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保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8 01:26:17

团体保险论文

团体保险论文篇1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构建原则

一、引言

任何类型的企业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集团企业从单体企业发展而来,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具有单体企业均具有的投机性、综合性和分散性等特征,同时具有“牛鞭效应”、系统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此,集团企业尤其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二、研究框架设计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应用规范研究方法,设计相应的研究框架。

首先,确定研究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问题,即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研究。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研究包括全部管理层次和实施要素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丰富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并为集团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借鉴作用。其次,根据系统性原则、环境分析起点原则等,构建包括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层,涉及管理目标、实施主体、程序方法、保障体系和管理基础五要素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框架。最后,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层五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三、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应遵循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论的思想是指导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理论。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系统论强调目的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功能的发挥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而系统功能的发挥又与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有很大关系;系统论强调整体优化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整体性能是否最优会受到该系统组成管理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变化的影响,若想发挥系统的最优性能,就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系统组成管理要素及管理要素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整体性能的目的。

(二)环境分析起点原则

环境分析起点原则从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任务环境分析开始。按照系统理论思想,既然要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它就有边界,边界外面就是环境。任何活动的实施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具有主动适应环境并受环境影响的双重特性。

众所周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受集团企业战略目标统驭的,制定集团企业战略目标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只有进行环境分析,才能知晓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迫切形势,以及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利用环境造成的机会,回避环境造成的威胁,发挥自身优势,回避自身劣势。所以,确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必须以环境分析为起点。

(三)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以确立的目标为导向。目标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向、也是评价管理效果的依据。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当然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目标和集团企业战略目标应保持一致,这是由环境分析的结果确定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一部分,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需要以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为目标,保持两者目标的一致性。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在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以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要立足于我国的现状,根据我国国情,而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当然,我们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可以随着环境而变化、调整、优化,是适应环境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要求我们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改变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针对环境保护目标中出现的新的问题不断完善模式。目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着非常迅速、异常巨大的变化,这对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层次和目标,明确主体、完善活动、健全保障体系、优化实施基础,合理保证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目标。

四、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遵循系统性、环境分析起点、目标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我们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分为三层结构框架,即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如图1所示。

五、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分析

(一)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企业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达到的目标,是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就必须从管理目标出发。在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管理目标属于目标层的要素。管理目标是在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考虑了企业使命和风险承受度后制定的。当然,目标应该从上向下层层分解,每一层管理主体都负有与其权责相对应的目标、指标和考核标准。

(二)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方法的实施者或者参与者,是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现目标的主体。众所周知,任何实施行为必然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主体、活动和控制系统。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也是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人,但是人是处于不同的组织中,根据各自组织的权责实现人的意志。所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各级组织中的人,这些组织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部门、岗位、子公司等。

责任主体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力量,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站在所有者角度,通过有效管理所有者的财权,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董事会是集团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同样是经营者财务监督体系的核心和最高层。董事会从行政者的角度,通过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有效性,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监事会是公司的司法者,在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监事会应当全而了解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跟踪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完善内部控制所做的相关工作,检查和研究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和原则的行为;总经理及其集体是公司经营管理最高执行层。从日常财务监督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看,总经理及其集体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执行财务风险控制政策,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及时了解财务风险水平及其控制情况,并确保集团企业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度量、控制财务风险,并定期或者不定期评价财务风险控制的效果和效率;部门主要包括财务风险控制部门、财务控制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企业所有岗位能够实施或者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人,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通过各自职责的履行情况,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企业所有岗位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之所以把子公司单独列为一个责任主体,是因为集团企业所属的子公司往往也存在背离母公司的倾向,从 而使母公司面临失控,导致财务风险。

(三)程序方法

程序方法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责任主体所表现的行为集合,表现为责任主体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为举动,同时也是控制系统主要监督、控制的内容,包括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流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至少应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应对和管理评价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效果和效率是由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效果和效率决定的,我们必须加强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引导、控制和评价,以便使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朝着有利于管理目标去组织、贯彻和实施。

(四)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保证各责任主体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流程来实施管理的程序方法得以落实的制度、机制和手段。保障体系是连接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的桥梁,是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体系,是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机制。没有健全、有效的保障体系,仅仅依靠责任主体的程序方法,很难保证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体系。本文构建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开展信息化、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审计等。

(五)管理基础

管理基础是企业有效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管理环境,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客观环境和经济基础。任何责任主体、程序方法和保障体系都不可能脱离实际而存在,只有立足于实际,具体分析管理基础,才能制定有效的程序方法,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环境的优劣和优化程度,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程度之大有时超过我们的想象,一些企业破产、失败、出现严重财务风险,表面上是风险管理不力,但部分根源在于管理基础恶劣。本文认为框架的管理基础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正直诚信原则和道德观、财务风险管理哲学、企业的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和授权、员工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人力资源政策、错弊和报告、企业文化等。

六、结语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框架分为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个层次,包括管理目标、责任主体、程序方法、保障体系和管理基础等五个要素,它们共同构成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框架,通过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会计研究,2003,10:67

团体保险论文篇2

[关键词] 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5-0113-03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渐放开,保险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韩国,成为亚洲第二大保险市场。但是中国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过低,保险业发展依然不够充分。特别是保险业营销团队大多只注重短期行为,极大地损坏了保险业及其营销团队的形象。保险业的营销团队担负着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的责任,建设好一支高效、忠诚、团结和专业的营销团队,是保险业开拓和占领市场的基石和利剑,也是保险公司获得持久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随着营销团队在保险营销业务运作中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关于营销团队管理的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二、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理论研究

阿尔钦与德姆塞茨(1972)第一次把研究单个营销员转为研究团队,并提出赋予监督人剩余索取权将有利于解决团队成员中“搭便车”的问题。霍姆斯特姆(1982)指出,委托人在团队当中起到打破预算平衡的约束范围而不是监督作用。麦克阿斐与麦克米伦(1991)着重对团队在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Hambrick(1995)认为,复杂环境下的管理者在作决策时要面对大量的信息,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和大量的精力。并指出群体决策明显要优于单独决策,成立管理团队已成为当今保险企业高效运作的不二选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熟,关于市场营销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在渠道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刘志平等(2004)指出,营销渠道与供应链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该并重。周筱莲(2004)对渠道冲突的内涵和产生的根源做了详尽描述。华如兴(2005)指出,在营销团队内部也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指导小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老销售人员负责对新入公司成员进行传、帮、带。待新人完全熟悉业务流程后,使其成员则完全融入团队之中,指导小组即完成任务,史亚楠(2010)指出,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营销团队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何依靠人才激励机制来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更大的潜能,增强营销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王弢(2010)指出,销售团队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销售团队成员的管理。成功的销售团队管理取决于团队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对管理方式的适当应用,以及管理者对公司整体目标的把握和其与各部门配合的密切程度。肖康(2011)指出,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是企业营销渠道团队管理。在营销过程中团队成员间应有效沟通、分工、合作和共同进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且有战斗力的团队。

许多学者同样对我国保险营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少锋(2005)指出,保险公司抛出丰厚的佣金,推出“血缘”和“1+1”增员法,使保险营销人员只经过简单的培训便上岗。邓旭东,徐蓓(2004)深入探讨了在寿险营销团队管理实践中,如何建立结构多元化、形式多样的复合激励机制,科学和艺术地实施有效且持续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创造出营销团队整体的优秀业绩,从而有效实现营销团队的整体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张桥云(2004)指出,营销团队现存的激励依赖症令我国保险业陷入发展困境。目前,保险营销团队中存在着一个严重“人人要激励、事事要激励”的“怪圈”,尤为严重的是,营销团队管理者也在助长这种不良风气。

三、我国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保险营销团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且日趋严重,损坏了保险行业信誉,破坏了保险市场环境。保险营销团队的管理亟待完善和规范。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销色彩浓重

