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8 09:42:59

信贷培训总结

信贷培训总结篇1

一、主要工作内容

(一)项目初审。认真负责做好对业务部报送信贷业务项目进行合法性、安全性、可行性的审查,和对贷款申请人的重要风险点进行识别与分析。并作出详细、客观的初审报告,揭示所有重大风险点及形成该初审意见的理由,不隐瞒和对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缩小或扩大。

(二)放款审查。对业务部报送的可发放的贷款做进一步的全方面的审查,做到细致周全无遗漏。

(三)贷后监督审查。做好贷款后的继续监督和审查工作,做好后续工作。

二、具体方法

风险管理工作是各项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贷款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又因为公司刚成立半年,在有效贷款风险控制下,今年上半年工作的具体办法如下:

(一)完善制度,做好贷款风险控制工作,加强贷款监督管理,防范好贷款风险。严把贷款质量关,首先认真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对贷款人申报的贷款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审点涉及基本要素、主体资格、贷款政策及贷款风险等,从而把好贷款审查关,并加强贷后管理督导检查工作。

(二)切实抓好贷款风险防范,确保贷款资产由“量”到“质”的飞跃。一是规范岗位操作,人尽其职,解决贷款营销过程中审、贷、管和保全等环节岗位责任不清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提高贷款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剖析过往发生的案件,查找管理薄弱点,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三)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了适应不断深化改革的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当务之急。通过培训使全体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贷款法律审查中应注意的操作要素和信贷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提高了信贷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总结上半年工作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为契机。成功的借鉴沿用,不足的改正,做好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培训和引导,提高总体队伍素质。加强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及全体员工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对在岗大学生、竞聘上岗的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

(二)创新岗位引入和退出机制。下半年将对客户经理结合其业绩、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对最后一名客户经理实行末位淘汰。对客户经理将进行单独考核,结合业务状况、资产质量,按质按量分配效益工资。

信贷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管理 措施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乃至县域金融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习惯与思维定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考核误导等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仍不十分规范,加强管理十分重要。

一、切实搞好风险管理,全面提升信贷资产的安全性

1.推行贷款风险度管理。贷款风险度管理是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贷款对象、贷款的方式和形态方面各种风险进行全面量化,并按照形成的量化指标对贷款进行认真审定、控制和监测。贷款审批地权限确定要全面权衡风险度高低。为逐步推行这一做法,总行制定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示范办法》,各地可根据此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操作意见,可先在联社营业部和企业贷款比重较大的信用社试点,逐步推广。

2.要逐步推行贷款审贷分离。实行审贷分离制度,有利于信贷运行内部的横向制约,有利于提高信贷科学管理水平和减少贷款风险。审贷分离要统一目标,分步实施。对于那些业务量大、信贷人员多的信用社可尝试审贷岗位分离,主要是实行“三查”分离,防止自查、自批和自贷现象行为的出现。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情,大胆探索有利于增强横向制约,减少贷款风险的审贷分离方式。

3.要强化责任追究。认真分析多年来信贷管理不规范和违规现象控制不住的主要原因,除信贷管理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外,还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有法不依,信贷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和依赖意识,有一边纠正一边违章而不能认真纠正的问题。为确保我们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改变信贷工作人员的惰性思维,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全面明确调查、审查、审批各个决策环节有关人员的法律和行政责任,规范主责任人的行为。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做好贷后监管,确保可以及时发现信贷在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客户的风险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准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结合起来,重点信用社、重点人员的重点问题,严格进行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发现就要查处,不姑息错误行为,对信贷违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

4.建立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基金,凡已经建立风险基金并在信用社专户储存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支持贷款,监督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对未参险的单位,贷款掌握要严。配合有关部门试办贷款保险。

二、加强队伍建设

1.近几年,随着信用社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信贷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上人员素质较低、管理工作粗放,明显制约了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各级农行和信用合作管理部门要认真解决这一问题。要充实信用社信贷人员,可按照贷款规模和户数等业务量的需要来搞好配备,一般5人以上的信用社应配备专职信贷员,信贷业务量较小的信用社,可由信用社主任兼任。各地在下达信用社招工指标时,要首先保证用于信用社充实信贷员。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和县联社,要根据信贷管理的需要,坚持条件,尽快调整和充实信贷人员,争取分年达到信用社总人数的20%。

2.加强信贷员岗位培训。各级行要把培训信用社的信贷员作为岗位培训的重点,制定具体培训规划,分期分批来进行。对新员工应进行岗前培训,做到不达标不能上岗,对在职信贷员,也应按照信贷工作岗位规范的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后要进行统一的考试或考核,达到岗位标准的,才能继续上岗,否则要调离信贷岗位,还要重视对信贷员进行新业务、新技能的广泛的适应性培训。提高信贷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

3.探索建立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对信用社人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工作业绩、职业道德三方面进行必要的考评。确定员工等级,并按照责、权、利三结合原则,不同的等级相应的待遇也不同,加强信贷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已经实施信用社信贷员等级管理的地方,需要继续实施,并不断总结完善,没有搞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信贷员岗位责任制,使信贷员的岗位责任制和信贷员的等级管理制度相配套。

