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6 09:01:00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1

关键词:新生活教育理论 中职作文 评价

一、新生活教育理念的哲学思考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时期,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与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建构起了以“教育即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的观点,

在批判继承老师杜威的思想基础上,陶行知把它翻了半个筋斗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代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与生活的关系,从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汲取营养,让语文教学回归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分享。

1998年9月到2002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在湖北石首市绣林小学主持了“新生活教育实验”。这种理论认为,从人生和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就是构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活动,是沟通人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一个桥梁。在教育目的上,教育应把人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社会生活的主体。教育的根本价值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更不是“为职业生活做准备”,在教育过程上,教育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过程,而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人化”的过程,是人对自然事物、社会事务和人自身的认知、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

因此,从人的生活角度看:“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其基本活动特征是唤醒与引出、理解与体验、交往与感悟、创造与建构。”

二、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评价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背景的,学习的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构建新的理解的过程,所以并不存在一种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并不天然具有裁定者的权利,因此,应当尊重学生的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双向交流对话的评价观,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的对话过程中来,真正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

第二,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必须采用发展性作文评价标准,提倡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肯定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突出正面性评价。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挖苦。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耐心等待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教学,高度重视情境的作用,强调情境中心中“真实任务”的解决。与情境性教学相对应,教学评价也应该采用与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场合驱动评价”。曹明海先生认为:“评价要与情境性的学习相适应,它不能是一种静态的结果的评价,而更多的是与情境相联系的动态的过程评价。这一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习方法、认知策略。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要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作文评价形式。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作文评价形式。可采用如下教学形式:(1)教师重点批改。教师要从全批全改转变为重点批改,批改的重心应以把握学生作文的整体情况为主,通过大致的浏览,找出本次作文的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教师的另外一个任务是发现佳作,予以推荐,尤其要找出那些虽然整体上不算完美但风格突出的一批作品予以赞美,从而实现正强化;提倡教师多进行面批,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实现师生平等主体平等对话的教学追求。(2)学生自我批改。“在一个要求人人都能进行自我管理的世界,不断的自我评价是必需的——信心的建立应该包括对于认识自己不断进步的这种信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在评价体系中发挥自主作用,为此,教师要放权于生,让学生在自我审视中重新认识自己。(3)伙伴相互批改。伙伴相互批改作文,有利于分享经验、沟通见解、交流感情、拓展视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评互改小组,先在小组内互评,然后在小组间展开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所评作文的有关意见与看法通过口头评议或书面评语简要明确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修改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裴娣娜 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曹明海 张曙光《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观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 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 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 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 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 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7]曾金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困境及目标体系构建[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3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3)认知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化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强调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要改造世界。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借助于多样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方式,嵌入他们的生活世界中,促进他们将理论课教学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情感、意志等内在素养的同时,应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主体行动的“外化”,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推动大学生认知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本文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4

关键词:理论教育;实践品格;人文关怀

学科分类的精细、知识门类的繁复带来了理论的富奥,理论有自身的进化史,能够自我阐释、延宕、纠结,理论具有了具足性。那么,这种理论具足性是促进理论的大成,还是造成了理论的隔绝?或许可以换个方式问:理论与学科、时代、社会、实践之关系如何?理论之于个体的“我”关系如何?“我”的世界(精神和物质的生活世界)是否需要理论?进言之,理论如何作用和影我们自身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该如何提升理论的品格?理论教育面对的永远是最基础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解决,各个门类的理论教育都容易陷于高蹈――过于艰涩的理论气质往往显得冷艳,与受众相隔甚远。

一、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文学与理论的关系向来亲密。文学的每一个环节,从创作到接受的流转过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而文艺理论正是对文学实践的反思、总结、提炼,理论的正确与否总会在文学以及我们自身生活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文艺理论的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刚刚进入理论学习,这些专业的受教育者表现出了诸种不适应,比如认为理论知识过于艰涩、难于理解,很难把握整个理论体系,难于体认理论知识与文学作品、文学史以及自身生活的关系等等。这些不适应一方面与受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有关,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不足,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文学阅读,也缺乏足够写作经验的支撑,他们对理论仅有着一份初识者的好奇,他们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应对理论的系统学习。

