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05 19:32:25

制造业市场发展

制造业市场发展篇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较快,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不如资本积累明显。剔除了物质要素的贡献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能够作出的贡献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由于受有限资源的约束,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可能一直依赖于以生产要素投入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寻求用技术要素替代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途径,从而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才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中国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形成创新的中国要素,而创新的中国要素则离不开中国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不同于以往的“市场换技术”道路,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创新模式主要是利用市场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来驱动企业寻求技术创新。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鼓励企业创新时不应该忽视本土市场的作用。“以市场促创新”应成为中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产业升级的新动力。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外学者对市场规模与技术创新(或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如Davis and Weinstein(2002)对日本的研究表明,区域市场规模每增加一倍都会使该地区生产率提高3.5%。 Acemoglu and Linn(2004)提出了潜在市场规模与创新之间的理论假说,即一种产品的市场规模越大,其通过销售刺激创新的可能性也越大。Klaus and Stephen(2010)从需求弹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即规模大的市场更容易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进行生产工艺的创新。国内学者中,徐康宁和冯伟(2010)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提出了基于本土市场规模效应的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张国胜(2011)也借助案例分析,认为本土市场规模能够影响企业技术能力与产品市场需求。但总体来看,目前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仍比较缺乏。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推动了本土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对于一个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来说,可以通过本土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容量所内含的对企业创新研发动力的激发,内在地培育出本国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这被称之为“需求所引致的创新”(Zweimuller,Brunner。2005)。因此,中国制造业能否借助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摆脱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现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Krugman(1980)在提出本土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理论时指出,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当两个国家进行不同质产品贸易时,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会产生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并使本国在满足本土市场需求之外还能增加出口。本文所涉及的本土市场规模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但又有别于Krugman(1980)的思想,主要指一个国家(地区)内部的市场容量,突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能够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并不包括外部市场规模或出口规模。

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市场范围”假说理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由此也提高了人力资本,促进了技术创新。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提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就是著名的“市场范围”假说。市场范围的大小决定了社会分工的精细程度;社会分工越精细,规模经济就越显著、生产率也越高。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假说也得到了众多经验研究的支持,如Ades and Glaeser(1999)等。Ossa(2011)以新贸易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模型推导,发现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专业化组织间的劳动分工更加深入,而分工深化与贸易自由化是企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从一个更为广泛的角度来看,Ossa(2011)一文也被认为是斯密“市场范围”假说的一个形式化表现。

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二是市场需求引致技术创新理论。企业创新行为归根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会受到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影响。当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时,市场需求也随之提高,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求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只要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继而产生足够的市场需求,企业即有足够的激励和意愿增加要素投入,并进行技术创新。早在1912年,熊彼特在提出创新理论时就指出,在创新与需求的关系中,创新是主导的,是创新企业的市场努力使消费者改变了需求偏好。Schmookle(1966)认为专利活动或发明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是受市场需求引导和制约的。他认为市场需求对创新和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市场需求牵动了技术创新,并由此提出了“需求引致创新”的理论。Mowery and Rosenberg(1979)提出的“技术创新与需求互动”理论则进一步认为市场需求与创新是以一种双向互动的方式在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在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的同时,还强调了市场规模在知识扩散、人力资本积累和R&D中的重要作用(Romer,1986; Lucas,1988)。Romer(1990)还指出新技术的产生主要是在市场利益驱动下,是追求新技术并最终盈利的结果,新技术的生产量是由新技术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的,这一思想也是其内生技术变迁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同样也会受到市场理论与市场规律的影响。

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有关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作用机制或途径的问题也逐步得到了回答。Combes et al.(2007)认为,规模大的市场的生产率优势主要来源于集聚效应(Agglomeration Effect)和企业选择效应(Firm Seleciton Effect),集聚容易增强企业之间的互动,而企业选择效应则是通过竞争使得更有效率或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得以生存。可见,本土市场规模的作用机制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一方面,市场规模越大的行业,越容易吸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集聚,而集聚又会产生“集聚租”,如规模经济、技术溢出等,这将会对行业生产率增长及行业内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市场规模效应有助于强化产业的竞争力,并诱导企业大量投资大规模的生产设备、发展技术、提高生产率(波特,2007)。另一方面,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也会不断增加。企业数量的增加使得企业之间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会“逼迫”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技术优势,也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创新。Melitz and Ottaviano(2005)研究发现更大规模的市场导致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带来了更低的市场价格和更高的生产率,无论是在封闭的经济模型中还是在开放的经济模型中,都得到了这一结论。Klaus and Stephen(2010)认为,在规模大的市场中,随着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会驱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且还使得企业更便于吸收先进的技术。规模更大的市场中的企业与工人具有更高的生产率,这主要得益于集聚经济的作用,集聚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一个多样化的机制产生的(Duranton and Puga,2003)。同样,竞争效应也可以通过一个多样化的渠道发挥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各类要素的流动与整合,而这一过程对技术创新或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是多样化的。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传统的方法是索罗余值法,这一方法实际上暗含了100%技术效率水平的前提假设,但经济决策单元(DMU)在现实中可能并没有达到其生产可能性的前沿边界,使得生产率的变化不仅可能源自技术进步,也可能来自效率的改进。因此,为了避免人为设定生产函数及其相关参数带来的估计误差,我们采用了基于产出视角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计算反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指数,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效率改进指数(EFFCH)和技术进步指数(TECH)。

1.计量模型

本文使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本土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理论及研究目的,我们设定了如下基本计量模型:

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制造业行业和第t年。被解释变量TFP代表生产率增长指数、 EFFCH代表效率改进指数、TECH代表技术进步指数。解释变量HMS表示本土市场规模,Control为控制变量(具体见下文变量说明),c为常数项,α、β为相关变量所对应的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ln为自然对数符号。

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根据前文所述,我们采用DEA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DEA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参数方法构造出最佳生产前沿面,所有观测点都位于这个前沿面之上或之下,然后将决策单元的生产组合与最佳前沿面进行比较,进而得到各决策单元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相关指标。

总产出、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是DEA分析必不可少的三个变量。本文的总产出数据以各行业的增加值表示,为了消除不同年份间的价格差异,我们采用各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行业增加值进行平减,最终折算为以200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劳动投入以各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均人数表示。关于资本投入,大多数文献都是以固定资本来衡量,但如果仅以固定资本表示,可能会使固定资本依赖性强的行业产出率偏低,所以还应该考虑流动资本的投入(钱学锋等,2011)。因此,我们最终以固定资本加流动资本作为资本投入的原始数据。在计算的过程中,流动资本使用统计资料中的流动资本净值平均余额表示。为了计算固定资本,首先需要确定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目前我国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分为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设备价格指数和其他费用指数。参考李小平、朱钟棣(2005)和钱学锋等(2011)的做法,我们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设置为:

(2)核心解释变量:本土市场规模(HMS)。目前,有关本土市场规模的衡量方法主要有几种:一是以总产值减去出口额加上进口额表示(Weder,2003);二是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占工业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表示(杨汝岱,2008);三是以行业销售产值减去行业出口交货值来表示(邱斌,尹威,2010)。考虑到分行业研究的特征,我们最终采用邱斌和尹威(2010)的方法来衡量本土市场规模。

(3)控制变量包括资本密度(K)、研发密度(RD)、人力资本(H)、对外开放度(Open)。各变量具体衡量方法及数据来源详见表1。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制造业分行业数据,时间跨度为2001—2010年。由于200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分类发生了变动,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我们剔除了发生变化的“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废弃资源与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最终选择剩余的28个行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有统计资料中均未公布2004年及2008—2010年各行业的增加值数据,我们通过其他方法寻求替代数据。其中,2004年各行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郭克莎(2007),2008—2010年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行业增加值增速计算而得。

四、计量结果及分析

由于模型可能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在选择计量方法时,如果直接采用OLS进行估计很可能得到有偏误的结果。通过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和D.W.检验,我们并没有发现非常严重的自相关问题,但异方差现象较为明显。考虑到有些指标跨行业的变化程度较小,不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杨汝岱,2008)。我们最终采用了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模型进行估计,以此克服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1.整体估计

