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8 02:36:26

农村建筑论文

农村建筑论文篇1

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及其保护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形式,它是指农村村民为建造自有房屋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权利。

宅基地使用权本质上属于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受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宅基地使用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即行为人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后,方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因此,抢占、多占集体土地或他人的宅基地的,一律无效;不按审批权限或程序划拨的宅基地,一般不予保护。

二、农村违法建筑的概念及其情形

违法建筑,有学者也称违章建筑,从严格的语意上讲,违法建筑物的范围应广于违章建筑物,它包含了一切违反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建筑物,而违章建筑物一般是指违反规章的建筑物。目前理论界以及司法实践中将两概念通用。违法建筑根据土地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农村违法建筑和城镇违法建筑。

所谓农村违法建筑,是指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未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者虽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但不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擅自动工兴建的各种建筑物。农村违法建筑虽包括各种违法建造的建筑物,但主要是指住宅。农村违法建筑物的基本特征就是具有“先天违法性”。

农村违法建筑物依其“违法”的程度不同,主要可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建造人在他人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建造违法建筑物;二是建造人未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便兴建住宅,即建造人不按审批权限或程序,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后再兴建住宅。第一种情况,建造人在他人的土地上建造住宅,其行为不但违反了国家建筑的行政法规,也侵害了他人的土地使用权,建造人除非取得该建筑物占有的土地使用权,使建筑物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否则,该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人不能利用的必须予以拆除,能利用的归土地使用权人所有,由土地使用权人给予适当补偿;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种情况予以分析探讨。

三、农村违法建筑的权属问题

农村村民若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由于农村的房屋尚未建立起登记制度,故在宅基地上建房,与宅基地使用权同时受法律的长期保障,宅基地使用权人能自由行使权利。但是,若无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那么,建筑物的建造人因其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取得建筑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呢?司法界和理论界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依私法上“法无禁止即授权”的理念,仅违反公法的违法建筑物仍会受到私法上的肯定。违法建筑人与合法建筑人将平等地受到私法的保护,均可基于建筑这一法律事实而原始取得建筑物的所有权。第二种观点认为,建造人虽不能取得所有权,但可以取得使用权,只不过这一使用权是临时的,一旦建筑物被拆除,其使用权也就消灭。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对于违法建筑物,建造人不仅不能取得所有权,也不能取得使用权。对这些观点的评述涉及到对违法建筑行为本身的探讨。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将法律分为公法与私法,大陆法系国家将之作为对法律的基本分类。一般认为,公法是指调整公共利益的法律,而私法则是调整私人利益的法律。违反公法会导致公法领域的否定。我国对农村宅基地采取特殊的保护,而且农村的房屋尚未建立起登记制度,故农村宅基地及其以上所建附属物的权属仍同为公法调整的范畴,违法建筑行为因为违反了公法领域的《土地管理法》,因此,在公法领域,农村违法建筑物就不会得到公法领域的肯定,故建造人不仅不能取得所有权,也不能取得使用权。

四、农村违法建筑的归属和利用问题

农村违法建筑物的归属和利用问题为人们所关注。对此,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司法界和理论界也是众说纷纭。对农村违法建筑的归属和利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动产所有权说,即认为违法建筑作为不动产者,因其违法性不可能得到国家的认可,故由此派生的权利不可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构成违法建筑的建筑材料本身作为动产是合法的,应受法律的保护。(2)占有说,即建造人对违法建筑物的占有,是基于占有的意思而控制物的一种事实状态,受法律保护,除执法机关依法处理违法建筑外,建造人自己可以对违法建筑为占有、使用和收益,禁止他人侵犯建造人对违法建筑的占有。

1、对动产所有权说的评述

违法建筑物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呢?我国《宪法》与《土地管理法》都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私人不享有土地所有权,但房屋可以为私人所有,并且从法律保护的角度,房屋被视为不动产。可见,确定房屋等建筑物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以其物理属性为标准,建筑行为是否违法,并不改变建筑物的不动产属性。因此,违法建筑物的不动产性质归根到底是由其物理属性决定的,并不因其具有违法性而受到影响。虽然违法建筑物是由砖、石、土、木等动产的建筑材料建设而成,但当建设完成后,这些动产也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而转化成为不动产性质的建筑物。

2、对占有说的评述。

占有是主体对于物基于占有的意思进行控制的事实状态。占有是对物的一种事实上的控制。占有的成立,必须至少具备两个要件:1、在主观上,占有人必须具备占有的意思;2、客观上,占有还要求占有人事实上控制或管领了某物。违法建筑物的建造人把砖、石、土、木等建筑材料建设成建筑物,主观上具备了占有建筑物的意思,客观上,事实上已经管领该建筑物,完全具备了占有的两个要件。我国物权法草案上已将占有列入了物权的范涛,规定占有为一种事实状态。确认占有为一种事实状态,可以有效的实现占有的保护功能,即占有是对物的事实的支配,占有一旦存在就应当受到保护。占有不仅包括了合法的占有,也包括了非法的占有,任何人未经法律的授权,不得剥夺他人的占有。占有人因占有可能取得占有权甚至是所有权,即使不能形成权利的占有,在法律上也可获得保护。因此,占有说从占有的角度解释了违法建筑人对违法建筑物占有、使用、收益的事实,应受到私法的保护,符合物权法原理。故在私法领域具有进步的意义,是可取的。