首先,他们不适应理论本身。文艺理论背后深伏着哲学思想、文化思想、历史内涵、当下思潮以及审美标准等内容,这使得文艺理论的学习不像教材提供的内容那样单薄。专业术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高,一个术语的产生与时代、社会、哲学关系密切,比如“陌生化”,我们要理解的不仅仅是陌生化的含义,还必须了解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这个术语的背景,这就牵涉到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现状、文学观念以及批评观念,牵涉到俄国形式主义前世今生后世影响,学生显然这对个术语所包涵的巨大信息量有些猝不及防。电子信息时代,专业学生可以用各种电子设备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但是,大量术语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了理解的艰难,理论学习永远不如阅读文学作品来得轻松愉快。另外,理论体系的阐明方式是阐释和论证,这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刚刚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这一块恰恰是短板,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相当不错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推理能力相对薄弱。

理论本身的特质为理论学习带来困难。但这种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对专业知识抱有好奇心的勤奋学生,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难的是对理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这是理论教育最大的障碍,只有少部分专业学生真正认识这个问题。实际上,文艺理论不仅仅阐释文艺思想,阐释作品,也阐释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活。理论不仅是形而上,也是形而下的。明白了理论可以下沉的学生可以在理论的学习中获得乐趣。但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觉得理论与自己的生活比较“隔”,他们仅仅把理论当做知识来学习,这会使理论的意义越来越虚无化,这种理论价值的单纯上升阻隔了理论与学生个体的紧密联系,他们很难找到理论应有的温度,因此对理论的学习热情也大为降低。

尽管理论教育存在这些障碍,但理论教育者不能对受教育者过于顺从,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专业学生必须充分熟稔本专业的理论体系。

那么,如何解决理论教育中学习主体遇到的双重障碍呢?

二、技与道:理论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每一门学科理论都是自成体系的,对于教育者来说,难的不是其对某一理论的认识和精熟,而是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文艺理论教育,至少可从技与道两方面展开。技的维度针对的是课程本身,即我们需要在文艺理论教育中教会学生什么能力;道的层面,则是通过文艺理论相关课程的教学,教育者要对受教者的精神、气质等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技: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

文艺理论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素养的人才。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建构起本专业理论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第三,了解并会运用本学科相关的方法论。文艺理论教育的主要工作,也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般来说,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相对容易完成。专业学生只要足够地勤奋,愿意阅读教师提供的书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学习,本专业理论体系的框架是可以搭建起来的。受教育者遇到的困扰,是如何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文艺理论背后的文化、哲学背景,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当的思辨能力,受教育者必须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理论本身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纵观中西文艺理论思想,我们会发现后世文艺思想往往是在前代思想上成长起来的“不”――它既需要之前理论体系的孳乳,更需要在其上生长出新的创意,“不”正是继承也是否定,是延续也是发展,理论需要在“不”上生长出新肌,并由此出发进行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理论是“片面的深刻”,也要求我们在高识大德面前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理论需要深邃的洞见,“洞见”一词的意义与“片面的深刻”是一致的,洞见――穿越深远的洞隧发现的真理,本来就有屏蔽洞隧之外世界的意味。那么如何识别这一种“片面”?如何理解这一种“深刻”?又该如何克服这一种“片面”、如何超越这一种“深刻”?理论本身埋下了自我否定的种子,我们是否能够让这一颗带着叛逆属性的种子破土而出,成就新的洞见、新的深刻?我们会发现,具备逻辑严密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多么可贵。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应该提醒受教育者有意识有逻辑地去分析理解问题。

理论体系框架的搭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最终还是要落到方法论训练上。如果不能藉以理论来检验分析实践,理论就不会有意义。文艺理论面对的,是人类两千多年文艺历史的经验,是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是形形的文艺现象。它既要面对历史和现在,更要开启未来。随着时代的更替,思想也许会陈旧、会被更新,但方法论往往却能沉淀下来,在阐释文艺实践方面体现其有效性。方法论的掌握,也能让我们透过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表象,找到属于我们的“洞见”。方法论是我们观察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眼睛,不同的方法论给予我们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角度,从而获得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的洞见。

(二)道:理论的温度和气质

理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学术史、学科史价值,理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理论更是人类生命体验的结晶,多少规则、理论的探索,其背后都有着人类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理论是有生命的温度的,每一种理论,都蕴含其独特的气质。

