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29 17:16:05

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1篇

在新媒介形式下,地方院校欲提升教育水平,首先要形成自身的个性特色,这不仅需要在学科方面有精准的定位,还要避免简单复制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教育模式,一味追求大、全的教学方式。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社会与行业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有了变化,尤其是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变强,这便要求地方院校充分分析市场需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改变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从而培养出有差异竞争力的人才。地方院校应及时发掘和搜集本地区的现有及潜在资源,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事业单位、传媒单位,一方面寻求合作教育的方式,培养订单式的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发现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前,地方院校应该根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以体现自身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的目标,进行精准定位,而不是照搬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在充分分析自身发展形势之后,地方院校需要做适当的调研,发掘当地可以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开设专业的情况,进行分类分级;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和运行情况,发掘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既满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予以就业推荐。地方院校可以订单的方式,根据地方相关单位提出的明确的规格需求,培养定向的人才。比如与各类媒体、广告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沟通,确定他们紧缺的人才类型,在现有培养方案允许的基础上,调整培养的重点,以小班、精优班为单位,培养专门人才。此类人才不仅能适应当地的企业,还能在同类城市中相似企业进行就业。同时,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传媒行业从业人员走进学校和课堂,将市场的变化、需求以及从业技能及时地带给学生。地方院校与传媒单位合作,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还应从实践中总结分析工作经验,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突出地域性的差异,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就业率高,较之其他同等院校的学生也更有竞争力,院校的培养模式也将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促成自身的更好发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地方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类人才应在理论知识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还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向着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强,多方向、宽口径的方向发展。而媒介融合的推进,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转化到教学中,各院校则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加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创新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很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财政、师资、生源以及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局限了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设备方面的欠缺,使得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展遇到很多阻碍。这便要求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的创新,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校内的实验实训课程更应该进行革新。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首先促发了观念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时,不仅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要先传输给学生在新闻、传播、媒体方面的全新理念,让学生对自己学、做的事情有全新的认识,再注重应用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创新。在以往的实验实训教学中,也已经在使用项目式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做专练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项目式教学应该更多地结合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传播的变化展开,采用模拟式与实操式相结合的方式,渐进式地推进,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到创造,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训练。在实验实训的内容方面,还应根据地方院校的地域特色,适当结合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模拟演练及深度创造。比如,可以根据当地媒体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其设计并制作相关的产品,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调研和可行性调查,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来自于《教育与职业》杂志。《教育与职业》杂志简介详见)

2.充分发挥实习、见习基地的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一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毕业生很少能迅速地接手业务工作,并做出良好的成绩,这不仅仅是学校培养的责任,还需要与社会沟通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习、见习基地的开发,不仅能补充在校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行业一线工作的深入了解。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媒介环境的快速转型期,媒介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和应用,一方面能解决地方院校由于经济等原因而面临的硬件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中体验学习,有助于日后就业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习、见习基地,定期定量地向实习、见习基地输送学生。初期以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技术、理解行业的经营理念为主,下一阶段则应由学校牵头,以专业资深的教师带队,配合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项目的合作,将实习、见习转化为行业生产力,真正地为企事业单位做出产品,体现成效,这样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三、提升教研转化力,服务地方经济

新闻传播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还要求教师以及学校都具有前卫的实践意识。作为教学单位,高校要做好教学和科研,更要重视教研的转化。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实现科研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更能体现其本身的应用型特征。在教研转化的实践中,地方院校可以结合研究所的方式展开。首先,研究所的建立能够促进学科及专业科研队伍的完善,形成科研梯队,从而有助于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研究;其次,研究所形成科研效益之后,不仅能够服务于地方企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学校的品牌推广,让地方企事业单位对学校有更多的了解;最后,研究所可以切实承担政府、企事业单位、传媒行业相关的新闻传播方面的科研项目和应用型研究课题,以研从用,以用养研,从而充分地结合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做到产学研的良性发展。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可以根据本地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展开品牌传播、宣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地方的传媒、广告行业的具体运作需求,打造适合本地企业发展的具体方案等。地方院校的研究所不仅能够搭建起学校、企业和传媒的桥梁,还能为本地经济的品牌化发展做出贡献。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地方院校更需要充分运用其自身的地方优势和机遇,紧抓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从应用型本科教育出发,形成更具合理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具有更强专业思维、技能和实践力的专门型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2篇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传媒形态的推陈出新与传媒产业的整合重组已是当今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这一变局中,新闻传播也正应势而动,从规则、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在发生巨变。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的变化有以下几方面:

⒈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过去,传统大众媒介基本垄断了新闻传播。为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集与新闻信息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及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通讯员。虽然不少媒介开设了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信息,但这类信源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者相比,采用率也较低。网络的出现赋予了普通公民一种崭新的角色:新闻报道者。当年美国“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丑闻案的揭露无疑是这种新角色的证明,它使大众媒体感受到了另一类挑战者的存在。在网络传播更加普及、媒介规制也相对宽松的一些西方国家,普通人新闻乃至创办媒体的案例层出不穷,“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近几年来成为引人瞩目的热门话题。

“公民新闻”使人们注意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可以一改往日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他们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置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在去年“华南虎”事件以及“3・14烧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传播活动中,来自民众的信息和观点所激发的舆论威力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公民新闻”对传统大众媒体的最大挑战是,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其次,“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以突发性新闻事件为代表,其报道方式正逐渐从以往的专业记者报道方式向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相结合的报道形态转变。在新闻事件现场,任何一位公民,都有可能是“临时记者”。任何一位公民,也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来源。公民记者在扩大传统新闻媒介报道面、弥补重要新闻专业记者不在现场这一缺陷的同时,也开创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传统专业记者的信源采集形态。因为公民记者的身份通常是多重的,他既可以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又同时是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和采访者。除此之外, 到BBS、个人博客、公民新闻网站等公民新闻载体上寻找新闻报道线索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的常规作业,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都得益于此。

还有学者提出,维基(Wiki)技术是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07年5月25日,浙江在线会同浙江省内70多家媒体,联合国内外各大知名网站,共同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开展了一项名为“浙江一日”的活动。这一活动不但有专业记者参与,还欢迎广大网友来当一天记者,提交文字、图片、视频,往论坛灌水,开博客贴文,用手机发送感想和心愿。在24小时论,有560多篇文字报道、620多幅图片、300多篇博文、800多篇评论和16件动漫作品在网络上集成。研究者认为“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博客,而是在同一主题下的维基理念的信息建造”,并预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信息采集、信息编辑、信息播发技术的便捷,随着互联网用户人群的数量增长和分布区域的扩大,维基技术会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改变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①

⒉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融合新闻”在本世纪初出现,是以媒介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改变为前提的。如美国最早进行“融合新闻”尝试的媒介集团之一――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于2000年投资四千万美金在佛州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取名“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r),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及其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还有集团网站的编辑部门集中起来运行。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使三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 这一集团的成功经验表明,大众媒介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种媒介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联合行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而且,不同类型媒介的联合运作,能够对已经占有的媒介市场起保护作用。比如报纸因为电视、网络媒介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市场不断被侵袭,发行萎缩和广告销量下降在所难免,产品单一、单独运营的报社很难应付市场变化。但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介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因此,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这一观点不无道理。

