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4 13:34:34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篇1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三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0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90-02

1 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我院对医院感染管理高度重视,组成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诊疗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的一个由上至下的三级网络,实行临床科室自我管理为基础,感染管理科负责各项制度措施的监督落实,感染管理委员会宏观调控。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联合医疗、护理、药学、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部门,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协作管理制度,各组织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院感科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职能科室,应该要注重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3]。

2 制定管理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中,建立健全医院三级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一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并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制度及防控措施,通过感染管理科(二级机构)下达,监督临科室(三级机构)落实情况。半年召开一次院感总结会议,各部门将年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在总结会中相互沟通,妥善解决,使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感染管理科人员及时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信息传达到全院医护人员及保洁人员,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院感的自觉性;开发领导,及时请示报告,争取医院人、财、物及各级领导的支持。

3 各级机构紧密配合,共同阻击多重耐药菌感染

3.1 临床科室发现病原菌培养结果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时,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严格按照多重耐药菌防控指南进行操作,杜绝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暴发。每月对本科室病原菌送检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床进行分析总结。

3.2 检验科每季度向全院公布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以及重点科室前三位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信息,使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和抗菌药物耐药率的情况,为临床科室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以主动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发生率。

3.3 感染管理科通过医院内网每日查询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结果,动态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时对临床科室防控措施进行督导,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在院内传播。每季度将多重耐药菌统计分析情况进行公布。院感科每半年将监测资料汇总分析,并以《院感通讯》的形式反馈到各临床科室,并传发到院内网供医务人员实时掌握院感信息,指导临床工作。

3.4 感染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决策机构,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负责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并指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专家组,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技术咨询和指导。根据每季度药敏结果,对耐药率大于75%的抗菌药物给与停用通知。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在抑制革兰阴性杆菌生长的同时,使革兰阳性球菌过度生长,也是促使该菌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之一[4]。

3.5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医院感染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革兰阴性杆菌在院内感染占重要地位,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大幅度上升,一方面与细菌针对抗生素压力自我突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临床医生使用抗生素的习惯不无关系[5]。医教部、院感科、药剂科多部门联合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邀请专家授课,全员参与;依据卫生部相关法规及时更新修订抗菌药物规章制度,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深入到临床,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三级审核,加强Ⅰ类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检查,并把检查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

4 总结

我院作为德阳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医疗机构,肩负着德阳地区四百余万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多重耐药菌(MDROs)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医疗领域日趋关注的焦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衡量医院诊疗水平的指标之一,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平满,周建英.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1434-1437

[2] 林冠文,刘瑛,刘婷,等.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控系统的建立与管理.中华现代管理杂志,2009,7(1):35

[3] 徐绍红,ICU3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J].海南医学,2011,22(14):74-75

[4] 杨慧,向平超,郭伟安。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1):19-22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篇2

【关键词】医院 感染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

感染管理与医疗水平、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管理成果直接决定医院感染率[1],因此,感染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严格做好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医院工作质量的必要保证[2]。医院管理者立足于感染管理各个环节的缺陷,采取有效策略对其加以规范,才能够使感染管理达到管理目标。持续质量改进(即CQI)作为先进管理方案,立足于过程管理及环节管理理论,致力于全面提升质量管理,通过在各环节管理过程中开展资料收集、工作检测与质量评估几项工作,辅助开展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管理质量[3],目前,该方法被逐步应用到当前感染管理中。我院以改进感染管理工作现状为目标,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来规范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环节以及流程为对象,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感染发生率,共监测7968人次,发生感染558例,感染率为7.00%。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持续改进(CQI)的管理理念采用目标性监测等方法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并不断持续改进,共监测8254人次,发生感染412例,感染率为4.99%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研究负责小组采用走访调查、蹲点分析、系统协调、例会反馈这几种方法,对医院内各个科室实施巡访调查,重点针对关键感染科室、重要感染事件、重大感染问题,对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等人员展开调查,查访记录感染事件发生次数与发生原因。然后,根据查访到的重大感染问题,对某些科室展开蹲点调查,分析造成高感染率的问题,及感染管理具体缺陷。最后,将调查结果与电话报告、网络报告进行系统整合,及时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其加以改进。同时,在每周的例会上,对感染管理问题、原因、改进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目标及方案,以持续地改进感染管理工作。