表2给出了模型(1)、(2)、(3)的整体估计结果。其中,第1、2列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的估计结果。未加入其他控制变量时,本土市场规模变量(HMS)的系数为0.017,并在1%水平上与TFP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这不足以表明两者之间就呈现稳定的正向关系,需要加入其他控制变量来作进一步分析。根据表2第2列的估计结果,我们发现在控制了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后,HMS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0.021),但系数显著性有所降低。表2第3、4列是针对效率改进指数的估计结果。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HMS的系数显著为正(0.042)。加入控制变量之后, HMS系数仍显著为正(0.023)。这一结果说明随着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效率改进指数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表2第5、6列为技术进步指数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本土市场规模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022)。加入控制变量后,HMS系数同样十分显著(0.018),但作用力已相对减弱,且显著性也有所降低。总体来看,整体估计结果表明,以“市场促创新”或“以市场规模驱动创新”的假说是成立的。本土市场规模每增加1%,将会促进生产率指数增长0.021%、效率改进指数增长0.023%、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18%。总体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效率改进的作用最为明显。

在控制变量中,资本密度(K)对生产率指数、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表明资本深化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这与李小平和朱钟棣(2005)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发现资本形成是1998年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

研发密度(RD)对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总体上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也不显著。研发投入没有明显地促进生产率的增长在很多文献中都得到了印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研发投入本身存在的时滞效应;二是行业研发的使用效率和投入结构等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当期增加研发投入不仅不会迅速发挥作用,反而会因占用更多资金而无法显著地推动生产率的增长。

人力资本(H)对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总体上对生产率指数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这充分说明提高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对外开放度(Open)对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一正一负,且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总体上对生产率指数的影响也显著为负。由于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及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生产过程切片化、生产流程组装化的分工形式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加工贸易模式。这种面向全球生产网络的生产流程,对生产效率要求颇高,这必然会推动企业提升效率,但同时由于产业链短、生产过程模块化、可供技术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却极为有限,因而可能产生在低端价值链和低技术水平上的锁定(邵军,徐康宁,2011)。尽管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FDI流入中国,但邱斌等(2012)发现FDI大多流入了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FDI进入这一制造业环节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不利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攀升。

2.分行业估计

考虑到制造业28个行业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有必要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间是否存在差异。参考谢建国(2003)的方法,我们按照要素密集程度将28个行业分为三类,即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②。表3报告了分行业的估计结果。

表3第1—3列是针对生产率指数的分行业估计结果。其中,本土市场规模变量(HMS)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系数为正(0.005),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可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明显地促进生产率的增长。但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HMS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3第4—6列为是针对效率改进指数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在三类不同行业中,本土市场规模与效率改进指数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表3第7—9列是针对技术进步指数的回归结果。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HMS的系数非显著为正。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HMS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

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显著地促进了效率的改进,但对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却并不明显。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均显著地促进了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以及技术进步。从系数绝对值大小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最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弱。由此可见,本土市场规模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与资本密集程度,而对行业的劳动力密集程度则并不敏感。

技术密集型行业聚集了大量的科技资源,整体上科技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当本土市场规模扩大时,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容易激发创新,这更有利于生产率的增长。此外,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对技术依赖程度较高,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如IT行业中著名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产品的性能提高一倍),说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不注重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率,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劳动密集型行业尽管拥有广阔的市场,但由于对劳动力本身较为敏感,而科技水平却普遍较低,创新意愿也普遍不足。在缺乏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情形下,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走着一条“粗放”的发展道路,也容易产生创新“惰性”。但为了能赢得市场竞争,引进先进的设备、培训熟练的工人,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是必要的。中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大多数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始终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事实也证明劳动密集型行业无法很好地获得技术的外溢和创新的激励,但跨国公司更青睐于生产效率较高的代工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率的增长,一味地依靠劳动力资源丰裕的比较优势是无法很好地提高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加快技术创新才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出路。资本密集型行业是一个国家(地区)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所需大力发展的行业。在此类行业中,资本的大量投入不再是为追逐廉价的劳动力,而开始注重对技术的追求。尽管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整体上不如技术密集型行业,但市场规模的扩大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也不会像劳动密集型行业那样存在明显的“惰性”。此外,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关键要素——资本的投入会显著增加,而由此形成的规模经济也会驱动企业进行创新。朱钟棣、李小平(2005)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同样发现行业之间创新的差异导致了行业之间生产率增长的差异。

在控制变量中,资本密度(K)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间存在着差异。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资本密度对效率改进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与技术进步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总体上对生产率的影响也显著为负。我们在前文提及,生产效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

--------- 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企业愿意采取各种方法改进效率。但由于技术水平低、创新激励不足,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往往会将本应用于研发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资金用来继续扩大低端的生产线和生产能力,这很容易形成创新“惰性”,并陷入技术创新的“死胡同”。而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度对三个指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这与整体估计结果是一致的。

研发密度(RD)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三类行业间差异较大。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研发密度对效率改进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却非显著为负。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研发密度对效率改进、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作用均未通过至少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密度对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很可能与各行业的科技水平以及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有关。如技术密集型行业科技实力比较强,研发效率相对较高,增强研发投入会迅速发挥作用。

人力资本(H)与对外开放度(Open)在三类行业中表现相同,与整体估计结果也是一致。其中,人力资本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作用最为明显,尽管作用程度不如技术密集型行业,但这也充分表明人力资本在促进低技术行业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Young(1998)认为,他人可以通过两个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创新活动而“偷去”创新者的创新利润流,即不仅可以通过产品的质量创新而且可以通过产品模仿来分割创新的垄断利润。经济规模愈大,参与分割创新收益的人也就愈多,这样“偷生意效应”(Business Stealing Effect)也会大大增强。而且,如果“偷生意效应”主要通过生产模仿产品来分割原有垄断利益时,将会出现负的规模效应。因此,Young建议政府不应更多地激励产品的模仿,而应制定政策立足于产品的质量创新,并根据R&D研究的深度实行重点资助或配额资助。

当前中国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所谓“山寨”商品,这正是一些企业通过产品模仿来分割创新利润的典型表现,而这些商品又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产品模仿由于其成本较低,很容易进入并占领市场,但产品模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为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手中。当这些低技术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时,企业往往更愿意进行模仿,并生产更多的“山寨”产品,而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技术创新。长此以往,必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即使在本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前提下也得不到提高。我们分行业的估计结果印证了这一现实,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般来讲,当本土市场规模足够大时(假设不存在垄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或升级,以便长期保持一种优势。但如果自身技术水平较低,企业往往会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且时常处于被跨国公司“俘获”的地位,很难真正分享因市场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规模递增效应,这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得到了印证。而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虽然行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但整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所以还应借助本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优势,依靠市场来驱动创新。

五、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实证研究表明,总体上通过不断扩大本土市场规模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一假说是成立的。那么本土市场规模又是如何促进生产率增长的?其作用途径或机制是什么?这些作用途径的影响程度如何?则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1.作用机制影响程度计算

根据表2的结果,我们发现在控制了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等变量之后,本土市场规模变量的系数及显著性程度与未加入控制变量之前相比均发生了变化,这表明本土市场规模主要通过上述几个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影响,换句话说,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是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途径。为此,我们根据表2的估计结果,建立如下回归模型,分别考察各个成为作用途径的变量与本土市场规模之间的关联情况,并在此基础进一步计算各作用途径的影响程度。

式(5)中,作用途径Ζ包括模型(1)—(3)中的控制变量,即资本密度(K)、研发密度(RD)、人力资本(H)和对外开放度(Open),c为常数项,γ为相关变量所对应的系数,这也是我们所需要获得的数值。

表4给出了本土市场规模作用途径的估计结果,其中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与本土市场规模都呈正相关关系,并且都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本土市场规模扩大可以带动固定资本投资、增加研发投入、增强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提高对外开放度。但这些作用途径对生产率指数影响如何?还需要对表2和表4中相关变量的系数值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各作用途径的影响程度,最终的结果具体见表5。

针对生产率增长指数的计算结果中,资本密度、研发密度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均为正,对外开放度的影响为负。可见,本土市场规模扩大通过提高资本密度、研发密度和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而通过对外开放度则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所有的正向作用中,人力资本贡献了47.06%,资本密度贡献了29.41%,研发投入贡献了23.53%。

在针对效率改进的计算结果中,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的影响均为正,这说明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通过提高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度对效率改进产生了正向作用。在所有的正向作用中,人力资本贡献最大,为47.83%;其次是资本密度,贡献了30.43%;第三是对外开放度,贡献了13.04%;研发投入贡献最小,仅为8.70%。