在我国,虽然受制于体制与行政管理等因素,跨媒介的“融合新闻”还没有充分展开,但一些传统媒介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改革已有不少成果。如获得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名专栏的“焦点网谈”栏目,就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河南日报》、河南报业网与手机短信平台三方面的资源与渠道创办的,这个栏目围绕公共生活中的各类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展开讨论,发动广大网民畅所欲言,编辑也同时组织一些专家名人重点发表意见,稿件在网站上首发,报纸在每周二、四刊登两个整版的同名专版。“焦点网谈”还设立了子栏目“短信民声”,报社24小时开通手机短信平台,接收群众的建议与投诉、收集新闻线索。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事无巨细,党报编辑都要向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将结果及时在网站与报纸上对社会公开,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思路。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态为基础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限,如报纸新闻局限于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主要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在这样的基础上,各媒介形成了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新闻采编流程,日报按24小时的周期运转,电视根据新闻滚动与栏目架构的需要操作,网站则实时进行新闻信息。而建立在媒介融合基础上的“融合新闻”却不同,要在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形态的媒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新的流程。采编管理不再是一报一台一站各行其是,而是跨媒介的团队合作,是对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

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必将带动新闻编辑部组织结构及其角色和功能的变化。2006年11月2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首席执行官Craig Dubow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集团旗下的所有报纸都将设立崭新的“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让原先的报纸读者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任何他们喜欢的平台,接收新闻和信息。信息中心分为七个功能部:数字部(以数据库为基础快速搜集新闻和信息)、公共服务部(媒介监督)、社区对话部(原评论专栏的延伸,帮助实现传-受交流和受-受交流)、本地新闻部、内容定制部(为小众市场定制专门信息)、数据部(生活类“有用”信息)以及多媒体内容制作部。这一改革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进一步突出本地新闻和信息优先于全国和国际新闻信息的地位;二是发表更多的由受众贡献的内容;三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跨平台更新和新闻和信息(报纸的作用从而下降、网站的作用因此上升);四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舆论监督作用。②

我国新闻媒介同样开始了组织重构与资源重整的探索。如《上海证券报》提出,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推进报网融合,推进形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等项工作。把“中国证券网”和《上海证券报》全面融合,实行一个班子,一套架构。不设立重叠机构。对报网统一业务生产流程,统一考核。把报社的盈利模式从比较单一的信息披露收入转变为内容产品收入、活动产品收入和互动产品收入。《上海证券报》记者的名片上都印制了两行字,上面一行是《上海证券报》,下面一行是“中国证券网”。该报负责人说,要不了多久,大家名片上的两个名称会翻过来,上面印“中国证券网”,下面一行才印《上海证券报》。③2007年,《广州日报》成立了“滚动新闻部”,也是加速媒体融合的一个举措。无论中外,新闻传媒的改革尝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在远不是评价其成败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媒介”还有一种前景,那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如像电子纸这类新介质,甚至今天我们还难以想象的更新一代的媒体,能将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等信息终端的功能和特点汇聚于一体,通过无线传输,成为未来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接受终端。对于这样的新媒体而言,“融合新闻”必将超越“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这一界定,不只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而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

⒊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相比,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一代媒介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为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传播,因此,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这种新格局一方面造成新闻信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也促成人们对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更多依赖。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在专业人才、传播经验和社会公信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传统媒体,更具备诠释新闻的资格和能力。但如果不注意通过与新媒介的融合扩充信息容量、改变新闻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整合加工新闻信息的水平将很难提高。

随着技术发展,网络媒体的融合功能仍在不断增强,接受与新闻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新闻信息传播将普遍采用多媒体方式,最终在新的终端介质上实现听、读、看、写、说、录等等手段的自由选择和组合,新闻传播体现出更加自由、更加人性化和更加方便快捷的特点。值得重视的是,随着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对新闻传播内容整合加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对内容精准定位、对表现方式适当选择、对传播流程有效地进行控制与管理,成为所有新闻媒介面临的新问题。

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从美国初步获得成功的“融合新闻”案例中可以看到,融合媒介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知道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地表现。因此,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类人才不是高校能够培养的,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具有多种媒介工作经历并有管理才干的业务人员成才希望更大。

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这种全能型的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新闻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来获得的,目前美国有一大批新闻院校、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著名新闻学院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此外,“融合新闻”需要公民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为“融合新闻”不仅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能够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将更加“分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职业新闻从业人员与社会公众是平等的,新闻与观点的交流与交锋在所难免,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使用媒介,提高对新闻信息的辨别力,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守法规、加强自律,成为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都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在加快法律建设步伐的同时,加强对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非常重要。这种教育是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之外的更加普及的教育,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

我国的新闻院校担负着为新闻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如何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培养出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我认为需要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⒈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比如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新闻院校的情况也与此相似。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传媒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这种按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始开设了一个媒体融合的新的专业,那一年我恰好到这所学院访问,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 S. Brooks教授告诉我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纸,他们说希望能招聘到能够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因为我们总是培养报纸记者、杂志记者,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其实,在美国开设融合专业的新闻学院不止密苏里新闻学院一家。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1-0110-02

当今的新闻信息处于新媒体时代,面对众多的新闻信息,人们越来越关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在构建新闻传播体系时,应该使用先进的技术,使信息能够快捷的传播,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展,新闻信息应该多多注意原创率,同时首发率和落地率也应该注意。在对新闻传播人员的教育时,应努力将这些人培养成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能够跨学科的进行新闻传播创新。

1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新闻传播载体如电视机、互联网、手机等的大众化,新闻传播实现了全民化。新闻传播不再是传统的提供内容,而是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加工之后在进行。在传播的时间上,表现为信息的即时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持续性存在。与经济全球化相同的是,信息也出现了全球化,信息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性。在新闻信息的针对方面来看,新闻信息的所关注的范围成了各行各业。同时新闻传播媒体的职业化和资本化不断成型,并衍生了相关产业。

随着新闻信息量的增加,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正确性和原创性等要求有所增加,所以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需要在各种新闻载体有所了解和熟知,这是由新闻传播市场所决定的。新闻人才需要具有社会责任心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能够更加的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在新闻传播工作时,需要学会与其他行业的沟通,努力成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进行改革。在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中,落后的教育理念和功利化的教育使得新闻传播教育着重的方面有所偏差,培养的新闻人才在不同的素质方面有所欠缺,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新闻传播教育课程方面也不能很好的满足,表现在课程的相对单一,对新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学术的教育方面没有做到尽善

尽美。

2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方向

2.1 真实性和合理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新闻教育方面的学科较为单一,内容不够灵活,较为死板,采取集中管理,加上教育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在对新闻传播的认知较为相似,缺乏创新。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除了继承以往的历史之外,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也是相关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的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了关注,相应的态度也有所变化,相关人员通过对在国内外新闻传播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从中进行了以下总结。

