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20 12:01:20

中药文化

中药文化篇1

产品结构

汉森制药生产的口服液、胶囊剂、片剂等10个剂型、130种药品,共有188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83个品种、129个规格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76个规格列入OTC目录,36个品种,71个规格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用药、伤科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和诊断用药等。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主导产品四磨汤口服液的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其独特的疗效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多次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并多次被授予“湖南省产品质量奖”。公司的缩泉胶囊为中药保护品种,愈伤灵胶囊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优价产品”,银杏叶胶囊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优质优价产品”等等。公司OTC品种及医保品种所占比例较高,随着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推广、药品分类管理规范的实施,公司产品品种的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

传承中药精髓

汉森制药将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中医文化为己任,其主打产品“四磨汤”源自宋朝的千年古方,具有悠久历史,在江南民间广泛使用。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将其研制成为服用方便的口服液剂型,是公司的独家专利品种。目前市场上除汉森制药的“四磨汤口服液”外无其他剂型产品,又因其疗效好、安全性高,无多巴胺受体拮抗作用,已逐渐成为胃肠系统临床用药的热点,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既可助消化又有胃肠动力作用的纯中药制剂,作为为数不多的中药精品,竞争优势突出。

公司其他主导产品如:“愈伤灵胶囊”为骨伤科专用的纯中药制剂,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在跌打损伤类药品中有较强的竞争实力;“银杏叶胶囊”在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效果独特,目前临床应用广泛,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优质优价产品”;“缩泉胶囊”为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已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公司独家生产,在治疗尿失禁方面有独特功效,该药受益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未来有望快速增长,是公司主要增长点之一。

在不断深化自主研发的同时,汉森制药与中南大学药学院、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密切合作,积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依托科研院所的人才及技术优势,加速研究开发适用症更为广泛、使用更为方便、剂型更加先进的系列新产品。目前,公司正在参与由国家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复旦大学等部门联手的“973计划”中医专项的部分课题研究,该项目是湖南省医药领域首例获得国家“973计划”资助的项目,对我国中医药理论的完善、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开展、民族产业的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扩大产能再续华章

汉森制药此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900万股,募集资金拟主要用于口服液及胶囊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扩大公司拳头产品四磨汤、银杏叶和缩泉胶囊等产能,巩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的生产规模,有效缓解市场需求压力。2009年“四磨汤口服液”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市场前景良好,预计未来3年销售额有望保持30%的年增长率。“银杏叶胶囊”是国家优质优价品种,在参与药品招投标中具有明显定价优势,有效成分含量为同类产品最高,2010年有望增长40%;“缩泉胶囊”已入选基本药物目录独家剂型,为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使用的药品,2010年有望增长100%。募集资金将打破公司的产能瓶颈,令公司如虎添翼。

中药文化篇2

中医药文化翻译是加深了解、学习及掌握中医药技能的必备知识。本文将从近十年中医药文化翻译主要集中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中医药翻译过程中,大量承载文化意义的术语成为翻译的障碍之一,故此术语标准化研究也就成了中医药文化翻译过程中的热点。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化的制定,大量词典的问世都彰显出国内外学者对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不懈的努力。1980年由谢竹藩,黄孝楷主编在北京医学院内部发行的《汉英常用中医药词汇》是第一本中医英语词典,标志着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开始。在WHO协助下,经过各国学者不断努力《针灸经穴命名国际标准》于199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化奠定了基础。《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于2007年颁布实施,这标志着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广泛开展。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医药术语标准化的态度各不相同。GiovanniMaciocia认为中医术语翻译的研究应该注重术语内涵的解读,而不应围绕字词本身论争不休。不同的译法丰富了对中医的理解。核心概念的翻译必须一致(如阴阳、五行、脏腑等),一般术语的翻译则不必强求统一[3]。李永安比较早期西医名词统一的历程和目前的中医名词英译标准,以古今对比的形式,从多方面探讨了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过程中应该向西医名词标准化过程借鉴的内容[4]。李照国认为术语翻译固然很重要,但显然不是中医翻译的根本问题。

