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规范范文

时间:2023-03-12 05:49:18

住宅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对比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住宅所承载的功能也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老规范中的部分条文已不适应当前情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1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以下简称《2011住规》),得以颁布。新规范扩充了部分内容,对部分术语、经济指标等内容也做了重新定义。

一、研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意义

住宅市场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相关规范。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城镇住宅已经基本实现商品化,住宅套型的成型和变化逐渐由市场需求决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单纯由国家的政策、法规或规范硬性规定;但后者确实影响着住宅工程项目的规划指标的操作余地以及住宅户内平面设计的细节,包括阳台的配置等;另外,住宅已日益成为建筑存量的主体,住宅消防安全的迫切需求也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相关规范条目,避免在贯彻执行中产生歧义。

二、新旧规范的对比

1、增减并明确术语

《2011住规》在第2章术语部分做了调整。增加了凸窗、架空层、联系廊的概念,取消了《99住规》中单元式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及通廊式高层住宅的概念,明确了附建公共用房的主要功能。上述术语定义准确且符合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住宅设计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99住规》中对住宅的术语分类按平面形式,由此产生了单元式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及通廊式高层住宅的概念,防火规范也据此区分设计要求。设计实践中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有些住宅仅一个疏散核心筒,按平面可定义为塔式住宅,但其一层达到8户甚至10户,一层面积接近甚至超过650平米,从楼梯到户门通道长且曲折,按照塔式高层住宅要求布置一组垂直交通和消防疏散核心即可,但从使用功能和消防疏散角度看极为不合理。诸如此类问题核心在于住宅的定性分类,新规范取消这一分类术语后代之以单元面积、疏散路线距离等定量指标来规范住宅功能与疏散,更加科学也更严谨。

2、调整技术经济指标

《2011住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再以住宅标准层为依据,而是以整栋楼为计算单元。住宅设计实践中,按《99住规》计算的套型建筑面积仅包含了标准层的公摊面积,屋顶电梯机房、楼栋出入口门厅等并未计入。住宅楼的楼梯、电梯、机房、门厅等属于整栋楼所有业主,业主对其拥有的使用权是平等的,所以应该共同分摊其面积,应该说新规范更加公平合理。《2011住规》还引入了套型总建筑面积的概念,即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套型总建筑面积计入了阳台面积后,对住宅套型面积大小反应的更加客观准确。

3、对建筑面积进行规范

停用“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是本次修编的一大重点。新规范中停用了与标准层面积相关的各种计算和指标,不再以标准层为计算参数,改为统一以住宅整栋楼建筑面积为计算参数。这样一来,避免了面积按标准层计算出的结果与房管局数据相差大等问题。新《规范》还规定,所有的阳台都计一半的建筑面积,明确了阳台的使用功能,并指出,开发商对阳台面积不得任意扩大化,杜绝了开发商所谓封闭阳台按全面积收费的约定俗成做法,杜绝偷容积率的行为。另外还新增了凸窗概念:“凸窗既作为窗,在设计和使用时就应有别于地板(楼板)的延伸,也就是说不能把地板延伸出去而仍称之为凸窗。凸窗的窗台应只是墙面的一部分且距地面应有一定高度。”

4、安全措施更加齐全

本次修编的另一大特点是明确了许多安全防范方面的规定。其中,相比2003年版的规范,此次新规范中对住宅楼盘设计影响最大的一个变动是:新规要求总层数在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且其中一台要可以容纳担架。新规同时明确,如果一栋12层以上的住宅楼由2个及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12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但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5层。这对开发商来说在设计上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是一件麻烦事,但对购房者则是好事,今后再购新房就可以有所关注了。

5、绿地面积要达标

儿童活动场和老人活动区实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们的室外活动舒心、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住宅的经营与管理:注重培养业务人员。经营需要诚信,绿色住宅的绿色经营更要诚信。管理需要制度,绿色住宅的绿色管理更需要制度。绿色住宅的工程质量:经过国家规定部门的审核通过,严把质量关。严格质量、安全、造价、进度、环境和健康全过程控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防止行政资源滥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行政监督工作规定,坚决惩治滥用行政资源的部门与人员,提高自我监督能力与监督效果。时刻坚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住宅。

6、更注重住宅的长效管理

在以往的设计中,一些退台式、复式或顶层变化的户型,很难避免将卫生间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一旦出现卫生间漏水,将给下层住户带来不便,甚至引发邻里纠纷。新规范规定“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为这类问题在源头止水。新规范规定“新建住宅应每套配套设置信报箱”,保障了居民的权利。又如,在开发商的各种增加利润的策略中,增加隐形面积是常用手法,有时一套住宅的卧室加起居室面积为30平方米,而阳台面积竟达到50平方米。新规范明确规定“阳台面积不超过套内面积的15%”。以往有的开发商把住宅户型层高设计为6米,实际把一层潜伏修建为两层,使产权面积只有实际面积的一半左右,钻国家管理的空子,而新规范明确规定“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米时,应对这些超过3米的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米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米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米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这使得开发商“偷”面积的手段难以实施。

三、关于完善住宅设计相关规范的建议

要完善住宅设计的相关规范,首先应对《住宅建筑规范》中建筑的主体地位加以明确,我国对于建筑设计的规范当下多为技术性规范,较为系统的建筑法规尚未能够建立。《规范》让的颁布为建筑法规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让完善建筑设计相关规章呼之欲出。故此,当前的第一要著,便是在住宅设计领域明确《规范》,将住宅先关设计规范当中的总分关系或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下一步建立与时俱进的住宅设计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拟定以加强性能规定为基本方针,以技术规定为保障体系的新型住宅建筑规范条例。