1)在政治上,新闻传播能够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进行传递,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在经济上,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带来的是知识经济的腾飞,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经济性,通过新闻传播,能够有效的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3)在文化上,新闻传播能够为大家呈现缤纷的艺术盛宴,能够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4)在国际方面,新闻传播作为一项软竞争力,能够很好的传播国家的形象,使得国家之间相互了解从而加强合作交流,所以需要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通过上文可以发现,在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时,应该尊重各学科的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传统学科方面要做好巩固和加强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新学科的学习,努力与国际接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将新闻信息更高的进行传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的完善自我。

2.2 传播环境的适应

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相对来说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传播实务、现实和应用人才的需要相对较低,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媒介需要合理的进行应对,否则将很难在传媒行业生存下去,非常的被动。知情人士根据这些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增加相应的专业科目,专业科目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动,设置了满足市场需求和高度职业精神的培养目标。新闻传播教育部门积极的进行自我调整,根据新闻市场的变化进行改变来适应新闻市场的变化。注意培养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广泛的适应各种工作面,扩大工作范围,不断的适应新闻传播教育的环境变化。另外,教育人员也可以通过削弱专业之间的界限、减少专业必修课和增加专业基础课来对学生进行新闻传播教育,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能够获得较多的基础性知识,选择的方向也能有很多,这样也能够培养适应性

人才。

2.3 超越课堂限制

新闻传播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教育,这样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在新闻传播教育时加强实践性和实战性的练习。在教育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超越课堂的限制,在课堂时学习理论能力之后,通过众多的实践活动来完善自我,切实的对新闻传播的核心和要领进行感受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复合能力,不断的跨行作业。通过“学科交叉”来熟练掌握服务“全媒体”的技能,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超越课堂限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与国际上的新闻传播方面的大成者进行沟通了解。

2.4 媒介集团的转型

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可以与广播电台进行合作,通过成立一定的广播节目来加强对学生的锻炼,能够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消化学习。学校可以通过与其他媒介单位的整合,联合的进行办学,在学校里就可以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意、生产、传播等,使媒介集团的功能在校园里得到了体现。通过两者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共同建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的篇章。

3 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该拓宽新闻传播教育的涉及领域,大力开展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活动,为我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雅稚.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18):70,72.

[2]韦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J].今传媒,2013(01):14-15.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具有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准精深的资讯整合力、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力的人才,就要走一条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新闻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相融合的“融合型”创新路径。

以网络宽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长期固守传播领域的格局,媒介间的融合已成为大势趋。中国传媒改革的推进,媒介融合不仅给活跃的传媒领域带来新的挑战,更为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种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新闻传播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新的新闻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由技术、市场和政策推动的媒介融合给传媒业界带来深刻变革,面向传媒业界的新闻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应做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变革和创新。

一、对媒介融合的认识

要谈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媒介融合。

关于现代社会的媒介融合,纽约时报公司的董事长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1951—)认为,纽约时报是什么?如果你只回答是报纸,那么你就不能得满分。因为今天的纽约时报除了是报纸还是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它们都是纽约时报。甘乃特公司的报业总裁盖瑞?沃森(Gary Watson,1955—)同样认为,你要明白,我们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意,我们从事的不是报纸生意而是信息生意,报纸只是我们用于传播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而已。

中国新闻学学术界蔡雯教授最早将媒介融合研究引入中国,对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进行了一番梳理。她认为,媒介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微观层面的媒介融合,中观层面的媒介融合和宏观层面的媒介融合。

从微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产品的融合。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驱动,所有媒介都向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拢,从而出现了融合文本、图片、视频、声音这些元素的多媒介产品。

从中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组织的融合。中观层面的媒介融合涵盖了传媒技术融合,传媒产品融合,传媒运作系统融合和传媒组织机构融合等方面。英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格汉姆多克斯认为传媒融合有三个主要方式:传媒文化形态的融合,传播系统的融合和传媒公司所有权的融合。①

从宏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产业的融合。宏观层面的媒介融合,是从大传媒角度出发,涵盖传媒业、IT产业、电子产业等所有参与到媒介融合中来的产业。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它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②

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实务带来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再被媒介机构所垄断,广大受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拥有了传播话语权。二是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由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传播,由媒介机构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复合交叉式传播;三是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带来媒介组织方式和信息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新闻传播实务的变化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思考的是,在媒介产品、媒介形态、传播方式不断创新、融合,受众日益多元化、分众化,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换言之,在媒介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时代在呼唤什么样的传媒人呢?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的新闻传播实务的变化,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思考的是,在媒介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

1、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市场不再以媒介形态来界定,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媒介品牌的媒介市场。受众不再以读者、听众、观众来划分,而日益成为某个品牌媒体的受众。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市场高度细化,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在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生产开发服务于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消费者某种特定需求的多媒体产品。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要求传媒人能站在媒介品牌塑造的高度,对受众价值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挖掘,高屋建瓴地进行传播。

2、准、精、深的资讯整合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不再表现在事件报道的第一落点上,而是表现在事件报道的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上。面对新媒体和媒介融合带来的公民记者和公民新闻报道的巨大冲击力,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准、精、深上。

何谓准?准就是对新闻事实核实得到位,对事实报道得准确、公正、客观、真实、平衡、全面。何谓精?精就是对受众需求把握到位,根据不同受众的基本信息需求、潜在信息需求和不同状态下的信息需求,将信息转换成不同媒介形式的资讯产品。何谓深?深就是对新闻资讯的深度报道和专业解读。

3、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力。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将不再为一个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如在美国“融合新闻”方面做得最成功的美国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Inc.),有位名叫Jackie Barron的女电视记者,曾用四周时间在安东尼奥采访一个重要的联邦案件。她每天的工作日程是:早晨6点给网站写一篇专栏文章,介绍案件的情况,然后到法院去采访当天的最新进展情况,上午10点通过电话给电视台发去最新报道;下午两点半到三点编制一个晚间电视节目传回去,然后再回到法院采访下午的进展情况,通常到晚上7点才结束采访;最后,还要给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写一篇新闻稿。③如此技能全面的记者,在今天的新闻传播业界确实是非常抢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也必须成为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型新闻教育之创新路径

针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和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举起“融合”的大旗,走一条“融合型新闻教育”的创新路径。具体来说:

1、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共同培养。

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融合有以下两种模式。

一种模式是“请进来”,即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来自一线的优秀媒体从业者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扎实的业务能力,对于在校的新闻学子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学习价值。在西方,具有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很高。国内近年来在这方面也有所发展。譬如,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社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通过跨媒体研究所,在网络环境、媒介融合的传媒背景下,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了“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通过学校与报社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有新闻理想、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传媒人才。④

另外一种模式是“走出去”,即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参加跨媒体的采、写、编、评、策划与制作等业务,甚至参与到跨媒体的经营管理。这样,教师就可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把媒介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以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最新动向、趋势带到课堂上。

2、新闻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新闻传媒人具备准、精、深的新闻资讯整合力的前提是,他必须成为一位新闻报道领域的专家,即专家型记者。专家型记者的培养,需要新闻教育与相关专业融合,而这种融合可以通过跨学院合作来实现。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培养专家型记者的实验。2003年9月,该校新闻学院宣布创立一个新的为期一年的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项目。相关教学主要依靠其他学院的师资力量,从别的学院找最好的教授来给新闻学院的学生上课。学生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时,将有两名导师,其中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专业的老师,另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老师。⑤当然,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通过新闻专业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来进行,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来进行。

