性、物理资产专用性、原材料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产品销售专用性特点,决定了其资产专用性的总体水平较高。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引进资本经营机制,推进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横向扩张和纵向一体化,有利于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经营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是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可增强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抵御风险能力。风险的存在是削减经济活动的一个因素,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则面临自然方面和市场方面的双层风险。通过合同或契约的方式,将贸工农各方组成松散型的一体化经营组织,可以相对降低贸工农各方在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因素,使风险相对降低。但合同交易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通过资产联接方式将贸工农各方组成紧密型一体化经营组织,不仅可以降低交易各方市场交易的不确定因素,还可以进一步消除合同交易的不确定性,使风险降到最低。

    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让种植户以股东身份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经营中来,并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建立相互持股、参股、控股关系,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关联机制,将中药生产、加工、销售联结在一起,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利益共同体,使第二、三产业利润向中药种植业生产适当转移,使药农真正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这样不仅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分散了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系统风险,而且由于共同利益的驱使,使第二、三产业对中药材种植业提供科技及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使中药材种植业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利用资本市场的运作,强化了中药产业化经营在生产、加工、销售三个方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使中药材种植业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壮大了中药材种植业经济的整体势力。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将形成规模经济。

    2陕南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融资瓶颈

    从陕南的情况来看,中药产业是陕南经济发展的优势,中药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陕南在我国“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陕南中草药的生产数量还是中药的质量都在国内外举足重轻,也为陕南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是陕南实现中药产业化的必经之路。而要实现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无疑需要强大的资金作后盾。因此,能否有效发挥金融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中的特殊作用,对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化进程至关重要。近几年来,陕南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药产业化,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信贷资金的大力助推下,陕南中药种植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截至目前,陕南人工种植中药材已达约266 666.67hm2,实规范化种植面积40 000hm2,销售收入14亿元。安康的黄姜、绞股蓝、葛根,汉中的天麻、杜仲、猪苓、西洋参,商洛的丹参、黄姜、山茱萸、柴胡等中药材已经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

    现阶段,随着陕南省中药产业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中药产业化经营在对分散的中药材种植业资源进行工艺流程的整合和产业链条的延伸的同时, 对金融信贷的依赖性不断递增,现有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制度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也日益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需求与各银行功能缺位的矛盾;农贷资金需求大幅增长与农村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中药材种植业高风险、农民信用风险与金融服务手段单一的矛盾;农村信贷业务分散与金融服务集约化的矛盾等等。金融支持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面临的种种矛盾,已成为影响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因此,当务之急在于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构建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合理、高效的融资机制,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保证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连续性,以此推动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3培育农村资本市场以推动陕南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

    3.1完善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系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

    这种利益机制作为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有效运行的核心,其联结方式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合同契约型。即龙头企业与农户作为各自独立的经营者和利益主体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契约合同,以明确双方的经济关系。目前大多数“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是合同契约型;另一种是股份合作型。即药农以入股、参股的形式参与加工、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经济运行机制。在这种类型中,企业与农民由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变为统一的利益主体,股权红利成为最主要的利益调节器。这是中药产业化的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组织形式。

    目前药农自办合作社或实体有一部分是采用股份合作的方式,但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不多且规模较小。完善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系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一是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健全利益机制,通过实行中药材收购保护价、承贷转贷、实行系列化服务、建立风险基金制度等多种联系形式,巩固企业和农民利益共同体。二是要推行合同化管理,凡是通过农民建立基地的企业,都必须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同时要完善合同内容,避免由于合同内容漏洞造成的当产品市场好时,农民违约卖高价,市场价格低时企业拒收拒购、抢收抢购、压级压价、拖欠贷款等现象的发生。三是逐??推行以股份合作制形式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组织。股份合作制既能发挥股份制资本联合产权明晰的优点,又能保留合作制劳动联合的特点,使企业与农户的两个积极性都能得到发挥,真正形成互利互惠、兴衰与共的一体化经济实体,是从根本上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利益联机制的措施。

