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4 15:32:41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篇1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建立困难群众长效帮扶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就加快建立我市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重大意义

加快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坚持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是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重庆既是一个结构调整任务重的老工业城市,又是一个基础薄弱的农业大市,同时还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困难群众量大面广现实的救助需求与现行救助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救助工作任务艰巨。为此,各级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完善救助政策,创新救助机制,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尽快使社会救助从分散、临时、单一的模式向统一、归口、综合的模式转变,不断提高我市城乡社会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二、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整合资源为核心,以创新救助方式为重点,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手段现代化,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切实促进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加快实现“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任务

围绕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特困户、灾民、优抚对象和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救助对象,以完善灾害救助、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三大救助系统为重点,力争到2010年,在全市基本建立起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政府责任明确,社会广泛参与,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全覆盖、互补性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实施社会救助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必需的投入,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是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救助要城乡互动,整体推进。救助标准既要城乡有别又要相互照应,救助资源既要城乡共享又要向农村倾斜,救助方式既要考虑城乡共性又要突出各自特点。

三是坚持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社会救助要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救助资源,形成综合配套的救助合力;要整合和动员民间各方面的资源,形成社会互助合力,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整体水平和效益。

四是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着眼于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各项救助制度及救助政策、救助标准相互衔接,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联系。在具体实施中,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实行不同的救助办法和救助标准。

五是坚持政策保障,依法救助。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各项政策法规,层层建立社会救助的各项工作制度,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三、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工作重点

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按照“单项突破、系统完善,点上示范、面上推广”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逐步完善。近期工作重点是:

(一)进一步健全灾害应急救助制度。加快编制、修订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构建以保障灾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分级负责管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强化灾害管理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工作,健全部门间应对灾害的联动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救灾物资商品物流网络,健全救灾物资采购、仓储、运输和保障工作机制,提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规范荒情救助管理,健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制度,强化工作措施,提高灾害救助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动态管理,继续做好“应保尽保”和“不应保不予保”工作;突出保障重点,做好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和三峡库区城镇贫困移民、征地农转非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评议、审定和发放程序,接受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建立低保工作督查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督查机制,加大低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好分类施保工作,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和因大病、重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全面实施低保就业渐退制,鼓励和支持低保对象就业。

(三)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规范管理;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市)要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继续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丧失或缺乏劳动力造成常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要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救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

(四)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供养标准落实到位。逐步推行集中供养经费由区县(自治县、市)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乡镇敬老院,分散供养经费通过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户。加快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集中供养试点工作,力争用5年时间,采取集中供养到乡(镇),相对集中供养到村,包户抚养到人的三种供养模式,实现以乡镇敬老院和集中安置点集中供养为主体、包户扶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全覆盖。

(五)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按照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及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社会救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合理布局,建立方便、快捷、安全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体系,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贫困精神病患者,尤其是重症狂躁型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工作。

(六)加快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各地要采取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方式,对农村特困群众实行以大病救助为重点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缓解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难”问题。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农村医疗救助资金首先要资助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在城市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对城市低保对象实施大病救助为主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七)进一步扩大教育救助范围。按照《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实施方案》(渝办发〔2004〕260号)精神,继续坚持执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杂费、住宿费的减免制度;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推荐安排慈善助学或结对助学。

(八)建立和完善廉租房保障制度。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为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救助。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稳定规范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通过实物配租、租金补贴及租金核减等方式,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要。

(九)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就业是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最根本途径。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众特别是城市低保人员就业,优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优先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尽早就业和再就业。

(十)切实实施法律援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和《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城乡贫弱群体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书、、辩护等法律服务,切实维护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对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一)健全社会救助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切实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纵向统一、横向协调、运转灵活的新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全市社会救助的组织、决策、管理和协调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领导和组织辖区内的社会救助工作。同时,要整合资源,利用现有的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和网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平台;社区和村要负责将社会救助工作落实到户(人)。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开展社会救助人员培训,逐步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二)完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有关部门要在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要统筹协调社会救助政策,合理配置社会救助资源,由各部门落实到街道(乡镇)社会救助工作平台,再由社会救助工作平台一个口子向下具体实施,形成“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救助效率。

(三)切实落实社会救助资金。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各级财政根据财力状况安排必要的资金支持社会救助,保证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要广开渠道,多元筹资,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实力。一是加大福彩发行工作力度。各级政府应重视和支持福彩事业,积极为发行创造条件,努力扩大销售规模;二是进一步规范社会捐赠工作,大力发展社会捐赠事业;三是培育发展民间慈善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建立社会公益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篇2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永州市的情况看,经济欠发达,598.5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504.6万人,占总人口的84.3 % ;农村贫困人口达89.7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17%,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6.9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7%;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灾害频发,每年都不同程度的遭受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龙卷风、冰雹、干早等多种自然灾害,常年受灾人口达200余万人次,需政府重点救助的45万余人。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整合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弱势群众的救助需求,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从根本上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稳定,加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一、意义深远:助弱同进,共享发展

“按照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这构成了对弱势群体实行的公益救助的基本理据。”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扶助弱势群体,对于促进社会各个层面和谐进步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事业进步和改革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永州市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比较复杂,弱势群体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集中性和群体性。这种特点一方面使他们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他们的利益如果被忽视或处置不当,就会使他们采用非理性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给社会带来不稳定隐患,进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利于化解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缓解弱势群体的失衡心理,有效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

2.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发展合力

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热情充分进发,让个体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困难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由于处于弱势位置,容易被忽略,不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对党和人民缺少归属感、认同感和信任感,不利于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更可以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社会全体成员,有利于团结弱势群体,凝聚促进发展的合力,调动全体成员谋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3.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真诚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民族。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仅能给予困难群体物质上的救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而且能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众共同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促进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进步。

二、工作成效:因地制宜,扎实有序

1.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目前,永州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2万户27.6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5 %,月发放低保金1049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为38元。2008年上半年,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农村低保扩面,将农村居民中无劳动力或因病、因残等原因致使主要劳动力丧失、因生存条件特别恶劣地方常年生活困难居民等三类家庭全部纳人保障范围,新增低保对象12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

2.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

为缓解农村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压力,根据上级要求,永州市从2004年开始在东安县、新田县开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试点,迈出了探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第一步。2005年,对城市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农村五保户等特困对象家庭中患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白血病以及其它年医药费在1万元以上大病的,给予500-3000元的医疗救助金,在全省领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2007年,结合全市实际,在救助范围上扩大到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病种增加了精神病种,救助标准提高到1000-4000元。2008年,面向全市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城乡低保边缘户、百岁老人等特定对象,逐步建立和实施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援助五位一体的新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市在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以来,共累计救助农村大病救助对象1.42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468.8万元,人均年救助水平为1738元;资助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参合34.3万人次,资助金额533万元。

3.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进一步提高

永州市共有五保对象51214人,占农村总人口1.27%。共有乡镇敬老院106所,村级“五保之家”46所,集中供养4854人,其它46360人由村、组分散进行供养,分散供养标准由2005年年人均600元提高到1000元,集中供养标准由2005年1200元提高到2070.46元,农村五保户生活有了较大改善。2006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后,五保供养资金从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市、县财政预算中列支,建立了“政府牵头、民政负责、财政投人、按标施保、应保尽保”的五保供养工作新体制。2008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要求将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列人财政预算,不得在发给五保供养对象本人的供养资金中列支,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五保户的基本生活权益。

