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2 08:18:22

德育毕业总结

德育毕业总结篇1

__学校毕业典礼活动总结

“德育为首,做人为先”是__学校一项重要的办学理念,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学会做人”放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实践性、实效性,而毕业典礼,就是__学校开展仪式教育,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周密组织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学校领导深入学习领会上级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学校以育人为根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着眼学生一生发展,着手素质全面提高,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深化改革坚持创新”的办学思想,积极推进“__立人”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领导把毕业典礼活动作为对全体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典礼活动领导小组,常务副校长靠上抓,各学部校长亲自抓,制定“__学校毕业典礼活动实施方案”,精心布置,周密安排,切实保障典礼活动顺利进行、圆满成功。 每一次典礼活动,学校都认真做好活动筹备,成立筹备小组,研究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确定毕业典礼程序,准备毕业典礼主席台背景、鲜花、毕业服、音响、桌椅等所需物品,提前通知参加典礼的有关领导、家长和来宾,做好每一项细节性的工作,保证活动万无一失。 二、典礼组织有序,活动效果显著 学校每一次的毕业典礼活动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感恩__,再续辉煌”是不变的主题。现场活动组织有序,隆重而富有教育意义。毕业典礼展示了学生不同学段的学习生活,表达了毕业生对母校、老师的感谢之情,通过典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 “感恩教育”,同时让学生们意识到一个学段的结束就意味着新的学段的开始,学业和人生一样,需要总结过去,重新站在起点,走向新的辉煌,教育学生立足今天,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对全体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毕业典礼活动让每位毕业生难忘,让全体在校生受益,取得显著效果。 三、典礼仪式规范,饱蕴教育价值 __学校毕业典礼仪式包括:奏国歌,校长致辞,毕业生代表发言,教师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毕业班同学向母校赠送纪念品,向毕业班老师献花,宣读“__奖学金”获奖同学名单,颁发奖学金,宣布毕业生名单, 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拨穗并留影。每一项都饱蕴教育价值。 1、仪式中奏国歌环节,师生全体起立,升国旗,唱国歌,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唱着肃穆的国歌,感受到庄严神圣的氛围,激励师生为中华民族振兴而教书,为中华民族奋起而读书。 2、校长致辞中充满激励言语、饱含深情嘱托,热情洋溢,谆谆教诲,树师生信心、扬师生奋进志气,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昂扬向上。毕业生代表发言,展优秀风貌,感恩__,志续辉煌,对全体在读学生是一种精神的激励和感染;教师代表发言,示高尚风格,殷殷深情,溯往追夕,展望未来,让学生感受师生的浓浓情谊、__的和谐与美好。 3、毕业班学生向母校赠送纪念品,向毕业班教师献花,这里蕴含着学生对母校的感恩,表达了对与他们朝夕相处,给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的一份感激,表现在行动上,更给力。每一次毕业典礼上都有学生泪流满面,都有老师热泪盈眶。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人生才会更成功、更快乐! 4、__学校董事长__先生设立了“__奖学金”,对那些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是对学生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嘉奖,是物质奖励,更是一种荣誉,为学生树立身边学习的楷模。人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些榜样的带动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会有更多的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5、宣布毕业生名单, 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拨穗并留影,让学生懂得自己已经走过了人生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是一个终点也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毕业学生身着博士服,一个一个走到台前,由各学部和总校的领导为他们颁发毕业证书,拨穗并留影,亲身感受领导的亲切关怀,让历史见证他们在学校成长的光辉历程,从而坚定信心,走好下一阶段的路,真正做到“今天我以__为荣,明天__以我为荣”,激励全体学生勤奋学习,取得更大成绩。 __学校毕业典礼自__*年开始举行,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现在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年复一年,深刻影响着一批一批的__学子,我们将根据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不断改进毕业典礼活动,让这项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品牌活动,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编辑:杰作)

德育毕业总结篇2

关键词:技工院校 毕业生 就业稳定率

技工院校毕业生由于专业性比较强,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不得不提的是,在高就业率的背后,技工院校院校毕业生的首次(同一企业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以下简称:首次)就业稳定率却一直比较低,导致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堪忧。

一、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期通过回访调查,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能保持在98%以上,但是首次就业稳定率却不足15%。现实中,技工院校毕业生虽然就业率高,但大部分毕业生首次就业后,在同一企业同一岗位上工作时间都不够久,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频繁跳槽或者辞职,出现了所谓的“七月之痒”现象。频繁离岗转岗,使毕业生在实际就业稳定率上呈现偏低的现状,收入明显偏低。同时,很多企业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产生了质疑,导致企业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比较低。此外,还有一些毕业生因为频繁跳槽或者辞职,出现几个月或几年的失业情况。一方面是企业技能人才和技工短缺,另一方面是技工院校毕业生为了生活“打零工”。针对这些现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保证企业对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不仅是对技工院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对中等职业教育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内在要求。

