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德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1 19:25:19

网课德育总结

网课德育总结篇1

关键词:网络平台 小学数学 课堂 德育效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39-01

当今的教育是重视德育的教育,更关注学生情感与智能的双向培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数学课程也关注学生德育问题,透过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德育的教育。而网络平台是当前科技发展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教师追捧的对象,但是教师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数学课堂德育工作时多显生硬和效能低下。因此,如何将网络平台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效能,是很多教师关注的内容。

一、网络平台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优势

现代教学手段中,利用网络平台的教育模式在逐渐推广与应用,表现为学校网站、班级网站、德育学习平台、安全教育平台等多种形式。并且,网络平台以自己独特的优势,辅助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生动性

网络平台具有生动性的特点,它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模式的多元性,通过各种模式对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如使用视频、音频、技术生成等多种方式讲解内容,使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可以简单的理解,可以更好的模仿。因此网络平台以其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复杂的知识变的容易理解,使抽象的知识变的具w,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好的吸引,从而牢固的掌握知识。而生动性也是当前教师课堂中最发愁的问题,因为对小学生而言,课堂的生动性是吸引学生学习知识最好的方式。而网络教育平台却克服了这一问题,这也是当今教学积极引进网络教育平台的重要原因。

2.引起学生关注

网络平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颖的方式,小学生愿意与电脑接触,愿意通过电脑进行学生,网络平台自身对小学生就充满着强大的吸引力。其次,网络平台教学形式多样,内容组织生动形象,能够比正常教学课堂更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所达不到的。而学生在这样更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能够有效学习到比传统课堂更多的内容。并且网络平台的内容容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更够深刻记忆,能够保持长期储存和有效使用到生活与实践之中。

二、通过网络平台,结合数学课程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网络平台有很对优势是传统课堂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并将其成功的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效能的提高,是当前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1.课程目标进行渗透

小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要关注德育教化的渗透,在进行教学过程编排的时候就要注意网络平台的使用。教师的教学内容规定着整节课的教学步调和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实施策略,因此只有教师有意识的使用网络平台和进行德育渗透,才能帮助提高小学课堂的德育效能。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学科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的一致性与关联度与关联度,思考如何使用网络教育平台帮助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德育教育的效率。例如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中细化教学目标,寻找与德育的契合点。在对每一目标的落实措施中,考虑是否使用网络平台更为合适。通过这样对目标的处理,积极使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进行,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2.课程内容进行渗透

首先小学教师应该对自己学科内容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中选取适合进行德育的内容。毕竟小学数学课程是理性极强的学科,如果强行将它和德育内容进行生拉硬套,就会变的不伦不类,失去数学的特点,也丧失德育的价值,反而使学生对这两门课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课程的学习,更不利于德育的培养。因此进行好课程选择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德育效能的前提。小学数学老师在选择好合适的主题之后,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网络平台教学。例如在节约用水的主题中,通过网络平台链接缺水地区的相关信息,请同学们做好一个省缺水省的全省用水总量和一个水资源丰富的省的用水总量进行比较,在进行一级运算学习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的水对于缺水地区的宝贵,产生内心的共鸣,树立节水意识,提升德育教化。通过这样选择性将德育内容、数学课程内容、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既完成知识的教授内容,同时又提升德育的效率,更多的挖掘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延伸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将数学内容与网络平台进行结合,完成德育效率的提升。

3.教学过程进行渗透

网络平台在教师教学中最好应用与契合的内容就是在教学的方式上。网络平台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而现在的学校普遍配有电脑设备,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网络平台自身具有极强的生动性,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度,应用于教学会成功的引起学生兴趣,在实现优化教学的同时融于不易查觉的到的道德教化。例如,在课堂中,可以对一些晦涩难度的或是与生活过远的内容进行运用。例如在学习事物的尺度单位时,对于光年这样的单位的介绍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链接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比教师口干舌燥的生讲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价值,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又使学生最大程度的记住了相关知识。而对宇宙知识的渗透,往往会使学生感到的神秘而危险,因而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以及宇航员的英勇行为产生极大的敬佩与自豪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网络平台是多元的、丰富的教学平台,在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德育效率的提升使,要注意对它呈现形式的选择,选用最恰当的方式实现网络平台与教学内容和德育教化相一致的内容,这样的形式才能降低突兀性,实现三者无痕迹的有效链接,促进德育效率的提升。

结语

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使用先进的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网络平台就是其中之一。而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难以进行德育的问题,数学教师也在积极尝试将网络平台这样先进的技术融入其中以解决困境。而在实践当中,网络平台却是有助于课堂德育工作的进行,但还需要进行努力,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入手,实现技术与课程协调发展,提升网络平台在小学数学课堂德育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津津;为教育而教学: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效能问题[J];教育探索;2002年第1期.