在针对技术进步的计算结果中,资本密度、研发密度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同样均为正,但对外开放度的影响为负,这与针对生产率增长的计算结果一致。在所有的正向作用中,人力资本贡献了47.37%;资本密度贡献了34.21%;研发投入贡献了18.42%。

总体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与人力资本等途径传递。本土市场规模对效率改进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度等途径传递。在所有的作用途径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最大,对三大指数的贡献均接近50%。

2.作用机制影响分析

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内生增长理论在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过程中,就突出了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Lucas(1988)指出全经济范围内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有助于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而人力资本作为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也不断地得到证实。在本文的所有作用机制中,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主要是得益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两个关键性作用:一是人力资本决定了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Romer,1990);二是人力资本对技术模仿和技术扩散的速度产生了重要影响(Nelson and Phelps,1966)。中国作为一个非技术前沿的国家,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模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则是吸收和模仿的主要实行者(彭国华,2007)。从这一点来看,人力资本的积累还有利于提高本国的技术吸收能力。此外,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最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力资本具有“同化器”的作用,如许和连等(2006)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尽管学术界关于资本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仍存在争论,但资本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投资并不断积累的过程。技术进步也并不是独立于资本之外,投资的过程往往也是物化技术得到应用的过程,因而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邵军,徐康宁,2011)。李小平等(2008)也认为,由于资本品内含一定的技术水平,更新的资本品也代表着更高的技术水平。因此,资本深化也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资本密集度越高的行业,其技术含量也越高,技术进步也越快。但盲目过度的投资往往会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这应当值得关注,而在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整体上并不高,而且这一作用在统计上也并不明显,这表明可能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研发投入作用的发挥。李小平和朱钟棣(2006)、李小平等(2008)的研究均发现研发投入对生产率增长和效率改进不仅没有产生正向的作用,反而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他们就此认为中国工业行业研发的使用效率和投入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认为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与结构不仅与中国固有的体制环境有关,还与行业本身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而分行业研究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它阻碍了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但却促进了效率的改进。李小平等(2008)认为中国出口贸易主要是由劳动力、土地、优惠政策等优势所致,这不仅不能提升工业行业的效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反而会使工业行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从而阻碍生产率的增长。但参与国际分工就必须要适应全球生产网络的流程,加上迫于跨国公司的代工要求与压力,参与出口的中国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才能赢得更多的订单。比如,苹果公司为什么将很大一部分产品交由富士康公司生产,除了成本低廉外,主要看中了富士康的高效率③。

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等可以说是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作用途径,这些作用途径可以进一步归纳为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随着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大量的资本、人才、技术等会加速集聚,主要表现为资本投入的增加、研发费用的增长、人力资本数量的增加以及对外开放度的提高,等等。另一方面,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会加剧市场内部的企业为了生存而引发的竞争,这也会促使企业增加资本投入、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等。而行业集聚程度、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强本土市场规模的规模递增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效应,从而促进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企业间集聚与竞争行为也加剧了本土市场的竞争程度,而竞争的存在客观上也驱动着企业为了生存而创新。

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分析了本土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市场促创新”或“以市场规模驱动创新”的假说整体上是成立的。本土市场规模每增加1%,将会促进生产率指数增长0.021%、效率改进指数增长0.023%、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18%。此外,资本密度、人力资本对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均显著为正。研发密度对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及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对外开放度对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一正一负,总体上对生产率指数的影响也显著为负。分行业估计结果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土市场规模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与资本密集程度,而对行业的劳动力密集程度则并不敏感。

从作用机制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与人力资本等途径传递。本土市场规模对效率改进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度等途径传递。在所有的作用机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最大。总体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归纳为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国一直致力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提高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中国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事实仍未改变。本文的研究表明,创新的中国要素就是基于本土巨大的市场规模,通过市场规模来驱动创新。本土市场与规模经济的影响既为本土企业避免“市场隔层陷阱”获取市场能力提供了可能,也为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规模效应的诱因(张国胜,2011)。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也是很直观的,在传统的创新之路难以见效的情况下,借助本土市场持续扩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来驱动企业实现创新是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此外,由于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较大,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加快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摆脱对传统比较优势过度依赖的约束,并逐步将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地区),加快向价值链两端延伸。

制造业市场发展篇2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今天,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作用与日俱增,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市场环境,研究了中小制造企业营销现状,最后提出了针对中小制造企业营销现状的建议。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

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3]任天飞.《市场营销案例解析》[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制造业市场发展篇3

关键词:机械制造 信息化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102-01

现代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在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机械制造方面,我国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在制造工艺、设计理念、生产管理等方面有所欠缺。为了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跟得上市场需求,应加快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

1 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趋势必然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机械制造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只有加速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才能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健康发展。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趋势的必然性,可以从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来看。

1.1 地位基础化

机械制造业不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化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已经迈进“信息化社会”,但仍然十分注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可见机械制造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日益凸现,不可动摇。

1.2 经济规模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很多企业加速了国际业务的开展,尤其实现了全球化规模生产。为了提升企业主要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很多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尤其是增加了科研投资,为了适应多样化市场的需求,增强针对不同市场的机械化产品的系统性和特殊性,机械制造企业只有敏锐地观察不同市场的特点与需求,迅速地捕捉市场和产品动态,才能在规模化经济发展中取得成功。

1.3 产业结构调整

多样化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追求日渐增强,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纷纷采取“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以这一变化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展开,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正逐渐向着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方向转变。

2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经验和生产规模。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制造企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逐渐开始向中国转移,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大量涌入,这为国内机械制造企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每家机械制造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对企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造成管理能力低下,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企业经营成效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而,采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管理能力,促进其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是我国每个机械制造企业的重要责任。

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较低也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中的难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的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更重视发展机械制造业,这充分体现了机械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的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目前,我国不论是机械制造工艺、设备还是生产管理能力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信息化建设无疑是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相信信息化建设对于增强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其市场竞争优势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可分为品牌优势型企业和技术优势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不同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3.1 品牌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策

品牌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指的是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机械制造企业总的领军企业,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甚至引领消费者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产品设计相对丰富,外观时尚,并且拥有较为完善的营销渠道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对于品牌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其信息化发展中可采取以下对策:(1)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不断完善分销系统,应建立客户需求管理系统(如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分销管理系统(如DMS经销商管理系统)。(2)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促进供应链系统中不同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供应链中每个成员的能动力,可以建立SCD供应链管理系统等。(3)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对产品的研发信息、产量、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完善的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准确把握及时进行产品的更新、升级和换代,可建立PLM产品周期管理系统等。(4)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与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及时进行沟通。

3.2 技术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策

技术优势性机械制造企业指的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新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这些机械制造企业都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的产品,并具备持续不断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能力。技术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良好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的机械产品制造技术,还要依靠高水平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高质量的销售服务等,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可采取以下对策:(1)强化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建立研发信息系统,如PLM系统或PDM系统、MES生产制造过程系统、ERP工程资源计划系统等等。(2)加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升技术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办公效率,提升其企业管理能力。(3)强化对销售过程、销售信息的分析和控制,建立CRM系统等,捕捉市场信息、销售商机,提升市场营销水平。(4)可与品牌优势型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协作开发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销售产品。

4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机械制造业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由于缺乏管理、技术方面的经验,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程度还相对较低。为了激发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活力,使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健康发展,应结合企业特点采取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对策,不断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洪斌.试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82.

[2] 林森,赵丽丽.浅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3.

[3] 楚丹妮.信息化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J].湖南农机,2011(1):43.

