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5 03:08:38

急救培训总结

急救培训总结篇1

根据市政府年实事项目――群众性现场急救培训、普及工作(以下简称现场急救培训)的要求,现就我镇年现场急救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以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避险逃生为内容的现场急救培训,是降低人类意外伤害程度、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因此,做好这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一些先进国家已在现场急救培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掌握和了解现场急救技术、知识的人越来越多,现场急救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趋显现。

各村、居、公司、企事业单位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加强对本单位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领导,确保市政府实事项目在我镇得到全面落实。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根据区红十字会对我镇下达的工作任务指标(按各镇户籍人口数分配),年内,镇要完成170名救护员的培训和1374名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对象的任务。上述工作任务按各单位人数,分解到各村、居、公司、企事业单位(见附表)。

镇红十字会是本镇此项工作的组织牵头责任单位,负责起草下发全镇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协调全镇现场急救培训的日常工作;会同有关方面落实现场急救培训站场所1个,负责全镇救护员的培训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

各单位根据要求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通过培训建立健全救护员队伍,按下达的指标开展并完成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工作,完善本地区突发性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护网络体系。

三、把握节点,有序推进

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现场救护培训工作份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准备阶段(4月)

召开本镇现场急救培训工作会议,下发有关实事项目的文件和下达各单位现场急救培训人员分配数;制定年现场急救培训计划,安排、落实受训对象;落实师资的培训任务;落实救护培训站(点)场所;积极做好急救培训器材的购置工作。

2、全面展开阶段(5—6月)

根据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的要求,对所辖地区重点行业人员、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技术、知识培训,完成170名救护员的培训和400人的普及工作。

3、继续推进阶段(7-9月)

继续做好对所辖地区重点行业人员、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现场急救技术、知识培训与普及工作,完成980人的普及任务;并在开展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本地区、本单位对突发性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护网络体系。

4、评估总结阶段(10-12月)

做好现场急救培训的扫尾、总结和迎接上级考核验收的准备工作;对全镇的现场急救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四、注意事项与工作要求

1、各有关单位要重视并做好对政府实事――现场急救培训的社会宣传工作,注意宣传报道在现场急救培训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工作经验和现场急救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

急救培训总结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总会等15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转发省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根据《关于印发dw市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应急救护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立足于现场,对受灾人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尊重生命、促进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应急措施。国务院总理同志为此作出“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增加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的重要指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镇突发事件呈现多发、易发的趋势,各种自然灾害和意想不到的事故随时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掌握自救互救技术已成为当今人类求生的基本需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使广大市民掌握最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伤害发生时,能及时、正确地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伤残、挽救生命,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向广大市民宣传自救互救应急知识”及“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已任,切实开展群众性初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普及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初级应急救护培训新格局。

三、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全镇的初级救护知识普及率和救护员培训发证率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突发事件发生时,受灾人员及救援人员能够及时、正确地实施自救互救、防灾避险,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力争到2012年底达到以下指标:

(一)每个村(居)委会的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20%,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持证人数与总人口比例不低于1∶300。

(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40%,救护员培训发证率达到4%。

(三)普通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人员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20%,救护员培训发证率达到2%。

(四)初级救护培训普及人数与总人口比例不低于1∶300。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是现场的、初级的、群众易于掌握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大纲》规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项技术,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2、中毒(化学和食物)、触电、溺水、烧伤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的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3、公共安全、防灾避险基本知识技能等。

五、培训方法与步骤

全镇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在2009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力争成为全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典范镇。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完善机制,充实力量(2009年8月——2010年6月)。由镇应急办、dw医院牵头组建成镇应急救护培训办公室(设在dw医院);由培训办公室先期有选择地在各企事业单位抽派一批人员,参加市的应急