《黄帝内经》五部译本译名均不相同,体现出在中医药典籍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对中医药文化具有不同的理解。除了对《黄帝内经》进行翻译之外,国内多位学者还对其英译版本进行评述性研究、描写性研究和语料库研究。2002年施蕴中对Veith翻译的《黄帝内经.素问》作出客观的评述性研究,她详细剖析了该译本的结构、举例说明译者处理难译问题的手段、并分析了该译著存在的问题[8]。肖平也给予了该译本高度的肯定。他认为该译本贴近原作,保持风格;层次分明,逻辑连贯;表达确切,生动传神;译笔灵巧,大胆创新[9]。兰凤利对《黄帝内经•素问》采用多元系统理论及相应的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论进行研究,运用这一全新的方法对跨越近80年、产生9种译本的《素问》英译事业进行了描写性研究,包括不同时期译本的全面历时性描述以及对翻译历程脉络的勾勒。她认为用多元系统论的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释一些由历史语境影响和决定的翻译现象,尤其适用于多年以前产生的翻译作品或是同一原作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同译本进行研究。这一翻译批评的新方法可以弥补规定性翻译批评方法的局限性[10,11]。施蕴中对于建立汉英中医语料库的模型进行了构想,对其意义、知识结构、语言材料的选择、语言材料单元的构建及功能特征、智能结构等进行了详细描述[12]。至此,中医药古籍翻译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对象,进入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阶段。

中医药语言特性研究中医药语言特性概括为哲学性、抽象性、恒久不变性、模糊性、文学性,高度概括性[13~17]。李照国对中医语言特性分别从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对比、比拟、代称、避复、复用、分承、举隅、避讳、连珠与双关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以大量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内容详实。但暗喻仍然作为一种语言修辞进行研究[18]。赵阳以音韵为切入点,对《素问》中的音韵修辞格进行了整理,并运用英汉音韵对比的研究成果,对《素问》英译本中的音韵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医典籍英译应兼顾其科学性与文学性,在确保译文内容正确的前提下,要利用音韵等修辞手段,增强译文的可读性[19]。傅灵婴指出中医语言是典型的模糊性语言,是中医模糊思维在语言上的体现,并且从术语、修辞以及数词三方面对中医模糊语言的英译进行探讨[20]。产生中医语言模糊性、哲学性、高度概括性、文学性和抽象性的原因,仍局限在对不同修辞格的深入研究中。中医药思维方式研究早在1986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史教授UnschuldPaul就在其巨著《难经》前言中提出中医语言具有隐喻的作用,并强调中医用语隐喻形象对中国人接受中医理论具有决定性意义。指出如果想最大限度的再现其原文信息和内心感受就不能忽略中医用语的社会和生活关联性[21]。直至2008年,闫舒瑶在其文章中提出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为思维手段的隐喻是中医语言的特征[22]。至此,隐喻作为中医药理论构建的思维手段才摆脱修辞格研究的束缚,逐渐受到国内学者重视。汤思敏指出隐喻是中医语言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医语言的病因、病症、治疗、用药等术语中存在许多隐喻[23]。甚至可以说“唯象”的中医语言“无譬,则不能言”[24]。中医学是在古代中医典籍的基础上系统化形成的;绝大多数代表中医学专门知识的概念在中医典籍中首次通过隐喻(metaphor)、以类比(analogizing)的方式命名、形成,体现着中医学特有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25]。谢菁认为中医文化是基于隐喻的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具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即在援物比类的背景下中充斥了大量的隐喻式思维模式,她将《黄帝内经》中普遍存在的隐喻思维表达方式进行归类,将其分为自然型、社会型、哲学型隐喻,并提出相似性是中医药理论中普遍存在的战争隐喻构建的认知基础,体验性是战争隐喻构建的哲学基础[26,27]。肖建喜对建构针灸学经典理论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学说到针灸学经典理论体系中的经络、输穴、刺法灸法、治疗学等子系统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认为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可以说,隐喻从根本上建构了针灸学经典理论体系[28]。殷平善、贾春华、屠金莉还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的概念隐喻对中医药理论中的隐喻思维模式以及文化进行分析,对比[29~31]。对中医药理论中隐喻思维模式的研究,有助于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为作者和读者建立起尽可能接近的心理空间,有助于揭示先祖在与疾病抗争过程中认知客观世界的心理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回顾中医药文化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中医药文化翻译相关文献,总结出中医药文化翻译主要集中于中医药英译术语标准化、中医药典籍翻译、中医语言特性研究以及中医药思维方式研究四个方向。翻译过程中对中医药文化的界定,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宽。