1.2.2 持续质量改进。①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包括临床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感染控制科、药剂科、检验科、总务科、设备科人员在内的感染管理委员会,作为感染防控工作指导、考核、监督人员。同时,在各临床科室成立感染管理小组,将科室主任、护士长、临床医师、护士涵盖在内,由他们负责展开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及改进工作。②改进工作负责小组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办法,对感染管理部门及网络组织进行调整完善,补充感染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流程、规章制度、规范要求、考核规定。同时,与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需求相结合,制定感染管理奖惩制度,并与各个科室的管理负责人员签订责任书,督促各科室内负责人员认真落实感染控制任务。③立足于感染预防以及控制等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技术、管理能力等素质,考核聘任专业感染管理人员作为我院感染管理的指导者,并由其组织开展各科室人员进行感染管理学习与汇报工作,致力于提升我院所有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及控制水平。同时,针对具体的感染事例,向医院医护工作者展开教育工作,针对感染管理疏漏向其进行重点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以避免再一次发生类似的问题。④感染管理负责小组做好监督与考核工作,定期对各临床科室实施调查,至少每周1次,检查各科室医疗用品存放、使用、处理及各项操作的感染控制工作,并为其实施指导,及时就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信息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要求该科室限期改正问题,对不按照要求积极整改者,对其实施惩罚,对于认真整改、感染管理水平较高的科室,给予其适当奖励。⑤定期对病房进行目标性监测以及前瞻性调查,至少每周2次~3次,及时地掌握医院内感染问题发生情况,以及抗生素药物应用状况,并且对其中的缺陷实施改进,以预防感染问题的发生。⑥做好感染管理的调查汇总与汇报评价工作,将感染管理中的问题以及潜在风险向各负责小组成员进行信息反馈,并与各科室负责成员一同就诱发感染问题的原因展开深入探讨,还要积极地针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制定感染管理整改措施,对问题环节展开重点监督。

1.3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1.0对感染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x?检验改进前与改进后感染率差异,P

2.结果

以持续质量改进对我院感染管理进行规范之后,与之前相比,感染率有明显下降,P

表1 改进前后感染率比较[n(%)]

注:*与改进后相比,P

3.讨论

医院开展感染管理,不仅直接决定其医疗水平,还关系到医护人员自身以及院内患者的健康,做好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必须落实的工作。目前,医院内感染管理普遍存在缺陷,感染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损害了医院形象,使患者产生了担忧心理。为改变这一现状,各医院单位纷纷展开了对于感染管理整改工作,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则在此改进工作中得以大力地推广应用。

我院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改革之后,医院内感染率明显下降,各科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及控制能力显著上升,相较于改进之前,感染管理工作水平从整体上显著提高,证明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来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改革所具有的良好效果。本次研究工作还得出以下体会,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感染管理进行改革,既需要从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人员培训等方面,为其提供坚实的支撑,还必须采取责任分配、监督考核、调查汇报、限期整改等方法,督促相关人员严格地落实各项感染控制任务,以提高感染管理改进工作的执行力度。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来对医院内的感染管理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弥补感染管理各项缺陷,提高工作人员的控制意识与能力,使感染率得到控制,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当进一步提高其在感染管理中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薛菊兰、刘金凤、王翠英.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23(1):174-175.

[2]应方方.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0(4):28-29.

[3]张晓卿.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0(6):793-796.

[4]严翠侠.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1,30(3):130-131.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篇3

1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00~2009年住院患者数、每年院内感染人数分别进行统计。按资料对每年院内感染率及漏报率情况进行统计。我院入院人数由2000年的6298人次逐年增加至2009年的18989人次,增幅较大,同期院内感染的感染率、漏报率却从2000年的885%、758%,分别下降到2009年的356%、188%。根据院内感染发生原因、预防与控制分析如下。

2 院内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

21 由交叉感染引起的医院感染 患者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患者就是该病的传染源。与其同室居住的患者,就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尤以呼吸道传染病为甚。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如果消毒、隔离不严,则易发生交叉感染。虽然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患者,但如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入院时诊断错误,如把一种传染病误诊为另一种传染病,也会发生交叉感染。住院患者或医院工作人员是病原携带者,患某种疾病的人,同时又是另一种疾病的病原携带者,此类感染难以查明,因为很少对在院人员做系统的带菌检查。本组病例中因交叉感染引起的院内感染例数占总感染例数的43%,是引起院内感染第一大危险因素。