二、技工院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稳定率低的原因

1.毕业生缺乏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差

如今,很多技校生都是独生子女,出于对孩子的偏爱,很多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都无限度地进行包容,对子女过分的舒适生活的追求给予满足,甚至有不少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对学校的生活条件与住宿条件等要求很高,怕子女在学校受苦。生长在温室的“花朵”,往往缺乏责任心。学生到企业工作后,首先要从企业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做起,无论是在工作环境还是生活条件上都会比学校差很多。很多毕业生受不了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在工作中怕苦叫累,甚至一些学生刚上班就开始给学校打电话对企业进行投诉,不愿意继续工作,自动请辞,宁愿回家待业靠父母生活。

2.专业不对口,企业入职培训缺失

技工院校毕业生在校学习的专业技术相对单一,就业后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工作内容都能够与专业对口。首先,有些企业经常因为工作任务不够饱满等原因,不经员工同意就对员工岗位进行调换,导致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量很小,专业特长得不到发挥。其次,企业是订单式组织生产,经常加班加点,让许多新入职毕业生很不适应。再有,企业对新入职员工岗前教育培训时间短,毕业生上岗后因不熟悉企业规章制度,频繁违规被企业辞退也是就业稳定率低的原因之一。

3.不良企业恶意竞争

很多企业为了招聘到员工,采用恶意竞争,故意拔高待遇的方法进行招聘。新毕业生因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对企业认识的偏差,加之自我评价过高和外部的诱惑,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七月之痒”现象,对企业的信心丧失,主动请辞调换企业和工作岗位,结果发现越换越不如以前,频繁地调换企业和岗位,结果是不知不觉成了打零工一族。此外,还有一些不良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频繁招聘新员工,并恶意延长员工的试用期或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待试用期过后,以莫须有的理由辞退员工。

三、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率的有效途径

1.政策引导

(1)强化中职教育办学特色,各级政府应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出台鼓励技工院校开展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校企双主体教学,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的配套政策,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中等职业教育格局。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和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

(3)规范专业设置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修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编制专业教学标准。

(4)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制定和完善企业员工“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先培训后就业,先考核再上岗”的劳动用工和就业准入制度。

企业招录职工必须按国家规定和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凡属于国家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和工种,必须从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当中录用,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从严给予处罚。

2.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步推进

(1)紧贴企业需求,开设专业课程。学校要主动适应企业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地的特色研究、开设新专业。学校要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使课程有企业特色和需求;要学用结合,提高毕业生就业后的稳定率。

以专业为依托,校企通过共同建设集专业教学、实训实战、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教学企业。创新适应“校企双主体”理念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构建符合“校企双主体”模式要求的课程设置。

(2)加强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教育。职业道德是个人素质的基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有高水平的个人素质。学校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挖掘技工院校学生个人素质潜力,是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率的重要途径。

在职场中,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职业道德的素养,对于促进从业者的自我完善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是正确认识技工院校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处理好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技工院校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重要特征是鲜明的职业性,它侧重培养工艺型、操作型、应用型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应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不能只抓技能教育,忽视职业道德教育;也不能重抓技能教育,轻抓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将两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统筹兼顾,两手同时抓,用同样的力度抓。

二是注重在细节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技工院校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从课堂理论教学入手,逐步向养成教育和实践教学过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根据市场需求择业。此外,学校要创造一个文明、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过“文明班级”“星级宿舍”的评比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专业技能比赛等,提供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再如,在公共场所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格言、警句牌等,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网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开辟职业道德教育专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把择业观、职业理想等根植在广大学生的心中。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整合师资队伍结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技工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其次,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再次,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或从生产一线挑选品质高尚、有经验的师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

四是学校与家庭、企业、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学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启示和引导、社会对职业道德评价和认同,都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能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技工院校要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初步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根据家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职业道德品质。企业、社会和家庭在学生公共道德培养和一般职业道德养成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尤其是家庭,对独生子女的个性品格和道德情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五是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就业指导也是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率的重要部分。建立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帮助是很有必要的。就业指导老师要结合学生年龄小、文化基础差、在校时间短等特点,从入学起就要给予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级,学校主要给学生提供关于本专业的特点、现状、前景和职业方向指导;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二年级,学校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社团文化活动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学校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与用人单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就业后,学校要及时调查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

德育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理中学;课程设置;毕业会考

德国的教育由各联邦州负责,中学课程设置由各州设定操作细节,但一般大同小异。巴伐利亚州是德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州,其教育水平可以代表德国教育的最高水准。

德国基础教育①从五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后学生会进入3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中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的学生在十二年级结束时需进行高中毕业会考(Abitur)。该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但与高考不同的是,它不是选拔性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成绩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具有上大学的资质,只要通过即可。文章按照惯例将文理中学的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定义为高年级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和高三年级。

一、课程设置与评分体系

(一)课程目标与重点

德国文理中学高年级阶段的课程目标与重点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广泛、深入的普及教育,并以此为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做准备。第二,在高中毕业会考中,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须包括基础学科(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第三,高中毕业会考共设5门考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外,学生可自行安排考试科目。第四,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从所在中学提供的课程范围中选课,并设置个人学习重点。第五,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教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致力于为学生的大学学习、自主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第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自主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责任感。第七,课程特点体现在两类研讨课中,即科学导论类研讨课和针对大学学习及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二)课程选择