文艺理论是人们对千百年来文艺实践、文艺现象的总结、归纳和提升,凝结了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众所周知,中国的文艺思想,无论出世的道家还是入世的儒家,都认为文艺是为人生的艺术,显然,文艺理论也是为人生的理论。人们总是从对自身的体察出发,观照艺术以及展开对艺术经验、艺术思想的总结。换句话说,理论是面向人类自身的,也只有在面向人类自身的时候,理论才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文艺理论是活的生命体,在文艺理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引领学生感受文艺理论的生命温度,体会其在与人类内在生命精神相契合的气质,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参与其中,去检验、掌握、发现理论的内涵的生命精神。理论,从来不是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直指人类的力比多能量,其弟子荣格则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发现艺术创造的动因。女性主义看到了女性身体的缺陷。形式分析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然而结构主义和新批评,哪一种理论离开过人类生命经验的体验?叙事已经成了一个宏观的概念,人类所有的事件,政治、经济、教育以及民俗,都在大叙事概念中获得体察。古希腊语汇中,“理论”(theoria)一词与“剧院”(theatron)同根同源,意味着理论具备“看”、“观察”、“审视”、“反思”的品格。[1]因此,理论教育最根本的维度,是发掘、体会、感受理论作为生命体的温暖和气质。

三、何以道:理论教育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

那么,理论教育何以温暖而贴切?一句话,即理论必须与每一个学习个体“我”有关。

人对自身的注意力处于人的优势兴奋中心,人们的意识和无意识往往都趋向与“我”有关的内容。与自我紧密联系的客体,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那么,理论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的呢?这就要回到理论的初心。某种理论的产生总是有其具体的语境,斑斓的社会生活实践抛给人类许多切实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形而下的解决,也需要形而上的思索,理论就在这种不断的解决和思考中建构其体系,丰富人类自身经验。因此,理论教育也应该回到理论产生的问题中,回到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是我们进入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质上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问题从实践而来,问题的解决会丰富实践内容。理论教育的目标,一是让受教者学会提问,二是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学会提问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者需引导受教者发问的角度和方式。面对既成理论,我们该如何提问,问什么?为什么要问?某既成理论的产生既然有其具体的语境,语境的变化,理论是否也应该跟着变化?过去的理论解决过去的问题,今天的问题用什么方式去解决?今天我们面临哪些问题?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又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新的问题?当然,提问的目的是寻求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极大激发受教者的兴趣,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很多与他们所处的时空有关,当既成观点与他们的生活发生关联,理论就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思考,还是他们的日常感受。

问题是推动理论进步的原初动力,理论教育的目标当然不能囿限于学会提问,囿限于理论自身的修正和提升。理论教育最关心的还是人,人格建构才是理论教育的圭臬。对于文艺理论教育来说,我们不但要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学的本质,更应在此过程中灌注人文精神。文学本是人学,文艺理论是对文学实践的规律探索,关心人、热爱人、尊重人是其应有之义。在文艺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人文精神体现在理论对具体问题的关注上:文艺理论与人类生活天然的亲缘关系,它关心人类、时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它关心区域的实际问题,在地方特色找到理论的生发点;它关心文艺创作,在文艺发展的具体情势中观察人类生活;它关注人类个体的内心指向,试图安抚人类内心的不安、困惑、焦虑和狂躁。文艺理论在对上述诸现状的关心中体现了人文精神,也找到了自身发展的契机。文艺理论教育也应充分关心人类的、社会的、个体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灌注人文精神,建构完备的人的精神品格。

理论何为?理论教育何为?理论及理论教育最为根本的目的,不是技术理性,不是学科属性,而是人文精神。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理论总是起源于人类对现实的关心,起源于努力解决人类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诸种问题,理论本身是具备人类身体的温度、具备人文关怀精神的。理论教育也应该让受教者感受到理论的身体温度和精神向度,并由此建构起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品格。如斯,理论教育得大成焉。