22 条件致病菌感染 许多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由于患者抵抗力降低,而造成自身感染。本组病例中因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例数占总感染例数的17%。

2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 杜青云等[1]指出,抗生素的应用为引起院内感染第二大危险因子。近年来国内外医院应用抗生素品种繁多,数量大,导致抗药菌株增加。因为滥用抗生素可增大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增加患者的易感染性。本组病例中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院内感染例数占总感染例数的36%。因此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滥用是预防和治疗的当务之急,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在控制院内感染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24 医院管理不当 探视制度不严。对探视者不加管理,随意出入病房,可由探视者带入污染食物、物品等而引起医院感染。医院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接触污染物后不洗手消毒而又去处理其他患者;食品、食具被污染未处理等都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本组病例中因管理不当引起的院内感染例数占总感染例数的4%。

3 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31 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的监测系统:医院感染监测系统通过连续地观察在医院的人群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频率和分布以及影响感染的有关因素,我院主要检测指标如下:①医院感染发生率:指一定时期内,在所有入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病例数的频率;②医院感染患病率:观察期内医院感染的总病例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③医院感染续发率:是指与指示病例有效接触后经一个最长潜伏期,在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与接触者总数的比值;④医院感染漏报率:为确保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漏报率调查。根据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医院环境殊人群的健康。

32 针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采取以下措施:①开展抗生素教育;②根据抗菌谱合理选用抗生素;③科学使用抗生素;④严格掌握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⑤落实消毒隔离的相关管理制度;⑥强化对抗生素的宏观管理。

33 加强医院管理 完善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如接诊分诊制度,陪床探视制度等,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消毒灭菌与隔离是保证感染控制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治疗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诊疗操作前后手的清洁与消毒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同与重视,手的消毒除采用常规的消毒剂浸泡外,快速有效的手消毒揉搓剂已在医院广泛使用。消毒供应室的条件逐年明显改善,高危医疗器械普遍采用物理方法消毒与灭菌,引进高度自动化的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以保证灭菌效果的安全可靠。不耐热物品的灭菌选用60 Co辐射消毒灭菌。并引进自动清洗消毒机、冲洗消毒机应用。这样,既保证了灭菌前的高洁净度,同时又避免了操作者的锐器伤,提高了工作效率。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处理,选派专人定时回收医用垃圾,集中处理,回收医用垃圾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回收人员的身心健康[2]。

34 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工作 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医院感染和消毒知识的全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措施的依从性,增强各种消毒到位率,提高操作的正确性,把手消毒和空气消毒作为重点[3]。

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年龄等因素有关。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因此,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各级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主观意识,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建立医院内感染控制三级管理网,每月定期作治疗室空气、消毒液、物体表面、医、护、工人手的细菌监测,严格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慢性病患者机体防御机能与抵抗力明显下降,住院期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应重视提高慢性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加强支持疗法。对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咳痰,增加床上四肢运动,鼓励患者端坐或起床,瘫痪者可借助轮椅让其健侧下肢在地上滑行,增加全身运动量,尽量减少卧床时间,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压疮的发生。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慢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住院时间长,及易发生医院内感染[45]。

因此应积极动员可出院的患者及时出院,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日,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内感染率。医院感染科应加强对慢性病患者较多的业务科室的监测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加强环境监测,保持空气流通,根据季节及天气情况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和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科室,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消毒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杜青云,张铭穷,黄纯,等抗生素滥用与医院感染.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7, 13(6):330.

[2] 张蕾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中国民康医学,2008, 20(4):378.

[3] 陶怡秀医院感染与医院消毒效果调查.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 24(6); 549.