4.灾害救助工作不断规范

一是规范了救灾款物管理工作。2008年,永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永州市基层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操作规程》的通知,对救灾款物的申请、拨付与发放、管理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确保了救灾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救灾款物及时落实到灾民手中。二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初步形成。2008年,市政府出台了《永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成立了永州市减灾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应急救助体系,形成了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三是救灾资金投人大幅度增加。2008年我市累计受灾人口702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145.07亿元。向上级争取救灾资金9395万元,救灾棉被39111床、棉大衣1000件、帐篷443顶,市本级财政配套救灾资金500万元;一年来,发放救济粮3522吨,救济灾民42万人,发放衣被20万件,救济灾民巧万人,救济伤病人口7.83万人。全市共为灾民恢复重建房屋12042户45163间。由于救灾工作应对处置及时果断,救助措施得力,在应对2008年百年不遇的冰冻雨雪灾害和五十年不遇的“6·13”洪灾过程中,做到了大灾面前零死亡,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问题:基础薄弱,任务艰巨

1.社会救助立法滞后

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社会救助方面的专门性法律,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中除五保供养以政府法规形式颁布以外,其它各项工作都是通过各种规范性文件的,缺乏法律权威、制度刚性和惩处力度,实施过程中有令不行、违规不禁的现象比较突出。

2.基层机构队伍薄弱

据调查统计,撤区并乡建镇以前,全市有区乡镇430个,按每个区乡镇配一名民政干部,至少有430个,撤区并乡后,全市共有198个乡镇和办事处,只有民政干部271人,平均每个乡镇1:37人,比撤区并乡前减少1s9人。所配民政干部专职的少,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不高。近几年民政部门新增城乡低保、城乡大病救助、乡镇敬老院和村五保之家建设和管理、五保供养资金发放等工作,全市每年救济灾民30万人以上,城乡低保人数30余万,农村五保户有4.2万人,重点优抚对象s.3万,大病救助近万人,还有71万老年人,直接工作对象140万人,日常管理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民政救助资金大幅度增加,由乡镇发放的民政救助资金,有的几百万元,最高的达到近1000万元,社会救助各项资金在基层的发放问题令人担忧。如宁远县水市镇,辖区人口7.3万人,有民政工作对象5000;余人,全市发放各类资金335万元。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将乡镇民政职能划人社会事务办,明确由s3岁的李某1人负责全镇民政工作,并兼驻村任务。李某不仅要负责5000名民政对象的人户调查、初审、年检年审、动态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还要逐户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和工作档案,该人不懂电脑,工作效率十分低下,难以按规定要求完成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任务,只能应付了事,导致社会救助基础工作不扎实。

3.救助资金投入少

一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各项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普遍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导致保障水平偏低。以农村低保为例,2008年全市低保人数为27.6万人,全年上级下拨的农村低保资金为6765万元,按人平计算,月人均仅有20元,人数是城市低保的2.6倍,上级下拨资金不足城市低保的一半,月人均救助水平不足城市低保对象的1/3。二是本级财政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农村五保、农村低保、农村医疗救助均要由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由于市、县区财政困难,往往未能足额配套,或列而不支,致使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工作开展乏力。

4.城乡救助发展不均衡

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到民政、劳动、教育、卫生、房产、司法、扶贫、国土、规划建设等多个职能部门,但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存在各行其事的现象,尤其是在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确定,救助项目安排,救助资金的投人等方面缺乏统一安排,导致多头救助、重复救助、遗漏救助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社会救助整体优势的发挥。同时,还存在城乡救助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如城市低保对象享有的廉租房政策及生活用水、用电、有线电视收视等价费优惠措施,农村救助对象暂时不能享有,整体救助水平较低。

四、根本举措:统筹运作,合力推进

1.加快救助立法进程

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家应尽早出台《社会救助法》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把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对社会救助工作机构、人员、资金保障作出刚性规定,为依法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2.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社会救助机构、人员、编制等问题上给予重视支持,特别是要解决社会救助机构人员的公务员身份问题。加强乡镇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解决有机构、有人做事的问题,我们建议在乡镇设立民政所或社会救助站,小乡镇安排3至4个,大乡镇安排4至6个干部,专门从事民政工作,在行政村设民政联络员,并适当解决待遇,以切实解决好基层民政工作有人干事的问题,为工作落实,规范管理,资金发放公平公正提供组织保证。同时,要建立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准人机制,严把进人关,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3.扩宽资金投入渠道

一是加大财政投人。市、县两级政府应根据本级财政实际,把社会救助资金列人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乡镇也要设立专项救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要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多争取上级支持。三是面向社会筹集资金。大力开展各种慈善募捐活动和对口捐助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慈善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如救助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要发动社会力量,搞好救助对象在医疗、教育、住房、司法援助等方面的专项救助。

4.强化救助工作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救助体系。对灾民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安排方案,进一步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建立健全以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临时社会救济为补充,各项优惠政策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农村,通过全面总结低保试点经验,积极扩大保障范围,逐步在基层推广实施。同时,进一步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完善“五保”供养制度,维护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三是建立健全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为骨干,基层福利服务网络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5.构筑救助服务网络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篇3

为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现就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了明确意见。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体现。

(二)城乡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或遇有紧急、突发困难时,由政府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资金、物资、法律上的援助或服务,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及合法权益的行政管理活动。(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指由国家为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为保障这些制度的实施而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网络、物质技术条件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

(四)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把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强化措施,不断提高我区城乡社会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在全区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在组织实施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救助对象实施的一种单向、无偿的援助行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社会救助,支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依法救助、规范管理的原则。在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上,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将政策措施整合,提高效能。在实施救助工作中,依法行政,完善政策,规范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三是城乡联动、配套实施的原则。按照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目标,既要考虑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又要根据当前城乡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困难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解决;四是“制度健全、体系完善,点上突破、面上扩展”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由点到面,稳步有序地推进。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首先抓好单向救助制度,通过单项制度的建立、实施和完善,逐步形成比较全面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制度建设

(一)健全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在巩固应保尽保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分类施保,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科学调整救助标准。根据粮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城市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经过科学测算、认真论证、实事求是地调整当地的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做到既要与当地的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又要满足低保对象的生活需要,又能积极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自主就业。针对不同对象制定相应的救助标准,在发放低保金时,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因病、子女上学、高度残疾、高龄老年人、单亲家庭等给予重点照顾和倾斜。加强动态管理,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超出保障标准的人员及时取消低保待遇;对生活困难加重的低保对象和家庭,及时提高救助金额;对收入提高的低保对象和家庭,及时降低救助金额。

(二)建立应急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救灾工作的整体合力。要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重大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能够妥善安排灾民的吃、穿、住、饮用水、医疗救助。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有充足的救灾帐篷、衣被等物资,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各级财政在年初要做出救灾资金预算,以备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全面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水平,强化部门之间灾害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形成灾害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为快速决策和启动救灾工作的应急机制提供依据。

(三)进一步落实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政策。及时审批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五保供养证书》,做到应保尽保;明确供养标准,落实供养经费,确保五保供养资金及时足额发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度调整供养标准。根据我区农牧民一般生活水平,确定全区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年供养标准不低于800元,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年供养标准不低于1200元,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提高标准。各地在安排使用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时,首先要确保五保供养资金的落实。集中供养经费可由旗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出的用款计划直接拨付到敬老院;分散供养经费可由旗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出的用款计划通过银行(信用社)直接发放到户,确保五保资金落实到人。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乡镇合并和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资源,搞好敬老院建设和改造,确保全区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选聘合格的专、兼职敬老院工作人员,加强敬老院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对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要明确代养人及代养人的责任,并签订协议,保障五保老人老有所养。