参考文献: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5

[关键词]美学研究;范围;对象;艺术

关于美学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说出的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美学是什么,在国内文艺美学理论界有几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和科学,研究自然界艺术理论和一切客观事物的美,研究美和美感的性质,美的社会内容,美所产生的条件;研究美感的心理基础、生理基础,研究美的类别,研究美的功利,研究人的审美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学应反对突出对艺术美的研究,这种观点认为,不应把艺术美作为突出点、作为研究对象,而应对生活美加以重视,主张研究与人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美学问题,提出创建生活美学的理论,这种观点以西北大学洪毅然为代表。这种观点的特点是: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的科学,尤其注重对生活美的研究。

艺术是美的最典型的形态,而生活中的美不具有高度,将生活美作为研究对象会使美庸俗化,对美的规律的把握产生偏差。生活中的美作为典范的研究对象是不应该的,是不具备主要研究对象的,将会对美学庸俗化。一些人将现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混淆美学研究对象,如果把日常生活作为审美化研究,那么审美将不复存在。契柯夫曾说过:“美学要有形式,不能脱离内容。”美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生活当中的许多东西不是美学方面的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学,美学观就是艺术观。美学是研究一般规律的科学,美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艺术与现实的矛盾,美学研究应包括艺术的起源问题;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创作的问题;艺术欣赏问题;艺术批评问题。应研究艺术家,研究艺术的分类。总之要研究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问题。与第一种观点完全不同,这种观点认为艺术美高于生活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相比具有更普遍的、更典型的品格,对艺术美的研究,不论从研究目的、作用上都大大超过对生活美的研究,因此美学研究主要以艺术为基础内容,美学就是艺术哲学。这种观点以中国人民大学马骐教授为代表。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分三大类别:即基础美学、实用美学、历史美学。实用美学里有文学艺术批评和欣赏的一般美学等;历史美学里有审美意识史、审美趣味流变史、艺术风格史、美学思想史等。这种观点以为,美学研究要以审美经验、审美心理为中心,把审美和艺术统一起来研究。这是目前国内普遍认为最完整、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是李泽厚先生提出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是以审美关系学为中心,把审美和艺术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学科。审美关系是审美主客体的一种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这种观点首先对什么叫审美关系作了鉴定,认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感觉与理性是四大关系,在这四个关系层次上,都分别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关系领域。第一大领域是主体与客体关系是主体的理智与客体的真所形成的一种认识的科学的关系,这种关系以把握对象的规律,事物的本质为基本目的,即康德所说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第二大领域是主体的伦理情感、抑制情感,把握对象的善所形成的一种伦理实践关系,这种关系以满足主体意志、目的去吃掉客体为基础特征。第三大领域是主体理智和意志相统一的审美情感和真与善相统一的美的对象,它们之间形成一种审美关系,美学就是研究这个关系的科学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周来祥先生以审美关系为中心,解决了洪毅然先生只研究美,忽略艺术的缺陷;解决了马骐和朱光潜先生只研究艺术、不研究美的问题;解决了李泽厚先生的美分为三部类,对美究竟是什么的大而不当的问题。因此,这种理论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到美学和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理论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恰恰是解决美学史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美学假如脱离了真的制约,脱离了主观目的,将沦为不被接受、不被理解,容易产生误导的结果。因为任何审美现象都包含对真的追求试图,摆脱真的追求的美学,只会走向灭亡。任何美学研究都要放在哲学、伦理、心理学的多层把握上进行。那么根据以上四种观点来看下美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

科学发展包括美学、文艺学在内,呈现一种综合性、一体化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美学、文艺学、哲学等逐渐在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缩小与其它学科的分界。美学逐渐趋向于两大倾向:一是在社会中被边缘化,二是与其它科学的渗透。比如在哲学中美学与哲学的关系――人的审美观念是人的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学始终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枝;另一方面,美学逐渐从哲学的范围里向心理学、伦理学突破,想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其美学特点是哲学味道很浓,而不是把它变成哲学。体现于掌握最基本的哲学理论,掌握哲学的方法。

