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2 15:20:08

新闻传播学理论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1篇

一、打破传统媒介研究思维僵化模式,将信息传播分成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 / 消费和再生产

传统的媒介研究方法是以“主体”对“客体”的两元对抗思维模式,简而言之,主体是作为创造者的传播者,客体是接受信息的受众者,信息从主体到客体之间过程是中间的传播过程,这种传统的媒介研究思维方式僵化了受众者的地位,被直接物化或对象化。传播者以直线传播的方式将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给受众者,传统的媒介研究将媒介作为传播者,把其看成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传播工具,受众者缺少自和话语权。霍尔打破传统媒介研究的思维模式,将信息传播分成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 / 消费和再生产,这四个环节概括了信息传播的循环过程,彼此既联系又保持独立性,同时提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传播主体的目的和传播内容,技术、物质工具也在制约着信息的传播,传播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主客体对立意义上直线性,具有间接性。传播过程还要考虑传播者和受众者双方的社会关系、差异性和多元性。

霍尔引入了符号学的观点,信息以符号为载体,组合成语义链进行传播,这个符号载体是以“语言”的规则构成,在符合和意义或者图像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保证了信息的正常流通。传播过程看成是意义能指和所指双重、复杂的符号建构过程,从而展现出传播活动复杂维度。霍尔的理论打开了受众者研究的开端,恢复受众者在传播过程中的本位,他们是有主体意识的个人,不单单是被动接受、被信息制造者操纵的客体。

二、将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形式和受众的解码战略联系起来的编码/解码模式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与媒体研究有着两种范式:其一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实证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等。拉斯韦尔在 《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和取得什么效果。另一条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开创的批判范式,强调对传媒进行意识形态效果批评。在霍尔之前,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尽管不认同这一学派对于媒体社会功能的一味贬低,但却继承了这一学派的意识形态批评路径。

研究霍尔就不得不提到霍尔在媒介文化研究创立的编码 /解码模式。霍尔以广播为例来说明”信息来源”和 “接收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称,“广播员往往关注的是观众未能按他们(广播员)的意愿理解意义。他们真正想说的是电视观众没有在‘主导的’或‘所选的’符码范围内活动,他们期待‘完全清晰的传播’,然而,却不得不面对’‘系统地被扭曲的传播’ ”霍尔认为编码与解码之间符码的不对称,根源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文化关系、社会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结构性差异,传播者按照某种意识形态进行编码之后进入流通环节的信息,在面对负杂的、有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社会时,信息便摆脱了传播者编码时的真正意图,受众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不断变化、对信息积极接受、解构和再生产的过程。霍尔的解码、编码模式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实证主义流派的媒介传播模式,批判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消极受众论,开启了文化研究模式的新纪元。

三、霍尔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传播学研究新范式带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霍尔开创的这一研究范式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虽然存在诸多理论疑点,但对媒介和文化研究产生了迄今犹在的巨大影响,值得中国学界继续深入研究”。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学创造性地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过程分析”方法引入到传播研究中,反对僵化、概念化、封闭化的研究,这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在我国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今天,传播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是绝对不能够忽视的。如果忽略了社会日益被划分为多个话语领地的事实,忽略观众的话语权,传播就可能遭遇失败。因此新闻事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话语实践对于信息建构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意识到只有观众认同主导社会的文化秩序才能实现传播的真正目的。霍尔的这种暗含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意识形态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之下的,更加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在我国,文化生产的主导权在于国家权力机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主导最为核心的部分。文化受众主体主要是大众群体。价值观是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体现着我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需要的到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同。根据霍尔传播学的理论,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解读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在编码时考虑到受众的利益、以及以观众信服的民主的形式展现出来,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属性上来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并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对立关系。因此,由国家权力机构生产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大众之间并没有利益的冲突。我国的新闻工作的重点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主流意识形态之中,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新闻事业将原先处于精英位置的文化传播视点转向大众生活,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形式通俗、易于接受,正逐渐成为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向,新闻工作者应该考虑如何承担起新闻时代的社会责任,真正发挥建构主导意识话语权的功能,霍尔的“文化主义”范式强调文化贯穿于人类的所有社会行为,认为文化建立在传统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霍尔的这一理论启示我国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以新鲜活泼、观众喜闻乐见的表现风格来传达严肃、深刻的新闻主题,以走入大众平常生活的报道方式完成对于新闻的传播。