由于规范保险市场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险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由于很多保险公司给出丰厚的佣金,并推出所谓的“血缘”和“1+1”增员法等传销色彩浓重的营销手段,业务员所承揽的保险业务大多来自于亲戚和朋友,营销过程往往夸大保险项目的功能,而投保者对投保细则不甚了解。保险公司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在增员中采取不限量、不求质,不考虑销售人员工作效率的人海战术,使我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受到极大的干扰。

(二)管理模式粗放

我国保险营销团队管理模式过于粗放,主要表现为:1.佣金的支付形式不合理,其单纯按保费收入为基准发放佣金的形式,使保险的团队营销人员疯狂追求业绩。2.保险质量低。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业务中实行“宽进严出”的策略。“宽进”是指承保时虚夸产品功能,不考虑消费者利益,保费越多越好;“严出”则指在赔付时把赔付金额压到最低水平,赔付金越少越好。粗放型的保险营销团队管理模式导致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不信任,进而致使保险公司的声誉日渐下降。

(三)无证从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专业人员流失严重

保险监管部门明确规定,保险销售人员必须持保险营销职业资格证书上岗。但据保监会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3日,全国保险营销员超过300万人,其中保险营销员持证人数仅占七成,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只经过简单培训或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保险营销人员大多是非正式员工,员工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保险营销人员从业前大多是社会富余劳力和待业人员,欠缺保险知识,责任心不强。虽然人才流动代表了市场的活跃程度,但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稳定、团结和高效团队的支撑。国际经验认为,当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在5%~15%时是正常水平,而高于20%时则可能危害企业的正常运营。我国保险机构在不断增多,保险营销渠道不断扩大,但高素质营销人员却逐渐减少,形成奇怪倒挂现象。

谢利人博士曾指出,2010年,仅中国人寿对本、专科学历人才的需求总量就达到34万左右。而中国只有约50所全日制高校设立保险本科专业,毕业生每年约4000人左右。就保险从业人员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看,我国不到美国的1/10。保险人才供给不足,造成保险公司之间激烈地争夺人才,导致保险业从业人员流动加剧。保险营销人员不稳定性增强,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对保险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使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难度增大。因此,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成为保险公司营销渠道团队管理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营销渠道不畅,营销效率低下

目前国内保险业盛行的个人营销已成为保险业的营销主渠道,个人业务已占整个保险规模的80%。但这种保险人弊端逐渐显现,最大的问题是保险公司招揽业务时采用“人海战术”,很少注重营销人均生产力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造成保险营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保险公司陷入到“大量增员—强化培训—急促上岗—迅速流失—大量增员”的恶性循环之中。例如:2005年寿险公司退保金额同比增长56.18%,退保率为3.78%;截至2010年末,寿险公司退保率为2.31%,虽有所降低,但其中中资寿险公司退保率为3.51%,外资寿险公司退保率为1.79%,国内保险公司的退保率仍居高不下。这种营销方式带来了内部治理困难、经营成本激增、展业效率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五)营销团队文化建设落后

团队文化是指团队成员在长期互相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工作方式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团队文化建设是企业营销团队建设的基石,完善的团队文化是营销团队取得较高业绩的基础。优秀的团队文化具有号召力,能够将团队成员有效统一起来,为共同的目标奋斗。我国保险营销团队普遍存在“团队文化模糊”的现象,导致营销人员对市场的把握、营销方式的应用都难以满足保险营销实际工作的要求。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保险营销团队的文化建设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必然影响到团队的营销业绩。

(六)销售团队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激发保险营销团队人员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险营销团队才能够不断创造佳绩。除了在佣金收入、各种福利等物质方面激励团队员工外,精神层面的激励也极为重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和对成功的需要上。但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营销团队尚未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团队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

四、完善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稳定营销团队

保险人才流动频繁、流失严重一直是困扰我国保险业的难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快保险业的规范性建设,引进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从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着手,稳定保险营销团队。

1.加快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造成了保险营销团队成员社会地位不平等,不利于个人发展。首先应把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纳入公司的正式员工中进行管理,给销售人员以归属感;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如实行股权激励等使保险营销人员拥有主人翁精神,建立其与公司同生存、共荣辱的使命感。

2.实行竞业禁止。由于保险业的范围较窄,销售人员行业内部的流动性较大,并且这些流动的人员手中掌握着大量商业信息,他们可能给原公司造成损失。因此保险行业协会应制定竞业禁止规则,规定保险销售员工的离任条件,尽量避免员工的恶意跳槽,保证员工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

3.完善保险业营销管理制度。加强营销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力度,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准入条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到营销增员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对保险营销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确保团队人员的素质与时俱进。

4.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稳定营销队伍。绩效考核是体现营销团队能力的指标体系,也是衡量业绩盈亏的重要手段之一。绩效考核的指标是否合理与营销团队的稳定、团队人员对公司的忠诚度紧密相连。所以要制订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注重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的统一,调动团队所有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5.优化团队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保险公司不断增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制度设计和管理操作,优化团队的人才结构,减少保险公司营销团队由于人员过度流动而耗费较大的投资成本。

(二)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营销团队绩效的不竭动力。激励的形式一般包括动机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危机激励和自我发展激励等。管理中应多种方式并用,起到提高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的目的。

1.物质激励。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人类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组织发展的原始动力。因此,保险营销团队要常常根据保险组织目标与工作计划设计各种物质奖励方案以激发团队人员斗志,提高业绩。

2.精神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对物质的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名誉地位和个人成就等精神需要就会凸现出来。保险公司若不能适时地满足营销团队员工的这些需要,就会造成激励机制的结构性缺陷,打击团队营销人员的积极性。精神激励通常包括尊重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和文化激励等各种方式。

3.危机激励。在保险营销团队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团队人员灌输危机意识,让其在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危机感。使所有团队成员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始终保持这种危机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有一种永不满足的饥饿精神。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会使保险营销团队的个人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保持拼搏精神,从而推动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4.自我发展激励。实现自我价值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高层需求。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良好的团队环境,使“英雄有用武之地”;也要积极保护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保险营销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对营销人员实行激励机制时,也要同步进行严格的管理。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时应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行为。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三)建设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价值认同。由于保险营销团队各具特殊性,往往很难找到可以遵循的规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建立的团队文化必定会引导团队走向成功。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服务性企业,其营销团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的文化认同,确立团队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价值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指对团队人员进行普通教育和培训等旨在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资本性支出行为。其中,核心内容应针对保险公司团队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路径进行常态的和大量的教育投资和培训投资,这对现代保险公司营销团队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nne T Coughlan,Eria Anderson,Louis Stern et a.l.营销渠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Louis W Stern,Adel I EI-Ansary,Anne T Coughlan.市场营销渠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华如兴.保险团队管理技能[J].清华大学学报,2005(6).

[4]解少锋.保险营销团队的管理亟待规范[J].保险研究,2005(3).

[5]李琼,苏恒轩.论保险的整合营销渠道[J].保险研究,2002(6):37-39.

[6]韩泽瑜,纪美霞.影响保险人员流动因素[J].中外企业家,2006(9):89-91.