对于加强术语标准的建设也同样必不可少,在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当中,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标准综合了术语、图形、模数、分类等等几点标准,术语在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席位。要完善住宅设计相关规范,则对建筑设计术语规范也要得到建立健全。对建筑设计相关术语的定义原则、使用要求做出全面、科学的规定,这对规范住宅设计及开发市场有着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2011住规》综合考虑了我国当前住宅设计中的实际情况,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相一致,以居住舒适、安全为本,对住宅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公寓式住宅等建筑形式,期望规范再作调整时能加以界定。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主编。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术语;公寓式住宅;技术经济指标;设施标准提高

Abstract: combining the residential design practice, the 2011 edition of the residential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analysis in some terms, it proposed some ideas and knowledge.

Key words: term; Apartment hous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 Facilities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以下简称《99住规》)自1999年起施行至今已超过10年,2003年局部修订,执行至今也有9年了,《99住规》在我国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住宅所承载的功能也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老规范中的部分条文已不适应当前情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1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以下简称《2011住规》),得以颁布。

新规范扩充了部分内容,对部分术语、经济指标等内容也做了重新定义。笔者对新老规范相关条文进行了仔细分析,下面结合住宅设计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二、分析解读

1、术语增减与明确。《2011住规》在第2章术语部分做了调整。增加了凸窗、架空层、联系廊的概念,取消了《99住规》中单元式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及通廊式高层住宅的概念,明确了附建公共用房的主要功能。上述术语定义准确且符合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住宅设计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凸窗、架空层、联系廊在住宅实例中已很常见,以前无规范明确定义,设计中其功能界定、面积计算等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执行要求也不尽相同,给住宅设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新规范的术语给出的明确定义使设计有据可依。

《99住规》中对住宅的术语分类按平面形式,由此产生了单元式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及通廊式高层住宅的概念,防火规范也据此区分设计要求。设计实践中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有些住宅仅一个疏散核心筒,按平面可定义为塔式住宅,但其一层达到8户甚至10户,一层面积接近甚至超过650平米,从楼梯到户门通道长且曲折,按照塔式高层住宅要求布置一组垂直交通和消防疏散核心即可,但从使用功能和消防疏散角度看极为不合理。诸如此类问题核心在于住宅的定性分类,新规范取消这一分类术语后代之以单元面积、疏散路线距离等定量指标来规范住宅功能与疏散,更加科学也更严谨。

《2011住规》术语对附建公共用房这样定义:“附于住宅主体建筑的公共用房,包括物业管理用房、符合噪声标准的设备用房、中小型商业用房、不产生油烟的餐饮用房等”。住宅建筑附属用房一直是设计中的难点问题之一,难在其功能界定。住宅附建商业网点在设计实例中随处可见,也确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有些附建公共用房功能设置不当给居民带来不利影响的案例。如有小区将水泵房、热交换站、制冷机房等布置在紧邻住宅的地下、半地下室,其噪声对住宅产生不利影响;有些布置在附建公共用房里的餐厅油烟排放对住宅环境构成影响等等。设计实践中应领会规范制定本意,将物业用房、粮油店、日用品商店等有利于居民生活的功能空间布置在附建房中,而一些会对居住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用房则应严禁设置。

2、“公寓式住宅”如何界定。《2011住规》对设计实践中常见的公寓类建筑并未提及。规范术语给出了住宅的定义:“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这一定义明确了住宅的两个关键属性:“家庭”和“房子”。阐明了住宅应按照“家庭”的居住使用要求来设计的原则,按《2011住规》条文说明,该规范不适用于公寓建筑。但设计实践中的确有公寓符合“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的特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作为社会基本组成的家庭结构也在悄然变化,家庭结构的多元化正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家庭结构决定其居住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由此带来住宅产品类型也多种多样。公寓建筑也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以往公寓指为特定人群提供独立或半独立居住使用的建筑,多为企事业单位建设管理,如:学生公寓、青年公寓、专家公寓等。但近年来市场上大量出现的公寓类产品却并非如此,通常各套产权独立,且套内厨房、卫生间、客厅等功能空间及设施齐备。这一类建筑通常以“公寓式住宅”出现,市场保有量大,且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各地执行中,经常出现规划审批按公共建筑,规避住宅日照要求,消防审批按住宅,简化消防设施布置。笔者认为,应将公寓细分,符合住宅特征及功能属性,供家庭居住使用,套内厨房、卫生间、客厅等功能空间及设施齐备的应归类于住宅,不妨就定义为“公寓式住宅”,在住宅规范中予以明确,其日照、消防均按住宅要求,做到有规可依,也便于设计中掌握。

3、技术经济指标调整。《2011住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再以住宅标准层为依据,而是以整栋楼为计算单元。住宅设计实践中,按《99住规》计算的套型建筑面积仅包含了标准层的公摊面积,屋顶电梯机房、楼栋出入口门厅等并未计入。住宅楼的楼梯、电梯、机房、门厅等属于整栋楼所有业主,业主对其拥有的使用权是平等的,所以应该共同分摊其面积,应该说新规范更加公平合理。《2011住规》还引入了套型总建筑面积的概念,即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套型总建筑面积计入了阳台面积后,对住宅套型面积大小反应的更加客观准确。