3、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相融合。新闻教育离不开媒介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加强新闻教育离不开加强媒介教育。学校是研究各媒体传播效果和学习各媒体基本技能的专门机构和重要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融合专业来培养全能型记者,也可以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一门传播技术,同时了解其他媒介技术。

鉴于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国内一些老牌新闻院校纷纷在自己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进行了调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成为传统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该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和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专业课程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融合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⑥

总的来说,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才能培养出有更加丰厚的知识底蕴、开阔的眼界以及多种技能,适应媒体变革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①蔡雯、王学文,《 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87-90

②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③蔡雯,《专家型”记者和“融合型”编辑——浅谈美国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今传媒》,2005(10)

④郭立琼,《部级特色专业重点实验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开课》,四川大学新闻网,/news/,2008年9月3日

⑤蔡雯,《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调研报告》,《国际新闻界》,2005(5)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5篇

当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仍然是以传统媒体人才培养为主。然而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的深度渗透,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成为了历史。新媒体时代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而非仅仅是口号。这种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对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部分高校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能够培养出既能适应传统媒体,又能满足新媒体的采编需要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尝试和探索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此,我总结个人对于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些思考,希望能与有识之士,共同探索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的要求

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进入,对新闻本身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深刻而持久的变化。

一是感性化

感性化是与当前的整体的社会大环境相一致的。其内在原因是新闻受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变化。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传统的书籍报刊,走下了神坛。原本中国人对于字纸的崇敬之心消退,报成为了平凡的事物。于是人们更多的在其中寻找个性张扬的,冲击力强的部分。传统媒体中正平和,按部就班的采编模式已经没有了市场。

二是碎片化

当前人们的资讯获取,主要依赖的不再是传统的纸媒和广播电视。个人电脑终端和手持终端成为了人们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在年轻人中,手持终端尤其占了绝大多数的比重。我个人手机上,就有5个APP会不定时的推送新闻类消息。打开手机,有十余条未读消息,是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要求受众花较长的时间去仔细阅读一篇单一的报导,或者仔细揣摩某一篇深度解析的评论。人们获取的资讯是碎片化的,阅读的时间是碎片化的。

三是链接化

网络化的新闻,往往是从点击一个链接开始。尤其是自动关键字检索的技术成熟后,新闻的阅读不再是单一面对某一篇文章,而是不停的由一个链接进入另一个链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终端上的点击最后被收集为数据处理,然后反馈至推荐链接,使得不同的个人终端即使进入的是同一个门户网站,所见的资讯也大不相同。

四是市场化

在新媒体大显身手之前,新闻出版单位是作为一个典型的事业单位而存在。但是在当前,出版单位这种超然的地位在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在新闻的采编中,更多的要关注于受众的反应,以取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的权力。

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新闻行业对于新闻采编的基本要求仍然存在,并且,有一些有所加强。新闻是公民社会的基石,是人们了解所处社会和时代最直接,最重要的来源。在传统媒体时期,或者还会有人不听不看广播电视中的新闻节目,不读新闻报纸。但是,在当前六十岁以下的人口中,几乎百分之百使用智能手机,而且绝大多数可以熟练使用微信、微博、新闻阅读软件。媒体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是空前的。

二、当前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多仍然是沿用以往的教育模式,新闻专业的教学中,课程设置仍然延用较早的方式,专业课主要包括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等。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对于当前新闻采编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考虑不够。往往存在学与用脱节的情况,很多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从事本专业的过程中反映,需要进行较多的再学习、再培训。主要的矛盾存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课设置较多,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当前大多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以专业课为主,其课程学分占比往往占到总学分的60%至80%。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学得屠龙技,但是这技术仅仅是对手中武器的掌握,但是对于新闻的对象了解不够,虽然有良好的新闻专业知识,但是面对具体事件时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入手,也难以发现新闻的亮点,不能作出切中关键的评论。

二是传统课程较多,对新渠道,新技术的了解不足。当前的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是满足传统媒体的需要,如报纸,广电等。然而,当前新媒体与老媒体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融合。网站,尤其是手机端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面对年轻群体时,成为了一个媒体机构的脸面和第一印象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必须是一个需要争夺的阵地。

三是实践渠道缺乏,教学与采编有距离。当前的教学主要依赖学校培养,少有成体系的实习渠道,在实习中,也主要是依托学校所在地的媒体机构,在实习过程中,以学生自行申请为主,实习哪些科目,取得哪些成效,既无专业的指导,也无评价的标准。

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几点启示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下一步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尝试。

一是增强学生的知识广度。适当压缩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使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从技能型人才向素养型人才转变。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增加选修课的设置,对于新闻专业的在校学生增加选修课的学分,加强比重,尤其要注重对一些专业中,较为进阶的课程的选择。(2)采取5年制双学历方式,培养专业新闻人才。如辽宁大学,自有部级及省级重点学科,如金融类、化学类、社科类。超院系调配师资力量,培养财经、环保、社会类专业新闻人才。(3)采取2+2或3+2方式培养新闻传播本科学历学生,从本校或建立相关关系的学校其它专业院系大二大三在读学生中录取并培养。相关的实践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复旦大学中已经开展。

二是增强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掌握。在专业课中,适当开展网络网站、移动手持终端网站、交互式媒体的学习和掌握。既要掌握当前和未来网络媒体媒介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又要加强对于在新媒体下资讯表达方式和采编形式的学习。此外,应当让相关专业学生在掌握新闻图片和视频摄录的同时,掌握一定网站排版设计能力。同时,对于在新媒体下资讯流动和反馈方式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重视新闻采编实习。在课程设置中,应与一线媒体从业者建立良好的联系,部分课程邀请采编一线的从业者来讲授,或者邀请采编一线人员为本硕博在读学生进行讲座。此外,探索由学校相关院系自行开办或与相关单位合办广播电视节目、报刊、杂志、网站等,使学生在校内即可进行相关专业的实际操作,在实习中也可得到校内老师全方位、有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宋应离,刘小敏.亲历新中国出版60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昆.媒介转型对新闻教育的挑战.今传媒,2010(9).