十年级是高年级阶段的导入期。在结束导入期前半年的学习后,学生可以从学校提供的课程中选择一些科目,作为自己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重点。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包括四个半年)取得的成绩将被纳入高中毕业总评成绩。各文理中学根据学校的学科重点提供相应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无例外,学生在整个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将受所选学科的约束。

1.各科目学时

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所选科目包括必修科目、选修科目和旨在培养个人能力的研讨课。三门基础科目,即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每周学时数各为4学时。其余科目每周2~3学时,若学生将第二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列为会考科目,则每周学习4学时(见表1)。

2.选课说明

学生必须填报所有的必修科目。对于选修科目,学生可在表1所示每行的几门科目中选取一门作为选修课程。其中,自然科学2(生物、化学或物理)或第二及第三外语或信息学只需在十一年级学习。对于研讨课程,学生须在十一年级全年和十二年级前半年选择两门研讨课。针对个人能力发展情况,学生可根据总体选课情况自行决定其他科目及其学习时间。

(三)特色课程

1.研讨课

科学导论类研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技能,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和职场能力。研讨课通过拓展校外联系,让学生对学术和职业实践有初步了解,并使他们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规划有广泛定位。在十年级时,学校会通知学生哪些主要科目会开设研讨课,以及这些研讨课的主题,同时会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对于研讨课的想法。研讨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工作的普遍方法,并着眼于高校和职场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就这方面而言,无论主题是什么,所有的研讨课都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研讨课中,学生会进行自主研究,而教师只是作为专业和方法层面的专家指导学生开展工作。许多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上的伙伴建立了联系,因此,研讨课发挥着联接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的桥梁作用。

(1)科学导论类研讨课

研讨主题包括世界宗教在德国(主要涉及科目:宗教学)、文学模型在电影作品中的表现(主要涉及科目:德语)、发现莎士比亚――人物、时代与作品(主要涉及科目:英语)、经济市场中的数学(主要涉及科目:数学)、未来能源(主要涉及科目:化学)、历史转折性事件对地区的影响(主要涉及科目:历史)。

在研讨课中期报告中,学生将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研究工作的结果作出详细论述,并自主撰写研讨课论文(大约为10~15页),参与答辩。

(2)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学生在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会得到为期一年半的指导。通过参与一个以应用为主的项目,学生对于大学学习和职业的定位将更加深入,尤其是有目的、系统性的团队合作能力会得到提升。伴随着外部伙伴的加入,学生有机会对企业及其所提出的要求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可行的项目包括借助机器人组合部件的汽车安全理念的发展(伙伴:汽车供应商;主要涉及科目:信息学)、网页设计(伙伴:区域报社;主要涉及科目:德语)、针对地方企业的市场分析实践(伙伴:中小型企业;主要涉及科目:经济与法律)、关于“预防成瘾”的项目规划和实施(伙伴:社会机构;主要涉及科目:生物学)、商场的围墙外立面设计(伙伴:城市建设局;主要涉及科目:艺术)。

2.附加科目

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范围选择附加科目。通常,这些科目每周的学时数为2小时(见表2)。

3.外语科目

(1)长期学习的外语

指第一外语(从五年级起)、第二外语(从六年级起)以及文科类学生的第三外语(从八年级起)。学生必须在高年级阶段至少选择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作为高中毕业会考科目之一。

(2)较晚开始学习的外语

学生可以从十年级开始学习该外语,但必须选择该外语课程学习直至十二年级。由此,学生可以在十年级提前结束自己的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学习。

4.艺术或体育方面的附加科目

如果学生想把艺术或音乐选为会考笔试科目,那么除了正常的艺术课及音乐课学习之外,还须选择附加学时(艺术每周2学时,音乐每周1学时),以达到高中毕业会考对专业实践基础的要求。如果学生想选择体育作为会考科目,则须选择每周2学时的体育理论课程,以获得该科目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评分体系

1.毕业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德国高中毕业总评成绩满分为900分,其中平时成绩600分,会考成绩300分。根据上述评分要求,学生从高年级阶段的第一天起就要为积累分数做好准备。在十一年级前半年、十一年级后半年、十二年级前半年和十二年级后半年4个阶段,学校将为学生确定半年成绩。最终,共有40门次科目的半年成绩计入毕业总评,每门次科目满分15分,共计600分。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学生将获得总评要求中的另外300分。这300分由5门会考成绩组成,其中每门满分60分。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如果学生的最终成绩超过732分,那么等级为优秀。

学生在高中毕业总评中获得的分数将最终换算成等级,具体换算方法如表3所示。

2.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各科目的半年成绩由大成绩和小成绩或研讨课成绩综合评定而成。大成绩指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每门所选科目的课堂考试成绩,不包括研讨课;小成绩指学生通过口试、实践、测验、报告展示和实习所获得的成绩,包括小论文。在每个阶段的所有科目学习中,学生需要至少获得两个小成绩,其中一份是口试成绩。关于如何确定研讨课成绩,学生可以从自己所在学校获得相关信息。

