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7 12:23:10

新闻学概论论文

新闻学概论论文篇1

关键词:软文概念;软文危害;软文发展;软文研究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97-05

一、软文概念的界定研究

“软文”是一个定义模糊的概念。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与软文有关的概念的流行:软广告,软文广告,隐形广告,公关软文,公关稿,广告性新闻,新闻性广告,有偿新闻等都被归入“软文”行列之中或者与软文联系起来。

事实上,这些概念涉及不同的领域,彼此之间独立或者相交或 者根本就是同一个概念。只是由于业界的不同,或广告领域或公关领域或媒介领域。

确定软文的概念,对于分析研究软文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有很大的意义。

(一)四个相对明确的概念

学界针对新闻性广告,广告性新闻,广告新闻和有偿新闻做出了概念明确。

陈超(2002)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在对新闻和广告的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并且借鉴《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论述:“国内外的一些报刊以新闻形式,将商业广告性内容发表在广告版上,按广告收费,或者注明为广告按广告收费的大块文(即买版块),应视为“广告”,指出该论述指的就是“新闻性广告”。陈超也同样借鉴了《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 即“广告性新闻”也称有偿新闻,一般具有新闻要素,在新闻报道形式中塞进广告性的某些内容。”他认为“广告性新闻”指的是所有的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的隐形广告,起本质是广告。它是广告介入新闻后呈现的异常形态,是广告的异化。他认为广告性新闻和有偿新闻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前者突出本质为广告,倾向于认为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广告对于媒介的介入。后者则强调“有偿性”是对本质为“无偿性”的新闻报道的异化,倾向于在媒体自身找原因。陈超对于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下了定义,为进一步明确软文概念做出了贡献。

王亦高和黄彪文(2007)对上个世纪80年代曾惹起热议的“广告新闻”做出梳理。文中指出:广告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标明“广告新闻”的专版专栏里刊登广告新闻,其实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新闻性广告”;另一种则是完全“不受专版、专栏、专题限制而独立发展的“新闻”,也就是上文的“广告性新闻”。可见,广告新闻是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的总称。邓名瑛(2005)对“有偿新闻”做了详细的论述: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它既可以是个人或组织主动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者实物的行为,也可以是新闻从业人员主动向被报道对象所要钱物的行为。有偿新闻,其在理论界的观点是比较统一的,其要点在于新闻报道本身的“无偿性”和实际操作中的“有偿性”的悖论。

(二)混淆的概念

软文、软广告、软文广告、隐性广告、公关稿等概念混淆。

1.广告和新闻的界限混淆不清

刘欣(2007)提出“新闻性软广告”的说法,并将其简单定义为“新闻里面藏广告,以新闻的方式做广告”,但他在下文则写道:“这则天衣无缝的新闻性广告包含两部分,显性的新闻和隐性的广告,显性的新闻记者和隐性的商家。显性新闻是载体,隐性广告是核心;隐性广告的发话者商家凌驾于显性新闻的发话者新闻记者。”在这段案例分析中,他以“新闻性广告”一词代替了前文的“新闻性软广告”,并用到了“隐性的广告”、“隐性广告”两个名词。

李妮在《潇湘晨报软文现象分析》中对软文界定:即凡是报纸刊登的文章中以新闻式标题出现,并且文中出现企业或单位名称,注明企业或单位联系方式,而且重点介绍广告信息以误导读者进行购买和消费的广告文章,都可视为“软文”,包括报纸版面上以“专版”或某类专在题名称出现的文章形式。这里也将新闻性广告,有偿新闻和软文混淆。

刘艳子和柴贵银(2003)对这种混用的现象提出质疑,指出将“软文广告”和新闻联系起来、批评“软文广告”有意模糊新闻和广告界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软文广告”和被称为“软广告”的“有偿新闻”混为一谈。

刘达(2006)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通过不同的分类分析,得出无论如何分类,软文在操作上的就是试图在模糊新闻与广告的界限。而他认为新闻与广告在本质应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类传播活动。对于软文的界定是通过模糊处理新闻与广告,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传播个别商品或企业信息的一类文章。

尚尔鹏在《报纸软文的话语分析》对于软文几个相似概念的分析后,认为软文在广义上,“软文”指发生在媒介中的新闻与广告的结合或者相融合的现象,这个表述被用来描述新闻与广告之间的“灰色地带”;在狭义上,“软文”指一种媒介文本形式,或者是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文本或话语,它的特点是借助新闻的形式传达广告信息。结合上面对几个与“软文”概念相似的概念的分析,可以对“软文”概念做进一步的界定:“软文”是来自于媒介外部的信源,通过制造媒介事件和向媒介提供源文本的方式,在媒介上以新闻的形式含有广告信息的文本(或话语)。他在这一份定义中没有涉及定价问题,并列出了三点原因。

以上是认为软文是以模糊新闻与广告界限途径来定义的研究。

2.软文广告,软广告和软文的概念的混淆

刘艳子和柴贵银自身对“软文广告”和“软广告”两个概念的辨析有待商榷,文中指出:“软广告”是对“有偿新闻”和“广告新闻”等不规范新闻的形象称呼,因为这些新闻表面上是新闻,实质却是广告,所以被称为“软广告’,而“软文广告”则是“用作广告的软性文章的简称”,属于广告经营的范畴,且有明确的广告标识。他们的论述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是,上文己指出理论界对“广告新闻”的明确界定,它包括有偿新闻(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而新闻性广告就是“在标明‘广告新闻’的专版专栏里刊登的广告新闻”,因此,软文广告(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属于新闻性广告的,也就属于广告新闻范畴内。以此推理,“软文广告”和“软广告”是有部分相交的,这无疑与作者的结论相悖。另外, 他们也将“软文广告”等同于“软文”,在文中频繁换用、混用;而“软文广告”定义中的“软性文章”一词,概念模糊,也未对此作进一步解释。

应飞虎和葛岩(2007)在讨论“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时,则混用了“软文”和“软文广告”两个概念。作者以对“软文”的定义引出讨论的背景和问题:软文是广告行业的一个流行术语,指大量存在于大众媒体中,以新闻报道形式的广告。文中还指出,在我国的语境中,“软文”就以报道形式广告主所需要的信息而言,其意义与英语中“advertorial”,但“软文”掩盖其付费服务性质,混淆广告和新闻报道之间的界限,以达到使读者将付费服务误以为客观报道的目的,而advertorial通常是标明的,多出现在广告栏目之中。在此段关于“软文”的论述之后,下文就直接转入对“软文广告”的危害的讨论,中间并未解释两者是同一概念还是包含关系。

同样的还有襄樊学院的符冰对认为凡是报纸刊登的文章中以新闻式标题出现, 但是文中出现企业或单位名称, 或者注明企业或单位联系方式的, 而且重点介绍广告信息, 以吸引读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 都可视为软文广告, 即使报纸冠以“ 专版” 或某类专题名称的版面也不应例外。这里他所指的软文广告和软文是同一概念

概念混用中比较常见的还有,厦门大学的徐鲁鹭在《我国汽车软文广告研究》里认为软文广告是相对于硬广告而言的,并且没有将软文和软文广告区分开来。也没有将软文广告和软广告区分出来。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杜漪和金艳梅在对网络软文营销研究中认为软文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专业网络营销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是通过在报纸、 杂志或网络等宣传载体上刊登的一种宣传性、 阐释性文章, 包括特定的新闻报道、 案列分析等。这里她们直接把软文和硬性广告对应起来。

目前论文中,复旦大学的周小叶对于实践领域的几个概念有比较全面的区分。她在《三赢的可能行――软文现象的辨与析》对以上混杂的概念进行了明晰。她在在对于广告领域的软广告,软文广告,隐性广告进行了清晰地概念定义并且和软文进行了对比之后。在对于公关实践领域的公关软文,公关稿,新闻稿,新闻通稿,公关新闻稿五个名词进行了概念明晰之后以及他们之间和软文间的区别之后得出以下结论:软文是软文广告(advertorial )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之和。这是讲两个不同业界概念的综合。 即,软文是一种模仿媒体编辑内容的信息编码形式、为广告/公关客户有偿的文本性信息,由于其有广告和公关两个源头,因此可分为软文广告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两种形式。软文广告和公关广告间并非径渭分明,如果软文广告未标注为广告、没有以字体或其他设计排版特征来与区分媒体编辑内容形成区别,那么,其性质就接近于公关软文。

对于周小叶软文是软文广告(advertorial )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之和。这是讲两个不同业界概念的综合这个概念,笔者持支持态度。

概念间的换用、混用和误用、错用,不一而足,无论是实践领域的广告、公关从业人员,还是理论界,都需要更仔细斟酌这些概念,借鉴对广告新闻、新闻性广告、广告性新闻、有偿新闻等概念进行定义明晰和范围界定时使用的关键标准,来明确这些概念的定义并界定其范围。

二、批判性的软文研究(批判的态度和批判的角度)