[2]李书华;区域性德育网站和校园网德育平台建设的效能思考[J];中国德育;2007年第3期.

网课德育总结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013-02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期储备力量,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中国未来几十年国民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物质环境的影响,情绪和思想波动大,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现状,利用信息技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 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相关概念

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个词,它是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出现,用于管理和信息处理方式的总称。特别是在2014年总理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中提到“互联网+”的概念后,信息技术被延伸到各个领域。在教育界,“互联网+ ”的理念也被大家广泛认同,而信息技术可视为互联网信息科技的总称,它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大学将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将带给大学生无限的新鲜感,吸引大家的学习兴趣。

2.德育教育的概念

德育教育它与智力教育不同,是指教育工作者将教育重心放在学生思想、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上,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的塑造。由于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多数大学生素质还是不错的,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懂得是非分明,但也有一些学生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从2004年马加爵事件到2015年复旦大学医学院高材生林森浩恶性投毒事件,让我们认识到对大学生实施德育及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与汲取丰富的知识相比,更希望每位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二、大学生德育现状分析

每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人群不同,传递的信息不同,导致人与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存在差异。我国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已经形成一种特定的中国文化,在这个文化范畴内对人们的行为举止作出了衡量标准,它对大学生德育的建设具有间接的辅助作用。但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内大学生德育现状有以下表现:

1.对德育工作不重视

对于高校来说,教师最关注的是学生专业成绩是否达标,每年多少学生顺利毕业,德育教育暂无一个准确的考核体系,多数院校不是特别关注大学德育教育。总体来说,高校对德育工作不重视主要有三种情况:

?#垦生的思想价值观受到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在进入大学前已经形成,不比花费太多时间开展德育工作;

?#康掠教育作为辅助教育,除思想政治专业外,其他专业将德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实行大班教学,教学效果甚微;

?#恳恍┙淌θ衔德育教育就是从细微之处规范学生的行为即可,并不重郑重其事的讲课。中国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重“智”教育,忽视“德”教育。

2.德育教育方式滞后

2014年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后,教育工作者又将互联网延伸到教育界,鼓励各大院校推行“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在此之前,我国各大院校仍以“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为主,固守成规,将德育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过度强调它的政治性。据说泰森狱后在擂台上快速的击败对手,获得比赛胜利,在采访中泰森说他熟读思想,并运用其思想一招制敌。由此说明,并不要刻意读书本知识,而是要将书本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大学德育教育也同样是这个道理,知识是死的,但可以通过案例、小组讨论或分析的方式开展多样性的教育模式,吸引到更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3.德育工作形式主义

中国的形式主义太严重,从官僚到企业,从企业到教育界,每个行业都存在着各种形式主义。大学关于德育教育的书本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是一本集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为一体的书籍,从书本的知识架构来看,很多知识的叙述就非常笼统,很多学生读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头脑并未被洗礼,思想观念并未转变。课堂上,教师针对德育课程实行大班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扩音器将书本内容叙述一遍,非常形式化的教育模式,不少学生表示上德育课只是为了积满学分而已。高校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导致学生听课也是做做样子,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但实际上并未学到真实有效的知识。

三、为何要将信息技术与大学德育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处于理想状态,并未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一旦遇到困难将会情绪不稳定,可能做出些过激的行为。首先,要认识到现实和理想间存在着差异,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多看些其他人的生活经验,或许会对大学生德育建设有帮助。

1. 顺应时展要求

如果说以前的教育是“言传身教”,那么利用信息技术所代来的教育成果是更为迅速的。通过信息检索的功能,能够在计算机上搜索到相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他人的经验达到育人的目的。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教育方式的改变,但德育的核心并未发生改变,它仍以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向广大的学生传递正能量,谴责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只是利用了信息技术这一科技手段,使得整个传播速度更快了,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和教学精力。