急救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ICU护士;急救相关知识;微信周课;培训成绩;病房护理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可同步实现治疗、护理及康复,是对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等服务的场所,集中了医院的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仪器,承载了整个医院及各基层医院转运过来的重症患者。因此,对护士ICU急救相关知识的要求更高,而临床护士急救经验较少,需要加强对其急救相关知识的培训[1]。但传统的培训方法效果不显著,而微信作为热门的信息交互平台,具有点对点、信息便捷等优势[2]。本研究旨在探讨ICU微信周课对护士急救相关知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6年5月—2020年12月接受ICU微信周课的35名护士纳入观察组,将同期接受传统方法培训的35名护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女35名;学历:本科22名,大专13名;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0.06±3.37)岁。对照组男1名,女34名;学历:本科21名,大专14名;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0.16±3.28)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服从管理;②临床护士;③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服从性较差的护士;②ICU护士;③接受过处分的护士。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跟班带教方式:①护士进入ICU科室后,参加总带教老师安排的急救理论知识的授课,学习最新急救知识。②由带教老师或护士长进行急救仪器使用的讲解并演示急救操作,并指导护士完成演示内容,提高其急救实操能力。③护士长通过口头讲解、急救操作等教学方式向护士传授日常急救知识。1.2.2观察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进行ICU微信周课教学:①因微信的特有功能,带教老师可随时上传ICU急救理论教学有关的语音、文章、多媒体课件等,并标出各个学习重点、难点,方便护士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知识,强化ICU带教培训的内容。②带教老师上传周课视频,视频内容包括: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及急救仪器使用三个方面。其中急救理论知识包括:ICU患者安全管理、急救药物相关知识、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常见危急心电图类型的识别、血气结果分析、呼吸机参数调节及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等。急救操作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吸痰术、气管插管术及动脉穿刺术等。急救仪器使用包括:呼吸机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微量泵的使用、除颤器的使用等。③护士在带教老师微信周课的基础上,课后可以反复观看教学培训视频,学习急救的相关知识,随时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提出疑惑,以巩固所学的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④在培训过程中,每周对护士进行1次理论与实操考核,带课老师根据考核反馈信息,总结下一步培训重点,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所有护士均培训2个月。

1.3评价标准

①培训成绩:培训结束时,使用自制的试卷(该试卷重测效度为0.828,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02)对2组护士进行急救相关知识的考核,包括理论及操作两个方面,各项满分100分,总分为二者平均分之和,分数越高说明培训成绩越好。②病房护理质量:培训结束时,分别考核2组ICU患者病房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专科护理培训、急救药品的使用及管理以及院感控制管理,各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病房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成绩

培训结束时,观察组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病房护理质量

培训结束时,观察组病房护理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ICU为向危急重症患者提供高水平急救、病情监测和连续性治疗及护理的场所,不仅聚集了各种先进的急救设备、监护仪器,还集中了众多最新理论知识、急救技巧。若由于护士的自身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欠缺导致患者救治不及时,不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会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因此,对护士进行急救相关知识的培训至关重要。传统的培训方法采用一对一跟班带教,但由于ICU日常工作量大,带教老师对护士的教导时间较少,培训效果较差。因此,需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培训方案。对护士进行培训旨在增加其急救理论知识、提高其急救中实操的能力,本研究对2组理论及操作进行了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与操作考核各项分数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微信周课较传统的培训方式对护士ICU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效果更好。分析原因是,传统培训主要通过带教老师一边工作,一边进行教学指导,共同完成ICU患者的日常护理。带教老师通过操作示范、知识讲解、床边查房等教学模式进行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仪器使用方法等内容的传授,但带教老师因上班时间工作量大,ICU工作繁忙等因素导致对护士的指导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且护士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带教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导致护士的学习效果欠佳,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仅影响培训效果,还对ICU患者具有一定的危害性[3]。而微信周课打破了传统培训方式中对时间以及空间的要求,只需带教老师上传教学视频,护士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急救知识的学习,可有效利用其碎片时间,学习能力较差的护士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对自身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不断巩固,对提高培训效果有积极作用[4]。本研究还对2组护士的病房护理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房护理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ICU微信周课可有效提升护士急救方面的专业能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微信平台的特有优势,可呈现各种教学内容,如微视频、图片、语音、多媒体课件,较传统单一的语言培训,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有趣,有利于调动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5]。另一方面,护士在传统培训中带教老师的教学后,还可在微信平台上观看相关课件视频,巩固带教老师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对护士提出的疑问,带教老师可以通过线上及时解惑,促进了护士ICU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提升[6]。综上所述,开展ICU微信周课不仅提高了护士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成绩,还提高了ICU病房护理质量,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周淑芬,卢婉娴,吕伟涛,等.临床护士常用抢救药物知识掌握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10):1635-1636.