正是由于各概念的定义和范围不明确、不统一,而其中又确实存在着有偿新闻等明显违规、违法的现象,因此理论界对软文及相关现象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一味批判、一棍子打死。

(一)软文的危害性研究

深圳大学法学教授应飞虎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葛岩撰写的论文《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对第13条的研究》。 他们认为“软文” 掩盖其付费服务性质,混淆广告和新闻报道之间的界限,以达到使读者将付费服务误以为客观报道的目的。他们认为软文是一种欺骗方式,不仅损害了读者,消费者的利益,还是一种不正当竞,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错误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视之为违法。并指出我国《广告法》第 13条也明确禁止这类广告行为。

湖南师范大学的李妮在对于潇湘晨报的软文整理分析,长远的来看,“软文”现象存在的受害者应该还是媒体本身。受众可能因为一次为“软文”的上当受骗而从此提高警惕,商家可以为“软文”的说服功效降低而另觅他法。但是作为媒体而言,真正意义上说并不是以广告为生,而是以读者的注意力和关注力为生,有了读者的关注,报纸才能招募到广告。而一旦读者因为“软文”泛滥而收回对报纸的信任和拥护,那么媒体发行的报纸,也只不过是废纸一叠。到那时,报纸就会落入商家、读者都不愿意理睬的悲哀之境不明,没有一个明确的定性。

刘达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中用寻租理论来诠释他认为的软文:新闻从业人员个人或新闻媒介单位出于利益的驱使,对这种广告主的寻租活动便受之不恭,从而产生“红包新闻”、“有偿新闻”等传媒腐败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新闻的公信力。

尚尔鹏在《报纸“软文”的话语分析》中,通过对“软文”的话语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新闻话语被拖入消费主义的情境中,与广告发生内爆,丧失话语权利,使媒介话语陷入失序状态。如果上面的情况继续恶化的话,那么作为公共利益代言者的新闻话语很可能彻底的从报纸媒介消失,广告和“软文”将充斥整个版面形成一个只为商业利益者代言的“单向度”的报纸媒介。那么报纸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徐瑞希在《软广告入侵新闻――广告新闻化之探讨》中通过对于台湾地区置入营销侵蚀新闻现象的分析后认为这种现象的后果不仅是多媒介伦理的侵害也是对新闻公信力的损害。

同样认为软文对新闻价值危害的研究还有吴晔的《对当下媒体软文的思考》,《软文广告对报纸新闻价值的影响》等。

(二)虽然同为对软文的批判,但是对于软文危害归责于谁,学界出现了不同的两种声音

1.认为责任在广告,软文对新闻是一种伤害

对软文等相关现象的批判最早开始于理论界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广告新闻”的讨论。王亦高和黄彪文(2007)指出,广告新闻的两种形式,从专栏明示到混合编排,广告与新闻的混杂愈演愈烈,读者越来越难以分辨孰为广告、孰是新闻。这一趋势在理论界引发了1983至1987年间广告新闻大讨论。

讨论最初理论界中还以支持为主,到1986年《新闻学刊》第2期刊登曹文秀的文章《应该怎样看待广告新闻》,理论界的态度己转向批评。曹文秀(见:王亦高,黄彪文,2007)在文中指出:“广告新闻以假乱真,有损新闻单位声誉,必须予以坚决否定。”

张西明于1987年发表长文《广告与新闻》,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广告新闻’与新闻道德的原则不相容,已被各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事业所公认,成为国际新闻界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

这场长达四年的讨论由此结束,广告新闻最终被理论界否定。否定了广告新闻,也就同时否定了其包含的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这两种形式。理论界在此后的讨论中也有明确表示应同时整治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的。田玉杰(2008)指出,两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新闻形式,同时淡化了广告标志,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权威度性和可信度。但这种操作方式给新闻传播带来混乱,使新闻媒介变成了广告主的传声筒、代言人,由注重社会利益变成代表广告主一方利益。因此,这两者都是广告对新闻的“入侵”,是伪新闻。

吉林大学的尚而鹏在“软文”话语的生产中,新闻话语的生产者被“委托人”控制,新闻和广告之间的话语秩序失序。“软文”话语产品不再是真正新闻话语,不再是为公众利益服务,而是为市场、消费和利润服务。所以,新闻记者或编辑是在变向的为“委托人”(广告主)进行话语生产,由此而导致的新闻话语和广告话语的关系和话语权力失序,这种失序后的关系则使新闻话语处于依附于广告话语的地位。

作者与暨南大学的刘达同样认为这会使报纸沦为商业的私器,然而在原因归咎方面,尚尔鹏秉持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委托人”才是真正的操作者。当媒介事件和文本纵,当新闻的话语主体被分为“委托人”、“作者”和“赋形者”,新闻的话语主体则失去了话语的权力;当“委托人”借助新闻话语的话语权威,去建构产品、品牌符号,新闻话语则被处于被异化的依附于广告话语的地位。新闻就陷入了这样依附于广告的困境之中。本应作为社会共器的报纸,变成了追求商业利益的私器。那么通过对“软文”的话语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新闻话语被拖入消费主义的情境中,与广告发生内爆,丧失话语权利,使媒介话语陷入失序状态。

复旦大学的徐瑞希认为软文广告表现为广告置入营销入新闻中,“但置入性营销最严重的问题, 正是新闻报道充斥着商品或品牌置入营销的“ 广告新闻化” 现象。”作者认为广告的新闻化严重影响到了新闻的地位,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威胁。因此要谨慎防置入营销侵蚀新闻。

2.认为本质的责任在于新闻道德的缺失

陈雯锐《是消费主义女人,还是母亲?――2004年母亲节专题“软文”分析》,这篇文章将“软文”产生和盛行的原因归咎为报纸媒介向经济效益的妥协――“‘软文’成了缓和经济话语和媒体话语两者矛后的场所之一”,在这方面与以上批评性“软文”研究的结论不同。然而,陈雯锐认为,“比起谴责或批判某种力量的话语呈现,更重要的或许是寻找他途的阅读方式,或者丰富其他话语的可能性”。或者从更为广义的范畴讲,她认为“软文”话语并不构成对其他话语(尤其是新闻话语)的威胁。从这可以看出她虽然提出了但并没有尖锐地提出新闻媒介的道德缺失。

陈超从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两种形态出发,认为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皆是为了促销而进行的付费的商业信息传播行为,是媒体广告经营行为对新闻业务的介入。但“新闻性广告”是广告主规范地购买广告版面、时段,而媒介广告人员却以“新闻形式”。此类广告只是表现形式上的非法,其中的货币交换在性质上说是合法的。而“广告性新闻”从形式到实质都是非法的。“广告性新闻”中,货币交换的对象是记者、编辑和新闻媒介手中的报道权、发稿权。从而把广告主的自我需求、自我宣传冒充为具有普遍新闻价值的信息,把市场行为冒充为公益行为,把广告主个体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共利益。他认为后者的性质比前者更为恶劣。

暨南大学的刘达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中归纳出“软文”的本质特征,然后再从概念上对其界定。刘达认为利益的驱使是“软文”产生的原因,但他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他分别探讨了新闻媒介“创租”和“寻租”两个方面。刘达认为,新闻媒介能够寻租的权力是“传播权利和影响力”,资源是“广泛而高质量的传播行为而获得的受众注意力资源。”因此,“新闻从业人员个人或新闻媒介单位出十利益的驱使,对这种广告主的寻租便受之不恭,从而产生‘红包新闻’、‘有偿新闻’等传媒腐败现象”。

应飞虎,葛岩认为就媒体来说,虽然在法律上媒体仍然是所谓“事业单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化经营”方式已经使媒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化,赢利成为媒体的基本经营目的之一。在这种条件下,媒体自然有刊登软文的利益动机。在此情形下,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制约,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可能结合为利益同盟,共同参与并促成软文广告的泛滥。媒介这种党和政府的“喉舌”,负担着传播党和政府决策、引导舆论等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的特殊地位使得执法主体处于弱势。

对于软文的批判层出不穷,笔者总结这源自于对于软文概念的定义不明以及法律层面上的问题和执法层面上的问题。

三、关于软文的可行性的研究

尽管批评软文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还有一些研究是着眼于软文合理发展的可能性。他们认为,软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在积极探寻如何让软文走上一条合理的发展道路。

就“软文”的非批评研究可见张继明《第三只眼看脑白金――软文策划要讲时代性》、贾吕荣《软文传播――汽车营销“硬武器》、绵阳莱德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经典案例《软文炒出金矿来――“老茶树特色餐饮一条街”广告推广》、哲宇撰写的《软广告带来――全息介质营销理论解读“软文”如何以柔克刚》等。他们在对于软文的定性上都将其认定为“营销传播工具”,侧重于它的商业价值。