作者:王雨艳 张斌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药文化篇3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重要的是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以强化培养,我们认为下列三个因素对其有较大影响:

1.1教师的主导因素教师良好的心里素质,严谨的治学精神及优秀的教学方法,是强化学习兴趣培养的主导因素。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好教学程序,努力做到讲课时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充满激情,同时注意遵循学生兴趣发展的规律,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让学生感到中药化学并不枯燥,并能主动的去学习钻研。

1.2知识的拓展和更新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及时注意知识的拓展和更新,适时介绍中药化学和医学相关的新内容,介绍学科的科研情况和取得成果,使学生把中药化学和医学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这样学生既掌握和巩固了中药化学的知识,有了解了较高层次知识和针对性更强的理论知识。

1.3实验的重要性中药化学是在实验基础上发展的一门课程,实验课不仅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巩固理论课所学的内容,例如:学生对研究中药化学的步骤和方法有些模糊,通过实验课可以证实理论所讲的内容,由此提高了学生学习中药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此外,我们还准备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改进,增加探索性的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简单到复杂、科学地加以重组,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学生对实验课的改革十分感兴趣,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改革是需要在教学方法、实验项目、学生的考核方法、实验室仪器更新管理、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等多方面探索,才能逐步摆脱落后僵化的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中,教师给出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自由组合一个实验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步骤、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力量、思维的奥秘和创造的神奇,从而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2学习兴趣的发展

学习兴趣的发展是兴趣被激发和强化的延续,我们教研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将所需讲授的知识更加生动、直观、立体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学习中药化学中抽象的内容更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的时间,缓解了讲授内容多课时数少的矛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时,一张幻灯片尽量说明一个问题或一个概念,即每张幻灯片的内容要精简。适宜地引入动画、声音等元素,例如:在解释苷类化合物的酸水解过程时,H+的进攻、苷键原子的质子化、苷键的断裂以及糖的形成可通过动画一步步演示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采用图片、摄影、影像等方式展现各种实验装置,同时简述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提取分离的流程,调动学生感官刺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另外,学生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相互补充、灵活运用,优化课堂教学。

2.2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电子图书室,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多看些参考文献,提高与普及、科学性与趣味性,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开展科研活动组织科研小组,开展科研活动,通过知识介绍,查阅资料、制定、实施研究方案,分析讨论研究结果等步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兴趣连续不断地被激发、强化、发展,学生学习中药化学的兴趣浓厚,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总之,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其与中药学其他专业课程间的相互渗透,中药化学学科的发展,带动了中药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日新月异,社会对大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会发生改变。我们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需求,培养更多应用型的人才。

中药文化篇4

关键词:中医药高职高专;中医药文化建设;主要任务;有效途径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立校之本,决定着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其树立品牌的基础。因此,积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结合办学实践,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1]其中,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体现在人际文化层面是“医为仁术”的道德观,体现在物质文化层面的是存世古籍、相关器物、诊疗实践等各种物化的形式和过程。[2]只有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充分认识、准确掌握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实质,从而更好地培育突出、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所以,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根本。

2.立足办学目标,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

一要弘扬历史。即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及其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及其丰厚的文化蕴藏予以开发、宣传。二要传播理念。即梳理中医药整体观、系统论及辨证施治等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并加以发扬广大。三要崇尚医德。即学习历代医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人格精神和中医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并将之作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四要推广普及。即推广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认可中医。只有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等,才能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扩大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等,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点。

3.发挥学校优势,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

一方面要开展理论研究。即,开展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对象,以中医药学发展史、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探讨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研究。即,开展中医药诊治方法研究。既加强中医药四诊方法、辨证论治等独到的诊治方法的研究,探讨其临证特点和辨证施治规律等,又加强民间中医绝技和中草药的搜集、整理等,并进行提高和推广的应用研究。同时,还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研究。即,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自身研究,探索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系等。只有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探讨,才能将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所以,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探讨,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键。