(四)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困难群众救助制度。农村牧区困难群众包括因灾、因病、因残、因缺乏劳动力和其他原因致贫的人员。农村牧区困难群众救助主要采取定期定量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由自治区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一部分,各盟市、各旗县财政自行安排一部分,社会各界捐赠一部分来解决。定期定量救助以货币形式为主,按时发放;临时救助可以货币与实物相结合,适时发放。对享受定期定量救助的农牧民发放《农村牧区特困群众救助证》;享受临时救助的农牧民发放《农村牧区困难群众临时救济卡》。各地要严格审核、审批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村牧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加快实施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工作要在2005年全部实行。对农村“五保”对象、特困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因病影响基本生活的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

各地要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和财政部、民政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或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农村牧区大病医疗救助的病种及医药费用补助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标准,并做好与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衔接。城市医疗救助要从2005年开始进行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规范可行的制度,力争使患大病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城市居民得以救助。

(六)建立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制度。通过救助,使持有农村牧区五保供养证和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基本实现普通中小学免费教育;使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牧区特困群众救助证卡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高中教育阶段能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继续做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慈善捐助等专项救助工作,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子女不失学、不辍学;积极实施“寒窗基金”、勤工俭学和爱心助学等资助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调动各企业、经济实体及个人捐赠的积极性,帮助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完成学业。

(七)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要完善救助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程序,让应该接受救助的人员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救助工作。各地对救助管理站设施进行检查、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抓紧更新改造,确保救助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八)实施廉租住房制度。积极开展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对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租金低廉的普通住房。对已租住公房的城镇困难家庭,在租金上予以优惠。

(九)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就业是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最根本途径。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众就业,优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再就业。要积极帮助残疾人尤其是贫困残疾人就业,对以吸纳残疾人就业为主的福利企业,继续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保护。(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各地法律援助机构要科学地调配资源,使所有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担起法律援助义务,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法学社团等组织以及法学院校等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入法律援助事业,为特定对象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完善社会捐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社会捐助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开展“义工”服务、“结对帮扶”、社区互助、邻里互助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互助新风。对已经建立“爱心超市”、“慈善超市”的地区,要不断总结经验,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运作。尚未建立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选择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依法接受社会捐赠的团体,应定期将扶贫帮困活动的范围、形式及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四、切实加强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尽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民政牵头的工作机制。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财政、发改委、民委、建设、农牧业、教育、司法、劳动保障、科技、卫生、工商、统计、扶贫办、审计、监察和残联等部门组成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确定城市社会救助的对象、项目和标准,制定城市社会救助的政策,抓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推进社会救助和帮困工作。要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步伐。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发挥对社会救助的综合管理服务职责,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各有关部门在开展城市社会救助工作时,应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和联系。

(二)认真落实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民政部门是社会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财政部门负责做好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卫生部门负责医疗减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对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建设部门负责困难群众的廉租住房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援助,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审计、监察部门负责搞好救助款物的审计、监督工作;司法行政机关负责规范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快推进社会救助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抓紧研究制订社会救助方面的法规和规章,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行为。要进一步健全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各项社会救助。

(四)切实保障政府对社会救助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资金的落实。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社会救助提供捐赠、资助,并全部用于社会救助。要切实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努力提高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紧紧依托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为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技术保障。

(六)加快基层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各地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选配政治素质好、群众观念强的干部充实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城乡街道和苏木乡镇要积极整合现有机构资源,确定负责这项工作的机构,加快以街道。苏木乡镇为主要平台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建设。有条件的街道、苏木乡镇可以设立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机构。城镇社区和农村村委会都要有人负责这项工作。要搞好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亲民、爱民、为民”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便民化。

(七)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乡社会救助事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捐赠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和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组织开办的就业服务机构优先为低保对象进行培训和职业介绍,并免收其就业培训费和职业介绍费。新闻单位要加强有关宣传报道,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篇4

——“五个一批”。当时总书记提的是“四个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后来总书记在世界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修改后的“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可以这样说,总书记考察甘肃,向全党全国昭示了中央坚定不移把握时间节点谋划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的决心和信心,向我们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同奔小康的动员令。

下面,我重点围绕“社会兜底保障的探索与思考”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基本现状

全镇现有社会救助对象430户799人,其中:五保户25人,低保户405户717人,残疾人低保户172户197人,留守儿童58名、困境儿童37名。按照动态管理原则,今年全镇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社会救助对象12户31人。在清退工作中,一部分家庭人均收入并不稳定,家庭收入在低保准入线上下浮动,按照动态管理原则,超出低保准入线则需要及时清退,符合准入线标准后又需要重新纳入(以下简称这部分家庭为临界家庭),这既给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工作量,又在困难群众中引起不必要的矛盾。部分群众对动态管理机制不理解、不认同,觉得是没事找事故意折腾,还有部分临界家庭,对被清理清退结果不认可,认为其家庭状况并未明显好转,被清退后家庭生活更为困难,从而开始了层层上访。最低生活保障是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重要内容,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关键环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社会救助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在低保等救助政策落实过程中,只有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让符合条件的群众享受低保,不符合条件的群众拒之门外,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才能严防错保、漏保、人情保、政策保、老年保等现象发生。

一、坚定不移打主动战,积极适应兜底保障新常态

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是看富人有多富,而是看穷人有多穷。就像总书记在遵义花茂村考察调研讲的一样:“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结合我们全镇实际情况来看:一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镇村审核评议制度。在农村低保工作中严格遵循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村委会申报、乡镇审核、民政审批及镇村社三级公示等程序,使更多的困难群众都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完善动态管理,确保进出畅通。强化死亡人员和长期外出人员的管理,村委会严格上报死亡人员名单,镇民政办核实上报月调整动态台账,严防死亡保现象发生。同时要求村委会严格核实长期外出享受低保人员信息,及时将长期外出低保人员退出社会保障范畴。三是严格入户核查,确保情况真实。镇村干部入户核查锁定低保初步名单,按照低保红线政策实行排他因素,进行村级评议。四是实行低保入户抽查。通过镇村两级低保抽查,发现违背低保红线的即时退出低保保障范围,但确实贫困的群众通过抽查,经召开镇村审核会议等途径按程序将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有效避免漏保和错保现象发生。

二、坚定不移打攻坚战,用新理念来指导兜底保障工作。

应该说,兜底保障工作是唯一用军事语言来描述的工作。过去,我们的工作用武侠小说中的“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等来描述。如今,兜底保障这项工作则用军事语言中的“输不起的战争”、“攻坚拔寨”、“挂图作战”等词语来描绘,说明现在这项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特别是总书记到甘肃考察以后,全镇把兜底保障当作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统筹整合了各种项目资源,向最贫困的农户聚集,向最困难的人群聚焦,形成了兜底保障坚的强大合力。如何用新理念来指导兜底保障工作?我们国家的扶贫开发工作,始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随着兜底保障的深入推进,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兜底保障对象靠传统帮扶方式、常规帮扶手段往往难以奏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精准兜底方式也就应运而生。目前,我镇在兜底保障措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特困对象保障有力。通过上级业务部门指导,加强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了敬老院护理人员薪酬待遇和运转维护经费。2019年共保障特困供养对象21人,发放供养金12万元,新增特困供养对象1人。

(二)临时救助解困及时。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2019年共实施临时救助3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2万元。

