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0 23:30:40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篇1

关键词 生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制造业效率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8-0063-04

一、文献述评与问题提出

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一般认为,生产业指的是用于满足中间服务需求、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向生产型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由于生产业和制造业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现有的相关文献大多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现有的针对生产业和制造业关系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展开讨论。首先看理论层面,学者们的论点可划分为“供给主导论”、“需求遵从论”、“互动论”和“融合论”。“供给主导论”认为,只有生产业率先取得良好发展,制造业才能从中获益并实现自身发展(Eswaran和Kotwal,2002)。“需求遵从论”的观点则对立于“供给主导论”,其核心思想是,制造业优先取得发展是实现生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充分条件,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生产业处于“被动”地位(Klodt,2000;Guerrieri和Meliciani,2003)。 “互动论”指的是,伴随制造业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内部分工的深化,其对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业便会从制造业企业内部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服务机构,但与制造业仍然存在紧密的联系。“融合论”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两个产业进行严格的行业区分已变得越发困难。江曼琦和席强敏(2014)以上海市为例,从理论上测度了生产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程度。高觉民和李晓慧(2011)在对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构造的基础上,以“互动论”作为理论依据,建立了两个产业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刘明宇等(2010)认为,生产主要以结构性和关系性方式嵌入到制造业的价值链条当中,并针对这两种嵌入方式,分别提出了嵌入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从实证研究看,较多学者研究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生产率的关系,如樊秀峰和韩亚峰(2012)选取价值链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生产贸易活动与制造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服务贸易对不同制造业部门的作用及其影响路径存在较大差异。李强(2014)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生产行业的自由化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金融和商务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不同,对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大。华广敏(2012)选取制造成本、交易成本、创新能力等作为高技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制造业效率的中间变量,实证讨论了高技术服务业的FDI提升制造业效率的路径,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但不同中间变量的效应存在差异。刘纯彬和杨仁发(2013)利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产业细分行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生产业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研究,但不同生产业细分行业的影响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交通运输(包括仓储和邮政业)的影响最大。

综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想启发。总的来说,“融合论”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生产业和制造业相互关系的一种较为高级化的状态。目前而言,“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论”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更为吻合。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文章以“供给主导论”作为理论支撑点。实证研究方面,近年来已有大量的学者开始从实证的角度关注生产业与制造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构造指标并建立计量模型,从制造成本、服务贸易、FDI、创新能力、交易成本等角度对两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但迄今还鲜有文献专门从产业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基于生产业创新发展的视角,依次选取生产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相关指标,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其与制造业效率增长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利用生产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政策路径时提供必要的参考和证据。

二、指标选取、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以我国生产业和制造业较为发达的东部9个省区作为研究样本①。根据学界和政府部门对生产业的分类标准②,文中所指的生产业包括金融行业、地质勘探与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行业、房地产行业、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交通运输业(包括仓储和邮政)等六个服务业细分行业。

(1)指标选取。首先,选取制造业效率的变量。国内外研究常用的指标包括产出率、技术效率、劳动生产率等。相对而言,劳动生产率指标更加适用于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因此能够更为客观的反映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冯泰文(2009)、华广敏(2013)、刘纯彬和杨仁发(2013)等学者都采用劳动生产率作为制造业效率的衡量指标。因此,本文将制造业效率的变量定义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字母P表示。其次,选取生产业创新能力的变量。较多文献研究表明,研发支出(R&D)是引起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Cohen and Klepper,1992;Sirilli and Evangelista,1998;谭莹和李大胜,2009)。因此,本文选取R&D经费投入比重作为生产业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用字母表示为TC。现有统计资料中并未公布生产业的R&D投入数据,由于生产业构成了服务业的主体部分,本文以服务业的R&D经费比重作为替代变量。针对生产业的组织创新指标,本文同时选取生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各地区生产企业前100强所占市场份额,即CR100)和品牌化指数,分别用字母CC和BC表示。最后,关于制度创新变量的选取,金玉国(2001)认为中国的制度变迁可以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度、市场化水平等方面加以考察,并对它们进行了定量测度;周业安和赵坚毅(2004)通过选取市场化指数,考察了制度因素对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另外,制度创新也表现为社会公平和诚信的增进,可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数来衡量。因此,本文分别以市场化指数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数作为衡量生产业制度创新能力的变量,分别以字母MC、CP表示。

此外,为提高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同时还选取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比重、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影响制造业效率的主要控制变量,分别为以字母Mtec和FI表示。

(2)模型构建。Hausman检验统计量为5.19276,其P值为0.545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故本文的面板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本文对所有变量均做了取对数处理。

(3)数据来源。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及全国历年的《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以及历次R&D资源清查数据。个别指标在少数年份的数据存在缺失,本文对此采用趋势平滑法予以补齐。

三、实证结果分析

采用LLC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后发现,模型中的所有变量都很好的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说明面板数据是平稳的。生产业创新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见表1。

从回归系数的符号看,绝大部分系数的符号为正且较为显著,这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说明总体上来说,生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制造业效率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生产业制度创新评价指标的市场化指数的系数为负值但并不显著,说明一定程度上,现阶段市场化程度的深化不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攀升。

接下来具体分析各变量的系数。首先,代表生产业技术创新的TC的系数为0.0696。这就表明,增加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首先能够提高生产业的技术水平,实现自身发展,进而通过产业传导效应,对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价值链攀升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最终实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横向上看,中国生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纵向看,我国生产业的R&D经费投入逐年递增,但增幅并不大。

