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饮食范文

时间:2023-11-16 09:13:38

产后饮食

产后饮食篇1

【关键词】 产后抑郁饮食调节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48-01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既包括发生在产后7d内的轻度的产后情绪低落或产后忧郁,也包括产后2-6周出现的程度较重的产后。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护理等方面已有诸多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的很多因素造成新妈妈情绪沮丧,多数妈妈能自我调节过来,但抑郁程度过了某个界限,就会导致产后抑郁症。

1 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并不存在单一病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1 生理变化 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比平时增长了近10倍,产后3天内迅速降低到怀孕以前的水平。孕激素的大幅下降,可能与抑郁症症状出现有关。

1.2 心理压力 很多新妈妈对即将承担的母亲角色不适应,宝宝哭泣、生病、喂养和教育问题等都容易让新妈妈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

1.3 家庭环境 经济条件,住房坏境,婆媳关系等都是导致抑郁症的因素之一。突然遭受重大创伤,例如宝宝猝死、父母去世等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1.4 既往经历 有过抑郁症史,流产史、单亲、低社会地位、多子女的母亲、父母早年离异、低学历、低收入、等因素均可增加产后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2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包含产后1年内发病的所有抑郁症,但大多数抑郁症发生在产后最初的3个月内。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落泪和不明原因的悲伤。但易激惹、焦虑、害怕和恐慌等症状在患抑郁症的产母也很常见。缺乏动力和厌烦情绪也是重要的相关症状。抑郁症的主动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早睡、疲倦和乏力,还可有便秘。在认知方面抑郁症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缺乏信心。在较严重的病例,还可有自尊心减低、失望感和自觉无用感。对这类病例,应询问其有无自杀的企图。

我们都知道对于刚产的妇女来说产后的食物营养的补给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强体质还可以缓解和减轻产后抑郁症的病情,那么产后抑郁症的饮食调节有哪些呢?①蛋白高纤维高热能为主。②补充足量的水分。③辛辣腌熏食物忌过量。④增加营养。⑤阴阳调和。

3 产后抑郁症吃什么好产后抑郁症防治食疗

3.1 新鲜蔬果、葡萄柚、柑橘类、木瓜、香瓜,此类食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血球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还能有效抗压能消除紧张并有安神静心的作用,不但补充了产妇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减轻抑郁的情绪对于产妇的影响。

3.2 瘦肉、坚果类、绿色蔬菜、番茄、酪梨,此类食物含有色胺酸和维生素B6,能有利于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而富含钾离子则有稳定血压、情绪等作用,还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舒缓抑郁、焦虑的情绪。

3.3 鸡蛋、酵母粉、深绿色蔬菜、牛奶、优质肉类、谷类、南瓜子、芝麻,这些富含B族维生素,能有效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及构成脑神经传导物质的必需物质。还可以减轻情绪波动,有效减轻疲劳、食欲不振、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3.4 深海鱼(如鲑鱼),含有丰富的鱼油以及脂肪酸,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可以部分缓解紧张的情绪,能明显舒解焦虑、睡眠等问题,还可以有效对抗抑郁情绪。

3.5 菠菜、豌豆、红豆,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镁,镁具有放松神经等作用。菠菜是富含叶酸最着名的食材,人体的叶酸含量充足能很好的分泌血清素,舒缓抑郁的情绪。

4 食疗的药粥有如下几款

4.1 养心安神粥 做法:莲子、龙眼肉、百合各20克,大米150克。上述中药与大米洗净后加水适量同煮成粥状即可。服用方法:每晚1次。有养心安神之效,可治疗抑郁症、失眠等。这款粥品味美香甜,不仅可作为抑郁症的食疗方法之用,平时心情沉闷,偶有失眠也可食用。

4.2 远志枣仁粥 做法:远志、炒枣仁、枸杞子各15克,大米150克。将上述中药与大米淘净加水适量共同煮成粥,即可食用。服用方法:逐日1次,睡前1小时服用。这款抑郁症食疗粥品具有解郁、安神之效。

4.3 首乌桑葚粥 做法:首乌20克、合欢、女贞子、桑葚子各15克,小米150克。将上述四味药加水煎煮,去渣取药汁300毫升再与小米粥同煮5分钟后即可。服用方法:逐日2次、有滋补肝肾之效,不仅可用于抑郁症食疗,对失眠、忘记、烦躁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4.4 山药粥 做法是瘦猪肉100g、山药30g各切小块备用,烧锅做水,水开后放入肉块、山药块,撇去血沫,可加一些盐、味精调味,每天一次。

4.5 蒸百合枸杞 百合150克,枸杞子100克,蜂蜜适量。将百合、枸杞子加蜂蜜拌匀,同蒸至百合烂熟。每晚临睡前食用50克。补肾养血,清热除烦,宁心安神。

4.6 莲子百合粥 莲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心悸不寐、怔忡健忘、肢体乏力、皮肤粗糙者。