(三)医疗救助稳步推进。采取比例救助与定额救助相结合,事后救助与事前、事中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问题。

(四)“救急难”工作力度加大。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促公平”的原则,确保让突遭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众得到救助。

截止目前,全镇已经建立起以低保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社会救助工作步入了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轨道。贫困家庭除了可以获得生活补助,还可以获得住房补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

三、坚定不移打持久战,稳步推进廉洁兜底阳光扶贫。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是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多年来对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扶贫资金监管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原因,目前还存在虚报冒领、监管弱化等问题,依然有人敢践踏做人底线、罔顾法律红线,骗取套取扶贫项目资金。在如今这种高压态势下,我们必须层层加强廉政防线,确保兜底保障与廉政建设双促进、见实效,使社会兜底保障真正成为阳光工程、民心工程。

第一,要严明纪律红线。社会保障项目资金是触碰不得的带电“高压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古话说: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农村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个人荣辱,更关系党在基层执政的形象,关系民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当前个别村党员干部对党章党规意识淡漠,把纪律和规矩抛在脑后。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都要接受国家法律和党纪党规的双重约束,牢固树立党纪严于国法的意识。国法是对普通公民的约束和要求,党纪则涉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生活纪律和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党纪比国法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牢牢守住党纪和国法这两条不能逾越的底线,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从严从实要求自己。讲: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利民惠民,用不好则损害党的形象,也毁了自己、害了家庭。每个人都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观。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通常说基本的应该有两条:一是该干的都干了,二是不该干的都没干,正所谓“干成事、不出事”。做到前一条相对来说好办一些,因为做多大的事业要看你自身有多大的担当,只要不虚不假不折腾,几年下来总能做成一些事。做到后一条就比较复杂了,什么“不该干”,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内的规矩纪律,还有社会的道德评判,时时处处有红线。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东窗事发,悔之晚矣。所以说,我们应当谨慎自律,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第二,要打造阳光兜底。由于社会兜底保障工作点多面广,非常繁杂,监管上还有不少疏漏,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一是规范化管理存在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能进不能出”的矛盾比较突出,大部分享受低保的困难群众存在只想进不想出的思想,收入核定难,有些收入和财产特别是隐形收入难以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救助对象的准确界定,存在人情保、轮流保、平均保等非正常现象。二是救助对象认定不精准。存在病保、残疾保、老人保现象,有些村以病、残疾来核定救助对象,而不从家庭的实际情况来核定,收入信息不明确,收入的不稳定性,使家庭收入界定困难,从而导致确定的救助对象不精准,也给“混吃低保”、“骗吃低保”、“人情低保”提供了滋生的空间。三是救助政策宣传不到位。对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兜底脱贫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偏软,宣传形式单一,造成许多群众对享受社会救助的范围、条件、申请程序不了解,致使不少群众误解甚至曲解救助政策。 四是救助程序执行不规范。少数村干部怕得罪人,不认真审查,不严格把关,直接将评议结果上报镇民政办,享受救助政策审核的工作让民政办来把关,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五是基层工作力量薄弱。 村级民政信息员人员不固定,职责不明确,待遇难落实,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导致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掌握不及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标准,实行动态管理。要坚持以准入线为标准,设置“观察区”和“缓冲区”,并划定时间段。对于家庭人均月收入能稳定超过低保准入线的,按照动态管理原则,及时进行清理清退;对于家庭人均月收入不稳定,在“观察缓冲区”已达规定时间段的,进行清理清退。

二是严格程序,力求精准保障。严把入户调查、审核审批、公示公开和监督检查四道“关口”,切实做到“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要及时与银行、房产、税务、保险、户籍、车辆管理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通过资源整合,运用技术手段,实现救助对象的准确认定。畅通退出机制,实现“应救尽救、应退尽退”。要根据临界家庭实际情况、经济收入构成以及费用支出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照“三审三公示”程序,向群众全程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社会救助工作是民生的最后保障线,要以社会救助工作的认定条件、审核审批、补助发放、动态管理等规定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政策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通过网络媒体等宣传渠道,普及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专业理念,增强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是强基固本,提升工作水平。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要通过内部调剂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配政治素质高、对弱势群体有感情、有爱心、有耐心的社会工作者充实到一线工作中去,增强社会救助的内生动力。一要开展帮扶支持服务。为救助对象开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托管等服务。二要开展社会融入服务。帮助救助对象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三要开展能力提升服务。帮助救助对象转变思想观念,发掘自身潜能,学习谋生技能,发展生计项目,消除救助依赖,真正做到“助人自助”。四要开展其它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抚慰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矫正不良行为、改变负面看法,树立和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五要开展资源对接服务。帮助救助对象对接生活、就业、就医等方面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组织其他专业力量和志愿者为救助对象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缓解群众遭遇的困难。

五是强化监督,确保阳光运行。重点要在准确认定救助对象、规范审批流程、落实工作责任等问题上加以监督检查,减少错保、漏保、骗保现象的发生,及时发现、纠正、惩处“关系保”、“人情保”,确保社会救助制度公平实施。长期以来,政策宣传作为政策执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常被“打折扣走过场”,失去了应当发挥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群众对政策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充分,为一些村社党员干部提供了“欺上瞒下”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漏洞”。要在完善规章制度,铲除“腐败土壤”上下功夫。要堵住这种漏洞就需要把政策宣传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从方案制定到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抓好抓实,不留余力。在确保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宣传效果,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为群众了解清楚政策提供保障;也要积极为群众解疑答惑,避免政策解读走入误区。

六是创新体制,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民间组织新形式,建立完善以社会互助为宗旨的民间组织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慈善会、福利会、基金会等组织,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有实力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回报社会,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救助的积极性,汇聚更多爱心,使其成为救助社会困难群体的有益补充。力争到2020年,有效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形成政策完善、管理规范、实施高效、监管到位的运行机制,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服务能力,守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篇5

一、健全保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省、市有关政策文件要求,我市将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调整为140元,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50元调整为230元。同时对全市所有困难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充分体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目前全市共有低保对象7025户1230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6%,其中居民低保对象218户412人,占居民总人口的0.35%,村民低保对象6807户11896人,占村民总人口的1.1%,年发放低保金1394.814万元,其中市财政支出976.3554万元,乡镇财政支出418.4586万元。二是加强救灾救济工作。不断完善救灾信息系统,深入探索避灾工程建设,全面推动救灾救济工作。及时有效地完成第4号台风“碧利斯”和第8号台风“桑美”等自然灾害的计灾、报灾、核灾和救灾工作,组织灾民进行生产自救活动,安排救灾款31万元,帮助59户自救能力差的重灾户重建家园。发放春夏荒救济款共70万元、冬令救济棉被1500条、救济粮7.55万斤、食用油257箱。另外,火灾救济162户625人,支出救济款26.05万元,发放临时救济款49.38万元,救济1540户。三是做好定期定量救济对象的管理。全市共有精减退职职工等补助对象2695人,年发放补助金426.24万元,40%精减退职职工补助药费107450元。四是做好五保三无集中供养工作。全市共投入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79万元,市财政补助五保供养经费190万元,各敬老院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五保对象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五保对象618名,已集中供养558人,集中供养率90.3%,城镇“三无”人员22人,已集中供养22人,集中供养率100%。五是全面推进医疗救助工作。根据《*市社会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从8月份开始,进一步扩大了医疗救助对象范围,降低了救助门槛,提高了救助标准。规定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和重点优抚对象的住院药费从原来确定的2000元改为零起步救助;低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的药费救助比例最高可达50%,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的药费救助比例最高可达80%,年救助金上限50000元。在原有救助对象的基础上,将农村“三老”人员和其他困难对象列入救助范围。将恶性肿瘤、精神病、白血病、器官移植的后续治疗、尿毒症等病的门诊药费列入救助范围。截止目前,全市已支出医疗救助资金432.5万元(其中住院药费救助支出399.9万元,门诊药费救助支出32.6万元),受救助对象6540人。