4、设施标准相应提高。《2011住规》第5.8.7条将户(套)门宽有0.90米调整为1.00米;第6.4.2条将原规范中“宜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改为“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取消了《99住规》中标准层设置垃圾收集间的规定;增加第6.6、6.7、6.8条分别对无障碍设计、信报箱、共用排气道进行了规范。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入户门以1.20米宽大小扇门为主,0.90米宽入户门实际使用中如家具搬运等确实存在不方便之处,将入户门宽下限调整为1.00米,也是住宅发展的需要。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匮乏,随着土地供需矛盾的加剧,高层住宅已大量出现,高层住宅垂直交通主要靠电梯来解决。电梯设置除考虑日常人流垂直交通需要外,还要考虑保障危重病人安全,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能满足紧急运送病人的需求。尽管增大电梯轿厢尺寸会增加一定的公摊面积,但保障高层居民生命安全更重要,以人为本才是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高层垃圾收集间设置,带来很多管理问题,对环境卫生影响极大,而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袋装垃圾在小区指定位置集中收集转运处理已非常普及,事实上目前住宅设计中垃圾收集间早已不再设置,取消这一规定符合住宅设计实际。

增加无障碍设计条款是规范保障老人及残障弱势群体利益的体现;从规范层面要求设置信报箱,体现对通信、报刊等传统公共信息交流体系的认同;而厨房、卫生间公用排气道的设置,对住宅户内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上述三项在近年住宅设计中已普遍实施,其它相关规范也有表述。《2011住规》作为住宅设计的国家标准,将其列入加以详述和规范,表明我国住宅设计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2011住规》综合考虑了我国当前住宅设计中的实际情况,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相一致,以居住舒适、安全为本,对住宅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公寓式住宅等建筑形式,期望规范再作调整时能加以界定。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

[2]、《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主编。

[3]、《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安部主编。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安部主编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住宅 绿色住宅 规范 发展前景

Abstract: With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the real estate market continues to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residential, new residential concept as people continue to favor the target. New residential design has the new specification; green housing is gradually being valued by the people. How to build green homes and building green housing specifications and green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prospects have become the topic of our discussion.Key words: new residential; green housing; specific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中图分类号:TU24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新住宅的兴起

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日益减少的资源、环境污染、交通等问题,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不仅只是“居住”,而更重视的是一种生活品质。为了使有限的住宅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及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建筑行业对于住宅的要求更加严格和规范。而新住宅就是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产生的。

1、新住宅 新思想

住宅主要是针对“人”的,所以新住宅更要“以人为本”。这是新住宅建设的核心。只有最大程度满足了人的需求,住宅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2、新住宅 新目标

作为新住宅,与之前的住宅相比是有区别的,“新”在哪里呢?除了“住”,新住宅还重视了住宅的健康、环保、绿色、可持续等热门话题。不仅满足居民住的身体的“栖息”,还要“诗意的栖息”,这正是新住宅的目标。

3、新住宅 新规范

新住宅,是在原来的住宅上做了新的修改和完善,自然有新的规范。“新”主要是顺应时代的需要,迎合当下的趋势。下面就以“绿色住宅”为例,论述新住宅的规范要求。

二、绿色住宅及其规范

1.绿色住宅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其最明显的特性就是亲自然性。即在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除改建等一切活动中都自始至终地做到管理自然,爱护自然,尽可能地把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 的构筑物。实现住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2.绿色住宅的规范

绿色住宅社区的规划设计:住宅建设总体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首先,住宅地点的选择要保证人的健康生活,重视人体的舒适感和室内气候的优化。其次空间构成和庭院空间布置要尽可能的使每一户满足,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绿色社区道路系统与轴向景观要尽可能的实现最好。最后,室内设计和室内装潢要秉持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理念来进行,。

绿色住宅外部环境设计:

(一)、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

2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h的标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Ⅲ、Ⅶ气候区 Ⅳ气候区 Ⅴ、Ⅵ 气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 日照标准日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时数(小时) ≥2 ≥3 ≥1 有效日照时间带 (当地真太阳时) 8~16 9~15 计算起点 底 层 窗 台 面 注:1 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类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交付。

(三)、社区内的交通出行路线要方便快捷,建筑组群要与周围的环境想协调。

1 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

2 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3 当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4 在抗震设防地区,道路交通应考虑减灾、救灾的要求。

(四)、绿地面积要达到国际规范标准,。儿童活动场和老人活动区实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们的室外活动舒心、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绿色住宅的经营与管理:注重培养业务人员。经营需要诚信,绿色住宅的绿色经营更要诚信。管理需要制度,绿色住宅的绿色管理更需要制度。

绿色住宅的工程质量:经过国家规定部门的审核通过,严把质量关。严格质量、安全、造价、进度、环境和健康全过程控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防止行政资源滥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行政监督工作规定,坚决惩治滥用行政资源的部门与人员,提高自我监督能力与监督效果。时刻坚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住宅。

绿色住宅的社区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应本着“取之于业主,用之于业主”的指导思想,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培养业务人员,公司管理人员除了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有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的电工、水暖工和电梯维修人员。全天候服务,使业主在享受着方便、快捷和舒适的同时,感到物有所值,这就是高品质住宅的经营理念。

三、绿色住宅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就目前的房地产行业,一些开发商为了更高的利润而忽视住宅的质量、健康、绿色、环保等现实问题,最后自食其果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要规范房地产行业健康顺势的发展,还需要国家的严格审核筛选,使最终到达居民手里的是安全、健康的“绿色”住宅。

