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分析法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8 03:04:42

S―T分析法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中的应用

一、S-T分析法概述

Student-Teacher分析法简称S-T分析法,是一种有效应用于教学过程分析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S-T分析法能将教学结果以图形表示,使教师根据可视化的结果对教学状况进行分析与讨论。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多元互动、对话交往、共同建构知识、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提高教学效果应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既要有教师的教导功效,也要有学生的习得表现。在观察地理教学时,对教学行为进行观察采样,将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数据化,构成S-T数据。S-T 分析法相比弗兰德分析系统方法,对教学行为的划分更为简化,从而减少了行为分析记述中记录者主观经验的模糊性,提高记录过程的可靠性,更能客观地分析教学过程。S-T分析方法是一种能够直观表现教学性格的教学分析方法,它可用于对地理教学过程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评价,判断课堂教学性格,获取具有共识的、客观的信息。

二、参数定义

(1)教学过程中的采样数N:N分为教师行为(Nt)与学生行为(Ns),即N=Nt+Ns。

(2)教师(T)行为占有率Rt和学生(S)行为占有率Rs:教师行为占有率表示教学过程中T行为在整个课堂行为中所占比例,其表达式为:Rt=Nt/N。学生占有率表示教学过程中S行为在整个课堂行为中所占的比例,其表达式为:Rs=Ns/N。

(3)行为转换率Ch:该值表示行为转换率,即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间的转换次数与行为采样总数的比率,Ch=(g-1)/N,其中,g表示数据中不相同行为连续的次数。Ch值位于0~1之间,Ch值越高,说明课堂中师生的对话与互动越多;Ch值越低,说明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三、分析步骤

以昆明市第一中学初一(1)班地理公开课“地球的自转”为研究对象,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分析。

1.录制教学过程

正式上课之前,调试好摄像机或录像机,准备好待记录用的录像带或录音带。开始上课时按下录像/录音开关,将课堂教学全程录入相应设备。在录制过程中,观察采样时,教师可用笔在专门的S-T行为记录表格上进行记录,课后对照录制好的视频和录音,纠正完善所记录的S-T数据,保证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2. 确定采样频率

运用S-T分析法进行数据采样,采样者需要一边根据设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进行计时,一边对教学过程进行编码。若设定的采样时间间隔为15秒、30秒或者1分钟,间隔时间过长,在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中所采样数就会越少,采样者判断是S行为还是T行为就会较模糊,影响分析结果;若采样的时间间隔为3秒或者5秒,时间间隔过短,数据采样者分心于计时而影响行为的分辨,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行为分析采样时,时间间隔可取10秒一次,这样采样者既可以掌握时间的间隔,又可以准确判断行为的类别。此次地理公开课时间长度为40分钟,以采样时间间隔为10秒来计算,记录的S-T数据有240个

3.计算S-T相关参数

将数字化的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进行统计。教师行为有137个,学生行为有103个,教师行为所占率Rt为0.57,学生行为所占率Rs为0.43,行为转换率Ch=(g-1)/N=(151-1)/240=0.63。

4.绘制Rt-Ch图

由Rt和Ch值可以得到Rt-Ch图(图1),从图1可以看出横轴Rt和纵轴Ch均在0~1之间,两者值的交点在图中有一个对应点。地理课堂教学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讲授型、对话型、练习型和混合型。

[图1 Rt-Ch图与教学模式]

5.分析数据与图形

教师行为(T)占有率Rt为0.57,位于横轴0.3~0.7之间,行为转换率Ch为0.63,对照模式图可以判断为对话型。可以看出,此次“地球的自转”公开课的教学模式属于对话型。对话型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是现代高效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让教师成为对话的主导,通过创设浓郁的情景氛围,让语言交流应用到学习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用饱满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增强对话交流的技能。对话式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去探究问题、学习知识,教师维持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

四、结论

对话型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的需要。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注重教学模式的选择,优化课堂上每一个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更好地实施对话式教学,教师应加强对话教学理论的探索,进一步明确对话教学的内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小组交流对话中,明确对话规则,正确指导小组交流。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向专家和名师请教,观摩他们授课,并积极参与课后讨论和教学研讨,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教师把反思总结的方案积极应用到地理教学,比较改进前后教学模式并分析两种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高中地理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上一篇:农民工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如何突出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