二、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途径

1.建立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体系

环境形象体系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建立环境形象体系,要注意做到两点:

一要对校园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即在校园的整体布局上,依据学校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科研、医疗、生活等需要,建设独具特色的建筑群或单体建筑,并依据各建筑功能与风格的不同,加以命名和标识。从而以表征建筑折射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精神,彰显中医药文化精髓,突出中医药文化的底蕴,使校园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教科书。

二要对校园环境进行精心规划。即对校园的道路、广场、园林绿化等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的布置,丰富和拓展各空间的中医药文化功能。包括实施中医药文化“上墙”,比如在走廊悬挂名医画像名言,中医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药主题字画等;“下地”,比如在道路镌刻或书写中医药名篇、格言等;“矗立”,比如在广场设立中医药励志石、历代名医雕塑等。从而寓教于景,使之成为培育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

2.策划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

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彰显中医药文化特征的重要渠道。策划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开展中医药校园文化活动。其中,一方面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成立学生推拿协会、针灸协会、刮痧协会等学生社团,举办“杏林之春医学节”、“药膳美食节”、“中药标本展”等艺术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开展中医药文化学术活动,包括开展名老中医学术讲座、“杏林讲坛”等学术活动,举办“中医药经典著作读书班”、“传统中医教学班”等教学活动。此外,还要组织开展太极拳、气功等中医药保健体育活动,让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二要开展中医药服务群众活动。其中,或者利用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师生走进农村、社区,进行中医专家健康咨询服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开展中医健身方法演示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或者利用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开展医疗义诊、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并发挥学校附属医院专科专病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等等。

3.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

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宣传、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基础。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要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着眼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培养既精通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中医药文化修养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二是加强理论培训。即,以提高师生的中医药文化修养为立足点,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讲座,组织学习文史书籍和中医药典籍等,引导师生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掌握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等,提高其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本领。

三是建立宣讲队伍。即,以有效地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为出发点,组织成立以专家为主、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中医药文化宣讲队伍,并通过举办中医药书画展、摄影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扩大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4.构建中医药文化建设组织和管理体系

构建中医药文化组织管理体系,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有效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保证。构建组织和管理体系,要抓好如下几点:

一要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管理、组织与协调,实现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科学化。

二要适当增加投入。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必需的场地、设备等资源和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等,满足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需要。

三要做好统筹规划。将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使之成为学校长远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近期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

四要制定评价机制。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确保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全校教学、管理、服务业绩等评定工作之中。

三、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统筹规划:使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计划、措施等相互协调,使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促进提高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因地制宜: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中医药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学校的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

二要做到“两个并重。[3]”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既注重建筑风格、内部装饰等硬件建设,又注重教育、管理和服务理念的更新,道德修养的提高等软件建设。专业与科普并重:既强化专业教育,教育师生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信念,又强化科普宣传,创新建设载体,充分利用校报、网站、校园广播等进行传递文化内涵。

三要做到“两个把握”。把握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中医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精髓实质和独特价值,注意建设的侧重点和具体方法,从而增强其凝聚力和创造力。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规律: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分解、合理设计,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系统中的各要素、各项目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整体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其成,周晓菲.认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N].中国中医药报,2009-07-16.

[2] 于铁成.关于中医药文化建设[EB/OL].省略.2009-07-01.

中药文化篇5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人才;高职高专院校

中医药文化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祖国医学发展中的瑰宝,是人们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系[1]。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而中医人才则是直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优秀群体,而优秀的中医人才则是同时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和中医文化素养的综合型人才[2]。只有培育一批素质良好的中医药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医药文化才能代代传承。纵观国内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多重技能型的培养,而轻中医药文化人文素养的培育[3]。这种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阻碍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进而影响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很少高职高专院校对此进行研究,缺乏借鉴经验[4]。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一条技术技能与中医药文化素养并重的高素质人才新型培养模式,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及中医学更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中医药文化概念、传承及发展现状