三、要加快信贷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步伐

优先确保一定比例的资金,重点加快基层社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基层业务管理水平,稳步推进信贷管理电子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贷业务电子化系统,实现信贷业务数据集中管理。主管机关应组织开发新技术和推广技术,着力研究论证现有的信贷管理系统,对同业先进的信贷管理软件系统进行评估,建立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要建立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最佳方式,确保各类信息准确性和充分性。加强与联系社部门之间的对话,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信贷管理。及时把有关信息在网站公布,创造一个全社信贷管理人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积极推进农村信贷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信用社的精神支柱,加强信贷文化建设,更新文化理念,开展文化活动,提高信贷文化的质量,建立健全信贷管理长效机制、风险防范意识。培养信贷员的文化意识,提高信贷员素质。制订科学规范的信贷操作流程,建立建全信贷风险预警、控制、保全体系,落实系统规范的信贷风险处置措施,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信贷管理制度体系。优质互动的沟通途径可以确保信贷服务质量飞跃提高到新境界。

参考文献

[1]肖林敏.《信用社管理初探》[J],金融经济2008.5.

[2]张雪英.《信用社风险管理若干措施初探》[J],人民政协报2007.4.

信贷培训总结篇3

所谓的信贷业务主要是指银行通过将资金以贷款的方式借给企业或者是个人,进而收取相应的利息和本金,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讲,信贷业务是其的主要盈利模式。根据目前信贷业务的主体不同,信贷业务可以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以及特定贷款,其中自营贷款主要是指自己直接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协议;委托贷款主要是指委托他人办理的贷款项目,委托人收取相应的手续费,并不承担相应的风险;特定贷款主要是指国家发放的贷款[1]。根据信贷业务中借款人的信用不同,信贷业务可以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等种类[2]。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内部由于人员管理不善、系统程序不对、内部流程等出现问题而对于银行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3]。我们通常将由于银行内部人员或者是内部程序、流程所导致的风险,视为操作风险。对于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第二,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还具有一定的人为性。

二、工商银行新村支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缺乏

银行对于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管理理念并不是很了解,没有对其危害引起足够重视。因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理性认识且不能在潜在风险出现时及时发现且规避,因而致使操作风险的发生或不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使风险更急肆意蔓延。

(二)内部人员的素质不高

工商银行新村支行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产生与内部人员的素质和操作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对内部人员管理不当,致使内部人员能够找出操作过程中的漏洞,进而徇私舞弊,造成操作风险事故的产生。

(三)操作风险的管理手段的落后

虽然信贷业务中应用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但是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手段进行分析,发现操作风险的管理手段依旧比较落后,但是对于操作风险来讲,除了人员的操作风险之外,还包括网络系统、业务流程等方面的风险,对于银行系统网络的管理手段并没有健全,从中可以看出目前,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手段依旧落后,需要不断的加强,实现全方位的监督管理,避免操作风险的产生。

(四)监管力度的不足

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对于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并不明晰,相关的信息传递不到位,披露制度比较落后,不利于更好的对于工商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其次,金融监管机构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很重视,在监管过程中工作不严谨,不重视法律法规,徇私舞弊事件经常的发生;最后,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缺失,责任制建设不全面,不能够更好的对工商银行新村支行的信贷业务进行监管。

三、影响工商银行新村支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理性认识

培训项目的开展只是培训管理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已,还有更多的配套和支持性工作要做。例如为了提高内部培训的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建立一个内部培训师,应当建立相应的培训师培训和管理系统。为了确保培训系统操作的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体系。

(二)人员培训未做到制度化和经常化

工商银行新村支行员工总体素质差的问题日显突出。无论是敬业精神、思想、观念和意识方面,还是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方面,都与业务发展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其原因是工商银行新村支行在员工教育培训跟不上。表现在培训开展得少,培训时间滞后,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不当等。

(三)操作风险业务管理欠统一

工商银行新村支行是传统的以职能为核心进行分工的企业,虽然改革调整,仍未根本改观。条件分割的管理机制,“以产品为中心”的分散型经营模式,使部门之间的管理脱节和冲突时有发生,特别是遇到新的或棘手的问题时,部门之间往往或因相互推诿,或因意见不同而决策迟缓,甚至无法解决,导致影响对基层行或客户的服务,影响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四)金融监管机构职能的缺失

金融监管机构制度安排的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形成职能漏洞首先监管责任制的一些规定不明确,真正实施具有一定的阻碍。第二,激励约束机制监管责任的系统不兼容。监管责任的相关支持系统滞后,影响其可操作性。

四、完善工商银行新村支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风险管理理念

银行的管理者对该类风险要有着深刻的了解认识,能够依据其原因而归类,更应该依据具体的操作风险种类,选择更合理的管理方法。商银行新村支行更应该根据银行内各业务部门的特点和各类贷款业务产品的不同将风险归类并制定出符合各自特色的监管方案。