在新闻媒介现代化的今天,信息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在再生产中进行建构,所以需要新闻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的报道事实和发表言论。对于深入民心的舆论现象加以直接的影响,从而促使舆论向着新闻传播者所期望的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斯图亚特・霍尔的传媒理论作为西方文化研究的代表,带有浓厚的阶级观点和意识形态色彩,我们在吸收和运用时应有所选择和保留,抛弃其中的阶级对立的因素,发展其中传播学的合理要素,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第二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社,2007.

[2]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章辉.电视话语与阶级斗争:斯图亚特・霍尔[J].学习与探索,2012(4).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传媒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传播实践教学

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

部分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

部分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教学

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

作者:柳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雅文.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139-149.

[2]贾平.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传播学教学模式[J].安顺学院学报,2013(10):55-57.

[3]王文娟.对当前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考——访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J].今传媒,2011(2):4-5.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传播学理论 教学思考 优化与整合 学习激情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的统计数据,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8年的148个增长至2005年的661个,短短几年间增长了4.47倍。特别是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部门办学”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传媒相关专业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传播学》作为这些与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相继开设,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同样开设了传播学原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发达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成员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传播学课程理论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一些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段京肃教授发表的《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副教授发表的《新闻学:走出传播学还是走出自己》等学术论文探讨了传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困境。传播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无法绕过这些问题。笔者下面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媒介的变化发展,使得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前沿,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关注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探求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传播学规律。网络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化以及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网络媒体的许多打破传统媒体的新的传播特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同样改变着传播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传播学教学应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地树立新观念、赋予新内涵、整合新架构,不能永远停留在吸收与借鉴的层次上。譬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媒介是否依然适用?为什么?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关系是互补还是排斥?新媒介的普及将使媒介的使用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媒介的运作方式产生影响吗?为什么?如何产生?网络等新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诸多问题需要传播学教学过程中提出或者质疑。传播学教学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相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批判的意识,客观的判断,并学会系统的分析。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4篇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5篇

到了二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起,英国学者将批判性的传播研究进一步推向了深入和繁荣。一方面,他们继承了马克思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另一方面又吸取了欧洲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成果,如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等学科理论。批判理论使传播学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宽,此后的传播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兼具,既看树木又要看到森林;行政研究与批判研究争锋,既服务现实又指出了超越的维度。当然,这些重大发展、完善和普及推广,也使传播学的多学科性质达到了新的水平。传播学的多学科性质,甚至使其自身的制度化和合法性面临质疑,比如许多学者都认为,传播学不是一门学科,而仅仅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理由是传播学多元了,但又缺乏一以贯之的主线。

传播学自身具有多学科的性质,而传播学关注的范围又非常宽泛,如新闻传播、政治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等等,这种从学科基础到学科对象的“双重多元”性质,使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本科阶段的传播学理论教学面对很大困难和挑战。首先,是学生的认识不足,对理论课的学习探讨缺乏准备。新闻院系的定位一般是应用性学科,学生报考乃至进入大学后,都以增加实战技能、为将来从事新闻实践做准备,因此心理上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摄、录、评等方面的应用性课程高度重视,对与此相关的实习实践活动充满激情,而对传播学理论等理论课程则认识不够,对各类传播现象的研究,则往往被视为畏途,或认为与己无关,从而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次,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接受和理解多学科资源构建的传播学理论。新闻院系的本科课程大多属于应用类和实践操作类的,构成传播学基础学科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都没有学习和涉猎。这就使学生对一些具体的理论难以全面理解和把握,也增加了授课的难度。特别是批判学派的传播学理论,对本科学生而言难度更大。约翰•费斯克在自己的著作中,将传播学分为过程学派与符号学派(3),大致对应于以往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划分。而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不仅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学习创见,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学科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