二、健全自治机制,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一是着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制定出台《*市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配套的各项制度,加快健全“三个组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目前全市已有516个行政村达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占村委会总数的56.7%,虹桥镇、柳市镇被评为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镇。二是着力完善以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2006年我市将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办、民间力量参与”的方针,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成立了8890市民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指导、监督各服务企业和志愿者为市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开展了“健康生活进万家——社区和协会手拉手”活动。该活动以乐成镇11个社区为首批试点,共有26个协会与各社区分别结对,开展了48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了乐成镇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乐成镇的乐湖和南城社区的换届选举工作,并将选举资料汇编成册,供其他社区换届选举时作参考。三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夯实社区服务基础。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据统计市镇两级财政投入社区建设资金已达3200万元,建成办公用房4000多平方米,建成小区50多个(封闭小区38个),健身(苑)点16个,体育用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社区警务室30多个,宣传长廊20个450多米,小区宣传橱窗46个。同时,今年乐成镇乐怡社区被评为省级首批五星级“民主法治社区”。

三、健全优抚机制,不断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开展了省国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纪念长征知识竞赛活动,下拨16.2万元改善部队官兵生活待遇,做好重大节假日慰问工作,送去了9.4万元慰问金,认真落实各项双拥工作。二是如期完成2005年冬季退伍士兵安置工作。今年共接收2005年冬季退伍兵652人,其中应安置退役士兵90人,包括荣立二等功1人、转业士官13人、残疾军人7人。至2006年11月,顺利完成退伍安置工作,除重点安置对象外,全部实行自谋职业率,自谋职业率达到100%。三是做好优抚对象服务管理工作。目前,我市有重点优抚对象2347人,全年共发放优抚对象补助金1298.8万元。解决优抚对象临时性生活困难600多人次,发放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近29多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房困难6人计2.5万元,对全市1954年补充兵发放临时补助430人次,共21.5万元,对全市1960-1962年抗美援越兵进行临时补助共计130人6.5万元。四是完成复员退伍军人数据库建设。《全国企业残疾军人信息采集表》采集对象95名,《全国在乡复员军人信息采集表》采集对象689名,《全国企业失业、下岗转业志愿兵(士官)信息采集表》采集对象17名;1998年后退役的城镇退役士兵36名。五是完成精神病人评残工作。全年共完成40位精神病人残情鉴定。

四、健全殡改机制,扎实做好全市殡葬改革工作

一是开展青山白化治理工作。今年我市继续按照“见绿不见坟,见坟就拆平”的要求,采取迁移、拆除、覆土、绿化等手段,对本辖区“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的私坟进行专项治理。至今“三沿五区”私坟19605座,治理率85.1%,104国道、高速公路沿线继续保持治理100%,已治理私坟的绿化率达85%。二是加快生态墓地建设步伐。按照省、温州市生态墓地建设文件精神,我市对生态墓地建设中的一些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加大生态墓地和生态葬法的推广力度,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已审批生态墓地17个乡镇22处,已基本建设9处,动工建设9处,共覆盖56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2%,另外确定选址2处。三是加强公益性墓地绿化工作。各乡镇根据全市干线两侧山体绿化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在坟山绿化的同时,动员驻村干部、墓地业主、村委会和老协参与公益性墓地绿化工作,对全市335座公益性遗体墓地进行绿化,大大了提高墓地的绿化率。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公益性遗体墓地的绿化率已达到70%以上。四是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工作。据统计全年市民政、工商、公安、城管等有关部门会同有关乡镇,共五次出动730多人次,共查获、销毁迷信丧葬用品135车,有效打击了丧葬用品市场混乱的情况。投资4000多万的市殡仪馆二期工程已经建成并装修完成,目前正在筹备新殡仪馆搬迁的有关事宜。开展丧事集中办理试点调研工作,拟定《市区丧事集中办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另外全年共火化遗体5761具,未了发生一例遗体土葬事件,火化率保持100%。

五、健全慈善机制,促进全市慈善事业不断发展

一是全市慈善事业深入发展。全市共收到捐赠款196.6148万元,其中定向27万元。3月在全市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收到86余万元,同时社会化捐赠不断深入。全年共发放救助资金180.73万元,其中慰问了527户特困户计32.2万元;开展了慈善助医活动,共救助127人计75.5万元;开展慈善助学,资助了109名特困家庭大中小学生计44.4万元;开展了特困户危房改造工作,为26户特困户解决了15万元建房资金。二是民营扶贫济困总会工作不断深入。全市共救助贫困上大学学生343人计132.1万元;救助贫病、大病群众262人计132.26万元;支持贫困村、特困单位9个计66.3万元;支持苍南灾区225万元,其中总会15万元,会员单位定向捐赠240万元,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全年合计捐赠资金支出635.55万元。

六、健全服务机制,扎实各项为民办实事工作

一是老龄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安排了77万元资金,加强山老区乡镇老年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30多万元为10万余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积极开展健康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和老年人维权活动。在民丰社区开展“3587”工程创建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了省老龄委的肯定(创建省老龄工作进社区规范化建设活动)。另外老人节期间,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和特困老人,共发放慰问金5.5万元,组织医务人员到贫困山老区为300多名老人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1万余元。二是地名工作有了新突破。全年命名13个乡镇小区26个、命名高层建筑命名3条、道路命名365条、道路更名3条。开始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地名工作,依托地名数据库,建设本市地名网站,初步启动地名网站建设与地名规划的文本编写工作。三是加强民间组织的培养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引导行业协会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做好民间组织年检工作,今年共审批社会团体15个,注销4个,应年检161个,实检152个,参检率达96%、合格率达100%。审批民办非企业单位55个,注销214个,应检260个,实检241个,参检率93%,合格率100%。四是做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2006年全市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1332对,办理离婚登记914对,补发婚姻登记证1226对,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791份,收养登记66件,结婚登记合格率达100%。同时全面启动婚姻集中登记工作,根据市政府要求,在乐成、大荆进行集中登记,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五是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全年共救助外来流浪乞讨人员271人次,其中受助未成年人为50人、六十岁以上的受助老年人为29人、救助精神病人7人。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工作,妥善处理被释放人员4起。六是加强福利企业管理。2006年全市参检福利企业56家,合格率100%。进一步加强了对福利企业的日常监督,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力地促进了福利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残疾职工权益的保障。

2007年工作计划

一、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一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健全低保档案,贯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优惠扶持政策,适时调整低保标准,维护低保对象的合法权益。二是认真做好五保三无集中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强敬老院管理,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三是做好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完善救助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困难。四是加强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支撑,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二、健全和完善救灾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救灾救济能力

一是开展避灾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灾害救助能力。完善救灾信息系统,健全社会救济和福利工作网络体系,充分利用救灾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民政工作的数字化、科学化。根据要求做好自然灾害的计灾、报灾、核灾和救灾工作。二是逐步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结合民政部门工作实际,培训损坏倒塌房屋鉴定工作人员,完善工作制度,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三是继续深化救灾系统制度建设,为救灾工作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四是继续加强救灾系统数字化建设。