[2]张冉,王庆珍,冯雅笛,等.护士规范化培训网络信息平台在ICU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8):181-185.

[3]王家美,宋雅文,王蓓.跟班带教联合逆向讲课法提升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J].医院管理杂志,2019,26(5):479-481,490.

[4]潘卫宇,张梦丹,赵淑娟,等.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周课对骨科护士用药知识和态度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22):73-75.

[5]吴慧颖,王明利,杨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在手术室护理教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4):303-305.

[6]江敏,邹灯秀,严丽,等.基于微信培训平台的翻转课堂对新护士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对照研究[J].护理学报,2019,26(11):28-31.

急救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 中职师生;心肺复苏;培训

心肺复苏是院外心跳骤停抢救“生物链”中及其重要的一环。美国心脏病协会于1992年指出为防止心跳骤停患者因脑缺氧而造成的不可逆损伤,应在心跳骤停4min内实行心肺复苏抢救。为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师生急救能力、推广院前急救培训模式,2013年10-11月由取得中国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资格证书的校医分阶段、分批对中职332名师生进行2010版心肺复苏的培训和考核。现将培训的结果反馈如下,为今后开展一系列急救培训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学校护校队老师、体育老师必须参加,其他老师在自愿的前提下随机抽取;学生按班级自愿参加人数50%的比例随机抽取;最后确定参加培训的老师62名,学生270名,共计332名。

方法:①培训内容:参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血管急救指南》的要求,制作成简单、易学、重点突出的多媒体课件,内容涉及“生命链”、正确肩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操作训练模型采用高级电子半身心肺复苏模拟人。②培训方式:分2个阶段培训。第一阶段:由取得中国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资格证书的校医分2期培训教师62名,每期31名。1期培训共用时大约4h,首先进行系统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培训(60min),后在模拟人身上示范讲解(20min),最后时间学员轮流进行模拟训练,培训老师在旁指导。第1阶段全部培训结束后统一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第2阶段:南取得中国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资格证书的校医和第一阶段培训合格后的教师组成授课团,分别对270名学生进行授课,使用统一的多媒体课件及训练模型,按统一的课程流程和考核要求进行授课和训练。③培训考核:根据培训内容设计知识问卷,共有18个问题,由问题1、3、5、6、7、8构成6道选择题、由问题2、4、9、10、11、12、13、14、15、16构成15个填空题、由问题17、18构成2个问答题,选择题每题4分,填空题每空格4分,问答题每题8分,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所有接受培训的师生,于培训前后分别就同一份试卷进行理论测试。操作技能考核要求:第1阶段受训的教师全部参加;第2阶段受训的学生随机抽取100名参加。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P

结果

教师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前后的比较:与培训前相比,除了其中一项“电话求救、急救电话”与培训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CPR知识的掌握情况都有较大变化,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前后的比较: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学生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和掌握情况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CPR考核结果:第1阶段培训结束后,受训的62名教师全部参加理论和技能的考核,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及格率100%;操作考试未合格14名,及格率77.4%。第2阶段培训结束后,所有受训的学生均参加理论考核,及格率73.7%;抽取100名参加操作考核,及格率76%。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紧张某些学员忘了评估周围环境、手忙脚乱、气道打开不全,吹气未能达到要求、胸外按压深度和频率掌握不好。