第三,难以把握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全部面目。现有的本科传播学教材,重点是经验学派的理论与方法的讲授与学习。这些研究是具体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研究,方法则主要是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等,量化特点明显,与大学生比较接轨,比较而言是易于学习的。而批判的研究,则没有充分的篇幅和介绍,这就使学生可能对传播学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对传播现象的批判超越维度的养成。最后,理论与现实的对接不足。一是现有传播学理论主要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传播实践,是外国学者研究的成果介绍,这使我们的学生感到隔膜,产生了距离感。二是传播实践和传播技术发展太快,使传播学理论与现实也有一些距离,让学生感到陌生和疏离。比如,由于自媒体、移动上网媒体的普及,以及新媒体内容的私人化、娱乐化,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机会减少。这就容易导致教与学脱节,理论与现实分离的局面。与此相关的是,在国内高校新闻院系中,传播学专业多年来一直是到研究生阶段才设立的专业,本科阶段一般是不开设的。其中原因之一,也是传播学研究理论性强、对基础和研究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传播学专业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已经制度化了,但其内容定位则主要是公共舆情调查和受众调查等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的并不是学理化和研究性的教育。

传播学理论具有多学科性质,使该门课程的教学面对较多的困难与挑战。教学中,教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并正视困难,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同时积极不断地寻找克服这些困难、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

第一,围绕教材,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延伸,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理解的材料。笔者讲授传播学理论课程,使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作者是郭庆光教授。近年来,笔者在授课期间,组织学生对该教材的注释进行开掘与延伸的整理,每讲完一章,即将注释的整理工作布置给若干学生。两周以后,再将学生的整理进行验收,然后以电子版形式分发给全体学生,供大家复习和消化该章的知识和理论,待一轮课讲下来,全书所有注释都进行了整理。对外文资料还要关注和提供其中译本情况。这些注释涉及的文献材料来自于多个学科,通过熟悉这些材料,能对相应的学科、成果有所了解,尤其是有助于理解教材中涉及到的传播学理论和观点,不仅能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指导。因此成为学生学习和深化的重要辅助材料。

第二,注意了解学生的知识地图,在传播学理论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去打通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在这一方面,笔者首先了解把握学生的历史知识情况。传播学理论涉及到印刷术产生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知识,尤其是二十世纪初以来,传播学在与社会历史的互动中的产生和变革情况,更要求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中学时代的历史学习,也可以结合学生大学期间的现代史与中国革命史学习,来形成理解传播学理论的路径。其次就是结合学生的新闻理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传播学理论的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已经有了新闻学的基础,应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积累,使其成为理解传播学的进身之阶。此外,要利用学生思政课中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观,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角度,特别是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和批判学派的理论时,要动用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打通其知识体系。

第三,采用多种方法,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延伸学习。一是为学好这一门课程,结合注释整理和教师提供的书目资料开展自学阅读。二是指导感兴趣的同学修读与传播学理论相关的课程,包括跨院系的选修课程。三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包括音视频资源进行学习和知识拓展。四是教师通过学校的网络共享教学平台,将传播学方面的新成果、观点和热点及时给同学,激发大家关注实践和学习理论乃至研究传播现象的兴趣。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6篇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媒介的变化发展,使得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前沿,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关注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探求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传播学规律。网络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化以及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网络媒体的许多打破传统媒体的新的传播特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同样改变着传播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传播学教学应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地树立新观念、赋予新内涵、整合新架构,不能永远停留在吸收与借鉴的层次上。譬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媒介是否依然适用?为什么?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关系是互补还是排斥?新媒介的普及将使媒介的使用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媒介的运作方式产生影响吗?为什么?如何产生?网络等新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诸多问题需要传播学教学过程中提出或者质疑。传播学教学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相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批判的意识,客观的判断,并学会系统的分析。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闻理论体系;新闻学学科特质;新闻学核心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提出与探讨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方面一个日渐凸显的学术话题。最早从一些学者对我国新闻理论体系学理性的反思开始(刘建明,1991:童兵,2000),再到一些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沈莉,1998;陈作平,2005;唐远清,2006),甚至到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的立项(丁柏铨,2002),直到目前一些新闻理论专著的最新尝试(杨保军,2006),“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无疑正在形成一个阶段性的研究高潮。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研究主要关注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问题,它可以分为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试图描述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范式转型轨迹,一种:是直接探究建构新的高质量的新闻理论体系。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对新体系的建构必然要对旧的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现择其要者,可以概括这类研究的核心观点如下:

1、高质量的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标志着一个学科的成熟。

钟情于“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者普遍持有这样的观念,认为任何一个学科,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一定水平的时候,都会开始进入到一种自觉地追求理论体系建构的阶段,特别是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往往标志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新阶段,对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建设而言,还意味着对全球化进程的参与。杨保军指出: “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尽管文化差异是事实性存在,意识形态的争端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各国的现实状况也有或大或小的不同,但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也促使普世的东西越来越多”。

2、对板块式结构自然思维方式的批判。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最早始于甘惜分先生的《新闻理论基础》,其重点主要是探讨有关新闻的一般原理和新闻事业与现实生活、与群众和与党的关系等问题,初步奠定了板块式结构框架。后来我们的新闻理论虽然受传播学的影响,不断丰富发展,但基本上都不脱板块式结构的模式,并形成了新闻、新闻事业、新闻工作三大块的模式。刘建明先生认为这种结构模式有简单堆砌之嫌,陈作平指出这种建构方法属自然思维方法,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没有将把握新闻实践共相和对各种具体形态的全面统摄作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而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将解决实践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对局部经验的归纳总结和一定的逻辑分析来把握新闻活动的内涵”这种经验式和随机式的研究方法客观上造成了理论内部不断分解和切割使概念不断膨胀,同时又变得支离破碎,解释力度下降。

3、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要求,积极探求稳定成熟的高质量的理论体系。

所谓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要求,就是要使理论体系具有科学的推理脉络、清晰的逻辑起点、严谨稳定的概念层级和无可辩驳的结论。

追逐着上述目标,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如童兵先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书,试图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建构自己的体系,“我的使命是沿着这一公式指点的路径,逐一说明传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应位置、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再比如最近出版的杨保军的《新闻活动论》一书,以新闻活动为线索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新闻活动自身、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活动对象、新闻活动媒介、新闻活动原则、新闻传播规律、新闻活动界限、新闻活动环境等。陈作平先生则提出了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介形态的结构路径。这些探索,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二、反思:如何讨论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思维方式统领下板块式新闻理论的建构模式,希望寻找到一个在全球化时代更具普世性和更为科学的理论框架。而这种科学的理论框架,在目前的探索来看,很显然就是直接以传播学框架为框架,不论是以5w框架结构还是以新闻活动为贯通,这里面体现的都是一种传播学的结构思维和过程思维。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传统的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历史合理性在哪里?二是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可以以传播学的框架取代新闻学吗?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式固然有其经验把握的随意性,但作为人类实践经验的提炼升华,自然也有其现实逻辑的依据。甘惜分先生后来在其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和两个三角。一个逻辑起点就是“新闻”,两个三角则是“新闻――传播者――受众”这个小三角和“新闻控制者――广大受众――不断变动着的现实世界”这个大三角。这种三角理论模型正反映出一种在关系中把握新闻的思路,是我们在未来的理论建构中需要继承的精神遗产。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另一个优势是非常适宜新思想的嵌入。在新闻理论范式转型的过程中,新的思想创新可以以一个个新板块的形式添加进去,从而形成一种“转型新闻学”的特殊样态。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不以所谓的理论体系构建为要旨,却以新闻学基本概念的传达为追求,以对最新的新闻理念的把握为要务。而这,正是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历史合理性之所在。一批学人不主张对新闻理论体系进行过早的建构,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其次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问题。有人认为在西方不存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问题,认为这是一个纯中国式的伪问题。但这正是中国独特的理论语境下所产生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当西方希望通过报刊市场化和大众化解决了新闻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并在新闻理论体系中牢牢奠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地位的时候,传播学才形成,并以其强大的理论张力形成对新闻学内容的丰富。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正相反,它需要借传播学的科学性来消解理论中的僵化的意识形态内容,而后再来确立新闻专业理念,而此时的传播学并不能提供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从理论上弄清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问题,就成为我们考察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起点。

我们认为,传播学的学科特质是结构性、交叉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传播学讨论的是人类传播行为的社会结构性存在。具体说来,它是在社会学结构论的支持背景下,把传播作为一种