黑龙大学的杨燎原则以直邮杂志软文为例从语境和非语境的角度来诠释软文的特点,非语境不在文本研究的范围内。我们着重看他对于软文语境的研究。他通过语境研究,将软文分为新闻性软文,信息型软文和人文型软文。并得出以下结论语言语境来看,不论是否出现产品或企业名称,软文的上下文联系都极其紧密,即上文是信息铺垫,下文或显或隐地传递产品和企业信息。软文的信息量丰富,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软文的商业味道淡,可以使受众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受众主动吸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就是广告传播主体说服的过程这将非常有利于广告传播目的的达成。这肯定了软文在传播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复旦大学的周小叶通过对于软文概念的明确,通过对于报纸,杂志互联网软文的分析,提出了“三赢”的方法。这三赢指的是广告主,媒体和受众三方。对于报纸和杂志纸质媒体,她认为如果软文能够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提供了充实而有深度的内容,那么对于受众而言,其仍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媒体而言,也能维持其个性和声誉;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巩固或重建形象的有效传播方式。因此,这种不仅模仿编辑内容形式、且注重提供信息和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的软文形式,是可以实现受众、媒体和企业的“三赢”的。杂志软文可在受众、媒体和企业/品牌/产品间寻找到一个连接点,在这样一个连接点的基础上去制作、软文,就能实现受众、媒体和企业的“三赢”。对于网络而言,传统的以编辑内容形式呈现的软文能增强其影响力,而其提供的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受众和品牌的亲睐,由此促成受众、企业和媒体的“三赢”。对报纸、杂志和网络软文的叙述中,均可看到,只要切实地从受众使用媒体的需求出发,在受众气企业/品牌和媒体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软文是可以走上合理发展的道路,并实现“三赢”的。

暨南大学的刘达认为,不能一概否定“软文”,应该要具体分析。对于广告领域中,只要与新闻报道无关,新闻报道与广告宣传截然分开即可。如果从公共关系的视角看,无论是广告性新闻还是新闻性广告都具有合理性。公共关系视角中的广告目的不是为了推销商品和服务而是为了树立组织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于是这两种方式就可能产生文中所指的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在具体运作层面,“软文”合理性的边界取决于媒体的“把关”。 作者以为软性文章的合理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探讨范围;二是具体操作。在广告学和公共关系学领域,软性文章是合理的,并且正在为业界人士所广泛采用;而在新闻学领域,如果允许操作,则是否合理的重要决定因素在于其具体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他认为真正的危机来自是否合理操作。

四、总结

通过对软文研究的综述,笔者对前言所提出的三个争议点总结如下:1尽管软文概念的确定到现在还是各执一词,然后已经有些概念从软文概念中脱离出来并以确定了。目前研究中笔者认为复旦大学的周小叶对于软文界定最为清晰,且笔者持支持态度。2 学术界对于软文的危害性大都集中于对新闻的危害的讨论。而造成软文滥觞的责任被分为了两个阵营:一个认为是责在媒体本身,一个认为责在广告主。并引发讨论和深思。3 软文有它的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并且软文既然存在就不存在一棒子打死的道理。有一类软文研究是探寻它合理发展可行性。他们认为软文合理规范理性布局是可以有很积极的发展的。

笔者对于近几个月《南方周末》社会版的阅读中发现,目前软文已经采取了一个更为正面的方式即企业出资对一个社会问题深度调查,并在最后写上某某某企业呼吁社会关注某某现象。这就是软文发展的一个积极势头。

通过软文的研究综述,笔者认为有以下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1.在对软文的批判中,有学者已经对于媒体道德缺失进行了研究。这使人们的焦点从广告本身转向了媒介。除却媒体的寻租权,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导致媒体中的软文滥觞?除却法律本身的不健全,执法是不是也是个问题?2.广告主,媒介和受众共同构成了软文传播的全部流程。受众一直被当做软文的受害者,若软文真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么严重的危害性,那么为什么不能像虚假广告一样,消费者发现是假的就投诉呢?他们或许感受不到受害,或许愿意接受软文,这涉及消费者心理问题。笔者希望可以就软文问题上更深层次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小叶.三赢的可能性――软文现象辨与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刘达.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D].广州:暨南大学,2006.

[3]徐鲁鹭.我国汽车广告软文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4]尚尔鹏.报纸软文“软文”话语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李妮.潇湘晨报软文现象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6]刘艳子,柴贵银.软文广告新探[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3,(7).

[7]应飞虎,葛岩.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J].现代法学,2007,(3).

[8]陈超.论“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J].新闻记者,2002,(1).

[9]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5,(6).

[10]王亦高,黄彪文.正确的判断如何得到确认――以“广告新闻”讨论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7,(3).

[11]刘欣.浅谈新闻性软广告的语用策略[J].科技信息,2007,(30).

[12]符冰.软文广告对报纸新闻价值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6).

[13]杜漪,金艳梅.对我国网络软文营销的研究[D].兰州: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8.

[14]徐瑞希.软广告入侵新闻――广告新闻化之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5]吴晔.对当下媒体软文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8,(2).

[16]陈雯锐.是消费主义女人,还是母亲[J].妇女研究论丛,2005,(1).

[17]王亦高,黄彪文.正确的判断如何得到确认――以“广告新闻”讨论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7,(3).

[18]田玉杰.整治“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势在必行[J].科学之友,2008,(3).

[19]杨燎原.从语境的角度探析软文的特征――以直邮杂志广告为例[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8.

[20]张继明.第三只眼看脑白金――软文策划要讲时代性[J].商界,2001,(1).

[21]贾吕荣.软文传播――汽车营销“硬武器”[J].国际公关,2006,(5).

[22]绵阳莱德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软文炒出金矿来――“老茶树特色餐饮一条街”广告推广[J].广告人,2006,(2).

新闻学概论论文篇2

关键词:新闻报纸标题;隐喻;认知语言学;关联理论

1.引言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履行着其主要的功能:吸引潜在的读者买报纸、引起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注意力、用尽可能少的词描述一个故事等。鉴于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独特的作用,语言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纸标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新闻标题是一种特定的语篇类型,有其自身的形式、内容和结构。目前关于新闻报纸标题的文献主要关注语言特征和文体特征,彭朝丞的《标题的艺术》和《新闻标题制作》,胡永林的《新闻标题制作技巧》,张志君、徐建华合著的《 新闻标题的艺术》和Bell(1991)。关于新闻报纸标题中隐喻研究,曹进、马冬梅(2008)以中国日报为例分析了英语标题制作中的隐喻现象,重点揭示了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隐喻的特点及其传播功能。张一宁(2009)分析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出现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进而讨论了隐喻的重要性。侯慧(2004)以言语行为研究范式为前提,关联理论为核心框架探索英文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的语用功能。朱潇潇(2007)和李洁、蒋莹(2008)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探索其语用功能。宋荣超(2010)以Lakoff 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体育新闻隐喻的认知角度,强调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然而,这些研究单从认知语言学或关联理论解读隐喻,存在不足之处,对言语交际中新闻报纸隐喻词语理解的认知语用机理少有研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读者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如何确定英文新闻报纸标题隐喻特定词语的所指信息并理解其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

2.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读

2.1 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读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隐喻解读的生成和其他解读方式没有什么区别,隐喻的理解并没有特殊的机制,也不存在仅仅适用于隐喻的有趣法则(Sperber& Wilson,2008: 84)。关联理论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最大关联原则和交际原则又叫最佳关联原则。前一原则是指人类认知通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也就是说人类的认知是以关联为取向的,话语理解过程是由单一的关联原则支配的 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程度地寻求关联,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Sperber &Wilson,2001)。新近的关联理论引入了特定概念“ad hoc concepts”,将隐喻等词语的关联理论将隐喻等词语的松散用法视为特定概念建构的语用扩充过程,所以隐喻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是以关联为导向,通过语义扩充和缩小来确定话语中某词的特定概念。

新闻报纸标题是一种明示刺激,发话者为记者,受话者指所有报纸新闻的潜在读者。记者根据新闻的内容和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合适的刺激信号来激发读者进行恰当的语用推理。记者不仅向目标读者传递了信息,同时读者须根据现时语境推导出记者的交际意图。读者在看到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后,假定记者所写的新闻标题具备最佳关联,在关联原则的支配下,构建特定概念,付出努力完成语境效果。

例如:

1)Steel makers mired in red ink (April 7, 2012, China Daily)

将记者的话语作为一次明示交际行为,并引起读者的关联期待,假定记者的话语与读者有最佳关联。根据关联理论的理解程序, 话语的解读始于语言解码,听话人利用已有的百科知识形成语境假设,并在新旧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语用推理,建构特定概念,获取话语的明说和隐含内容,满足对关联的期待。特定概念“red ink”是编码概念的外延扩展,a)一种红颜色的墨水;b)装有红墨水的笔;c) 在财务上,负数用红字来表现(也可以写成“-”)。 如果收支相抵后结余数为负数,就叫做“赤字”。但在此例中满足话语关联性期待只能是c),是其编码概念的扩展。对“red ink”的这一解读,是因为记者的话语与语境密切相关,由于钢铁需求量的下降和持续的高铁矿石价格,国内的钢铁制造商未来的几个月可能陷入亏损的泥潭中。正是在寻求这个关联性解读过程中,读者通过语境构建“red ink”特定概念,“mired in red ink”更形象地传达了钢铁制造商面临的困境。

然而,只要求与关联一致并不能解释明说和隐含的产生过程是否包括其他概念机制,关

联理论规定了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语用制约原则,却忽视了其概念运作机制(江晓红,2011)

2)Obama slams Romney for changing tune on raid targeting bin laden (May 2nd, 2012, China Daily)

奥巴马总统为了寻求在11月份选举中政治优势严厉抨击他的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几年前发表有关通缉本拉登的言论,指责其态度冷淡,不够热心。读者根据这一语境,构建了“slam”的特定概念(严厉抨击)。“slam”原意是指“砰地关门”,“严厉抨击”和“砰地关门”两者以相似性为基础,slam 不仅指关门这一动作,还可指像砰地关门产生愤怒情绪的动作,属于slam 外延的扩展。“slam”一词生动的想向读者呈现奥巴马斥责罗姆尼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

2.2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Lakoff 把隐喻看作是一种理想认知模型:一个意象图式或命题模型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相应的结构上,该模型可用于对更多事件,特别是对抽象事体的概念化、推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扩大认知范围。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Lakoff & Johnson,2003:9) 因此,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知世界的方式。

He is a mule.