2.传递正确价值观念

网络是一个相对混杂的场所,任何人都可以不记名发表自己的言论,可谓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言论自由”。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生的社会,大学生受外界物质的影响,思想观念容易出现偏差,金钱观、权势观、物质观、形式主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年的“三观”。如何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目的的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及处世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在浏览网页时就可以自动屏蔽一些负面消息,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3.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大家对中国的考试制度褒贬不一,但高考改变了很多农村或家境不好的学生的命运,因此中国的笔试沿袭至今。而现代教育理念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汲取更多的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唯有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才能培养出为国家和社会勇于奉献的人。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计算机或多媒体教学,课下作业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不仅锻炼了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能力,而且在学习中认识到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4.人才强国战略要求

在访问中国科技大学时,强调中国以前是人才多,以后向“人才多”方向发展,说明人才强国战略正在逐步推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切实地落实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四有新人,真正的为国家和发展的发展多做贡献。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教学的优势,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使之成为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

四、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大学德育教育相结合

1.利用信息技术备课

备课是每个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院校也会不定时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大学德育教育作为众多专业的辅助课程,每周基本设置两节课,备课的内容少、备课时间多,因此对德育教师的备课质量应提出更高要求才是。当前高等院校大多已配备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到机房查找资料,制作出精美的幻灯片,并将此记录在备课细节中,相信会为教师的备课增加不少分的。“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提出,应该运用到各个方面,从备课开始让信息技术融入到大学教学活动中。

2.信息技术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能够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执教水平和用心程度。一位优秀的教师非常注重教学设计上,他会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吸引学生听课的关注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是“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师按照书本的知识结构,简单的叙述下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标注起来,偶尔针对某问题向学生提问而已。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教师会不定期的使用多媒体教室或学校微机室,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参加户外拓展活动,举例说明强化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等。设计教学内容需要花费教师很大的精力,也更能够体现出一位教师的用心程度。

3.利用信息技术上课

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优化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它能够将课本内容、文字、图片、生效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等院校的多媒体教室一般是要提前“预约”的,因为它要满足全校各个专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的需求。笔者认为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上课,将相关教学重点直接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的震撼性会更大,所要传递的思想和精神也更容易表现出来。当前很多院校的硬件设备足以能够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每周至少保证一堂多媒体课程,让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处理落到实处。

4.信息技术布置作业

在科技告诉发展的时代,用书本传授思想政治地方式过于死板,不能够激发学生职工的兴趣,信息技术的使用让线上线下交流与互动成为可能。教师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作业,并利用现代化的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QQ等实现线下互动,将良好的德育案例在群内分享,无时无刻加强学生德育建设。

5.利用信息技术测评

传统的考核手段是笔试,笔试成绩侧面代表学生德育教育接受能力,这实际上是非常不科学的。走进社会后,学生会发现所有“能够用数字化表示的,最终会实现数字化”,因此对学生德育的测评体系也应该有所改变。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每阶段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利用计算机生成一套有效的考核体系,在学期末时加上学生的笔试成绩,将得出学生该年度的整体测评成绩。该成绩用最权威的数字生成,不添加教师的任何情感,相对来说这种测评结果更具有公平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世界发展的巨大动力,将大学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高校教育的创新,也将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备课、设计教学、课堂教学到布置作业和成绩测评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它从侧面体现了“互联网+教育”的优越性,同时又可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荣.浅议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122.

[2]顾岩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0.

网课德育总结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道德;管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49-01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协调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合理组织各种力量,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的有效手段。它是软科学研究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现代小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还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更新观念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单纯的精英人才的倾向。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我们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我们重视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有重点的实验,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

二、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是在国家关于德育工作的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划步骤。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科学的管理和实施过程,因此,一个详尽、周密而具体的工作计划,可以使德育工作有序地进行。制定德育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一样,一切德育活动将无处着手。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的要求,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人才培养的总的向和总的趋势。德育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同时,为了便于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把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