社会的结构来研究的。同时,传播学理论也是以5W这样一种结构性过程模型为基础来建构的。也正是由于传播学的这种结构性特征,才衍生出了传播学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开放性,它几乎向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开放,形成了十字交叉路口的现象。

新闻学的学科特质则是主体性、理想性和实践指向性。在传播学出现之前,传统的新闻学是在新闻业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从新闻实践的经验中概括提炼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关于记者编辑操作规范和媒介组织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两方面。传播学出现并成熟后,对新闻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使新闻学摆脱了前科学的经验性研究状况,并把新闻学的逻辑起点确立为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的需求、生产、消费、分配和控制构成了新闻理论的逻辑演绎脉络。在我国,传播学更是具有直接的解放意义,传播、信息、受众等概念丰富了新闻的定义,并使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成为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播学可以取代新闻学。新闻学属于专业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的专业化、职业化理念训练,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专业训练。所以,它是围绕着双重传播主体(记者编辑/媒介组织)而展开的关系研究,如果说传播学是5W模式的过程框架,新闻学却是以两个主体为顶点的关系框架,同时,新闻学中还含有传播学中所不强调的核心价值内容――新闻专业主义以及对新闻实践直接有指导意义的操作原则等内容。

所以,讨论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其根本原则是要尊重新闻学的学科特质,在这个前提下,既要保证理论体系建构的科学性,又要保证理论体系建构的简约性。

三、建构:“新闻学核心”模型图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所在,并指出应该在尊重新闻学学科特质的前提下建构新闻理论体系。这就排除了那种把新闻学扩张为传播学或把新闻学扩张为媒介经营学和操作学的建构取向。这多少有点类似于宁树藩先生建议把新闻学区分为本义新闻学和广义新闻学的思想。但本文更愿意把这种建构取向称为“新闻学核心”建构,并用下面的模型图予以演示: (见下图)

在这个模型图中,新闻学核心由新闻本质论、新闻关系论和新闻理想论三部分构成。在新闻本质论中,主要解决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起源是人类信息交往的需要,信息.的需求、生产、消费、分配与控制是形成新闻、新闻事业主要关系的逻辑脉络这类的问题。其知识背景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思想,如传播观、信息观、新闻生产观等。在新闻关系论中,主要包含六大关系和六大命题。六大关系是记者(新闻)-事实、记者(新闻)-受众、记者(新闻)-媒介、媒介组织-政府、媒介组织-公众、媒介组织-商业,六大命题就是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形态论、媒介属论、媒介体制论和媒介生态论。新闻就是在这些主要关系构成的社会场景中的实践呈现和功能施展。新闻理想论则是指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包含客观性原则和新闻自由理念)。它是新闻事业合法性的根本来源。

四、结语

一直以来,对新闻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一种复杂化的倾向和对传播学的盲目崇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起新闻学的学术地位。这未免走入了误区。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使得传统新闻学中呈零散经验状态的研究在结构性思维的统摄下聚合成了一个逻辑性非常强的体系,具备了一个更广阔的信息传播的结构性知识框架,从而大大提升了新闻学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学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播学的框架可以直接成为新闻学的框架,传播学的结构性思维特征只能潜隐地渗透在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中,作为一种底色而存在。而且,正是由于传播学的存在,新闻学的学科特质才被更集中地凸显出来,而且这种学科特质最终体现在“新闻学核心”的理论建构中。

[作者简介]齐爱军,女,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副教授。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闻学;学科地位;学科发展

根据相关调查和资料显示,我国新闻学学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对其学科地位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加强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注重新闻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加强新闻学理论研究、创新等,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最终推动我国新闻学学科现代化发展。

1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分析

(一)社会学科,具有一定独立性

在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得到认可之前,他必须是一门社会科学,并具有一定独立性。因此,在对某一门学科进行评定时,需要对其研究对象具有的特色矛盾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自身的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等进行分析,才能在了解社会对其学科知识认知、接受程度等基础上,确定其真正的学科地位。