五、农村违法建筑纠纷的法律救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由此可见,对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因此,各地法院大体认为,凡属关于违法建筑的认定与处理方面的纠纷,不属法院管辖范围,应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因违法建筑引起的以违法建筑为标的发生的买卖、租赁、抵押等纠纷,当事人的,可以受理。而对于非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拆除、侵占违法建筑等引起的纠纷却持保守态度,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的非法用地行为和违法建设行为的处理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财产、人身关系,在政府主管部门对非法用地行为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处理前,当事人之间的财产、人身关系尚处于不确定状态,法院实际上难以较好地对民事纠纷进行审理,因此,应先由政府主管部门对非法用地行为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处理后,法院再对民事纠纷进行审理较为妥当。

既然,在政府主管部门对非法用地行为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处理前,当事人之间的财产、人身关系尚处于不确定状态,那么,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占有呢?笔者认为,由于农村违法建筑只违反公法领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而不违反私法,故仅能引起公法上的否定性评价,如拘留、罚款、限期拆除等法律后果,是“公法对所有权之限制”。但这里的限制是以彻底剥夺建筑物的占有(如没收)或彻底消灭建筑物的存在(如拆除违法建筑)为手段的。已被拆除的违法建筑物在客观上已不存在;已被没收的违法建筑物,其所有权由国家所有。而本文所讨论的是未被拆除且为建造人所占有(未被没收)的违法建筑物的建造人与其他平等主体的行为人之间的关系,为民法所调整,属于私法领域。而且,建造人对于违法建筑物尽管不能取得权利,但可以占有。这种占有是一种事实状态,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利益,其他人不能任意侵害。正如王利明教授所说,占有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体现了财产秩序,占有的现状也构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秩序。法律之所以要保护占有,并不一定是为了寻求对真正的权利人的保护,而是为一种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制止各种采用暴力侵夺他人的占有,包括不法占有的行为,以贯彻占有制度所体现的“任何人不得以私力改变占有的现状”的原则。除了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可以剥夺占有人的占有之外,任何人不得没收、强占占有人占有的标的物。占有人在其占有受他人侵害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制止各种采用暴力侵夺他人占有的目的,可基于合法的占有,由合法占有人依法主张权利,提起占有之诉,请求不法行为人返还占有物、停止对占有的侵害、排除对占有的妨害,而不是对不法占有人的占有随意予以剥夺。因此,笔者认为,对非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拆除、侵占违法建筑等引起的纠纷,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为民法所调整。为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我们应分别不同情况妥善予以处理。

六、受理拆除(或损毁)、侵占农村违法建筑纠纷的对策

虽然政府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的非法用地行为和违法建设行为的处理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财产、人身关系,在政府主管部门对非法用地行为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处理前,当事人之间的财产、人身关系尚处于不确定状态,法院难以较好地对民事纠纷进行审理,但为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制止各种暴力行为,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我们应分别情况给予处理:

1、如果未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非法用地行为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处理,当事人向法院的,可告知先申请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2、如果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非法用地行为和违法建设行为因为某方面(如涉及范围广、历史遗留等)的原因不予处理(或暂不处理)的,当事人持有这方面的证明向法院的,法院应该受理后作为民事案件予以处理。

3、如果当事人先申请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处理,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当事人持有这方面的证明向法院的,法院也应受理后作为民事案件予以处理。

4、当事人到法院无法提供已先申请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的相关证明的,法院立案前可发函征询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回复要处理的,可告知当事人申请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处理(或暂不处理)的,法院应该受理后作为民事案件予以处理。

七、几类农村违法建筑纠纷案的处理意见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就买卖、拆除(或损毁)、侵占农村违法建筑纠纷案提出下面的处理意见:

1、买卖农村违法建筑纠纷案的处理意见

由于出卖人对违法建筑物无法取得所有权,当事人转让违法建筑物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故买卖协议无效。在买卖协议被确认无效后,应当双方返还财产,但买受人一方返还给对方的房屋,是恢复其对违法建筑物占有的事实状态。

2、拆除(或损毁)农村违法建筑纠纷案的处理意见

对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其他任何公民、法人都没有这种职责和权力,都不能以违法建筑不合法为由,故意实施毁损行为。这种违法行为的结果,给建造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实际损失,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考虑到建造人的擅自建房行为同样具有违法性,故对建造人“恢复原状”的诉讼请求一般不应予以支持,而是对行为人拆除(或损毁)违法建筑物造成建造人占有违法建筑物的实际经济损失予以评估后,判决由行为人予以赔偿。

3、侵占农村违法建筑纠纷案的处理意见

农村建筑论文篇2

农家乐的发展主要依托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结合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习俗,给都市人提供了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筑的变化,讨论了新时期乡土建筑的复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新农村建筑文化传承。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地域性建筑;农家乐

1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筑的变化

近些年来,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伴随着新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的推进,城乡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很多开发了农家乐旅游的地区,农家乐业主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现代人的需要,在保持住原有的乡土建筑风格上开始建设起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确保城里人在农家乐可以得到身体上的舒适和精神上的放松。