4.7 甘麦饮 小麦30克,红枣10枚,甘草10克,水煎。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潮热出汗、烦躁心悸、忧郁易怒、面色无华者。

4.8 杞枣汤 枸杞子、桑椹子、红枣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用淮山药30克,瘦肉100克炖汤喝,每日1次。适用于更年期有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苍白者。

产后饮食篇2

观察指标①产妇给予不同饮食后恶心、呕吐、腹胀、口渴、饥饿、焦虑情况。②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③首次下床活动时间。④泌乳始动时间:指胎儿、胎盘娩出后至产妇自觉乳胀,挤压有清淡乳汁流出。⑤泌乳量:乳量充足:产妇哺乳前自觉胀大或手法挤压有大量乳汁喷出,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变软,母乳喂养后新生儿满足、不哭闹、安静入睡,每天更换6次及以上尿布,大便1次/d。乳量不足:挤压乳窦有少量乳汁排出,产妇喂养前无奶胀,喂奶时间长,喂养后新生儿哭闹,有觅食动作,不能安静入睡。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产妇恶心、呕吐、腹胀、口渴、饥饿、焦虑情况比较。

2两组产妇首次下床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排气时间比较。

3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术后72h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充足率达97%,对照组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论

24h恢复普通饮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术后早进食是加速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3]。剖宫产术前,产妇禁饮禁食时间已达数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部分产妇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试产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之后选择剖宫产,术前即已出现脱水、口渴、焦虑、低血糖、低血容量等状况,若术后常规禁饮食,会加重产妇的不适感,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术后康复及泌乳。对照组口渴、饥饿、焦虑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口渴说明体内水分已经失衡,传统应对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增加补液量,加快液体滴速,则会加重产妇心脏负担。尽早经口补充液体和食物可有效解除口渴、饥饿以及由此引起的疲劳、焦虑、烦躁等,提高机体对创伤的耐受力。术后禁饮食是预防误吸引起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术后产妇神志清醒,咳嗽反射正常,侧卧位进食,即便呕吐,发生误吸的可能性极小。恶心、呕吐与低血压、神经冲动传入、手术操作、患者精神因素、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及术后疼痛程度有关,与饮食无关,观察组首次进饮食时间术后30min26例,术后2h74例,24h内均恢复普通饮食,无一例发生误吸,两组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腹胀1例,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封闭后缓解,未出现肠梗阻相关症状。说明剖宫产术后不禁饮食,早进普通饮食是安全的。

术后早进食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传统排气前只进少量流质的目的是减少腹胀发生,腹胀则是因为麻醉对腹腔脏器神经的抑制作用、手术操作对肠管及腹膜的刺激致肠蠕动恢复减慢,肠腔内气体积聚不能排出;剖宫产术属非胃肠手术,操作对象是胀大的子宫,极少直接刺激肠管,新式剖宫产术腹腔暴露时间短,对胃肠功能影响小,随着手术的结束,利多卡因的局麻作用逐渐减弱,术后胃功能1~2d恢复,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数小时即可恢复。早进食通过咀嚼运动及食物对咽、食管和胃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引起胃肠蠕动,兴奋大脑皮层和皮下中枢,使乙酰胆碱释放增加,直接兴奋胃肠平滑肌,加速胃肠蠕动,且膳食纤维可加速食物胃肠通过时间,减轻或消除腹胀,使排气时间提前[2]。流质及半流质饮食不足以满足营养需要,普食较流质食物种类多、营养全面,早恢复普通饮食有利于产妇体力的恢复,观察组产妇初次下床活动时间高于对照组(P<0.01),早活动又可促进胃蠕动肠功能恢复,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2例产妇排气时间提前至术后6h。

产后饮食篇3

让蔬菜和水果占据你的膳食的大部分内容,芦荀、甜椒、野菜、卷心菜、芹菜、黄瓜、生菜、蘑菇、雪梨、菠菜和番茄都富含营养物质并且所含的卡路里不高,所以你可以尽情地吃。至于南瓜和土豆等所含的卡路里较多,所以每天最好只吃一次。

最新的研究发现有些食物比其他的食物更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你可以将其加入膳食中减少摄取食物的总量,这些食物包括:

松子: 松子里面含有的脂肪酸能够促使缩胆囊素的释放,这是一种能够抑制食欲的荷尔蒙。你每天可以在沙拉或者饭菜中加点松子。

全谷类燕麦:富含纤维素的燕麦,例如含有果仁或干果的麦片,所需要消化的时间比较长,同时它能够控制血糖并且传送信息到脑部表明你已近饱了。

杏仁:杏仁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的一种食物,健康并且能够满足你的胃口。

苹果:苹果所含的纤维素比其他水果都多,同时如果在吃饭前能够大力的咀嚼苹果可以增加吃饭出现饱的感觉的速度。

产后饮食篇4

关键词: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0 引言

饮食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甚至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根本内容。在我国夏商周时期以前,部落游牧时期原始部落居民的饮食文化充满着血腥与原始的气息,这种生产力发展十分低下的部落时代的饮食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饮食文化体系。随着夏商周时期封建时代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让居民开始了定居生活。由此,吃穿住行各个生活的基本面才真正结合在了一起。饮食文化在封建社会随着朝代的发展演替,沾染上了不同朝代中制度层面与其他种族文化层面的新内容、新习惯。因此,饮食文化也在其内容上、习惯上以及自身的社会意义上一步步地走向多元化,并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地域性特征。本文在饮食文化的研究上,重点选取了几个历史时期作为研究参照,分析了古代饮食文化中存在的精华与糟粕,并对饮食文化与古代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相应探究。

1 饮食文化的内涵

饮食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形式,是一种集合了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人类财富。动物饮食称之为捕猎,人类饮食才能称之为文化。以北京元谋人为例,他们可能已经懂得用火,并知道熟食与生吃的区别。这表明,他们在吃的问题上出现了与动物不同的方式。因此,元谋人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饮食文化并不只是吃那么简单。饮食文化是一个由多方面习惯与创造融合的文化体系。在饮食中,饮食使用的炊具,诸如明火橱灶;饮食使用的餐具,诸如锅碗瓢盆;还有饮食中食物的制作过程、烹饪技巧,人们的饮食行为习惯、禁忌讲究。另外,饮食中的食物、菜品等更是饮食文化中的重点内容。除了吃的以外,喝的也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古人饮酒谓之吃酒,只是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吃酒的叫法改为了喝酒。饮酒饮茶或吃饭吃菜,其自身包含着的行为习惯也是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饮食文化不仅包括吃喝,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活动、饮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总之,任何地方、任何国家的饮食文化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精神产品与物质资料共同支撑起了饮食文化自身的整体架构。饮食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因为饮食本身是与人类共存亡的。

2 汉唐时期,古代饮食文化的重大转折时期

经过了秦朝统一六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化的历史阶段,饮食文化在此时期已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日常烹饪食物、烹饪方法上有了显著的变化与提升。汉唐时期是一个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繁荣,国家战乱相对较少。同时又开展了与外域的商贸活动往来,中外文化在此阶段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在如此安定且繁荣的封建社会王朝环境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饮食方面发生的转折尤为明显。

在此时期,中国古代饮食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饮食制度上,汉代之后开始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在此之前,饮食生活在先秦时期主要是一日两餐制。从汉代开始,一日三餐制逐步确立,经过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的演替直到今天依然是居民饮食的标准餐制。

与此同时,汉唐时期的饮食文化还在烹饪调料上出现了创新。在东汉时期,我们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必加调味料酱油已经开始使用到饮食制作中了。醋的产生与老抽的生产虽然没有直接的历史证据证明,但从文献记载上,确实出现了关于西汉时期商贾经营贩卖醋与老抽的记载。而当时对这种调味料的称呼并不是今天的醋,而是酢。

汉唐时期起,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出现了一大领域上的创新与变革,那就是茶文化的兴起。关于的茶的生产与饮用习惯,汉唐时期出现了很多流传于今世的发明和创造。据文献记载,茶起源于周代封地,巴。其地特殊产物“香茗”可能是茶的早期描述。在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茶从最初的药用发展为饮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困于原产地西南,缓慢地向东南方向传播。直到汉代三国时期,茶已经出现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的日常饮用之中,以茶代酒的说法也由此产生。汉唐时期茶文化的兴起为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汉唐时期饮食食物上,粟、稻米、小麦等粮食产物作为日常烹食的主食地位开始形成。肉制食品在日常饮食生活中所占比例较多并演化出屠户这一职业。蔬菜在汉代也出现了一些发展,如在温室培育韭菜。

3 古代饮食文化的精华,地方菜系

说起古代饮食,最先想到的便是古代形成并一直沿袭至今的地方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浙江菜、北京菜、闽菜、湘菜、安徽菜,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古代传承下来的菜系。在古代饮食文化中,由于地区饮食群体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特殊饮食需求。饮食文化的地域性,正是因为长时间的地域磨合与改造而形成的。中国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背景,并由于自身的性格差异表现出不同的饮食喜好。具体分类来说,川菜主要就是四川、重庆的本土菜系,四川地区古代居民热情好客、性格火辣。因此自身菜系中也具有辣味十足的特点,颜色鲜艳、材料讲究,外来食客络绎不绝。鲁菜起源于山东,与京师相近。在长时期的封建王朝演进中,鲁菜常常被作为宫廷御膳。究其代表菜品来看,如糖醋鲤鱼、红烧大虾,表明鲁菜偏重于中和、清香的口味特点,在北方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说到菜系,就不能不提老北京菜系,北京作为封建王朝的中心在饮食上也处于全国的中心地位,汉族、满族、蒙古族的政治定都全部以北京为中心,因此北京菜在融汇贯通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与鲁菜有着密切的联系。北京菜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集多种烹饪方式为一体,菜品精致高端的特色。北京的主要代表菜品有:老北京烤鸭、涮羊肉、翡翠白玉羹等。