2、制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方案。德育工作内容应根据小学的德育目标来确定,使内容符合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确定实施步骤,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3、确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影响小学德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针对德育的固有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及发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德育效果。此外,计划阶段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经验不足和体力不强等特点,注意德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意外事故,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三、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也曾经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些名言都要求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要处理好各门学科知识与德育学科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相互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新课程标中准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新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要求学科教学时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有效结合。因此,我们更要强调学科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观点:开发各学科的德育教育资源,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各学科课程各自的优势。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各自教材的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切实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注重学科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真正能够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参与,真正实现每一个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

四、利用网络进行教育

21世纪的学生被很多人称为“网络一代”。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他们不愿承担责任,又有追求自由时髦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之中便是一种必然。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给学校的德育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带来生机;而另一方面,也给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行为带来不良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并且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学校,必须要首当其冲,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陶宏开教授说:“网络不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所造成的冲击是空前的,它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但只要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思想重视,引导方法得当,管理措施到位,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技术,精彩的互联网络世界就会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网课德育总结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课

运用

在这个称之为知识经济或信息的时代中,没有争议的结论是人的智力是最宝贵的财富,教育是一切的基础。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必须迅速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这就要求21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着基本学习能力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各个学科(不管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的学科)其教学的深化改革都必须依靠信息技术使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未来教育的发展将突破明显的校园界限,向无形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重视在常规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和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本学科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操,指导道德行为。”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往往依附于“导课-学文-归纳-延伸”这四个教学环节之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技术,以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媒体构建成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时,可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最佳化。

一、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一)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等学科都有涉及。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和意识的累积是成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发展,老师和学生可以获得的知识和资料更加丰富。但是,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各种信息和资料所带给社会和每个人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这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会有消极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怎样才能使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引导人走向积极的一面,这是目前在思想品德课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同时,也要有能教给学生一种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时代感强,素材更新快思想品德课的素材的变化快是每一个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感受最深的,思想品德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导致说明问题的素材也必须有时代特色。课本提供的各种数字和资料在今天迅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总显得有点陈旧(如《家乡巨变》一文,红山农场人均年收入达到了7500元,而实际上到2002年,红山农场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00多美元,人均年收入超万元(人民币),教材提供的材料与如今的实际相差太大。),且自己千方百计所找得的资料总觉得第二年就不合适,然而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流里找到适合讲课需要的最新资料,如何最高效率的使自己的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如何让学生学会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里处变不惊,从中受益,这就涉及到“信息能力”(即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培养。

(三)思想品德培育,交互性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是一种思想品德的教育为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为内容,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过程的教育阶段。现在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能力和高尚的道德精神的人才,这使得思想品德课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面对信息万变的社会,各种思想意识混杂,其复杂性和变化性给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迫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模式正向现代以学生为主的“学”的模式转化。这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对信息流的获取、分析、加工,使其既符合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形式的创新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思想交流,而这一切都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突破,比如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个别化学习或交互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新世纪里思想品德课的几个特点都牵涉到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培养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使得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思想品德课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二、实践探索我在《家乡巨变》一课教学中进行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探索,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学习,开拓学生思维,进行协作学习,通过交流使每个学生的信息资源为整个学习小组所共享,达到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本课教学过程为:本课教学分三部分:

1. 课前准备: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教材收集并提取有关红山农场今昔的资料信息,编制教师演示课件。

2. 课堂教学: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收集并提取有关红山农场今昔的资料信息,将网络信息与课本知识进行整合。

3. 课后延伸:通过计算机网络作进一步的收集、整理,在网上交流。

三、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一)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建构主义理论指出,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本课运用网络资源提供的材料——红山农场今昔的图片以及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探索学习。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根据材料中红山农场今昔的变化制作上课课件,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正确的网络搜索。

(二)网络资源共享支持本节课是利用Internet网络和教学网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创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学生利用Interne网络直接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自觉的学习能力。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发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的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在网站上搜集信息,又将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思维方式也会有所改变。(三)学生实践参与教师的课件具有良好的导航性,相关搜索引擎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学生开展协作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信息内容的检索,并让学生利用教学网络交流信息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学生归纳总结在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之后,还可以对资源进行共享,并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在网上下载练习,完成后提交,也可在教学网、学校校园网或QQ上进行交流。四、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通过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我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提供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的空间开放了,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体。

(二)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各种任务情境中进行体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突出了“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的教学宗旨。