其次,代表组织创新能力的市场集中度指标CC和品牌化指数指标BC的系数分别为0.0502和0.0359,说明生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和品牌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分别带动制造业效率提升0.0502和0.0359个百分点。从国际层面看,无论是市场集中度还是品牌化指数,中国生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如此,国内不同地区的市场集中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以北京市和山东省为例,北京市2012年生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了661.57%,居于全国首位,同期山东省的这一数据却只有5.41%。同时,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东部较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品牌化指数往往较高,中西部较落后地区的品牌化指数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最后,代表制度创新能力的市场化程度指标MC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数CP的系数分别为-0.0393和0.0268,说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对制造业效率提升起到了抑制作用,这与本文的预期明显不符。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在于,现阶段中国仍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建立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既要求我们大刀阔斧、有条不絮地推进对陈旧的、已不合时宜的市场制度的改革和剖解,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制度,只有这样,“市场之手”才能真正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期,新的市场体制还未完全得以建立、巩固和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可能会出现上述研究结果。另外,本文的研究表明,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Mtec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FI两个控制变量也对制造业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的研究证明了生产业的创新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积极影响。现阶段,中国生产业仍较多的内生于制造业,生产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并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独立产业部门的动力仍不足,而导致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其中可能包括制造业规模因素、交易成本因素、生产业本身的发展局限性等等,而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以下可能的路径:生产业创新发展 制造业效率提升制造业的服务需求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生产业加快从制造业中分离生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2005~2012年东部地区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生产业的创新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表现更为突出。值得留意的是,市场化因素阻碍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对此本文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够深入,现阶段仍处于改革的攻坚期,新的市场经济体制须尽快得以建立、巩固和完善。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持续强化对生产业和制造业R&D经费的投入力度,稳妥有序地发展高端生产业,有效提升生产业作为中间服务提供者保障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第二,提高生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一方面,生产业要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满足制造业企业对服务投入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为制造企业提供多维度、高质量的中间服务投入,刺激制造业企业将内部服务职能外包出去;另一方面,分工深化有助于降低服务成本,从而有助于制造业的发展。第三,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充满活力、竞争有序的市场制度,摒弃限制竞争的地区保护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制度建设工作,从根源上对现有市场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第四,推动生产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地位,从而为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注 释]

① 包括河北、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9个省区。

② 包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2007)、国家统计局以及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生产业的范围界定。

[参考文献]

[1] Klodt,H.Structural Change Towards Services:The German Experi-ence[R].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GS Discussion Paper,2000.

[2] Guerrieri,Melician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M].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TI meeting Rome,2003.

[3] Eswarn,Kotwal.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2),401-420.

[4] 江曼琦,席强敏.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53-160.

[5]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51-160.

[6] 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8):66-75.

[7] 樊秀峰,韩亚峰.生产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2(5):4-14.

[8] 李强.生产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基于跨国数据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1):85-96.

[9] 冯泰文.生产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56-65.

[10]华广敏.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中美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中介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3(3):80-86+89.

[11] 刘纯彬,杨仁发.中国生产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8):69-74.

[12] Cohen W. and Klepper S. The Trade off Between Firm Size and Diversity in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2(4):1-14.

[13] 谭莹,李大胜.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的文献回顾[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01-203.

[14]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2):24-28.

[15] 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2004(5):9-17.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s always a hot issue in academic field. Based on panel data of 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2 and through construing an empirical model, the article analysed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on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 innovations of producer services hav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re relatively bigger. Howev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marketization index which represent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This is out of the expectation. The article offered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phenomenon and also propose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P29-A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79-01

1 机械自动化技术简介

自动化是指的机械设备或操作系统按照操作指令自行进行工作,通过自动检测、分析判断、信息处理、操纵控制等方式来达成预期目标的过程。机械自动化指的是机器设备通过预定的机械方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机械制造业的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将自动化技术与传统的机械生产方式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减少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因此,机械自动化的应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机械设备的制造水平。

2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发展并不均衡,工业发达的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就我国而言,因为正处于发展中阶段,所以在借鉴发达国家技术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看是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发展应当保持相关技术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求国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各相关院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来培养较高知识结构体系的专业人才。作为企业也可以适时提高现有员工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3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方面

可以说在我国的各大院校中都有机械专业的开设,尤其是农业院校更是偏向于机械自动化的研究,现在社会对农业产品越来越重视,这也给农业机械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一,实现农业生产机械的部分自动化或自动操作控制。部分自动化的生产装置可以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使得操作环境更为舒适。自动操作主要涉及农业耕作、灌溉及收割等方面,可以大量的节省人力,实现了自动运转,减少了重复作业现象的产生。其二,在农业生产中精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最具代表性的精准机械自动化包括精确地进行水果采摘、修剪羊毛及GPS定位、室温控制等方面,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2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工程施工方面

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中,很多地区的建设工程都处于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情况。而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的位置识别进行精确的路线移动,一旦出现偏离的情况,能够自动复位。机械设备能够自行接受信号操作,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使各种机械有效配合最终实现工程施工的快速有序的进行。

今后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施工领域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具有高精度感知功能的传感元件,能够自行确定最优工作路线的系统,深水作业无人施工技术研究等方面。

3.3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工业方面

3.3.1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食品包装方面

在食品行业中,食品包装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产环节,实现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可以大幅度全面提升其劳动生产率,能够极大的提升食品包装业再生产过程中的高精度、高效率,从而实现产业的最大利益化。

3.3.2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煤矿生产方面

在煤矿生产行业中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进、开采、提升和运输等领域。在煤矿生产掘进工序中要保证其液压系统与机械自动化系统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掘进工序的机械自动化、提升掘进的工作效率。在煤矿开采中大量的应用了电牵引采煤机,该种设备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指令实现井下自动采煤作业,同时该种设备又有着设计结构简单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应用自动化技术的矿井提升机,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机器设备的煤炭提升效率,而且还可以使人身安全得以保障。自动化的煤炭输送,可以实现无人化的煤炭输送,不仅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所降低,而且还极大的提升了煤炭输送的效率。