三、健全和完善优抚安置体系,不断推进双拥创建工作

一是深入宣传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营造浓厚双拥创建气氛,创建工作走上新台阶。二是做好优抚对象服务工作,帮助解决救助、补助对象的困难,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创建具有我市特色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三是做好年度安置工作,切实解决随军家属及军嫂就业和子女入托入学实际困难。

四、健全和完善村务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政策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及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达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二是继续做好社区建设各项工作,逐步完成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五、健全和完善殡葬改革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年初做好市殡仪馆新殡仪馆搬迁的有关事宜,开展殡仪馆从业人员改革工作。二是继续加大青山白化治理力度,完成上级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三是抓好坟山绿化工作。四是推进生态墓地建设。五是开展丧事集中办理工作。在乐成镇进行试点,将其区域范围内的死亡人员全部统一集中到殡仪馆办理丧事,在抓好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其他乡镇推开。六是开展丧葬用品市场整治

六、健全和完善社会捐赠制度,不断深化社会慈善事业

积极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和救灾捐赠接收工作,市慈善总会和扶贫济困总会创新工作载体,开源节流,增加社会捐赠资金,提高贫困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七、健全和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篇6

2006年,在区工委、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区民政工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立足现实,开拓进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为民”为主线,以“为民解困”为要事,以“适应形势”为主题,以“求真务实”为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自身建设”为手段,紧紧把握时展脉搏,在大局中定方位,抓住机遇,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赢得了民政工作的发展进步,为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2006年民政工作回顾

(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走上正轨,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1、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2006年全区城市低保工作要点;完成了全区低保证的更换和低保申请表、变更表、收入证明等系列审批表格的更新工作;建立了低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贯彻落实了省民政厅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试行);完成全区低保户医疗救助的调查摸底工作,并落实了10户受救助户;配合市粮食局开展“情系困难职工——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好油”的活动,使500户低保户得到了实惠;多次联合区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对低保申请户进行审批核查,截止9月份,共审批了77户申请户,清退了52户,变更了52户。

2、为严格执行当前低保工作中的各项政策,规范低保管理制度,,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及低保资金专款专用,六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低保对象的收入情况及低保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核查分为两个阶段即自查和复查,采用听反映、实地查的方法进行了一户不漏的清理核查。整个核查过程严格按照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对因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不符合原有享受水平或不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低保户进行了核减或清理,全区共核减了47户低保户,核减低保资金2533元;清退了41户低保户,停发低保资金5530元。截止9月份,我区共有低保户1085户1549人。常补对象1011户1388人,非常补对象74户16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58.6万元。

3、成立了南昌高新区社会救助领导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印发南昌高新区加强对流浪乞讨等人员救助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救助管理方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地防止流浪乞讨人员返流现象。

4、为了提高我区民政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按照“三提高”的要求,我区对辖区内各民政办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业务技能培训。为此,我区还专门筹集资金为各镇(处)民政办配置了专用电脑和打印机。目前,全国民政事业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和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区得到应用,实现了“微机操作、规范管理、银行发放”的目标,我区城市低保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5、在市农经网、区局域网及《社发动态》上发表了题为《当前我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的调查报告,并提供给区管委会主任和分管委领导参阅。发表新闻稿件4篇,其中题为《南昌高新区顺利开展2006年低保核查工作》先后被市民政网、区局域网、区刊《南昌高新区》及局刊《社发工作动态》四家转载。

(二)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步入新阶段。

按照市民字[2006]23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对今年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各级民政干部经过调查摸底,严格按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实施分档救助,分为每人每年300元、200元、150元、100元四个档次,全区1792户2953人得到社会救助,全年总救助金额57.19万元。同时督促各村做好证(卡)的使用和管理,监督各村社会救助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救助政策的兑现以及发放救助款物的公开、公平、公正。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6]13号)和省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民字[2006]146号)文件精神,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南昌高新区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将为我区特困群众和五保户提供医疗救助。

(三)救灾救济工作创造新格局。

安排好受灾地区的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社会的稳定。我区民政部门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指导思想,深入基层对困难群众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受灾的真实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统筹解决好春荒期间的灾民生活困难,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区下拨了15万元救济款用于春荒救济,依据“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采取普遍调查和重点核查相结合的办法,将救济款全部发放到最需要救助的灾民手中。并且根据省民政厅、市民政局要求,救助凭证发放。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获得新成绩。

1、对全区需负责安置的26名城镇退役士兵全部实行自谋职业,由区财政局按照我局提出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经济补助金,全面推进了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伍安置工作。

2、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退役士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择业观念。我处加强了全区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的管理教育,并建立了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专户,及时、足额地发放了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共52.205万元,圆满地完成了2006年度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

3、为使我区伤残人员(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换证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我区对辖区内的伤残军人进行了重新核对核实,从5月份起开始启动《革命伤残军人证》换证工作。目前,全区共有12名伤残军人办理了等级套改审批手续,换发了新式证件。

(五)社会福利工作换得新面貌。

为落实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努力提高集中供养水平的通知精神,我区加强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为做好我区五保供养工作我处做了以下工作:

1、我区五保户通过“农转非”纳入低保,提高五保户的供养标准,截至2006年10月份共为1044名五保对象办理“农转非”并纳入低保范围,全面提高了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散居五保户达到1680元/人.年;

2、下拨6万元用于全区敬老院的维修;

3、督促昌东镇利用撤乡并镇后空置的办公用房的现有资源,用来建设敬老院,以提高集中供养率;

4、要求各镇(处)大力支持五保供养工作,划拨一些土地用以建设敬老院的生产基地来增加敬老院收入,提高供养五保户的生活水平。

5、加大敬老院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昌东和麻丘两镇统一制作上墙。

(六)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和推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六月份我区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并进行了部署。8月份,对昌东镇的三联、芦源、光明村,麻丘镇的麻丘、刘城、鲁溪村,艾溪湖管理处的北沥、广阳村等8个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是在各镇(处)自查的基础上,通过听取镇(处)、村负责人的汇报,现场察看村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询问各村村务公开工作情况,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形式进行。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社发局检查组与各镇(处)的分管领导和干部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各镇(处)针对检查结果已提出了初步的整改意见,以期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区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同时,社发局对这次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

2、随着我区湖西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建成区人口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矛盾日显突出,为切实解决这些难题,区管委会经请示市有关部门同意,决定成立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万科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做好这项工作,管委会成立了由社发局牵头,包括财政、规建、公安等部门在内的筹建指导小组,艾溪湖管理处成立了以处党委书记为组长,处党政办、综合办、规建办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截止7月底,已完成了各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居住户数和人口的调查摸底工作;完成了申报材料的报批;派员到兄弟单位的精品社区参观学习,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居委会各类规章制度;已向市政府申请了社区办公经费;在万科房地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用房已落实,目前,该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

3、顺利开展了南昌高新区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如培训、资料收集等;以区管委会得名义出台了指导小组和实施办法,圆满完成了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七)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我们将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勤恳干事、热情服务”的态度,坚持“督促、协调、服务、指导”的工作方针,尽职尽责,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本职工作。

二、2007年民政工作思路

2007年,我区民政工作将更加努力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时下正在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按照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民政常规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的具体打算是: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把民政工作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开展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课题研究,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加快推进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抓紧建立和完善灾民救助、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等相关制度,结合全区实际,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落实。

(三)创新优抚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双拥工作。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新思路,全面推进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

(四)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万科居委会建设管理为契机,集中力量,打造全市精品示范社区。强化居委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居委会为居民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职能作用。