4 结论

通过对古代饮食文化的研究,以汉唐时期为重点,表明古代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安定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是饮食文化发展的黄金条件。通过对古代饮食文化发展过程的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不仅是生产力条件决定了人们饮食水平的高低,基于民族与地域的内在要求也使得饮食文化内容得以向不同方向进行延伸。结合地域特色观察古代饮食文化,有利于了解古代不同地域中百姓阶层与帝王阶层的生活风气和社会面貌。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汉书[M].颜师古(唐),注.中华书局,2005.

[2] 司马迁(汉).史记[M].张守节(唐),正义.中华书局,2005.

产后饮食篇5

探析古老的中华饮食文化发端及发展历程,无论是分布于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还是深埋于长江流域的仙人洞文化、彭头山文化,大量的考古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标志着饮食文化产生的人工种植的粟、黍、油菜籽,家庭饲养的家猪家狗,人工制作的既实用又寄予了人们某种精神意识的彩陶饮食器具等陆续出现,我们的先民围绕着饮食不断扩展着自己的生活、生产领域,饮食文化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虽然“吃”是本能,但“吃”的内涵有高下之分。“吃”涉及的饮食文化并不只是简单地反映人们对饮食的态度,而是借物抒怀,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既有对淡泊明志的肯定和歌颂,又有对醉生梦死者的否定和讥刺。建立在中华文化统一道德观、社会观、价值观基础上的饮食文化,其意识核心与传统儒、道家的主张一脉相承,表现为“求和”、“养生”、“变化”,并构成了中国饮食的本质文化属性。它概括了饮食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宗旨和生命力所在,规范了饮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由这一本质所决定的,在漫长的饮食文化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练的“医食同源的辨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子食道”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国饮食能够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石。

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养”、“变”源于中华民族创立的古典哲学中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儒家中庸学说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儒家的“仁”、“和”的哲学思想及对饮食的积极、肯定的基本态度,道家为实现长生不老所做的不懈努力,这一切都造就了中国饮食文化以追求“食与人之和”、“食与自然之和”、“食与社会之和”为最高境界。“求和”赋予了中国饮食生存的准则,“和”衍生出“民以食为天”、“治大国若烹小鲜”、“调和鼎鼐”、“嗟来之食”等以食论国、以食论道、以食论人的中华文化特有的经典治国修身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在儒家“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以及“君子远庖厨”等重“有为”轻“饮食”思想的影响下,古代社会对饮食文化的研究,要么是御用文人为皇族达官们献媚邀功的产物,要么是失意文人的寄情抒怀,抑或骚人墨客们闲情逸致的生活感悟。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把饮食活动当成一种完全的被动需求,而不是主动地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在饮食文化上不能“创造一个新的第二性的派生的环境”,因而这种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曾是中国菜肴长期走不出单纯追求“味”,饮料品种单一,缺乏创新的梗桔。从这一点也可一窥中国饮食界在世界饮食业中“叫好不叫座”的缘由。

民间的“吃”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程云在他的《中国饮食文化之根》中说:“谈论中国饮食文化的根源,可以举出三片天地:一是宫廷饮食,二是各大菜系,三是民间生活……目前,研究饮食文化的文章、书籍多把眼睛盯在前两片天地中,更为丰富多彩的民间饮食被忽略了。……民间饮食的主流是崇尚“吃”德,崇尚节俭,既保持着淳朴的意蕴,又善于创新,它们才是中国饮食文化之根。”人民大众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民间饮食理所当然是中国烹饪乃至饮食文化发展的力量之源。忽视民间饮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间饮食既包括民间菜肴、特殊烹饪原料,又包括民间烹饪技艺,当然还包括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及其他精神层面相关的内容。