[4] 史文昕,史文晶,李静峰,等2409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7):753.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篇4

医院感染亦称之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在护士与患者间均存在交叉感染,不仅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亦影响护士正常工作[1]。本文探讨了手术室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住院部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男女比例26∶28,年龄22~63岁,平均(41.36±7.14)岁,骨科16例,妇产科15例,普外科11例,其他12例;对照组44例,男女比例21∶23,年龄22~65岁,平均(42.16±7.25)岁,骨科13例,妇产科12例,普外科10例,其他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加强手术室操作要求,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培训,遵照手术室流程操作,遵守院内制度做好签字、登记等工作,定期行无量化考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管理:①护理人员管理:定期培训管理医护人员,为其普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诱因及防控重点,做好防治工作;医护人员按责任、分级制管理。②医疗操作护理管理:制定防控感染方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细化科室感染预防工作,尤其是婴儿室、产房、手术室等,规范操作。③患者护理管理:医护人员按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护理,为其说明医院感染常发因素,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若亲属探视,需按流程操作,嘱患者勿随意串房。④日常消毒护理:供应室消毒严格操作规程,科学分类各科室、各种类医用器械,区分污染区、清洁区,定期消毒器械;消毒管理人员做好防护工作,穿防护服,洗手遵照洗手法标准;定期消毒院内,保持空气流通。⑤加强监管制度:完善医院感染监管制度,监督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空气、地面、器械消毒等情况,及时纠正问题,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医院感染情况;参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评定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分值0~10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呈正比[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字2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两组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医院总感染率14.81%比对照组54.55%低(P

2.2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手术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若手术操作时,患者显露时间过长,且手术器械未严格效果,均可引起患者术后感染;加之医护人员防护工作不当,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也可引起感染,易增加医院感染风险,故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医院总感染率14.81%比对照组54.55%低,提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各类感染发生。分析原因可能为: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医疗操作、患者、日常消毒等方面的护理管理,再细化各方面的感染预防管理。加强围术期内的感染预防护理,如从手术开始至手术完成,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室准备、环境及器械消毒、检查空气菌群等细节工作,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洗手方法,穿戴职业防护,以避免感染[4]。另外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室护理管理不仅可减少院内感染,亦可提高护理安全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院内定期培训医护人员,为其普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诱因及防控重点,增强其控制医院感染意识,并按责任、分级制管理医护人员,以明确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可加强护士安全护理理念[5]。同时完善医院感染监管制度,监督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各指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做到安全护理。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篇5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临床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77-01

对于院内感染的报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难以控制,尤其是发生在重症监护室的感染。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年龄相对偏大而且住院时间长、抵抗力下降等等原因,感染的可能性愈发增高[1]。针对这种情况,我院选取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37例患者,对其进行病例及相关感染情况分析,了解感染相关因素以便做出预防和及时处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3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9例,女性患者98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47.3±3.27)岁。

1.2 探析方法:将选取的我院237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例找出,从中寻找并记录需要调查的资料,如病人的疾病状况、在医院接受的干预措施、疾病种类、程度等。除此之外,还需注意并回顾病人当时的感染具体情况,不可完全拘泥于病例。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是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如有不明确的问题请及时询问当时负责该病人的各级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例如感染时确定菌种方式,菌种类型,使用的抗生素等。将以上信息列表,力求清晰、明了、准确。然后,根据表格分析每一项感染情况,并探讨可能导致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将统计出的数据输入SPSS19.0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整理,P

2 结果

2.1 2 37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情况:在调查的237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存在感染的人数为58人,占总人数的50.00%。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有29人,占总感染人数的%;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人数有14人,占总感染人数的24.14%;出现皮肤感染的有8人,占总感染人数的13.79%;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有5人,占总感染人数的8.62%;出现其他系统感染的有2人,占总感染人数的3.4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37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情况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疾病症状较重,很大一部分处于意识不清的状态,所以长期卧床而且住院时间也较长。医院的侵入性甚至有创操作,比如气管插管、静脉置管,鼻饲管、尿管、引流管等等,这些都给感染创造了可能[3]。大多数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均经过手术相关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就变得很普遍,加重了人体菌群失调的情况,也是感染的一大诱因。而且自身疾病可能本就与感染相关,所以更加重了感染的可能。由于重症监护患者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较多,所以医护工作者及其他人员走动的相对频繁和急躁,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空间内的不卫生。

医护工作者应该针对上述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即使不能完全避免,也可以做到尽量规避。医护人员应该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制度,严格按照规定限制人员的进入和活动,定期对相关仪器和物品进行消毒。在尽量不挪动患者的情况下定期对患者进行擦拭及被褥的更换,并且要对存在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及时清理器具,及时更换或者及时排净液体。要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不要滥用,不要因为担心感染而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在情况允许下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或者更高级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

[1]孙瑞珍. 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的相关性感染与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5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35.