这个隐喻是基于人和动物的相似性,“human is an animal”。将mule的属性映射到人的身上。“mule”有很多属性,这里仅将喻体中的一个属性“倔强性”映射到了本体“他”上,而排斥了许多其他属性和特点:动物、长耳朵、吃草、抬头拉磨、笨蛋、蠢货等。但是他们的理论中并没有提到:人们是如何限制“mule”的其他属性和特征,而仅将“倔强性”挑选出来的?其挑选的依据是什么?又如:

3) US may be set to turn over leaf (March 27th, 2012, China Daily )

4) Farmers set to turn leaf as they shun tobacco (April 16th, 2012, China Daily )

5)One leaf is not the whole forest (May 4th, 2012, China Daily)

这两则新闻标题中都有“leaf”,但是在不同语境所指的对象却完全不同,例3)中“leaf”指书中的“一页”,翻开新的一页喻指新的开始,这则新闻在讲中国茶农对推进茶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期盼在美国茶叶的种植量大量增加;而例4)中则指植物的“叶子”,用部分代替整体,喻指其他庄稼。由于种植烟草的成本的提高,58岁的农民改种其他植物。 例5)中同样指植物的“叶子”。读者看过这则新闻的话,就会发现记者在评论“陈光诚”事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美国只是从个别事件大肆渲染中国侵犯人权,却忽略了我国在保护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读者对标题中隐喻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决定了概念映现,决定了哪一个概念映现首先被激活。

3.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许多研究隐喻的学者认为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它们的理论目标和理论假设有很大不同,很少有学者系统地比较这两个理论。但是近来有学者开始思考,鉴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处理隐喻的方面各自存在缺陷,它们有些方面可能是互补的,致力于发展一个全面的隐喻理论(Tendahl & Gibbs,2008:1824)。基于两理论对隐喻的研究,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可以为特定语境条件下隐喻词语的理解提供有力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都关注语言理解中推理机制的作用和性质,但它们侧重点有所不同(张辉和蔡辉,2005)。认知语言学从概念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强调在激活概念结构的过程中认知机制的研究和认知机制在语言理解中的主导作用,认为认知语境是人们在经验认识基础上对某一概念的心理认知构造网络,与长时记忆中的概念结构有关,未对语境依赖性和语用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江晓红,2011);关联理论强调关联原则和语境在隐喻解读中的作用,并将隐喻看作是特定概念建构的语用扩充或缩小过程,只要求与关联一致不能解释明确义和隐含义形成过程是否包含其他概念机制,还应该进一步说明理解过程中概念结构的具体认知操作,进而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特定概念,获得认知效果。

隐喻的关键是确定喻体和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在一定语境动态生成的。把关联看作常项,语境看作是变项,受话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积极选择和构建动态语境假设确定隐喻两域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取信息及其认知效果。即时性话语中的隐喻特别强调对语境的依赖性,影响听话人话语理解的正是动态推理过程中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这些语境假设主要有三个来源:话语的上下文、认知背景和现时情景。因此在英文新闻报纸标题隐喻的解读中,读者在关联的引导下,积极构建语境假设,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进而确定隐喻两域之间的关系,理解记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例如:

6)Green light for Chinese mainland wives (April 26th, 2012,China Daily)

读者将这一话语作为一种明示交际行为,引起读者的关联期待。Green light 作为语用信息处理的起始点,引发了该概念下的百科知识。读者根据现时语境,排除green light作为交通信号灯的外延意义,听话人关注的是词语的内涵意义。因此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读者可构建的语境假设是“交通信号的绿灯指示车辆的通行”,从而建立“香港增加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名额”这一政策和“绿灯指示通行”的相似性,结合人们的社会文化等认知背景,确定特定概念green light,即香港卫生署对内地孕妇实行的宽松政策。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读者遵循省力原则,获得隐喻的认知效果。大量内地孕妇涌港产子,使得香港妇科服务已不胜负荷,香港特区政府叫停产子预约。2012年实行的新政策4所私营医院增加了内地孕妇产子名额,因此会有更多的内地孕妇争相预约。

7)Bumpy road ahead for electric autos (April 24th, 2012, China Daily)

Smooth road ahead for luxury vehicles (April 24th, 2012, China Daily)

Car?sales?stay?on?road?to?recovery (May 10th, 2012, China Daily)

Jilin walking road to prosperity (May 16th, 2012, China Daily)

这四则商业新闻都用到了隐喻词语“road”,读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构建语境假设“development is a journey”,建立商业发展和旅程的相似性,并经由“an object is a human/ life is a journey/ goals are destinations”隐喻模式进行推导,构建在不同语境下特定概念road,从而记者向读者传达信息和认知效果。

从例6)、7)隐喻的解读过程中,关联理论的关联原则不足以解释隐喻理解的全过程,因为关联理论未涉及概念之间的相似关系。隐喻的关键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读者构建语境假设确定概念之间的相似关系,进而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获得认知效果。

4.结语

本文在对新闻报纸标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讨论标题中隐喻的理解。新闻报纸标题是一种明示交际行为,记者意在向读者传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隐喻的完整理解一般涉及两个层面:词语的特定概念识别喻体所指称的本体;获得认知效果。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隐喻的解读过程并不是不可相互借鉴的,他们各自强调的重点能有效地弥补两个框架理论的缺陷。隐喻作为一种概念提示,人类主要的一种认知方式,在话语解释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激活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百科知识,为语用推理提供了必要的桥梁;关联理论提出的关联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又规约着隐喻中两个认知域之间所激活的概念映现,在构建特定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说话人意义的明说和隐含内容,增强其认知效果。因此,读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构建语境假设,确定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并结合隐喻认知模式,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以付出最少的认知努力获得认知效果。总之,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语用推理上的这一互补性进一步拓展了新闻标题中隐喻话语理解研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Bell, A.. The Language of the News Media.. Oxford: Blackwell, 1991.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3]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2001.

[4]Sperber, D. & Wilson, D. A deflationary account of metaphors . In R. Gibbs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84-105.

[5]Tendahl, M & Gibbs, R. 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s on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Elsevier B.V, 2008.

[6]曹进, 马冬梅.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 新闻界, 2008 (4).

[7]江晓红. 转喻的认知语用分析模式. 现代外语, 2011 (1).

[8]李洁, 蒋莹.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中的隐喻. 时代教育, 2008.

[9]宋荣超. 体育新闻标题隐喻热认知语言学分析. 新闻爱好者, 2010.

[10]王寅. 认知语言学.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1]张辉, 蔡辉. 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外国语, 2005(3).

[12]张一宁.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作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

[13]朱潇潇.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现象. 2007.