3.3.3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机械制造方面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主要在柔性自动化、智能自动化、集成自动化、虚拟自动化等方面应用了机械自动化。柔性自动化技术是在柔性生产的前提得以保障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善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柔性自动化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变能力。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人工智能以及机械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通过机械制造技术自动的完成较为复杂的生产活动,并且能够进行自我完成监测运行,对产生的不良情况能够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集成自动化包括信息统计、制造、计算机辅助计算、数控加工等多领域的技术自棕化。集成自动化能够促进企业技术的整体优化,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等。在现代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中越来越多的融入了先进制造工艺(CAD)和计算机技术。这对传统的人工作图技术有了加大的改进,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作图的质量水平和效率。而CAD技术能够快速的进行技术创造,并且能对错误情况及时的进行修正。虚拟自动化是符合市场需要的,通过对机械制造活动的仿真,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促进了产品种类的增加。

4 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仍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具有较大的技术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会被各个生产领域广泛的应用。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也逐渐的渗透到各个生产领域,目前,我们应当根据实际国情,在借鉴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探索出自己的高质量、高效益的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

5 参考文献

[1]甘明天.浅析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2016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6

[2]黎宾.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研究[A].科技与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3]张弓剑.关于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探讨[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

[4]石俊.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A].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

[5]石俊.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A].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

作者简介: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篇3

2015 年6 月23 日,主题为“互联网+智能制造”的2015“长风论坛”在浙江嘉善成功举办。

“长风论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地方政府承办的公益性政、产、学、研交流平台,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工业经济论坛品牌。论坛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资源优势,围绕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担任论坛嘉宾,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本届论坛由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承办。出席论坛的领导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张晓峰,长风计划办公室主任林恩雪,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许晴,嘉善县委常委、副县长曹国良,嘉善县经信局局长沈申以及嘉兴有关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领导。

本次论坛在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全国示范区浙江嘉善举办,选择“互联网+ 智能制造”这个主题,一是为了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精神,二是为了推动嘉善县域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

论坛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包括中国制造2025、智慧工厂、智能制造、互联工厂、互联网+信息安全、3D 打印和云制造等六个细分主题。演讲嘉宾分别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研究机构、重点院校、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论坛主持人由《智能制造》杂志副主编赵龙担任。

参加本届论坛的当地企业200 余家,约300 人。

许晴(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

2014 年,我县与国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签订共建框架协议,成为全国首个“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示范区”,并先后举办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报告会、工业强县研修班、创新驱动企业总裁研修班、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等活动,全面提升了我县党政机关干部及企业家建设新型工业化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这次论坛,希望在“互联网+ 智能制造”方面得到新的启发和新的思路,从而为嘉善经济发展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张晓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

长风论坛是“长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心围绕理念更新、知识传播、经验交流打造的高端论坛品牌。无论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互联网+”都得到广泛关注,为什么是“互联网+”而不是“+ 互联网”?因为在工业4.0 阶段,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它是产业变革的主体,它引领传统企业的升级和转型;相反,如果是“+ 互联网”,互联网就成为了被动的角色,这是工业3.0 阶段的特征,不适合工业4.0 时代。

“互联网+工业”与中国制造2025

王喜文(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

德国工业4.0 侧重技术与模式,中国制造2025 侧重产业与政策。但两者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同样重视创新。“互联网+ 工业”开创了制造业的新思维,重视物理到信息、群体到个体的转变,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并利用大数据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中国制造2025 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九大任务之首。相信中国一定能搭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快车,通过“互联网+ 工业”,实现智能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 的战略目标。

工业4.0:从概念到实践

陈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工业4.0 就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在制造中的应用,基础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高度的柔性以实现个性化生产,智能化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绿色生产。工业4.0 强调效率高、成本低、响应快,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个性化生产。用户的想法完全可以体现在产品的生产上,企业只有对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快速响应才能制胜。同济大学在工业4.0 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建立了国内首个工业4.0;与德国合作伙伴合作开展研究;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推进工业4.0 或智能制造示范。

智能制造与中小企业的机遇和出路

曾玉波(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

近年来制造业面对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在成本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又来了互联网问题,欧美国家争相制定新一轮的工业战略。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制造业模式岌岌可危,大规模生产+ 大众营销+ 大品牌+ 大零售将成为过去。顺势而为,做专做精而不是盲目跟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思路最为重要。我要分享的就是这样的三个思路。

海尔互联工厂探索和实践

孙明(海尔集团智能制造自动化总监)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被充分的释放出来,互联网冲击了所有行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就面临着组织流程的阻碍。“互联网+”时代,是以企业和用户为核心,形成开放并联流程,各方基于不同的市场目标结成利共同体,风险共担,超利共享。整个流程从串联到并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户参与交互、设计、制造和服务的全过程。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被充分的释放出来,互联网冲击了所有行业。海尔是“中国制造2025”在智能制造领域最为引领的应用标杆家电企业。海尔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已完成四大产业的互联工厂建设。

互联网+企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胡文友(华为企业全球解决方案部首席安全专家)

信息安全关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物联网、移动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信息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企业如果做不好信息安全,就要慎重选择互联网战略,因为无安全不移动。制造企业也要重视信息安全的挑战,建议企业构建安全模型、基于大数据的全网安全以及生产自动化的安全防护。华为公司作为全球ICT 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互联网+”企业信息安全方面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和业界最佳实践,可以供“互联网+”制造企业借鉴和参考。

3D打印和云制造

王春阳(西锐集团技术总监)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篇4

1.1把机械设计制造与机电一体化进行有效结合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自动化的高级形态,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延伸,也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的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改变了人类对机器的看法,机电一体化使得机器不在是冷冰冰的钢铁,是机器拥有了智能化的特点。改变了机器的模式。