[3]吕晓玲, 章艳, 罗群, 等.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分析及管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48.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篇6

【关键词】护理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98-02

医院感染不仅会影响医院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还会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痛苦与经济负担。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及控制也是医院管理重要内容,其中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一部分,护理全程都应注意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应用护理管理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能够起到理想的效果[2]。本次研究中,取我院2013与2014年两年医院感染监测率对比发现,经过护理管理后,我院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监测感染情况,其中2013年感染率为3.5%,经过加强护理管理,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感染率为2.0%。

1.2方法

观察并记录我院两年间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2013年我院感染率3.5%,经过加强护理管理,2014年我院感染率2.0%,2014年感染率明显少于2013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加强护理管理,健全制度可以减少感染率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 30%的医院感染都是由于护理管理的不当而引起的,发生医院感染对医院和患者都有一定的危害,会为医院带来信誉上的损失,最为严重时还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医院出台有关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下发各科室,定期组织学习[3] 。护理部要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建立起医院的感染监控网,以护士长作为科室负责人,带领护理队伍做有组织的分工,监督护理管理各管理职能的实施。各科室应设置专职负责感染控制的护理人员,监督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及检查上报工作。

3.2加强护理管理,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感染预防意识

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有没有遵守无菌操作,会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见,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可以对医院感染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4]。

3.2.1护理部应加强护士长、专职负责感染控制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定期将护士长送到上级医院进修,增强医院感染新知识学习。

3.2.2护士长是护理人员直接管理者,护士长应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共同学习,对护理人员操作进行考核,使护理人员更好的执行无菌操作。

3.2.3对新进护理人员要做好医院感染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

3.3执行管理措施才能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

护理规范和医院感染控制要保持一致性,护理人员要参与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医院还应增加消毒、隔离等相关设备与设施。

3.4护理管理归入医院综合质量管理评估

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都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工作也贯穿预防医院感染的所有工作中,只有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理工作流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护理各环节的巡查,保持护理质量在受控状态下。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自我约束。各科室要组成护理小组,每个月对各护理小组进行质量考核,对消毒、隔离及医院感染情况等做出考评,考评结果由各科室负责人签字,每个月对考评结果进行汇总,考评合格者给予医院奖励和表扬,对考评不合格护理人员要以批评或经济处罚方式督促改进,使护理人员重视医院感染工作,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通过建立完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有效的使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得到了提高[5]。

本次研究中,2013年我院感染率3.5%,经过加强护理管理,2014年我院感染率2.0%,2014年感染率明显少于2013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医院感染管理受多学科与多部门影响,同时,医院感染也会影响高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在医院承担了大量临床护理工作,也是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主要力量。所以,护理管理要重视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行使管理职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参考文献:

[1]何琴香.浅谈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35):6571.

[2]尚秀娟,李素新,李广茹,等.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69-3670.

[3]郭惠赞.如何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8):161.

[4]刘宁,肖琴,刘美玲,等.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410-1428.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篇7

[关键词] 细节管理;基层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c)-0137-0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etail management on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primary hospital

CHEN Meihua1 TONG Xiaohui2

1.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Longwan District of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enzhou 325024, China; 2.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ya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Dongyang 3221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etail management in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primary hospital. Methods 792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1 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Longwan District of Wenzhou City ("our hospital" for short)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group C).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based on the periods: th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09 were as group C1,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0 were as C2, and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0 were as group C3 respectively. Meanwhile, another 264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2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as observation group. All these participants were confirmed without infection by examinations after they were hospitalized right away. These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detail management for one year, the incidenc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by calculating the total infectious patients per year in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One year after carrying out detail management, the incidenc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1.95%)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1, C2, C3 (4.55%, 4.07%, 3.03%) who were admitted in the first 3 years, t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Infection management issue exists in primary hospital, the detail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in primary hospital, which is worthy of implementation in primary hospitals.