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中将中医文化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广义(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和狭义(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的两个角度阐释了中医文化的概念[5]。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医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有着辉煌发展阶段,也经历过挫败甚至面临濒危的发展境遇,直到2003年广东省中医院运用中医中药在抗击非典SARS病毒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重新赢得了世人的信任,中医的发展再次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5年屠呦呦因从中药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获得了医学诺贝尔奖,再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医的疗效和发展的无限潜力。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中医学的发展及中医药文化的建设。2009年国家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意见》中确定了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方略。2010年我国中医学中的针灸率先成功申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研究部署了“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2016年国务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将中医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中共提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为我国中医学、中医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2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现状

2.1培养中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全日制的普通高等教育、师承制学习以及继续教育,其中全日制高等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而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全日制高等教育来培养中医人才的模式是采取2年在校理论学习+1年床实习的模式,学制总共3年。在2年时间内要学完所有的理论课,理论课主要涉及内容包括中医类各基础和临床学科、西医基础及临床学科、思政课、英语课等,范围广泛。面对仅有的2年理论学习时间,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数在中西医专业理论课比例设置上多是中西医并重,造成中医类相关专业课程及与中医传统文化有关的国学课时大大缩减,只注重了医学知识的广度,而忽视了中医学、中医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度学习,不能更好地深入理解中医学及中医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2.2中医课程内容上重专业课,轻传统的国学及中医经典

中医四大经典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它是中医学的精髓,是衡量中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它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及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方面。中医四大经典是我国古代医家朴素的哲学思想与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形成的中医经典著作。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的培养,为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奠定基础。而各大高职高专院校的中医经典教学安排上多是以选修课为主,学时少的只有2节课时,教学师资上多是缺乏临床经验的中青年教师,而拥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的高年资的双师型人才缺乏,教学形式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课本为中心,内容上以经解经,造成了中医经典教学课堂缺乏生气,内容重复单一,学生无兴趣和激情的境况,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中医家的医理,更不用谈对中医的继承和发展[6]。此外,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安排上除医古文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人文知识课程开设,接触和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机会少,中医文化底蕴底子薄,造成了中医经典的理解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中医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大影响了高水平中医人才的培养及中医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2.3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上重院校教育培养,轻师承(跟师)制培养,改革缺乏创新

历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导致了各大中医药高校在招生规模上出现不断扩大的现象,面对大批的中医类专业学生教育的现实问题,各大高校只能纷纷采取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院校培养成了中医人才教育培养的主流,而这种大批量的培养模式也培养了不少的中医类医生。从多年来全日制的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来看,高学历的中医人才不少,而真正优秀的却是凤毛麟角,普遍存在着传统中医药文化底蕴基础薄弱,中医药专业基础不扎实,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差,临证中缺乏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医德医风不佳等问题。院校面对中医类专业学生人数多与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堪忧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高校相关的教育研究者先后进行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但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内容,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变革,各大中医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在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缺乏创新,含有地方特设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中医流派的中医人才培养缺乏[7]。当前只有少数的中医类高校以师承(跟师)制培养为突破口进行改革尝试,这种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相比,更多侧重在因材施教上,根据每位徒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学、中医文化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更好地传承中医学及中医药文化,但此种培养模式无法大批量的培养中医药人才,一时间难以推广[8]。

2.4教学形式上重理论,轻临床

由于“2+1”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培养模式,学制时间短,很多院校在专业课课时安排上多是采取压缩实践课,而中医学中比如四大经典内容是中医学的精髓,是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体会到理论学习当中历代医家治病的精妙之处,才能抓住医家治病的关键点,才能更好领悟医家治病的医理知识,才能更好地去传承中医学,发展中医学及中医文化。这种重理论,轻临床的教学形式忽略了从实践中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

3中医药文化融入高职高专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几点措施

3.1调整课程设置比例,开设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将中医经典纳入必修课

首先在明确2+1的3年学制的背景前提下,以突出中医药人才培养特色为基础,着力调整中西医各类学科的设置比例及相关课时安排,由原先的中西医并重转向重中医,而相对弱化西医,适度压缩如思政课、英语、体育等非专业相关的课的课时;其次开设与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人文课程的选修课,并进行学分制的考核,以学分制的形式激发中医类专业学生多涉略和了解传统的中医文化以增加学生中医药文化底蕴。再次将中医经典纳入必修课,增加理论及实践课时。遴选出高年资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在授课形式上多结合现代网络科技,创新教学模式,内容上多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及临床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医四大经典理论精髓的深入理解,以利于更好传承中医学之精华[9]。