    3.2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兼并收购支持资本扩张

    目前,农户和龙头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单一,直接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过低。目前,陕西从事中药材种植业的公司只有东盛科技一家上市公司。为此要积极探索通过发行股票、借壳上市、买壳上市等方式广泛筹集社会资金,通过采取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实现龙头企业的资本扩张。兼并收购是企业实现资本扩张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企业在资产规模、新产品开发、市场份额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在中药产业企业采用资产重组方式扩大资本时,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也应给予资金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3.3 设立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专项产业投资基金

    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专项投资基金的投资目标是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链条上急需融资的经营主体。设立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专项投资基金,可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国家投资的部分不足。同时,中药材种植业投资基金也需要一定的政府支持,如在税收政策上实行优惠、提供配套的政府低息贷款等,这又可以对基金的投向进行合理约束。设立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专项投资基金,通过资金的有效流动,有助于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促使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投资基金大量流向GAP基地项目、优质种苗繁殖基地项目、加工项目、区域性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将带动中药材种植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3.4 启动民间资本,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大量民间投入,政府的任务就是要引导民间资本流动,活跃农村资金市场,壮大支农资金实力。首先要降低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其次要加强政策扶持。对投资开发中药材种植业基地建设的企业,在征地、贷款、技术、培训等方面,政府要大力扶持,对农户要典型示范,鼓励农户走规模化的道路;第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支农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要按市场原则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适当增加基层行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改革和简化贷款的审批和发放程序,加大“支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结合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增大小额信贷发放范围,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在陕南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功能,适当扩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范围,以中药材种植业GAP基地建设等为支持重点,发挥政策性的示范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5 健全农村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机制

中药材种植篇6

随着我国对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草药种植已被各界关注,而现代中药的兴起无疑给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带来新的发展,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种植中药材,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各地抓住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加大中药材生产布局调整的力度。[1]作为中药材主产区的山东省相继出台了大力支持中草药种植的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逐步形成了一批大的中药材优势和特色产区。

1山东省中草药种植现状

1.1山东省中草药资源和品种现状

山东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波状丘陵区、鲁西北平原区;水系发达,气候温和,降水量集中,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我国中草药资源大省之一。省内中药资源丰富,有天然药材资源147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其中植物类药材达1299种。大量收购的中药材390多种,地产药材200多种。许多中药品种在国内享有盛誉甚至闻名于世界,有的品种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我国的“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山东产金银花、北沙参、丹参、瓜蒌等地道药材,其种植和加工历史也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以后,山东省中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成为拉动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省内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世纪初的30万亩左右,发展到目前的18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产值近90亿元。全省中药材种植品种70余个,其中实现规模化种植的20多个,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西洋参、丹皮、徐长卿、栝楼、山楂、银杏叶等主要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1.2中草药种植生产区域和规模情况

中药材种植栽培已成为促进山东农业发展的优质项目,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前景广阔。种植区域由上世纪末的沂蒙山区、胶东半岛的文登、鲁西南的菏泽为主的传统产区,扩展至全省各市。省内除聊城、德州、滨州未有中草药基地外,其他14个地市均有不同规模种植,并逐步形成临-日-潍-淄、济-泰-莱、威-烟-青、菏-济、东营5个大的中草药种植分布区域。其中临-日-潍-淄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省面积的90%,区内群山连绵、丘陵纵横,盛产金银花、山楂、丹参、黄芪、桔梗、徐长卿等优势特色药材品种;另外,文登西洋参、菏泽丹皮、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叶、莒县黄芩等品种,当地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同品种种植面积的95%、85%、75%、70%、60%。山东省产区的金银花、丹参、桔梗、西洋参等中药材年交易量分别占全国同期同品种交易量的60%、50%、50%、30%以上。[2]

《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 2020年)》中确定重点建设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鲁西南、黄河三角洲、微山湖与东平湖五大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培育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芪等中药材优良品种20个以上。

“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正在成为省内中草药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省内现有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余家,中药材销售专业合作社(公司)约300家;现有以中药材种植、提取、销售为主业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多家。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处以上,通过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现场认证的有6处。

2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2.1中草药种植技术人才缺乏,缺少专门技术指导,生产科技含量较低