[Key words] Detail management; Primary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基层医院一般被看做是治病救人的基层场所,为乡村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患者对疾病认识的缺乏等原因,基层医院感染问题成为了影响医院服务质量的重大难题[1]。临床研究显示消毒除菌疏忽、操作不当、抗生素滥用等都会导致感染,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2]。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基层医院的一项重要评价项目,对医院的名誉和形象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做好基层医院的管理工作对患者的治疗具有进步的临床价值。本文对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这3年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于2011年起对应地采取了医院细节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7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其中2008年1月~2009年1月入院的264例患者为C1组,2009年1~2010年1月入院的患者264例为C2组,2010年1月~2011年1月入院的264例患者为C3组,同时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入院的2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男490例,女302例;年龄6~76岁,平均(37.6±3.2)岁。观察组男144例,女120例;年龄6~72岁,平均(43.6±9.8)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检查确定院前无感染病例,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学历、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首先是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每年的感染人数,了解问题后实施细节管理措施,然后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细节管理措施后的264例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解,总结分析细节管理的应用价值。

1.3 细节管理

1.3.1 人员管理 ①加强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感染控制责任感,保持对工作的热诚;②加强对保洁员相关感染知识培训,保洁员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培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清洁卫生理念落后,医院组织专门人员向其灌输正确卫生规范,提高保洁员责任心,同时加强监督,防止交叉感染;③加强新入科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大量临床经验显示实习生对普医院感染知识的缺乏是一种普遍现象,预防感染和防护意识淡薄,因此医院需要做好对新手的教育和指导;④加强对患者的抗感染管理能力的培训,定期开班辅导,使患者了解疾病注意事项,做好相关的心理护理和用药护理,避免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感染科、护理部、胸外科监护室护士应该定期进行培训与比赛,以规范器材的清洗和消毒技术。医院还应成立消毒技术规范培训班,以帮助护士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健康地进行胸外科监护室的护理。护士要积极参与新消毒设备的使用培训,了解消毒设备的性能,以保证其对新的设备有理性的认识,从而准确地进行操作。护士还要进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培训,对于三无产品、无消毒杀菌时期的产品以及包装破损的产品一律禁用。还应定期检查消毒液的浓度,护士接受感染知识的培训。护士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带好帽子、口罩、手套等。每天都要做好科室出入的各类人员登记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姓名、日期、监护的起始时间、清洁时间、灭菌时间、消毒时间、责任人等信息的登记。

1.3.2 无菌品管理 医院需加强无菌品的管理,固定班次对无菌包进行检查,紫外线消毒时,打开无菌柜门,保障照射杀菌的全面性。

1.3.3 病区管理 病区是最易导致感染的环境,工作人员要加强病区各处的消毒,每天按时进行空气净化和消毒处理,病室每天保证通风2次。加强医务人员手的带菌情况的检查,控制好病原菌感染患者。每床配备消毒物品,方便手的消毒。另外还要定期对病区的空气进行监测,按照标准严格操作,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清洗液要选择1∶1000康威达消毒液。

1.3.4 操作管理 制订相关操作规范,医生在操作前要保证清洁,液体药品需现配现用,静脉留置针时需记录时间,定期更换位置。做好口腔、皮肤、脐部的护理工作,预防其感染的发生。

1.3.5 医疗用具管理 医院使用的一些医疗用具如呼吸机、雾化器、吸痰管等都是造成感染的因素,因此要对医疗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安排人员规范检查各项用具,确保医疗用具的安全性。具体的仪器清洗步骤是:水洗、超声波酶洗、2%戊二醛雾化消毒(更换手套)、无菌水冲洗、干燥备用。清洗的纱布采用一次性的。清洁刷采用一用一消毒制,敷料缸、弯盘、缸镊子、镊子需进行高压灭菌。注药软管、活检钳需要用2%戊二醛浸泡10 h以上以达到灭菌的效果。无菌水的注水瓶需每日更换,每天都要用75%的酒精浸泡连接导管30 min以消毒。对于引流管,在清洗之后还要用1∶50的优安净进行浸泡。最后要将所有清洗后的器皿进行干燥处理。

1.3.6 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 基层医院可以施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监控组三级网络管理,各级要明确职责,各尽其职,改善专职人员结构,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强预防人才的管理;另外配套监督制度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制定相应的各科室考核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层层问责,提高各级的责任意识,对严重违反规定的人员给予严肃的处理。

1.3.7 国家政策导向 医院要严格遵循国家卫生政策,将医院经济效益同医院感染联系起来,促使医院领导对感染预防的重视,将被动预防变为主动预防,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管理1年后医院的感染率降至1.52%,明显低于对照组C1、C1、C3即前3年的感染率(4.55%、4.07%、3.0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医院内部分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预防患者院内的感染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又十分琐碎的工作。由于消毒、杀菌工作的执行主要靠的是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器皿的清洗、消毒、杀菌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医院的卫生安全。因此这也就要求我院工作人员要不断夯实自己的业务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面对工作,以极强的责任心面对病患。