虽然,房地产行业依然存在问题,在绿色住宅作为新型发展趋势,不可阻挡的。房地产开发已进入转折点的时候,身处买方市场、不得不为房子的出路多费心思的开发商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房子的自然属性与住户对房子的基本要求。对住宅的主题关注也从务虚的概念转到了务实的健康与生活上。而身处卖方市场,越来越重视住宅的绿色健康和生活品位。二者结合,及应运而生的绿色住宅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绿色住宅想要真正发展需要个方面的人们共同努力去打造,包括主观方面的开发商、设计师等自身的理念;客观方面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且范围大,但我们应该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发展平衡的概念来设计,再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加上技术和法律的保障支持,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我们将来建筑发展中的一支有力队伍,也许将成为主力军。

四、结语

新住宅、绿色住宅或筑生态建筑等,将成为2l世纪建筑设计的主题。但是,要建筑师们切实的行动,不仅涉及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解决很多认识上的、技术上的及建设体制和政策上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技术角度更深的研究,来为绿色住宅提供更充实的理论依据和材料。由于居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而且是关系到百姓民生的大事,也是政府工作的重心,新住宅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建筑系统是人类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能量与物质材料的交流环节,它的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也响应了政府的号召。

参考文献:

[1] 宗小平. 关于住宅装修室内绿色设计研究的探讨[J]. 福建建筑,2007,(8).

[2] 本书编委会 绿色住宅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与节能型建筑技术规范手册 吉林 吉林音像出版社 2005

[3] 单小海,贺成军等 走向新住宅:明天我们住在哪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00

[4] 住宅建筑规范编制组 住宅建筑规范实施指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8

[5] 李晶颖. 生态住宅绿色设计浅析[J]. 山西建筑,2006,(23).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4篇

很多人认为,设计规范是为设计单位、设计人和建设单位制定的,和一般人没有关系。但笔者曾参加了新版《住宅设计规范》的审定,了解规范编制者、建设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和制定过程,新规范的很多条文都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较长时期的国家住房政策、住宅建设类型、后期管理等息息相关,当然更重要的是与老百姓的居住生活息息相关。何以见得?笔者从三个方面说明。

第一,新版规范更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如新规范明确要求“7层及以上住宅或高度超过16米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12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需配置一台能容纳担架的电梯”,这为居住在高层住宅的居民解决了急病抢救的后顾之忧。再如“套内安装在1.80米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取安全性插座”、“阳台栏杆的设计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等,为居民的安全做了保障。

第二,新版规范更注重住宅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家鼓励中小户型与保障房建设,推动住宅回归基本功能和产业化,新规范适应了政策与市场形势,摒弃了与住宅建设发展方向不相适应的条款。如新规范将一居室(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小于34平方米,调整为30平方米,将零居室(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低于30平方米,调整为22平方米。这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前保障房建设的需要,有利于正确引导中小套型的住宅设计与开发建设。

第三,新版规范更注重住宅的长效管理。在以往的设计中,一些退台式、复式或顶层变化的户型,很难避免将卫生间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一旦出现卫生间漏水,将给下层住户带来不便,甚至引发邻里纠纷。新规范规定“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为这类问题在源头止水。新规范规定“新建住宅应每套配套设置信报箱”,保障了居民的权利。又如,在开发商的各种增加利润的策略中,增加隐形面积是常用手法,有时一套住宅的卧室加起居室面积为30平方米,而阳台面积竟达到50平方米!新规范明确规定“阳台面积不超过套内面积的15%”。以往有的开发商把住宅户型层高设计为6米,实际把一层潜伏修建为两层,使产权面积只有实际面积的一半左右,钻国家管理的空子,而新规范明确规定“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米时,应对这些超过3米的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米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米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米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这使得开发商“偷”面积的手段难以实施。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延续;创新;人性化设

中图分类号: 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Abstract: The August 1, 2012, edition of " residential design standards " formally implemented, the 2003 edition of the " residential design standards " abolished at the same time. New standard from specific practice sets out, on the 03 edition of planning made modifications and additions, emphasize more on the humanized design of residential safety code.

Key words: new edition; residential design standards; continuation; innovation; humanization design

我国于2003年修订的《住宅设计规范》已将近十年,这期间住宅格局的变化和居民对住宅安全便捷人性化的要求也在变化,为了适应当前住宅建筑形势,国家出台了新的《住宅设计规范》,新规范延续了旧规范的哪些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哪些创新?

一、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对旧规范的延伸

新规范延续旧规范如下条款:

1:住宅设计必须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相关规定,这是对环保和能源高效利用的重申,也是我国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新规范继续秉承住宅为人服务,关注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

3: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对住宅的要求,决定了城市住房改造的长期性,所以,新规定继续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为完善住宅的改善奠定基础。

二、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对旧规范的创新

新版《住宅设计规范》的出台,改进了近年来住宅建筑的一些弊端,与时俱进的提出了新的设计规定,使其更加安全合理人性化,下面就规范修改新增加的部分论述如下:

1、停用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这是本次规范修订的一大重点,新规范中不再以标准层为计算参数,停用了与标准层面积相关的各种计算和指标,而是以住宅整栋楼建筑面积为计算参数。这样一来,避免了面积按标准层计算出的结果与房管局数据出入颇多的问题。

新《规范》中,明确了阳台的使用功能,所有的阳台都计一半的建筑面积,并对开发商做出要求,不得将阳台面积任意扩大化,以往封闭阳台按全面积收费的做法,使开发商获得额外利益,而消费者额外增加了经济负担,也杜绝了开发商这种不良行为。