中草药种植只要有土地和人力就可以种植,但中草药种植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管理规范,只有规范的生产,才能得到质量稳定、均一可控的药材。而我省不少中草药主产区缺少中草药种植技术人才,缺少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药农在田间管理上比较粗放,使用化肥、农药没有标准,造成中草药出现农残、药残、重金属超标,与GAP技术规范存在不小差距。

目前由于普通药农缺乏科学的种植知识和技能,省内优势中药材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品种退化、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致使出口的药材被外商退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缺乏指导农民种植药材的科技人才、市场缺乏熟悉中药材鉴定的高层次人员,致使中药材的优劣真伪难辨,从而使原本得天独厚的资源不能体现出其优势,也就无法转化为财富,因而严重制约着中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指导农民科学规范地种植和鉴别中药材的高层次人才奇缺,以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不稳定、产业开发滞后,产业效益较低。[3]

2.2中草药种植产业信息不对称、缺乏统筹规划

市场宏观调控不足,产供销信息不畅。全省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中药材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药农的种植、销售等存在很大盲目性。药材属于特殊农产品,主要应用在医学领域,不像水果蔬菜是生活必须品,药农对外界市场信息不够了解,种植中药材主要受药材行情利好影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少有人会对药材未来的走势考虑。常言道“药少了是宝,多了是草”,药贱伤农、血本无归的情况时有发生。

企业不了解最新科研成果,中草药的种植方法相对滞后,导致中成药的科技含量过低,中草药种植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拥有量严重不足,创新能力提升较慢,而科研机构偏重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低。新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规范、可靠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成品缺少可控的质量标准,在中草药的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应用理论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未能全面利用现代化农业的手段实现技术创新。

2.3中草药种植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

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不同,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企业+基地+农户)、中介组织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带动型(生产者与市场经营者通过合同构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目前省内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少龙头企业带动,对当地农村经济和药农增收的引导、带动作用小,还未真正形成中草药种植产业特色;且龙头企业本身发展处于摸索阶段,也存在管理水平低、产品成本高、创新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中草药种植模式仍保留着分散、粗放的小农经济模式,多以农户和小型种植企业为主,受限于其获得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错误性,决策结果不能达到最优,使其对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较低。

大部分药材产业链较短,产业链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只有当中游和下游通畅时,上游之水才能顺流而下。而省内的中药行业主要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对中草药的需求有限,企业竞争力不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不足20家,还未产生强大的经济拉动力。

3产业化发展措施

3.1健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产业大拉动,在推进上游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中、下游产业发展。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是重点,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是关键。继续推行“企业+基地+农户”“ 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推进中药生产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在中药材产区建设稳定、可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促进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

中药材加工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提高收率,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并在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以金银花、丹参、桔梗、牡丹、栝楼、北沙参、西洋参等药材为重点,积极开展功能饮料为主的饮料、茶叶、功能性食品等延伸性产品研发;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加强中药材在中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开发利用,将中草药制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造更大的价值,培育几家过亿元的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3.2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实施品牌培育战略

中药材的种植是中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头,只有首先抓住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质量和中药标准化以及中药现代化问题,因此,中草药的规范化种植对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自2003年开始建设中药材GAP基地已来,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药材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要想取得中药现代化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这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只有规范化种植才能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均一,因此,中药材种植中要树立品牌意识,突出规范化种植药材的质量优势,让消费者认识到品牌中药材的重要性,即“好药材才能制造好中药”。此外,应立足道地及优势中药材资源,建立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发挥道地药材在临床上特有的疗效,以便增强中药材的品牌效益,提高中药材价格竞争优势,使患者和基地利益最大化。

3.3推进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产业发展体系

立足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功能定位,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市场的信息、包装、仓储、冷藏、运输等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采用专业培训、科技下乡等方法,培养一支用用现代科技知识管理的产业发展主力军。加强中草药种植宣传,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到中草药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发挥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推动中草药种植产业稳定发展。提升中药材产业在农业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强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与广大药农的紧密合作关系,增加中草药产业化的科技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4,5]

4结论

随着中医的不断普及,中草药种植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种植中草药是对于中草药种植产业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基地环境,有效的基地运行模式、质量溯源的安全意识,不断建全的中药材的产业链、战略品牌的培育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中草药种植业的成功大厦,基本达到了中草药种植产业的要求,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提示着中草药种植业应该关注的重点。因此通过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中草药种植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措施,把握其发展脉搏,进而保障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成明,靳光乾,付建国,等.对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医药发展论坛,2004,8(8):659-663.