团体保险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公法上的社团法人;团结原则;补充性原则;自治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早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常见法律概念,但是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本身的法律性质,特别是其组织模式,无论是立法还是学界,都还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结论。在立法方面,从最早的《关于一九九三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再到2001年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一直到2010年的《社会保险法》,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都是从其实际所享有的职能角度进行描述性定义,而没有明确其法律性质或组织模式。例如,根据《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第2条第2款之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指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专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事务的工作机构。但是,这个“工作机构”的法律性质究竟是什么,即其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公法人还是私法人,或从组织模式出发,是以社员为基础的社团法人,还是以财团管理为目的的财团法人,抑或是公营造物法人?现行法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

国内学界虽不乏有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现有法规有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能描述,或单纯地套用行政法上的行政法人或特殊类公益事业单位法人,抑或借用有独立权利能力的保险人等概念,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性质做出概括性的回答。换言之,这些研究缺乏以社会保险的制度原则为依托,从公法人组织模式的角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研究。

如此,立法上的疏漏和理论上的不足,造成实践中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究竟如何组织、其与社会保险行政机关的关系、与社会保险义务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本身的职责范围等问题亦莫衷一是。因此,结合境内外有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成熟理论成果,从社会保险法律关系和基本原则出发,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组织模式予以研究,并进而确定其法律性质,应不单在理论上,亦在实践上,都会对解决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关的法律问题有相当大之助益。

二、作为自治共同体的社会保险

理论上,由于社会保险制度原则上需以排除意思自治原则的方式实现,因而不单社会法律关系须基于公法规定方能得以变更,而且作为社会法律关系主体之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亦应作为公法人予以组织,然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具体的组织模式上应选择何种公法人类型予以组织,则是另一个问题。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公法人通常可分为公法上的社团法人、公法上的财团法人(或称公法上的基金会)和公营造物法人。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选择何种具体的组织模式予以组织之,要取决于社会保险本身的制度原则。以下笔者就从社会保险的制度原则出发,从组织模式的角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法律性质进行探讨。

(一)公法人的组织模式

1.公法上的社团法人。所谓公法上的社团法人系指为履行公法上之任务而成立的以人为组成基础的法人,即其组织上之特征为“以人为基础单位,为人之结合”。其在具体的组织模式上以存在成员资格(Mitgliedschaft)及作为其实现形式的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为特征,其中最典型者莫过于各种级别的代议制机构。此外,公法上的社团法人由于是以人为基本组成单位,即是以独立自主的人的集合为其基本的组织原则,因而其组成成员全体的意思表示,原则上是其对外一切行为的唯一合法性基础。这具体表现在,公法上的社团法人的管理机关组成成员直接或间接都得由其成员经过选举而产生。反过来说,立法者之所以在某些领域运用公法上的社团法人在于,其认为就某领域向市民社会让渡一定程度的统治权,即人事权和财政权,是完成相关行政任务的必要条件,并可借此规避某些政治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法上的社团法人,亦是自治原则在行政组织法上的集中表现。

2.公法上的财团法人。所谓公法上的财团法人,是指基于公法而成立的并被法律赋予权利能力的财产上的集合体。公法上的财团法人的突出特点在于,特定人群有权就其财产所产生的收益享有特定的权利。在具体的组织模式上,由于公法上的财团法人不是以人为基础,因而无须设立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作为其机关;相反,其机关往往是由相关主管机关任命的职业文官或专业人士所组成的委员会或理事会。在此种情况下,行政相对人并不能如公法上的社团法人那样,通过成员大会对法人的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见,相对于公法上的社团法人,公法上的财团法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人事上的独立性,而唯独保留一定程度的财政上的独立性。这亦体现了财团法人的管理机关,是向具有独立性的目的性财产集合(财团),亦即财团的设立目的负责,而非如社团法人在本质上是向具有独立法律上人格的组成成员负责。由此可见,当立法者认为某些行政任务的实现在本质上不需要相关国民的参与决定时,即不需要自治原则时,往往会选择设立公法上的财团法人这种行政组织来完成特定的行政任务。

3.公法上的营造物法人。传统上,所谓公法上的营造物法人是指“公共行政主体为完成特定公共目的,所继续性设置的人与物的结合体。”其最主要的特色在于强调相关行政财产(技术设备、建筑物、公物等)与运营该设施的职业文官的有机结合,以及该设施与其利用者之间的利用关系。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机关所能掌握的财产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并考虑到行政财产的利用往往是设立公法上的财团法人的主要目的,因而公法上的营造物法人逐渐有取代公法上的财团法人的趋势,从而造成两者之间的界限不甚明晰。然而无论如何,与公法上财团法人一样,公法上的营造物在组织模式上亦不存在成员大会,而只存在由相关主管机关任命的职业文官或专业人士所组成的管理机关。营造物使用人对于营造物亦没有参与管理的权利。

综上所述,立法者选择公法上的社团法人还是公法上的财团法人或营造物以作为社会保险的组织形式,在根本上取决于其是否将自治原则视为社会保险的本质要件。

(二)团结原则与补充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险制度必须遵从自治原则

1.团结原则要求共同体的运营须以被保险人和雇主的意思表示为根本的依托。现代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原则之上的,即团结原则与补充性原则。团结原则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团结是人类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同时,团结乃是基于共同的价值导向性,并表现了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感觉,并且群体中的个体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一种互负责任关系。”总之,个体是无法独自生存下去的,必须通过结成共同体才能繁衍生息,这是人类本性所要求的。对此,早在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兼诗人塞内卡(Seneca)就曾言道:“人类社会如同拱顶,若作为拱顶组成部分的个别石头之间无法相互支撑,则拱顶必然轰然倒塌。”历史上,人类以不同的价值理念和目的为基石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共同体,这其中小到家庭,大到各种宗教组织、企业集团乃至国家本身。同时,我们亦可以发现任何种类的共同体,不论其存在的价值基础为何,却都具备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担的功能,其中最典型者莫过于以分担特定人群的风险为主要目的的共同体,即保险。此种作为风险分担共同体的保险在法律上既可以私法的形式组织之,即民法上的保险合同制度,亦可以公法的形式组织之,即社会保险制度。可见,保险在本质上是指由个个活着的人所组成的集合,而非单纯的客体。

当然,个体要想结成特定的共同体,必须要牺牲其一部分的自由。这正如上文塞内卡所描述的那种作为拱顶组成部分石头的状态:若各个石头之间不能保持其固定的位置(这犹如共同体的成员不能脱离共同体的意志恣意而为),则相互的支撑状态必然无法实现,从而拱顶本身必然倒塌。然而,团结原则下的共同体不单强调此种为了团结而做出的个人自由的牺牲,更强调这种牺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其组成成员的个人自由,即共同体是其成员个人自由实现的手段,而其本身非目的。这意味着共同体必须以其成员利益的实现,而不能以成员利益以外的目的的实现而存续。因此,团结原则下的共同体必须要与其他共同体或非属其成员的个体保持相当的距离。这集中体现在“为共同体所筹集的资金不得用于共同体成立目的以外的领域,在社会保险领域则尤其表现为,缴费资金不得用于其他普通国家任务的开支。”而被保险人参与社会保险的运营是避免社会保险嗣后偏离其制度目的最有效的手段。

此外,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是因应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可归因于雇主所掌握的现代生产方式,以及伴随于其的雇主指令权的滥用。历史上工业化的社会问题往往以工人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为了避免过度的工人运动对社会可能的破坏性作用,现代国家普遍承认社会上的强势群体有义务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帮助,即社会补偿原则,并且从社会共同体存续维护的角度看,社会补偿原则可视为团结原则在现代工业化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具体表现之一。从这一背景出发,社会补偿原则下的保险分担共同体的组成成员不仅应包括作为被保险人的从属性劳动者,而且亦应将雇主纳入其中。而雇主在取得成员资格的同时,亦应向共同体履行相当的缴费义务,从而完成其社会补偿的责任,进而促进社会和解和国家团结。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团结原则的要求,雇主应与从属性劳动者一样,在取得成员资格的同时,亦应享有参与保险分担共同体运营决策的权利。否则,很难避免雇主所参加的风险分担共同体,即社会保险不会偏离其本来的制度目的。

综上所述,团结原则要求,作为社会风险分担共同体的社会保险制度,其运营原则上须以雇主和包括从属性劳动者在内的被保险人的意思表示为根本的依托,并排斥社会保险以外的其他主体对其行为的干涉。