[3]高晓虹,赵希婧.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几点思考.现代传播,2011(7).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 新媒体 转型

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谈一下媒体的融合问题

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新闻。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学校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比如我校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二、学校要进行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学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举两个例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刚刚建立了一个Reese Felts 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建立一个由学生设计、开发、制作和运营的新闻网站(),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验各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测量不同方式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网站为所有相关课程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网站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指导专业媒体的新闻实践。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虽然整体上尚未起步,但也不乏开拓者。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于2008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初显“媒体硅谷”之势。浙江大学最近也利用学校投入巨资升级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契机,重点建设新媒体实验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旨在利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理解生态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理想范型;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相应地,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如何适应时代与传媒的发展,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话题热门,既表明参与讨论者人数众多,又折射出新闻传播教育问题不少。就最近几年参加有关研讨会议的感受而言,总觉得自说自话者多,达成共识者少。查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似乎也可印证这一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年来的新闻传播教育探讨,多少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味道。

普遍性的问题与对策

倘若对有关论说做一番梳理,不难发现,除了对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梳理、比较分析、经验介绍,谈论得最多最集中的还是问题与对策。大体上,新闻传播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其一,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新闻传播教育的内涵与底蕴有待提升;其二,新闻业界需要懂新闻、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而新闻传播院系培养的主要是新闻采编人才;其三,新媒体发展迅猛并且正在改变新闻业态,分门别类地培养新闻、广电等专业人才的传统教育模式值得探讨;其四,随着新闻传播教育迅猛发展以及高校对教师的高学历要求,出现高校教师绝大多数都没有新闻实践经验的情况,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怎么办?根据不同的诊断结果,有人尝试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在上述判断中,其一是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做比较而得出的看法,解决办法是“厚基础、宽口径”,大类招生,一、二年级进行“通才”培养,三、四年级再分专业;其二是因应国内媒体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而提出的问题,于是,新闻本科专业开办传媒经营管理方向、研究生教育增设传媒经营管理方向或将传媒经营管理(或称媒介经济学)独立设置为二级学科,就成为一种解决办法;其三是着眼于新媒体技术发展与传媒格局变化而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要求,给出的解决办法是顺应媒介融合的趋势,倡导“融合新闻”教育,至于究竟如何“融合”,实践上却相当模糊;其四是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应当是业界能手的前提出发而得出的认识,解决办法是加强实践教学,促进高校与业界携手办学,业界人员与专业教师相互挂职或兼职,共建实习实践基础,加强传媒技能训练。

要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上述人们对于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诊断与实施对策,可以说是有的放矢。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与对策的层面,就很可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事实上,面对新闻传播教育蓬勃发展而又存在问题的现实,需要更加深入而科学的思考。

首先应当弄清楚的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仅仅是培养适合业界需要的专业人才?作为应用性专业,这个问题仿佛不言自明,其实不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乃至博上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是为业界培养实务高手,一方面是为学界培养研究人员。因此,近来年硕士研究生已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学术硕士与专业硕上。如果说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是为业界培养实务高手、强手,那么,新闻传播学术硕士则是为博士教育培养后备队。这就是说,培养高素质的业界实务人才与高水平的学界研究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要同时担当的使命。有些人一味强调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与业界对接或是与业界接轨,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真正应当加强的,是新闻传播教育与业界的“互动”。“互动”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不能跟在业界后面亦步亦趋,更不能单纯成为业界的职业培训场所。新闻传播教育能否开展更为前瞻性的研究与探索,能否尝试超越业界的现实局限呢?按照现代大学的理念,这显然是理所当然的,至少,优秀的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如此。最近几年笔者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只讲“对接”或“接轨”,还要讲“超越”,要努力超越业界,甚至尝试引领业界。

其次,为业界培养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应当具备什么规格?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浪潮,许多高校争相开办新闻传播专业。据教育部2013年最新统计数据,国内高校新闻传播本科专业点(一所高校一个专业为一个专业点)已达1080个,在校本科生23万,占总在校生人数的百分之一。从办学规模看,似乎成绩喜人。然而,新闻传播教育规模远远超过业界的吸纳能力。加上媒体的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选聘人才并不限于新闻传播专业,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结果,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其中一些人,迫不及待地到媒体去实习,力求“混个脸熟”,以此来争取就业机会。而不少新闻传播院系开出的药方,也是强化技能训练,与业界对接或者接轨。这样造成即使一些高水平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其专业水准也令人瞠目结舌。陈力丹教授在2013年新闻教育年会上指出,一些免试推荐到人大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985”、“211”大学优秀本科生,在复试中竞连“新记《大公报》”都不知道,不能不令人为当前有些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深感忧虑。

美国与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范型

应当明确,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为业界培养高素质的实务人才,而且要为学界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决不能降低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那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应当是怎么样的呢?考问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是正视并解决各种问题的前提。然而,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讨论还很不充分。

从现代大学教育发展史来看,面对现实社会,“大学通常与其所处的社会保持某种模糊关系:它们既是参与性的,也是远离性的;既是服务性的,也是批判性的;既需要礼会支持,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就新闻传播教育与传媒的关系而言,其实具有不同的模式。譬如,日本的新闻教育并非以培养媒体实务人才为己任。媒体的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来自各个专业,他们通过媒体的招聘考试后即可录用,而考试的问题“五花八门”。曾在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并不特别受到欢迎,倒是法律、经济等专业的毕业生更易被录用,这是因为在日本的学术理念中,大学教育,不应该和业界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而以盈利为目的的媒介也难以接受来自大学对媒体硬朗状态的追求和埘媒体现状的批判,所以日本的新闻学界常常“独善其身”。这使得口本高等新闻教育从新闻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培养新闻学的研究者,或者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批判精神的新闻爱好者,至于是否能够到媒体就业,并不是学界所关心的问题,也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但是,新闻学界对业界会发挥其良好的监督作用。

当然,我们更熟悉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不是日本的,而是美国的。关于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职业化的课程设置,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一种是仍以职业化为主但强调通识教育与理论教育,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代表。也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新闻教育可分为三种:即致力于新闻实务教学的“密苏里模式”,崇尚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哥伦比亚模式”和强调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威斯康星模式”。考虑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不招本科生,开办的是研究生教育,且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并不限于论者所说的“哥伦比亚模式”,把美国新闻教育的主要模式概括为两种,即“密苏里模式”和“威斯康星模式”,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所谓“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The bestway to learn about journalism andadvertising is to practice them)。因此,学院自创办开始,就把创办真正的媒体(real media)作为同教学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举措。密苏里人报是第一个实践平台,而后随着时展,学生的实践基地不断增加。如今已形成了商业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在内的多种媒体相聚合的实践平台。通过与真实媒体的零距离接触尤其是实务操作,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即可在实践中独挡一面。“在创立者看来,密苏里方法就是要确保操作与理论之间的合作关系,使知识不再是抽象的终极实在,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唯其如此,我国新闻教育的创办与发展,几乎都是以密苏里新闻学院为范本。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与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加强通识教育乃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于是,“威斯康星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被誉为“美国新闻教育之父”的布莱尔确信,“职业培训肯定不足以构成一门科学”,“新闻学要想在研究型大学立足,必须将自身定位于社会科学”。因此,布莱尔20世纪初在威斯康星大学对新闻学教育作了如下设计:在一个4年期的大学课程中,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只占1/4,其余3/4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布莱尔的这种课程结构观,最终成为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所接受的“基本的鉴定标准”。据学者统计,美国几乎所有正规的新闻院系都规定,新闻专业学生的大部分课程必须覆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广阔领域,新闻专业课程只占1/3的份额。以南加州大学新闻学本科为例,若想获得新闻学学士,学生必须修完128个学分,其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选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

应当效法哪种理想范型

如果把美国和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联系起来,即可发现三种不同的典型模式:或强调职业化教育,尽可能在真实的媒体环境中培养新闻传播业界人才;或强调通识性教育,借助强化人文社科的学术训练来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闻传播业界人才;或强调学术性教育,干脆与媒体拉开一定距离,培养富有批判精神的新闻传播学界人才。那么,究竟哪种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才是最好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又应当效法哪种模式?