基层医院感染是一项关乎患者健康恢复的问题,目前的部分医院对医院感染的预防缺乏严格的规范,导致医院的感染率呈现不减反增的趋势,这与我国的卫生政策严重相违[3]。临床研究证实加强基层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本文针对我院2008~2011年医院感染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包括医院领导、资金投入、人才素质、感染管理制度等,说明了基层医院的感染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医院实施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2011~2012年,我院针对性地进行了细节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通过细节管理和调查,发现我院264例患者中出现感染的人数仅有4例,相比前面3年,医院感染率下降显著,说明了细节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细节管理主要是从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病区管理、医疗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范和指导。其中人员管理和制度管理是保证其他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只有医院工作人员对感染的控制意识的提高,才能促进感染率的控制。当然这些措施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领导的重视和患者的配合,只有医院患者共同的努力才能将细节管理顺利的进行下去[5]。通过该研究可以看出,实施细节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细节管理前(对照组),全面、细致的管理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减少病患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与之相对应的洁净医护环境标准能够从源头上杜绝感染的可能,保证每位患者都能有安全的治疗环境[7-8]。因此,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及更细节、完善、安全、洁净的管理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

综上所述,通过细节管理,医院的感染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加强细节管理不仅是大医院所要重视的,基层医院也需要重视起来,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嫦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08-309.

[2] 章国姿,李慧灵,叶剑.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9):848-849.

[3] 田丹生,国畅,郭义明,等.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17-4318.

[4] 王君琴,安莉.细节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淮海医药,2009,27(4):373-374.

[5] 张文梅,高秀梅.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371-372.

[6] 卢美珠.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4):46-47.

[7] 唐春莲.1186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国际感染控制杂志,2002,1(1):36.

[8] 韩秀芬.基层医院细节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2):123.

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01日~2014年12月31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268例。其中男712例,女556例,年龄6~81岁,平均(43.5±9.8)岁;重型颅脑损伤315例,脑干损伤113例,高血压脑出血290例,脑挫裂伤287例,其他263例。

1.2 分析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在医院感染病人中,按不同年龄、感染部位、住院天数和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和根据医师、护士的记录和病人的各种化验结果诊断[2]。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26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3例,感染率为6.55%;感染9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49%。

2.2 感染发生率及部位分布

本组病例可见,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有较高的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最高,见表1。

2.3 年龄、住院天数、抗生素应用及侵入性导管使用情况

由表2提示,病人住院天数的长短、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侵入性导管的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明显的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3.1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6.55%,例次感染率7.4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构成比62.11%),且多发生于原发病重、住院时间长、伴有昏迷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此类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清除分泌物能力较差,胃内容物易返流误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破坏了正常呼吸道屏障,气管插管气囊周围分泌物的淤积和下漏导致细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等均可引起感染,吸痰管被病原微生物或耐药菌所污染,也是导致感染的因素 [3]。

病人年龄大小、住院天数的长短、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侵入性导管的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明显的相关性(P值均<0.05),说明上述几方面均是我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2 护理对策

有针对性的积极有效护理,可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笔者对神经外科院内感染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针对侵入性操作导致感染发生的情况,需要定期检查感染相关质控指标的合格程度,如地面、空气、器械及医护人员身体细菌等,严格执行医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术前再次检查各项手术设备的感染相关指标是否合格。

针对术后留置导管诸多导致感染的问题,则需谨记无论是胃管插管还是气管插管、导尿管,达到拔管指证时应该及时拔管,并对各导管做好清洁工作。针对感染常见发生部位的护理需要更加细心,部分患者意识障碍,需要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定期更换体位,翻身,拍背等。

针对老年患者需要进行术前患者教育,使其更好的理解手术,配合手术,术后严格控制病房清洁程度,用消毒液消毒,控制人员流动等。

针对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的问题,护理人员也需要了解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不良反应,以便患者出现问题时及时应对。

最后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讲座,使其更全面的了解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解决办法,预防知识等。对有医院感染倾向患者,及时收集感染部位标本,做细菌学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

上一篇:辅警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企业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