2.补充性原则要求在社会风险的分配中国家须处于补充性地位。国家作为迄今人类所能结成的最有权力的共同体,是否应当作为社会风险的分担共同体,则需要补充性原则予以回答。根据补充性原则的要求,共同体的建立应当尊重和考量到个人自由,尤其要遵从“个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规则。由此,补充性原则要求立法者在选择政策工具的时候,要考虑到只有市民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才能通过限制个人自由予以解决。毫无疑问,在给付国家的背景下,社会风险的分担和解决已然成为现代国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但是补充性原则要求,国家在承揽此种社会风险分担任务之前,必须要证明除国家以外其他次级主体是不能解决此类社会风险的分担问题。工业化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个体尤其是从属性劳动者在面对工业化所产生的诸多风险时,如年老、疾病、失业、劳动事故等,是多么的无助。而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个体对于社会风险的无法承担性是可以通过结成非国家的次级共同体即保险予以解决的。由此,基于市场经济秩序的补充险原则要求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风险分担之前,需首先通过允许相关主体结合成作为次级主体的“社会保险”。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保险能够保证其次级主体地位的前提是国家本身没有将其予以“国有化”。或者说,当一国实行普及全民的“全民保险”(或称国家保险或国民保险)时,由于该保险的组成成员与国家的组成成员高度的重合,从而这种“全民保险”将不再具有团结原则所要求的独立性,因而其很难被称作还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反而其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国家供给制(staagliche Versorgung)。但是,这种国家供给制度如果没有高效且独立的代议机构作为其支撑,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的意思自治、选择自由,乃至市场竞争本身的崩溃。因为缺乏代议机构有效制约的“有权人士”很有可能将此种“全民保险”合法地转化为自己的私产,并借此形成合法的金融垄断。借助此种垄断地位,“有权人士”有足够的实力作为资本市场中的“庄家”合法地操纵国民财富的分配,从而市场经济秩序会因此而名存实亡。因此,为了保障市民社会的存续和市场经济的运转,特别是对于那些历史上代议机构不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立法者有必要将社会保险事务从国家一般任务中予以剥离,而尽量委由作为市民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险予以解决之,即贯彻补充性原则。总之,补充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险需要与国家保持相当的距离。尤其是那些历史上代议制度不甚发达的国家更需要严格贯彻前述原则,以避免那些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价值被“全民保险”予以合法的颠覆。然而,补充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不以强制性为必要的民法上的保险合同制度或私人本身,能够完成社会风险的分担。其原因在于,“个人对于其本身所会面临的风险常持低估的态度,并基于此,往往将其他事务,例如到马略卡岛(该岛是位于西地中海的一座属于西班牙的岛屿,是著名的旅游地点)去旅游,视为比预防风险更重要的事务。”从而,如果没有强制性共同体,大多数人很难有真正的动力对风险预防进行投资。而对此,德国联邦甚至认为,私人无法通过自身的资本运作实现社会风险分担这一结论是不需要详细证明的。

我国作为历史上饱受专制主义之害的国家,更应该通过贯彻补充性原则来避免“全民保险”可能带来的对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致命性摧毁作用。同时,我们又要认识到个体是无法独立承担社会风险分配的。因此,遵从团结原则和补充性原则的双重要求,选择以特定的有保障必要的部分国民为被保险人的,具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才能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3.自治原则。所谓自治原则(das Prinzip der Selbstverwaltung)是指行政领域中的相关主体“自己管理,自己责任”的原则,尤其是有选举其管理机关组成人员的权利。最初自治原则只是国民有权就其地方共同体的事务进行自我管理的原则,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早已突破了地方自治的领域。由前文可知,团结原则和补充性原则下的社会保险,必须在外部独立于其他权利主体,并在内部保证其行为是以其组成成员的意思表示为根本依托。这就要求社会保险必须在其组织法上准用自治原则。从权利内容上看,自治原则下的社会保险需要实现其人事和财政两方面的独立:一方面,人事上的独立要求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组成需由其组成成员,即雇主和被保险人,直接或间接决定之,而不能受制于他人;另一方面,在财政上,社会保险应作为法律上的所有权人享有独立掌管和运营保险资金的权利。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经其组成成员的授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才能委由其以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对其资金进行管理运营。

(三)小结:公法上的社团法人是最符合社会保险制度目的的组织模式

从上文可知,相比于其他两种公法人组织模式,公法上的社团法人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在组织上设立有成员大会,以作为其根本的意思表示机关。从而公法上的社团法人是在组织法上贯彻自治原则的当然选择。同时,团结原则和补充性原则又要求社会保险必须从外部到内部都实现自治。因此,立法者只有选择以公法上的社团法人作为社会保险的组织形式才能实现自治原则,并由此贯彻团结原则和补充性原则。具体来说,自治原则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仿造现代公司法人的治理模式,通过建立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董事会,以实现其自身的独立运营。

三、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改进

正如笔者在国内研究现状中所揭示的那样,由于我国学界和立法者长期以来对于社会保险的本质缺乏深刻的理解,造成立法上缺乏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法律性质的明确规定。而实践当中,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总体上不论从人员还是经费上都是依附于政府的事业单位,甚或内部组成机构。从而不论从人事上和财政上都未能为被保险人和用人单位的参与管理留下必要的空间。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知道社会保险在本质上系指独立的个人为了分担其社会风险而结成的共同体,只不过这种共同体的结成犹如国家一样基于强制,而非基于完全的意思自治,因而作为社会保险运营单位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以公法上的社团法人予以组织。此外,补充性原则指出,真正的社会保险应当与国家保持距离,这种距离不单应体现在人事任免的自主上,也要体现在其财政自主上,即社会保险享有自治的权利,社会保险亦是凭借着这种自治权而被其制度发明者冠以社会保险,而非“国家保险”。总之,社会保险是为其组成成员而非为整个国家服务的、以社会风险分担为目的的、自主管理的共同体。由此,为了建立真正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改进:

(一)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社会保险基金三者关系的重新认识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长期忽视从社会风险分担共同体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这三个概念。这集中表现在我国现行《社会保险法》分别设立专章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险经办,但在总则一章中回避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从团结原则出发,我们发现社会保险在本质上就应是一种共同体。因而,社会保险如法律意义上的公司一样,并非指称某种客体,相反其指代的应是一种权利主体,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只不过是这种由人所组成的独立的共同体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而已。同时,社会保险的自治性,要求作为其法律上表现形式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只能以社团法人的形式予以组织,而由社会保险组成成员的缴费和国家补助金所形成的社会保险基金,本身是不可能作为独立的权利主体存在的,因为这和社会保险的自治共同体属性存在根本冲突,相反,它只能成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法人财产权的标的物。犹如法人财产之于有限责任公司一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原则上应有足够的权利对其所享有的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独立的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而不需要其他主体的审批。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治理的公司化重构

团结原则和补充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由雇主和包括劳动者在内的被保险人所组成的社团法人。社团法人的组织模式意味着,被保险人和雇主应享有基于其独立的意思表示参与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权利。当然,考虑到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组成成员的被保险人和雇主往往数量众多,其参与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权利并不一定要体现为事必躬亲。相反,被保险人和雇主可通过选举他们的代表人组成成员代表大会,并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最高权力机关,以实现其参与社会保险经办机关管理运营的权利。同时,在成员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相比于事必躬亲,前述方式更有可能调和法的安定性和成员个体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笔者较倾向于用成员代表大会,而非全体成员组成的成员大会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最高意思表示机关,并由成员代表大会选举出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具体事务。当然,不论具体形式为何,只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对外行为根植于其组成成员的意思表示,而非受制于其他主体,自治原则就能真正贯彻进社会保险制度之中。

概括来说,自治原则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治理的基本结构应为:

团体保险论文篇4

一、组织成立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

上海租界成为“孤岛”以后,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抽调程恩树、林震峰两位党员组成保险业党支部,筹备建立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简称“保联”),开展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广泛发动群众的工作。