1.1新农村建筑景观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化得到不断地推进,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不断增加,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然而与城市建筑规划井井有条的局面不同的是,农村建筑规划却不尽如人意。在实践中农村建筑和城市建筑有很多雷同,使得农村固有的乡土气息遭到了不同破坏,淡化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对于新农村建筑景观现状,笔者觉得有以下二点可以改进的缺陷:第一,农村建筑现在杂乱无章,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的发展;第二,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仿造城市建筑建设自己的居住环境,使得农村特色景观在逐渐消失。

1.2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对农村建筑景观规划的影响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拓展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开发起了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农家乐的发展,带动着农村建筑的不断改进,在此情况下,农村建筑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开发固有老建筑的自身特色,在建设中和新建筑结合,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农家乐的主要休闲方式为特色的农村景观,舒适自然的田园风光,其次为了生活方便舒适,日常生活设施也要达到城市标准。第二,建筑造型应该在统一中塑造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建筑在不断发生改变,建筑也越来越雷同于城市。农村建筑是农家乐需要首先关注的,既要保持住整体的和谐,也要开发出每个农家乐自身的建筑特色。

2新时期乡土建筑的复兴

2.1建筑的地域性乡土地域性,指的是在建筑设计时,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和人文风俗,乡土建筑在设计规划时没有统一的模式,相反为了使建筑的整体风格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一般都会在建筑设计中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这样一来建筑就具有了浓郁的乡土风味。乡土建筑是一种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的形成与人们世代积累的经验有关,是一种无意识间形成的成果。

2.2乡土建筑的变化1997年吴良镛先生在清华举行的“当代乡上建筑”国际会议上,当代乡土建筑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并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现代乡土建筑可以看成是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它是利用传统文化因素和当地气候、物质等条件在建筑设计上做出的具体表现,并将这些传统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在建筑中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从而来表达和反应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当代乡土实际上就是地域性建筑的一种创作原则,体现了传统的本土文化与当代的世界文化的融合。这一理论讨论了新形势下地域性建筑的发展方向,对亚洲国家经济腾飞时期,地域性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

2.3农家乐旅游形式的发展对乡土建筑的影响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面貌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新的旅游形式得到开发,即农家乐休闲旅游。随着农家乐旅游被都市现代人广泛接受,中国地域主义建筑也逐渐受到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已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比如说,我国西北地区农家乐所用建筑,一般都是利用当地的天然黄土建设的新型窑洞建筑,这类建筑造价低廉且保温隔热效果良好,延安率园村住宅就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范例。另外,江浙地区的农家乐建筑一般都是延续对砖瓦等乡土材料的使用,所建成的也多半是红砖小楼,还带有青瓦屋檐。

3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新农村建筑文化

目前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普遍具有千村一面的缺点,而农家乐发展有利于改变这一发展缺陷。农家乐的建筑设计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和原生态,要求村庄面貌各具特色。它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地方建筑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大力发展。农家乐的建筑的特点主要在于,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吸收借鉴当地的建筑形式,从而延续和传承当地的建筑文化。

3.1新农村建筑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协调农家乐在建筑在建造之初,为了适应自己的经营特色的需要,比较关注对乡土气息的营造,强调对于建筑的选址、形态与布局。为了更好地体现农家乐的特色,一般情况下,新农村建筑都注重与自然相适应,尽量让都市人体会到自然的秀美,并感受到建筑背后所蕴含的地缘、血缘和情缘。具体来说,农家乐建造常根据环境,依山就势,利用坡地,选在“负阴抱阳”的地段以取得充沛的阳光和获得良好的通风。区别对待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村落形态,尽量使建筑与村庄布局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遵循周边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

3.2新农村建筑呼应传统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美丽乡村的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美丽的田舍,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关联。新农村建筑对于文化的传承,留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景观,还带有特别的精神寄托。农家乐保持着传统的建筑形式展示了传统习俗,比如定期举行的农艺活动和民俗表演,都是农村一道充满地方色彩的人文景观。农家乐为都市人提供了城市少有的自然风光和传统风俗,旅游者还可以再农家乐中亲自体验农民的生产过程,认识乡土风貌、民风民俗,这样一来还有助于传承乡情,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4结束语

在未来,农家乐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开拓领域,为了更好地发展农家乐,传承农村建筑的文化底蕴,建设者们需要使用好竹、木、石等天然材料和砖、瓦等人材料,这些乡土材料建设出的乡土建筑带有浓郁的地域主义风格,还传承了当地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桂,刘国元.新形势下新农村建筑文化传承研究——以农家乐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2,(10)

农村建筑论文篇3

【关键词】农村 物质文化

一、物质文化的界定

什么是物质文化呢?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的角度,对物质文化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学者对于物质文化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有一种解释说:“反映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关系的物质文化, 是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所构成,包括人类对自然加工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1}物质文化的这种解释的核心是强调物质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实体,是可以凭人们的感觉而感知的物质实在。另外的解释把物质文化看作是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的简称。这样看来在物质文化中,物质载体不是文化,物质载体的负载物是文化。比如说器物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都归入“物质文化”的范畴,就因为这些文化都是以一定的物质资料为载体的。{2}

本文采用综合的物质文化观念,物质文化是文化层次理论结构要素之一。所谓文化层次理论结构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认为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农村物质文化是指在农村地理区域上,人类为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结果及其所表现农民生产的文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的饮食文化、农村的环境文化、农村的建筑文化、农村的交通文化以及农村的生产工具文化。