其实,这种提问方式很值得商榷。如此提问,本身就反映出一种孤立而静态的思维方式。要知道,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模式既不能离开社会现实,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当今中国已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新闻传播教育格局来看,笔者以为前述三种模式都是理想范型,都值得学习借鉴。譬如,像“985”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无论办学条件还是生源质量,都是有条件效法“威斯康星模式”的;其中,有那么几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不妨来点阳春白雪,像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那样以培养新闻传播研究人才为己任,又何尝不可?而像“211”层次或实力较强的地方性高校,能够尽可能学习“密苏里模式”,自然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从人才培养层次来说,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学术硕士及博士的培养,显然更应当像口本的新闻传播教育那样强化学术的独立性与批判精神,而本科教育与专业硕上教育,则应当更多地学习借鉴“密苏里模式”与“威斯康星模式”。

当然,效法也好,学习借鉴也好,由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历史传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不能简单照搬美国与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而必须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出发,从大学本身的特点出发,从新闻传播院系的历史与条件出发,紧密联系国家与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既富有理想气质而又切实可行的新闻传播教育路径,打造自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的优势,培养出各有精神风貌、各有拿手好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本文是重庆市高校教改项目“网络与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编号:133123)、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新闻传播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分类培养的体系建构与模式创新”(编号:yigl32Q11)的阶段性成果。)]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8篇

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程为依托,学界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探讨随着其学科地位的提升而逐渐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但总体而言,其关注度仍然较低,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向“内涵式”方向发展的培养目标显然还有相当的距离。研究中,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支撑平台,以1979-2012年为考察时段,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和翻阅。笔者首先输入“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关键词,结果显示该时段此类研究文章仅有5篇。接着,笔者分别输入“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和“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搜索结果分别显示为8条记录和2条记录(为避免重复计算,此处笔者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剔除在外)。随后,笔者再输入“新闻学硕士”和“传播学硕士”,搜索结果显示关于新闻学硕士教育和传播学硕士教育的研究文章分别为5篇和1篇。然后,笔者又分别输入“新闻学博士”和“传播学博士”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关于新闻学博士教育和传播学博士教育的文章分别为3篇和3篇。最后,笔者又输入“新闻传播学博士”,结果显示关于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的文章有1篇。另外,笔者还分别输入“跨文化传播学教育”、“跨文化传播学硕士”和“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生”,检索结果显示没有关于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类的文章。大致可以看出,自1979年至2012年,国内关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文章仅有28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仅为15篇。

从研究进程上看,根据大量的文献调研显示,迄今为止,我国最早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发表见解的学者乃我国新闻学界泰斗人物温济泽先生。他所撰写的《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是有史可查的最早、最有分量的关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文章。该文章登载于1984年《中国新闻年鉴》,对1918年至1983年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轮廓式的勾勒。随后,在时隔15年之后的1999年,北京广播学院的张玲、金洪海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大陆新闻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及发展》的文章,对1983年以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脉络和曲折进程做了深入而细致的梳理。同年,北京广播学院的另外两名学者赵玉明与郭镇之发表的《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八十年》也简明了介绍了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2000年,金洪海、张玲、贡爱强发表了续篇《中国大学新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着重描述了自1983年至2000年间的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2001年,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教授郝勤在该院学报上发表文章《我国首届体育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教学的探索》,第一次把体育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纳入教学研究体系。200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博士生陈嬿如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发表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首度开始将视角移向海外,为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国际化的参照。这是我国学者对国外新闻学研究生教育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开端。2002年,陈嬿如继续发表文章《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从办学方向、专业管理、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考察了美国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这也是我国第一篇研究国外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文章。2005年12月7日和8日,新华网与《新华每日电讯》相继刊发《新闻教育的失败: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和《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首度披露新闻学博士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当时的新闻博士素质培养提出了质疑,先后被数十家媒体转载和评论,在舆论界引起重大反响。

2006年,《今传媒》记者木东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新华社湖北分社高级记者、博士方政军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就“新闻学博士素质培养”、“新闻学博士教育”及“新闻传播学者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发表文章《新闻博士不会写消息,谁之过?》。这是学界和业界首次以集体呈现的形式,来探讨新闻学博士教育问题。同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培爱在《今传媒》上发表《突出特色锐意创新———对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建设的思考》一文,首次以论文形式针对我国新闻学博士点建设提出策略性的意见和建议。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20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结束后,复旦大学博士生张晓锋、马汇莹撰写《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中国社会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高层圆桌会议综述》,以数据为支撑,以会议要点为大纲,对新闻传播研究生的问题进行了直观地解剖,系统地汇总了与会人员的发言精要,大胆地提出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并对设置新闻学专业硕士提出了设想。2007年,由吴廷俊教授指导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侯建军将其硕士学位论文定位《英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首次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英、美三国的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对比分析,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学高端教育领域的文献资源。2008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春阳在《今传媒》上撰文《直击中国传播学博士教育困境》,第一次严肃地针砭了我国传播学博士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七大严重问题。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的方洁、郑保卫、雷蔚真、李玉洁等经过大量数据调研和统计,发表《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研究报告———关于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考察与论证》,再次明确提出将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划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种不同取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2010年3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春阳在《新闻大学》《美国传播学博士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随后又于5月在《国际新闻界》发表另一续篇《中国传播学博士课程设置的关键问题———以美国为参照系》,把美国的传播学博士教育模式引荐到中国。同年,专业硕士首度获批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院试行。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约请了牵头和直接参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论证的4位学界重量级人物童兵、郑保卫、徐弘和张昆,组织了一次笔谈,并发表文章《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大变局》。该文章对囊括了4位学者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同视阈的分析,高屋建瓴而又切合实际,为2011年即将招生的48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提供了重要的办学思路。2011年和2013年年初,又是我国学者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的空窗期。期间没有这方面的学术型理论文章呈现。

因此,从学者们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进程来看,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走过的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学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曾经出现过两次断层。第一次断层出现在1985年至1998年之间,即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正蓬勃发展的时候,学界忽视了对其的跟踪关注和研究。第二次断层出现2003年至2005年间,即研究生扩招的初期阶段。第三次断层出现在2010年以后,即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我国学术型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和专业型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双轨并行”的培养时期,第一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也进入了毕业阶段。应该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段,学界对于我国新采取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应有一个探索式的研究,但目前依然没有这样的文献资料呈现。

二、未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3年1月5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郭新立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学习贯彻十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文章指出研究生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走在教育现代化的前列,发挥高端引领作用,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全面提高质量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以推测,未来研究生教育将是国家人才战略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而研究生教育改革也将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具体到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领域,未来的研究焦点或将着眼于对现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解剖,包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研究、对研究生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科研项目的审批和管理的研究、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的研究。同时,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并行培养的效果研究,也将会是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此外,未来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的改革也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而在研究方法上,以定量研究为依据的实证研究将会更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中去,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9篇

谈到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技术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不得不从新闻传播教育自身的双重属性――新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和新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谈起。就前者而言,新闻教育通向职业,培养的是职业人;对于后者来说,新闻教育重在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人格的塑造,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媒体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冲击需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媒体,从技术的角度讲,网络的传播方式、接受方式、内容创作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传播主体的地位被颠覆,受众的反馈几乎同步进行。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现在需要倡导“干中学”,而非拘泥于传统的“学会再干”。新闻传播教育要顺应发展,适度改革。