在每半个学年结束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所有成绩为其计算出半年成绩。其中,大成绩和小成绩的平均分在半年成绩中权重相同。若学生有一个半年成绩为0分,则视该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未选此课程。通常,这种情况意味着该学生将不能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且必须留级。

3.成绩录入规定

从十一年级前半年至十二年级后半年,共40门次半年成绩将会被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包括来自必修、选修范围的30次成绩和来自能力培养范围的10次成绩,学生可选择删去一个较差的半年成绩。5门会考科目的成绩必须全部纳入总评成绩(见表4)。

二、高中毕业会考

在十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将参加包含5门科目的高中毕业会考。面向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是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另外包含一门社会科学范畴中的科目,如宗教学或伦理学、历史和社会学、地理或经济与法律;一门其他科目,如生物或化学或物理、另一门外语、信息学、艺术或音乐、体育。

在毕业会考中,德语、数学和另一门科目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其他两门以口试(学术讨论)的形式进行。笔试为全联邦州统考。

(一)笔试

高中毕业会考笔试于每年5月进行。在5门会考科目中,3门会考科目是笔试,其中德语和数学必须笔试,第3门会考笔试科目可以从另外3门中任选一门。选择艺术或音乐、体育科目的学生还需参加特殊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笔试和专业实践)。

(二)口试(学术讨论)

高中毕业会考口试最迟于会考笔试开始前6周举行。学生必须确定自己的会考口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以外,其他所有的必修、选修科目都可选为口试科目。考试委员会将针对学生4个阶段的学习确定主题范围,这些主题范围的内容就是考试的基础。

(三)考试结果

最终,5门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是每门考试分数乘以4(即最高15分×4),因此,每门科目的最高分数为60分,5门科目满分共300分。

三、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前提条件

如果未满足表5中的某一规定,或学生退出高中毕业会考,则视为第一次会考不及格。

四、启示

德国文理中学高中课程体系给我国带来如下五点启示。第一,研讨课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充分明白在大学将如何学习所选专业,且将来如何在这一领域发展。第二,选课系统为学生在必修、选修和能力培养范围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与天赋选择学习重点。第三,平时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2/3、会考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1/3的评分体系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能够充分选拔人才,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平时打好学习基础。第四,平时成绩中40门次科目的成绩会被带入毕业总评成绩的规定,避免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注重会考科目,忽视其他科目的现象,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第五,会考科目成绩必须计入总评成绩,其他科目可以忽略一次最差成绩的规定,尊重了学生天赋和特长不同的事实,使偏科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照。

注释:

德育毕业总结篇4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由毕业考试、升学考试两部分组成,分开举行。

(一)毕业考试科目设置及考试组织

毕业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会话测试占40%,笔试部分占60%)、物理(含实验操作)、化学(含实验操作)、生物(含实验操作)、思想品德(含民族团结教育)、历史、地理、体育。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成绩应占到总分的30%左右;生物、地理学科的毕业考试成绩按本课程内容全部结束时的考试成绩计算。

毕业考试的命题、考试由学校组织实施。各科考试成绩的呈现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毕业考试在2017年5月15日以后进行。

(二)升学考试科目设置及考试组织

考试科目为6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两门学科)、文科综合(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两门学科)、体育,总分630分。

1、文化课考试总分600分。

(1)考试科目及分值。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听力测试30分,笔试部分90分),理科综合120分(物理55分、化学35分,综合题30分),文科综合120分〔思想品德45分(其中民族团结教育占7分)、历史45分,综合题30分〕。在文科综合科目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命题范围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法律、国情教育两个模块教学内容和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以及全国统编民族团结教育教材《民族常识(试行)》(初中版,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的教学内容。

(2)考试形式。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要多样化,可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既有闭卷形式,也有开卷形式;除纸笔测试外,还安排外语听力考试。具体安排意见是: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为全闭卷形式;文科综合为全开卷考试。除语文外,其余四科试卷均采用分卷形式印制,即每科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其中,卷Ⅰ为选择题,要求考生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采用机器阅卷;卷Ⅱ为非选择题,要求考生将答案直接书写在试卷上,由人工阅卷。

在文科综合开卷考试中,考生可携带相关课程的教科书进入考场,其他资料不得带入考场。答卷时可以查阅准许携带的教科书,独立答题,不得相互讨论、相互抄袭和互相借阅教科书。

(3)考试时间。河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时间安排为:

6月21日6月22日上午9:00—11:00语 文9:00—11:00数 学下午14:00—16:00理科综合14:00—16:00外 语

(包括听力测试25分钟)16:45—18:45文科综合(4)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院校、中专、中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仍使用同一套试卷。

德育毕业总结篇5

关键词:持续强化 德育渗透 素质教育 课题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及个性发展、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里的“木”指的是才能,“人”指的是品德,足见德育这项育人工程的宏大与重要。

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为收到理想的教育成果,就要做到“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就要改变单纯知识传授的狭隘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发掘和探寻德育的切入点,适时地进行融合,完成有效的德育渗透。虽然渗透反馈的效果不那么迅捷和凸显,但其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是不容小觑的。