(二)加强对从业人员队伍的培养

对工商银行新村支行的内部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商银行新村支行内部操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内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顾客,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银行的利益。建立内部操作人员的奖惩制度。

(三)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方式

完善操作风险的管理方式,利用科学的手段对于操作风险进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避免操作风险的发生。更加科学化的的监管手段、更合理的管理方式对于业务的开展和员工的监督都会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更好地实现风险的规避与预防。

(四)加强操作风险监管力度

加强对银行票据业务的监管,立足该业务发展的实际,进行更加合理的监控,将会降低操作风险业务发生的概率;其次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在信贷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

五、结论

信贷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农民工;金融服务;信贷需求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61-03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

[作者简介]李飞(1958-),男,河南平顶山人,经济师,本科;王玉芝(1964-),女,河南平顶山人,经济师,本科。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

平顶山市位于豫西山地与淮河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丘陵山地居多,平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4%,耕地面积仅为470万亩。全市人口4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6万人,占总人口的66.5%,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2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式主要有:农民外出务工及当地用工。从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形式上看,一是经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熟人介绍,这部分占比例较大;二是由县劳动部门有组织的向外输出。其中,经过劳动部门输出的基本上都受过系统的培训。从分布上看,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东莞、郑州、上海、天津、新疆、沈阳等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主要从事厂矿、服务、零售、保安等第三产业。外出务工的劳务收入已占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表明,截至2005年底,平顶山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人数已经突破71万人,劳务经济总收入达到了57亿元,劳务净收入达到36亿元,对平顶山市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超过40%,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农民工金融服务现状

对农民工务工、创业过程中的金融服务情况,我们随机选取了100位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和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一)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使用贷款情况。在被调查的100位农民工中,参加技能培训使用过贷款的13人,占比13%,未使用的87人,占比87%。使用贷款用途多是定向技能培训费及培训期间生活费,还款来源以外出务工挣钱归还贷款,大都能按时归还。不使用贷款的原因,一是用工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培训,培训费用由企业支付或财政补贴,自己支付较少。二是部分民工能够支付前期培训费,不需要贷款。农民工在调查中反映:由于到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烦琐,打印材料多,如果能通过民间借款,就不愿到信用社贷款。同时,金融机构由于信贷人员较少,而责任追究越来越严,对开展农民工培训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二)农民工工资发放使用银行账户和信用卡情况。在100位农民工中,使用银行账户发放工资的35人,占比35%,使用信用卡发放工资的比例为7%。主要原因:一是只有那些规模大、管理规范的大型用工企业,为农民工统一办理工资存折由银行工资,如:汇源公司为员工统一办理工资存折,由邮局工资。而多数用工企业采用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支付工资。二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强,且收入不高,农民工更愿意领取现金,加上部分用工企业不是按月发放工资,多为半年、一年或用工期结束发工资,因此农民工对使用银行账户或信用卡的热情不高。

(三)农民工通过银行等机构享受异地存取款、汇款服务情况。异地务工人员多使用通存通兑或汇款,使用此类金融服务的47人,占比47%,不使用的53人,占比53%。农民工在调查中反映,由于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农村营业网点,农民工通过金融机构办理存取款业务不方便,结算手段比较单一,没有实现通存通兑,异地汇款需3至5天时间,资金汇划时间长,渠道不畅,邮局汇兑时耗较长。针对农民工设计推广的农民工银行卡,尚没有大面积推行,且银行卡费率偏高,农民工收入较低,相比之下不划算。

(四)农民工享受金融机构其他服务的情况。被调查的100名农民工都没有享受其他方面的金融服务,这说明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工对外汇理财等金融知识了解较少,能接受的金融服务种类少,也没有接受外汇服务的需求。

(五)返乡创业使用贷款和贷款需求满足情况。通过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其中使用过贷款的占比70%,未使用的占比30%。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由于自有资金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需要,迫切需要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支持。然而在农村基层,工、中、建行没有营业网点,或有网点却无贷款权限,农行由于受管理体制的影响,只对用工企业发放部分贷款,对农民工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中只有农村信用社对返乡创业者及培训农民工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有限、力量单薄,很难满足全部农民工的信贷需求。农民工对创业贷款使用环境的看法和评价是:贷款渠道少,额度小,期限短,只能从信用社申请贷款,贷款难、利率高且贷款手续烦琐。

(六)农民工对金融服务中贷款利率与服务价格的满意率低。23.6%的农民工对贷款利率和服务价格满意、能够接受;有58.2%的农民工不满意,认为利率太高,难以接受,主要是异地汇兑手续费和贷款利率过高。如:农村信用社贷款年利率一般在8.64%至11.52%之间,如果在信用社使用5000元一年期贷款,到期就需要支付432元到576元的利息,再加上很多信用社都要求按月或按季收息,实际支付的费用更多。18.2%的农民工对金融知识所知不多,仅仅限于现金存取,未办理过其他金融业务。