当前,新闻学已经具备上述相关条件:首先,形成、发展方面的历史,有特殊的研究对象、规律、矛盾性等。在实践过程中,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是:第一,各种新闻现象、新闻传播活动;第二,整个新闻传播业,而研究任务是新闻传播过程的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新闻控制者之间的关系;第二,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第三,传播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第四,传播活动和传播业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第一,新闻的本质特征、矛盾关系;第二,新闻传播活动的现状、内在规律等;第三,新闻工作的方法、原则等;第四,新闻从业者的要求、职业特征等。最后,研究成果。例如:新闻学已经成为我国中的发展的社会学科,其学科地位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并成为影响力、潜力、发展空间巨大的学科。由此可见,新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已经拥有较高的学科地位,并且,其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二)与传播学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传播学是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主要是指广播、电视等多种大众媒体,即在社会性大众传播业形成后产生的。因此,传播学的前身是新闻学,而新闻学的发展为传播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并且,上述两者在某些地方是相同,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一样的意义。总的来说,新闻学、传播学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他们具有的科学内涵、特点不一样,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也不相同。第二,他们相互借鉴,没有门户之见,以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进步、长远发展。第三,新闻学的思路很开阔,需要创新、转变观念,并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进一步完善自己,并促进自身学科体系更加科学、系统。例如:对传播学的很多研究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行为科学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等,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效果,从而使新闻学学科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进一步提高。第四,传播学需要注重价值取向的合理调整,严禁急功近利行为出现,并注重理论思维的增强,加强学科研究的理论增次、科学性、系统性等,才能进一步完善自身,最终提高自己的学科地位。第五,加大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力度,进一步扩大为新闻实践、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层面,并合理运用西方传播学。

2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发展路径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新闻学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历史新闻学。一般指的是新闻事业史,以对中外新闻业的产生、发展等多方面的历史进行研究。其次,理论新闻学,主要指的是新闻理论,通常是研究如下内容:第一,新闻本质特征;第二,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第三,社会生活中新闻事业的地位、作用、功能等。最后,应用新闻学,一般指的是新闻业务,主要包括的应用知识有:第一,新闻电视;第二,新闻摄影;第三,新闻编辑;第四,网络传播;第五,新闻采访,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等的不断发展,传媒业经营、管理问题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传媒业经营与管理也逐步成为新闻学的研究内容。

总的来说,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路径有:

首先,新闻学学科创新的各种依据。在实践过程中,新闻学学科想要更好发展,必须对创新给予高度重视。首先,宏观创新理念提出的实际要求,一般指的是:第一,理论;第二,观念;第三,体制;第四,机制,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需要注重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树立现代化创新理念、创新精神等。在新闻学学科研究中,创新有着极大意义、价值,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汲取更多新的知识、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对于获得新的研究成果有着极大作用。与此同时,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新闻学理论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恩更快、更好发展。

其次,新闻事业发展要求新闻学学科创新。在世界各国网络愈加频繁的情况下,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局面越来越复杂,需要注重新闻学学科创新,才能促进新闻工作方法多样化发展,从而在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等的基础上,提高新闻学研究成果。

最后,注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体系构建。在新形势下,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是各种媒介的融合,需要注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构建,才能真正满足我国新闻事业、新闻学学科的发展需求。第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体现。在实践过程中,新闻学学科发展,需要注重新闻学理论体系体现的如下几种性质:一是,党;二是,政府;三是,人们的耳目喉舌,并严重按照国家的相关方针执行,等等。第二,具有中国特色指的是:尽量满足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需求。在进行新闻学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时,需要体现如下两个方面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一是,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时期;第二,新闻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并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等等。

由此可见,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发展,需要根据我国当前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全面总结以往的各种优秀实践经验,并准确掌握新闻学理论原理、相关概念等,提高新闻学理论研究成果,才能更好的发挥新闻理论工作者、实务工作者们的作用,最终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性发展,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体系的重要需求。

3 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新闻学学科的建设力度变得越来越大,给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因此,充分巩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合理运用各种实践经验,并进一步完善新闻学理论体系,对于促进我国新闻事业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有着极大意义,也是我国新闻事业不断创新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吴飞.重新出发:新闻学研究的反思[J].新闻记者,2015,12:4-13.

[2]郑保卫,雷小毅.不辱使命不忘责任真情付出追求效果――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J].今传媒,2013,01:5-10.