正因为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思想内涵才用饮食来作比喻,这样更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也更贴切和恰当。这些“吃”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饮食的功能、饮食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人们对饮食的态度,对饮食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以及由此辐射出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扩展到很多相关领域。人们对这些饮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对饮食本身的关注,甚至于更重要(我们决不否认生存是第一需要,而饮食则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因为它涉及到精神追求超越物质追求这样一个更本质的问题,这才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意义所在。所以饮食涉及的饮食文化绝不简单地是“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由此凸显出的精神追求。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举世无双的中华民族饮食史,中国有关饮食保健、养生哲学、烹调心得、菜品欣赏等著作汗牛充栋。从古人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养分,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孙中山先生也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饮食除去它的自然属性外,还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属性。饮食被赋予并反映了人的意识、人的思维和人的心理状态。它结合且融入了历史的、地理的、文学的、艺术的、教育的等精神财富。发展到今天,饮食对于人们来说,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生存和生理的需要,不仅仅是单纯的果腹充饥了,它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社会乐趣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从要求吃饱肚子到要求吃得食美,吃得味好,吃得有情趣,这就产生了对饮食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满足和达到这一要求,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思想观念;形成了各种流派的烹饪技艺;形成了数不清的菜肴食品;形成了浩繁的关于食的典章制度;形成了众多的礼仪风俗以及种种的食疗药膳等等。

饮食与文学、史学、哲学、民俗、艺术等社会科学相结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饮食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饮食在社会生活中牵动人们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饮食中有悲、有乐、有爱、有恨、有情、有趣。饮食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心理世界和思想情感紧紧地交融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进一步充裕,这时的人们更愿意追求与享受饮食文化的乐趣。现在,亲朋聚会,品菜谈心的场面是与日俱增,许多人去酒楼、餐馆,已经不只是为吃而吃了,理性消费逐渐占了上风,返璞归真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成了迫切的要求。这里面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享受。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用在生产食物上的时间就越少,于是“吃”也就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与“吃”相关的饮食底蕴内涵被用做比喻义的频率就越高,它的本义用的就可能越少。我们从这一点就可观察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人们就会从中发现极富哲理的且与饮食相关的饮食文化,说明古人在饮食问题上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究,即由饮食问题联系到更广泛的甚至更重大的问题。

产后饮食篇6

一、饮食文化消失的原因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世代承传的民间文化逐渐消失、甚至部分传承中断的原因为以下几点: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不同来经济理念,更是文化思潮上的碰撞与融合。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放”,其中也指对外来文化积极接纳的态度和对不同文化吸引、吸收的能力,而“开放性”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接纳来自欧洲的芝士,学会品尝大洋彼岸的红酒。也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让可乐、汽水、炸薯条、炸薯片、炸鸡、汉堡包这些东西日益成为饮食市场的重要角色。

(二)自身的忽视

中国近代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所以一些人就把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归结在传统的文化上。所以在他们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接受新教育的背景下,现在年轻的一代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断层。

(三)保护的偏差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视野广、层次深、角度多的文化,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政府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很多偏差。

首先,重申报、轻保护是现在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由于我们所保护的是民间的饮食文化而非官方文化,政府的保护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完全脱节的教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屡见不鲜。

其次,宣传力度不够也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并且它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很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所以,对它宣传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就现在已经公布的几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言,饮食文化涉及的地方微乎其微,仅仅在民俗方面略微提到。然而,韩国人却把端午节作为自己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且更加注重这个节日背后的文化蕴含,在韩国,在端午这一天要吃传统打糕,喝益仁汁等等,端午节已经成为韩国传统节日的代表,这无疑是给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饮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饮食文化氛围的形成

从2008年开始,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在这样的规定下,大家就能有时间在节日当天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吃月饼,这也是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所以,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一种文化氛围,面对强大的西式快餐,我们需要在中国饮食与世界各国饮食碰撞中,找到一个坚固的支点,用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特质来充当这个支点。往往一个有名的餐饮企业背后都有文化的支撑,一个让人记住的餐点往往都是被它的故事所吸引,所以,我们必须从浮躁中走出来,沉淀自身的饮食文化,创造发扬具有鲜明中华美食特色的餐饮企业。

(二)传播饮食文化的记忆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就能唤起那么多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记忆,在国内,是促进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展现与传播,在国外,是对中国的软实力的宣传,所以,要重视饮食文化的传播。

一方面,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宣传。在日本,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被授予“人间国宝”的称号。在人民心中,人们更看重“人间国宝”这样的金字招牌。所以,加大对传承人的宣传,不仅能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而且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传承人来继承、学习饮食文化。

另一方面,加强影视、报刊的宣传。《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饮食文化素材的投入,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用各种媒体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传承方式的改进

在对如何保护饮食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关注的是政府的职责、媒体的作用、学界的责任等等,却忽视了传承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流变性,属于纯粹的手工技艺的传承,一般来说,分为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以及帮工传承等。这几种方式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存在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这样的传承方式已经出现了问题。现在的师徒传承己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师傅不愿教,而是徒弟不想学了。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学习老一代的手艺,也不愿意继承家族的饮食事业,而转向更好的行业和地方去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承人的延续将岌岌可危,培养传承人的方式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变。

1.教育传承

教育传承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种重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办职业技术学校,甚至一些专业的厨师培训学校。这些经过国家认证的学校是专业的、系统的,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饮食的学习中,并且更容易培养出合格的、优质的传承人。