二、农村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地向农村倾斜,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的提高,十宣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成,经济的发展也一步的推动了农村各地区的文化建设,特别是物质文化的发展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农村地区的物质文化还是不完善的,特别是偏僻落后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对本村的物质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地区在建筑建设上盲目模仿,缺乏本地区特色

在规划农村的房屋建设和其他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时,大多数农民认为城市的建筑文化建设已相当完善,可以照搬到农村的住宅建设上来。例如,以我国北方地区的建筑来讲,长期以来,农村建筑大多数是盒式建筑,形式单一,线条简单,没有特点。但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许多地区的建筑一改过去的单调,建筑的式样、风格变得丰富起来,但又出现了许多完全照搬来的城市建筑,丧失了农村地区自身的建筑文化。

(二)农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仍需改善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的小作坊小企业增加,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与此同时,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低,不能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去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农村的环境净土遭到了和城市一样的破坏。农民的生存环境变差。对于农村环境文化的建设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交通道路缺乏统一规划

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在丘陵平原等不同地形中,村落的分布状态有很大的区别,道路的建设也各异。总体来说不论在何种地形中,关于道路的建设都以直为主,特别是在平原地区,讲究四四方方,纵横交错,另一方面,关于道路的命名也没有自己地方的文化特点,关于农村的文化特色体现不出来。

(四)生产工具的文化消失

农村地区自古以来以农业种植为主,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种植作物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的生产工具也各异,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的社会进步都是伴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向前推移的,但是进入现在社会以来,农民不再以种为主要经济来源,种植生产工具也有大机器生产来代替,传统的工具被遗弃,传统的文明被忽视,生产工具文化也慢慢消失。

三、加强农村物质文化建设的对策

立足于现在农村物质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考虑整个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的物质文化建设。

(一)深刻认识农村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高品位的文化设施和优美的村庄环境,可以让农民在长足发展的氛围和清新、整洁、文明的环境中,实现精神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从心灵深处内化文明修养,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启迪创造性的生产活动,激发农民不断奋进的脚步,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环境于人的作用,比说教来的更为深刻,更为有效。因此,农村物质文化的建设者们需要深刻认识农村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建设高品位的物质文化设施,为农村的和谐建设和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而,农民也应从自身物质,保护好这些公共设施,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真正发挥公共设施的作用,促进物质文化发展。

(二)注重统筹规划,建设内涵丰富的文化设施

村庄的规划应该统筹考虑整个村落的长远发展空间、优化设施布局、协调建筑风格、提升设施品位、建设优美的村庄。通过村长规划,既可以使村庄的各种设施、活动中心、道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可以通过组织村民广泛参与村庄设施、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强村民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究村庄的发展历史文脉和文化设施规划,赋予村庄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村里的一草一木都隐含和记载着文化精神,显示出村庄精神的灵性,为村民提供宝贵的物质需求和精神养料。

(三)物质文化建设要渗透时代精神

农村的物质文化建设过程应该注意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较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求;体现出本地区农村的地方特色和国家对此地区的政策支持;体现出新农建设中的本质要求;体现出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村庄的环境与发展浑然一体,突出农村地区的淳朴风情,使村庄的每一个区域都具有激励促进功能并渗透着经济发展因素等。

总之,农村的物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农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需要村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去,共同努力。物质文化的存在方式是动态、系统的,是在不断变化中得到发展的。我们应该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使物质文化作用最大化,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

注释

{1}吴克礼主编.《文化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孙显元.《“物质文化”概念辨析》《人文杂志》.2006,第3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报[R].2011-10-18.

[2]李新市,赵翠生.物质文化论域中的基本问题[J].宁夏党校学报,2007(7).

农村建筑论文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心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U-022;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76-05

在这个学科知识交叉融会的时代,城市的综合性、社会性与不确定性决定建筑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已超出物质范畴而日益趋向于复合性的社会问题。Prutt-Igoe住宅区被炸毁的实例已证明建筑设计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建筑的形式,更取决于使用者,这促使整个建筑界重新审视建筑环境的意义,并深刻理解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需求。

人在环境中生活,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介入的应用学科,在居住区实际领域中充分发掘使用者对环境的需要、欲望和反应,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兼顾不同人和不同文化对建筑的要求,为居住区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资料。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对学生来说,整个设计过程还停留在传统的视觉研究层面,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始终没有体现在学生的建筑设计中。

为此,烟台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居住组团与单体建筑设计教学以“如何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唤起学生的社会性意识”为改革目标,阐述建筑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多学科专业教师联合辅导教学模式。

一、多学科专业教师合作辅导教学模式

21世纪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是以多元化思潮为基础的时期,是学科知识交叉融汇的时期,建筑也逐渐向复杂化、多样化演进,单纯的物质环境设计引发了大量的城市问题。面对一系列城市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积极从社会学、行为心理学、人文学科中寻找线索,提出“建筑

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打破年级界限,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联合辅导、共同研讨,力图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教学环节设置如下:(1)基于场地及周边地区使用者需求的前期调研(涵盖同类、相关项目的用后评价),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2)多学科的理论专题讲座(渗透于设计的不同阶段),包括

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专题引介、传统民居的演化分析、居住区规划原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技术专题讲座以及设计规范图解;(3)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规划与单体设计,在教学互动中进行。

文章重点分析环境心理学与四年级居住组团与单体建筑设计教学的整合模式。

二、教改案例解析

(一)当前农村住宅设计的背景

2006年2月21日,中央颁布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将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1]。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建设重点和建设内容由过去单纯进行产业和经济发展转变为生产和生活并重,其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各种需要,构建和谐社会。