[3]柴菊,胡翼青.“新闻学何以成为科学”的发问与消声:王中新闻学思想再认识[J].新闻春秋,2013,02:86-91.

[4]段显迪.新时期新闻写作研究及其发展趋向探析[J].科技传播,2014,03:24-29.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政治传播;政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历史;

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政治传播研究是在大众传播媒介有了一定发展后才出现的;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和研究对象看,大众媒介与政治的关系也是政治传播研究的主流事实上。我国学者邵培仁曾做过有益的尝试,他认为政治传播学是“研究政治传播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本质及规律与操作的谋略和技巧的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可是,他强调这只是一个“功能性的定义”[1](第8页)。

政治传播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这些研究大都是零散的只言片语。在上世纪中期,西方学者才把政治传播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单列出来加以考察,并进行建立政治传播学学科体系的尝试。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认识到了政治宣传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也让人们认识到大众传播与政治这两种社会现象有密切的关系。在政治传播现实受到关注的同时,也随着传播学的发展,学者们创造了许多的与政治传播相关的传播理论,如社会理论、知觉理论、功能理论、游戏理论等等[2](第48-51页)。政治传播研究的序幕由此揭开。因此,考察我国的政治传播研究。综观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百年历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一、萌芽期

从第一批国人创办近代报刊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是我国政治新闻学研究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政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都深刻影响着新闻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许多报人举起了新闻自由大旗,反对迫害言论自由的行为,有学者甚至认为当时中国已经确立了“自由主义”新闻学术和教育体系[3](第611页)。抗日战争开始后,报纸服从宣传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和根据地不断扩大,我党的新闻事业也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逐渐成为主导性的新闻思想。

但是在这个阶段,政治传播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指出,“国之强弱,则在于其通塞而已”,并称报纸是国家的“耳目喉舌”。通过实践和苏区的新闻改革,总结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宣传理论,对宣传的策略、方法和任务等等都有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对宣传工作的论述主要出现在领导讲话和报纸文章之中。我党的宣传理论更关注群众的重要作用,坚持党和群众办报相结合。这也是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这个时期的政治传播研究有2个特点:1、关注大众传播媒介的工具理性。2、研究大都停留在现实层面上。

二、低潮期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人们转向“以党报为本位”的新闻研究,连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新闻观也被极左思维取代。这一时期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政治传播的研究论文,政治传播研究几乎毫无进展,连政治传播研究萌芽时期那种停留在现实层面的思考也几乎没有。在如此重视政治传播的年代,政治传播研究却相对滞后,这只能说是一种遗憾。对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和新闻观也未作深入探讨,原因有两点:(1)在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高压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教条及硬性规定。(2)新闻教育发展滞后,新闻学科发展缓慢。

三、勃兴期

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是我国政治传播研究高速度发展的时期。拨乱反正后,极左的政治思维得到了纠正,同时,大众传播媒介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新闻研究开始复苏,西方政治传播学理论开始进入中国。有的学者则开始尝试建立政治传播学理论体系,比如最重要的两本书就是张昆先生的《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2003)。邵培仁先生的《政治传播学》(1991)和此书目的在政治学和传播学这两门学科之间架起桥梁。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标志着我国学者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治传播学理论体系。《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一书则试图“对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进行全景式描述,探讨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艺术及其功能的调控,揭示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4](第1页)。该著作融合了众多中西方政治学、传播学理论,与国内同类型研究相比,此研究显得相当深入。

这一时期的政治传播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1、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2、马克思主义仍是最重要的指导理论。3、对西方政治传播学的介绍还比较简单,研究还比较薄弱。4、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使用的是定性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很少。从整体上看,我国政治传播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政治传播学研究在萌芽时期过后就进入低谷,对于西方政治传播研究来说,发展还比较滞后。与西方政治传播研究相比,我国的政治传播研究明显还缺乏多样性。

政治传播学与本国政治生态有密切的相关性,政治传播的智慧与经验也大都来自与本国的政治实践与传播实践。所以,政治传播学的主要面向应该是本土研究。近年来,虽然我国学者已经在历史和现实层面开始了对本土政治传播的考察,但还有很多处女地尚未开垦,政治传播研究的本土化仍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祝基滢.政治传播学[M].台北:三民书局,1980.