三、对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金融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在为进城务工和经商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无论是金融政策还是金融市场,在为进城务工和经商的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都存在一些空白地带,既不利于进城务工和经商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经济状况,也不利于金融业自身提高经营效益。

(一)认识存在偏差,服务意识不强。少数金融机构错误认为:农民工群体的支付能力不强,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金融服务需求品种单一。因此,一些金融机构将业务宣传的重点放在城市,忽视了农村金融市场,许多农民工对票据、结算、银行卡等知识了解较少,使得一些农民工不能正确选择金融服务工具。调查显示,农民工有着丰富的金融需求,由于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和外出打工,部分人员甚至在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这些人都对各种金融服务产生了强烈需求。打工赚到的钱要想带回家需要汇兑;刚出来打工和想要自己创业的需要贷款;还有许多农民工口袋里揣着钱却不知道该干什么。而许多金融机构都没有认真地

进行市场分析,很少能考虑农民工的这些需求。因此说,农民工金融服务短缺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农民工缺乏需求或支付能力差,而是金融机构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甚至于忽视了农民工这块“大蛋糕”。

(二)结算渠道不畅,影响工资的及时汇划。由于针对农民工设计推广的农民工银行卡尚未在平顶山市推行,目前农民工使用的银行卡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发行的银行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银行卡业务未能在农民工中得到普及。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收缩,目前仅有农行在部分乡镇还保留少数业务量较大的网点。因此尽管商业银行卡业务功能有强大的优势,却难以给生活在乡镇的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服务。邮政储蓄虽然基层网点多,但仍有部分乡镇没有网点,面对广大的农村市场,仅靠邮政部门一家,难以充分发挥银行卡对农民工特色服务的作用。二是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无法办理具有异地存取款功能的银行卡业务。三是银行卡收费较高,制约了农民工的使用率。目前银行卡(含邮政绿卡)异地取款费率为千分之五(50元封顶),另加2元的额外收费。由于农民工月收入较低,存取频繁,单笔金额小,农民工普遍认为使用银行卡异地交易不划算。农民工携带现金返乡,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农民工返乡途中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折射出金融机构对农民工提供特色服务力度不够。

(三)限制条件过多,农民工贷款困难。对于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多数进城农民反映了这样的现实:机构缺位,渠道匮乏,门槛太高。农民工输出地,只有农村信用社可以放款,而且手续繁杂,贷款责任追究严格,对小额信贷多不愿意放贷;在劳务输入地,基于农民工文化水平偏低、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居住地不在务工地、缺少有效抵押资产等条件限制,其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服务。一位银行职员反映,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农民工流动性太强,收入也不稳定,很难确定其还款能力,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无法对其放贷。农民工则反映,他们解决资金困难的首选是朋友问的借贷,其次是到输出地信用社贷款。

四、强化农民工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转变错误认识,提升服务理念。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总量、资金流量激增,农村金融市场资源更丰富、发展空间更广泛,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将愈来愈宽广。特别是外出打工人员资金汇划和农民工异地现金存取业务量的迅速增加,为金融机构业务拓展提供新的机遇。因此,金融部门要从服务“三农”的大局出发,克服“重工轻农、重城市轻乡村”的错误认识,结合自身改革,针对金融现代化服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认真搞好服务定位,营造优良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努力为农民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金融需求。国有商业银行要克服在农村服务网点布局的缺陷,利用通讯、网络优势,将银行卡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紧密结合,扩大其银行卡业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农村金融机构要紧跟农民的金融服务需要,在农村大力拓展服务新项目,推广金融新产品。一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实现业务操作电子化、网络化。二要大力推广“银行卡”等新产品服务。在现有结算体系下,可借助商业银行服务网络或研究开发网络接口,形成自己的银行卡业务服务体系,为农民工汇款和异地存取提供方便、安全、快捷的服务,避免农民工携带现金的各种风险。三要创新银行卡的服务功能。开发银行卡诸如农民工工资业务、农民工工伤保险业务、农民工疾病医疗保险相关金融服务业务等。

(三)改善农村结算环境,方便农民工资金汇划。一是在现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基础上,统筹调整网点布局,消除农信社或邮政储蓄网点在农村乡镇分布的“盲区”。二是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结算系统,在农信社和邮政储蓄已实现城乡联网、通存通兑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自动柜员机“乡乡通”工程,方便农民工和农户存取款。三是适当降低银行卡收费标准。对农民工实行免收银行卡业务工本费和年费,适当降低银行卡异地存取款业务费率,下调收费封顶标准,推广农民工特色服务银行卡,以有效减轻农民工用卡消费的负担。

(四)结合当地实际,开办信贷业务。一是对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在就业有保障、国家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接受一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的,采取由教育培训机构统一“承贷承还”的办法,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或农村适龄青年提供商业性助学贷款服务。二是信用社要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要不断创新业务,开办输出地农民工技术培训贷款和农民回乡创业贷款等。三是输入地也要推出农民工小额贷款,为了防止信贷风险,农民工小额贷款可以由农民工用工单位作担保,或在辖区建立农民工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由担保基金担保,由输入地的金融机构提供一年内的短期小额贷款,这样既保证了农民工合法的金融服务要求,也增加了输入地金融机构的收入来源。