文件下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农村建设也成为当前政府与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专家们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新农村建设问题。在建筑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已经陆续开展对新农村规划新思路的探索,各地纷纷开展村庄规划、农村住宅设计竞赛,但目前大部分新农村规划往往侧重于“节地、节能、美观”的村庄物质环境规划,从户型平面到造型与城市居住小区相差不大。

面对当前农村盗窃案件日益攀升的现状,新农村建设日益趋向于复合型的社会问题研究,通过智能化进行安全防卫的城市社区模式并不适合于农村的经济水平,新农村建设应该避免形式主义,以农村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为着眼点,在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充分发掘使用者对环境的需要、欲望和反应,通过物质环境设计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 传统民居、现代民居的可防御性对比分析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需要阶级”理论,他认为人们心理存在着一个从强到弱的需要等级,较强的需要往往压倒较弱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安全上的需要”仅次于生理需要,他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2]。

纵观古今中外的城市发展史,安全防卫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个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较弱,为了共同对付野兽和外族的侵略,人们依靠地缘、血缘关系群居在一起,形成向心的总体布局形态,以风水树、溪流、晒场等公共生产、生活场所构建邻里关系,形成稳固的社会防御网络,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在次一级层面上,传统民居采用围合空间的封闭式院落布局,几代人或几姓人围合而居,以一个院落为单位形成一座座封闭式的防御单元,众多的居住人口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家中全天候有人停留,满足当时居住生活的安全防卫需求。由此可见,传统民居的安全防卫不仅依靠物质屏障等“硬”建筑措施减少威胁,建筑与环境一体化所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联合防卫”,更是安全防卫的关键。

1942年冀中平原地区的地道战,由住宅院内地窖逐渐发展到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躲避敌人扫荡,正是这种“联合防卫”的真实写照。

国外心理学研究发现:住房的进入难易程度是窃贼判定住房是否遭窃的主要原因,很少有窃贼把潜入住房的困难仅仅看成是住房是否坚固、有无安全系统,而窃贼所判定的难以进入的住房,与邻居的反应高度相关[3]。

农村建筑论文篇5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正在发生着变化。外来文化的渗透、派系建筑的流行,导致农村民居建筑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景观特色。文章试图以建筑类型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探究新农村民居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使乡村建筑风貌与其所在地域特征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协调,提升乡村的人文环境品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民居建筑;建筑类型学;地域特征

引言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城镇化进程,城市的生活模式、审美情趣等对传统乡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传统乡村风貌日渐消失而呈现出混乱的状态。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地方管理者开始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民居建筑风貌问题,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总是片面地强调某种历史风格的延续,甚至效仿或照搬其他地区的风格,“包装”一些假古董或派系建筑,而没有从乡村建筑的本质出发开展必要的方法研究,忽略了乡村建筑的真实特性和实际需求。关于乡村民居建筑的讨论由来已久。19世纪末期,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们开始从传统乡土建筑在工艺制造与材料选用的各个层面上学习创作经验,第一次明确地将乡土建筑与制造工艺相联系起来。20世纪60年代,伯纳德•鲁尔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指出了“乡土建筑”的重要性。在国内,中国建筑史学家刘敦祯教授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民居建筑。陈志华先生提出:“乡土建筑是乡土环境中一切建筑的总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①然而,在我国当今的建筑实践中,依然缺乏对乡村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方法研究。文章针对乡村民居建筑在历史性、地域性方面的特殊性,从相关建筑理论出发,结合目前的一些乡村建设实例,试图其中对于民居建筑的认识缺陷以及建设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乡村建筑的本质、特性和实际需求,以及在新乡村建设中塑造适宜的建筑风貌的原则和策略,试图对我国如今面临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保护与更新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1.类型学与建筑的历史性和地域性

19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理论家森佩尔认为,形式是与其产生和发展的环境相协调的,形式不仅与用途,而且与当地传统的元素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相关。②到了后现代时期,伴随着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对历史性与地域性的讨论重新得到了重视和发展。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曾经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指出,建筑外在形象的生成不是单纯美学的简单产物,而是由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类型学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类型学理论认为,建筑应该反映它所在城市的传统,同时又必须体现时代特征,既有历史存在的合理性价值,也有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价值。类型学理论主张建筑的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后一阶段彻底取代前一阶段,而是历史的遗存与当代的新形式并存,并作为新形式的创作素材和依据。当代著名建筑师拉斐尔•莫内欧,就是将类型学作为一个核心的思想,用类型建立建筑与过去的关联,并且根据现实条件和需求,对选择的类型进行场所化、现实化,从而创造出与地域和历史深刻联系的作品。类型学所强调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辩证地解决了“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更加理性地对待地域的历史与传统,提取历史文化的深层“本源”,结合时代特征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社会。