1.2把机械设计制造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大,机械设计制造没有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在我国,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乃至大部分的工厂都是以密集的人力劳动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些工厂面临市场的洗礼,实时转型成为工厂生存的关键。机械制造与计算机结合,可以有效的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我国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增加企业抵抗市场洗牌的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1.3在机械设计制造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机械自动化的网络化

同计算机一样,网络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机械的制造、组装、推广都离不开网络,特别是机械成品的使用和推广离不开网络的作用。

1.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同样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前些年,我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牺牲了环境,现在我们正在品尝环境污染的恶果,特别京津冀地区饱受雾霾的侵袭。从食品工业的机械自动化来看,我国和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本身机械工业是一个污染比较强的工业类型,发展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好、投资不多、见效快,是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工业水平,但在发展过程中,要节约能源、减少耗材,走绿色化、可持续化之路,总之,经济不应该以环境作为代价。

1.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需要较强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因此,在本专业的学习中,要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才能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现代社会技术日新月异,只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把理论和创新能力结合,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并不是单纯的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本专业涉及范围较广,不仅要去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涉及到很多专业,正如本论文所阐述的观点,本专业需要的机电一体化、网络计算机乃至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因此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要求学员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去学习、锻炼,到基层到工厂,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和欠缺,只有把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完美结合,才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化”。现代社会,竞争最激烈的是人才的竞争,机械类专业的就业,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还有生产总监、设备物流管理、开发机械产品、开发仪器乃至武器,甚至一些模具的设计制造,更有甚者CNC工程师等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机械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强烈,机械方面人才就要迎来复苏的春天。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行走,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拼搏,就业也是需要个人的兴趣和能力的,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篇5

作为一种管理理论,组织文化是在近年提出的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在对当代组织管理理论与文化学理论的综合研究和探索中逐步酝酿提出的。它是一种基于对组织小社会综合系统分析的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为组织建立起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利用它帮助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

组织文化包含三个层次。最外层器物层是组织的物质文化。它包括组织进行正常活动的物质条件,这是组织物质文化的基础;组织活动的产物和成果,这是物质文化的体现。中间层制度层是组织的制度文化。它包括组织的管理制度,这是制度文化的主体;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与管理,这是制度文化的实施系统;组织的人际关系,这反映了制度文化的性质与水平。最内层精神层是组织的精神文化,它是组织文化的灵魂。它包括作为知识技能体系的专业,如专业知识,专业观念、专业活动,这是精神文化的起点,组织成员的教育、卫生、体育、文娱等文化设施、文化形态、文化活动,这是精神文化的有形体现;组织成员的思想信念、理想追求、价值准则、伦理道德、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习惯传统、思维方式等,‘这是精神文化的实质和核心。

物质、制度和精神构成组织文化的三要素,各有其不同的功能。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基础,制度和精神文化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制度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关键,它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为整体;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主导,它决定了组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整个组织文化的功能则是满足社会需要、_仁级要求和组织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统组织文化三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价值观念是组织文化的核心,集中体现组织文化的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往往在一定的文化精神指导下去完善和改进组织,的制度的,甚至在一定的组织器物上也常常反映出组织的某种精神观念。从另一个角度看,物质文化水平及其使用方法也依次影响和决定着组织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组织活动的成果上,总是打上组织深层文化的烙印,凝聚着组织成员创造力的特点,蕴含着组织群体的心、「理素质和思维的特定形式。

组织文化的本质内容是组织精神,包括坚定的组织追求(组织目标)、强烈的团体意识、正确的激励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可称组织管理哲学)。组织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要素与组织的特点与实际相结合,便形成了各组织之间互不相同、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载体是组织文化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和实际手段。它一般包括组织的设备设施和各种工作成果,各种成文的规章制度、守则、手册;专业资料、专业成果;组织特有的口号、歌曲、徽记;各种习惯风尚、行为规范、一般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组织文化载体种类上的差异、水平_L的高低以及整个载体和谐统一的状况,反映了组织文化的风貌、特色和发展程度。

二、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

组织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是营利性的社会经济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而组织则是各种具有共同目标、行为心理相互作用、在特定关系模式(结构、体制)中从事一定活动的社会群体的集中概括。组织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行政机关、党群组织、军队、学校、科研机构等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群体。本文所讨论的组织主要是指各种基层社会组织。因此,较之企业文化,组织文化研究具有更为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组织文化理论是企业文化理论与组织管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较之企业文化,组织文化不但具有更为广大的外延与深刻的内涵,而且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内蕴宏富的文化传统。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就一直生活在各种有组织的社会群体之中。组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特性与存在形式,是人类的本质特性。而企业则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定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社会的产物。组织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知识、理论和传统。以我国为例,远的有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结构细密经验浩繁的行政组织文化,近的有战争年代创造出的卓有成效的革命组织文化。它们既是现代组织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宝贵历史遗产,也是企业文化发展需要汲取的重要知识宝藏和精神源泉。日本企业重视研究《论语》、《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组织文化理论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反过来它又丰富促进了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化与进步。首先,作为系统的理论形态,企业文化理论提出在先,组织文化概念提出在后。组织文化是受企业文化的启发、在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次,尽管企业文化理论提出不久且仅具雏形,但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实践愈来愈证明:它的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企业组织,而且也可广泛地适用于一切社会组织。因为任何组织文化都是社会大文化之下的亚文化形态,具有彼此的共性及其共同的文化运行机制、共同的管理活动规律。由企业文化发展到组织文化,是管理理论发展与组织管理实践的逻辑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再次,只有通过更高层次更为广阔的组织文化视角,才有利于更深层地反思和总结人类丰富的管理文化,更深入广泛直接地吸收、继承和发展一切人类管理文化的积极成果,并据以改善和改进实际的组织管理工作。组织与文化是人类所有管理活动的共性特征。所以,组织文化的提出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丰富与成熟。