另外,美学研究不断在丰富哲学的内容,把美学与哲学结合起来。在伦理学里,谈真与善实际在谈美学与伦理学的问题。伦理学实际是研究善和恶的问题,善和恶实际又与美和丑直接相联系,所以美学研究始终与伦理学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说出了二者内在联系。伦理学为美学提供社会内容,美学在发展,伦理学在推动。从中国古代看,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禅,都是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孔子、孟子等都是把人性作为判断美丑的根本标准,一直延续到今天。当前进入和谐论阶段:即主体与客体关系论和谐,感性和理性关系和谐,本质就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审美有对整个社会活动的目的性问题:比如忍耐、服从,中国古代认为这也是一种坚韧的美,改革开放后的五讲四美,这一阶段的八荣八耻等,潜伏着执政者对社会整个伦理趋势的规范。审美脱离不了道德,但美学和伦理学毕竟是两个范畴,伦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就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指导人的行为。美学是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的规律。美学的社会内容是需要伦理来支撑,但却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当前。

美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审美活动是人的特殊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理解、想象、情感等心理形成。因此审美作为特殊心理活动和其它心理活动区别开来。一般爱的活动、恨的活动与一般审美活动有一定区别,情感活动的认知活动相对弱,而审美的心理活动则把这几条融合起来,以想像为特征,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因此审美美学活动研究从主体上说是心理学的研究。主体的活动在本质上通过人的心理反应,审美心理学成为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方向,艺术欣赏更是如此,因此在美学中最为直接的是心理学,没有心理学就不可能做到审美心理的正确描述。

我们重视心理的研究是美学发展的重要部分,但不能代替哲学与伦理学研究,而且必须依据二者的基本原则,因为心理学分两大类:一是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一般心理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形式的研究,不包含心理内容,而心理病重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内容的。二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历史内容,包括情感的具体属性,在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的人情感是不同的,因此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形式,而且研究心理内容。

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关系:文学艺术理论是专门讲文学艺术产生发展的规律,但问题在于文学艺术理论在方法论上缺乏美学的基础,因此文学艺术理论缺乏深刻性,更多的是经验的产生,而缺乏逻辑的运用,较少看到历史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

美学对文艺理论更应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美学的方法渗透到文艺理论之中会推进文艺理论的发展。文艺理论对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内容,没有文艺理论,美学将无法发展。

那么,美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呢?按照美学自身特点,把美学勾画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指任何美学体系逻辑起点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美学的逻辑起点也不是感性事物,不可能是具体的美的事物,是不能从具体的感性现象出现,而要从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开始。第二层面是指研究审美意识的层面,审美意识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包括什么是美感;美感的类型;审美理想。三种形态从逻辑发展过程看是紧密联系的,美感属于情感心理的范畴,范畴不是讲范围,美感是审美意识的具体的感情形态,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对象的一种情感体验,因为美感特征不仅是感受,而是情感体验,一般说是在审美过程中愉快地感觉,但细致地说,审美感受不同于日常情绪感受,也不同于平时的喜怒哀乐,因为美感具有普遍理性的内容。第三层面是指艺术,艺术与文学理论没有大的差别。在总体上,美学的这三个层面、三个等级中,美是客体的,审美是主体的,艺术是主客体的统一。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6

摘要:核心素养培养,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素养,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核心素养,“数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数感的素养策略分析,逐步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感;策略;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全面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跨学科素养,在各阶段教育目标制订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数感是一种促使人对数及数的运用产生主动、自觉、自动化理解的感悟意识,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着联系数学概念与现实问题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可视为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在《2011版数学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中,数感被列入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关键词。作为学生激发学习意识、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阶段对培养学生数感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认知基础,针对如何培养小学学生数感提出建议。 

一、培养小学学生数感的实际意义 

学生们在接受小学数学教育前,经启蒙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影响一般会对数学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获得了一定的数感。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能会因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影响,而教师过于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运算知识,提升运算能力,而不重视引导学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以此虽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精算能力,但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数的感悟能力,无法培养其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从而不仅会对数学教学的开展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还会导致学生数学能力水平因缺乏良好数感而难以提高与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通过培养小学学生数感,帮助其正确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意义、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引导其形成可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意识。 