(五)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基层民政建设。要形成“竭诚为民”的作风,把“为民”作为各项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基层民政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验收,重过程、重效果,把“为民”的实事办好,把“为民”的好事办成,把“为民”解困的事办实。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篇7

(一)农村低保

20*年,在州委、州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争取下,全州农村低保人数扩大到15万人,全年下拨农村低保资金7832万元,人月均补差45元,其中,一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80元,二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50元,三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30元。2009年初,省民政厅批准我州再增加农村低保5万人,达到了20万人。目前我州农村低保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按照“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

(二)城市低保

20*年,全州城市低保人数为53489人,全年下拨低保资金8355万元,人月均补助水平110元,比20*年增加了14元。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99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1号)精神,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统一提高到240元,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173元,比20*年增加了77元。同时,将城市“三无”对象、城市孤儿以及城市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贫困家庭纳入城市低保,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即240元给予了全额补助。

(三)五保供养

自20*年以来,全州民政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抢抓“福星工程”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的闲置资产,大力推进农村福利院建设。20*年,全州共有五保对象13441人,集中供养9800人,集中供养率为73%,共下拨资金1386万元,集中供养年人均15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1000元。从2009年起,集中、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以及分散供养孤儿的供养标准将各提高300元,分别达到1800元/年、1300元/年、1500元/年。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州民政部门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探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模式”,即“加强党政领导、实行自治互助、发展循环经济、营造田园风光、提升人文关怀、长效持续发展”,不断加强农村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院办经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我州农村福利院的建设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模式”受到了省民政厅和民政部的表彰,中国社会报、新华社等先后作了宣传报道。

(四)大病医疗救助

我州于2005年开始大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20*年,州政府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纳入十件实事,20*、20*年分别下拨救助资金1686、2445万元。几年来,全州累计救助20多万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困难群众患大病的医治困难。20*年,州政府出台了《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病种、简化手续,降低了救助起付线,提高了救助标准。对“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和农村五保户的起付线由1000元降为500元,救助金额由30%限额提高到70%,救助标准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对农村特困户、城市低保对象和困难优抚对象,起付线由1000元降为800元,救助标准由3000元提高到4000元,同时,对特殊困难对象给予了适当的院外救助。20*年,我州按照“取消病种限制、扩大救助规模、取消或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额度、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医疗救助的改革发展。在救助范围上,增加了介于城乡低保的边缘户和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个人负担医药费5万元以上且家庭生活因病陷入困难的两类救助对象。在降低门槛上,取消或降低了起付线,在医疗保险、合作医疗按规定报销后,剩余部分凭医院发票复印件再由民政部门给予30%-70%的救助,年救助总额不超过7000元;对五保户、“三无”人员全部取消起付线,人年救助最高限额由5000元提高到8000元;对介于城乡低保边缘的困难户,其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个人负担医药费5万元以上且家庭生活因病陷入困难的对象,视情况一次性给予2000-5000元的救助;对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或维持的低保对象,实行定额门诊救助,人年救助不低于100元。同时,对住院治疗的低保对象免收挂号费、诊断费,注射费、观察费、住院床位费优惠50%,手术费、辅助检查费优惠30%,常规性药品优惠10%。

(五)临时救助

为及时缓解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我州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城市居民每户

每年救助标准一般不超过800元,农村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标准一般不超过400元。对未满18周岁、父母双方因艾滋病或结核病死亡,或父母一方因艾滋病或结核病死亡,另一方因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艾滋病和结核病孤儿,按照人月均200元(生活费150元、抚养服务费50元)给予生活救助。20*年,全州临时救助人数5000多人。另外,从2009年3月1日起,对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职工,享受40%救济的对象每人每月提高25元,不符合40%条件的其他救济对象(含宽释人员)每人每月提高20元。

二、目前*州民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多样

一是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致贫。救助对象因患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医疗费用偏高等问题加重了负担。二是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致贫。部分贫困户因年老或残疾没有劳动力,无经济收入,生活贫困。三是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人因贫困而失学,文化水平低。在发展家庭经济时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少,缺乏脱贫致富能力。四是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的外界因素等造成的贫困。五是自然灾害大量存在。我州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雪灾、雨灾、冰雹灾害时常发生。

(二)救助水平比较低

从总体上看,我州社会救助的范围和标准在逐年扩大和提高,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保障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阶段。一是生存保障能力有限。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不高,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不能缓解根本问题。二是家庭发展需求得不到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对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子女辍学多;因文化、年龄、身体等多方面原因,困难群众创业、就业难度大,收入来源十分有限,家庭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三是救助范围还比较窄。截止到20*年底,我州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还有136.6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1.97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84.58万人,而目前全州纳入农村低保的只有20万人。

(三)地方财政对社会救助的资金保障机制支撑作用不强

*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贫困地区,所属的8个县市财政均为国定贫困县。县市地方财政力量薄弱,可用于社会救助的经费十分有限,主要依赖于上级拨付的资金予以保障。且因为多方原因,社会救助的工作经费也较少。影响了全面保障民生工作的实行,不利于发展“三州”战略。

(四)民生工作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收入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家庭收入核算比较困难。二是各项保民生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当前实施的保民生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住房就业援助等多项制度,但诸多救助制度还没有专门的条例,存在管理多头,条块分割的问题。三是基层救助网络平台薄弱。我州救助机构和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保民生工作政策及制度在基层的落实。目前,全州仅有低保工作人员22名,88个乡镇办低保工作人员159人,其中75人为兼职。农村福利院管理人员少、待遇偏低,部分县市没有核定编制,没有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三、保民生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为主导,加大地方保民生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是保障民生的生命线。建立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必须首先制定保障救助资金供给的基本制度。各级政府是民生工作的责任主体,财政投入是民生资金可靠、稳定的来源,必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结合我州实际,要建立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为主导,各级财政实行足额列支和按时拨付的机制,将各类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足额安排城市低保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1.5%)、农村低保资金(人年均40元)、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等保民生工作的预算,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预算自然增长机制,逐年加大投入,并重点向农村倾斜;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民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完善保民生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民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健全民生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做好民生工作的组织保证。一是各级政府应成立保民生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其职责主要是统一政策,协调步伐,全面管理与监督保民生工作。二是应建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边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及其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交流信息,协商行动,逐步形成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强大的整体推进合力。在乡镇办建立公共服务中心,建立统一的服务工作平台,并依托这一中心搞好各类民生工作的受理、审查、申报、资金发放等,避免多头申报、多头救助、缺失救助,实现救助项目互补和救助效能最大化。着力推进救助信息化,建立救助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要动员党政、媒体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力量,通过纪检、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动保民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搞好保障民生工作各项制度间的衔接配套

民生工作内容丰富,要素较多,头绪复杂,涉及面广,必须统筹考虑,整体设计,侧重提升制度的整体效能,应重点在两个层次上做好衔接配套:一是对各单项救助制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规范,使各项救助制度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以充分发挥整体效能。二是推进保民生体系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就业再就业、扶贫开发等制度间的衔接配套。要进一步搞好与就业、扶贫、住房、医疗等政策的衔接。民政、劳动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配合,民政部门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分类管理,强化动态管理;劳动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以新增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体就业。扶贫部门在工作中重点吸收享受低保待遇的特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参加项目带动和就业,并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加强与其他惠农政策的衔接,通过扶持,帮助救助对象摆脱贫困,走上生活自立之路。民政、劳动、卫生部门要在定点医院设立保险、合作医疗、医疗救助“三办合一”窗口,全部采取集中垫付补偿金、救助金,事后统一结算,既减少各部门工作量,又方便困难群众。