2.乡村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

乡村建筑是乡村居民生活的物化表现,集中反映了特定地区、特定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重要信息。传统乡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谋生,社会生活相对封闭,文化认同感强,再加上血缘和宗族道德的约束调控机制,强化了乡村建筑的共性特征,并投射在空间布局、造型特征、色彩质感、装饰风格等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一直延续下来。然而与此同时,乡村的建筑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建造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笔者通过对大山村小芮家的实地考察分析,试图找寻乡村建筑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南京市高淳区的桠溪镇于2011年获得世界慢城组织授予的“国际慢城”称号,成为国内首个国际慢城。几年来,当地政府对国际慢城内部的主要村庄进行了改造建设,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位于国际慢城核心区域的大山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改造后以农家乐为其主导产业。主体村庄向西部延伸出一个聚落,名为小芮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部分大山村村民搬迁到这里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小芮家还没有经过统一的改造,因此依然保留着村庄的原有风貌。小芮家现存的建筑建于不同的年代,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又都具有清晰的时代特征,这可以表现在建筑的结构、材料、砌筑方式和装饰细部等各个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主要的建筑材料由木头、青砖、红砖逐渐转变为混凝土,在结构和形象上都发生了变化(表1)。虽然小芮家的历史比较短暂,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已经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城市里大规模的建设不同,乡村建筑多为居民自发的个体的建造,因此每一栋建筑都有其个性,同时又遵循传统规律。这种由于时间的累积而产生的建筑风貌上的丰富而协调的特性是乡村建筑的重要特征。当然,这些个性并非都能够反映场地和时代的真实诉求,因此在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建筑师应该对此进行甄别。

3.乡村建筑改造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近几年我国各地许多地区都在农村开展了风貌塑造工程,江南地区仿照“徽派建筑”的风格进行乡村改造的做法比较普遍,桠溪镇大山村也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山村主体村庄内的建筑经过改造建设,都被赋予了统一的外部形象(图1)。首先,建筑虽然结构材料不同,但是在色彩上被统一为粉墙黛瓦的样式;其次,在装饰细部方面,建筑上附加了一些传统符号,如高于屋面的马头墙,窗户上的花饰窗格等。然而,这样的建筑形象在和谐统一的表象背后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建设者只重视对风格的模仿而忽略了风格产生的原因,由此形成的风格缺乏与场所和时代的必要联系,显得生硬而单调。例如建筑中马头墙的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马头墙已经不再具有防火的作用,形式与功能完全脱离,因此其尺度、位置等的设计都显得十分随意,缺乏控制。此外,附加的窗饰花格试图以廉价的工业材料模仿传统工艺,也破坏了传统意向的延续。总的来说,这样的做法不仅抹去了乡村建筑原本具有的鲜明的个性和历史累积而成的丰富性,并且不能反映当今时代的特征,与实际功能、新技术相脱离。乡村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涉及到对历史和地域传统的保护和延续,以及对当今时代精神的彰显。由于乡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的印迹,建筑师和管理者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当更加谨慎,既要减少对传统风貌的破坏,也要避免刻板的形象包装。类型学的思想启发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关注乡村建筑应当具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首先应该对于乡村原有的建筑进行评估,保留那些能够较好地反映历史和场所特征的建筑,而对风貌较差的建筑进行改造或重建。在改造或重建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地域环境因素,这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自然因素是指当地的气候、地形等,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材料、建造技术等,而历史文化因素是指居民的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等。第二,时代精神,建筑形式最终应该反映出当今建造技术、建造方法和材料的特性。只有对这两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才能避免对乡村建筑的改造沦为简单的形象包装。

4.结语

文章旨在对如今盛行的乡村建筑改造的方法进行反思,并且提出在新农村建筑的过程中保护和更新民居建筑的策略。首先,对于乡村建筑的历史性与地域性问题,文章回顾了莫内欧等人的理论观点,强调了类型学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思想,为下文的论述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其次,在对乡村建筑进行实地考察之后,笔者分析了乡村建筑所具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最后,笔者分析了目前经过改造的乡村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当重视影响建筑形态的各方面因素的统筹协调,而避免对风格的模仿复制。乡村建筑是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如今对乡村的改造更新往往沦为简单粗暴的形象工程,“风格雷同、千村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的问题,人们应该对乡村建筑保护与更新方法的研究给予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黄世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吴放.拉菲尔•莫内欧的类型学思想浅析[J].建筑师,2004(1):54-61

[4].张群.乡村建筑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新建筑,2015(1):28-31

[5].赵斌.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类型学的重新解读[J].现代城市研究,2012(1):59-63

[6].崔杨波.建构视野下的新乡土建筑营造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农村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新农村;古村落;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古民居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有的部分遭到损坏,有的则年久失修;有的新旧相杂、不伦不类,有的因无人居住或产权归属等问题正呈颓败之势。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古建筑甚至处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境地。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古村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全面开展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

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心中有数,弄清农村的文化遗产分布、现状及保护重点。近十年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人们重建设轻保护,拆掉了很多可以不拆或本不该拆的古建筑,各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本区域内除文物保护单位之外的建筑遗产的底数是不清的,或知之不全,甚至一无所知。即便进行过文物普查,也对农村文化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普查,对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有必要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公布保护名单,这样才能进行很好的保护。古村镇分布地区广,民族与地域条件各具特色,须分别对待,依据不同的情况、价值的大小、完整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文化遗产普查,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2、加强法规建设

加强法规建设,尽快起草制订专门的保护法规。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全适合乡土建筑保护,为便于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必要考虑制定适用于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门法规或政策,并鼓励村民自行订立文化遗产保护的乡规民约,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乡土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必须逐步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使相关部门有法可依,以尽快制止不加甄别的随意拆除、改造有历史价值乡土建筑行为的蔓延,引导地方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中只重建设、改造,不重保护的政策,制止建设性破坏,引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3、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意识