由上可见,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充分地吸取其他各种组织文化丰富的历史经验、理论精华与优秀传统。例如,要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继承和发扬我国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组织文化的精神,充分借鉴具有优良传统的革命军队组织文化,包括其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另一方面,新时期各类组织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吸取组织管理尤其是企业文化的新鲜成果,改进和提高组织的效率,适应迅猛发展的时代新要求。

三、组织文化的特征

组织文化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与文化学理论的综合产物,具有不同于一般管理理论与文化学理论的特定内涵与外延。与一般文化学研究不同,组织文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具体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研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管理组织,研究的方法不仅采用单纯的静态描述比较方法,还采用各种实证方法、动态分析乃至实验方法等。

组织文化较之当代管理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当代管理理论一般是分别从不同侧面研究组织运行的规律,而组织文化则是综合立体全方位地研究组织,并力图阐明组织内部各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2)民族性。在重视组织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组织文化更注意到民族各地区在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在管理上的影响,强调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优秀文化传统。

(3)个性。组织文化重视组织的个性特征及其在管理上的影响。当代管理理论常常试图寻找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组织运行模式,而组织文化理论更强调在管理中要注意到组织的个性特征。组织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去进行有效的管理。

(4)历史性。组织文化理论把组织活动作为一种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动态过程。组织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先天的素质、历史的积累、后天的营养与现实的环境等多重因素都会对其发生影响。因此,对组织的管理要考虑到组织的历史与传统,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活动。

(5)群体性。对于管理中人的因素,当代管理理论注重对个体人的研究,对群体的研究则大多集中于组织内部的小群体,而组织文化则重视对群体人的研究,尤其是重视组织群体的行为心理在管理中的独特功用,认为组织文化实质上是组织群体的文化。组织群体的行为心理是组织文化最深层的运行机制与基础,是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组织群体文化的和谐、向上与一致性,是组织文化的生命,是组织秩序、效率与成败的基础,是判断组织文化优劣是非的重要标志。

(6)主体性主动性。当代管理理论常常有意无意地把管理活动中的人(个体与群体)当作一种消极被动的客体。早期泰罗时代的“经济人”假定是如此,后来的行为科学的“社会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后者往往把人纳入了消极的需求刺激行为反应的机械模式之中,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管理中人的被动局面。组织文化把人当作管理活动的主体,注重主体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注重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群体心理的墙养,来挖掘、激发、输导主体内在的巨大潜能、活力和创造性。在组织中,主体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主体是组织的真正主人。

(7)精神性。与以往的管理理论不同,组织文化理论突出强调组织精神等精神文化范畴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在组织文化塑造过程中的核心主导作用。这一点在以往的管理理论中并不为人所重视。

总之,组织文化在管理理论.上、在管理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综合性、民族性、个性、历史性、群体性、主体性主动性与精神性等独特特征,把当代管理理论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使管理从以往过分重视制度、体制、结构、战略等硬囚素硬管理,向着重视精神、价值、传统、作风、群体、个性等软囚亲软管理过渡和转变。

四、组织文化的功用

(1)目标导向功用。为了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把组织成员引异到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传统的做法强调单纯的策略手段引导。与此不同,组织文化强调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来引导成员的行为心理,使组织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自觉自愿地把组织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因为,在健康的组织文化环境中,组织目标本质上是群体的目标,它反映了群体的精神愿望、生活信念,道德理想与行为准则。这种溶于组织文化的组织自标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引起组织成员普遍的心理共鸣与行为反应,能够规范统一组织成员的行为心理。

(2)‘“软”约束功用。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与传统理论强调单纯制度“硬”约束不同,组织文化理论强调“软”约束。组织文化注重管理活动中的精神、价值、传统、群体等软因素,强调软约束软管理,能够弥补组织管理单纯“法制”(,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管理)的不足。组织的规章制度只是组织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规范的反映,‘已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调整范围很有限。由于其刚性的特质,使它很少能顾及人的复杂实际与多方面的需要,因而很难焕发出组织成员的积极丰动性。所谓组织文化软约束功用,就是指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可以在组织群体中培养出与制度硬约束相协调相对应的环境氛围,它包括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风范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从而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标准化的群体心理压力与动力。这种软约束比硬约束具有更为强大持久深刻的实践效果。

(3)群众凝聚功用。组织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组织群体共同创造的。在优秀的组织文化中,寄托了组织成员的理想、希望和要求,关系到他们的命运和前途,也决定了他们的现实生命.共同的文化习性、传统风范、心理意识、行为规范,使组织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外斥的动力机制。组织文化愈发达水平愈高,群体行为心理就愈协调愈统一,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自豪感和我群意识就愈强烈,组织群体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就愈大。

(4)积极的激励功用。组织文化能起到传统激励方法所不能起到的积极的激励作用。因为组织文化的塑造能给组织成员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对各种不合理的需要通过组织精神的培养给予调节。同时,优电的组织文化能够在组织成员行为心理中持久地发挥作用,避免了传统激励方法引起的各种组织行为短期化和非集体主义性的恶果,使组织行为趋向合理。

五、组织文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1)它是改进和加强组织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课题。以往有些组织的政治思想工作之所以出现和日常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塑造组织文化重要手段的政治思想工作未能结合组织的实际需要。如呆我们能够依据党的总任务总目标,形成良好的组织风气、作风和行为的规范,把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引导到为组织进步发展而奋斗上来,那么组织的政治思想工作就不再是只讲空话了,.而成为有形、有情、有声、有效的实际工作。

(2)它是适应和改进组织管理的客观姗要。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建设高绩效高水平积极向上的各种组织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任务。这就要求全体组织成员的意志、责任心和主人翁的工作态度,集中到为完成组织任务和发展上来。社会丰义的主人翁精神体现在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上,体现在人们关心和爱护组织的实际行动上。