讨论

由于猝死大多数发生在院外,第一目击者对患者进行CPR是抢救生命至关重要的环节。CPR,“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针对“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率低下和社会群众对心肺复苏认同度和实施率低的现状,对于准备迈入社会、即将成年的中学生来说,心肺复苏的培训就显得更有价值,可以让中学生以及老师,在没有专业人员到场前尽早实施急救。

培训前的知识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师生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本次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师生都是第一次通过正规渠道接触急救培训,有部分人以前都是通过网上或电视剧里看到过类似的心肺复苏急救,一知半解,甚至有些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加强师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经过专业的培训后,老师的理论考核通过率100%,操作考核通过率77.4%;学生的理论考核通过率73.7%,操作考核通过率76%。这个成绩应该算是比较理想,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的理论考核及格率比学生高,但是操作考核的及格率却无明显差异。学生理论考核问题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问答题,分析原因可能与职高学生平时不善于理论学习,不愿花时间记背一些理论知识有关,若给予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往往比纯理论教育效果好。但由于学校急救模拟设备有限,导致师生模拟操作训练时间有限,总体上操作考核通过率还不是很理想。对于职高学生,今后在培训时,还需加强日常的理论宣教,急救方而的宣教要突出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尤其CPR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实施。另外,今后师生均需进一步加强模拟操作训练。

学校推广普及CPR目前存在的难度:作为一所职业高中,学校的重任是就业和升学,学生的课程安排紧凑,要大规模地组织学生来学习和操练急救知识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会打乱日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这需要相关的职能部门协调统一,制定相应的培训模式和教程;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公众提高对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急救知识的认知度,这样在校生学习急救知识也能得到家长和校领导的支持,也利于今后这方面培训的开展。

急救培训总结篇5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低年资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培训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255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由我院6位专业的BLS/ACLS导师对她们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AHA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掌握情况。结果:两组培训后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总体掌握情况不理想,采用AHA的培训方法,能明显提高其掌握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培训;美国心脏协会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58

Study o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for junior nurses

JIANG Xiao-hong,LI Xiao-feng,YE Ze-bing,et al

(Guangdong Provinci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Guangzhou510317)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junior nurses by two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and comp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ining effect.

Methods:255 junior nurses (3 years or l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trained by six BLS/ACLS tutors through traditional (control group) and AH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raining (observation group) methods.Compared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There was remarkablely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aining on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P<0.05).

Conclusion:The total level of junior nurses about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not enough.The AHA training method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first aid skills for junior nurses,and it should be promoting.

Key wordsJunior nurses;First aid knowledge;First aid skills;Training;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现代医学认为,“第一目击者”在“救命黄金时刻”对患者实施救护,对挽救生命、减少伤残极为重要[1]。在医院,护士常常是发现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目击者”,因此,一线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至关重要,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执业时间短,经验水平相对欠缺,为了提高其急救水平,本研究将两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方法用于低年资护士,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低年资护士255名,均为女性。学历:本科29名,大专197名,中专29名。年龄18~23岁。均未曾系统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随机分为观察组128名,对照组127名。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培训导师:由我院长期从事急诊、急救的6名医护人员组成,其中2名主讲长期担任急救培训任务。6名导师均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HA)BLS/ACLS导师资格证书。培训内容:(1)急救知识。主要包括七部分:创伤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呼吸心脏骤停急救(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烧伤急救(热水及油烫伤、化学烧伤、电烧伤),中毒急救(气体中毒、食物中毒、毒品中毒、动物咬伤等),儿童/产妇急救(儿童急救、产妇急救),自然灾害救护(地震、台风、泥石流、洪水等),其他意外急救(气管异物、脑卒中、中暑、电击伤、溺水等)。(2)急救技能。成人单人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内容参见《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