信贷培训总结篇5

仲夏渐已退去,金秋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充满丰收与喜悦的季节。很荣幸能够参加市行的微贷培训,让我与微贷有了二次相识。荣幸之余,也丝毫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为期四天半的培训,我不忍心耽误片刻,集中一切注意力,生怕错过了老师的精彩讲解。通过短短几天的学习,我对微贷有了一定的了解,分享给大家来共同探讨。

01

核心文化-信贷五转型  

微贷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小微客户发放的贷款,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形成了一套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防范道德风险的技术手段,创新了风控模式,是一次信贷文化、信贷理念的全新变革,使信贷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它与传统贷款的最大区别就是由以前的客户提供报表与资料,转变为客户经理通过交叉验证、自己制作报表,还原客户的原始信息,数据更加真实准确,风险更加可控。它坚持把廉洁高效作为核心竞争力,坚持把客户的第一还款来源作为唯一准入标准,坚持把分期还款作为差别化贷后管理的重要手段,严格控制贷款用途。

02

核心竞争力—高效便捷 

微贷对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坚持“三个一”办理标准,即一次性告知客户所需准备的材料;只让客户跑一次银行;与客户保持一杯水的关系。如何做到以上三点,就需要我们客户经理平时苦练本领,勤学勤动手善总结,以达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微贷提倡日间营销,每晚总结上会,日事日结无积压,当天审批次日放款,真正地将微贷简便快捷高效地传递给客户。

03

核心技术—交叉验证

随着学习地不断深入,对微贷的那份神秘感渐渐清楚。微贷的核心技术就是通过调查分析、交叉验证、制作三个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其中资产负债表于损益表做为两个主要报表,能很直观的展现客户的经营能力与还款能力,贷与不贷,贷多到少一目了然。客户经理通过交叉验证,集中解决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充分论证客户这么多年的资本积累与口述的真伪。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比对,做到了“数据比经验更可靠”、“理性分析取代感性判断”,让贷款决策更加科学。

04

核心保障—分期还款

微贷通过监控客户按月还款来分散贷款风险,将风控隘口前移,筑牢银行资产的风控体系。坚持按月还款的还款方式,是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还款方式,表象上看是银行减少了利息收入,但是贷款本金每月在回归,一旦出现逾期暴漏了风险,银行可以及时采取风险补救措施。微贷要求客户不能出现逾期,通过计算客户的月可支,保证有足够的现金流还款。

 这次培训,开拓了我的思维,丰富了我的技术与方法,让我对微贷的推广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我会不断钻研、勤于总结、学以致用,保持一颗空杯的心态去接收先进的理念,掌握微贷的核心技术,用智慧开创美好新未来。

信贷培训总结篇6

从实践和长期财政政策执行和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对农户与中小企业支持看,合作社能否足额及时获得财政扶持与金融支持,笔者是不敢抱有乐观态度的。这里面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和体制原因。

事实求是的讲,我国合作社发展主要受合作文化、合作法律和支持政策特别是融资政策的制约,难以发展壮大起来,现在总体来说,真正能够以农民为主体并使成员普惠受益的合作社还不多见。那么财政扶持与政策银行能够对所有注册的合作社进行支持吗?怎样解决频繁的借贷需求?得到的当然能有一定的发展,得不到的又怎么发展呢?

通过长期实践看,财政或政策银行贷款基本上是要支持那些已经成长型的合作组织,或是有一定社会背景的合作社或者是一些伪合作组织。而真正由几户农民发起的合作社往往最需要给予支持,财政或政策银行能够提供及时帮助吗?如果不能从小就给予支持和帮助,那么中国的合作社还是难以惠及农民的。

商业银行面对刚刚组建的合作社能够给予支持吗?没有担保和抵押,合作社恐怕一分钱也不可能从商业银行贷出款来?

总体来讲,财政。政策银行或商业银行,与合作社是不同的利益主体,虽有国家法律规定,但在交易过程中始终要存在着利益的博弈,要经常受到走走停停的融资困惑,资金链条不断断裂,经济就要不断受到冲击。合作社主要精力就不会转移到应对市场上来,而是不断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筹措资金上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要求给农民合作金融地位,减少这种不必要的社会博弈成本,让合作社有融资渠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这样不仅不会出现风险,还会赢得市场商机,促进金融和经济快速发展。

如何解决合作社与农户融资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大问题。在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受到法律和政策空白约束条件下,发展社区互助担保合作社,是―个有效路径和办法。

首先,发展互助担保合作社没有法律障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对外担保需经成员大会通过,也就是从法律上讲,合作社为成员提供担保,(先内后外)是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可以进行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其次,发展互助担保合作社需由成员出资,民主管理,为成员担保融资服务。假定条件:1个村有500户,其中有300户加入互助担保合作社,那么互助担保金就由这300户出资组成,承担保证责任。商业银行应按照一定杠杆率发大贷款,通行的标准是银行信用杠杆率为12.5倍(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之比为8%),一般担保公司杠杆率为1:5到1:10。