完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加强技术性内容,强化学生的技术能力,尤其是多媒介融合的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就新闻传播人才而言,新闻专业素养不再局限于掌握一般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它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具备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新闻生产与制作上,能够掌握不同媒介的特性与技能,为市场提供不同形式的新闻作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够借助于新的媒介传播手段和平台来传播新闻作品与信息。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一些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已经尝试采用跨学科的培养模式,淡化新闻院校专业系别建制,打破原有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的设置界限,让各专业教学之间实现更多的交叉互动,通过学科融合促进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然而,无论是增量改革还是跨学科合作,要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单靠新闻传播院校孤军奋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和新闻业界的联系,双方合作,共同培养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

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的目的都在于为社会培养传媒人才。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方面,传统媒介出现萎缩,发展速度放缓,传媒产业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新的行业方兴未艾,其他产业对具备新闻传播素养的人才需求日增。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能够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市场需求,转变人才培养目标,除了为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还可以为网络媒体乃至政府和企业等输送复合型人才。

然而,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全部内容,新闻传播人才也不是传媒技工,无论媒介生态如何变化,新闻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依然是新闻内容。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二重属性:新闻传播教育作为大学教育。

新闻传播教育作为大学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所大学、一个院校的全部要义,完成职业教育后的学生,只是处于文化生产链条的最底端。如果说,传统社会信息匮乏,那么现代社会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海量的信息,容易使人懒于思考,乐于盲从,削弱人的主动性和想象力――这才是对人的精神自由的最大威胁。作为大学教育的新闻传播教育,更应是一种完整人的教育、自由人的教育,它着重培养人的四种能力:

人格养成。尤其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正确的道德观,这在互联网时代尤为重要。新闻传播教育在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的过程中,不应该忽略其作为大学教育更为根本的目标:关注人本身,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即使基于实用,它也是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因为它不仅关系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职场,还对其进入职场之后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人格的养成需要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学生的人文历练,即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对于新闻传播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个体而言,培养人文内涵有助于提升新闻敏感度和思维能力;就行业而言,用人文精神烛照新闻伦理,能够保证新闻产品作为文化产品的精神品质。人文让我们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丰富多彩中感悟到生而为人的意义,它让我们富于同情心与正义感。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文修养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怀抱高尚的新闻从业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在新媒体环境下,重视对新闻专业学生人文内涵的培养,有助于纠正不良信息所导致的价值观偏差,从而更好地尊重新闻伦理,遵守职业规范,培养爱岗敬业的新闻从业人才。

历史感。具备历史感的人,不仅能够跨越时间维度去看事物,将事物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观察;还能区分重要与琐碎,辨别永恒与短暂。新的媒介生态环境虽然降低了媒介的准入门槛,却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闻敏感度和洞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者的时代,公众参与表面上丰富了媒介内容的来源,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媒介素养、对新闻的认知等参差不齐,如何整合信息以创造出更有见地的内容产品以获得社会的认可,便成了新闻人的必备素质。对于历史感的养成,人文是基石,缺少了人文积淀的新闻人很难把握繁复信息背后的新闻本质和规律,新闻报道也容易浮于表象;缺少了人文修养的新闻学生则可能缺乏对网络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

读写能力。无论技术的发展让传播变得如何快捷,形式变得如何花哨,就目前来说,优质内容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依然无可替代。哪怕是以网络和手机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也强调内容的充实、丰富和新鲜。读写能力的养成,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就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典。经典,尤其是人文经典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兼备地理的广博,阅读这一方面的经典著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仅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感。

想象力与主动性。创作源自于想象,无论是对于个体而言还是对于新闻创作自身,想象力和主动性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想象力与主动性既来自于继承,也来自于自由和主动。所谓的自由与主动,即具备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不被经验和现实所束缚,能够主动让自己的思想遨游于无限的可能性之中,主动自由地阅读,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获取知识,自由地进行创作。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第10篇

一、产学合作是促进产学互利双赢的必要举措

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密切合作,不仅是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媒体业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两者合则互利双赢,分则皆蒙其害。站在学校的立场,就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而言,与产业界的合作至少在下面六个方面有助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进步。

一是有助于学校吸纳社会资源,满足新闻传播教育对资金及其他物质条件的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媒体业界,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而且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在学科分类的意义上,新闻传播教育属于人文科学,但其对技术的依赖,并不亚于一般的理工科。所以有人称新闻传播学为文科中的工科。要完全满足新闻传播教育的物质需求,单纯依靠政府、学校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拓宽视野,面向业界特别是媒体业界,通过与业界的合作吸纳社会资源,以弥补学校投入的不足。

二是有助于拓展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大学是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厂。新闻传播教育的宗旨是向媒体业界输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能否适应社会、业界的需求,能否占领专业人才市场的关键,与其说在培养过程结束之后,不如说是在培养过程之中。只有根据业界具体的人才需求,在培养过程中,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乃至课程讲授和实践安排,全面适应业界要求的品质和规格,才能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产学合作,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三是有助于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环节。新闻传播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质,社会要求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完善的能力结构。一般而言,知识问题基本上可以在校园内完成,能力问题在校园内充其量只能打下基础,更多的是要借助于媒体业界的专业实践。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产学结合,没有业界的配合,新闻传播学院的在校学生就没有必要的专业实践平台。只有借助于这一平台,学生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学校的人才培养链才算是完整的。

四是有助于改善新闻传播院系教师队伍的结构。毫无疑问,新闻传播教育的主体是院校专业教师队伍。不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欧美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院系,其学者型教授队伍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其办学水平的高低。但是,新闻传播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科教育,新闻传播职业对业务能力的要求,决定了仅靠学者型的教师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充分地利用业界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吸收他们进入教师队伍,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才能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结构间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新闻传播院系与媒体业界没有良好的合作机制,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五是有助于跟踪业界发展,聚焦热点问题。与其他行业对相关专业教育的推动一样,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教育也呈现了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有利于拉近业界与学界的距离,有利于学界跟踪业界的发展,聚焦业界的热点问题,将学界的兴奋点与业界的焦点统一起来,为业界面临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引领传播业界的发展方向,提升业界与学界的合作水平。

六是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进占学术前沿。新闻传播院系与传播业界的合作,学界与业界兴奋点的契合,有利于学界掌握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学术发展的新方向,占领学术前沿,在此基础上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成功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受到这种教育的学生,自然眼界开阔、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得到业界的欢迎。

媒体业界与学界的密切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界的发展,又有助于提升新闻传播教育的水平,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业界本身也有莫大的助益。如果某项合作,只对一方有利,而合作的另一方只有付出没有收益,那么这种合作是无法持续下去的。站在媒体业界的立场,与新闻传播学界的合作,对业界自身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借助学界的智力资源,咨商媒体发展战略。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对社会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对社会意识、民众生活、政治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同时,传播媒介作为一个日益扩张的文化产业,其经济实力及其改变社会的潜力也与日俱增。如何确定媒体未来的发展战略?怎样发挥媒体的建设性作用,实现媒体的社会功能?怎样才能保证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考虑这些战略课题,不仅需要实业家的商业天才和常人难及的直觉,更需要学者的理性思考。所以,在决定自己未来战略目标和具体策略时,媒体业界更需要外界的智力支持。而新闻传播院系的智力资源正是媒介取之不尽的宝库。与学界联手,意味着打开了智慧之门。