(三)讨论交流协商合作学习针对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交流的形式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阐释自己的观点思想,又可及时借鉴他人的意见,实现共同提高。

(四)促进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完整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过程,显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从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思想品德课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中,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互联网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它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有以下五种效果:第一、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思想品德课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基于网络平台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是充分地利用了“人机交互”这一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刻板和被动,而更多的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音乐、动画、阅读、交谈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一个著名的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基于网络平台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的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第三、互联网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前者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利用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思想品德课的几个框节包含有课文、自读课文、思考与练习、“好榜样”,甚至还有教师自制的课件,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

第四、互联网的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传统CAI(课件)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而基于互联网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恰恰能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供协作式学习,并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人际关系。

第五、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可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电子学习)是遵循教育和学习规律,立足于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点,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一代既有创新精神又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素文的《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探微》《小学德育》2004年1月

2、吴建红、吴玉梅的《“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的教学模式》

网课德育总结篇5

【关键词】高校德育 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84-01

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其教育目的明确化。教育手段规范化。教育效果显著化。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方法的主要方法,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教育客体可以快速了解相关信息,明确教育意图,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笔者将隐性教育定义为:教育主体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蔽的方式,使得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其教育内容的隐蔽性。教育方式的开放性。教育效果的非预测性。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没有量化指标,教育主体无法控制其效果。相比显性教育单向的灌输,受教育者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隐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更具有效性。

二、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转型期多样性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和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且随着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外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涌入我国,从而使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把德育工作的任务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只重视德育工作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忽视其塑造和激励作用,过分依赖显性教育,缺乏与隐性教育的互动整合,结果导致了德育功能的弱化。

(二)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高校德育中两个基本的教育形式,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现代教育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认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虽各具特色,功能互异,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不能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我们既要否定过去只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的做法,也不完全认同目前某些学者片面强调隐性教育的说法,而是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使其互为补充,互为转化,互为渗透,从而更好地拓展德育空间,开辟德育渠道,收到德育效果,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三、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

(一)课堂生活中,夯实整合的基础

在课堂生活中,要注重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显性教育的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思路向教育客体传达。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和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一起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宣传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帮助学生认识主流文化。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育意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增设一些人文社科的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优势互补。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巧妙的与专业课的传授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西方的学校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的“渗透”作用,他们开设诸多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宗教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课程,在接受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众多的观点中进行辨别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自觉性。

(二)社会实践中,拓宽整合的途径

在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另一有效方式,就是教育主客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所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开放式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公司、高校、农村等地方进行调研,获知各方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各领域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每次调研结束,可总结各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反思所学理论的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并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高校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生活,没有工作和社会经验,“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在学校职能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勤工助学或挂职锻炼,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网络生活中,丰富整合的载体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匿名世界经济学家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网络的普及,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进行整合。网络扩展了显性教育的空间,以前的显性教育只是在公开的场合、面对面的进行,有了网络这一载体,人们可以不管距离进行即时的交流与学习。网络为显性教育增加了更多的教学手段,教育主客体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学校论坛、QQ群、电子邮箱等进行互动交流,教育主体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活动,兼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同时,网络为隐性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互动平台。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隐性教育方式,许多学生不愿参加,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他们与老师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

网课德育总结篇6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技术;网络;道德教育

一、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道德一般指人们在使用、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时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由于发达的现代科技本身并没有自发地预设相应的道德关怀,计算机网络这个“双刃剑”在如今的中学生中负面作用正日益显现,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切实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显的非常必要。我们必须要把网络道德教育看做一项特殊的道德教育,要带着开放的意识,运用现代的教育手段和先进的教育方式进行切实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信息技术课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是由于上网而产生的,因此,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在

这方面明显不足,这也是目前网络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阵地”。所以,信息技术课将成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同时,上课的机房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无疑将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所以,在当前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相对低效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任。

三、信息技术课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一切优势,根据“以网治网”,“以网育人”的原则,制定出适合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平台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来源于网络,也应该在网络中得到解决。可以在机房中搭建实名制的BBS 、聊天室等网络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学生之间平等真实的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一股声势强大的导向力量。笔者在机房中建立了用于教学的论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一方面,论坛可以作为学生交流知识,展开网络道德问题的讨论,教师解答疑难的场所;另一方面,教师在论坛中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如何和他人交流,如何遵守网络规范。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接受了网络责任感教育,提高了是非的辨别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一个学期以来,论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刚开始时不负责任的粗话,脏话,已经被和谐、热烈的网上讨论所代替。