(3)它是确立和形成组织现代化I理观念的必然趋势。在我国,过去的组织是单一的执行型的,崇尚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群体意志,而今组织要向改革开放条件下的管理开拓型转变,这就要向组织成员不断灌输尊重知识、尊重人材,重视管理和效益,鼓励竟争和开拓等现代化管理需要的,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另外,现在组织常常面临多方面的社会主义竞争与竟赛,巨大的竟争压力也迫使组织产生一种新的内在要求,这就是组织的凝聚力。组织要通过它来统一各个成员的信念和意识,同舟共济竭力为组织奋斗。

(4)它是坚持和推动组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径途。它把组织的这种双重作用责任融为一体,有利于为组织事业的发展提供更直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篇6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思考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机械制造业在我国也实现了大范围的自动化,将科技成果进行广泛的应用,不仅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商品化进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是机械制造业一个巨大的飞跃,也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要将实用型的机械自动化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操作逐渐被自动化的控制器进行控制,生产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人工方式转变为素质化和自动化,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建国后,国家虽然在机械制造业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原有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期间,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劲头也大幅度减弱,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内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引进国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国家重视教育行业,科研实力逐步增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逐渐发展起来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业水平相比,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该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投资,优化产业链为首要任务。在我国,切忌盲目搞自动化、搞自动生产线的做法。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盲目上马、盲目生产只能造成低效率、低质量的生产,不仅产生不了经济效益,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效率和质量的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市场经济下的物资平衡,才是我们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

现代化方向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和稳定,还没有达到完全自动化的时机,因此,不不能盲目的追求自动化热,大范围的进行机械自动化发展。而是应当从适用和实用的原则出发,以我国的生产技术作为前提,而且能够确保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能够适用于国外先进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要在确保必要的生产柔性的前提下,优化人机界面,不过分追求自动化,尽可能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发展计算机管理的效益、系统中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普通设备并存,系统的某些环节允许人工干预、这是一个典型的结合国情、实施适用先进方针的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发展,结合实际地研制、推广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是必要的、我国目前应在消化吸收、融汇贯通国际上有用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以适用为前提,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的企业应用项目,取得实践经验再推广应用、国外如欧洲中等发达国家目前发展的也是局部集成,如尸的集成,与的集成,与日的集成等、实行效益驱动的政策,投资上有能力支持,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实现适合我国国情及企业特点的适度集成。

简模式,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机械制造业作是我国基础工业,对国家经济基础命脉,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先进程度也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强弱。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具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将原有设备作为基础,合理调整机床布局,通过添置少量的数控设备,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人

的创造性,共同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建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我国经济发展很快,问题也相对较多,首先是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虽然说我国的能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用我们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数字平均一下,就显得非常匮乏。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经济发展要遵循“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样就要求我们在产业方面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大力发展节能型产业和经济性产业,利用最少的能源创造最大的利润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该立足于自我研发,然后配套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共同来完成技术的升级和改造,要重视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走一条低成本的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相应的基础技术、发展经验和所需资金。因此,应该发展生产工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技术。

注重坚持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走向

正确判断、识别并坚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走向,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向朝着数字化、绿色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核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管理科学交叉作用的共同结果,这将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人们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认识的逐渐加深,实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机械自20年来,制造系统正在由原来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这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实现绿色化发展之路。近就需要制造系统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柔性,同时还要表现出一定的智能,实现在对大量复杂信息处理的同时,能够自主进行选择与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其未来发展要以发展实用型现代化机械自动化技术为主,并精简模式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还要注重机械自动化技术配套发展和人才培养,以此构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阿布别克·乌拉孜.浅谈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疆有色金属.2011(03)

[2]鲁先珉.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3]张宝芳,张木菊.试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

[4]李涛.试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J].才智.2008(20)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篇7

关键词:产业聚集;制造业;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对于产业聚集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外部性经济理论。马歇尔认为地方专业化生产、投入产出关联效应、技术外溢成为了推动产业集聚的三种力量。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拓展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及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聚集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新古典经济学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认为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的差距造成了不同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地理集中。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则是立足于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理论假设前提,该学派将市场需求、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关联效应看作是影响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在经济转轨国家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制度和政策因素对产业区域分布可能起关键作用。国内学者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某一产业的聚集程度进行测算和量化分析以及对于产业聚集的实证研究两个方面。以上文献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模型的控制变量比较少,导致回归误差,也无法系统地得到影响产业聚集的因素;第二,实证分析对象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宏观研究上面,很少涉及具体区域。本文的改进之处在于,以不同流派的理论为基础着手建立一个产业聚集影响因素的模型框架,对可能影响产业聚集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假设和验证;此外,本文选取的对象是湖北省,旨在针对具体的省区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确定湖北省的地方优势产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湖北省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制造业聚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格局是经济地理学和标准贸易理论的主要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综合参考以上几种理论建立模型分析框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产业聚集区所存储的大量知识由于空间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易于传播,使得某些技术逐渐成为公共资源,得以较好发挥溢出效应,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技术密集度的升高促进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企业会倾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地区,由此可得出第二个假设:厂商更倾向于定位在市场规模大的地区。规模收益递增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假设。由于无法度量给定产业规模经济的程度,考虑到在零利润条件下,规模收益递增越强,厂商的平均规模就越大,本文选用每个产业的厂商平均规模作为一个替代指标,得出以下假设: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产业聚集度。制造业的发展涉及到许多关联产品及中间投入品,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区域更容易吸引到制造业厂商聚集,于是有:

厂商更偏好于定位在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随着一体化水平的提高,相互开放的地区将形成专业化生产,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将集聚在一起,产业集聚便在该地区发生,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会设置相关壁垒限制产品或要素的自由流动,无形之中抑制了产业的集聚。对此我们假设:经济开放度和地方保护主义会影响产业集聚。