制造业市场发展篇4

一、虚拟制造应用的一般条件

(一)较完善的市场体系

企业实施虚拟化制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市场,赢得市场,迅速响应市场的需求。虚拟制造将为制造企业节省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满足市场客户需求。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市场可以让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得买方信息和市场需求方向。企业研发出产品时可以迅速投放到市场,并及时掌握市场信心。较完善的市场是制造虚拟化的重要条件,为虚拟化的高效运行提供环境。较完善的市场里拥有众多的客户,他们的需求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性,激励企业不断研发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获取收益。客户的需求和对产品的评价通过市场传递到企业,企业可以根据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

虚拟制造的应用建立在虚拟技术的基础上,而虚拟技术的发展建立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虚拟制造技术是在计算机上实现(模拟)产品从设计、生产到检验、使用的全部生命周期,以便检查和优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在计算机上设计、生产的产品是可视化的所谓“数字产品”,并不要实际的材料、机床和能量,易于分析、校验和修改。在一切模拟和检验都通过后,才采用最佳的工艺和工厂管理方案,进行实际产品的生产。因此,虚拟制造技术的核心,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

(三)高技术高素质人才

虚拟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制造技术。实施虚拟制造除了需要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外,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虚拟制造的应用应培养众多高技术人员,拥有较发达的高级劳动力市场。另外。虚拟企业要求员工对新事物和新技术有较强的掌握能力,产品研发速度和应对市场变化速度要灵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大量高素质员工,有做出决策的能力,降低内部成本。

(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实施虚拟制造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无形资产。通过虚拟化的整合取得外界资源和力量的配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目的。尤其是搞“虚拟经营”,如果企业没有自身的资源优势,就没有主导地位,其虚拟合作极难奏效,即使实行了合作也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运营绩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切面向未来的企业都要认识到他们最重要的资产不再是厂房、机器设备甚至产品本身,而是客户忠诚度、与合作者互相协作的能力、智慧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创新能力、员工的教育及专业水平。

二、武汉制造业虚拟化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支持力度大,但效率不高

武汉市早在2003年就已意识到先进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相继出台了《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了29条优惠政策。2007年武汉固定资产投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额202712万元,比2006年增加0.1%。但是与沿海地区比较。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比较僵化,职能转换缓慢。不利于投资,且政策和规划缺乏体系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牵扯到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协同规划,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仅有意见、纲要、规划是不够的,需要具体的政策体系保证制造业的发展,但武汉具体的政策体系是缺位的,缺乏可操作性和法律依据:另外,武汉先进制造业中核心企业是中央企业。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其影响力有限。全国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排行榜中,武汉政府管理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政府规划能力指数、政府推销能力指数、政府社会凝聚力指数、政府财政能力指数、政府执法能力指数、政府服务能力指数和政府创新能力指数,名次远低于沿海和江浙地带。

(二)产业规模大,却竞争力不强

武汉市制造业有一定的规模。2005年10大支柱产业分别为钢铁、汽车及机械、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烟草食品、纺织及服装、造纸及包装印刷、石油化工、家电。其中钢铁、汽车及机械、光电子信息、环保、烟草及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6大产业规模超过百亿元。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产业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8年公布的最新数据中,武汉2007年前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及机械产值达758.37亿元,钢铁574.02亿元,光电子信息498.58亿元,排名与2005年一致,但产值在不断增加。武汉汽车和钢铁虽然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但竞争力在下降。武汉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固然大,但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制造业产品缺乏世界品牌。在全国范围内领先行业较少且在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没有优势。尽管武汉制造业产品品种比较齐全,但档次不高,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所占市场份额低,知名品牌更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中国500家最大企业集团,武汉仅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烟草集团入围。

(三)人才资源丰富,但流失严重

武汉的科教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同时还是全国科技成果大市和技术交易大市。拥有大批科技人才。据统计,2007年武汉有普通高校55所,在校学生778368人。2007年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武汉的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较高,位列第8。然而近10年来。武汉制造业人才流失严重。武汉制造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致使一部分在职人员通过读书、培训后转行流向高增长或是新兴的行业:另外,由于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致使相当多的制造业人才流向南方和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和城市。

三、加强武汉制造业虚拟化的建议

武汉制造业虚拟化的应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而是由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创造公平、规范、较完善的市场环境。加强政府的信息披露,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防止不正当竞争。其次,创建发展优秀人才保障体系。高素质人才的充足供给是实现制造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基本保证,虚拟制造业的实施需要更多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武汉市政府应及早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人才保障体系。最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虚拟制造业的成功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双方的努力,企业作为制造业实施的主体,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特别是原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应以流程重组的思想对企业流程进行彻底变革。剥离或外包不赢利或颓势的业务,使自己轻装上阵,专心打造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在动态联盟中的核心地位。

制造业市场发展篇5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应用计算机及其设备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新兴技术。本专业面向设计院所、机械制造、轻工汽车等行业,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复合的工作,机械制造技术致力于研究机械产品的整个流程的工程学科。其目标是使效益、质量、竞争力都有所提高。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工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现代机械制造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

多项技术都已经在现代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已经有几项技术可以相当成熟的运用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中。传统的机械制造已经向着高新技术发展,将传统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新技术使机械制造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领域并且贯穿着整个制造业的生产进程。

2机械制造是一项较为综合的技术

为了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采用了制造技术。机械制造除了制造产品的本身,也牵涉到其他与生产相关的各个环节。将这些流程连接成一个集合体,进行集中式的运用。一体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增加了制造企业的经济发展.

3市场竞争在现代机械制造中的体现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提高所生产产品的生产率。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都使机械制造技术不得不进行改革和发展,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这就对机械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进步适应社会发展的产业。随着时间的发展,制造业想要在市场中生存,不仅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提高时间、成本以及质量三者。三者均衡的发展才能够做到符合市场的要求。先进的制造业便很好的将三者进行融合。

4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特点

我国目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还处于初具雏形的阶段,缺乏高新技术。自动化的生产程度不高也是我国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特点之一,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多种技术,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集成化还有智能化。但我国却显得很薄弱,仅有极少的大型企业运用了柔性制造技术。在企业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很好的运用计算机对制造进行管理。国外的企业更是重视企业的生产模式以及管理方式。主张生产产品的精益性、准时性以及高效性。现如今简单化的操作界面是机械制造的形式。用户的界面设计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定的,海量的数控系统更是使用户的操作端产生了很大的界面差异。如果将软件开发进行统一化,规定统一的标准,按照这个统一标准进行生产,会大大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损耗,降低了对技术人员的要求,降低了其操作难度,用户可以自己在窗口的菜单栏或工具兰进行操作。

5生产具有系统性

机械制造技术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技术,而是将多种技术进行融合,多方面发展,也有着较为复杂的流程,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机械制造从生产到盈利,有许多的流程:首先,需要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生产出市场所需的产品;其次,需要对产品进行销售与售后服务,保障产品销售出去并且很好的服务于客户。但是机械制造还是更注重整合,需要将多个环节很好的有效的联系起来,协调好整体,融合成为一个一体化的产业工程。

6提升企业综合性

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并且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地位才是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最终目的。制造业不仅需要考虑生产和制造产品,还应考虑生产出的产品能不能适应市场,符合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产品的专业化设计、生产所需的前期准备,以及售出后的售后保障与服务,都是企业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的一个重大挑战,必须妥善完成各个生产环节。因此机械制造自动化对增强经济水平,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竞争力以及企业的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7面向大众,面向全球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传统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企业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密切了解市场动向,关注市场的发展形式与需求,了解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才可以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有一定的地位。机械自动化技术具有世界性,是面向大众面向全球,面向权世界的一项重要的技术。

8结束语

市场是制造业产品的前提。因此制造业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机械自动化不断地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进行不断地升级,处理好之间的关系,提高生产率获取利润。

作者:陶健 严震 王聪瀛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刚.探析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4(2):202-204.

[2]茆兰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6(12):116+120.