2、用贴近学生的例子作为教学素材

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一定要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加强烈,也更有说服力。在《网络与道德》这一课中,如:笔者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游戏时:选取了海宁的一个中学生真实的案例。先让学生看,看完后让学生在论坛中展开讨论,教师加以引导,最后教师总结:“游戏不是全部的生活,要适度游戏”。其中有学生在上交的感想中写道:“以前玩游戏从没想这么多,电视上面还以为是说说的,原来真有这种事啊。后果这么严重呀!”由此可见这样的案例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教育效果也更好。又如:在教育学生遵守网络秩序时,针对少数学生随意删除他人作业和抄袭作业的问题,特别指出:“这就是一种破环网络秩序的行为。一旦这种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钱;今天可能只是随便弄着玩玩,搞个小的恶作剧,删掉一个文件,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经过这样的教育,学生更能深刻理解破环网络秩序的含义了,明白遵守网络秩序要从小做起,那些“捣蛋鬼”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心灵触动。

3、在具体的网络活动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所有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发掘德育元素,并充分利用这些元素,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这样,信息技术课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落到实处。如,信息技术新教材中有电子商务的内容,可以设计成单独一节课,名为《诚信的网上购物》。第五、讨论网上购物网站应该建立怎样的诚信制度以及自己应该如何文明诚信购物。

4、用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们活动的效率。然而,由于过度的上网,网上虚拟化的交流,弱化了学生与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成就感的追求,导致了视力下降和神经衰弱,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摆脱网络的束缚,塑造健康的人格。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分组,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创造一切条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切实有效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为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和未来参与社会分工,打下基础。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是当前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一定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在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为信息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网络道德教育论略》

【2】陈瑞维《信息技术课中的问题情景教学》

【3】王经涛《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

【4】张驰《网络道德教育初探》

网课德育总结篇7

活动润染,内化心灵

“我们共同成长”、“民族团结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青年志愿者”“模拟联合国大会”等,已成为东城教育的品牌活动。在这些结合区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动情效应,净化学生心灵,内化行为准则。

东城还牵手故宫、北大红楼、人民艺术剧院等聚集在东城的历史古迹、革命圣地与艺术殿堂,为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搭建了平台,创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课程引领,教化人生

除了上好德育类国家课程,东城区积极编写德育类地方教材,研发地方课程。“蓝天工程”是东城区原创性教育经验,切实为德育的有效性探索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尝试了一条新路。在此基础上,东城区研发了《“蓝天工程”博览课》,课程体系从德育、教学两方面做了融通与衔接,突破了活动是活动、课程是课程的单一思维模式,坚持“活动即课程,课程即活动”的教育理念,把课程、校园外延定义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鼓励学生在社会的大校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在此基础上,“蓝天工程”向纵深发展,启动教师“蓝天工程”和资源单位《学生教育计划书》课程体系延伸工作,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努力实现大教育观下与世界教育接轨。

特色创新,文化涵养

美育应当成为附着在生命底色的教育。东城区积极筹备成立“东城区美育研究会”,探究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将青少年的自觉精神追求与健康、积极、向上的导向统一起来,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陶冶情操,养育心灵,开启心智,塑造健全人格,努力实现“让德育无痕渗透、让德育触动心灵、让德育美起来”的教育理想。

网络创新,“e”化知识

东城区利用网络将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们紧密连接在一起,全区所有学生都拥有实名制的个人网络空间,在“优质课程资源”上分享精品常态同步课堂实录课程;在“学生课外活动场所”上,分享560余家课外活动资源,百余家课程资源基地,74个校外网上学习共同体,400余万人次学生在这些活动场所留下足迹。

网课德育总结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行为规范 法制 道德 教育 

www.lwwzx.com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日益完善,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①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及他们所掌握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水平都相对较高,决定了他们网络社会主力军的地位,主导着网络文化的潮流。