另外新规范还新增了凸窗概念:“凸窗既作为窗,在设计和使用时就应有别于地板(楼板)的延伸,也就是说不能把地板延伸出去而仍称之为凸窗,凸窗的窗台应只是墙面的一部分且距地面应有一定高度”,这也优化了住宅面积的计算方法,使购房者得到更多实惠。

除了对计算容积率、偷面积等方面要有所了解之外,对一些小户型购房者来说,新规还修订了各个空间在面积、高度上的规定。比如一居室(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小于34平方米,调整为30平方米;零居室(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低于30平方米,调整为22平方米。

更加强调人性化设计,安全措施更到位。

新规范对住宅设计有了更加人性化的规定。

2.1住宅楼应有电梯且能容担架

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对住宅建筑设计改版最大的一个内容是:总层数在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以容纳担架的电梯。在2003年旧版版《规范》中,对此条款的规定是:“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设置一台可以容纳担架的电梯”。从行文措辞中我们可以看到,旧版规范中的建议条款,在新版中变成强制性条款,这就说明,设计以人文本,以人为重的理念在新版规范中得到了更深贯彻。

新规范同时明确,如果一栋12层以上的住宅楼由2个及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12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但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5层,这一点为楼房住宅改良提出了明确要求。

2.2户型单间配套户型最小22,一室一厅最小30

旧规范规定,单间配套使用面积不低于30,此次新规范明确指出,户型单间配套户型最小22,这就为购房者降低了购买门槛,对刚刚入职或低收入者,这条规定无疑使他们的购房计划更接近实现。

2.3设有单元安全防护门的住宅,信报箱的投递口应设在门禁以外

门禁内设有信报箱,会对住宅安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门禁的设置,让投递员不能准确的将信报等投递到户,给订户居民造成不便。

2.4栏杆:阳台栏杆不应低于1.01米

近年来儿童因为攀爬阳台造成的事故越来越多,新规范规定,阳台栏杆设计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另外,住宅的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不应低于1.05米;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不应低于1.01米,这条规定对儿童保护及安全防御,都是非常必要的。

3、对居住条件的“软件”进一步升级

新规范在居民日常生活方面,也有了更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规定,除了提出电梯不应紧邻卧室、每套住宅应配信报箱等强制性要求外,还对住户的通风采光进行了规定。根据《规范》要求,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每套住宅应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有直接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无外窗的暗卫生间,应设置防止回流的机械通风设施或预留机械通风设置条件。这项规定在方便住户日常起居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这也给购房者提出了新的参照标准,购房时不但要比量住房面积的大小,还包括隔音、通风、采光、日照以及保暖等方面是否规范及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性化的设计更能满足居民的住宅需求,新规范从实际出发,对近年来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纠正和改善,新规范新增条款中有一条:“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这一条规定的增加,进一步规范了安全防御措施,能降低潜在的事故危险概率。新规范中还有诸如“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上,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且设有一座公用的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这条规定就高层安全部署细化,明确了具体设施安置,这是旧规定所不具备的。

在居民建筑无障碍设计方面,新规范硬性规定供轮椅通行的门不得低于0.8米,门把手一侧墙面留有0.5米的宽度,门内外地面差不能高于0.15米,轮椅通道不能少于1.2米。这些规定为残障人群提供了帮助,方便了他们的日常起居和出行,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增加和外界的沟通。

在住宅配套设施上,旧规范规定住宅建筑内不得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及噪音动力设备,新规范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所有动力设施不宜设置在住宅主体建筑内,并强调,不宜设置在和住户相临的楼层内。对于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临时设置,也要加装隔音减震设备以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干扰。由此可以看到,新规范更加从住宅用户视角来切入设计方案,使住宅建筑更符合于宜居乐居的理念。

新规范增加了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的条例,这一条虽然不是硬性规定,但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规范对居民的健康有了更多的重视。对建筑材料及空气污染物限制值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对建筑装修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住宅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在细节的完善方面,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安全设施构建和关照弱势成员的居住灵活性。新版规范避免了建筑执行中一些矛盾,对环保、节能、绿色安全的建筑模式进一步推进,引导中小型住宅的设计和开发,这些举措,必将推动住宅建筑的更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红.新版住宅设计规范与住宅的发展[J].中国房地产,2012年17期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住宅电气设计;配电系统;住宅负荷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改善的需要,住宅建筑及其群体大量出现,电气设计做为住宅设计的重要部分,关系到居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电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住宅电气设计逐渐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规范,下面浅谈本人进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学习和设计过程中,对比以往相关规范的一些体会。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于2012年4月1日开始实施。此规范是为了统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而制定的。

现浅析其中以下的规范条例并对比以往的相关规范:

3.2.1高层住宅高度50m以上且19层以上的建筑,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客梯、排污泵、生活泵为一级负荷。如果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其电子信息设备机房也为一级负荷。10层~18层的二类高层住宅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客梯、排污泵、生活泵为一级负荷。

3.3.1 对不同建筑面积的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做了明确的规定:

A套型号S≤60m2 用电负荷为3KW,B套型号 60<S≤90m2 用电负荷为4KW,C套型号 90<S≤150m2 用电负荷为6KW。此条规范与住宅设计规范中8.7.1“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应根据套内建筑面积和用电负荷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2.5KW”有明显的区别。