1.2培训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AHA培训方法。(1)急救知识。采用幻灯讲解+视频录像+经典病例讲解等方式,培训时间为8 h。(2)急救技能。成人单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采用视频播放+导师示范指导的方式,导师与学员比例为1∶6。采用高仿真CPR训练模拟人,模拟人与学员的比例为1∶3。培训时间为8 h。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1)急救知识。采用幻灯讲解+经典病例讲解等方式,培训时间为8 h。(2)急救技能。采用导师讲解+导师示范指导的方式,并由一位导师主讲,其他导师辅助指导的模式。采用高仿真CPR训练模拟人,模拟人与学员的比例为1∶3。培训时间为8 h。

1.3考核内容分为培训前考核和培训后考核。(1)急救知识。总分100分,均为单选题,共20题,每题5分,考试时间30 min。80分及以上为合格。(2)急救技能。成人单人心肺复苏,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合格,操作时间2 min。评分标准:参见《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低年资护士培训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表1)

2.2两组培训后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合格情况比较(表2)

3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医疗健康服务质量日益关注,患者对护士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是职业技能中最基本的要求。培训前根据对低年资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考核的结果显示,护士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十分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1)护士思想上的不重视。相当部分护士认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跟她们没有关系,那是医师的事。(2)护士缺乏培训的平台。很多护士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大多来自工作经验、院内活动,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甚至有人纯粹依靠以往院校教育所学的知识,这种单纯依靠工作年限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提高急救水平的现状十分不利于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获取更多的急救知识,不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3]。由于许多临床危重疾病(心脏骤停,气管异物等)发病迅速,如不及时抢救,后果相当严重。在医院内,而护士常常是首先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目击者”,在院前急救,护士是直接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执行者,如掌握了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则可以第一时间立即实施抢救,争得挽救患者生命最宝贵的时间,这样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保障[4],因此,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院采用了两种培训方法,一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种是基于美国心脏协会(AHA)BLS/ACLS的培训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知识点的讲解,能实现各个知识点的详细传授,往往忽略了将急救知识向急救意识、急救技能转化的介导。表2显示,AHA的培训模式能让学员更牢固的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AHA的理论课学习,采用幻灯片放映结合实例讲解并插入视频,使得课程知识点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学员易于获得深刻印象,有利于学员在充分掌握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上升为整体的知识体系,而优秀的教学视频,更是使学员对知识点有直接感官上的认知过程,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学员普遍反应较好;技能操作学习方面,通过视频示范教学和导师分组教学并亲自示范形式,导师和学员在数量上按比例分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组合,使得每个学员的平均指导受教时间相对充足,都得到较好的反复练习的机会,既有利于导师及时发现学员存在的问题并给与指正,也有利于学员学习中的疑问及时得以解答,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切实提升自身的急救技能水平,为临床救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系统、规范的急救技能培训可提升救治的整体水平[5],改善救治的结果[6],这对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借鉴美国心脏协会(AHA)BLS/ACLS的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毓,叶泽兵,郝建志.广东省加快建设紧急医学救援应急技术培训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72-274.

[2]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1.

[3]倪水芹,彭桂娥,李昱.规范化培训在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4):584-585.

[4]Larsson R,Engstr?m A.Swedish ambulance nurses′ experiences of nursing patients suffering cardiac arrest[J].Int J Nurs Pract,2013,19(2):197-205.

[5]冯苏举.急救小组在提高现代化医院急救水平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8):80-81.

[6]Sodhi K,Singla MK,Shrivastava A.Impact of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outcom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J].Indian J Crit Care Med,2011,15(4):209-212.