3.2建立含地方特设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结合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培养技能技术型的中医药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结合自身特点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上主要强化技能的培养,而弱化了中医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了技术技能型的中医药人才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度不高,在职业的忠诚度上不佳的现象出现。因此在技能技术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上加以创新以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及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从古代延续至今且含有地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医学流派主要有江西的“盱江医学”、广东省的“岭南医学”、江苏的“孟河医学”、安徽的“新安医学”等,这些医学流派颇具有地方传统中医文化的特色,在古代时期就涌现出不少的名医[10]。然从现代中医传承上看,继承各大医学流派学术思想的优秀中医人才却屈指可数。因此,将含地方特设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无疑是一种创新。例如当前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正结合自身的盱江医学文化、建昌帮发源地的文化背景进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开设了具有特设的盱江医学试点班和建昌医药试点班,而这些改革尝试将中医人才培养和地方传统中医药文化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进而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及传统中医药文化。

3.3加强校园内传统中医药文化建设

中药文化篇6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1]。正所谓医疾同根、药食同源,在几千年来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药文化体系。可见,中医药文化本身即来源于生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渗透至生活的点滴之中。笔者对生活中接触到的中医药文化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文学作品中的中医药元素

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是最真实生活的高度体现。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人们在读完之后,不仅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及黛玉宝玉的爱情故事印象深刻,就连对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点滴细节也颇感兴趣。在《通行本第六十一回》当中,有一段贾府上下因为一瓶玫瑰清露和一包茯苓霜而大动干戈的描述。其实,这恰好说明了玫瑰清露和茯苓霜良好的药用价值及弥足珍贵。还有,《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炼仙丹的故事,在我们探究中药学的发展史中发现,唐朝时期以矿物药为原料,从中炼制丹药盛行一时,也形成了丹药可令人长生不老的传说。

当代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中,也经常能够体现中医药因素。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对绝情谷中美丽剧毒的情花虚构渲染得精彩神奇,故事情节也以找到情花的解药而展开,最终的结果是天竺神僧发现了情花的解药即是剧毒的断肠草,解毒的机制则是中药配伍当中的以毒攻毒原理。还有用毒蛇的蛇胆解冰魄神针剧毒的道理,也是以毒攻毒的思想。可见,金庸小说引人入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结合了人们感兴趣的中医药经典理论。

二、成语典故中的中医药元素

我们当代经常使用的很多成语也与中医药文化有很大的渊源。比如,成语“对症下药”和“起死回生”,就分别来自于《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关于华佗对两个病症相似的府吏“即各与药,明旦并起”[2]的记载及扁鹊“治活暴亡的虢国太子”的传说。

在古代,中药方剂与治病方法之间有“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关系,这个基本思想理论被广大中医药人员深深牢记的同时,也被天下百姓熟知,“方法”一词也慢慢的成为以上理论的简称,并扩展应用到各个领域。还有,东汉著名的将军马援因引种中药薏苡而含冤蒙辱的故事被人称为“薏苡明珠”;东汉的董奉乐善好施的故事被人称为“杏林春暖”等等。

三、古今名人与中医药文化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与中医药有着不解之缘。比如一代圣贤诸葛亮,大家都知道他善用兵法,神机妙算。其实,在我们考察浙江金华诸葛亮后裔的聚集地诸葛八卦村时发现,诸葛亮曾经说过“不为良相,则为良医”[3]这样的话,而且,他的后人也有继承诸葛亮的医术而发展成为具有纯粹的中医的。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虽然他出身官宦世家,也任职长沙太守,但他却抱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努力学习医术,并在后来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后来,人民为了怀念张仲景,便把医生坐在药店内治病通称为“坐堂”。

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有着弃医从文的经历,在他的很多部文学作品里都渗透着中医药元素,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应该就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鲁迅先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对百草园进行描述,渲染了他对童年快乐时光的怀念。