1938年7月1日,“保联”成立大会在宁波同乡会召开。在胡咏骐(保险同业公会主席、宁绍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谢寿天(天一保险公司经理)等中上层人士的号召下,参加的会员有三百余人。通过章程,并选举胡咏骐、谢寿天、朱懋仁、郭雨东、李言苓、关可贵、程恩树、林震峰等为保联会第一届理监事。下设会员部、总务部、娱乐部、学术部,另外组成出版、图书、福利等委员会。会址设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60号保险业同业公会隔壁。历届保联会,虽经历了不同时期保险公司有增有减的变化,会员一直保持在一千人左右,最高时曾达一千五六百人,占保险界全部职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保联会历届的理监事均由上中下各阶层人士担任,理事会的主多由各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担任。宁绍人寿保险公司的胡咏骐、陈巳生、龚渭沅,中国保险公司的过福云、孙广志,永安保险公司的容受之,宁绍保险公司的方椒伯、李言苓,太平保险公司的王伯衡、朱懋仁,天一保险公司的谢志方、谢寿天,外商保险公司的朱孔嘉、邱菊夫、过杰庆、曹骏白、胡树白、林绳佑等,均担任过征求委员、征求队长或理事会主席、常务理事等职务,这样在开展会务活动的同时,也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

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是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下的团结保险职工和中上层人士的群众团体,以“联络感情,交换知识,调剂业余生活,促进保险业之发展”为宗旨。它的成立标志着上海保险业的职工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保联”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公开合法团体的地位,根据不同形势和保险业的特点开展工作。通过政治经济时事形势的宣传教育,激发保险业职工的爱国热情,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有的转入大后方,有的进入解放区,奔赴抗日前线。同时,通过保险讲座和学术研究班的形式,培训了一批保险业务技术人员,不但满足了广大青年职工学习保险技术的需求,而且还适应了保险公司大量发展业务的需要。通过各项活动,广泛而又密切地联系保险业职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保联”日益发展壮大,在上海保险业职工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二、创办《保联月刊》(后改为《保险月刊》)

“保联”成立后,为扩大影响,加强与会员和广大职工的联系,1938年11月创办出版了关可贵、林振峰主编的《保联月刊》。1940年1月改为《保险月刊》,成为纯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有关保险学术及保险实务方面的论文,辟有“保险论坛”、“保险浅说”、“保险杂谈”、“保险信箱”、“保险问题研究”、“保险判例”等专栏。发表保险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文章,为广大保险职工提供学术研究和实务方面的学习资料。同时结合形势,宣传抗战的意义,报道演唱救亡歌曲、排演抗日内容的进步话剧和举办青年知识讲座等活动情况,刊载动员保险业资金转移到大后方,宣扬坚持长期抗战的舆论。其中《保联月刊》共出版了14期,《保险月刊》共出版了12期。

《保联月刊》和《保险月刊》作为我党地下党组织直接领导下办起来的刊物,虽仅出版了2卷26期,但对于宣传党的政策,团结教育保险业广大职员群众,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保险理论水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成立大安产物保险公司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原控制上海保险市场的英美商保险公司被迫停业,在沪的日商保险公司因实力薄弱,一时难以取代英美各公司的地位。这是一个发展民族保险事业的大好时机。当时谢寿天向上海地下党职员运动委员会(简称“职委”)书记陆志仁提出创办保险公司的建议,经过地下党领导同意,由谢寿天出面,邀请郭雨东、陈巳生、关可贵、董国盾、龚渭清、全家瑜等为发起人,定名为大安产物保险公司。自1941年10月19日开始筹备,分头负责,筹集股金,注册资金50万元,实收25万元,于1941年11月28日举行创立会,选举董监事,孙瑞璜(新华银行副总经理)当选为董事长。公司地址设在广东路51号大莱大楼内(后迁至北京路356号四楼宁绍人寿保险公司原址)。1942年5月正式开业,经理郭雨东,副经理董国清、李晴斋,总稽核谢寿天。开业后,在天津、南京、广州、青岛、烟台、北平设有分公司,并在武汉、无锡、苏州等地设有处。

大安产物保险公司是一个不满30人的企业,它的高中级职员,多属中共各系统的地下党员,如谢寿天、陈巳生、蒋学杰、赵帛、孙文敏、蔡同华、吴福荣、施月珍等。他们都在大安保险公司的职业掩护下,从事革命工作,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谢寿天、陈巳生经常参加上海金融界、工商界和知名人士组织的座谈会、聚餐会,开展统战工作,联系和团结爱国民主人士。大安保险公司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遵照上海地下党的意图,为掩护地下党员从事革命活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及支持上海保险界群众团体――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的各项活动,做出了显著贡献。

四、发起、推动建立大上海分保集团

上海沦陷时期,英、美、法等国的保险公司已被迫关闭,华商保险公司的分保关系中断,因此,唯一解决分保问题的就是华商联合起来,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经保险业同仁的共同努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完全由华资保险公司组织的分保集团相继成立了六个。

大安保险公司决定发起、推动建立大上海分保集团,以便依靠华商自己的力量,团结互助,妥善解决集团各公司的溢额分保问题。1942年2月,大上海分保集团正式成立,参加公司有大上海、大安等19家保险公司。其实力仅次于太平分保集团。该分保集团都以所属公司的资本金额以公积金额与营业情况等核定,按比例分配,共同负责盈亏。每年并将纯利润提成充作赔款准备金,借以增强集团组织力量和维护保户的保障。此举有效地解决了民族保险业的危险分散问题。这是民族保险业团结互助、反日控制和业务经营上的重要建树,有力地推动了华商保险业的自主经营。

团体保险论文篇5

关键词:专业型; 大学生社团; 建设;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中图分类号:F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82 -03

“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院系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社团的规模正逐步扩大,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已成为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及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

“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是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社会实际进行实践探索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型大学生组织,它以其鲜明的与专业结合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越来越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关注。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其专业建设始于1952年,依托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业背景,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历来重视大学生专业型社团建设,在专业型社团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下文以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为例来具体探讨高校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有关问题。

挂靠在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下的专业型大学生社团有证券投资俱乐部、保险学社、金融英语部落、货币研究会、信用管理学社等,其中证券投资俱乐部、保险学社、金融英语部落是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三大主要专业社团。

一、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概况

(一)证券投资俱乐部

证券投资俱乐部成立于1999年10月,现有新老会员2800余人,以金融学院学生为主,覆盖南京审计学院各个院系,是南京审计学院规模最大的科研学术类社团。

证券投资俱乐部以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证券投资实践水平、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为宗旨,以江苏省金融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金融实验室为活动基地,以《证券观察》为学术宣传刊物,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定期举办一系列学术性特色活动。凭借优质的活动,证券投资俱乐部2002~2003年“模拟股市大赛”被评为“江苏省十佳社团活动”, 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大学生社团”, 2008~2009年被评为南京审计学院“最具影响力社团”,2012年4月荣获“全国高校十大明星社团”称号。

(二)保险学社

保险学社成立于2006年6月,现有会员380余人。保险学社以普及保险知识,传播正确的保险理念,搭建消费者、学子与保险业界桥梁为己任,期望为改善大众对保险的认知、培育保险人才做出贡献。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保险学社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学社以南京审计学院保险实验室为活动基地,以金融学院资深教师为指导老师,邀请了包括美国保险会计与系统学会、保险数据管理学会前会长Mr Gary在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及保险业界知名人士举办保险学术论坛活动。学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广大会员提供专业学习的第二课堂,给同学们一个平台去知保险,懂保险,爱保险。

(三)金融英语部落

金融英语部落(简称“金英部落”)创建于2006年11月,其目的是努力创造积极学习专业英语的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选拔突出的专业英语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在金英部落的推动下,南京审计学院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英语学习爱好者,营造了一个对全校师生开发的公共金融英语活动舞台。

(四)货币研究会

货币研究会是在金融学院领导下的研究性团体,致力于为对货币理论与货币实物研究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同学们通过货币研究会的活动开拓视野,促进同学们对货币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货币研究会拥有优质的硬件资源——江苏省唯一的南京审计学院货币陈列馆,从中可以探寻货币与货币制度演变的轨迹,了解货币与经济的历史。