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但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现实世界中的法律、道德规范在这一全新社会空间中几乎无法发生作用,而适应网络空间的新规则尚未有效建立,导致网民在思想上形成了网络是个“无规则、无道德空间”的错觉,他们网络行为规范意识淡薄、网络是非观念混乱,现实生活循规蹈矩的人一上网就处于肆无忌惮的“规则任意”状态,引发了大量网络失范行为。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在总体上高于其他网民群体,但其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形,文化修养、自律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不高,因此其网络失范行为不仅不比其他群体少,而且失范行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手段方法的技术性更强,违法犯罪的后果也更严重。

所谓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性行为,行为程度和性质从网络失德到网络违法直至犯罪。如滥用信息技术制造传播信息垃圾和计算机病毒;编造虚假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或制造社会混乱;利用网络进行欺诈、诈骗;浏览、下载、传播黄、赌、邪信息;窃取他人商业秘密或公开兜售、抄袭他人论文等智力成果,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非法侵入、攻击或破坏他人信息系统等。这些现象在大学生网民中的普遍程度令人吃惊。②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生对上述行为缺乏最基本的是非认知和价值判断。比如在制造电脑病毒,破坏他人电脑系统后还到处宣扬,以为荣耀;有的学生破译他人密码,侵入他人网络后还要留下“到此一游”的标记以炫耀自己的“才华”;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充满崇拜并渴望自己能成为“黑客”。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不少大学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大学生网民既可能是网络健康文化的主要创造力量,也可能是网络不良文化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产生大学生行为网络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素质如是非辩别力还不强、自我控制和约束力较差等主观原因;也有各单位网络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管理措施不到位而给了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等客观原因。还有国家相关网络法律法规滞后、网络空间的许多行为无法可依等宏观原因等。但笔者认为,高校对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忽视是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得以发展、加剧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我们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严重滞后于对大学生的网络技术知识教育,正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二者之间的脱节使得这种网络空间“无规则、无道德”的认识长期得不到纠正。一些高校对新形势下网络环境中法制与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新内容研究不够,实践不多。有的教师对网络空间十分陌生,根本无法知道学生在干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因此对大学生网民中出现各种问题无法作出快速机敏的反应,教育内容、方法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更谈不上前瞻性。可以说大学生上网一直缺乏有效的正确引导,这种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缺失。

因此,如何搞好大学生网络法制和和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是新时期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应将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经常工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正面教育仍是主要方式。他们不仅在网络技术课程中结合了行为规范教育,还单独开设了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如美国许多大学就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

但是,当前中国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无论是网络法律规范教育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都非常欠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教育中忽视网络文化和规则的教育。目前我国大学开设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课程中,极少涉及网络道德与规范问题。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新技术带来的文化和规则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行为不仅应当受到道德规范的调整,同时还必须受到法律的控制,才能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网络行为也不例外。道德与法律都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也必须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两个方面入手。

(一)网络法制教育

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民主法制传统、人民法律修养较差的国家如何建设法治社会?邓小平关于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的思想可谓高屋建瓴。邓小平早在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的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法制教育在建立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网络法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我国自年以来先后制定了一批信息网络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虽然仍存在着立法滞后、笼统含糊、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但在信息网络领域并非无法可依。《电子签名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出版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颁行,基本建立了我国的网络管理法体系。年修订的新《刑法》第条至第条还分别就侵入计算机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和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他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也对网络侵权问题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将制定的计算机犯罪、网上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完善网络行为规范。另外,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署等部委也分别就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有关事项制定了相应规定。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等等。

然而,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的大学生对我国网络管理方面的法规不了解,另有.%的大学生听说过但不清楚细节。许多大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他们并不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看作是一种犯罪,而仅是一种智力“游戏”或者技术上的挑战。一旦实施成功,犯罪者会得到自我满足,把自己看作“网络英雄”而以此为荣。其他同学也将他们视为“人才”,投以崇拜的目光。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要实现法治,法制教育是最根本的。现实社会规范如此

    