[2]王志芬,刘喜民.山东中药材种植的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09(11):5-6.

[3]李祺,刘盈.我国中药产业链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8(35):2214-2217.

[4]刘树震,赵红艳,刘孟建,等.济南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探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4):123-125.

[5]候丽娟,刘连成,胡静,等.威海市中草药种植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5(6).

中药材种植篇7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现状;问题;对策;甘肃天水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34-02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利好政策的带动下,甘肃省天水市中药材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拥有一批专业的加工销售企业。随着“关天经济区”战略和天水“1135”战略目标的实施,中药材产业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药材产业是甘肃天水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发展速度较快,前景看好,但在种植、加工、销售环节上都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现就天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1 天水市中药材产业的现状

1.1 中药材种植情况

全市5个县2个区均有中药材种植,且品种多而杂。据统计,201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hm2,总产量7.0万t,总产值12.64亿元。种类有党参、柴胡、板蓝根、半夏、黄芪、红芪、冬花、甘草、黄芩、独活、当归、防风等逾20个,规模化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党参、半夏、当归、柴胡、黄芪、黄芩、甘草等,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党参5 266.67 hm2,其次是半夏2 800.00 hm2,666.67 hm2以上的有党参、半夏、柴胡、板蓝根、黄芪、红芪、甘草、冬花等,占种植总面积的74%。天水市中药材种植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和农户自发种植2种,种植面积相近。采用“公司+农户”种植模式的有武山常乐医药有限公司、天水市茂丰中药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农户自发散在种植主要有清水县种植的半夏、麦积区种植的柴胡。目前天水市几类重点中药材品种均未开展GAP认证(GAP全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2 中药材加工情况

中药材的加工指以中药材为原料的药品生产和中药饮片生产。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天水市的中药材加工规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现有药品生产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3家,分布在秦州、麦积、甘谷、武山、张川5个县区。其中药品生产企业有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太极集团甘肃天水羲皇阿胶有限公司等5家,均通过GMP认证(GMP全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5家企业拥有[国药准字]药品批准文号209个,其中使用中药饮片作原料的中药制剂就达152个。据不完全统计,152个中药制剂涉及356个中药材品种,年消耗中药材数量大约为1 000 t,但属天水地产的中药材不到100种,占30%左右,年消耗300~400 t。中药饮片生产企业8家,甘谷三陇安康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通过了药品GMP认证,生产品种1 780个,有2家新开办企业在准备认证。

1.3 中药材销售情况

中药材既是药品又是农副产品,流通渠道较复杂。中药材采收后,大多数在农贸市场出售,以农产品长途贩运外地,少部分直接进入中药材加工、经营企业。全市从事中药材经营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共20家,个体药材经销商达5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天水市年药品销售额为3.5亿~4.0亿元,其中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年批发销售额在2 000万~2 800万元,占总销售额的5%~7%。而从品种上来说,天水市地产药材占中药材经营品种35%~40%,占销售额40%左右。天水市现有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41家,其中专营企业有天水开源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兼营企业有甘肃医药集团天水医药采购供应站秦州中药经营部等34家。有40家企业通过GSP认证(GSP全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1家新开办企业在准备认证。

2 天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中药材种植方面的问题

2.1.1 规模化程度较低,没有产量优势。全市中药材种植虽涉及到2个区5个县逾40个乡镇,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具有盲目性、趋同性和脆弱性,抵抗市场中药材价格波动、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抵御自然灾害等能力弱。一些种植户更是一味追求产量,导致中药材药用价值下降。

2.1.2 中药材种植科研工作滞后。在品种选择、新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生物肥料应用、低残留新农药、新肥料筛选、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特别是在野生药材开发、驯化、育苗等方面的研究跟不上需求。