新闻学概论论文篇3

一、信息的含义

在我国,“信息”一词由来已久,这在我国从古自今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例如,南唐诗人李中曾的《暮春怀古人》中所描写佳句的“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这是目前“信息”一词在汉语里最早的文字记载。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信息”并非我国古代文化中所谓的“信息”,而是西方社会思想发展的舶来品。1928年,哈特莱(Hartley)最早在《信息传输》一文中提出了“现代信息”的概念,他最先提出了消息和信息之间的差异,并假设可以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论等信息科学进入中国,“信息”一词才有了新的意义,从古语变成了新的专有名词,并开始运用在电子学、工程学中。

二、信息在中国新闻学界的影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时期,新闻基本上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才开始逐渐恢复,也渐渐的开始破除新闻界“新闻无学”的坚冰,开始了由“新闻无学”到“新闻有学”的艰难转型。新闻学者亟待为这个几乎没有了独立性的学科找到其合法、合理的依据。重新被启用的概念解决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一是新闻的本质;二是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而可以建立起一个有逻辑层次的新闻学定义体系;三是新闻学学科建构是否合法。信息概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所发挥的作用:

(一)明确“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过去的说法是,“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也能解决问题。也就是事实第一,新闻第二,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相对于“事实”,“信息”明显要更科学、恰当,这个专业科学术语升华了了“新闻”的本质。所以,不如对它进行分工: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信息则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二)新闻是科学,它有自身质的规定性,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信息概念了“新闻工具论”,它利用信息逻辑起点组建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将新闻和宣传划分开,这是新闻本位的回归,它使得新闻的本原功能得以显现,也是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对新闻学是科学的一种认可。

(三)90年代,“信息”这一词语引发了对新闻商品性的讨论。这也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到,新闻不仅使一种精神产品,新闻的生成、传播及接收反馈过程还具有实践和商品生产、消费的特性。随着新闻商品性讨论的深入,人们开始对新闻媒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果媒介将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传播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努力为整个社会提供各种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那么,媒介本身也就具备了社会第三产业的特性。

三、辩证看待信息与新闻学

(一)“信息”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信息与事实虽然指代的是同一对象,但毕竟是两个概念,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事实从本体论出发,属于物质的,是独立于人的认识之外的,即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它,它都依然存在;而信息则是从认识论出发,是为了去除人们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新闻学的语言中,信息是离不开事实的。作为新闻的事实与构成新闻的信息是不同的,事实是新闻的载体,而信息是构成新闻的特定事实的某些要素,信息隐藏在事实里,事实是要通过信息来传递的,只有隐含重要信息的事实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成为新闻。

新闻学概论论文篇4

关键词:新闻英语听力;认知语言学;图式;基本范畴词

新闻英语听力理解在《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2004年版)基础阶段四级中有明确要求:能听懂VOA正常语速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同时高级阶段八级要求:能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如CNN)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问答并能听懂电视事实报道,因此新闻英语听力理解是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必考的内容[1]。同时,由于英语新闻不同于一般的英文听力材料,它不但要求听者能够迅速地捕捉语音信息,准确及时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再现,而且要求听者熟悉新闻背后的相关信息,英语新闻由于其与时俱进特色,包罗万象的内容,简洁准确的语言风格,成为英语学习者重要的信息来源的同时也是学生普遍反应最难提高的部分。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近年将其理论应用与英语语言与其教学的研究论述也成上升趋势,但对认知科学在英语新闻习得方面的研究还尚属少数。本文试以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为依据,深层次探讨新闻英语的词汇、语篇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的图式构建。

一.理论依据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相结合所构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言运用和理解中的作用,同时语言对认知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帮助人更好地思维和认知具有一定关联的新事物[2]。

语言认知的研究首先是从认知心理学开始的,而认知心理学对智能的来源问题提出了建构论,其中以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为代表。皮亚杰深受古典经验主义论的影响,在儿童实验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作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最初取决于遗传,一经和外界接触,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向环境学习,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图式也可以认为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也是个体认识外部世界的基础。智能的发展就是人的认知结构连续地建构和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从建构初级图式到高级图式的实践过程(袁毓林,2004)。

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rn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Vogotsgy)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3]。

二、新闻英语的图式构建

英语新闻听力理解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言语信息解码的过程,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建构想结合的过程。 这种结合是积极的,互动的,创造性的,听者要根据语言材料提供的线索,结合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创造性地建构意义。即头脑中存储的图式越多,就越容易理解英语新闻听力的内容。因此,不断丰富学生的图式,并尽力激活其头脑中的已有图式, 对英语新闻听力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欲就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建构的三大图式――结构图示,背景图示,和词汇句法图式加以具体论述。

1. 词汇图式。

(1) 基本范畴词多

以往语言学界多从传统词性的角度对英语新闻词汇进行划分,而忽视了认知在英语词汇划分中的意义。本节从认知角度探讨新闻英语词汇的特点。认知语言学中的词汇基本等级理论为语言教学中的词的运用频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频率高的词多是基本等级范畴词或在某一语言集团中较熟悉的词汇,它们构成合成词的概率和扩展的隐喻意义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对词汇及语言教学有重要意义。

由于英语新闻具有时新性、文风简洁准确,它所包含的词汇量大,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用词大多比较简短,生动,富有表现力。英语新闻中频率使用最高的词大多是基本等级范畴词或在某一语言集团中较熟悉的词汇基本范畴词汇是事物最早获得的名称,多为词性简单、音节较少的不可分析的本族语词,其组成有较大的任意性,因此,基本范畴词属于中性词,使用频率也最高,而且基本范畴词的构词能力最强。基本词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大体上已经固定,但在它们的基础上用合成法和派生法组合的非基本等级词可以说是无限的[4]。所以英语新闻一般避免私用抽象,空泛的大词,而偏好通俗、表现力强的基本等级范畴词、短语,例如以下BBC的这则新闻:

Goodbye to British Empire

The recent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discovery that the British taxpayer is footing the bill for a family of former asylum seekers from Somalia who are living in a luxury town house in London reminds me that it's exactly 50 years since the colony of British Somaliland became independent. As such, it was by no means the earliest imperial territory to gain its freedom: India, Pakistan, Burma, Ceylon and Malaya had already preceded it in Asia; and so, too, had the Sudan and the Gold Coast in Africa.

单看本则新闻标题中goodbye一词,其构词结构简单,音节较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接触的与人有直接关系的表达告别的语言符号,用在此标语中一目了然,可以让读者在对这一最基本的告别原型概念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联想和概念建构的认知能力,迅速在大脑中将goodbye和各英殖民地纷纷脱离英殖民帝国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幅生动的英帝国体系崩溃的概念图式

不仅goodbye这一词具有基本等级词的特征,said、foot、remind、gain等等很多词都属于基本等级词汇,它们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表现力强。

另外,笔者认为新闻英语中出现的大量的缩略词等专有名词,也应该属于基本范畴词汇,因为它们通常是大写字母的组合,构词简短,且通常特指现实世界中的某一特定事物,比如某一国际性、区域性组织或条约,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和特定机构名称等, 既简化了新闻的长度,节省了时间,又便于听者更快地理解新闻的内容[5] ,如:UNPKF(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国际劳工组织),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英语新闻中出现的这些专有名词指代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听者理解的难度。

(2) 一词多义现象多

由于新闻报道的时间紧迫性,使得记者须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篇幅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不可能向文学家那样对语言仔细推敲,反复琢磨,因此新闻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一词多义即同一词具有多种义项,吉拉尔茨和德克(Geeraerts &Dirk, 1994)研究了词汇变化的结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并总结了词汇变化的三种不同的形式:其中第一项即一词多义。例如, “gate”这个词原意是为人们提供进出并保护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新闻里却经常看到它的引申义,Nixon’s watergate、Clinton’s zipgate、Reagan’s Irangate、Chinese milkgated 等等,这些词语中的gate已经不再是门的原型概念了,而是人们的联想义“丑闻”(scandal)或者“事件”(affair), 所以新闻作者在此用gate来映射哪些政治丑闻或具有新闻效应的热门事件[6]。再比如summary这个词,词性是名词时指概括、总结,而作形容词词性时有即刻的,即决的概念,所以英语新闻里常常出现带summary的短语,例如,a summary expulsion(立即驱逐), summary execution(立即处决), summary proceeding(即决诉讼)等等[7]。

(3) 一物多词现象多

在英语新闻中更是不乏一物多词现象,一物多词即指不同等级的词可以指相同的事物,也被称为形式变化,涉及不同的语言形式,同一词场内的词具有不同程度的一物多词突显,凸显程度最高的词是基本范畴词,而其下属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原型性,而语境变化也会影响范畴等级的一物多词的突显性。在新闻英语中,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选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例如,BBC对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的英语新闻报道中对“胜利”这一概念的表达,除了succeed, win 之外,还用了be unbeaten, take the lead, find no way past, win a World Cup, dominate possession in the opening minutes, outplay, beat, victory,demolish …with a clinical attacking display, be seen as potential dark horses, knockout, defeat , triumph, be unrivalled, be invincible, be top of the Fifa rankings等各种词性的语言表达。而“失败”概念的语言符号,除了fail之外,还有lose, be frustrated, gift Slovenia victory, be eliminated, pushover, flop等等。在上述词语中,不同的语境选用的词语也是不同的。

2. 语篇结构图式

从英语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来看, 其通常属于叙述语体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情节发展的顺序安排新闻材料所构成的纵式结构(张寿康、杨振道、韩玉奎,1984)[8], 一般用于报道体育赛事或犯罪经过等;另一种是按照事件的基本要素排列铺陈的“倒金字塔结构”,是英语新闻中最常见的综括式结构,这一结构主要包括新闻导语和主体,通常新闻的第一句话就是导语,是整条新闻的精髓所在,它简单明了,开门见山地概括了新闻的主题,回答“新闻六要素”中的几个或全部核心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方式。随之而来的新闻主体会对导语内容作具体的阐述和解释,提供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信息。例如下面这则BBC的新闻报道:

Colombia’s new President Juan Manuel Santos and Venezuelan President Hugo Chavez are to meet Colombia for talks on Tuesday. The two Leaders are to discuss their countries’ diplomatic rift, Colombia’s foreign ministry said.