三、湖北省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用区位商来计算制造业聚集度。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产业聚集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本文根据1993年-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年鉴》中提供的各地区分行业制造业年度总产值,计算出20个制造业的区位商,得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六个两位数制造业的平均区位商是大于1的,说明这几个制造业在湖北省的聚集程度较高,具有集中竞争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平均值接近2,说明该产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明显。相比之下,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在湖北省的聚集程度不高,在全国的竞争力水平也较为落后,亟待进一步发展。在选取的20个制造业中,湖北省仅有6个制造业的区位商是大于1的,尽管湖北省制造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竞争优势,但近年来发展停滞不前,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力有趋于下降的趋势。

为进一步探索湖北省制造业聚集的变动趋势,本文求出了1993年-2012年20个制造业历年的加权平均区位商,得到了湖北省20个制造业聚集的整体趋势,湖北省制造业聚集的变动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05年,该阶段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迅速发展的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沿海制造业蓬勃发展,我国其他区域的制造业呈现出向外转移的趋势。曾有学者统计,1982年-1997、2001年-2005年间湖北省均有19种主要工业产品发生负转移,份额被其他省份夺走,主要就是转向了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阶段,湖北省20个制造业的聚集程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至今。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东部地区也正在为迈向后工业化时期做准备,产业结构有待升级。自2006年国家正式确定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加快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制造业的区位商开始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

四、湖北省制造业聚集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变量的设定和度量

本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湖北省制造业聚集程度(Y)用1993―2012年湖北省20个制造业区位商的加权平均数来度量。解释变量方面,本文假定影响湖北省制造业聚集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技术密集度、市场规模、平均企业规模、运输成本、市场开放度和地方保护主义。为了量化这些指标并利于建立计量模型,本文用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技术密集度(X1);用湖北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比重来衡量市场规模(X2);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与企业个数的比值来衡量平均企业规模,为了使变量的数量级保持一致,这里选用湖北省平均企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来衡量这一指标(X3);用湖北省公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度量运输成本(X4);用政府参与当地经济活动的程度度量地方保护主义,这里用湖北省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间接度量(X5);用湖北省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度量经济开放度(X6)。

2.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问题,本文用协整检验来解决此问题。进行协整检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变量要同阶平稳,因此我们需要对以上七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这里采用的是单位根检验方法(ADF),结果见表1。由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知,X4的水平序列是平稳的,X5只有其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而Y、X1、X2、X3、X6这五个序列的水平序列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初步判断:Y与X1、X2、X3、X6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而与X4、X5则不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在进行下一步的协整检验之前,要将X4、X5剔除掉。

说明:c表示单位根检验包括常数项,t表示单位根检验把包括时间趋势,n表示之后阶数。D(X1)是序列X1的一阶差分;D2(X5)是序列X5的二阶差分。

3.协整检验

对于多个变量组成的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更为适用。对Y、X1、X2、X3、X6进行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以上时间序列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表明Y与X1、X2、X3、X6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且长期均衡方程为:

Y= 32.53846X1+ 19.98771X2+ 0.366317X3+ 6.448944X6 (1)

以上方程表明:技术密集度(X1)、市场规模(X2)、平均企业规模(X3)和经济开放度(X6)对制造业聚集(Y)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制造业聚集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对于湖北省而言,区域的技术密集度和市场规模影响相对较大、平均企业规模和经济开放度影响相对较小。这也验证了前文对于制造业聚集因素的假设,并肯定了制造业聚集是由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东部沿海地区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地处中部的湖北省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应努力将制造业做大做强,从而推进地方经济的腾飞。

1.加大研发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带动制造业发展

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为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打下基础,并不断增强湖北省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将研发经费集中于通信设备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等战略性的重点领域,助力我国抢占先机进入知识社会。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加大研发投入的重点要放在中小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2.打造成熟的产业化体系,积极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积极鼓励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促进制造业企业更好地分工与合作,给予积极参与专业化分工的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提高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市场的活力;政府可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支持与制造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将独立的企业组成产业链,打造成熟的制造业产业化体系。

3.不断提高经济的开放度

政府不仅要推动湖北省出口规模的扩大,还应注重引导外资进入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部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带动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工作机制,不仅要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应积极促成湖北省与周边省市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一个更具有潜力的大开放平台。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开放度,湖北省才能更好地参与制造业的分工与合作,促进制造业的聚集与发展。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90.

[2]贺灿飞,谢秀珍,潘峰华.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08,27(3).

[3]皮埃尔―菲利普・库姆斯,蒂里・迈耶,雅克―弗朗索瓦・蒂斯.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0―221.

[4]尹艾维.湖北省制造业结构演变及竞争力变动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再造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日益全球化、一体化,国际分工高度发达,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知识要素作用日益增大。处在这样一个变化和波动性程度日益增加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全新的观察、分析和行动方式。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多视角的组织观和新的文化理论。由此可见,跟随动态环境而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是问题的关键。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Edgar H.Schein)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所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

然而,现有企业文化理论大多以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为背景,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文化,而对动态环境中提升企业竞争力、营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另一个关键维度――企业文化再造,未予足够的关注,无法很好地为企业在变化环境下的优势改进提供指导。因而,从企业战略角度,突破静态分析的局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观,再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企业文化再造的基础

企业文化应如何再造才能创造更多、更大的企业经济活动价值,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新问题。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特征的企业能力理论作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相互融合的最新成果,注重于企业内部资源的研究,揭开了企业这个“黑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分析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用传统理论难以解决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实际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被推上了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大舞台。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ray Hamel)是核心竞争力论最具代表性人物。1990年,他们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指出企业战略上的成功源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