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工作,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以适应社会对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需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多年探索德育渗透的实践中发现,德育渗透工作还具有表现方式上的多样性和延续发展的无限性。因此,德育渗透工作大有文章可做,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

二、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

1.学校

为使德育渗透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专题教育的同时,应不断地强化和完善德育的教学渗透,努力使之常规化系统化;结合中职教育特点不断探索研究,出台总体方案和分支方案,并在实践中进行阶段性检验及评估,使方案不断得到调整和更新。要注重总结成功经验,克服负面问题,积极进行成功案例的推广与交流,通过报告会、研讨会、总结会等形式让教师获取更多的经验,增强其自信和动力,进而提升德育渗透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努力发掘教材内容中更多的德育渗透切入点。在做教学工作计划时,均辅以德育渗透主题及方案,认真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乃至细化到备课时把相关节点在教案上做“提示注”,并在课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调整、更新方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效果。各科教师应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以形成既有主体共性特征、又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德育渗透格局。

比如德育课,其教材的属性就是德育,具有鲜明的特点,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师要运用“四结合”方法,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打作用,即:结合教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学校等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优化社会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抵制不良风气侵蚀的免疫力;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评论,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公意识;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举止行为等,进行操守规范教育。

又如文化课中的语文课,教师可借助概述汉语发展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用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自信心。从语言本身就具有文明与不文明的道德属性的例子中不难看出,语文课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得天独厚的客观优势。

再如专业课中的微机课,教师要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还可结合网络、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等状况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结合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所引发的不良后果以培养学生自控自律的优秀品格。教师要在备课中潜心挖掘、精心设计,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进行巧妙的渗透,使课堂教学形成了点连成线、线排成面、面叠成体的三维化、全方位的德育渗透立体空间。

三、德育渗透的成效

数年来,笔者学校持续强化德育渗透工作,所反馈出来的成果是显著的。一是活化了课堂教学。教学细节更丰富多彩,教学氛围更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使教学与德育渗透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二是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表现出跨越式的提高。正能量占据主导地位,违纪率大幅度降低,家长更满意,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明显提升。三是毕业生综合素质普遍增强。笔者对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显示,各企业对学校毕业生均给予好评,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由此可见,持续强化德育渗透,具有深远的教育改革发展意义和现实的社会意义。学生一届届更换,专业不断增设和变化,教材内容也在更新,德育渗透工作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学校必须践行的永久性课题。

德育毕业总结篇6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58-0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市场经济输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职校生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更是对从事职业教育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功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自2006年底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该计划实施几年来已有近15万中职教师接受各种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中职教师的总体素质。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学改革的意见》,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的中职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同时,为了更好地全面掌握河南省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现状,我们开展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素养研究》课题调研,通过调查总结,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虽然具有地方特色,但对我国今后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计划的修订应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中职教师职业素养调查研究对中职学生今后的就业质量、生活态度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为了使调查研究的结论具有代表性,我们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考察和制定。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中职教师本身,还引入学生参与,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考虑进去。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一)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包括本校和兄弟院校,研究对象为中职教师和学生。学生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教师和学生均涵盖各年龄层次和不同专业,专业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教师年龄以45岁为界限,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学生分为低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毕业生按照毕业年限进行区别。发放调查问卷2493份,收回有效问卷2352份,其中教师有效问卷323份,学生有效问卷2029份,调查问卷的有效收回率为94.3%。

(二)调查方法

根据职业教育特色,制定教师职业素养调查项目 中职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具有特殊性。因此,制定中职教师职业素养调查项目须综合考虑中职教育的特色。调查项目涵盖了影响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业务素养和身心素养。每一项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每一项又分为不同的小项,如表1所示。对于不同的调查对象,调查的角度不同,但是分值一致,均为100制,便于统计对比。对于教师调查:5-优秀;4-良好;3-合格;2-不合格;对于学生影响力的调查:5-很大;4-较大;3-一般;2-无影响。

制定教师和学生调查表 根据上述调查项目总表,分别制定出适合教师和不同学生的调查表,每一个分项中的小项都设定合适的分值。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及对学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建设性建议。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调查校内外共收回有效问卷323份,其中男性156份,女性167份,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表中,H代表人文社会科学,N代表自然科学。

每项得分=■

从表2可以看出,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具有以下规律性。

年龄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水平影响最大 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45岁以上教师的职业素养水平明显高于45岁以下教师(高出3.7分)。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也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教师的社会成就感不足。因此,刚刚走上职教讲台的青年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想法较多,这是难免的;另外,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但是,调查发现,年轻教师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和人文知识丰富,这与青年教师的时代感强、易于接受新知识的特点是一致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他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因此职业教育素养得到较大提升。

专业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水平影响较大 人文科学教师的职业素养略低于自然科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职业道德素养中的团结协作方面,人文科学专业的教师明显低于自然科学专业的教师,这可能与专业特点有很大的关系。自然科学需要集体的参与和协助,而人文科学更需要个人的学习和探究而得出规律。