四、深入民间的中医药元素

中医药之所以能逐渐形成科学系统的体系,是与民间百姓的智慧总结分不开的。比如在我国广大农村流传着一句农谚“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就很清楚的介绍了艾叶的神奇功效。又因为五月初五这一天在古代被看成是充满邪气的日子,老百姓就采用艾叶这味具有温中散寒的中药,制成香囊或悬挂在门窗上,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还有,在我国的北方逢年过节有吃饺子的传统,据考证,张仲景在长沙任太守期间,见很多百姓饥寒交迫,耳朵僵冻溃烂,便发明了用面皮包裹羊肉、辣椒、驱寒药材的“祛寒娇耳汤”,即为饺子。1700多年来世代传承,人们每年冬至包食娇耳,纪念张仲景[4]。

总之,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振兴“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们杏林中人有义务不懈努力,创新发展,使之继续为人类健康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为中华文化的传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辉[5]。

参考文献:

[1]吉文辉.试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界定[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33-136.

[2]罗广波,邢岩,林彬.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1,02:108-110.

[3]杨豪,王禄,刘会勋,宋龙涛,杜旭召.试论中医药文化建设在中医院发展中的必要性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0:909-911.

[4]张涛,黄会云,朱朝阳,陈思羽,卓少元.中医教育必须正视中医传统文化与哲学培养[J].内蒙古中医药,2014,07:104-105.

[5]张宗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根――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教育专家吉文辉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87-194.

中药文化篇7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中药文化篇8

[关键词] 国家软实力;中医药文化;建设;传播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12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硬实力方面逐渐和发达国家拉近了差距,然而在“软实力”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表明了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地位显而易见,而其发展和传播对国家软实力提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明确中医药文化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的地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建设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以更好地提升国家软实力这两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1 中医药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地位

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①国家政策对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扶持;②中医药文化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1.1 国家政策对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扶持

国家给中医药发展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为中医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热议中医药文化,认为中医药文化关乎国家软实力,中医药文化对促进祖国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1]。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件指明具体措施包括: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等[2]。

国家一系列扶持中医药政策表明国家对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高度重视,同时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因此,我们要努力执行国家政策,对把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从而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贡献。

1.2 中医药文化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中医药是中国的原创科学知识体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知识方面惟一延续至今且仍然自成一体的一个行业。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养生观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3]。中医药的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以及中医医疗保健模式符合未来医学发展趋势,显示其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第二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说,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软实力的代表,美国靠大片、靠麦当劳、靠可口可乐,中国靠什么呢,应该说靠的是文化,特别是中医药。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人民群众享受中医药服务,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和发展,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贡献。

2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传播,提升国家软实力

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代表,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设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以提升国家软实力?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采取的对策是“先内后外”的原则,即必须先在国内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宣传传播,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以及防病治病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作用,使中医药文化走向千家万户,然后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拓展传播渠道,使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2.1 中医药文化在国内的建设和传播

中医药文化要对国家软实力提升作出大贡献,就必须首先在国内获得很好的发展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2.1.1 扩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和防病治病的疗效 中医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只有服务人民健康,为老百姓治病防病提供很好的疗效,才能让人民群众认可中医、接受中医、宣传中医文化,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养生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长期以来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人们身心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的调整,中医“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保健实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宣传,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提高社会的认知与认可程度。同时,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扩大广大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对于中医药治病方面,要推动应用中医药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的精髓和特色诊疗技术,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服务,让大家实实在在感觉到中医疗效显著,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

2.1.2 发挥高等中医药院校提升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是关键。向公众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开展中医诊疗服务都离不开中医工作者[4]。其次,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工作者和学生不仅掌握了丰富的中医药的知识,而且相对来说他们的素质较高,在传播中医药文化时,更具说服力并较容易让群众接受中医药。此外,中医药院校可以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例如,走向社会,开展诸如向群众普及一些中医治病、防病、养生知识的活动,让广大人民能够更好地享受中医药保健服务,从而认可并帮助宣传中医药文化。中医工作者宣传中医药文化时要营造好的氛围,培育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搭建好平台,让群众熟识中医药文化背景、底蕴的作用[5]。