其次是合作打造适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之中,人才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谁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谁就拥有了决胜天下的资本。但是新闻传播院系提供的人才,在具体的规格上,是按照传播业界的最大公约数来制造的,他能够满足业界一般的普通需要,但未必能够满足某一媒体自身的特殊要求,而这种特殊要求往往是特色竞争不可或缺的。要拥有这样的特殊人才,必须与传播院系合作,向院系提出明确的要求、具体的规格,这样,新闻传播院系才能为媒体量身定制,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变大规模生产为精细化生产。

其三是是解决业界的紧急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媒体业界的竞争已超越了国家的范围臻于全球的规模,空前激烈。加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受众要求的多样化,新的困难、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会层出不穷。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和挑战。很显然,媒体这一努力也需要借助于学界的智慧。学者理性思考,及其作为局外人的冷静观察,完全有可能提出局中人难以想到的决策选项,促成问题的合理解决。所以,仰仗学界的智力支持,有利于保证媒体在市场中的主动地位。

其四是补充人力资源(实习生)。通过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通过向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满足传播院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延伸专业人才培养链;另一方面,这些新闻传播专业的实习生,又可以成为媒体业界急需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年轻的专业劳力虽然缺乏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富有专业知识,有理想,有热情,敢于创新,勇于牺牲。他们的到来,既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又可以激活媒体内部的由老人控制的一汪死水,打破陈旧格局,解放生产力。

其五是媒体业界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新闻传播职业,富有强烈的挑战性。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环境的飞速变化,业界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体员工的工作适应将成为难题,要实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员工间推广继续教育,即在岗职业培训,以保证员工们能与时俱进。由于职能的局限,媒体自身很难周全地规划和实施对员工的继续教育,而这正是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强项。依托传播院系,利用院系充沛的师资和其他学术资源,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质量高,而且投入低,综合费效比远比媒体自身进行要好得多。

可见,通过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媒体自身的收益并不比学校新闻传播院系少,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媒体和业界彼此互通有无,密切协作,是媒体也是传播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不仅提升了媒介产业的品质,也提高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水准。

二、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不是产学双方出于一时冲动的偶然选择,而是势所必然。在市场化环境下,不论是媒介,还是传播院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单凭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必须不断地从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媒介和传播院系各有短长,在社会系统内完全能够彼此互补、相互协作。

从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进程而言,产学合作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幼稚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在媒体产业规模还不是很大,传播教育还处于幼年阶段时,产学合作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其空间局限于地区的范围。随着新闻传播教育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国家的领土空间成了产学合作的基本平台。媒介和传播院系均可利用国家政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彼此合作,以延伸各自的生存空间。当全球化浪潮席卷大地,各国家都竞相融入全球体系时,传播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世界级的规模,其实力远非此前任何阶段所能比。全球一体化的背景,给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媒体企业和新闻传播院系不仅可以超越国家的政治地理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寻觅合作伙伴,而且其合作的力度也较此前大为加强。综观欧美各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正好印证了这一总的趋势。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教育起步较晚,其媒体产业的发展也远未达到西方同业的水平。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新闻传播教育界产学合作的范围尚未超越本国的政治地理空间,基本上是在地区级或部级的层面上进行的。同时,这种合作,大多呈现出自发性特征,缺乏整体的战略性的规划,缺乏整体的全局性合作。而以个体性的、零星的项目咨询,或单纯的实习基地建设、兼职教授为合作的主体。这种合作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需要,离业界的要求也有相当的距离,学界、业界都感受到了提升合作层次的强烈愿望。

怎样才能促进媒体业界和学界的相互合作,这是两者面临的共同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媒介业界和传播教育界首先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并且考虑到对方的需要和相关政策的限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基于支持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教育的立场,采取有利于后者发展的具体政策。只有业界、学界和政府三者齐心,共同努力,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才能提升到新的水平。

从新闻传播院系本身的实际情况来看,要解决产学合作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做好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树立新的办学理念,确立开门办学的方针。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教育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社会事业,不是学校院系一家所能独立完成的。由于传播教育与新闻传播事业的高度关联,传播技术更新频率的加快,新闻传播教育的硬件投入远非一般文科教育所能比,加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须依赖业界提供的实习平台,学生的就业更是离不开业界,新闻传播院系实在是不能关起门来办学。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树立开门办学的理念,向社会主要是向业界敞开大门,吸纳社会资源,争取业界的物质和人力支持,为新闻传播人才的成长,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

其次,新闻传播院系在与业界合作时,必须牢记互利互惠的原则,致力于形成双赢的长效机制。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应该是双向的。如果新闻传播院系只想向对方索取,不想自己付出,这种合作不可能持久下去。事实上,新闻传播院系也有自己的优势,其智力资源就是业界最为缺乏的。如果业界和学界能够彼此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这种合作就能为双方带来实际利益。从近年来产学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比较成功的经验是,业界付出物质资源,换取学界提供的金点子,而新闻传播院系主要付出的是智力资源,获得的却是自身发展急需的真金白银。虽然双方的付出和获取是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那就是通过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时刻注意,要想让对方能够持续地支持自己,自己也应该能够为对方提供些什么。

其三,以传统方式的合作为基础,同时致力于开辟产学合作的新领域。产学合作的传统方式,是媒体向新闻传播院系提供专业实习平台、为新闻传播院系提供业务师资、为传播专业学生提供正式工作岗位,或者向新闻传播院系提供物质支持(如设立奖学金、研究基金等),而传播院系则是为媒体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承担媒体委托的研究课题、承担媒体员工的继续教育等。这些方式在过去被证明是非常富有成效的。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方式仍将是新闻传播教育产学合作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新闻传播院系和媒体业界还要努力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如媒体业界与院系联手,共同研究媒介格局变迁带来的影响,共同投资新的传播领域等,只有这样,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才会与时俱进,攀上新的阶梯。

另一方面,媒体业界也要充分利用新闻传播院系的智力资源,利用新闻传播院系的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员工的继续教育。同时,为了吸纳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专业人才,媒体业界还要主动介入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到专业实习平台的维持、就业市场的开拓,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媒体业界在与新闻传播教育界合作时,也面临着与学界同样的问题。不仅要从合作中有所获取,更要有付出的准备和胸怀。面对学界的困境,媒体业界一毛不拔,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毋宁说,媒体更应该主动地表达自己支持教育事业的诚意和决心,以实际行动实现支持新闻传播教育的承诺,从而维持学界、业界互利双赢的机制。

总之,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乃是新闻传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这种合作得以展开,不是没有条件的。媒体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产学合作本身的成本与效益,政策环境等,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合作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影响到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所以,促进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院系的产学合作,实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个方面、不同的视角整体地思考其总体战略与具体策略,只有这样,产学合作才能立足于切实稳健的平台,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上一篇:生物能源行业研究范文 下一篇:文化消费心理学范文