制造业市场发展篇6

关键词 垂直产业关系;市场集中度;利润率;政策

中图分类号 L22; O31; Q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4-0095-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4.015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第二位能源消费国,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过高、发展的环境代价较大等问题。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将该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因此,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目标,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风电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蕴藏量巨大、开发利用技术相对成熟和商业化成本相对较低等特性,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08年底,中国(除台湾省外)风电装机容量从1994年的22.6MW增长到12 172.7MW,年均增长率高达61.8%;风力发电量共计148.29亿kWh,占当年发电量的0.43%,比2007年提高了167%;国产风电设备的新增装机容量市场份额达到75.4%,累计装机容量市场份额达到61.6%[1];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了200多个风电场[2]。中国风电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风电为最终消费品,围绕大规模并网发电为核心,以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包括整机制造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上游企业,以风电场为下游企业的垂直产业结构。1 模型构建

国外学者对产业的垂直结构进行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产业的垂直结构可能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该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3]。第一,垂直结构决定了产业利润在垂直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分配和生产者剩余的总规模[4-5]。第二,产业的垂直结构类型可能会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寡头垄断协调来提高他们在各自市场的实力,或通过减少产品的类型和品种的手段来降低下游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中的横向竞争以影响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第三,产业的垂直结构可以影响下游企业的定价[6]和整个市场的动态定价体系[7]。另外,不同的产业组织垂直结构在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效率[8-13]。

然而,上述研究都从产业的最终产品消费需求这一角度来分析产业组织的垂直结构,且分析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产业组织结构对市场效率和产业内企业行为的影响。这一分析方法忽略了产业的中间产品的需求状况,即忽略了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从而无法探讨上游企业的市场模式和下游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风电场(风电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对风电设备的需求作为连接点,从风电设备制造市场(风电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入手,探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和风电场的利润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当风电场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发生波动时,风电制造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对风电场的利润率的影响力的变化。

1.1 制造商利润最大化问题

设风电制造行业有N个遵循Cournot模式竞争的制造商,其中第i个制造商的利润等式为:Πi=pXi-ci(Xi)-Fi,(1)

式中,Πi为第i个制造商的利润,p为风机市场的市场均衡价格,Xi为制造商i制造的风机数量。c(Xi)为该制造商的可变成本,且为产量Xi的函数。文中所考察的可变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成本,例如工人的工资等。Fi为制造商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的初期投资。另假设整个风机销售市场的需求曲线为:

p=f(X)=f(X1+X2+...+XN),(2)

X1,X2,...XN为市场中各制造商生产的整机的数量,f为产量和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一个短视的设备制造商i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为:

dΠidXi=p+Xif ′(X)dΠdXi-ci′(Xi)=0(3)

其中

dXdXi=1+dΣj≠iXjdXi=1+ΣN-1i=1λi,(4)

λi的含义为第j个制造商对第i个制造商的产量Xi的反应函数。因此,我们得到任一个厂商i的产量Xi为该行业中的其他所有厂商的产量的函数:

Xi=x(X1,...,Xi-1,Xi+1,...,XN)(5)

通过联立这N个方程,可以求出每个厂商的在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的产量。在假设所有厂商均生产同质的产品的情况下,古诺竞争中的制造商j对于制造商i的反应函数为XjXi=1N-1。我们可以得到λi=1N-1。

将等式(3)两边同乘以Xi,然后将N个厂商的一阶条件相加得:

ΣpXi+ΠX*2iX*2f ′(X)(1+λi)X*2-Πc’i(Xi)Xi=0(6)

pΠXi-Πc′i(Xi)XipX=-Π(XiX)2f ′(X)X*2pX(1+μ)(7)

其中

μ=ΣNi=1λiX*2iΣNi=1X*2i(8)

令η=p*f ′(X)X为市场上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弹性,等式(7)的右边即可简化成-Hη(1+μ)。令Σ(XiX)2=H为该市场的赫芬达尔指数。那么,风电设备的市场均衡价格p可以写成

p=ΣNi=1ci′(Xi)Xi(1+Hη(1+μ))ΣXi(9)

等式(9)成立的条件为1+Hη(1+μ)>0,即η<-H(1+μ)。

1.2 风电场利润最大化问题

假设风电场k的利润方程为:

πk=pkqk-ckqk-Fk(10)

式中,πk为风电场k的利润,pk为风电场k的上网电价,qk为风电场的上网电量,ck为边际可变成本,Fk为风电场的固定成本。风电场的固定成本主要来自于对整机等风电设备的投资等固定成本,Fk=pXrk(p为风电发电设备的市场均衡价格,Xrk为风电场k购买的风电设备的数量)。政府对风电的上网电价实行价格管制,所以风电场的利润与上网电量呈线性增长关系。风电场只要保证(pk-ck)qk≥pXrk便可持续生产且利润随着上网电量的增加而增加。

将等式(9)代入等式(10)中,我们可以得出:

πk=pkqk-ckqk-ΣNi=1ci′(Xi)Xi(1+Hη(1+μ))ΣXi(11)

那么风电场的利润πk和风电设备制造市场的市场集中度H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表示为:

πkH=XrkΣNi=1ci′(Xi)XiΣXi1η(1+μ)1+Hη(1+μ)2(12)

由于η的取值为负,等式(12)的取值为负。即,当制造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越高时,风电场的利润率越低。

现令所有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具有相同的边际可变成本,且可变成本与上网电量呈线性关系。即,ci(Xi)=cXi,可以得出ci′(Xi)=c。将等式(12)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得:

πkH=Xrkcη(1+μ)11+Hη(1+μ)2(13)

即为当风电制造业市场集中度提高时,风电场损失的利润额。定义πkH/Xrk为风电场的边际利润率,如等式(14)所示。边际利润率的含义为风电设备制造市场的市场集中度每提高1%时,风电场每生产1千瓦时的风电将会损失的利润额。

πkH/Xrk=cη(1+μ)11+Hη(1+μ)2(14)

2 理论模型情景分析结果

由于关于中国风电产业的公开数据有限,本文无法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理论模型结合真实数据进行计算。只能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尽可能地分析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进行情景分析所使用的主要数据为中国各风电场累计装机容量、中国制造商累计市场份额和外国制造商累计市场份额数据。数据主要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2004-2007)年整理而得。

根据现有的数据,等式(13)中可以直接计算的参数主要有两个:H(市场集中度)和μ。根据这两个参数的定义,H的取值等于市场中所有制造商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根据前文的古诺竞争模型假设,μ的取值和λ相等,即μ=1N-1,其中N为市场中制造商的个数。表1中列出了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计算出的市场集中度H和μ的值。可以发现,中国风电制造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在四年中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市场集中度在2005年时最低降至13.04%,此时的风电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较之2006年(该年市场集中度达到五年之中的最高点,为15.52%)更为激烈。

由理论模型可知,需求弹性η必须要满足η<-H(1+μ)这一个临界条件。根据2004-2007年之间H和μ的取值,我们计算出当η的绝对值大于0.2时可以满足这个时间范围内任何一年的约束条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边际成本数据来源于对风电场平均成本的分析。由于风电设备的价格在风电场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本文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边际可变成本假定为小于或者等于0.2元/千瓦时。

基于表1中所列的计算值和对边际成本、需求弹性取值范围的情景假设,我们计算了在这些情景下,全国各风电场随着设备制造市场的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所损失的利润情况。表2仅列出了2007年利润损失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风电场。假定风电场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弹性为-0.2,风电设备制造商的边际成本为0.2元/kWh,风电场的年平均发电时间为2700小时。表中的利润损失数据为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每提高1%所导致的风电场的利润损失额。例如,2007年利润损失额最大的风电场为察右中旗风电场项目,损失额度为404.5万元。

表3给出了在假定风电场的边际成本为0.2元/每千瓦时的情况下,风电场对风电设备的市场需求弹性从-0.2变动至-2时,由设备制造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增加1%所导致的风电场利润率的变化情况。例如,表中的第一行第一列数字-0.205表明,当风电场对风电制造业生产的风电设备的需求弹性为-0.2时,风电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每增加1%,在2004年将导致风电场的利润每千瓦时降低0.205元。在给定风电上网电价为政府管制的情况下,风电场利润的下降则相当于风电场发电成本每千瓦时增加了0.205元。在给定需求弹性为-0.2的情况下,边际利润率的绝对值在2006年达到最大值。即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市场集中对对风电场利润的影响在2006年达到了最大值。同理,对利润的影响在2005年达到了最低点,仅为每千瓦时0.090 9元,约为最高点时的38%。当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由于风电设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造成的风电场的平均利润损失仅为每千瓦时-0.001 6元左右,仅为当需求弹性是-0.2时所导致的利润损失的1%左右。

图1给出了2004-2007年风电场的边际利润率随风电设备需求弹性的变化趋势。即当把风电制造业的边际成本控制在0.2元每千瓦时,把需求弹性的取值在-0.2至-2之间(该区间的取值步长为0.05)时,风电场的边际利润率随着需求弹性的变化情况。以2007年为例,当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从0.2变动到0.3的时候,由市场集中度的增加所导致的利润损失从每千瓦时0.15元下降到每千瓦时0.03元。当需求弹性的绝对值落在0.3至1这个区间内的时候,利润损失的下降趋势渐缓。当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即当风电场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富有弹性的时候(elastic),利润损失的下降趋势并不明显。

3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从风电产业链入手,分析了风电产业链中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和风电场之间的垂直关系,并定义了风电场的边际利润率这一概念,即风电场相对于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利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风电场边际利润率损失的绝对值和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边际成本呈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即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边际成本越高,由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所导致的风电场的利润损失就越高。另外,边际利润率的绝对值和风电场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呈负相关关系,即风电场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弹性越小,由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所导致的风电场的利润损失就越高。

因此,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促进中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一,给予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税收优惠,吸引和鼓励新的企业进入风电设备制造领域,以降低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提高风电场的边际利润,进而吸引更多投资进入风电场建设领域。第二,加强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市场集中度的监控,在风电制造行业中实施必要的反垄断措施,降低风电企业规模化发展带来的市场过度集中。第三,加快制定并强制实施中国风电产业标准,增加风电设备之间的通用性,从而提高风电场对某一特定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需求弹性,降低市场集中度对风电场利润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施鹏飞.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DB/OL].中国风能协会,2008.省略. [Shi Pengfei. 2008 Statistics of Accumulated Wind Farm Capacity [DB/OL]. China Wind Power Association, 2008. 省略]

[2]李俊峰,高虎.2008中国风电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10. [Li Junfeng, Gao Hu. China Wind Power Electricity Report [R].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ublication, 2007,10.]