二、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数感的影响作用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可受用于其终身发展,并促使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详细说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拥有完善的知识基本技能、积极的情感态度、正面的价值观念,而其素养又属于可影响学生各个学科学习质量、学习思维、学习态度的跨学科素养,由此得知,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完善对学生来说具备较为关键的影响作用。而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认知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感,则意味着应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正确意识,使其具备数学学习的必备品格,掌握感知数学的能力。并需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正确思考,确保能真正提升其数学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继而有效地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其数学实际运用能力,全面完善其数学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感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现阶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感首先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所谓“数学的思考”主要是要求学生感悟到数是通过对数量抽象转换得来,且明确数与其实施抽象的数量对象之间的关联性。在“数学的思考”中,则要求教师应重视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经历过的生活现象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借助对应的数学模型来进行生活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在此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活事物中包含数与数量关系的感悟能力,继而有助于学生在面对生活现象中自觉地形成数与数量抽象转换的数学思想,并由此形成基本的数感。在感知数学、思考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培养起自身的数学意识,并在解决生活实例问题的基础上地锻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可见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可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减法这一知识点时,可在黑板上画出5个糖果,首先请学生们数出现有糖果数,然后擦去一个糖果,询问学生们现在黑板上的糖果数可用几个来表示,当学生们纷纷说出4个以后,教师可再擦去一个,再询问学生现有糖果数。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们理解到减法便是在原有物品基础上去掉相应物品数量,以此可促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示数量。在《克和千克》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准备1分硬币、一袋糖、一些豆子等,指导学生掂量看哪个物体较重,学生们便指出一袋糖重,教师便可告诉学生硬币和糖均可用“1”来表示,但硬币是1“克”,而糖是1“千克”,让学生形成数与数量关系的正确把握意识,帮助其对生活实际数的感悟形成基本的数感。 

(二)利用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培养数感 

在2011版数学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中表明,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令学生感受到数应用的真正意义,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感受当中切实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方式,并通过思考以寻找探究答案的不同方式,以此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同样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让学生在真正地参与至数学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切实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活动问题的过程中,令其逐渐增强自身数感。且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操作过程中,可显著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挖掘不同问题解决方式,使其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有着高度的契合感。 

例如,在完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后,教师可为学生组织“设计师”的活动,要求学生们回到家中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自己房间地板的面积,并为学生提供40×60cm、60×60cm、80×80cm等尺寸不同、花色不同的瓷砖,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瓷砖,然后计算出铺设自己房间地板的面积,需要多少块相应的瓷砖。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起探究兴趣,还在亲手测量、计算的过程中锻炼了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增强了自身数感。 

(三)利用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表达交流,帮助学生强化数感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7

关键词:活跃课堂 切入点 多媒体 讨论法

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死气沉沉,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考虑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问题。如何活跃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选好切入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中的切入点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安排得有巧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就可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之效。

学习《氓》这首诗歌时,我要求学生以诗歌里的故事情节作为切入点,展开联想、想像,改写故事,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以故事主人公相识之前作场面的改写,也有以两人婚后生活形式作对话改写,有些学生还要求表演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整个课堂洋溢轻松活跃的氛围。在改写和演绎故事过程中,又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字词的理解,印象会比单纯的翻译来得深刻,效果当然也会更好。

教学《我与地坛》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母亲如何疼爱并理解儿子的细节描写,再通过对母亲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的分析,启发、诱导学生理解了无私、无怨、无悔的伟大母爱;我还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挖掘表现母爱的种种,体会这一深厚的感情。学生与本文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争相深情地诉说了自己生活中母亲关心爱护自己的细节,这节课在浓浓的感恩氛围中完满结束,也在无形中加强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方面的教育。

切入点选择得好,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来自主地理解课文。学生通过求索获得的知识,比起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既省力又深刻、牢固,也能很好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巧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据我校心理学老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老师走进教室时最先关注的是老师是否携带有笔记本电脑。的确,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图文并茂,声响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从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教学《鸿门宴》时,我先放映电影《鸿门宴》,然后以影片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谈看法:你觉得电影情节与课文记叙的一致吗?问题一提出,就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围绕篡改历史人物“妥当”与“不妥当”展开争论,由此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对项羽与刘邦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展开分析讨论,学生有了影片作比对参照,积极参与抢答,自然是学习兴趣倍增。

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北京大学于丹教授的视频讲座《风雅田园》,于丹教授广博的知识面,以及其对陶渊明本人和诗歌极为生动透彻的分析,还有扩展到的对浮世中人们躁动的内心剖析,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有了这段视频作前奏,学生学习的激情高涨,更深层地理解诗情。