3.3.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超过12KW时,宜采用三相电源进户,电能表应能按相序计量。以前相关的规范都没有提出三相电源入户的电能计量需要分相计量。此条规范的条文解释明确表达了:计量可选用按相序计量的三相电能表,也可选用三块单相电能表。

4.2.3 条文解释明确表示了室外变电站的外侧与住宅建筑外墙的间距不宜小于20 m。以前相关规范对于室外变电站距离建筑外墙的距离没有明确的技术参数。

4.3.3 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600KV,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800KV。这条规范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4.3.6相比明显有不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4.3.6“变压器低压侧为0.4KV时,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预装式变电所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大于800KV”。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区用电量增大,规范中充许的变压器的容量也有所增加。

6.2.2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或楼层宜设一个带隔离功能开关电器,且该开关电器可独立设置,也可设置在电能表箱里。此条规范明确了单元可楼层进线电源处应设隔离开关电器。对比《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中的3.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此处没明确地讲明需要装设隔离电器的地点。《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中的第7.010条“由建筑物外引入的配电线路,应在室内分界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隔离电器。”,此条规范只要求在一栋住宅的电源总箱装设隔离电器。

6.2.3 6层及以下住宅单元宜采用三相电源供电,当住宅单元为3及3的倍数时,住宅单元可采用单相电源供配电。此条确了6层以下的单元数为3或3倍数时,单元可单相供电。对比《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的第7.2.1.5“多层住宅的垂直配电干线,宜采用三相配电系统。”有明显的不同

6.3.2 每套住宅应设置自恢复式过、欠电压保护电器。以前的电气规范没有提及住宅应设“自恢复式”电器保护开关。

6.4.6 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60 m2的且为一居室的住户,进户线不应小于6 mm2,照明回路支路不应小于1.5 mm2,插座回路支路不应小于2..5 mm2。此条规范有明显不同于之前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2.2“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2,分支回路截面不就小于2.5 mm2。”

9.3.3 高层住宅建筑楼梯间应急照明可采用不同回路跨楼层竖向供电,每个回路的光源数不宜超过20个。这条规范是以往相关的规范没有提出来的做法。现在的做法明确为:高层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均设防火门,楼梯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楼梯间采用不同回路供电是确保火灾时居民安全疏散。如果每层楼梯间只有一个应急照明灯,宜1,3,5…层一个回路,2,4,6…层一个回路;如果每层楼梯间有两个应急照明灯,应有两个回路供电。

10.1.1 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10.1.2 建筑高度为50m~100m或19层~34层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或等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不低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第10款只对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的住宅建筑作出了规定,现在《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根据住宅建筑的特性对住宅建筑的高度及层数也作出了规定,目的是为了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7篇

规范面积防“偷减”

停用“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是本次修编的一大重点。新规范中停用了与标准层面积相关的各种计算和指标,不再以标准层为计算参数,改为统一以住宅整栋楼建筑面积为计算参数。这样一来,避免了面积按标准层计算出的结果与房管局数据相差大等问题。

新《规范》还规定,所有的阳台都计一半的建筑面积,明确了阳台的使用功能,并指出,开发商对阳台面积不得任意扩大化,杜绝了开发商所谓封闭阳台按全面积收费的约定俗成做法,杜绝偷容积率的行为。另外还新增了凸窗概念:“凸窗既作为窗,在设计和使用时就应有别于地板(楼板)的延伸,也就是说不能把地板延伸出去而仍称之为凸窗。凸窗的窗台应只是墙面的一部分且距地面应有一定高度。”

除了对计算容积率、偷面积等方面要有所了解之外,对一些小户型购房者来说,新规还修订了各个空间在面积、高度上的规定。比如一居室(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小于34平方米,调整为30平方米。零居室(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低于30平方米,调整为22平方米。

采光通风应合理

对于日常家居生活的各个方面,新规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趋于更强的适用性和人性化,明确提出了电梯不应紧邻卧室、每套住宅应配信报箱等强制性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每套住宅应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有直接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无外窗的暗卫生间,应设置防止回流的机械通风设施或预留机械通风设置条件。如此一来,也是提醒购房者在挑选时不但要关注各个空间的面积大小,还包括采光、通风、日照以及保暖、隔音等方面是否规范及合理。

安全措施齐上阵

本次修编的另一大特点是明确了许多安全防范方面的规定。其中,相比2003年版的规范,此次新规范中对住宅楼盘设计影响最大的一个变动是:新规要求总层数在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且其中一台要可以容纳担架。新规同时明确,如果一栋12层以上的住宅楼由2个及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12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但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5层。这对开发商来说在设计上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是一件麻烦事,但对购房者则是好事,今后再购新房就可以有所关注了。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具体条款

近些几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管理和制定了一些住宅设计规范及标准,这些规范及标准与以前的住宅规范及标准有很大变化,按《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等规范为依据进行归纳和总结。下面是笔者在学习以上这些规范后归纳总结出。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与电气有关的条款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条款对比有不同之处如下: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章是电气部分,这章节全部是电气的要求,下面就对比一下《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两本规范中有关住宅电气设计的区别和统一,并提出一些个人关点供大家参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1条: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应根据套内建筑面积和用电负荷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2.5kW。

而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5.1条:每套住宅应设电度表。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不应小于表6.5.1的规定。一类(使用面积≥34m2)、二类(使用面积≥45m2):2.5 kW,5(20)A电度表;三类(使用面积≥56m2)、四类(使用面积≥68m2): 4.0kW,10(40)A电度表。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3.3.1条: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不宜低于表3.3.1的规定:建筑面积S≤60m2:3.0kW,5(20)A电度表。