[3]McGuire, TW,R. Staelin. An Industry Analysis of Downstream Vertical Integration [J], Marketing Science, 1983,2 (2): 161-191.

[4]Kadiyali V, P. Chintagunta,N. Vilcassim. ManufacturerRetailer Channel Intera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Channel Power: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Pricing in a Local Market [J]. Marketing Science, 2000,19 (2): 127-148.

[5]郁义鸿,管锡展.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Yu Yihong, Guan Xizhan. Vertical Control and Economic Regulation in Supply Chain [M].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ublication, 2006.]

[6]Hastings, JS. Vertical Relationships and Competition in Retail Gasoline Market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ontract Chang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 (1): 317-328.

[7]Chevalier, JA, AK. Kashyap,P.E. Rossi. Why Don’t Prices Rise During Periods of Peak Demand? Evidence from Scanner Data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1): 15-37.

[8]Bresnahan, T,PC Reiss. Dealer and Manufacturer Margins [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5,26 (2): 253-268.

[9]Corts, KS. The Strategic Effects of Vertical Market Structure: Common Agency and Divisionalization in the US Motion Picture Industry [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2001, 10 (4): 509-528.

[10]Mortimer, JH. The Effects of RevenueSharing Contracts on Welfare in Vertically Separated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Video Rental Industry[EB/OL].Working Paper.HarvardUniversity.2002.econweb.tamu.edu/puller/Econ649Docs/mortimer_videor entals.pdf

[11]Asker, J. Measuring Cost Advantages from Exclusive Deal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Beer Distribution [EB/OL]. Working Paper, Harvard University. 2004. faculty.chicagobooth.edu/workshops/AppliedEcon/archive/pdf/asker.pdf.

[12]Hellerstein, R. Who Bears the Cost of a Change in the Exchange Rate? The Case of Imported Beer [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 No. 179, 2004.

[13]VillasBoas, JM, Y Zhao. Retailer, Manufacturers and Individual Consumers: Modeling the Supply Side in the Ketchup Market Place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5, 42: 83-95.

Ver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Powe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WindFarms

DI Yuan1 LIU Xiaoou2

(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A highly developed windpower industry is conductive to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growth. As in other industries,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determinants of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vertical structure is decisive to resource allocation, profit distribution and product prices among different marketing channels. This study answers two questions: ①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it margins of wind farms and concentration ratio of wind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market; ② factors important to the form 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The theoretical model reveal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it margins of wind farms and concentration ratio in upstream market. The negativeness grows stronger while the demand of wind farms for upstream firms becomes more inelastic. The results conclude t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offer tax incentives to upstream firms, monitor oligopoly behaviors, and implement the industrial standard to attract new enterprises to enter the manufacturing market. The new entrants to the manufacturing market will lower the 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 the demand elasticity of wind farms, for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profit margins of wind farms are thereby increas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industry will be more consistent.

制造业市场发展篇7

关键词 生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制造业效率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8-0063-04

一、文献述评与问题提出

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一般认为,生产业指的是用于满足中间服务需求、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向生产型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由于生产业和制造业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现有的相关文献大多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现有的针对生产业和制造业关系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展开讨论。首先看理论层面,学者们的论点可划分为“供给主导论”、“需求遵从论”、“互动论”和“融合论”。“供给主导论”认为,只有生产业率先取得良好发展,制造业才能从中获益并实现自身发展(Eswaran和Kotwal,2002)。“需求遵从论”的观点则对立于“供给主导论”,其核心思想是,制造业优先取得发展是实现生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充分条件,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生产业处于“被动”地位(Klodt,2000;Guerrieri和Meliciani,2003)。 “互动论”指的是,伴随制造业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内部分工的深化,其对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业便会从制造业企业内部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服务机构,但与制造业仍然存在紧密的联系。“融合论”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两个产业进行严格的行业区分已变得越发困难。江曼琦和席强敏(2014)以上海市为例,从理论上测度了生产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程度。高觉民和李晓慧(2011)在对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构造的基础上,以“互动论”作为理论依据,建立了两个产业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刘明宇等(2010)认为,生产主要以结构性和关系性方式嵌入到制造业的价值链条当中,并针对这两种嵌入方式,分别提出了嵌入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从实证研究看,较多学者研究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生产率的关系,如樊秀峰和韩亚峰(2012)选取价值链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生产贸易活动与制造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服务贸易对不同制造业部门的作用及其影响路径存在较大差异。李强(2014)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生产行业的自由化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金融和商务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不同,对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大。华广敏(2012)选取制造成本、交易成本、创新能力等作为高技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制造业效率的中间变量,实证讨论了高技术服务业的FDI提升制造业效率的路径,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但不同中间变量的效应存在差异。刘纯彬和杨仁发(2013)利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产业细分行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生产业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研究,但不同生产业细分行业的影响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交通运输(包括仓储和邮政业)的影响最大。

综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想启发。总的来说,“融合论”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生产业和制造业相互关系的一种较为高级化的状态。目前而言,“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论”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更为吻合。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文章以“供给主导论”作为理论支撑点。实证研究方面,近年来已有大量的学者开始从实证的角度关注生产业与制造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构造指标并建立计量模型,从制造成本、服务贸易、FDI、创新能力、交易成本等角度对两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但迄今还鲜有文献专门从产业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基于生产业创新发展的视角,依次选取生产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相关指标,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其与制造业效率增长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利用生产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政策路径时提供必要的参考和证据。

二、指标选取、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以我国生产业和制造业较为发达的东部9个省区作为研究样本①。根据学界和政府部门对生产业的分类标准②,文中所指的生产业包括金融行业、地质勘探与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行业、房地产行业、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交通运输业(包括仓储和邮政)等六个服务业细分行业。

(1)指标选取。首先,选取制造业效率的变量。国内外研究常用的指标包括产出率、技术效率、劳动生产率等。相对而言,劳动生产率指标更加适用于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因此能够更为客观的反映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冯泰文(2009)、华广敏(2013)、刘纯彬和杨仁发(2013)等学者都采用劳动生产率作为制造业效率的衡量指标。因此,本文将制造业效率的变量定义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字母P表示。其次,选取生产业创新能力的变量。较多文献研究表明,研发支出(R&D)是引起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Cohen and Klepper,1992;Sirilli and Evangelista,1998;谭莹和李大胜,2009)。因此,本文选取R&D经费投入比重作为生产业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用字母表示为TC。现有统计资料中并未公布生产业的R&D投入数据,由于生产业构成了服务业的主体部分,本文以服务业的R&D经费比重作为替代变量。针对生产业的组织创新指标,本文同时选取生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各地区生产企业前100强所占市场份额,即CR100)和品牌化指数,分别用字母CC和BC表示。最后,关于制度创新变量的选取,金玉国(2001)认为中国的制度变迁可以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度、市场化水平等方面加以考察,并对它们进行了定量测度;周业安和赵坚毅(2004)通过选取市场化指数,考察了制度因素对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另外,制度创新也表现为社会公平和诚信的增进,可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数来衡量。因此,本文分别以市场化指数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数作为衡量生产业制度创新能力的变量,分别以字母MC、CP表示。