(收稿日期:2013-11-26)

急救培训总结篇6

(一)成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二)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安装、维修班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二、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单位电梯使用中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一)电梯困人故障;

(二)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副总指挥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四)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1)抢救现场伤员;

(2)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困人解救

(2)井道内作业;

(3)轿顶作业

(4)底坑作业

(5)厅层作业

(6)机房作业

(7)更换和割短钢丝绳

(8)扶梯桁架作业

(9)施工用电常识

(10)坠落保护

(11)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12)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13)事故报警;

(14)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15)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本单位的XX部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六、应急处理

(一)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公司主要领导,由总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迅速投入开展抢救行动。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应急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八、其它事项

(一)本救援预案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急救培训总结篇7

本院儿科共有24个护士,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7.5岁。职称: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护士12名。学历:本科2名,大专22名。儿科工作年限:1年以下2名,2~5年10名,5~10年6名,10年以上6名。

2培训方法

(1)成立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将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6名主管护师组成培训带教小组,首先由急诊科、ICU的技术骨干进行对6名主管护师进行急救能力、急救知识及带教能力的培训并考核,考核过后,选出4名达标的代教老师。分成4组,由4名带教老师负责制订儿科急救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及考核,护士长每月进行抽查并讲评;(2)培训目标:通过实施急救能力培训,护理人员能够有较强的急救意识,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娴熟的配合技巧,及儿童急救的各种技能。为儿科的护理安全做好保障;(3)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急救基础理论知识、急救流程的培训、操作技能的培训、急救模拟情景训练等。

3考核方法

(1)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每组按照培训的课程设置由组长统一安排时间小组培训,每项课程为期1~2个月,要求6个月全面完成。每项培训结束后先由组长进行小组考核,护士长每月根据培训内容定期抽查,每组抽查一人,作为小组成绩,累计6次。培训结束后6组再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及操作比赛。分出名次,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其中儿童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分值(100分)。技术操作每项(100分);(2)急救流程与急救模拟情景考核:急救流程与急救模拟情景合为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包括①病情观察能力(20分)要求能够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相应的判断,并给予预防措施。②应急能力、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20分)要求在突发状况中做到沉着冷静,迅速作出判断,给予正确的抢救措施。③抢救流程的熟练性(20分)要求熟练的运用抢救流程,给与患儿有效及时的处理措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④配合能力(15分),要求无论有多少护理人员在场,都能够合理安排抢救任务,做到争分夺秒、密切配合。⑤抢救过程中的沟通技巧(10分)要求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和家属要做到有效沟通,减少因沟通不当带来的医患纠纷。⑥技术操作的速度及准确性(15分)要求各种抢救操作熟练准确。

4讨论

儿科是护理风险较大的科室,儿童年龄小,自我感觉叙述不清楚,容易延误抢救时机,所以更需要儿科护士具有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及抢救技能,才能更好地保障患儿的医疗安全。护士的急救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而通过情景模拟,引导护士进行模拟抢救和处理,更能提高护士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水平和技能。采取小组培训人数少,时间安排灵活,带教老师可以关注每个人员的培训效果,及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确保培训质量。分组考核,并进行小组竞赛可以激发培训人员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满意的培训效果。但是,护理急救能力的培训不能仅限于一次的强化培训,随着护理人员流动性的增加,要把急救能力的培训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同时结合每月的质量考核才能保障急救培训的效果,才能真正促进我们的护理安全。

急救培训总结篇8

急诊护理工作总结一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

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搜集整理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士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士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八大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士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士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士外出学习部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搜集整理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字文章的承诺。如XX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士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五、做好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的管理

急救药品准备及各种急救设备的调试是急诊工作的基础,现已施行每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班班清点、定期检查,这一年里未出现因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的原因而影响抢救工作。从而保证了抢救患者的及时、准确、快速。

急诊护理工作总结二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

急诊人次。参加抢救人次。配合急诊手术

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

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

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

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

学生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

调整原办公室建简易监护病房,留观病人逐渐增多,护理方面加强落实留观病人的病历书写、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安排人员到ICU进修危重病人护理,腰穿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等管道护理。

上一篇:服装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信贷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