,网络领域规范同样如此。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目的,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特别是增强网络空间的权利、义务观念。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法规,以杜绝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任何科技(包括网络技术)成果的运用都是有限制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法律。网络空间作为社会的重要领域,正在受到日益严密的法律调整,对网络世界的破坏就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二是要培养大学生网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网络法律规范是网上自我保护的重要武器,要帮助学生明辨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主体的匿名隐形而导致的合法与非法、有罪与无罪等问题,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使学生掌握和正确运用基本的网络法律武器,以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道德作为启发人们内心觉悟的无形力量,是国家强制力无法代替的。网络空间中道德的规范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不但是网络立法的基础,也是网络法律规范实施的思想保障。良法推行于世,首先要依靠社会成员的普遍自觉遵守,如果广大的网民和网络工作者都不遵守,再好的法律也只是徒增法治成本而已。如果在网络文化中有成熟的道德体系,在一致认同的规范和标准衡量下,一个群体或个人的网络行为会自觉地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从而将网络社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集成于新型的网上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则网络失范行为的数量和程度都会大大地降低。大量事实表明,法律虽然在预防和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方面能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但一方面立法的速度赶不上网络发展的变化,许多领域无法及时得到法律调整,总有不少网络失范行为是游离于法律之外的。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也使法律在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方面力度有限,存在着侦破难、取证难等客观困难。即使在号称“网络王国”的美国,计算机犯罪的破案率不到% ,能定罪的则不到%。故从道德层面上维护网络秩序是十分必要。

所以我们在进行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时,必须处理好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在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网德网风”教育,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发挥网络法制教育与伦理教育在预防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中的作用。使伦理道德成为网络文明最坚实的深层依托。

进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首先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走进网络,了解大学生上网情况,对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基本规律,再结合传统道德规范要求,提炼和总结网络道德规范。积极倡导“爱国守法”、“诚信友善”、“文明自律”等网络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使大学生们认识到,任何借助网络进行的恶意破坏行为都是非道德的或违法的,网络活动中应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遵守网络规范,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增强对网络毒素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随心所欲,忘记了起码的行为规则。比如严守网络秩序,不抛信息垃圾,不传播黄色下流的图片,不利用网络搞恶作剧、放电子炸弹,网上聊天语言要文明等,共建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NextPage]

三、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一)选择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全新领域,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考虑到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特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当遵循如下几个教育原则:

其一,网络化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逐步实现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教育方式,而是将其作为另一种教育手段和途径。只有使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与学校其他多渠道教育形成相互借助、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结构,才能共同构成一个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显性与隐性相互交融的立体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实效。

其二,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网民是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较高的特殊群体,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思维和自我教育能力。他们厌烦了内容陈旧、形式枯燥、盛气凌人式的道德说教,渴求与教育者进行平等双向交流与对话。教育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创建一个能将培养目标内化为个体自觉意识的宽松和谐、自由有序的教育环境,利用网络技术消除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中成人化标准、理论化形式、课堂化模式的弊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但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均未完全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必要的正面灌输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在灌输教育中也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单一的由教师“单人独奏”为师生“合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三,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互联网极大地张扬了大学生的个性,也为更好地开展个性教育提供了可能。网络时代的思想教育,就是要改变以往按统一的标准、内容、形式、方法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模式,正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共性指导下寻找多样化的个人发展,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和谐与完美。

其四,引导自律与实施他律相结合。一方面要大力倡导文明上网的伦理规范,通过教育引导上网者的自律。另一方面学校要依照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

(二)加强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网络行为规范的正面教育

高等学校要将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总体规划,采取多种形式,使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取得实效。

.调整高校法律与思品课的内容和结构,增加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

网络发展要求将网民行为规范教育纳入正规思想教育轨道。在高校,“两课”仍然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对各种不良现象和诱惑的判断力、抵抗力和免疫力,用逐渐成熟的眼光看待社会,就必须将网络行为规范的教育纳入“两课”教育教学之中。要对现行的法律基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收集、利用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典型案例,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合法性、道德性教育作为大学生法制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网络规范意识的教育。

计算机及网络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它给全人类提供了一个极其便利的交际工具。如果说计算机网络原理类课程是教学生如何制造或维修这个“工具”,那么电脑和网络应用类课程则是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个“工具”的技术方法,但目前还没有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这个“工具”的规则的课程内容。这就像只教人如何使用枪枝却不管其何时何地因何事把枪对准谁一样,如果不从人文的角度阐释、普及计算机网络文化,网络这个人类的工具终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当在《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等相关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中提出进行相关规范教育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如增设网络行为规范专章,或在技术教学通过相关案例进行网络法制、道德

上一篇: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下一篇:德育毕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