此外,为提高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同时还选取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比重、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影响制造业效率的主要控制变量,分别为以字母Mtec和FI表示。

(2)模型构建。Hausman检验统计量为5.19276,其P值为0.545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故本文的面板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本文对所有变量均做了取对数处理。

(3)数据来源。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及全国历年的《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以及历次R&D资源清查数据。个别指标在少数年份的数据存在缺失,本文对此采用趋势平滑法予以补齐。

三、实证结果分析

采用LLC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后发现,模型中的所有变量都很好的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说明面板数据是平稳的。生产业创新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见表1。

从回归系数的符号看,绝大部分系数的符号为正且较为显著,这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说明总体上来说,生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制造业效率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生产业制度创新评价指标的市场化指数的系数为负值但并不显著,说明一定程度上,现阶段市场化程度的深化不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攀升。

接下来具体分析各变量的系数。首先,代表生产业技术创新的TC的系数为0.0696。这就表明,增加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首先能够提高生产业的技术水平,实现自身发展,进而通过产业传导效应,对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价值链攀升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最终实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横向上看,中国生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纵向看,我国生产业的R&D经费投入逐年递增,但增幅并不大。

其次,代表组织创新能力的市场集中度指标CC和品牌化指数指标BC的系数分别为0.0502和0.0359,说明生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和品牌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分别带动制造业效率提升0.0502和0.0359个百分点。从国际层面看,无论是市场集中度还是品牌化指数,中国生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如此,国内不同地区的市场集中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以北京市和山东省为例,北京市2012年生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了661.57%,居于全国首位,同期山东省的这一数据却只有5.41%。同时,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东部较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品牌化指数往往较高,中西部较落后地区的品牌化指数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最后,代表制度创新能力的市场化程度指标MC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数CP的系数分别为-0.0393和0.0268,说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对制造业效率提升起到了抑制作用,这与本文的预期明显不符。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在于,现阶段中国仍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建立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既要求我们大刀阔斧、有条不絮地推进对陈旧的、已不合时宜的市场制度的改革和剖解,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制度,只有这样,“市场之手”才能真正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期,新的市场体制还未完全得以建立、巩固和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可能会出现上述研究结果。另外,本文的研究表明,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Mtec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FI两个控制变量也对制造业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的研究证明了生产业的创新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积极影响。现阶段,中国生产业仍较多的内生于制造业,生产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并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独立产业部门的动力仍不足,而导致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其中可能包括制造业规模因素、交易成本因素、生产业本身的发展局限性等等,而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以下可能的路径:生产业创新发展 制造业效率提升制造业的服务需求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生产业加快从制造业中分离生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2005~2012年东部地区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生产业的创新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表现更为突出。值得留意的是,市场化因素阻碍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对此本文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够深入,现阶段仍处于改革的攻坚期,新的市场经济体制须尽快得以建立、巩固和完善。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持续强化对生产业和制造业R&D经费的投入力度,稳妥有序地发展高端生产业,有效提升生产业作为中间服务提供者保障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第二,提高生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一方面,生产业要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满足制造业企业对服务投入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为制造企业提供多维度、高质量的中间服务投入,刺激制造业企业将内部服务职能外包出去;另一方面,分工深化有助于降低服务成本,从而有助于制造业的发展。第三,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充满活力、竞争有序的市场制度,摒弃限制竞争的地区保护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制度建设工作,从根源上对现有市场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第四,推动生产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地位,从而为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注 释]

① 包括河北、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9个省区。

② 包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2007)、国家统计局以及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生产业的范围界定。

[参考文献]

[1] Klodt,H.Structural Change Towards Services:The German Experi-ence[R].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GS Discussion Paper,2000.

[2] Guerrieri,Melician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M].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TI meeting Rome,2003.

[3] Eswarn,Kotwal.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2),401-420.

[4] 江曼琦,席强敏.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53-160.

[5]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51-160.

[6] 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8):66-75.

[7] 樊秀峰,韩亚峰.生产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2(5):4-14.

[8] 李强.生产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基于跨国数据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1):85-96.

[9] 冯泰文.生产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56-65.

[10]华广敏.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中美制造业效率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中介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3(3):80-86+89.

[11] 刘纯彬,杨仁发.中国生产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8):69-74.

[12] Cohen W. and Klepper S. The Trade off Between Firm Size and Diversity in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2(4):1-14.

[13] 谭莹,李大胜.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的文献回顾[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01-203.

[14]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2):24-28.

[15] 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2004(5):9-17.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s always a hot issue in academic field. Based on panel data of 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2 and through construing an empirical model, the article analysed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on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 innovations of producer services hav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re relatively bigger. Howev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marketization index which represent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This is out of the expectation. The article offered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phenomenon and also propose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制造业市场发展篇8

关键词:常州;物流园区;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贸依存度的逐步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推动了物流规模水平不断提升。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和物流产业聚集地,被看做城市经济发展新的潜在增长点,各级政府都在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掀起了物流园区建设热潮。而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2009年第2季度中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中指出:“与当前物流园区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物流园区市场空置率已达60%”[1]。常州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如何科学规划建设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物流园区,避免盲目建设所造成的园区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1常州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1.1促进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需要

常州正致力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由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制造业,迫切需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常州依托苏南板块的良好区位优势,以对外开放带动产业升级,抓住全球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使常州日益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和上海工业后方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对现代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材料、零部件与产品的分拨路线拉长,运输成本与库存成本增加,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保证运输的时效性对常州的物流支持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良好的物流支持系统正成为吸引众多的国内外企业投资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而物流园区是物流支持系统的重中之重。据有关部门对常州的100家生产制造类企业的问卷调查[2],生产企业外包物流服务不超过26%。物流总等高增值、综合所占比重很小,而企业对自理物流中运作成本高的不满意率达30%。生产制造企业中有76%的企业想将企业的物流服务功能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剥离出去,交给物流企业去经营管理,因此物流园区的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2构建特色产业集散地,增强区域经济带动能力的需要

常州有几家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基地,如横林国际地板城、湖塘棉纱市场、江苏湖塘纺织产业交易中心、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江苏国际塑化城等。这些特色产业基地年交易额均超过100亿元。大规模、高频率的生产商贸活动对物流系统有很高的需求和要求,物流园区建设也水到渠成,良好的园区物流系统确保了区域内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还能通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提速”,加快其他领域的“运转”,对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和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1.3优化常州物流空间布局、整合提升物流资源的需要

常州五大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说明了常州物流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性,没有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常州物流企业小、散、弱的状况也影响了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进度,满足不了几个重要产业的发展需求,必须尽快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空间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的物流园区。

2常州物流园区建设的可行性

2.1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政策为物流园区建设带来机遇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生产业对建设现代制造业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因此,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生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强了规划和引导。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了生产业的发展,完成了《常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常州港口发展规划》和常州综合交通体系研究。二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前四年,市交通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近40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优势,建设3~5个交易额超百亿元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四是加强了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常州加强了与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的合作,成立了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常州产学研合作办公室[2]。

2.2区域交通网络不断优化为物流园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交通,城市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城铁、京沪高铁、沪蓉高速公路、312国道、新京杭大运河常州段完成南移,宁常、扬溧高速公路常州段主线实现贯通。城市路网功能完善,市区南北大通道无缝对接。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2 029万吨。民航常州站有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为物流园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3良好的物流业发展态势为物流园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常州市已完成了《常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常州港口发展规划》和常州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目前正加快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网络构架的形成。并力争成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呼应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之一,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与节点。积极引导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建成了GPS系统、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常州通行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国货运信息网。目前,凌家塘物流中心一期已建成运行,奔牛港物流中心新一轮规划建设方案已通过论证,长江常州港录安洲码头群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民航机场也已经完成了升级改造,正向国际物流方面发展,成为苏南地区的货运中心[3]。

2.4较快的物流业发展需求为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

常州有1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新型纺织服装业、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及现代视听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市制造业对全市GDP的贡献份额达34.35%,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5.16%。因此,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对现代物流业产生了巨大需求。同时,特色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也需要便捷快速的物流配套服务支持。所以科学合理的物流园区的建设已势在必行[3]。