这则新闻导语直截了当地介绍了新闻的几大核心要素. 时间: Tuesday; 地点:Colombia; 人物: Colombia’s new President Juan Manuel Santos and Venezuelan President Hugo Chavez; 事件:to meet Colombia for talks。随之又用一句话简短地对事件内容作了进一步说明:…to discuss their countries’ diplomatic rift…” 可见, 导语在英语新闻听力理解中起着“提纲挚领”的作用,听者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具体细节。因此,帮助学习者建构英语新闻的宏观结构,有利于他们对新闻内容进行积极地、创造性地接受、解码、重组到存储,顺利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

3. 背景图式

根据斯柏伯和威尔逊的相关理论,人们对新信息进行处理时必须使其与已有的旧信息发生关联,即寻找关联,以取得进一步的新信息(Sperber &Wilson, 1986)[9]。由此看来,要想提高新闻英语理解,必须在听某条新闻前对其相关的旧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新闻所要传递的信息。正如安德逊所说的,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每一次理解都需要个人背景知识的参与”[10] 。在英语新闻听力理解中,背景知识同样是语篇解码的基础,“听者已具备的背景知识就像一幅地图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听者把接收到的新信息与这幅地图进行比较、分析,看两者是否吻合,以便正确理解篇章的意义,做出相应的反应”(Carrel,1983)[11]。英语新闻不同于日常交际英语,前者涵盖面广, 从政治到体育涉及各个领域,所以,背景图式的建构在理解包罗万象的英语新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Spain's victorious World Cup squad return to Madrid amid scenes of joyous celebration in the capital city. ”这是一句BBC报道西班牙球队获得2010年足球世界杯冠军凯旋班师的新闻导语,如果事先在大脑中建立起对世界杯的历史起源,和自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以来历届奖杯得主和举办国、吉祥物和主题歌,以及各参赛国家队境况和足球术语等背景知识的图式构建,听懂该系列报道易如反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新闻英语听力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提高相关的听力水平,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通过精听和泛听,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词汇量,对积累的词汇进行分类归纳,以增强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建构并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新闻词汇语篇图式。其次,教师可以在播放某一系列新闻之前,向学生介绍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相关背景图式;在听的时候就能有效地激活大脑中的信息,积极预测新闻内容,加速语篇解码的速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新闻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质的飞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12],应坚持不懈地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言语输入,并定期与学生进行相关的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完善英语新闻的语言图式建构,以提高其整体听力水平和综合言语技能。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文珍. 论图式理论对英语新闻听力理解的影响[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 5), 530-533.

[2]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袁毓林. 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 [J] 国外语言学, 1996(2).

[4]Geeraer, Dirk. Structure of Lexical Variation: meaning, naming and context[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4.

[5]黄贤文. 试议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2) 144-145.

[6]唐婷, 贾德江. 从隐喻看新闻标题中 “门”的英语表达[J], 新西部,2010(4), 108-109.

[7]林梅. 新闻英语分类词典[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8]张寿康、杨振道、韩玉奎. 文章学概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4.

[9]Sperber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d Cognition[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6.

[10]洪丹. 英语新闻听力的图式构建[J]. 文教资料, 2006(8),141-142.

[11]Carrel P L, Eisterhold J C.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 TESOL Quarterly, 1983(17).

新闻学概论论文篇5

关键词:媒介批评;媒介起源;邸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经济社会的当下,媒介事件层出不穷,与之而来的媒介批评也逐渐产生发展并成为体系。但要论媒介批评何时产生,学者们众说纷纭,各自看法观点不一。首先的问题是学者对于“媒介批评”的认识有分歧,再者对新闻媒体的产生的认识上有分歧。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入手,展开对媒介产生以及媒介批评如何见之于新闻媒体上进行论述。

一、对媒介批评的认识

对于媒介批评,学术界起初有三种解释,分别是新闻批评,传媒批评和媒介批评。

新闻批评是我国最开始使用的概念,一种是指批评性报道,实施舆论监督的报道,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附会,因为新闻报道本来就是实施社会公器的职能,不应再继续将新闻批评视为批评性报道来会混淆视听。它更主要的概念应该是对新闻及新闻媒体的批评,如刘建明的《媒介批评通论》。而且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划为文学的一个分支。在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即是对现成的文学进行批评,而非记载批评内容的文学,所以为了整齐划一,也应该将新闻批评视为对新闻报道进行的批评。

1997年刘建明提出传媒批评的概念,其使用是在批评媒介的角度上。后来肖小穗在《传媒批评:揭开公中立的面纱》一书中对社会历史中传媒,结合传播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女性文学等方面对传媒进行批评分析。但这个概念很少被使用。

媒介批评的相关概念首先是在西方提出的,从相关理论著作与批评实践来看,西方其实存在着多个概念,如journalism、criticism、press、criticism、mass、communication、criticism、和media criticism这些词大多数是对媒介的组成要素进行批评。其指的是对大众媒介整体进行批评。大众媒介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除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外,还包括电影,网络,手机,流行音乐,广告等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媒介批评如今在西方已经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构架,如沃里克的《电子媒介批评:应用的视角》,博格的《媒介分析方法》与艾伦的《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这个大众媒介批评的观点后来被一些学者,如黄新生,吴迪的引进,研究经历了“呼吁―评介―整合”几个阶段,逐渐成为学术界对于媒介批评的看法,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一门显学。

(二)媒介批评的理论核心

媒介批评学研究的是对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重要解读,提出修正媒介的传播规范,提出批评媒介的原则,方法与要求。媒介批评学通过解读经验的理论化,揭示媒介的隐蔽性规律,建立媒介批评的概念体系和理论范畴[1]。显然,媒介批评是对媒介进行批判。小约翰说:批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2]。至于如何进行批判,学术界也产生了分歧。

一种说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继西方出现的媒介批评专著,称为批判学派,偏重于对媒体实质及社会功能的宏观分析,高屋建瓴的展开批评,也称学理批评。这种学派将对媒介的批评上升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文化层片上,大致有五种批评视角:(1),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2)社会责任论视角,(3)信息不平衡流通视角,(4)文本分析视角,(5)文化研究视角[3]。

二是学术中的非学理批判,注重对大众媒介作品的的解读与批判,从微观的角度上对特定媒介作品的影响进行批判,在我国非学理批判多而学理批判少。在陈信凌的《媒介批评刍议》一文中认为媒介批评应该由学理批评和非学理批评构成[4]。

(三)媒介批评的起源

有论者认为,新闻批评与新闻起源一起出现,媒介批评和媒介同时产生,都根植于意识同源的互动性[5]。拿欧美来说,美国近代报刊诞生之后就产生了媒介批评,例如,詹姆斯・利温顿在1777年革命结束期间发行《皇家公报》,该报一直捏造新闻,歪曲事实,所以当时的爱国派批评它是“利温顿的扯谎公报。”1665年英国国务大臣派普对《牛津公报》创刊号就发表了评价,虽然认为它“无比美丽,全是新闻,没有评论。”

中国的报纸何时产生,学术界观点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报纸应该出现在唐代,1982年方汉奇《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提出唐代“进奏院状”应为中国最早的报纸。黄卓明先生在《中国古代报纸探源》中提出中国报纸始见于晚唐代。姚福申在《有关邸报的几个问题探索》也明确表明邸报产生于晚唐。

随着考古业的发展,关于中国古代最早报纸的起源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争议,西汉的“邸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一说源于唐代进奏院状报)。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无论是西汉的报纸还是唐代的报纸,其主要功能是皇帝给官僚或地方的诏旨,大致包括官职的任免,官僚的奏章,战报,赏罚等。

二、中国古代的报纸算媒介吗

有观点认为,中国最早的报纸应该算近代的“申报”,他们并不认为唐代或者西汉的“邸报”可以称之为报纸。的确,近代报纸承载的新闻实行舆论监督,传播信息,服务社会的功能,它商业性十足,所以极易产生媒介事件,也易媒介批评的产生于发展。但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报纸”它有以下特点就足以称之为最早的媒介。

首先,传播者,媒介,受众它都具有,宋代还专门设立进奏官(具有邸报记者性质),内夫人、起居郎、起居舍人等进行采写,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士大夫阶层,有当时先进的媒介(竹简或绢帛)和派送人,形成完备的结构。

它履行传播消息,服务受众的职能。并且官僚实施中央的诏旨,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反馈的效果,具有比较完整的功能。

因此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邸报”,无论是西汉还是唐代在报纸,传媒出现的时候,都没有产生媒介批评,若要论媒介批评的起源,西方在近代媒体的产生而出现,但在古代中国这个论点却不成立。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媒介批评的学说构成与视野[N].人民网,2008-12-24

[2]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刘自雄,《为“媒介批评”证明》,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年卷

[4]陈信凌《媒介批评刍议》,南昌大学学报 哲学与社会科学版,1998(3)

新闻学概论论文篇6

遵守逻辑规律对于新闻写作的意义

逻辑规律是人们在进行推理、论证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思维准则。在新闻写作中,自觉遵守逻辑基本规律对于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正确认识事物

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总希望既正确,又效率高。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必须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并作出选择。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把基本的逻辑原理与遵守的规律、规则融入其中。新闻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事物,才能正确地反映给受众。因此,遵守思维的逻辑规律,既有利于新闻工作者面对发生的新闻事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有利于新闻工作者从已有认识推出新的正确性的认识。

2.有利于在新闻工作中准确地表达思想

新闻工作者只有严格地遵守逻辑规律,才能使所报道的新闻具有说服力。这就必须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唯有如此,思维才敏捷而严密,为什么有的话能简单颠倒表述?而有的则不能?这就涉及必须遵守的逻辑规律。如“唯心主义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可简单颠倒表述为“唯物主义者都不是唯心主义者”,但“金子都是闪光的”,你能说“闪光的都是金子”吗?