2.个人办班

个人办班的兴起,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老传承人后继无人的情况,总所周知,一个好的厨师,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所以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想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办班。现在,一些社会团体、资深厨师开始自己办班,虽然他的要求不高,学习并不深入,但它机制灵活,学员较广,方法不一,也对饮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补充。

3.经典菜式的传承

中国地域广大,由于原材料和地狱的差别,形成了风格不同的饮食文化区,并且中国的56个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传统文化、发展水平等差异的存在,所以又形成了各自的民族饮食文化。在这么一个复杂的饮食文化体系中,对经典菜式的传承就显的尤为重要了。所以传承人在收徒办班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经典菜式的记录和保护,应该把每道菜式的选材、用料、操作标准等如实记录,进行保护式的抢救,使其能够完整的传承下去。

三、结论

产后饮食篇7

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基本特点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体现了极强的地域特征与民族特性。一方面,土家族饮食文化与武陵地区特殊的自然与社会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另一方面,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也真实反映了土家族及其先民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与民族互动的真实状况,同时更是与土家族民族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切实再现。总体来说,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从文化生态角度来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对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影响较大。在文化生态学者看来,不管环境决定论者,还是可能论者抑或环境适应者都达成了如下共识:即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可以认为,土家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也与武陵民族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武陵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为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武陵地区适宜的气候、丰沛的降水和充足的日照为土家族及其先民从事山区农耕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武陵山区沟壑纵横,河谷遍布。大山的物产、河流中的捕捞以及悠久的山地农耕稻作,推动了土家族先民饮食文化内涵的日益丰富。因此,土家族及其先民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农耕习俗和辛勤的劳动付出,创造了日渐丰富的饮食文化,为土家族民族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进步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第二,从文化交流角度来说,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受到了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巨大影响,饮食结构和饮食风俗逐渐改变,饮食交流、文化互动与采借特征非常明显。文化人类学者认为,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因素或者结构方面有所变化。促使文化发生变迁或变化的原因很多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需要在文化方面也随之产生一种适应性的变化。在同某一族群的接触与交往中,也可能引进新的文化因素与新观念,从而使该文化发生变化。[10](P.305-306)在饮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土家族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与民族互动而产生的文化采借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红薯、玉米、胡豆、胡萝卜等新粮食作物和新蔬菜品种的引进、新烹饪方法和食品加工技术的使用、饮食观念与饮食习俗的更新等新文化因子的介入,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缓慢而持久。第三,从文化变迁本身来说,不同地区、不同辖区的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文化人类学者认为,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文化传播的范围或者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与密切程度”[11](P.213)。基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辖区的土家族与外来文化的接触和文化采借的深度和广度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域和不同辖属的土家族在饮食文化变迁的速度和程度方面也就有很大不同。从变迁速度来说,靠近城市或平坝地区的土家族饮食变迁要比偏远地区、大山深处的要快。从变迁程度来看,交通方便的、靠近汉族地区的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程度要比交通不便山区、远离汉族地区的要深。可见,从文化生态、文化交流与民族互动以及文化变迁本身三个方面来看,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都体现出极强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性。

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文化变迁要经历一个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过程。[12](P.320)在土家族饮食文化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民族互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以及土家族社会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是导致饮食文化发展变迁的主要外因和内因。从外部条件来说,土家族与其他民族互动和文化采借行为的产生是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重要外在原因。从制度层面来看,随着“改土归流”的完成,土家族先民被完全纳入到中央政府的正式管辖之下,民族通婚与文化交流的制度被彻底消除,新的粮食作物和耕作方法、新的烹饪工具和技术、新的饮食习俗与文化等都带来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深刻变化。史籍记载,改土归流以后,湖南永顺、湖北鹤峰、重庆酉阳等地的官员都曾发出告示,规劝包括土家族先民在内的辖属民众采用新的耕作技术,他们劝民广种高产红薯等,在具体“劝农”过程中,不仅告诉当地民众新作物种植的基本道理,而且还告知具体的操作方法。因此,正是这些“劝示”,使得土家族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进而带来了土家族先民食物结构的变化,“出现了饮食文化的变迁”[13]。从内部原因来讲,土家族社会本身的进步与发展是饮食文化变迁的内在驱动力。改土归流以来,土家族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生产积极性有了一定提高,土家族先民的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食物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土家族饮食文化有了第一次飞跃式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土家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土家族民众社会生产、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土家族饮食文化也有了质的提升,土家族饮食文化进入了第二次跨越式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土家族饮食文化已进入了饮食数量与食物品质并重的新时代。可见,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在因素。正是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恒定变迁与发展,这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历史过程。