第三,如按最低杠杆率1:5计算,假设300户需求贷款总量为300万元,那么互助担保金为60万元。完全可抗拒风险。如果管理规范、发展良好,商业银行可进一步放大杠杆率。

这样的互助担保组织破了商业银行面对农户众多的难题:

(一)提升了联保贷款,适应了农户借贷需求特点,能够满足频繁的交易。当前联保贷款手续繁杂,不适应发展要求,并且具有一次组合,不能升级的问题。在实践中给农户与信用社都带来一定问题。

(二:)解决了信贷人员服务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互助担保合作社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与收回贷款和监督交给互助担保合作社内部,可有效解决服务与信息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内控,减少案件发生。

(三)降低了商业银行运行成本和农户融资潜在成本。在杠杆率控制总额度下,由互助担保合作社民主评议自主发放贷款,这不仅提高了融资速度及时满足了经济发展要求,而且实现了商业银行规模经营,降低了寻租与供租的隐性融资成本。这样做,一个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力量要比一个信贷员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要好得多。

(四)当农户融资问题解决后,其专业合作就水到渠成了。这时的财政和政策银行资金也就能对接上了。有了财政和政策银行资金引导和支持,农户的联合就会进一步发展壮大,商业银行也会看好这一规模市场,主动回归农村的。

(五)这样做将加速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可采取邮政银行+互助担保合作社+农户与农村信用社展开竞争性贷款市场,促其转变机制和体制。农村信用社也可主动选择这一模式,提高效率。国家也应鼓励城市商业银行与社区(村级)互助担保合作社合作,让城市过剩资金回流农村,服务农民。

完善劳动力培训政策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韩 俊

当前,农民主要是靠体力挣钱,而不是靠技能、技术赚钱。根据2006年上半年对全国64个县、170多个乡、2700多个村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4.3%的村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只有25%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赋闲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国平均每村48人,比例为17.82%。东部赋闲率最低,为11.3%。中部为20.42%,西部为26.06%。这说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过剩”是指总量上按劳动力时间衡量是供大于求的;“不足”是指结构上有技能的、年轻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短缺,特别是有技能的劳动力高薪难求。另外,年轻的劳动力已经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短缺。从劳动力关系的角度来讲,目前已由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非常廉价的供给转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劳动力不能仅靠出卖一般的劳动力来挣钱,而要更加重视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将给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应当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政策,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

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与承担的教育培训任务不相适应。面向农民进行培训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成人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学、职业中学等的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6%。国家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仅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1.4%。这些经费的绝大部分是用于城镇居民的职业教育,而用于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职业培训向城市倾斜,就业培训城乡不平等。培训机构大部分设在地市,缺乏贴近农村的县级培训机构,不利于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各

地用于免费就业服务和培训的经费农民工基本无法享受。企业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其中培训任务较重的企业的提取比例可以达到2.5%。但据调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虽然大多数企业名义上开展了培训,但实际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并不高,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基本上没有。

建议国家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和方向,把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用人单位也是转移培训的重要受益方,应当负担一定的培训投入。农村劳动力是转移培训的主体和直接受益人,从谁受益、谁投入的角度来讲,理应承担投入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在生产生活尚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要大幅度增加靠预期收入决定的转移培训投入是不现实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有效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转移培训投入机制。

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一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我国可以进行职业培训的资源是可观的,机构覆盖率也比较高。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发挥好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减少财政负担,取得最大效益。

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或者采取“3+x”等方式,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要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办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式。推广“培训券”等好的做法。

2001年9月,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借鉴美国的做法,面向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开展了“教育券”的试点。常山县推出的“劳务培训券”制度是农民培训方式的一个重大创新。这种做法最明显的好处是,不是去建培训机构、招教师、购设备,而是把政府有限的钱直接补给支付能力低的受培训者身上,让受培训者自己去选择培训者,有利于在培训机构间展开竞争,让市场对培训机构进行优胜劣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针对农民的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种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鼓励开展“订单培训”。不能强迫农民接受培训,更不能以培训之名,向农民乱收费,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职业技能教育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信贷培训总结篇7

我是北京冠xx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商务部总监助理杜xx,我于20XX年X月X日进入公司,开始为期三天的无薪试用,20XX年X月X日正式进入试用期,届时试用期已满一个月,特向公司提出转正申请,

下面我主要就我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执行计划、执行效果、执行总结及转正后工作展望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工作内容

进入试用期以来,我的工作主要是:

1、掌握按揭贷款的相关知识,并给销售部人员培训;

2、协助我们的按揭客户准备办理按揭所需资料;

3、及时更新销售状态的记录。

二、工作目标

有目标才会有前进的方向。

试用期中,我的业务目标是在15天内有能力给销售部人员培训按揭贷款的知识;在20天内协助我们的首位按揭客户准备好按揭资料;确保房源销售状态、签约信息、回款情况以及月度销售签约资金回收统计一致。