3常州物流园区的现状分析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铁、公、水、空交通综合优势。物流交易市场起步也较早,市区目前有5个占地面积不小的物流市场。据行业主管部门调查,5家物流市场中有3家不仅没能跟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就连原来“办公、停车、住宿”的运转方式也无法维持,“物流市场”基本“名存实亡”;另外2家虽然能正常运作,但也存在缺乏系统管理、科技含量低、配套服务薄弱等不足。

3.15家物流市场的经营现状

位于新北区的城北物流市场,是常州市区于1996年建成的第一个货运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0 000平方米,配套招待所、加油站、修理厂等设施,当时进场经营业户近50户,目前只剩下5家;8 000平米的停车场,现在5 000平米变成了仓储,1 000平米左右的招待所也已歇业。

位于五角场东路的五角场物流市场建于1997年,占地22 000平方米,停车面积10 000平方米,配套交易大厅、大型显示屏、商住办公用房等。原来有近40户经营业户,目前已减至6户。三分之二的停车场地堆存生铁。交易大厅则始终未曾启用。

2001年组建的飞龙物流市场,占地64 000平方米,停车40 000平方米。设有交易厅、洽谈室,当时60余户进场,时至今日,交易厅改建成轿车专营店,洽谈室改成网吧,营业大厅租给保险公司,货运经营业户已不足30户。

位于常锡路菱江桥堍的城东物流市场也在2001年建成,占地面积22 300平方米,停车面积3 000平方米。虽然没有配套设施,但由于较好的地理位置,目前市场仍保持40户左右经营户。

2003年建成的城西综合运输市场,位于凌家塘立交桥北,占地99 000平方米,配套商住房22 000平方米,仓储30 000平方米,停车40 000平方米,另有交易大厅、电子信息平台等。因为交通便利,目前经营业户超过300户。

5个市场累计占地20万平方米,现在驻场经营业户近381户,其中从事专线运输的占20%,非专线货物运输的占50%,从事配载、信息服务的占30%。

3.25家物流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3.2.1选址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常州市5个货运(物流)市场的总体布局,在90年代中、后期还是比较合理的,它们促进了常州市货运行业发展,为规范行业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进入21世纪后,市场位置就越来越不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

飞龙物流市场有限公司组建时,紧靠312国道常州段南端,大型货车进出方便,货物集散便利。去年,312国道常州段南移,老312国道纳入城市交通管理,该市场货车进入、货源集散同时受到限制,驻场业户纷纷离开,另找市场。原本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市场,不得不重新调整经营思路。

较早建成、设施较全的五角场货运中心,则纯属当时选址不当。该市场虽位于常州市货源集散较为集中地段,但地处市区东门腹地,货源又主要是市区发送或到达的铁路货物,一般为中短途运输,对货运企业吸引力不大。组建初期的进场业户,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甚至行政干预而来,所以也就失去了创业的长期动力。

原本“领头”的城北物流(货运)市场因其地理位置原因已逐年萎缩,不得不将地块分割,经营仓储等项目。

选址较好的城东、城西两个市场,目前运作较好,但同样面临是否适应城市发展规划的问题。两个市场由当初所在的外环路外面的郊区,变成了工业园区腹地,车辆进出,货源集散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只有了解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后,才能正确选址,使市场稳步发展和壮大。

3.2.2经营环境欠佳,政策保障不够

常州市的物流(货运)市场的配套服务设施,硬件如停车、仓储、办公楼等基本到位,但软件明显欠缺。主要原因是市场服务意识不强,仅停留在招商上,为了招商,甚至吸纳无证无照者进场。目前,入场的经营业户95%以上仍为传统货运,“多小散乱差”现象明显,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也上不了档次。另一方面,常州市道路货运站(场)管理办法迟迟没有出台,市场管理还不到位,造成经营环境不佳。

物流(货运)市场要发展,需花大力气打造本身的品牌。目前物流市场拥有的较为成熟的物流企业为数不多,只有华宇、佳吉、佳佳等几个,且主要集中在城西市场,因此该市场的知名度较其他市场要高。而品牌打造需要政策保障,经营业户进场,大多希望有良好的货运交易氛围,有畅通的信息渠道,有方便的结算方式,有完善的配送服务等,但市场大多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目前,反映市场服务不尽人意较集中的是,有关部门对经营业户运费结算时对车辆吨位营收的限制。如华宇物流每月运费结算需近250万,但开票结算,按其在常注册登记车辆吨位还不到20万,差额十分大。城西市场目前进场业户300户,营收50个亿以上,但可以开票结算的运费还不到10个亿,40亿运费只能采取各种办法开票结算,流失的税费可想而知。5个市场经营业户共381户,流失的税费更是惊人。市场为难,经营业户也感到十分不便。

因此,只有通过政策规范,给物流(货运)市场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再加之市场自身不断完善,树立品牌意识,才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3.2.3专业人才缺乏,行业管理薄弱

常州的物流行业现状是传统货运还处于主导地位,现代物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虽然都冠之“物流”市场,但大多经营业户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只是从事简单的运输配载业务,市场管理人员也普遍缺乏物流管理知识和物流市场管理能力。两种专业人才的缺乏造成了经营者的低层次经营,管理者的不科学管理,成为常州物流市场发展的致命短处。

另外,常州物流市场发展总体规划至今还在完善,常州市道路货运站(场)管理办法迟迟没有出台,行业管理部门对市场内的物流企业缺乏监管手段,这些都成为常州物流市场发展缓慢的因素。

4常州科学发展物流园区的对策

随着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市场的日益壮大,大大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物流园区(中心)的发展需求,如何科学建设适应常州经济发展的物流园区,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4.1加强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

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城市功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园区在规划时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就是要合理选择物流园区建设地址,即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达的工业园区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就是物流园区建设要准确定位:一是要准确定位所服务的产业;二是要准确定位建设的规模。常州的产业带应该说是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比如说城北新区的制造业、城南武进区的纺织业、城东的建材业等,要针对不同的产业带定位相应的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同时又要根据相应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总量和发展前景定位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做到规模适当,不能一味的求全求大,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4.2构建物流交通平台

物流园区需要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才能产生高效的物流运作效应。因此要充分发挥常州现有的沪宁、沿江和西绕城高速公路、沪宁铁路、沪宁城铁、京沪高铁,以及长江深水港、京杭运河、常州民航航空港等综合运输网优势,建设连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之间,以及它们和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货运场站)之间的货运道路系统,形成快速畅通的物流通道网络。

4.3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物流园区之间、物流园区和企业之间、客户和政府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非常复杂,因而各个单位物流信息子系统需要有一个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提供服务。常州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常州”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包括电子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可协调全市各个企业、各类市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可与其他地区的物流平台进行物流信息交流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全面共享,物流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4.4构建物流网络平台

常州正在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城北新区作为常州最早的国家经济开发区,其现代制造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在国家制造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常州现代制造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所以面对大规模的制造产业需求,城北新区物流园区建设迫在眉睫;而城南以湖塘为中心的武进区,原有经济实力雄厚,纺织业蓬勃发展,而武进高新区、经发区、西太湖开发区等开发区建设又方兴未艾,对物流产业的需求十分强劲,所以湖塘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十分必要。再加上常州已有的横山桥建材业,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业以及金坛、溧阳等县级城市的超速发展都需要有相应的物流中心来支撑。所以必须加快建设“两大物流园区-七大物流中心-若干配送中心”的三级物流网络。两大物流园区即新区物流园区和湖塘物流园区;七大物流中心即横山桥、凌家塘、常州港、奔牛、新闸、金坛和溧阳物流中心。

4.5完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物流业是项投资大、回报慢,但综合效益高的特殊行业,政府在规划、用地、税收、资金等方面要给予鼓励和优惠政策。应从立足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高度和打造常州为物流中心城市的高度制定和规划相关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来吸引众多物流业的投资者入园经营,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如提供一定数量的低息贷款、适当减免税收、优先发行债券等,保证物流园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支持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开放性、为区域物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产业政策环境平台[4]。

常州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成长、发展之路,应该是全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出了对物流园区建设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物流园区建设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会走一些弯路,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流市场需求,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来谋划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才是推动物流园区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上海博科资讯有限公司. 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R]. 北京: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2009.

[2] 李旭宏. 常州现代制造业与现代物流[R]. 南京: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07.

[3] 佚名. 常州的现代服务业和物流[N]. 常州日报,2005-09-07(3).

上一篇:听力课的技巧范文 下一篇:金融产业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