该理论的特点是:以企业资源和能力为核心概念,认识企业自身,创造企业本质存在的能力及动力机制;通过不断努力,积累保持和培育企业知识和技能,展开市场运作和经营管理,创造长期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储备、弥补和提升企业能力,开拓创新,挖掘自己经营多角化的广度和深度,适时调整,以提高适应力,引导和创新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潜能,达到企业长寿之功效。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是核心产品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产品和市场策略的生命越来越短暂的时代,企业竞争致胜的基础在于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及综合运用是最关键的因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企业的战略核心。因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再造的基础。

三、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与路径

(一)内因、外因与综合推动

综合现有的观点,不外乎外因、内因和综合因素三大学说。

外因学说把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因,归结为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企业外部因素,认为是外部因素共同促成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变化。但是在何者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上,产生了分歧,因而便出现了社会经济决定论、社会政治决定论、科学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文化决定论四种外因学说。社会经济决定论认为,企业文化发展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企业文化的类型、特征和素质水平。社会政治决定论认为,社会的政治环境、政治管理体制,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各种法规,时刻影响着企业文化。科学技术决定论认为,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社会文化决定论认为,企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文化的变化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变迁。

内因学说认为,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源于企业本身的不同,是企业内部因素导致了各个企业文化类型、强弱、特征以及变迁的历程、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在众多内因学说中,领导素质决定论与群体素质决定论最具代表性。领导素质论认为,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兴衰和变迁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文化素质。领导人可以发动文化再造,促使企业文化变型,也可以采取保守态度,阻止和抵制企业文化变型。总之,有怎样的领导素质,就有怎样的企业文化。而群众素质论认为,企业文化的再造是由整个员工队伍的文化素质决定的。在企业文化再造中,领导人起着发动、组织和指导作用,而新旧文化参数的交替归根到底是由于广大员工的实际活动来实现和体现的。综合因素学说认为,企业文化发展变化是企业内外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米勒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指出,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组织环境是企业文化的两组变量,企业文化再造在两组变量交互作用中实现。并勾勒出了企业文化发展变化模式的图示(如图1)。

从上面论述中,不难看出.影响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单从内因、外因来分析企业文化的再造,有其片面性。综合因素学说即使避免了一定的局限,但仍是表象的、粗糙的、机械的。内外因素只是企业文化再造的条件,而要揭示企业文化的动因,应从企业文化内在本质入手。

(二)企业文化再造的路径

企业文化与企业相伴而生。然而,企业文化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当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或者只意识到它的存在而没有对它进行认真剖析、扬弃的情况下,它只是自发地成长,缓慢地发育,并且自发地发挥它的作用;当人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它的客观存在,并有意识地提倡和积极培育的企业文化,摒弃和抑制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从而引导企业文化向健康的轨道发展,尤其把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管理行为之中,企业文化就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的更具柔性的企业管理方式。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John P.Kotter & James L.Heskett的研究表明:对企业丰润的长期经济业绩存在负面作用的企业文化并不罕见,这些企业文化容易孳延,即使在那些汇集了许多通情达理、知识程度较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不断创新的,而其再造动因又在于其自身的规律。

企业文化自身的规律性在于它的生命周期也要经历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等阶段。因而,企业文化的作用也会经历着一个有益于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到阻碍企业发展的过程。而要避免企业文化的衰亡阶段,就必须再造企业文化。一方面,在生长、发育、成熟阶段,要保持和贮存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实行文化积累,沉积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形成了企业文化传统,企业在文化上才是强大的,在精神上才是一脉相承的,在行为上是前后一贯的。另一方面,要否定那些不合乎企业生存发展需要的旧文化质,破除那些阻碍企业继续前进的旧传统。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实现新文化质的增长,对已有企业文化不断完善和充实。只有不断增长其新特质,才能使它变得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增长的新文化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组织发明创造。如发明新观念,创造新作风,建立新习俗和新礼仪等。二是学习、借鉴其他企业文化。如学习国外企业文化和国内兄弟企业的文化经验,吸取精华,以丰富完善自己的文化形式。

认识企业文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的冲突。在企业文化积累、传递和选择过程中,都发生和存在文化冲突现象。企业文化冲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企业组织内部一般表现为组织与团体、团体与团体、团体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而且随着企业联盟、兼并等形式的发展,会出现多元文化的冲突。不管冲突形式如何,企业文化冲突在内容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种或几种文化式样的冲突;二是两种或几种文化质的冲突。根据理性思维判断,这种冲突不仅是企业文化积累、传递和选择的契机,而且还是企业文化再造的巨大动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冲突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根据文化冲突的性质及积累的程度,企业文化再造可选择三种路径:

1、企业文化积累:已有企业文化式样不变,基本价值规范体系未动,但吸收、消化了其他文化式样的部分文化质和部分文化参数。

2、企业文化融合:几种不同式样的企业文化的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式样。但能从新的文化式样中看出各式样的要素和影子。

3、企业文化变迁:企业的文化价值规范体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已有的企业文化式样被新的企业文化式样所替代。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于动态竞争中的企业,其竞争基础也在发生着变化,迫切要求企业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企业文化分属于维持型企业文化和再造型企业文化两类。再造型企业文化是对外开放的文化,是不断摆脱落后,是勇于进取,不断吸收新因素、适应新环境、创造新市场使企业不断蓬勃向上的文化。在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应创造再造型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综合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文化再造的基础。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在于其自身的规律和本质特征,企业文化新陈代谢的过程和企业文化冲突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而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文化再造才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再造,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

1、史东明.核心能力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光明.企业文化再造: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2(7).

3、李品媛.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美)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华夏出版社,1997.

5、(美)埃德加・H・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

6、(丹麦)尼古莱・J・福斯,克里斯第安・克努森.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7、加里・哈默等.战略柔性――变革中的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周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科特・赫斯克特著;曾中、李晓涛译.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华夏出版社,1997.

上一篇:工业自动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设备安装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