试用期中,我的个人目标是在20天内可以有思路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事项;一个月后能够顺利转正。

三、执行计划

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我的执行计划如下:

1、工作前三天上网搜索按揭贷款的相关知识,并整理成资料。

2、工作7日内就我了解的按揭知识对销售部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工作思路是:在培训之前整理好培训资料,为方便讲解,制作成PPT。培训后,总结销售部人员期望了解的按揭问题,并在一周内整理出来。

3、通知我们的首位按揭客户准备办理按揭资料,拟定在20天内准备齐全。由于之前没有经验,协助我们的首位按揭客户准备按揭资料,主要是在通路,一方面了解办理按揭需提供什么资料、怎样准备资料,一方面与工行负责按揭的曹主任、宋经理建立良好的友谊,树立好公司形象和个人形象。

4、工作15日内有能力为销售部人员培训按揭贷款的知识,并让他们感觉到我很专业。工作思路是:在第二次培训之前,对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自己存在的疑问及时向工行的宋经理询问、总结,使培训资料不断完善、更加准确、有理有据。

5、在3天内,结合认购单、签约单、收据制定出签约信息统计表、回款情况统计表及月度销售签约资金回收统计表,保证内容一致。

6、在试用期,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并自愿加班学习专业知识,以求顺利开展工作及顺利转正。

四、执行效果

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余世维曾经说过决战商场,赢在执行!这说明了执行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换言之,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和他对工作的执行情况是密切相关的。现将我对工作的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1、我超额完成了无薪试用的工作任务。刚进入公司,李总给我出了按揭贷款的八个问题,包括按揭贷款的含义、按揭出现的原因、办理按揭的条件、流程、所需资料、按揭贷款还款方式、按揭客户能否提前还款、二次购房按揭的规定,要求我在三天内完成。实际上,我在第一天就顺利完成了八个问题的解答。在第二天下午下班后我就按揭贷款的八个问题给李总和同事刘冰进行了讲解,讲解时我做到了完全脱稿,李总对我的工作态度、工作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

2、就按揭贷款的知识,我先后对销售部人员进行了两次培训。第一次主要是针对按揭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我接触按揭贷款的知识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只是学习了按揭的理论知识,没有对办理按揭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所以在培训时不能及时、准确的解答销售部人员提出的实际问题。为了使销售部人员对按揭知识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半个月后我给销售部人员进行第二次培训,

在第二次培训之前,我对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自己存在的疑问及时向工行的宋经理进行询问,之后自己加以总结,使培训资料不断完善,更加详细,鉴于第二次培训的时候我对按揭知识已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我可以自信的给销售部人员讲解并准确的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培训结束前我就培训内容进行了随机提问,根据销售部人员的回答情况,表明他们掌握的情况良好。

3、我协助我们的首位按揭客户在18天内准备好了按揭资料,比预定目标提前了2天。刚开始,我们首位按揭客户资料是按照工行提供的《资料清单》准备的,拿到工行审核,工行宋经理基于我们的首位按揭客户无法提交个人收入符合银行要求的证明,又由于他是企业法人代表,所以让其补充公司资料,我一方面通知客户补充资料,一方面完善《办理按揭资料清单》,把学到的知识添加到资料清单中。

三天后,我拿着该客户的资料到工行请宋经理再次审核,宋经理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验资报告需整本复印、造三个月工资表,之后我再联系客户,再完善《办理按揭资料清单》,并添加准备资料的注意事项,如此反复补充了五次资料,我们的首位按揭客户的资料才准备齐全,办理按揭的路走通了。同时,为了方便以后的按揭客户准备按揭资料,我制定出一套详细的《万利财富广场购房客户办理按揭材料》,包括《办理按揭的条件》、《办理按揭资料清单》、《办理按揭的流程》、《分红证明》(模板)、《企业经营情况报告》(模板)、《工资表》(模板),这些材料整理的详细、具体、清晰,给办理按揭的客户减少了许多麻烦,必定提高办理按揭的效率。

另外,由于我和李总制作的《办理按揭资料清单》非常详细,所以得到了工行宋经理的高度评价,并向我索要,当作了他工作的参考资料;通过与工行个贷中心曹主任、宋经理多次交往,我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们对我的言行举止、办理按揭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4、我根据认购单、签约单、收据制定出签约信息统计表、回款情况统计表及月度销售签约资金回收统计表。现在,我负责销售状况的记录、更新、上报,有新的认购信息或签约信息,我会及时记录,从不怠慢,并认真核对,因此确保了各项信息的一致。

5、届时,我正在协助按揭客户准备办理按揭的资料。每个客户的情况都不一样,协助每个客户准备资料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接下来,我将针对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整理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找出最佳的解决办法。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办理按揭的效率,而且可以提升我的思维能力。

五、执行总结

对工作进行总结,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尽管我工作时间仅有短短的一个多月,但我在工作中却有很多的收获,自己的进步也很大,不仅体现在业务方面,而且体现在个人方面。