2.1.3 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品牌优势。中药材的种植未全面实施GAP,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模式依然存在,标准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知名品牌。目前,虽然国家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有扶持政策,但是以项目为前提,没有普惠性。农户种植得不到资金的支持,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标准化种植难以全面实施,直接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和价格。由于对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上客观条件限制,天水市还没有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未形成品牌优势。

2.1.4 种植收入不稳定,遏制药农积极性。“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没有完全启动,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尚不健全,加之中药材种植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市场不稳定,农户直接承受着种植风险和市场风险。

2.2 中药材加工方面的问题

2.2.1 产业链条短,缺乏主打产品。以岐黄药业为首的5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很多,却只有“浓缩六味地黄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等几个有较好销路的产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起步相对较晚,生产层次低,多为附加值较低的粗加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外销少。企业只维持基本的加工生产,没有财力投资提升产品质量、研发新产品,无法形成占领外省市场的主打产品。

2.2.2 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缺乏竞争力。天水市中药材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资金有限,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科技投入不足,发展的局限性大。另外,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一线的工作苦、脏、累,加之企业的效益普遍不佳,难以留住人才和技术骨干。

2.3 中药材销售方面的问题

2.3.1 流通体系不完善,风险大。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用途狭窄。由于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加之游资的市场炒作,较之于粮食果蔬,价格波动大、产业风险大。天水市中药材种植缺乏统一管理和协作,抵御风险能力差,没有相对稳定的种植收益,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2.3.2 贮存难度大,成本高。中药材采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仓库内存放。几乎所有的中药材都有一个生虫期,尤其是天水市大面积种植的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含淀粉和糖分高,容易发霉生虫变质。为了保证库存中药材的质量,就要推广安全科学的消毒杀菌方法,建立满足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的空调库,无疑会增加中药材的贮存养护成本。

2.3.3 市场开拓少。天水市中药材大多以原料外销,当地企业资金有限,收购数量少。在中药材加工环节,没有形成主打产品,竞争力不强,向外开拓市场少,多是当地企业间的生产销售竞争。

3 天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组建专家科技团队,指导扩大产业规模,创建产业品牌

实施GAP标准化种植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础。要以现有的GAP种植基地为依托,建立可追溯的中药材种植质量体系。按照天水市药检所对全市人工种植中药材的基源鉴定,选种正确品种的药材。加强GAP基础知识的宣传及生产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中药材种植方面的农村土专家、土人才,降低中药材种植户因专业技术不够而可能带来的中药材质量风险。开展种植区域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的监测,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质量。在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GAP认证,力争几类重点品种能全部通过GAP认证。

农业部门带头帮助有实力有意向的企业和个人积极争取种植项目,选择市场前景广阔、适宜种植的当归、党参、黄芪等品种,建立稳定可控的种植基地,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鼓励“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发展可控的订单农业。针对农户的分散自由种植,也给予政策扶持引导,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以乡镇为区域,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果蔬等主要特色产业的补充,依靠质优量丰,形成天水地道药材品牌[1-2]。

3.2 加强加工销售,增加产业效益

虽然目前天水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效益差,但是企业均通过GMP认证,发展空间和可挖掘潜力大,前景乐观。在省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鼓励辖区内中药材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增加企业产能。在普通中药饮片加工领域,发挥地产药材优势和企业技术优势,强化质量,批量生产,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用质优价廉的饮片赢得市场。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挖掘中药材产业潜力,开发中药材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产品研发依靠企业自身条件很难完成,需要政府的扶持及科研部门的参与和外部力量的融入等多方面的努力。鼓励和吸引非药品生产企业,精选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地道药材,开发日化、保健、旅游产品等,扩大产业面,延长产业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天水市南连陇南、西接陇西两大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大区,在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居交通枢纽位置。借助天水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优势,依托陇西中药材市场增加中药材流通,借助岷县当归品牌,对外扩大品牌效应,促销地产中药材。依据天水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开辟区域中心市场,建设中药材产业现代物流园,增强规模贮存、托市收购能力,稳定地道药材价格,规避市场风险。