(五)信用管理学社

信用管理学社是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新成立不久的专业社团,以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专业学生为主体,围绕信用管理专业学习与科研开展社团活动,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中。

以证券投资俱乐部、保险学社、金英部落为代表的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是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专业社团建设所取得成就的集中体现。

二、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运作模式与机制

(一)运作模式

金融学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由校团委和金融学院联合管理,目前正逐步过渡到以金融学院统一管理为主,已初步形成了挂靠学校平台领导、学院管理、系部支持、专业教师指导、广大学生主导和辅导员协助的基本运作模式。

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充分利用金融学院雄厚的师资,聘请了学院领导和多位专业教师担任社团导师和顾问。导师团的工作以帮助学生进行金融、保险、投资专业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为主,努力帮助学员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从而掌握金融学科研究的科学方法。学生是学生社团建设的主导力量。专业社团均设有学生管理部门,侧重于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会员制度的建设等事务。其构成由主席团和各具体事务部门组成。辅导员老师则从旁协助,在学生研究团体的组织、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场地资金的筹措、社会实践项目的开拓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运作机制

1、导师制。导师制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良好运作的重要保证。金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博士20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金融学科梯队是江苏省金融学科唯一的“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区域金融创新研究团队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专业社团依托这一优势资源,聘请了多位专业老师任社团导师及顾问。他们在活动策划、活动建议、活动评估等多方面给予指导。

2、主题活动。专业社团围绕专业学习实践和业界动态,每年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和积淀。其中有些活动已形成了品牌和特色,如证券投资俱乐部的“模拟股市大赛”、保险学社的“保险营销大赛”等。

3、社会实践。金融理论来源于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专业社团在活动组织上非常注重将各项活动同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热点紧密联系。专业型的社会实践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的良好契机。历年来,社团组织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证券投资俱乐部为学生提供到证券公司实习的机会,保险学社组织学生到各大保险公司参观交流并开展暑期实习。社会实践对学生深层次地了解社会、增加社会经验很有帮助。

4、成果展示与评价。专业社团努力以各种形式传播学术知识,扩大社团影响。如频繁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成功的业界精英来校做报告,弘扬校园学术氛围。目前,证券投资俱乐部拥有刊物《证券观察》,保险学社办有《金陵保险》,刊登学生自己的科研成果及论文,将重大的金融热点新闻带进校园,搭建了学生交流思想的平台。

三、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兴的团学活动形式,虽然金融学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如果不加重视将会阻碍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应当加以关注。

(一)社团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作为学生因兴趣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在组织上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参与学生在思想素质、专业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以往来看,大多数社团发展疲软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处理好社团自身建设和组织管理的关系,重活动而轻管理,因此,科学管理制度的有效、长期实施成为社团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一方面,我们应注重学生在社团发展全局上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强调社团管理组织体系的合理构成,增强社团管理层的责任感和凝聚力,不断完善社团管理办法,用机制规范社团的正常运作。

(二)专业指导的切入不够

专业教师对于社团活动及过程的参与对于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区别于其它类型社团建设的特点之一。专业指导不仅要在活动策划、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更要贯穿于对学生专业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专业指导教师和社会资深人士对于专业社团的关注程度和指导力度还不能满足社团发展的需要。

(三)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是很多学生活动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在市场化环境下,专业型社团开展活动所需成本很大,如参观实践费用、专业人士讲座费用、杂志编印费用、影音资料存储费用等等,单靠学生社团会员筹资和学院的拨款已不能满足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的需要。

(四)会员结构不合理

会员是社团的主体,当前金融学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大三学生极少,大四学生基本上没有。而大一、大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理应成为社团主导的大三、大四学生因种种原因缺乏参与专业社团活动的热情与动力,这种会员结构对专业社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四、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一)尽快建立社团管理的长效机制

由于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因此在组织上存在一定的自发性。但要建立有规模、有深度、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社团,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金融学院正在探索对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成立、活动方式等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促进社团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要理顺专业社团与学生会及专业社团之间的关系,目前金融学院正计划成立社团联合会,以促进学生会与专业社团及各社团之间的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真正做到“全院一盘棋”。

(二)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指导

强调“专业”、重视“指导”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金融学院将指导专业社团活动纳入实践教学环节,金融系、保险系、投资系、信用管理系等相关系部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指导。学生专业社团的活动与专业老师的指导紧密相关,金融学院仍会一如既往的大力鼓励提倡专业教师指导社团建设,加大对积极参与专业社团建设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力度,让教师都能充分地认识到指导学生专业社团活动是教学与科研内容的一部分,也同样是对教育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同时也要加强与业界专业人士的联络,多方联系,主动出击,从而构筑起校内外两元指导的格局。

(三)广泛寻求社会支持

大学生社团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会员会费和学校的有限拨款,在活动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的情况下,经费紧张往往限制了活动的顺利进展。因此,社团建设要走出校园,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校友资源、社会赞助、有偿服务等多种渠道筹措活动资金。这样既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又可以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增加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经历。

(四)大力优化社团会员结构

一方面,对已加入社团的低年级学生,要使他们增强对社团的归属感,用心营造和谐温暖的社团氛围,尽量减少低年级学生到大三时纷纷退出社团的情况发生。引导学生一年级加入社团,二年级成为骨干,三年级成为领导,四年级成为指导。另一方面,精心设计策划适应高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社团活动,使活动与学习结合,与实践实习结合,与就业结合,扩大专业社团在高年级学生中的影响力,从而努力吸收高年级学生加入社团中来。

参考文献:

[1]沈新华.强化专业社团建设,培养学生创业能力[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2]张林,马旭东,党鹏.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与建设[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04).

[3]孟昭萍,李文静.财经类院校专业型社团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8,(12).

[4]湛红艳.专业型社团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作者简介:

团体保险论文篇6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 社会保险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征缴的全面开展,社会保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仅仅有企业财务人员在每月按时对企业员工所应缴纳的部分在工资里进行扣除,并汇同企业应缴纳的金额一起交至员工社会保障的专用账户。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由于人员数来那个相对较少,此种社会保险管理模式尚可满足管理的需要。但是对于大型集团化企业来讲,此种模式将大大增加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利于企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况集团化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现代社会保险管理模式开展社保管理工作。

一.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分析

现代集团化社会保险管理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由集团下属企业独立进行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另一种由集团统一进行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无论哪种管理方式都由于集团化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由于企业人员较多、薪资水平差别较大,导致企业在进行员工社会保险缴纳时工作量也较大,使得企业不得不增加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人数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二.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施

2.1构建现代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体系

针对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缴纳与管理的现状,集团化企业必须认识到社会保险管理模式对企业综合成本的影响,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与方式提高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集团化企业下属单位自行进行社会保险缴纳存在一定的弊端,以及导致下属企业利用社会保险缴纳过程中不按照实际工资进行社会保险的缴纳,截留集团社会保险资金等情况发生。因此,集团化企业必须借鉴集团化企业财务集中审核的方式,成立集团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构建针对企业特点的、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特点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式进行集团化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2.2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的现代化管理,必须以集团化社会保险集中管理的方式,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的管理。由于我国对企业社会保险缴纳的规定,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虽纳入社保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还需要对原有社保缴纳进行一定的修订,传统社保管理中以下属企业名义进行的社保缴纳改为集团统一管理缴纳,便于国家社保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社保缴纳情况的监督。

在进行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时,企业应该构建一个社保专用数据库,将集团内部所有人员的薪资资料、企业社保缴纳金额、个人缴纳金额等进行归纳分离,其分类可以按照下属企业为单位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同一薪资水平为单元进行分类。根据数据库信息能够快速的对企业内部人员社保情况进行搜索与管理,极大的提高了提高社保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社保信息数据库的管理方式还能够促进企业无纸化办公的开展,便于企业离职人员或新进人员的社会保险信息录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险管理还能够快速的实现网络社会保险管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与保险信息数据库的结合,将企业员工每月社会保险缴纳资金进行网络缴纳,极大的减少了企业社会保险资金缴纳的工作量,促进企业社会保险的实施。