3.有利于揭露谬误,发挥新闻工作的前瞻性

新闻工作作为舆论监督的一部分,对于维护正义,揭露、批判谬误具有重要作用。为发挥好这些作用,就需要在新闻工作中运用好逻辑这个工具,遵守基本的逻辑规律,揭示和反驳谬误。

综上所述,遵守逻辑规律对于新闻工作者意义重大,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与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逻辑思维,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

传统逻辑三大规律以及新闻写作中常犯的逻辑错误

传统逻辑有三大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三大规律贯穿于整个新闻写作之中。下面笔者就传统逻辑三大规律的定义、内容以及在新闻写作中违反它们所犯的逻辑错误做一简单概括。

1.同一律

同一律的形式为“A是A”,其中A表示概念或命题。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概念或命题必须保持同一性。在新闻写作中,不能用同一个概念反映不同的对象,也不能将内涵和外延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违反该规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例1:上周四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的澳大利亚士兵向伊拉克贸易部长的便衣保安人员座车开枪,导致1死4伤的事件……开枪的澳洲士兵则说,代表团的车辆正开上大街时……澳洲政府尚无撤军时间表。

例1中“澳大利亚”与“澳洲”,不是同一概念。“澳大利亚”是国名,即澳大利亚联邦。“澳洲”则指“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塔斯马尼亚等岛”,二者不是同一概念,这里将它们混为一谈,就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②

“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识地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同一律对命题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命题必须保持其内容的前后一致,不能用一个内容不同的命题替代原来的命题,或者赋予它本来不具有的含义。违反该规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例2:某晚报报道,一汽车司机把一路人险些撞伤,两人因此争吵起来,司机说责任在走路的人,走路不小心;走路的人说责任在司机,因司机开车不小心。争到后来,司机说:“责任不在我,因为我已经开了5年车。”走路的人回敬道:“你开5年车有什么了不起,老子已经走了55年路!”

这两人开始时争论“这次事故是谁的责任”,两人都把责任推给对方,后来却争论起开车与走路资历长短的问题,两人都摆出值得夸耀的资历。这两人在逻辑上就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

“转移论题”通常是因为思维主体没有搞清楚两个命题的区别,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而形成的。新闻写作或文章中常出现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口若悬河,不知所云”等现象,就是转移论题的具体表现。

例3:有个小朋友在看画,画面是一个人在聚精会神地射击。小朋友就问爷爷:“为什么打枪时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爷爷回答说:“如果两只眼都闭上,那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小朋友的疑问是为什么射击时不让两只眼睛都睁着,而非闭一只眼不可。爷爷对这个问题故意避而不谈,而去回答那个众所周知的问题。这在逻辑上就叫“偷换论题”。但爷爷“偷换论题”可能是为了跟孙子逗乐。“偷换论题”是一种诡辩方法,指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的而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矛盾律

矛盾律的形式是“A不是非A”,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为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这个规律要求我们在新闻写作中,不得同时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都断定为真,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矛盾律的逻辑要求体现在概念的运用和命题的运用两个方面。

概念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用同一概念反映不可共存的两个属性。例如,“锋利的钝刀”、“贫穷的富翁”等等。矛盾律更多地体现在命题运用方面。

例4:一新闻专业学生在他上交的写作作业上写道:这条一度被严重污染的河流在3省24市县人民共同努力下,终于被彻底治好了。到目前为止,除了个别河段的污染源尚未查清有待进一步治理外,其余污染因素已得到严格控制。

在这里,既说“彻底治好了”,又说“个别河段…有待进一步治理”,也就是说“没有彻底治好”。这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形式是“或者A或者非A”,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必有一个为真,即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如果都否定,就要犯“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如:一场战争,我们或者承认它属于“正义战争”或者承认它属于“非正义战争”,如果做出“这场战争既不是正义战争,也不是非正义战争”的断定,就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两不可”的错误使思想缺乏起码的明确性——人们无法知道说话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综上所述,遵守逻辑基本规律对于新闻工作来说意义重大,一个新闻工作者逻辑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与新闻写作具有一致性。

注释:

①乃禾:《写文章要讲究逻辑》[J],《新闻通讯》,1984年第5期

②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组编:《办刊逻辑与语言病例评析》[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新闻学概论论文篇7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博弈论方法

问题的由来

新闻传播学比之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所要论及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博弈论方法,就表现得比较典型。

将博弈论与新闻传播学相交叉的思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最热烈的时候,新闻理论界尚无人提到。后来新闻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心理学、新闻学与美学、新闻学与社会学等的研究,开始陆续出现。但新闻理论界在新闻交叉边缘学科研究过程中,一直没有很好地重视新闻传播博弈学的研究。作者在199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一段时间,涉猎了一些有关博弈论的论著,产生了新闻学、传播学与博弈论之间关系的简单联想。这种联想主要是对新闻文化学建构来讲的,从新闻文化的外延角度来看,新闻传播的竞争生态研究,不能缺少博弈论的思想。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有关博弈论的书籍开始增多,后来出现了普及性的博弈论读物,这些书籍大都将社会生活、经济领域、历史经验等方面内容,与各种博弈类型相类比,说明博弈论的道理,但也带来某些副作用,即博弈论的庸俗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博弈”一词在新闻报刊、文章论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新闻传播与博弈的关系,真正被新闻传播理论界重视,是在2004年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上,会上提出“传播即博弈”的观点,并存在争议。2008年10月,孙光海、陈立生的《传媒博弈论》由三联书店出版,有论者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把博弈论引入传媒领域的成功力作。

从新闻传播理论界涉及新闻传播与博弈论关系的话题,或在文章论著中有意识地使用“博弈”概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狭义基础上的理解。仅仅从传媒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博弈。如《传媒博弈论》一书,“将四大主流门户网站、两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四大城市的13家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大媒体平时新闻报道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环境进行分析,从新闻到版面到受众再到发行,通过大量案例剖析与实战推演,总结出各大媒体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从而制定最佳策略。内容包括网络媒体博弈、都市报博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热点新闻与冷门新闻、大新闻与小新闻博弈等”。当然,从最严格意义上来看,该书许多内容还停留在下文所提及的第三种认识上。但就分析比较到位的有关传媒博弈的内容来看,完全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体之间竞争策略着眼,探求媒体的生存之道。

二是广义基础上的理解。从博弈论的广义思想出发,来探讨新闻传播领域中,如何把握新闻活动的规律,有学者称之为“大博弈的思维观”。实事求是地说,新闻传播理论界在这方面的论述还较少。人们由于对博弈论的跨学科性质意义尚不十分了解,所以对这种广义理解还持较为消极的态度。传播与博弈是两个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传播不能用博弈观点去研究。小约翰将博弈论研究归入人际传播理论,说明他已经把博弈论纳入到传播学视野了,不存在谨慎与否的问题。小约翰在《人类传播理论》的前面部分特别提到传播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即所有社会科学理论都存在传播的问题,传播学强调传播的双向性,恰好说明了与博弈论的紧密联系。另一位讨论者强调:“用博弈论解释一般传播现象的做法不可取。”这是基于“传播即博弈”这一命题而得出的观点。应该说“传播即博弈”是不对的,但“传播之中有博弈”,“博弈之中有传播”,在一般的传播现象中存在部分博弈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们注意到,在正常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理性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那种强调博弈论研究对象必须是理性的,从而认定传播学一般现象无法以博弈论进行解释,不尽妥当。我们知道,传播模式研究的前提,也要求理性的状态。[]