产后饮食篇8

[关键词]礼;先秦饮食;整合

周代礼制的建立不仅影响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层面,而且对饮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从饮食禁忌、饮食方式及饮食理念三个层面完成了对先秦饮食构建与整合。

一、“礼”对饮食禁忌的整合

原始社会,人类对食物的要求仅仅是果腹而已,并无禁忌。所谓“未由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饮食逐渐重视起来,尤其是“礼”的整合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饮食禁忌。

首先,形态禁忌。主要是人们通过动物形态变化来判断动物是否可以食用。据《周礼・内饔》记载:“牛夜鸣则睿谎蜚雒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色而沙鸣,郁。狸、豕盲视而交睫,腥;乌黑脊而般臂,蝼。”显然,人们观察到动物在声音、毛发、肤色等形态上出现异常时,正是患有疾病的表现,如果对这些肉类进行烹调,不仅气味难闻,而且还会严重损害食用者的健康。

其次,部位禁忌。某些动物的内脏不可食用。如“舒雁翠,鹄、胖,舒凫翠,鸡肝、雁肾、鸨奥、鹿胃”等。因为这些部位或者有毒、或者难于处理,或者与风俗有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在加工过程必须去除特定的器官。如“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脑,鱼去乙,鳖去丑”。

再次,感官禁忌。某些食物在感官上给人造成不好印象,也应避免食用。如《礼记・少仪》提到,“君子不食蹼椤保郑玄注:“《周礼》‘酢作‘豢’,谓犬豕之属食米谷者也。”孔颖达疏:“酰猪犬也;腴,猪犬肠也。”为什么君子不吃这类食物呢?因为猪狗的肠子无论是从视觉、嗅觉还是名称总会引起不太愉悦的联想,尤其对于有地位有德行的君子而言,食用这类食品显然有失身份。

总之,通过“礼”的整合,形成了一套饮食禁忌,尽管有些带有迷信的成份,但大多数禁忌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也使得先秦饮食摆脱过去的野蛮,开始走向文明。

二、“礼”对饮食方式的整合

先秦时期“礼”对饮食方式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以及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

先秦时期的饮食搭配主要包括荤素搭配、酱料搭配、主食与肉食搭配。

荤素搭配。水里所产的菜必配陆地动物的肉酱,陆地所产的蔬菜必配水中的物产。以祭祀饮食为例,《礼记・郊特牲》记载:“恒豆之菹,水草之和气;其醢,陆产之物也。加豆,陆产也;其醢,水物也”。这段话是说,腌菜都是水中得到和美之气而生长的菜蔬;而与其相配的肉酱,都是陆地上出产的兽肉。加设的豆,腌菜都是陆地的物产,与其相配的肉酱,都是水中的物产。

酱料搭配。烹调食物需要特点的酱料作为搭配。《礼记・内则》云:“濡鱼,卵酱实蓼;濡鳖,醢酱实蓼。a修,h醢,脯羹,兔醢,糜肤,鱼醢,鱼脍,芥酱。”煮鱼要配鱼子酱,鱼肚里填上蓼菜。煮甲鱼需要肉酱,吃干肉条要配蚁子酱,吃熟的麋肉要蘸鱼酱,吃肉羹要配兔肉酱,吃鱼肉丝要配以芥子酱等等。

主食与肉食搭配。根据《礼记・内则》记载,饭食在周代有八种,即稻、黍、稷、粱、白黍、黄粱、P、q。在与肉食的搭配上,讲究“牛宜,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此种搭配,还成就了先秦美食“八珍”里的“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二)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

先秦时期,在“礼”的规范下,形成了一套较为标准的饮食工艺,包括烹调器具、加工技术、烹调方法等。

烹调器具,礼食通用。当时用于煮食物的炊具主要的是釜、鼎、鬲等。据文献记载,釜主要用于煮谷物或蔬菜,如《诗经・采苹》载:“云于以湘,维W及釜。”鼎则用于煮肉,除了作为炊器,鼎还作为盛器,贵族们也用铜鼎来盛放肉类和其它珍贵食品。此外,鼎在周代,不仅是一种炊器,而已成为一种礼器,是各级贵族的专用,被视为权力的象征。

加工技术,日臻成熟。食物的加工技术越发细致,对不同食材的加工,都有特定的技术名称。如《礼记・内则》载:“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肌⒗嬖辉苤。”另外,不同的食材,加工方法也有不同,以肉食为例,“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聂而不切。为辟鸡,兔为宛脾,皆聂而切之。”

烹调方法,形式多样。早期人类茹毛饮血,无所谓烹调方法,随着时展,烹调食物的方式在不断进步,逐渐发展出了烹煮、烧烤、蒸、煎等烹调方式。先秦时期烹调方法则更加丰富,所谓“以炮以燔,以亨以炙”,针对不同食材,采取相应的烹调方法,如《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三)形成了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先秦时期,饮食在“礼”的规范下,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饮食礼仪,包括宴会礼仪、餐桌礼仪等。