现在的宣传大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反差:对外宣传得多,对建设、旅游等部门宣传得少;对专业人士宣传得多,对群众宣传得少。如此一来,宣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各级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手段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展示和传播本地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境内外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作和交流活动。制定实施有关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4、完善技术规范,确定保护标准

国家文物局已经组织了国内有关专家和相关省份的文物管理工作者召开专门研讨会,探索和制定乡土建筑的保护标准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已初步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中应予以保护的建筑推荐标准(初稿)》。该推荐标准目前尚需进一步征求其他有关部门的意见。在该保护标准正式出台后,各级政府可据此在自己辖区内进行全面、广泛的乡土建筑调查,按照标准甄别有价值的乡土建筑加以保护,以延续地方文化传统,保持新农村特色。

5、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的新政策

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转移的新政策,根据各地实际经验,要解决民居保护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建设新区、保护老村是较好的方法,通过将新申请宅基地的农民逐步安排到新村,将老村规划治理后,采取各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改善了居民生活。 相关部门应从政策上鼓励建新不拆旧,适当放松产权交易,允许集体或个人购买保护建筑,真正做到谁使用,谁维修。 文化遗产是人的,因而应该让群众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我们的传统中本来就包含有一种热爱乡土的情感,应该充分发挥普通群众保护乡土文化的积极性。应该让村民自主保护、管理自己的村子,而政府有关部门则要支持、宣传、帮助,不是与民争利或是包办代替,更不要进行纯粹商业性开发。

6、明确职责,创新管理体制,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更在保护和管理之列。国务院 2005年12月22日向全国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决定从今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十几年来,对建筑遗产(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一些专家学者潜心研究,多方呼呈,开了不少会议,出了不少专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有所回应和部署。但从全国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建筑遗产屡遭摧残的状况看,这项事业并未受到政府的应有重视,没有把它列上议事日程、明确目标和责任。即使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也长期处在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从属部分的位置上,而直接关乎建筑遗产存亡的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等部门却没有遗产保护的职责。城市人民政府及其规划、建设部门内部,也普遍存在这种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的情况,致使建筑遗产保护工作长期停留在规划或规划文件中。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因为说的和干的不是同一个部门、同一个人。由此可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部没有形成共识和合力,是最值得自我反省的要害所在。

7、把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保护古村落并不意味着拒绝发展。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起统领作用。有效保护古村落需要法律的保护,也需要规划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扎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名城(街区、乡镇)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按照上述精神,新农村建设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纳入农民新村及村镇建设规划。我市农村众多的文化遗产有一些本身就是老百姓的住宅,有一些就位于农民群众集中居住的村镇之中。通过规划,依法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止乱建乱盖和拆除周边的违法建筑,才能还原和保证这些文化遗产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

8、加大农村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的投资有所增加,但其增加幅度是远远不够的,它应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相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且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困难更大,保护级别差距大、数量众多,维修任务重,资金的匮乏,使得许多珍贵文化遗产都已到了岌岌可危、濒临灭绝的地步,因此要不断增加农村的资金投入,合理利用民间维修力量与维修传统工艺,以便于有技术力量的地方工匠从事维修保护工程,及时维护文物建筑(下转207页)

(上接206页)安全。

9、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总书记指出:“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人类的任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世界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从表面上看,每个村的建筑形式几乎一样,人们很难分辨出来,所以要真正了解古村落,将它展示给世人,就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队伍。政府要重视人才投资,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前人留给我们的珍宝充分地展示给世人。

10、注重民生

古村落保护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这就必须把当地人的利益纳入保护开发计划中,注意维护古村落居民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而不是把他们视为被动的制约对象。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古村落的作用。

农村建筑论文篇7

关键词:房屋建造;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前言

近年来,由于党中央大力发展农村和乡镇的城市化建设,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的增加,对于住房进行改建不仅农民自食其力,政府也投入人力和物力帮助困难的村民进行住房再建设。农村居民告别了茅草搭建的房屋,住进了材料坚固大瓦房。如果现在走进农村,脚下踩着的都是水泥路,两边都是瓦砾房。但在这一片繁华的景象下,也存在着也多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农村建造住房时设计图纸是否规范,地基深度是否达标,墙梁承重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关系到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以上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解决,威胁村民生命安全的隐患怎样才能根除,政府和农民都必须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保证农村和乡镇建筑工程的质量上。

一、必须找出农村和城镇建筑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一)农村和城镇的大多数住房都是村民缺少科学性的设计

现阶段,农村和乡镇的多数房屋的设计都出自于农民之手,居民既缺少寻求专业团队帮助的意识,同时也想节省这一部分的资金。但是农村和城乡的居民受教育程度本身有限,而且更不是从事建筑方面的专业人士,在设计住房时往往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设计时挑梁不够高,承载整体的建筑重量不足,房屋墙体很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使建造出来的房屋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

(二)居民在设计住房时大多考虑的是外观而非实用

多数农村居民为了房屋美观,随意在承重墙体开凿空洞,导致墙体难以承重,墙体很快就出现裂缝。而且完全没有考虑到这样设计建造下的房屋是否符合需要,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使居民在建筑过程中资金的浪费。长此以往下去,浪费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可耕作的面积也越来越少。不仅如此,城乡居民为了放置东西方便还在房屋附近搭设各种棚架,完全忽略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三)建筑使用的材料直接影响到建筑房屋的质量