(四)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社会救助低保员工作总结篇8

一、深刻认识加快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意义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各级人民政府为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解决其特殊困难,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各项政策充分衔接的救助系统。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济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单项制度和法规,调整了城市与农村社会救济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社会救济工作。我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建立和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将对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救助制度不够健全,社会救助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部分困难群众没有被纳入救助范围,救助资金不足、救助水平偏低;一些地方救助工作机构不健全。各级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加快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各项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我区城乡社会救助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快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分类指导的要求,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遵循“单项突破、系统完善,点上突破、面上拓展”的总体思路,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整合资源为核心,形成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手段现代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解决群众的特殊困难,促进和谐广西建设。

(二)目标任务。围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与特困对象、受灾群众、优抚对象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救助对象,以构建常态政府救助制度、紧急救援机制和社会互助三大救助系统为重点,力争到2010年,在全区基本建立起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互助为辅助,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有力、相关制度完善、运转协调顺畅、资金切实保障、服务网络健全、救助成效明显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三)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主体作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社会救助事业。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救助标准既要城乡有别又要相互照应,社会救助资源既要城乡共享又要逐步向农村倾斜,社会救助方式既要考虑城乡共性又要突出各自特点。三是重在建制,低步入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救助机制上。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实施,以点带面加快推进。要从建立最基本的单项救助制度做起,首先解决城乡特困群众最急迫的问题,优先救助最需要救助的群体。四是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要整合各级和各部门的救助资源,形成综合配套的救助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资源,形成社会互助的合力,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的整体水平。五是政策保障,依法救助。要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与政策法规,规范社会救助的各项工作制度,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已全面实施的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相关制度,使之进一步适应城乡困难群众的要求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符合管理动态、效益提高的要求。

(一)以“巩固应保尽保、推进分类施保、强化规范管理、抓好政策街接”为目标,进一步做好城市低保工作。一是切实抓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工作。要完善城市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和城市家庭支出调查方法,确保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切实做好企业改制重组而下岗失业人员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解决农垦、华侨等系统困难企业和倒闭破产企业特困群众纳入城市低保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城市低保标准。二是做好精细管理下的分类施保工作。要根据城市困难群众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等级的城市低保补助,提高城市低保资金的使用效果。三是狠抓规范化管理。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吝部门的城市低保工作职责和城市低保的对象范围、保障标准、申请审批程序、保障资金渠道等。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城市低保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四是进一步做好城市低保与失业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要根据户籍制度改革、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等问题对城市低保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做好有关政策的衔接工作,切实发挥城市低保政策的作用。

(二)以“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应保尽保、实施按标施保”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重点强化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确保财政资金投入。要根据当前农民实际生活水平状况,合理确定五保供养标准。要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进行大排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登记造册,建立数据库,及时审核发证,纳入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要按照五保供养对象人数和标准,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专账管理、专款专用。逐步推行集中供养经费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乡(镇)敬老院和五保村,分散供养经费通过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户的办法。要严格按照供养标准使用供养经费,切实做到“按标施保”,解决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衣、食、住、医、葬等基本问题。要加强五保供养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抓好五保村和乡(镇)敬老院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以乡(镇)敬老院和五保村集中供养为主体,包户抚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全覆盖。

(三)以“预案有效、备灾充足、反应快速、救济到位”为目标,进一步健全灾害应急救济制度。加快完善各类灾害应急预案,构建以保障灾民基本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责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备灾储备制度,抓好救灾预算和资金的落实,充实帐篷、衣被等救灾物资储备,确保灾害应急救济所需的财力物力。要提高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重大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灾民的吃、穿、住、饮、医等救助措施到位。进一步探索灾情、荒情的科学评估方法,强化灾害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健全部门间应对灾害的联动工作机制。

(四)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依法管理、文明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要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自治区的规定,明确职责,落实经费,完善政府主导、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区域密切合作、救助管理机构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快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和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安全规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体系。要依法开展救助工作,认真界定救助对象,规范救助程序,及时提供救助,加强分类管理,文明周到服务,妥善遣返安置。

(五)以“扩大覆盖、提高水平、资金保障、充分街接”为目标,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提高财政保障水平,拓宽社会募捐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筹措机制,确保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稳定增长。进一步扩大农村医疗救助覆盖面,提高救助标准,力争使全区所有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特困群众患重病都能得到及时医治。要做好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的地区,对符合条件的五保供养对象、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其他贫困农民,由政府资助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较高并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根据个人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数额,按比例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要积极探索农村医疗救助方式,变事后救助为医治前介入。

四、积极开展新的社会救助工作

当前,我区城市医疗救助等新的社会救助工作尚未全面开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试点,以点带面,重在建制,低步入轨,积极推开,以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多形式、全覆盖的救助。

(一)以“抓好试点、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推进建制”为目标,进一步做好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试点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要求,加强领导、做好协调,为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探索出好的制度和有效机制。力争3年左右时间全区基本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在合理安排城市医疗救助资金的同时,坚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使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积极探索城市医疗救助实现形式,改进救助资金发放方式,通过建立优惠药品专柜等便民形式,使特困群众在享受实惠的同时,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要研究城市医疗救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

(二)以“健全制度、落实资金、实现定期定量救助”为目标,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要尽快摸清农村居民的生活情况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各地基本生活水平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切实做好资金测算,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打好基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要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常年特困人口要及时给予救助,为逐步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渡打好基础。要通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救助这两种形式,建立起面向农村困难群众的定期定量生活救助制度。

(三)以“高度重视、部门配合、积极协调、认真实施”为目标,努力推进教育、住房、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教育部门要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并对其中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特困家庭的高中生适当减免学杂费,并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学校要从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学费减免和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对大中专学生要通过实行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措施,帮助其完成学业。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扶贫助学、爱心助学等形式,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切实解决困难学生的失学、辍学问题。建设部门要进一步实施城镇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按照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60%的标准,合理确定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标准,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施配租、租金核减为辅,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实施法律援助制度,认真贯彻《法律援助条例》,强化责任,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畅通渠道,简化审批,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平等的诉讼权利。

(四)以“落实政策、增加投入、强化服务、加强培训”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要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要高度重视并优先解决城市“零就业家庭”问题,切实做到户户有人就业,人人都有保障。要把享受城市低保、就业确有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优先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减免职业培训费和职业介绍费,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要逐步实行救助渐退等鼓励性政策,城市低保对象在就业开始半年内可继续享受城市低保补助。加强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与管理,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贫困残疾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进行适当补助的工作力度,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落实国家对福利企业的扶持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

五、加强对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建立城乡救助体系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加快推进,务求实效。要建立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财政部门要做好有关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卫生部门要负责医疗减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设部门要抓好困难群众的住房救助工作。教育部门要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劳动保障部门要负责抓好就业和再就业援助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组织及慈善机构、公益协会等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在社会救助中的积极作用。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社会互助活动。要结合“八荣八耻”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宣传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使“义工”服务、“结对帮扶”、“单位包户”以及邻里互助、亲友互帮等各类扶贫济困活动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慈善募捐制度,重点加强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社会捐助的市场化运行模式,逐步建立适合我区实际的社会捐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大力推进“慈善医院”、“爱心医院”和“扶贫超市”、“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救助载体建设,,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规范运作,促进社会互助活动的深入开展。

上一篇:社区低保整治排查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街道办低保专干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