3.3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以中药材主导特色品种为依托,组织种、加、销企业成立松散型集团,走一体化经营之路,培育发展一批主业优势明显、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竞争力强、能带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1]。抓住中药材扶持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国家投入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鼓励中药材企业走集群化发展模式,同业联合,形成合力优势。利用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金和技术力量,投资办企业,开发中药材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

3.4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中草药的产量和品质

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中药材购销渠道,规范中药材市场。根据《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保护并合理利用天水野生药材资源,人工种植黄芩、五味子、防风、连翘等国家重点保护药材品种,防止有限资源的过度采挖。建立区域性的良种繁育基地和种子产业生产基地,保证大宗中药材种源供应充足。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建立检测中心,从中药材生产的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加快制定中药材良种繁育、规范化栽培和储存、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操作规程,由市、县、乡的农技推广部门对项目区种植户、加工户进行培训,在中药材的工厂化育苗、规范化种植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试验和推广无污染、无公害栽培技术,确保中药材产品符合“安全、稳定、可控、有效”的要求。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无公害中药材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来抓,建立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

3.5 加强市场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市场份额

建立健全中药材市场体系是实行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以有形的市场推动无形的市场,健全市场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法规[3]。建立中药材信息中心,定时各类药材信息,以流通大户为主,在全国重要药材市场设立窗口,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形成稳定的市场营销网络。积极组建、规范中药材产业协会、中药材种植专业协会、药商经销协会、中药材科技示范户等中介服务组织,在农技及药材产业单位等部门的协调指导下,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调查研究、策划指导、宣传报道,为中药材产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帮助药农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千家万户的种植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市场份额,降低市场风险。

3.6 强化中药材品牌意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优势中药材产区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横向联合,积极申报地道中药材地理标志登记,申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加大“三G”认证力度(“三G”即GSP全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MP全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全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打造优质品牌,提高知名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品牌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建立严格的中药材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规范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上市行为,为实现中药材品牌化和中药国际化、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3-4]。

3.7 打破行业界限,实现中药材产业和中药企业有机结合

将中药材产业、中药材加工和中药制造等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企业+行业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进行统筹和宏观调控,改目前的原料出售为成品出售,品牌化上市,延长生产链,激活经济链,推动药材种植、中药制造、包装运输、药品经营等相关产业一体化,实现中药材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及中药产业现代化[4]。

4 参考文献

[1] 潘之.对天水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05-306.

[2] 陈富超,杨曼,,等.十堰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医药导报,2010(11):101-102.

[3] 何晋武,祁永安,石利兵.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5):60-64.

中药材种植篇8

随着中医中药需求市场的扩大,中药资源经过不断的开采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许多珍贵药材物种已灭绝,资源枯竭的形势十分严峻,药材紧缺的问题已十分突出。为保障中成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材资源的再生与开发已刻不容缓!现结合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玉林公司”)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谈谈中药材再生开发与利用问题。

1  中药材资源再生开发的现状

    玉林公司的名牌产品鸡骨草胶囊生产至今已有38年历史,市场需求量大,年需用的毛鸡骨草量大。原用药材来源于自然资源,随着自然环境质量下降和盲目开采,野生毛鸡骨草资源近于枯竭。为此,玉林公司从1991年开始着手建立以玉林成均、樟木为中心的毛鸡骨草等药材种植基地,并制定了毛鸡骨草的栽培方法。

    如今,玉林公司在对原种植基地进行规范的同时,又在玉林蒲塘、博爱、贵港等乡镇着手兴建栀子、莪术、广西淮山的规范化种植基地,不断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根据产业化发展思路,基地在原“公司+基地+农户”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以政府为引导,龙头药厂、产地公司、科研单位、药材种植相结合的产供收模式,为实行gap种植提供了保障。

   