首先,我圆满完成了在试用期中制定的业务目标。我给销售部人员进行了按揭贷款知识的培训,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协助我们的首位按揭客户准备好按揭资料用了18天,比我的计划提前了两天;另外,我所统计的房源销售状态、签约信息、回款情况以及月度销售签约资金回收统计各项资料完全一致。

其次,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我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现在,我熟练掌握了按揭贷款的相关知识。通过深入学习,我还了解到钱是有时间价值的名义利率指的是年利率,实际利率指的是月利率,客户作按揭贷款的原因之一是理财的需要等。另外, 通过为我们的首位按揭客户准备按揭资料,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再次,现在我可以有思路、有步骤的安排我的工作事项。每天我都会写工作计划,在工作计划的指引下安排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另外,在与工行的曹主任、宋经理,房管局备案科负责人交往时,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为公司和个人塑造了良好形象,给他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对我的业务开展而言,必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个人方面,进入公司以来,我的工作态度一直都很端正,一方面是为自己负责,一方面是为公司负责。主要体现在:1、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从未迟到、早退、旷工,也从未请过假。2、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如果我没能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加班,我一贯主张今日事,今日毕,并且一直在践行;即使既定的工作任务完成了,我也会选择自己给自己加班,因为我知道,我来公司的时间还很短,而需要我学习的东西还很多;3、我每天都会给自己制定工作计划,并且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它。

由于大学的时候学的是法律专业,所以在工作之前我没有对房地产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刚来到公司,我的工作的内容可谓是我知识领域的空白。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我所担任的工作,我根据自身的情况,广泛学习按揭贷款的知识,并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及时吸收消化。对于按揭知识的掌握,我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广泛学习到有针对性的学习,从有针对性的学习到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信贷培训总结篇8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发展银行内控制度的加强,尤其是今年综合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后,信贷员下乡不能直接办理存贷业务,各项业务都必须在柜面上办理。容易出现农业发展银行“外勤不外,外勤不勤”的现象,有些信贷员成了专职“电话遥控员”。久而久之,信贷员与农户之间关系没有以前那样融洽,甚至相互之间产生隔阂。特别是现在农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如果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相互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将会加大贷款潜在的风险。

针对目前这种现状,作为一名基层一线信贷员,我的做法是: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加强自身党性修养

作为一名年青党员,我深知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一年来,我做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每天通过各种媒体关注国内外政治事实,坚持参加每周半天的集体政治学习,坚持进行每周一个晚上的业余政治学习。保证了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进一步增强了理解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准确性及执行政策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进一步强化了搞好工作的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

二、以“规范化管理”为契机,切实抓好计划信贷工作

信贷员业务素质提高注重一个“精”字

以前别人总说信贷底子差,其实主要就是因为信贷员综合素质差,很多人不会查帐、不会写调查报告,不会一些基本的规范化操作,针对这种情况,我有的放矢地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

1.是开展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信贷员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

2.是坚持每月不少于两天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信贷员的业务知识的学习;

3.是加强兄弟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去年我们带领信贷员分别到了xx和xx支行进行参观学习,大家感觉收获很大。

4.是组织信贷员集中培训。我们先后组织了贷款资格的认定、信用等级评定、统一授信管理、对公转项电、大额现金支付系统、企业财务理论等多期业务知识培训。在培训后组织讨论,让信贷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在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做好信贷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样既调动了信贷员的积极性,又使信贷员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由于所学切合实际,相互交流,学用结合,所以效果良好。目前,信贷人员基本都能胜任本职工作,总体素质提高很快。为迎接新业务的开展作好了充分准备。

三、以工作岗位为平台,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来农业发展银行这段时间里,我特别珍惜领导们给予我这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感觉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最大的锻炼。

一是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提高了协调配合能力。在信贷部这个岗位上,对内要协调部门、领导与同事的关系,对外要协调与企业、财政与政府的关系,对上要汇报反馈情况,对下要传达贯彻精神,这些是与在机关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的事情,我在短时间内就适应了这种角色的转变,适应了工作岗位的需要,在处理各种关系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二是积极参加支行工会活动,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

三是积极协助上级行开展活动,提高了沟通表达能力。

四是积极写作摄影多投稿,提高了宣传报道能力。

四、后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一)继续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技术的学习,努力提高两个素质

按照上级行的要求,今年是业务培训年,我将带领信贷员一手抓政治思想学习一手抓业务素质的提高,为迎接新业务的开展作好一切准备。

(二)继续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自我性格中更刚性的一面

个人的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得到加强,我将继续立足于本职岗位,扎实工作,摸索经验,坚持原则,不和稀泥,管好一帮人,下好一盘“棋”,为全行工作做好份内之事。

(三)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xx行正面临企业改革改制和自身业务转型时期,有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解决,我将带领信贷员们深入工作、深入实际,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多写些好的文章,多推介好的经验,为行领导决策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现实依据。

上一篇:急救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政协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