在进行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过程中,社保管理中心应加强对下属企业员工薪资水平与社保申报的审核,确保两者信息的准确。同时,管理中心还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采用双重复核的方式,确保企业社会保障信息的准确,为社保管理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年审的分析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企业除依法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外,还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保险的年检工作。集团化企业的社会保险集中管理能够在内部强化企业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使得下属企业在进行社保工作年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集团下属企业在每年进行社保年检前,由集团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对该企业员工社保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后交由下属企业财务人员,由下属企业派人整理《年度社会保险年检表》、《上年度12月份扣缴个人所得税明细报告表》、《社会保险登记证》、《劳动年审合格证》、《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后上交所辖区域社会保障局进行年审,确保企业社保工作的合法性。

四、结论:

集团化企业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经营合法性的关键,是关系到企业人才稳定的关键。集团企业必须认识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现代社保管理理念为基础、集中式社保管理方式为关键,科学的开展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以此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红.现代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后勤管理,2008;12

[2]李锦国.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现状分析.劳保资讯,2009;4

[3]季海涛.现代社会保险管理方式的分析.社会资讯,2009;5

团体保险论文篇7

原本是为企业员工提供补充养老保障的团体年金险,在实际操作中,似乎正与该险种的设立本意相背离。

一个昔日在兴业证券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事前我根本不知道公司为我投保了这样一份保险,而此后公司退了这份保险,我也不知道。”

有关人士透露:由于国家规定保险收益不纳税、不计入债务,团体年金险成了企业一个很好的“工具”:有的企业甚至伪造职工名册,在一些内部人控制严重的企业,甚至按照级别、职务来分别投保。在一桩被曝光的腐败案子中,某企业的核心领导竟然为自己投了几百万的年金险。一段时间退保后,银子就顺利进了腰包,那些在名册上有名实际不存在的人,或者设定了门槛拿不到这笔钱的职工的那部分钱就不明不白,不知去向了。

蒙在鼓里的被保险人

昔日在兴业证券工作的一个同事的电话让徐先生心里不平静起来。“公司还有这样一个保险吗?为什么我一点儿都不知道?”徐先生感到惊讶,给徐打电话的林鱼(应被采访者的要求,隐去真实姓名)小姐也想从跟她资历年份一样的同事处打听一下是否有企业团体年金险这回事。

“事前我根本不知道公司为我投保了这样的一份保险,而此后他们退了这份保险,我也不知道”。林鱼告诉记者,她想通过法律手段讨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他们拒不支付我应得的利益,惟一的理由是有一份要求员工服务六年的规定,但这一规定我事先不知道,所有的事情都从来没有被明示过,从头到尾我就像是一个瞎子”。

林鱼于2001年3月从所在的兴业证券厦门一家营业部辞职,在与该营业部解除劳动合同时,林隐约听闻公司曾为员工买有团体年金保险,但在询问时,当时营业部称并不清楚情况,于是双方协议约定要妥善解决“社保等事宜”。

此后林鱼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兴业证券确有给员工的这项权益后,再次与兴业这家营业部交涉,但该营业部仍称不知情,林鱼只好找到兴业证券总部。兴业人力资源部一位高层告诉她,他个人认为这项权利应该是可以给予的。他称公司领导正在研究讨论,要林鱼耐心等一等。两个月后,林鱼得到答复——不能享有这个年金保险,因为兴业证券为此设立了“一道门槛”:要在公司工作满六年才能拿到这个保险,而她离这个门槛差了三个月。

林鱼觉得兴业是设立了一个有针对性的门槛,剥夺了自己作为被保险人的权利。

据了解,兴业证券先后为员工购买了两笔团体年金保险:有期交的,有趸缴的,涉及金额1000多万,涉及到的被保险人(兴业证券员工)达四五百人。林鱼与徐先生名下各有3万多元。但事后不久,兴业证券就将其都退保了。

如果不是偶然的机会,林鱼可能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项权益,而除了几个操作此事的高层,与林鱼和徐先生一样,兴业证券很多的被投保员工都不知道公司为自己买了年金保险,员工莫名其妙拿了钱,开始还以为是公司发的奖金,后来才知道是年金保险的退保金。一位员工告诉记者,要是自己做主肯定不会将养老保障先拿回来,当中损失了手续费不说,关键是自己需要这个养老保险。

“团体年金险是一个很好的险种,”林鱼说,“如果我自己能决定是否退保,我一定不同意退,这是一份养老保障”。

奇怪的章程

从投保到退保,在这个保单上填有姓名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态度被忽略了。也就是说,从保险合同订立到终止,被保险人始终是不知情的。这个退保的资金结果用保险的行话来描叙就是:部分本是这个团体年金险受益人的职工,在兴业设定的门槛下,失去了请求保单权益的

资格。

记者打通兴业证券人力资源部经理杜建新的手机,他让记者找主管此事的副经理冯小莲。冯小莲称兴业的这笔资金当初还在兴业银行(兴业证券早期大股东为兴业银行)名下时,用于银行系统内部养老保障的资金,后来国家统一了社会保障体系,内部保险取消了,这笔钱回到兴业手中,兴业若是用做奖金发,要交数额不少的税,后来就走到保险公司的账上,冯小莲称“这实际上是和保险公司所做的一个有约定条件的保险”。

在她看来,就算是扣除了保险公司的手续费后,还是比发奖金合算多了。冯并没有否认兴业没有履行对员工告知的事实,她说:“这是公司内部的一项奖励,很敏感,我有必要告诉他们吗?”她又拿这个和一些公司实行公司的期权制、奖金类比,她由此做出结论,“拿到是要符合一定条件的”。

然而,令林小姐费解的是:保险和期权、奖金在性质上根本不一样,纵然是从激励员工这一点来说,至少员工对自己的所得心里是有数的,期权行使的日子也是一开始就知道的,但这个年金险却始终让人蒙在鼓里。

“如果这是一份员工的福利计划,那么就不应当是暗箱操作,而应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让所有员工知情,再说如果公司从一开始就明示是六年,那我就是熬也要熬完这三个月”。

按照冯小莲的说法推断,如果这笔钱当时就当奖金发了,林鱼与徐先生都有份儿。但是,钱到保险公司转了一圈后,却有好些人拿不到了。

由于兴业设置了门槛,像林鱼这样得不到的这部分资金到哪里去了,兴业在账目上如何处理,冯小莲没有说。冯解释说关于工作满六年的条件是公司领导研究后的决定,记者问具体做决定时间,是退保前还是退保后,冯的说法前后有些矛盾,一会儿说退保前,一会儿说退保后;记者问是否有相关文件,冯迟疑后说有,记者要求看看,冯说要请示领导,要记者等半小时,四十分钟后冯的办公室电话一直没人接,在手机里,冯匆匆解释说领导不在,领导关机了,记者留下了手机号码,但冯一直没有回电话。

后来有人解释说,兴业证券在章程里有关于六年的规定,但奇怪的是,林鱼和徐先生在兴业工作近六年,从来没注意到章程中有这个激励性规定。更令人疑惑的是,主管员工福利的人力资源部也没有人提到过章程的事情。

走样的团体年金险

像这样,企业资金通过投团体年金险的名义在保险公司的账户上躺了一段时间以后,以退保的名义又重新回到企业账上的情况为数不少。据记者在保险业较为发达的一些城市调查了解,企业团体年金保险是目前人寿保险各大险种中销售最好的险种之一,特别在近一两年来,其增长发展速度相当快,成为各大保险公司利润的一个重要贡献点,同时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开始在推销该险种上加大兵力投入。

但另一面是,团体年金险几乎也是退保率最高的险种。中保人寿与太平洋人寿的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目前企业团体年金险的退保率是其它同类险种的数倍以上,是目前保险公司所有险种中退保率最高的一个险种。