语文教学只要顺应了学生的心态,就能强化学生的注意心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学会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

三、 采用“讨论法”,促使积极参与。

讨论法,是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等,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令课堂气氛活起来。

如在学完《孔雀东南飞》时,我还让学生对课文写法自行提出自己的质疑,于是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疑问,诸如:他们为什么不一起出逃,过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什么要选结婚这一天来双双殉情?为什么殉情时要分开进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交由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回答,引导他们各抒已见,积极参与。有时学生的一些见解可能有失偏颇,对此,我也不急于否定,而是从中进行引导,共同研讨、继续完善;对于学生回答稍中肯的,我都会极力加以表扬。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涨,甚至形成互辩的争论氛围。整节课同学们兴趣较涨,连过去爱睡觉的同学也精神抖擞。

如《我的空中楼阁》,我采用“讨论”教学法。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章中自己觉得最为优美的句子,每人先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自由讨论:句子的优美之处及作用。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讨论十分热烈,发言活跃,课堂上充满了活力。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8

近年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师生员工中积极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主题教育活动,在辅导员中举办“德学”论坛,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促进了该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笔者认为,高校应深入开展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将其作为高校辅导员学习和交流、专题研讨、课题研究以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主要阵地,进一步拓宽其组织形式与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通过组织辅导员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经典著作、理论的专题学习,开展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不同专题的探索与研究,能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1.2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举办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德学”专题和高校学生各项工作经验的学习交流,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开设“德学”专题论坛以及专题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的理论水平,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能大大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1.3 有利于创新高校辅导员教育与管理模式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还停留在开展岗前培训、专项工作培训以及工作例会等形式上,这些教育与管理模式,远远无法满足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求。在高校辅导员中开设“德学”专题论坛,是一种创新的高校辅导员教育与管理模式,能更好地促进辅导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辅导员队伍教育与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4 有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建设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学生生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学生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层次、个体差异、心理问题等越来越复杂,从而使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的开设,能为辅导员有效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复杂问题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辅导员在举办“德学”专题论坛过程中,对学生工作的专项探索与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从事学生工作的时代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从而坚定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2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的组织形式与内容

2.1 专题论坛

高校可通过举办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德学专题学习、交流,并逐步以专题论坛取代辅导员工作例会的交流形式。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专题论坛可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团建、学生事务管理、助学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工作、社团活动、学术科技与文体艺术活动、社会实践与考察等专题。每期论坛确定某一方面的主题,安排中心发言与自由发言,分期次、分单元,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及考察交流等,辅导员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所负责学生工作的性质参加不同专题的论坛活动。

2.2 网络论坛

开设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网络论坛,以BBS或微博等形式开展德学专题讨论、理论学习心得与工作经验交流,根据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开辟不同专栏,分别由资历深、经验足、工作出色的辅导员担纲版主。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使高校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更高效地进行,且不受时间、人员和地域的限制。

2.3“德学”专题讲座

在大学生中举办“德学”专题讲座,要紧紧围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以系统的理论和大量正反面的案例教学为大学生讲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丰富内涵,解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构成要素,并在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德才兼备的成才观,积极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努力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多种能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当代大学生。

3 提升高校辅导员“德学”论坛水平的有效途径

高校辅导员“德学”论坛,通过“三个结合”,即与“两课”相结合,与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辅导员自身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科研能力相结合,有效地促进辅导员“德学”论坛的开展,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层次和水平。

3.1 与“两课”相结合

高校应把辅导员“德学”专题讲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主要阵地,在学生中定期开展,与高校的“两课”、大学生党课、团课、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有机结合,紧紧围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这一教育思想,重点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大学生行为准则”的深刻内涵,着力解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构成要素,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3.2 与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不同于“填鸭式”的理论宣讲,而在于创新性地将“德学”思想教育融入到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开展“德学”教育,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与辅导员自身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科研能力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要与辅导员自身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科研能力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某一、两个专题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高校可相应地设立党团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助学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社团工作、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艺术、社会实践与考察等教研室,辅导员根据各自的学科背景、兴趣和特长,进入相应的教研室,开展各类别的科学研究,并给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以科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上一篇:手机营销方案范文 下一篇:效果营销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