现在的城乡房屋建筑工作,居民一般都采用大包给施工团队和请劳动工的方式,居民等到建造完成后再去检验房屋。许多施工队为了多挣钱,就在建筑过程中使用标号与要求相差甚远的混凝土和砂浆,钢筋质量不达标或是减少钢筋的使用量,而且为了快速建房,导致房屋的地基深度不够,根基不稳,特别是在北方表象特别明显,冬夏的冷热交替,很容易导致墙体变形,严重影响房屋的建筑质量。

(四)建筑房屋的施工人员不是专业从事建筑方面的人

居民建造房屋时,无论是大包给施工团队还是请劳动工,都不是从事专门从事建筑方面的人,对于建筑方面的知识也知道的少之又少。例如房屋的刚性防水设置,往往忽略了分格缝,建造房屋大梁时缺少钢筋加固,这都是建造出来的房屋的安全性没有保障。

二、加强管理农村和乡镇建筑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一)政府加大关于建筑有关方面监察的力度

对于农村和乡镇的建筑过程的管理是一个困难复杂的工作,农村人口居住的比较分散,日常管理本身就比城市居民困难,政府要做好关于建造房屋的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就更加不容易。面对时下农村居民住所分散性过大,政府管理困难的局面,党中央更应该集中注意力先解决这一问题,以保证后续困难得以顺利解决。对于目前存在于农村和乡镇建筑过程中质量监督不严的问题,党中央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各省政府、市政府、乡镇政府到村委会上下一心,高度执行,做到只要有建筑工程在进行,就有政府的监督人员在工作。

(二)对农村和乡镇村民的安全意识进行再教育

农村和乡镇居民长期处于住房危险当中,归根究底,都是农村和乡镇居民的安全意识不高,对于房屋质量是否、怎样算是达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更缺少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意识[1]。在农村和乡镇的建房不仅要美观,更应该首先考虑到实用和安全。在建造房屋之前,必须要有合理、明确、清晰的建筑图纸,例如承重墙数量,使用钢筋数,挑梁高度等必须提前做好设计,并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住房建设。而且,在施工队完成住房居民验收时,必须请专业的人员辅助居民进行检测,确保住房质量过关。

(三)培养专业的建筑人才带领施工队伍

农村和乡镇的施工团队和劳务工都是民工,根本就没有从事建筑专业的人来带领团队进行房屋建造工作,这是长久以来政府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失误。业余水平的施工人员对于建筑房屋质量的标准模糊不清,例如多深的地基能抵御地震带来的危害,砂石和水泥多大号的配比能使墙体更加坚固等建筑常识,导致房屋质量无法保证。政府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城市的高楼大厦需要专业的工程师,农村和乡镇的房屋建造同样需要有专业的建筑人员带队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和乡镇房屋的质量,保障农村和乡镇居民的生命安全[2]。

(四)农村和城镇任何建筑产权都应登记

杂乱无章的棚架式违章建筑在农村随处可见。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有的更使居民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为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政府应该规定,任何房屋在建造之前都必须进行产权登记,没有登记的都属于违章建筑,违章建筑必须拆除,同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3]。

三、结论

农村和乡镇房屋建造的质量,关系到村镇居民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到农村城市化的行进的步伐,关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住房的建筑质量,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为确保各项发展能够顺利进行,基础建设工作必须要做好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成肇权.村镇建设工程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与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08:147-148.

[2]庄雪丽,刘伊生,王肖文.村镇建设工程标准实施绩效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16,07:96-99.

农村建筑论文篇8

推行农民适当集中居住,不仅能节约大量耕地,提高集约用地水平,而且节省大量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事业,便于社会治安管理、生态环境优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在新农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上,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发展新农村绿色住区。按照科学布局、统筹兼顾的要求规划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和数量,使农村集中居住区的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完整、交通便捷畅达、生产生活便利,从而形成现有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系统。

绿色是自然界植物的颜色。绿色的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绿色象征着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象征着自然物种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生。“绿色”作为一种理念,是指人类按自然生态的法则,创造有利于大自然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协调发展的理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新农村绿色住区可理解为就是要在农村住区的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农民提供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健康、舒适、便利和安全的住区环境空间。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生态建筑的理念。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难以为继。80年代,在发达国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广为应用,但是由于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以室内空气品质为中心的室内环境的研究成为建筑研究的热点。1992年巴西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到共识,绿色建筑(住区)成为世界建筑界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国外近年来发展了一些绿色建筑评价预测体系,并有相应的标准和模拟软件来评价。如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的生态导则lnb,英国的breem评估体系、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加拿大的gbtool、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等,日本、中国台湾省等国家或地区也相继推出了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我国学者2001年完成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的研究,并依此先后对十多个住宅小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2003年又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的研究,并制定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6年又推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但在我国还缺乏系统的技术体系和设计理论,真正意义的绿色建筑尚未进入实质性推广应用。我国属于资源贫乏国家,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筑、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及时研究新农村住区的绿色设计理论,在我国农村发展绿色住区,是一项意义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由上所述,国内绕绿色建筑的评价和技术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主要还是针对城市中的住区或建筑,而且许多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还不够。

上一篇:违法建筑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防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