玉林公司为实现助农增收、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子公司——玉林市天绿安中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充分发掘玉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签订种植合同、保价收购”的形式进行运作,每年都与种植户签订合同。把鸡骨草、莪术、郁金等药材种植基地按中药生产的“第一车间”来对待和要求,并逐渐加大对基地和农户的技术、资金投入。同时,联合技术合作单位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药物研究所,按照gap的要求,研究、制定《鸡骨草等中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程》、《广郁金、莪术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为种植农户进一步规范化种植中药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公司先后举办了中药材gap种植培训班50多期,共培训农民3 580多人次,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玉林公司走公司+农户的道路,既给农业、农民带出了一片大市场,也为公司开拓了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为进一步提高种植农户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水平,确保生产出合乎国际天然药物要求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优质药材,玉林公司与技术合作单位广西药用植物园于2003年共同承担了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毛鸡骨草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科技攻关项目。经过3年的多次试验,研究出一套毛鸡骨草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并制订了《毛鸡骨草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范》(sop),为种植农户进一步规范化种植毛鸡骨草等药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005年10月16日,广西区首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科技攻关项目,在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进行田间现场测试并通过验收。

   

经过多年的发展,玉林公司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已颇具规模,共签订合同种植农户2 356户,面积达4 810多亩;仅2004年就收购药材3 656 t,支付给农户的药材货款总额达3 158万元,农户年人均纯收入与当地人年平均收入水平相比增加了900元。通过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不仅提高了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使种植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  中药材资源再生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农村土地分散经营,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sop的实施质量,传统农业模式与gap的要求不相适应。

    解决办法应由政府为宏观调控,龙头企业为市场导向,产地公司集中管理、规范操作,科研单位技术支持,使传统意义上的药农逐渐成为药材产业工人,使基地能够规范化运作。模式的改变,使得中药种植业向集约化、产业化迈进,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

   

工业反哺农业,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在福绵管理区樟木镇,本地农民中有一大半人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所剩无几,耕田几乎成了“负担”。自从与玉林公司签订中药种植合同以来,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中,成了当地种植中药材的大户。按目前毛鸡骨草平均亩产量500~600 kg,每公斤7元计算,亩产值达3 500~4 200元左右,年收益比种其他作物更可观。作为广西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玉林公司,在让企业赢利、更让农民得利的“双赢”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以中药深加工为龙头,走中药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3  对中药资源再生开发的建议和设想

    一是组织人员对本公司使用的中药材资源进行全面评估;二是组织进行中药材资源调查工作,可采取公司单独调查或与专业机构合作的方式;三是开展中药材品种驯化引种的可行性分析,扩大中药材基地的规模、增加种植品种、开展种植技术研究,组织培养育种、试种(如土茯苓的试种等),在满足本公司(包括中药饮片车间)需求的同时,积极拓展对外销售市场;四是加强与国内其他中药材基地的沟通和合作(包括技术与经济协作),扩大和保证中药材的来源;五是开展相关中药材品种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如建立指纹图谱、限量指标等,树立中药材品牌。

4  玉林公司中药材使用状况

    玉林公司目前使用量较大的药材品种有:毛鸡骨草、大枣、牛至、栀子、白芍、当归、甘草、苦参、蝉蜕、丹参、白鲜皮、五味藤、生地黄、土茯苓、黄芩、降香、两面针、横经席、过岗龙、双铁线、莪术、羊耳菊、千斤拔、郁金。其中人工种植的品种有:黄芩、生地黄、当归、丹参、栀子等。广西区内可以种植的品种有毛鸡骨草、栀子、莪术、郁金等。

  

目前,已出现紧缺的品种有:降香、五味藤、两面针、横经席、过岗龙、双铁线、羊耳菊、豆豉姜、千斤拔、乌药、枫荷桂、土茯苓、白鲜皮、甘草、香樟等。其中五味藤、两面针、横经席、过岗龙、双铁线、羊耳菊、豆豉姜、千斤拔、乌药、枫荷桂、土茯苓、香樟等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两省。羊耳菊、豆豉姜仅来源于桂北地区。降香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广东省。横经席现在主要来自越南。白鲜皮、甘草等主产地在北方。这些品种的药用部位大部分是植株的根部,并且是多年生或十几年生才能采收。

5  小结

   

上一篇:中药房范文 下一篇:中药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