[3]张育仁.自由主义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新闻传播学理论范文第10篇

新闻学有着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世界上最早研究新闻学的是德国,在19世纪中期,德国人普尔兹出版了首部新闻学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人开始把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的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初步建立了新闻学学科,此后,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开设了新闻学系,把传统的新闻事业工作上升到科学的学科建制,并初步定义了新闻学学科的基础知识。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外国的传教士把新闻学传播到了中国。在19世纪中期,传教士们开始向中国读者介绍报纸的观念和相关的知识。在维新运动时期,我国兴起了办报热潮,梁启超等改良家强调了报纸的重要意义,认为报纸可以决定国家盛衰。进入20世纪以后,新闻事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时新闻学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全面探讨。在1903年,我国翻译并出版了日本学者松本君平的《新闻学》。随着西方新闻学思想的传入,我国学者开始独立编著自己的新闻学著作,其中,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徐宝璜的《新闻学》最为著名。这些学者根据西方的新闻学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初步阐述了他们对新闻学的见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新闻学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发挥新闻学的宣传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坚持新闻学与人民群众密切的联系。进入了1957年后,由于扩大化的反斗争和连续10年的“”,中国的新闻学学科停滞不前。

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一时期新闻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闻学也到了发展,并与世界各国展开新闻学术交流,促进了我国新闻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新闻学学科的初步建立和体系的完善。

新闻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是新闻学成熟的标志。在1920年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设立我国首个报学系,拉开了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序幕。此后,我国的一些院校相继设立新闻系,据统计,1920年后,我国约有14所正规的高校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新闻系所,可见,新闻院所当时已经是“热门学科”,建立新闻系也成为当时的风尚。

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建立,大学的新闻学学科建设意识逐渐增强,并不断探讨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和体系建设问题。

在此时,新闻学学科获得了进一步细化,并与其他学科展开了学术的交流。当时的复旦大学“不仅注重新闻学与新闻编辑、新闻写作的紧密联系,而且把眼光投向了社会,设置了新闻纸法与出版法、新闻广告研究、商业新闻研究发行、杂志经营与编辑等课程。”通过进一步细化学科内容,扩展了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内涵,也促进了新闻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新闻学的理论一向薄弱,体系极不完善,缺少自身独立的学术概念系统,经验性学科的概念较多。例如我国新闻学的体系,按照传统的经验划分为理论、历史、业务三个板块,而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广播电视的普及和网络传播的兴起,为我国的新闻学增加了新的学科内容,迫切需要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和体系的建设。

三、进一步发展加强我国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和体系建设的途径选择。

随着新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新闻学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新闻学理论和体系的建设。加强自身独立的学术概念系统建设,加强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既要把目光聚焦于现实问题,同时还要有大胆的理论开拓和体系的建设。

(一)从“纯学术视角”审视新闻学学科的理论问题。

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步虽早,但是过去的研究中,主要是把新闻视为政治的工具来研究。例如洪仁?就曾提出报纸主要起着宣传政治思想、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同志也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因此,我们需要从“纯学术视角”审视新闻学学科的理论问题,加强新闻学学科“纯理论”的建设和体系的完善。

(二)深层次的学科理论和体系建设。

随着新闻实践的深入,新闻学理论必然会获得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走进了市场,中国的新闻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对人们群众的生活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作为“第四媒体”逐渐兴起,各种媒体形式逐渐融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国的新闻学学者对当前新闻实践展开学术研究,把当前的新闻实践上升到理论形态。有学者对当前的新闻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概括:“新闻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传媒资本市场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媒体霸权研究,新闻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媒介批评进入‘预热’阶段。”可以看出,我国的新闻学学科在新闻实践中获得了深层次的发展,并逐渐指导着新闻实践的发展。

(三)展开了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丰富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内涵。

首先,加强与传播学的交流和融合。我们知道传播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背景和研究风格,但传播学与新闻学又具有相似的研究概念体系,通过与传播学融合交流,可以借鉴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吸收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其次,研究新闻学的学者们在研究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还注重了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涉足于其他学科领域,学习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不断突破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加强了新闻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和体系的完善。

上一篇:石雕技术范文 下一篇:秋季嫁接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