性别差异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整体水平的高低影响不大 男性略低于女性,基本相等(相差0.1)。但就职业素养的四个大的方面比较,女性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明显优于男性(高出0.6);而男性在身心素养方面高于女性(高出0.5)。这也说明,男性和女性一样适合教师行业,社会上流行的说法“女性更适合当教师”是不正确的,至少对于中职教师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

(二)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参与调查的校内外学生共计2170人,其中本校学生1170人,毕业生500人,兄弟院校(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500人,调查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1131份、438份和460份,共计2029份,有效收回率为93.5%。在校生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在学生心中的高低和对学生的影响呈现如下规律。

在校生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价和教师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力随年级升高明显降低 这一规律与学生在校时间和知识阅历的增加有关。初入校门,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教师是他们在中职学校最亲近和崇拜的人,对教师的评价带有一定的感彩,主观因素较大。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加,学生逐渐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了较高的要求,发现了教师的不足,对教师职业素养水平评价比较客观。到了高年级,特别是接近毕业时期,学生面临择业,与高职和本科生相比较,中职生择业尤其困难。学生会将择业的不顺与教师的职业素养紧密联系。从表3可以明显看出,教师的职业素养中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三项高年级学生给教师的打分与二年级相比低很多(分别低1.5分,0.5分,1.0分)。仔细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打分较低的项目集中在道德素养中的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和为人师表方面,这也提示我们在平时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时应特别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

不同性别对教师职业素养水平评价及教师职业素养对该性别学生的影响力基本相当 分析发现,女生对教师道德素养要求较高,而男生对教师的身心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这与“女生爱静,男生爱动”的天性有很大关系。

专业维度上教师职业素养水平差异和教师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力差异有所不同 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价稍高于人文科学专业学生的评价(高出0.8分),教师职业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力自然科学专业学生高于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高出0.9分)。这是由于不同专业对教师职业素养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人文科学的学生更注重教师的身心素养,而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偏向于教师道德素养的提高。这一点与教师调查结果是吻合的。

毕业生调查结果如下页表4所示。表4显示了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对中职毕业生的影响力。从表4可得出如下规律。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对毕业生的影响力随着毕业时间增加而增大 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回头思考在校学习时的方方面面,基本可以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而且这种评价随着毕业生年龄的增加、社会阅历的丰富会更加公平、客观。从业两年以上的毕业生,教师职业素养中对自己影响明显增加的因素从小到大依次是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而教师的业务素养对他们的影响力反而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工作以后,学生已经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团结和谐以及技术创新等,这些方面的优劣是与他们在学校学习时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因素分不开的。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对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影响力有很大的不同 从表4可以看出,女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行为方式更易受到教师的影响。从举手投足、待人接物到求知创新均受到在学校学习时教师职业素养水平高低的影响。女性毕业生工作后多对身心健康不够重视,这一点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相比于男性毕业生,教师的身心素养对女性毕业生的影响力下降。而教师的知识素养对男性毕业生的影响力更大。毕业生特别对教师知识素养中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对自己的影响力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一调查结果提醒我们,中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应注意自己知识的更新,学习一些相关学科知识,不能一本书教到底、教到老。

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专业不同的毕业生就业后的影响力也不同 从表4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素养对自然科学各专业毕业生影响比对人文科学各专业毕业生的影响更加显著,特别是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对自然科学各专业毕业生的影响力表现突出。而教师的身心素养对人文科学各专业毕业生的影响力更大。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明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教师和毕业生所作的全部调查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师职业素养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在影响就业质量的教师职业素养各因素中,毕业生对教师的道德素养给出了很高的要求,这说明平时学生对教师的道德素养是特别重视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工作热情的高低、与人相处之道等无不受到教师的影响。这也警示中职教师要特别注重自身道德素养,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教师职业素养的四个因素中,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较小的是业务素养。但是从调查的详细情况看,在业务素养中,毕业生对教师语言交流能力和心理分析能力对自己就业质量的影响几乎给出了满分。这说明毕业生非常看重在校学习期间教师日常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这些能力和素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对中职教师而言,他们的职业素质显得更加重要,这也再一次强有力地说明,中等职业教育不是简单地帮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第一位的。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培训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某一门课、某一项技术的培训,而应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周密的计划,不能流于形式、疏于管理,只看培训的人数和次数。

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总体上是比较高的 以满分100分计算,基本上都可以达到92分以上,但是离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中职教师的业务素养有待提高。不管接受调查的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教师的业务素养的打分都明显低于其他三个职业素养因素,这说明中职教师在教法、职业教育理念等教育能力的综合素养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年轻的中职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热情不够高、缺乏职业教育理念,表现在对职业教育的教法熟练程度不够。年长的教师同样有待与时俱进,接受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成分差别 不管是从教师自身评价,还是从学生角度来看,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中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交叉学科知识、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能力表现比较突出,但在团结协作、学科专业知识、前沿知识、人文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专业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力、心理分析能力、教学方法研究和创新等方面尚有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

应注重维护中职教师身心健康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职教师的身心素养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对毕业生的生活质量影响更大。但是中职教师的身心素养有待提高和改善。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使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缺乏社会荣誉感和成就感,因而,职业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职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自律性差等特点使中职教师感到担负的社会责任特别重大,特大的压力导致中职教师思想压抑、焦虑,这严重影响了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建议