2.1.3 发挥社区和社会团体向群众宣传的作用 传播中医药文化不是仅仅靠一些中医药工作者即可,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以及普通民众学习和传播中医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传播工作,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到基层还必须发挥社区的重要力量,社区委员会要做好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中医药服务顺利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让人民群众了解中医,信赖中医。依靠社区委员会使得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更贴近“本土化”原则,让群众更能接受。此外,我们要高度重视发挥各社会团体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在我国有成千上万个社会团体,依靠他们强大的力量将很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在我国的建设和传播。

2.2 中医药文化在国际广泛宣传和传播

中医药文化发挥国内传播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提升其在世界的影响,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2.2.1 “以点及面“带动中医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提出的“以点及面”的原则指的是以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奖和中医针灸文化这两个点来带动整个中医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和发展。我国药理学家屠呦呦于2011年9月获颁素有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以表彰她及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教授在颁奖仪式上说,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中医药,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呼吁开展全球性合作,使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在国际上影响极大。因此,在国外传播中医药文化时,我们以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奖提升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带动中医药对外传播,更具说服力,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信赖中医药文化并接受中医药文化。

中医针灸为中医文化赢得了国际声誉,自1973年4月20日,美国第一个中医法诞生,中医针灸在国际上首次取得了合法地位。目前以中医针灸文化为先导的中医药文化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医医疗机构至少已达10万多家,针灸师超过20万人,中医师超过2万名,全世界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针灸等医疗保健服务[6]。2010年11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针灸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申遗的成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在中医文化中,发展最好和认知度最高的就是针灸文化了,那么我们要发展好针灸服务的同时,利用针灸声誉带动其他一系列中医文化的发展,形成中医连锁文化。

2.2.2 努力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国际认可度 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中医药在亚洲国家的认可度相对较高,中医药已成为亚洲各国家民众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在欧美国家,对中医药认可度还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的国际发展,也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在2011年4月29日,欧盟委员会新闻公报宣布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从5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表明从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中药将不得在欧盟市场上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中药一直被包括在植物药范畴内,由此受到了波及。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尤其在欧美国家扩展中医药在国际的认可度。具体措施包括:①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中医药国际贸易与服务,并充分发挥驻外领使馆的作用,加强对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的指导,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地位;②利用中医药院校接受国外的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知识,或者和国外的大学合作以交换学生相互学习彼此国家的医学文化,这样中国的学生可以在国外大学宣传中医药文化,同时国外的学生回国后也可以帮助传播中医药文化,从而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国际认可度。

2.2.3 拓展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多元化传播途径 强大的传播和辐射能力是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化的重要保障[7-8]。第一,通过合作办学拓展中医教育,在这方面我国做的还是比较好的。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孔子学院已经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平台。其中,包括两所中医孔子学院,2008年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同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建立的第一所伦敦中医孔子学院;2010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的第二所中医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中医药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将中医和汉语融合在一起,能够将中医的精髓诠释清楚,更好地向国际传播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第二,可以通过中医药文化教育系列英文教材,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坚持运用影视、书刊、网络将中医药文化形象化、多媒体化来拓宽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传播渠道[9]。第三,定期开展国际中医药学术活动,出版发行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学术刊物,利用国际博览会、国际民歌节等平台,促进中医药文化与国际医学接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3 结语及展望

国家软实力的建设直接关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而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发展和传播。本文明确了中医药文化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的地位,根据中医药文化的一些现状,提出了中医药文化在国内和国外发展和传播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软实力,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OL]. http:///jrzg/2009-04/06/content_1278721.htm.2009-03-17.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OL].http:///zwgk/2009-05/07/content_1307145.htm.2009-04-21.

[3] 杜尚泽,李景卫.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N].北京:人民日报,2010-06-20(1).

[4] 饶洪.高等中医药院校是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883-884.

[5] 尹冬青.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思维模式[J].医学与社会,2008, 21(11):12-14.

[6] 黄建银.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我国软实力[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2.

[7] 赵海滨.从软实力角度看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167-168.

[8] 邱海云.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及功能[J].甘肃中医,2010,23(1):65-66.

[9] 张洪雷,张艳萍.中医孔子学院与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11):1310-1312.

上一篇:中药川芎范文 下一篇:抗癌中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