首先,宴会礼仪。先秦的宴会礼仪主要是“燕礼”,根据《礼记・燕义》记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迎宾。体现在主人对宾客的迎接,所谓“宾入中庭,君降一等而揖之,礼之也”。第二,定席。确立主人和宾客的席位,“君立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大夫皆少进,定位也。君席阼阶之上,居主位也;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当然,席位的安排主要依据来宾身份。“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第三,行酒。“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

其次,餐桌礼仪。饮食摆放有固定要求。如《礼记・曲礼》载“凡进食之礼,左肴右u,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此外,陪同有身份的君子吃饭,需注意“先饭而后已。毋放饭,毋流f。小饭而亟之。数焦,毋为口容”。在席上还需注意“毋抟饭,毋放饭,毋留f,毋咤食,毋m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羹,毋絮羹,毋刺齿,毋f醢”。因为这些都是无礼表现,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以上规矩虽多,但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正如姚伟钧先生所言,“这些繁琐礼节的宗旨,是培养人们‘尊让契让’的精神,它要求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得遵照礼的规定去从事饮食活动,以保证上下有礼,从而达到贵贱不相逾的生活方式”。

三、“礼”对饮食理念的整合

先秦时期,“礼”对饮食理念进行了整合,包括“敬”的理念、“和”的理念、“合”的理念、“称”的理念。

(一)“敬”的理念。是指饮食中要体现敬意

《孝经》云:“礼,敬而已矣。”“礼”的最初形式是先民用饮食的方式向神灵或祖先致以敬意,《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g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正如杨宽先生所说:“把鬼神看作活人一样,给以饮食,在给以饮食时,讲究尊敬的方式,这就产生了祭礼。”先秦时期,人们依然通过精心准备的饮食,传达敬意。如祭祀宗庙,从食物的称谓上可见一斑。《礼记・曲礼》载,“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

(二)“和”的理念。是指要善于调和滋味

《国语・郑语》云:“以和五味以调口”,意思是说,调和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人们口味。《礼记・内则》亦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种调味理念也为后世所重视。该理念还体现在治国方面,强调国家要要尊重不同的风俗。如“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这种理念在先秦时期实属可贵。

(三)“合”的理念

是指饮食要与时节、产地、阴阳相符合。

第一,合于时。饮食要合于时令。《礼记・礼运》强调,“饮食必时”,因为凡是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期,在特定的时节,它们的品质才能达到最佳。如“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KT膳膏臊;秋宜犊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不当时令的食物,不仅口感不佳,而且还会有损人们健康。因此,《礼记・王制》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粥于市”,“禽兽龟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第二,合于地。饮食与产地必须相合,否则就是不知礼。《礼记・礼器》云:“居山以龟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此外,食物品质的好坏与产地关系密切,以鱼为例,《诗经・陈风・衡门》提到,“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显然作者对当时人们热衷食用黄河的鲂鱼、鲤鱼颇有微词,但是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黄河鲤鱼品质的高度认可。

第三,合于阴阳。饮食要符合阴阳。如《礼记・郊特牲》提到,“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再如《礼记・月令》提到天子于孟春之月“食麦与羊”、孟夏之月“食菽与鸡”孟秋之月“食麻与犬”、孟冬之月“食黍与彘”。如果天子不遵照规定,则阴阳混淆,天灾人祸不断,“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可见,饮食合于阴阳也关乎国家安危。

(四)“称”的理念

即饮食要与身份相称。如《仪礼・公食大夫礼》载,招待来聘上大夫的标准是“八豆、八簋、六、九俎”,外加雉、兔、鹑、四味,招待下大夫是“六豆、六簋、四、七俎”。对此,有学者从政治角度出发,指出这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如王学泰先生说:“周代是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按照周礼,各等级的人食有常式,不许僭越;统治阶级内部亦如此。”但是从举办宴会的角度看,这种制度的确立却有着积极意义,主办方可以根据来宾的身份订立相应的宴会标准,这也为后世宴会标准设立开创了先河。

四、结语

周代的“礼”对先秦饮食进行了整合,丰富了先秦饮食的内涵:

第一,饮食禁忌。包括形态禁忌、部位禁忌、感官禁忌。

第二,饮食方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以及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第三,饮食理念。形成了“敬”的理念、“和”的理念、“合”的理念、“称”的理念。

总之,这种整合使先秦时期的饮食从日常需要转变为一种文化,并且深深影响了后世中国的饮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乃.中国古代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陈苏华.中国饮食文化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3]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5]赵锡元,杨建华.论先秦的饮食与传统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89(4)

[6]杨钊.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J].史学月刊,1992(1)

上一篇:饮食减肥法范文 下一篇:饮食禁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