加强中职教师道德素养培训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首先必须加强中职教师道德素养培训。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互勉共进等优秀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首选,而且是所有职业人的共选。任何一位成功的职业人士首先必须是爱岗敬业的人,中职教师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热爱职业教育工作。有了这份投入和热爱,才谈得上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才谈得上知识素养的提升、业务素养的精炼,才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愉快的身心,使身心素养得到加强。

全面提升中职教师的业务素养 应加强中职教师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培训,全面提升中职教师的业务素养。在知识素养方面,应着重专业知识的更新,注重新知识、前沿知识的了解和补充,强化人文知识学习,为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人文知识传播中的主力军作用,培养身心全面健康、知识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职毕业生做好准备。在业务素养方面,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创新,并将改革创新成果用于教学过程,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水平。

应关注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 应关心中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制定合理可行的中职教师身心健康计划。要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辅助作用,使社会群体关心中等职业教育,提高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社会的认可度,使中职教师能以一份愉快的心情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宫雪,邓泽民,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24-31.

[2]刘辉,王海亮.中高职衔接的历史逻辑、显示困境及其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5-11.

德育毕业总结篇7

关键词:师德教育;高师生;择业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05年就颁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的精神,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从教。2014年,国家已经招募约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及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作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当前及今后一段较长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教育工作,是高校师德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一、引导地方高师毕业生正确树立择业观的现实意义

1.解放思想,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014年我国毕业生已达到727万人,大学生就业在数量、质量、结构方面存在着很大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学校、政府、社会和大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十分庞大,“90后”大学生特征的多样化增大了就业的复杂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如何充分就业已成为今后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最有效途径就是发掘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高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庞大,就业难度大。然而,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则缺乏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鼓励高师毕业生到基层任教,不仅可以减轻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基层师资队伍匮乏的难题。

2.多管齐下,增加就业门路

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与师范专业毕业生一样可以加入到教师招聘队伍中。况且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仍在,社会用工需求锐减,导致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也加入到激烈的教师竞聘行列当中。积极引导地方高师毕业生到基层任教,这无疑可拓展他们的就业门路。

3.增强基层师资力量,均衡教育发展

我国基层师资相对缺乏,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严重制约基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第一,农村学校的师资总体水平较低。其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学历较低、知识面窄,拓展性差。第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教育师资的水平的提高则更加紧迫,特别是缺乏高级职称的师资。

二、创新引导地方高师毕业生到基层任教的师德教育模式

1.转变思想,更新就业观念

观念决定人生,师德教育为第一要务。转变与端正就业观念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德为先,艰苦奋斗”,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和择业观念,是高校毕业生师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因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任务所在。首先,教育当代大学毕业生及时更新职业价值观,引导他们立足实际,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冷静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调整就业期望值。其次,高校教育要转变传统的大学“精英”教育思想,淡化“精英”就业观,增强主体择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摒弃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最后,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握人才成才规律,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立足现实,夯实知识基础,尽可能改变浮躁情绪、侥幸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有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2.深入研究,把握就业主体的特殊性

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层生源,他们对基层的教育现状、工作生活环境较为熟悉,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奋斗,对基层的工作学习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二是性格相对温和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基层单调平淡的生活。三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的毕业生,特别是少数民族生源毕业生,他们对生源地的风俗、生活习惯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同一民族者能很快适应生活习俗,更容易被当地群众和学生所接受。

3.正确认识到基层任教的价值

(1)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认识到基层任教的价值。高师毕业生地方高师毕业生不愿到基层任教源于仅从短期货币财富来判断人生价值。因此,地方高师毕业生的师德教育必须从短期的、货币的纬度拓展到短期与长期相结合、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激发他们认清自身价值。人生,是一种经历,而经历就是财富。同理,到基层任教,是人生的经历,是应对将来职场的历练。

(2)转变认识视角,认识到基层任教的意义。从环境来看,到基层任教具有环境优化的价值。基层自然环境较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村民好客淳朴。随着城镇环境每况愈下,良好环境作为正常商品,人们对其需求越来越多。到基层任教不仅可以领略当地优美的环境,而且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同时激发他们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当地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可以邀请在基层任教的校友回校宣讲,介绍基层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教育,施展自身才华。

(3)基于人才储备视角,认识到基层任教的价值。农村历来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中西部和东部、基层农村和城市教育发展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和基层教育的发展。引导地方高师毕业生到基层任教,不仅可为基层提供优质教师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弥补基层师资不足和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为基层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层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4)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认识到基层任教的价值。这主要是指到基层学校去调研和实习,开展社会实践,感受当地的教育需求和友好和谐的生态环境。玉林师范学院自2007年以来开展了大四学生到基层农村的顶岗实习的活动,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上岗后的后续指导

传统师德教育模式在毕业生离校后就宣告结束,但从师德教育客观发展来说,这才是师德教育的开始。毕业生到基层任教,随着基层教育环境的变化,其思想也会有所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师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紧贴基层实际。构建高校与基层多种交流平台,通过交流会、培训会、报告会等形式,促进高校与基层良性互动,使得师德教育“接地气”,同时也有利于毕业生师德修养的提升。