建筑面积60m2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3.3.2条:当每套住宅建筑面积大于150m2时,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40W/m2~50W/m2计算用电负荷。

这三个规范只规定了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最低值为2.5kW,而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已经废止,新《住宅设计规范》给出每套面积的最低值是22m2的住宅,同时还是应根据各地区供电部门的要求确定每户用电负荷,如哈尔滨市供电部门要求: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每户按6kW设计;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及以下,每户按4kW设计。各地区供电部门要求不一样电气设计也应按当地供电部门提出的要求设计。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2条: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10.2.1条:同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

规范中明确说明住宅建筑必须做总等电位联接,且装有沐浴或浴盆的卫生间必须做局部等电位联接。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2.2条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6.4.1条,规范限制了用户总断路器规格,干线规格和电表规格,并适当留出了发展余地。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中提出的进户线不应小于6mm2,照明回路支线不应小于1.5mm2的规定不满足住宅规范的规定,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是行业规范,应满足国家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而且1.5mm2的导线也太细,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2.3条五个回路;而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5.2.3条也是五个回路;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8.4.2条要求五个回路,除厨房、卫生间外,其他功能房应设置至少一个电源插座回路,每一回路插座数量不宜超过10个(组)。

新规范明确指出厨房和卫生间插座各自为独立回路,而旧规范只是说宜设置独立回路。《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还明确了插座回路不宜超过10个(组),这是指大户型的住宅或别墅,以前大户型的住宅或别墅插座超过10个时也用一个回路,现在按规范就可以设两个插座回路了。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2.4条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8.4.4条。新规范均明确了都什么回路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2.5条、第8.7.2.6条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10.2.1条、第6.3.1条略去。

新规范指出总进户线设报警装置,住宅都是无人值班的,因此对于无人值班的住宅做动作跳闸比较容易实现。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3条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8.4.3条。新规范明确了每套住宅必须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分户箱内还应设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隔离电器。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4条、第8.7.5条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8.5.5条、第9.2.3条略去。应急照明此条取消了不让用自熄开关控制应急照明的规定,应急照明当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的,应设置火灾时能自动点亮措施。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9篇

关键词:使用面积;住宅标准层;套型总建筑面积;套型阳台面积;住宅楼总建筑面积

中图分类号:P2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住房市场快速发展,住宅品质有了很大变化,住宅形式也越来也多。房屋的各项面积指标作为房屋所有人拥有的房地产权益的量化指标其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与开发商、购房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避免住宅工程在投标、立项、报建、验收以及销售、管理等环节出现计算方法不一致,多种计算结果的情况,住建部于今年的8月1日起执行新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对在住宅设计阶段需计算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做了调整,将原规范的7项经济指标简化为5项,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部分修改,使其简单易算,有效反映客观实际。

原规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住宅标准层总使用面积;住宅标准层总建筑面积;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套型建筑面积;套型阳台面积”共七项。新规范保留了“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和“套内使用面积”两项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对其余五项指标进行了删减和修改。调整为套型总建筑面积,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三项指标。

原规范的套型面积计算方法是以标准层为计算参数,反求套型建筑面积。本次修编以住宅整栋楼建筑面积作为计算参数。老规范中提到了标准层的概念,标准层就是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若按标准层来计算,标准层中的套型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公摊面积,但在标准层公摊面积中只考虑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而首层和顶层与标准层平面不一致部位的面积是考虑不到的,例如:首层的公共出入口、顶层的机房,水泵房,水箱间、附属用房等。这样的计算方法不能直观的反映一套住宅全部公摊后所涵盖的建筑面积到底是多少。修订后的新规范把所有的这些面积都算到整栋楼的总建筑面积内,然后用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不含地下室及阳台)得出一个比值,该比值相当于全楼的使用面积系数。计算时用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这一比值所得的面积再加上套型阳台面积即得出套型总建筑面积。这样计算得出的面积可以更好地体现其准确性及合理性,能够保证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一致。

新规范中套型总建筑面积的概念与原规范中套型建筑面积的概念也有所不同,原规范套型建筑面积不包括阳面积,阳台面积是单独算的。新规范把阳台面积也算在套型总建筑面积中,而且计算阳台面积的方法也有变化,原来是封闭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面积计算,未封闭阳台、挑廊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容易混淆。现在统一计算方法为:无论阳台为凹阳台、凸阳台、封闭阳台和不封闭阳台均按其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一半计算,这样也与现行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相统一。

原规范为了不影响“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将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单独计算,该层使用面积不算到“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里,有失公允。这次修编将其使用面积纳入到套内使用面积中,加大计算比值,将利用坡屋顶所获得的使用面积惠及全楼各套型,可以准确计算出参与公共面积分摊后的该套型总建筑面积。若此部分作为阁楼层只给住宅顶层住户使用,其使用面积则应算至顶层套内使用面积内,再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其套型总建筑面积。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其公平性。

本次修编的另一个重点是刚才提到的“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这个系数不能全部反应住宅的问题,而且大家理解和表述的概念也都是不一样,有些开发商及房地产策划企业认为是公摊率,有的认为是使用率,概念不统一。为了防止混淆,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原则性修改,取消了“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这项指标,统一了计算方法,使得住宅各项指标简单易算。

在设计阶段计算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是住宅从方案报批到施工、管理各阶段的主要技术参数。新住宅设计规范的实施必将更好的指导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理解和把握各项指标的计算,更好地体现其公平、公正的原则。