三是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理解。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或传统哲学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意义层面,来使用“博弈”概念。诚然,博弈论研究确实离不开这些因素,但所有事物间的这些因素,不一定都是博弈论所讲的博弈。也有在互动反馈意义层面,来理解博弈的,比起前者进了一层,然而也不十分确切。如诸多文章中的“不同文化与黄色新闻的博弈”、“媒体道德与新闻价值的博弈”、“新闻规律与媒体利益的博弈”、“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博弈”、“政府与新闻界的博弈”、“博弈海量信息”等。其中有些文章也道出了某些新闻传播博弈行为,但存在将博弈论泛化的情况。如有论者把主观上的意识与客观上的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念或做法与某一具体的观念或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这都是与博弈论不相契合的。我们只能说是直觉地使用了博弈这一名词,而没有从博弈论的理论角度去进行规范的研究。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专门提倡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博弈论方法,而是力图客观地思考博弈论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究竟能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起到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建构作用,甚至形成新闻传播博弈论这一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可能性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尔1931年提出不完备性定理:第一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在内的形式系统中,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第二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的形式系统自身不能证明它本身的无矛盾性。这个定律虽然是针对数学来说的,但是其革命意义远远涉及科学哲学、逻辑学,而这种情况也注定要影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诚然,新闻传播研究中,也不能将博弈论看做是无所不能的理论。我们研究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可能性,目的主要是运用其基本思想,扩展研究视域,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最合适的地方,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从新的角度描述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规律,调整我们的传播行为,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博弈论最基本的思想,其一,在同一活动中,某事物的行为效果如何,有赖于它事物的行为。其二,是均衡概念。其三,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指行动者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决策选择策略的目的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作决策时可能往往是有限理性。其四,博弈论是竞争与合作的游戏,一般有协议契约。根据以上的简单概括,随之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过程中,有没有相类似的情况?其一,在同一新闻传播活动中,双方各自的行为要视对方的行为而定?其二,均衡概念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实现?其三,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不是理性的?情况允许的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否是追求的目标?其四,竞争与合作的契约关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建立?答案是倾向积极的。

有了上述基本思考,我们再从更大一些的方面来探讨运用博弈论的可能性:

哲学意义。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经济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的普遍性、基础性。虽然,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平行四边形”合力作用,但归根结底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立统一。

博弈论之所以在经济领域呈现出活跃的情况,人们之所以在各类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中发现博弈的因素,是因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交往关系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交往关系决定的。因此,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包括新闻传播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亟须建立一套新型的适应这一体制状况的文化产业伦理。目前可以定义为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就和博弈论中核心理论之一的“均衡”概念相暗合。每一次新闻传播策划、新闻报道活动或具体的新闻传播行为,都存在博弈论的问题,因为在某一次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之间、传受之间等,都有一个行为对策选择的问题,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不追求个体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可能追求的就是整体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如我国文化产业的双赢策略,即博弈论的“均衡”。公益与私利、赢利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一直存在,博弈的均衡可达到社会发展的和谐。

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也有一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问题。

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博弈论最初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筹学下面的对策论。后来应用于经济领域。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西方经济学前沿领域的博弈论,已逐渐变为一种占主流地位的基本分析工具,人们十分重视其方法论意义。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史子集弈的思想无处不在。过去曾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数学,而社会科学的基础可以是博弈论。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正确,但是至少应该承认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传播应用学派的传播模式研究,实际上相当于博弈模型。在我国较为流行的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瑞典人斯文·温德尔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许多传播模型十分典型地体现出这种情况。该书第一版介绍了35个传播模式,第二版介绍了66个传播模式。除了个别早期线性模式外,在控制论的反馈概念出现之后,传播模式越往后越具有博弈的性质,甚至可以这样说,研究当代传播模式离开了博弈的思维,其研究是存在欠缺的,虽然其模式可能并不能完完全全解决实际中的所有问题。

理论建构意义。新闻学、传播学以及中国化的新闻传播学,从它们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建立在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日益融合的时代,在需要破除自然与社会科学鸿沟的时代,谁也不能断然否定新闻传播学领域可以不要博弈论的参与。作为与社会实践互动频繁、联系紧密的社会科学之一的新闻传播学,从来不存在其他学科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超级秘书网

由于受经济学的影响,人们思考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时,可能认为仅仅反映在传媒的经营管理上。这种狭义的理解,导致产生了博弈论不适合一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观点。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中重视运用博弈论,并不是要求新闻传播理论“范式”像经济学那样转向博弈论,并把它作为核心的理论分析工具,而是在理论体系建构中,对博弈论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中合理的内容,吸纳到基础理论中来。更重要的是,将博弈思维作为指导理论研究的一个窗口,扩展新闻传播理论空间。当然,也可以建立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博弈理论”,进行专门的新闻传播学新领域探索。

结语

新闻传播研究对博弈论产生兴趣已有多年,但是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被吸纳与运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对博弈论尚不太熟悉,对博弈论的理解也参差不齐,甚至还存在部分抵触心理,致使研究成果的质与量不甚理想。新闻传播研究需要理论创新,对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路径。研究新闻传播博弈论,对理论研究者提出了知识更新的更高要求。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内部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博弈论无论在广义、狭义还是方法应用上,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关键在于我们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肯尼斯·赫文[美]、托德·多纳著:《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要素》,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施锡铨著:《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罗伯特·吉本斯[美]著、高峰译:《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学概论论文篇8

一、在《概论》课教学中模拟“新闻会”的必要性

《概论》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实践教学,也采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这对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课堂教学占据本课程教学绝大部分,要想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整体作用及效果,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目前为止,《概论》的课堂教学方式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局限学生的思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

新闻会是有关社会组织直接向新闻界有关组织信息,解释组织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形式正规、沟通活跃、双向互动、方式优越的特点。在课堂中模拟“新闻会”,创新教学方式。灵活变通社会组织新闻会的形式和内容,合理利用新闻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学生思维、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唤醒学生的主体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积极启发大学生思考、讨论、比较、鉴别,从而自觉地接受正确思想理念的指导,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突破教材,内容重组,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并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并模仿社会组织部门召开“新闻会”,无疑是学生学习理论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二、在《概论》课教学中模拟“新闻会”的方案

在《概论》课堂上组织学生模拟有关部门召开“新闻会”,活动写入课程教学计划,一学期组织一次,每次一到二节课。每次课程开课的第一节就告诉学生有关的教学活动,并规定将每个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活动举行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习兴趣,广泛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举行。

(一)“新闻会”活动前期安排

召开“新闻会”的前二到三周,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国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选取一定活动主题范围(如课程中某一章的相关内容:中国的国际战略等)并告诉学生。每个学生课后都要查阅相关资料,在“新闻会”举办前设计好2个问题,要讲清楚所设计问题的来龙去脉,当作课程的一次作业,“新闻会”后统一上交。

1.活动角色的分配

活动一般需要1-2名“导演”、1-2名“主持人”、2名“摄影师”、1名音像师、2名记录员、2名会场布置人员、5名评委等工作人员及5-10位“新闻发言人”和记者若班干名。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活动要求

1)“导演”在活动前一周,必须写出活动策划详细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地点、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流程等方面;2)“主持人”提前写好主持词,2名主持分工明确;3)“新闻发言人”学生可自愿提前报名,但在活动前10分钟才确定第一名“新闻发言人”,其他“新闻发言人”现场择时选定;4)每位“新闻发言人”现场回答2名记者的提问,时间5-8分钟;5)每名“记者”每次只能提1个问题,最多提2次,提问时间不超过1分钟;6)每个学生只能扮演一个角色,要认真准备。

(二)“新闻会”活动现场

在教师的指导下,“导演”和会场布置人员负责把教

室变成“会场”。正式召开“新闻会”时,由主持人主持,教师和“导演”在下面陆续随机确定“新闻发言人”。当“新闻发言人”上场后,由记者向他提问。整个活动持续一个小时左右,摄影师将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的情景摄下。“新闻发言人”发言完毕,由评委现场打分,总评委现场点评,评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佳“新闻发言人”、“记者”各一名并颁奖,接着由“导演”进行活动总结、教师点评,最后分组合影。

(三)“新闻会”活动后期视频制作

活动结束后3周内,视频制作人员要将整个活动做成记录片。活动记录片由片头、策划书、整个活动流程组成,中间配音乐、文字,所有参加者的图像及文字说明。视频制作由导演负责、本班同学中电脑高手制作完成。

三、在《概论》课教学中召开“新闻会”的效果

经过多年尝试,实践证明,在《概论》课程教学中,把教师的理论传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新闻会”有机结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学相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并且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各种锻炼的机会,各种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一)改进了教学方式,增强了《概论》课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内容方法的针对性和实践互动性。在《概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闻会”的方式,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趣味与严肃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理论教学在和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极大地体现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互动性。

(二)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教学效果

在《概论》课教学中,把课堂讲授与新闻会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易于也乐于接受理论教育。教师不仅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当代大学生,系统地传授了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的理论知识,守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而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课程实效性也大大增强。

(三)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新闻会”的教学方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煅练了学生胆量,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创新力、组织力、沟通力、主持力、分析力、理解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表达力、随机应变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召开“国务院总理新闻会”,“导演”角色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组织力、沟通力、协调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主持人”、“总理”、“记者”等角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力、创新力及随机应变能力。要想演好这些角色,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课后下足功夫,争取在课堂上将最好的自己展现在大家面前。尤其是大多数扮演“总理”的同学,他们象社会组织部门真正的新闻发言人一样,具备了良好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驾驭群众场面的能力,反应敏捷、思路清晰、举止得体、形象端正。

(四)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上一篇:信息经济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