企业团体年金险设计的初衷本是效益好的企业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在正常社会保险之余为职工购买的一种补充商业保险,国家是扶持鼓励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走样了,成了洗钱、逃税、腐败的温床。

据记者调查了解,企业在投保时除了几个高层操作人知道,普通员工大都是蒙在鼓里的,有的公司手段更高明,退保金额拿到后,除了设定门槛外,还以奖金的名义扣掉20%的所得税后再发给职工,即使拿到钱的那部分职工也做了贡献给某些人。这些问题在一些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原来企业效益好时积累的利润被幕后的黑手瓜分。

弥补漏洞

就保险公司而言,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退保是企业的自由,就像存钱取钱一样,保险公司是无法控制企业退保行为的,而类似事件的发生实际上都是在企业那一头出事,“员工是否被告知,企业是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操作,保险公司方面没有任何的权力和义务去验证这些事情。根据有关的文件,团体年金险无论是保与退都是企业的法人行为,我们认的只是企业的公章。”一位保险界人士说。

就保险公司而言,他们虽然对企业借道团体年金险的手段心知肚明,但大多不愿“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无论企业投保还是企业退保,保险公司在其中都有甜头可尝:投保增加了自己的业务量,拓展公司的业务规模,企业退保,保险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一定的退保手续与管理费用,基数在1%-5%不等。就像一位保险资深人士所言:“投保人肯定要支付某些利益做代价,你跟我约定存款五年,结果你两年就来取了,银行就只能给你算活期利息,而不能说你存了两年要按两年的定期算。”除了退保手续费,保险公司不支付企业保单利息。这对保险公司而言也是一笔数额不菲的收入。

与国家关于奖金、补贴的发放要征收20%的所得税相比,对企业而言,这个退保费用,自己要合算很多,年金险成了逃税的通道。

而实际上,部分保险公司某种程度上也在充当企业的“帮凶”,企业是保险公司客户群体中的大鱼,投入年金险的资金,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一单团体年金险胜过几十单个人保单”,保险公司的眼睛盯着企业的钱袋子:利用对企业量身定做的名义,保险公司与客户签定协议,在审核程序上走过场,甚至帮助企业蒙混过关。

有的保险公司的团险业务员为完成任务和创造数字上的营销记录,想方设法说服企业购买团体年金险,往往在年关大限上报业绩的时候,有保险公司老总发动各种资源网络来提高营业额,甚至教企业这样的“理财高招”:先投保过一段时间再退保,关键是少了税后钱到了一些人的口袋里。

团体保险论文篇8

关键词:保险契约 契约自由 信息不对称

一、 保险机制分析

保险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明的规避风险的最好方式。作为弥补灾害事故损失的有效工具,保险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宁。随着现代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品种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风险被纳入保险框架予以分散、吸收,这标志着人类对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同时意味着人类拥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而投资连接保险等新型产品的出台,则使保险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色彩愈来愈浓,对保险-这一古老而常新的机制,我们需要重新加以探究。保险制度的功能和特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分散风险损失

风险的客观存在及其危害后果是保险制度产生、存在的前提。“无风险,即无保险”的古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处于风险中:自然风险,如地震、海啸、飓风、雷击、洪水,疾病、死亡等;人为造成的风险,如战争、谋杀、盗窃、交通事故等;其他种类的风险。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特征。各种随机事件的发生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都可称之为风险。或者有的学者认为,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期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性。[1]阿罗指出,“关于未来,一个最引人关注的特征是,人们不能完全地认识它。人们的预测,不论是关于未来价格的,还是关于未来销售状况的,或者即使是关于人们未来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产品之质量的预测,也肯定是不确的。”[2]

“凭借出售和购买一些只有在某些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才兑现的合约,来取代不确定性所毁坏的市场,从而明确地将不确定性纳入考虑视野范围内。”[3]保险契约即是这类合约,将不确定的风险转化为确定的支出。可以说,分散风险损失是投保人的交易动机,也是保险的客观作用。

表面上看,投保人向保险人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费,一旦发生承保事故,保险人将予以赔偿,似乎由其承担全部风险。事实上,事故发生的风险依旧由投保人承担,只不过是通过保险赔偿机制,对损失进行了分摊,消除了对风险后果的忧虑即“有险而无忧”,实现风险损失在社会范围内的分散。

那么保险机制是如何发挥分散风险损失的作用呢?是通过保险契约关系实现的。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一个价格(即保险费),来获得一个允诺:赔偿危险事故造成的损失。或者更确切地说,投保人买回一个经济保障。保险人则是收受一笔钱,做出赔偿损失的允诺即提供一个保险商品。换言之,投保人以支付保费为对价来取得保险人所做出的赔偿危险事故损失的允诺。双方享有相关的权利义务:投保人有赔偿请求权,有缴纳保费的义务;保险人有收取保费的权利,有理赔的义务。这样投保人通过保险契约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人,他仅需支付一个确定的、数额较小的价格(即保险费),就可填补事故造成的巨大损失。而保险人也不是单独承担巨大的风险损失,它通过向所有投保人收取保费,从而将不特定地发生于某个投保人的风险损失分摊开来。

(二)团体性

灾害损失往往数额巨大,保费与之相比是九牛一毛。保险商品与其价格的价值不对等性,似乎违反了等价有偿的经济原则,也违反了“理性人”的经济学假设。事实上,真正承担灾害损失赔偿责任的不是保险人而是未受损失的其他投保人。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形成巨额的保险基金,由保险人统一支配并用于赔偿危险事故损失。可以说,团体性是保险分散风险损失功能的社会基础。个体(投保人)将所承受的风险损失转移至团体(处于同样风险之中的投保人群体);该风险群体对灾害事故的损失必须共同分担,不能有任何例外(以缴纳保费的形式),从而将个人风险转化为社会风险。

处于同类风险中的大量投保人构成风险集团,以缴纳保费的形式分摊风险损失。分摊损失的关键在于保费数额的确定或者说风险的量化。而保险意义上的风险,具有可测定的不确定性即能够通过数理统计技术予以测定。[4]这里的数理统计技术主要指概率论和大数法则。“概率论是以分析大量随机现象的发生频率,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为保险的科学性提供技术根据。”

“概率论应用于保险领域,实现了保险由经验理论向科学理论转化。”[5]大数法则是数学领域的定律:有相似危险性的不同单位,如果大量地结合在一个组里,那么,结合的单位越多,在一定时期内遭遇危险变动幅度就越小。保险公司以概率论为基础,运用大数法则,经过精确计算,预测出将要发生的损失总数及事故发生的比例(即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据此合理地厘定保费率,建立保险基金。形象地说,保险人是“制定风险价格的机器”。概率论和大数法则论证了团体性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为保险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数理基础。

(三)保险人的中介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保险是风险集团内部的损失分担机制,保险人似乎仅是中间环节。它作为商业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本质属性,分散风险损失、提供经济保障只是其活动的客观效果。那么保险人在保险机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风险损失是一种负效用(utility),根据“理性人”的假设,投保人会有与他人共同分担的动机。这种合作动机贯穿人类历史,从劳动分工到商品交换的产生都证明“合作是效率的”。然而每个投保人无法准确获知他人面临何种危险及其程度如何,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使他们无法自发地、低成本地组成社会范围内的危险集团。而保险人作为经营风险业务的专业化组织,占有大量的风险专业信息,并运用概率论来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厘定合理的保费。由保险人来统筹保险业务会是最有效率的。因而投保人会选择向保险公司投保,向其提供有关保险标的的风险信息,并支付一定的保费,来换取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赔偿金请求权。这样投保人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

保险人对风险信息资源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它是保险商品的供应者,以及在保险机制中的中枢地位。如前文所述,保险机制是一庞大的契约关系网,保险人居于中心位置。单个的投保人通过保险契约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人,保险人对社会范围内的风险损失进行汇总,并以保费的形式分摊给各投保人,从而实现风险损失的分散。

二、保险契约与契约自由

上一篇:业务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银行保险业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