参考文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设计规范范文第10篇

宅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于目前在住宅设计相关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

了深刻的论述,旨在为我国住宅设计相关规范的补充和修订提供实施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住宅设计规范思考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城市化带动了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势态,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目前《住宅设计规范》和《住宅建筑规范》中收纳规范和设计标准,对比《住

宅建筑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高层住宅规定中存在的明显差异,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国家应形成统一的建筑设计标准来约束建筑设计的工作,这有助于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2.住宅设计规范的发展概况

2.1住宅的发展概况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住宅建设市场的强劲上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思想观念

发生了的变化,人们对住宅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实用的居住功能,还对住宅建筑品质提出

了严格的标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住宅产业化能搞活住宅市场,并形

成相应的系统理论指导;在此系统理论化的指导下,能对住宅建设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提供有益的支撑。

2.2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的修订情况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从设计管理、建筑设计通则、防火及消防、居住及公共建筑、

生产与仓库及临时性建筑等方面制定了《建筑设计规范》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此规

范中并没有将住宅设计规范单独罗列出来。在1987年正式推出我国第一部可依赖的《住

宅建筑设计规范》,1999年建设部主编并批准执行了新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此后针对规范中问题做了修正,颁布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2005

年《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和《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52―2005相继

出台,最新版是《住宅建筑规范》GB50096-2011。

3.现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条文内容上不清晰

据统计过往对住宅设计的规范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这些已经被新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所取代。我们了解到住宅规范对低层低

密度住宅、小面积公寓、商住两用住宅仍关注不够,容易造成了规范体系的混乱。

3.2定义相互矛盾

住宅的更新改造目前已成为城市住宅开发的主要形式,但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居

住机能老化,迫切需要对住宅再生的实施做出必要的安排;国家相关规范条文存在严重

缺陷,针对于住宅形式定义的不准确,使得住宅进入市场后发生变化的情况比比皆是。

如:如现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6.4.2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

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而现行《住宅设计规范》另一章中“塔式和通廊

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

联通”的要求,这显然是自相矛盾。

3.3规范适应性差

现行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本应该建立在住宅产业化基础之上,但由于经济的快速

发展,使得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滞后不能有效适应变化和发展,进而不能达到住宅产

业化要求建立完备的住宅标准化体系的要求,阻碍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4功能空间规范不足

目前在现行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中在细节方面还存在缺陷;

如:伴随起居室公共活动空间功能的强化,主卧室会客、娱乐、学习空间的功能弱

化。《住宅设计规范》5.1.2条文说明中“由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

的住宅套型,其面积不应小于30”中对起居室的规范不足以对功能空间的使用面积判

断是否可用,因此起居室的使用面积很难确定。

再如:开放式厨房比较美观,它把两个本来相对独立的空间――厨房和客厅连接起

来,装修风格与整个家居协调统一,目前设计当中经常用到。而且微波炉、电烤箱,洗

碗机等新型厨房电气在现代家庭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储物功能的电冰箱需要回归

厨房,厨房也经常放置燃气热水器、直饮水设备等。《住宅设计规范》5.3.3指出:“厨

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为其预留位置。”对厨房开放

式厨房的使用度做出了要求,却未能提及对开放式厨房需要解决的防止油烟等问题做出

表述,造成厨房的使用功能丧失。

4.完善住宅建筑设计标准体系的建议

4.1明确住宅建筑规范的地位

住宅建筑规范是住宅建筑的依据,其地位必须在建筑法规中予以确认,维护住宅建

筑规范严肃性,做好宣传的力度和规范的推广普及,并且理顺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关系,

梳理关系中所引发的矛盾,及时对细节做出明确的安排和相应处理。

4.2加强基础标准建设

住宅建筑规范需要采用标准的术语进行文本的描述,对术语概念的界定要讲求科学

性和力求规范。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术语标准、

图形标准、模数标准、分类标准,占据基础性地位。

4.3建立与设计规范编制及管理机制

住宅设计相关规范的编制工作要采取实际与专业相结合的方法,要根据住宅建设的

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工作。与此同时,规范出台以后,要严格遵守规范的实施细则,明

确设计标准的时效性和溯及力,建立高效的执行机制。

4.4制定专项设计标准

时代的发展让住宅产业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我们要用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目前

住宅建筑规范性的问题,及时制定有利于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细致而全面的专项标准。

4.5设计结合使用实际

住宅建筑规范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要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规

范的研究和制定,从使用的便捷性和规范性着手;如:我国目前没有可能全面淘汰砌体

结构体系,因此应该对砌体结构相关标准做出调整,使其继续发挥作用。再如:5.8.1

对高层住宅的“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的规定,

并没有对解决安全疏散问题做出详细说明。

4.6提高设计自由度

住宅建筑规范约束了设计的行为,极大控制了设计的自由度造成设计的受限,而目

前建筑设计规范正向“性能规定型”转变,因此我们可以将住宅建筑规范确定为以性能

规定作为制定的基础,并且采用“性能规定型”放宽设计的自由度,以此来辅助和保障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体系框架结构和完整性。

结语:

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的编制与修订工作要以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相对应的整改,

无论是规范的编制工作和规范的执行机制都应该要适应住宅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强

化和理顺各规范的从属关系,以期为住宅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做出

贡献。

参考文献:

[1]任丽佳.剖析住宅建筑设计规范[J].才智.2011(28)

上一篇:房屋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设计软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