三、开展引导地方高师毕业生到基层任教的师德教育措施

1.突出地方性,加强与基层教育部门的相互协调

当前高师院校的地方性传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根源在于对基层师资的具体情况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使得地方高师对毕业生的师德教育目标无法明确。因此,地方高师要发挥地方优势,就要深入基层,加强与基层教育部门沟通和协调,让师生了解基层的师资需求变化及其思想动态。既要请基层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教师到学校来给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做相关的介绍,又要让从事毕业生师德教育的老师深入基层教育部门去支教或挂职锻炼,这既有利于增强地方高师对毕业生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培养,也能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任 教;此外,还可稳定在岗师资队伍。

2.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针对毕业生的师德教育

地方高师针对毕业生的师德教育要突破简单的课堂教育模式,就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可以采取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模式,设立针对毕业生师德教育的专项资金。该资金由具体分管学生思想教育的学校领导主管,在使用过程中要坚持专款专用原则,实现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3.专职教育,设立针对毕业生的师德教育教师

目前针对毕业生的师德教育,一般采取专题授课、临时讲座的形式,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要开展地方高师毕业生到基层任教的师德教育工作,明确其与一般的师德教育工作具有共性,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应该引入针对毕业生的师德教育教师,提高其业务素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4.有机结合,以师德教育工作带动就业指导工作

只有了解学生的就业思想,就业指导工作才好开展;而只有了解毕业生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师德教育才有针对性。比如在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一般不评价学生持有的价值观,只是单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协助他们调适矛盾和排解不良情绪,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这种缺乏师德教育的就业指导,很可能导致毕业生过于关注自身的发展而忽略社会需求。因此,客观上要求地方高师把针对毕业生的师德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地方高师要打破师德教育部门与就业指导部门之间的藩篱,实现在师德教育中实现就业指导,在就业指导中实现师德教育。可见,引导地方高师毕业生到基层任教的师德教育模式,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是目标对象明确,突出价值实现,全程跟踪服务;在具体操作上应该采取专项资金支持、由专职教师负责、“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模式,整合校内外资源,采用现实与模拟有机结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郑永延.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德育毕业总结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社会文化、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都在深远地影响着同学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目前大部分高职毕业生经过大学教育后,部分毕业生对主流的思想政治理念仍然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往往缺乏自我认识,就业观发生了变化,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追求个人安逸亭受等。

1.高职院校毕业生自我认知不足

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我认识不够,对自己没有做出正确的评价。

2.高职院校毕业生对高职专科学历认识不到位

高职院校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同学认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定是扎根在企业第一线,从事实践和操作的岗位,对于是否需要有远大的理想、是否需要有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需要有对自身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疑惑。

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态过于功利性

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形势给高职毕业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于兴奋和匆忙,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客观分析和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在择业过程中不立足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而只顾眼前利益,把工资待遇、生活环境、住房条件等作为择业的主要标准,不考虑未来职业发展,也不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倾向。在择业的过程中过于功利这些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4.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并不清楚企业单位对用人的要求,平时也忽视对职业素质的提高,造成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缺乏诚信,应聘的时候过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就业过程中先就业后违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他们抗挫折与耐压能力减弱,不会通过总失败的经验教训来争取获得下一次的成功,很多学生在求职遭受挫折后便开始一蹶不振,痛苫不堪,甚至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缺乏协作沟通能力,他们不懂得基本的人际交往礼貌礼仪,团队协作能力差,缺少主人翁责任感,缺乏与上级和同事的沟通能力。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学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手段,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笔者对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高职毕业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直接反映在职业定位不准、职业价值观功利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就业教育活动的指导方针,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就业教育活动中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高职生一切行为的思想根源。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和社会同步,和时代同步,解决新问题,吸收新思想。

2.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高职毕业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德才兼备是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觉悟和政治立场,包括远大的理想、志向、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与他人交往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防止在职价值取向上的功利性和极端自利性,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标准衡量职业价值和自我价值。

3.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高职毕业生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了: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升华职业道德境界、良好的理性修养。具体体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敬业奉献、乐业、追求上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秩序和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

4.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

首先,加强就业形势教育。高职生阅历浅,对社会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容易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在就业形势教育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倡导高职生先就业后择业,鼓励高职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灵活就业,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然后再进行择业;其次,加强挫折教育。当代的高职生经历挫折较少,不能适应逆境,稍有不顺就怨天尤人,就业心理极不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意志坚定、人格健全、乐观自信、勇于创新、耐受挫折、善于调节情绪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就业和创业心理基石;最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对高职生进行心理疏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健全的人格。

5.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分工对当代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对自己和社会的了解,以及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偏差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功利化,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因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我们要着重于培养高职毕业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就业心理素质和强调就业能力的提高。引导教育大学生将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最终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军民,刘华.试论高校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02).

[2]刘洪采.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3]魏海军.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浅析[J].科技信息,2007(3).

[4]李焕旭,董双波.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上一篇:网课德育总结范文 下一篇:德育学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